服装设计管理十篇

时间:2023-03-21 01:31:45

服装设计管理

服装设计管理篇1

1.1对于不同层次人群的影响

服装整体结构主要是由服装设计决定的。人群不同的话,服装结构也会有所差异;国家和民族不同的话,服装理念也会有所不同,服装结构自然也会存在区别;人的年龄以及身份不同的话,服装结构也会不同。在服装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结合以上的差异处理服装结构,遵循“整体性”原则对服装的造型进行合理调整,然后按照不同需求明确服装结构的重点,从而满足各种人群的服装消费需求。其次,服装结构会直接影响整体的服装造型,也会影响服装饰品、面料的选用,不同配件以及面料的组合、协调。因此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尽可能使服装体现出统一、协调的整体审美效果。

1.2服装结构的设计要素

一般服装设计主要包括服装造型设计、服装结构设计以及服装工艺设计三大模块:

①造型设计。主要是设计整体的服装造型效果。

②结构设计。主要是负责设计各部分服装的造型。

③工艺设计。设计服装成型的整个过程。其中,服装结构设计也被称为“纸样设计”,具体就是将人体立体结构表面逐一分解成一个个部分平面,然后根据分解平面重新组合成一个全新的立体造型。由此可见,服装结构设计本质上也是服装款式的一种延伸和拓展,同时也为服装工艺设计提供了一个良好基础。在整个服装设计中,服装结构设计属于中间环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服装结构设计要素还包括很多,如采用相应的处理措施将平面还原到立体造型、连接一个部件和另一个部件、合理分解人体表面结构、合理构造服装的部件以及整体等。

1.3以服装结构创意突出极具个性的艺术效果

对于每一个服装设计师而言,都希望追求个性化的服装设计。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如果设计师可以全面考虑整体的服装设计效果以及服装制作的整个过程,充分利用各种艺术处理手段,就可以设计出极具个性化、更有创意的服装作品,使服装设计作品具有更高的艺术内涵。设计师可以采用一些设计技巧灵活地变换服装结构,合理搭配饰品,选择合适的服装设计材料,采用多种多样的设计工艺等多种手段,增强服装设计的艺术效果,突出服装设计的个性化,将服装设计个性和服装结构的特性充分展现出来。

2服装设计对于服装管理的具体影响分析

2.1对于服装销售的重要影响

服装销售是实现服装设计经济效益的关键,而服装销售的好坏直接会受到服装设计的影响。这种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对于价格的影响,

②对于服装销售量的影响。当然,服装市场价格以及销售量会受到其他诸多方面的影响,如工艺、面料等,但是其中服装设计造成的影响是最突出的,这主要是因为服装面料的选择以及服装制作工艺也是由服装设计决定的。如果服装设计的结构比较合理,整体的造型显得非常时尚、独特,而且搭配的饰品精致又时尚,选择的面料质感好、舒适,服装的制作工艺显得非常精良,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服装的市场销售。同时,如果服装销售大量提高的话,对于服装设计的发展也会有一定影响。因为服装销售增加,服装设计就会进一步拓宽服装的销售市场,促进服装设计的快速发展。因此,服装设计和服装销售之间应该是互利互助的关系,两者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体系。

2.2对于服装流行趋势的重要影响分析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人越来越追求自我,希望张扬自己的个性,这种心理诉求也体现在服装设计方面。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环境决定了服装的流行趋势,但是服装设计也会对服装流行趋势造成影响。如果服装设计非常好的话,可以引领整个服装市场的发展趋势。服装设计之所以可以影响服装流行趋势,主要是因为服装设计可以体现一个民族和时代的精神风貌,只有将某时期各种时尚元素以及各种信息完全体现出来的时候,才可以真正的引领时尚,引流市场流行。比如,如果某部电视剧在那个时期的收视率非常高的时候,和这个电视剧相关的服装色彩、服装图案、服装造型、服装文化内涵相关的设计就会成为这个时期的流行趋势。因此服装设计如果想要掀起流行潮流,首先一定要全面研究、分析某一个时期的各种热点话题(像娱乐、社会、生活等等)、色彩流行趋势以及各种流行元素等。比如,世界杯足球比赛的那段期间,设计师就可以把握市场流行趋势,将服装设计和足球文化内涵有机结合,进而将足球文化融入到服装设计中。

2.3对于服装品牌效应的重要影响

服装设计管理篇2

关键词:服装材质创新设计现状改进

服装材料是服装的基础,为服装设计中的三大要素之一。服装材料的演变与发展和服装一样,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象征,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有重要地位。

我国纺织面料的科研工作,由前一阶段以增加产量为主题,逐步转向以优质、新品种为中心的课题研究。随着对服装品种多样化的需求,日益重视以科技进步调整服装材料结构,深化对服用性能的研究,尤其是对科技含量高的功能性研究。

目前,服装业已进入了一个以材质取胜的时代,服装的流行变化将以服装材料的创新而发展变化,它是提高服装档次的重要途径,也是追求服装高附加值的重要因素。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服装的消费水平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人们更加崇尚与追求舒适、健康、安全以及自我体现,在这种形势下,服装材料已突破了保暖、遮羞、装饰的原始功能,进而指向了功能化与智能化,追求触觉风格、视觉风格与功能化设计。它们的出现,既可增加纺织服装企业的效益,又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有强大的发展潜力。

一、我国服装材质创新设计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服装年生产能力为世界第一。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创汇额约占世界纺织品出口贸易额的1/7,占全国出口商品总额的1/4。我国服装出口中有一半属于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每年进口面料约60亿美元,出口服装国产面料自给率较低,仅45.18%,而且内外销服装采用进口面料的比重逐年增长。现代的中国服装,虽然产量在世界上占有很大的比重,然而,背后却隐藏着低附加值、高劳动强度、恶性竞争等隐患,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一支优秀的设计队伍和一种品牌营销氛围,导致服装材质与服装设计的脱节或不平衡发展。具体来说存在以下问题。

(一)传统观念抑制了人才培养方式的创新

1.目前服装设计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弊端

1980年以前的中国设计教育,依然承袭工艺美术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其间的设计基础课程,以美术绘画为最主要的技能训练,注重通过临摹传统、写生自然等方式来进行造型方面的学习,而材料工艺方面的课程训练与社会现实存在很大距离,往往忽视了设计的创意所在。

2.部分教师和学生过分夸大服装设计的艺术性

正如贾京生说:“一些服装专业的学生至今还陶醉在单纯的‘艺术设计’理念中不能自拔。”他们崇尚艺术、鄙视技术,不清楚设计与产品的关系,不关心市场对设计的需求和内涵。同时,不少教师和学生误将服装教育看成是单纯培养艺术大师、展示艺术才华的教育,于是乐此不疲地热衷于各类大赛,渴望着“一举成名”。

3.服装教育中对服装设计理念的形式化与服装材质应用重视度的不平衡

第一,由于服装教育的历史原因,有很多老师都是从纯艺术领域或其他相关领域转行而来,有的是在艺术研究领域颇有建树,但对其他领域的人文和科技知识背景不熟;有的虽有相关的人文和科技知识积累,但对服装本身的艺术性不屑一顾。这两种倾向均可能导致老师教学心态出现偏差,从而使人才的培养质量得不到保障。

第二,由于高校扩招,艺术生的整体数量在不断增长,而真正从小立志于艺术设计的学生比例却在不断下降,因而学生的整体素质不断下滑。

第三,在课程设置上,许多高校都是将服装材料课和服装设计课严格区分开来的,服装材料课重视对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的研究,课时量很少,理论性强;而服装设计课重视款式,尤其是造型设计的外观效应,课时量很多,导致学生和老师对服装设计理念的形式化与服装材质应用重视度的不平衡。

第四,由于种种原因,服装面料设计师的队伍已严重萎缩,他们的地位与服装设计师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造成大量人才外流,而各类院校因为毕业生就业情况不乐观便纷纷停招或撤消面料设计专业,或将其并入服装设计专业,而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因为没有过硬的基本功而较难在第一线胜任面料设计工作,面料设计人才出现空前的断层。

(二)淡漠服装品牌意识造成与市场的脱节

1.我国的服装设计师在构思材质设计时,很少有人去真正地体会生活、体会历史,而是闭门造车,寻求虚无缥缈的设计灵感。一方面,现在的高校由于扩招,经费普遍存在不足的现象,原有的采风、实习都被各种理论课所代替;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由于市场节奏的拖动,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去做长时间的生活体验和调查,设计构思来源只能是对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一种观察和推理,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2.现在国内的服装品牌也很多,虽然有一些设计师能把握市场的脉搏,设计出既能体现自己的理念,同时又能体贴消费群体心情的作品,但不可忽视的是,有许多作品和品牌在急功近利的市场压力下,缺乏认真思考、缺乏仔细的调查、缺乏自己的个性,不具备和其他优势产品竞争的实力。

3.配额制的取消,让中国的纺织品与其他国家共同站在了一条起跑线上。由于利益集团过于强调利益得失,造成中国纺织业的产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无品牌服装或贴牌服装等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传统优势领域,档次不高,价格低廉。因此,服装业缺乏优秀的服装研究开发能力及对服装材质的创新设计意识。

(三)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了设计潜力的局限

现代的设计与科技的发展水平是紧密相关的,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人们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我国的面料生产尽管在数量上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新型化学纤维、天然纤维的再生,新型整理技术等方面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虽然电脑设计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师寻找新的设计灵感提供了更灵活、更丰富的设计平台和手段,但我国服装设计师的理工基础普遍较差,从而导致他们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计算机技术所提供的设计舞台,而擅长计算机技术的人员又往往缺乏对时尚的审美能力。

二、现状的改进及构想

(一)以素质教育为源头,改进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以往沿用的以美术教学为主体的设计教学模式,虽然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国际设计的平台上,拿知识经济的标尺去衡量,我们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这种模式已不适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我们要作出相应的改进。

1.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调整课程体系和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我们必须就目前相对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形式、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按照宽知识、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采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其中最核心的是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2.重视服装专业人才感觉的敏锐性

作为设计师要培养自身敏锐的观察和感觉能力,学会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及千姿百态的服装形态中适时敏锐地提取影响服装变化的因素,学会分析不同服装各自的特色,理解其独到之处。培养设计师理性与感性的高度统一;要求设计人员具备极为敏锐的嗅觉,在浩瀚繁杂的信息海洋中抽取自己所需的有用信息;需有一双能操纵现代化设计工具的双手;在确定设计构思时应具备前瞻性的市场眼光。

3.加强《服装材料学》教材的编写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出版的《服装材料学》基本上仍属于《纺织材料学》框架结构,从纤维、纱线到织物,以结构与性能为主体,而在结合服装、服饰等专业特点的深度上显得单薄。因此,如何与服装设计、制作工艺、服用性能、市场预测、流行色等有机结合,改变目前服装教育中对服装设计理念的形式化与服装材质应用重视度的不平衡现象,应是21世纪《服装材料学》教材编写的重要课题。

(二)以市场为导向,把服装材质的理性与服装艺术设计的感性结合起来

综观近50年内我国服装的发展现状,不难看出,我国服装生产和出口连续名列世界首位,又是世界最大服装消费国,其中服装材料中的纺织印染制品也占有重要地位。但我国是“以量取胜”的服装出口大国,同时存在低档面料出口、高档面料进口的现实,客观上与先进国家存在差距。

我国服装行业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服装设计师重视面料的表观再设计”,“服装面料设计师重视面料的组成、结构、性能的再设计”,没有将服装材质设计的理性与服装艺术设计的感性结合起来,很少有合二为一的思想。在此笔者呼吁,在设计院校中要尽快恢复纺织品设计专业的设置和招生,加强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完善设计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在重视服装设计的同时,必须一视同仁地提高纺织品设计师的地位,逐渐恢复、壮大他们的队伍。

(三)借助科学、艺术、技术的联盟为服装材质的创新设计提供平台

1.借助计算机智能模拟创作系统,可进行服装材质视觉风格的创新设计,它速度快,修改方便、容易,能利用“文件库”“工具箱”中的各种素材及技法进行处理,可以启发、丰富设计者的想象力和表现力,配色效果好,可为小批量多品种的发展方向提供有利的技术、物质保证。设计师可在图案、色彩、肌理的处理、创新方面开创无限广阔、自由的新天地。

2.网络的普及为新媒体艺术的产生奠定基础,设计者可从网上获得各种资料与信息而丰富自己的设计灵感,还可以把某些作品发到网上,与网友交流创作,这种互动式、共享式的交流方式活跃了创作的源泉,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可谓一举多得。

3.服装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实用艺术,在总体原则上,具有一般实用艺术的共性。在服装材质异变的创新设计中,以中西方艺术历史为资料背景,设计师对空间造型艺术、色彩搭配艺术、图像的感知艺术等的领悟能力不同,就决定了设计作品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其自身的艺术感染力,从而奠定它的创新性。

4.手工艺成为服装材质再设计的要点,在后工业时代,对批量化、规格化、非个性产品的厌倦,使人们重新呼吁设计的人文精神和高情感价值回归。现代人对手工工艺的渴望,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文化的需求。约翰·加利亚诺说:“在这个科技爆炸的时代,有一股力量驱使人们转身追求手工细节和工艺手艺。”作为迪奥高级时装的首席设计师,他为该品牌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在手工裁剪、手工缝制、手工修改的流程外,又在面料上追加各种装饰细节,精雕细刻,耗工费时,为服装设计增添了神奇性和魅力,并增加精神文化的价值,显现出另一种服装设计理念。

三、未来服装材质异变创新设计中的几个代表性方向

21世纪的服装材质是随着应用领域的需求变化而发展的,“以人为本”是其设计宗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个性审美的要求,对服装材质的讲究程度也越来越高。综观国内外服装材质设计的现状和国际贸易的运行趋势,我国未来服装材质异变创新设计的代表性方向有这样一些特点:自然化、艺术化、多样化、仿制化、轻薄化、功能化、环保化。

结语

材质创新是现代服装艺术中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它传达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哲理、一种理念、一种潜在意识。科技的发展和现代艺术的流行与交融,为材质创新提供了创造源泉。材质创新设计方法引导着未来服装设计的方向和趋势。现代服装设计,已从以往追求款式的多变转变为追求面料的个性风格。服装的流行、服装的造型都将以面料为先导而发展变化,使用创新面料是提高服装附加值的重要途径,服装面料的创新设计已成为当今服装设计的关键,谁能把握准确、应用到位,谁的产品就能领先于世,创造新时代的服装风范。意大利著名的服装设计大师、迪奥服装公司首席设计师费雷于2001年4月在上海举办的国际服装博览会服装论坛上曾说:“目前以及在不远的将来,服装在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以及款式设计上开发的领域将越来越窄,而更有发展前景的领域是将新材料的开发、不同面料的组合与服装设计相结合,创造出更具新意的时装。”

参考文献:

[1]刘国联主编.服装新材料,中国纺织出版社

[2]陈燕琳,刘君编著.时装材质设计,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3]服装设计与工程编写组.服装设计与工程,东华大学出版社

服装设计管理篇3

关键词:服装企业,库存管理,.NET,SQL SERVER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ly improvement of informationization degree and expansion of scale in clothing enterprise, the demand of clothing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is much higher. In this paper, clothing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NET and SQL SERVER is designed and developed. This system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inventory system and gained economic benefit after applying in clothing enterprise.

Key words: Clothing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NET, SQL SERVER

中图分类号: F407.8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当今,随着国家‘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为服装企业提高信息化水平良好的平台和机遇。通过对宁波市服装企业的调研发现服装企业库存管理水平低下[1][2][3]。服装企业迫切需要通过科学和信息化的库存管理来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提高企业的库存效率以及企业的竞争力。服装 企业库存管理作为服装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意义。

通过调研发现服装企业的库存管理普遍存在一下的问题:1、凭经验进行库存管理和控制;2、信息化程度低,软件应用层次低;3、无法把握库存的动态信息,管理效率低下。

本文针对服装企业库存管理中存在问题,设计和开发了服装企业库存管理系统,该系统对于服装企业库存管理应用有一定的特殊性。该库存管理系统基于.Net和 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运用了成熟的开发平台和系统设计机制。通过在企业的应用表明该系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库存效率,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文结构如下:第二节对服装企业库存管理系统的系统设计进行了介绍,这里详细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与系统数据库设计;第三节介绍了系统的开发和系统界面;第四节对该系统在企业的应用做了总结。

系统设计

本文所开发的服装企业库存管理系统遵循简单性、实用性、系统性、可靠性与可操作性的系统设计原则,将系统设计分为系统功能设计与系统操作流程设计[4][5]。

系统功能设计

通过对于宁波市某服装企业的详细调研和需求分析得到了如下的企业在库存管理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流程,该流程如下:

在系统流程分析图中可以看到系统对每个登录用户有3次机会,如果三次输入的用户名或者密码出现错误将强制退出系统。另外对用户的权限做了权限的分类,系统登录权限分为管理员和业务员。管理员和业务员具有不同的职能。管理员可以管理使用本系统的用户,包括添加新用户、设置权限级别、删除旧用户,修改用户名、用户密码等,每个被授权的用户也可以修改各自的登录密码。使用该系统时,必须验证用户的身份,只有通过验证,才能访问该系统。业务员能对企业的库存管理系统的功能进行操作,对货物信息的查询,入库和出库手续的办理等,其主要针对企业的库存管理员。本系统根据系统用户的权限主要分为普通用户和超级用户。

登录系统后,可以在服装库存系统中进行相应的操作,完成后退出系统。

该库存管理系统的流程图,如下图1(系统流程图)所示:

图1 系统流程图

根据上述的库存管理系统操作流程图,我们将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了如下设计,系统基本功能架构图,如下图2:

图2 系统基本功能模块架构图

这里我们不将系统各个基本功能模块的详细功能进行展开。通过系统的功能设计,我们能够基本满足服装企业库存管理所需要的操作和功能的要求。

系统数据库设计

系统数据库是服装企业库存管理系统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存储着企业库存数据。合理的设计系统后台所需要的数据库显的非常的重要。本系统采用的SQL SERVER数据库,因为该数据库非常的成熟和稳定,与.NET平台有非常好的接口,能实现数据与系统之间的所有的操作[6]。

企业库存管理数据流程,如下图3所示:

服装企业用户的需求具体体现在各种信息的提供、保存、更新和查询等方面,这就是数据库结构能充分满足各种信息的输入和输出。通过用户的需求分析设计了如下数据库表:1、系统用户(企业员工)信息表;1、客户信息表;3、供应商信息表;4、材料分类表;5、库存材料表;5、入库信息表;7、出库信息表。并对各个数据表进行了数据表表结构的设计。

系统开发

本节在系统功能设计与系统数据库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开发并展示了该服装企业库存管理系统的部分界面。

本文在所开发的系统通过三层架构来实现,即将系统分为数据层、业务逻辑层以及表现层[5]。数据层主要是对库存系统中所设计的数据的保存以及维护等操作;业务逻辑层主要实现的是用户在系统中所要处理的对库存信息、用户信息等的添加、删除、修改等的操作功能;表现层是系统的界面的展现以及对系统中所涉及到得关键信息的展示。通过将系统分为三层实现了系统结构的清晰化,使各个模块更为独立,为服装企业库存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本系统的开发主要基于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05平台,该成熟的平台为开发提供了可靠性,在开发中主要用C#语言,该语言易于上手且功能强大,足够开发实现本系统的所有的功能,该系统所用的数据库SQL Server 2005,该数据库对于数据的处理操作功能非常稳定,系统中平台与数据库间的交互技术主要是采用了技术,来处理系统相关的信息的删除、添加等操作。

通过上述的系统三层架构的思想,在.NET 平台上结合SQL数据库完成了服装企业库存管理系统的开发。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主要遵循的是将一个功能模块先运行起来,然后集成完成系统所有的功能。

下面是对所开发的服装企业库存管理系统的界面做部分的展示,图4为系统登录后的主界面,图5为入库操作管理界面:

图4 系统主界面

图5 入库操作管理界面

结论

本文通过对服装企业库存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调研,得出开发服装企业库存管理系统的必要性。系统开发的过程中,首先进行了系统的功能分析以及系统数据库设计,然后按照系统开发三层架构的原则进行系统开发。该系统的开发主要是基于.NET平台结合SQL SERVER数据库。开发后的服装企业管理系统在某企业进行了实施和应用,大大提高了企业的库存管理的效率,为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吕旭东, 张金鲜.我国服装企业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现状分析[J].北京纺织,2005,(2):9.

田心.浅析服装库存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生意通,2007(5):130.

宁波市经济委员会.加快宁波服装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宁波经济丛刊,2003.

卢起雪.基于.Net的设备管理系统架构分析与设计[J].软件导刊,2009,(02).

服装设计管理篇4

一、信息时代呼唤服装设计语言创新

伴随着纺织贸易全球化,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品牌竞争实力,占据纺织高新科技的制高点,主导着纺织服装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并牢牢控制着世界纺织服装市场的主动权。而发展中国家的纺织服装业,近年来虽发展迅猛,但在纺织配额逐步取消、出口量逐年递增的同时,产品价格却呈下滑趋势并屡屡遭受西方国家“特别保护条款”的施压和“反倾销案”等其它非关税壁垒的威胁,这种国际竞争引发的“马太效应”并没有因WTO的到来而日趋淡化,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可见,单纯通过扩大规模和数量求得经济的高速增长已难以为继,中国的服装业的发展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增加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实施品牌文化战略,坚持走“差别化”发展之路。正如“美力经济学”①新概念所言:当前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更美丽的产品去占领市场的时期,今后经济发展的潜力在于以美学为基础的产品竞争上,美的力量将在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同时,“e”时代生活方式的巨变从另一个方向也带来了服装产品差别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人类在享受物质文明空前发展便利的同时,正经历着强大竞争压力带来的精神压抑和异化,他们迫切需要心理放松和个性释放,渴望得到休闲慰藉和人文关怀。职场中人,厌倦日复一日的机器克隆和工业“一元化”商品,逆反近乎千人一面的经典服饰,质疑那些既定的金科玉律般的价值观念。当这些个人情绪蓄积为巨大的社会心理集合时,便是现代服饰消费行为剧变和“新新人类”另类审美价值观念形成的渊薮。今天,我们亲历过“衣冠楚楚”让位于休闲牛仔、一个“酷”字取代“君子风度”的服饰文化变迁,耳闻了张扬个性、颠覆经典、回归自然、东方寻根等常变常新的设计宣言,面对着设计师追求原始工艺的淳朴天真、醉心于东方传统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表现、尝试“太空时代”的“未来时速”感觉和玩转了“三大构成”法则成为灵感溯源的现实。因此,当工业社会过度物质化发展到极致步入“后设计时代”,“地球村”的消费导向对人性化、个性化、差别化工艺和具有包容世界性多元文明冲突的“泛工艺化”形式的呼唤,必然会激发服装设计语言的不断创新。

“艺术染整”②新概念的提出,源于提高面料功能后整理技术的科学思想。它从服装面料视觉创新入手,运用“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理论③,以探索点、线、面“形式美”抽象形式构成为主线,致力发掘、研究和创造全新肌理的视觉效果来强化面料和服装的时尚“功能性”,形成了独具自己艺术特色的差别化工艺。它以主动迎战、积极应对的态势参与纺织服装市场的全球化竞争,并成为我国染整学科面料、成衣后整理研究领域的一个极具比较竞争优势的亮点。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在人的各种感知能力中,8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视觉审美的力量不言而喻。以面料、服装为载体,探寻传统工艺蕴涵与西方抽象艺术意念有机结合的“艺术染整”工艺,其视觉创新的重要意义和运用高新科技进行面料功能性开发一样,对提高我国服装面料附加值,改变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品同质化、低产能、量增值减之痼疾,可谓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不同的只是,强化面料的专、高功能和多“功能性”开发,主要是对纺织染整学科研究提出的课题,而“艺术染整”作为服装设计语言创新和面料视觉审美“功能性”深度开掘,则需要服装设计师和图形艺术家们加盟创意。

“艺术染整”设计理念与“美力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完全一致,其倡导服装工艺个性化设计、视觉差别化创意和设计师充满才情创造新的时尚流行本身,就是人类不断拓宽服装、面料审美视野,突破经院设计传统,努力践行“美力经济学”的设计创新和“再再探索”的“美的历程”。

二、“差别化”创意引领世界时尚潮

曾经有国内著名机构分析认为:意大利服装业屡创佳绩、长期制胜的理由在于意大利文化中历久常新的“文艺复兴效应”已经渗透在意大利人的美学标准及对优美事物的渴求上。意大利JACKYTEX女装2003秋冬面料就非常注意视觉肌理的丰富表现,他们在棉/锦纶、马海毛/锦纶等交织混纺的拉毛面料上,运用现代扎染工艺产生变化而又丰富的层次来传达面料独特、精致、手工的人情味,拉开了与工业染整产品审美风格的距离,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韵味,非常耐看。而意大利著名品牌PRADA2004的春夏、秋冬时尚女装,也将扎染与绣花、珠片、皱褶等工艺元素作为重要的设计语言进行独具匠心的综合创造,并推出了大量的“艺术染整”工艺女装系列,掀起了一股手工怀旧工艺风,再度领潮高级工艺女装市场而备受时尚界关注。当然,意大利纺织服装产品始终处于世界顶级水平,先进的纺机、纺织和制衣产业链与创新网络,是其重要的体制背景和技术支撑。但是,“文艺复兴效应”在铸就意大利享誉世界“工艺品牌”的利剑中无疑起着“灵魂”作用,这就足以说明视觉艺术的“美力”和传统文化的巨大力量!在欧洲时尚之巅,被称为“无风无浪”优势产业的意大利时装业的崛起,不仅始发于他们对民族文化艺术的自觉传承和“泛工艺化”自由采撷设计思想的解放,还受益于他们没有重复法国高级时装产业发展路径的清晰定位。笔者以为:作为服装、面料视觉功能“艺术化”创新和工艺“差别化”实践成功典范的意大利纺织服装产业,完全可以作为我国现阶段发展工艺时尚服饰产业的重要参照。

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欧洲休闲文化、美国牛仔文化对传统经典服装文化的冲击,来自西方的欧陆休闲风遭遇东方民族工艺潮,引发了世纪末全球性的文化回归风潮,得风气之先的世界著名设计师们不约而同地都将探寻设计灵感的目光投向东方、非洲神秘的工艺文化和先民远古的历史积淀,人们熟悉的伊夫·圣洛朗(YvesSaintLaurent)、三宅一生(LsseyMiyake)等时装设计大师的名字在国际时装舞台上大放异彩,熠熠生辉,这方面的探索功不可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设计师三宅一生(LsseyMiyake)不惟西方马首是瞻,以浓缩东方哲思的天才创意和对服装面料“差别化”的功能再造,震惊世界,一举改写了高级时装业欧美“一元格局”的历史,成为“东风西渐”开一代时尚新风的先行者,为日本也为东方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近年来,纺织贸易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态势,使我国面料、服装流行和设计的审美国际化趋势日渐成熟,以杉杉、雅戈尔等著名民族品牌为代表的服装产品结构调整和设计风格转型,标志着我国休闲服装规模市场的形成;而国内一批新锐设计师和个性化消费新生代的迅速成长,昭示并呼唤着我国纺织、服装设计“工艺文化复兴”时代和“差别化”设计创造春天的到来!

在2004CHIC国际男装展会,笔者欣喜地看到了国内一批休闲男装品牌的崛起,它们在服装设计理念和工艺处理方面已经越过了“面料至上”、“裁剪结构”等技术层面,转而更加关注视觉肌理艺术创造的二次开发、民族工艺文化的深度发掘和对时尚流行文化的直接诉求。这种多元的、艺术与生活交融并渗透着设计师独特情思的个性化的“艺术染整”设计语言,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差别化”设计,冲破了长期以来“正装”的传统工艺禁锢,彻底解放了设计师的思想,并使服装产业成为“艺术染整”工艺的创意载体和现代艺术创作的“调色板”。“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在服装休闲化、设计“差别化”和“泛工艺化流行”热风拍面的今天,我国年青的设计师们对服装设计新语境的探索和创造,似已进入了一个勇于原创、敢为人先、挥洒自由和瑰丽神奇的境界。时下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大中商场热销的JACKJONES、马克?华菲等新锐休闲男装设计,在运用现代扎染抽象图形写意传神和西方个性化涂鸦艺术语言抒情释怀,在借鉴平面设计构成技法、即兴喷绘和对传达出手工时代温情的民间“女红”技艺所进行的服装设计语言创新的尝试,使我国男装设计长期以来因“同质化”面料和板型出新难的“老面孔”变得生动鲜活起来,成为充盈着鲜明时代精神特质的市场宠儿。面对年青的设计师们在服装设计语言的全新探索中表现出的东方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的勃勃生机,诚如意大利著名服装设计大师乔治?阿玛尼(GiorgioArmani)在首次中国之行的由衷赞叹:“亚洲的文化和习俗总能成为我设计的灵感,对于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具影响的国家,这是一次迟到的访问。”其实,东方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彩纷呈的传统工艺一直都是西方主流时装设计师们寻找个性化创意灵感的“源头活水”。像皮尔?卡丹(PierreCardin),尹夫?圣洛朗(YvesSaintLaurent)和三宅一生(LsseyMiyake)等饮誉世界的时装设计大师在缔造自己时尚王国灿烂辉煌的奋斗中,都曾受惠于东方文化乳汁的哺育并进行过成功的风格转型,他们藉此对世界时装发展的历史进程产生过划时代的影响。大师们善于汲取东西方工艺文化精神进行服装设计“差别化”创意的成功经验,JACKJONES、马克?华菲等新锐休闲男装设计语言创新传达出的视觉冲击力和时尚感召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反思。

设计在线.中国

三、“艺术染整”开创我国服装设计新天地

类比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效应”,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和丰厚的民间工艺文化积淀,扎染、蜡染、蓝印等原生态的优秀传统工艺,都曾是驰誉中外的“国粹”精品;“三染”博大精深的“防染”技艺,清新优美的图案构成,可视觉感悟但妙不可言的东方意境,恰是服装设计“差别化”的工艺瑰宝。

美国哈佛商学院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博士在《企业竞争》中指出:企业可能拥有的两种竞争优势就是成本优势和产品差别。“艺术染整”以创造区别于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新图形的工艺定位,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着力探寻产品差别化竞争路径的本质。

“艺术染整”概念是笔者以南通地区现代扎染产业发展为背景,以“华艺扎染”市场国际化的成功实践为蓝本,在2003年江苏国际服装节“百年论坛”上首次提出、并在《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艺术染整探议-现代扎染综述”一文中进行了正式定义。它是扎染、拓印、转移压皱、即兴手工喷绘、涂鸦式绘制和拔色等新兴手工工艺集群的总称:即在各种纺织面料和成衣上运用现代印染科技和扎、缝、包、染、喷、绘、拓、刷、雕、压等各种特殊工艺手法相结合,创造出区别于工业印染审美特征的平面、立体或单色和多色交融新图形的具有丰富艺术表现力的染整技术。由于“艺术染整”的一系列技法主要是在扎染工艺基础上拓展的,习惯上人们就称之为“现代扎染”。“艺术染整”主要包括“成衣染色图形一体化艺术染整工艺”和“成衣三维记忆与喷绘、拓印、聚集综合工艺”④两大部分。首先,它在继承传统工艺文化精神和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具有现代技术集成和工艺美术创新的柔性化特征。由于现代扎染工艺具有无需制版,配色不受套版限制的突出优点,所以能根据市场流行导向进行及时创意和设计。这种在成衣上自由设计平面染色图形的独特功能,使它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个性化”实样方案提交买家优选和确认,下单后即可迅速投产并能衍生出多组配色方案和各种图案花型,形成多品种、小批量的序列优势和个性化的视觉审美优势,因而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对现代时装产业“速度经济”的客观要求。其次,即兴创意三维肌理美感的原创性技术,为传统的“平面”服装植入了浮雕艺术的因子,具有鲜明的工艺差别化特征。它能激活设计师创意灵感的火花,丰富服装视觉肌理效果和表现技法,使过度“商业化”的服装设计工作变得更加柔性、富于个性和充满原创艺术创造的趣味性。近年来,我国从事现代扎染研究开发的设计师通过反复实验,获得了科学翔实的材料记忆数据,并优选出不同组份的国产新型面料,创建的具有开放性的国产优化成型记忆面料数据库,完全能适应“艺术染整”工艺技法不断创新对材料载体提出的技术要求。其创作原理是将面料和成衣按服装设计要求设定工艺,辅以缕空、机绣、贴布等工艺元素后进行绞缬、聚合和皱褶。通过选择性采用自主开发的热敏辅料记忆成型、拧绞喷涂、皱纸转印和整合成型等原创工艺技术的柔性化组合,经高温高压汽蒸或高温压延处理,达到改变服装面料纤维组织结构的目的,获得各种视觉“新外观”并创造出不同凡响的成衣整体“软雕塑”艺术或局部浮雕艺术的视觉效果。特别是运用现代扎染中浸、注、拔、喷、绘等“艺术染整”技法与上述三维工艺进行的综合与创造,能产生出“万花筒”般的无数种组合方案和奇妙的视觉图形,将其应用于现代时尚服饰设计和新产品开发,具有服装视觉革命的意义。上述这种通过“艺术染整”二次开发创造的艺术休闲时装,带给我们的完全是一种与普通印染工艺和常规服装设计“传统”手法迥然不同的审美风格。

“艺术染整”工艺二次开发和深度加工的服装成衣,以丰富变化的肌理图形,抽象写意的审美意趣和独特个性的艺术品味,予消费者以一般时尚服饰鲜见的视觉“愉悦”,令WAL-MART,MARKS&SPENCER,BESTSELLER等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青睐有加,也让颇具艺术眼力和追求精致品质的法国、意大利等休闲、工艺服装市场欣然接受了国产面料的“以产顶进”。“艺术染整”工艺强化对服装面料视觉审美功能深度开发的探索,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发挥自身比较优势,整合国内传统工艺资源,积极面向国际主流时尚市场,有效规避因同质化恶性竞争带来的经营风险,提高服装出口产品附加值和出口创汇产能,提供了一种清晰的思路和崭新的方法。以欧洲绿色生态和国际标准化生产规范为标准的“艺术染整”工艺,将“三染”聚合、绞缬、冰裂纹肌理等传统技艺精髓与自主开发的注淋、泼彩、喷涂、拓转、拧褶记忆成型等核心技术结合,集东方“写意”悠远之意境和西方“印象派”形、色、光、影之神韵于一体,巧妙地将民间工艺文化、现代设计“形式美”法则、数码图形创意与纺织印染科技进行综合与创造,形成了一门全新的科学、柔性、艺术并有着手工时代工艺特征和充满人文关怀的全新染整学科分支,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今天,当我们迈步入世与世界纺织服装业同台竞技之际,“艺术染整”挟全球休闲化流行风潮,集东西方自然造化,汇工艺历史源流,以面料和服装图形创意、设计和生产一体化工艺的独特优势,将时尚与速度、设计与流行、需求与生产完美地整合在一条充满柔性的产业链上,为我国设计师直面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天才创意提供了一个全新、自由的设计空间。

四、“艺术染整”理应成为服装设计师的创新利器

在纺织服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我国服装设计师应当借鉴国际成功典范的经验,敏锐地抓住“民族化”遭遇“国际化”引发“泛工艺化”流行的历史机遇,以本土文化做支点,用国际化眼光望未来,从服装设计语言创新入手,正确导入“艺术染整”设计概念,及时把握和正确运用民族“工艺品牌”之利器,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樊纲教授⑤指出:“对一些传统产业的品牌,我们强调民族性是对的,没有民族性,就没有国际性。但是只强调民族性,而没有现代化,那么也不可能有国际化。人们对品牌的认知也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把传统的与现代人的审美情趣与需求融合起来,这才能够称得上是完整意义上的品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e”时代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巨变所带来的服装个性化消费新需求,能否以科学求实的精神和开放自信的心态改造和扬弃民族传统工艺?在西方强势流行文化与东方历史文明遭遇、碰撞和交融并汇的“信息爆炸”时代,“综合就是创造”的科学设计观,是否应该再度引起服装学界和设计师们足够的重视?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技术与艺术、手工与科技、功能与形式,太多的“综合”命题亟待我们去研究、探索和解读。笔者以为:“民族的”工艺文化精神真正融入“世界的”主流时尚的设计探索,是一个以国际化宏阔视野“东寻西找”⑥、用九死无悔的执著坚韧“水陆兼程”的长期、艰苦的求索历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时下那种对“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设计经典常作简单、片面和浅层理解的阿Q精神,那种将承载着历史文化积淀、蕴含着远古先民伟大创造精神的“图腾设计”庸俗化甚而止步于简单的“描龙绣凤”,那种目光短浅、不思进取、夜郎自大并在玩味“盛世唐装”湮灭的辉煌中自我陶醉、自鸣得意的笨伯们,是难当时代赋予的设计大任的!一个志存高远并以振兴中华服装“民族品牌”为己任的中国服装设计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

当前,国内外工艺休闲服装市场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这是服装设计师进行视觉工艺“差别化”创造、形成自己独特设计风格和开发新的服装市场的无限天地。躬逢盛世,我们应乘“泛工艺化”流行之势,放眼国际时尚风云,探寻欧美服装流行机制,借鉴意大利和日本设计群体迅速崛起的成功经验,运用“艺术染整”工艺不断丰富自己的设计语汇,真正告别“面料至上”“裁缝情结”等传统设计思维模式,以具有鲜明时代个性特征的“大设计”观,去主动适应、拓展和创造、引导不断变化着的国际纺织服装市场需求。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流行,作为人类“惟美”理想缔造者的服装设计师,在娴熟运用面料质感语言的同时,怎样从面料视觉艺术创造入手进行全新的探索?在习惯于轻松驾驭服装裁缝结构技艺的同时,能否进行多维度思考并在发掘、强化和再造面料“形式美”的功能性开发方面有所建树?特别是当使用进口面料进行中高档时装设计已经成为习惯的今天(习惯往往导致经验主义和思维定势,影响着艺术创造力的发挥),我们在对待国产面料的态度上是持无所作为的抱怨或自暴自弃的态度,还是应该像著名国际时装设计大师三宅一生(LsseyMiyake)那样,坚定不移地走自己求索创新之路,始终以朝圣般的虔诚向东方文化和自己的民族服饰文化采风并能立足更高的层面去审视、开掘和创造面料和时装“视觉构成艺术”的另类之美呢?笔者认为:只要能够独立思考并在积极的思考中敏锐地发现“差别化”工艺;只要能够充满自信地去探索并在探索中大胆创意、不断丰富和创造出全新的服装设计语言;只要能够不再拘泥于“面料”、“版型”和“裁缝”等单一线性设计思维并以宏阔的视野去仰观俯察和大胆借鉴各种艺术元素;只要能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并因此获得了想象力的自由,我们的设计师们就一定能够充满信心、直抒胸臆、身体力行地去借鉴和运用全新的服装设计语言进行具有真正意义的原创设计,也就一定能够找到完全属于自己的设计天地。

处于“未来时速”生态竞争下的中国服装设计师们,当你们在漫漫的时尚之路上下求索,当你们在市场采风中迸发出顿悟式的灵感火花并激活了独具个性化的天才创意,“艺术染整”独特的视觉创新工艺和工艺柔性化技术将带给你们真正意义上的设计自由。在振兴中华、打造品牌、挑战竞争、发挥优势、引领潮流和追求服装面料视觉艺术化、审美个性化、工艺差别化创新的市场国际化征程中,具有中国原创意义的“艺术染整”工艺,理应成为我国服装设计师手中的一柄崭新利器。

参考文献:

①、2003年09月15日《大连日报》:在第九届“国际服饰文化·大连论坛”上,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会长、著名决策学专家张顺江教授首次提出“美力经济学”新概念。

②、“艺术染整探议-现代扎染综述”,顾鸣,《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华大学学报出版社,2004年第1期41-45页。

③、《艺术?设计的平面构成》,日/朝仓直已著,吕清夫译,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1月第1期。

④、“成衣染色图形一体化艺术染整工艺”,公开号CN1563559A,“成衣三维记忆与喷绘拓印聚集综合工艺”,公开号CN1563560A,发明人:顾鸣赵爱华林荣王春霞钱卫东黄卫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公报(周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1月12日第21卷,上册第02号(总第983)第369页。

服装设计管理篇5

(江西服装学院,江西南昌330201)

【摘要】实践教学质量是高等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质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现以针织服装设计课程为对象,对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容系统进行了分析,从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管理系统、基础保障系统和过程管理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改进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策略。

关键词 针织服装设计;实践;质量管理

Doi:10.3969/j.issn.2095-0101.2015.04.028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101(2015)04-0084-02

针织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将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视为一个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对实践教学各要素实施有效的监督,及时获取反馈信息以调控实践教学各环节和各要素,使其实现针织服装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要求,提高课程实践教学的质量。

1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内容系统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践教学,是指在一定教学环境下,教师有组织、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与专业实务相适应的、具有实践性、应用性的学习,从而传承实践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1]。一般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实践、毕业实习、社会调查、综合实训和与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高校针织服装设计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学科专业特点,不断地调整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增加实践教学比例,建立基础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和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实践教学平台,形成有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环节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成一个由浅入深,由基础、专业到综合逐步递进的实践教学结构模式。高校针织服装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要以实验教学和上机训练为基础,以实习实训、课程设计为重点,以社会实践和课外科技活动为补充,与理论教学相互协调,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2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组织管理系统

2.1管理机构

针对实践教学的特点,在日常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实施校、部二级管理模式,教学管理重心在各个学部。高校针织服装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包括校领导管理小组、教务处、督导室、教育技术与资源设备管理办公室和学生处等。以教务处等为代表的校级管理部门宏观指导、质量管理,以评价为手段保证实践教学质量[2]。根据不同实践环节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通过对实践教学各环节进行指导、检查和管理等来规范实践教学的具体活动。

2.2组织成员

实验课程教师、实验技术员以及实习教师都是实践教学的参与者,在实践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特别是针对部分高校专职教师较少,双师型教师缺乏、兼职教师相对较多的特点,教师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高校针织服装设计课程制定《专兼职教师管理规定》、《专兼职教师试讲记录》等系列管理文件。积极鼓励专职教师挂职锻炼,考取行业资格证书;各学部通过严格的面试、试讲,层层把关,聘请企事业优秀管理人员兼职实践教学一线岗位。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主体,是实践教学质量提高的受益者。为了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处、学工委、学生自律委及实习单位等都应加大学生在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监督管理。另外,学生也是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中的重要因素,每学期学生的网上评教、学生信息员的教学反馈,都是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中重要的信息反馈渠道。

教学管理人员是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文件的制定者、执行者和服务者,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保障。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彻到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中,做到全力为学生、为教师、为教学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3]。

3实践教学质量管理的基础保障系统

3.1基础设施

实验室、实验仪器、实习基地实验室、实验仪器、实习基地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保障,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设施,实践教学就是纸上谈兵。此外,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选择建设一批专业对口、社会口碑较好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校外实习锻练的需求。

3.2实践教学文件

人才培养方案、实践、实训教学大纲、实践任务书和实践指导书等纲领性文件,是实践教学的基本依据。高校针织服装设计课程各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要通过市场调研,科学论证,并经实践不断检验才确定形成。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经学校教务处审批通过后,不得随意修改。若有改动,必须填写《教学计划调整申请表》,审批同意后方可执行。高校针织服装设计课程还需不断完善学期实践制度方案,实行《实习日志》和《实习鉴定表》等相关制度文件。

3.3实践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高校针织服装设计实践教学课程要根据自身的办学特点,结合实践教学实际情况,在已有的理论教学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相应地建立起配套的、行之有效的一系列实践教学管理规范和质量标准[4]。例如:《制定实践教学大纲和计划的要求》、《关于加强实践教学的指导意见》、《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校外实习基地管理办法》、《实习实训教学管理规定》和《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系列规章制度及标准,使实践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按章办事,使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

4实践教学质量管理过程的管理系统

4.1实践教学检查制度

教学准备检查:主要检查任课教师的实践教学计划、实验课程大纲、教学进度、实验指导书等各项教学文件是否齐全以及教案的准备情况。坚持听课检查:学期中实行校、部级领导干部、同行专家、教务人员、专业秘书等听课制度。各层次不同人员不定期或随时到实验室及实训室听课,及时了解和掌握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

课程考核检查:实践课程考核以主观判断为主,质量标准也是多元化的,实践教学要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考核方法,根据实践教学类别和学科不同的特点,采取调研报告、实习报告、创意设计书、项目设计书和小组答辩等多种形式来考核学生的实践成效,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式。

4.2研究与调控制度

质量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改进和提高实践教学水平。教务处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汇总收集各类真实有效的教学信息,通过统计、分析、总结和研究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方案,并且反馈给校领导或相关部门,以便于学校组织管理系统全面了解实践教学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中各项规章制度及措施,从而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不断地提高[5]。

4.3信息反馈与评价制度

校内通过督导检查反馈,领导听课反馈,学生信息员反馈;学生评教、同行评教;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汇编督导和教务简报等多种形式,建立制度化、常态化的信息反馈渠道和反馈制度。使各项教学信息得到及时、准确和完整的反映,各项监督措施能够得到及时落实。

校外通过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实习单位反馈,听取用人单位、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毕业生的评价。定期邀请他们参加座谈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以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

4.4激励与奖惩制度

在实践教学中,要想使教师认真负责,学生积极参与,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与奖惩制度。教师的实践教学环节受到学生的好评,或带领学生参加实践竞赛获奖者,学校应该给予教师相应的奖励,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从事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将教师年度考核评估结果与奖金、职称晋升、优秀教师评选、师德师风考核和学习培训资格等结合。学生认真对待实践教学环节,整个实践的过程表现突出或参加实践竞赛获奖者,也应受到相应的奖励。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表现突出者,可以将他们的成果拿出来展示以此来激励其他学生。相反,如果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应该按照《教学事故认定和处理条例》和《学生手册》相关处罚措施进行相应的惩罚。

5结语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教育发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的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高等院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只有探索有效的途径,才能真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于秀琴,刘俊英.创新高校社会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J].教育与职业,2007,(21).

[2]俞仲文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何向彤.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特质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7,(17).

服装设计管理篇6

(一)戏曲服装的技术已经落伍,不能够与时俱进

在设计传统的戏曲服装的时候,才用的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并没有运用一些新颖的服装设计技术,也没有与先进的服装管理模式对接,这就导致了设计出来的服装很老土,没有时代感。而戏曲是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戏曲服装的设计却停滞不前,所以设计出来的戏曲服装越来越不能满足戏曲对于服装的要求,大家都不会去使用这样的服装,服装的效益就会很低。这样,服装在戏曲中的作用就大打折扣。

(二)设计出的戏曲服装内容不能够与时俱进

戏曲服装的内容包括很多方面,像色彩、裁剪等。然而在设计服装的过程中,无论是色彩还是裁剪都被忽视掉了。违背了戏曲服装的现代化管理的要求,而且并没有把色彩与舞台有机地融合起来,达到和谐的效果。就好像是演员表演是一部分,服装色彩又是一部分,这两部分自顾自地呈现在舞台上,没有结合在一起,这就使表演效果很糟糕。管理人员控制不了戏曲服装,也把握不了戏曲元素,导致戏曲服装与舞台表演格格不入,降低了戏曲服装的作用。

(三)管理技术操作不能与时俱进

在设计传统戏曲服装的过程中,并没有认真分析各项管理技术,也没有选择合适的管理手段,这就导致了传统戏曲服装设计的工作量超载,而且不能够很好地设计服装的内容。在传统戏曲服装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获取到服装信息,就没有办法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戏曲服装的设计,这就大大影响了服装的应用效果。

二、传统戏曲服装现代化管理构建

对传统服装的现代过管理构建指的是全面分析服装的内容和现代信息技术,并利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完成。在传统的戏曲服装中,无论是服装的色彩,还是服装的丝线,要求都非常严格,所以,在对其进行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这一点绝对不能松懈。对传统戏剧服装进行现代化管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升戏曲服装分析效益

传统的戏曲服装的内容是现代化管理的基础,对现代化管理水平、管理手段有着直接的影响。我们在构建传统戏曲服装的现代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全面分析传统戏曲服装的内容,包括它的色彩、丝线等,要做到戏曲服装的特征应该与时俱进,适合戏曲的内容。戏曲服装的风格和款式也绝对不能够疏忽,必须要与时代相结合。

(二)形成色彩管理控制策略

我们在对戏曲服装的色彩选择过程中必须要从全方位考虑。根据不同的戏曲,选择不同的适合该戏曲的服装颜色,使戏曲服装的颜色与戏曲表演相呼应,形成不同的风格。这样才能够使管理效益有所提高。

(三)对服装衣箱进行命名管理

戏曲表演的曲目会越来越丰富多样,戏曲服装的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多样,逐渐地形成了各种风格的服装体系。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人员就需要整理每件的名称,使每件服装都拥有自己的代号。

(四)服装管理技术优化及丰富

服装设计管理篇7

关键词:艺术工学;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一、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现状

艺术设计以及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目前在高校中有三种存在形式:艺术院校(如清华美院、美院等)、理工等综合院校(如北京服装学院、闽江学院等)、师范院校(如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存在于这三种不同的类型院校中的专业,其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要求、教学管理和教学评价均不尽相同。

实际上,从民国初期的图案一直到今天的艺术设计教育,我国的设计教育主要源于工艺美术教育,长期从属于纯美术(绘画)。中国的设计教育萌芽于20世纪初期,探索于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一个多世纪来,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经历了从“图案”—“工艺美术”—“艺术设计”的阶段。虽然我们曾经在民国时期和20世纪80年代初期先后引进学习了“包豪斯”及西方的设计教育模式和体系,但是并没有真正切入到制造产业和教育体系的深层,而仅仅是浮于形式模仿的表层形态,没有能够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

现代中国设计教育模式,在事实上已经造成了我国设计教育体系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一轮落后,看看亚洲新兴国家韩国、新加坡、泰国以及我国的、香港地区的设计教育和制造产业的同步发展的成功案例,足以证明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问题所在。对于正在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设计教育体系,唯有从理论上对艺术设计及其学科给予科学的认识与界定,才能够在实践上指导我们的设计教育。

二、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

“艺术设计是艺术、科学和技术的交融结合,集成性和跨学科是它的本质特征。”艺术设计是一张网,无论是传统文化、人文思想或、美学等人文学科,还是物理、化学、机械等应用学科都与之相互渗透、互为所用。本文作者经过近年来对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较全面的深入研究后认为,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从理论上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纲领性指导意义。实际上,根据新市场需求和设计学科交叉特点,各国对设计教育都迅速做出了调整与改革。如日本近年来就成立独立的“艺术工科大学”,神户艺术工科大学从本科至博士课程都授予艺术工学学位,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的特色十分鲜明。作为国际设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共同点是“艺工结合、文理渗透”,新体系、新方法、技术型的一体化特征十分明显。

三、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艺术工学特色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有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1)人才培养目标。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要有超前意识,不仅要适应现代服装产业的发展,更要瞄准未来服装产业发展之需要。不仅要适应我国服装产业的特点,同时也要符合国服装产业发展之惯例。即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非工程科学型,也非技术管理型,而是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通才复合型。

(2)人才培养过程。坚持一个“中心”、一个“平台”、三个“零距离”和三个“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即“以学生成才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平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施“专业设置与产业经济零距离的配合,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零距离的贴近,实践教学与岗位零距离的接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施“艺术与工程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3)人才培养管理。为了保证应用型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们制定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管理规章,能够保障人才培养按教学计划实施对教学活动的最核心、最重要的管理,能够保障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相互配合的教学过程的有机协调,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高效运转。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个专业,第一次出现在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它是将原有的“服装设计”、“服装工程”等专业压缩合并新建而成的。作为地方性大学闽江学院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一方面具有文学艺术特征,属文学的艺术设计领域;另一方面,服装设计与工程学科又具有工学属性,属工学的纺织科学技术领域(或曰属于轻工纺织类)。显然,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文理交叉、艺工结合的专业,无怪乎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中都注明该专业可授文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作为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其学生为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的艺术工学复合型人才,其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应用为目的,以服装设计、现场生产、管理与营销等技术、管理规范和相应的标准使用等应用为主的内容框架,沟通产业论、服装企业管理、商品策划、生产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之间的联系,属于应用性极强的专门知识体系,其课程具有“艺术技术一体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特点。

四、工学特色服装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思想及教育观念的综合体现,它决定着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运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与重组等,无不依据培养目标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包括:(1)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要求。大学本科教育目前正在向“大众教育”转化,本科大学毕业生正已逐步成为一般的专业人才,而非精英人才。从目前我国的专业教育层次(即中专、高职、大本、硕研、博研)看,大学本科教育是培养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并具有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以往,我国很多高校确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职业定位是能在、事业、机关等相关单位从事设计、生产、管理或教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事实上,大学本科期间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还比较有限,再加上大学生实践经验比较匮乏,所以难以满足高级专门人才的能力要求。因此,作为大学本科阶段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门人才,主要应从事较为复杂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一线实际工作,而不是直接从事高级专门人才所从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即,现阶段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层次定位应是培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专门人才,而非以往定位的服装设计与工程的高级专门人才。

(2)人才知识结构的定位要求。由于社会分工的客观存在,虽然高等教育也强调“通才”教育,但高等院校还是必须要设置相应的专业,以使所培养的人才既具有一定的专长,有具有较宽泛的基础,即“通才+专才”。

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是以服装为主体的设计、生产和营销,是一项技术性与技巧性都很强的专业活动。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在复杂的服装设计、生产和营销工作中从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具备的知识。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应按照“服装设计与工程”来设置核心课程,即根据服装市场需求设置“服装设计”或“服装工程”等课程。

(3)人才素质能力的定位要求。面对服装产业的飞速,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已经显得十分重要。作为一名符合时代需要的优秀服装人才,还应具备以下素养:

①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是指掌握人文知识程度和运用人文知识进行审美的能力,主要包括人文知识的学习掌握能力、人文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等。曾有位学者说到,如果让他沉睡一百年,醒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买一本最新的女性时装杂志,通过它就能够了解到一百年后的社会是个怎样的状况。可见,服装不仅仅是商品,它更是一种文化,凝结着一定的文化素养、文化个性和审美意识,展现着一定的文明水平。服装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我们所培养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设计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装。

②科技素质。科技的迅速发展,在改变着我们的物质世界的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审美取向。在时代,为适应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形式的需要,人们崇尚简洁美简约主义,机的广泛运用,使生产个性化的产品成为可能,人们又强调个性美。科技对于服装来说,不仅仅是技术,它正在影响到我们的思想、文化和美学等各个方面。

因此,理解精神和科技价值观念,掌握科技工作规范,正确运用科技思想方法,具备科技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素质教育在方法上应有别于传统的科技知识教育,注重面向社会生活实际,培养掌握新技术并运用实施的能力、敏锐的洞察力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研究新技术的能力,体现时代性。

③职业道德与修养。服装设计与工程人才培养目标应要求毕业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具有市场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创立名牌,我们的服装设计者就必须了解国外市场,了解那里的消费者的文化与消费观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迅猛发展,国家间的文化正在发生着渗透与融合。今后的服装,一方面要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同时也需要不断吸收世界各国文化之长。这使我们所培养的学生能设计生产出与全球化时代相适应的世界性的服装。合作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员不仅要精通服装设计与工程的专业,而且还要能够很好地与团队成员、领导、职能部门以及客户等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交往,以便能主动地、高效地开展工作。

五、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作为本科专业的服装设计与工程,其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确定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或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或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对服装产业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在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的企事业单位从事服装开发设计、生产技术、市场营销等工作的艺术工学应用型专门人才。

(2)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①从业务培养目标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应具备服装设计、生产、营销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由于服装设计与工程按专业方向分为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和服装工程专业方向,所以业务培养目标可以有所区别。如服装设计专业方向应以培养服装设计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优先,服装工程方向则应该以培养服装技术为先。

②从业务培养要求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服装的设计、生产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服装设计、生产技术及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服装设计、服装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属于既懂设计又懂技术的艺工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可在服装设计、服装加工、服装营销的企事业单位工作。艺工复合型背景的毕业生,既有理工科的缜密周全之思维,又有艺术文科的策划设计之能力,恰好满足了服装企事业单位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③从毕业生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看,一是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表达技能;二是掌握服装构成原理、服装推版技术、服装材料应用以及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方法;三是了解服装消费心理与服饰消费文化、掌握服装营销基本技能;四是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协调、语言文字表达、信息获取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五是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六、艺术工学特色服装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们从艺术工学人才以及艺术工学特色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发,通过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的研究,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人才培养过程、教学管理机制多样化等方面,以“艺工结合、文理渗透”为主要模式,持续不断地深化了“艺术工程化、工程艺术化”的学科专业改革实践,细化成了三种不同的特定复合型式,具有特定的适用范畴。

(1)工程+艺术模式。该模式以工程教育为主,并渗透艺术教育为特色,特别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工程)、纺织工程专业(如针织服装设计、纺织品设计)等。

一定的艺术教育可以使这类专业的教学内容、研究成果以及相应的人才培养更接近生产实际。由于艺术教育拓宽了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途径,使得教学、科研内容更具针对性,纺织服装产品的设计更具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性,研发出来的产品更合理,更市场化,更人性化。

因此,这类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纺织、服装工程知识、纺织品及服装贸易知识和纺织品与服装艺术设计理论,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纺织品及服装设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作风严谨、适应性强、发展后劲足,具有扎实纺织及服装工程理论和较强艺术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用织物、装饰织物和服装的设计、家用纺织品设计,也能进行纺织品及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同时还可在纺织、服装工程和艺术设计学科上进一步深造。

(2)艺术+工程模式。该模式以艺术教育为主,并渗透工程教育为特色,比较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服装艺术设计)、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等。

一定的工程教育让学生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并特别关注工程技术进步为各类设计带来的全新思路和发展空间。因此要求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知识、创新设计的理念,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从事艺术创作,培养具有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基础、较强的艺术创新及工程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开发及创新设计、服装的贸易和管理工作;环境设计项目策划、制作,环艺衍生产品开发等工作;室内设计及景观环境设计、工程施工。

(3)艺工融合模式。该模式以艺术与工程技术结合、文科与理科渗透为特色,主要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不划分专业方向)、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等。该类专业本身同时面向艺术类和理工科招生,单从课程模块无法界定哪些属于艺术课程或工程课程,艺工结合和文理渗透的课程设置体现到了培养方案的每一个节点。 服装设计与工程,作为一门属于工学学科的复合型专业,它的学科属性及专业特点决定了服装设计与工程是工程技术和艺术设计有机融合的完整统一体。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通过优化培养方案设计,让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得到最大化的渗透融合,要求学生掌握服装产品设计基本理论与方法,良好的服装工程技术知识和产品研发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新意识和技术管理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毕业后能从事服装产品创新设计、产品研发及其组织管理工作等。

七、结束语

当艺术工学教育摆脱师傅带徒弟的原始形式后,就开始从经验走向。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经验越来越多地沉淀成科学,艺术工学教育的科学成分越来越多,艺术工学的学科建设也逐步地得到完善。

(1)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为艺术工学,艺术工学人才就是人文艺术素养高、懂得科学技术、了解经营管理、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创新人才。艺术工学特色人才培养就是艺术工学化、工程艺术化,实施“艺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培养模式。

(2)服装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艺术工学特色的应用型高级设计与工程技术人才,其人才培养模式有工程+艺术、艺术+工程、艺工融合等三种模式。

(3)将艺术设计的学科属性诠释为艺术工学必将促进我国学科设置与分类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对指导国内艺术设计类(环艺设计、染织设计、陶瓷设计、装潢设计、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设计)人才培养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

(4)艺术工学学科下的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等专业,如果从第一次进入到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算起,尚属年轻的学科专业,其学科的科学化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其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有更多的探索与研究。

:[2]刘媛媛.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刍议[J].艺术教育,2007(11):116.[4]甘应进,陈东生.创新教育与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J].中国西部周刊,2005(12):54-55.

[5]陈东生.艺术设计学院学科建设展望[J].长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2,23(增刊):55-56.

[6]潘鲁生.对当前设计艺术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2005(2):6-7.

服装设计管理篇8

通过对知名服装企业的走访和调研,发现企业对“一专多能型”人才需求量大,不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方向技能,还要求学生具备宏观统筹规划的能力[2]。随着服装行业的分工越来越精细,对服装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目前企业紧缺设计、生产、运营方面的专业人才,如设计师、时尚买手、商品企划员、制版师、采购员及营销策划、陈列师等岗位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针对这一现象,重点对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细致分析,结合企业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修正专业课程设置内容。课程设置上主要分为三大模块:专业课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专业方向课程(服装设计、服装工程、服装经营与管理)、实践性教学课程。根据企业对服装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最终确定服装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有服装结构制图、时装画技法、服装材料学、服装设计学、服装史、图形图像应用(服装设计CAD、Photoshop、CorelDraw、illustrator)、服装专业英语、成衣款式设计。专业核心课主要有服装结构设计、服装立体裁剪、服装生产管理、服装市场营销、服装制版CAD。

这些课程是从事服装专业任意岗位的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主要有设计方向课程,如服装配饰设计、成衣款式设计、手工艺设计、服装产品研发课程。工艺方向课程,如成衣跟单、服装设计软件应用、高级定制版型设计、服装工艺推板。营销方向课程,如服装品牌管理与商品策划、服装贸易实务、服装电子商务、服装店面管理课程。专业选修课主要有商品策划、服装行业概论、服装美学和心理学、服装工厂设计、服装机械原理、服装人体工程学课程。根据服装设计、服装工程及营销方向,有选择地设置其选修课程。针对上述课程的学期分布,遵循的原则主要是:大一阶段主要是公共基础课和服装设计基础课程学习,引起学生对服装设计学习的兴趣,专业课程上偏重于设计类和基础专业知识课程教学;大二阶段进入服装结构设计和制版工艺课程学习,设计强化类课程学习;大三阶段实施推板和工艺制作强化类课程及经营管理类课程,加强服装工艺的重点培养;大四阶段主要进行实践性教学。同时,根据企业及行业专业岗位要求,调整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学时数、授课顺序及实习实训内容。

2进行“五段式”专业方向定位,构建服装专业创新型教学模式

为了培养市场紧缺的“一专多能”的服装人才,提升时装艺术学院的整体教学水平,需要改变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教学思路,主要实施“五段式”教育。学生在大一阶段学习服装专业导论课程,根据个人潜力和爱好及特长,细分服装专业方向(主要为设计方向、工艺方向和经营管理三方面),并加强实践动手能力,大一学生第一学期即能为自己制作两件可穿服装。在大二阶段,依托寒暑假期,学生依据服装专业方向定点进行企业岗位实习,熟悉岗位操作流程及岗位需求能力,加强理论强化学习,真正实施理论知识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实践能力方面,大二学生在校内模拟工厂,自己设计、制版并制作服装,参加校内大赛。大三阶段,加强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达到企业对熟练技术人员的操作要求,100%预就业,真正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大四阶段,要求学生毕业时达到100%满意、稳定就业,无试用期,并热爱这份职业。第五阶段,学生毕业后,采用100%“售后服务”。针对学生毕业后工作中带来的困惑与专业技术问题等,始终和毕业生保持密切的联系,永久性扶持毕业生的职业生涯。

3拓展艺术类课程,加强服装专业学生艺术修养

为了提高服装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突破我国服装企业缺乏优秀设计人员的局面,在服装专业选修课程中增加艺术课程的设置。纵观世界知名服装设计师,多数有建筑学、美术、绘画、音乐等与艺术相关课程的学习经历。拓展艺术类课程设置,通过交叉学科的相互渗透,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起到积极作用。同时,要求学生在选修的过程中可以多选,实行学分互换制度,有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艺术类课程设置,对于加强服装专业学生艺术修养,对于培养我国优秀的设计师有积极作用。

4所有专业课程融入实践教学,密切联系企业,加强锻炼

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是一门实用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所有专业课程都要有实践环节,做到理论和实践真正的结合,依托企业培训、企业实习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如与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专业设置上,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需求,各专职教师积极探索服装与艺术设计、服装与工艺结构、服装与现代营销管理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企业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发挥学生的特征优势,以培养综合性较强的专业人才。

5根据学生专业方向的倾向性,进行创业与实践

根据学生专业方向的倾向性,通过竞赛、创业项目竞标等模式,进行创业实践。通过可行性市场分析,选拔出相对高效可行的创业项目。借助创业扶持基金,开展创业项目研究与实施。创办模拟公司,满足设计方向、制版方向、裁剪制作方向、生产管理及营销方向实战学习及创业就业。另外,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实践能力,定期举办“我型我秀”生活装设计大赛。要求在校学生利用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自我形象设计,为自己量身定制服装,展现青春、展现自我。

6总结

服装设计管理篇9

关键词:机电设备 机电安装 管理

Abstract: in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system project installation, commissioning, operation process, the construction unit responsible for the administration monitoring and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the services coordination, the construction units concerned in the play "leaders" ro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prophase work of control,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period monitoring and coordination and acceptance of the equipmen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management.

Keywords: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installation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机电安装是当今的企业大多数都具有自动化机器设备,广义上是指一般工业和公共、民用建设项目的设备、线路、管道的安装,35千伏及以下变配电站工程,非标准钢构件的制作、安装。机电安装是个工程规模比较大的工作,有些大型企业迁移,一个工程就需要花近半年来实施,而且,对于安装的技术要求,也是相当大的。工程内容包括锅炉、通风空调、制冷、电气、仪表、电机、压缩机机组和广播电影、电视播控等设备。设备的选型及设计是否合理、施工质量是否达标及整个系统运行是否达到最优等各方面最终需得到实践的验证。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座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扬长避短,为建设更经济、高效、环保的优良工程总结经验。

1机电安装前期工作的管控

建设单位前期工作应从项目的特点入手,从方案、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配合设计单位做好设计,从图纸到现场实施全面管控,抓好项目实施的基础性工作,比如对施工图纸的会审和设计交底。安装单位应该从整个工程工期出发,结合自身的资源配置状况,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项目结构的分析、进度计划系统结构分析及总进度计划。对进度计划进行多方案的比较与优化,以达到建设工程项目进度需要,具体体现为资源的合理使用、工序的合理组织、工作面的合理安排等。安装单位在设备安装前要认真吸收消化图纸的设计意图,对不合理设计和设备选型要提出建议,抓住整个机电设备安装的关键节点与工序,要积极与监理工程师和设备现场服务人员进行沟通,针对工程特点,安排好项目技术交底,对安装调试进行详细且具体的安排,认真听取设备厂家服务人员的建议和意见,按照设备现场服务人员的指导开展工作。设备服务人员应向安装单位进行技术交底,重点、详细介绍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涉及分包商的供货、质量、设备性能、接口、服务等负责全面协调和落实。对新材料和施工新技术,要求施工安装单位要充分掌握其特点和要点,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安装质量。

2 机电安装期间的监控及协调配合

机电安装中许多工作均环环相扣,若某一个工程的安装滞后,都可能影响整个安装进度。所以,安装期间进度及质量的管控就成为整个安装期间的重点工作。

2.1工程质量的监控

机电安装项目的质量管理一定要有健全、完善的体系。首先设计图纸是施工的主要依据,按图施工是把好施工质量的第一关。从工程最初阶段到施工分层分次;从影响安装流程、安装工艺、安装方法、人员素质、机具设备、施工环境、材料进场和使用等方面都必须进行全面策划和控制。安装质量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日后机电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应该重点监控。其次,工程施工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施工验收规范均含有强制性条文,其目的是以保证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能,必须不折不扣予以贯彻执行。三是必须严格执行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旁站和见证、设计单位认定、建设单位核查和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部门核定的质量检查和控制制度。现场工程师要在设备安装和设备缺陷处理过程中切实履行监督职责,积极督促安装单位和设备厂家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认真作好相关验收工作,确保设备安装达标。

(1)控制好设备的到场时间。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度,控制好设备的到货时间,设备应在安装前半个月到场。太早,对设备的存放不利,因现场环境处于施工状态,设备容易受潮、碰损、被盗等;太晚,难免有些设备存在缺件及缺陷,无法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缺件及缺陷的处理,有可能影响设备的安装,从而导致工程的延误。

(2)设备的收货及验收。设备供应商应在设备发运前一个星期,将准备发运的设备项目、数量及最大起重单元、存放事项等书面提供给安装现场。设备到场后,在回执单上证明设备在数量上是否与发货单上一致,外观有无破损,并应尽快组织监理、安装单位、供应商共同对设备进行开箱验收。所到设备的规格型号、性能、技术参数必须符合设计和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技术文件应齐全。开箱验收后由各方代表在设备到货开箱验收表上签字。该开箱检验记录作为向供应商进行索赔的依据。

(3)基础埋件及预埋管路的安装。基础埋件及预埋管路的安装属于隐蔽工程,因其需与土建配合,极易造成漏埋、错埋现象。为此,安装单位、土建单位、监理单位就应做好相互配合协调,做好事前管控,在设备订货完将设备基础图纸提交设计单位确认,并交由土建单位严格按图施工。在土建浇筑时,若有基础埋件及管路,需由现场工程师、安装单位及监理工程师现场验收签字认可后方可浇筑。埋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放点安装,加固完毕进行复测。土建单位在浇筑基础预埋时,安装单位应派技术人员到场进行指导、监督,以确保埋件位置及偏差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设备的安装。在消化吸收施工图纸的基础上,安装单位要根据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计划进行施工,根据各施工部位的特点,安装单位应制定相关的施工方案和切实可行的质量保证措施。从整体施工布置的宏观控制到每个施工部位的微观管理,均应按施工技术措施加大监控力度。对特殊重要部分还需加强全过程的控制。在设备安装前,安装单位应按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的工艺、施工技术和施工条件实行班组技术交底,让班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明白自己工作的内容、性质、流程。安装单位在进行安装时,必须在每一道工序安装完成之后,立即将有关记录及数据如实地填写并提供给现场工程师及设备服务代表,要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现场监理及设备厂家的技术服务代表要进行必要的复查并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安装。相关检测工具和实验器具务必在使用期内,若其已超出使用期限,应送检测机构进行相关校验,合格后方能使用。安装工艺、技术规范必须按国标和行业规定执行。

2.2工期进度及重点目标的管控

根据工程建设项目总进度目标,切实控制好每一分项设备的安装施工进度。在施工期间,安装单位必须编制年度施工计划、季度施工计划、月施工计划、周施工计划,并时时跟踪计划的执行情况与总进度计划是否有时间差,认真分析查找进度滞后环节和原因,采取纠偏措施并调整进度计划;定时或不定时地组织相关协调会议,讨论解决安装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确保进度得到有效控制。对影响直线工期关键部位的安装和重大设备的吊装,必须重点监控。要求安装单位及监理应有超前的意识,对安装措施和安全措施进行反复的论证,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分析,以达到最优方案。对方案的实施要有有效的组织措施,对人力资源的配置、机械设备资源的配置必须提前到位。

2.3重大危险源的管控

重大危险源包括火灾、触电、机械伤害、窒息或中毒。安装单位是机电设备安装现场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安装单位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及事故应急响应方案,落实现场安全生产三级教育,并配备专职安全员进行巡视检查,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应作好督促工作,以确保安全施工,文明作业。

2.4对设备厂家服务人员的管控

为了确保设备安装调试顺利进行,在设备安装及调试前,由安装单位填写设备安装调试现场服务工作联系单,监理工程师对其进行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送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通知设备厂家到现场服务并指导安装调试。设备人员到场后发放设备安装调试现场服务跟踪表,并通知安装单位。设备服务人员暂时离开工地时需通知监理并经业主同意后方可离开。设备人员现场服务工作结束离开工地时,需经相关单位在现场服务跟踪表签字同意后方可离开,否则视为违规。

2.5安装中缺陷处理的管控

设备在安装调试过程中发现设备存在重大缺陷时,由安装单位填写设备缺陷处理工作联系单,监理工程师审核并签署意见后报送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通知设备厂家处理缺陷。设备缺陷处理工作联系单要详细描述设备状态和设备缺陷的具体内容,以便设备厂家详细了解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和处理。同时,要对设备缺陷处理人员到场时间、缺陷处理工期作出安排。对于一般问题处理,设备服务人员签字即可;对于重大缺陷处理以及重大问题方案的决定,则必须由设备服务人员通知设备厂家,由厂家出具书面意见。由设备厂家负责处理的设备缺陷、设备零部件更换、设备调试等工作必须按照现场工期安排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委托处理,应出具书面委托书。

3设备的验收

设备安装完毕经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可由建设单位联合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初步预验收,在预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可对设备进行试运行,一般在试运行过程中会发现一些问题,各参建单位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进行对症处理。当试运行达到一定时间后,设备各项运行指标经测试达到要求后,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根据设计施工图及设计变更通知书、设备说明书、国家现行的标准等安装规范进行工程的正式验收。检验各分项工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能否满足系统的功能正常使用;工程是否全部完成;主要工艺设备、配套设施经联动负荷调试是否合格。同时对工程的各项内业资料进行全面核查,在检查验收均合格后,可办理移交手续。

4结束语

在整个机电设备系统工程的安装、调试、运行过程中,建设单位负有管理监控和服务协调的重要职责,在各参建单位中起着“领头羊”的作用。设备的选型及设计是否合理、施工质量是否达标及整个系统运行是否达到最优等各方面最终需得到实践的验证。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座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扬长避短,为建设更经济、高效、环保的优良工程总结经验。

参考文献:

[1]黄志彬.建筑机电设备安装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J].价值工程.2010(12)

[2]秦学斌.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服装设计管理篇10

2008年,服装行业面临结构性大洗牌。全球经济环境对出口影响进一步显现,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带来的成本和用工方面的连锁反应,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等因素,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更加严峻。同时,大企业通过产品结构升级、产业资源重组、梯度转移、品牌创新、渠道多元化、扩大融资等手段化解危机,取得企业的全面升级和发展。产业资源争夺将更为激烈。国内市场将成为众企业力拓的焦点,国内市场升级伴随国内市场竞争升级,国内市场2008年的表现异常精彩。

为能清晰认识到当前中国服装行业人才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为高校毕业生、服装从业者及服装行业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服装百才网通过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对广东、浙江、福建三地的服装企业与服装从业人员进行了薪酬调查。

调查显示:全国服装业总体平均月薪水平为2874元,其中广东服装业总体平均月薪水平为2999元,福建服装业总体平均月薪水平为2025元,浙江服装业总体平均月薪水平为4313元位居首位。

服装设计总监薪酬:

设计总监是全局的掌舵人,负责服装企业每季的设计方向,并制定相关的消费人群、服装定位风格等策略问题。企业设计总监的月薪不低于企业经理,有47.1%的企业设计总监月薪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有21.6%的企业经理月薪在5000~10000元之间;约30%的企业设计总监年薪10万以上的。

不同类型服装的设计总监薪酬也各有不同,如女装设计总监总体水平要高于一般服装设计总监。调查还显示,43.7%的资深设计师的月薪在3500元以上。

当然这些数据只是全国水平,而在广东、浙江等服装产业基地,工资相对要比一般地区高很多。刘先生介绍说,广东地区的服装总监工资一般可以达到7000~15000元左右。

服装设计师薪酬:

虽然主要工作是负责每季新产品的设计,但是已经细分到行业,如女装设计,童装设计,牛仔装设计等。三成设计师的月薪在3500元以上,所占比例最大。一般为4000元至8000元左右。

服装打版师薪酬:

和服装设计师一样,打版师也属于比较紧缺的一个行当,需要具备将设计师的平面款式图转换为三维立体服装的绝活,薪酬可拿到3000元至6000元,当然一个优秀的服装打版师“千金难求”,有的甚至比设计师还高。

服装营销人员薪酬:

负责服装品牌发展和市场营销工作,所以除了要懂得市场营销,还要了解服装设计、服装市场,甚至是国际的服装潮流,如果是具有营销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有从事服装企业营销经验,了解服装设计和服装市场状况的人才,月薪可以达到4000元至6000元。调查显示,有43.8%的市场营销总监月薪在3000~5000元之间;有16.8%的市场营销总监月薪在5000~10000元之间;约40%的市场营销总监年薪十万以上的。35.6%的市场营销部门经理、主管月薪在3500元以上。

实际上,营销人员不仅仅只有固定工资,基本上大部分都有提成。一位曾经做中东女装营销的朋友透露,当时底薪是3000元加提成,淡季时能拿4500元左右,旺季能拿到8000元左右。

总经理、厂长薪酬:

服装企业的总经理、厂长的月薪分布差异比较大,有38.9%的企业经理月薪在3000~5000元之间;有25.7%的企业经理月薪在5000元至10000元之间;约36%的企业经理年薪在10万以上。

部门经理、主管薪酬:

有35.1%的企业部门经理、主管月薪在2000~5500元之间;有20.2%的企业部门经理、主管月薪在2500~3000元之间;约45%的企业经理年薪5万以上的。而地区差异对薪酬也有影响。如浙江的经理主管级薪酬要高于福建等地。

以上数据均为全国服装业平均底薪水平,不代表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