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的诗十篇

时间:2023-04-08 17:51:09

托物言志的诗篇1

如,李纲的《病牛》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病牛的形象,既绘出其身体病弱之形,更传出了其不辞赢病、志在众生之神,如此咏牛,颇为切合牛任劳任怨、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作者正是这样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来吟咏病牛,托物言志的。因而诗中的病牛,也即作者自身的形象活了,动了,能在读者心中引起共鸣,产生美感。其他,如,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这种手法在散文中也常用,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龚自珍的《病梅馆记》等。

此类诗歌的提问方式,常是“本诗用何种表现手法或本诗写了某物请分析作者的情感”。答题的时候,可以先具体答出托物言志,然后具体分析诗中该部分的具体内容,包括该物的本质特征和作者的情感寄托,最后指出托物言志手法所起的作用。如,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刻画出某物哪些特征,表现了诗人哪种情感,有着怎样的作用。

试题解读:

如,刘一止的《小斋即事》:“怜琴为弦直,爱棋因局方。未用较得失,那能记宫商?我老世愈疏,一拙万事妨。虽此二物随,不系有兴亡。”作者为什么要写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怀?答案示例:作者写琴棋二物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来写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棱角。正因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变,结果到头来“世愈疏”、“万事妨”,只落得小斋独处,无关乎国家的兴亡了。这些都抒发了作者对个人遭遇的感慨和对世事讥讽的情怀。

再如,杜荀鹤的《小松》:“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从整体构思看,本诗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答案示例:这首诗以“小松”喻人,写“小松”初长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训练示例: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liàn):悲伤。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答案解析:据说在山间树林中有一种奇异的鸟,自己说是“凤凰”。清晨醒来喝的是甘甜的泉水,傍晚栖息在高高的山岗上。它一声高亢的鸣叫可以响彻九州大地,伸长脖子可以远望到最僻远的地方。此时正值秋风吹起,羽翼就低垂了下来。一下子就飞到了昆仑山以西,不知要到何时才往回飞。它只遗憾处身的位置不适合于自己,它的悲伤真的让我伤心难过啊!答案示例:托物言志(或比兴、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伤。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托物言志的诗篇2

一、托物言志或托物喻人。即把个人之“志”依托于某一具体之“物”。“物”是某种志趣、意愿、理想或精神的寄托与象征;或全诗明写一“物”,实则暗喻一类人或比况自我。二、咏物抒情。即先咏他物以塑造一个完整可感的形象,然后借物抒感,或者后半部分有明显的相对独立的抒情词句。比照托物言志,其情感相对“短暂、即兴”,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三、借物论理。即通过写“物”来寓理、议政、咏史等。

鉴赏咏物诗的思路为:写了何物?有何特征?言何志、何情?用何手法?高考咏物诗鉴赏的常见题型及应对策略如下:

一、 体察物态,分析物象

[高考真题]

1. 2007年高考重庆卷:

海 棠

(宋)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注],香雾空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惜牡丹花

(唐)白居易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1)苏轼《海棠》诗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2.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嫉恨,仕途数起数伏。

(1) 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技法点拨]

1. 立足文本,由形及神,由正面及侧面,理解形象求全面

咏物诗对物的描摹往往是由形似到神似。所谓“形似”,即抓住物的某些外在特征,如形态、色泽、声音、所处环境等;所谓“神似”,即由物及人,由实及虚,写出其内在的精神品格。咏物诗写物往往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分析物象切忌只看到外在的“形”和明显的“正面描写”,应注意形神兼顾、正面侧面相结合,全面理解。

如2007年重庆卷苏轼的《海棠》: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前两句为咏物,首句正面写海棠,据“泛崇光”概括出“光彩美艳”或“高洁美丽”;次句“香雾空”正面写海棠的阵阵幽香,可概括为“香气浓郁”;而“东风袅袅”“月转廊”则为侧面烘托,需想象补白,概括出“月色下的朦胧美”。再看题干中的“哪些特点”,则要求我们力求全面概括。

2. 明确角度,逐层品味,紧扣“特征”词,分点概括求准确

如何准确概括物的特征?一般来说,正面状物中的名词是所写角度,即物的形声色味等,写了哪几个角度,应逐层分点表述,不可遗漏;而正面或侧面摹状中的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则是“特征”所在,应贴合“特征”词准确概括。如《海棠》中的“崇光”“香雾”。2009年天津卷《严郑公宅同咏竹》中的赏析竹子的形象也是如此。

3. 仔细审题,弄清倾向,对准要求,规范作答求严密

“咏物”或重形或重神或形神兼备,而侧重于摹状物的哪些方面、什么特征,各有不同。鉴赏物象,其命题必然要尊重文本,即怎么“咏物”就会怎么考。一般有以下设题形式:

常规提问:这首诗描写的物象有哪些特点?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形象?这两种提问,答题范围一般指向了全诗或者所有的“咏物”句。答题则需做到:逐句解读“咏物”诗句,分点提炼要点,力求全面而清晰。

变向提问:这首诗表现了物象的什么品性?描写了物象的哪些活动?此类提问具有两种暗示功能:一是暗示了该答什么,即描写物的重心所在和答题角度。如2010年山东卷《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的第一题,要求回答诗中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品性”指向“神似”,答题需由物及人而将物人格化,由实及虚地扣合“寄托”的深度,切忌只答词面意思、外在特点。而“活动”则暗示了重在摹状物的动作行为,应抓住动词性短语。二是暗示了从何处着手答题,即答题区间的规定性和答题方向的限制性。此时要对准区间、紧扣要求作答,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如2010年全国卷Ⅰ《咏素蝶诗》中要求回答“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首先明确答题区间是前三联,然后紧扣所有摹状素蝶活动的动词或修饰词,借助想象,用散文化的语言简洁概括。同时“哪些”暗示了要点要全面而不遗漏。

[参考答案]

1. (1)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与月色下的朦胧美。

2. (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素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来描写的。

二、 品味寄托,鉴赏思想情感

[高考真题]

1. 2007年高考安徽卷:

醉落魄・咏鹰

(清)陈维崧

寒山几堵①,风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③。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注]①堵:座。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鹰掠地飞过。③轩举:意气飞扬。

(2)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 2011年高考山东卷: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2)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技法点拨]

鉴赏咏物诗的思想情感,或直接提问: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此诗借物象寄托了怎样的情怀?或变向提问:这首诗有什么含意?这几句有何寓意?

1. 紧扣文本,逐句品味,分层概括求全面

咏物诗若为全诗托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类写法,如果提问“此诗的含意或寓意”,其答题区间多指向全诗。需要在逐句品味其寄托的基础上,分层概括出寓意。而且必须由物及人,由实及虚,解说其深层内涵。如2010年全国卷Ⅰ《咏素蝶诗》的第二题:这首诗有什么含意?根据第一题的暗示,全诗可分两层解读:一是前三联写“素蝶活动”,联系注释,实则暗喻“我”之宦海处境,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二是尾联写素蝶的心理渴望,实则寄托“我”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因而,此诗的“含意”必须立足于全诗回答出这两方面的要点,如果只抓末尾抒情语作答,则不合题意,遗漏要点。

2. 巧抓诗眼,关注“情语”,明确寄托求准确

咏物诗中若有明显的抒情词句,或者某些词句暗示了情感倾向,那么这些词句就是作答思想情感的直接抓手,一定要充分利用以求准确。如2007年安徽卷《醉落魄・咏鹰》:结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首先直接抓住下片“老来猛气还轩举”这一抒情语,可答出“表达自己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此为第一要点。而“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这几句,在对比中以“偏思汝”的“倾向语”,表现了诗人渴望像雄鹰一样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愿望,此为第二要点。又如2011年山东卷《咏山泉》: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此诗在充分摹状了山泉的情态后,末尾两句“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就是对山泉的称赞。抓住此处“恬淡”“自清”,就不难理解诗人所寄托的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但凡诗中具有一定情感色彩的词句,都是诗歌的点睛之笔。抠出这些关键的“情语”,即可准确地把握思想情感。

3. 联系作者,巧借注释,“物我契合”求深刻

咏物诗最大的特点是不即不离,物中有情,物中有“我”,物是情感载体或“我”之化身。所以,理解其思想情感,需知人论世,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深入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另外,高考古诗鉴赏中注释的作用非同小可,它们往往解释诗中关键字词,交代诗歌写作时间、时代背景,介绍作者的生平经历,特别是写作此诗时的处境遭遇等等。所以,鉴赏咏物诗的思想情感,要巧借注释,联系作者,由物及“我”,“物我一体”;由实及虚,“物志契合”,真正深入理解寄托,切忌回答表面意义。如2008年安徽卷,读《小孤山》的注释,不仅得知了小孤山重要的战略位置和“我”的身份经历,更容易理解诗人以山之“孤”喻“我”之“孤”,托小孤山以言志,抒写自己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却勇猛坚毅,仍怀有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和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鉴赏咏物诗的思想情感,必须立足文本,审清题干,综合运用以上三点解题策略。

[参考答案]

1. (2)“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2. (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三、 明辨手法,赏析表达技巧

[高考真题]

1. 2007年高考安徽卷《醉落魄・咏鹰》。(原诗见上文)

(1)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请作简要分析。

2. 2010年高考全国卷Ⅰ《咏素蝶诗》。(原诗见上文)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技法点拨]

咏物诗的表达技巧鉴赏,常有两种不同题型:

1. 描写物象技巧

常规提问:这首诗如何描写物象?

变向提问:这首诗用什么手法写物?

咏物诗描写物象的方法包括下面两大类:

正面描写:①绘形绘声绘色(或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②若是动物类或将物人格化,可能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③在具体描写上常用到拟人、比喻、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

侧面描写:①环境烘托。写到物生长的外部环境,往往就是用环境来凸显物的品质。如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以冰雪林来烘托梅的坚毅耐寒。②对比衬托。为更加突出物本身的特征,常把所咏之物跟其他物进行对比,或用其他物来衬托所咏之物。“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把梅与“混芳尘”的桃李对比,显梅之高洁守志。

比如2007年安徽卷《醉落魄・咏鹰》: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现手法来写鹰的?读上片,主要用正面衬托(或环境烘托)来表现鹰的矫健雄姿。又如2010年全国卷Ⅰ《咏素蝶》:这首诗怎样描写素蝶的活动?分析前三联可答以下要点:①采用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②采用衬托或环境烘托。当然,答此类题常需在手法要点后结合文本分析。

2. 整体表现手法

提问方式:这首诗整体上(或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

此类设问指向全诗,其整体表现手法主要是: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或隐喻)、借物抒情、象征等。如2010年全国卷Ⅰ《咏素蝶诗》、山东卷《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2006年江西卷《三江小渡》的象征等也是如此。

托物言志的诗篇3

刘熙载《艺概》说“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也就是说,咏物诗词往往是诗人将自己的形象、情感倾注在客观物象中,借助物象来表现自己的心态、情志、爱憎,把物人化,咏物以写人、借物以抒情。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唐代三首著名的咏蝉诗:

其一虞世南《蝉》

垂矮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笔下的蝉:矮儿长垂,居高位,饮清露,声清远播。

其二骆宾王

《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笔下的蝉:身处深秋,露重风多,虽然竭力鸣唱,其声音也只能是低沉并易沉寂的。

其三李商隐

《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李商隐笔下的蝉:栖居高树,吸风饮露,故而饥饿难饱,苦吟至五更声竭仍无人同情,只是徒劳。

为什么同样是蝉,同居高树、吸风饮露、高声鸣唱,却或清高声远、或低沉压抑、或苦楚哀怨而截然不同呢?作者的气质、地位、遭遇不同也。虞世南乃初庸宰相,时人称赞他的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诗人笔下的“蝉”,就是他自我意识的表露。而骆宾王当时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政见不合,触怒了武则天,遭到诬陷,以莫须有的贪赃罪名下狱。其诗是他在狱中听蝉鸣有感而作。全诗虽写蝉声,却处处浸透着一种低沉、压抑的情绪。至于李商隐一生困扰在牛、李党争之中,虽有“欲回天地”的雄心,可惜“运与愿违”,为人清高,仕途困顿,生活清贫。其诗借与蝉对话的形式咏物起兴,兴之所至充溢着作者的情思,那忧郁感伤的调子、感叹个人的沦落、世道衰败的情绪正是位卑寄人篱下的苦楚。难怪有人评价说:“虞世南是清明人谈论真理,骆宾王是患难之人诉说隐痛,而李商隐则是不满现实的牢骚话。”三位诗人同是写蝉,我们看到的却是三位诗人各自的影子,寄托了各人不同的思想情感、理想志趣,构成了不同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既然咏物诗词是通过对独特的事物的描摹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追求的,那么鉴赏就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体物,欣赏作者对于所咪之物特点的描摹和刘画,即意象分析

咏物诗首先要写所咏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等等,追求贴切逼真;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诗词时首先从文本出发准确把握诗词中所塑造的客观物象。如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住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在下阕塑造了“孤鸿”的形象,欣赏时要注意词作对“孤鸿”意象的描摹:其所处环境即上阕的“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显然是夜深人静时极微小的一点光亮变化;其动作为“惊起”“回头”“拣”“不肯栖”,只得归宿于寂冷的沙洲;其心境(当然是词人的揣度)“有恨无人省”。据此进一步对“孤鸿”这一意象概括为:惊恐不安,异常警惕,心怀幽怨,孤独寂寞之艺术形象。

2、移情,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咏物以写人,借物以抒情,鉴赏的第二步就是由物到人,由实到虚,体悟其精神品格,求其“神”,即“不滞于物”。咏物诗既是托物言志,就要表达自己寄托的感情。苏轼笔下“惊恐不安,异常警惕,心怀幽怨,孤独寂寞”的孤鸿不正是苏轼被贬黄州“幽约怨悱不能自言”的自我写照吗?同样陶渊明咏菊,抒写自己悠然闲适、不慕富贵的心境;陆游咏梅,表明自己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气节。而有些咏物诗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用心体味。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含有作者明确的寄托,但不管有没有寄托,一首好的咏物诗,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鉴赏诗词一定要了解一些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适当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风貌,这有助于准确把握诗歌内容及思想感情。孟子曰:“颂其诗,读起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也就是知人论世。

3、分析咪物诗的表达技巧

咏物诗词在整体构思上经常用到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象征、比兴等表达技巧。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一首比较浅易直白的托物言志的咏物诗,其中“清白”二字,不只是对所咏之物外形特点的吟咏,也是对其神韵、品格的高度概括。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心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就是在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具体描写上,又通常运用白描、渲染或侧面烘托等手法。如陆龟蒙《白莲》:“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端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见?月晓风清欲堕时。”就是用“月晓风清”的背景,写出白莲独特的气质、神韵来。

高考链接:

(一)2010全国Ⅰ卷12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咏素蝶诗

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

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

(1)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

(2)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命题分析](1)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与表达技巧的能力,即体物。(2)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与表达技巧的能力,即移情。

[参考答案](1)这首诗描写了素蝶随蜂悠游,遇雀躲藏;映衬日光腾起,顺着风势返回;在花丛中时出时没,于树叶间上下翻飞。是通过索蝶和周围事物的关系(或“以物衬物”)、对不同情况的反应(或“白描”)来描写的。

(2)这首诗通过对素蝶活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悲欢、沉浮,最后两句突出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依恋和向往。采用了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借物抒情”“借物寓意”)的手法。

(二)2010山东卷14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恨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恨(lia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命题分析](1)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即体物。(2)题考查考生评价诗人思想情感与表达技巧的能力,即移情。

托物言志的诗篇4

【关键词】高考 古代诗歌 鉴赏技巧

一、怎样快速把握一首诗歌的基本内容

在考场上,一道诗歌鉴赏题留给考生的时间仅有六七分钟,快速把握诗歌的基本内容是考生做题的关键,也是鉴赏的基础。方法有以下三点:

(一)关注诗题、诗眼、诗注

在诗歌阅读中,我们触目所及的首先是诗题,诗题往往体现了一首诗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趣、手法等。如杜牧《山行》,表明作者是山中行走所见之景,是一首写景抒情诗。2007年全国高考题诗歌鉴赏题是王维的《新晴野望》,标题直接表明了久雨初晴,作者放眼远望村野之景是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从题目中得知,这是一首抒离愁别恨的送别诗,贺知章的《咏柳》是一首咏物抒怀诗,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标题的一个“问”和正文相互照应,更是意趣横生,亲切自然。读诗时,一定要细品标题,把诗歌标题中隐含的信息了然于胸,切不可绕道而行,舍近求远。

诗眼是一首诗中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字眼,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情感趋向,抓住了诗歌的主题。诗眼可以在诗歌标题中,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一个“喜”字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夜晚一场春雨的喜悦之情;诗眼可以在诗的正文的某句中,如杜甫被称作“古今七言律第一”的《登高》诗中“眼难苦恨繁霜鬓”一句,把国家民族命运的艰难和个人前途命运的伤感浓缩在一个“恨”字中,家国之恨让人感到无尽的沉重与辛酸!宋之问《渡汉江》中有名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怯”字真切表达了作者由贬所还归家乡,既渴望了解家中近况,又害怕听到家中近况的矛盾心情。

诗注是在一首诗后命题人所给的补注,可能是对作者写这首诗时相关的时代背景的介绍,也可能是诗中难读字句的解释,还可能是诗中涉及的典故等,对阅读整首诗和后面的答题都至关重要,切不可轻易放过。

(二)学会知人论世

中华诗歌早在遥远的古代就明确提出“诗言志”的主张,并且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载体,是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命运沉浮的直接反映,因此,了解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的理解和把握。

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再如高考中几次考到王维的诗,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以禅悟诗,故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再加上其人多才多艺,诗歌而外,兼擅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几者相互影响,故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所以,以山水田园诗为主,诗风或清幽恬淡或壮丽雄阔,“诗中有画”就是王维诗的主要内容和风格。当然,如李白的乐府歌行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五七言绝句豪放飘逸;杜甫一生工于诗作而命运多舛,其诗以其爱国忧民的激情,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广阔现实;东坡才冠古今,虽宦海沉浮屡遭排挤却超然豁达,其诗词更多地表达经过人生历炼后的一种大气,一种感悟,更体现了他不凡的人生境界。

(三)把握古代诗歌的常见类型

我国诗歌众多,类型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赠友送别诗。一般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或别后的思念。

写景咏物诗。这类诗歌类型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多,其中写景诗多是借景物描写来表达诗人或喜或悲或忧的感情,即“一切景语皆情语”。咏物诗多为托物言志之作,借物表达自己的志趣、胸襟或抱负。

山水田园诗。下笔多描写山林的静谧、田野的悠闲,借以表达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对安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羁旅思乡诗。抒写羁旅之愁,表达对家乡亲人和朋友的思念,忧愁伤感,真切动人。

咏史怀古诗,一般是凭吊古代的人或事。追慕古人,表缅怀之情,实则是怀古而伤今,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吟咏史实,多为借古讽今,或表达昔盛今衰的感叹。

以上几点谈到了快速把握诗歌基本内容的方法,在迅速领会古诗大意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二、懂得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

和其它文学作品的阅读一样,古典诗歌表达的基本技巧主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把握。

(一)表现手法

1.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

直抒胸臆指的是诗中有直接表达喜怒哀乐和理想愿望等情感的字句。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幽幽,独怆然而涕下。”直接抒情,表达了一种旷世的孤独感。还有如“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是直抒胸臆,真切感人。

借景抒情在古诗中很常见,因为中国诗人作诗有一个共同的宗旨——诗贵在含蓄。诗人的感情往往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现出来,杜甫《蜀相》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丞相祠堂的冷落凄清来表达命运不济,壮志难酬的失落;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表达出无限的凄凉之情,感人至深。

2.象征和托物言志

象征是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表达特定的事理和感情。诗歌中一些传统意象往往被赋予一定象征意义,如望月多表达怀远,思乡思亲之意;古人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写春花秋叶多指人生中美好年华和生命的凋零伤感,柳树则寓含留恋情别之意……

托物言志和象征的主要区别在于:托物言志是通过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主观的志向情趣或节操,其理解的重点在于“志”的把握上,如于谦的《石灰吟》就是借对石灰的描写赞颂来表达自己保持清白节操;古诗中常用的“岁寒三友”——松、竹、梅及兰、菊、荷也常是作者用来抒发自己不畏环境艰难而保持高洁品行的事物。

3.衬托、反衬与对比

衬托和反衬的共同点都是“以次要衬托主要”,衬托是用相类似的事物来陪衬主要事物,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拨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其中用高大的五岳、赤城山以及天台山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反衬是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主要的事物,古诗中常用的反衬方式有以乐景衬哀情,以动衬静,以声衬静等,《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这段唱词描写了蓝天、黄花、秋风、北雁、如醉的霜林,景物自高而低,有远有近,动静结合,色彩明丽,但由于相爱的人即将长久离别而归期难料,泪雨纷纷中这优美如画的秋色更增添了无尽的哀情。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几句,用泉声、浣女归家的说笑声,渔舟在永中掀起莲叶的动来表现“空山”的幽静美好,还有李白的《蜀道难》中“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以子规夜啼声来反衬夜行蜀道的冷寂。

对比和衬托的最大区别是:对比的二者是平等的,没有主次之分;而衬托的二者之间有主有次,以宾衬主。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用自古以来人们的悲秋与自己认为“秋胜春朝”形成鲜明的对比,以此表达自己乐观豁达的情怀。

4.动静结合与虚实相生

古代诗人在写景诗中十分注意色彩、远近和动静的调和。2007年高考ⅱ卷考王维的《新晴野望》:“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前面三联主要是静景,最后一联写农家在田地辛勤耕作为动景,动景和静景相映成趣。

虚实是相对而言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现实为实,梦境为虎,叙述为实,议论为虚……柳永《雨霖铃》一词中,词的上阕写眼前离别实景,下阕则写离别后设想的种种情景,此为虚写,全词通过虚实结合来表达离别的伤感依恋之情。

(二)修辞手法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于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复、双关等。

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在诗歌鉴赏题中,常会有“作者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用)?”这两种问法的实质都是考察学生对表达技巧的赏析,如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应从修辞的角度去答;反之,则应结合全诗从表现手法上赏析。

三、答题方法及得分技巧

(一)熟悉考题范围,明确答题思路

《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鉴赏的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里的文学作品主要指古代的诗、词、曲。

1.形象

古诗中,形象既可以是人物,也可以是景物,还可以是事物,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通过寄情于物的方式,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感情投射到客观形象上,达到“意”和“象”的相互交融、相互统一,从而构成“意象”。因此,鉴赏诗歌的形象,其最终目的就是抓住意象的主要特征,感受作者的主观感情。

2.语言

语言方面常考的热点有以下两点:

(1)对诗人所锤炼字词的赏析。古人写诗注重炼字炼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就是明证。因此,常有许多精妙传神的地方,这类字词多为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答题时应准确阐释这类字眼在本句及全诗中的语境意义,再简析其对作者表情达意所起的作用以及语言使用上的准确传神、精练生动。

(2)把握诗歌语言的大致风格。古诗中常见的语言风格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豪放飘逸、委婉含蓄、慷慨悲壮、辞藻优美、富有韵律等。

3.表达技巧

解答此类题应在熟悉诗歌常见表达技巧的基础上,细心审题。答题的思路一般是:根据题目要求指出所用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或结构技巧),再结合相应的诗句简要分析,最后分析此类技巧对更好地表达作者情感所起的作用,即用什么技巧——怎样用——所起的作用。

4.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念态度

要准确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必须在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认真辨别诗歌中的字词,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用意,从而领悟作品蕴涵的思想情感,不能根据只言片语就下结论,更不能断章取义。

(二)精练答题语言,学会看分答题

托物言志的诗篇5

一、从正确理解吟咏对象的内在神韵来鉴赏

古人很喜欢咏物,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笔下描摹歌咏的对象。从咏叹的对象来看,落花、流水、夕阳,大雁、杜鹃、寒蝉,月亮、松、竹、梅、兰、菊、莲、柳等都是诗歌中常见的所咏之物。沈祥龙曰:“咏物之什,在借物以寓性情。”(《论词随笔》)的确,古人写咏物诗时往往做到“不即不离”,就是说不停留在这些事物的表面上,而是切合所咏之物的内在神韵,关乎着诗人寄托的情感,正所谓“一花一木总关情”。

如,陆游著名词作《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句,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梅的内在神韵关乎着诗人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稹《》:“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里的内在神韵无疑关乎诗人人格的写照,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常见的吟咏对象,如月亮的内在神韵,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柳的内在神韵多传达怨别、怀远等情思;落花的内在神韵多传达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慨叹和哀愁;流水的内在神韵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夕阳的内在神韵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大雁的内在神韵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杜鹃、寒蝉的内在神韵多传达衰亡、凄楚、哀婉之情等等,不一而足。由此看来,从正确理解咏物对象的内在神韵来鉴赏高考咏物诗是很有必要的。

二、从体悟诗人特定环境下的个性情感来鉴赏

古人云:“物虽为一,而情各有别。”世间万物纷芜杂,各具形态,各具性情。而诗人在咏物时往往“只取一瓢饮”,也就是说只抓住其中的一个特点来加以发挥,吟咏成章,再加上各人的经历遭际、情趣爱好或者观察的角度、了解的深浅等不同,因此虽同咏一“物”,也往往会有大相径庭的感受。

先以“咏梅”的诗歌为例:

林逋的《山园小梅》两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被赞为咏梅的绝唱。因为诗人特定环境是:一辈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个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种梅养鹤,过着隐居的生活。所以他的咏梅诗,表现的不过是脱离社会现实自命清高的个性情感。

王安石的《梅花》一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当时诗人特定环境是:在北宋极端复杂和艰难的局势下,积极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独心态和艰难处境,与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所以,诗人就借颂梅花,暗喻自己不畏的个性情感。

陆游的《梅花绝句》一诗:“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写此诗时诗人特定环境是:年事已78岁高龄,赋闲故乡山阴。此诗正是借梅花来关乎着不媚于俗、坚守正义的个性情感。

再以唐代的“咏蝉三绝”为例:

虞世南之《咏蝉》曰:“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诗人特定环境正是唐贞观年间,又身居高官,事业有成。为此,他借写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暗示着自己高洁清远的个性情感。

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当时诗人特定环境是:命运多舛,获罪下狱。诗人借蝉自喻,表达自己遭谗被诬后悲愤的个性情感。

李商隐的《蝉》曰:“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终生不得志这一特定环境下的李商隐,此时闻蝉之声而兴,以蝉之高洁自警,喟叹身世之沦落飘零的个性情感。

可见,同样是写“梅”或“蝉”,由于诗人各自特定的环境不同,所关乎着的个性情感也是不同的。为此,鉴赏咏物诗与体悟诗人特定环境下的个性情怀是密切相关的。

三、从准确把握咏物诗歌的表达技巧来鉴赏

古典诗歌中,诗人为了表达个体的真切感受,常借助各种各样的表达技巧:从表现手法上看,由于咏物诗重寄托,所以常常运用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从修辞手法上看,咏物诗在构思时常常运用拟人、比喻、衬托、对比、双关、借代等手法。下面结合具体的诗作阐述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来鉴赏咏物诗:

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七绝从表面上看是写石灰,即诗人运用白描手法,突现出石灰不怕击打、不怕烈火,甘愿粉身碎骨而把白白粉末奉献给人们的特点。但细细推敲,不难见出诗人的别具匠心,其在咏物,实为言志。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咏石灰,表达自己不畏艰险、勇于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永远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鉴赏本首诗,准确把握其咏物言志运用比喻的手法是关键。

白居易的《白云泉》:“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鉴赏这首咏物诗,很显然关键是准确把握本诗是运用象征的表达技巧来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注意把握诗歌用春日之柳的繁盛与秋日之柳的衰落对比的手法进行鉴赏,就清楚地看出了诗中正是通过这样的对比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由此看来,鉴赏咏物诗歌时一定要细心分析、准确把握诗歌中所运用的表达技巧,否则,丢分的可能性就很大了。

托物言志的诗篇6

关健词:诗;形象化方法教学

一切文学艺术形式无不以形象地再现生活为其基本特征。当谈到诗的形象化方法的特点时,多数人都以为,诗歌是以意境这一特殊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并且会依此进一步得出如下的结论:诗歌教学只有通过诗的意境的分析,才能使学生体会诗的感情。

这个结论有合理的地方,也有不合理的之处。其合理之处在于确实有很大一部分诗歌是通过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自然地流露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这眼前景物的传神写照,即是“境”;而其中思想的自然流露,也就是“意”。所谓意境,也即是“意”与“境”,或者说“情”与“景”的天衣无缝般的融合。这也就是目前多数人对意境的内涵的共同理解。古今诗歌中有许多佳作,既有诗情的亲切抒发,又有画意的动人展示。因此我们以为对诗的意境作这样的内涵解释基本上也是正确的。这类诗很多,如王之焕的《登鹳雀楼》,李白的《望天门山》,苏轼的《赤壁怀古》,的《沁园春・雪》,贺敬之的《回延安》,李瑛的《一月的衷思》等都属于这一类。如果说《登鹳雀楼》展示在我们眼前是一幅雄伟的落日余辉下的黄河万里入海图,那么《沁园春・雪》展示在我们眼前的则是晴日映照时分外妖娆的北国茫茫雪景。讲述这些诗歌,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景语”,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见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画,从而自然地透过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使学生能溶情入景,情景交融,物我两化。这样的讲述,完全符合这些诗的形象化方法,亦即艺术概括的特点。教师的引导既有方,学生的入门也有法,这必将会是一堂声情并茂、情趣盎然的诗歌欣赏课。

其不合理之处在于用诗概括生活的方法单一。诗人表情达意的方式无疑要自由灵活得多。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就没有具体描写眼前景物。诗人在直接打开自己的心扉向读者倾诉,诗的感情完全是迸发式的。读这样的诗,你闭目可见的显然不是情景妙合间的画面,而是“独怆然而涕下”的诗人形象。这类诗也不在少数,如同志的《梅岭三章》,在这类诗里,不管诗中主人公是诗人自己或是其他人,他们形象化方法的基本共点都是直接向读者倾吐衷曲。对这类形象化方法显然不同的诗,我们的艺术分析方法不用说也应有别。对这类诗,我认为在教学时,就可以在“作者介绍”这一教学环节上多下功夫。因为诗中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对这一环节的突出强调,就无异是对形象分析的最好的补充。如果这类诗中的主人公不是诗人自己,而学生对当时人物所处的时代又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那么,适当讲述那个时代的人物的处境也很有必要。总之,在这些诗里,诗中人物的心灵的大门是向读者直接敞开的,这些诗的诗意美也是诗中人物的心灵美,我们对这些诗作艺术分析,也就可以而且只有直接从提示人物心灵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入手,让学生窥见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想见人物的鲜明形象。

也可能是由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解释境界说时曾有“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的说法,有的人遂以为象陈子昂这首诗,虽然诗里没有任何具体的景物描绘,但因为写了真情,也就能激发读者的形象联想,在读者想象中仍然可以望见一幅诗人远眺时的天地辽阔的渺远之景。即是说,仍然可以由情引发出意境的整幅图画来。这就把意境的外延扩大到包括这类直接抒发真情的诗。但我认为,如果我们前面提到的大家对意境的内涵的认识是大致不差的,那么,这样的外延范围就过大。而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欣赏这类诗的生活图画,远不如引导学生去想见“独怆然而涕下”的诗人形象,更符合这类诗的形象化方法的实际。这样讲学生也较容易领会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也有一些诗实际上已具有短篇小说的规模,定得有情、有景、有人诗中人物的个性也非常鲜明,只不过它不是用散文的语言,而是用音韵铿锵、凝聚力更强的语言来表述而已。如:《木兰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石壕史》,白居易的《卖炭翁》和《琵琶行》,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等叙事诗都属于这一类。对这类诗,我以为完全可以参照短篇小说的形象分析的方法。以《卖炭翁》和《琵琶行》为例,虽然前者字数不多,对故事情节的交代,对诗的典型环境的渲染,对人物情态的刻划以及对人物心理状态的揭示,都写得非常细致的,都有动人的诗行可以利用。对这类写得有情、有景、有人的诗,我们如果紧紧把握住它的形象化方法的这些特点,那么作艺术分析应该是并不困难的。

也有一些诗通过形象有描绘寓寄深刻的哲理。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授这类诗,重点在讲清躲藏在形象的深刻的哲理就行了,这类诗的艺术价值即在于此。老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也可以说是一首既有形象概括又饱和着感情的哲理味很浓的诗。这首诗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诗里自然闪耀着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光辉形象。但在分析诗中形象时,如果把它超出形象之外的深刻的哲理指出来,使它更有广泛的概括意义,可能教学效果更好些。

还有一些以咏物寄意或托事言志为特点的诗,即所谓咏物诗。但无论咏物寄意或托事言志,目的都在形象地抒发作者的感情,都在寄意和言志。例如诗经《硕鼠》和《伐檀》两首。王建的《新嫁娘》:“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朱庆余的《近试上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也都不是单纯记叙身边琐事而是托事言志的脍炙人口之作。所以对咏物诗,就可以从讲好咏之物的形象入手。对托事言志的诗,就可以从分析事理讲起,然后点明诗人所寄托的感情。因为这类诗的诗意美就在于它的有所寄托。显然,如果没有寄托,这些这类诗的诗意就会失去它的光彩,显得平庸乏味,不复可观。而一旦寄之以情,寓之以意,就立刻化平庸为新奇,使之陡然增色,字字生辉。因此,讲这类诗,但用画龙点睛之法足矣。如果勉强往意境这个框框上扯,反而会吃力不讨好。

托物言志的诗篇7

常见的诗词风格

在古诗当中有这样一部分诗词,它们不追求词藻华丽,其语言平实朴素,其风格平中见奇。如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整首诗显平淡,但在平淡当中却传达出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把握这类诗歌时,要从语言方面下手,在平淡的语言描述中,作者的情感渗透其中。

情或事不直接写出,恐怕是东方人固有的特性,更是古代人典型的性格,通过其他事物的描写含蓄委婉地表达内心情感。如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诗人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闻”歌,到落花江南“重逢”。含蓄地表达了时代沧桑、人生巨变,抒发了沉痛的家国兴亡之感。此类诗歌借景抒情,咏物言志,字里行间的情感总能让人言欲未尽。

不留雕琢痕迹,浑然天成。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四句,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也没有精工华美的词藻,自然清新,但内涵丰富。此类诗浅显易懂,但说出了人类共通的情感,韵味无穷。

既讲究词藻,又强调对仗,色彩绚丽,工稳和谐。如杜甫的《绝句(其三)》:“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四句,两两相对,且一句一景,独立成画,色彩缤纷。此类诗歌,虽有明显的雕琢痕迹,但作者遣词造句的细腻还是让人领略到真切的情感。

气势豪迈壮阔,笔力刚健遒劲,境界雄奇奔放。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诗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为一体,凸现了历史长河荡涤千古的风流人物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边对景生情的豪迈。

特定的表达意象

与别离有关:如杨柳、长亭、浮云、明月、扬花、柳絮、孤蓬、灞桥、易水等。如李白的《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友人将要像蓬草那样随风飘远,此种寄托了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又如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杨柳”“扬花”“离亭”牵拽彼此的惜别之情,惹动了双方缭乱不宁的离愁。

与乡思有关:秋风、归雁、杜鹃、落花、明月、枯藤等。如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秋风”使百草凋零,游子见到这凄凉摇落之景,必然引起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秋风”引发“乡思”。又如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边塞的秋天,风景独特,南飞的大雁却无半点留恋之意,由此触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

与情操志向有关:松、竹、梅、菊、兰、蝉、荷花、大鹏等。如李白的《送杨山人归嵩山》:“我有万古宅,嵩阳玉女峰。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月”“松”象征隐居者高洁的情怀。又如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抒发自己高洁傲岸,但遭人妒忌的愤懑。

与自己身世命运相关:落日、西风、残照、贾生、屈原等。如杜甫的《江汉》:“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落日”指自己已到暮年,也有身处逆境之意。

典型的艺术手法

直抒胸臆,表明自己的爱憎。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思悠悠人生,悲从中来,放声长叹,一吐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表达失意苦闷的情怀。

情景交融,将情感融于景物。如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景物中包含着作者对诸葛亮的凭吊,对自己壮志难酬的哀叹。这种手法多为诗歌词曲所用。

托物言志,通过对某种具体事务的描绘,表达一种志向,寄托一种情操。如陆游《卜算子 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本词明写梅花,暗寓人事,表达了诗人不肯同流合污和不屈不挠的品格。

借对历史人与物的缅怀、凭吊、讽喻现实,寄托情怀。如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花”的靡靡之音,使陈朝灭亡。杜牧借这一史实对当时不以国事为重,反用这亡国之音来寻欢作乐的统治者进行了尖锐的讽刺。

运用典故抒情言志,表明心迹。如王昌龄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借李广故事,既表现了对汉武时国威远播的向往,又显示了对当时变幻莫测的世事的担扰;既表现了对“飞将军”李广的仰慕,又蕴含了对唐将庸碌无能的谴责;还希望能有英才良将克敌戍边的期待,可谓言简义丰,意味无穷。

托物言志的诗篇8

一切文学艺术形式都以形象地再现生活为基础特征,笔者认为,诗歌教学要注重诗的形象化,形象化教学方法在诗歌中更为重要。所谓形象化,是指文艺创作中反映生活,描绘形象的方法及运用这种方法所达到的具体、生动的程度。古今诗歌中有许多佳作,既有诗情的亲切抒发,又有对画意的动人展示。如何对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作基本的内涵解释呢?笔者认为这需要形象化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在诗歌教学中恰当合理并有效地利用这种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呢?

一、“景语”的形象化

中学语文课本引入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该诗是一幅雄伟的落日余晖下的黄河万里入海图;的《沁园春·雪》,该诗展示的是晴日映照时的分外妖娆的北国茫茫雪景。讲解这些诗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景语”,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想象诗人所描绘的生活图画,从而自然地透过这一幅幅动人的画面理解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是使学生能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物笔两化。这样的讲述,完全符合这些诗的形象化方法,亦即艺术概括的特点。教师的引导有方,学生的入门有法,不用说这将会是一堂声情并茂、情趣盎然的诗歌欣赏课。

二、“主人公”的形象化

在文学艺术形式领域里,在形象反映生活时,再没有像诗这样活泼多姿的了,所以诗人表情达意的方式无疑是异常自由灵活的。

比如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人通过具体的物像表现一位镇定神勇、射术超群的将军。一“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又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没有具体描写眼前景物,而是直接打开自己的心扉向读者倾诉,感情完全是迸发式的。再如唐朝诗人秦韬玉的七律《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虽句句写贫女,其实句句是为不得志的贫士而写,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怀才不遇、寄人篱下的感恨。阅读、品析这类诗时,显然不能在脑海里出现情景妙合无间的画面,而是“引弓”的将军、“独怆然而涕下”的诗人或是隐形的不得志的贫士等形象。在这类诗里,不管诗中主人公是诗人自己还是其他人,它们形象化方法的基本共同点都是直接向读者倾吐衷曲。对这类形象化方法显然不同的诗,作者采用的艺术分析方法应有所区别。对这类诗,笔者认为在教学时可以在“作者介绍”这一教学环节上资料更为丰富和翔实。如果诗中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对这一环节的突出强调,无异于对形象分析的最好补充。这对帮助学生理解诗中形象,将会起到水到渠成的作用。如果说这类诗中的主人公不是诗人自己,而学生对当时人物的时代又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话,那么适当讲述那个时代的人物的处境就很有必要。总之,在这些诗里,诗中人物心灵的大门是向读者直接敞开的,这些诗的诗意美也就是诗中人物的心灵美,教学者对这些诗作艺术分析,而且只有直接从揭示人物心灵的喜怒哀乐的感情入手,让学生窥见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想象人物的鲜明形象。

三、“情境”形象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解释境界说时曾有“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无境界”的说法,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虽然诗里没有任何具体的景物描绘,但因为写了真情,形成了特定的“情境”,就能激发读者的形象联想,在读者想象中仍然可以望见一幅诗人远眺时的天地辽阔的邈远之景。也就是说,仍然可以由情引发出意境的整幅图画。这就把意境的外延扩大到包括这类直接抒发真情的诗歌。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这类诗的生活、环境图画,远不如引导学生想象诗中的人物形象更符合这类诗的形象化方法的实际。也有一些诗实际上已具有断篇小说的规模,有情、有景、有人,诗中人物的个性非常鲜明,但它不是用散文的语言,而是用音韵铿锵、凝聚力更强的诗的语言表述。文本里的《木兰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石壕吏》、白居易的《卖炭翁》和《琵琶行》等叙事诗都属于这一类。对这类诗,笔者认为完全可以借用形象分析的教学方法。以《卖炭翁》为例,虽然字数不多,但对故事情节的交代,对诗的典型环境的渲染,对人物情态的刻画及人物心理状态的揭示,都是非常细致的,都有动人的诗行可以利用。对这类写的有情、有景、有人的诗,教师如果把握形象化方法,那么对艺术形象进行分析就会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四、“寓意”形象化

在浩如烟海的诗歌中,有些诗通过形象的描绘寓寄深刻的哲理,也有一些以咏物寄意或托事言志。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笔者认为讲这类诗,重点要让学生理会潜藏在形象背后的深刻的哲理,这样才能体现这类诗的艺术价值。课文中选入的老诗人臧克家的《有的人》,可以说是一首既有形象概括又包含感情的哲理味很浓的诗。这首诗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作,诗里自然闪耀着鲁迅先生的伟大人格和光辉形象;但在分析诗中形象时,如果能使学生把超出形象之外的深刻的哲理提炼出来,那么它就更有广泛的概括意义。

托物言志的诗篇9

然而,现实是当今中学生喜欢古诗歌、有阅读和欣赏能力的人并不多。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古诗歌年代久远,对作者和当时的背景不了解;二是语法变化大,难以理解词句意思;三是新潮流冲击大,喜欢追求新鲜事物,如迷上武侠小说、言情小说和网络文学等等;四是视野开阔,内心排斥传统思想、传统文化。

我国古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的责任。倘若当代学生不喜欢古诗,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引以为傲、引以为荣的唐诗、宋词、元曲将失去光辉,我们千古吟唱的诗歌也将因国人陌生而慢慢消失。用不了多久,可能又要像现在抢救非物质文化一样来抢救了,这决不是危言耸听。我们中学生要热爱古诗歌,要有阅读和欣赏的兴趣,要努力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如何提高古诗歌的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我认为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要掌握古诗歌的基本知识

古诗歌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中国古典诗歌以唐代的律诗、绝句,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著称,我们最起码要掌握唐诗、宋词、元曲的基本知识。

二、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有助于帮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也往往有不同的风格和情调。诗歌里,或流露着诗人高尚的爱国情操,或飞扬着诗人的凌云壮志,或记载着诗人的悲欢离合、传达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或渗透了他们对人生的体验、对世界的思考,或体现着缠绵的爱情、真挚的友情、浓郁的乡情。收进中学课本的古诗歌,其作者往往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诗人。他们的生平和写作背景,我们可以通过课文注释、历史课本和其他书籍中了解。转贴于 “诗言志”、“诗缘情”,诗歌的内容跟诗人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杜甫经历了安史之乱,飘泊流离,目睹战祸,他的诗作大多反映了战乱中人民的深重苦难,揭露了封建社会腐朽的本质,表现了同情人民的态度和爱国精神。陆游生于金人入侵时期,有9年的军旅生涯,坚决主张抗战,失去官职,回到家乡,虽然年纪大了,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衰退。他的诗作富有战斗性和洋溢着爱国的激情。李煜是南唐后主,亡国之君。他的词,在亡国之前十分绮丽,亡国后十分哀怨。这些人物的事例告诉我们,了解诗人则大体上把握了诗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要掌握常见的表现手法

古人写诗,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现手法很多,但我们要掌握如下几种。

1.衬托

衬托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我们阅读欣赏诗歌,要懂得反衬和陪衬的手法。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用凄苦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陪衬。用凄苦的景物来写快乐,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这是反衬。用美好的景物来写快乐,我们也常说是乐景写乐情;用美好的景物来写悲哀,我们也常说是乐景来写哀情。无论是陪衬还是反衬,都是我们常讲的抒情要用景物来烘托的手法。

2.用典故

诗人写诗,表情达意,用典故,都含有对国事的、身世的感慨。诗文里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都是人们熟悉的有警世之用的。诗人用故事,往往借古喻今,有寄托,这样才有意义。如陆游的《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就是用典。《出师表》是诸葛亮率诸军北伐,临行前给后主刘禅上的表。表中追述自身的经历,表达了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陆游用这个典故,以赞美诸葛亮的壮志和忠贞来感慨当朝无人能誓师北伐的现实,充满了壮志未酬的悲愤,慷慨而悲壮。

托物言志的诗篇10

经过几天的研究发现,高考中的咏物诗多考察的是有寄托的一类,如2009年天津卷考了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题目设置着重考察对“竹子”的特点的把握以及对诗歌寓意的理解。再如2012年天津卷考了杨万里的《野菊》,第一题问:“颔联描写了怎样的形象”,第二题问:“尾联化用了陶渊明哪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可见高考中托物言何志或托物寓何意是考查咏物诗的命题核心点 。

对诗歌思想情感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答题有误。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读诗太少,对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不够,像“竹”“菊”已经被众多诗人们赋予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岂止是竹、菊,还有松、梅、兰、荷、柳、孤雁、鹧鸪、子规等无一不被诗人们反复吟颂,逐步成为独特的具有丰富内涵的诗歌意象。而学生对此知之甚少,读完一首诗后往往不知所云,不能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

以往诗歌鉴赏教学大都停留在对文本浅层意义的诠释和对答题技巧的传授,不太注重深究广探诗歌文本所内蕴的深刻人文价值;诗歌教学带有较大的功利性,看重短期的考试,而不去追求诗歌对学生精神生命成长和升华的恒久价值。这样不仅难以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还会慢慢使学生厌烦诗歌,很难实现提高诗歌鉴赏能力的目标。为此,对高三诗歌教学进行聚焦式阅读很有必要。

为了攻克这一难点,我首先把目标锁定在有关“松、竹、梅”的咏物诗上。在上课之初设置了读诗猜谜的活动,选取了郑燮的《竹》,王冕的《白梅》,范云的《咏寒松》等让学生猜谜,学生积极参与,热情高涨。

为调动学习的兴趣,精心制作了配有清雅优美图片的课件。给学生提供的视觉形象,古朴优雅,很快便能调动起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进入一种特定的审美诗意的状态。我选取了王禹的《官舍竹》“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让学生读诗思考这首诗中的“官舍竹”具有什么特征?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咏物诗的特点是“体物肖形,传神写意”,“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

同时让学生赏评佳句如刘禹锡的《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郑燮 的《竹》“未出土时先有节,已到凌云仍虚心,”张必的《咏竹》“凌霜尽节无人见,终日虚心待凤来”等。这一环节的设置让学生强烈的感受到了古人爱竹咏竹的情怀,同时对“竹”这一意象有了更多的了解,认识到竹子有潇洒自然,素雅宁静之美,又有凌寒不凋、虚心有节、性直坚韧等特性,对“君子比德于竹”的理解更具体深刻。同时知道了笋成新竹既具有动态变化的美感,也具有成材与凌云之志的象征意义。

为了让学生理解“松”这一意象,我选择了南朝诗人范云的《咏寒松》和宋朝诗人石延年的《古松》做了重点解读。赏评佳句选择了

刘祯的《赠从弟》――“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李白的《南轩松》――“阴生古苔绿,色染秋烟碧。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商隐的《咏小松》――“怜君孤秀植庭中,细叶轻阴满座风。桃李盛时虽寂寞,雪霜多后始青葱”。经过这样的聚焦式的阅读,学生对松树傲霜斗雪的特点有了诗意的感受,对诗人通过咏物来言志抒情有了更多的理解与共鸣,对诗歌有了更多的热爱。

学生认识到诗中的竹、松,已不只是简单的客观存在物,它们已成为诗人们寄情言志的独特意象。它们承载着诗人们的道德与理想,寄寓着文人的情趣与追求,隐喻着作者的情思与感叹!

在赏析咏梅佳作时,我让学生赏析林逋《山园小梅》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高启《梅花》中的“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学生认识到咏物诗常用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等。又拓展阅读了何逊的《扬州法曹梅花盛开》、陆游的《梅花绝句》、崔道融与陈亮的《梅花》、王冕的《墨梅》。学生在吟咏赏析的同时,逐步加深了对咏物诗的理解,同时梅花不惧风霜的气节,赛过百花的清丽,挺立严寒的意志,与世无争的高洁,与月相伴的清雅,伴雪而生的芬芳,独傲世间的勇气深深地感染了学生。学生深刻理解到,对同一梅花,不同诗人的笔墨中,有着不同的爱恨情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