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物言志的散文十篇

时间:2023-04-04 16:50:41

托物言志的散文

托物言志的散文篇1

编者按:散文形式自由,取材广泛,写法灵活,命题点多,一直是高考文学类现代文阅读题选文的“宠儿”。

散文主要有托物言志、议论明理、叙事等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各自相对独特的写作思路、写作特点。针对不同类型的散文,命题者的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本期将按散文类型组织文章,希望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散文阅读题。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物象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类散文,是指通过细致描绘某种具体之物的特征,巧妙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志趣愿望的散文。

从内容上看,托物言志类散文主要有托物喻人、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三种形式。

近六年,在湖南的高考语文试卷中,只有2009年出现了托物言志类散文――《云南看云》,该文是湖南本土作家沈从文先生的作品。针对这篇文章,命题者设计了五个题目:

16.“看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方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句中“俨然”的含义是_____;就文章结构而言,该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

17.作者希望“我们”也“静观默会天空的云彩”的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第2自然段中,作者写“云有云的地方性”的用意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简析文中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及象征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紧扣《云南看云》一文中的“看”字,赏析该文主题的表达。300字左右。

这几个题目涉及理解词语的含义及作用、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鉴赏文章表达技巧、概括“物”的特点、归纳“志”的含意等考点。

对于托物言志类散文阅读题,考生可以考虑以下答题策略。

1.抓住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概括“物”的主要特点

托物言志类散文中的“物”通常是某些具体的植物、动物、物品等。这些具体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考生既要明确物象的外在特征或特点,包括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又要联系外部环境,把握物象的内在品质。要全面准确地概括出“物”的特点,考生一方面要抓住那些生动形象描写“物”的特征的词句,特别要善于提取描写“物”的句子的修饰语,通过分析加工,从而把特点提炼总结出来,另一方面要善于抓住作者评价景物特征的词句来概括“物”的特点。

例如前面提到的第19题,前一个问题考查的是概括“物”的特点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考生要找准相关段落。综观全文,第三段集中写了云南的“云”的特点。其中有两个句子集中体现了作者对云南的“云”的主观感受:“云南的云给人印象大不相同,它的特点是素朴,影响到人性情,也应当是挚厚而单纯。”“色调出奇的单纯。”考生把这两句中的关键词“素朴”“单纯”抽出来,就可以归纳云南的“云”的主要特点。

2.抓住议论抒情语句,归纳“志”的主要内容

托物言志类散文往往把要抒发的情感和想阐发的思想,借助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一般来说,作者所描写的事物或物品并非最终所赞美的对象,真正赞美的对象常常隐含其中。这就要求考生通读全文,了解“物”的特征,抓住议论抒情语句,理解作者所言之志,即了解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在托物言志类散文中,所托之物大多被赋予象征意义。理解了“物”的象征意义,也就基本把握了文章所要表达的“志”。

怎样才能准确把握所托之物的象征意义呢?

第一,要全面分析文中对所托之物进行描写的句段,特别是那些细节描写的句子,从而概括出“物”的特征。

第二,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第三,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物”的象征意义。《云南看云》一文中的“云”就有象征意义,因此命题者在第19题的第二问要求考生简析文中云南的“云”的象征意义。

要理解“云”的象征意义,考生首先要了解“云”的特征,这一步在前面已经完成。其次,找出关键的议论抒情句。这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四段,如:“……云物的美丽景象,也许会慢慢地陶冶我们、启发我们、改造我们,使我们习惯于向远景凝眸,不敢堕落,不甘心堕落……”“就为的是这战争背后还有个庄严伟大的理想,使我们对于忧患之来,在任何情形下都能忍受。”“我们责任那么重,那么困难,所以不特多数知识分子必然要有一个较坚朴的人生观,拉之向上,推之向前,就是做生意的,也少不了需要那么一份知识,方能够把企业的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放在同一目标上,分途并进,异途同归,抗战到底!”

考生还要看到文末注明这篇文章写于1940年,当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人们在战乱中讨生活。

把这几个方面结合起来,云南的“云”的象征意义就可以归纳为“始终坚守一个庄严伟大的理想――把个人的发展统一到与国家、民族发展的同一目标上,抗战必胜(抗战到底)”。

3.结合文章主旨,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作家佘树森说:“散文的语言,似乎比小说多几分浓密和雕饰,而又比诗歌多几分清淡和自然。它简洁而又潇洒,朴素而又优美,自然中透着情韵。可以说,它的美,恰恰就在这浓与淡、雕饰与自然之间。”为了让考生品味散文美的语言,理解词语的含义自然成了高考语文试题中一个重要的题型。

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指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理解文中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最重要的是常常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

托物言志的散文篇2

一、找线索,理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散文一般都有一条组织材料的线索,或为人物,或为事件,或为事物(时间、地点、道具),或为情感。找到了这条线索,就能较容易地理清文章思路,明确文章主旨。当然,也有的散文没有明显的线索,那么,理清思路就要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了。分析文章结构,就是根据散文的结构特点,分析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找出中心句、过渡句、关键句,理解其含义,同时分析文章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从而把握住作者的思路,明确文章主旨。

1.语段结构分析

一个语段,一般有起始、展开、终结三个层次。通常的情况起始是一两句话,同时这往往就是段落的中心句;接着展开对本段的具体记叙、描写或议论,最后用一两句话对本段小结。如: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这一段第一句是起始,说月光照在荷塘上,是中心句。第二至五句展开,具体描写月光下的荷塘。最后一句是终结,总说塘中月色的印象。当然,有的文章连续用几段来写一层意思,就不一定每段都有终结了。

2.全文层次分析

把握全文结构层次,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理清文章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方法。分析全文层次,首先可抓标志性句子或词语。有的文章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处会有结构大致一致的句子反复出现,这就是标志性句子。如2000年全国卷散文《长城》中就有“所以我说,你是一卷凄婉的历史,长城!”“所以我说,你又是民族封闭的象征,长城!”“所以我说,你是一个文化愚钝的标志,长城!”这样的标志性句子,明显地把文章的中心内容分成了几个层次。

二、析词语,明情感,挖掘隐含信息

文章是由词语和句子构成的。词语在文章中不是孤立出现的,它要跟其他词语组合成句才能表达意思。所以,对于文中词语的理解,必须与句子联系起来考虑,要根据该词语出现的具体语境来剖析它的具体含义。特别是散文,她承载了作者充沛的情感,作为文章的组成成分――词语就必然蕴含着作者的情感,有时还可能蕴含着非常含蓄的隐含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对词语进行语义和情感等方面的辨析,努力挖掘出其中的隐含信息。

三、抓开头,重结尾,寻找关键语句

古人形容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凤头豹尾,可见其重要。

散文的开头是很讲究的,甚至有的文章开头就是“文眼”。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里的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四、品语言,悟句意,分析写作手法

散文的语言是文学语言,是作者塑造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之一,因而它富于形象性,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优美隽永,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品味散文语言一般从以下几方面思考:语言的含意和作用,思考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内容上起什么作用;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质朴明朗等方面思考;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含蓄、深刻、自然、淳朴等;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的角度思考,有比喻、排比、夸张、拟人、反问、设问、借代、对偶等。

写作方法多指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人物、环境、景物场面、细节、白描等)、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有象征、对比、烘托、衬托(正衬、反衬)、铺垫(伏笔)、渲染、欲扬先抑、以小见大、托物言志等。另外,谋篇布局方面的线索、过渡、照应、详略等也属于写作方法。

五、观全文,明哲理,领悟深层意蕴

哲理散文有一个显著的特点,这就是常运用象征手法。所以,我们要注意文中对具体形象的描绘特点和文章揭示形象与特征内在联系的方法,找出蕴含哲理的关键句仔细领会。另外,哲理散文往往卒章显志,或揭示哲理,或拓展境界,或启发读者思考而意在言外。因此,我们还要特别注意文章的结尾,细细咀嚼,通观全文,辩明哲理,领悟文章的深层意蕴。

托物言志的散文篇3

散文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三种。

2、散文的特点是:

⑴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⑵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托物言志的散文篇4

一、阅读材料典范化

阅读材料典范化、范文化是高效复习备考的前提。

精选阅读训练材料,首先应该重视那些文学性强,文化味浓,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的经典作品。特别是像迟子建、季羡林、周国平、池莉等当代大家的典范之作,理应成为命题的首选素材。这样的作品不仅经典、典范,人文内涵丰富,材料价值高,而且利于训练阅读能力,利于陶冶学生情操,更有利于引导阅读,实现阅读训练效益能最大化。那么,我们在备考中训练选用阅读材料时当然应高度重视。选用典范的阅读材料,既便于考生提高备考效率,又能有效提高文学素养。假如我们在考前以迟子建作品为阅读材料进行一定量的训练,那么考生对她的作品风格特点、惯用手法等都很会有一定的了解,考场上就相对顺手得多。并且,考生的文学修养特别是视野也宽阔得多。语文备考、考试是成为特殊的学习方式,在备考中我们有责任使更多的优秀、规范的作品进入学生的视野。

二、解读方法科学化

阅读有三个层次:认读,解读和赏读。对高中生来说,主要是解读和赏读,解读是赏读的基础。不论阅读什么文章,都必须通读全文,理清脉络,把握主旨,明确该文本写了什么、怎么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等问题。真正读懂文本(主要指理清思路、把握主旨)是做好阅读理解题的基础。对文学类文本来说,文本解读训练要注意以下三点:

1、分文体训练解读。

要高效复习,首先就应分文体进行解读训练。不同文体的文本解读方法不可能完全一样,这就要求我们区别对待、针对性训练。如小说,我们必须从三要素入手,特别是抓住“人物”这一主要要素来把握主旨。而散文有写人记事散文,写景状物散文,随笔议论性散文等类型,它们的解读方法也不完全一样。切忌复习训练眉毛胡子一把抓,一会儿散文,一会儿小说,今天练理解句子,明天练赏析手法。不同类型的文本,虽然有共性的题目,但由于其解读方法不同,做题的思路方法往往有别。

2、引导学生研究性学习。

以散文复习为例。首先引导学生把做过的高考散文分类,然后研究不同类别散文如何解读,学会归类找规律,最终形成科学的、个性化的解读方法。

用若干则材料表现主旨,材料的内涵前几则相同,最后一则可能有别于前几则;首尾往往有议论抒情的句子来点明、升华或暗示主旨;内涵往往既集中又不单一等。经过这样的归纳分析,考生往往能迅速形成解读文本的方法。

3、总结出各种解读方法。在做一定量散文题目的基础上,通过对写景状物类散文的梳理研究,学生很快就能总结出该类文本的解读方法,如:抓关键句法――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主旨句往往暗示或点明主旨;材料分析法――梳理文本的写景、叙事、联想、引用等材料,归纳其共性内涵即为主旨,不同内涵即为主旨的升华或深化;线索分析法一此类散文往往有一定的线索和顺序,或物或情,或行踪或总分等等。引导学生总结出个性化的科学的解读方法是高效备考的关键。

三、题型训练规律化

我们在复习备考中,把引导学生归纳、整合、总结做题规律放在重要的位置,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该说,现80%的高考试题都是有规律可寻的。我们也可以直接给出常见题型,让学生结合高考题探寻规律。比如,我们布置任务:现代文阅读的“语言表达题”该如何做?一般是怎么设问的?该从那几个方面考虑?诸如此类等。

四、答题规范化

首先,要掌握专门的术语,不说外行话,用语准确。要熟记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表达技巧的名称,真正理解其含义。如小说结构情节方面:烘托铺垫、伏笔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效。表达技巧:动静相衬、以小见大、虚实结合、欲扬先抑、托物言志、承上启下、卒章显志、直抒胸臆、烘托渲染、对比、象征、反衬等等。要了解一些常用技巧的作用,比如比喻的作用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等等。

其次,掌握答题格式。

1、问题意识:认真进行审题训练,围绕问题对应回答,一问一答,对应作答。

2、得分点意识:赋分(分值)往往和答案要点有关系,根据分值可以推断回答要点。一般情况下,2分题目多为一个要点;6分题目一般2―3个回答点。

3、格式意识:回答问题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先总后分还是先分后总,是有讲究的,不同的题型有不同的要求。如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色,x段话运用了何种修辞,有什么好处?我们首先回答修辞方法是什么(因为问题是何种,回答当然只能是一种),然后说说这种修辞本身的好处以及表达思想感情的好处。再如,表现手法题一般问: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答题时应该按照“使用的手法+内容+效果/作用”的格式,并且应该掌握常见手法的类型和基本作用。常见表现手法有:联想/想像/烘托膻染/象征,讽刺,悬念僚应,借物抒情/托物言志/以小见大,点面结合,虚实结合/先抑后扬/先扬后抑,寓褒于贬/寓贬于褒等.要熟悉这些手法的作用.

五、阅读题料作文素材化

高考文本的阅读能为我们提供思想、情感素养。高考作文关注人生、社会,而考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内外阅读、写作积累缺乏,认识社会生活、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较差,联想、想象能力不足,不能运用充分、有力的事例去阐述思想,表现主题。那些知识面狭窄、能力匮乏、没有思想、情感枯竭、时代感不强的考生,是很难写出高分作文的。现代文中的文学类文本多是文质兼美的千字文,其立意、构思、选材、语言超越俗套,能有效地弥补学生写作不足,以达到备考效益最大化的目的。

阅读训练之后,我们可以借鉴阅读材料的思路或局部写法进行写作训练,把读写结合起来,提高备考的效益,还可以从作文素材的角度对其积累、提炼、变形等,使之成为我们绝好的写作素材。如《总想为你唱支歌》,对倒而不死的“左公柳”、死而不到的“胡杨林”两则材料稍加概括,不就是我们议论文绝好的例子吗?其抒情性的笔法、几个材料表现主旨的化大为小(写大西北的精神,通过有代表性的物和人来完成)的写法,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写赞美某地域、某集体的借鉴。像迟子建的《泥泞》,为我们写挫折、逆境提供了多好的写作思路!

六、全面和重点相结合

托物言志的散文篇5

1、形散神聚:“形散“既指题材广泛、写法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神聚”既指中心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2、意境深邃: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所谓优美,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

(来源:文章屋网 )

托物言志的散文篇6

一、抒情散文的文体特征——情景交融,形散神聚

抒情散文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写作出发点,因此文中之景往往是情感的外化物。换句话说,就是抒情散文中的写景是为达到抒情的目的。譬如,同样是秋色,在命运多舛的郁达夫眼中就是“清、静、悲凉”的,而在善于对生命和生存作诗性阐释的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眼中则是“坚硬而明亮的金属季”。由此可见,诚如古人所言——“以我之眼观万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抒情散文最见作者的性灵。

抒情散文所选之景往往不局限于一时一地。比如,《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就由眼前的荷塘联想到六朝时江南采莲的情景,并引用梁元帝《采莲赋》和《西洲曲》作了印证;《故都的秋》中则有陶然亭的芦花、潭柘寺的钟声,甚至还有南国普陀山的凉雾和荔枝湾的残荷等。这些描写时间跨度大,空间转化快,景物意象多,表面上看似乎很散很乱,但实际上却排列得非常有序,被一根贯穿全文的感情之线连接着:《荷塘月色》中的这根感情之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故都的秋》中的这根感情之线是“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值得注意的是,抒情散文中这些体现感情线索的句子往往就是文章的文眼,抓住它们阅读鉴赏文章可以收到纲举目张之效。

二、抒情散文的鉴赏思路——鉴赏手法,缘景明情

抒情散文往往按照时间或空间顺序运用联想或想象对景物进行生动描绘。这样做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还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地表现文章主题。所以,阅读鉴赏抒情散文一定要先了解文章的写景方法。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充分体现了抒情散文写景手法的多样化:直接描写田田的叶子、零星的白花、缕缕的清香、脉脉的流水;由远而近,由上而下,由静而动,全方位地描绘荷花的形、味、色、声,动静相宜,虚实相生,层次井然,丰富而不凌乱,很好地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月光难以描摹,就以“雾”“树影”间接烘托。

阅读鉴赏抒情散文,还要发挥联想,展开想象,将自己置身于作者描绘的情境中,感受景外之情和言外之意。比如,何其芳《雨前》中的那只远来的鹰就是作者对现实不满且渴望投身火热生活的象征物。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如是必显。”其揭示的正是这种缘景明情的抒情散文鉴赏方法。

三、抒情散文的鉴赏重点——感受风格,品味语言

景物描写通常是一般抒情散文的重要写作内容。因此,阅读鉴赏抒情散文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抓住文章的文眼和直接议论或抒情的词语和句子,感受作者抒发的情感;二是品味文章中的摹状性词语——这些词语往往会在描摹景物或事物的特征中表现作者的情感;三是主要从修辞、句式等角度入手品味语言形式上的外在美和表情达意方面的意蕴美,如《汉家寨》就是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诸多修辞手法,形象地描摹了隔壁荒滩的苍凉广袤,突出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语言可谓于绵密中见生动。

四、抒情散文的赏写要领——规范写作,彰显个性

写鉴赏抒情散文的文章一般应涉及三个问题:一是作者写了什么;二是作者是怎样写的;三是深层次阐述阅读感受。关于作者写了什么,无外乎就是要分析作者所写之“景”与所抒之“情”的特点与关系;关于作者是怎样写的,无外乎就是要重点分析文章的行文思路、结构安排、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等;关于个性阐述阅读感受,就是要写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或收获。这里所说的规范写作,是指写鉴赏抒情散文的文章时要适当运用鉴赏术语,如手法之“形散神聚”“以小见大”“虚实结合”“疏密相间”等,风格之“鲁迅式的幽愤深广、老辣犀利”“徐志摩式的清莹流丽、奔放不羁”“巴金式的真诚执著、不事雕琢”“朱自清式的文情并茂、缜密细致”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写鉴赏抒情散文的文章最忌面面俱到却是浅尝辄止或长篇大论却是人云亦云。为此,写这类文章一定要选择最有感触的点深入阐述,力求“读”出个性和新意。比如,同是写北平,土生土长的北平人老舍选择了和自己生活密切联系的场景或物件,并将之与巴黎、伦敦等世界名城对比,突出了游子心中北平的家的感觉,不仅极富情趣,而且亲切感人;《动人的北平》则用对照的手法写了北平的包容大度,文中林语堂“扮演”的显然是一个正在进行文化旅游的游客,因为他对北平的欣赏多于热爱……

托物言志的散文篇7

摘要 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成就卓著的词人,辛弃疾继承和发展了苏轼豪放词风。苏词清雄,辛词悲壮;苏词以诗为词,辛词以散文为词;苏词浪漫,辛词现实。

关键词:辛弃疾苏轼豪放词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

苏轼、辛弃疾都是宋代成就卓著光彩照人的词人。“苏轼是一位文学全才,他以豪放词享誉词坛。”辛弃疾是一位文才武将,他以豪放词风在南宋词坛上矗立一宗。苏轼发扬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创新精神,以诗为词,运用浪漫主义创作原则,开创了高旷清雄豪放词风。辛弃疾继承发扬苏轼豪放词风,活化散文笔法,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形成悲壮苍凉的豪放风格。他们俩承前启后,一脉相承,将宋词豪放词风推向顶峰。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以自己独特的艺术素养,溶进自己坎坷遭遇,开创了豪放词风。南宋的辛弃疾历经磨难,继承苏词的豪放风气,抒发自己悲愤难平之怨,继承发展了豪放词风。

北宋年间,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恢复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浓郁气氛熏陶下,苏轼成功改变了词为艳科的现象,有意和当时十分流行的柳永词风立异。他在给鲜于子骏的信中说:“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他要在婉约词风之外创立自成一家的豪放词风。胸怀“奋厉有当世志”的苏轼,在神宗元丰二年,在湖州任上以“衔怨怀怒,恣行丑诋”、“指斥乘舆”之罪名入狱。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不得签押公事。于是,在遭受打击、悲愤难平之时,他借黄州赤鼻矶之地名,借古战场之遗迹,写下了气势浩荡,汹涌奔腾,豪情壮志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借雄奇壮丽的江山胜景来抒发慷慨悲壮的英雄豪情。在艰苦贬谪的生活中,苏轼深感年岁渐老、功业未就,而面对传说中的赤壁英雄豪杰人物,深感自己壮志未酬的悲伤,抒发了自己年既老而一事无成的感慨。这首词波澜壮阔的意境中,深深地蕴含着人生变化莫测的沉浮经历,暗藏着现实社会激烈的勾心斗角的政治危机和起伏跌宕的宦海风波,从而开创了高旷清雄的豪放风格,树起了浪漫洒脱的豪放旗帜。

生活在南宋的辛弃疾,本是一腔热血报效祖国、欲收复失地的雄武之将。但是,辛弃疾收复失地之志,领兵北伐之愿,始终不能实现,时常流露出他的悲愤和怨怒。南归以来,辛弃疾连年投闲置散,沉沦下僚,请缨无路,不胜抑郁,然豪情英气终不可遏,自然地流露在他的词作中,浸透在他的词句上。

为发泄自己怀才不遇、遭受打击的悲愤难抑之情,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于南宋词坛上屹然别立一宗。徐矶在《词苑丛谈》一文中引录黎庄云语:

“辛稼轩当弱宋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泄……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於词。”

辛弃疾本是文武全才,既胸怀用兵韬略,富有激烈的战斗经历,又是满腹诗书,豪情壮语在胸中激荡,随时喷薄而出,洋溢着自己壮志难酬的压抑悲愤之情,浸透着自己心酸的人生遭遇。因此,辛弃疾豪放词里呈现着豪壮苍凉、雄奇沉郁的艺术特征。

辛弃疾在继承苏轼豪放词风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了豪放词的雄奇阔大的意境,在豪放旷达的词篇中浸透着长歌当哭的深切悲愤。如他描写横卧江水的大桥是“千丈晴虹”,描写连绵起伏不绝的群山是“万马回旋”。词人笔下的一景一物都浸透着词人的心血和浓郁感情,为衬托他豪迈的胸怀,悲壮的情绪,词中的景物都变得雄奇突兀。如最能代表诗人辛弃疾情感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这首词描绘了春色在雨打风吹中匆匆归去,流露了惜春、留春、恕春的婉转曲致情怀,暗喻了抗金大势已去,南宋政局风雨飘摇,借陈皇后之事比喻君臣阻隔、自己遭谗被讥的满腔恕愤之情。这首词一唱三叹,感情起伏跌宕,充分表现了辛弃疾抗金救国的雄心壮志,充溢着壮志未酬的忧愤之情,豪迈之气,悲壮感人。

总之,苏轼是一位文弱书生,在遭受坎坷后悲愤地申诉叹息。辛弃疾是一位文才武将,在遭受打击后立马横刀地怒吼发威。苏轼冲破词以写男女离愁别绪的艳科藩篱,大胆地用词写自己的政治遭遇,抒发自己悲愤难平的心情。辛弃疾高扬改革之帜,大胆地用词来描写宏伟壮烈的战斗场面,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辛词在苏词豪放之气的基础上,笔酣墨饱,气势飞舞,慷慨激昂,悲壮苍凉。他们俩共同开拓了豪放词风,张扬了豪放之气,树立起了豪放之帜。

苏轼以大无畏的革新精神,冲破词仅限于描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桎梏,描写仕途坎坷的悲惨遭遇,抒发文人雅士遭受打击历经磨难的忧愤之情,重在言壮夫之志,舒豪士之气,写达人之怀。辛弃疾在苏轼开拓豪放词的领域里,结合自己武士之身世,弛骋疆场之经历,描写激烈壮观的战斗场面和壮志未酬的愤慨,使宋词展现出一幅刀光剑影、万马齐鸣的腥风血雨的战斗画面。

苏轼把举风怀古、感旧记游、评书说理等一向为宋代诗人所惯用的题材,用词来表达,使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从而扩大了词的题材领域。如苏轼写的《浣溪沙・徐州石潭谢雨道上作》一词,以清晰朴素的语言,描写了农村黄童、白叟、桑麻的生活情景,呈现了一幅淳厚的农村风俗图画。苏轼大胆的将农村田园风光引进词的领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觉,从此开辟了词也可以描绘田园山水风光的先河。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创新精神,用词来描写激烈的战斗场面和火热的战斗激情,热烈歌颂抗金战斗中的英雄人物的丰功伟绩,表达恢复中原收复失地重建家园回归故里的英雄抱负和驰骋疆场、报效朝庭、英勇杀敌的强烈愿望。如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作者在这首词中描写了诗人在梦中举行的盛大的点兵场面,“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首词以丰富的想象,急促的音节,响亮的音符,描写出了将军的豪壮情怀,军营的肃整威严,士兵的昂扬激情,战马奔驰,万箭飞鸣的激烈紧张的战斗场面。这首词把气势纵横的战斗场面,渴望上阵杀敌的激情,酣畅淋漓地表现出来。

辛弃疾充分发挥了词的叙述、抒情、议论的功能,用词来抒写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抒相思之情,怀故土之念。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涉猎其中,达到无事不可入词的地步。辛弃疾一生写了大量的壮怀激烈的爱国主义词篇。同时,也抒写了不少在动乱的时期,自己闲置在家,流连诗酒,啸傲溪山的田园山水词。如《清平乐・村居》一词,既描写了农村田园恬静的自然风光,又反映了江南水乡勤劳吃苦的农民辛劳的生活,刻画了农民淳朴善良的性格特点。

总之,辛弃疾的文学创作以词为主,数量之多,远远超过了前辈苏轼。苏轼重在描写文人雅士的坎坷经历,折射起伏跌宕的人生遭遇和险恶的社会环境。辛弃疾意在描写激烈的战斗,以及战争带来的祖国河山的满目疮痍。

苏轼为提高词的表现力,冲破曲词的藩篱,大胆地将古体诗的笔法引入词的领域,形成了苏词意境深邃飘逸、感情真挚深沉、句式灵活多变、语言质朴自然、不受声律局限的风格。辛弃疾更是借用散文笔法,形成了辛词语言丰富多彩,写作技巧任意调遣的特征。经过苏轼、辛弃疾共同的努力,促使宋词花团锦簇,鲜艳夺目,繁荣了宋词舞台。

苏轼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受韵律的限制,对词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诗与词的界限,把古体诗的笔法融入填词之中。主要表现在凡是能用诗歌来描写的万事万物,苏轼都可以用词表现出来,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无景不可融,扩大了词的领域。苏词大胆地吸收了古体诗的写法,善用赋比兴之法,借鉴诗歌的想象、夸张、比拟的方法,丰富词的意境,烘托诗人感情,还善于将诗歌的叙述、议论、状物、抒情熔为一炉,达到了情景交融、言情说理为一体的效果。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一词,这是一首借孤独、寂寞的鸿雁来表现诗人在遭受政治迫害以后险恶处境和凄苦心情的咏物词,词人采用了诗歌的状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活化了诗歌声韵。“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表现了诗人不肯随波逐流、慎重选择人生进退、保持自己高洁志向的思想情怀。

苏轼对词的革新,给当时词人“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的表率作用。辛弃疾秉承他的创新精神打破了文与词的樊篱,合文与词为一家,创造性地融汇了散文的优长。具体表现为:辛词把散文的叙述、描写、状物、抒情、对话、议论的写作手法引入词中,特别是将口语对话引入词中,显得词句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生活趣味浓郁。辛词活化散文句法,突出词的思想内容,句式灵活,整散结合,有利于表达诗人大起大落的思想情绪,不囿于词句的固定呆板声律。辛词使用了大量典故,以托古喻今、寄寓情思,隐晦地流露自己不可言状的悲愤之情,但又无堆垛之弊,恰切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如辛弃疾《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一词,“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就活化了散文句式,描写自己抽刀凝视、拍栏长叹、无人理解的满腔悲愤,巧妙地抒发了诗人抑郁的情怀和失意的悲痛。

总之,苏轼仕途不达,宦海沉浮,悲情郁闷,突破曲词的声律禁忌,引入古体诗的笔法,更好地表达了词人的忧愤之情。辛弃疾一生戎马倥偬,遭遇坎坷,感情深沉悲壮,借用经、史、子、集之语,更有利于抒发词人沉雄豪健的悲愤之情。他们俩将诗歌、散文和词融为一体,在词句中活化散文的句法,在散文中又常见诗词中的精美语句。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以尽情表达自己怀中情感、发泄自己胸中郁闷为目的,多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幻化意境寄托情感,以浪漫为主,间或采用写实手法。饱经战乱之苦的辛弃疾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也像苏轼那样从有利于表情达意的目的出发,多采用现实主义手法,抒发胸中愤懑,以现实为主,兼有浪漫之气。

从小受到父母亲良好的文化修养熏陶的苏轼,接受了儒、道、佛诸家思想的影响。他从儒家思想出发,政治上积极进取,谋取功名,又从佛、道思想中寻求精神寄托,承受政治上的各种打击排挤,“听其所为,莫与之争”,更多地表现出佛、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洒脱态度,豪迈奔放的思想感情和坦率开朗的阔大胸怀,从而奠定了苏词浪漫主义基调。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词人展开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玉宇琼楼的神仙境地。词人时而欲乘风高举,时而又留恋人间,实际上表现了其对朝庭的向往和对党派纷争政局的恐惧,对人生际遇变化不定的哲理认识,反映了豪放达观的胸怀。此词采用了浪漫主义创作方法,表现了感情跌宕起伏,笔势大开大阖,意境空灵蕴藉,充满着豁达浩然的豪放之气,寄托着苏轼美好的理想追求。

在苦难深重、战火连天的北方成长起来的辛弃疾,目睹了异族入侵家乡,带给人民群众的痛苦生活和在敌人铁蹄蹂躏下的悲惨遭遇。南归后,辛弃疾又遭投降派的打击排挤,收复失地之心难灭,思念故乡之意难忘,报国救民之志难伸,总想借词来发泄自己胸中愤懑。他以苏词为准则,本着以有利于表情达意为原则,选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真实地记叙了祖国分裂、人民遭殃的现实,愤怒地揭露了投降派卖国求荣的丑恶嘴脸,抒发了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忧愤之情。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真实记录了历史事件,借以警告南宋当权者要慎重用兵,以免重蹈历史覆辙。诗人又用廉颇自比,表明自己老当益壮、愿为北伐大业尽力的雄心。全词记录历史事件,真实可信,抚时感事,气概雄伟,体现了悲壮苍凉的风格,无不闪烁着现实主义光辉。

总之,苏轼突破晚唐五代以来绮丽词风禁锢,昂首高歌,在宋代词坛上矗立豪放一宗。辛弃疾继承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把豪放词推向顶峰。苏轼词宛如波澜起伏汹涌澎湃的江河源头,辛弃疾词恰似滔滔东流的江河水,一泻千里,波涛汹涌,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 严玲玲:《苏轼词的喜剧特色》,《文学教育》,2007年第11期。

[2] 徐季子、姜光斗:《中国古代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3] 刘乃昌:《辉煌的爱国词章――谈辛弃疾的词》,《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

托物言志的散文篇8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练习:

1.这首诗主要描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初夏天气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

2.散文创作有“形散神不散”之说,请用这个说法分析《客中初夏》的“散”与“不散”。

参考答案:

1.初夏的风光(景物) 清明和暖

2.就天气来说,有雨景,有晴景;就距离来说,有远景(南山),有近景(柳絮、葵花);就自然来说,有清风,有阳光。而诗人的情怀可谓“不散”:前两句虽然写雨写晴,但侧重点在“分明”的晴景上;后两句虽然写柳絮写葵花,但侧重点在“向日”的葵花上,由此,诗人对晴朗景物的喜悦心情使上下文联系起来,形成一体。

【诗歌鉴赏】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

宋神宗时,王安石在皇帝支持下实行变法,司马光竭力反对,因而被迫离开汴京,不久退居洛阳,编纂《资治通鉴》。这首诗就是诗人在洛阳时写的,描写了诗人在洛阳所见到的初夏景色。

前两句写雨后初晴的景色,点明节气。四月的天气,清明和暖;诗人的住宅正对着南山,雨丝蒙蒙中远望南山,唯有一个模糊的轮廓,如今雨过天晴,再望南山,南山更加青绿分明。“转”字意思是由模糊转为分明,既写出了不同天气下景物的变化,又透露了诗人喜爱观赏美景的情趣。

后两句描写眼前的近景。春尽夏来,枝上柳絮早已吹尽,故眼前没有因风起舞的柳絮;葵花却已渐渐长成,因而只见向日的葵花。

托物言志的散文篇9

笔者在散文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具体的方法:

一 抓“文眼”,悟情感。

文眼,顾名思义是指“文章的眼睛”,也就是文章中最能直接表现作者情感和主题思想的句子或词语,它有时是文章的标题,有时是文章开头或结尾的一个句子或字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文眼,从文眼中具体体悟作者的情感。

如我们在教学《散步》时,怎样才能走进文本,让学生懂得文章“珍惜亲情,理解责任,明白一切情感都是源于对生命的热爱”的主旨呢?我的做法是:抓文眼,悟感情。我抓住了最后一节的最后一句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两个人都不重,加起来却是整个世界”。作者为什么有如此的感慨?一问激起千层浪。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逐渐明白:内容上,“重”是物质,“不重”是精神,一个是身体的重量,一个是感情的重量。这一抒情议论句,体现了亲情的力量,责任的可贵,生命的价值。如此,才能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内涵。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中心句的理解带动了文章整体的理解。

二 品字词,悟情感。

自古文人讲究遣词造句,揣摩语言,推敲文字。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世人评价宋祁“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境界全出,古人都认为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比“满”、“吹”等字用得好。在散文教学中,如能像分析诗歌一样抓住一些重点字词加以揣摩,一定能更好地体悟作者的情感。

教学《散步》第3节时,我让学生咀嚼三个词语,即“太迟,太迟”、“总算”、“熬过”。方法是从传情达意中体悟,在调换词语后比较。“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为什么儿子(作者)觉得春天“太迟,太迟”而庆幸“总算”来了?经过点拨,学生从“表情达意”的角度揣摩出: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母亲的生命再次获得了新生,这两个词语实则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熬过这个严冬的庆幸。这两个关键词语的理解,也让学生明白了作者为什么带母亲散步的原因,同时也从这个原因的把握中理解到作者对母亲的孝敬和母亲对儿子的信任与依赖。因此,当我问“熬过”能否换成“度过”时,学生马上回答“不能”,因为“熬过”是指要经历一定的磨难,这更体现了母亲度过冬天的艰难、下地散步的不易和与生命抗争的可贵。

三 析手法,揭情感。

选入教材的散文尽管风格各异、地域有别、时代不同,但都是情意浓厚、语言优美的文章。这些文章重在抒写作者的感受,表现作者的性灵,着重突出“自我”,但这种“自我”的展示是有所凭借的,作者往往通过精巧的构思,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在写景、状物、叙事中实现。其中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比喻等表现手法将作品所描写的事物和所要寄寓的情感联系了起来。

例如,教学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引导学生抓住对比和借景抒情这两种手法,在鲜明的对比中,领悟文章的情感。十多年前的紫藤萝伶仃、稀落,十多年后的紫藤萝辉煌、茂盛;先前的作者焦虑、悲痛,遇到紫藤萝之后宁静喜悦。情感自然得出: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去。

四 巧借经验,以情激情

对话理论认为,阅读教学中存在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教师、学生与编者的对话等等。在这多重关系中,我们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独立自主性,重视学生在阅读中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重新建构文本的意义,教师只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对话者。学生独立自主理解散文的意义,把握散文的情感,就需要调动已有的经验储备,通过联想、想像重构经验体系,激发自身情感,从而更好地体会散文中所包含的情感因素。

教学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时,文中有一个环节是父亲引导儿子走下悬崖,战胜困难。我在教学时是这样处理这个环节的:首先组内交流,讨论文中父亲的教育方法怎样;然后让学生举身边的例子,说说你的父亲如何教育你,与文中的父亲比,哪种方法好。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调动他们身边的经验。这样,不仅加深了对文中父亲高明的教育方法的理解,也让学生懂得,遇到困难,不能依赖他人,学会把大困难化解成小困难,更主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领悟到父爱的伟大,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五 朗读吟咏,以声传情

抒情性强的散文教学要特别重视朗读的作用,以有声的语言传递情感。重点段落要反复读;教师范读要有感情,能渲染气氛,引发学生共鸣。

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大自然每一次剧烈的运动,总要破坏和毁灭一些什么,但也总有一些顽强的生命,不会屈服,绝不屈服啊!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中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启迪。”反复朗读这一段文字,注意体味加点字的含义,作者满怀激情地歌颂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更感受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常常会堕入低谷,像大自然的风云变幻、地质变迁考验森林、禽兽的生命适应性一样,考验人群的品质、适应性、耐力,锻炼人群的意志、生命力。这样,情感就较容易把握。

六 诗情画意,由景入情

写景状物的散文中,对景物的描绘比比皆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读这类文章对绘景的句子固不可忽略;而写人叙事散文中,看似漫不经心的几处写景句,亦耐人寻味。

托物言志的散文篇10

说她奇妙,因她有出众之处。沉香,顾名思义是一种植物香料。点燃后的沉香,靠近她时,可以嗅到一种独具特色的香气。这样的香气让你无法用已知的一种香味来描述,感觉似是某种气味却又有千般差异。沉香的奇妙,就在于她香气的复杂与变动,牵动着你的鼻息在不同的时刻体验着缓慢却令你惊奇的变化。

沉香之妙,不仅在于“香”,还在于其能“沉”。取一块沉香,放入清澈的水中,你会吃惊地发现她入水即沉。这种奇妙的视觉体验会使你忍不住再尝试几次,以确认这种“木心与节坚黑”的香材确能沉水的事实。

于是便会把玩、思考这神秘的沉香。这样一种入水即沉,焚后又可散香的植物香料,真不愧为“树中玉石”,位列“沉、檀、龙、麝”四香之首啊!

确实,这样珍贵的木材太稀有了,而同样具有沉香般气质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试想想:在这电子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有谁还愿意惜足伫留,坐在桌前,望向窗外,静静地沉思呢?回顾几百年前的法国作家福楼拜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自己每天夜以继日地写作,却不忘坚持在清晨看一眼旭日东升。这种美妙的精神体验想必也如沉香的香气般“只可意会”吧!而如今又有何人能想着早起望一眼晨曦呢?又有何人能够持之以恒地观赏日出呢?

或许,在这个浮躁、快节奏、肤浅的当代,你只有挣脱了电子产品的束缚,真正沉入水底,登上高山,钻进书中,才能散发出浓淡适宜的香气,才能惊叹造物主创造的日出奇观,才能体会前人的精神哲思啊!在都市生活中,你我都需要适当地放慢脚步,回望身后走过的崎岖小路或是通衢大道;抛开平日的杂芜,沉下心来,静静地做一些思考;面对明镜,仔细端详镜中的自己、现在的自己;慢下来,看一看前方目光可即之处的光明、朦胧或是黑暗;想一想未知的远方,在心中规划,在脑中构思――是否需要改变前进的路线,是否有省时而省力的途径。为了明日能够散发出清香之气,你我同样需要沉思的一刻。

诚然,沉淀的香气是需要漫长的结香过程,需要特定的气候、土壤和树木自身的配合。可谓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可缺;需要经受真菌感染与凝固结香的考验,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样多重因素造就了沉香的珍贵与不凡。也许只有经历了结香时的生死博弈后,才能涅重生。

因此,真正能够散发香气,并有大作为的人,绝不是“一曝十寒”,也更不可能只是“临渊羡鱼”。他必须沉心、慢步、体悟、反思,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这样你才会在经受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仍怀一颗平常心,平静地面对人生和自我;不轻易改变志向,认准目标便坚持到最后;不会过于敏感,也不会刻意关注他人的评价。真正做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时,你便可以骄傲地向世人大声宣布:“我就是沉香,我就是有生命的凝固的精灵!”

简评

这篇散文小品由物及人,托物言志。写物灵动精妙,细致入微,开篇即传达出沉香给人的神奇感受,那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感觉,却偏偏被作者描摹得如在目前,让读者如视如嗅,如触如感。文笔细腻,思路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