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4-01 08:38:55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1

《小乌龟看爷爷》讲述了小乌龟去看爷爷途中,因为行走缓慢,花了很长时间,以至于背上的苹果树开花结果的有趣故事。故事中憨态可掬的小乌龟分明就是孩子的化身。它的动作不太灵敏甚至笨拙,但有一颗爱爷爷的心。它的行走速度很慢,但始终坚持。故事图片传递了苹果树的有趣变化、小乌龟的乐观自信等信息。我在教学设计时强调小乌龟因为爱爷爷所以坚持的信念,让“慢”这一看似笨拙可笑的特点呈现出“爱”的光彩。爷孙亲情被称为天伦之乐,相信每个孩子与爷爷都有很多美好与快乐的故事。而这种情感与故事中小乌龟和爷爷的情感极其吻合,能引发幼儿的经验和情感共鸣,使幼儿感受到真善美。

原故事是这样的:小乌龟想爷爷了,他说:“我要去看爷爷,顺便给他送一棵苹果树去。”小乌龟把苹果树绑在背上,出发了。走啊,走啊,苹果树开花了。蜜蜂来了,蝴蝶也来了。走啊,走啊,苹果树结出了小苹果。小鸟来了,大鸟也来了。走啊,走啊,苹果成熟了,爷爷的家到了。小乌龟和爷爷吃着红红的苹果真开心。后来,我调整了故事文本,增加了“小乌龟有点累了,但是想着能见到爷爷了,便继续爬”等文字,突出了小乌龟的坚持与对爷爷的爱。调整后的故事如下:

图一:小乌龟的爷爷住在很远的地方,好久没见到爷爷了,小乌龟真想他。小乌龟决定去看爷爷。它带上了一棵苹果树,一步一步出发了。

图二:爬呀爬呀,小乌龟有点累了,但是想着能见到爷爷了,便继续爬。爬了很长时间,苹果树开花了。蜜蜂蝴蝶都飞来了。

图三:爬呀爬呀,小乌龟累极了,但是想着能见到爷爷了,便继续爬。又爬了很长时间,苹果树结果了!小鸟来唱歌。

图四:爬呀爬呀,终于,爷爷家到了!小乌龟和爷爷吃着红红的苹果真开心。

本次活动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观察图片并给图片排序。在图中,幼儿能直接观察到的不是小乌龟动作的慢,而是在它爬的过程中苹果树的生长变化。教师把“排图片”放在第一环节,不仅可为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做铺垫,也是对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已有经验的挑战。

第二环节,欣赏故事。教师引导幼儿感受小乌龟的坚持。

第三环节,交流自己与爷爷之间的开心事,表达自己对爷爷的情感。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亲情。

第四环节,自主阅读或交流。教师鼓励幼儿自主阅读故事书或交流和爷爷的故事,满足了不同幼儿的需求,体现了幼儿参与活动的自主性。

目标:

1.观察、讲述图片中苹果树的变化,尝试为图片排序。

2.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情节,感受小乌龟与爷爷的亲情以及为了见到爷爷而坚持的品质。

准备:

故事图片,绘本。

过程:

一、观察三幅图,尝试排序

师(出示图1):这只小乌龟在做什么?(小乌龟背上驮着一棵树。)

师(出示图2、3):这三张图有什么不同?

师:请给这三张图排排队,哪张是第一、第二、第三?为什么?

教师根据幼儿的排列给图片贴上序号并小结。

二、欣赏故事,感受小乌龟的坚持和对爷爷的爱

1.依次讲述第一、二、三幅图的内容,理解故事的内容及其蕴含的情感。

师:这些图片排在一起就是一个好听的故事。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

(1)讲述第一、二幅图的内容。(教师讲到“小乌龟有点累了,但是想着能见到爷爷了,便继续爬”时加重语气,帮助幼儿感受小乌龟的坚持和对爷爷的想念。)

师:小乌龟为什么累了?是爬了一会儿还是很久?从哪里看出来爬了好久?

(2)讲述第三幅图的内容。

①幼儿自由讲述第三幅图。

师:小乌龟继续往前爬,又怎么样了呢?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说一说。

②个别幼儿讲述第三幅图。

师:谁来按照刚才老师讲第二幅图的方法讲第三幅图?

③教师带幼儿一起讲述第三幅图。(讲到“小乌龟累极了,但是想着能见到爷爷了,继续爬”时加重语气,体现出小乌龟的坚持与对爷爷的想念。)

师:小乌龟为什么会累极了?苹果树开花结果需要多久?已经累极了,为什么小乌龟还是坚持爬?

2.观察讲述第四幅图,感受小乌龟成功到达爷爷家与爷爷相聚的快乐。

(1)观察第四幅图。

师(出示图4):小乌龟怎么样了?你发现了什么?爷爷和小乌龟在干什么?

(2)在教师的带领下讲述第四幅图的内容。

3.通过讨论加深体验。

师: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

三、交流自己与爷爷的开心事

师:爷爷看到小乌龟来了心里怎么样?爷爷一个人生活是什么样的?小乌龟来了可以帮爷爷做些什么?

师:你和你的爷爷在一起开心吗?你和爷爷在一起会做些什么?

(特意请几个不和爷爷住在一起的孩子说说自己对爷爷的想念之情,爷爷对孩子的盼望之情。)

师(小结):爷爷爱我们,我们爱爷爷,我们可以为爷爷做一些自己能做的、爷爷喜欢的事;不和爷爷住在一起的小朋友要记得常去看望爷爷。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2

带着对爷爷童年的憧憬,带着对空调房憋闷压抑的腻烦厌恶,带着回归自然仰面数星星的浪漫,我带着被蚊虫叮咬的痒酥酥的莫名乐趣,拖着爷爷摇着蒲扇斜躺在大槐树下……

爷爷和我坐在大槐树下,轻摇着蒲扇,在这个美好宁静的夏夜开始讲述自己的童年。

“小时候,我们都很顽皮,最爱干的事就是上树掏鸟窝。小时候,我很顽皮,最爱干的事就是上树掏鸟窝。运气好的话,摸到几个鸟蛋,偷偷的用烂泥包好扔到灶膛里烧烧,那滋味,满脑门子都香的不行。比现在的鹌鹑蛋好多了。那时候,这老槐树还年轻,连树干上都是满刺,也只有这样的树上,摸到鸟蛋的可能性才最大。”我好奇了,那些没有刺的树上鸟儿不是也做窝吗?

我心中充满了疑惑,于是就问爷爷。谁料爷爷刚听完这个问题,就重重的叹了口气:“那些光滑的树上鸟窝早就被人掏走啦!只剩下那些浑身长满刺的树上有鸟窝了,因为有刺,所以就很难爬上去,但是没有办法!!吃饭问题总要解决啊!只好不顾一切的爬树,往往还未掏到鸟窝就已经被刺划了不少血口了。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唯一的选择只有硬着头皮,咬咬牙坚持下去吧!”

“爷爷,那个时候人都吃不饱吗?我们学的历史上说中国地大物博,各种粮食和资源应有尽有,怎么不对吗?”我奇怪的问。

爷爷说:“我小的时候,国家很贫穷,物资很匮乏。买粮食要用粮票,买肉要用肉票,买布要用布票,买煤要用煤票……买任何东西都要用计划票,如果买东西没有票给再多的钱也买不到,而且还是限量供应,并不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的。”

我好奇的问爷爷:“那是不是在您那个时候也像爸爸妈妈现在一样每月都发工资?”

爷爷眯着眼,摇着头说道:“在我们那个年代啊!生活很贫困,我们是农民,在农村是靠挣工分,然后再根据你的工分来发粮食和计划票,不同的是要到年底才能跟你结算,所以买东西处处都要算计着。”

“爷爷,照这样说工分是越多越好,那你们是不是很小的时候也帮大人做事啦?”我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工分当然越多越好啦,不过挣工分是成年人的事,我们小孩子只能是帮父母做一些辅助性的事,如:打猪草、放牛或者烧火做饭。不像你们现在衣食无忧,什么事都不用你们做。”

听到这里,我不好意思的低下头,红着脸问:“爷爷,那你们上学吗?”

爷爷手中蒲扇摇摆的幅度渐渐慢了下来:“解放前,父母是将孩子送到私塾先生家里去读书,当时我们的课程也就是先生教教认字和算术,相当于你们现在的语文还有数学,那个年代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我只上了五年学。不像你们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一直要读到大学,甚至更高的学位。”

“你们那时候没有别的课了么?列如音乐、体育、生物?”我瞪大眼睛。

“没有了,当时没有条件学那些东西。不像现在的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爷爷慈祥的摸摸我的头。

“爷爷,除了帮家里干活和去上私塾,您一定也有属于自己的悠闲时光吧?你们都玩些什么呢?”我被爷爷这么一说变得不好意思起来,连忙又将话题转向了玩。

听到这个问题,爷爷的目光不禁变得柔和起来:“我们那个时候玩的可多啦!因为是在农村所以小孩子都会聚在一起滚铁环,看谁滚得又快又好,那些铁环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因为买不起玩具,只好亲自动手啦!太阳毒花花的时候,我们还会上树捉知了,不用多大功夫就可以捉到许多,用清水煮煮,撒点盐,香得很,连口水都油腻腻的,它还是好多人家办喜事时桌上唯一的荤菜呢!可以算是当时流行的饭后零食吧!当身上被汗搞得粘糊糊时,直接往河里一跳。以前的河水清澈见底,不像现在受到污染。在洗澡的时候还可以乘机逮小虾或者就地取材用铁叉捉鱼当然逮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就可以美餐一顿了。日子过得倒也充实滋润。”

相比而言,我的童年充满了爸爸妈妈的疼爱,是他们的掌上明珠,我们拥有爷爷那个时候无法拥有的物质享受。这相比而言,我幸运得多,生活在如此昌盛,和平安定的祖国。

我与爷爷的童年相比说明了中国在不断成长着、发展着、努力着、创新着。

生活条件的改善,我们的精神文化也在提高,这一切都源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迅速,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当我们的社会不断前进,童年不再像老辈们那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辛酸与遗憾。

但愿童年,是五彩缤纷的,就像那在群星闪烁的夜空中绽放的烟花,虽然短暂,却像昙花一现,美好的令人在记忆长河中永远挥之不去……

但愿童年,是纯真甜美的,就像那包装绚丽的棒棒糖拥有着世界上最令人回味的甘甜……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3

一、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展示观点,在价值中突出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

二、思维方法

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遵循“个别一般个别”的程序,探求新知以“个别一般”为主,坚持归纳法为主,演绎法为辅。让学生在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中,拥有获得新知的体验。

三、教学方法

以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为主,多设计讨论、辩论、演讲、调查等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活动,突出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四、实施程序及要求

本模式由搜集信息、导入新知、探究新知、集结观点、运用实践、加深拓展等六个环节构成。下面以《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把新授课的实施程序及要求作一说明。

(一)信息搜集

此环节是教学活动的准备。由于新课程中,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因此,在这个环节中,要树立以课标为中心的思想,广泛收集各种教学信息,为落实课标服务。为此,教师首先要充分研究所学教材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规定,把教材、教参等相关教育资源分析透、把握准。研究教材能否落实好课标,若不能,还需搜集其他信息,为落实课标要求服务。然后根据学生实际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及主要教学方法,设计出易操作、高效益的具体教学活动程序。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先看课标要求如下:

我们把这一标准与教材内容对比会发现:教材中描述了四种消费心理,课标要求是描述几种消费心理。这种差别告诉我们对消费心理不能固守在教材中的四种。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可以把学生中实际存在的如:爱美心理、安全心理等列入教学活动的范围,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消费心理具有多样性。

(二)导入新知

此环节要巧设新颖的开头导语,来激发学习兴趣,其具体方法多样,在新课程实施中要尽量多采用生活中丰富多彩的现象,选取典型生动的事例导入,会让学生感到知识与生活贴近,能更好地增强学习兴趣,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框的导入,就可以中学生当今典型的求异爱美心理引发的消费行为导入,既引发兴趣,又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本框第一个问题:消费心理面面观。

(三)探究新知

此环节是落实课标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灵活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以新型师生观,倡树教学民主,积极开展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促进生生间的合作学习。如《树立正确消费观》一框,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先把学生分成两组,对每一种消费心理,消费原则进行逐一讨论,让学生充分利用在生活中的获得的体验,对同一消费现象发表不同看法,形成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从而实现在价值中突出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

(四)集结观点

经过一系列的新知探究活动,学生在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中,必然获得一定结论,即得到了正确的价值标准,这些结论性的知识,需及时归纳梳理,以使学生今后准确规范地使用去分析解决问题。因此在新知探究结束后,可以以图表或提纲的形式整理本框主要观点。

如:《树立正确消费观》一框,观点集结如下:

1、消费心理面面观

2、做理智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五)运用实践

精心设计适量的习题,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题型要多样,倡导开放的综合的题型,既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又着眼发展能力的培养。选题要贴近社会生活,突出联系实际,富有时代特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框,可运用下题。

最近,雷晓燕一家正在闹矛盾。雷晓燕的爸爸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老板,拥有上千万资产。爷爷从乡下来城里后,爸爸花一千多元到酒店为爷爷义不容辞接风洗尘,又花几千元为爷爷购置生活用品。爷爷非常生气,看什么都不顺眼:晓燕正在上高中,好好的衣服说不穿就不穿了,说买就买,要那么多新衣服干什么?一到周末就下馆子,一出手就是几百元;春节快到了,父母又计划着贷款买车,开私家车去海南旅游过春节,这要花多少钱?这不是把子孙的钱都花了吗?爷爷大骂爸爸是“败家子”。

你赞成谁的消费行为?请说明理由。

(六)加深拓展

此环节作为课下作业安排,以丰富对学生学习评价的方式,锻炼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如:《树立正确消费观》一框,可这样安排:

1、撰写小论文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4

通过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龙王小学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主要内容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新世纪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以中队为单位,班队课上各班开展以“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为主题的班队课,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

2、小小真心话。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

3、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4、三分钟小故事演讲。利用晨读课的时间进行“三分钟小故事演讲”。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5、自选活动。各中小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鼓励创新。

6、孝歌我会唱。组织学生学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曲目自选;

三、总体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各中队要充分认识敬老爱老活动对少先队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使尽可能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中队要结合实际,围绕各项重点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要充分考虑队员的特点,注重活动实效

三、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四、活动对象

一至六年级全体学生

区新世纪小学

德育处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5

一、指导思想

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龙王小学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主要内容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新世纪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以中队为单位,班队课上各班开展以“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为主题的班队课,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

2、小小真心话。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

3、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4、三分钟小故事演讲。利用晨读课的时间进行“三分钟小故事演讲”。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超级秘书网

5、自选活动。各中小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鼓励创新。

6、孝歌我会唱。组织学生学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曲目自选;

三、总体要求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6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以中队为单位,班队会上各班开展以“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为主题的班队会,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

2、小小真心话。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

3、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

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4、制作一期以“九九重阳念亲恩”为主题的手抄报。

5、给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洗一次脚并写出心得体会,上交班级汇总交少先大队部。

二、指导思想

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小学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三、总体要求

1、各中队要充分认识敬老爱老活动对少先队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使全体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2、各中队要结合实际,围绕各项重点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要充分考虑队员的特点,注重活动实效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7

The Little Prince《小王子》这部电影是关于小王子的,也是关于一个女孩的,或者,更是关于我们内心深处的。原来,世界上有一些东西,必须用心去看。而那些只属于自己的美好,必须亲自用心去寻求和感受。

影片中女孩的妈妈是一个严谨如钟的人,她把女儿的未来规划在一个巨大的表格里:女孩的每分每秒都被精确地设计好了,即使是生日礼物,也不会有任何期待和些许惊喜。为了让女孩进入一所好学校,妈妈将家搬到了郊外。

在整齐划一的住宅区中,却有着一座格格不入的破房子,这座奇形怪状的房子恰好在母女俩住所的隔壁。一天,一个飞机螺旋桨突然破墙而入,打开了女孩的世界……

小女孩的到来,为飞行员老爷爷的生命带来了曙光。老爷爷给小女孩讲了小王子的故事,小女孩和老爷爷成了很好的朋友,他们都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友谊。

故事中的小王子居住的B612号星球只有一丁点大,他每天都要努力地铲除“猴面包树”的树苗。因为这种树苗很贪婪,如果让他们放肆地成长,就会带来大灾害。有一次,不知从哪里吹来一颗不同的种子,在小王子的细心照料下,它成长为一朵玫瑰。

小王子因不能忍受玫瑰的自负,离开了B612号星球,开始了星球旅行。331号星球上的国王自认为世上的一切都在他的统治之下,但事实上,没有人愿意服从他的命令。

小王子又淼搅硪桓鲂乔颍那里有一个戴着滑稽帽子的男人,他自大得无可救药,总是强迫别人称赞他。

漫长的星球旅行中,小王子饱受艰辛。在地球上,一只狐狸教会了他如何制造牵绊,如何驯服对方。然后,小王子和狐狸开始了共同的旅 程。在途经玫瑰园的时候,小王子又想起了他的玫瑰。

小王子的故事讲完了,对于故事的结尾,小女孩和老爷爷有不一样的看法,并因此产生了分歧。小女孩还大发脾气,抛下了这份友谊。然而在得知老爷爷生病住院后,她渐渐明白了许多,她回到了老爷爷的身边。快来看看她在医院里和老爷爷的对话吧。

The aviator: You are here. 你来了。

The little girl: I’m sorry.I’m so sorry for what I said. 对不起!我为之前说的话向您道歉。

The aviator: I don’t even remember. 我都不记得了。

The little girl: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8

新课程力求改变学生原有的单一、被动力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要转变学习方式,就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教学。化学计算的学习或复习对学生来说都是枯燥乏味的,甚至毫无创新可言,一味地练习让学生失去兴趣,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创设一种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情境,以计算复习为主,同时穿插一些化学的鉴别,调动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分析

化学计算一直是学生比较头疼的内容,从新授课到期中、期末及新课结束等复习、学习的环节,可以说是数次历练了,但每次遇到学生还是会皱眉头,主要是因为计算过程中不仅有较大的计算量,纯净物与混合物、元素与化合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无所适从,还有化学上对计算格式的要求甚高,同时与其他学科的要求又不统一,也让学生觉得千头万绪,理不清楚。所以复习这部分内容尤其要避免机械训练、题海战术,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各种关系,同时还要将规范性进行到底。本节课的复习主要是根据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铵盐的检验方法;

(2)能根据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学会提出问题,并进行一些简单实验的设计;

(4)通过从不从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2)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交流、讨论的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树立用事实说话崇尚科学的观念;

(2)感受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确立学以致用的思想。

四、教学准备

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拍摄化肥店的广告招牌,设计有效的教学情境,制作教学用的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分成三个板块:

1.化肥的鉴别

【情境1】能够“学以致用”是学习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化学在很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陪着小明同学一起到农村走走,看看他在那里遇到了哪些问题,该如何解决。

【投影】小明同学周末到乡下爷爷家去玩,可帮了爷爷大忙了。一进门看到爷爷正对着一包白色固体发愁,原来爷爷想买与上次一样的化肥,却忘记上次买的是什么了,剩余的外包装又不见了,只记得可能是硝铵、碳铵或是硝酸钾。爷爷说:“可能是碳铵吧?”小明说:“肯定不是。”聪明的你,知道小明是如何判断的吗?

(学生回答,并在教师提问下展开对化肥鉴别的讨论。)

设计意图:由于我现在的学生大都介于城乡之间,大部分学生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都住在乡下,创设这样一种教学情境,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第一环节让学生进行化肥的鉴别,防止一节课都是计算让学生有疲劳感,又复习了碳酸氢铵性质及铵态化肥的检验,一举数得。

2.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情境2】爷爷高兴地说:“小明真聪明,会学以致用了。你和我一起去买化肥吧。”两人来到一家化肥店门口,看见一个广告牌:(投影图片)本店新到一批上好硝铵,硝酸铵含量高达98%;氮元素含量高达36%,数量有限,欲购从速。爷爷说:“这家店不错吧?”小明想了想说:“不好,他把牛皮都吹破了。”想想看,小明为什么会这么说?

(学生积极投入计算,学生代表板书,教师点评)

【情境3】于是他们又换了一家店,这家店里的化肥种类很多,其中氮肥有碳酸氢铵:330元/吨;硝酸铵:800元/吨;尿素:1080元/吨,小明掏出纸笔写写划划了一会儿对爷爷说:“我们买 吧,这个最合算。”若是你,你会选哪种化肥?为什么?

学生讨论声四起,遇到困难主动寻求解决的方法。

(交流,学生互评、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继续创设情境,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解决问题都是主动的,用自己的所学能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让学生很有成就感,同时加强化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从事实中体会化学学科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解决同一问题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情境4】小明把化肥买回来后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他怀疑他们买的化肥不纯,很想知道这种化肥的纯度,你能帮他测一测吗?说出你的思路。(假设杂质不含氮,受热也不分解)

(学生讨论,交流时个个跃跃欲试,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提出了诸多方法,如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称量质量差、或用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测沉淀的质量等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测碳酸氢铵的含量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也正因为有难度才有挑战,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这里的实验设计及下面的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是本节课的高潮,也是重点复习的内容,通过自主设计实验,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管方法是否科学或可行,总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在师生共同讨论下不断改进或完善,在此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只是最终的结果。

【情境5】小明带了一些化肥样品来到学校,与同学合作用以下方法测碳酸氢铵的纯度:取17g样品于试管中加热至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中,消耗此稀硫酸100g,试计算化肥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

(学生计算、板书。)

教师点评学生的计算情况,强化化学计算规范性要求。

【情境6】你能根据你刚才设计的思路,模仿上题,再自编一条计算题吗?

(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让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思路编写习题,有利于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从解决别人出的题,到自己根据信息编写题目,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一个层次,对提高学生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同时大部分同学的设计是与初中化学计算题中的差量法密切相关的,对于这类方法的掌握很有好处,无论是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还是应试的角度出发都是很有效的。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借着小明同学的农村之行复习了化学上的两类计算问题,同时也希望能抛砖引玉,让同学们将更多的化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比如工业上的、生活中的等等方面。就农业上的问题我们也只窥探了冰山一角,了解了传统农业中的化肥问题,而现在有一种高科技农业,种植作物不需要土壤,你知道吗?

投影:作业(略)

设计意图:课堂应有连续性,作业的布置要有利于后一节课学习内容的展开,化学计算三部分内容本节课复习了两部分,还有一部分是与溶液有关的计算,由无土栽培中培养液的配制引入下节课的复习,让学生感觉每节课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其内在联系的,也让学生课后的复习有了更明确的目的性。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9

创新习作指导——学生心灵的呼唤 刘  继  海 素质教育呼唤人的主体性发展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写自己想说的话”“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是啊,世界是多元的、五彩的,那么学生的思维也应当是开放的、多维的、创新的。但目前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封闭式的教学和无端的条条框框,仍不断地挫伤着学生的写作兴趣,制约着写作水平的提高,致使学生被动地写,心态消极,生编硬造,那么“灰色作文”也就不足为怪了。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对学生的内心关注不够。习作本来就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作业,教师倘若忽略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就等于扼杀了儿童的创造力。 学习了新的课程理念,我一直在习作教学方面努力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我有以下体会: 1、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2、激发强烈的写作欲望。 3、拓展广泛的习作空间。 习作课应该是开放而有创新活力的,学生创造性习作的前提是创造性的习作指导,下面我以一次习作课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一、学生心灵的火花给了我创新的灵感 习作应当是学生内心自我感受的自我表达,这种表达充满了个性化的审美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情感态度对习作的影响,突出地强调了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我觉得“珍视”一词用得再恰当不过了,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人本理念。同时,“珍视”一词也向我们暗示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思维是充满灵性的,不多见的,有可能一闪即逝,作为教师要善于捕捉这可贵的瞬间。因此,习作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我觉得有效的“关注”不应当是一种旁观,而是一种师生情感的互动,心灵的沟通。教师首先要在心理上“屈就”学生,甚至自己当一当儿童。只有这样,教师的创新才能与学生产生共鸣。反之,学生的心扉不会向老师全部敞开。一次,我听一节三年级的习作指导课,题目是《介绍自己》。正当习作课进行到高潮的时候,一位同学兴奋地发言说:“老师,我想写自己是一片云,可以吗?”听到这个另类问题,我眼前一亮,多可爱的学生啊。授课教师被这个意外的问题拦住了,他迟疑一下说:“今天我们只说真实的,不说想象的,好吗?我发现那个同学的创作欲望似乎全没了。而此刻,在我的心中埋下了一颗创新的种子。 二、文前开源,寻找自己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可见我们有必要指导学生带着情感去感受生活。我深知学生们对大自然的喜爱程度,于是,我决定顺应儿童的天性,引导学生到语言与思维的“源头”——大自然。事先我对习作的事一字未提,只是说想带他们到大自然中找一找“自己”。学生一听兴奋而疑惑。 “就是找一找自己的‘偶像’——自己喜欢的一种树。”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迫不及待地纷纷发言。而有的学生则表示还没想好,需要看看再说。走出校园,学生们就像出笼的小鸟,在树林中,小河边,飞过来,飞过去,寻找着,观察着自然界中姿态各异的树。同学们不断地向我讲自己的发现和想法:“老师,我看到槐树的果实了,是扁扁的。”“老师,你快闻一闻这片叶子!”“老师……”此刻,我感到学生的心灵之门正向我敞开。我抓住了这一契机,对学生说:“那么,同学们就比一比自己心目中的树吧。”于是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赞美自己喜欢的树。看着同学们投入的样子,我暗暗地高兴。看来,大自然能够触动孩子们的心灵,激发出感情的火花,如果再创设出良好情景,便可以激活他们的表达欲望。 三、创设情境,抒发自己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只有善于创设情境,提升学生心灵参与程度,让学生真正地“自由表达”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我在第二天的习作指导中,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我先出示了习作题目《我是________》,然后作了自我介绍:“我是一名教师,我的爱好广泛……那么你呢?”学生顺理成章地想到了习作“介绍自己”,他们的回答自然也是水到渠成。这时,我话锋一转,“同学们都知道孙悟空有七十二变,我也有一变,你们信吗?”同学们大都微笑着摇头,目光中充满了好奇,有的同学故意“挑衅”说:“那快变吧!”“我是一棵梧桐树,我生活在一条小溪边……”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我的“自我介绍”打破了思维常规,把学生带入一个想象的世界,令他们眼前一亮,犹如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立刻溅起美丽的水花。学生用目光告诉我他们喜欢这富于创造性的表达。于是,同学们踊跃发言,同样富有创造性地介绍了“自己”。我见时机已经成熟就补充说:“你们只是一棵普通的树还不够好,你们可以充分地发挥想象,最好有自己的特点和思想,你们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在你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特别的事吗?”这么一说,学生的思想闸门立刻打开了,他们的发言也丰富起来,他们有的描述了“自己”一年四季的变化“……秋天,我的叶子逐渐变黄了,不久,‘小淘气们’纷纷和我告别,他们追逐着,嬉戏着,你撞一下我,我撞一下你,直到投入大地的怀抱他们才安定下来……”;有的倾诉了“自己”被砍伐的遭遇;有的想象了“自己”童话般的经历。普普通通的树被学生们赋予了新的生命,充分展示了他们的个性,寄托了他们的希望。一节习作课在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学生们还觉得意犹未尽,课后,孩子们围住我,继续和我交流着。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鲜明的个体,他们有着我们无法预测的想象力、创造力,他们的习作也应该是富有灵性的。因此,我们在习作指导中应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还给他们属于自己的空间,让他们的心灵在生活中激发出美的火花,在习作的过程中健康发展。我们的身边处处有创新点,时时有创新的可能。创新习作指导是点燃学生创造性写作的火种。 附:习作三篇 我  是  一  棵  垂  柳 王 金 苗(三年级) 我是一棵垂柳。我住在一个大门口,是五年前一位老爷爷将我种植在这里的。如今,我有五米多高,大碗口粗细,已经亭亭玉立了。 春天,和煦的风吹来了。我第一个发绿,打出芽孢,飞出柳絮,给大自然增添了一份美丽。我脚下的小草仰望着我羡慕地说:“柳树姐姐,你的枝条长长的,软软的,像一条大辫子,真漂亮!”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这时,一只燕子在我的头顶飞来飞去,我急忙说:“小燕子,小燕子,你在我的头顶搭巢吧!”小燕子说:“对不起,我还得捉虫子呢!” 夏天,暖暖的风吹来了。我第一个换上碧绿的盛装,我挺拔的身躯和浓密的枝条构成了一把大伞。我叫人们到我的伞下乘凉,享受着夏日里的凉爽。人们向我道谢,我微笑着说:“没什么,这是我应尽的义务。”  秋天,凉爽的风吹来了。我才不管呢,长长的枝条照样飘舞。可是,我的叶子逐渐变黄了,不久,“小淘气们”纷纷和我告别。他们追逐着,嬉戏着,你撞一下我,我撞一下你,直到投入大地的怀抱,他们才安定下来。 冬天,寒冷的风吹来了。我穿上厚厚的大衣,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偶尔,白雪姑娘碰醒我,叫我夸她的美丽,夸她的纯洁。我轻轻地碰了碰我的邻居——小榆树说:“你的衣服太厚了,暖和吗?”小榆树只顾睡觉不理我,我只好又闭上了眼睛。 春节到了,人们的欢笑声,鞭炮声惊醒了我。火红的对联,大红的灯笼,使我再也睡不着了。我慢慢地舒展筋骨,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呼吸新鲜的空气,准备报春。 人们总是夸我说:“美丽的垂柳,温柔的垂柳,懂事的垂柳,我爱你垂柳!” 我 是 一 棵 梧 桐 树 汤 禧 慈(三年级) 我叫小梧桐,小梧桐就是我。,我生活在一条马路旁。  初春,和风习习、细雨蒙蒙。我还在梦乡中,就被小鸟们叽叽喳喳的叫声吵醒了。它们说:“快看呀!快看呀!小梧桐长头发了。”我摸摸自己的树冠,哇!真的,我的头顶已经长出了许多芽苞,大小像黄豆。我看到自己的脚下长出了一片小草,高兴地说:“嫩绿的小草妹妹,你可真美呀!你是从哪来的,为什么去年没见到你?”小草害羞地说:“你也很漂亮呀!我是从土里钻出来的,刚刚发芽。去年我还是一粒种子,被风姑姑带到了你的脚下安了家。我们做好朋友吧!” 盛夏,我的那蒲扇般的叶子,挨挨挤挤的,织成了庞大的树冠,犹如一把绿绒大伞。我觉得有些口渴,就对白云说:“白云姐姐请给我倒杯水吧!”白云笑着说:“对不起,梧桐弟弟,我不会倒水,我帮你找乌云哥哥吧。”不一会,乌云果然来了,它带来了一场大雨。 深秋,我的叶子经霜后渐渐枯黄了,一片片黄叶簌簌飘落,那样子像飘飘悠悠的秋千。小燕子从我的身边飞过,对我说:“再见了梧桐哥哥,我要到南方过冬了。”我向燕子挥挥手说:“再见,我也一样要过冬了。” 严冬,我美丽的衣服被狠心的风婆婆夺走了,然而我没有皱眉叹气。好心的雪花爷爷见了,送我一床银被。我高兴地说:“雪爷爷,谢谢您送我的棉被!”雪爷爷说:“不用谢!小梧桐,你安安心心地睡一觉吧!” 我   是  一  棵  小   柳   树    白 春 辰(三年级) 我是一棵刚刚发芽的小柳树,是妈妈给了我生命。  我抬起头,看了看妈妈,哇!妈妈可真漂亮,你瞧!那挺拔的树干,还有那披肩的长发,就连她的影子也特别大,盛夏一到,她就为人们遮阳避暑。妈妈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她的叶子也大有用处,她一天散发出的氧气够两个人用一天的哩!可我……哎!我好羡慕妈妈呀!我什么时候才能变成妈妈那样美?什么时候能像妈妈那样也能做出更大的贡献呢? 想着,想着……我睡着了,而且我还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我梦见我也长得像妈妈一样挺拔,一样美丽了。夏天,太阳火辣辣地照射在大地上,人们都不约而同地说:“这该死的鬼天气,可真惹人讨厌!”正在这时,一位老爷爷从我身边路过,我急忙打招呼说:“老爷爷,您快到我的脚下乘凉吧。”老爷爷听了,笑了笑,慢慢地走了过来,对我说:“大柳树,要不是有了你,我还不知到哪乘凉呢。”我一听甭提多高兴了。第二天中午,我看见一个年轻人向我走来,我同样热情地向他打招呼,可是那个人头也不抬,我有些不解。没想到那个人突然从腰间抽出一把斧子,向我砍来。“啊!不……不要伤害我,我是你们的朋友……啊!”可是不管我怎么挣扎,呼救也无济于事。“我的胳膊呢,呜……”我伤心不已,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呀!第三天,老爷爷又从来乘凉,我已经没有心思再打招呼了,老爷爷见我这副模样,叹了一口气,失望地走了。“连老爷爷也不理我了,我以后再也不能为人们做贡献了,活着还有什么价值呀!呜……”我泣不成声。哭着,哭着我醒了。 妈妈奇怪地问:“怎么啦,这么伤心。”我把自己的梦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是呀,人类不停砍伐我们,说不定哪一天妈妈也被他们给砍了!”“人类的心这么狠毒,等我长大了,才不为人们遮阳、散发氧气呢!太阳越热越好,把人们都晒死得了,谁让他们这么忘恩负义呀!”妈妈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你还小,等你长大了自然会明白的,不管人类现在怎么忘恩负义,将来他们会醒悟的。我们只要还活着,就要散发氧气,为人们遮太阳,这是我们的责任。”听了妈妈的话我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单位:抚顺市望花区塔峪镇大甸子小学      邮编:113101 作者:刘继海 电话:0413—4106275(单位)    

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篇10

一、动画激趣,准备交流

(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讲述故事,并组织学生读《骑驴》的故事。)

师:那老爷爷应该听谁的呢?我们大家快动脑筋给爷爷出主意吧! (板书:应该听谁的。)

[用动画故事激起学生的兴趣后,组织学生读书,深入了解故事中不同人的不同观点。不但落实了“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的要求,为后面围绕话题进行交流作了充分准备,又把学生带进了故事的情境之中。]

二、搭建平台,指导交流

(组织学生进行同桌交流后,让学生自愿汇报想法,发现有的同学不赞同故事中的四种意见。)

师:有人没举手,那你们是什么意见呢?说给大家听听。

生:没举手的意见是一人骑一会儿。(全场笑)

师:哦,你说你的想法是一人骑一会儿。

生:(指着后排一同学)不是,是XXX的想法。(全场大笑)

师:噢,那你是代表他说出想法,是吗?

生:是。

师:(对全班)同学们,我发现他们的想法很奇特。(对发言的学生)我非常佩服你的胆量,敢说出自己的想法,真棒!那我就画一个代表你的形象啰!(板画女生头像)

[在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时,从未举手的同学中,巧妙地鼓励她说出独特的想法,并给予赞赏,树立了学生表达的自信心。]

(组织意见相同的同学组成小组进行交流,教师加入其中一组。然后各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中一组的代表用表演的形式汇报。)

师:(对全班)表演看完了,看懂了吗?

生:看懂了。

师:他们组是什么意思?

生:他们是一人骑一会儿。

师:你看得非常认真。你们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不但可以用语言表达,还可以用动作呀、眼神呀、表情呀表示自己的意思。你看,张老师的眼睛会说话,说什么呢?(做眼神)我喜欢你们呀!你们也用眼睛告诉我,你喜欢我吗?

生:(做眼神)喜欢!

师:哎,眼神和语言都用上了。真好!

[在学生表演之后,因势利导,启发学生采用多种交际手段进行交流,很好地贯彻了交际的要求。]

(在持“爷爷骑”与“孙子骑”两种观点的同学进行争论后)

师:唉,争来争去,我觉得又要尊老,又要爱幼,干脆爷爷孙子都骑吧。同意吗?

(持“都不骑”意见的小组学生──下称甲组──摇头)

师:摇头表示什么?用动作表示不同意是吗?那你要给我个说法,为什么不同意?

生:因为那头驴是小驴,压死了,谁来干活呀?

师:你考虑得有道理。

生:[持“两人都骑”意见的小组学生(下称乙组)]驴是很小,但它的力气很大。

师:你是说它有能力驮两个人,是吗?

乙组生:对。

师:那你把我这句话也加进去,说一下。

乙组生:驴是很小,但它的力气很大,有能力驮两个人。

师:嘿,很有道理呀。(对甲组生)服了没有?不服的继续反驳。

甲组生:驴……很小……

师:是呀!

甲组生:(思考后)我们都说要保护动物,驴也是动物。如果我们把它压坏了,怎么办?

师:哦,你很有爱心,知道要保护动物。这下可真让我为难了,你们说的也很有道理呀!

乙组生:你们爱护动物,我们是要向你们学习;但是你们要看它是什么动物呀,驴本来就是干活的。 (全场笑)

师:(竖大拇指)说得非常好!(对两组)你们是谁也没说服谁。

师:(对持“一人骑一会儿”意见的小组──下称丙组)你们是最有想法的啦,你们能不能把他们四组都说服了。

丙组生:如果爷爷骑驴,孙子走路,那孙子很累;如果孙子骑驴,爷爷走路,那爷爷很累;都不骑驴,还很笨;要是都骑驴,又要把驴压死了。我们组有一个好办法:先让爷爷骑驴,孙子走路。孙子走累了就让孙子来骑驴。这样,我也不累(孙子也不累),爷爷也不累,驴也不累。这样不是很好吗?(全场大笑,鼓掌)

师:真精彩呀!孩子们,这样一大段话她居然说得这么清楚、流利。是不是该送给地掌声啊?(全场鼓掌)

[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激烈的思维碰撞和言语交锋。在这里各组同学各抒己见,把表情、动作、语言都用上了,说的话有理有据,把各自的想法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得益于教师创设的情境让每位学生都进入了角色,也得益于教师在交际过程中的引导、启发和激励。]

三、感悟道理,总结升华

师(模仿爷爷):孩子们哪,你们的话真是太有道理了。那你们是不是很想跟我说几句话呢?

生:(激动地)爷爷,你一会儿听这的,一会儿听那的,真……(手指爷爷)你真……(全场大笑)

师:哦,你是说我没主见吧?

生:(顿悟)爷爷,你一会儿听这的,一会儿听那的,真没主见!

师:孩子啊,你说的太对了。我老了,脑筋不好使,你再说一遍,给大家听听。

(生大声再说一遍。)

[用模拟情境的方式,引领学生进入角色和故事中的爷爷进行直接交流,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故事蕴含的道理,并通过这一学生的重复语言让全体同学加深印象,巧妙地完成了本组课文的综合性主题教育。]

总评:这节课有三个显著特点:

其一,以《骑驴》这个故事为引子,拓展话题,让学生有话可说。全课从故事开始,组织学生说故事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意见──说自己的观点──说小组交流的结果──不同意见间的争论──与故事中的爷爷进行对话──提出自己的困惑,并互相出主意。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话题,这些话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顺着学生的思维提出,让学生都有话可说的。

其二,话题的提出和拓展中,多次创设有实际意义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有话想说。惟妙惟肖的音像故事,激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各环节的设计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故事的情境,成为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使得他们不吐不快。教师自己也充当其中的一个角色,和学生平等互动,更激起了学生交际的欲望。

其三,在交际过程生与生、生与师的互动中,巧妙组织,灵活引导,让学生有话会说。教师用示范、启发、补充、暗示等方法帮助表达有困难的学生学会表达,用赏识、激励等方法让有想法的学生敢于表达。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自我评价,调控和引导着说的、演的、听的、看的学生。教师这些教学手段的娴熟运用,有效地促使学生提高交际能力,养成交际的良好习惯,在交际中学会交际。

(张霜,小学高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