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明月与故乡的诗句十篇

时间:2023-03-29 11:35:10

关于明月与故乡的诗句

关于明月与故乡的诗句篇1

2、本知人心不似树,何意人别似花离。——萧子显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4、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怀。——白居易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6、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范仲淹

关于明月与故乡的诗句篇2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这是一首中国人熟知的唐人绝句,如果说要选十首大家最喜欢的唐人绝句,我想这首《静夜思》一定在其中。其一是因为它的作者是李白,李杜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其二因为情境易懂,没有什么高深或崇高的思想,无非是说一个人在异地他乡,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睡不着,想家了。其三因为韵律好听,这是一首声音最美的“唐诗”。

这首诗的声音很纯净,“光”、“霜”和“乡”三个韵字,江阳韵,幽幽长吟而出,一往情深。“光——”,这是一个拉长了的声音,它不轻不重,就像一个温柔的小手抓住了你灵魂深处的那个脆弱的地方,轻掐你一下,问:“疼吗?”第二句话,在同样的位置,“霜——”,这个“霜”字把第一句中等音量的句子一下子拉到了最低线——甚至声音跑到了地平线之下。继续一个江阳韵音,轻轻地再掐你一下,问:“还不疼吗?”已经两次去激宕你灵魂深处最脆弱的那个角落,如果再继续下去的话,便会失去美感,因为“霜”这个音已经到达最低了,所以第三句,一下子来了一个重的,就是“举头望明月”的“月”字。这个“月”是个入声字,特别响亮,特别短促,特别有力量。这回不是用“手指肚儿”去掐,用的是短短的指甲,掐着你心房深处那最柔弱的地方,那是已经连续被它掐过两次的地方。这第三下是狠狠地掐了你一下,但并没有掐住你不放,让你流血,只是让你记住,留下那一道血痕,让你的痛留在那个地方,问:“这下,你可疼了吧?”一个“月”字之后,那个小手的指甲没有掐牢你不放,而是放开:“低头思故乡”。第四句那个“乡”字,江阳韵又在同一个位置响起,放开了手,那个温柔的小手不再掐你了,轻轻地抚摸着那个被掐痛的地方,说:“不痛哦……”这是多么富有魅力的声音。

这样的韵字的美,伴随着节奏的缓急和声调的高低,将唐诗的声音美演绎到了极致。第一句:“床前明月光”,“床”字中等音高,慢慢起调,“前”字往上攀升,“明”字继续攀升,“月”字声音到达最高峰,顶住,然后“光”字往下缓落。第二句:“疑是地上霜”,一路声音徐徐降落,到“地”字,声音降到了最低,甚至往地平线下,“上”、“霜”二字则继续在“地”字的声音高度上滑落下去,“霜”是全诗声音最低沉处。第三句:“举头望明月”,“举”字在“霜”字的声音尽头,仄声昂起,又一路逐渐上扬去,到“月”字爬升到声音的最高处,定格!第四句:“低头思故乡”,“低”字缓缓开始回落,到“思”字,声音高度几与第一句的“床”字相当,然后,“故乡”二字便在这一水平面上向远处滑行开去了……

一般我们读起来,第一句中速沉稳缓缓吟出,第二句以慢速极缓的节奏把声音拉得长长的,压得低低的,到读“上”、“霜”二字时要几乎听不到声音,只有唇吻轻启,作出发声的口型。“举头”要读得急,这是转折的地方,是急转之处,至“望”字作一停顿,拉住奔涌的情绪,“明月”二字“明”字拉长缓读,“月”短促急急凑上,重(zhòng)读!“低头”与“举头”呼应,语调渐缓,“思”字一顿,稍停,“故乡”缓缓拉长读出去,似乎声音可以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似乎远在故乡的被思念的人儿都听得见了。

“乡愁”是中国诗歌中最为勾人魂魄的母题!中国是一个农耕型的国家,中国人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对土地对家园有着天生的依恋,常说“金窝银窝不如咱家的土窝”。正是这种身体上的依恋催生了中国人在心理上对故乡的依恋,无论你走得多远,无论你漂泊在外有多久,无论身处高屋华堂还是流离失所,无论你正飞黄腾达还是末路失意,你心底总抵挡不住“家”的诱惑。“故乡”、“家园”之类的词对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都是温暖的,犹如“九月九的酒”,让人着迷。

“静夜思”之所以让人着迷,就是因为它抓住了中国人灵魂深处最脆弱的地方——“故乡”。孩子也许不懂,但是那颗“故乡”的种子已埋在他们心底:喜欢大声读这首诗的是孩子,那时只是声音好听;真正读懂这首诗时,人大多不在故乡了,他们已行游在外,那一声“低头思故乡”会读得两行泪奔。

其实最真挚的情感不需构建复杂的情境,越是易说好懂,越具有强大的穿透力,最简单的情感往往能直抵灵魂。而月亮,便是这情感中最朴素的意象,其实我们不必纠缠于那张“床”是“绳床”、“胡床”还是“食床”、“卧床”,甚或是“井栏”,李白诗中九处单提“床”字,有五处肯定是卧床,剩下四处一个是供用的大床(《猛虎行》),其他也没有一个可以确定为“胡床”、“绳床”之类规格很小的坐椅(参见袁茹《李白版本嬗变及其诗学思想阐释》)。如果说“床”指的是“井栏”的话,那一定是在室外赏月,而李白的诗中似乎没有这样的“床”字指的是“井栏”。

在哪里看到月亮似乎不成为全诗的要紧处,全诗的要紧处在于月亮所蕴含的与故乡呼应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凄美的!中国古代的诗人几乎都走在回乡的路上,可他们就是不回家——不是害怕“近乡情更怯”,而是恐惧身体回家后精神仍在漂泊的撕裂感,终老故乡的诗人也许有,但中年就回家,在故乡的怀抱中慢慢变老的诗人真的很少。

在异乡的诗人渴望有一处精神的家园,而月亮便是最好的梦乡,只有“月亮代表我的心”。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月宫是浪漫的,因为有过嫦娥后羿的爱情;月宫又是寂寞的,嫦娥奔月之后便是孤影茕茕,虽有玉兔,但玉兔不能人语,虽有吴刚,但吴刚不能知心解意;月宫又是温暖的,因为有吴刚酿造的桂花酒;月宫又是不可及的,就像难回的故乡一样。

看到明月,想到故乡。若是圆月,若是人不能团圆,那便有一种忧愁打心底泛出,不可遏制。因此《静夜思》的“思”在题目中应该理解为“忧愁”更妥帖,读作去声sì。本来《静夜思》是一首新乐府辞,也就是唐代新创的流行歌曲,所以李白的这首《静夜思》也被宋代的郭茂倩编入《乐府诗集》卷九0《新乐府辞》中。

我们现在都很喜欢如前所录的《静夜思》的这二十个文字,然而,在宋代刻本郭茂倩的《乐府诗集》中却不是这二十个字,而是“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在所有宋代刻本中,这首《静夜思》文字均为这二十个字,完全一致不差丝毫(参见周勋初《李白诗原貌之考索》)。元、明、清时代则略有差异,现例举几种如次:“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忽见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起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床前见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参见袁茹《李白版本嬗变及其诗学思想阐释》)现在流行的文字是在明代定型,继而由清人蘅塘退士所编的《唐诗三百首》推广才流行开来的。

当然,我们似乎不必由此便抛弃时下流行的这二十个字,去还回李白原创的《静夜思》:“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文化是一个不断叠加累积的过程,传统也是在不断嬗变着的,“从普及传统的角度来说,大家遵循通行的版本就好了。”(参见张楠、莫砺锋《〈静夜思〉‘日版更接近李白原文’说法不确》)

在我看来,原作第一句的“看月光”语调有些重,“看”是个仄声字,所以明代人可能从声音的好听的角度有意这样误读误改了,因为明代人觉得一切的古人文字他们都是可以任意修改的,明代人刻书最不严谨。

第二句没有改变,声音好听之外,意蕴也很凄美,“疑是”,“好像是”的意思,李白另一首诗中还有“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无论将月光比作白雪,还是将月光比作秋霜,都有清冷的意蕴。这是孤身一人寄居他乡的滋味。

第三句“山月”与“明月”则各有所长了。意境清远,“山月”为佳。未必是朗照的圆月,兴许是月半弯时,斜挂山间,透窗远望或倚门遥看,落寞的心绪只有诗人自己能够知道。意境绵长,“明月”为好。明月清辉,一轮圆月,天各一方地看,互相都把绵绵的相思托付给了这朗月。家乡的你,异乡的我,明月是我们的心跳。

关于明月与故乡的诗句篇3

1.复习有关“送别”“思乡”的古诗词,积累诗句,提高理解运用古诗的能力。

2.通过“送别”“思乡”的古诗词归类,学习整合归类古诗的方法。

3.通过诵读“送别”“思乡”的古诗词,进一步培养珍惜友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贺卡

【教学预设】

一、导入

知道刚才听到的这首歌叫什么吗?(送别)再过一个多月,大家就要离别母校,离别亲爱的老师和同学了。一说到要离别,总让人感到难舍难分。你们知道诗人离别时往往会干什么吗?(写诗)

二、复习回顾

1.送别意

师:是呀,“离别”是诗人们歌咏的永恒主题,诗人们书写了大量的送别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板书:送别)

大家还记得哪些关于送别的古诗词呢?能背一背吗?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赠汪伦》唐·李白、《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别董大》唐·高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这些诗有课堂内学过的,也有课外积累的。从哪里可看出这些是送别诗呢?

①诗题:你真善于发现。一般情况,送别诗的诗题中往往含有送、别、赠字眼,以及送别的人。

②诗句:诗句中也有直接的提示(故人西辞、平明送客、又送君归去等)

③诗意:那你知道诗人写这些诗要表达的是什么吗?比如说这两首:

出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

看看这两首诗,李白想表达什么?从哪里可以看出?

小结:是啊,送别诗的内容表达的是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一类。

2.思乡情

过渡:同学们,“送别”是诗人们歌咏的主题,思乡是诗人们歌咏的另一个永恒的主题。(板书:思乡)那么你又积累了哪些表达思乡的诗呢?

出示思乡诗题:《静夜思》《泊船瓜洲》《秋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夜书所见》《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长相思》《忆江南》。

为什么这些是思乡诗呢?

小结:这些诗都表达了远在异国他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我们把它们归为思乡诗。

同桌相互背一背。

三、积累运用

第一关:诗句对对碰:

1.劝君更尽一杯酒,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2.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3.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题目:___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

第二关:是非辨辨清

1.“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诗句中的“妻子”指杜甫的夫人,全诗突出了一个喜字。( )

2.“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没有写写信的具体过程和具体内容,只撷取家书就要发出时的这个细节,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

3.《赠刘景文》是一首送别诗,是诗人苏轼送别刘景文的古诗。

( )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诗句中没有错别字。( )

第三关:快乐填填看

出示练习纸,学生自行填空后校对。

课件一:教师结合视频叙述:在宁静的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诗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吟起了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课件二:“钟灵毓秀、山摇地动、只争朝夕、隔墙有耳、数不胜数、重见天日、山清水秀”,这七个成语中藏着王安石的一句诗,是钟山只隔数重山。它的题目是《泊船瓜洲》。诗的最后两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知道这首诗中哪一个字用得最传神?为什么?

课件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诗圣”杜甫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听到河南河北被官军收复,不禁大喜若狂,遂生青春做伴,乘舟返乡的遐想。于是诗篇就有了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做伴好还乡。”诗人把内心的狂喜之情,作了进一步的渲染与升华,从而表达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课件四:《泊船瓜洲》王安石的乡愁是融于满目的春色之中,(春风又绿江南岸);《静夜思》李白的乡愁是由皎洁的明月唤起的;《秋思》张籍的乡愁是由萧瑟的秋风引起;《长相思》中,诗人纳兰性德所描写的关外将士的乡愁却是由北方的风雪勾起的。

师:可见,同是表现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所借的景是不同的。

四、拓展写话

过渡语: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我们也将离开我们生活六年的母校,告别朝夕相伴的同学,走向初中生活,让我们也来写几句。

出示:1.在这依依惜别之际,给哺育我们的母校、亲爱的老师或朝夕相处的同学写上几句临别赠言。你可以适当引用一些诗句加以表达。

先出示,你可以用上下列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

2.再过二十年,也许我们同学天各一方,每个人也有了不同的家,也许你的家在繁华的大都市,也许你的家在偏僻的小山村。也许你会想起家乡,想起儿时的同学、老师和母校。请你选择恰当的诗句把你的思念写下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写后交流,相互读读修改。同学们可以保存作纪念,也可以送给老师或同学。

五、欣赏歌曲

同学们,古诗词语言简洁,意义深厚,不仅可以吟诵,还可以歌唱。

(欣赏古诗视频歌曲:明月几时有)齐唱古诗。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主要复习了送别诗、思乡诗。根据内容分,还有山水田园诗、爱国诗、哲理诗等,如果你能把小学生必背的80首和书本上学过的古诗词进行分类,再背下来,肯定会终身受用的。

板书:

关于明月与故乡的诗句篇4

关键词:科举;科场试诗;儒家经典;接受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1-0153-05

诗是唐代重要的科场应试文体之一,与赋并列杂文试。科举试诗是朝廷对刘思立调露二年(680)所指进士科“止试策”有伤肤浅的纠偏举措。从永隆二年(681)八月所颁《条流明经进士诏》中“进士试杂文两首,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①句看,诗应是进士所试杂文两首中的重要选项。无怪乎明人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十八《诂笺三・进士科故实》中云:“唐进士初止试策。调露中,始试帖经,经通试杂文,谓有韵律之文,即诗赋也。”②

唐代科场试诗大体分为省试和州府试,这两个层次的科场试诗均属政府行为,很大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文化导向。当诗作为取士文体出现时,它无疑具有了参与政治建设的特殊意义。作为具有特殊意义的取士手段,其命题起着反映朝廷文化旨趣和思想导向的作用。从永隆二年诏书“识文律者,然后并令试策”这一点来看,应试诗首先突出了诗体的文学性一面。

唐代自立国便确定了儒家经典的政治地位,唐高祖于武德二年(619)下诏兴学崇儒,在国子学立周公、孔子庙,四时致祭;唐太宗更是锐意经籍,倡导儒术,尤其“以经籍去圣太远,文字多讹谬,诏前中书侍郎颜师古考定《五经》,颁于天下,命学者习焉。又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诏国子祭酒孔颖达与诸儒撰定《五经》义疏,凡一百七十卷,名曰《五经正义》,令天下传习”③,成为盛事。综观唐朝历史可以发现,在具体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儒家经典是被作为基本指导思想的。在这种尊经崇儒的文化氛围中,作为“圣贤微旨”的儒经必然也会对国家的科考应试诗存在影响。

综观唐代科场试诗,史、子以及《文选》均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就现存唐代科场试诗作品而言,除即事命题外,对其影响较大的要数儒经和《文选》了。而据笔者统计,儒经对唐代科场试诗的影响又大于《文选》,单以命题为例,现存科场试诗作品中题出儒经者占15题,比出自《文选》者多了3题。若从命题、行文、用典等方面综合考察则可发现,科场试诗与儒经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儒家经典对唐代应试诗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命题上。具体而言,主司或以正经原文命题,或以后世注解命题,其中前者明显占有主导地位。而在这两类

收稿日期:2014-11-20

*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经学背景下的唐代应试文学研究”(2012BWX02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取士文学研究与文本整理”(14BZW048)。

作者简介:王士祥,男,郑州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郑州 450001)。

命题中,又表现为直接取用原句和化用经文或注解两种情形。

以正经原句或截取原句中相关语词作为科场试诗题目,是主司以儒经为诗题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这考察的是应试者对正经的把握,避免了“不读正经”的弊病。开元十九年(731)进士科试《洛出书诗》,此题出自《周易》。《周易・系辞上》云:“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④题中“洛出书”三字出自《周易・系辞上》之原句。如此命题情形者还有贞元十五年(799)进士科试《行不由径诗》,此题出《论语》。《论语・雍也》云:“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⑤大中八年(854)进士科试《振振鹭诗》,题出《诗经》。《诗经・鲁颂・有》云:“振振鹭,鹭。”⑥《诗经・周颂・振鹭》亦云:“振鹭,于彼西。我客戾止,亦有斯容。”⑦乾宁元年(894)进士科试《东风解冻诗》,题出《礼记》。《礼记・月令》云:“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⑧此类命题情形还出现在府试中。《文苑英华》收马戴《府试水始冰》诗,题出《礼记》。《礼记・月令》云:“孟冬之月”,“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⑨。

有时有司命题虽以正经为本,却显得稍有变化,这种情形在科场试诗中表现得亦较突出。天宝十五载(756)进士科试《东郊迎春诗》和上元二年(761)进士科试《迎春东郊诗》,二题同出《礼记》。《礼记・月令》云:“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⑩二题无疑都是以“迎春于东郊”为本的,但前题进行了语序倒装,后题则省略了“于”字。又据孟二冬《〈登科记考〉补正》,贞元十七年(801)进士科试《闰月定四时诗》,题出《尚书》。《尚书・尧典》云:“帝曰:‘咨汝羲暨和,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元和元年(806)进士科试《山出云诗》,题出《礼记》。《礼记・孔子闲居》云:“清明在躬,气志如神。耆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山川出云。”此二例均取句中数字为题。元和八年(813)进士科试《履春冰诗》,题出《尚书》。《尚书・君牙》云:“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以题中“履”变句中“涉”,字虽异而义实同。长庆二年(822)进士科试《琢玉诗》,题出《礼记》。《礼记・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显然亦属此类。

与以正经原句或截取原句中相关语词为题相比,根据正经或注解总结归纳出诗题则表现出了一定的创造性。比如贞元二十一年(805)出自《论语》的进士科试《沽美玉诗》题便表现出了这一特征。《论语・子罕》云:“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题中“沽美玉”三字虽见于引文中,但并非三字连文,命题者拈出“沽美玉”三字实则是对引文意义的理解和概括。又如元和十三年(818)进士科试《玉声如乐诗》,题自《礼记》化出。《礼记・聘义》云:“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此题概括性较上题更强,“叩之”即叩玉,叩之则发“清越以长”之声,且“其终诎然”,声音延续则清越,终止则戛然,全然合乐,故称“乐也”,亦即题中所谓“玉声如乐”。如此类者还有元和四年(809)进士科试《荐冰诗》,题出《礼记》。《礼记・月令》云:“天子乃鲜羔开冰,先荐寝庙。”荐冰属祭祀行为,指天子在仲春时取用冬天凿取并窖藏的冰块时先以之献祭祖庙,题中“荐冰”包含了引文中应有的信息。

除了以上所举题出儒经正文诸例外,尚有介于正经与注解之间者。如《文苑英华》所收吕温《河南府试乡饮酒》诗,题中“乡饮酒”即“乡饮酒义”或“乡饮酒礼”,出自《礼记・乡饮酒义》或《仪礼・乡饮酒礼》。《礼记》和《仪礼》中分别有“乡饮酒义”和“乡饮酒礼”篇,且二篇开篇即称“乡饮酒义”“乡饮酒礼”,所以吕温所试此题直取其三字亦有可能。但“乡饮酒义”和“乡饮酒礼”仅是篇目,其义、礼究竟所指为何却需详论。而《仪礼・乡饮酒礼》贾公彦疏引郑玄《三礼目录》则云:“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宾之,与之饮酒,于五礼属嘉礼。”寥寥数语,点明义、礼之内涵,更有利于命题和应试者理解、写作。

从上述诗题源出可见,儒经在唐代科场试诗命题中是存在客观差别的。具体来说,以《周易》为题者1例,以《论语》为题者2例,以《诗经》为题者1例,以《礼记》为题者8例,以《尚书》为题者2例,同出《礼记》《仪礼》者1例。《礼记》显然是主司命题的主要文献。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李唐重礼的具体表现。如唐德宗所颁《令应选人习〈三礼〉诏》中云:“王者设教,劝学攸先,生徒肄业,执礼为本。故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又曰:‘安上治人,莫善于《礼》。’然则《礼》者,盖务学之本,立身之端,居安之大猷,致治之要道。”在唐人看来,礼成了立身入仕之本。所以,科场试诗以《礼记》为代表的儒经为题,完全是与这种文化导向相一致的。

主司既以儒经为题,应试者则需根据题目出处细味经义,然后在迎合朝廷需要的情况下以诗体表达自己的理解。现存15题35首科场应试作品均表现出此类模式。以贞元十五年(799)进士科试《行不由径诗》为例,试看封孟绅诗:

欲速竟何成,康庄亦砥平。

天衢皆利往,吾道本方行。

不复由蓬径,无因访蒋生。

三条遵广道,九轨尚安贞。

紫陌悠悠去,芳尘步步清。

澹台千载后,公道有遗名。

此题出《论语・雍也》,通过澹台灭明之既公且方的品质以喻得人,故“行不由径”一词便具有了形容人正直端方的含义。作者措辞时时以求端正为要,如首联下笔拒绝速成之法,唯遵行康庄砥平之大道,表现出了对正道的向往。第二联以行为正直自任,“天衢”指京都大路,这才是作者“本方行”的直道,其实作者以“吾道本方行”阐明自己决心谨行大道的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的品质。第三联以“蓬径”“蒋生”表明了自己不循小道的志向,与上联形成对比关系。“蓬径”即荒僻的道路,“蒋生”即汉代蒋诩。据晋代赵岐《三辅决录》载,蒋诩以廉直著称,后因不满王莽专权而辞官隐退故里,闭门不出,其舍中有三径,故后世常以“三径”代指隐士住所。第四联中更是以“三条”“广道”“九轨”“安贞”等词汇高密度表现自己对大道的遵行意志,“三条”本指三条大路,亦泛指都城通衢;“广道”即正道、大道之谓;“九轨”出自《周礼》,指城中大道;“安贞”出自《周易》,指静而正。至第五联,又以“紫陌”代指大道,再次展示了作者品性。“行不由径”本由澹台灭明引出,故作者尾联以之作结,既扣住了出典,又再次以生动的例证突出了自己的追求。总之,全诗或正说或反论,或言行事,或言立身,紧紧围绕遵行正道展开。

再以吕温《河南府试乡饮酒》诗为例,此诗为吕温贞元十四年(798)登进士第前府试作品。诗曰:

酌言虽旧典,刈楚始登堂。

百拜宾仪尽,三终乐奏长。

想同莺出谷,看似雁成行。

礼罢知何适,随云入帝乡。

乡饮酒为源自周代之选贤嘉礼。周代乡学三年业成大比,考其德行道艺优异者,荐于诸侯,将行之时,由乡大夫设酒宴以宾礼相待,谓之“乡饮酒礼”。因此,河南府试以“乡饮酒”为题表现出地方政府为朝廷选贤、荐贤的初衷,那么应试者自然要通过乡饮酒这种仪式表达自己入仕的愿望。

“乡饮酒”既然是酒宴之礼,所以作者开篇破题言酒。“酌言”即酌酒,出自《诗经・小雅・瓠叶》“君子有酒,酌言献之”句。此礼因源自周代且历朝沿用,距其应试时可谓久远,故称“旧典”。“刈楚”出自《诗经・周南・汉广》:“翘翘错薪,言刈其楚”,本意是砍取牡荆,此处借言选拔人才,所以才有“登堂”之说。第一联出句与对句俱用《诗经》典,一言求贤,一言荐贤,完全迎合了题中应有之意。第二联写乡饮酒宴上的礼乐制度。据《仪礼・乡饮酒礼》可知,被选中参加活动的贤者从被告知至活动结束,宾主之间要多次拜谢和答拜,因此作者有“百拜”之说;又《礼记・乡饮酒义》“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一遍为一终。据贾公彦疏可知,乐工所歌者《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吹笙者所吹之曲为《南陔》《白华》《华黍》;“间歌”谓歌一曲则吹一曲,依《乡饮酒礼》,歌《鱼丽》则吹《由庚》,歌《南有嘉鱼》则吹《崇丘》,歌《南山有台》则吹《由仪》;“合乐”谓歌唱与乐奏同时进行,贾公彦疏云:“若工歌《关雎》,则笙吹《鹊巢》合之;若工歌《葛覃》,则笙吹《采蘩》合之;若工歌《卷耳》,则笙吹《采萍》合之。”“三终”指四个环节皆为三遍,仪式隆重而烦琐,故吕温称“三终乐奏长”。接下来诗人以“莺出谷”“雁成行”表达自己的入仕愿望。“莺出谷”本自《诗经・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以黄莺出谷迁乔比喻入仕或升迁;“雁成行”即雁行,古人常喻以列位朝官。被推荐为贤人的最终目的是入朝辅佐帝王,因此作者卒章言志,在尾联毫不掩饰地喊出了自己的心声:“礼罢知何适,随云入帝乡。”“入帝乡”便是每一位举子的应试理想。诗从酒仪至渴望入仕一气呵成,全在诗题笼罩之内。

从对吕温《河南府试乡饮酒》诗的分析中,我们明显感觉到,应试者不仅要对出自儒经的诗题进行阐释,而且在阐释中多次援经入诗,使应试作品显得经学气息浓郁,诗歌甚至成了儒经思想的一种表达方式。元和四年(809)进士科试《荐冰诗》,现存作品5首,其中,陈至创作的诗突出反映了这一特征:

凌寒开固冱,寝庙致精诚。

色静澄三酒,光寒肃两楹。

形盐非近进,玉豆为潜英。

礼自春分展,坚从北陆成。

藉茅心共结,出鉴水渐明。

幸得来观荐,灵台一小生。

全诗六联,无不和儒经有直接关联。第一联出句“凌寒开固冱”与《左传》有关。《左传・昭公四年》谓:“其藏冰也,深山穷谷固阴冱寒,于是乎取之。”“凌寒”即“凌阴”,《诗经・国风・豳风》:“三之日纳于凌阴”,毛传称:“凌阴,冰室也。”“固冱”系“固阴冱寒”之简略,此处指冰。首联对句中“寝庙”见于《诗经・小雅・巧言》:“奕奕,君子作之。”第二联中“三酒”出自《周礼》,《周礼・天官・酒正》有“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郑玄注云:“郑司农云:‘事酒,有事而饮也;昔酒,无事而饮也;清酒,祭祀之酒。’玄谓事酒,酌有事者之酒,其酒则今之酒也;昔酒,今之酋久白酒,所谓旧者也;清酒,今中山冬酿接夏而成。”“两楹”指正厅中的两柱,为房屋正中,出自《礼记》,《礼记・檀弓上》有“殷人殡于两楹之间”,后人以两楹为停放灵柩、祭祀等举行重大仪式之所在。第三联出句中“形盐”一词出自《周礼》,《周礼・天官・笾人》有“朝事之笾,其实、、白、黑、形盐、、鲍、鱼、”,所谓“形盐”,即“筑盐以为虎形”,供祭祀用;对句中“玉豆”出自《周礼》,《周礼・春官・外宗》云:“外宗掌宗庙之祭祀,佐王后荐玉豆,视豆笾,及以乐彻,亦如之。”贾公彦疏:“佐王后荐玉豆者,凡王之豆笾,皆玉饰之。”第四联出句来自《礼记》,据《礼记・月令》可知,天子荐冰之祭时属“仲春”,故称“礼自春分展”;对句出自《左传》,《左传・昭公四年》云:“古者,日在北陆而藏冰,西陆朝觌而出之。”第五联出句中“藉茅”语本《周易・大过》“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孔颖达疏:“荐藉于物用洁白之茅,言以洁素之道奉事于上也。”古人祭祀讲究洁净心诚,因此用白茅垫祭品,表示对神的敬意。尾联出句中的“观荐”出自《周易・观》:“观盥而不荐,有孚若。”对句中的“灵台”出自《诗经・大雅・灵台》。可见,陈至诗无一联不与儒经有关。

作者如此频繁地引儒家经典入诗,不仅表现出深厚的经学根底,同时更折射出当时儒经在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地位。在以经为题具有规定性特征的情况下,引经作诗似乎在情理之中。因为以经解经一向是儒经注释的重要表现形式,似乎也只有如此才能更加切近经意。这种引经入诗的写作方式无疑是对以经解经模式的借鉴。其实,不单以儒经为题时应试者会对儒经表现出青睐,即便在题目与儒经无甚直接关联的情况下,作者在创作中依然会适时地引经入诗。

以贞元八年(792)博学宏词科试《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为例。史载,唐德宗贞元五年(789)正月敕,规定“自今宜以二月一日为中和节,以代正月晦日”。如此,则中和节是贞元年间新兴节日,虽然其“中和”二字来自儒经,但与直接以儒经为题不同。现存陆复礼科场作品开篇句“春仲令初吉,欢娱乐大中”则同样引经入诗。“春仲”即仲春,阴历二月;“初吉”即朔日,阴历初一日,故“春仲令初吉”意为阴历二月一日,开篇首句破题中“中和节”三字。而更妙之处在于,首句系从《诗经》中化出,《诗经・小雅・小明》云:“二月初吉,载离寒暑。”故陆复礼诗首句实则即《小明》篇之“二月初吉”。第二句“大中”语本《周易》。《周易・大有》云:“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此类情形在唐代科场试诗中俯拾皆是,此处不再一一举例。

学界向以应试文学多歌功颂德之声而持贬抑态度,其实这是特定背景下的文学创作,因其特殊需要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表达模式,目的是为了成功登第。客观而言,应试文学歌功颂德与现实主义诗歌抨击社会弊病都是文学表达的需要。即便以“惟歌生民病”为己任的白居易,其应试文学与讽喻诗创作同样表现出不一致的特点。这是文学表达的多样性特征,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是应该予以理解的。当这种表达模式与儒经相结合,自然就形成了鲜明的雅正审美风格。这种审美风格的具体表现除了上举以经解经不逾规矩的诗例外,颂美和温柔敦厚的含蓄美也是比较突出的表现。

就像科场试诗几乎总能和儒经扯上关系一样,每一首科场试诗无不表现出颂美的特征。可以说,应试者为了实现登第的愿望,自发地在创作中使颂美成为科场试诗的重要审美内涵。以开元十九年(731)进士科试《洛出书诗》为例,此题现存诗4首,其中,萧昕诗云:

海内昔凋瘵,天网斯。

龟灵启圣图,龙马负书出。

大哉明德盛,远矣彝伦秩。

地敷作功,人免为鱼恤。

既彰千国理,岂止百川溢。

永赖至于今,畴庸未云毕。

前四句融颂美于叙述之中。萧昕带读者穿越时空,先言远古之“凋瘵”“”,生民困弊,社会处于无秩序之中,河图洛书应时而出。河图、洛书均属符瑞。在古人看来,符瑞是上天对世间圣君仁德的回应,亦即天人感应。也正是因为如此,同年郭邕《洛出书诗》开篇即称“光宅被寰区,图书荐河洛”。伏羲取法河图始画八卦,大禹依洛书作九畴,因此引出第三联,这不仅是对河图洛书的歌颂,更是对大禹功绩的肯定。大禹治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举,其意义即第四联所云“地敷作功,人免为鱼恤”。而第三联、第四联正印证了《左传》中对洛书禹功的认识,《左传・昭公元年》云:“美哉禹功,明德远矣。微禹,吾其鱼乎!”大禹之功不仅仅在于导水入海,同时还有“既彰千国理”的政治意义,亦即《左传・昭公元年》中刘子所云“吾与子弁冕,端委以治民、临诸侯,禹之力也”。结尾处更是热情洋溢地歌颂洛书和大禹之功,直到今天依旧兆民受益。尽颂美之能事者不止萧昕一人,同年郭邕诗云“微造功不宰,神行利攸博”,张钦敬诗云“谬此叙彝伦,寰宇贺清谧”,叔孙玄观诗云“东都主人意,歌颂望乘舆”,无不洋溢着歌功颂德的热情。

如果说《洛出书诗》侧重歌颂历史明君的话,天宝十五载(756)进士科试《东郊迎春诗》和上元二年(761)进士科试《迎春东郊诗》则借迎春仪式歌颂了现实中的帝王。皇甫冉《东郊迎春诗》云“彩云天仗合,玄象太阶平。佳气山川秀,和风政令行”,看似对迎春仪式的所见所感,实则落脚点在“太阶平”“政令行”上。换言之,迎春东郊的常规性活动在作者看来是太平景象的表现。王绰《迎春东郊诗》云“睿泽光时辈,恩辉及物新”,“睿泽”“恩辉”即皇帝的恩泽,不仅泽被时人,而且恩及万物。这种将自然描写与歌功颂德融合的做法也是含蓄美的表现。

儒家文化讲究温柔敦厚,这促成了科场试诗含蓄美的形成。事实上,儒经中不乏通过比兴手法或引申义抒情言志的例子。当这种情况出现在科场试诗中时,自然便表现为含蓄美风格。如前举吕温《河南府试乡饮酒》诗“想同莺出谷,看似雁成行”句以“莺出谷”“雁成行”为喻表达自己渴望入仕的愿望,既表明了意愿,又显得不那么突兀;又如王绰《迎春东郊诗》结尾称“谁怜在阴者,得与蛰虫伸”,将自己比成冬眠的小虫,以阳春到来比喻渴望得到帝王垂青。不仅像这样以单句的形式委婉表达政治愿望在科场试诗中俯拾皆是,即便在全诗中体现含蓄美者亦不乏见。

应当指出,唐代的科举考试虽对儒家思想在大众中的接受和推广有极大促进作用,但通过科举入仕,却并非易事。科举的艰难常见于唐人笔下,如赵嘏在《下第后上李中丞》诗中称:“落第逢人恸哭初,平生志业欲何如。鬓毛洒尽一枝桂,泪血滴来千里书。”寥寥数语,志业难成的辛酸顿见!似赵嘏久困科场数举及第者不胜枚举,即便如韩愈亦在《上宰相书》中坦率地说“四举而后有成”。可是,纵然如此,当那些应试者坐到考场上时,依旧会把所有的希望通过笔端含蓄地寄托在皇帝身上。这无疑是儒家温柔敦厚精神的突出体现。

通过以上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儒家经典对唐代科场试诗表现出诸多层面的影响。在行文中,应试者常援经入诗,不仅表现出了其深厚的经学根底,使应试作品显得经学气息浓郁,更折射出了当时儒家经典在科举考试中的重要地位。

注释

①宋敏求:《唐大诏令集》,商务印书馆,1959年,第549、461页。

②胡震亨:《唐音癸签》,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160页。

③刘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第4941页。

④孔颖达:《周易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第107、49、43、33页。

⑤邢:《论语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第40、60页。

⑥⑦孔颖达:《毛诗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第510、487、350、28、219、191、284、297页。

⑧⑨孔颖达:《礼记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第176、213、177、554、413、661、186、80页。

孔颖达:《尚书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第15、189页。

贾公彦:《仪礼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第55、63、63页。

董诰等辑:《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第568页。

李等辑:《文苑英华》,中华书局,1966年,第924、928、894、881、898、898、889、889页。

孔颖达:《春秋左传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第460、460、446、446页。

贾公彦:《周礼注疏》,中华书局,1998年,第50、52、212页。

关于明月与故乡的诗句篇5

亲人之间的相互惦念是人的本性,人之常情。在唐诗中有许多令人感动的亲情诗篇。下面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从小生活孤苦贫寒,是母亲抚养孟郊兄弟长大成人。长大以后,孟郊屡试不第,漫游各地,直至将近五十岁在母亲的督促下才考中进士。几年之后,他被任用为溧阳尉,于是迎奉母亲走马上任,此诗大约就是这时所写。这首诗历来被认为是一首歌颂伟大母爱的绝唱。头两句从物到人,写出了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之情。三、四句通过缝衣的特写,集中表现了慈母对即将远行儿女 的怜爱难舍、关怀备至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以春日阳光比喻母爱,以小草比喻儿女,母爱像春天的阳光哺育着小草,如同小草的儿女又怎么能报答母爱呢?这首诗写出了人类最伟大的母爱,引起了千千万万读者深深的感情共鸣。

家是亲人居住聚集的地方,是生活的大本营,是避风的港湾,是亲情的根基。思念家人,亦是人之常情。唐诗中有不少思家之作,仅举一首为例:

月 夜

杜甫

今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公元756年安禄山攻陷潼关后,杜甫一家逃往州(今陕西富县)。后杜甫企图赶往灵武(今属宁夏)为平叛效力,不料途中被叛军捉住,被拘在沦陷后的长安。在拘留期间明明是他思念家人,但这首诗却写家人在州望月思念他,原因是他担心的不是自己失去自由,而是妻子对自己处境的焦虑。诗中写妻子此时在州独自看月惦念陷于囹圄的他,而小儿女尚不懂事。诗中想象妻子忧心忡忡、夜不能寝的样子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共依薄帐,让月光映照我们泪痕已干的笑脸呢?这首诗构思奇特,情真意切,深婉动人,充分表达出离乱中对家人的深切思念。

兄弟姐妹十指连心,唐诗中也有手足之情的描写。其中著名的如: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亲人之作。他的家乡在今山西永济,地处华山之东,故称“山东兄弟”。前两句写自己身在异地,每逢佳节思亲的情感就会倍增。一个 “独”字,两个“异”字充分表达出此身在外心如浮萍的感受。后两句想象兄弟们在家乡佳节登高的情景。按照习俗,今天兄弟们都戴着辟邪的茱萸登高,但此时却缺了自己一人。似乎是在替兄弟们感到遗憾,但在这曲笔之中更显示出了作者思念之深。这首诗情感真挚,蕴含丰富,反映了兄弟之间普遍的情感体验,成了广为流传的佳作。

再看下面白居易的一首诗: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于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弟妹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白居易生活在中唐时期,这个时期叛乱不断,百姓到处漂泊。这首诗大约作于白居易考中进士后回家省亲经过战乱中心地带怀念亲人和家乡时。诗的题目很长,等于是个小序,交代了写此诗的背景。前六句描绘了动乱年代家业无存,弟兄如远飞的孤雁吊影自怜,又像断根的蓬草随风飘转。最后两句是说如果此时大家都举目望月一定会潸然泪下,共同怀念家乡。这首诗虽然是寄赠众兄弟及姊妹,但并不过多直写亲人之间的相互思念,而是抓住大家共同思乡这一情感纽带来充分表达患难之中的手足亲情,让人更觉真挚感人。

亲情虽然有血缘关系作为连接的纽带,但仍需要彼此精心呵护,懂得相互理解与宽容,努力做到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全家和睦。这样不仅有利于家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促进各自事业的发展。

乡情是人们对于出生或长期居住过的地方的一种比较稳固持久的情感。这是人们对于大地母亲的感念,也是对自己从哪里来的追寻。思乡是唐诗中较为普遍的题材。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是作者在洛阳时所作。在春天的夜晚听到有人用笛子吹奏叙述离绪的《折杨柳》曲调,又有谁人能不牵动起思乡的情思呢?这首诗反映了思乡乃是人之常情,一受触动便油然而生。

乡情,不仅是对自己出生之地,而且包括对自己长久生活之地的深厚情感。李白虽生于碎叶(今吉尔吉斯坦托克马克附近),但后来随家迁居今四川江油。他对四川的深切怀念可见:

宣称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称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这首诗写于李白晚年流寓于宣城(今安徽宣城)时所作。该诗并未具体描写四川家乡的自然景物,但从子规鸟叫,杜鹃花开缘情而发,所表露出来的乡情像醇酒一样芳香而又浓烈。

一个久离家乡,音讯断绝的人一旦返乡临近家乡时心理活动又会是怎样的呢?请看:

渡汉江

李频

岭外音书绝,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的作者有人说是李频,有人说是宋之问。李频是晚唐诗人,写诗工于雕琢,自称“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但这首诗并不雕琢,于平实之中写出了久别故乡的游子返归故园时似喜还惧、忧喜交织,犹疑之中的复杂心情,可谓惟妙惟肖。

进了家乡之后又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作者贺知章,初唐诗人,少以文辞著名,为人放达,进士出身,官至太子宾客、秘书监,86岁时告老还乡。这两首诗是写他回乡之后的感慨。第一首描绘了少小离家,乡里儿童不认识他的戏剧性场面,令人笑中有泪。第二首感慨更深,深感岁月无情,物是人非。这两首诗表达的真挚情感和深刻感慨很容易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

既然世事沧桑变化的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思乡之情就不免要旷达一些为好:

送僧游山

熊孺登

云身自在山山去,何处灵山不是归?

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飞满水田衣。

作者是中唐诗人,与白居易、刘禹锡有交往。这是送别云游和尚的一首诗,意思是说禅心如云,自在悠游于群山之中,又有哪里的灵山不能归去呢?诗意颇有禅机雅趣,不由使人想起久在他乡是故乡的名言。不论你出生于何地,只要找到安身立命、有利于发展的地方,久而久之,那便是你的家乡。

关于明月与故乡的诗句篇6

关键词: 李白 月亮 审美意蕴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人的浪漫主义诗人,有“浪漫诗仙”、“盛唐骄子”之称。他的诗是“盛唐之音”,为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文学史上有不可取代的崇高地位。“在盛唐诗人中,李白是艺术个性非常鲜明的一位;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的艺术个性也是独一无二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和独特的想象构成了发兴无端、气势壮大的李白式诗歌的特色。与作诗的气魄宏大和想象力丰富相关联,李白诗中颇多吞吐山河、包蕴日月的壮美意象。大鹏、巨鱼、长鲸及大江、长河、沧海、雪山等,都是他喜欢吟咏的对象,李白将它们置于异常广阔的空间背景下加以描绘,构成雄奇壮伟的诗歌意象。特别是月意象在李白的诗作中反复出现,其使用的次数之多,频率之高,可谓是绝无仅有,是李白诗歌中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笔者据《全唐诗》统计,李白的近千首诗中(984首)涉及月亮的就有400多首,仅“月”的意象就出现了336次,这还不算那些如“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蟾蜍”、“嫦娥”等月亮的代称。纵观李白所有的咏月诗歌,月亮意象极为丰富。在他笔下的月亮,就其形态而言,有“圆月”、“弯月”、“半月”;就其色彩而言,有“明月”、“朗月”、“皎月”、“皓月”、“清月”;就其景物而言,有“山月”、“海月”、“云月”、“花月”、“沙月”、“湖月”、“星月”、“水月”、“冰月”、“石上月”;就其地点而言,有“天门月”、“金陵月”、“竹溪月”、“西楼月”、“三江月”、“芦洲月”;就其时节而言,有“秋月”、“晓月”、“寒月”、“古时月”、“汉月”;另外,还有“孤月”、“新月”、“高月”、“归月”、“薄月”、“禅月”、“梦月”,等等。这些都表明了李白与月的一种非同一般的关系,可以说,它“像陶渊明的‘菊’、陆游的‘梅’一样,成了诗人的化身”。

在李白的咏月诗中,明月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

一、月亮是诗人高洁品质的象征

月亮有皎洁、纯净和冰清玉洁之意,李白经常用月象征人的高洁品质,使其诗歌表现出一种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他在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非凡自信的同时,追求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独立人格,使其诗歌呈现出一种清水芙蓉的美。“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上云乐》),月亮是由水银铸冶而成,显得那么纯净无瑕;“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明月”(《行路难》其三),劝人淡泊名利,要善待他人和自身,不要追求所谓清高等虚名;“了见水中月,青莲出尘埃”(《陪族叔当涂宰游化城寺升公清风亭》),写水中月若青莲出污泥而不染的芳洁本性,以比喻升公“济人不利己”的清廉的正直形象;“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赠汉阳辅录事》其一),“春华沧江月,秋色碧海云……松风清瑶瑟,溪月湛芳樽”,“卷帘见月清兴来,疑是山阴夜中雪”,“观心同水月,解领得明珠”(《赠宣州灵源寺仲浚公》),都借月写人的清静淡泊的

高远情怀和孤高的出尘的高洁心灵。

二、月亮是诗人乡思的寄托

故乡情是中国人根本性的情感。借明月意象来抒发故乡情,是李白的伟大发明。他的《静夜思》是一首无比精粹的东方乡情曲:“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人以白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他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摒弃辞藻的精工华美;他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描写丰富深曲的内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道出了中国人心灵深处的故土情结。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味。无怪乎有人赞其是“妙绝古今”。

诗人在另一首诗《渡荆门送别》中写道:“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晚上,江面平静,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诗人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

三、月亮是诗人纯洁友谊的体现

李白常在与朋友交往的诗中,借月抒情,表现彼此间友谊的纯洁与高尚。在《哭晁卿衡》中,诗人写道:“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将日本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李白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寄予了无限关切与同情:“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中以寄明月这种十分独特的方式表达对友人的安慰,同时又用明月表达自己和友人的品质洁白无瑕。

再如另一首诗《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的前两句,诗人着意造境,创造了一个月夜优美静谧的诗歌意境。半轮散发着清辉的秋月镶嵌在深蓝色的夜幕上,月光将雄伟秀丽的峨眉山的山影,倒映在澄静的平羌江水上。昔日,李白和友人(“君”)曾在峨眉山下赏月,两人共同欣赏月夜的美景,友情也就在宁静清秀的意境中交融、净化、升华。诗的后两句,仍然从月夜着笔。今夜,诗人乘舟从清溪出发,向乐山的黎头、背峨、平羌三峡进发,准备到渝州(今重庆)去。当扁舟行进到小三峡的时候,眼前的蜀山蜀水和山月,触发了诗人的情思,于是诗人脑海里浮现出昔日与友人在峨眉山下,平羌江畔赏月的情景。尽管地点变了,但是山景依然,水景依然,月色依然,这怎能不令诗人怀念起友人呢?于是,诗人无可奈何地发出了“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感叹,含情凄婉,表达了他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诚挚情谊。“月”是贯串全篇诗意的意象,在全诗中成为艺术想象的媒介、感情发展的纽带。

四、月亮是离愁别恨的情丝

“明月与相思,闺愁结缘,是中国文化中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模式”。明月亘古如斯,而世事却变幻莫测,这就不可避免地滋生思念的情愫。李白的许多月亮诗表达了征夫与思妇的怀念之情,同时又从另一侧面对人民蒙受苦难寄予了深切同情。如《子夜吴歌・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通过描写妇女月夜为亲人捣衣的心情,表达了她们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怀念。

另外《长相思二首》也表达了相同的情感。“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日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正是由于那刻骨铭心的离愁别恨主人公才望月长叹、对月不眠,才有篇末的“长相思,摧心肝”。

再如《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前二句写独立玉阶,露侵罗袜,更深夜浓,久待落空,怨情之深,如泣如诉;后二句写无可奈何,入室垂帘,隔窗望月,愈衬孤寂。

五、月亮是诗人怀古伤今的感叹

李白游苏州时,登临姑苏台,览古阅今,写下了《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诗人借历史上人事的变迁,指出了封建君王的荣华富贵不能长久,鞭挞了他们的腐朽生活,并对唐代统治者沉湎于歌舞声色的生活提出了警告。

另一首诗《忆秦娥》,首句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次三句:“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于月色之外,添出柳色,添出别情,将情景融为一体,抒发惨淡迷离之慨。下片揭响云汉,描写当年极盛之时地。而“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心目。再续“音尘绝”一句,悲感愈深。“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全诗笼罩在一片凄凉的月色之中,怀古伤今之情也愈显悲凉。

六、月亮也是诗人失意孤寂时的伴侣

如《月下独酌其一》。诗人孤独一人,却举杯邀月,幻出月、影、人三者;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邀月对饮,千古绝唱,正面看似乎真能自得其乐,背面看,却极度凄凉。诗的最后六句更写出了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借“月”倾诉了自己内心的痛苦,表现了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孤傲,也彰显了其放浪形骸、狂荡不羁的性格。

再如《把酒问月》,其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诗人描绘了明月佳景,从而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领悟:人生是短暂而痛苦的,其间有不尽的坎坷曲折、孤独和寂寞。只要明月常相伴,忘却尘世的一切,人生就会像蓝天一样辽阔,像明月一样自由自在。此时,亘古不变的明月就成了诗人对酒当歌的倾诉对象。在月与酒构筑的世界里,诗人可以暂时地逃脱,追寻短暂的欢乐。

关于明月与故乡的诗句篇7

本单元主体课文《古诗二首》之一《出塞》,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压卷之作。诗歌短短28个字,跨越古今,纵横万里,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引发人们对战争、历史的思考。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背后蕴含着辽阔的画面、深厚的情感,引人遐想,耐人寻味。可谓是言简意赅,意境悠远。

一、艺术感染力浓郁

(一)意象典型、小中见大,勾勒宏阔画卷

王昌龄很善于抓住细微却又典型的景,描绘出一幅幅令人遐想的画面。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就包含有两个意象:“明月”和“边关”。这两个意象在许多诗中都被频繁使用:“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我们不难看到“月亮”,在这些诗句中,在我们传统文化中早已不仅是单纯的“物”,而成为人们思乡的代名词。它的出现总是带有几分清冷的孤寂和绵长的思念。而“边关”呢?“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边关”总是那么荒凉与肃杀。诗人单凭“明月”与“边关”这两个意象便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意境苍茫的“月临关塞图”。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征人”缘何未还?也许他正坐在月光下吹奏羌笛思念家乡;在沙场上刀光剑影、浴血奋战;在风雪中戍守边关,艰辛疲惫;与敌人殊死博斗,血染征袍等等。一句“人未还”,让我们依稀看到了大漠关外那些孤独的背影。

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是汉代大将军,精于骑射,一生传奇。据说匈奴人只要听到有他镇守某地,就不敢冒然来犯,被称为“汉之飞将军”。了解了这一典故,一位搭箭张弓、虎虎生威的大将军形象便出现在人们眼前。不难想象作者是多么希望如今的边塞将领也能像李广那样骁勇善战,保一方平安呀!

“明月”、“边关”、“征人”、“飞将”,勾勒出一幅宏阔凄美的边塞画卷。

(二)神来之笔、跨越古今,营造悠远意境

纵观边塞题材的诗歌,我们常常能看到“明月”“边关”“征人”这些意象,但这首诗何以能脱颖而出?原因就在于诗人在“明月”与“边关”之前加了一个限定词——“秦汉时”。于是这幅“月临关塞图”,不再是单薄的一幅画,而是具有了历史的厚重感。我们不禁会想:同一轮明月下,边塞之地,历经千年,曾经上演了多少令人动容的故事?沙场上的刀光剑影,残阳下的尸横遍野;浴血奋战中的视死如归,乘胜追击时的快意恩仇;明月下幽怨的羌笛,大漠上滚滚的狼烟……各种画面,各种故事在眼前一一闪现,这样一来,“万里长征人未还”,就不只是当代的人们,而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平凡的悲剧,平凡的希望,都随着首句“秦”“汉”这两个时间限定词的出现而显示出很不平凡的意义,引人遐想,耐人寻味。

(三)情景交融、有叙有议,留下无限思索

值得一提的是末尾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飞将军李广的典故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思索。诗人在诗中感叹道:假若有像飞将军李广这样的将领驻守边疆,就绝不会让胡人的兵马跨过阴山,骚扰我边境。人们不禁要问了:“这飞将军是何许人也?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能耐,能降服凶悍的胡人铁骑?”这个问题在同时代的诗歌中就能找到答案。卢纶有诗云“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诗中这位猎虎的将军正是李广,你想想将军射虎的箭居然深深扎进了坚硬的石缝中,这需要多大的臂力,多高的武艺啊!有这样的良将镇守边关,当然高枕无忧啦。可是李广是汉代的将军,我们又要问了“现在的边关守将怎么样?可与李广比肩吗?”这个问题也有诗作答。与王昌龄同时代的另一著名边塞诗人高适在《燕歌行》中写道:“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此古今对比,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诗人会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强烈希望了。

诗人将写景、叙事、议论、抒情紧密结合,最终表达出千百年来人们共同的愿望——希望国家任用良将,巩固边疆,让战争远离人们的生活。

二、梦回汉唐,浮想联翩

(一)由意象想画面,由画面想意象

读通读顺诗歌后,让学生想象眼前有一幅怎样的画面。借助发散思维,各种版本的“月临边塞”图一定会纷纷浮现在孩子眼前。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现场挥就一幅“月临边塞”的简笔画(也可请学生来绘制),顺应了诗歌首句写景的特点,再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

“万里长征人未还”这一句诗,为我们留下了极大的想象空间,自秦朝到现在,同在一轮明月下,征人会做些什么,脑海中会有哪些画面?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通过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用丰富的想象去填补文字的单薄,让多层次的画面去辅助意思的理解,从而让学生对诗意理解得更灵活更透彻。

(二)以诗解诗,互文印证

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人未还”,饱含了诗人对戍守边关的将士多少同情与悲叹。可是怎么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呢?在这里可采用以诗解诗、互文印证的教学方法突破这一难点。譬如让学生仔细想想边塞诗中有哪些类似的感叹:“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从“几人回”——“终不还”——“人未还”到即使回来也是“八十始得归”,让学生通过其他诗歌名篇真切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此外,亦可以采用此法,引入卢纶的《塞下曲》和高适的《燕歌行》,来理解“飞将军”李广的武艺高强和当时唐朝边塞将领的荒庸无能。这样,不用繁琐的分析讲解,只是引用了几句同类题材的诗句,让该诗在保留其完整性的基础上,使有限的表达有了详实生动的补充,从而让学生顺利达成情意感悟的目的。

(三)跳出诗歌,发人深思

关于明月与故乡的诗句篇8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欣赏身边的文化,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2)弘扬民族文化。

2.知识和能力:欣赏歌词能力的培养。

3.过程与方法:体验品味语言、捕捉意象、体会意境的学习过程。

二、教学重点:通过语言的品味体会歌词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问题讨论法

五、学法指导:抓关键字句运用联想、想象品味意境

六、教学时数:二课时

七、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周杰伦吗?喜欢什么?

今天,我们一起走近――让经典成为流行,让流行成为经典的,由周杰伦演唱,台湾著名词作者方文山作词的《东风破》。让我们运用语文的知识来欣赏身边的流行文化,更深地感受身边的生活。同时也为第一单元的诗歌学习做好铺垫。

早在先秦时代,人们就活得非常接近大自然天性,高兴了就唱,不高兴也唱。中国最早的诗歌不是四平八稳写在纸上的,而是唱出来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般地跌宕起伏,珠玉落银盘似地清脆响亮。

(二)第一环节――“读”(语速、节奏、轻重音)

①请一位同学用一句话概括歌词内容。(落寞的游子回到惜别多年的故乡,良久伫立在墙面班驳的老屋前,头脑里儿时美好的往事历历在目。)

②感觉这首歌词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调子是(惆怅、悔恨、伤心、落寞、孤寂、怀念交融的复杂而朦胧的味道。)概括得很好,本诗总体上表现出一种东方诗歌的特有感伤美的情韵。

③带着这种感情基调朗诵、歌唱这首歌词。(一般来说,激烈奔放的感情可用快读,而忧伤凄苦的感情适合于缓读。注意节奏、轻重音)

(三)第二环节――“品”(意象、语言、意境)

诗歌不仅要读,还要品。品味诗歌要从意象入手,一般认为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意象是品诗的钥匙。意象,简而言之,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王国维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在请同学们于下列歌词词中出现的一个意象(烛火、圆月、酒、琵琶、枫叶、古道),挑一个歌词中你最喜欢的,说说为什么喜欢?

1.“月”――月到中秋分外明,每逢佳节倍思亲。一轮圆月往往会勾起人们无尽的思念之情。南朝民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的都是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天上月圆人难再圆,却要时时担起那份千古不化的感伤,无语话凄凉!这年年依旧的冰冷月光,哀婉依旧,千回百转,这千年不变的月光从古时照到了今夜,凄清长夜,映照着孤寒清瘦的背影,摇曳的身影是一种刺骨的寂寞。

2.“烛火”――运用拟人的修辞。把无生命的烛火写得非常富有人情味,看到我的痛苦、烦恼,心里很疼而不忍心过严责备我,来反衬出游子的彻夜难眠,表达了游子因思念而痛苦的心情。

“烛火”的红,反衬游子倍受思念的煎熬。我仿佛看到游子彻夜难眠,对着微弱的烛火回忆往昔,一幕幕,一桩桩,清醒到天明。

3.“酒”――代表了落寞、忧愁、伤心、思念、忧郁的情感。

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白居易的“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形象地描绘一个倍受思念的困扰而容颜黯淡、面容憔悴、神情清瘦的游子的痛苦心情。

4.“古道”――历来为人们送别亲人、友人的必经之地,因此,它成了人们抒写离愁常用的意象。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李叔同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写的都是离情别绪。

回忆起古道上“温婉的小手”,如今却只留下古典的歌声,表达游子的甜蜜、失落、伤感的情怀。我仿佛看到漫漫荒烟,丛丛蔓草记录着心情的文字。让人回到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境界。

5.“琵琶”――这个意象在古诗词中多是诉说怨恨和相思,如杜甫“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晏几道“琵琶弦上说相思”;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琴声幽幽,倾诉着你的痛苦,我的忧伤。仿佛是有情的东风,蹉跎了岁月,一如从墙上落下的块块印记,而这一切都记录在“琴声幽幽”里。千万年前,是谁镌一把古琴琵琶,哀怨的弹奏一曲《东风破》,落了一地细碎如珠的乐符,留下绵绵无绝期的幽怨凄婉。那琵琶声里的哀伤是谁在哭泣?

6.“枫叶”――曾有词人这么来解释“愁”字,那就是――“离人心上秋”,秋天原本是丰收的季节,但在离人眼里,却象征着萧瑟、肃杀、万物凋敝的死寂,如《东风破》歌词中的“枫叶”,在旁人眼里,火红的枫叶给秋点染了生机,而在离人心中火红的枫叶只能更令人觉得寒意逼人。《西厢记》长亭送别就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作者也使用了“枫叶”这一意象并着重从色彩角度来突出感情,用一个“染”字突出枫叶红的原因(那分明是莺莺用带血的泪染红的),这样写,进一步沟通了景与情的关系,一种哀婉、凄苦神伤之情跃然纸上。

小结:以上意象诗歌表达得很美丽,同学们分析的也很感人,我发现我们班的同学很有文学潜力嘛!

我们也由此可知成功的意象描写是诗歌成功的重要因素。

诗歌通过对这些意象的形象描写表现出怎样的境界和情调(意境)?意,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人所描绘的客观景物,主观的思想情感与客观景物之间的有机融合成一个统一体,就是诗歌的意境。孤寂凄清,沉郁忧愁。

下面我们将印象加深一层,要求挑一个你最喜欢的意象,用散文化的语言加以描述,然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最后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例如:

1.漆黑的夜晚,我伫立在窗口,看着一轮明月独自挂在天际边,没有星星的陪伴,再圆的月亮只会更寂寞。它象一面冰冷的镜子,将逼人的寒光打在我单薄的身上,好冷好痛。这种孤单寂寞凄清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枫叶似火,如翩翩的蝴蝶,它们纷飞着,越来越多越来越密,交织成了一张美丽而痛苦的网,我被困其中,拼命挣扎解脱,越来越紧,我无法呼吸。

3.琴声在耳边悠悠回响,凌绝凄绝,如泣如诉,一声声音律拨动着他忧伤哀怨的心弦。

品味诗歌,还应品味语言。在文学文体中,诗的语言最为凝练,是一切文学语言中最具艺术魅力的语言。诗人们总是在语言上精细琢磨挑选,以期生动形象地抒情状物,巧妙地表达旨意。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

讨论:你认为哪句最巧妙,为什么?

方法:抓关键句――关键字词/修辞/词语搭配/句式

思路:哪句――关键字词(动词、形容词、表示色彩的词、叠词)/修辞/词语搭配/句式――表达效果(字义/句义+所传达出的情感)

1.“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最特别的那个字是“瘦”,它特别在与“思念”搭配在一起。说到“瘦”字,让我联想到李清照的名句“人比黄花瘦”。思念会让人消瘦,反复的咀嚼思念也会令思念的内容淡薄而消瘦。

形象地描绘一个倍受思念的困扰而容颜黯淡、面容憔悴、神情清瘦的游子的痛苦心情。

2.“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最形象的那个字是“偷”,它形象在将一去不复返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具体化了。说到这个“偷”字,让我联想到朱自清《匆匆》里的一句话――“是谁偷了它吧”,说的也是时光的流逝。时光易逝,岁月难再,让人怅然若失。

而“偷”的本义是什么,“偷”将时间具体化了,这有什么好的表达效果呢?,

“偷”字里头有一种不知不觉的含义,可以形象表达时间流逝的特点。

“偷”东西的人往往非常迫切想得到那件东西,所以用来说时间,可以深刻表现挽回流逝光阴的渴望。

3.“花开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人生短暂,机会难得,却与之失之交臂的痛苦、悔恨的心情。

是的,人们说,人生短暂如朝露,在阳光洒散之际转瞬而逝;永恒如太阳,日复一日地东升西落。万物生灵的全过程,对于拥有无穷力量的造物主而言,只是宇宙的一瞬间罢了。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流淌,并努力使它变慢乃至停滞――可谁又能做得到呢?曾经当流星划过星空,我们错过了许愿;当海浪拍打岩石,我们错过了祈祷;当你讲述故事,我们错过了聆听……同学们当机会来临,请不要错过。

4.“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运用拟人的修辞。把无生命的烛火写得非常富有人情味,看到我的痛苦、烦恼心里很疼而不忍心过严责备我,来反衬出游子的彻夜难眠,表达了游子因思念而痛苦的心情。

5.“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点拨:诗词讲究押韵、声调、节奏等音乐性,再加上诗境的创造的需要,这种种因素使诗词造语时经常出现词语搭配反常的常见现象。

词人巧妙的将“离愁”来替代“灯”与“一盏”搭配,一是为了“愁”和“口”押韵,短句长句结合,二也更好地强化了孤单、寂寞、惆怅的意境。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它巧妙在不用“酒”来搭配“一壶”,一是为了“泊”和“喉”押韵,短句长句结合,却让我们更深刻感受到了游子漂泊异地的孤寂。孤枕独酒难入喉,饮不下的是那浪迹天涯的无边哀愁。

小结:很好,同学们的回答能捕捉住动词“偷”和形容词“瘦”来赏析;能关注修辞、词语搭配、句式来赏析,并能形成独特的见解,富有创造性。记得,著名诗人、哲学家周国平在《度一个创造的人生》中说道:决定一种活动是否具有创造性的关键在于有无灵魂的真正参与。如果你真正陶醉于一片风景,一首诗,一段乐曲的美,如果你对某个问题形成了你独特的见解,那么你就是在创造。同学们的赏析也是一个创造活动。

讨论二:你认为哪句最富画面感,为什么?

点拨:这里所说的画面感,并非用绘画、雕塑手段,而是借助语言这一媒介。歌词的创作要给读者以形象、生动的可感的立体感觉,能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等感觉器官,使读者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的可感性。

歌词语言的可感性具体表现为:

有色彩(注意:非颜色的字,而事物本身有色彩,能使读者产生颜色的感觉);

有音乐性(叠字/押韵)等方面。

色彩: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调动语言的色彩感来创造意向。加强诗境的创造。另外,张继《枫桥夜泊》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虽没有用表色彩的词,但因为“月”“霜”“枫”“火”等非颜色的字能让读者产生颜色的感觉,也就有了色彩,大量诗作运用无色之色来写意向,使读者的视觉有色彩感。

叠字: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叠字,一个重复一个的音响,鲜明地暗示出一种单调和枯燥,而这种单调枯燥的音乐性恰如其分地传达了诗人因国破家亡而感到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1.最富画面感的那一句是“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侯”。

从色彩、视觉―――墙壁的斑白、灰暗,表现岁月的流逝,表达游子内心的落寞、惆怅。令人仿佛看到落寞的游子回到惜别多年的故乡,良久伫立在墙面班驳的老屋前,头脑里儿时美好的往事历历在目。

2.最富画面感的那一句是“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从色彩――“枫叶”,在旁人眼里,火红的枫叶给秋点染了生机,而在离人心中火红的枫叶只能更令人觉得寒意逼人。“逝者如斯夫”,每年枫叶变色的时候,又经历了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所以“枫叶将故事染色”了。仿佛感受到了在那萧瑟的秋天,如火的枫叶并没给漂泊的游子带来温馨,却如冷冷的爝焰,让人不寒而栗。

3.最富画面感的那一句是“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从色彩――“烛火”的红,反衬游子倍受思念的煎熬。我仿佛看到游子彻夜难眠,对着微弱的烛火回忆往昔,一幕幕,一桩桩,清醒到天明。

……

小结:字句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拾撷品味了一番,原来没读懂的同学有没有一种醍醐灌顶的大彻大悟呀,看来只有用心咀嚼才能品尝出味道。无论是字、句还是语言的画面感都是一种惆怅、悔恨、伤心、落寞、孤寂、怀念交融的复杂而朦胧的味道。

(四)三个环节――“悟”(意蕴)

大家能不能开动自己睿智的头脑,用敏感的心去想象凄美言语背后的故事。(60字左右),或许会有新的体验,新的感受,请你说一说,好吗?

1.想象是一位男子因一个不可抗拒的原因离开了他的家乡,离开了他依依不舍的儿时伙伴。在外的日子苦难孤独,他想念着故乡的一切,尤其是他的伙伴。若干年后,返回故土,一切都不复重来而百感交集。

2.想象是一位男子迫于无奈离开了故乡离开了青梅竹马的女孩,异地漂泊的日子令他饱受相思之苦,好不容易返乡时,看见日夜思念的故乡,却不见心爱女孩的身影,或许她已出嫁了吧。

感悟:是的,人们说,人生短暂如朝露,在阳光洒散之际转瞬而逝;永恒如太阳,日复一日地东升西落。万物生灵的全过程,对于拥有无穷力量的造物主而言,只是宇宙的一瞬间罢了。

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时间的流淌,并努力使它变慢乃至停滞――可谁又能做得到呢?曾经当流星划过星空,我们错过了许愿;当海浪拍打岩石,我们错过了祈祷;当你讲述故事,我们错过了聆听……同学们,当机会来临,请不要错过。

补疑: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作者方文山有深厚的古诗词底蕴。“东风破”原是古琵琶曲,词作者藉由白居易古诗词《琵琶行》、《长恨歌》中的意境入歌的想法,让古诗词令与现代流行音乐融合,打破现今新诗与歌词分家的模式。在方文山的特别经营下,歌词古今交替,更有时空交错的感觉,《东风破》就是代表这首歌曲的新名词。

一个民族的传统并非某些不变的无生命的典籍,而是始终处在生成之中的活的有机体,当然,传统不仅是文化传承,更是一代人对人类永恒精神价值的不息追求,凡是不拥有传统的人,同时也就不拥有创新的凭借和可能。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古诗文的阅读应显示这方面的眼光和觉悟,为今后的创新夯实基础。

(五)总结

语文课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同生们能够运用课上的知识,来扩展自己欣赏的范围,从而更好地理解原来不能理解的艺术样式,更好地欣赏身边的文化,更深地感受身边的生活。其实,无论一个人,还是一种艺术的存在,文化积累构成了其血肉,精神内涵构成了其灵魂。这也是周杰伦、方文山成功的所在。

关于明月与故乡的诗句篇9

[关键词] 嘉州 乡关 苏轼

提起诗人坡,鲜有人不知道他的豪放旷达。所谓“一蓑烟雨任平生。亦无风雨亦无晴”。但即便旷达洒脱如斯,其人生也仍有那么多的情结,挥之不去,念念难忘,成为他的心病。如果说早年“奋厉有当世志”旧的愿望终难实现让他总感到愧对苍生社稷,妻子的王弗早逝让他无论多久都“不思量,自难忘”的话,那么,打从离开家乡后,其对故园乡关的逼真描绘和深切眷恋,则最是让人感喟。

苏轼是十六岁那年离开僻远的家乡眉山的。自那以后,他便很难回到那块令他终生惦念的土地。虽然在宋英宗治平三年(即公元1066年),因为丁父忧和弟弟苏辙匆匆地回过家乡一趟,但从此就很难再有机会回去了。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在经历过官场的争斗倾轧、人生险遭灭顶之灾等事件后。苏轼便更加思念家乡风土人情。少年时在嘉州度过的美好时光,一直让他铭心刻骨。甚至在遭受人生的种种折难之前,苏轼已在自己创作的诗歌里,描绘出自己故乡风景的美好,远非其他地方可以相比。如他中进士后的第四年所写的《东湖》一诗,便流露出对故乡山水的深切想念之情:

吾家蜀江上,江水清如蓝。

尔来走尘土,意思殊不堪。

况当歧山下,风物尤可惭。

有山秃如赭,有水浊如

不谓郡城东,数步见湖潭。

入门便清奥,犹如梦西南。

该诗写于北宋嘉佑六年(即公元1061年)十二月。当时苏轼出任陕西凤翔府签判。一天,当他和随行几位朋友来到到凤翔府的东湖之滨时,便创作了《东湖》一诗。在诗歌的一、二句,直接交代眼前的东湖景让他联想到了故乡眉州的情形:傍依蜀江(即岷江)江畔而居的人家,四季清澈如蓝的江水。读该两句,让人不由然而想起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忆江南》中“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名句。“蜀江水碧蜀山清”。坡诗歌中对故乡山水的这般描写,也许多少受了白居易这些描写的影响。因为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蜀中的江水之蓝是远比不上江南的。但“月是故乡明”,在苏轼的笔下,却写出了蜀中的江水可以勘比江南江水的碧绿。接下来两句,诗人则用对比的手法,又反衬出故乡风物的美丽。“尔来”一语,即提醒人们,在自己任职的陕西凤翔府,便四处尘土飞扬,颇有些让人不能忍受。那些歧山下风物草木的情形,则更让人觉得可怜。因为不光山上草木稀疏,红色岩石随处;而且这里的河水浑浊难辨,犹如刚淘洗过蔬菜和锅碗瓢盆的潲水那样浑浊不清!在如实描绘眼睛见到的情形后,诗人最后稍作安慰语,告诉你惟有郡城东边数步便可到达的湖潭,才稍微令人安慰。那里潭中积水清澈透明,使人顿生清新之感,恍然间,让人做梦般地回到了故土西南。

与《东湖》流露的对家乡山水的思念相似,苏轼的另一首《寄黎眉州》,也表达出自己对故土的向往之情,但在情感的倾注上,《寄黎眉州》却显得更浓烈一些:

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

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

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

诗中的黎眉州原名黎\,为宋熙宁六年进士,是苏轼的好朋友。胶西即山东省的胶河以西,详址主要在今山东高密县以北。此诗大意写自己站在胶西地势较高之处,回望故乡时所产生的复杂感情。文中西川即川西,是诗人故乡眉州所在地。瓦屋亦即今之瓦屋山,因是山翠峦叠嶂,连绵像瓦,故得名。诗歌描绘,在即将西下的落日照耀下,渺远的故乡西川所呈现出来的情形:春后的瓦屋山,在落日的余晖和成堆白雪的映照之下,一定显得更加绚丽多姿。雨后初霁的峨眉,也一定洗净往日的尘垢,显得满眼苍翠!在前四句交代缘由、描绘景致的基础上,诗人于是抒发自己的感慨:如今朝廷用人荒唐可笑,象黎\这样满腹经论的难得之才却被指派去管理眉山这样的小县。作者心中的失望和不满,很是显见。据《东坡志林》载,黎\家世代治《春秋》之学,黎\本人也因致力于《春秋》而成为当时很有名气的饱学之士。可是,如此有才学之人,在有官员向宰相王安石推举黎\时,王安石只因自己不喜欢《春秋》,认为《春秋》是“断烂朝报”,便把黎\弃置不用。下一句诗承接这种不满,更发感慨,认为现在当朝,很难再找得到象六一居士欧阳修公那样具有雅量力推后生的人。自然,诗人在此处是结合自身经历,嘲讽时事。因为当年苏轼自己,就因欧阳修的大力荐举而得以成名。如今面对这种情形,诗人劝慰黎\,也借以表明自己的心迹,认为象当今朝中这样的方式,自己和黎眉州还不如象陶渊明那样辞官归隐而去!期待人生在不问时政后的吟诗作赋,在诗、酒的唱酬中慢度流年,消遣时日。不过读整首诗,还有让人不能忽略的是“孤云”一词的深意。深意之一,是诗人感慨朝中的失政和对贤明人士的弃置不用,象自己一样的有治国方略之人却因缺乏志同道合的友伴而精神上显得“孤独”:深意之二。是他长期离开故乡,缺少可以交往、亲近的朋友,而又四处游历贬谪,感到个人独处的孤独。“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苏轼虽然素引李白为同调,推崇李白,但他屡遭贬谪,居无定所又较李白更甚,故而诗中流露出来的身如漂泊的浮云,情生孤云之感更在情理之中。故乡邈远,亲朋难见,这一切便让苏轼运用想象,把家乡景物的情形生动地表现得如在目前。

我们知道,在古代士人那里,不少人家国天下的愿望非常强烈。许多士人无不时刻期盼在报效好国家后,再衣锦还乡地回报自己的故土桑梓。但现实的很难遂愿,则让他们时时怀揣不能为父母尽孝道的自责、遗憾,以及未能回报桑梓养育之情的歉疚。因为起初离开故乡时所许下宏愿的似水飘零,未来人生的黯淡。无不使得这些天涯闯荡者们在触景伤情的日子里,借对故园的思念来安慰自己。细细地舔舐内心深处情感的创伤。而在这,才华横溢的苏轼便是其一。譬如在与友人的谈论、诗赋酬答之际,苏轼常常不经意地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旧的牵挂。如下面一首《寄蔡子华》诗:

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

荔子已丹吾发白,犹作江南未归客。

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

想见青衣江畔路,白鱼紫笋不论钱。

霜髯三老如霜桧,旧交零落今谁辈。

莫从唐举问封候,但遣麻姑更爬背。

作为寄给父辈好友的诗,苏轼此诗中流露的感情无不让有此人生体验者泪眼滂沱。蔡子华是苏轼父亲苏洵在眉山感情非常深的一位好友。嘉佑四年,在苏洵携苏轼、苏洵两兄弟沿水路东出三峡奔赴京师之际,蔡子华曾热情地对他们父子三人加以相送,并手 栽一树,说一定要等着好友苏轼父子回来。时光飞逝,作者说如今当年蔡子华所栽的荔枝已经果满枝头,红得诱人,而自己也头生白发,却仍未实现回去的愿望,依然在“犹作江南未归客”!诗歌于平淡的语言,却表达出来一种岁月荏苒,旧交零落的难言况味。据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载,当东晋大将桓温追敌至前为琅琊时种柳处,见柳已十围,慨然而曰“树尤如此,人何以堪”,泫然流泪而还。假如将《世说新语》上的这则记载与苏轼的《寄蔡子华》目比,后者给人的感受同样良深。看似平易的语句中所传达出来的“物是人非”、想念故旧之感,无不让稍有此经历者眼涔涔而泪潸潸!

古代交通不便,人们音讯难通。一般人要得知故乡亲友的消息,真是难上加难。所以深念故土之人,即使在偶尔回望故园,也会“双袖龙钟泪不干”。而在苏轼,当他面对江南如花春景,想到故乡,也别是一番浓烈的思乡滋味,所谓“江南春尽水如天,肠断西湖春水船”。作为水乡泽国的江南,在春尽之后进入水天茫茫的丰水期,作者云它“水如天”,可谓抓住了其最显著的特征。而西湖的风景宜人,堤柳堆烟,画舫林立,早已为世人周知。但在这里,诗人却借这番描绘传达给我们的,是如此美好的景致,只能让人更加向往乡关,更加心伤肠断情思。何以如此,因为“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远适异地,希望回到家乡的愿望又难实现,所以见他乡之美景而反生伤感之情。因为在苏轼,睹异乡之景而反思己乡,想到这个时节的家乡,在“青衣江畔”和大路之旁。可能满眼都是“不论钱”的“白鱼”、“紫笋”。由家乡白鱼、紫笋的“不论钱”,作者更进一层,由故乡的物产联想到自己旧交的七零八落,推想他们中不少人可能都已须发皆白了,犹如冬霜中的桧树。诗末一句“莫从唐举问封候,但遣麻姑更爬背”,是戏谑,更是心酸。“唐举问封候”,语出《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作者用蔡泽找唐举看相,终遭戏弄却最终有成的故事,反衬诗人自己的颠沛流寓和失意潦倒。意即老朋友你不要问我有关功业的事情,自己只待女仙麻姑之爪捎捎背而已,以留命俟年。全首诗歌表露的思归,想念亲旧之情,既深切感人,又跃然纸上。

除《寄蔡子华》一诗,作于该诗次年的《送张嘉州》,巧妙地化用李白之诗,表达出他对故乡非同寻常的眷念:

少年不愿万户侯,亦不愿识韩荆州。

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

虚名无用今白首,梦中却到龙泓口。

浮云轩冕何足言,惟有江山难入手。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谪仙此语谁解道,请君看月时登楼。

笑谈万事真何有,一时付与东岩酒。

归来还受一大钱,好意莫违黄发叟,

而这种眷念,又直接体现在诗歌中不断出现的嘉州地名中,如“汉嘉”,“凌云”,“平羌江”,“峨眉山”等等。汉嘉,即嘉州古名,因其州境近汉代之汉嘉旧县,故名。凌云即今乐山大佛所在山上的凌云寺,平羌江即今之青衣江。而在全诗大意上,诗歌也一反李白“生当不为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慷慨豪迈,写出自己非常情愿作嘉州的太守,以便实现留侍故土的愿望。而在作者看来,“载酒时作凌云游”,更是难得的惬意!我们说,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那里,人生的许多烦恼忧愁,是需要酒来加以消解的。但苏轼“载酒时”游凌云山,却是非常的称意畅快,可见他对故乡、嘉州的思念之深。“身虽不至,心向往之”,一方面是苏轼对家乡的极度向往,另一方面,却屡遭贬谪,有家难回,这一切便造成他内心极端的消沉和痛苦。面对这一切都难以解脱的困境,诗人一句“笑万事真何有”,则直言人生在将世事看透以后,一切都统统付与东岩酒中!因为不仅“虚名无用”,华盖轩冕遥不可及,更何况“富贵于我如浮云”。试想诗人自己少年科第,春风得意,可到如今一事无成,只落得自首空度,他何尝不“归来”之情,十分迫切。于此,作者再一次成功地把内心无比强烈的归乡之情推向了极致!

关于明月与故乡的诗句篇10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前言】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乐府古题要解》:“‘关山月’,伤离别也。”李白的这首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极大的提高。这首诗在内容上仍继承古乐府,但诗人笔力浑宏,又有很大的提高。诗的开头四句,主要写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从而表现出征人怀乡的情绪;中间四句,具体写到战争的景象,战场悲惨残酷;后四句写征人望边地而思念家乡,进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楼叹息不止。

【翻译】

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些历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开头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我们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常看到“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我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

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下,指出兵。汉高祖刘邦领兵征匈奴,曾被匈奴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西)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