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家庭十篇

时间:2023-03-26 09:09:17

自己的家庭

自己的家庭篇1

为人父母,最简单,也最复杂。生而养之,不仅仅是让他衣食无忧、保他安全太平。人生的道路上,父母将与孩子一同遭遇各种成长的烦恼,并需要在各种难题面前寻求解决之道,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健全的人格操守。为人父母,既要确保孩子的身体健康,又要确保心理健康: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做到各方面能力均衡发展:既要教给孩子知识,又要教他学会做人。

为人父母,要律人,更需律己,要明白身教胜于言传。“不要认为只有你同孩子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教育”,而要懂得,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人父母,是本能,更是学问。老鹰将小鹰踹下悬崖,陪它飞翔,大狮子带领小狮子奔跑觅食,逐渐成长。求生的教育似乎是一种天性,但成才的教育却离不开父母科学、理性的指引。正如这部规划中所提倡的,只有坚持科学引导、规范管理、依法推进,深化家庭教育科学研究,才能了解家庭教育的奥秘,才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才能做好为人父母的这门大学问。

《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主要内容

为深入贯彻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我国家庭教育创新发展,近日,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印发了《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部署了准确把握家庭教育核心内容、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水平、大力拓展家庭教育新媒体服务平台、促进家庭教育均衡协调发展、深化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7个方面18项重点任务。同时,围绕健全实施机制、落实部门职责任务、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强工作示范引导等方面提出了4项保障措施,明确了未来五年家庭教育发展方向、工作目标和落实举措。

《规划》提出准确把握家庭教育核心内容,注重突出家庭道德教育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到课题研究、指导服务、亲子活动等家庭教育各个环节。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开展“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各具特色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

《规划》提出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网络,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儿童之家、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活动阵地,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城市社区达到90%,农村社区(村)达到80%。着力推动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作为城乡社区服务站工作的重要内容,确保每年至少组织2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在城市90%的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中建立家长学校,农村达到80%。确保中小学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1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幼儿园家长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和2次亲子实践活动,中等职业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1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规划》还要求,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服务阵地,每年至少开展2次公益性的家庭教育讲座或家庭教育亲子活动。

《规划》提出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专业化水平,加大推进政府购买家庭教育公共服务的力度,积极搭建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在50%的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社区(村)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引入专业社会工作者。

《规划》提出大力拓展家庭教育新媒体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快网络家长学校建设,大力拓展微博、微信和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借势借力有影响力的自媒体平台,到2020年,基本搭建覆盖城乡、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家庭教育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规划》提出促进家庭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依托远程教育、移动互联网指导服务平台等,为资源匮乏的地区提供优质的家庭教育资源。加强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80%的妇幼保健机构建立孕妇学校和儿童早期发展基地,50%的婚姻登记处建立新婚夫妇学校或提供婚姻家庭辅导、婚育健康及育儿知识宣传服务。强化特殊困境儿童群体家庭教育支持服务,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要注重建立家庭指导服务综合信息平台或台账,及时掌握儿童家庭监护情况、成长发展状况等,为他们提供常态化的、专业化的家庭支持服务以及所需的转介服务。

《规划》提出深化家庭教育科学研究,确立“十三五”家庭教育重点研究课题,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促进家庭教育学科体系建设,推动高校在相关专业开设家庭教育课程,有条件的高校设置家庭教育相关专业。

《规划》提出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进程,全国层面,由全国妇联、教育部协同有关部门全面启动家庭教育法的研究工作,形成立法草案,推动出台家庭教育地方性法规。

孩子成长中存在“影子爸爸”:父亲角色缺失

一个男士吹嘘:“我老婆能洗衣服,做家务,做饭,带娃,逛街,自己赚钱!”朋友回答:“像你老婆那样的,在我们那里叫寡妇。”这个最近在网上流行的段子,虽然很刻薄,却形象地描述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的真实情况。

如今,很多家庭的育儿工作由妈妈承担了大部分,爸爸很少参与,就像影子一样。这样的爸爸被形象地称为“影子爸爸”。“影子爸爸”不仅导致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还深刻地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稳定。

“一个女性朋友不再联系你,一是她死了,二是她当妈了,三是她孩子上学了。”自从有了孩子,35岁的外企女白领王女士对这个戏谑的说法有了越来越深刻的领悟。

孩子小的时候,她每天晚上多次醒来给孩子喂奶把尿,先生在一旁呼呼大睡。现在孩子3岁多了,王女士感觉基本还是自己一人带娃――几乎没有自由时间,逛街、美容,闺蜜聚会,通通取消,除了上班,几乎所有时间都围着孩子转。而先生,还时不时地和朋友小聚一下,每周六上午的踢足球,更是雷打不动。像王女士先生这样没有存在感的爸爸,正成为很多家庭中一种典型的存在。调查显示,94%的受访者感觉自己身边有“影子爸爸”,其中45.1%的受访者表示,这样的“影子爸爸”很多。只有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自己身边没有“影子爸爸”。

为何“影子爸爸”如此多?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影响和部分父亲心存依赖思想,责任感薄弱,被认为是造成“影子爸爸”盛行的最主要原因。此外,还有52.9%的受访者认为是受男人天生不会带孩子观念的影响,23.7%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当下的母亲太强大,父亲才会乐得清闲。

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看来,“影子爸爸”的流行背后有很多原因。一是传统上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影响,二是现代女性全面崛起,从收入到学历,完全不亚于男性,甚至比男性还要强大,再加上怀胎十月与孩子建立的亲密关系,使得母亲在孩子的养育上会显现出天然的优势。

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游戏,很多东西都要不断地学习,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不少爸爸本能地选择了回避、撤退、转移,放弃了责任。同样,很多父亲缺乏远见,他们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教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意识,以为自己只要负责挣钱养家就可以了,妻子一个人带孩子完全没有问题。他们没有意识到,父教的缺失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巨大的。

父爱的缺失,孩子会最敏锐地感受到。如何才能让缺失的父教重新回归家庭?除了从家庭内部着手,全社会营造氛围,大力宣传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家庭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是做好家庭教育立法的基础。立法是对社会问题的回应,家庭教育的立法也必须回应家庭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

家庭教育贵在让家长学会自我改变

“教要教人求真,学要学做真人”。而对孩子的人格塑造,显然不可能只依赖学校教育,担负言传身教责任的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经各种调查早已被教育工作者确认,缺乏家庭教育已产生了严重的子女性格障碍、家庭暴力和人格扭曲等问题。

“教孩子之前先教大人”甚至一度也成了共识。在中国一些城市,有关家长学校、家庭教育的实验也如火如茶,家庭教育的全面普及上升为国家意志。

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

《规划》提出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设,推进家庭教育立法进程,试图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放置在法律框架之下,成为强制性的教育模式。明确了相当精确的目标,着力规范了各阶段家庭教育指导和亲子活动的次数等,更对城市社区、农村社区的家庭教育到达率提出了明确要求。这一要求就目前看来实际非常之高,而且具体实施起来恐怕会遭遇非常多的难题。

应该说,即使在一线城市,家庭教育的普及都还有很多课题需要面对。首先,成年人的行为模式相对孩子更为固执,更难调整。即使在家庭教育执行较良好的深圳等地,很多家长凭借一年四次的课堂依旧难以改变什么。家长即使听课时吸收了很多道理,但依然过不好教育子女这一关。

其次,现有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缺乏标准,家长的反馈流于书面,缺乏具体实践和个性指导。有关家长的教育仍需深入,并琢磨出沟通方法。

而这还是在条件优越的大都会,九部门关于家庭教育的规划还要深入广大农村。很多农村地区连相对不错的学校教育都缺乏保障,更不要说针对家长开展教育工作。部分地区的家长基本在外打工,要完成家庭教育的工作任务可谓十分困难。

在中国最缺失家长教育的家庭有两大类,一是家长疲于奔命、无暇照顾孩子的贫困家庭;二是望子成龙,对孩子的成功有内心焦虑的家庭,可是他们对家庭教育的信任度最低。

所以我们不单要重视家庭教育的硬件设施和实施计划在城乡的覆盖率,更要重视教育本身的实际作用。针对家长教育效果不彰的现实,理应改革家长教育指导方法,增加实践性和家长在家庭中的责任感,让家长建立科学的家庭规则和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家庭教育首先是父母的自我教育。教育好家长,才能教育好孩子。接下来,我们要沿着家庭教育五年规划,落实落细,让孩子在未来遇到“更好的自己”。

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家长是孩子的“第一老师”,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九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其中,要求城市与农村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这一规划的出台,将引领家庭教育的新方向。

俗话说,成人在家庭,成才在学校。自古以来,我们都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纵观历史,古有“述立身治家之法,辨正时俗之谬”、被视为垂训子孙及家庭教育典范的《颜氏家训》,近代有“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的《傅雷家书》,当代则有五花八门、品类繁多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总结。可以说,家庭的一点一滴教育、培养、规范以及耳濡目染的熏陶,便是对孩子成人的塑造过程。家庭教育搞得好,孩子就行端人正,社会就风清气正,国家就魂强根正。

随着时代的变化,家庭教育也逐渐进步。教育模式由过去的浅耕粗作到现在的精耕细作,方式由专制野蛮过渡到民主文明。然而,新的挑战也随之产生,有的家长借口忙,对孩子“生而不伴”:有的家长迫于生活压力,对孩子“养而不教”。与此同时,家长的困惑也与日俱增。随着网络作为“第三者”介入家庭生活,传统权威型家庭教育方式受到挑战:面对急功近利的浮躁社会,家长不知如何把握教育尺度,比如重视学习成绩还是重视全面发展?诚实守信是不是就等于迂腐?孩子之间发生矛盾,忍让是不是没出息?竞争激烈,还要不要协作互助……迎接挑战,解决困惑,必须沿着正确方向加强和引导家庭教育。

自己的家庭篇2

    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保护自己:

    实施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有权向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提出请求,相关组织应当予以调解;

    对正在实施家庭暴力的,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劝阻;公安机关应当予以制止;

    实施家庭暴力的,受害人可以采取报警的方式提出报警的方式,由公安机关出警处理,如果受害人提出请求的公安机关可依照治安处罚的法律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如果受害者是女性还可以向妇联机构求助。

自己的家庭篇3

——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天下教育皆为一家,学历教育也许能幸福一时,幸福一人,而科学的家庭教育不仅仅会帮助困惑迷茫的家庭、挽救很多不幸,真正会幸福一个孩子、一个家庭,幸福几代,幸福整个社会、整个民族!

因为对学前教育事业的热爱,从少女时代我就一直在学习专攻幼儿教育,至今时代变迁岁月蹉跎我仍在幼儿教育工作岗位上,因为一直有坚持不懈下去的信念所支撑着。2015年的夏天,我有幸能够参加吉林当代家庭教育中心在芜湖组织举办的第二期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培训学习,在闹中取静、人文气息浓厚的安师大新校区我参加及聆听几位教授及老师的授课指导和实战训练,真正感受到了"天下教育皆为一家"的本质,也结识了有同样信念及追求的同学们,五湖四海的我们因为教育走到了一起!

五天的学习是这样的紧凑而精彩纷呈现,几位教授是这样的博学和睿智,教我们最专业和精练的理论知识,还手把手教会我们一些实践工作中的专业技术、操练方案。我们这批学员都是如饥似渴的学习,通过几位教授讲师的授课及指导,我深深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并且是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所从事的事业,任重而道远!同时自己还是这样的欠缺和不足。

"家长教育好孩子,首先要教育好自己!"做为一名老师同时我也是一位家长,而作为未来的家庭教育指导师的我们,更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提升,用自己的能力帮助无数困惑和迷茫的家庭,传以他们科学的、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我感到,做一名家庭教育指导师,要学的很多,要做的事是很多的,但首先要从自己的家庭教育改变起来,要真正的和谐幸福起来!成长,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制定具体可行的计划,最关键还是要将自己从前从事多年学前教育工作实践中那些零碎的经验真正化零为整,真正赋予专业知识及实践操作的实战灵魂;让自己从事家庭教育工作,真正做到实处,做得扎实、到位,真正帮助到每个需要的人和家庭。路漫长其修远兮,更坚信只要在路上,就没有到达不了的远方。

以下是自己做的一份目标书,以此真正激励和督促自己,朝着远方前行!

通过参加本期指导师培训的学习,真实明白了这项教育事业的真谛和重大意义,也对自己过去的一些不成熟不专业的家庭教育方法得到了反思和警醒,我发现自己热爱指导师这份工作。我想在5至6年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来指导帮助有需要的家庭和孩子,为家庭教育指导事业为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责任,以此作为一个目标来努力奋斗,自己觉得根据这个总目标要细化为几个细致的阶段性小目标,并要努力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实现它们,具体如下:

1、在半年之内,先从自己开始改变和修正,努力促进自己的亲密关系、亲子关系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更加融洽和谐。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方法来正解的对自己的孩子进行家庭教育,并促进自己家庭更加的和睦幸福。

2、在未来的一年之内,自己积极参加家庭教育专业知识的自学及集中学习,并积极向优秀的家庭教育指导师请教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养。

3、在未来的一至两年,帮助自己园内家长有效的解决家庭教育问题的困扰,针对园内有问题家庭进行指导并跟踪调查,建立个体档案。在自己园内定期开展相对专业有实际意义和操作实效的家庭教育知识讲座,并有效指导园内教师队伍在家庭教育专业知识方面的水平及质量。业余时间也积极帮助身边有需要的亲戚朋友,给予正确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

4、在未来的三至五年积极参加社会各类公益及非公益性质的家庭教育认识讲座,并努力尝试开展个人的工作室,面向园外的家庭开放,真正走出自己的圈子,把家庭教育指导师做为自己一项真正的专职职业,并不断努力进修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指导师,为有需要的家庭和社会做出自己应有的责任。

5、在以后的每个日子里,我将与孩子共同成长,努力给孩子最良好科学的家庭教育环境,使自己和孩子及家人一直快乐和谐幸福的生活下去,并以此作为自已的终生目标!

感谢吉林当代教育中心及安徽好德之家,感谢我的老师们和同学们,真诚盼望给予指正和引领帮助,我同你们在一起,一起努力,相信天会更蓝,中华民族会更幸福!

自己的家庭篇4

教学目标

认知

1、懂得子女作为家庭成员要为家庭的幸福美满出一份力。

2、明确当好家庭小主人主要应做到哪些。

情感

1、激发产生对家庭的责任感。

2、愿意做家庭小主人。

行为

1、主动承担家务。

2、家中遇到困难,尽力分忧解难。

3、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六年级“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的关于“有家庭责任感”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设置的。在以前的思想品德课中已经进行了有关“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以自己良好的表现给父母带来欢乐,生活上不比吃穿”等教育。这些都是从具体做法上讲的,本课则是从理性认识上阐述的。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自觉的对家庭负起责任来。培养学生关心家庭中发生的事,主动为家庭分忧解难,体谅父母的疾苦,这对学生全面形成负责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文主要从家庭的主人不分年龄大小在家庭中都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每一个人在享受着家庭的温暖的同时,也要为家庭生活的美满幸福出一份力量等角度来阐述的。

少年儿童如何为家庭的幸福美满出力:1、主动承担家务。2、当家庭遇到困难时,要尽力分忧解难。3、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教法建议:

1、讲本课的观点时都要围绕家庭责任感来阐述。不能只重复以前的教育。

2、本课的教学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课前应对学生作比较深入的调查研究。

3、要注意给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

教学设计示例

十二要有家庭责任感

〈教学目标〉

认知

懂得子女作为家庭成员要为家庭的幸福美满出一份力。

明确当好家庭小主人主要应做到哪些。

情感

激发产生对家庭的责任感。

愿意做家庭小主人。

行为

主动承担家务。

家中遇到困难,尽力分忧解难。

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当好家庭小主人。

教学难点:强化家庭责任感的意识。

教育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大家可曾想过,自己对家庭负有责任?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不论年龄大小,对家庭都负有责任,要有家庭责任感。

板书:十二要有家庭责任感

2、(投影)出示思考题:有的同学说:"家里的事情是大人们管的,我只是个孩子,不用管。"这种说法对吗?(让学生议论片刻回答。)

小结:上面的这一说法,认为自己是个孩子就不用管家里的事情,这是缺乏家庭责任感的表现。因此,是错误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年儿童,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

二、通过课文、明确观点

(一)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对家庭负责任?可结合学习课文1、2自然段。

(每个家庭成员都是家庭的主人。作为家庭的小主人,要与父母长辈一样对家庭负责任。而且,要为家庭生活美满出一份力。)

小结:每个家庭成员都有是家庭的主人,对家庭的事情就要关心,就要参与,就要与长辈一样对家庭负责任。

板书:家庭的小主人,要对家庭负责任。

(二)我们如何为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出力呢?学习课文3至5自然段。

1、主动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并把这看作是自己的分内之事。

(1)你打算怎样做?(只要是我们力所能及的,都要主动去做。)

小结:现在家务劳动的内容仍然很多,如洗碗、扫地、擦桌子、整理房间……只要是我们力所能及的都要主动去做。

板书:主动承担家务劳动

(2)(投影)说一说:你在家里经常做哪些家务事?你是否把做家务看成是自己份内的事?

(学生把自己的实际情告诉同学,结合课文第5自然段的学习,教师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2、尽自己的最大力量为家庭分忧解难。

过渡:在正常情况下,乐于做家务是具有家庭责任感的表现,但每个家庭难免会发生一些令人忧愁的事情或遇到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具有家庭责任感的小主人,又应该怎样做呢?

(1)学生分小组议论、选代表在全班上发表意见。

小结:当家庭发生为难的事时,我们决不能认为这只是父母长辈的事,而应尽自己的力量为家庭分忧解难。

(2)录音播讲"老舍的故事"--课文第7自然段(教师展示课本插图并让同学知道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

(3)提问:听了"老舍的故事"之后,你认为我们应学习老舍的什么好品德?

(学生回答,老师归纳板书)

板书:尽力为家庭分忧解难。

(4)你家里是否发生过为难的事?你是怎样做的?你认为你的做法合适吗?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把真实情况告诉同桌及全班同学。)

小结:(肯定和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我们既要向老舍学习,也要向身边的同学学习,做一个具有家庭责任感的小学生,尽力为家庭分忧解难。

3、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过渡:在尽力为家庭分忧解难的同时,我们必须经常告诫自己,不要给父母添忧添难。

(1)(投影)查一查:你是否有过给父母添忧添难的言行?

(学生议论,自查后告诉同学。)

小结:个别同学确实存在着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想尽力为家庭分忧解难,但另一方面又不知不觉地为父母增添了为难的事情。个别同学往往不考虑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向父母提出了过分的要求,这也是不对的,因此,我们要为父母分忧解难,就应该时时想到家庭的经济条件,不要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板书: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2)录音:"刘刚的故事"--课文第9自然段。

(3)提问:刘刚很想买旱冰鞋,但为什么却对父母说:"不想要什么了"?

(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具体回答。)

归纳:刘刚是个能考虑家庭经济条件,体谅父母困难,不向父母担过分要求的好孩子。他之所以能够这样做,是因为他具有家庭责任感。可见,刘刚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投影)说一说: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刘刚一样的同学?有什么具体的事例?

结合课文第10自然段引导学生找身边事例。

小结:在我们身边,有些同学了像刘刚一样,为了不使父母为难,从不乱花钱,不摆阔气,不与别人攀比,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这些都是有家庭责任感的表现。

(三)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有家庭责任感?我们怎样为家庭生活的美满出力?(分小组讨论,推选代表发言)

总结:有家庭责任感是优秀少年儿童必备的品质,一个有家庭责任感的人,长大才能有社会责任感,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能有所作为。所以,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的家庭责任感。

三、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一)述说:(投影)

1.作为家庭小主人,怎样做才算对家庭负责?

2.你在家时能当好家庭小主人吗?做得怎样?

学生根据板书要点回答,对照自己,自查自纠。

(二)学《新三字经》有关内容:

具有家庭责任感,也是《新三字经》要求我们应该做到的。

(投影)……家务事、乐担承、洗碗筷、扫门庭、家爱我、我爱家……

(三)评议:

1.[投影出示第59页"评一评"引导学生评议。

(1)刘东这样做是不对的。因为孩子是家庭的小主人,应当具有家庭责任感,主动承担家务,面不应该把家里的活儿推给爸爸妈妈。刘东不仅不主动承担家务,隔壁的老奶奶提醒后,仍不去做自己应做的事。这就更不应该了。

(2)李琴的决定是正确的。她能考虑到自己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是个具有家庭责任感的好孩子。

(四)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有家庭责任感的人和事?请你讲给同学听。也请你对没有家庭责任感的人和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总结全课、提出希望

同学们,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已初步懂得要做一个具有家庭责任感的人的道理。一个具有家庭责任感的人,将来必定是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小当好家庭的小主人,将来才会当好社会的主人。今天为家庭尽力,明天就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愿同学们从小做起,做一个具有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1、注意发现家中有哪些自己可以主动做的事,自己尽力做好后,讲给父母听。

2、向妈妈表示,自己主动承担一份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并请他们监督,自己做得怎样。

3、利用一次小队活动,调查一下有家庭责任感的同学,将她或他的事例写成稿投给红领巾。

自己的家庭篇5

【关键词】小学生;家庭教育;误区;对策

小学生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所受全部教育的基础,对于小学生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由于家长自身条件的限制,致使家庭教育走入误区。在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中,发现当前小学生家庭教育中有一些共同性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家庭教育的成效。因此,必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误区,提出对策,真正发挥家庭教育对小学生的教育功能。

一、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误区

(一)溺爱

以溺爱为特征的父母不能掌握感情的分寸,一味满足孩子的需求,忽视了对孩子所应承担的教育责任和义务。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种:

1.对孩子缺乏客观评价。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不但觉察不到孩子的弱点或不足,而且言过其实地称赞孩子的智慧、特长或外貌特征。当孩子发现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心理冲突,导致孩子自私自利、为所欲为。例如: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是家中的小皇帝。经常在家里搞破坏,有时会砸坏家具。而孩子的父母却说孩子是在搞发明创造,以至于孩子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恶劣,反而变本加厉,变得为所欲为。

2.包办代替,过于保护。父母担心孩子受苦受累,替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帮孩子穿衣服、整理书包。有的孩子做了错事,父母总是帮助孩子承担责任。导致孩子一直处在父母的保护下,生活不能自理,社会适应性减弱。有调查表示:很多娇生惯养的孩子都不爱劳动。有的父母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

(二)不一致

以不一致为特征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不一样,家长自己的言行不一,同时家长的教育要求与学校教育要求背道而驰。

1.家长之间教育意见不一致。表现为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统一,或母管父护,或父严母慈,或父母管祖父母护,有的家长甚至因为教育意见分歧而争吵、打骂。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无法形成明确的是非观念,无所适从,结果也就把家长的教育意见统统当作耳旁风,不予重视。在一些小学生的家庭中,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其后果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

2.家长的言行本身相互矛盾。有很多家长对自己要求松,不能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却做不到。家长教育孩子要尊老爱幼,自己却不给老人或抱着孩子的乘客让座;告诉孩子要尊重父母,自己却不尽赡养父母的义务;告诫孩子要好好听老师的话,自己却在背后说三道四……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学生,会感觉到困惑,不知道自己怎么样做是对的。

3.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求不一致。目前加强基础教育已普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然而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还未能达成统一,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特别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手段、态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结合。例如:一些小学生跟家长说老师让去学校劳动或者交班费,但是家长却觉得老师的要求不合理,认为学生是去学校学习的,而不是去劳动或捐资的。不让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做。这样就容易让学生陷入困惑,不知道听谁的好。

(三)不良的家庭气氛

家庭气氛对小学生的智力开发、情感陶冶、个性塑造和道德品质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良的家庭气氛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智力发展,而且会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下面列举几种不良的家庭气氛:

1.家庭文化氛围不浓。据调查,很多小学生的家长业余时间是看电视、上网、玩牌、打麻将,家庭生活比较单调。当问到经常不写作业的孩子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时,一些孩子说是自己家里太吵,父母在打麻将,自己写不进去,所以就没完成作业。虽然有的孩子是自己比较贪玩,没有完成作业,但是不乏有家庭文化氛围不浓,导致学生不能安心写作业的家庭。

2.教育耐性不足,亲情沟通不畅。一些家长教育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缺乏耐性,动不动就发脾气,将孩子的学习完全交给老师。家长总是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负责孩子的学习,不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沟通不足,导致孩子犯了错不敢告诉家长。

二、改进家庭教育方法的对策

(一)家长要提高自身素质。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溺爱、不一致、不良的家庭气氛等等,与家长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高尔基说过:“单单是爱孩子们,母鸡也会这样做。可是,要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件伟大的事业。从事于这种事业,必须具有相当的才能,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要避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提高小学生家长的素质。家长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最主要的不是靠别人,而要靠家长自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省,分析教育子女的成功与失误,积累丰富的经验,也可以向专家咨询,阅读心理学、教育学之类的书籍,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家长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用自己的人格品质感染小学生,使小学生得到健康发展。

(二)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环境十分重要,上文中指出不良的家庭气氛也是小学生家庭教育中的误区。为了避免这一误区对小学生发展的不良影响。家长应该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一方面,家长要在家中创造优美的文化环境。闲暇时间可以和孩子一起读书,一起讨论。另一方面,家长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在与孩子交流时要谆谆善诱,说话文明;在为人处事方面要宽容大度,要尊老爱幼。有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便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便学会好斗;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便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中,便学会喜欢别人;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便学会觉得生活是多么美好。

(三)家长与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一致也是家庭教育的一大误区。因此家长要及时与学生的老师沟通联系。其一,家长要尊重学生的老师。因为对小学生而言,老师在他们心目中是很伟大的,很有权威的。如果家长不尊重老师,那么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美好的形象会毁灭,导致学生产生困惑。其二,家长要主动的与孩子的老师沟通交流。家长要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不能认为孩子的教育是老师的事情,而是要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老师也要及时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的家庭状况。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所以,家长应该重视家庭教育,要不断改善创新小学生家庭教育的方法及途径,以文明科学的态度创建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交流,只有这样,两者相互协调互补,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避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误区,最终才能达到教育的最优化,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自己的家庭篇6

关键词:青少年;单亲家庭;心理问题;成因;疏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100-01

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由于家庭成员残缺,与其他青少年家庭情况不同,使心理健康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与双亲家庭青少年相比,单亲家庭青少年更容易出现异常的行为与表现。这一现象的不断发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同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

一、单亲家庭青少年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成因

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在同龄人中更容易出现问题。家庭成员的残缺,使得部分青少年长期处于单亲家庭的阴影下,长时间压抑自己,造成心情低落,面对生活十分消极。并且不喜欢与人沟通,心里的问题无处倾诉,身边没有朋友,使得青少年产生抑郁消极、悲天悯人的心理问题。部分单亲家庭的父母为了弥补孩子,想要给孩子更好的生活,长时间加班工作,没有多余的时间陪伴孩子,于是忽略了孩子的感受,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不满,对自己所处环境的不满,对社会生活不满。部分单亲家庭的父母出于对孩子的愧疚,过分溺爱孩子,无原则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使孩子产生任性、行为散漫、易暴易怒的问题。

二、单亲家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疏导策略

1. 家庭方面的相关做法

(1)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做子女的榜样。在单亲家庭中,父母的情绪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与性格的形成。为了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保证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单亲家庭的父母要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让孩子形成积极正确的人生态度。

(2)家长要采取合适的教育方式。由于家庭情况的不同,单亲家庭的子女的心理状态与双亲家庭子女的心理状态不同,因此单亲家庭的子女在选择教育方式的时候要谨慎。在家庭中,家长要尽量给孩子营造幸福温暖的和谐氛围,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要注意孩子敏感的心理特点,学会与孩子交朋友。家长要鼓励孩子,让孩子不为自己的身份而自卑,使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与正确的生活态度。

2. 学校方面的相关做法

(1)学校应积极开展集体活动。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在学校这个大集体中,部分单亲家庭的孩子无法融入班级生活中,无法完全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并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学生心情压抑、郁闷甚至产生心理问题。所以,学校要有计划地组织校园集体活动,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让单亲家庭的学生可以体会到校园生活的温暖,在校园生活中体现自己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活动中培养单亲家庭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结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可以在校园集体活动中团结同学,增进友谊,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2)建立心理教育机构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教育不仅是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更是为了让青少年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学校要积极地开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任课教师要及时发现单亲家庭学生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疏导,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培养学生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使其养成良好的性格与品德,提高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3. 社会方面的相关做法

其一,对单亲家庭要有正确的认识。社会是青少年生活成长的大集体,社会有责任关爱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部分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有关机构可以组织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参加一些类似关爱敬老院的活动,让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多和人接触,让青少年发现社会中美好和善良的一面,积极地融入社会。其二,社会应当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社会应该重视单亲家庭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相关的心理辅导机构或者开设心理咨询服务热线,让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可以得到最好的解决。同时,政府部门也要提高对单亲家庭的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注,定期检查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为单亲家庭子女提供社会最坚强的后盾。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单亲家庭子女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学校、社会都应该重视并且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促进他们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唐先勇,刘贵萍.单亲家庭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家庭教育对策[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2(06).

[2]孙会迎.单亲家庭青少年的道德人格问题与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09.

自己的家庭篇7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的事业我的家》。

有一首歌,每天都会产生新的旋律,每天都会谱写新的篇章,这首歌拥有永恒的主题,那就是——家。你有一个家,我有一个家,在这喧闹的世界上,人人需要一个温馨的家。家是青砖灰瓦红窗花,家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家是儿和女,家是爹和妈,家是一根扯不断的藤,藤上结着酸甜苦辣的瓜。

有人说家是栖身的安乐窝,有人说家是锁身的铁篱笆。有人在成家,有人在拆家。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

人的一生就是奋斗的一生,在坎坷的旅途上,唯有百折不挠的求索,才有生命的永恒,执着地追求未来,牢牢地把握现在。人人都拥有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家,每每谈论到家,都是那样幸福、自豪,因为这个家中有我的一个位子,有我挥洒的汗水,更有我付出的爱。

《大学》上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亲情的维系、是良好道德的养成、是文化价值观念传承和每一个家庭成员健康成长的重要场所;家庭对于每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是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由此看来,家庭的文明、和谐关系到每个人的幸福,有利于每个家庭的稳定,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汉代有个姓田的三兄弟,弟兄三人一直和睦相处,家里的庭院中有棵紫荆树长得枝繁叶茂,花香四溢。后来,兄弟三人闹别扭要分家,紫荆树一夜之间枝叶全部枯萎,兄弟三人大为震惊,于是便和好如初,紫荆花又盛开如故。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我们且不去考究,但故事蕴含的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却不能不令人深思和体味:这就是,内讧起纷争,家和万事兴。和谐——是一个千古不变的成事之基。只有家庭的文明和谐,我们才能建文明城,爱和谐家。

构建和谐社会,家庭和谐是基石。孔子曾说:“礼之用,和为贵”。社会大家庭的和谐离不开小家庭的和谐。我的一位同事因为不知怎么回事,总是与婆婆找不到共同语言,两人一说话,就把空气弄得很紧张,整天心情郁闷,不免影响工作情绪。有一次领导看到她的工作状态,在了解到这位同事的情况后,和蔼地以过来人的身份向她传授处理婆媳关系的秘诀:对老人要尊重,嘴巴甜一些,多送给老人一些微笑,过年、过节或自己出远门回来,给老人带点小礼物,老人肯定会笑逐颜开。这名同事尝试着用这位领导的建议去做后,果然挺见效。后来,家庭关系轻松加愉快,婆婆在家里帮着看孩子、做家务,小两口放心到岗位上来,情绪也好了。所以说,家庭作为社会成员组成的最基本和最可持续的细胞组织,直接联结着个人和社会。正是有了家庭对我们事业的拥戴,我们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安心做好我们的事业,可见,只有有了我们的幸福的“小家”,才会有我们和谐的“大家”。

我们应当看到,构建和谐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一个与自己最亲的人都无法和谐相处的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相信他能在工作中、社会上与他人和谐交往呢?因此社会要和谐,就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时刻反省自己在家庭中是不是一个称职的丈夫、父亲、儿子,是不是一个称职的妻子、母亲、女儿;在工作岗位上是不是一名道德品质高尚、平易近人的员工。如此,和谐之音才能响彻我们的家庭、我们的企业、我们的社会。

《汉书、货殖传》中说:“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就是形容人们只有有了安定地生活居所,才能愉快地劳动。这是我们的先人留下的和谐之音啊!古尤如此,今何已堪啊!

音律和谐,能弹奏出优美的乐章;家庭和谐,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在我们的各项工作中,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创新推动和谐,以公正求得和谐,以稳定保证和谐,以文化孕育和谐,着力打造和谐社会,这将是我们持续不变的目标。

今天,这个科技、经济、文化蓬勃发展的时期,作为新中国新时代的女性同胞们,帼国不让须眉,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前所未有的创新精神,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中,为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就是这大海中的一滴水,虽然平凡但却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热情、自己的力量,自己的青春。

有幸的是,我生长在新时期,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女性的地位和权益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保护,但是几千年来,传统的思想还是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我们,我们面临地困境是,既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又要担负起照顾家庭的责任,况且越来越多的女性已将事业作为自己生活的重心,希望以事业成功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究竟是事业重要,还是家庭重要呢?对于我来说,事业和家庭都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在事业中可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找到工作的动力和乐趣;在家庭中,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安全和幸福。我所从事的是环保事业,环境保护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事业,其宗旨是为了让千千万万个家庭能有一个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为了这个目标,我们环保工作者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也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

事业对于我来说,这个头衔太大了,因为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平凡的事情。在日常工作中,我恪尽职守,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对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毫无怨言,及时完成;在工作繁忙需要加班加点时,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自己安排时间完成工作。所以说,我们每个人只要把自己职责内的工作做到位,那么我们的事业又何尝不能实现呢?

下面,再来谈谈我对家庭的看法。我的家庭目前来说很简单,两人世界,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添新成员,相继而来是更多的责任和义务,也势必会分散我更多的精力。家庭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女人没有幸福的家庭,就不会有太多的热情投入到事业中,即使事业有成的女人,也更加渴望家庭的温暖。事业和家庭都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的,而且付出的多少和你得到的多少是成正比的。所以,我们的女性同胞们在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留给工作的同时,也要给我们的家庭加加油。

我作为一个参加工作时间不长的年轻人,又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在长辈们的呵护下成长、学习,在浓浓的家庭关爱气氛中顺利完成研究生学业,我深知良好的环境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当我顺利完成学业后,毅然投身于自己喜爱的环保事业。

我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在家有亲人的关爱,在单位有同事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对环保工作有了深刻的理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应该投入更多的经历在自己的家庭中,为人妻者,使家庭和谐幸福是自己的分内之事,同时自己又是一名环保工作者,更应该为自己、为家庭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自己的家庭篇8

关键词:校外活动;家庭教育;培养责任感

一、学生家庭责任意识的现状调查

在家庭生活中许多本应由孩子去想、去做,去负责的事都由家长包办代替了。当家长的总是怕孩子受罪受累。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少受罪受累,经常是替孩子把生活中的一切都给安排得无比周到,当家长的总是怕孩子犯错误,不少家长为了让孩子少犯错误,在问题面前经常是代替孩子做出决定。在家长的培养下,孩子认为一切都不用自己操心,反正有爹妈替自己操心或是认为自己操心半天没有用,最后还得听爹妈的。在生活中,孩子的一切都离不开父母,一切都要由父母为他负责任,如此下去,孩子将来如何自立于社会?“责”和“权”是密切相连的。一个人如果没有选择的权利,他也就不会承担什么责任。只有把一件事情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自己才能对这件事情负责。

二、校外教育活动中家庭责任感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1.社区要以家长教育为核心开展未成年人的家庭责任教育。目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区教育三方面还缺乏有机的联系,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三方各自为政,缺少密切的联系和沟通,成效上就缺乏一致性,不能形成合力。社区是社会的缩影,家庭是社区的细胞,家长是家庭的主导,但从家庭教育来看,由于家长的价值取向不同和家教观念各异,使家教行为大相径庭。社区中各有关部门要发挥各自职能优势,以社区教育为突破口,以未成年教育为切入点,以家长教育为核心,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有关专业人员或社会机构对实施家庭教育的成员从理论、方法、内容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指导以确保家庭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2.指导家长多给孩子尽责的机会,让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在家长观念教育中,要使他们懂得:培养孩子责任感的过程是一个提供尽责机会,创设责任环境,并促使孩子反复学习、反复实践负责行为的过程,也是其示身体验,感受自己行为及其结果所带来的喜怒哀乐的体验过程。交给孩子一项家务,实际也是让他承担起一份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会遇到困难和麻烦,需要自己开动脑筋,动手去解决,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责任意识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教育,认为生活就是教育,做家务其实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教育的一项内容。从教育角度看,劳动与健康人格密切相关。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越有利于形成爱父母、尊重他人劳动、勤劳勤俭的品德、谦让精神和合作意识。家长在培养孩子做事的过程中,一定要沉得住气,一定要学会等待,一定要能够容忍孩子的不完美。孩子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体验,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最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做事所得到的对“责任”的一种宝贵的心理体验,只有这样的心理体验多了,孩子的责任意识才能不断地得到强化和提高。

在方法指导上,要使家长明白:家庭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负责。从小严格要求,持之以恒,使孩子逐步养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良好习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对他的要求也应越来越高,在家庭生活中选择合适的工作岗位,让他承担让他负责。进入初中阶段,孩子的自尊心和独立性越来越强,家长在一些有关孩子前途的大事上,也应多让孩子做出选择,而不应包办代替,不尊重孩子的愿望。在一些重要的事情上,让孩子来选择,来决定,来对自己的命运负责,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孩子都能从中得到深刻的体验,知道“责任”两字的份量。我们要引导他们不但在家庭中尽责,还要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并由此接触社会、锻炼能力。

在家庭教育具体活动中,要提示家长让孩子品尝挫折,学会承担,激发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孩子处于成长之中,对一些事情表现出没有责任感也是正常的,家长要从孩子身边的每件小事激发孩子的家庭责任感。孩子接受到惩罚的后果,同时承担能力也就增强了。我们每个家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正是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的好时机。家长可以向孩子讲一讲自己的苦恼,使孩子懂得父母之不易,产生为家庭担忧的念头。

3.校外教育要成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实践平台。青春期学生的反叛心理特别容易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来,通过组织活动架设学生与家长进一步沟通的桥梁,在对话中让学生理解父母希冀背后的家庭责任。呼唤真诚的理解,渴望亲情的牵手。社区要协助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

(l)学生与家长的书面交流。家长以“孩子,让我告诉你”为题,学生以“爸爸妈妈,请听我说”为题,围绕家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一主题展开对话,充分利用书面语言表达从容而情感饱满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家史、知晓父辈走过的路,明白作为家庭承继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把自己的人生设计与承担家庭责任有机结合。

(2)学生与家长的直接对话。在第一项活动的基础上,由社区中的某一教育机构协助学校组织学生与家长的“风雨同舟”活动,围绕“我与家庭”的话题,进一步沟通两代人的情感,使学生理解家庭责任,并把目前的学习与承担家庭责任联系起来。

一个具有家庭责任感的人,从小当好家庭的小主人将来才会当好社会的主人。今天为家庭尽力,明天就会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材。因此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同样担当起这一重要责任。

参考文献:

自己的家庭篇9

1.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影响

1.1家庭教育带有功利性

目前,大多数中国家庭的教育带有功利性,要求孩子朝着他们要求的方向发展,而忽视了孩子的真正需要,忽视了孩子的真正教育。有一位教育家曾说:“草枯了,明年还会再绿的,孩子的童年失去了就不会再来了,抛开成人世界的功利主义,把教育还给孩子。”而当今的家长为了追逐社会潮流,不顾孩子成长的规律,想要把孩子培养成“神童”或“天才”,于是社会就有了“神童教育”。如孩子两岁时识1000字,三岁时钢琴达到五级,等等。于是孩子没有了自由,没有了童年的欢乐,没有了孩子应有的灿烂的笑脸。那么家长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原因很简单:一是要让孩子做他们没有做到的事,他们认为自己是被耽误的一代,自己没有做到的事要让孩子来做。二是他们的虚荣心使然,因为现在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作为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聪明,这样他们就可以为自己的孩子骄傲。如有的家长总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会弹琴等,也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哈佛男孩”或“哈佛女孩”。在虚荣心的驱使下,对孩子的要求带有了功利性,于是孩子小小的课程表上排得满满的,没有了玩的时间。孩子童年的快乐就在家长的功利主义的驱使下被剥夺了。没有了快乐童年的孩子对今后负担更重的小学和中学还有多少兴趣?学校教育再完美,能给学生一个快乐的童年吗?

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在科学素质的培养上,甚至在一技之长的培养上,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极大的经济投入,孩子在这方面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功利主义的驱使下,家长剥夺了孩子作孩子的权利及孩子做人的权利,从而孩子就失去了对自我发展的主动权,一切听从家长的安排。卢梭在他的自然教育中提倡“遵循自然”,“把孩子看做孩子,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意志,最终由孩子自己把自己造就成人”,“学习做人的天职,发展其自身”。我们的家长却没有这样做,他们的功利主义严重地束缚了孩子主动发展的要求。

1.2家长对孩子的溺爱

现在的家庭结构是“核心家庭”,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家庭明显增多。由于没有兄弟姐妹,独生子女往往被视为家中的“小皇帝”,集父母、祖父母的宠爱于一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一味地满足,不让孩子受到一丁点的委屈,这样就造成了孩子孤僻、内向、意志薄弱、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经不起一点挫折。孩子是在体验中长大的,家长的这种溺爱已剥夺了孩子对生活的体验。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教育有一个原则,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而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不让孩子做任何事,甚至有的家长替孩子到学校做值日,这样就不能形成对孩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还有的家长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缺点,可以说是护短型的家长。我曾经在办公室见过这样的家长:她的孩子入学中考成绩是540分,班主任对他充满了希望,这孩子的确非常聪明,但是他非常的懒,还经常迟到。班主任确实对这个孩子尽了力了。后来这个学生要求到差班去,班主任帮他说了,他就去了差班。在这期间班主任接触过几次家长要求配合,每次家长来都说孩子还小,回去会说。有一天,家长去找校长要为孩子转学,转学的理由是原先的班主任对他的孩子太苛刻。当时我就想孩子是被家长毁掉的,这样的母亲能培养出孝顺的儿子吗?更别说成为人才!这样的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只会产生副作用。辛尼加曾说:“培养成高贵心灵的是劳苦。”若家长包办一切,什么也不让孩子做,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不能吃苦,不能承受困难,也没有对集体的责任感,同时孩子也不会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这样的家庭教育不利于学校教育。

2.改变家庭教育的对策

自己的家庭篇10

关键词: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 家庭疗法 家庭暴力

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被誉为“家庭治疗法的哥伦布”,是家庭疗法的创建者之一,被视为家庭治疗的先驱。她认为:家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家庭关系,家庭关系对于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某个人的情绪或者行为上出现“病症”,这表示他的成长遇到了障碍,以至于不能正常地发展;家庭成员在互动中寻求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满足其他成员的需要,家庭部分成员的需要受到忽略或者歪曲,这些成员就会在情绪和行为上出现一些“病症”,这些病症发生的不是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系统出现了毛病。对于社会上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事件来说,此类家庭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是分不开的,因此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特别是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出发来研究这一问题,显得尤为必要。

1、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基本原理

1.1 萨提亚家庭治疗的含义

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的新方法,它从家庭、社会等系统方面着手,更全面地处理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最大特点是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症状”,治疗的最终目标是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1.2萨提亚家庭治疗的理论来源

1.2.1 家庭治疗

萨提亚治疗模式主要来源于家庭治疗。家庭治疗就是以家庭为对象的心理治疗方法,主张要改变病态的家庭现象或行为,不能单从治疗个人成员入手,而应以整个家庭系统为其治疗对象。

1.2.2 人本主义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收到人文心理学的极大影响,其最大特点是提高个人自尊、改善沟通及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治疗最终目标是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实现个人潜能的最大发挥。因这种以人为本位、以人为关怀的理念,使得萨提亚在进行家庭治疗过程中,发展出许多特别活动,如家庭雕塑、影响轮以及用一条绳索展现出家庭关系图,显示个人与家庭之间的心理脐带关系等等。这些活动均灵活地融合了行为改变、心理剧、当事人中心等各派心理治疗技巧。

2、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策略

2.1 家庭雕塑

家庭雕塑是一种非语言经验性技术。方法是让家庭成员将自己置身于一种空间上的安排,构成一个戏剧性场面。这个场面中,家庭成员取各种姿态,相对静止地处于某个位置,形同一组雕塑。通常请家庭中某一个成员担任“导演”,决定每个成员的姿态和位置,所得出的场面就象征性地代表了这个成员对家庭关系的观点。

2.2沟通姿态

沟通姿态是萨提亚总结出来的关于人们在压力下,对他人、环境和自己的应对方式,不恰当的沟通是功能失调家庭系统的特征。根据萨提亚模式,人有多种沟通姿态: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性型、打岔型等等。

3、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在家庭暴力中的应用建议

3.1夫妻双方应正确看待自尊

萨提亚认为:影响家庭成员间互动的第一要素就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自尊。家庭生活中,难免磕磕绊绊,夫妻双方应正确看待,彼此都有较好的自尊感,能正确正视彼此的长处与不足,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各种变化,正确化解压力。李阳后来在接受采访中曾提及:其实他是个非常自卑的人,小时候因为与父母分住,没有正确的对于自信的培养,导致病态的自闭和自卑,加上公司管理不善,工作压力大,所以回家的时候才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暴力行为,某种程度上说,是外在巨大压力和内心自卑双重影响下的一种释放。

从萨提亚家庭治疗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自尊的高低最容易在遇到压力的时候表现出来。李阳的这种行为其实是缺乏自尊的一种表现,是为了掩饰其内心的恐惧和一种自信的不足。因此李阳应该正确看待事业和家庭的关系,以及自己成长过程中各种因素对于自己的影响,树立正确的自尊观念,调整状态,对待家庭和妻子。

3.2拒绝不良沟通,建立“表里一致”的沟通方式

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认为,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大部分是透过沟通进行的,因此家庭的沟通方式对于家庭关系有极大的影响。

“表里一致”的沟通方式要求表达直接、清楚、完整――每个人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用担心遭到攻击或者批评;别人的意见也可以得到回馈和重视;若有不接或迷茫的地方,可以要求澄清而不必臆测。在后期对于李阳及其妻子的采访中,李阳妻子KIM表示,李阳控制疯狂英语的所有收入,从不向她披露,只给她日常生活的必要费用,而且每个月只回家一两天,三个女儿完全由她自己照顾。由于以上原因,夫妻间经常发生争执。由此可见,李阳夫妇间的沟通问题非常严重,不是“表里一致”的,而是含糊而又间接,这样的家庭关系充满着各种危机,导致问题积压而得不到释放,再加上李阳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大男子主义,导致夫妻关系支离破碎。

3.3制定适当得到家庭规则

建立适当的家庭规则对于家庭关系的维护非常重要。适当的家庭规则对于家庭成员的健康成长、培养良好的家庭关系是有益的。合理的家庭规则应该是让所有人的感受都能表达出来并为家人所接受,应该富有弹性,容许家庭成员根据情况的改变做出不同的选择,并应根据具体情境的变化抛弃或修改过时的规则。

在李阳家暴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李阳夫妇间并没有可以双方共同认同并遵守的家庭规则,李阳过于强权,处理家庭关系一意孤行;KIM过于软弱,忍气吞声面对。KIM在此次家暴事件中受到的巨大压抑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合理的释放,李阳的专横使得她连平等对话的机会都没有。对于家庭系统来说,没有规则只有强权,也是造成李阳家庭暴力事件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家庭生活过程中,夫妻间要建立合理的规则,而且这些规则切忌隐晦含糊,而是应该有清楚的界定。家庭成员也应该认同尊重家庭规则。

总的来说,家庭暴力的原因虽方方面面,但加以解决时避不开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的相关要求,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对于家庭暴力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应用空间。

注: 本文中的“家庭暴力”主要指夫妻间产生的暴力事件。

参考文献:

[1]张文霞,朱冬亮.家庭社会工作[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