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父母十篇

时间:2023-03-15 14:42:55

文章父母

文章父母篇1

关于写父母的精选优美文章1: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位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的妇女。她在我的心中一直是一位刀子嘴,豆腐心的母亲形象。我真的行爱我的母亲,真的。听妈妈说,我很小的时候就十分爱动。天天爬上爬下的,妈妈经常要追得我上气不接下气的才行。

我从小就不是一个很听话的好孩子,好动、淘气、爱打架。我的父母在我的身上所花的心血是别人的好几倍,特别是我的母亲,她是一个把什么事都分得清清楚楚的人,说一不二。她对我的‘政策’是学习自主,对我十分宽松,但是在原则问题上她去一点也不放松。

我妈妈原来是万棉厂的织布工人,经常上夜班很辛苦,我妈妈是十分好强的一个人,工作生活上几乎样样都不会输给别人。年年都被厂里评为“先进工作者”。可是在2001年终于因为劳累过度得上了心脏病,后经手术治理之后,不得不离开她热爱的工作岗位,办理了病退手续。

记得我妈妈在住院期间,那时我才九岁,妈妈在病床上任然不忘我这个让她操劳了无数次,花费了无数心血的儿子!当我走到她的病房时,她强行支撑起病体,无微不至的问起我的情况。面对着妈妈,我第一次伤心的痛哭流涕。在妈妈病重期间,妈妈先想到的不是她自己,而是我,她的儿子。从这件事里我就深深地体会了妈妈对我的爱。

现在,妈妈任然像以前一样,常常习惯性的抚摸着我的头,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问:“超儿,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得大啊?”我回头看看妈妈,本来黑亮的头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夹杂了不少白发,脸颊上也有了少许皱斑。我妈妈不知什么时候变得这样苍老了。一定是因为我啊!我的心忽然有一股说不清的痛,坚定地说:“快了,妈妈。”

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平凡又伟大。可是我就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她。她生我养我不求回报,事事最先想到的是我,有好的给我,坏的自己扛,这,就是我的母亲。我永远爱你,母亲!

关于写父母的精选优美文章2: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家主妇,主要就负责料理家里的事。虽然,岁月已经无情的改变了他她的摸样,但还记得以前我的母亲也是个大美女,有着一头黑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简直就是一个“仙女”我的母亲性格内向,待人也很好,心地善良。

记得有一次,爸爸在广州寄了五千元钱回来了,留着我和弟弟读书用,那天晚上,邻居家的小男孩,李伟生病了,他的父母不在家里,家中只有他和一位年老的奶奶。李伟的奶奶晚上跑到了我家,对我妈妈说:“我年纪大了,走不动了,你帮我把伟伟带去看医生吧”我本以为妈妈不会答应的,留下来陪我和弟弟,可出乎意料的是,妈妈一口答应了,跟着就带着李伟去了另一个村子里的农家医院里,当时,李伟身体状况不太好,所以行动也不方便,妈妈就一路一路背着他,我看着这情景,心里都吃醋了,因为从小到大,妈妈都没有像今天这样背李伟似的背过我。

记得有一次,那时我七岁了,晚上发高烧,爸爸又不在家,妈妈就带我去看医生,那时,我也像李伟一样身体状况不好,我想要妈妈背我,但妈妈一口就否定了,妈妈说:“这么点苦都吃不得,将来怎么成大事。”那晚,我迈着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往前走,多少次摔倒,多少次的碰撞,妈妈都无动于忠。而她现在对李伟却超过了对自己子女的爱,一路背着李伟,一个瘦弱的女人怎么能背得起如此重的一个人呢,而且还有这么长的路要走,晚上又没有车可以坐,而我的母亲却只能一步一步地背着他向前走。

我的母亲,你在我心目中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每天都为自己子女操心,从来都不管自己的身体,母亲,女儿想对您说:“您辛苦了。”

关于写父母的精选优美文章3:父亲的肩膀

以前,我就知道父亲是一根断不了的扁担,弯着腰,弓着身,即使身上重物把他压弯了,拿下物后仍然是直的。但我知道就是这么一根扁担,担起了一家子的重物。我的家在农村,父亲学历不高,但做起事来可绝不马虎,也绝不畏缩。

寒风吹呼着,我不由得打了一个寒战。记起了去年放寒假的情景。铃一响,我便迫不及待地交上了试卷,不一会就去寝室收拾行装,准备回家了。这时,我才意识到我忘了叫父亲来拿东西了,我立马拔通了家中的电话叫他来运这些东西,还没等我生完气,父亲便到了,他没把车子开进学校,让我很是抱怨他。他也没多解释,只是问我考得如何,我没能答上。

他便扛起一大包的被子,手里拿着拉包箱一步一步地走下楼去,父亲个子不高,但力气还是挺大的,一路上,竟没有一丝吃力的样子。这倒让我担心起来,因为今天天气这么冷,父亲却穿着这么单薄的外套,他心中对儿女那份情让他体会不到天气的寒冷,而我怕自己不争气,让他失望起来。一路上,父亲给那些车辆让路,给他人先行,他那套灰黑色的外套,挺让我高兴,因为他没再穿那件破旧的大衣,那是我不时不让他穿的,他大概记住了。

文章父母篇2

现年16岁的刘雪菲,是沈阳市铁西区一所中学的高中女生。

刘雪菲在很小的时候,就常听邻居说:“这孩子,怎么长得不像爸爸也不像妈妈?”随着年龄的增长,刘雪菲对自己长得不像父母这件事越来越耿耿于怀,痛苦万分。

2008年年底,当时还在读初二的刘雪菲放寒假在家。有一天,她看电视剧时无意中看到一个情节,剧中那个孩子是母亲与婚外情人的私生子。她顿时若有所思:我是不是妈妈和另一个人生的呢?

2009年3月28日,是刘雪菲15岁的生日。她知道,虽然母亲特别不愿意触及她的身世问题,但母亲非常爱她,把整个心思都用在她身上。母亲最大的愿望就是她能考上最好的高中,将来考上最好的大学。她也知道不应该让母亲为难,可自己长这么大,连亲生父亲到底是谁都不知道,也太可悲了。

吃完生日蛋糕,她的目光里满是期待,对母亲说:“妈妈,我都快初中毕业了,马上就成人了,连自己的生父是谁都不知道,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更别说考什么大学了。你要再不告诉我生父究竟是谁,我就放弃中考。”

汪丽敏看着女儿一脸的严肃,知道女儿是非常认真的。她的内心痛苦极了,她不想揭开那段满是痛苦和耻辱的尘封往事。可是,她更不想让女儿放弃前程呀!

于是,汪丽敏满含热泪地拉紧女儿的手,痛苦地说:“孩子,你的生父是妈妈的初恋情人,他的名字叫章文跃。可现在他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我一无所知,而且,今生今世,我都不想知道!”说到这时,汪丽敏咬牙切齿。

刘雪菲安慰母亲说:“妈妈,你说出真相我就心满意足了。”汪丽敏抱紧女儿:“妈妈的好女儿,一定要好好考试,别让妈妈失望啊!”

2009年6月,沈阳市中考刚结束,刘雪菲便开始了她谋划已久的寻父计划。

刘雪菲先去了位于沈阳市皇姑区的姥姥家,找到了母亲高中和大学时的毕业照,她装作和姥姥聊天的样子,逐一询问毕业照上的人的姓名,最终,她果然从姥姥嘴里知道那个长得和自己极为相像的人就叫章文跃。接下来,刘雪菲又悄悄寻访母亲当年几个最要好的同学,功夫不负苦心人,2009年8月底,刘雪菲终于得知章文跃就职于北京的一家电力设备公司,任高级工程师。

2DNA鉴定终获真相

无数个深夜,刘雪菲悄悄看照片上的章文跃,她觉得自己长得实在太像他了,她强压欲望用功学习,以此驱赶对生父的思念。

终于等到了放寒假,刘雪菲向父母提出要去北京看望姑妈。因为女儿读重点高中的第一学期考试得了全班第三名,父母很高兴,爽快地答应了她的要求。

2010年1月17日,放寒假的第一天,刘雪菲就迫不及待地坐火车来到北京。她在姑妈家住下来后,辗转打听到生父的工作单位地址,于次日清晨早早来到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守候在生父工作单位门前。

上班时间快到了,一个面相非常熟悉的男人走过来了――章文跃!

刘雪菲看到他的那一刻,泪水便像潮水一般涌了上来,她迎着章文跃走过去。

看着刘雪菲,章文跃十分惊讶,但很快就镇定下来了,他示意刘雪菲跟她一起到附近的一间茶吧坐下来。

刚坐下,刘雪菲就迫不及待地大声说着:“我终于找到你了,和梦里一模一样,我现在就想喊你爸爸!”说完就激动地要扑进章文跃的怀里。

章文跃断然拒绝,冷冷地看着刘雪菲:“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你找什么?”心情万分激动的刘雪菲听生父竟说出如此无情的话,当即非常气愤:“我是你的女儿!我叫刘雪菲,我的妈妈是汪丽敏,是你的初恋情人。你难道不觉得我和你长得非常像吗?你敢否认吗?”

章文跃心里一惊,但脸上的表情还是不冷不热:“我没有女儿。再说,长得像的人很多……”

听生父说出这样冷漠的话,刘雪菲气得哭出声来:“我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你,只是想知道生父是谁!你要是不认我,我就去你单位,去你家……”闻听此言,章文跃不敢再强硬了,但话气仍然冷冷的:“你想怎么样?”

刘雪菲慢慢抹干眼泪,变得非常冷静:“我想和你做个亲子鉴定,我要让科学做出准确结论,给我也给你一个交代。但如果你不答应我,我会让所有认识你的人都知道这件事!”

最终,章文跃无奈地答应了。

不久,鉴定结果出来了,章文跃的确是刘雪菲的生父。

刘雪菲站在章文跃面前,盯着他的眼睛,泪水涌出来。可那一刻,却是火山遇到了冰川,章文跃仍是一脸冷漠。

几天后,刘雪菲伤心地离开北京回到了沈阳。

3异想天开要亲情

回到沈阳,刘雪菲的心情始终无法平静,她不明白生父为何如此冷落自己。

从小到大,她一直生活在富裕的家庭,养父刘海波是个商人,生意做得很大,可她除了从他那里得到花不尽的钱之外,很少能得到父爱。现在知道生父的下落后,她真希望生父能疼爱自己,让自己享受浓浓的父爱。可生父的冷漠却让她很寒心!

痛苦地思索了许多天,刘雪菲终于有了主意:我要让生父离婚。离了婚,他就不用害怕任何人,就会认我这个女儿了。我要让妈妈也离婚,离开那个对我不冷不热的继父,再和生父结婚。

刘雪菲本打算想个万全之策,但想了许久,也没想出什么好主意。2010年2月中旬,她决定采取最简单也最直接的做法:给生父的妻子和养父刘海波分别写一封信,说明一切。

2010年春节过后,刘海波和章文跃的妻子分别收到一封装有DNA鉴定书复印件的信。刘海波愤怒地把鉴定书摔到桌子上,抡起巴掌掴了妻子几个耳光,并咬牙切齿道:“离婚!你带上这孩子走。你是过错方,法律规定你不可能拿走一分钱……另外,如果你要上法庭,我会让你的丑行尽人皆知!”

很快,刘海波和汪丽敏就离婚了。回到娘家时汪丽敏泪流满面,刘雪菲却非常平静。她不是不心疼,而是认为,长痛不如短痛,等将来真正的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就有永远的幸福了。

2010年3月24日,生父章文跃终于来到了沈阳。那天傍晚,刘雪菲放学刚走出校门,就看到了生父,她心花怒放,日思夜想的爸爸终于来了。可当她跑近时,她看到的不是笑脸,而是一张被愤怒扭曲的狰狞的脸。

章文跃声音里满是怒火:“你这个小恶魔!你让我妻离子散,被扫地出门,你究竟安的什么心?”

刘雪菲看着生父那张脸,听到生父说出的话,心一下子掉进了冰窟里,可她仍存幻想:“爸爸,我就想让你和妈妈复合,我们一家三口生活在一起。你知道吗,妈妈现在也离婚了。”章文跃的怒火更盛了,此时他恨死了眼前这个女儿。

傍晚,在约定的地点三好街的数码广场,汪丽敏看到自己曾经深爱过的男人走过来,非常平静,可章文跃却是横眉冷对。

从生身父母的唇枪舌剑中,刘雪菲终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之谜――

章文跃和汪丽敏高中毕业后同时考上了东北大学,两个人相恋了,大学毕业后又都留在沈阳工作。毕业两年后,当章文跃满怀希望地准备迎娶汪丽敏时,她却移情别恋了。章文跃痛苦万分,极力挽救,但还是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成了别人的新娘。汪丽敏嫁的男人就是刘海波,这个比她大7岁、拥有百万资产的企业家。

新婚的幸福快乐很快过去了,刘海波把全部热情和时间都投入到工作中。而汪丽敏却被无边的寂寞折磨着,开始怀念起初恋情人章文跃,想起了他的种种好处。结婚一年后,章文跃找到了她,两个人爱火重燃,三个月后,汪丽敏怀孕了,腹中的生命是她和章文跃的爱情结晶,她盼着这个小生命的诞生。

女儿终于出生了,孩子刚满月汪丽敏就迫不及待地去找心爱的人――章文跃,她已下定决心离婚,然后与和章文跃及女儿生活在一起。可等见到章文跃时,汪丽敏等来的却是令她痛不欲生的结果。章文跃冷笑着告诉她,她抛弃他后,他整个身心都被仇恨占据着,一直伺机报复,一年后才等来了时机,他假意和她重燃爱火,就是想让她品尝被抛弃的痛苦,让她生下孩子再抛弃她,让她看到这个孩子就会痛苦,一辈子不安宁!

章文跃走了,永远离开了,汪丽敏的心死了,爱情也死了。从那时起,她的全部心血都花在了女儿身上。丈夫在外花心她也佯装不知,只要能让女儿过上好生活就够了……

听完父母的对话,刘雪菲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出生与爱情无关,她只是一个背叛与复仇碰撞出的畸胎。她突然非常仇恨这个男人。

刘雪菲心中的怒火在燃烧,猛地站了起来,狠命地打了生父几个大耳光,拉起母亲的手就走。

4孤苦伶仃无所依靠

第二天放学,刘雪菲跑回家,却发现妈妈不在。她预感不妙,继而发现了茶几上母亲写的信:

妈妈的心,早在你出生一个月后就死了。我想过自杀,但最后时刻我突然想起,女儿是个只有母亲没有父亲的苦命孩子,我不能死,我要养大她,把全部的爱给她!刘海波一直不敢和我离婚,就是害怕我们娘俩分走财产。现在好了,我和你都成了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你让妈妈的坏女人身份现形,更让妈妈心里的母爱死掉了。刘海波对妈妈说,他感谢你,是你让他保全了财产,丢掉了一个大负担……妈妈走了,走到一个谁也不认识的地方,找份工作终老一生。妈妈没有脸面见任何一个认识的人了,也没有勇气和力量再和你一起生活,对不起。再见了,我亲爱的女儿……

读完母亲的信,刘雪菲呆立着,面无表情。

由于深受打击,刘雪菲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2010年7月的期末考试,她竟考了全班倒数第五名。2010年8月初的一天,在学校老师的建议下,刘雪菲来到辽宁某律师事务所,找到李律师,要状告生父生母。李律师耐心地听完刘雪菲的讲述,眼圈不由红了,他同情这个姑娘的不幸遭遇,可他也很无奈。他可以替她向生身父母索要抚养费,法律规定他们必须承担抚养女儿的责任。可让律师替她讨回母爱,那就无能为力了。

刘雪菲呆呆地看着李律师,过了许久才低下头。她决定不告父母了,她只想得到爱,别的她都不想要。

李律师为这个悲情女孩的凄惨境遇夜不能寐,第二天,他找到了刘雪菲的姥姥,他希望老人家设法找回刘雪菲的母亲,因为,如果长此以往刘雪菲会得心理疾病的。

老人浊泪横流:“她妈妈的心已经死了,我打过多次电话,没有任何用处呀!”李律师叹口气。他要来了章文跃的地址:“我要让他出抚养费,不能这么便宜了这个恶棍!”他让老人和刘雪菲写了委托书。

2010年10月16日,章文跃寄来了第一笔抚养费500元和一份保证书,保证在亲生女儿大学毕业前按时寄抚养费。同时他还附了一封信,信上这样写道:“我不可能把父爱给刘雪菲,她不是爱情的结晶,只是复仇的产物。她的母亲背叛了我,我的仇报了,后半生也就安宁了……刘雪菲应该恨她的母亲,她在替母亲还债。当然我也妻离子散了,这也是报应!”看完这封信,李律师非常生气,但也无可奈何,法律只能约束人的行为,无法管束人的思想。

刘雪菲的姥姥多次打电话联系汪丽敏,汪丽敏每次接电话都哭,但表示她只能给女儿寄些钱,别的事她做不到,因为她不敢重回旧地,不敢看女儿的眼睛,更不敢想过去的生活……

文章父母篇3

  

关于《父母课堂》读后感优秀范文   在老师的推荐下我们订阅了《父母课堂》。自从收到第一本开始,书里的内容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们。

  “关注”及时准确地根据社会热点进行评论,引人深思;“名人家教”、“教子随笔”为我们带来了成功的经验,受益匪浅;

  “家校频道”指导家长如何做好与学校老师的沟通,家校配合了解孩子;“海外视窗”、“美文共赏”更是开阔了眼界,取长补短;“父母忌语”、“孩子心声”让父母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内心,爱护孩子;

  “教子良方”和“专家讲堂”,使得家长学习了理论知识又能结和其他家长的实践经验,正确教育和引导自己的孩子。

  《家长课堂》的20xx年09月和20xx年10月的两期连载文章“弱在哪里补哪里”,对我的触动很大。文章中的父亲将女儿从幼儿到成人,从调皮淘气的小丫头到15岁独立出国留学的优秀少年的成长历程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通过文章的字字句句,列举的点点滴滴事例,无一处不包含着一个父亲对女儿的关爱,对孩子成长的良苦用心。读完文章让我在对女孩的优异成绩由衷赞叹之余,更多的是对那个父亲的敬佩和自愧不如。

  儿子刚上一年级,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和这个女孩当初一样,开始我急燥心烦,看过文章后也能静下心来想想如何帮儿子适应学习和学校生活。

  儿子的口算刚开始的时候也有点跟不上,按老师的要求回家后每天必做口算练习,并且记录时间,我还随机根据一些生活中的场景和儿子练习口算。

  比如要吃饭了,我问他一共几个人吃饭,需要几双筷子,他回答后,我只给他一部分,然后问他够不够,还差几双,回答正确我会亲亲他的小脸,儿子也很高兴地去摆筷子了。

  还有语文拼音和英语,我们也会进行随时的口头练习和交流。

  比起文章中的父亲,我的付出和用心还是微不足道的,如果能象那个父亲一样坚持不懈,对于儿子的学习和今后的成长也会有所帮助。

  20xx年01月那期中的文章“找准适合孩子的学习方式”,也给我了一些启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文章中说,每个孩子都有不同于别

  

  

关于《父母课堂》读后感优秀范文   

  每一位父母都深爱自己孩子,并心甘情愿的付出。但是,每一位父母经历和方式都不尽相同,成功的的经验要持之以恒的不懈坚持,更要精益求精的深入总结,并举一反三地全面借鉴,失败的教训要引以为戒,防微杜渐和标本兼治。科学有效地开展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学),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但是,若想实现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科学有序、快乐健康的成长,却并非易事。帮助孩子科学有效地养成好的品质和习惯,也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结合我十年期间与儿子共同学习成长的经历,我感觉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父母要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积极向上、以身作则,为孩子启动榜样作用:

  一、针对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的自身特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该具备的能力,父母首先要提前虚心学习,并针对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进入正确的轨道。父母要甘于做好孩子垫脚石,父母的素质对孩子影响巨大。

  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养成擅思考、勤参与、多动手和常总结的生活和学习的好习惯,并勇于实践、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过度包办、代劳和溺爱孩子的父母其实是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的学习权利。

  三、不要过早地让孩子学习超过孩子年龄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家庭教育不仅要科学有效、系统有序,更要形成良性的循环。

  任何知识在初次学习的时候对孩子的触动和促进最大,假如孩子都提前学习,不仅减弱了孩子的这种认知能力的培养深度,还会导致孩子厌学的不良习惯。

  四、父母要学会和孩子一起去面对荣辱成败和艰难困苦,战胜挫折和困难更快的成长,减少指责和批评,多些鼓励和引导。父母和孩子一起养成积极文明的言谈举止。培养孩子养成敢于担当的好品质,也能获得更多学习机会。

  五、很多好吃好喝好玩的礼物和生活品,或者一些特殊的自由和权限都可以针对他们的具体良好表现,以奖励的方式发给孩子。让好孩子多体验下付出就有收获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促进孩子形成好的习惯,并坚持不懈地去提高。

  六、孩子在不同事情第一次出问题时,要积极主动及时分析改正,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成为孩子最信赖的良师益友。在父母身体力行的潜移默化中,父母与孩子一起快乐的成长,让美好快乐的童年充实着每一位孩子的憧憬。

  

  

关于《父母课堂》读后感优秀范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一位家长都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做什么?怎么做?一直以来困扰着我,像普天下父母一样,我也很想把女儿培养成才,可是几乎每天都要遇到教育孩子的难题,虽然我也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很多时候都不知如何下手去解决。

  孩子入学之初,我对女儿的说话的口吻大多数都是命令式的,很是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她的感受,只要我觉得是正确的就会直接命令她去做,或者直接罗列出一大堆禁止做的事情,孩子没有反驳的余地,总是没有缘由觉得自己委屈而痛哭,我因此非常苦恼不知道如何去教育了。

  自从订阅了《父母课堂》,我就找到了儿童教育的专家,每一期我都会认真阅读,静下心来反思自我,感到震惊之余,认真的总结了自己对待女儿教育问题上误区,让我知道教育应该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孩子面前,总是情绪饱满、信心十足;用良好的家庭氛围帮助孩子排解来自学校、社会等外界环境带来的不利因素,特别是与孩子生命意愿相违背的强制、训诫,给孩子一个宽松并愉悦的心理成长环境,比限定与束缚更有效果,在学习上需要的是动力而不是压力。

  于是我也改变了教育方式。在做每件事之前都会和孩子沟通,了解她的想法,在一定限度的范围内让她自己安排学习和娱乐活动,要求孩子做的的事情自己先做到,过了一段时间我觉得孩子能够很有计划的安排自己写作业、预习功课以及娱乐的时间,成绩也保持的不错,还会很积极的去看点儿天文和儿童文学方面的书。

文章父母篇4

  感恩父母的最新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你们好!

  这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

  一株幼苗因为对一缕阳光的感恩,所以它拥有了自我甘甜的果实;阳光因为对天空的感恩,所以它拥有了自我的温暖;一只小鸟因为对天空和大地的感恩,所以它拥有了自我翱翔的翅膀。我们要感恩父母,就像小草要感恩温暖的阳光和沉默不语的大地。是他们用纯洁的爱,为我们搭建遮风蔽雨的地方,给我们铺设了一条洋溢着欢笑、温暖的成长之道路。

  记得在南京7.31*中,飞机上的乘客几乎全部丧生,然而,有一个叫丹妮的女孩却奇迹般地活着!原先,在飞机失事的时候,丹妮的父母把孩子紧紧的搂在怀里,用自我的身躯挡住乱石异物和扑面而来的烈焰,是父母的死换来了小丹妮的生命!

  在刚刚过去不久的5.12汶川大地震中,一位母亲为了自我几个月大的孩子的安全,做出了这样的举动——她把孩子搂在怀里,双膝跪地,身子前倾,双手着地支撑身体,成匍匐姿势。这真能够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死亡姿势。

  儿女有了快乐,父母也就快乐;儿女悲哀,父母也就悲哀。能够说,世界上最挂念我们的是父母,最疼爱我们的也是父母。父母为了我们能够抛弃一切,甚至是生命。可有些人连自我父母的喜爱都不明白,甚至连父母的生日都不明白。当你每次过着快乐的生日的时候,你肯定不会想到撕心裂肺的分娩和父母悉心的养育。如果在他们生日的时候,你为他们带上一句话,哪怕是一句祝福的话,他们也必须会感动的热泪满眶!

  孝,其为人之本,一个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算是拥有一个合格健全人格的人。让我们学会感恩父母吧!不要总认为父母所作一切理所当然,他们把我们带到这个可爱的世界已经足够伟大了!还要把我们养大成人,并且不求任何回报,默默的付出这还不足以让你感谢吗?感恩父母吧!感恩父母为我们做的一切!

  在此,我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永远健康、快乐!

  谢谢大家!

       感恩父母的最新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浓情五月,感恩母亲》。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最柔软的地方,你愿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

  昨天是母亲节,是我们心中最难以忘却的日子。这个节日,是对母亲的赞美和颂扬,是提醒我们时刻记住:感恩我们的母亲。

  母亲给予我们生命的体验,我们感激;母亲使我们茁壮成长,我们感激;母亲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开导,使我们获取知识和力量,我们感激;在我们的生命里,总会有困难和曲折,是母亲给予我们关怀和帮助,我们更应感激。感恩是一个人爱心、良心、善心、责任心以及忠心的综合表现。“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或许有时会对一个生疏人的一点关怀念念不忘,却对母亲的大爱熟视无睹,嫌她唠叨,或因一些小事就大发雷霆……然而,母亲却年终工作总结永远在一旁默默地支持我们,耐心的开导教育我们,给予我们支持和鼓励。

  我们应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聆听母亲的唠叨,诚恳面对母亲的严厉,感悟母亲阳光般的心灵世界……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孝顺母亲开始,学会感恩吧!让我们记住天下母亲共同的生日,为母亲洗一次脚,为她捶一捶辛劳的脊背,给母亲一个暖暖的拥抱,一句温馨的祝福,一脸感恩的笑脸吧!

  在此,我想引用一首诗来结尾:孩儿的成长,是母亲再生的希政务工作总结望;孩儿的失败,是母亲酸楚的泪水;孩儿的成功,是母亲幸福的微笑。

  同学们,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明天的收获,就让你我壮志而不言愁吧!

       感恩父母的最新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感恩父母》。

  你知道父母的一天都干了些什么吗?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他们辛辛苦苦都是为了我们呀!

  爸爸为了将来供我上大学,背井离乡,去新加坡打工了。

  妈妈为了提高我的作文水平,给我开通了博客,一到星期天,妈妈就耐心的陪着我写文章,修改文章,一写就是几个小时,然后再帮我把写好的文章发到博客上。妈妈说“孩子,你写的文章棒极了,但是,要想写出更好的文章还要多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于是,每天睡觉前,劳累了一整天的妈妈还要陪着我读一些课外书。在学习的路上,因为有了妈妈的鼓励和陪伴,我很自信:“等着瞧吧,早晚有一天,我会考第一!长大了,我还要去北京念清华大学。”每当我这样说的时候,妈妈总会笑着说:“我相信,你能行!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加油吧,孩子。”

  尽管爸爸妈妈为我付出了很多很多,可是,有时候,我并不能理解爸爸妈妈为我所做的一切。

  记得有一次,邻居家的老奶奶把玉米晾晒在我家门前。小伙伴路过,就把玉米当做沙子,堆着玩,我看见了也跟着玩,还把玉米捧上平房向下扔,看谁扔得远。结果,草丛里,泥地里,草垛旁,路边,到处都是玉米粒。妈妈知道了,赶紧领着我和小伙伴们去老奶奶家道歉,然后一起帮着老奶奶拾玉米粒。那天晚上,妈妈把我狠狠地打了一顿。

  扔玉米粒又不是我出的主意,我感到委屈。

  妈妈就让我背《锄禾》这首诗,然后,又对我说了许多话,那天,妈妈对我说的话最多。

  “孩子,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哪能糟蹋粮食呢,特别是老奶奶,年岁大了,种点粮食更不容易。你也看见了,老奶奶行走不灵便,蹲下去都费事,你把玉米扔的到处都是,你瞧她拾得多辛苦呀!就算是扔玉米不是你出的主意,知道是坏事,就不该参与!再说了,老奶奶是咱家邻居,有点好吃的总能想到你,你看见有人扔老奶奶的玉米,咋就不能制止一下呢?或者跑着去告诉老奶奶一声也好。”

  现在,我长大了,懂事了,我能理解妈妈的心,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好,她是想把我培养成一个人人夸奖的好孩子。

  “树欲止而风不静,子欲养而亲不待”。春秋时孔子偕徒外游,忽闻道旁有哭声,停而趋前询其故,哭者曰:“我少时好学,曾游学各国,归时双亲已故。为人子者,昔日应侍奉父母时而我不在,犹如‘树欲静而风不止’;今我欲供养父母而亲不在。逝者已矣,其情难忘,故感悲而哭。”借树欲静,而风不休不止吹之为喻。实叹人子欲孝敬双亲时,其父母皆已亡故。要趁父母都在身边是好好孝敬父母,不要等年华老去,双亲不在之时懊悔当初。时间去哪儿了,我们不能再让时间偷偷的溜走了,我们一定要珍惜眼前,孝敬父母,多一点时间陪伴父母,每次回家哪怕和父母聊会天!还是那句话:常回家看看!让每一位父母都有个幸福的晚年,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孩子!感恩父母,时不待我!

文章父母篇5

关键词:儒家 基督教 孝道 和而不同

儒家把孝看作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孔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个人修养要从孝敬父母做起,“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圣治章》)人要先爱其亲,然后将同样的爱推及兄弟,再推及所有的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在基督教中,孝道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伦理规范。“十诫”中的前四诫讲神与人之间的关系,后六诫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讲到人与人之关系时,首先提到孝:“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埃及记20:12)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说:“在头三条诫的卓越行为之后,再没有什么行为是比顺从尊长更好的了。因这缘故不顺服就比杀人、不贞、偷窃、欺骗和它们所包括的坏事罪更大了。” [1]旧约《箴言》是一本教导道德伦理原则的书,书中在叙完引言之后,首先提到:“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指教。”(箴言1:7―8)作者在这里指出了全书的主题,即“敬畏耶和华”和“孝敬父母”。由此可见孝在基督教思想中的地位。

虽然儒家与基督教的文化背景迥异,然而在孝道思想上二者表现出不少融合相通之处。这种相通之处集中体现在孝的具体内容上。

儒家的孝,要求人们爱惜自己的身体。《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是每个行孝之人的责任。孟武伯问孝,孔子答道:“父母惟其疾是忧。”(《论语・为政》)行孝首重守身,即爱护好自己的身体。《世说新语》载:“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非为痛而哭,乃因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也。’”此事听来近于荒唐,但由此可见古人对爱惜身体的重视。

基督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上帝,上帝的灵住在其中,身体是上帝的殿。人不可毁坏身体,也不可容罪玷污身体,乃要保养顾惜,在身体上荣耀上帝。如果能做到这点,父母自然欢喜,这便是孝了。

孝道不能只停留在爱惜身体的层次,而要继续深入,这就是尊敬父母。子游问孝,孔子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厂(《论语・为政》)能养是人的一种本能,而敬则须人的努力,较之养要难得多。故古人言:“养可能也,敬为难。”(《吕氏春秋・孝行》)敬的内容极广,最基本的要做到不辱。行事为人要谨小慎微,凡事对得起父母,不使父母因自己而受到羞辱。《孝经》曰:“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孝经・感应章》)尊敬父母的范围包括生活中的每一部分, “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孟子・万章上》)尊敬父母最重要的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章》)这是孝道的最高目标。

基督教孝道也特别注重尊敬父母,《箴言》论孝,多次提到尊敬父母。“虐待父亲,撵出母亲的,是贻羞致辱之子。”(箴言19:26)这是从反面讲。“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义人的父亲必大得快乐,人生智慧的儿子,必因他欢喜。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箴言23:22,24-25)。这是从正面讲。

以上论及儒家孝道与基督教孝道的许多相同之处,但是,由于二者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意识形态下所产生的,所以二者势必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以下论述二者之差别。

首先,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儒家孝道建基于“性本善”的理论,其动力是人的“良知”。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论以孟子的“性本善论”为正统,认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谓之四端。将四端扩充和存养,即可生成仁、义、礼、智四德。人皆有良知良能,固人皆可以行孝。“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下》)这是人的良知良能所致。孝是人的本能,人人皆可做到。而基督教则认为人有原罪,只有行孝才能获得上帝的救赎和赐恩。人之所以行孝,是因为内心的负罪感和对上帝的敬畏感。这是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很大的不同。基督徒行孝是上帝的启示,是上帝赋予人的神圣使命。“十诫”中前四诫讲人应如何敬畏上帝,后六诫讲人应如何对待人。在论到对人时,首先讲到孝敬父母,这一切都是为了敬畏上帝。一个敬畏上帝的人,自然会心甘情愿地孝敬父母。

儒家的孝,很大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政治伦理。《孝经》一开始就提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在儒家看来,“事君”是每个孝子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事君又不一定是参政。当有人问孔子何以不参政时,孔子答道:“《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这种思想在孟子的思想里更为明显,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孝有如此大的功效,故汉唐以来,有一条选拔人才的不成文规定,即“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2]对不孝者,社会的惩戒措施是严厉的。《孝经・五刑章》中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汉代有“不孝者,斩首枭之”的律条。[3]

而基督教孝道更注重对上帝的孝,是一种宗教伦理。《圣经》自始至终将上帝与人的关系描述成父子关系。我们祷告时也时常称上帝为“我们在天上的父”。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既然如此,作儿女的就当孝自己的父亲。上帝曾藉先知玛拉基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玛1:6)基督教的孝道内容很广,但最重要的是要荣耀上帝。耶稣说:“人点灯,不是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5-16)。

对观儒家与基督教的孝道思想,笔者认为二者和而不同。究其根源,既然同属孝道则必有相同点,但儒家作为一种积极入世的思想,更注重现实的人伦秩序,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特点。而基督教作为一种超越性的宗教,其人神关系是二元对立的,要求信徒绝对服从和崇拜上帝,体现出以神为本的特点。这就注定了二者的孝道思想,有相通性,更有差异性。

参考文献:

[1]马丁・路德:《论善功》,《路德选集》,徐庆誉、汤清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1996年第五版,第74页。

文章父母篇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课文。这个单元以“父母之爱”为主题,学习中要认真阅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想一想作者是怎样通过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父母之爱的。

根据自己对教材以及《课标》年段要求,定了如下的目标。

学习目标:

1.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等方式学习生字词语。

2.继续运用根据题目扩展或段落大意串联法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学习通过外貌、动作、语言描写,表现父母亲在对孩子的评价中所包含的爱。

学习重难点:

学习通过外貌、动作、语言描写,表现父母亲在对孩子的评价中所包含的爱。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层层达标的。

一、检查预习情况,了解学习起点,概括课文内容

1.检查字词

2.检查朗读

字词的预习是不错的,课文的朗读怎样呢?谁想来展示自己的朗读,读读自己最喜欢或觉得读得最好的段落。先自己练习练习。

(要求:正确流利)

3.了解起点

导语:通过预习不但能自学生字词,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很好。

出了这些,你对课文还了解了些什么?

课题的引号: 引用的是父母对作者两种评价。(一对反义词)

4.概括课文内容

你能用上这两个词语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吗?

写一写,说一说。

方法:你用的是什么方法。

(题目很好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的文章,适合用题目扩展法)

二、精读1—14段,体会父母之爱,学习表达

导语:自由读,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父母的爱。勾勾画画,体会体会。

(一)慈祥的母爱

语段一:“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是啊,母亲是在极力的赞扬我)

比较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又是搂抱又是赞扬我。

原句。

语言:谁来读读母亲的话?你是巴迪,听了母亲的话,感觉怎样?(有了力量,因为鼓励而充满自信,母亲的话带给你力量和信心)

读一读

神态:眼睛亮亮的,从妈妈那亮亮的眼神你,你分明读出了?(兴奋、自豪)(你一定也因这样的眼神而自豪,信心百倍。)

表达手法小结:抓住神态、动作和语言,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写得淋漓尽致。

导读:一个慈祥的母亲,就是用她的方式——鼓励给我树立了信心,给了我力量。再读一读这段话,感受这样的赞赏。

(二)严厉的父爱

导读:从父亲的言行神态中,你读到爱了吗?像刚才那样,抓住描写神态、动作语言的词句,来谈谈体会。

教师引导,着重抓住父亲什么来写。

勾画出父亲看到这首诗后的表现的句子。(出示在屏幕)

自由的读,谈体会。

你懂文中的父亲吗?他说这首诗糟糕透了,是告诉我(事实的真相,是想我继续努力,不能骄傲自满,告诉我不要被父亲的夸奖冲昏了头脑)

到此,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父亲?(严厉,理智)

比较小结:同样是写人,因为性格不同,各有侧重。父亲的语言不多,更没有像母亲那样夸张的动作和神态,但是一个严厉的理智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我们写作文也要学着这样,对于不同性格的人,选择合适的表达方法。

(三)体会作者心理

过渡:此刻的我们读,但是七八岁的小作者懂吗?那个时候的他面对父母截然不同的态度,心理是怎样的波澜起伏啊。

再次读,勾画出作者心理变化的词句,体会体会。

1.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

不就是半个小时吗?干嘛费那样的劲儿,写那么啰嗦?

2.我冲出饭厅,跑进……

比较阅读

小结:优秀的作家区别于一般的作家,就在于这一两个字。

我的想法:

文章父母篇7

在考前两天,母亲就来了。她说想过来煮饭给我,食堂的饭菜不好。原本父亲也要来的,可身为教师他也要去监考。他们是那样的牵挂,恨不得插上双翅飞来见.我我本想拒绝母亲来看望我,毕竟这一次考试又不是高考。但父爱如山,母爱似沟''我怎能忍心拒绝?

在考试前的一天,母亲说我是属金的,算命先生说入考场如果有属水的人陪着,一定能顺利通过考试。若是以前,我一定笑她迷信,可现在我却笑不出来了,只觉得心里头沉重得很。父亲以往密密麻麻如雨似的电话在考前一天也不见了踪迹。我知道那是父亲强压着他对我的牵挂没有打电话给我,他生怕打扰我的休息.

中国的父母自古以来就对他们的子女付出的太多太多,牵挂得太多太多。就像一首诗中所写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做子女的便是永世也报答不了父母每时每刻牵挂的恩情。

此刻,我想起了父母连日来一遍遍的叮嘱,都在这一刻汇成一股信念,使我面对未来更加有信心。我明白了,给父母最好的回报便是让他们少些牵挂。我相信,我的勤奋努力定不会让他们失望的.

朋友,你呢?你将怎样回报父母这份亲情,这份牵挂?

文章父母篇8

[主人公简介]

章浙金,1983年生于浙江省金华县农村,17岁时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他也是本次访谈中年龄最小的受访者。家中有父母和姐姐。父亲上过中学,担任村干部;母亲只读过两年小学,在家务农。

[主人公自述]

在我人生的道路上,父亲给了我非常大的影响。

父亲虽然是个农民,但他是一个爱读书的农民;他上过中学,还略知八卦、易经,对于大自然的规律和美学知识能够说上一套一套的,所以被我姥爷看中招到门下,成了俗话说的“上门女婿”。

我们农村里有一种风气,对上门女婿有一种毫无理由的歧视,总觉得他是自己没本事才到女方家里来。所以我爸起初的日子很不好过。但他不以为然,一方面在田间劳动很辛苦,一方面坚持看书。这是父亲独特的奋争方式,目的就是要有一个立足之地,要让别人尊敬他,而不是歧视他。加上他生性善良,对每个人都很好,很乐意帮助别人,所以最终被推举为村干部,到现在还一直是。(评:超人的勤奋、善良、智慧,是章父不同于一般农民的地方,这既是他走向成功的资本,又是他在孩子面前赢得尊重的资本。而章对父亲的敬重至今溢于言表,说明父亲的权威作用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小觑。)他就是基于这样一种思想,一定要出人头地,不要被别人看不起,要为自己争气,为自己的家族争气。

这种思想听起来有点老土,但事实证明它是有效的。因为父亲就是按照这种思路来教育我们、要求我们的,并且最终获得了成效―

我还没有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开始教我拼音、算术和一些简单的汉字。也不知道那些拼音他是怎么学会的,他们那一代人会这个的好像还真不多;我上了学以后,他就开始着重培养我一些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比如不迟到,不早退,上课认真听讲,绝对按时完成作业等等。(评:专家认为,儿童大部分行为习惯都在这一阶段养成。所以章父抓住这一时机是非常必要而有效的,从小让孩子走上“正道”就事半功倍,等孩子走歪了以后再来矫正可就事倍功半了。)对我的成绩父亲虽然没有苛责,但他一直都比较关注,有一件小事可以证明,这件事至今都让我惊讶而感动―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父亲几乎把我的每一张期末成绩单都保存得妥妥帖帖。(评:这不是一件小事,因为它既是章父爱孩子的体现,也是家长了解孩子的好办法。而且并不是大多数的父母能够做到的。)

父亲这些做法在城里可能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在农村已经挺另类的了。那时候我家邻居也有两个孩子,但他们的父母整天要求他们的更多的是怎样帮大人去田里干活,而不是怎样把学习搞好。父亲则不同,他始终认为,为了眼前的一点生活上的收益而放弃了更远大的目标,以后是要后悔的,会付出更大的代价的。(评:家长培养孩子一定要目光远大,不能为了家庭的短期利益牺牲孩子的学习,即使有天大的困难也应想办法解决。)

当然,这些大道理都是我们现在帮他总结的,父亲当时倒是没怎么讲,他只是经常拿一些亲戚朋友的例子来教育我。举得最多的例子就是我的两个堂兄,一个考上中专当了教师,一个在部队里自学考上军医大学成了军医。也许如今不少人看来这也不是多么大的成就,但当时父亲认为,他们虽然像我家一样也是农民,家庭条件并不好,但最终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做出了自己的一番事业。仅这一点就足够我们学习的了。(评:用别人孩子的长处来教育自己孩子是中国家长的普遍做法,但往往最让孩子反感,原因就在于教育得不得法。章父做得很好,他是用堂兄自己奋斗的精神去激发孩子奋发向上的意志和精神。这就教育到了根上。)

除了用别人的事情教育我们,父亲自己也一直在有意无意地扮演我们的榜样。他平常非常喜欢买书、看书。(评:相比那些“非常喜欢”买、“非常喜欢”打麻将的父母,章父给孩子营造了一种温馨、进取、充满书香气息的精神氛围。这种氛围对孩子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式的、看似无为实则积极有为的。)在农村像他这样爱书的人不多,他一般也不太愿意借给别人看,但非常乐意让我随便翻。我也很喜欢去翻,特别是一些他保存得很好的清末年间印的“善本”,虽然当时不一定都能看懂,但光是摸摸这些书就已经让我产生一种敬畏的感觉。(评:“敬畏”这个词用在这里一点也不过分。如何在幼小的心灵中培植这种对文化的敬畏,并且使它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于文化知识不懈追求的动力,值得每一个家长研究、发现。)

也许是因为多少有点文化,父亲对我们一直比较民主,习惯于以一种温和的、朴素的、我们能够理解的口吻来跟我们讲道理。(评:家长对孩子的态度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既要控制孩子成长的方向又给孩子自由,宽与严相结合方是良策。)记得父亲写得一手好字,我从小看他写,很是崇拜,但要我自己写就总是不太敢。直到有一个寒假,父亲极力鼓励我来写家里的春联,当时他也没有什么大道理讲,只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他说:“写着写着就学会了嘛!如果不写那就永远都学不会了!写得不好也没有人会笑话你的。”(评:这样的鼓励听起来很平常,但是对孩子来说却因为简单、在理,所以愿意听从。讲一通关于“自信心如何重要”的道理,孩子听都未必听得明白,更别说去做了。)

因为父亲这种态度,平常我与他谈话交流都挺多的,一些比较大的事情都习惯于去征求父母的意见。不仅是因为父母的意见值得考虑,还觉得这是对父母的一种尊重,这是很必要的。不过,在一些原则问题上,父亲就没那么好说话了。他一旦黑起脸来,就是一言九鼎,那种不怒自威的架势,我们没有人敢违抗。(评:只要父母自身的观点正确,一言九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一劳永逸。)

记得小学五年级时有一次上美术课,老师要求我们买蜡笔。同学们都买了一种小盒装的蜡笔,我却看中了一种很漂亮的水彩蜡笔。我自己当然是没有那么多钱的,又不敢去问爸妈要,就偷偷拿了我爸的钱,后来父亲发现了,什么都没说,直接走到我面前,在我头上狠狠敲了一个“栗子”,痛得我当时眼前一片漆黑。

事后父亲跟我说,这在自己家还不算偷,以后长大了到外面还这样,那会是怎么样一个人?话说得很简单,却足以让我羞愧不已。

上面我一直在讲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父亲扮演的角色一直比较主要,但我绝对不是说母亲就不重要了。

我母亲是一个传统女性,所以她教给我的第一样东西就是诚实和责任。我可以举一个例子,那次是我印象中母亲训斥我最凶的一次。起因是我姐哄我说小店里买一颗糖只要两分钱。当时我刚好有两分钱,就欢天喜地跑去买。谁知去了才知道要五分钱。售货员说钱不够可以先欠着。我知道这一欠肯定会被大人知道,但又抵挡不住糖果的诱惑,便慌慌张张地答应先欠着。结果我妈知道后特别严厉,她说你开口就说欠着,可谁来还呢?你还得起吗?这么小就学会赊账买东西吃,等长大了还不是个好吃懒做的人?……因为母亲很少发这么大脾气,所以至今我都还记得。(评:这件事虽小,但是关系到孩子的人格培养的大事,母亲值得大发脾气。而且,正因为母亲平时少发脾气,孩子才记忆深刻,效果才大。斥责是一种教育手段,但却是一种非常手段,用得越多、越滥,效果就越差。)

诚信之外,母亲教会我最重要的事就是怎么样去爱:爱人,爱动物,爱花草,爱树木。母亲不仅对人好,家里养的鸡啊猪的、园子里种的菜、田里长的五谷杂粮,她都能以她那种朴素的心境去爱着它们,就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菜园子里有几棵蒜苗倒掉了,再累她也会一边特地跑过去把它扶起来,一边心疼地唠叨;她养的鸡得病长鸡虱,她就会像给我姐小时候捉发虱一样去给鸡捉虱子。(评:这一点相当重要。如今我们身边有些孩子,最大的缺陷不是不会背诵、不会算题,而是不会爱。)

记得有一次春游,路过一个山村,地上有很多牛粪。城里的同学觉得很臭,捂着鼻子就跑,而我却情不自禁地说:“好亲切啊!”同学觉得我不可思议,其实我知道,这应该归于母亲的那种情感在我身上的影响和延续。(评:母亲的身教对孩子情感的培养发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作为一个勤俭持家的农村妇女,母亲平常总是把整个家收拾得很干净、整洁,这除了给我们一种很舒服的感觉,无形中也是一种教化。我住校后,每次回家要返校的时候,她会从头天晚上就开始说:“想想周到,不要落下什么东西……”她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每次要说很多很多遍。但说归说,她绝不会亲自帮我们整理行李,因为她认为我们应该自己学会,不然在外面生活会很困难,反而害了我们。(评:看起来这位母亲在督促孩子收拾行李,其实她无意中培养了孩子细致周到的思维品质。小时连一个行李包都塞得乱七八糟、丢三落四的话,长大后的人生难免顾此失彼、跌跌撞撞。)

那年我们金华出了件影响很大的事,一个叫徐力的学生因为仇恨母亲对自己学习成绩要求过高、管得太严,用铁榔头把母亲砸死了。这次事件以后,父母总爱跟我们说一句话:“希望你们能够好好想一想,作为子女应该如何,是否真的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我听了总是笑笑,因为我知道,在我们家里,在我的父母教育出来的子女身上,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直到今天,就算我已经坐在北大的课堂里,脑海中仍然清晰地浮现他们穿着粗衣陋装弯着腰在田里劳作的身影;父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勤劳俭朴的生活和善待别人的品德,就是对我最大的教育、最深的影响。在我取得成功的时候,我会想到他们,这是他们的功劳;在我失败或者沮丧的时候,特别是我想偷懒不学习不做事的时候,我也会想到他们,尤其是父亲经常说的那句话:“读书一定要认真,爸妈在田里劳动,这么辛苦供你们上学,你们一定要对得起爸妈!”(评:父母的勤劳、善良、宽厚及为儿女的付出,培养了儿子的感恩情感,也成为他学习和上进的动力。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做父母的深思的。)

[家教经验简评]

概括章浙金父母教育孩子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要使孩子有学习和进步的动力。章浙金最初的学习动力某种程度上来自于父亲受村人歧视的情况,来自于父亲那种“一定要出人头地,不要被别人看不起,要为自己争气,为自己的家族争气”的观念。

第二,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章浙金家居农村,父母收入不多,按照一般人的观念,农民只要会种田能养活自己就行了,他的爸爸却喜欢买书、读书和藏书,还教孩子读书、写毛笔字,同孩子讨论问题,使家里的文化气氛很浓,对孩子的成长起了积极作用。

文章父母篇9

当我一口气读完这篇文章时,我突然觉得自己明白了许多事:为什么我自己能做的事父母从来不替我做,为什么大人总是叹息我们的生活能力太差…….在这篇文章里介绍了两个同样没有母亲的女同学大影和小影.老师在一次家访中看到大影把家理的井井有条,而小影的家里凌乱不堪.就因为大影从小养成了凡事自己动手的好习惯,而小影凡事都依赖父母,一旦生活失去了母亲便无所适从了.

这篇文章反映出我们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缺点------生活自理能力太差.

我多么羞愧啊,我的缺点也很多.我不能写完作业后自觉整理书桌,不能把自己衣服洗得干干净净,不能……假如有一天再也没人提醒这干那,我该怎么办?难道衣服能永远不洗?饭菜能永远不吃?不可能,不可能!

父母是不能靠一辈子的,如果我们现在还不锻炼生活能力,总有一天父母不在身边了,怎么办?如果父母什么都替我们做了,表面上看来,这是为我们好,但是将来我们该怨父母了,为什么小时候不培养我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文章父母篇10

看完这篇文章,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被文章中的倪冬艳孝敬母亲的情景深深地打动了。一个大人照顾几岁的孩子容易,而一个几岁的孩子要照顾一个大人就太难了。这样看似不可能的事情,然而倪东艳不但做到了,而且还做得那么好。曾经有人说过要收养倪东艳,但是她拒绝了。理由是,爸爸去世前告诉她要照顾好妈妈,而且妈妈的话只有她才能听懂,这是多么纯朴而珍贵的亲情!这份情感,正是世间千百年来传颂着的“孝”啊!

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有的传统美德。俗话说得好“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连动物都懂得孝敬,我们为什么不能呢?不,我们不是不能,是没把孝敬放在第一位。我们应当孝敬长辈,让世界的每一对父母,每一位老人感到不孤单,让他们感受到:世界没有将他们抛弃。

父母是我们的培养液,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真爱孩子的父母用知识浇灌我们,用关爱滋润我们,父母教我们走路教我们说话,为了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父母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们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古今中外,多少个孝的故事令我们感动,元末明初的王冕,在他七岁的时侯,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就只有母亲一个人来支撑,靠母亲做些针线活供王冕读书。可是,没过几年,由于田地的收成不好。母亲再也供不起王冕读书了,王冕只好给隔壁家放牛。从此,王冕每天就牵着牛到河边放养,手里还拿着几本书,一边放牛一边看书。隔壁家对他还好,一天供他两顿饭,还给他两个钱零用,如果遇上隔壁家供给他的饭里有肉,他不舍得吃,拿回家给母亲吃。画荷花赚钱后就买好东西孝敬母亲。

一个那么小的孩子,在那么恶劣的环境里就懂得孝敬父母,而我们这一代的小孩,不用干活,不用养家,是多么幸福啊!我们拥有的这些,不都是我们的父母用汗水换来的吗?不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吗?然而,我们却不懂得孝敬父母,就连帮父母捶捶背,倒杯茶都不愿意,难道我们不应该为父母做这些吗?

如今,我们都已经是十岁左右的孩子了,应该懂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了。记得有一次,我爷爷生病了,病的很严重,就住进了医院。每天,妈妈上班回到家里,顾不上休息,就连忙煮起饭来,生怕晚一点爷爷肚子饿,我看着妈妈在厨房里那忙碌的身影,以其脸上那劳累的神情,情不自禁的心疼了,连忙挽起袖子,帮妈妈洗菜。妈妈看到这儿,会心地笑了。我们把好吃的饭菜送到了医院,爷爷吃了我洗的菜,夸我到:“我家的孙女长大了,真是一个会孝敬老人的好孩子!”

是的,孝心无价,作为少先队员的我们要时刻铭记,做人要先做到孝,要把我们的传统美德发扬广大,做一个孝敬老人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