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信息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5 06:18:30

移动信息论文

移动信息论文篇1

1.1研究思路

为了克服企业级移动应用面临的各类安全问题,降低安全威胁,本文认为移动应用安全体系应从硬件、软件结构入手,结合移动互联网特征,设计企业级移动应用安全技术架构及安全规范、制定一系列安全防护策略来保证移动应用的安全可靠。

1.2企业级移动应用安全体系

在充分分析企业级移动应用信息化的建设现状和安全需求基础上,根据国家等级保护要求,从物理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以及安全监管五个方面构建企业级移动应用安全防护体系。1、物理安全:涉及设备和环境安全,主要通过移动终端本身硬件标识信息、接口监测、外接插件设备来保障移动终端设备安全。2、网络安全:涉及到网络接入安全、数据传输安全等,主要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保证,如防火墙保护策略、认证策略、数据加密等。3、系统安全:主要包括系统、数据存储、操作等,通过建立安全加固,对业务数据分级存储、重要数据安全隔离、数据传输加密、完整性和一致性校验,保障系统安全。4、应用安全:通过多种手段保障移动应用安全,可从应用准入、应用授权、应用监控审核、应用数据管控、操作行为安全审计等方面全面保障应用安全。5、安全监管:从制度管理、软件辅助管理对移动终端进行安全管理。制定相应的移动终端、移动应用管理规范。

二、企业级移动应用信息安全实现

2.1物理安全

按照安全体系要求,可从终端管理、一致性校验、接口监测、存储卡加密等领域实现物理安全。1、设备启动。通过设置启动密码、动态口令等控制设备启动验证。2、校验一致性。终端启动后,后台根据设备回传的参数进行一致性校验,对操作系统内核、硬件配置、关键应用和配置策略信息等进行验证,确保启动过程中各应用的完备性和一致性。3、设备硬件监测。对移动设备硬件接口管理,包括网络(含WIFI/蓝牙等)启停,USB启停、以及摄像头屏幕输出等启停等,从而有效防止移动终端数据泄漏。4、存储卡加密。根据存储卡与移动设备的关联关系,存储卡上的数据就不能被其它移动设备读取,从而有效地保护移动终端上的数据。

2.2网络安全

在网络安全方面,可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保障网络接入安全、数据传输安全。1、接入安全。建立专用的VPN接入通道连接到特定服务端。建立DMZ反向保护,通过反向防止移动设备直接和web服务器直接连接带来的安全隐患。2、设置防火墙及路由器防护策略,通过制定路由器、防火墙防护策略,实现内外网络安全。安全策略确保网络访问、服务访问、用户认证、输入输出、磁盘和数据加密、病毒防护措施等。3、移动设备安全认证和接入。建立终端准入机制,通过后台移动设备管理功能,记录所有设备详细信息,如唯一编码,类型及使用者等信息,在登录时实现按特定信息核对验证设备合法性。4、数据传输安全。企业级移动应用一般需要和后台业务传输数据,为了避免恶意攻击、窃取、篡改,需要在数据传输中引入数据安全管理,如数字证书加密等。

2.3系统安全

为保障移动应用正常运行,主要通过建立安全加固、业务数据分类存储管理、数据安全隔离、数据传输加密解密、完整性检查以及一致性检查,保障系统安全。1、安全加固。按等级保护要求,制定严格的安全加固措施,保障系统安全;2、建立移动数据库安全管控,支持离在线数据库访问、支持数据的备份和恢复,保证用户数据的安全可靠;3、开展安全域隔离,通过物理和逻辑隔离策略,全面对系统资源和各类数据进行分区分域管理。4、建立移动设备在线备份和恢复策略。实现自动备份和恢复数据、配置文件与配置策略。可以设置规定备份目录或文件、备份频率、周期,通过统一管理界面实现选择性恢复或全恢复,可恢复移动终端上丢失或损坏数据。5、升级包推送。实现对移动设备系统版本管理,禁止使用者擅自修改系统,后台统一开展升级包推送,保障操作系统安全。

2.4应用安全

在应用安全方面,主要通过应用密码、登录、非授权操作管理、数据库加密、应用安全审计等措施保障移动应用安全。1、密码保护,对移动应用建立密码保护策略,如密码长度、复杂度限制、密码认证、错误锁定等机制,防止非法人员登录终端应用,造成业务数据外泄。2、单点登录,通过建立统一单点登录平台,实现统一用户身份管理、统一用户身份验证、统一用户权限管理。3、权限控制,对企业级移动应用建立细致的明确的功能权限控制,不同职责的终端用户只能使用指定的部分功能,有效控制关键数据外泄。4、移动数据库加密。移动数据库库访问按系统安全要求提供安全凭证,选择敏感信息加密,辅以校验保证所存储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访问和修改。5、非法操作管理。建立应用配置授权管理策略,控制未经取得授权的非法移动应用进行控制,可以禁止非法移动应用安装、禁止非法移动应用使用,可以远程对非法移动应用进行卸载。6、移动应用安全审计。开展实时统计核查应用安装、使用、运行、操作记录等,有效监测各类操作行为。

2.5安全管理

按照移动信息安全体系,安全管理从制度规范管理、软件辅助管理、设备管控等领域实现。1、建立统一应用管理规范和管理制度,建立移动终端、移动应用管理规范,如档案管理、行为规范、作业规范等。2、操作记录日志。增加终端操作的记录日志机制,实现日志追踪引入问题的原因,采用应对措施避免同类问题反复出现。3、实时管控机制。移动终端实时回传当前位置的经纬度,可实时监控移动设备实际地理位置,如若遇到平板丢失,则启动数据爆炸功能,保证业务数据不外泄。

三、结论

移动信息论文篇2

1.2信息处理层

具体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①管理控制:进行配置管理、用户管理、统计管理及日志管理;②消息的存储转发:存储和转发所有信息实体,进而实现系统对信息的管理,一定情况下还可以为用户及移动数据业务运营商提供计费依据。③信息内容过滤:屏蔽扰乱社会稳定及造成不良影响的非法信息体。

1.2用户接口层

用户接口层指面对不同接入用户实施分发处理,一般企业用户、行业用户及ISP/ICP会组成用户接口层主要面对的接入用户。在社会化分工细化的前提下,任何一套系统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说明用户的需求跟随科技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增加和改变,逐渐朝着多样性发展。因此,应尽可能地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结合用户普遍需求,设计出与用户需求相符的手机软件。通过二次开发实现不同用户及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如ICP/ISP接入和分发:将CP/ISP以内嵌插件的方式接入网页中,保证可以服用于多个个体用户。企业用户接入和开发:为企业用户提供客户端软件可采用C/S结构,便于实现接入。

1.3业务接入层

业务接入层主要负责连接电信运营商的系统,其中扩展性是接入层主要考虑的。目前,国际标准协议SMPP会扩展出CMPP、SGIP协议,核心系统面针对不同业务都有接口且接入性较好,所以,核心系统内部协议标准需相对高级且成熟。例如CMPP协议处理:它可连接系统和移动短消息网管,CMPP协议和SSTP协议也可以通过此软件进行转换,SGIP协议管理:它可将联通短消息网关与系统连接至一起,并转换SGIP和SSTP之间的协议。

二、移动办公在企业信息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2.1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移动办公在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尤其是针对企业管理效率更是起着一个提高作用。因此,企业理所当然可以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移动办公提高管理效率。当前,新时代企业管理的有力武器就是移动办公,它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开展办公,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管理的主体,监控企业内部应充分利用时间来有效实施相应的管理方案,但有时也会因业务问题需外出应酬,不能时刻掌握企业的动态,移动办公的出现恰好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提高管理效率。尤其对于中小企业的管理者来说,离开办公室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办公桌旁的时间,如果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很容易造成“办公休克”现象,移动办公具有针对性的特质实现了随身携带的信息化,在基于相关业务开发支持和移动终端的软件植入的前提下,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终端浏览相关文件并将自己的处理意见反馈至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上,加快流程审批,消除企业办公自动化系统断裂的节点,进而完善办公自动化职能。此外,移动办公还可协调好员工与企业管理政策之间的矛盾,员工可以通过移动办公平台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办公时间和办公场所,使员工可以快速且高效的进入工作状态,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员工工作效率的保证从另一角度分析也等于提高企业管理效率。

2.2移动办公市场潜力大,有利于推动企业信息化

互联网数据中心(IDC)在2006年对亚太地区的10个国家针对移动办公做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企业在移动办公方面投资预计至2011年将会达到250亿美元,相对于以往有了较大的增长。还有相关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企业将手机变成办公中的一部分,国内话费和国际话费都会节省,可以将节省下的资金投入到企业其他发展领域,进而扩大企业资本。目前,移动电子邮件是手机办公方面比较成功的软件,使用用户已经达至1000万左右,但全球拥有的移动电子邮箱就有2亿左右,具有十分大的应用潜力。各种移动办公应用在我国的发展逐渐呈上升趋势,例如零售行业,国内已经针对其是出现了相应的应用终端,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平台实现零售管理和数据采集,进一步提高销售效率。移动办公在政府机关中也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如北京出现了“城管通”,指移动执法系统,是一种基于无线通讯网作为信息交换手段的城管移动执法产品。如它可提供无线现场巡视、现场定位、现场业务处理功能,支持城管业务案件查询、公文查询及公共信息查询等,还能将移动终端数据与后台数据库数据同步等,此软件的应用标志着城管等行政部门也开始走向信息化建设,办公系统的移动化,推动了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结语

移动信息论文篇3

[关键词]移动搜索 Is持续使用 ECM―ISC信息行 为行为模型 影响因素

[分类号]C931.6 G203

1 引言

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由来已久,近年来,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和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更是推动了信息行为研究,尤其是网络信息查寻研究的发展。研究者逐渐偏离传统的联机检索研究,而转向网络特别是互联网查寻行为研究。网络信息行为研究成为图书情报学领域逐步上升的热点问题。

作为用户信息行为之一的信息查寻行为,既取决于个体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以及个性心理特征,也要受用户所处的社会信息环境的制约。由于社会信息环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倾向于利用信息技术来获得想要的信息。这表明用户信息查寻行为受信息技术的影响越来越大。毕竟在网络中用户真正使用的是信息系统,因此信息系统本身对用户信息行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由此提出本文的基本假设前提:网络查寻用户对查寻(搜索)信息系统本身的认知、接受和持续使用行为,直接影响着其查寻和其他信息行为。

2 文献综述

信息系统研究向来重视对用户行为规律的探讨,Davis于1989年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是信息技术采纳研究中最具影响的理论之一。后经扩展和修订,涌现出了TAM2、UTAUT等模型。这些模型已被广泛应用到各类不同的技术场合,以解释与预测用户初始采纳的影响因素,并确定信念、态度、意图与行为之间的微观机理。

近年来正在兴起的IS持续使用(IS Continuance)研究是聚焦于用户初始采纳后并未中断使用某一特定的信息系统的持续意愿和行为,与之相似的提法有采纳后行为(post adoptive behavior)、实施后阶段(postimplementation)等。持续使用与初始采纳同样重要,对于B2C的电子商务企业来说,用户的持续使用能够减少运营成本,提高盈利能力。是其生存的关键。

Bhattaehrjee最早突破IT/IS采纳理论的研究框架,基于期望确认理论(expectation eonfirmaion theory,ECT)构建全新的IS持续使用模型(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 of IS continuance,ECM―ISC),并以网络银行为背景进行实证检验。针对ECM―ISC巾因变量仅仅是持续使用意图,Limayem在该模型基础上将因变量扩展至持续使用行为。随后,Bhattacherjee针对文献管理信息系统的情境,也对ECM―ISC进行了扩展,认识到将研究终点定位于预测意图是不合适的,对于研究技术采纳行为来说,采纳意图是必需的,但不是充分的。如果用户缺少足够的系统资源或者使用技巧,就无法将使用意图转变为使用行为。并引入感知行为控制理论(perceived behaviors control,PBC),在原模型的基础上加入自我功效和促成因素变量,由此得到扩展的持续使用理论模型,扩展的ECM―ISC能更好地解释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和行为,其模型如图1所示:

在图书情报领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用户信息行为理论的发展进入了以社会心理学为基础的阶段。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和个体内在心理因素,并且强调社会与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即审视现代信息服务环境下服务者与用户、用户与用户、服务者与服务者之间的交互作用,而用户与信息查寻系统的交互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移动搜索是以手机等为终端,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资源的一种移动信息服务。移动信息服务开始成为近年图书情报领域的研究热点,但相关文献大都囿于介绍其应用的可行性和服务模式,或介绍相应概念和动向,或关注其技术实现;然而,用户对信息查寻系统,特别是移动搜索这一特定信息查寻系统的接受和持续使用,一直没有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

与之不同,在信息系统以及电子商务领域,学者们对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信息系统,即移动商务系统的用户持续使用研究正方兴未艾。移动商务包含许多的交易和服务模式,如:移动银行、移动购物、移动娱乐、移动广告、移动售票、移动E-mail、移动搜索等。Leida Chen将Bhattacherjee的IS持续使用模型ECM,ISC应用于移动商务的情境,并通过增加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流程质量和愉悦价值等变量使之扩展。张璇和吴清烈针对移动商务运用ECM-ISC作了实证检验。周涛、鲁耀斌和张金隆以移动IM、移动E-mail、信息预定、手机游戏等移动商务应用客户为研究样本,从“使能因素”和“抑制因素”双重视角分析了影响移动商务用户采纳后行为的因素。然而,上述研究的局限在于:因变量仅是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而IS持续使用研究的终极目的是用户的行为,意图并不总能精确地预测行为,甚至有时和人的行为相悖;文献中所述的移动商务概念过于宽泛,事实上,面对不同类型的移动商务模式,用户的行为规律是不尽相同的。为此,有学者主张把移动商务分为内容(信息)服务和交易两类,应该针对不同的模式和应用领域分别进行深入的研究。由于IS持续使用还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将IS持续使用理论引入到移动商务中也仅仪一年多的时间,因此,移动商务用户持续使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明显缺乏,这从为数不多可以检索到的文献多是同际conference、proceedings、sympo-Sium、workshop论文便可看出。值得注意的是,聚焦移动搜索服务这一移动商务的具体应用,运用Bhat-tacherjee的ECM―ISC模型,关注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的理论模型和实证研究还未见文献报道。

在业界,搜索引擎已经成为用户信息获取和传播的重要渠道,而移动搜索将成为搜索引擎的新战场。移动搜索产业链主要包括移动搜索内容服务商、移动通信运营商、移动终端厂商和最终用户。从国际范围看,谷歌、雅虎、微软乃至苹果,每家公司都在积极拓展移动搜索市场。就国内而言,除百度、宜搜、腾讯、易查等厂商通过提供移动搜索服务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外,中国移动继与谷歌合作之后,2010年8月又与新华社

合建搜索引擎以瞄准移动搜索。根据艾瑞咨询公司的数据,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搜索市场规模已达26.7亿元,同比增长53.2%。艾瑞咨询预计,受3G商用及手机搜索商业模式逐渐多元化的影响,2012年移动搜索市场将步入成长期,国内搜索市场收入规模将达到18.6亿元,用户规模将达到3.22亿人。面对移动搜索的市场蛋糕,移动搜索产业链中各服务方都已认识到用户的体验是至关重要的,并纷纷推出各式体验活动,以期使用户接受移动搜索这种特定的信息系统。然而,如何长久地吸引和保持住用户还未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而这正是本文所聚焦的。

综上,从理论意义上来看,对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规律的探讨,将会丰富与深化IS持续使用和用户信息行为理论体系,从而在移动搜索用户行为规律研究领域做出原创性的理论贡献。从实践角度来看,从微观层面揭示用户的行为规律,将有利于加强移动搜索价值链各方的商业模式设计、应用系统开发、目标市场细分、用户吸引与保持、潜在市场的拓展等很多关键环节,为我国移动搜索这一新兴电子商务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

3 理论模型与假设开发

本文以Bhattaeherjee的扩展ECM-ISC模型为理论参考依据,结合移动搜索信息系统的特点,借鉴前人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技术路线,通过引进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等研究变量,构建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

系统质量和信息质量是两个不同的用于测量信息系统成功的重要概念,系统质量聚焦于信息处理系统本身,而信息质量关注的是信息系统(IS)的输出结果。移动搜索系统是典型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系统,通过向客户提供的产品、技术和服务使之成功,客户是此类信息系统成功的基石和驱动力。笔者将此概念扩展至移动搜索系统,移动搜索是用户在目标导向下,查寻持定信息用于解决问题或满足某种特定的信息需求。从用户的角度,移动搜索系统的产品是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寻的信息,可靠性、全面性、及时性、新颖性是信息质量的体现。移动搜索的技术通过支持移动性、易存取性(accessibity)、可靠性(reliability)和适应性(flexibility)的系统特色来呈现,这是属于系统质量的范畴。对客户学习和使用移动搜索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否提供便捷的帮助以及移动搜索系统能否及时更新版本,为客户提供更个性化的周到服务,体现着移动搜索技术提供商服务质量的优劣。因此,信息质量、系统质量和服务质量是重要的影响用户感知有用性和期望确认的因素。

期望确认和感知的有用性反映了用户不同的认知水平。来自于营销学的期望确认理论认为,消费者在做出重复购买的决策时,会就其使用经历与初始预期进行评价,以发现使用经历与初始预期相匹配的程度,这种相匹配的程度被定义为期望确认,并直接决定着用户的满意度。IS用户的持续使用决策与消费者的重复购买决策相类似,Bhattacherjee的研究表明,IS满意度反映了用户短期的与先前的使用经历相关的对特定事物的情感,并对用户的IS持续使用意图有正向影响。移动搜索用户的期望确认源自对移动性、易存取性以及个性化和便捷性等移动搜索系统本身的技术特性和服务特色。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假没:

假设1(H1):移动搜索系统的信息质量与用户感知的有用性正相关(IQPU)。

假设2(H2):用户感知的系统质量与期望确认程度正相关(SQC)。

假设3(H3):用户感知的服务质量与期望确认程度正相关(SVQc)。

假设5(H5):移动搜索用户的期望确认与其满意度正相关(CS)。

假设6(H6):移动搜索用户使用后满意度与其持续使用意图正相关(SCU)。

与用户初始采纳TAM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不同,使用后的感知有用性反映了一种长期的从先前的使用后,有用性认知经验上积累起来的不变的信念,Bhattacherjee在归纳了TRA和EDT等理论对长期信念与持续使用意图之间的关系之后,指出使用后的感知有用性直接影响用户的IS持续使用意图。而根据理理论,用户的意图直接影响其行为。为此,笔者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4(H4):移动搜索用户使用后感知的有用性与其持续使用意图正相关(PUCU)。

假设7(H7):移动搜索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与其持续使用行为正相关(CUCB)。

为了刻画用户的个体差异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对用户持续使用意图和行为的影响,Bhattaeherjee引入社会心理学的感知行为控制理论(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PBC),PBC包含两个不同的但又相互联系的概念,即自我功效(self-efficacy)和可控制性(controllability)。自我功效是指用户确信自己能独立地执行其特定意图的行为,反映了个体的内在技能;可控制性是指用户感知到的为付之行为而能够控制的必备外部资源,反映了用户确信组织的和技术的资源是否可用的程度,也被称为促成因素(facilitating conditions)。用户对IS初始使用后会根据其自我功效,就是否继续使用做出意愿选择,而不再投射到持续使用行为。用户在使用移动搜索后,由于自身知识和技术壁垒以及学习能力等所限,一般会产生放弃继续使用的意图。与自我功效不同,促成因素直接决定着用户的持续使用行为。如果用户不具备移动搜索的终端设备,或者处于网络覆盖的盲区,尽管用户有继续使用的意图,但也不得不放弃继续使用的行为。据此,提出以下似设:

假设8(H8):移动搜索用户的自我功效与其持续使用意图正相关(SECU)。

似设9(H9):移动搜索用户的促成因素与其持续使用行为正相关(FCC13)。

4 小结与后续研究

通过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基于Bhattacherjee的ECM―ISC模型,引进新的研究变量,得到了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理论模型,以期概括移动搜索用户持续使用行为的微观机理。该模型归纳了以下几点:移动搜索信息系统的系统质量、信息质量、服务质量等外生因素对用户的感知有用性以及期望确认的影响;用户的自我功效等个体特性对其持续使用意图的影响;促成因素等对其持续使用行为的影响以及用户的持续使用意图和行为与满意度、用户使用后的感知有用性、期望确认等内生性因素之间的关系。

移动信息论文篇4

【关键词】Twitter;移动学习;学习模式;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57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9―0106―03

一 引言

科学技术的进步无疑是令人惊喜的,这样的惊喜源自于她不仅可以带来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她象征着人类知识积累的升华。人类发展的同时也是一个已有知识积累、升华、新知识出现、再积累、再升华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期间产生的新技术、新理念催生着人们思维方式尤其是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变;在人类学习方式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进化过程中,移动学习的出现可谓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这种学习方式在弥补以往学习方式不足的同时,又给未来学习方式萌生、发展以平台和理论指导。将最新的技术应用于移动学习,以促进更有效学习的发生也就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热点。

二 Twitter及其应用于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1 Twitter简介

Twitter一词有(鸟等)吱吱叫、唧唧喳喳地讲话的意思,Twitter网站的开发商Obvious公司借此来形容Twitter所具有的即时信息、共享和交流功能。Obvious公司的4个创始人中,埃文•威廉姆斯即是博客先驱――的创始人,为了改进blog使用过程中日渐显现的缺少同步服务、页面信息分散、讨论聚拢性不强等问题,埃文•威廉姆斯等人在2006年推出了Twitter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即时信息服务工具IM( InstantMessaging)或个性化Twitter网站接收和发送信息、选择并组织讨论人群来进行更加便捷的移动学习。2007年3月份,也就是距Twitter诞生仅仅一年多的时间,一直默默无闻的Twitter得益于美国总统竞选人约翰•爱德华兹(JohnEdwards)和美国德克萨斯举办的“南南西音乐节”(Sxsw,SouthbySouthwest)上的使用[1],而为世人广泛关注。在极短的时间内,Twitter因注册用户猛增而走红,并获得了硅谷创业者的追捧。目前它已经成为MySpace、YouTube和Facebook以来最热门的网站。人们惊呼:“这是Web2.0的又一创造!” [2]、“后blog时代的到来!”。

2 Twitter的特性及移动学习功能分析

(1) 良好的技术支持使得信息传输更为便捷

用户使用Twitter信息极为方便,除直接在Twitter主页面接收信息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无线终端(如:手机、PDA……)、Twitter平台支持的IM工具(如:Gtalk,MSN,QQ……)、可与Twitter联通的个性化Twitter网站(如:国外的jaiku、powenee,国内的KOMOO、饭否、叽歪de网……)等实现信息的即时发送和查收。如此方便的即时信息服务是以往的电子邮箱、blog……望尘莫及的!

正是如此强大、便捷的即时信息服务,为移动学习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Twitter,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几乎不受任何限制,有了突发的疑问或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学习者就可以随时随地的发出信息;Twitter平台的其他群组人员(Twitter的人群分组见下文)如教师可以随时收到学生发来的问题,或者直接答复,或者就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学习伙伴之间的交流更是方便,他们甚至可以躺在床上、行走在公园里、篮球场上……随时和同学、伙伴探讨问题。

(2) 快速形成的庞大学习团队可以高效地解决问题

Twitter将用户的Folks(好友、联系人)分成Following(你跟随的人)和Followers(跟随你的人)两组,这样的分组便于用户参与或者发起讨论。当然,经过双方同意,一个Follower也可以成为你的Following,而同时存在于两个分组中。Twitter用户的Folks也有与其自己兴趣相投的Folks圈,这些不同的Folks圈中的人又可以随意互联,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可以快速沟通的庞大的网状学习群体。这将参与移动学习的群体扩张到了无限,学习者可以随时与专家、老师、学习伙伴以及他们的Folks取得联系,一个问题就可以在这个庞大的学习团队中迅速解决,极大的体现了移动学习中对问题处理、知识传播和习得的高效性。

在移动学习中,教师可以给他的学生(Followers)提出议题引导学生们讨论,或者给出学生们疑惑问题的答案;同时教师以学生的角色把专业领域内的专家、教授加为自己的Following,查看专家、教授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参加专家教授发起的讨论;学生之间也可以组成学习小组对相关问题做交流讨论。Twitter把用户Following的回复和留言同用户的信息一起放置于主页面中,按照的时间顺序排列即时地呈现出来,方便了用户查看、选择并参与感兴趣的讨论。

(3) 点对点信息传送功能避免了信息的泛滥和盲目性

Twitter平台的 “Direct Messages”功能可以让用户直接发送消息给目的联系人,加强了信息交流的针对性;同时接收的信息保存在Direct Messages页面中,这样就为用户提供了一对一的、私人的或者隐私问题的讨论空间。“Favorites”功能用来标签、保留价值较高的信息,以供信息的多次使用或者讨论交流之用。点击主页面文本上方的“Archive” 将会单独显示用户的信息;点击“ Replies ”显示用户直接回复的信息;点击“Recent”则会显示全部联系人的公开信息。

在移动学习中,某个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可能是学生和教师所广泛关注的,但也有可能只是个案,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通过Direct Messages将问题的答案发送给特定的学生,降低了页面更新无关信息可能引起其他学生注意力分散的几率。同时,移动学习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更是不可或缺,教师可以点击“Archive”、“ Replies ”查看特定的消息,通过Direct Messages发送一些私人的关怀或者鼓励,使学习者在移动学习中同样能感受到传统学习中有的感情交流,保持积极、健康、乐观的学习状态。

(4) 开放的社会软件、简易的使用界面使得Twitter更易推广完善

Twitter作为一个社会软件在推出之初就受到了广泛地欢迎,目前国内基于Twitter模式开发的更适合中国人交流习惯的有KOMOO网、饭否网、叽歪de网、腾讯滔滔网……。Twitter及其这些相关网站简易的使用界面使得一些即使是没有使用Internet经验的用户都可以快速上手,这样会吸引广大的学生家长也参与到移动学习中,同学生、教师共同交流,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以促进移动学习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再加上有潜在的商业价值作为助推器,Twitter必定被更多的人群了解、接受,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发展前景同样乐观。

在以往的移动学习模式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学习迷航、精力分散、时间荒废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移动学习的快速推广。Twitter平台使用的简易、便捷可以吸引学生家长使用Twitter,和孩子、教师共同参与到移动学习之中,有了家长的参与、监督与支持,移动学习必将会步入一个发展的快车道,移动学习所蕴藏的巨大潜能也将让更多的学习者受益。

以上分析可见,Twitter应用于移动学习有其先天的优势,不过Twitter在国内目前还只处于商业推广阶段,这也是众多新兴技术应用于学习的必经过程。伴随着通信技术在我国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移动终端的普及,将移动终端与Internet互联通信的移动学习模式愈来清晰。人们对移动学习提升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改进教与学的模式、促进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等方面巨大潜能的认可而出现的对移动教育需求的膨胀,将会更加促进移动学习与当代教育、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也必将对我国加快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积极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三 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模式构建

在Twitter出现初期构建出一个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模式对于引导Twitter的健康发展、发挥其教育功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综合分析参考文献[3],笔者认为:学习发生在移动的社会境脉中,概念的构建与重构并不仅仅发生在个人层次上,协作小组工作及与伙伴的交互活动将更有助于学习者概念形成及认知图式的构建,学习本质上是一种通信交流的过程。所以,我们从影响学习本质的因素――信息传输、处理、控制、反馈出发,基于Twitter便捷、强大、人性化的信息交流技术支持,构建出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模型如下图所示:

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模式遵循系统论和控制论的观点涵盖了前端分析、信息处理、预期及执行控制、评价反馈四个模块,这四个模块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融合,在一个循环的系统内共同作用。前端分析决定了预期目标和执行控制策略的制定;执行控制引导信息处理的进行,信息处理的进程又反作用于执行控制具体策略的选择;评价模块的反馈效能为下一循环的前端分析提供参考。

1 前端分析

前端分析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学习条件的拥有情况,教师通过观察学生们使用Twitter信息的情况,对学生个人移动设备拥有、Internet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另一方面是论题内容及难易程度的确定。对学生现有认知水平、学习特征、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详细分析,遵循临近发展区的原则选取学习内容,制定难度适宜的学习目标;第三,依据学习条件拥有情况及学习内容和目标制定相关的移动学习策略。

2 信息处理

信息处理和预期及执行控制是该模式的核心部分,教师在前端分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组建及拓展专题讨论团队、联合家长监督帮助学生学习、制定信息及如何参与学习等具体策略的过程。教师帮助学生们通过Twitter组建及拓展自己的学习团队(包括专家、老师、同学……);借助Twitter、IM工具、手机或Twitter相关网站选择学生与团队内教师、专家、学习伙伴、家长间的交流方式;制订具体的移动学习规则,包括学习内容共享的渠道及策略、学生发言的次数、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形成性评价,如果学习偏离主题或进行了无用学习,就要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以保证学习结果的有效性。

3 预期及执行控制

教师把与同期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到Twitter网站上,提出具体的问题解决预期(预期指人的信息加工方式的选择、对学习结果的期望、感知并与环境交互等活动是受目的指引的。[4]):包括给出相关学习资料的查询出处、专家介绍、任务分配等问题解决策略。诸如此类的预期可以引导学生在移动学习中更大限度地避免学习迷航、精力分散、时间荒废等情况的发生。学生在进行移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全程的执行控制:根据预期,组织、帮助学生进行讨论学习、整理Twitter学习团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拓展联系人进行监督,保证学生只拓展和学习有关的联系人。

4 评价反馈

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形成性评价,如果出现了学习偏离主题或进行了无用学习或是影响学习建康、顺利进行的情况,教师可以通过Twitter提供的“Direct Messages”功能和学生进行私下沟通,及时进行纠正和引导,确保学生建康的学习成长及学习结果的有效性。通过执行控制,反思前一阶段的学习情况,作为参考信息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预期。教师建立学生学习电子档案袋,记录学生在移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对论题设置是否合理、学生知识获得情况、学生认知和行为成长、移动学习模式本身做总结性评价,对后续的移动学习做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四 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案例设计

结合本文研究,我们设计《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专题移动学习案例如下:

教师通过对所辖学生进行调查,将持有基本移动终端(手机)、上网方便的学生组成移动学习兴趣小组,进行《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专题学习。本专题属于中学生非专业性科普常识学习,所以模型中的学习者认知水平分析为一般了解或不了解,学习的目标是能够描述“化学起源说”中关于生命起源的过程。移动学习的策略主要采取文字、图片及音视频材料的介绍和相关资料的查询与共享。教师指导小组成员注册、使用Twitter,并将小组成员添加成为自己的Followers,同时将学习专题及学习过程设计概况告知学生家长,并鼓励学生家长也加入到Twitter的专题学习群组中。

教师将专题学习包涵的:宇宙起源、宇宙中的生命、原始地球的情况、从有机物到原始生命、米勒实验和其它生物学家的研究六个知识点的介绍资料及相关网站及专业信息来源地址到Twitter及其相关网站上。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组织讨论团队,团队成员可以包括学生、教师、家长、通过Twitter平台添加的相关领域的专家等。教师组织学生对除“米勒实验”和“从有机物到原始生命”以外的四个知识点在Twitter平台上与小组成员共享自己搜集的资料,讨论核对其真实性,然后向老师自己的观点,教师对不同的小组的观点进行汇总,最终在Twitter及其相关网站上,并用“Favorites”功能标注,供参加学习的同学随时参考、下载。对于“米勒实验”和“从有机物到原始生命”两个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的原理及其发生的条件,并鼓励同学们借助Twitter寻求专家的指导,继续钻研、创新实验。组织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个代表将其学习成果以文章、视频、flash等方式到Twitter网站上,作为讨论学习的成果展示,这样不仅有利于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同步学习而且还可以激励学生的求学、求新的探索精神。对成绩突出或进步明显的同学,教师在Twitter上公共信息给予明确的表扬,以树立榜样,将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有关问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融入到移动学习中来。

执行与控制具体表现在:如果讨论过程中出现偏离主题或者无用学习,老师通过“Direct Messages” 或是其他通讯设备和学生进行单独沟通,给遇到学习困难的同学以鼓励和引导;激发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创造性的自我学习,鼓励学生设计关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的相关实验;通过“Direct Messages”或是其他通讯设备随时与家长沟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给予保护和鼓励。教师对学生资料的搜集情况、发言次数、专题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能力的提高等信息进行记录,制成学生学习电子档案袋,对学生做总结性评价。并依此对基于Twitter移动学习的模式进行反思,为后续模式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

五 结束语

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模式,较之现有的一些移动学习模式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单纯以手机短信支持的移动学习系统(MoblieLearning)拥有更多的信息渠道、比基于移动计算技术(Mobile computing)的互联网学习资源单向下载拥有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比基于Blog、Wiki的移动学习模式拥有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方式和更多可同时,由于Twitter开放源代码,所以能够将Blog、Wiki技术纳入系统当中,也给Twitter的再次开发及新技术的嵌套提供了可能;不仅如此,通讯技术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及公众普遍拥有移动终端设备的现状,也使Twitter应用于移动学习有着更加良好的发展前景。

诚然,移动学习的推广普及有着众多的制约因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该文谨对Twitter应用于移动学习作框架上的策略设计,谨作抛砖引玉之用,希望能对Twitter的教育应用及移动学习的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史迪文.Twitter碎碎念[J].互联网周刊,2007,(5):68.

[2] 郭晓熹.Twitter开创后博客时代[J].中国科技财富,2007,(7):90-93.

移动信息论文篇5

关键词:3G 移动学习 图书馆 移动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6-0057-05

移动学习(Mobile Learning, M-learning)是在数字化学习的基础上,从电子学习(E-learning)逐步发展而来,借助于移动计算技术带给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全新感受,移动学习被认为是将来终身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学习模式。国内外一些学者对移动学习进行的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技术及相关理论研究方面。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以及欧盟都开展了移动教育或移动学习的项目研究。我国对移动学习的研究始于2011年,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开始逐步在国内各高校和企业开展了移动学习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图书馆在新的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可以通过整合现有的软硬件资源,建立移动学习平台及相关学习资源,对移动学习的开展进行有效的支持。

国内外关于移动学习的定义有多种,其基本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即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设备开展的自由学习过程。与传统的课堂学习相比,移动学习不仅具有远程教育的优势,它还可以使学习者更有效地利用零散分布的时间与学习资源,同时它还具有真实性、灵活性、交互性、个性化、情境智能等新特点,更符合当前学习社会发展的需求。借助3G网络,移动学习实现了地理位置分离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互的逻辑相连,方便他们随时进行交流与协作,因此具有交流讨论的高效性和及时性。

基于3G的移动终端,如3G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通讯设备的兴起,以及3G网络的逐渐普及,为学习者创造了新的学习环境,使得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问题不复存在,3G网络环境下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必将给未来的学习和教育带来深远的影响。

1 图书馆对移动学习支持的理论依据

1.1 移动通信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变化

3G移动网络的发展,给图书馆的服务提升提供了契机,对图书馆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图书馆可以利用移动网络为使用移动终端的用户提供各种不受时间、地理位置限制的服务。国内移动图书馆研究始于2004 年,随着用户对信息利用习惯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图书馆构建了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力图融入到读者的日常学习生活中[1],其服务也从开始单一的依靠短信和1G、2G网络为主的模式逐渐向WAP网站服务模式转变,并逐渐开始了对移动学习的支持。3G给图书馆带来的变化主要有:图书馆对读者提供的服务更加高效快捷与全面;图书馆可实现多种信息资源的存储服务;可以为读者提供贴身服务、手机提醒、个性信息推送;可以支持开通移动博客的服务及实现馆藏资源定位、视频点播和视频咨询服务等。特别地,图书馆可以开展对移动学习的支持服务。

1.2 可行性分析

在目前知识共享平台建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图书馆借助现有的软硬件资源,完善移动图书馆的功能并实现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进而对移动学习加以支持,是必要且可行的。

(1)据有关调查,手机作为通信工具,在高校中的普及率很高,有98.9%的学生拥有手机,10.8%的学生有2部手机[2], 3G时代手机QQ、微信、手机上网等应用逐渐成为手机的普遍功能,这为移动学习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支持移动学习的3G设备不仅包括3G智能手机,还包括支持3G的其它移动设备,如PDA(掌上电脑) 、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MP4等,拥有这些设备的大学生占有较大的比例。

(3)大多数图书馆已经拥有大量的数字资源,若能整合各学科学习项目的信息资源,进而建立各学科的学习目录和学习资源供用户使用,充分满足移动用户的信息检索要求和个性化需求[3],则可以较容易构建移动学习平台,为移动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

(4)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到3G时代,网络带宽及移动终端的智能化、系统的灵活性和实时性有了很大的提高,3G 网络的高速性可满足移动学习教学资源的上传和下载、还可满足视频点播和可视电话的带宽需求。

1.3 理论依据

目前国内外图书馆支持移动学习应用的理论主要包括:情境认知理论、非正式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这为移动学习的研究与开展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同时,国内外开展移动学习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学习理论为移动学习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移动学习又为这些学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手段与方法[4]。

非正式学习重视的是学习的泛在性,这也说明非正式学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在发生,据统计,我们学习的所有知识中大约75%~80%是通过非课堂的非正式学习获得的,在任何空闲的时间,学生可以利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网,通信过程的本质就是不断接受新的信息的过程,也即是一个非正式学习的过程[5]。移动学习就是一种典型的非正式学习,它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传统教室外开展学习活动,可以让学习者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进行学习或者与别人交流讨论,以达到获取知识的目的。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的外部环境对学习的重要作用,情境是移动学习的核心结构,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所处的环境和在交流中创设的环境。人们在进行移动学习的时候,不再是按照单一课程进行学习,而是从一个主题直接跳到另外一个主题,也即是从一个情境到另外一个情境,这样就和原先的课堂教室教学的那种情境固定的形式有了本质的区别;同时,课堂也不再仅指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者所在的教室,我们可以采用QQ、移动博客等通信软件为其建立更广阔的学习情境;同时,我们还可以为我们接受的信息标记上相应的链接。这样,我们可以通过3G移动通信技术为课堂创造出更复杂、更广泛、也更分散的学习情境。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已有知识的过程,并通过建构相互之间交流的模式,提出新的想法或概念,进行新的知识的学习。3G网络环境及移动终端设备为我们构建了这样一种移动的学习环境,借助移动学习的优势,学习者可以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学习。在移动学习的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构建起自主学习的学习情境。学习者可以选择在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中接受知识并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这充分体现出了建构主义的理论特点。

支持移动学习的理论有很多,基于对以上三种理论的分析,图书馆可以将其应用到基于现有的WAP标准并适合手机等移动设备浏览和查询的移动学习平台的构建中,为移动学习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支持服务。

2 3G时代图书馆支持移动学习的主要应用模式

2.1 传统的移动学习模式

传统移动学习是移动计算和数字化学习的结合,需要移动通信技术的支持,但由于通信网络带宽有限,所以仅仅是基于短消息的模式,通信数据少,文字描述简单,教师和学生通过短消息交互非常不便[6]。在3G技术兴起以前,移动学习主要有基于短信服务和基于信息浏览两种模式。

2.1.1 基于SMS短信服务的移动学习模式

短信的发展包括两种模式:SMS短消息业务和MMS简单多媒体消息业务。这两种模式适用范围广,只要有短信收发功能的移动终设备均可实现,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具有随时随地便捷使用且可操作性强等实用特点,实现了一定的移动学习功能。

2.1.2 基于信息浏览的移动学习模式

WAP(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无线应用协议,是一个全球性的移动通信协议。3G技术成熟以前,传统的2G手机上网跟使用电脑上网存在一定差别。由于一些WAP手机内存小、屏幕小及2G数据业务基本上以窄带字符型业务为主,使得传统的WAP手机上显示的网页内容主要是文字和一些较简单的图片。用户可接收发送电子邮件、浏览网页;但是更复杂的网络服务,如在线观看视频和接收音频,传统2G网络的带宽就不能达到要求了,因此该学习模式受到信息通道狭窄,移动设备自身缺陷等问题的制约。不过随着3G技术的普及,这些问题将逐步得到改善。

2.2 3G技术支持的移动学习模式

3G时代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可以更好地结合,使互联网中的学习资源得以优化,从广度和深度上增加了基于短信的移动学习的信息量,通过视音频提高交互效果,提高了基于WAP连接浏览的移动学习的访问速度[7]。3G技术使得实现和推广基于视频点播、基于多媒体邮件和基于微信、二维码等的移动学习模式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移动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2.2.1 基于3G移动多媒体邮件的移动学习

3G移动多媒体邮件业务的主要作用是可以改变移动学习主要依靠短信通信的现状。学习者可以使用手机与其它手机或者电子邮件服务器之间进行互相传递邮件,而传播的内容除了文字外,还支持声音、图象等多媒体信息。

利用3G网络支持的移动多媒体邮件业务,学习者开展的移动学习方式相比以前以文本为主要内容的短信息方式,优势是明显的,主要体现在:和现有互联网的电子邮件系统兼容,使用方便;适于移动学习者之间大容量学习资源的传递;重要的一点,多媒体信息可以在传递中使用协议对文件(包括图片、声音和视频)的格式自动进行转换,使之适合在不同终端设备上播放和显示。

2.2.2 基于3G视频服务的移动学习模式

基于3G视频服务的移动学习包括视频通话、视频点播和视频下载三种。依靠3G网络的高速数据传输,学习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设备点播教学视频来达到学习的目的,轻松地完成从传统的文字、图片点播向音频、视频点播的跨越。

为了增加学习者视频音频移动学习的体验,基于此种学习模式,图书馆的移动学习平台中应当优化和建设一些高质量的适合移动学习者的点片状教学资源, 并多开发适合各种智能手机客户端的应用程序,充分利用3G高速传输、高带宽的优势支持移动学习的自由开展。

3G 网络的普及使得视频学习摆脱了有线网络的限制,通过3G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观看或下载视频,与传统的电视教育节目和基于有线网络的网上教育节目相比,具有更强的灵动性,便捷性,更适合于想要随时上网、随意学习的学习人群。这种移动学习方式同时还有一定的交互性,不仅可以应用于课堂教学,更多的是可以帮助学习者在更多自由的时间丰富自我,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8]。

2.2.3 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模式

微信,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为3G智能手机推出的通过网络可以迅速发送文本、图片、语音通话留言、视频,同时支持多人群聊的一款即时通讯软件。截至2011 年11 月底,微信注册用户数已超过5000万,微信已经逐渐成为当代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微信还推动了人们沟通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借助于微信,人们不再局限于网络环境下PC计算机上网, 不局限于电话、QQ、飞信等及时通讯工具,也不局限于人人、微博等社交信息平台。

微信突破了传统时空的限制,用户只需通过3G或WiFi 即可与好友及时交流与沟通。它的出现和普及给在3G网络环境下的移动学习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通过微信,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有了突发的问题和对某观点的看法,学习者就可以及时地发出信息。同时,借助微信点到点和点到多点通信方式的支持,图书馆可以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间构建一个有效沟通的桥梁,老师和同学都可以通过微信圈子和解答问题,还可以分享学习资源和学习体会,进而提高移动学习的效果。随着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将因其随时随地的特性和个性化的优势,得到更广泛的普及(基于微信的移动学习模式见图1)。

2.2.4 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模式

Twitter是微博客和网络社交平台结合较成功的产物,是即时通信软件的一种。通过Twitter用户可以便捷地和接受消息,同时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当前状态通过短信传至无线终端或者Twitter平台支持的IM工具等。相比其他移动学习模式,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有很多自己独特的优势:

(1)Twitter拥有丰富的信息渠道和学习资源,它把社交网络平台、实时查找和分享链接组合在一起,图书馆和师生可以通过它信息和学习资源,同时学习者通过twitter可以及时地浏览信息、下载资源,这种及时性使得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移动学习。

(2)Twitter为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师生可以通过twitter及时互动交流,在课堂下营造一种虚拟课堂的氛围,更好地提高移动学习的效率。

(3)Twitter提供开源的代码给有需要的学习者,这不仅方便了技术研究者,也为自己的技术更新和再次开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使得基于Twitter的移动学习有更广泛和灵活的应用前景。

2.2.5 基于手机二维码扫描的移动学习模式

手机二维码技术是指以二维码标准为核心,将手机作为载体展开的编码、译码、识别、被识别相结合的综合性技术。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可实现快速手机上网,快速便捷地浏览网页、下载图文、音乐、视频、资料交换,省去了在手机上输入URL网址的繁琐过程[9]。当前3G网络环境下,将大量的学习资源有效地制作成可以通过手机直接扫描识别的二维码链接,不仅可以方便读者自由地开展移动学习,同时还可以提高电子信息资源的组织、存储与检索效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开展移动学习还将大大提升学习者移动学习的乐趣和效率。

图书馆将以原有大量的数字资源为基础,通过构建移动学习平台更好地支持3G网络环境下的各种移动学习模式,更好地提供多媒体传播服务,通过图书馆移动微博、微信、二维码、Twitter等信息服务方式,缩短用户获取文献资料的时间,提高移动学习平台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图书馆的移动资源并进行自由方便的学习。3G 时代图书馆要继续发挥其基本职能,更好地支持移动学习,更好地服务广大有需求的各类学习者。

3 3G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移动学习平台系统构建及技术支持

3.1 系统构建原则

图书馆移动学习平台是指图书馆在无线通信网络环境下支持用户移动学习的软硬件系统。在进行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移动接入设备的性能、学习用户时间分散及地理位置变动等特点,采用如下建设原则:

(1)信息资源的建设要适合移动学习的需要,要对学习资源按知识点进行有效组织;

(2)要建立各种形式的移动学习资源。如文本、图像、声音和视频及动画等多种形式,提供给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选用;

(3)建设的移动学习平台要支持前面讨论的各种移动学习的应用模式;

(4)平台建设要求硬件系统稳定,软件界面良好,适合用户及时接入和使用,同时用户界面要简洁,方便用户操作。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安全性,实用性和可扩展性,与其它系统的通信接口及与4G网络相兼容。

3.2 系统整体架构

图书馆基于3G网络环境,在现有网络及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以支持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要充分体现高速网络技术与移动教学相结合的优势,作为教学双方的必要补充。

3G通信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建立移动学习平台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通过移动学习平台的建立,可以为移动学习者提供全方位的移动学习支持服务并开展分布式学习的实践等。

为此,笔者提出一个B/S结构的适用图书馆建设的基于3G网络的移动学习支持系统架构图(见图2),该系统与原有的网络教育平台相结合,实现上述提出的七种移动学习模式,共同为移动学习者提供随时随地的移动学习支持服务。

3.3 系统功能架构

图书馆建立的移动学习平台的系统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服务系统包括用户管理模块、学习支持服务模块、数据库管理模块、知识管理模块、系统维护模块等(见图3)。它们是移动学习平台软件系统的重要构成。

3.4 移动学习平台开发相关技术

图书馆进行移动学习平台建设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WAP2.0、.net+IIS+MSSQL、3G移动通信、 WML语言、云存储、虚拟化技术等等。

图书馆在移动学习平台的建设中,要合理和综合利用以上各类技术,保证系统建设的有效性、先进性、安全性和可扩充性,为移动学习设计一个适合的学习平台并为其提供资源、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4 结语

移动学习是移动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当代教育科技相融合的产物,是教育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目前,3G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3G视频、移动微博、微信、Twitter等应用的传播速度和价值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图书馆将3G技术应用到自己的学习资源建设中,并通过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为学习者提供文献、视频、即时信息等移动学习的支持服务,是社会发展和技术发展的需求。

在将来,图书馆需要进一步研究3G网络环境下的各种移动模式学习,更好地提供资源、传播资源,缩短用户获取文献资料的时间,提高移动学习平台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吸引更多的用户使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为学习者创设真正意义的随时随地的学习环境,为终身学习、学习社会的建立提供支持,最终使移动学习逐渐发展成为无处不在的泛在学习。

参考文献:

[1]袁辉,杨新涯,王宁,等.移动图书馆的实践与展望——以重庆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11,(6):66-70.

[2]王伟,钟绍春,吕森林. 大学生移动学习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 2010,(9):81-86.

[3]Jim Hahn. Mobile learning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ibrarian[J]. Reference Services Review, 2008,(3): 272-288.

[4]叶成林,徐福荫. 移动学习及其理论基础[J].开放教育研究, 2004,(3):23-26.

[5]魏洪伟,邸佳奇,孙惠.移动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9,(9):135-141.

[6]薛庆吉.基于3G的移动学习在高校中的运用研究[D]. 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1.

[7]傅钢善,李婷. 3G时代基于专家系统的移动学习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0,(4):106-111.

[8]于肆洋.3G技术支持的移动学习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0.

移动信息论文篇6

【关键词】电子地图;移动电子地图;信息传输;超媒体

【中图分类号】TU148【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330-02

引言

从传统的纸制地图到新型的电子地图的变革,不仅为地图的生产和应用提高了效率,更为地图的应用提供了方便。地图产品长期以来专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提供服务,与成为一种大众消费品还有一段距离。怎样将地图产品走进寻常百姓,不仅是消费者关注的话题,也是地图研究者和制作者的使命。近年来电子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弥补了当前电子地图的不足,为地图产品走向寻常家庭提供了可能。由于嵌入设备体积小、便于携带、功能完善且价格便宜,利用嵌入式技术的灵活性足以将地图产品放入口袋,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询地理信息。而通讯技术的发展则可以将地图资源提供充分共享;同时日趋完善的移动通讯技术,为移动空间定位的实现提供了方便。因此,移动电子的图的研究和发展成为必然。

移动电子地图是显示在无线移动通信设施上的电子地图。移动电子地图能够按用户的需求显示信息,而且显示的信息具有完整性、灵活性、自适应性等特征。移动地图属于虚地图,更新相对容易,传输方便快捷。

移动电子地图广泛应用了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如计算机、网络、遥感、虚拟现实和多媒体等技术,同时具有移动设备的移动性、稳定性和便于携带性的优点,所以目前对移动电子地图产品与开发技术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其本身的思考。移动电子地图的特征是什么?移动电子地图、电子地图与传统地图的区别和联系?移动电子的信息传输理论与传统地图的信息传输理论异同?这些都将直接关系和影响着移动电子地图的发展。本文将从移动电子地图的概念和特点,传统地图的信息传输和移动电子地图的信息传输对比对移动电子地图的理论进行论述,以推动移动电子地图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

一、移动电子地图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1、电子地图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电子地图又称“无纸地图”或“屏幕地图”,常见的电子地图的定义有以下几种:“基于电子技术的屏幕地图”;“在电子介质上使用的地图”;“电子地图是以数字地图为数据基础,以计算机为处理平台,在屏幕上实时显示的地图形式”。电子地图的数据来源是数字地图,是数字地图输出介质上的符号化再现,而数字地图是地图的数字存储形式。电子地图与数字地图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数字地图是电子地图的数据基础,电子地图是数字地图在计算机屏幕上视觉化的符号地图。

电子地图与传统的纸质地图相比有一系列的区别和特点。概括起来,电子地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动态性

电子地图具有实时、动态表现空间信息的优势,电子地图的动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具有时间维的动画地图来反映客观事物随时间变化的推演过程,并通过对动态过程的分析推演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二是利用闪烁、缩放、渐变、漫游等动态显示技术不断生成新的地图,根据需要改变地图显示窗口,使没有时间维的静态现象也能充分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2)交互性

由于纸质地图一经出版内容将固定不变的,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电子地图具有交互性,可以进行查询、分析、定位等功能,以辅助阅读和决策,通过人机交互使得电子地图使用非常方便。由于电子地图的数据存储和数据显示是相互分离的,当对地图数据进行可视化显示时,用户可以对显示内容和显示方式进行干预,这使得制图过程与读图过程在人机交互中融为一体。正是由于电子地图的可交互性,使得电子地图的信息能以较小的损失传输给使用者。

(3)超媒体继承性

超媒体是将超文本的原则扩充至图形、声音、视频、从而提供一种浏览多种形式信息的超媒体机制,电子地图以地图为主体表现形式,同时将图形、文字、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作为主体信息的补充融入电子地图中,通过图文、声音互补并借助人机交互的查询手段,获得更多的精确文字信息和数字信息。

2、移动电子地图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移动电子地图是显示在无线移动通信设施上的电子地图,移动电子作为电子地图的一种,具有电子地图的基本特点,除此之外,它还具有其它电子地图所没有的新特征:例如,移动性和便携性等。正是由于这种特征,使得移动电子具有其它一般电子地图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1)移动性

移动性是移动电子地图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由于它是在无线移动通讯设备上来显示的电子地图,地图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地图服务,可以在地图上进行实时定位,通过地图来到导航,还可以将电子地图与实际环境进行比较,以便帮助地图用户更好的认知周围环境。移动性同时还保证了电子地图在信息传输过程,能够更好的帮助用图者对地图符号的认识,从而形成读图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2)便携性

用来显示移动电子地图的通讯设备一般都是便携式的,如电子导航仪、手机、PDA等设备,因为便携式电子地图更方便用户的使用,同时为了适应移动性的需求,只有在便携的设备上,才能实现电子地图的便携使用。

二、移动电子地图的信息传输论

移动电子地图与传统地图的信息传输过程基本一致,它是制图者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通过各种信息加工、符号化生成电子地图,把这种电子地图存放在无线网络通讯设备上,如:PDA,手机等,由于这种设备移动性和便携性,使得地图用户可以实时追踪、定位,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比较更好的认识客观世界。

地图信息在传输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信息损失,信息损失的主要来源于四个传输过程:

1、地图制作者在对客观世界认识加以选择、分类等信息加工和信息搜集的过程。

2、地图制作者将收集整理的数据通过各种制图方法(选取、分级、简化和符号化)转换成地图的过程。

3、不同地图(如:纸质地图,电子地图等)地图生产过程中也会造成部分信息的损失。

4、由于使用者的知识能力的限制,地图在地图阅读和使用中的信息损失。。

因此,要控制地图信息传输中的信息损失,就要控制以上四个过程,减少传输中的误差,其中前三个过程是地图制作过程,第四个是地图使用过程中的产生的传输误差。因此,地图一旦制作完成,要保证信息的传输,就应该对最后一个过程,即地图的阅读和使用过程进行改进。那么,应该怎样来提高地图使用者对地图的理解效率呢?

电子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发展促进了移动电子地图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由于嵌入设备体积小、便于移动,且功能完善、价格便宜,利用嵌入式技术把电子地图潜入到通讯设备中,用户可以随时随便捷地查询地理信息,大大提高了电子地图信息传输的效率。同时通讯技术使得地图资源可以充分共享,日趋完善的手机基站定位服务又为移动空间的准确定位提供了方便。移动电子地图的这些的优点使得它在信息传输过程的信息损失大大减小,同时也拓展了电子地图的应用范围。

移动电子地图便于携带,方便随时随地查询使用,同时,还可以通过交互实现时时定位,用户能够随时确定自己所处的位置,并能通过查询服务为用户提供到达目的的最优路线,并在实际行进中提供细节性的指导。因为移动电子地图可以向使用者提供方便、全面的查询和分析服务,利用

它用户还可以方便地提取感兴趣的信息,并以统计图表的形势提供给用户。总之,移动电子地图强大的功能为用户更好地阅读和使用地图提供了方便,有效地减少了信息传输过程中信息的损失。

总之,移动电子地图作为电子地图的新型产品,综合运用了电子技术、无线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空间定位技术等多项新兴技术,必将成为未来电子地图发展和的应用新焦点。对移动电子地图信息传输的研究必将促进移动电子地图的交互操作技术、动态显示、三维可视化等技术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大众服务,为提高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王家耀,孙群等 地图学 2003

[2]龙毅,蒋成环,张亮,周卫 电子地图的基础理论与框架体系 现代测绘2005

[3]闫志刚,盛业华 数字地图理论基础 理论与探索 2001

[4]牟伶俐,杜清运,蔡忠亮,邬国峰 移动电子地图技术初探 四川测绘2002

移动信息论文篇7

【关键词】移动数字电视技术 优势 应用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一种全新的媒体形式――移动数字电视应运而生。与传统的电视相比,移动数字电视具有较强的信号质量、较强的移动性、较快的反映速度等优点,而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城运会期间,长沙就运用移动数字技术对各项比赛的实况进行转播,等等。移动数字电视不仅具有传统电视的传播信息、欣赏的功能,同时,其在城市应急预警、交通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下主要对移动数字电视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探究。

2 移动数字电视技术及其优点

2.1 移动数字电视技术

移动数字电视,就是指信息发射播出时,采用数字广播技术,主要是指地面传输技术,而人们信息接收的终端是移动载体以及手持设备,诸如汽车、轮船、手机、笔记本电脑等,从而满足不同环境下不同人获取信息需要的一种电视系统。移动电视主要是针对一些不固定的人群,主要是受众于一些没有传统电视覆盖的区域中需要获得各类信息的人群。移动数字电视的出现对于传统电视而言,使电视的覆盖面变得越来越广阔,同时,移动数字的诞生在某种角度上来说延伸了电视这一产业链。目前,我国已经有诸多的城市开始使用移动数字电视,其中就包括湖南长沙。移动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不仅标志着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而且将会带动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2.2 移动数字电视技术的优点

移动数字电视具有传统电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具体而言,移动数字电视具有以下优点:第一,移动数字电视技术能够将信息更为及时的传播到所需要的人群之中,这是因为移动数字电视能够在一些没有传统电视覆盖的区域实现信息的传播,从而极大地满足了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对于信息的需要。另外,移动数字电视技术在车辆中应用,能够缓解人们在堵车时的烦恼。第二,移动数字电视信息发射时,采用的是数字广播传输技术,因此,其音质、画面质感、性能水平等高于传统的电视。移动数字电视在传输信息时,虽采用的无线方式,但其仍然拥有较高的画质和音质,而且接收到的节目在播放时,也较为清晰稳定。第三,移动数字电视安装于车辆中,不仅能够使司机及时地了解天气的实时变化,同时也能够让司机获得准确的路况信息,当天气恶劣时,会及时地将相关部门的应急措施传播给司机耳中,对于规避道路危险、疏导交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第四,移动数字电视信息覆盖面更广,其在公交车、私家车、出租车、轮渡、机场以及各类流动人群集中的移动载体上使用,因此其覆盖面较传统电视而言更为广泛。

3 移动数字电视技术的应用

3.1 移动数字电视在车辆中的应用

在DVB传输系统中,一种最为复杂的系统就是数字地面电视广播系统标准,即DVB-T。如果想在乘坐车辆时能够看电视,获取信息,应用DVB-T数字电视系统就是最佳的解决方案。DVB-T数字电视系统由于被大量的应用在移动信息接收终端上,因此也被称为移动数字电视系统。移动数字电视在车辆中应用,能够缓解人们在堵车时的烦恼,减少驾车的乏味,同时能够给司机们提供天气的实时变化和路况信息,在恶劣天气下,能够使司机及时地了解相关部门的应急措施,从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移动数字电视具有较高的音质及画质,其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也能获得较高的信号质量,使节目稳定播放。目前,地面数字电视的移动终端一般以车载为主。

3.2 对比赛的实况进行转播

实现演出、比赛等的直播,只需要使用一个小型的发射器,一台摄像机,而接收节目的终端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移动的,而且与微波、卫星相比较而言,其有更好的音质以及更优的画面质感。在城运会举行期间,长沙利用移动数字技术对各项体育比赛的实况进行转播,就是移动数字电视技术在转播比赛中应用的更好的证明。

3.3 手机电视

移动数字电视技术应用于手机等手持移动设备中,可以使人们更为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在一些传统电视没有覆盖的区域,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来看电视节目,丰富文化生活。但是,由于目前,各个运营商在运行手机电视时,由于缺乏各个方面的准备,网络环境不畅通等,使得手机电视没有实现普遍的运行。现在,已有不少的运营商开始推广基于DVB-H技术的手机电视业务,相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手机电视将会得到更多的群众的支持和使用。

4 移动数字电视的应用前景

移动数字电视系统具备单频网的功能,使得频谱利用率得到很大的提高的同时,也可以应用在宽带无线接入市场方面。而且,由于移动数字电视能够使人们更快、更方便地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满足了一些传统电视没用覆盖的区域中人们对于信息的需要。因此,移动数字电视技术在未来的应用中,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移动数字电视,就是指信息发射播出时,采用先进的数字广播技术,其具有传统电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信息传播更快更及时、覆盖面更广、接收信息更为方便、抗干扰能力强、接收信号质量好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也使得人们对于信息获取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对于信息的需要,移动数字电视技术应运而生。移动数字电视与传统电视相比,其具有更为广阔的信息覆盖面,而且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取信息,另外,移动数字电视占用的无线宽带资源少,因而其具有更明显的成本优势。由于移动数字电视技术在实际的应用中,呈现出许多的优势,因此,相信经过不断地研究,其应用会得到更为全面的普及。

参考文献

[1]余智,余兆明.数字电视传输中的关键技术[J].中国多媒体通讯,2013(03):36-37

[2]余兆明等.移动数字电视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3]胡伟军.移动数字电视相关技术研究[A].2005.

[4]文化产业发展(四川・成都)论坛广电影视产业专题[C].论坛暨数字电视(成都)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5.

移动信息论文篇8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95后大学生;网络舆情

中图分类号:G6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008-04

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本文移动互联网是狭义的移动互联网,是指用户使用手机或其他终端通过无线通信的方式访问APP终端或者浏览WAP的网站。移动互联网手机用户,以其便捷性和交互性为显著特征,已成为影响中国网络舆情发展的主要力量。同时因现在大学生基本都有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正逐渐改变着高校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根据《2014年上半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6月,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达到6.86亿,与2013年12月相比,用户数增长5%,手机继续保持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并持续增长趋势,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进入全民时代[1]。便捷的移动互联网使得大学生有了更加迅速获取各类信息的途径,参与网络舆论的方式便捷多样化,这给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对大学生舆情工作研究提出了新要求。

一、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舆情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功能性强、使用便捷的互联网,便于大学生迅速通过移动互联网查看接收国内外动态、国家政策、高校新闻动态等信息,更直接方便地影响大学生网络舆情。移动互联网所具有的便捷特征同时也让大学生参与舆论越来越便捷,影响着以“自由精神”为理念的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管理[2]。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如:网络虚假信息造成信息误导、混淆舆论。移动互联网下的大学生网络舆情其实是校园舆情、网络舆情、社会舆情三者之间相互关联、纵横交错的结果,加上大学生的热情与冲动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误导,从而增加大学生网络舆情工作的难度。

网络舆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在某些时候的冲击是深刻的,大学所承担的培养学生、塑造学生的手段和载体都受到了严峻挑战[3]。在此情形下,全面调查了解现状,分析移动互联网给大学生网络舆情带来的挑战,探索大学生网络监管如何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大学生网络舆论教育工作进行大胆创新,是很有必要的。

二、移动互联网下大学生网络舆情现状调查

本研究是基于江苏省部分高校进行的,随机抽取了江苏省的部分高校,在各高校又随机抽取了20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收回了1687份问卷,最后得到有效问卷1456份。样本的具体构成情况如下:被调查对象中男生658人,女生798人,男女比例略有偏差,可能会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受调查者年龄跨度从18到32岁,其中20~24岁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77.6%;24~32岁研究生(含博士生)占总人数的10.8%;18~20岁的专科生人数占总人数的11.6%。根据被调查者的所学专业分为文、理两科,文科(包含艺术类)大概占47.7%,理科大概占52.3%。具体构成如表1:

三、移动互联网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

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目前高校学生99.8%使用的是能上网的智能手机,主要通过微信朋友圈、个人微博、QQ等载体在网络上随手拍摄并分享自己的见闻,时时浏览网络信息并评论。同时,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参与各种社会现象、政治热点的交流和探讨,而且很容易参与到网络舆论中并将舆情信息形式借助微信朋友圈、个人微博、QQ等载体进行分享转载[4]。大学生具有如此高的移动互联网活跃度,较以往相比,这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契机,高校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建设显得前所未有的迫切。

(一)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同度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时代,每天被各种网络信息充斥着,根据对江苏部分高校调查的结果,值得欣慰的是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知识群体并没有完全相信和依赖网络信息。根据对江苏部分高校调查的结果,仅有2.3%的大学生完全相信和依赖网络信息;17%的大学生比较相信网络信息;69%的大学生都表示相信部分网络信息;10.6%的大学生基本不相信网络信息;1.1%的学生完全不相信网络中的信息,认为都是炒作。其认同度和频率如表2所示。

从调查统计的结果看,大学生较热衷于讨论网络舆论信息。对于大学生是否讨论网络中所出现的信息时,有78.8%的学生表示会就自己所浏览到的部分网络信息或网络新闻与周围同学进行讨论。关于网络舆论有时会出现的一些过激事件或不正当言论,有接近40%的大学生持反对态度,45%的大学生觉得属于他人言论自由,对这些言论持漠然冷淡态度,也不会去参与。江苏部分高校普遍采取的态度是“倡导大学生:关注热点,不参言论,止步制造不正当言论”。

(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论环境

针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江苏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调查研究表明:69.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网络舆论环境良好,尽管有部分不良信息传播;15.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网络舆论环境较差,存在着反面消极情绪和大量消极信息;14.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大学网络舆论环境很好,学校有明确的舆论导向。如图1所示:

(三)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舆情对在校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存在的影响力,根据调研数据显示:25.8%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影响力很大,会改变自己的较多价值观和行为;42.3%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有存在影响力,但仅仅改变自己某些方面的思想观念;23.6%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仅有部分影响,然而不会改变自己的主观原则;8.3%的大学生认为移动互联网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基本没有影响。如图2。

(四)大学生对高校网络监管效果认可度

在调查中,针对学校对于校园网络舆情的监督效果认可度的数据显示:14.3%的学生认为网络信息数以万计,学校无能力监督网络舆论;58.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监督能力有限,不能全面监督网络舆论;27.1%的学生认为学校监督有力度,能及时删除不良信息,能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如图3。

(五)高校对网络舆情信息管理规范程度

针对移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舆情信息管理是否规范,62.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舆情信息监控管理一般,在相关方面尤其是尊重学生隐私方面做得不够规范;23.6%的学生认为学校舆情现象管理很好,但也有13.9%的学生认为学校舆情信息管理完全不规范,不是公安局,没有法律或相关条文来管理。如图4。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对于网络舆情有一定的辨别力,大学生网络舆情风气状况较良好,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行为存在影响力,尤其是一些网络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观,但高校在对网络舆情信息监管以及管理规范程度方面却表现一般。

四、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剖析

通过研究江苏省部分高校的调查数据(可多项选择)发现:65.2%的大学生认为高校95后学生群体的冲动张扬个性因素容易引发大学生网络舆情隐患;49.3%的大学生认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中监管不认可的因素给网络舆情带来隐患;56.6%的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信息管理不规范的因素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出现问题。此外,52.8%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社会网络舆情的隐患也是引起大学生网络舆情问题的因素。

(一)95后大学生群体易引发网络舆情隐患

一般来说,95后大学生这个群体普遍具有个性冲动的特征,一般有着自律意识与自控能力缺乏、感性大于理性、有一定从众心理、容易受到不良网络信息干扰的特点。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十分热衷,尤其是网络舆论热点事件。95后大学生喜欢关注前沿、热门话题,渴望展示个性评论或发表个性状态引起他人的注意并参与互动交流。他们不再仅仅关注自己的学习、生活,还对当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事件、政府政策等都较敏感、热衷。95后大学生敢于对于社会的阴暗面表示不满,敢于同违背社会伦理和道德的现象针锋相对。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方便充分展示自己意见的平台,便捷到随时有灵感随时发,但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成长的阶段,明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很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5]。大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在网络上发表言论尚缺少相应的直接限制,使得这些95后大学生缺少这方面的顾忌,借助移动互联网平台传播消极的、错误的信息误导其他同学,引发一些信任危机。

(二)学校监管不能全方位给大学生舆情带来漏洞

在调查中,江苏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认为网络舆情学校能够监管,但是网络范围太大,部分社交工具中有些庸俗的内容和灰色信息,学校没办法监督到。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高等院校对高校舆情其实已经高度重视,但移动互联网的各种信息传播终端APP不断更迭,比如后来居上的APP“微信”:2014年5月移动端统计,微信活跃用户数达35986.73万,QQ活跃用户数达30733.06万,微信活跃用户已开始赶超手机QQ。2013年底,在所有年龄段调查用户中,手机QQ的活跃用户数量都是稳居第一。但到2014年5月,微信已经成为21岁以上用户的首要手机应用。信息传播终端APP不断更迭是造成高校舆情隐患的重要原因。

海量网络舆情信息,学校管理控制不易。大学生网络舆情具有隐匿性、虚拟性、开放性,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使得网络舆情传播增加了迅速性、直接性。一些庸俗、错误的言论和虚假的信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和集群效应,容易得到传播,对大学生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6]。一旦发生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引导,往往容易引发或者恶性事件。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上,尤其是微信圈、微博、QQ等,大学生对一些热点问题反应快,舆论多元而分散,容易形成大学生网络舆论危机。

(三)社会舆情复杂导致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

大学生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在某种程度上是交纵影响的,大学生网络舆情也属于社会舆情的一个部分。一般而言,社会舆情中的热点话题或突发事件会成为校园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的焦点,同时大学生网络舆情中爆料的事件或热点也可能成为社会网络中讨论的话题。由此可见,大学生网络舆情与社会网络舆情已经出现了较大程度的相互干扰、有机融合。因此,现实社会的各种复杂的网络舆情以及社会经济腾飞发展建设中所出现的道德精神缺失现象成为大学生网络舆情危机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具有如此高移动互联网活跃度,面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各种状况,引起负面舆情的原因较多,如何来抑制负面网络舆情的传播,如何来引导、监管高校舆情,并以此作为契机,加快院校移动互联网的应用和建设,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

五、对策建议

根据江苏省部分高校实际调研数据分析结果,在可多选的情况下显示:78.6%认为高校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倡导网络舆论好风气;45.6%认为大学生需要加强舆情引导信息员的培训,但不是培训同学间的网络间谍,影响同学关系;42.3%认为要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监管能力,要跟得上不断发展的网络更新步伐;82.7%认为网络舆情发展迅猛,需要完善大学生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

(一)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的正面引导

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的引导,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分七个部分,其中第四点“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第五点“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明确指出了高校今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着力点。“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说明第一课堂的引导老师首先要思想政治素质过硬,课程教学的每一位老师自己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对一些热点事件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断壮大高校主流思想舆论”说明第二课堂的引导要壮大主流正确舆论,在这主流舆论过程中学生干部和学生社团要发挥重要作用,这是深入同学的朋辈引导,也是大学生网络舆论的第一线,由于同学之间更加容易沟通,引导效果也更加显著。高校在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正面主流引导时,要注重高校对舆论信息的把握和及时,从而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网络舆情引导。

(二)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队伍建设

良好的舆情引导队伍是高校舆情向着社会主流思想舆论发展的保障。首先要建立良好的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队伍。这支引导队伍主要由网络管理人员、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心理咨询的专门人员以及学生班团干部共同组成。在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人们更为信任的是事件的当事人和亲历者,应让他们成为有效影响源,可采用建立官方微信推送平台、校园官方微博、人人网主页等方式来扩大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相互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此外,这一支队伍要能够熟练运用各种社交软件、信息传播平台对大学生舆情信息进行关注、收集、分析,并及时上报。这支队伍在开展大学生舆情信息引导时要在学校领导的统一指挥下,由舆情信息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统一协调和组合,这样才能促使舆情的收集、分析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跟上网络发展步伐,提升监管能力

大学生舆情的监管,要求高校从技术层面提升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管的能力。如今网络信息传播多样化,移动互联网信息传播终端的APP不断更迭,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应该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有能力且有效地进行监管[7]。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校园信息安全的防护工作,建立防护的软件、硬件监测系统,进而来维护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稳定监管、把控。其次,对于所发现的移动互联网通过某APP终端发的虚假舆论或造谣等,及时进行跟踪与处理,进而不断完善针对信息源的控制与追溯等工作。当然,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对于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监管最有效的方式还是从思想层面深层进行正面的引导。

本文是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江苏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实证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的结果分析了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认同度、网络舆论环境、移动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高校网络监管规范层度及认可度,从而对高校网络舆情问题进行探索分析,并提出三点建议。当然这些都只是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网络舆情信息研究的一个方面,未来根据《意见》中提出的“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着力加强高校宣传思想阵地管理”要求,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分析还需要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黄U.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舆情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家,2014,(3):48-49.

[2]苏娜.新媒体拟态环境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影响及应对[J].江苏高教,2014,(3):123-125.

[3]卿立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移动信息论文篇9

随着移动学习的动态发展,目前主要的移动学习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分可分为两大类:在线移动学习模式与存储移动学习模式。在线移动学习模式主要借助于移动网络,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上的教育资源。这种资源访问的形式是受移动设备与移动通信网之间以及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之间的通信协议制约的。目前,移动通信协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面向短信息的,另一种是面向连接的(实现实时通信)。因而目前的在线移动学习模式又可以分成两种子模式:基于短信息的在线移动学习和基于连接的在线移动学习。基于短信息的在线移动学习具有使用费低、设备普遍支持等诸多优点,但其只适用于通信数据少、可用简单文字描述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服务。基于连接的在线移动学习可以利用移动学习终端,经过电信网关直接访问教学服务器,进行浏览、查询和实时交互,类似于普通的互联网用户,主要应用于表达丰富信息,使用图像、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的学习活动和实时交互。目前,国内外已推出WAP、GPRS、3G、无线局域网等多种基于连接的数据服务业务。随着智能手机和手机操作系统的普及与日渐成熟,3G通信服务业务的推出和广泛使用,将使移动学习在方便性以及服务质量上都发生空前变化,教学活动将不受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并确保高品质。这种移动学习实现模式的发展将不断发生着转变。

二、移动教学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建设

移动学习是一种技术特征鲜明的学习方式和技术。其中,无线通信技术是解决移动学习通信的要素;软件技术是保证移动学习能够进行的必要条件;建模工具的正确选择为移动学习内容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于以上条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为例,笔者主要构建在无线网络环境下微信平台与网盘相结合的移动教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系统功能模块主要有教师与学生功能模块、提醒与讨论空间模块、资料下载模块。

1.教师与学生功能模块。

此模块主要实现方式为微信公众平台,实现动态化、公开化、形式多样化、自动回复化特点。动态化表现为每天可1-5条或更多信息,其内容可涉及教学各个方面,并且每天更新,实现时时动态,例如,“建筑工程常规做法及估算价格”,“如何做好公路工程计量”,“造价算量顺口溜”等。公开化表现为其展现的内容不仅可以是在校学生,社会上任何人如果想对此方向学习,只要加入“关注”即可接收信息,方便易懂。形式多样化表现为其内容形式可以以文字形式表示,也可以其他更具直观性的方式,如图片、视频等。自动回复化表现在学生(或读者)可以回复提示文字或数字,系统自动回复已设定好的内容解答。例如“回复数字1,查看习题1答案”,回复后即会出现答案或答案的链接网址。基于以上优点,可完全实现知识的表达与学习,但它还有一些缺点与不足。微信公众平台上的新信息没有声音提醒功能,如果有新信息时怎样提醒?如果学生有系统自动回复以外的问题怎样解答?如果要展现的教学内容过大,而在公众平台上无法上传时怎么办?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讨论空间和资料下载两大模块。

2.提醒与讨论空间模块。

新信息的提醒功能及学生有疑问需要教师解答或学生间的讨论功能,都可以通过此模块来实现。具体表现为在微信中建立微信群,由群主(或管理员)维持秩序,并将公众平台的信息和信息提醒同时;对群讨论问题可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形式亦可多样化,如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

3.资料下载模块。

当资料过大在公众平台上无法上传时,课程内容的各类学习资源,可以通过多种移动学习模式来实现。在该模块中,学生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和系统进行交互。一种是通过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一种是通过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或笔记本等进行在线学习。例如,建筑工程技术课程的核心内容、最新规范等,我们将提供文档、PDF文件、课程录音、课程录像等多种媒体格式、适合多种移动终端的学习资源,满足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习惯。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给出链接,学习者通过链接下载到自己的移动终端上,手机、电脑、iPad等均可,当他们在教室外面、公共汽车等地方时,都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来浏览这些教学文档、图片序列、音视频教程等,充分享受移动学习的便捷与方便,而且不需要承担高昂的移动通信费用。

三、应用结果

按计划在建筑工程技术学院2012级学生教学中开展教学,覆盖学生100人以上。项目最终研究成果,对移动教学的应用和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1.实施前

学生对移动学习了解很少,但他们愿意参与这种学习方式。

2.在整个实施过程中

学生更多喜欢的移动学习途径是通过下载学习文档到手机、电脑上进行学习,而且音/视频资源、图片更受欢迎。

3.实施后

学生对移动学习的学习效果普遍认可,大多数学生认为移动学习是课堂教学有益的补充,87%的学生认为移动学习帮助他们获得了更好的成绩。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学习者对移动学习还是很好奇,对其形式的追求要高于内涵,因此,移动学习方式更好地激发了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公众获得更加丰富的学习内容,可以获得课堂以外的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课程知识。三是学生在群内讨论非常积极,可利用闲散时间,随时随地,随需学习,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四、结语

移动信息论文篇10

关键词:微博;移动学习;微博移动学习;移动学习平台;手机

中图分类号:G7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03-075-03

随着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移动终端的限制,移动学习者数量少,构建移动人际关系困难,不易于与其他技术整合的原因,移动学习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微博的出现能有效解决移动学习遇到的困难,给移动学习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一、微博

1 微博定义和特征

微博客(MieroBlog),简称微博,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和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它是Web2.0的最新技术,宗旨是让人们尽可能地、及时地、真实地展示生活细节,其开放、分享、平等、互惠、共生等理念可以替代过去集中化、等级化、权威化的理念。将微博的及时性、真实性、亲切性和快捷性带到教育领域,会对我们的教育方式和理念产生极大影响。

2 微博的教育传播学价值

在教育传播中,微博具有自己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打破教育机构和教师的话语垄断,话语权进一步分散与学习者。微博的诞生,凭借其简易性、及时性和通道多样性等特点,迅速被学习者接受,使用人数呈指数增长,有更多的学习者可以分享自己观点和思想,话语权进一步趋向分散。

(2)从一定层面上改变了教育信息自上而下的流动,逐步形成自下而上的一种趋向。现阶段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单位开始实行“微博执政”,在教育领域中也能够使教育管理管理工作者了解人们的需求,加强反馈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迅速和互动。微博使用者能够跨越不同的设备、技术和应用来进行交流,通过关注、转发、评论、链接等多种方式处理信息,其中关注的人的消息可以及时在自己主页面上显示,可以实现无时差的互动。

(4)知识的建构更有效。在对不同类型的社交技术中,微博能最直接有效地将教师与学习者通过对话联系起来,甚至能和教育大家建立联系。这种学习获得的直接经验意义要远远大于通过书本教材等获得的间接经验;学习者之间关于某一话题可以进行深入的讨论,达到思想的碰撞,才能产生灵感,有所创新,有效地建构自己的知识。

二、移动学习

1 移动学习的定义和内涵

移动学习是一种在移动计算设备帮助下的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的学习,移动学习所使用的移动计算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双向交流。学习者、学习环境、学习终端甚至教师都是在移动当中的,移动学习是以移动计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作为技术基础,即移动互联技术,是以小型化的移动计算设备作为实现工具。

2 移动学习的学习支持

移动学习具有学习动机的自发性、学习内容的片断性、学习地点的跨越性、学习目标的自我调节性等特点。它不仅能够对其拓展而建立更广阔的学习情境,而且可以通过交互、博客或MSN即时通信等手段创建链接,链接到那种更广阔的情境。因此,课堂变得更加复杂,创造更广阔的、更分散的学习情境。

三、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

1 微博和移动学习整合的必要性

微博应用于移动学习中,可以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同时能发挥微博的优势,这是由微博本身的特点和移动学习的特征所决定的。

(1)提供广泛的潜在学习者

微博作为Web2.0的最新技术,凭借其及时性、真实性、亲切性和快捷性等特点迅速席卷了国内网络世界,成为2010年最热门网络事件。2011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微博用户1.32亿人,达到了1.95亿,增长率超过了200个百分点,在网民中的使用率,接近一半。在使用的各种终端中,手机微博使用人数大幅度增长,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也从2010年底的15.5%上升了一倍,一方面由于微博自身在2011年不断完善功能,高速的发展提供了方便的手机微博服务;另一方面,微博应用可以充分发挥手机上网的优势。移动学习的发展,离不开学习者的参与,其他任何一项Web2.0技术都没有像微博这样的发展速度和群众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课程资源,才有可能促进移动学习的发展。

(2)充分发挥学习的移动性和便捷性

移动学习要真正发挥学习的移动性和便捷性,离不开手机移动设备的支持。微博用户群庞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移动性,微博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短讯服务进行信息的浏览和,能更好地促进学习的移动性和便捷性,符合4A标准。

(3)有利于创立积极和谐的移动人际关系

由于移动学习者的高度自主性和学习的随意性,在移动学习中建立自己积极和谐的人际关系网较为困难。而微博能促进移动学习中的人际交往,帮助学习者建立自己的人脉网络。Java、Song等提出微博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信息共享、信息查找和建立广泛的交际圈,其中建立广泛交际圈的有效性是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移动学习者通过微博可以方便地进行实时聊天、论坛讨论、@我、评论与私信等方式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可以建立自己的粉丝团和关注的人,建立自己的人际关系圈,而微博对于具有相同理念的人则更容易达到深入交流,更能促进知识的建构。

(4)易于和其他技术相结合

学习者网络资源获取和知识管理能力弱,需要用一种实用的工具来整合。微博可以容易地与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使学习更有效。在微博的博文里可以轻松地附加上图片信息、声音和视频的超链接,通过140字的描述,使学习者清楚地了解到多媒体资料的信息,供学习者筛选,进行媒体整合,提高学习效率。除了多媒体技术,微博还可以容易地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发挥作用。

我国台湾开发的基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自我向导旅游系统是将微博、RFID和多媒体等技术相结合的旅游移动学习系统。在景区的建筑物上贴有唯一的射频识别标签;建筑物信息存储在Datebase数据库里;建筑物的信息包括建筑物的介绍、游客对此建筑物的旅游心得等评论信息;游客利用手机可以识别标签,就能到相应的信息编辑页面,可以SMS、博文、E―mail信息、上传拍摄的视频和照片等信息,通过HTML超链接可以浏览建筑物的信息页面。此系统充分地发挥了微博移动学习的移动性和便捷性特点,使游客每时每刻都能够了解到景点的信息,而且可以与其他游客进行交流,既解决了单人旅行无趣的问题,又使游客旅行在互动中。

2 微博在移动学习应用中的可行性分析

(1)微博移动学习的硬件设备发展成熟

随着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和无线终端设备都可以作为移动学习设备,且功能和性能日趋完善和强大。第一类为传统移动设备,例如Lap.top、Notebook、PDA、Handhold、Pahntop和Tablet PC等;第二类为移动电话,现在移动电话具有蓝牙、3G、FM收音机、音乐播放器、录像、视频播放、邮箱服务和浏览器等功能,可以完成订票、银行账户操作、股票交易、微博和博客等各种服务,移动电话的迅速发展,为弹性的移动学习的兴起提供了新的契机;第三类为智能设备,例如lphone、Ipad。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无线通信网络,覆盖范围遍及全国各个地区,其服务商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为客户提供了优质的服务,确保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无线通信都能畅通无阻。

(2)微博移动学习平台趋于完善

国内尚没有成型的微博移动学习平台,然而国外已经开始建立和完善此类学习平台。除此之外,还有像美国的Twitter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基于博文的Tumblr平台和以头像照片为特点的Facebook系统,加拿大的可视化的Plurk平台,可以跟踪社会性链接点的friendfeed平台。这些平台特点各异,功能强大,完全能够支持移动学习。

(3)现有资源利用率高

在通信网络设备方面,以原有的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布线为主,对盲点区域可以进行网络建设;终端设备方面,大部分移动通信终端都可以直接享受微博移动学习的快乐,无需特制的设备;学习资源利用方面,只需要对现有的学习资源稍作完善,使其格式符合手机等体积较小的无线终端设备,譬如,网络资源可以分为支持手机登陆的Wap版和其他移动设备登陆的普通版。

3 微博在移动学习应用中的实例分析

为了使读者更加清楚地了解微博移动学习的构建,笔者将依据以Grip.ro微博平台开发的移动学习网络课程为例,说明基于微博移动学习的构造以及特色和不足,并以此应用为启示,为进一步深入探究微博和移动学习的结合提供借鉴和参考。

(1)微博移动学习网络课程的结构

基于Cirip.ro微博平台开发的移动学习网络课程,是全球首个利用微博、移动学习和多媒体等多种技术开发的网络课程。结构主要包括个人资料区、小组成员区、学习区、主题讨论区、协作学习区、标签云(tagcloud)等。

个人资料区主要提供的是用户注册的基本信息,包括私信、个人微博首页链接、关注和粉丝、基本设置、邀请等功能。私信可以使信息直接到达对方账号,方便让你和学习者或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个人微博首页链接可以到达自己的微博的首页,里面有自己的参与的学习活动和参与的评论信息;关注和粉丝,使自己可以和有共同价值的学习者结为同伴,对方的学习动态第一时间在自己主页上显示;设置能够对显示在主页上的信息进行筛选,保留想得到的信息,排除无用信息。

小组成员区显示全部小组成员的头像,每个头像都连接到该小组成员的微博主页。

学习区提供两种信息:一种为通告信息,另一种为课程资源信息。课程资源信息主要为管理者为本课程提供的有用材料和带有多媒体链接的资源信息,成功地将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教学信息通过微博整合到了一起。

主题讨论区和小组协作区支持学习者对某个学习主题的讨论,学习者可以通过SMS、即时短信、E―mail多种途径进行讨论,方便学习者使用。标签云可以显示出在最后500个信息中出现频率最高的50个词组,帮助教师和学习者分析交互信息,把握学习的动态,避免学习者学习方向的迷失。

(2)微博移动学习网络课程的特色和不足

该网络课程让学习者把学习当做一种愉快的活动,促进了写作和书面表达能力,还可以通过发言增强信心,得到尊重,保持长时间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该课程进行协作学习时特别有效。例如在进行协作翻译“Twitter in Plain English”视频时只用了不到一节课时间,在平时的学习中是难以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