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树的文章十篇

时间:2023-04-04 16:22:31

关于树的文章

关于树的文章篇1

一、 从标题上看,《种树郭橐驼传》属于传记。

《种树郭橐驼传》记述了郭橐驼的籍贯、名字、外貌、职业、特长等,是按照传记的模式对郭橐驼进行人物讲述。郭橐驼不是将相王侯,只是一个种树的平民老头,柳宗元为其立传,实属不易。其实,总揽柳宗元的传记文学作品,其优秀篇什的主人公,多是社会下层人物或者正直清廉的官吏。作者通过简短的篇幅来赞美传记中主人公的高超技艺,称赞他们的智慧,歌颂他们的斗争精神,褒扬他们刚正不阿的品德节操。不难发现,这些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息息相关,都具有较深刻的社会历史意义,也都融进了作者的爱与恨。

二、从主题上看,《种树郭橐驼传》又属于议论文。

《种树郭橐驼传》并不是只记述郭橐驼种树的高超技艺,其主旨在于治国的道理。柳宗元,议论文强调文以明道、文道统一,强调文章的社会功能,强调文章要触及现实、反映现实,积极地为现实服务,对美好的事物要进行赞美,对丑恶的事物要进行揭露。《种树郭橐驼传》委婉含蓄地说明了以顺乎民意来治理国家的道理,提出了宽简为政、让百姓安居乐业的主张。

三、从笔法上看,《种树郭橐驼传》近于传奇小说

《种树郭橐驼传》题名为传,又讲治国养民之道,其实文章却是以小说的笔法来描述的。文章集许多种树人的经验于主人公郭橐驼一身,并虚构了一段作者与郭橐驼的对话,通过叙事、描写,加有一定的虚构成分,很显然这是运用了典型化的艺术手法,近于传奇小说的写法。运用人物传记的形式,以传奇小说式的虚构来叙写文章,是柳宗元创作的特色,无形中增添了文学艺术色彩,增强了可读性。

四、 从写法上看,《种树郭橐驼传》又属于寓言故事

寓言作为一种文体,它的主要特点是通过讲故事来说明道理,多用以此喻彼、以古喻今、以小喻大的手法,道理不直接说出,而是让读者从故事中去领悟。《种树郭橐驼传》是通过郭橐驼来介绍如何种树、养树,其实是在讲如何养民、治国。以养树喻养民,有着寓言故事的特点。

五、从构思上看,《种树郭橐驼传》巧妙新颖。

关于树的文章篇2

一、重视整体阅读,把握文章中心

整体阅读,是通读全文后对文章的内容、主旨、思路、写法的通盘认识。阅读文章,一定要掌握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规律。整体阅读,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阅读时,首先要把握写景记叙文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整体感知中心内容。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主要是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某物的外形、内在特点的描绘,运用联想、类比,颂扬与之有关的人物的内在精神特征。在分析时注意:(1)写景层次、景物特点、写景顺序、情景交融;(2)想象、联想、修辞手法的运用。

2、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要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关键在于找准记叙文中的议论和抒情。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抒情往往借助感叹句、反问句等表述,而间接抒情则在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所以此时在注意品味文章语言的同时,要重点把握生动、有力的词语,如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性词语。

分析作者写景状物时所抒发的思想感情,还要抓住景物描写的特点:有时还要注意分析景物与人的关系。例如杨朔的《荔枝蜜》,作者写物的目的是为了写人:赞美蜜蜂,实际上是在生动形象地颂扬劳动人民。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

3、理清文章思路和结构特点。

要理清文章思路,往往要注意:

(1)辨析记叙线索。要将多个材料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必须有一条线索。阅读记叙文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并沿着它步步弄清各段落、层次,直至全篇的思想内容。线索形式一般有:时间的转移;空间的变换;思想感情的发展。要想准确地把握记叙文的线索,首先要吃透原文,弄清景物本身具有某方面的特征和作者对所写的景物包含的一种主观喜恶爱憎的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各个材料之间的联系,弄清材料的有机联系,也就能找到文章的线索。

(2)理清记叙顺序。常见记叙顺序有三类:一是按时间顺序安排情节,包括顺叙、倒叙、插叙等;二是按空间顺序安排内容;三是按材料不同而分门别类叙述内容。分析记叙的顺序。可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条理、层次,体会不同的叙述方式对表达文章中心的作用。而要分清顺叙、倒叙和插叙的类型,其方法是仔细读文章,看看其中有无时间上的先后错落现象,或看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模式的变动现象,如有,则这些地方可能运用了倒叙或插叙。阅读时应特别注意“倒”、“顺”之间的起讫点,认清那些起关键作用的词句和段落。

(3)分析结构层次。记叙文的结构层次的分析方法,因其记叙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可以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还可以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二、抓好局部研读,探究文章实质

局部是指词、句、文段等小于篇的单位。研读局部,一定要注意不要脱离文章的整体,断章取义,而应该结合全文语境、文章中心及作者情感等深入挖掘局部的内在含义。进行局部研读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把握以下几种:

1、抓住关键词语。文章的关键词语,往往能强调某些意味,这些意味能表现出语言的形象感、情趣感、意蕴感、分寸感、畅达感等特点。“形象感”突出表现语言所描绘的形象或动态:“情趣感”突出表达文章包含的感情、趣味:“意蕴感”则侧重寄寓的深刻含义:“分寸感”则体现语言表达的准确程度:“畅达感”则突显词语在文章过渡间表现出来的连贯通畅。关键词语一般多为动词和形容词、副词等修饰性词语。而中考时常以此作为考点,要求分析其深层含义或作用等,答题时应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及文章中心主题来回答该词语的传情达意作用。不要就字词论字词。

2、抓住中心语句。中心语句一般包含:(1)段落中能概括段意的语句;(2)独立成段的语句;(3)表明文章主题、中心的语句;(4)段落之间的过渡句;(5)反复咏叹的语句:(6)议论、抒情的语句等。近年来中考也常以这类语句来考查,要求体会、理解其深层含义甚至点评语句,答题时应注意不要单纯肤浅地停留在语句的表面意思上,应联系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等回答,且答题时应重点针对该语句的中心词来回答。

3、善于提炼中心。提炼中心的方法有:(1)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4)结合概括各段大意,归纳中心,归纳主题,切忌脱离文章,架空分析。一定让分析在文章中有依据。

4、体会修辞效果。修辞效果的体会理解,必须结合语境。从准确、形象、感彩、气势的角度看,即看是不是准确形象、是不是感彩鲜明、是不是有气势。

三、作好应试准备,讲究解答技巧

(1)记叙文语段阅读题的设计以考查学生平时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实际阅读能力为目的。它强调知识的横向联系,体现出它的多面性。同学们平时复习记叙文时,不仅要对现代文阅读知识作纵向的回顾和巩固,还应将注意力延伸到课外读物,将有关知识作网络化处理。这样,做题时就会由此及彼、互相渗透、触类旁通,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记叙文语段阅读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阅读文字量多,答题文字量少。所以如果能在平时就培养和训练快速高效阅读能力,对答好记叙文语段阅读题是很有帮助的。

(2)考试时,可以先看题目,明确整个题目的测试方向、范围和重点,然后再下笔作答。由于记叙文语段阅读题一般总是由若干单项小题拼装组合而成,因此答题时要善于分解。不过这种分解的过程并不是将一道完整的综合题看作是若干不相关的单项题。而是在整个题目指导下的分解。在注意知识点的相连与沟通前提下的分解。

另外,要重视书写的技巧,它反映了同学们的语文水平与素养。有些同学挥笔自如,字迹

端正,讲求卷面的整洁美观,而且走笔快速,不出差错。这样解题自然效果好。反之,有的同学字写得东倒西歪,模模糊糊,涂涂改改,加之动作缓慢,其解题效果自然就很差了。

拓展训练:

窗前的树

张抗抗

我的窗前有一棵树,

那是一棵高大的洋槐。树冠差不多可达六层的楼顶。粗壮的树干与三层的阳台相齐,碧绿而茂密的树叶部分正对着我的四楼的窗户。

坐在我的书桌前,一树浓阴收入眼底。从春到秋,由晨至昏,任是着意地或是不经意抬头,终是满眼的赏心悦目。

那树想必已生长了多年。我们还没有搬来的时候,它就站立在这里了。或许,我还没出生的时候,它就已成为一棵树了。就因为它的缘故,我们曾真心希望能拥有这个单元的一扇窗。后来果真如愿,我们从此天天享受着它的清凉与恬静,很是满足,很觉幸福。

洋槐在春天,似乎比其他的树都沉稳些。杨与柳都已翠叶青青,它才爆出米粒般大的嫩芽,只星星点点的一层隐绿,悄悄然绝不喧哗。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

便设法用手勾一串鲜嫩的槐花,一小朵一小朵地放进嘴里,如一个圣洁的吻,甜津津、凉丝丝的。轻轻地咽下,心也香了。洋槐开花的日子,是我们的槐花节。

槐花开过,才知春是真的来了。铺在桌上的稿纸,便也文思灵动起来。那时的文字,就有了些许轻松。

夏日的洋槐,巍巍然郁郁葱葱,一派的生机勃发。骄阳下如华盖蔽日,烈焰下送来阵阵清风。夏日常有雨,暴雨如注时,偏爱久久站在窗前看我的槐树一它任凭狂风将树冠刮得东歪西倒,满树的绿叶呼号犹如一头发怒的雄狮,它翻滚,它旋转,它战栗,它。曾有好几次我以为它会被风暴折断。闪电与雷鸣照亮黑暗的瞬间。我窥见它的树干却始终岿然。大雨过后,它轻轻抖落身上的水珠。那一片片细碎光滑的叶子被雨水洗得发亮,饱含着水分,安详而平静。

那个时刻我便为它幽幽地滋生出一种感动,自己的心似乎也变得干净而澄明。雨后清新的湿气萦绕书桌徘徊不去,我想这书桌会不会是用洋槐木做成的呢?否则为何它负载着沉重的思维却依然结实有力。

洋槐给我一春一夏的绿色。到秋天,艳阳在树顶涂出一抹金黄,不几日,窗前已被装点得金碧辉煌。秋风乍起,金色的槐树叶如雨纷纷飘落,我的思路便常常被树叶的沙沙声打断。我明白那是一种告别的方式。它们从不缠缠绵绵凄凄切切,它们只是痛痛快快利利索索地向我挥挥手连头也不回。它们离开了槐树就好比清除了衰老抛去了陈旧,是一个必然,一种整合。一次更新。它们一日日稀疏凋零,安然地沉入泥土,把自己还原给自己。他们需要休养生息,一如我需要忘却所有的陈词滥调而寻找新的开始。所以凝望这棵斑驳而残缺的树,我并不怎么觉得感伤和悲凉――我知道它们明年还会再回来。

冬天的洋槐便静静地沉默。它着全身一无遮挡,向我展示它的挺拔与骄傲。或许没人理会过它的存在,它活得孤独,却也活得自信,活得潇洒。寒流摇撼它时,它黑色的枝条俨然如乐队指挥庄严的手臂,指挥着风的合奏。树叶落尽以后,树枝间露出一只褐色的鸟窝,肥硕的喜鹊啄着树枝喳喳欢叫。几只麻雀飞来飞去到我的阳台上寻食,偶尔还有乌鸦的黑影匆匆掠过,时喜时悲地营造出一派生命的气氛,使我常常猜测着鸟们的语言,也许是在提醒着我什么。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四季的洋槐便如一幅幅不倦变幻的图画,镶入我窗口这巨大的画框。冬去春来,老槐衰而复荣、败而复兴,重新回来的是原来那棵老槐:可是,我知道它已不再是原来的那棵槐树了――它的每一片树叶、每一滴浆汁,都由新的细胞、新的物质构成,它是一棵新的老槐树。

年复一年,我已同我的洋槐度过了六个春秋。在我的一生中,我与槐树无言相对的时间将超过所有的人。这段漫长又真实的日子,槐树与我无声的对话,便构成一种神秘的默契。

(选自《精品散文》2008年合订本)

练习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本文后,你觉得洋槐最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夏日的洋槐,为什么要着力写暴风雨中的洋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选角度品析下面的语句,

雪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洋槐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生活启示?树的家族较大,你最敬佩的是什么树?谈谈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树的文章篇3

【关键词】 树木迁移;成活率;养护管理;监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 A

前 言

(1)树木迁移项目引各方关注

树木的迁移有时候社会关注度很高。2011年初,南京地铁三号线“移植法桐”引起了市民和网友的广泛关注。由黄健翔、孟非等多位知名人士通过微博发动“拯救南京梧桐树”活动,不少南京市民走上街头,为树木系上了绿丝带,表达自己的不舍和反对,媒体随后跟踪报道,将南京因修建地铁移植梧桐树事件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最终政府部门积极回应,邀请市民代表参与优化方案,做到了妥善处理。

(2)迁移树木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无法回避

虽然人人知道“树移死,人挪活”的道理,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开发在各个城市方兴未艾,原本的城市绿地、道路或地块被重新规划,景观树木的迁移在所难免,绿化工程的从属地位使其必须服务于大的建设项目,树木的迁走另地种植无法避免。因此实际工作中树木迁移项目逐渐增多。

(3)树木迁移项目应以“规范管理”、“措施保障”、“低损高效”为目标

本文探讨的树木迁移项目是具有一定体量的树木移植,其施工质量和养护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景观树木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的价值,作为监理人员如何通过专业的监理手段,使整个项目的管理规范、措施保障到位、做到低损耗高效能是本文思考和探究的核心。

1树木迁移项目的特点

绿化工程中的树木迁移项目是单指因各种原因将绿地中已经定植成活的树木移植到另外种植地载种的项目。构成单一一个合同项目的迁移树木的数量应该有一定的体量,零星的移植本文不做探讨。

1.1施工难度大

1.1.1表现之一:场地条件复杂开挖困难

移植项目和新种项目场地条件不同,所需移植树木的地点环境各异,已经定植后的树木周边可能有各种建筑设施、市政铺装和地下管线。定植成活后的树木比如行道树,树池边有硬质铺装,其下面各种管线较多,树木生长多年后根系发达,即使破拆路面后开挖空间有限,影响根坨泥球开挖携带、树木上部空间有高架的电线电缆,影响树木修剪吊装,实际工作中经常面临难以挖掘的情况。

1.1.2表现之二:恢复生长慢养护难度大

除非苗圃地内或类似苗圃环境的树木移植,大部分已定植的绿地环境迁移出的树种,都面临着恢复生长缓慢养护成活困难的问题(尤其是大规格树木)。

1.1.3表现之三:移植时间紧多忽视季节性

尤其是一些政府出资的项目往往要配合大的市政或拆迁任务,移植时间紧,经常忽视树种的适宜移植时间,这就增添了树木移植施工的难度。同时由于忽视最佳时节,树木移植的成活率急剧下降。

1.2低成活率低利用率

已经定植成活的树木恢复生长需要时日,即使生长多年的树木也会因再次移动受到伤害,移植树木势必进行修剪,树木根系受到破坏,移植的树木需要苗圃或场地恢复,移植季节即使当令,成活率亦无法保证100%,何况一些大规格树木和古树名木。移植的树木一般不能马上作为定植的材料去新种于另一处,而且随着新种项目对树形树冠的要求,移植后的树木其二次利用的价值大大减小,其利用率很低。除去小部分定植环境良好,适宜移载的树木能直接用于新种项目,大部分已经定植的树木不适宜马上移植用于新种项目。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二次甚至三次移植的特殊情况,因为定植地块又被用于他途,刚刚移植过来的树木又要被移走,最后的成活率难以保证,并给施工单位的最后结算工程款造成麻烦。

1.3移植树木造价构成与新种项目不同

迁移项目树木造价构成与新种项目不同。新种项目依据工程施工图编制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中包含的苗木材料费用在迁移项目中并不存在,只考虑移植与养护相关的人工、机械等费用。同时由于迁移树种如乔灌木花样繁多、规格尺寸各异,同一树种规格不同,移植的综合单价差别很大,苗木规格尺寸准确把控与否影响迁移项目的造价。

2目前树木迁移项目施工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移植项目由专业绿化单位施工,但由于施工单位管理、施工水平参差不齐;或者对于移植项目重要性认识不够;表现在实际工作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不足为奇了。

2.1施工过程中操作程序不规范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操作程序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2.1.1所需移植树木未经清点即开挖;以前的实际工作存在着业主命令一下就立即开挖,未事先做好清点移交工作,造成产权单位和现行养管单位事后才知道

2.1.2清点后未经相关各方确认;清点后的统计数据应得到相关单位如产权单位、现行养护单位、要求移植的单位、城管部门和监理单位等盖章确认。未经相关单位确认造成管理混乱不利今后结算。

2.1.3未经开挖许可就进行移植开挖;清单得到各方盖章确认后,应及时到相关的如绿化主管部门、城市管理部门办理开挖许可证明,移植开挖时可将复印件交施工班组手里,便于解释,如今爱绿护率已成人们共识,可避免不必要的投诉和麻烦。

2.2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问题。

2.2.1问题一:不合理野蛮修剪;移植树木修剪树冠树枝是确保移植成活的关键,但不能一味地重截重剪,应根据树种、规格、季节、移植要求等因素合理处置。

2.2.2问题二:野蛮开挖;不考虑树种习性、规格、季节,野蛮开挖,携带土球的直径过小,根系损伤过大,树身土球不作相应保护等情况在实际工作中时常出现。

2.2.3问题三:不及时种植;挖好的树木,不能及时运至种植地点种植,不能做到今天挖今天种,常常要等整个地块挖完才一起装运后去种植。

2.2.4问题四:养护管理粗放;定植后树木养护没专人养护,管理粗放、树木不能及时有效恢复生长,造成成活率下降,树木不死不活,不利树木今后的再利用。

2.3合同、信息管理的问题。主要的问题表现在合同档案资料不及时不完整,因为整个迁移项目会由多个零散的项目构成,其清单及相关现场资料的不完整,直接造成今后工程档案的缺失。

3树木迁移项目监理人员应当着重监理的依据和内容

3.1监理的依据:和其他园林绿化工程一样树木迁移项目的监理都应遵循国家的法律和法规、相对应专业的技术标准与施工及规范、设计文件和承包合同。树木迁移项目的监理人员应根据《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82-2012》和《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50858-2013》以及施工图、施工承包合同、监理合同的要求实施监理。

3.2监理的内容:监理的内容其实也就是为建设单位服务的内容。对应与树木迁移项目的监理含括了整个迁移项目从前期准备到施工阶段,养护阶段和验收结算阶段的三控、三管和一协调。

4树木迁移项目监理的方法和手段

4.1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4.1.1树木迁移项目的质量控制要点

树木迁移项目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有三点。移植施工质量控制;定植施工质量控制;养护管理质量控制。

4.1.2树木迁移项目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

4.1.2.1规范树木迁移操作程序:施工前将编制好的操作程序发给施工单位,讲解操作步骤,规范程序,属于事前控制范畴。操作程序应结合本项目特点遵照相应技术规范编写,要具有可操作性。实际施工过程是否认真执行操作程序和规范是直接影响移植施工质量的关键。对于上述修剪、开挖、定植等存在的问题,应在操作程序中加以细致的规定,形成方便执行的措施,有利监理人员监管。

4.1.2.2 加强和利用现有的监理工作方法,对于大规格苗木或名木古树等移植施工应先审核方案,采用旁站监理,平时的施工也应加大巡视力度这样有利于对施工过程中不按操作程序的行为立即加以纠正。

4.1.2.3加强养护管理监管,迁移树木最后能否尽快成活恢复生长,取决于养护管理的正确实施。尤其是浇水环节,对于第一次的定根水必须全部浇到位,其后还需两次浇足。浇水时间的安排应根据移植时的气候灵活确定,但必须监理到位。审核养护计划,尤其对于成活恢复生长后的复壮施肥要加强监管。恶劣天气前后的抢险要安排到位。大规格树木建立资料档案,重点加强养护管理。

4.1.2.4建立资料档案,在工程竣工移交前,应对成活率普查清晰。对大规格、名贵树木、反季节移植的树木的成活生长加强监管。

4.2.投资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4.2.1树木迁移项目工程量准确统计数据是投资控制的要点 迁移树木的规格尺寸不同其单价就不同,对于树木规格尺寸、数量的统计和计量必须准确,这是树木迁移项目造价控制的重点和要点。

4.2.2树木迁移项目的投资控制方法和手段

4.2.2.1 进场移植施工前,由施工单位对所需移植的乔灌木进行编号并用标签纸标注:树木名称、规格尺寸、移植单位、移植地点和将种植地点。同时制作移植清单,监理人员按照清单对树木规格尺寸及数量进行抽样检查,也可以在施工单位进行标号打码清点的同时,进行巡视和抽检,对于大规格树木的如胸径20cm以上的乔木应逐一检测。移植树木数量的清点也应准确。所有乔木、灌木均应标注专门号码,以下以本人实际工作中采用的标列举例,如WFX0012-25,W为施工单位拼音代号(W代表吴江某施工企业),F为苗木开挖/移出地点拼音代号(F代表富士通厂区),X为树木名拼音代号(X代表香樟),0012为树木编号,-25为乔木胸径(25CM)。WFY0008-08代表吴江某企业在富士通厂区开挖的第八棵樱花地径8CM.。字母标号可根据实际地点和苗木名称标注,在移植清单中标明其含义。实际操作中以方格标签纸上填写标号,黏贴在苗木树身,乔木的位置为1.5米处,灌木(以地径为规格的)位置为40Cm处,用宽条透明胶带纸环形缠绕固定。 对所需移植树木进行标号有利统计复核也同时有利于明示公众便于各方监管。

4.2.2.2 移植记录表格应规范统一,尤其是多标段多家施工单位的情况下,统计数据应及时准确。苗木移植记录表暂分为2种,一种为当日移植情况记录,一种为某处苗木移植具体清单(每株均有标号和尺寸规格),按监理机构提供的2种表填写。以下以本人实际工作中采用的表格为例说明:首先为得到建设主管部门的开挖/施工许可证而设置的申领表: a.表格中应对所需移植的所有乔灌木及各种色块植物的面积的规格尺寸与苗木标号加以统计;b.表格中应体现挖掘时间和地点、落圃定植时间和地点、整理清理绿地面积等信息。c.申领表需盖施工单位项目章、监理单位项目章和发证单位章;其次为苗木移植工作量各方确认单:应对应上述的移植记录单汇总而成,a.表格中应体现相应规格树种的数量、整理清理场地面积等数据, b.申领表需经具体人员签字确认并盖施工单位项目章、监理单位项目章、相关单位章及主管单位章。

4.2.2.3 及时和细致复核统计数据是保证工程量准确的唯一方法。树木迁移项目树种繁多、乔灌木品种分类规格档次有时多达十余种,这就要求监理人员现场清点复核,劳动量很大,一般应和施工单位人员在进场前的清点同时进行,对重点的大规格苗木因其移植单价高,尤其要二次复核并记录清楚。对于复核的清点记录表格应当时当地签字确认并存档。对于每一处的移植情况与定植情况应留有图像资料。二次移植的数据统计应明确体现树木移植的来龙去脉,并应对成活率统计加以说明才能减少今后审计和结算的麻烦。

4.3进度控制 树木移植项目的进度要求比较特殊。一种情况为突击任务,时间紧,应仔细根据实际情况、移植地点、如道路树木应考虑规避上下班高峰,合理分配工作时间。二种为一般移植任务,应合理分配挖掘地块,考虑车辆运输路线。进度控制的方法和普通监理项目相同就不赘述了。

4.4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监理工作中重要的一环。虽然说绿化工程和其他如房建工程相比,注重的安全环节相对来说要少,但其重要性是相同的。迁移树木项目安全管理主要表现在施工地点比如道路上施工和树木吊装环节上。道路上施工所以人员应着装类似反光马夹或色彩显眼的工作服装。施工区域周围应用维护隔离设施,占道影响交通时应有专人引导指挥交通。吊装树木时应注意上方的电线电缆,需要有关审批的获得批准后才能施工。

4.5合同、信息的管理 所有合同资料的保存应齐全,签字确认盖章应及时,监理机构应保留全部施工过程中的资料。树木迁移项目多属政府投资的项目,对于涉及合同变更备案等问题要求很严,监理人员应于重视。

4.6协调工作 树木迁移项目涉及到的相关单位较多,有时也有附近住户居民的协调工作,监理人员应耐心细致地说明情况,督促施工单位文明施工。对于迁移项目开挖前应详细预估各种条件,及时通告相关单位,陪同现场踏勘,迅速办理相关开挖手续,积极交涉遇到的问题,妥善协调处理各种纠纷。

结语

由于树木迁移项目的特殊性,在具有一定体量的树木迁移项目监理中,全过程监理任务执行得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顺利验收和交接。就绿化工程而言对监理人员本身的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并不是很高,那么监理程序的把控就至关重要。树木迁移项目的质量控制和造价控制是整个项目的关键,细致认真地执行既定的实施细则,对档案数据的严谨复核,是顺利完成监理任务的保障。

本文作者限于水平有限,实际工作中采用的一些监理方法未必科学合理,对具有特殊性的树木迁移项目仅能做些粗浅的探究,期望得到同行的指正。

参考文献

[1]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JJ/T82-2012

[2] 园林绿化工程工程量计算规范 GB50858-2013

[3] 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树木移植工程操作规程《试行》

关于树的文章篇4

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在于问题设计,问题设计的关键在于找准切入点,一般可从课题、文眼、人物或是精彩、特色之处切入,并且做到切实有趣,新颖巧妙,有深度和广度。

[关键词]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切入点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80004

语文阅读教学是否有效或高效,关键在于教师的导读水平。而导读的实质无非就是通过情景和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因此,课堂上“问什么”“怎样问”,就成为有效阅读指导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以下两点又是问题设计的重中之重。

一、准确切入,科学设问。

1.从课题切入。从题目入手设计问题,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例如学习《杨修之死》,就可从题目入手,提出这样几个问题:杨修是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事?他是怎么死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也正是学生想知道的,自然会吸引学生去阅读、思考。从题目入手,设计问题,使教学思路更清晰。

2.从文眼切入。“文眼”就是文章中最有表现力、最能帮助读者理解整篇文章的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关键词句。在阅读教学中,从文眼入手设计问题,可以直接切入文章的重点。例如《白杨礼赞》一文,开头便说:“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浏览一下全文就知道,后面又反复强调和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可见“不平凡”是文章的“文眼”。教学中只要依此设问“为什么说白杨树是不平凡的”,学生自然会找出其不平凡的表层和深层含义,弄懂作者由表及里,由树及人,由近及远,借赞树而赞人的目的,从而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掌握课文托物抒情的写法和精神实质。

3.从人物切入。写人记事类的文章,重在刻画人物形象,了解人物性格特点,也是教学的重点。这类文章作者往往从多方面刻画人物性格,描摹人物心理,完整地表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或是具体生动地再现人物生活的环境,在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而很受学生的喜爱。但这类文章往往篇幅较长,在教学中以主要人物为切入点,设计合适的问题,不仅可以长文短教,快速把握文章内容,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提炼信息、整合内容的能力。例如,教学《范进中举》一文时,可从小说的主人公入手,抓住高潮,设计问题:范进中了举为什么会发疯?范进中举前后周围人的态度有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这样发问,学生通过阅读讨论,人物形象、表现手法、小说主题一下子就全都清楚了。

另外,可以从文章的动情处、精彩处、值得探究的地方切入,也可以从文章的结构、语言、手法、主题切入,围绕课堂教学的重点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巧妙设计问题,用问题为学生开启语文学习的捷径,让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把握原则,有效提问。

1.问题要切实、有趣。所谓“切实”,就是要从生活出发,要从课文内容出发,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与学生需求相关。另外,教师不仅要站在教师的立场来读课文,更要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学生对什么感兴趣,会在哪些地方有问题。这样提出的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兴趣,因为这是跟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他们所迫切要知道的。例如,在学习《散步》这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面对文中一家人散步途中发生的分歧,你认为有无两全的解决办法?假如你是文中的孙儿,你会怎么办?”因为问题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动脑筋、想办法,学生非常活跃,讨论热烈,既深刻理解了课文内容,又反思了自己,从内心深处受到了传统美德教育,效果良好。

关于树的文章篇5

历代关于《橘颂》的旨意理解可谓同中有异,异中有同,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橘颂》的写作时间和写作对象上。但对于《橘颂》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这一点又都是认同的。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时间,有人以橘生江南而疑为屈原晚年之作。其实,汉人明言:“江陵千树橘”,是郢中也有橘,不必限于江南。郭沫若说:《橘颂》在《九章》中体裁和情趣都不同,这可能是早期作品。另外,从诗的内容和诗人的情绪可看出:此诗无悲愤消极之心情,而以昂扬向上的精神追求为主。表明屈原还未受到事实上的政治打击,还未有其被放逐以后那种犀利的语气和愤世嫉俗的精神世界,而诗以颂橘言志。橘为楚之特产,橘不逾淮又为时人所共知。篇首即为云“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充分表明屈原对故土的热恋之情。其体裁写物抒情及四言为句,异于屈赋而近于荀卿《赋篇》,故《橘颂》的写作时间应是在屈原青年时期初涉政治之时。关于本篇的写作对象,我认为是屈原将己喻为一棵橘树,咏橘之时明志。橘树生于云梦是楚国丰饶土地和灿烂文化的象征,屈原对橘树难以迁移的特色甚为钦佩,并在文中写道“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橘颂》分为上、下两章,首诗开头就咏出“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在皇天后土之间,树立一颗珍贵美好的树――橘树生来习惯于这方水土。以“嘉”字领起,进而指出其特点“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橘树从大自然所受生命,只生在南国,不迁往北方,它植根深而牢固,难以迁移,更因为他一心要长在南国,这是诗人对橘树根的描写,接下来是树冠。“绿叶素荣,纷期可喜兮,曾枝剡棘,圆果挂兮。”碧绿的叶,素白的花,层叠的枝丫,圆圆的果子聚著在树头,纷繁茂盛。“青黄杂糅,文章烂兮”,果子青黄混杂,文采照耀。“精色内白,类任道合”,橘的外表美丽,内瓢纯洁,内外皆美,好像担任道德责任的外行内性是美好的。“纷蕴宜修,而不丑兮”“纷蕴”指橘的香气。“宜修”指合宜,“而不丑”意为橘子是美而不丑的。

上章以“嘉”字领头,描写了橘外表的种种美好特征,接下来诗人进一步对它的品性作出突出的刻画。此章,结合橘树和自己来写,赞美橘树特异的好性格“独立不迁”“深固难徙”,独立的人格“苏世独立,横而不流”以及“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的修身之道,由此得以“秉德无私,参天地兮”,这是借咏橘自喻,抒发自己的高尚情操,以及高洁的品格,若橘,“独立不迁”“苏世独立”“闭心自慎”接下来的一段更加直露地表明了诗人对橘高洁品质的钦佩,“愿岁并谢,与长友兮”。师橘“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美丽而不陷于,枝直而有支理,喻已身梗直有理,愿师橘之洁质品格,故云“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修兮”。

关于树的文章篇6

【关键词】关系数据库;模式图;关键字检索

一、数据库设计

本系统为面向关系数据库的关键字查询系统,在实验中本文选取了IMDB 数据集,为了进行实验,将数据集整理为以下七个表数据结构。

实验数据集(电影信息数据库):

Actor(演员表)、Consume(设计师)、Director(导演信息)、Business(投资)、Editor(编辑)、Color(颜色信息)、Keyword(关键词)。

本数据库抽象的数据库关系E-R图如图1所示。

图1 数据库关系E-R图

二、数据库模式图的构建

在关系数据库中,关键字是通过主外键进行连接的,因此关系数据库采用的数据模型,即为基于模式图建模。模式图的节点对应数据库中的关系,边表示关系间的主外键约束。

由模式图的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模式图即关系数据库的模式信息。关系数据库对应的模式图由多个RiRj组成,其中R代表关系数据库中的表名,箭头也就是边代表关系表之间的主外键关系。

我们把关系数据库中每一个表抽象成一个关系,将有外键关系的表之间用先连起来,这样就生成了关系数据库对应的模式图。

基于模式图的查询方法,在进行关键字查询时,通过关键字映射,在模式图上查找包含所有关键字的元组连接树,并将连接表达式转换为相应的SQL查询来生成查询结果。基于模式图的查询方法,针对数据库的关系进行建模,因此其抽象度高,所需的存储空间小。

由于在关键字查询系统中的关键字转化模块需要用到关系数据库的模式图,所以系统需要将模式图存储,以便系统的调用,本文将模式图存储到数据库的关系表中,当需要调用模式图时,只要操作关系数据库的关系表即可,存储结果如图2所示。

三、关键字检索实现

对于关键字检索,将查询的关键字映射在属性层面,将输入的关键字转化为SQL语句,以此来查询关系数据库,具体实现如图3。

关键字检索过程主要是分析关键字,确定关键字位置,查找数据库模式图,生成元组连接树,最后将元组连接树转化为对应的SQL语句。

关键字检索的伪代码如下:

关键字转化为SQL语句的MATCH()用法,例String SQL=”select * from keyword where MATCH(mvname,mvyear,setname,episode,keyword)AGAINST(ain IN BOOLEAN MODE)。

四、结果生成实现

在面向关系数据库的关键字查询系统中,结果的生成是以表格的形式输出的。按照所抽象的模式图编写代码,检索关键字所属数据库表以及属性值。

结果生成的实现就是计算候选元组连接树的过程,元组连接树的关键字检索算法中已经生成,将候选元组连接树转换成相应的SQL语句,并交付数据库管理系统执行的过程,与(a)所示元组连接树对应的SQL语句为:“SELECT*FROM Director INNER JOIN Color ON Director.mvname=Color.mvname”。与(b)所示元组连接树对应的SQL语句为:“SELECT directorname,mvname,mvyear,setname,episode,made,explantaion,color FROM Director,Color WHERE MATCH(mvname,mvyear,setname,episode,color,explantaion)AGAINST(‘Color’IN boolean MODE)AND Director.mvname=Color.mvname”。

在RDB search的具体实现中,最小元组连接树是以表格的形式来显示的。即将各个元组按照主外键关系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复合元组,显示在一个表格中。如上例中,第二棵元组连接树进行计算返回的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五、结语

文章关键字检索实现中本文主要实现了多关键字查询,根据全文索引遍历数据库,检测关键字所在表及属性。结果生成实现中将根据元组连接树将关键字转换成SQL语句生成的表格作为查询转换后的结果。

参考文献

关于树的文章篇7

热带植物资源的袖珍库

■钟 嘉

①你见过陆均松吗?北京天安门上的大圆木柱用的就是陆均松干材。可到哪儿能找到活着的陆均松呢?你听说过"见血封喉"吗?越南战争期间不少侵越美军死于涂有见血封喉树脂的竹尖桩。这种剧毒的树中国有吗?法国香水闻名于世,制法国香水的重要原料依兰香是草是树,你知道吗?非洲有一种树叫神秘果,吃了它的果实再吃什么都发甜,你想尝尝这果子吗?

②到海南岛去吧,到海南热作两院(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热带作物学院)的经济植物园去吧,在那里你可以看到高大笔直的海南陆均松、几人合抱的见血封喉树、要搭梯子才能采着花的依兰香树,但要尝神秘果得赶到季节才行。那里还有许多海南土生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树种,济济一堂占了300亩地。有些你可能吃过其果实、用过其制品,如咖啡、可可、肉桂、檀香……有些你可能听说过却没有见过,如面包树、榴莲、胖大海、柴油树(油楠)……有些你可能闻所未闻,如制可口可乐的可拉、果肉像鸡蛋的蛋典果、砍了主干可继续成材的母生,等等。

③1958年,热作两院始建这座经济植物园,伐掉荒草杂树,种上移来的珍贵树种。以后20多年陆陆续续移栽、培育,亚、非、拉美40多个国家与我国的1000多种珍稀热带植物在这里安了家,成为世界热带植物资源的袖珍库。

④这个园子按植物用途分成几部分,这一片是用材林,那一片是果树,还有油料、香料、药用植物、观赏植物等。这里几乎每一种植物甚至每一棵树都有一个故事。因为它们大多是越洋跨海而来,远离故乡到海南岛安家的,自有一番酸甜苦辣在心头。园中有一株得使劲仰头才能看到树顶的三角枫,它是当年开园时特意留下作纪念的"原住户"。如果它会讲话,一定能告诉你园子里谁先来,谁后来,谁受过委屈,谁遭过殃,还有谁得意洋洋。

⑤油棕从亚马孙河流域来,它的果实含油率高达55%以上,可在海南岛大面积种植却很少结果,原来它怕风,又嫌海南不够热,不够湿,地也不够肥。于是,这娇宝贝只留下了几株在两院的经济植物园里,给人们讲述盲目引进的经验教训。

⑥拔地参天的非洲楝好运气。它1962年又从越南登陆海南,以它的速生--每年平均长高三四米,质优--可做家具、做栋梁,以及适应性强而备受青睐,迅速踏遍全岛,成为海南各林场和华南许多林场的重要用材树种。

⑦坡垒的故乡就是海南岛,把它从五指山上请下来是因为它身价太高,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列为濒临灭绝的树种之一。坡垒木质好,防腐性特强,一株坡垒要卖上万元钱,现在恐怕给钱也不会卖。和坡垒一样从五指山到植物园来受保护的树还有见血封喉、母生等。

⑧在这座植物园里,还可看到印度友人赠给总理的呢喃芒,柬埔寨领导人亲手种植的糖椰子……

⑨郁郁葱葱,鸟语花香,堪称休息、读书的好地方;奇花异草,名树佳果,又给人以多少知识和遐想;而这些花草树木的"经历",是不是让你对两院科技工作者的良苦用心和辛勤劳动有所感触呢?相信你进了这园子,定会流连忘返。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2年5月21日,有改动)

整体感知文章,完成1-3题。

1.标题"热带植物资源的袖珍库"是指――――――――――――。

2.本文可分为两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概括时,可将"海南热作两院的经济植物园"简称为"园")。

第一部分①-②:介绍――――――――――――――;

第二部分③-⑨:介绍――――――――――和――――――――――。

3.本文语言生动,请你从两方面举例说明。(多作一方面举例说明加2分。)

① ――――――――――――――

②―――――――――――――――

③―――――――――――――――

局部理解文章,完成4-6题。

4.作者在介绍"袖珍库"之前,为什么要先用几个设问开头?

答:――――――――――――――――――――――――。

5.第②段画线的三个排比句,排列的顺序是:从 ――――――到―――――――。

6.本文多处写到"见血封喉",它的特点是①――――――;②―――――――;③――――――――。

整体领悟文章,完成7-8题。

7.文章末尾问:"这些花草树木的'经历',是不是让你对两院科技工作者的良苦用心和辛勤劳动有所感触呢?"请谈谈你最深刻的一点感想。字数不少于100字。

8.读书要养成做卡片的习惯。结合本文,填写下面的读书卡片(其中"内容摘要"一项要求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选自2003年福建三明市中考语文题)

[解题指导]

本题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理念,分别从"整体感知-局部理解-整体领悟"三个层面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检测学生探究、积累、感悟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1小题意在考查对选文题意的理解和把握。这也是阅读说明文的基本程序。答题时应紧扣题干的指向,仔细品读选文,从文章的相关内容中筛选出试题所需的信息--说明的对象是什么。进而依据选文标题的中心词--"袖珍库"的内在含义,在与文中相关文段的中心句(或支撑句)的比较中,即可找到答案:海南热作两院的经济植物园。

2小题重在考查对选文结构和内容的分析概括。应根据试题要求和相关提示,在整体通读的前提下,逐一精读相关部分的内容,并抓住各个自然段中心句和主要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陈述各部分所写的主要意思。诸如:园里的奇花异草,名树佳果(或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瓜果);建园的过程(或情况)和花草树木的"经历"(或来历)。

3小题重在考查考生品味作品语言的能力。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一般来说,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①看作品运用描写等表达方式的特点、作用;②看作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多为比喻、拟人句),有何作用;③看用词(如动词、副词)是否准确、形象、优美;④看文章的人称(尤其是第二人称)的运用,乃至作品的语言风格等。

对于这道开放性试题,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选择自己最容易回答的问题,先举例后分析。如第⑤段中"油棕……怕风,又嫌海南不够热,不够湿……给人们讲述盲目引进的经验教训"几句,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油棕的故事。又如第⑨段中的"郁郁葱葱……又给人以多少知识和遐想"这一排比句,勾画了"园"的优美环境。再如文章用第二人称--"你",似乎在邀请读者去欣赏这"袖珍库"的珍奇,勾起了读者对这一独特的热带植物资源的珍爱和向往,大大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此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有基本要求:举例要典型,要紧扣例句去分析说明,表述的语言力求简明、准确、有条理。

4小题借助课内相关知识(如《食物从何处来》等文开篇的写法),考查学生对设问句和排比句表达作用的认识。文章第一段连用数个设问句,罗列了"袖珍库""奇花异草、名树佳果"的鲜明特色,构成了串珠式的排比,既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引出了下文说明的内容。

5小题侧重考查排比句的特点。一般来说排比句的排列顺序有一定的规律:①并列型排比:排比的语句,彼此是平列的,无语意的轻重、大小、主次之分;②承接型排比:排比的语句在内容上有时间的先后,或依发展的顺序依次相承;③递进型排比:排比的语句在语意上有一定的递进关系。这是一个递进型排比句,句子涉及的范围由已知到未知,采用了由熟悉(吃过用过)到陌生(闻所未闻)的排列顺序。

6小题应从选文中筛选出与题干相符的相关信息。应扣住"特点"二字,从有关"见血封喉"的文段中寻找,注意比较、分析,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出该树的"三个特点"。如:①剧毒(或毒性大);②高大、粗壮(或几个人合抱);③受保护(被悉心呵护)。

关于树的文章篇8

马青霞其人

马青霞是何许人,恐怕很多人对她和马氏家族还知之甚少。马青霞祖籍河南安阳县西蒋村,18岁时嫁给尉氏县的首富刘耀德(因而在尉氏境内,也有人叫她刘青霞),她的父亲马丕瑶是清末的封疆大吏,官至两广巡抚,光绪称其为“百官楷模”;马青霞本人还被光绪封为“一品诰命夫人”,还赐“乐善好施”匾。马青霞修桥铺路,办学校,办进步报刊,尤其是捐巨资给孙中山的革命党,孙中山因此为她题写“天下为公”、“巾帼英雄”匾额。马丕瑶一家的共同特点就是:爱国恤民,嫉恶如仇,刚正廉洁,激浊扬清,乐善好施,审时度势,与时同步,自强不息。

马青霞一生乐善好施,善举无数,早期资助过康梁的维新运动,后来加入了孙中山、黄兴组织的同盟会,成了一名社会活动家。1905年马青霞随兄携子赴日考察,这在马青霞的一生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在那里,她接触了孙中山及同盟会人士。后来她与传播新思想、兴办近代教育和实业结下了不解之缘。1908年创办的公立中州女子学堂附小(今开封市二师附小)的创办人之一便是马青霞。1909年,马青霞在尉氏创办了华英女子学校,这是当时河南的第一所女校。又捐地两公顷,兴办蚕桑学校。以巨款先后资助过河南和北京的许多学校。她还修建桥梁,开办“孤贫院”、“平民工厂”。而且,她还捐巨款资助同盟会河南支部在开封开设的“大河书社”,作为开展革命活动的经费。同盟会会员张钟端由日本返国,策动起义,她设法予以掩护。积极参加京津地区妇女要求参政的运动,并被选为北京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马青霞还于1911年夏天营救了一批革命党人,又捐巨资作为武装起义经费。

在日本,马青霞了解到豫籍留日学生中的同盟会会员因缺款不能办《河南》杂志,遂慷慨捐资1.6万两,使该杂志在东京出版。她还捐银6.6千两创办《中国新女界》报纸,宣传妇女解放,这两份杂志的发刊词均由马青霞执笔写出。

鲁迅成名之前,马青霞在《河南》上刊发了他的文章

一份报纸、一份杂志,首期发行上万份。东京的留日学生争相阅读,其影响与作用不亚于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报》,同时压倒了保皇派的刊物《新民丛报》。《河南》有不少版面专为谙熟中原腹地逸闻掌故、风土人情的撰稿人而开,有关河南的交通、实业、冤狱、学务、风俗、古战场、地理风貌、语言变迁、桥梁建筑等文章,展现了一幅清末民初中原大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全景图。《河南》为河南留日学生同乡会所办,《河南》在第1期《简章》中明确宣布:“本报为河南留东同人所组织、对于河南有密切之关系,故直名曰《河南》。”

《河南》杂志盖东京,尤其是在1907年创刊号发表了鲁迅的《人间之历史》的文章,大有洛阳纸贵之势,第一期脱销。后又加印了上千份,才满足了读者的需求。

鲁迅的《人间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4篇文章,全是马青霞亲手拍板编辑发表的。《人间之历史》介绍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学说及其发展的历史;《科学史教篇》则论述了西方科学思潮的演变,指出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生产事业的相互关系,说明了科学在改造自然、推动社会进步和丰富人类生活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文化偏至论》揭露了大清国洋务派的卑劣、维新派的妥协,指出中国学习西方不应舍本逐末,照搬西方的做法,而应该着重从解放个性、提高觉悟入手;《摩罗诗力说》介绍了英国的拜伦、雪莱,俄国的普式庚、莱蒙托夫,波兰的密茨凯维支具有反抗精神的诗人。这4篇文章表达了鲁迅独特的进步思想,着力宣传了民主革命的新主张。4篇文章犹如四颗璀璨的明珠,使杂志大放异彩,给其带来了不俗的销量。

鲁迅是怎么和马青霞、和《河南》杂志结缘的呢?原来,马青霞正为《河南》杂志创刊号稿源不多发愁的时候,一个河南老乡领来一个二十来岁、手捧一沓文稿的年轻人来见她,说是为《河南》杂志投稿。这个年青人叫周树人,笔名迅行、令飞。马青霞一望就知周树人是个倾向于革命的人:没有辫子,头发理得平平的,没戴帽子,一身学生装。周树人虽然第一次见马青霞,但他一下子就认出了她,别人很疑惑:“你不亚当年聪明绝顶的周郎啊,你如何知道她就是马青霞呢?”他说:“人都传说青霞女士乃才貌双佳的中国女杰,周某人早已如雷贯耳,早欲结识,今日一见,仅凭灵感,便断定是青霞女士也。”①

马青霞也忙回道:“想不到您就是周树人,终于认识您这位才华非凡的才子了,荣幸荣幸。”②

周树人原来是学医的,医生只能给人治生理上的病,但治不了人的思想病。他决定弃医从文,他要用文章医治目前中国人麻木蒙、昏睡不醒的思想病。马青霞细看周树人的4篇文章,感到篇篇都有个性、有新意,且观点鲜明,便当场表态说:“这4篇文章很有深度与力度,《河南》杂志决定分期刊出。”

周树人高兴地说:“青霞女士,您更使我坚定了弃医从文的决心。您与我的老乡秋瑾一样,将来会青史留名的。”③

周树人走了。河南老乡告诉马青霞一些周树人的情况,说他矿务学堂毕业后,就考取官费留日学生,本想走医学救国这条道,但有两件事促成他下定决心从文。一是他在日本仙台医专学医时,因考了60分成绩,刚及格,这就遭到骄横的日本同学的疑惑,嘲笑他是弱国的低能儿,怎么会及格呢?极有可能是他与教授拉关系,才考得及了格。周树人愤起抗议,流言虽归消失,但这沉重的侮辱,给他的刺激很大,使他饱受弱国弱民的悲哀。第二件事是:日本教授教解剖学期间,插入放了一部时事电影片,反映的是1905年日俄战争期间有个中国人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人绑着处斩,四周有一群中国人在围着麻木地观赏,日本人更是鼓掌欢呼万岁。周树人曾亲口给河南老乡说,中国人即使身体再强壮,但在同胞遇难时显出的麻木神情也让他心痛。所以,他决定弃医从文,他要用文艺作品唤醒麻木的国人的灵魂。

河南老乡对马青霞说:“您这一拍板刊发周树人的4篇文章,这就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与鞭策,从今后他会一发不可收地去写文章了。”

马青霞点着头说:“周树人确实像他的名字一样,会树起一大批人的。但首先是他自己会树起自己高大的形象,依我看,他将来会在文艺方面独树一帜的。”④

其实马青霞不单单是一位编辑,更是一个革命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马青霞生活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开通明达、乐于济人的家风熏染成的乐善好施的品质给了马青霞立足时代的最好营养,社会转型期改革思潮的激荡使她由被动而主动地融入了时代,面对保守势力的阻挠,她仍富于远见卓识,能矢志不渝,从而成为无愧于那个时代的一位卓越的女性。她的识才来自她首先有足够的思想高度,她的慧眼还基于她与作者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马青霞无疑是个优秀的期刊编辑,这和她卓越的认知能力、气质特点等编辑素质息息相关。首先,马青霞自己也饱读经书史册,精于辞赋,才情四溢,所以才能慧眼识好文。其次,这种优秀编辑素质的体现,和她头脑中家国危亡时刻民族文化救亡的意识是分不开的。这种意识和认知能让她审时度势,深明大义,具有良好的文化判断力。她虽然是光绪皇帝御封的“一品诰命夫人”,但是她没有封建旧式女人狭隘的小家子习气,而是用新式女性独特的眼光去发现人才、推举人才。当然,她的这种个性也给自己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社会活动图景,后来,经过鲁迅搭桥,马青霞认识了《新青年》的主编陈独秀和北大教授、北大图书馆馆长,使她第一时间接触了五四时期的新文化、新思想。再次,她有一种民族担当的侠义气魄,和著名的女英雄秋瑾一起被称为“南秋瑾,北青霞”。这可以说是她编辑背后大手笔的生命底色。秋瑾牺牲后她曾写下了壮怀激烈的悼词,尽显了女侠间惺惺相惜、心性相通的豪迈之情。她敢于在《河南》创刊号上发表当时还寂寂无名的鲁迅的文章,也足见她的远见卓识。

所以说,一个编辑思想积淀的高度决定了其所编文章的高度与分量。只有保持敏感思维,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才会让优秀的作者、优秀的文章和读者相遇。

注 释:

①郑旺盛:《豪门女杰刘青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185页。

②郑旺盛:《辛亥女杰刘青霞》,河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第157页。

③④邓叶君著:《马氏春秋》,河南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第329页,第330页。

关于树的文章篇9

关键词 高职院校;果树栽培学;教学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029-02

Problems and Reform Countermeasures of Teaching of Fruit Cultiv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O Shi-cheng ZHANG Miao

(Xinyang Agricultural College,Xinyang Henan 464000)

Abstrac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eaching practice were summarized. The reform counter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from deepening understanding,increasing practice courses,reforming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methods,etc. It’s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training quality of talents in high vocational college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Fruit Cultivation;teaching reform;countermeasures

果树栽培学是高职院校林业技术、经济林、果树、园艺等专业的主干课程[1-5],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其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无论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都必须走出教室,教学工作必须紧密结合当前的生产实际,面向生产搞教学,把果树栽培的技能培养贯穿于学习的始终。“整形与修剪”这一章内容,是《果树栽培学总论》中实践性最强的章节之一,从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来说,这一章很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也是笔者从事果树栽培学教学近20年来在生产中最容易遇到、老百姓咨询最多的内容。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果树整形修剪的技能,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工作中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1 果树栽培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式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理想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是掌握基本理论和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须与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尤其是“整形与修剪”这一实践性非常强的章节。而很多任课教师受传统学历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教学中习惯于“课本上整形、黑板上修剪”,教学方法非常单一;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1.2 教学过程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实训条件不完善

果树栽培学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任课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由于种种原因,自身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对果树整形修剪的认识也不深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与生产实践严重脱节。同时,学校办学经费不足,实训条件不完善。“整形与修剪”这一章内容的实训,要求学校有一个树种齐全、管理规范的实训基地。很多农林类高职院校经费来源渠道单一,办学经费不足,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实训场地不足,造成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1.3 认识程度不够

在现行各种版本的果树栽培学教材总论中,“整形与修剪”这一章内容都占了很大的篇幅,甚至在各论中讲述的各个树种的栽培技术中,也用很大的篇幅讲述如何进行整形修剪。在生产中,很多果农对整形修剪的认识也存在片面、不正确的现象;其过分强调整形修剪的作用,甚至认为其不容易掌握、很神秘。过去很多教师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对这一问题的处理也很模糊。这些都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整形修剪对果树栽培是很重要的,凌驾于其他的管理环节之上。

2 改革对策

2.1 提高学生对果树整形修剪的正确认识

“整形与修剪”这一章的内容,不管任课教师如何组织教学,都必须让学生对果树的整形修剪有一个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一点至关重要。

2.1.1 明确果树的整形修剪在果树年周期中诸管理环节中的地位。果树栽培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项管理要配套进行,仅依靠某一项管理是不现实的。果树栽培在生产实践中有一句俗语:“品种是基础,肥水是关键,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是辅助”。也就是说要想生产出优质的果品,选择适宜的品种是最基础的,肥水管理在果树各项管理当中是最关键的。在适宜品种的基础上,加上科学的肥水管理,配合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管理才能够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整形修剪只是果树年周期管理中的一项内容,其作用只有在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科学配套的基础上才能充分发挥。

2.1.2 准确把握果树夏季修剪(生长期修剪)和冬季修剪(休眠期修剪)的关系。对果树来讲,尤其是对结果期以前的果树,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必须相互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随着生产的发展,尤其是高度集约的设施栽培模式的出现,夏季修剪在某种程度上显得比冬季修剪更为重要。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对这一问题没有给学生讲解透彻,加之生产实际中果农的错误做法,造成了学生只重视冬季修剪,而忽视了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的配合。

2.1.3 清楚认识整形修剪的目的。整形修剪的最终目的是“多产果、产好果”,不能为了整形修剪而进行整形修剪,避免机械造形。在生产中必须认识到:一是并不是所有的果树都必须修剪,有些树种在生产管理中可以简化修剪甚至不剪;有些树体比如过去粗放管理,就不能按照标准树形的要求修剪,只要解决树体通风透光问题使之能结果即可。二是随着生产的发展,简化修剪是一个趋势。三是根据栽培的目的不同,整形修剪的方式方法也发生变化,比如以观光旅游为主要目的的果园主要以营造风景为主,兼顾产果,整形修剪上就要求整齐、美观。

2.2 精简理论授课时数,增加实训时数

现行版本的果树栽培学教材,“整形与修剪”这一章内容所占的篇幅都很大。近几年选用的教材版本也是这样,如果按教材授课,就会增加理论教学时数,减少实训时数,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在进行这一章理论授课时要压缩理论讲授内容,把部分理论内容放在实践教学时结合实训讲授。例如,将教学安排为:整形修剪基本理论及常见树形(课堂教学)2学时,常用修剪技术及综合运用(课堂教学)2学时,实训4学时,合计8学时。当然,仅4学时的实训时数是不够的,学期末还要安排教学实习。

2.3 改革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现代职业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过程要具有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突破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职业教育模式。要走出去,让学生的校内学习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使教学活动同生产实际零距离。该章节的教学组织中,笔者通过任务驱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手段上,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信息量大、直观、图片影像声音齐全等多种优点。“整形与修剪”这一章内容理论内容多且非常抽象,教学难点是整形修剪的原理、作用,教学重点是常用树形的特点及培养过程、各种修剪的具体方法。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用课时多且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课件教学特别适合这样的章节。在教学准备中,利用图书、网络等途径尽可能地收集教学素材,包括文本、图片、动画、视频等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通过多媒体课件,把生产实际的现场内容搬进课堂,用大量的图片和影像资料来说明抽象的问题,使教学变得生动、直观,减少了板书,提高了效率。在实践教学方面,首先充分利用校内现有实训基地,积极联系管理科学、规范的果园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其次在组织实践教学时,科学设计实训内容和实训过程,把这一章的实训内容分成“整形”和“修剪”2个主任务模块,然后把主任务模块再细分为多个分任务,在实训中依次完成分解的小任务,避免了盲目性,提高了实训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填鸭式教学,积极采用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收到了积极的效果。就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来讲,可以通过参观校外果园,对修剪前后的情况对比,让学生自由讨论、评价管理者修剪的优缺点,营造多边互动的教学环境,在教学双方平等交流探讨的过程中,达到不同观点碰撞交融,进而激发教学双方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生产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参与相关的科研课题,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完成科研项目,不仅能够通过合作集思广益加强交流,开阔学生的思路,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也可以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己调查,从而得出结论。总之,通过差异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加个体学习的参与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2.4 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实践技能考核的含量

考核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但如何使考核更科学,更能够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就必须科学设计考核的方式。长期以来,很多高职院校还停留在笔试的方式。这种规范化的试题对于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必不可少的,但对学生技能掌握的的检查就有所不足。因此,改革评价内容和考核方法势在必行。为提高学生对掌握专业技能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创新,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法是考核改革的重要途径。这门课程的考核一般要把学生的总评成绩分成3个部分:平时成绩占20%,包括出勤、作业、平时表现等;笔试成绩占40%;技能考核占40%。技能考核一直是按模块进行考核,整形与修剪按一个单独的模块,结合校外实习进行考核。考核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在进行技能考核时,至少给学生2次机会,争取人人过关,使他们能真正掌握。通过改革考核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改变其平时不努力、考试靠突击的不良现象,使其真正重视专业素质的培养,为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结语

通过对“整形与修剪”这一章教学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学习“果树栽培学”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随着果树生产的日新月异,新的品种、栽培模式、栽培技术不断出现,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引进新的技术、新的理念,从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教学与生产实际真正结合起来。要达到这一点,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宽广的知识面,而且要及时了解本学科发展最前沿的新知识。其次学校要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实践的机会[6]。果树栽培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优化的过程,这样才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真正培养出具备从事果树栽培管理和经营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

4 参考文献

[1] 郗荣庭.果树栽培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3:239-263.

[2] 代志国,高庆玉.果树栽培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75-76.

[3] 河北农业大学.果树栽培学总论[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4] 辽宁农业学校.果树栽培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关于树的文章篇10

科普,亦即科学普及的简称,主要是利用各种媒介,将科学知识传播到社会各个层面,以促进民众对科学的认知、提升社会的科学素养。为了达到全民普及的目的,科普文章必须将艰涩的科学知识适度的简化,让大多数非专业的读者也能够消化、接收。

科普的用法在中国大陆通用已久,但早期台湾地区并不惯用科普一词,直到1983年以后才逐渐广泛使用(张之杰,1983)。原本台湾地区的科学性文章通称为“通俗科学”,用来区别专业的学术论文,而在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科学文章则称为“儿童科学读物”。

由于儿童时期是人类求知欲最旺盛的时期,每天除了吸收课堂上的知识外,也应该经常阅读课外读物,养成阅读的习惯。根据台湾南投地区小学4、5、6年级的调查统计,有45.5%的儿童平日以阅读为主要的休闲活动,而其中又有72.8%喜欢阅读儿童科学读物,且61.9%的父母也注意到儿童有主动阅读儿童科学读物的习惯(萧名均,2009)。由以上的调查可知,少儿科普是少儿课外教育极受重视的一环。

市售刊物以阅读对象来区分,成年人阅读的为一般杂志,而成人以下的刊物即为教育类。适合学龄前儿童(3~6岁)阅读的刊物,称为幼儿杂志;适合小学生(6~12岁)阅读的刊物,为儿童杂志,而适合中学生(12~18岁)阅读者,则称青少年杂志。

由于笔者从事儿童月刊出版工作多年,对相关刊物较有涉略,因此以儿童科普期刊为主,并将年龄层扩展到青少年阶段,对台湾现有的少儿刊物进行统整,再从中了解少儿科普教育的现况。

1研究方法

由于少儿刊物具有分龄的特色,受众局限在特定的年龄层,多半为家中有适龄人口的家长订阅,销售方式以直销为主、店销为辅,在一般书店无法取得完整的出版讯息,因此本次考察的少儿刊物主要取自台北市立图书馆的儿童馆收藏,另外也由台湾图书馆调阅部分刊物。

在台北市立图书馆的期刊架上,至2012年持续出刊的儿童杂志共有20种,其中有4种以学龄前的儿童为阅读对象,另外有7种主要内容为英语、作文和艺术等,完全未涉及科学性文章,因此不在本次调查范围,最后计有9种少儿杂志为本次考察目标,此外在台湾图书馆则补充1种少儿杂志。

杂志内容描述取2012年出版的期数,除了概括性地介绍之外,还针对各杂志科学篇章选择,各篇章的格式和文图配置情况进行简述。

2少儿杂志简述

在本次考察的10种少儿杂志中,《新小牛顿》是唯一的少儿科普杂志。《新小牛顿》于2004年由《小牛顿》转换而来,至2012年3月共出版90期。杂志主要的阅读对象是5~10岁的儿童,亦即小学中低年级,因此杂志内容标有注音符号,字级较大,文图比为图像多于文字。杂志页数共82页,杂志的主题与科学相关,但也包含部分社会、人文、地理等篇章。综观2012年1~3月号的《新小牛顿》,杂志在每期都有特定主题,该期杂志所有篇章皆围绕主题而成。就笔者规纳,2012年1月号(88期)主题为“企鹅”,2012年2月号(89期)主题为“热”,2012年3月号(90期)的主题则为“树”。以90期内容为例,相关篇章便有《山上的台湾二叶松》、《妙手回春的树医生》、《树木家族点点名》、《大树小杀手进攻了!》、《树木家族点点名》、《守护行道树的好朋友》、《啄木鸟敲敲敲》、《爬树小精灵──树蛙》、《在雨林的顶端散步》、《树啊!我想认识你》、《帮老园丁种树》、《大树的回忆》。

除了《新小牛顿》之外,其他9种杂志都是综合性杂志,但有部分篇章属科普范围。

《新生族教学月刊》创刊于1991年,至2012年3月共出刊252期。虽规为综合性杂志,但属性与杂志不同,由封面上印有“国语”、 “社会”、 “数学”、 “自然”与“生活科技”字样可知,其主要功能为教学的补充教材。全本杂志并无主文,而是由各学科的题库组成,其中科普相关内容占的比例颇高,单期123页中有12单元、51页属科学性题库。

《地球公民365》创刊于2005年5月,至2012年4月共出刊81期,每期页数120页,该杂志内文并无注音符号,图文各占版面的一半,读者年龄层应为小学中高年级和中学阶段。杂志内容包含8大领域,其中生态记事、科学常识两个领域属科普范围。在81期中,共有6单元、32页为科普文章,内文大多为论说文,中间穿插漫画和插图。

《小学生巧连智》是日商巧连智多媒体学习月刊,包含知识阅读本、DVD和网络。知识阅读本每期56页,阅读对象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杂志内文均标有注音符号,版面以图为主,文字量较少。杂志内容配合小学学科,其中科普相关的内容主要为自然与生活科技,隔期出现数学篇章。

《大嘴鸟亲子教育杂志》原名《大嘴鸟亲子数学》,1996年10月创刊,于2008年5月更改为现名,原为介绍幼儿园和小学数学为主的数学杂志,改名后为综合性月刊,阅读对象为5~12岁儿童,文字部分有注音、部分没有注音。杂志每期54页,其中科普文章占2012年3月号(186期)的5单元、24页,除了自然与生活科技相关篇章之外,还固定有数学资优生介绍和《数学评量》,是该杂志的特色。

《国语青少年月刊──少年飞讯》于1995年10月创刊,至2012年4月出版196期,为国语周刊杂志社出版的月刊,适读年龄是小学中高年级和初中,文章皆无注音,版面文多于图。全书112页,在196期中有22页为科普文章。

笔者任职的《小达文西》杂志于2006年1月创刊,至今出刊76期。每期96页,适读年龄为小学生,除少数篇章外,杂志内文都含注音,图文各占版面的一半。在2012年4月号(76期)中,共有5单元、17页为科普文章,表现方式大多为图文各半,每期有固定数学漫画单元。

《未来少年月刊》为天下远见集团在2011年1月才创刊的新杂志,至2012年4月出刊16期。由于《天下远见》为台湾知名杂志,旗下的少儿杂志有许多名人参与撰稿,内容也比其他少儿杂志具杂志感。每期126页,在16期中有5单元、17页为科普文章,除文图篇章之外,还有动手做实验单元。

《TOP945》为市面上少见的双周刊,由出版中小学教科书的康轩文教集图于2003年1月创刊,至2012年4月出刊210期,分为初阶版和进阶版,初阶版适读年龄为幼儿及小学低年级,进阶版适读年龄为小学中高年级,内文皆有注音标示。在进阶版每期有72页,科普文章在210期有1单元、8页,209期则有4单元、17页。

《幼狮少年》为台湾最老牌的青少年综合月刊,由1976年创刊至今已出版426期,每期110页,科普文章所占比例较少,426期只有1单元、4页,425期则有2单元、7页。由于适读年龄为初中生,文字无注音,版面文多于图。

3结论与讨论

台湾地区由于少子化,少儿刊物的生存不易,科学专门性的杂志更是少数,1978年4月创刊的《少年科学》、1984年3月推出的《小牛顿》、1986年10月创刊的《小小科学眼》和1985年2月日本授权的《哥白尼21》等杂志皆已陆续停刊。至今仍持续出刊的少儿科普杂志只有《新小牛顿》和《少年牛顿》,这两种杂志是在2004年由《小牛顿》杂志一分为二而来。

科学包括了数学、物理、化学、天文、生物等学科,这些基础学科在学校已有相关课程教授,但家长订阅科学刊物的目的仍是补充课本的知识,并使自然科学成绩进步,因此杂志内容与一般少儿科普书籍内容差异不大。在成人科普刊物中常见的科学新知,由于内容较艰涩难懂,不易转化,在少儿科普刊物中极少见。

不论是少儿科普杂志,或综合性杂志的科普文章,内容都以生物和生态为主,理化较少,数学更是少见。大量的生物相关单元,可能是因为简单易读,且较受少儿喜爱之故。然而科普的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若仅传达单一学科的讯息,无助于科学向下扎根。

科普刊物除了以文字传达知识,还常利用插画与照片解说。尤其在少儿科普刊物中,图片占版面很大,且当读者群年龄层愈低,图片愈多、文字愈少,可见图片对少儿科普文章的重要性,因此科普杂志必须注意的图片的选用和解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