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杜甫简介十篇

时间:2023-03-27 03:34:47

诗人杜甫简介

诗人杜甫简介篇1

2、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3、作品。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诗人杜甫简介篇2

教材分析:唐宋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登高》选自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的第一板块“诗从肺腑出”。《登高》是一首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高度统一的七言律诗,堪称“古今七言律诗之冠”,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因此,本诗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诗人身世遭际,解读杜甫用阔大苍茫的秋景表现内心的孤独与苍凉,品味隐于诗句中的安史之乱后漂泊流离的情感,不仅能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更能体会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

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往往只满足于诗歌的诵读,并不专注于诗歌的意象、意境与情感的理解与鉴赏。因此,教读本诗,不仅要强化古诗词诵读训练,更要从理解意象入手品味诗歌的意境,进而把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从体验诗人情感入手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其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学习目标

1.体会情景交融、气象宏伟的艺术特点。(重点)

2.感受诗人在漂泊流离中的情感变化及其主流情感:深沉的苦痛和忧思。(重点)

3.体会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难点)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投影片1)

杜甫曾夸赞李白诗“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实所有流芳百世的名篇,都是诗人用生命与真情抒写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的诗:杜甫的《登高》。

二、诵读欣赏――“知新”

1.整体感知

提名朗读,读准了字音、节奏,读出情感。

听录音朗读,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情感的两个字:“哀”、“悲”。

齐声朗读,要求把握情感基调,读出感情。

2.品“景”

①诗人登高望远必写所见,把你理解的所见之景读出来。(投影片2):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所见即为所景,请概括景物特点,体会诗人的感受。(投影片3):

(秋天的急)风、(高)天、(哀)猿、(清)渚、(白)沙、(低飞盘旋的)鸟、(萧萧落)木、(滚滚长)江

悲凉、悲苦、悲怆,孤独无依、人生苦短

归纳:所见之景通常为物象,写入诗歌后即为意象,什么叫意象?(投影片4):

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

问:再次朗读写景诗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幅画面的特点。

(投影片5):

阔大苍凉的长江秋景图

3.明“情”

③苍凉悲壮之景,渲染可哀可悲之情;世事、身境更可知人论世。杜甫当时的心境怎样?自由朗读三、四联找一找,说一说。(投影片6):

“作客”一悲 他乡作客;

“常作客”二悲 长久作客;

“万里”三悲 远方作客;

“悲秋”四悲 萧瑟秋天;

“繁霜鬓”、“百年”五悲 年已暮齿;

“多病”六悲 身患疾病;

“独登台”七悲 孤独无依;

“潦倒”八悲 穷困潦倒。

④处于如此处境中的诗人让人同情,然而此时此刻的诗人在考虑什么呢?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形象?

时世的艰难、国家的混乱(结合注释对“艰难”的理解)。表现出一位忧国忧民,穷亦兼济天下的诗人形象。

4.悟“法”

⑤一、二联与三、四联之间是什么关系?

(投影片7):

借景抒情(以哀景写悲情)

三、合作探究――“温故”

作为七律之冠,这首诗是杜甫的代表作,最能体现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请朗读体会。(投影片8):

沉郁:指思想情感的丰富、深厚、浓郁、忧愤、蕴藉;

顿挫:指语言上的凝练沉着和节奏上的铿锵跌宕。

《登高》中诗人把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与自己的人生遭际、眼前的具体情境紧密结合在一起,熔铸为凝练精纯的诗句,形成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其实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贯穿他的一生,请同学们回顾初中所学的杜诗。

杜甫的《望岳》

背景简介:开元二十四年(736)(24岁)

朗读讨论:这也是一首登高诗(登临泰山),诗中写景的诗句是哪些?写了泰山什么特点?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投影片9):

巍峨高大、神奇秀丽。

蕴藏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最后两句表达了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小结过渡:杜甫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然而安史之乱后,杜甫开始颠沛流离的漂泊生活,备尝艰辛,伟大的抱负难以实现,使他那忧国忧民的心更加深沉,逐渐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杜甫的《春望》

背景简介:唐肃宗至德元载(757)三月(45岁)

朗读讨论:诗人为何“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投影片10):

因为“愁”: 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家人的怀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背景简介:上元二年(761)八月(49岁)

朗读讨论:茅屋为秋风所破后诗人处境如何?面对这样的处境,诗人是如何思考的?

(投影片11):

处境艰苦――屋破漏雨、布衾似铁,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诗人此时却由他本身的痛苦虑及“天下寒士”的痛苦,渴求变革现状。

回首《登高》

简介背景:大历二年(767)(55岁)

小结:我们通过对四首杜甫诗的欣赏,感受到杜甫一生坎坷,不同的人生阶段情感有所变化,然而其核心的情感是忧国忧民。(板书:一路风雨一路情)

四、诵读回顾――“感悟”

1.背诵《登高》,结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说说你的课堂感悟。

2.课堂寄语:(投影片12)

杜甫为苍生大地了极大的关爱和同情。再小的村落,再穷的家庭,再苦的场面,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静静观看,细细倾听,长长叹息,默默流泪。他无钱无力,很难给予具体帮助,能给的帮助就是这些眼泪和随之而来的笔墨。

……

人世对他,那么冷酷,那么吝啬,那么荒凉;而他对人世却完全相反,竟是那么热情,那么慷慨,那么丰美。这就是杜甫。

――余秋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旨在研习杜甫的《登高》,体味情景交融的手法,并且回顾初中所学的三首杜诗,进一步了解杜甫的身世浮沉,从而体会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沉郁顿挫的诗风,课堂教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定位准

上好一节课,教者首先要深入研读文本,才能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登高》的教学目标定位在两个方向:情景交融的手法和沉郁顿挫的诗风。在重难点的突破中,注意问题的引领,把大问题小化细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

二、教法运用恰当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诵读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等教学法,围绕目标,通过朗诵、讨论,教师讲析和点拨,不仅使学生学到了诗歌鉴赏的知识,也初步培养了形象思维和审美能力。

1.诵读是贯穿课堂的主线

通过学生、教师和多媒体音像资料配乐朗诵等反复的声情并茂的吟诵,使学生感受古典诗歌的格律美、音韵美。同时比较后反复吟诵,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而进入诗歌的情境。

2.对话是结构课堂的主旋律

语文课应该成为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舞台。由于开头较好,整堂课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维,平等对话,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质疑。具体情境表现在目标得当,同时通过一个个小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品景、明情、悟法,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的能力,可谓纲举目张。课堂讨论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3.本节课的难点

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博襟和志士情怀,体会其沉郁顿挫的风格是本诗的关键。但学生理解诗人的悲社会之秋、国家之秋存在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初中所学三首诗帮助学生温故知新,通过杜甫不同时期的诗作呈现其一生的风雨历程,在情感变化中体会其不变的忧国忧民的情怀。

三、学法指导有效

魏书生说过,教师要善于给学生制造坡度,让学生自己来爬。所以课堂上要让学生动起来。本节课不仅从诵读、意象、知人论世等方面运用教法,还注意让学生进行感悟,不仅让学生读懂了诗歌,掌握了品读的技巧,还适度向写作迁移拓展。

不可不说的是,板书是本节课又一亮点:呈现教学重难点,展现杜甫大致人生经历,看其“一路风雨一路情”。

诗人杜甫简介篇3

摘要:日本的杜甫研究于20世纪后半期由吉川幸次郎推向顶峰。目前,日本有两大杜甫全诗译注规划正在进行,有望以此为契机再度激活杜甫研究。其一即为松原朗本人发起并参与规划和执笔的讲谈社学术文库丛书《杜甫全诗译注》,该著严格遵循仇兆鳌《杜诗详注》注解,专设“补充说明”一栏以介绍最新研究成果,该著以“面向21世纪之杜甫诗注”为学术目标、以严格确保学术品格为编辑方针进行编译。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6-0042-08

一、近代日本的杜甫研究(一)近代日本的杜甫研究谱系

杜甫诗集东渡日本的时期,一般认为是在平安时代的后期(即11世纪后半期)。在记录大江匡房(1041~1111年)谈话的《江谈抄》中,业已可见《注杜工部集》的书名。然而,将杜甫诗集作为正式文学作品来接受,却始见于自日本南北朝时代至室町时代的中世纪禅宗寺院。其中,虎关师炼(1278~1346年)对杜甫的颂扬与宣传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①。

到了江户时代,杜甫的文学已在知识人之间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松尾芭蕉(1644~1694年)可为一例:松尾芭蕉被尊为“俳圣”,即俳句界中世界圣人般的人物,俳句的文学形式与汉诗不同,但他竟能将吸收于杜甫的养分灵活自如地应用在自己的俳句文学创作中。

明治时代以降,杜甫研究作为一门近代学问,即于如此传承基础之上得以展开,而其中尤以以下三人所作贡献为大。换言之,近代日本的杜甫研究,可谓由此三人所开创。

首位开山者即为铃木虎雄先生(1878~1963年)。铃木虎雄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学院汉学专业。1908年就任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学院助教授,1910年升任教授,1938年荣休后荣膺京都帝国大学名誉教授。被誉为日本近代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开拓者的铃木虎雄,培养出了吉川幸次郎等学者。而其杜甫研究著作则有《杜少陵诗集》全4卷(1922年,国民文库刊行会),此部著作至今仍可谓日本唯一的杜甫全诗译注。此外,1978年日本图书中心复刻了此部《杜少陵诗集》,改称为《杜甫全诗集》全4卷并出版发行,通行至今。

位列第二的杜甫研究开拓者则可谓吉川幸次郎先生(1904~1980年)。吉川幸次郎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文学系文学专业,师从狩野直喜和铃木虎雄。1928年至1931年,吉川幸次郎与仓石武四郎曾一起赴北平留学(顺及:2002年中华书局出版有《仓石武四郎中国留学记》)。1947年至1967年吉川幸次郎担任京都大学文学系教授,而执教京都大学之“最终讲义”即为其《杜甫的诗论与诗歌》。荣休后吉川幸次郎先生荣膺京都大学荣誉教授。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6期松原朗近代以来日本的杜甫研究――兼及《杜甫全诗译注》吉川幸次郎著作中仅个人独立著作就已超50部,以下只列举其两种全集性著作:《决定版吉川幸次郎全集》(全27卷,筑摩书房1984-1987年出版);《吉川幸次郎遗稿集》(全3卷,筑摩书房1995年出版)。

而关于杜甫,吉川幸次郎个人独立著作即有下列七种,而其中之最者非皇皇20册《杜甫诗注》莫属,遗憾的是其生前仅有下列5册得以出版:

《杜甫私记》,筑摩书房1950年出版,1965年改版。

《杜甫笔记》,创元社1952年出版;另由新潮文库1954年出版,并于1970年改版。

《杜甫ⅠⅡ世界古典文学全集(28-29)》,筑摩书房1967年至1972年出版。

《杜甫诗注》第1至3册,筑摩书房1977年至1979年出版。

吉川幸次郎辞世后,日本出版了其以下三套遗稿:

《杜甫诗注》第4至5册,筑摩书房1980年至1983年出版。

《杜诗论集》,由筑摩书房作为《筑摩丛书》1981年出版。

《华音杜诗抄》(附有朗读录音带),筑摩书房1981年出版。

而位列第三的杜甫研究开拓者乃黑川洋一先生(1925~2004)。黑川洋一毕业于京都大学文学系中国文学专业,师从吉川幸次郎与小川环树两位先生。黑川洋一毕生执教于大阪大学,1989年荣休后荣膺大阪大学名誉教授。

黑川洋一先生有关杜甫研究的个人独立著作则有如下七种:

《杜甫》,岩波书店1957年至1959年出版之《中国诗人选集》系列其一,全2卷。

《杜诗》,岩波书店1963年到1966年以“岩波文库”方式出版,全套8册。黑川洋一从铃木虎雄所著杜甫全诗译注《杜少陵诗集》中,精选了其中由乾隆御定《唐宋诗醇》所收杜诗的三分之一,编纂而成。

《杜甫》,筑摩书房1973年出版之《中国诗文选15册》其一,乃杜甫评传。

《杜甫研究》,创文社1977年出版之《东洋学丛书》其一。

《与杜诗同行》,创文社1982年出版。

《杜甫中国古典鉴赏》,角川书店1987年出版;其部分则另以《杜甫》为名,由角川索菲亚文库2005年再版。

《杜甫诗选》,岩波书店1991年出版之《岩波文库》其一。

由以上三位杜甫研究先进之先行研究可知,日本京都大学自有一套杜甫学研究谱系,此谱系乃由铃木虎雄先生所首创,20世纪后半期经由吉川幸次郎先生推向高峰,再经黑川洋一先生继承发展,从而成就了传承有序的完整研究谱系。然盛极则衰,吉川时代也被认为是达到了杜甫研究的饱和点,随后日本的杜甫研究也就渐次偃息了下去。

(二)近年来日本的盛唐与中唐文学研究概况

由杜甫研究而及盛唐文学研究,则可顺及回顾日本之盛唐与中唐文学研究概况。

若论东瀛之盛唐文学研究,就李白而言,则有早稻田大学的松浦友久先生;就王维而言,则有岛根大学的入谷仙介先生。然自两位先进身后,日本盛唐文学研究就未必能够梅开二度了。

承继于盛唐文学研究,日本的中唐文学研究登上了历史舞台。自上述两位集大成者之后,日本唐代文学研究的重点则明显转移至中唐文学之上。如1990年日本则设立“中唐文学会”,并创办学会学术杂志《中唐文学会报》;而2000年则另创办发行了《白居易研究年报》等,从中可窥日本唐代文学研究之转向。时至今年,则有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川合康三先生等人出版的《韩愈诗译注》第一册,亦可视为日本转向重视中唐文学研究之佐证。

日本唐诗研究之所以出现了由盛唐到中唐的重点转移,追溯其因,可总括为以下五点:一则确因日本盛唐诗歌之基础性研究已告一段落;二则相对于盛唐诗歌研究而言,中唐诗歌依然尚有众多领域需做基础性研究;三则由于中唐乃“唐宋变革”起点,因可预见,中唐文学自身即已孕育有其后文学方向的若干萌芽;四则仍需顾虑到,以往由于兼有“盛唐”与“中唐”之传统称呼,并将传统称谓之“盛唐”看作唐诗顶峰时期,因而就忽略了对中唐应有的注意,如今则已从此传统认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了;五则除上述缘由之外,就日本之中唐文学研究而言,仍应特别顾及日本所特有之两大因素:

其一,江户中期荻生徂来(1666~1728)学派提倡吟诵盛唐诗歌,故而李攀龙编选的偏重于李杜之《唐诗选》被指定为入门书籍而广受传阅。从《唐诗选》之流通情况则可判明,此类偏重李杜之传统倾向一直持续至1970年代为止。而自彼以降,此独尊盛唐之势即被急速扭转了过来,并延续至今。

其二则与日本中古(即平安时代)的文学研究相关。一般认为,平安时代《源氏物语》的出现标志着日本古典文学达到了巅峰,关于《源氏物语》的研究则一直持续至近代,且经久不衰。如此一来,由于限定于“和文系列”的文学研究渐近于饱和,就需将同时代之“汉文系列”文学亦纳入研究视野之中。而成立于1983年的“和汉比较文学会”即为体现此种需要之个例。加之白居易乃平安时代最喜闻乐见之汉诗诗人,因而当时平安时代日本的“和文学”研究者们也就从白居易乐府开始转入研究日本平安一代文学,而同时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亦与之相呼相应,继而得以产生一个良性循环。

若论今日日本中唐文学研究之盛行,上述两大特有因素则不可不及。

二、近年来日本的杜甫研究状况有论者认为,日本近年来之杜甫研究正处于从偃旗息鼓走向重新发展的转折点之上。

首先来看日本当下杜甫研究成果的出版情况。当前业已出版的杜甫研究专著中,则当以后藤秋正、古川末喜、谷口真由美等三位学者的著作为代表,三位全力撰写杜甫论文,且各自皆有著述结集付梓。北海道教育大学返聘教授后藤秋正先生出版的杜甫研究专著有:

2011年10月研文出版社《东西南北之人――杜甫的诗歌和诗歌语言》;

2012年11月研文出版社《何日是归年――杜甫诗话》;

2014年9月研文出版社《山青花欲燃――杜甫诗话(续)》。

佐贺大学古川末喜教授出版的杜甫研究专著则有:

2008年8月知泉书馆《杜甫农业诗歌研究――8世纪中国的农事与生活之歌》;

2014年12月知泉书馆《杜甫的诗歌与生活――现代训读文的解读》。

而长野县立短期大学谷口真由美教授出版的杜甫研究专著为:

2013年2月汲古书院《杜甫的诗性葛藤与社会意识》。

此外,另有一册与杜甫相关的文库丛书值得一读,即岩波书店于2012年10月出版的“岩波新书”系列之《杜甫》,作者系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川合康三先生。此书虽为面向普通读者所编纂之文库口袋读本,然书中所表现出的卓越的杜甫评述,对杜甫研究方家亦可谓开卷有益。

除上述所举杜甫研究专著以外,或可忝列方家的还有2013年10月研文出版社出版的由笔者本人编著的《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三百年杜甫研究论文集》,刊有10篇日本学者及4篇中国学者之杜甫研究论文。

其次可看日本现在正在进行中的杜甫全诗译注的两大规划。

其一是吉川幸次郎生前计划出版的共20册的《杜甫诗注》,先生生前已由筑摩书房出版了其中五册,仙逝后岩波书店又出版了包括生前既出五册的总计十册,现还在陆续出版,并规划将其20册完全发行。吉川先生遗稿只保有10册左右,而这10册则由兴膳宏先生进行补写,这将是一个宏伟大气的计划(但第10册之后如何出版目前则尚无定论)。

另一个规划则是由笔者本人作为计划发起人之一的《杜甫全诗译注》,该书业已列入日本讲谈社之“学术文库”,全套4册计3700页,已于2016年6月出版了第一册,并于2016年10月业已出齐了全四册。其编著方针有二:一要完全依据仇兆鳌《杜诗详注》注解,二要力争做到日文译注简明扼要。本译注编译委员会调集日本37名学者共同执笔,其中4名校对负责人已从各自角度对全书原稿完成了审阅与调整。

三、《杜甫全诗译注》的编译说明由于《杜甫全诗译注》是由编译委员会37名成员集体编译,或会因执笔人各自为政而损及全书之整体统一性,因此必须执行通用编译基准,由此确定了共同采用同一本具有高度信赖性之注释用书的编译方针。早在该书规划之际,发起同仁就决定采用清代仇兆鳌(1638~1717年)之《杜诗详注》为注释基准用书。在此基础上,以“词语释义”及“补充说明”的形式补充介绍最新研究成果,以此确保本书面向21世纪之杜甫诗歌注释的学术品质。

藉此,采用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则几为唯一之选。成书于清中叶的《杜诗详注》,集历代优秀注释成果之大成,书名“详注”名副其实,仇著确系详细周密之杜诗注释,至今仍被视为代表“中国标准”的杜甫诗注。无论陈贻{先生《杜甫评传》中之杜诗现代汉语解释,亦或韩成武教授等之《杜甫诗全释》,原则上皆遵循仇兆鳌《杜诗详注》,此亦众所周知。

(一)仇氏《杜诗详注》之特色

作为截至清中叶杜诗注释的集大成之作,仇氏《杜诗详注》并非仅为简单拼凑,实显示出仇氏本人独特的精彩见解。最为精彩之处即为,当历代解释出现对立纠纷之际,仇氏并非仅仅将各家说法简单罗列出来,而是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如此考量既可见其对注释文责态度之认真严肃,亦可窥其集大成之抱负。所以该书虽为清代中期之作,但即以当今学术标准苛求之,仇注亦可谓见解独到,令人叹服。

历经如此精心周到功夫之后,《杜诗详注》以确凿的训诂和用典对比为基础,并依据诗歌大意来追索杜诗核心诗意,从而获得了一种能够充分引导读者正确理解杜诗的说服力。在历代汗牛充栋之杜甫诗注之中,仇氏《杜诗详注》至今仍可得到青睐,盖缘于此。

(二)本丛书针对仇氏《杜诗详注》“问题注释”而采取的补充说明

《杜诗详注》的确可称为一部经过精心筹备的杜诗注释用书。如若细心精读,该书解释的结构框架大体是清楚的,但偶尔亦有不甚明了之处。本书在实际译注中发现并解决了以下三个具体问题。

问题之一:有的情况下,《外注引古》中所引典故之注释隐于文内而未明言,使人难以察觉。在此情况下,本书将参照其文内注释以进一步明确仇氏的解释。

如《三川观水涨二十韵》,原注“天宝十五年七月中避寇时作”,描写的是杜甫率家人自奉先北去~州避难途中遭遇暴雨之情形:

及观泉源涨,反惧江海覆。漂沙圻岸去,漱壑松柏秃。

乘陵破山门,迥斡裂地轴。交洛赴洪河,及关岂信宿。

应沈数州没,如听万室哭。秽浊殊未清,风涛怒犹蓄。

《杜诗详注》于此段落《内注解意》中,有一个颇为中肯的解释:“此记川水之涨。江海覆有似倒流也。漂沙,言其突冲。漱壑,言其横撼。破山,言其高涌。裂地,言其深入。赴河及关,言其势急。数州沉没,言其害大。秽浊四句,忧水涨未平,亦以起下。”

上文“漱壑”之语令人费解。据仇氏解释之大意“漱壑,言其横撼”可知,“漱壑”之意为:河水的大浪猛烈地冲撞并撼动着沟壑,然“漱”字本身并无“横撼”之意。

于是本丛书编者又查看了《外注引古》的用典说明,其解曰:“江赋:漱壑生浦”。若仅止步于此解释,则“漱”字之意仍然不甚明确。所幸阅读《杜诗详注》之后即可获得其他途径以供佐证。江淹《江赋》收于《文选》,而《文选》正文则是与《文选》注释不相分离之一整体。关于上面“漱壑”二字,李善注释中有“周礼曰:善为沟者水漱之。郑玄曰:漱,啮也。”

综上可知,仇氏之判断依据是:杜甫“漱壑松柏秃”乃据江淹《江赋》“漱壑生浦”一句而来,由此可推知仇氏乃是参照了文选李善注“郑玄曰:漱,啮也”这一注释,从而向读者直接提示出“漱壑,言其横撼”之此番大意来。

《杜诗详注》对注释解析得如此细心周全,自令人称道,然难免亦有少许令人遗憾之处。今日一般读者阅读江淹《江赋》“漱壑生浦”之时,读者自己何以如仇氏般悟出其背后所隐藏之李善之注也。况仇氏作注之际,即便所设定之读者乃饱学鸿儒,亦宜将李善注解增附其后方更为稳妥。从此点来看,《杜诗详注》似有考量不周之处。

问题之二:有的情况下,由于仇氏引用《外注引古》时篇幅过于短小,以致仇氏注释的真意有时令人难以捉摸。此时,本书将参照引用部分的上下文加深对《杜诗详注》注解之理解。

下文乃长安时代之杜甫为求得翰林学士张之注意而献呈的一首诗。张乃盛唐著名宰相张说之次子,因娶玄宗之女宁亲公主为妻而得以晋为驸马都尉。诗之末尾如下:

赠翰林张四学士

……无复随高风,空余泣聚萤。此生任春草,垂老独漂萍。傥忆山阳会,悲歌在一听。

此处“任春草”之意颇费思量。《杜诗详注》释为“春草叹卑微”,如此,则“此生任春草”之意即为“自己这一生尽活在居于人下的悲叹之中了”。但仅仅如此解释,“任春草”之意依旧不甚明朗。因此,有关“任春草”之解,各家说法错综纷纭,莫衷一是。下文仅列举一些有代表性者。

九家注:春草,言不实流落。漂泛,如萍之在水也。赵(次公)云:此言任春时之草生几度,更不管年华之去耳。此憾慨之言。

黄鹤注:此生弃掷,如春江野草任车马践踏。

杜诗镜诠:言随遇而安。

全释:此生勤奋苦读,任凭池塘春草风光诱人。却不料年纪将老一事无成。

杜甫全集校注207页:周甸(《杜释会通》)曰:“春草贱物,漂萍无定踪,言贱固委之命矣。老而踪迹不定,实可伤也。”邵宝(《刻杜少陵先生分类集注》)曰:“言此生弃掷如春江野草,任从车马践踏也。独漂萍,言萍草无根,任风漂泊也。”赵次公曰:“此言任春时之草生几度,更不管年华之去耳。此憾慨之言”。

最后所举为萧涤非等之《杜甫全集校注》,将周甸、邵宝、赵次公三说合一,却并无明确结论。此外,周甸和邵宝皆将春草释为贱物,此点意见相同;赵次公却认为春草象征反复再生的生命力,与以上两人看法完全不同。

那么日本之注释如何呢?铃木虎雄和吉川幸次郎的注释可代表日本学者之意见。

铃木虎雄注释:依照愚见,“任春草”所用乃《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典。意即:即使春草生长,自己也流浪在外不回故乡。

吉川幸次郎注释:“春之草”一方面在夸耀大自然的生命力,一方面在嘲笑怀才不遇的流浪儿。《楚辞》中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句。意即吾辈此生即便任萋萋春草嘲笑,也要流浪在外。

关于“任春草”之句,不同解释有如此之多,要在其中选择唯一正解又谈何容易。且看仇氏是如何解释的呢?

诗人杜甫简介篇4

一、 所迎之人不同

“客是相知之客,宾是贵介之宾”, 《客至》中所迎之人是崔明府,诗人与崔明府是旧交,天宝十四年(755年),杜甫曾写下《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一诗,《客至》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天,杜甫50岁时,可见诗人与崔明府早有交往,并且两人交情深厚。也有人认为杜甫母亲姓崔,崔明府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宾至》中所迎之人是贵宾,事先通报“车马”而至的“贵介之宾”, 从“老病人扶再拜难”一句中可以看出来者身份不一般,忽闻通报,有贵客来临,还得拖着老病之躯,循礼恭迎。越是彬彬有礼,越说明主宾关系疏远冷淡。此人为诗人尊而不亲甚或不喜见之人。

二、 所写场景不同

《客至》中的待客描写,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意料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精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带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迎客、交谈、接待、送客用笔均匀,多为客套话,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

三、 所寓情感不同

《客至》,诗人自注:喜崔明府相过,“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从待客的场面描写中,可以进一步看出诗人真诚深厚、亲切融洽的情感。《宾至》,因是贵客,诗人显得客套拘谨,敬而远之,此宾当是耳闻杜甫文名,特通报相访的。“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哪里有文章惊动海内呢?只是徒劳您驾车马来到这荒凉的野外。这两句充分写出诗人的傲岸语气,且含嘲讽之意。“百年粗粝腐儒餐”,进一步写歉意与自悲。诗人一生食“粗粝”,身为“腐儒”,款待不周,还望多多包涵。在自谦中实含自伤之意。《客至》中含多重喜:草堂周围环境清幽,景色秀丽之喜;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之喜;宴客就餐,频频劝饮之喜;乘兴酣饮,呼邻作陪之喜。《宾至》中则含多重悲苦:拖着老病之躯迎客之苦;来宾不自爱,“淹留”“竟日”,不胜应酬之苦;来客尊贵,无好酒菜招待之苦,又隐含自己满腹才华却穷困潦倒的自伤之苦。

四、 所用语言不同

诗人杜甫简介篇5

摘要:《李白与杜甫》是郭沫若留给世上的最后一部学术著作,也是过程中可以称之为学术的唯一著作,不仅是研究郭沫若的重要资料,也是研究:那个灾难的时代思潮的宝贵文献。本文将以《李白与杜甫》这部作品阐述郭沫若晚年的文学思想。

关键词:文学思想;郭沫若;晚年

《李白与杜甫》由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出版。是书为研究李白与杜甫生平、思想、创作活动的专著,重在评析李白与杜甫之优劣。全书三章,即关于李白、关于杜甫、李白杜甫年表。重点探讨了李杜生平、交游、思想信仰、诗歌创作等多方面的问题。此书为十年“”中中国大陆出版之唯一李白杜甫研究专著,影响极大。对李白研究多所创见,对今天的李白研究仍有参考价值。但因其有明显的抑杜扬李倾向,故出版后反映强烈[1]。

一、《李白与杜甫》创作的背景

这部著作,正式出版于1971年10月。其写作时间还没有定论,一说从1967年酝酿到1969年正式写成,一说《英译诗稿》完成后,就开始写作,到1970年初夏完成。对于《李白与杜甫》一书的出版问世情况,知情者寥寥。该书既无前言,也无后记,故其写作动机、写作过程之类情况,人们自然无从得知,猜测亦颇多。这部著作为世人所知,是因为中苏两国在珍宝岛的武装;中突。当时苏联为侵华罪行辩解,诡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地域,在18世纪40年代就臣服于沙皇。当时的外交部长乔冠华、副部长余湛,就此历史争议问题,奉命走访郭沫若,郭沫若告知唐代大诗人李白出生于碎叶的证据和相关材料。外交部在题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外交部文件――驳苏联政府1969年6月13日声明》中,就用上了郭沫若的学术成果:“八世纪,中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就出生在巴尔喀什湖南的碎叶河上的碎叶。”以铁的史实,驳斥了苏联人的叫嚣。由此,人们也知道郭沫若写了一部《李白与杜甫》。

郭沫若的晚年,经历了严峻的考验[2]。初期,野蛮的绑架和殴打,就夺去了他的两个儿子的生命。他虽然内心万分悲痛,却仍以国家利益为重,坚持工作和斗争。他的儿子郭世英,因为揭露、陈伯达的罪行而遭北京农大的一帮歹徒非法绑架关押。第二天,郭沫若并未向总理提起此事。当第四天郭沫若一家赶到农大时,郭世英已经遍体伤痕,血肉模糊,含冤死去。郭沫若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以特殊的心情写成了《李白与杜甫》。在写作过程中,他力图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阶级分析的方法,从多角度对李杜进行全面的比较,企图彻底结束“千家注杜,一家注李”的局面。全书虽然对李杜的局限均进行了严格的批评,但由于作者把重点放在反对新时代杜甫研究中“全面颂扬”、“藻饰”杜甫为“人民诗人”的倾向,因而对杜甫进行了比李白更为严格的批判。

二、从《李白与杜甫》管窥郭沫若晚年的文学思想

郭沫若在童年接受传统的“诗教”的时候,就必然地“遭遇”上了李白和杜甫,从那时起,出于少年倾向于自由的天性和对人生、艺术粗浅的理解,对李白便比较喜欢,不太喜欢杜甫。他那时无疑读了许多古代诗人的诗,能够让李白、杜甫在自己脑海里留下印象,已说明李白、杜甫的诗对他产生了影响,引起了他的思考,并给定了大致的审美判断[3]。他说“唐诗中我喜欢王维、孟浩然,喜欢李白、柳宗元,而不甚喜欢杜甫,更有点恨韩退之。”这话出自(fz的童年》,写于1928年。距他出版《李白与杜甫》的1971年有43年之久。这一最基本的史实可以说明,他的“扬李抑杜”的倾向并非得之于“”中某某领袖的指令,而是自己早年读诗时形成的一种“审美体验”。彼时郭沫若自然很幼稚,但这幼稚中却有的是真纯,缺的是虚伪乃至功利意识。然而临到晚年,郭沫若仿佛又回归到童少年时期的幼稚,忘却了自己曾在“成熟”时期所说的“我们要向杜甫学习,也要向李白学。

《李白与杜甫》的出版,颇令时人侧目。但在文禁森严的时代,鲜有公开评价者。结束之后,论者骤增,但多为批评之声,盖源于该书对“诗圣”杜甫的贬低,以及对该书写作动机的猜测。时至今日,对《李白与杜甫》辩驳和评论,仍屡见不鲜。统观之,多数论者着眼之处,是该书鲜明的“扬李抑杜”旨向。有人说,喜欢“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而不喜欢杜甫,郭沫若“扬李抑杜”,是打着反潮流的旗号,投上之所好。有人反驳说,郭沫若本身就一贯喜欢李白而不喜欢杜甫,早就反感“千家注杜,一家注李”的学术局面,故而大做翻案文章,与关系不大。还有人说,郭沫若对杜甫也有过公允的评价,但因反对把杜甫当作“圣人”、“图腾”,故有矫枉过正之举[4]。

可以说在此问题上,论者纷纭、莫衷一是。粗略来看,人们的观点可大致分为两派:一派以同情的态度追源溯流,为郭沫若的“扬李抑杜”辩解;一派因《李白与杜甫》的“抑杜”和“悦上”倾向,痛加驳斥。可以说,不论是褒也好、贬也罢,人们是围绕着对“李、杜”孰优孰劣的评价,来切入这部著作的。或者说,大多数人是从学术的视野,以专业的眼光来考量《李白与杜甫》。因为在人们眼中,《李白与杜甫》首先是一部学术著作[5]。这当然没有什么错。看看该书对李白出生地、家世的考证,对李白家室的索引,对李白政治活动的梳理,对李杜思想和信仰的考释,甚至对李杜疾病和死因的研究等等,无一不是学术问题。

结论

总之,《李白与杜甫》,是一部寓复杂人生况味于学术的真诚反思之作,是仕途疲倦、步履蹒跚的郭沫若,在进退两难的宦海浮沉后,做出的清醒自嘲与内省。这,是感时伤世、感时伤怀的郭沫若,面对大浪淘沙的历史风流人物,发出的遥遥心灵感应!这,是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郭沫若,面对悠悠千古的长空皓月,发出的世事沧桑、人生无奈的万般感慨!(作者单位: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刘茂林.如今了然识所在――再论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J].郭沫若学刊,2010,(2).

[2]中国郭沫若研究会.郭沫若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3]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西安: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05.

诗人杜甫简介篇6

摘 要:晚年的杜甫流寓湖湘的两年中,羁绊旅途,形迹衰朽,颇受生存危机和精神失落的折磨。但他始终坚持“奉儒守官”,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在此期间创作了不少饱含政治情怀的不朽诗篇且具独到的特点,以此可以反驳历来认为杜甫在湖南飘零期间政治情怀淡薄的观点。

关键词:杜甫;湖南诗;政治情怀

一、杜甫的湖南诗

杜甫晚年居无定所,穷困潦倒。唐大历三年(公元768年)不堪孤苦的杜甫离开夔州远赴江陵,打算经江陵借道襄阳返回中原,以了叶落归根的夙愿,于是起程返回河南老家。但因他故,只得漂泊岳阳、衡州、潭州,于是开始了湖湘漂泊之旅。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四月,藏在潭州作乱,杜甫于是携家南逃。“五十白头翁,南北逃世难”。然而“乾坤万里内,莫见容身畔”(《逃难》)[1]。在洞庭湖和湘江上漂泊的三年,江水陡涨,交通不便,食物的匮乏严重威胁到了老杜一家的生命,于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秋冬之际病死在湖南。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杜甫写诗一百五十首,后人称之为“湖南诗”或“湖湘诗”。元人方回论及杜甫晚期诗,认为:“大抵老杜集,成都时诗胜似关辅时,夔州时诗胜似成都时,而湖南时诗又胜似夔州时。一节高一节,愈老愈剥落也。”[2]可见湖南诗为杜甫的创作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二、杜甫湖南诗中的政治情怀

当时北方战乱未息,诗人萍踪无定。光阴荏苒,老之将至,乡愁袭来,倍觉孤苦。所以写出的诗必然于字里行间中反映出当时寂寥的心境。

被凄凉愁苦萦绕的诗人此时的政治情怀又是如何呢?杜甫在蜀入幕仅仅做了六个月的幕僚,便辞了官回到草堂。杜甫晚年饱受生存危机与精神失落的双重压迫,不少人由此认为此时的杜甫在生活上都自顾不暇又何谈心忧天下?

在湖湘这段漂泊的岁月中,战乱频仍,知交凋零,年岁渐老,疾病缠身,阅尽了人世沧桑的诗人,在他晚年的声声唱叹中给我们留下一个孤独而崇高的身影。只是杜甫并没有忘却对天下苍生的怜悯,重展政治理想的星火仍在燃烧,无论身处何境,他都丢不掉早年立下的“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的志向。元人方回对杜甫的坎坷境遇给予深切的同情,对其“流离颠沛不忘君父”的胸怀充满敬佩。如评《正月三日归溪上有作简院内诸公》诗云:“老杜平生流离虽多在郊野,而目击兵戈盗贼之变与朝廷郡国不平之事,心常不忘君父,故哀愤之辞不一,不独为一身发也”[4]。杜甫在《江汉》一诗中云:“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5]。不难看出诗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态度。虽然时日无多,可是还想着为国家干做一点贡献。方回在《瀛奎律髓》中也评道:“中四句,用云天、夜月、落日、秋风皆景也以情贯之,‘共远同孤,犹壮欲苏’八字绝妙,世之能诗者不复有出其右。公之意自比于老马,虽不能取长途而犹可知道释惑也”。[6]

杜甫关怀和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集中表现在揭露、控诉过重的剥削、压榨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上。公元768年,杜甫顺江东下到了岳州,暮冬时节,写了《岁晏行》:“去年米贵缺军食,今年米贱太伤农。高马达官厌酒肉,此辈杼轴茅茨空”[7]、“况闻处处鬻男女,割慈忍爱还租庸”[8]、“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9]。杜甫这时拖着多病残躯,挈妇将雏,挣扎在湖湘旅途之中,当他看到当地人民被“征求贫到骨”,甚至到了卖儿鬻女偿租还债的地步,还听闻“石间采蕨女,鬻市输官曹。丈夫死百役,暮返空村号”(《遣遇》)[10]的人间悲剧,于是忍无可忍地抱病挥笔,写出控诉统治者残酷剥削罪行的著名诗篇,并发出了“何时终”的极其沉痛的感叹!愤怒地指斥那些大大小小的统治者“贵人岂不仁,视汝如莠蒿。索钱多门户,丧乱纷嗷嗷。奈何黠吏徒,渔夺成逋逃”(《遣遇》)[11]。所以他极力呼吁“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宿花石戍》)[12]。诗人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念念不忘朝廷“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南征》)[13],“皇舆三极北,身事五湖南。恋阙劳肝肺,抡材愧杞”(《楼上》)[14]。对不能为国出力感到内疚。大历四年(公元769年),这是诗人人生中的最后时光,他仍然念念不忘致军安民的愿望。如他在这一年所写的《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涣侍御》一诗中说道:“附书与裴因示苏,此生已愧须人扶。致君尧舜付公等,早据要路思捐躯”[15]。如此坚韧持久、积极热烈的用世精神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可见杜甫在老病漂泊之中仍然心系朝廷,然而李唐王朝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满腔热血却加以漠视,他终究无人理睬,孤凄地客死江南他乡。

三、湖南诗中的政治情怀的特点(与秦蜀时期作对比)

在湖南时期,诗人也说:“圣朝光御极,残孽驻艰虞。才淑随厮养,名贤隐锻炉。邵平元入汉,张翰后归吴。莫怪啼痕数,危樯逐夜乌”(《过南岳入洞庭》)[16]。诗人透过个人的遭遇体会国家的不幸,把自己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由此可见,时世之忧和漂泊之悲一直是贯穿杜甫湖南诗的情感心态。但与秦蜀时期诗篇中抒发的政治情怀不同的是,秦蜀诗中的政治情怀,悲苦忧伤里透露出希望和自信;湖南诗的政治情怀则在悲苦忧伤中经常流露出近乎绝望的情绪。

诗人在《客堂》一诗中写道:“尚想趋朝廷,毫发裨社稷。形骸今若是,进退委行色”[17];在《赠郑十八贲》中,诗人也说:“心虽在朝谒,力与愿矛盾”[18]。然而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杜甫在蜀中闲居草堂时,听说有人建议置江陵(荆州)为南都,便深有感慨,而作《建都十二韵》一诗。诗的前半段表示在“苍生未苏息,胡马半乾坤”[19]的形势下来讨论“建都”荆州,是很荒谬的,它只能加重人们对时局的不安感和对朝廷的不信任感。“愿枉长安日,光辉照北原”[20],最后寄希望于皇帝能够醒悟,使大唐王朝收复河山重现辉煌。杜甫在蜀中写的《登楼》诗中有谓“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可怜后主还祠庙,日幕聊为《梁父吟》”[21]。对唐王朝可谓忠之至矣,希望人们就是对阿斗那样的领袖也一样要尊重他、拥护他。不难看出,秦蜀时期的杜甫,激越的政治热情中潜涌着无处不在的伤痛,而急切的恋主思阙中流露出诗人时不我待的悲伤之间也不乏对未来的期待。

不过在湖南的漂泊中,杜甫一开始就对漂泊的前程感到茫然“舟楫眇然自此去,江湖远适无前期”(《晓发公安》)[22],归去的念头常常浮现“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发刘郎浦》)[23],一样感受到漂泊的悲哀“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南征》)[24]。尤其是《晓发公安》中“邻鸡野哭如昨日,物色生态能几时?”[25]有一种天地凄惨、此生茫茫的不祥之感。此外如“中原未解兵,吾得终疏放”(《次晚洲》)[26]、“扁舟空老去,无补圣明朝”(《野望》)[27]、“乱离难自救,终是老湘潭”(《楼上》)[28]也都表现了某种程度的绝望。虽然杜甫也曾说过“留滞才难尽,艰危气益振”(《泊岳阳城下》)[29],但正如王嗣所云,“前诗‘才尽伤形体’,此云‘留滞才难尽’。后诗‘穷迫挫曩怀,此云‘艰危气益增’似为相左。然读谭、衡等诗,神王气壮,知非虚语。然亦因舟行向南溟而意激于鲲鹏之变化也”[30],说明诗人这种绝望的情绪是在特定环境中的一时兴起之语,并不能反映杜甫湖南时期的普遍心态。杜甫前后情绪变化的原因,当如浦起龙所说“涉历愈老,则悲叹愈多”[31]。随着岁月的推移,诗人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国家病入膏肓的现实,同时自己老病缠身,因此对未来渐渐丧失了信心。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的统治岌岌可危,各种社会矛盾并没有得到多少缓和。藩镇势力不断扩大,宦官弄权,民族矛盾加深,国事日非,危机四伏。杜甫身处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关头,就注定了他无时无刻都秉持那种关怀国家、民族命运,同情人民疾苦的精神。杜甫始终如一地怀着“兼济天下”之志,忠心耿耿地“谋其政”。即使是处于流寓湖湘形迹衰朽,贫病交加的境况下,始终以儒者自居,以兼济天下为己任,承担了难以言喻的责任感。即使是置身危难之地也无法忘却国家的命运,不仅无法获得心灵的解脱,反而更深刻、更清醒地体会到黎民的痛苦和忧伤。

参考文献:

[1] [3][5][8][7][9][10][11][13][16][18][19][20][21][22][23][24][25][26][27][28][29](清)仇兆鳌.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2073,1968,932,2038,1946,2089,1420,1473,1201,73,2029,1943,1943,1943,1959,1959,1965,1950,1997,2016,1951,1267,775,775,1130,1937,1939,1950,1937,1968,1973,1997,1945

[2] [4][6](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十、卷二十九)见《四库全书》集部,总集类.

[30] (明)王嗣.杜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374.

[31]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M].北京:中华书局,1977:202,823.

[32] 丘良任.杜甫湘江诗月谱(下)[J].湖南:长沙水电师院学报,1987:3.

诗人杜甫简介篇7

成都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居所。公元759年冬天,杜甫为避“安史之乱”,携家由陇右(今甘肃省南部)入蜀。靠亲友的帮助,在成都西郊风景如画的浣花溪畔修建茅屋居住。第二年春天,茅屋落成,称“成都草堂”。

在这里,诗人先后居住了将近四年,所作诗歌流传到现在的有240多首。由于成都远离战乱的中原,而草堂又地处郊野,因此诗人的生活比较安定,心绪也较为宁静,这就使他在草堂的诗歌创作大都具有田园风味,如《堂成》、《江村》、《春夜喜雨》等篇章都是如此。然而杜甫毕竟是一位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诗人,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与忧虑,使他始终不能忘怀现实。因此忧国忧民的诗歌作品,仍然是他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时期写成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恨别》、《病桔》-、《枯棕》等着名诗篇都是感人至深的现实主义不朽之作。正因为杜甫在成都的诗歌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后世把成都杜甫草堂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门

我们来到草堂的正门,就看见一条波光翻翻的河流从门前环流而过,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浣花溪。

说到“浣花溪”这个充满诗意的名字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呢。相传唐时溪边住着一位姓任的姑娘,貌美而心善。一天,她正在溪畔洗衣,走来一位浑身疮疥的和尚,行人都躲得远远的,唯有这位任姑娘不避让。于是那和尚脱下沾满脓血的架裟求她浣洗,任姑娘欣然接受。哪知架裟一入水,霎时满溪泛起莲花朵朵,再看那和尚,却早已不知去向。人们十分惊异,就把这条河命名为浣花溪了。

其实,浣花溪的得名与任氏无关。比较可信的说法是,因为当时沿溪居住者多以造纸为业,他们取溪水来制十色彩笺,“其色如花”,溪因此而得名。浣花溪在唐代江阔水深,能行大舟,溪畔风光秀丽,杜甫的一首《绝句》作了生动的描绘:“两个黄鹏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成都西面为岷山山脉,古代空气澄净,能远眺雪山),门泊东吴万里船(浣花溪属长江水系,由此乘船出府河可直下东吴)。正门匾额“草堂”二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这副对联,是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它点明了草堂的地理方位:“万里桥”就在现在的南门大桥,史载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韦出使东吴,在此设宴饯别,诸葛亮深感费韦此行路途遥远,联吴抗魏任务艰巨,故说道:“万里之行始于此。”桥因此而得名。草堂正在桥的西边;“百花潭”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的地方,它的得名有人说是因为这里水浅滩急,翻涌起一片浪花好似百花开放;又有人说是因当时浣花溪畔花树繁茂,“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陆游诗)花飞花谢,满潭溢香。所以,草堂正在潭的北面。而不是成都现在的百花潭公园,现在的百花潭是清人黄云鹄寻访古百花潭旧址时,听信当地人随口所言而树碑误定的。

步入正门,我们看到整个庭园竹树成荫,绿水萦回,一派自然天成的清幽景色,这正体现出杜甫的诗意:“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

迪庆香格里拉导游词 ·蜀南竹海导游词 ·九寨沟(五彩池站到长海)导游词 ·海螺沟导游词

大廨

“廨”是官署,古代官吏办公的地方。由于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

厅中的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着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我们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二百多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巩县,770年因贫病交困,死于湖南湘江的一条船上。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王朝。由于他具有“致君尧舜上”的远大政治抱负,却始终得不到重用,一生颠沛流离,饱经忧患,因此,能更深刻地认识到当时社会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弊端,体验到下层百姓生活的艰辛和困苦,并用诗歌把这一切反映了出来。他传世的1400多首诗,大都是这种反映现实、忧国忧民的不朽作品。如“三吏三别”、《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等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名篇。因为杜甫有着深沉而博大的思君、忧国、爱民的情怀,还因为他的诗歌代表着中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所以后世把他尊为“诗圣”。叶剑英元帅曾撰书对联评价说杜甫写诗,笔锋直指社会弊端与逆臣贼子,他的爱国忧民情怀与日月同辉而长存天地间。这正是对杜甫的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的极高评价。

大廨东西两壁还悬挂有一副清代学者顾复初的名联。上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意思是:我(作者)与你(杜甫)生活在不同的朝代,试问这人杰地灵的神州河山,古往今来,在众多诗人墨客中,能有几个像你我这样才华横溢、立志报国?但却不能为世所重,只能如蜷龙卧虎,不得伸展凌云壮志! 下联“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是说:您杜少陵先生和我一样,也是流寓作客在蜀中,但您却留下了这座伴随着明月清风而流芳千古的草堂,与天地共存。言外之意是同为流寓,我的命运更为不幸,什么也没留给后人,身后只能是形销而迹灭了。可是作者却没有想到,正是因为撰写了这副对联,所以他的名字竟得与草堂共存。这副对联写得非常含蓄婉致而耐人寻味。1958年毛泽东同志游览草堂时在这里仔细观赏,久久沉思。郭沫若称赞它是“句丽词清,格高调永”。您能品出它的独特韵味来吗?”大廨内还可以看到杜甫草堂全景图。杜甫于公元765年春天离开成都,顺长江向东飘泊。诗人离去不久,草堂便毁损颓败。

五代时,诗人韦庄在成都做前蜀政权的宰相,他寻找到“柱砥犹存”的草堂遗址,便“重结茅屋”来表达对杜甫的怀念之情。北宋元丰年间(11世纪),成都知府吕大防再次重修,并把杜甫像画在墙壁上,使草堂具有了纪念祠堂的性质。以后历代,草堂多次重修,其中最大的两次,是在明代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代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草堂的规模和布局。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变,杜甫当年“诛茅初一亩”的草堂故居,已成为今天供人们瞻仰、凭吊“诗圣”的纪念性建筑群,面积也扩展到240多亩(包括建国后扩建的梅苑与原草堂寺)。由于它既是诗人的故居旧址,又具有纪念祠堂的性质,因此整个园林与建筑便有机地融汇了这两者的特点: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不作雕梁画栋的处理,也不很高大,而是接近于民居;建筑格局则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始终,主体建筑从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到工部祠都在这条线上,两旁以对称的附属建筑相配,其间又有溪流索回,小桥相连,竹树掩映,显得既庄重肃穆,又清幽雅洁;漫步其中,我们不仅可以瞻仰凭吊诗圣,表达心中的敬意,还可以返璞归真,发思古之幽情。所以说,草堂是纪念性建筑与园林景观相结合的成功典范。

诗史堂

诗史堂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建筑。因为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诗史”,建筑以此为名。

厅堂中央,安放着我国着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塑像两侧是朱德同志撰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着千秋。”这副对联道出了杜甫和他的故居草堂在人们心目中崇高而不朽的地位。

诗史堂内还悬挂有现代着名史学家、文学家、诗人及书法家郭沫若撰写的对联:“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此联高度概括了杜诗忧国(上联)与忧民(下联)的两个方面,内容深刻,对仗工稳,书法潇洒而富激情,历来受到人们的称道。

水槛和柴门

出诗史堂,我们看见一条小溪穿插在建筑群之间,上面有一座小石桥勾连交通。小桥左侧竹丛中,有“水槛”横跨溪上;过小桥,“柴门”迎面而开。“水槛”与“柴门”都是当年杜甫的草堂曾经有过的建筑,杜诗中有“新添水槛供垂钓”、“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描述。所谓“水槛”,就是搭在水亭上的木栏,“柴门”也不过是茅屋的篱笆门,可以说都是很简朴的,远不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现在的“水槛”与“柴门”,是后人重修草堂、扩大庭园时所造的象征性建筑,但我们仍可以睹物思人,想象出当年诗人在这里迎送客人或凭栏垂钓的情景。柴门楹柱上悬挂着明人何宇度撰写、今人陈云诰补书的一副对联:“万丈光芒、信有文章惊海内;千年艳慕、犹劳车马驻江干。”对联构思非常巧妙。上联“万丈光芒”,出自唐代着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而“信有文章惊海内”与下联“犹劳车马驻江干”,则出自杜甫《宾至》诗中“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两句。杜甫诗的意思是:我哪有什么名篇佳作震动天下呢?既然如此也就空劳宾客乘着车马到江边来相访了! 这本是诗人的自谦之语,但何宇度将两句诗各改动了一个字:把“岂”改为“信”(信,确实、果然之意),“漫”(漫,徒自、枉自之意)改为“犹”(犹,还、仍之意),整个对联的意思就变成了赞誉之辞:您先生的大作确实称得上光芒万丈,可以震动海内,因此千年之后人们仍然怀着景仰倾慕的心情,乘车骑马来到浣花溪畔,瞻仰您的草堂故址。不是吗,我们今天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不远千里万里来游草堂。可见对联作者还是很有“预见”的呢!

碑亭

工部祠的东边有一间小小的茅亭,内立石碑一通,上刻”少陵草堂”四字,也是果亲王的手迹。

“少陵”本为地名,在西安市南长安县。那里原是古代杜伯国的旧地,汉宣帝死后葬在那里,其墓因此而称“杜陵”,宣帝许皇后的墓在附近,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少”即“小”之意)。杜甫远祖就是“京兆杜陵人”,他自己也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人们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了。前面已经说过,杜甫的茅屋早已毁坏。

公元761年秋天,一阵大风把他苦心经营的茅屋吹破,才使诗人写出千古不朽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表现的那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忘我精神,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己!当然,也不难看出这茅屋是很不结实的。杜甫离去后,草堂破败,经后人多次重修,已成纪念祠宇,再难觅“茅屋”踪迹,而建造这座草亭,其用意就是以此引发人们对昔日那简朴自然的草堂的联想。看来这个目的是达到了,许多游览草堂的人都要在这里摄影留念,就是最好的证明。

茅屋景区

游览草堂不能亲眼目睹杜甫写出不朽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那座名扬古今的茅屋,怎么讲也是一件十分令人遗憾的事情。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使大家更好地领略当年杜甫的生活环境,杜甫草堂博物馆于近年重建了一个“茅屋景区”。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依据杜甫诗歌的描写以及明代重修草堂时的格局恢复重建的“茅屋景区”。景区内溪流环抱,绿树成荫,竹篱柴扉,芳草青青,营造出“舍南舍北皆春水”、“清江一曲抱村流”、“卜居必林泉”、“柴门古道旁”、“野老篱边江岸回”、“草深迷市井”等杜甫诗句描绘的郊野景象。推开咿呀作响的柴门,左植”四松”,右栽“五桃”,古楠接茅亭,绵竹上青霄,菜圃青青,药栏郁郁,诗人的老妻所画的棋盘仍留在石上,他的小儿女垂钓的钓丝还倚靠在篱边……,所有这一切,都使人感受到诗人生活在这里时那种浓浓的田园情趣。而依川西乡间民居风格建造的简朴茅屋,又印证了杜甫“熟知茅斋绝低小”的描写,令不觉间吟诵出杜甫的《江村》诗:“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诗人杜甫简介篇8

摘 要:杜甫的《登岳阳楼》是众多与岳阳楼有关诗文中的佼佼之作,写于杜甫晚年时期,凄苦的晚景,多难的帝国,让杜甫的诗篇中充裕着浓浓的悲情。诗篇中写景的诗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历来为人所称道,状写洞庭气象之盛大,雄跨古今,颈联感怀个人身世“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得甚为孤苦,这盛大的气象与孤苦的个人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杜甫的情感并不只于个人孤苦之情,又转而写到“戎马关山北”的国事之伤,一位处境困窘的老人的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诗人“凭轩涕泗流”的悲痛,流露的不仅仅是个人身世之悲,更有博大而深层的爱国爱民之情,而这正是杜甫不同于其他诗人的伟大之处。

关键词:雄浑壮阔;晚景凄苦;忧国伤时

杜甫的《登岳阳楼》被选入新课标高中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诗歌之部”的第二单元,属于“自主赏析”篇目。这首诗写景意境开阔,境界雄浑,是描写洞庭湖的名篇,也是杜甫五律之中的优秀篇目。“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这里的“五言绝唱”,指的就是杜甫的《登岳阳楼》,此诗写于唐朝大历三年,即诗人逝世前一年,当时诗人五十七岁,已由蜀中一路漂泊到了湖南一带,与家人寄身于一叶孤舟之上,晚景凄凉,登上岳阳楼,有感于雄浑壮阔的洞庭美景,将深藏于新的悲痛倾注于笔端,诉诸文字,字字蕴藏着诗人心中之悲,句句由血泪写成,也让我们看到了杜甫的伟大。

杜甫早年就有游览名山大川之愿,二十岁开始先东游吴越,五年后归洛阳应举不第,后漫游齐赵,途中先后与李白、高适相遇,三人同游梁、宋。对当时的千古名胜――岳阳楼,杜甫也是神往已久。岳阳楼,下临洞庭湖,为观赏洞庭湖水的最佳之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仇兆鳌《杜诗详注》“‘昔闻’,‘今上’。喜初登也”,“昔闻”说的是早年向往;“今上”,如今登上岳阳楼,此时诗人已五十七岁,人生暮年,今昔对比,写出了诗人多年夙愿得以实现,终于登上岳阳楼的喜悦之情,然愿望实现时间过于长久,却将这份喜悦冲淡了许多,更添了一份沉郁。彼时虽不至于“万方多难此登临”,但身处唐朝后期,国势衰微,战争仍时有发生,各地动荡不安。诗人到此之前已在异地辗转漂泊多年,本在成都草堂定居,后因蜀中动乱,从四川顺流而东,本欲绕道还乡,却又逢吐蕃叛乱,只能改道湖南,抵达岳阳时只有一叶孤舟容身;半生奔波,颠沛流离,生活困窘,仕途上亦一事无成,这样的社会背景和人生经历让诗人登临的喜悦之情中更蕴藏着无法诉说的悲情。在此种情形之下,登上早年向往多年的岳阳楼,不过是半生苦难中一点点让诗人暂时忘却烦忧的快乐之事罢了,这短暂的快乐也便平添了几许沉重。这两句平平无奇的叙述中蕴藏的情感非常丰富,似喜实悲。

在湖南岳阳楼,俯瞰洞庭湖,可谓漫无边际,碧波万顷,水雾弥漫,气象万千。诗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状洞庭之景,吴、楚在这里被分割成两地,天地日月都似在水中漂浮。“吴楚”,春秋时期的古国名,其地理位置大约以洞庭湖为界,吴国在东,楚国在西。“吴楚东南坼”,承首联“今上岳阳楼”而来,描写岳阳楼上所观洞庭湖的壮阔之景,“坼”,裂开之意,洞庭湖犹如一把巨斧,以开天辟地之势将吴、楚两地分割,这是从地理位置上极言洞庭湖面积之广阔;“乾坤日夜浮”,通过写天地、日月星辰都在其中沉浮,运用夸张的手法,从洞庭湖水囊括天地的角度来表现洞庭湖水域面积之广阔。《水经注》上说,洞庭湖“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此两句诗虽未直接刻画洞庭湖水宽广无垠之态,却更能让人感受到洞庭湖雄浑壮阔的气势,其壮阔的境界胜过孟浩然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深处乱世之中,杜甫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其笔下流淌的景都蕴含着诗人心中的情,如“三峡星河影动摇”,诗人笔下之景,处处含情。此联诗句写景,“坼”,虽引申为“划分”的意思,但其本意为“裂”,给人以山河分裂之感。“浮”,“漂浮”之意,写出了洞庭湖湖水涌动之态,但亦有“沉浮”之意。因而,此联虽写洞庭湖雄阔的气势,但也给人一种悲壮之感,似乎当时的大唐王朝就如吴楚一般被战火分割,国家命运、百姓存亡就如那水中的天地日月一般载沉载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字”,即书信;“有”,即“唯有”之意。“无一字”,意思是一字也无,音讯全无之意;“有孤舟”,是唯有孤舟,即只剩孤舟之意。诗人多年漂泊在外,因躲避战火辗转各地,漂泊多年,往日的亲朋好友早已失去了消息,故乡也音讯全无。朋友零落,自己既无法得到物质上的资助,也无法诉说自己漂泊的孤苦之情,以获精神上的慰藉。更何况当时诗人已五十七岁,身患重病,左臂麻木,右耳已聋,仅靠印药维持生命,带着妻小只有一叶孤舟可以容身。这两句诗是对诗人当时现实生活的直述:诗人年华老去,白发苍苍,一生渴望能够为国效力却只能对天长叹,理想壮志无法实现;战事频仍,国家多难,亲友离散,也不知是否有再相见的那一天;年老力衰,生无着,寄身孤舟,晚景凄凉;居无定所,跟着自己的家人连安身之所都没有;体弱多病,更不知生命还有几何,壮志无望。此联虽只有十个字,却道出了诗人心中的无限悲苦之情。尽管诗人晚年孤苦无限,人生之悲苦遍尝,写入诗句却并不多着墨,只用了简短的十个字“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与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分不开的。这十个字所写的不仅是杜甫晚年的生活境况,也是当时饱受战乱之苦的天下芸芸众生的写照,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戎马关山北”。当时吐蕃侵扰宁夏、陕西一带,已处风雨飘摇之中的大唐王朝匆忙起兵抗敌,尽管诗人当时已经流落到了湖南一带,远离了外族侵扰的边塞,但当消息传来时,“不在其位”的诗人仍忧心不已。他“忧”的不仅是国家局势的动荡,更是对饱受战火之苦的百姓的同情,忧心百姓又将深受战乱之苦,兵乱之祸。“凭轩涕泗流”“凭轩”,依靠着窗户;“涕泗流”,涕泪纵横。登楼远眺,相信诗人想看到的,不仅有战火再起的边塞,还有自己一心希望能够为之效力的政治权利中心――长安。诗人面对壮阔的洞庭湖美景,想到自己半生经历的种种苦难,想到社会的动荡百姓的苦痛,这位忧国忧民的诗人老泪纵横,也只剩两行热泪。一介平民,仕途无望,身处困境,饱经沧桑,朝不保夕,人命危浅,晚年的杜甫处境已经艰难到连承受痛苦的身体都没有,然而他心中牵挂的仍旧是他的国、他的民,让他在岳阳楼上遥想着北方涕泪纵横,狼狈不堪,这狼狈让世人看到了一个悲情的杜甫,更让人看到了一个大写的杜甫!

《登岳阳楼》全诗四十个字,字字含情,字字是诗人血泪汇成,将诗人身世之悲,家国之忧,与“浩浩汤汤横无际涯”的洞庭湖水融为一体,诗人悲不可抑,读者为之落泪。

参考文献:

1.徐炼.读杜甫《登岳阳楼》[J].语文讲堂,2004(12).

2.戴琼媛.一曲博大而悲恸的挽歌[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6).

诗人杜甫简介篇9

学生要开展自学,就必须要有相应的“利器”,而预习案正是学生自学的“利器”,通过预习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重视自学目标的设计

在设计预习案时,必须要注重自学目标的设计,让学生们明白应该将自学的精力放在什么地方,做到有的放矢,也就是要通过预习案告诉他们本课的重点、难点 ,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会学生自学的主要方法,即对学生进行学习内容和方法的指导。例如,九年级《登楼》一文,预习案可以这样设计:自学目标:(1)了解杜甫写作此诗的历史背景;(2)搜集杜甫简介以及其它重要作品;(3)了解杜甫写《登楼》时的心情;(4)诵读、品味诗歌,体会古典诗歌之美。学习内容:(1)杜甫登楼看到的景象;(2)体会杜甫当时的心情,弄懂诗人想表达的感情。通过对以上学习内容的分析和阐述,让学生学会分析课文,进而全面把握文章的内容。

(二)预习案设计应该具备的特点

设计预习案需要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材,所设计的问题要巧妙,要难易适度,学生“跳一跳才能摸得到”,即设计的问题必须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获取答案,避免毫无思维含量的提问。例如,《致女儿的信》一文,倘若在预习案上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作者是谁? 学生一看到这个问题,就会立刻想到课本上现成的答案,而且他们会认为只需要找到答案就完成任务了,这样的预习设计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思维惰性,不利于对他们的自学习惯的培养,根本就达不到导学的目的。

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尝试的关键。

(一)引导、点拨解惑

教师的点拨解惑不是课堂上的“独角戏”,以学定教重在引导、点拨,不是把现成的答案随便的呈现给学生。而是需要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尽量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再分析、再讨论、再归纳,使学生逐步登上最后一个台阶,得出正确的结论,最终自我解决问题。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奇妙的克隆》一文时,有位学生突然间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老师,既然拥有克隆技术,为什么不把那些珍惜的动植物进行克隆呢,这样不就不会出现动物灭绝的现象了?面对学生这样的提问,教师并没有从正面进行回答,而是机智地抓住了课堂生成的这个新问题,从侧面对其进行重新提问:同学们,要是你们身边是一些克隆的人群,同样的人、同样的思想,你们的生活秩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你能谈谈克隆技术带来的利与弊吗?并就这些问题分小组进行探讨,这样不仅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还激发了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的极大热情。

(二)利用测验解惑

在预习案中还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就是测验。通过当堂测验,教师能够准确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到薄弱环节,也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还没有掌握的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知识。对于测验内容的选定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分级,为每一个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合适的题目,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从测验中有所收获。 导学测验设置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是否能够有效的检测出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端午的鸭蛋》一文,设计预习案时,教师应该结合文章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的首句:“家乡的端午,很多风俗和外地一样。”“我的家乡是水乡,产鸭。” 设计这样的问题:一、介绍你家乡最有名的特产,二、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风俗习惯。以此来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提高。

诗人杜甫简介篇10

人物传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青少年阅读名人传记,不仅可以丰富历史、文学知识,而且对激发志气、培养健康的人格、增强克服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增长应事接物的智慧、提高写作水平都会有一定的借鉴启迪作用。

知名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推荐的“榜样的力量”名人传记读本中,有一组包括《屈原》《李白》《杜甫》《鲁迅》《托尔斯泰》等小学生比较熟悉的12位中外文学家的传记读本。丛书以人物的标志性年代为切入点叙述故事,语言通俗易懂且富有文采,是适合六年级孩子阅读的优秀人物传记。

本设计旨在以《杜甫》为例,教给学生:阅读文学家传记时应关注人物的经历、作品等方面的内容;要善于把人物的作品跟经历联系起来、把阅读前后不同的体会联系起来,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人物。

【活动目标】

1.了解杜甫坎坷的一生及其创作成就,体会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2.初步学习文学家传记的阅读方法,激发阅读兴趣,引发阅读系列作品的欲望。

【活动准备】

1.阅读前――阅读课上简单导读,重在激趣,明确阅读时重点关注的内容。

2.阅读中――阅读课上与课外时间自由阅读全书;阅读课上读读杜甫的诗,挑选最喜欢的一首,写写读《传记》之后新的了解(写在贴纸上,贴在书中相应位置)。

3.卡纸、记号笔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 “草堂”图片,引读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2.明确本次活动内容:聊杜甫,吟杜诗,感受千秋诗圣的风采。

二、画一画,写一写

1.出示李白和杜甫的画像,说说哪一位比较符合你心目中的杜甫形象。

2. 回顾:本书的编者把诗人的经历和诗歌创作分为哪四个时期?

3.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

(1)一个小组带着作品上台展示,并派代表发言。

(2)其余小组发表不同的看法,进行补充。

5.小结阅读方法:阅读文学家传记,要关注文学家的经历和他的创作。

(设计意图:把握与传主相关的重要事实,了解传主的生活经历或人生轨迹,是阅读传记最基本的要求。画经历图、写人生大事这项小组活动内容,不但可以让杜甫一生的经历在学生的脑海中变得更加清晰、立体、丰满,还有助于培养学生把握整本书内容的能力、思考辨析的能力。)

三、吟一吟,聊一聊

1. 做游戏:“杜诗”对对碰。

(1)学生自定游戏规则。

(2)师生互动对诗,并把诗题贴到相对的创作时期上去。(板书附后)

2.体会杜诗“穷而后工”。

(1)观察黑板上共同完成的诗人的人生经历和诗歌创作图,说说发现了什么。

(2)小结:人生的最低谷,却是诗人创作的最高峰,经典诗作层出不穷。感谢苦难磨砺了杜甫,给人间送来了好诗。

3.小组活动。

4.集体交流。

鼓励学生积极回应,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交流氛围。

(设计意图:学生原本就有所接触的杜诗,在杜甫的传记里又重新读到了。学生在备觉亲切的同时,也读到了诗歌背后的故事,品到了诗句蕴含的情感,自然就会产生与人分享的需求。这种分享必定是有感而发、真情流露的。)

5.总结提升。

(1)说说杜甫被称为诗圣的原因有哪些。

(2)阅读此书编者对诗人的评价。

总的说来,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在诗歌艺术方面,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给后代诗人以广泛的影响。

6. 小结阅读方法。

把人物的作品和经历结合起来,把阅读前后不同的体会联系起来,对作品会有更深的了解,对人物会有进一步的认识。

(设计意图:《杜甫》这本书在叙述上的显著特点就是用讲述诗歌创作的一个个故事来铺陈人物的经历、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学生有所接触的诗歌入手,引导学生主动将作品和经历结合起来,把阅读前后不同的体会联系起来,在“吟”和“聊”中了解诗人的经历同诗风的关系,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体会阅读传记作品的意义。)

四、延伸拓展

1.聊题外话。

可是,这么一位才华横溢的大诗人,终其一生也没有机会施展才华、实现报国之志。我很遗憾,你们遗憾吗?那就让我们聊个题外话,假如杜甫穿越到了现在,你会建议他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

(设计意图:基于书本阅读,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杜甫,丰富学生对杜甫的认知,体会到班级读书会的魅力。)

2.推荐阅读。

(1)出示古今中外文学家传记读本:《屈原》《李白》《苏轼》《冰心》《鲁迅》《老舍》《莎士比亚》《托尔斯泰》《高尔基》《海伦・凯勒》。

(2)说说最想读哪本,想了解些什么,打算怎么读。

(设计意图:实现读法迁移,引发学生对阅读文学家传记的兴趣。)

板书:

【整体思考】

一、制订“共读一本书”的整体阅读计划

如何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共读一本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这是一个美妙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合理安排、耐心引导的过程。因此,师生共同制订了《杜甫》的整体阅读计划:导读课――粗略浏览读本,发现人物传记的文本特点,谈谈最想关注的内容;自读课――自由阅读,挑选一首最喜欢的杜诗,在贴纸上写写自己阅读之后新的了解。通过谈话了解学生阅读时存在的疑惑;班级读书会――围绕几个话题组织全班性的交流讨论,感受千秋诗圣的风采。逐步推进的阅读计划,促使学生深入阅读思考,变“浅阅读”为“深阅读”“慢阅读”,更加有力地保证了班级读书会的活动效果。

二、设计开放式的提问促进学生的思辨

一本厚厚的书读完,可供交流的话题有很多,必须从众多的内容中筛选出最具价值的内容来实施,聊书时才能聚焦重点,以少胜多。“杜甫曲折的人生经历”“你对诗歌的新了解”“假如杜甫穿越到了现在,你建议他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这些话题基于传记的文本特点,立足于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和背景知识,答案也不是唯一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展开了多角度、多方向的思维活动,聊书的过程就成了发展思辨能力、历练心智的过程。

三、鼓励小组开展协同分享的交流活动

小组分享是贴合阅读交互理论的、深受学生欢迎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也能拥有平时跟伙伴聊天一样放松的心情,能给予每个孩子均等的与同学交流的机会。课堂上安排了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活动的内容简洁明确,便于操作;活动后有展示有交流。组际间的竞争与共赢,牵动着每一个孩子的心。我惊喜地发现,在讨论“杜甫人生经历曲线图”的画法时,小组的每个成员边用手比画边说明理由,为形成小组共同的学习成果而努力着。在自由的分享过程中,观点不断融合、碰撞,使思想走向深刻,走向发散,不同的小组所画的杜甫人生阶段线条走向大体一致,但对于各个时期的画法,却有令人耳目一新的独到的想法。尊重而不偏执,共识与个性同在,人性中这些高雅美好的种子在学生心田悄然萌芽。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策略激发学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