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热点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16 12:11:24

法律热点论文

法律热点论文篇1

【关键词】

高校法律问题探析法务处

【正文】

当今,国内高校处于规模扩张和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见下图),正在经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办学到如今市场经济大潮下办学模式多样化的过程,教育资源大幅重组,办学自主空间变大,教学招生步伐变革加快,高校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同时高校也遭遇了日益增多的法律问题。正确认识和应对这些法律问题,对高校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998-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统计表

19981999200020012002

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人)10221942181319111396

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平均规模(人)33353815528958706471

招收全日制本专科生数(人)10836002754500376760046421005428200

校舍建筑面积(平方米)154000000259562300303362700

一、对高校热点法律问题的认识

高校由于一方面担负国家高等教育任务,明显具有公有事业性和一定程度上的行政组织性,另一方面随办学自逐步放开,办学模式、资源和渠道多样化、规模巨型化,也日益体现其作为特殊民事主体而具有的综合性、复杂性和遭遇法律陷阱时的严重性,因此可以把学校所主要面临的法律问题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基于公有事业性,体现其社会职能所面临的行政法意义上的法律问题;二是基于其作为超大性综合型经济实体,广泛参与经济活动所面临的民法意义上的法律问题。但就现实而言,后者对学校良性发展意义十分突出。

(一)、行政法意义的法律问题

虽然高校是否真正拥有行政权在学理上仍然有争论,但不断出现的学校官司却有力地证实这一现象的客观存在。其关键在于如何处理依法治教与办学自的关系、大学自治和司法审查的关系。

1.招生:

高校招生权目前的状况是“学校招生,教委监督”,自有所扩大并有继续扩大之势,招生权力责任相伴增大,实际上将演变成高校的一项重要的行政权。根据“公平、公正、公开”的法律精神,学校将受到更多更透明更强有力的法律监督。学校可能在招生宣传(不正确说明学校师资、规模、等次、费用等诱导考生)、录取标准(如不合理限制残疾、性别、地区、身高等)、录取程序(如不合理录取、退档、拖延、说明)、录取方式(暗箱操作、超标收费、附加条件之类)、录取错误等方面遭遇诉讼。

2.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上学籍管理、学位授予、毕业证颁发、学生处分等是典型的行政权力行使,因为它对学生造成的影响极大,直接涉及到学生受教育的宪法权利,但操作中又因为没有完整统一的程序机制,随意性大,容易侵害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会在被诉时因违反正当程序原则遭法院撤销。

组织考试也是学校经常性权力之一,因此考试的组织、准备、执行、评卷可能有违公平和公正,对学生影响也很大。

例:《中国青年报》曾发表了北大博士生刘燕文为学位与北大打官司引起教育界、法律界广泛关注的报道,以及此前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案,两案都是校方败诉。究其原因:

一是学校校内的自治性规范性文件中的有关规定与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如田永案,校方根据其制定的《关于严格考试管理的紧急通知》的规定,给予田退学处理,并据此不给填发“两证”,但学校的规定与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的有关内容相抵触,法院认定校方的紧急通知中有关退学的规定无效。

二是学校长期以来在做出涉及学生受教育权的处理决定时,程序上不规范。学生的被告知权、申辩权、申诉权得不到充分保证。这些都使学校在诉讼中增加了败诉风险。

近年还有武汉理工大学案(武汉市首例学生状告高校不颁发学士学位证书案件):原《武汉工业大学学分制学籍管理暂行条例》第四十五条,“在校期间受过留校察看处分者不能授予学士学位的规定”与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三十五条“具有学籍的学生,德、体合格,学完或提前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及格或修满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本科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的条件授予学士学位”的规定相抵触。本案终审结果表明,校方规定并不合法。一审判决校方败诉后,武汉理工大学向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被中院于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3.人事组织:

学校作为完整法人必须遵从劳动法的有关辞聘、加班、报酬、劳动保护等相关规定,而学校往往由于财力所限及追求发展而忽视职工权益而造成侵权;同时学校对职称评定、人才流动、干部任免、教工处分等问题处理违法可能被请求人事仲裁。

4.校内处罚

学校为数从多的规章制度规定了一些违章处罚措施如经济处罚、高倍赔偿等,甚至可能出现违法的人身限制、伤害等作法,这就必然面临一个如何协调规章与法律法规使之保持统一的问题,从制度违法到操作违法,无不是易引发诉讼的雷区。

(二)、民法意义上的法律问题:

1.高校作为一个法人应该在权利义务上与普通民事主体没有什么大的不同,但由于高校超规模的扩张,使学校经济权益和经济活动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

(1)综合性:高校涉及知识产权保护、非正常死亡民事赔偿、承包经营、后勤资产核算剥离、合作办学合作建设、招标采购、培训交流、商业借贷等一系列问题;

(2)巨额性:由于高校资源集中、投资增长、发展迅速、新开工项目多、对外交流范围长足进展,特别是在入世之后,经营教育理念深入人心使学校民商事活动体现出金额巨大的明显特性,上千万上亿的项目已不是新鲜事;

(3)辐射性:学校民商事活动开展与学校教学研各项工作息息相关,互为连环,互为依托,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会使学校不仅面临巨大的经济风险,而且会波及其它诸多方面,产生连锁反应,比如最近我校出现民工封堵洪美公寓大门事件,对学生教学考试、生活、管理都会产生重大影响,更严重可能会引发政治事件,如处理不当学校在经济损失之外还会陷入不良发展的恶性循环之中,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4)滞后性:高校因为受政策面影响较大,国家对高校发展往往先出台政策,再实践中逐步用法律手段约束,因此法律对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影响有滞后的特性,这点助长了一些人不顾法律,决策随意的倾向,到管理混乱,控制失衡,问题暴露的时候再亡羊补牢已经

2.主要问题:

(1)知识产权保护问题。高校特别是作为在部分学科有一定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和名牌大学,科研成果的保护、利用和转化问题将越来越突出。随着学校品牌的形成与发展,学校校名等教育资源被盗用、侵占案例将出现和增多;教师学生著作权保护以及职务作品与非职务作品识别工作将成为经常性工作;强势专业先进成果专利申请、保护、管理和实施,科学机密的法律保护会直接关系到学校学术科研的生命力;网络教育的开展也存在维护网络智力成果权的保护问题。

(2)非正常伤亡民事赔偿问题。由于师生员工人数众多,情况各异,非正常伤亡事件在所难免,而学校身处文化聚集区,人文思潮涌动,政治稳定成本很高,因此要做到既尊重事实,依法办事,拒绝不合法的赔偿要求,又要做到有利有节,注重社会效益,如果不加强研究,不正确处理,会使学校遭受不必要的损失,付出高昂的代价。

(3)校内产业经济实体体制问题:要正确认识学校和实体之间法律关系,明确责任和权利;正确处理控股参股、行政管理、社会保障,劳动人事、承包分成等一系列问题,保证校产保值增值,规避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4)后勤社会化问题:主要有以下情况:后勤人员和资金、财物如何合理计算,稳步剥离;后勤集团的独立程度、法人资格、与学校或与外来合作者法律关系的正确定位;如何在法律框架内对实行商业运作后的后勤适当控制。

在学生公寓问题上对于外来开发者法律资质调查,合作关系的性质认定,操作过程的法律监控,担保贷款的发放使用审查监督,办理相关法律证照手续等。

在政府参与的情况下,辨析政府法律作用,清楚其法律角色,排除纯政策困素干扰,减少滋意盲从。

例:据报道,为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武汉市新江汉大学2000年7月与湖北学府后勤物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协议书》,江大的后勤设施交由学府公司建设,在到期未能完工的情况下,控股学府公司的城明集团与新江大发生诉讼。本案中,学校提供土地273亩,由城明集团控股的学府公司投资1.7亿元实施建设,2001年10月底全部完工交付使用。《协议》还补充规定,工程建成后,由江汉大学与学府公司共同组成合资公司,管理经营学校后勤项目48年。

江大党委书记罗友松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工程不能如期完工,是由于承建方在建设过程中资金不能到位造成的。去年3-10月,因为城明集团资金不到位,致使工程时建时停,学校为保证工程进度,共贷款1.98亿元投入工程建设。

建设单位城明集团有关负责人则称:工程进度延迟的直接原因,是校方未能按期提供设计图纸。此外,校方未经城明集团同意,单方面与施工单位搞“双向承诺”,侵犯了该公司的建设项目管理权,同时造成投资失控、成本增加。

2002年5月30日,在城明集团撤诉、双方进行调解的情况下,江大进行了整体搬迁,但江大开学的日子是3月1日,由于新校区后勤设施未如期完工,学生没能按原定时间迁入新校。校方介绍,由于老校区部分图书和实验器材已先行搬入新校区,学校退租了部分学生宿舍,导致返校学生没地方住,开学后的教学受到很大影响。

(5)建筑施工、合作办学合作建设、招标采购、培训交流、商业借贷等各方面都存在很多法律问题。

比如:基建:从99年起,政府给高校改革办学以更多的政策支持,积极引导自主办学,扩招、银校合作等思路相继实现,计划主管部门也相对放松了对学校自筹基建计划的限制,给了学校一些自由度。使学校基建项目方面自主安排和选择度稍有提高。这一阶段起,学校可以安排一些切实提高教学条件以及改善学生生活条件的项目。但随之而来法律问题更加深入。

特别是新校园区的建设,资金筹措和资本运作是园区建设中存在的最主要困难和问题。园区主体工程和基础设施及公建设施的征地、建设,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前期,除政府及部门注入了部分建设资金外,学校将承担工程建设的大量经费,政府不可能全包下来,财政不好安排,只能适当补助或贴息,必须签订一定的银校合作协议,可能有的银行承认借贷的资金难以兑现,园区内学生公寓和办公、生活设施及园区内配套工程建设因为资金、合同争执等问题扯皮怠工跟不上等,在这一系列的环节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学校大局,损害学校利益,有时甚至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据《新闻周报》3月23日报道):大学城无序开发带来的不仅是非法滥占耕地、农民失地无作以及拖欠巨额债务,在那些已建和在建的大学城内,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也同时在愈演愈烈。经国务院再次下发停工令,南京江宁大学城里的6所大学工地才被迫停工。但是,因建大学城而带来的各种问题陆续浮出水面。近日,南京工程学院部分教职工投书该报,批评江苏省教育厅任意处置该校旧址的土地,严重损害了教职工利益。此前的2003年10月16日,该院在南京工程学院内举行了数百名师生参加的校内游行,强烈要求撤销155号文件,以后这样的游行又举行了两次。今年3月15日,本是南京工程学院领导与各位教职工早已约定的“对话”时间,但是教职工们临时被通知时间有变动,因为江宁分校区的新生们正在“罢吃”。起因是,学校的伙食费比外面高出两三成。无独有偶,在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也曾发生过类似“罢吃”现象。如今,新一轮的“罢吃”正在江宁大学城的校园内重演。南京工程学院一些教职工代表反映,如果教育厅和学校不听从广大师生的意见,他们将等到7月1日《行政许可法》生效时将教育厅和学院告上法庭,届时这一事件将有可能成为《行政许可法》实施后的行政诉讼第一案。

应对高校热点法律问题的方案

高校面临的众多法律问题,当然不是一朝一夕轻易就可以解决的,它受制于大的政策面的影响,拘束于法律环境的改善,有待于高校管理决策层法律意识的增强,尤其是有关方面能对高校处身风雨飘摇之中,除了大抓建设加快发展进程外,有清醒完整的认识,从而从组织、制度和管理等各个方面加强法律事务工作,早日纳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从组织上看,应尽快建立专门的学校法制或法务部门,作为直属校党委、行政的处级咨询、审核和决策机构,统一学校法务工作。

行政机关一般将专门处理法律事务的部门称为“法制处”,企业单位一般将相关机构称为“法务处”,学校却很少见类似机构,因此相比之下,学校在应对诉讼风险方面经验明显不足。

1.教训:高校日益朝自主方向发展,经济活动自由度越来越大,参与重大投资机会也越来越多,如果在任何一家比较规范的民营企业,有着相同规模的经济来往,很难想象它会在没有法律意见书的情况下签订一份重大合约,开动一项上千万的工程,没有独立会计师审计调查,也绝不会贸然与人合作或为之担保贷款,任何情况下不会将自己的公章发票交与承包方控制或滥用。而一些高校在一些合作、承包项目上可以说是有深刻的教训,影响巨大,后果或者说损失难以估量。

2.紧迫性:不少学校已经设立了政策法规室之类的机构,可以说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由于它不是一级常设专门机构,影响范围有限。因此基于高校近年遭遇诉讼或法律陷阱的现实,加之迫在眉睫的各高校新校园区建设工作拉开帷幕,学校如果意欲治本,应首先考虑系统性地解决问题,设立具有行政职能的法务处,以规范各项工作的开展,积极促成对学校重要经济活动、重点法律事件的高度关注和干预,正本清源,最大限度帮助科学与合法决策,及时疏理规章,矫正非法。

3.可能性:高校有一批熟悉学校情况和具备相当法律素养的教师等人员,他们不少具有律师、经济、投资、教育管理工作经验,有助于组成一个多元化和综合性的队伍。

(二)从制度上和管理上看,要建立事前防范、事中处理和事后追究的整体机制。

1.重在事前防范

高校无小事,不容耽误,否则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法务处的工作重在防范,首在防范,应充分利用高校现有法律空间,争取实现学校利益最大化。

(1)规章疏理、审核和备案。

“依法治校、规范管理,建立一套科学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系,是建设国际化、研究型、综合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重要内容”。2003年9月和11月,教育部分别下发了《关于加强依法治校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03]3号)、《关于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的通知》(教政法厅[2003]4号)文件,高校应按照教育部和学校有关依法治校、规范管理的精神和指示,积极推动学校管理制度建设,通过对现在法律文件框架的分析研究,疏理现在校内规章制度,并建立从报送、审议、审核到备案的校园“立法”程序,以建立和完善学校政策规章体系,逐渐形成一整套稳定的、科学的学校管理规则。

(2)文件政策的出台先经法律关。积极参与有关科技政策的修改和审订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建议,对影响师生员工个体权益或关系学校人、财、物等重要方面变化的相关政策文件的颁行,要充分尊重法律规定和程序。

(3)重要涉法事件的登记备案制度。的处理、非正常死亡案例的出现、涉及师生辞聘、入退学、处分等,均应由法务处备案调研,及时出台措施。

(4)重要项目的资信调查、立项可行性分析,法律风险预测到完整的法律意见书的出具,重要专家的资质调查与成果保护。

(5)对学校科研生产所涉知识产权的保护、利用、许可、实施提供咨询意见和方案。

目前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状况令人堪忧。大多数高校管理层和教学科研人员,都未把无形的智力成果当成财产权利,没有将之视为先进生产力要素加以认识保护;过于注重理论、成果评奖等指标评价体系,容易忽视让知识产权价值取向占主导地位;没有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既无机构设置,也无专兼职人员管理,在教学科研项目立项、攻关、研发、成果鉴定、技术转让等环节,没有相应办法来激励、监管、实施,易使有价值的知识产权流失;特别是在校名、计算机软件、作品、商标等,普通高校基本上没有建立保护制度,对职务技术成果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其后果是,科技人员在、申报成果、及时转让、学术交流与合作中,将没有申请专利或采用其它手段进行保护的技术成果公开;没有一定的约束制度,其后果是在职人员通过兼职、调动、离职、私下转让、许可等方式将学校的知识产权无偿使用;没有严格的档案管理制度,对职务与非职务的鉴定往往很难进行,另外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产生一定影响。

高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也是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最佳孵化器。有鉴于此,有关专家急切呼吁: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大力加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极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以及知识产权教育培训,信息开发利用、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利益分配和奖励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抢占学术制高点,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加快知识智力成果转化,提升高校教学科研能力。

(6)对学校办产业进行公司化重组和治理,使其具备完全法人资格,与学校从法律上剥离并良性运转。

校办产业在高校事业体制的框架内,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协调而有效运转的关键在于校办产业的法人管理体制的建立,从而确定产业在社会上的法律地位,明确校办产业和学校、产业管理部门、各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以及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责权利关系。

(7)组织选聘学校法律顾问,协助律师进行法律咨询,处理诉讼、非诉讼案件,维护学校的正当权益。

2.积极参与事中处理:

(1)尽力调解法律纠份,促成各方和解。

学校不是经得起缠讼的单位,因此法务处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促成和解,即保证学校利益不受无理侵犯,又要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影响;

(2)积极准备,认真参加人事和劳动仲裁。

(3)诉讼,必要时与相关律师对口联系做好工作。

3.全方位事后追究:

(1)追究责任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管理责任,总结经验教训。

(2)弥补制度缺失,补充和修正学校规范。

(3)及时提出“立法”建议。

2004-4-12

参考文献:

1.《1998-2002年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统计表》中数据来自中国教育部官方网站。

2.《三峡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地方合并高校可持续发展探讨》(张朔):(高校)应按照可持续发展目的性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民主管理、依法治校,保证发展的正确方向。

3.1996王轶状告安徽省招生主管部门招生赔偿案:此案涉及安徽财贸学院非正常退档。

4.1992年2月28日在《中国青年报》报道:河南省当年有二个同名为张志刚的新乡和洛阳考生参加高考,且同为理科考生,又均达到当年的自费生录取分数线,两个张志刚都应被河南师大录取,但事实上只有洛阳张志刚被录取。由于有关人员没有按规定程序办理手续,把录取通知书误发给了新乡张志刚。

5.刘燕文诉北京大学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1999-12-17。

6.田永诉北京科技大学拒绝颁发毕业证、学位证行政诉讼案北京科技大学:一审受理法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1999-2-14;二审受理法院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1999-4-26。

7.《中国教育报》2002年4月1日第2版:大学生自杀,作为学校本身,究竟该负什么样的责任?该不该给付赔偿金?从教育部到公安部,目前好像都没有关于此事的明确规定。只是有一个关于赔偿金的规定,据说是2000至3000元。但从记者采访的一些学校来看,不管是校方还是学生自己的责任,学校都给付了较高的赔偿金,远不止两三千元。有的学校为了尽快“了却”此事,甚至要花十几万元。

8.《楚天都市报》2002年3月2日《学生公寓未能如期完工新江汉大学难“乔迁”》、《湖北日报》2002年5月31日《1.5万名师生兴高采烈搬新家新江大开始全面搬迁》。

9.华中科技大学成立了“政策法规处”,其主要职能为:围绕学校重点工作和校领导指示,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为校领导科学决策提出建议和依据;研究符合国际化研究型大学要求的办学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承担学校改革与发展综合性政策研究和决策咨询任务;在学校领导下,与校内有关部处合作,修改完善有关政策、规章制度,协调、指导产业、后勤部处有关政策、规章工作;参与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受学校委托,聘请法律顾问,协助学校法律顾问处理有关法律事务等

10.2002年7月31日最高法院终审判决:山东省宏业房地产开发公司与山东大学土地补偿合同纠纷上诉案中,山东大学在移交的土地上存在瑕疵,在土地移交、《国有土地使用证》及《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办理上没有严格按照合同履行,存在违约行为以及存在不适当履行合同的问题,属违约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本案中,光案件受理费一项:山东大学一审负担97266元,二审案件受理费山东大学负担168848元。

11.摘录自华中科技大学政策法规处《2003年工作总结

法律热点论文篇2

关键词: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社会热点

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理论性的力量来改造人的心灵,就必须让理论知识显示出对现实社会的强大解释力。而跟踪社会热点,在教学中运用理论来分析解释社会热点事件,解答学生的思想困惑,把理论知识对社会实际的解释力、说服力充分发挥出来,是促进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一、关注热点,解答学生思想认识问题视角的意义

1 理论不解释现实,学生不相信,宣传就不能做到“进头脑”,实效性就不显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体系着眼于解决学生关注的思想认识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宣传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宣传灌输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效果。从党中央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来看,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解答学生思想认识中重大问题,是《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一个重要的教学任务。

2 不教会学生运用理论解释社会,学生没有思维判断力,即使有正确的价值观也不牢固

不含有能力教育的思想教育是失败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没有基本的思维判断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理论来分析解释社会热点事件,解答思想困惑,把理论知识对社会实际的解释力、说服力充分发挥出来。这样不仅能促进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信仰,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别力、选择力,从而更有效地实现《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目标。那么,为实现这个目标,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要采用什么视角,采取什么策略呢?

二、关注热点,解答学生思想认识问题视角下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思路与分工

1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选择教学内容的视角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内容要怎样选择?解析热点的角度与宣传灌输的角度是不同的。以往是通过从党的宣传需要灌输一些知识和理论给学生的视角来转化教材体系的。现在是这样一种新视角,即从理论联系社会实际出发,着眼于有针对性地解释社会现象,解答学生关注的思想认识问题的视角来转化教材体系,这是一个有探讨意义的新视角。

2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思路

在这种视角下,对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按照什么思路?在《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多广、覆盖面宽、教材内容多而且教学时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必须做到精选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3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内容体系在“关注热点,解答学生思想认识问题”中的分工

一门课程的知识理论不可能针对所有现实社会热点进行解答,对现实社会问题的释疑、解惑作用也会受到本课程教材内容的限制。对现实社会问题的研究和解释,是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协同作用而又有不同侧重、不同分工的问题。《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所应关注的社会热点、学生思想困惑与另外三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因为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目标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

三、关注热点,解答学生思想认识问题视角下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的实施步骤

总体思想是:宣传灌输应与解答学生思想困惑相结合,从引导学生解析现实热点,培养思维判断力的角度来转化教材体系,而不仅仅从宣传灌输需要的角度来转化教材体系。

以上思想的落实,可从三方面考虑:

第一,当前大学生的热点、社会热点有哪些?

第二,热点与教材知识理论的契合点在哪里?

第三,怎么在解析热点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判断能力?

1 实施步骤一:罗列

找出2010年、2011年的社会和大学生的热点问题、事件并罗列出来。

2 实施步骤二:寻求契合

找出罗列出的问题、事件中,哪些与教材的知识理论可以契合(在哪一章哪一节?哪一点可以契合)作为这一章的教学重点。

何谓“契合”?①可证实教材理论科学性的热点事件。②能被教材理论所解释的热点问题或事件。

有些热点与教材理论能契合,有些不能契合。不能契合的,讲不清的,不作为教学重点。把热点与教材理论知识的契合,具体化到:章、节、目、点。

3 实施步骤三:培养思维能力

节省时间的做法:以课堂提问与教师分析讲解事例来启发学生思考。

法律热点论文篇3

关键词:工程热力学;安全工程;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谭小群(1984-),女,湖南郴州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助教;刘英炎(1969-),男,广东茂名人,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高级工程师。(广东 珠海 51908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2-0141-02

工程热力学是安全工程专业比较重要的基础课,主要研究物质的热力性质,热能与其他能量的相互转换规律及其工程应用。通过该课程能为学生今后的专业课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安全专业是一个注重工程应用的专业,因此本文选择了王修彦主编的《工程热力学》为教材。[1]鉴于该课程概念多且抽象、公式多且应用条件复杂,如何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在绪论教学时有必要为学生建立一个学习框架,而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强实践,有针对性地开设课内实验,故设悬念引导学生思考,同时以巩固知识点为目的注重工程应用,加强实践学习,充分利用多媒体优势进行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针对以上几点提出教学方法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注重构建学习框架

以所选用的教材为例,工程热力学主要介绍内容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围绕这两个定律所展开的各类工程应用。[2]教学之初,为避免学生产生这样的观念:公式多、内容复杂、知识点错乱,非常有必要为《绪论》这章多设置一些学时数,以便在初步讲授这门课程之时,将课程学习框架充分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把握课程特点,为今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习框架包括了课程的主要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见图1。

通过图1,学生可以在接触课程时就明白自己即将围绕什么主题去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包括能量转换的主要定律及其相关工程应用,学习的目的以及学习这门课程的实践意义是提高能量转换效率,节约资源,持续发展。这种知识树一旦在学生心理产生印象,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积极作用。可以说绪论教学所多花的学时不仅不会影响剩余章节的教学进程,反而发挥了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效果。

二、故设悬念,引导学生思考

工程热力学是一门从宏观角度去研究能量转换规律的学科,它的主要定律,包括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都是基于经验总结。这就是说,这种经验总结为该课程的教学结合实际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学时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既能活跃课堂氛围,又能使学生在思考中进行后期的学习。例如在热力学第一定律讲述时,可以在课堂上再现第一类永动机的设计,并让学生参与指出设计的不足或提出自己的设计,当学生兴趣盎然时引出第一定律。第一定律引出后,引导学生举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能量转换事例,活跃课堂气氛后,提出问题:封神榜中哪吒的风火轮是否能实现?如果能实现飞机、汽车还是否有存在的必要,如果不能实现,又是什么原因呢?经过探讨后将疑问留给学生,并提示随着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深入学习他们可以得到想要的答案。又如在蒸汽动力循环讲授时,可以给出火力发电厂发电效率计算的例题,学生在亲自计算后,深刻体会到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的实际效率不高的现状,并开始关注如何提高效率的问题,这时可以将该问题留给学生,并提示随着蒸汽动力循环的深入学习,他们将得到想要的答案。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这种故设悬念的做法,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教学效果和活跃课堂气氛方面均有显著作用。

当然这种故设悬念,引导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则需要从系统的角度,依照教学进程依次设置。本人认为以下过程可作为设置悬念的主线,即从能量能否转换到能量转换是否有规律可循,从能量是否守恒到能量守恒过程是否一定能进行,从理论可以进行的过程实践上为什么不被采取到理论上完美的过程能否实践上努力实现。围绕这条主线去设置疑问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当然设置悬念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从现实生活出发,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我思考。

三、重视教学中的育人

尽管工程热力学是广大学生以及教师公认的较为枯燥的基础课程,然而工程热力学却蕴含了大量的为人处世道理,如果能将属于自然科学的工程热力学与人文教学结合教学,不仅起到提高教学效果的功能还能达到很好的育人功能。例如,围绕热力学第一定律可向学生讲述付出与收获之间的道理,围绕热力学第二定律中能量自发转换的方向性问题,可以向学生传达这样的思想:提高个人素质是一个从低品质向高品质转换的过程,因此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需要付出代价才能实现。换而言之,在校大学生要懂得要提高个人素质,将来赢得用人单位的认可,现在必须通过努力才能实现。

同时工程热力学所涉及的领域为能源,众所周知,能源是当今世界各国争夺的主要资源之一,资源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时代责任感。然而学生在中学时代,知道得更多的是国家地大物博,各种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丰富,尽管也知道人均占有率不高,但是并未深刻意识到能源的合理使用对当前能源抢夺局面的改善作用。因此在绪论中除了重点给出学习学框架外,还应该介绍各国的能源利用政策以及能源利用效率,让学生认识到我国能源利用过程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唤醒学生的爱国心和责任感,提高学生学习动机。

总之,加入人文育人思想后,工程热力学的教学会变得更加活泼,学生的学习参与热情也逐步提高,因此重视教学中的育人功能是不可忽视的教学方式。

四、注重工程应用,加强实践

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通过做题目巩固所学知识,并且效果不能皆尽人意。尤其对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做题目只是辅助手段而不是最佳的方式。要将工程热力学这门课程的抽象性剥除,非常有必要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参观学科所应用的领域,例如火力发电厂 。一般在取得学院认可的条件下,可以与当地火力发电厂建立联系,在绪论讲授完,或蒸汽发电讲授前,可分批次带领学生进入电厂学习参观,在参观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发电厂的流程,了解汽轮机、锅炉、给煤机等设备以及发电原理;参观过程中,结合安全工程专业特点,可多提醒学生电厂发电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也可以向学院申请邀请电厂安环部负责人以讲座的形式给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系统讲述电厂蒸汽机发电时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制冷和制热学习过程中,带领学生了解空调、冰箱的工作原理。这些都有助于学生认识课程的重要性并牢固掌握知识点。为提高学生的实践参与度,可以要求学生提交实践学习报告,并作为该课程考核内容之一,达到解放学生为考试而被动学习的局面。

此外工程热力学知识点比较抽象,有必要开设部分课内实验,让学生掌握压力、温度、热量等基本量的测量方法,并运用课堂讲授的相关基本知识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巩固并加深有关理论知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以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具有直观、信息量大的特点,非常适合于复杂和抽象课程的教学。运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其独特的形、声、景扣动学生的心弦,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3]

工程热力学中所研究的能量转换必须基于热力状态的变化,即在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实现能量转换。而从一个状态到另外一个状态必然经过一定的过程,因此示功图p-v图、示热图T-s图是工程热力学非常重要的工具,甚至可以说是工程热力学独特的语言。实际气体包括水蒸气、湿空气,工程应用包括动力循环以及制冷制热循环的研究中都用到了这种图形化的语言。这种图形化的语言是动态过程的描述,因此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动态、形象特点将静态的图动态地展示给学生。通过这种动态教学,可以将抽象的理论学习化为直观易懂的学习。

六、总结

工程热力学作为安全工程专业基础课的重要特性已为大家所共识,如何探索适合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方式成为提高安全工程毕业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构建教学框架、故设悬念引发思考、重视教学中的育人、注重工程应用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五个方面都进行了教学方法改革的初步探索,实际应用中效果较为明显。但课程学时数的有限使教学改革需要分配好学时数,甚至占用学生部分课余时间。各院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以及生源状况进行选择性改革。虽然本文归纳了一些改革要点,但时间关系,系统性及充分性尚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归纳完善。

参考文献:

[1]王修彦.工程热力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法律热点论文篇4

关键词:视频公开课;热物理;中华传统文化;文理交融

人类文化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而形成、发展,以后又逐步分裂为两种不同的文化——“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简而言之为“文”、“理”两种文化。两种文化的分裂,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意义上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特别是使科学文化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而迅速发展。两种文化具有不同的内涵,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共同发展。她们交叉互动,彼此融合,共同创造了人类的精神财富。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两种文化的交流融合显得更加迫切。这种融合包括文化内涵的交流渗透、思维方式的相互影响和认知途径的彼此鉴戒。

物理学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博大精深,有着丰富的文化和哲学内涵。物理学的研究需要坚实的实验基础、丰富的想象空间和高度的抽象能力,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之大成。因此,物理教学理应成为文理两种文化交融的有效载体。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进程,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优秀的人文文化传统。 在物理课堂中引入中华文化元素,对传统文化的弘扬,对文理两种文化的交流,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精神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多年来,我们尝试在热物理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这里,仅以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热含妙理”[1]为例谈谈体会,以期抛砖引玉。

“热物理学”是研究热现象的理论。“热含妙理——热物理趣谈”以使人文学科学生与社会广大受众粗知热物理基本理论,帮助学过该课程的学生提纲挈领地总结相关知识为宗旨。

1. 在通识教育的热物理课堂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三点考虑

其一,弘扬传统文化

在物理学通识课程中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可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汲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同时,了解我国相关技术史实,对比中西科学文化,有利于提高人文和科学素养,激励奋发创新精神。

其二,化解抽象困惑

通过传统文化元素的引入,实现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结合,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同时还可调节课堂气氛,避免学生厌学情绪滋生。

其三,促进文理交融

融传统人文文化于物理课堂,可以淡化文理两种文化的壁垒。这样做,既能拉近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之距离,增加文科学生对物理学的亲切感;又可诱发理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其人文素质修养。实现两种文化的交融,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2. 在视频公开课“热含妙理”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三个主要做法

其一,引文以藉意

在热物理课堂中恰当地引揽国宝名胜、名人名著,结合中华传统文化,深入浅出地阐明物理基本概念,潜移默化地渗透哲学思想。

例如,“热含妙理”破题伊始,展示颐和园万寿山风景照片,引入国家重点文物“宝云阁”前牌坊上乾隆所提对联:

境自远尘皆入咏,物含妙理总堪寻。

藉其意而用之,改“物”为“热”,推出四句七言诗开场:

天行有常辩阳阴,格物致理识暖冰。

温寒起落虽无尽,热含妙理总堪寻。

引领学生和社会受众在赏析名胜绝句中渐入“热物理”佳境。

在讲解温度这个描述物体冷热程度的基本物理量之概念时,首先引用名人、名著对“热”和“冷”自然现象的精彩文字。如《水浒传》第16回“杨志押运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中对酷暑炎热的生动描述[2]:“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在词《沁园春·雪》中对冰雪严寒的浪漫写照[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接着指出,文学作品中对“热’和“冷”的描绘虽然形象生动,但还不是严格的科学描述。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需要准确、定量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这就必须引入“温度”这个物理量,并准确度量之。于是,讲授自然地过渡到温度和热平衡定律,即热力学第零定律。

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能量而不断做功的机器)和第二类永动机(从单一热源吸热而不断做功的机器)不可能实现,今天已是众所周知的命题。他们分别是热物理的两个基本定律——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的简练表述。然而,这种不可能性的发现,却经历了不短的历史阶段。两个定律的发现过程,饱含着历代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苦乐辛酸,也得益于永动机发明屡遭失败的教训。两类永动机种种设计方案的失败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在一定意义上启发了物理学家“能量守恒和转化”、“宏观过程单向性”的思想。在讲授热力学这两个基本定律时,必然谈及“永动机”。这里,笔者先以矗立在兰州黄河边的大型古老水车(展示照片)和《天工开物》等古代著作中描述的“筒车”为例,说明通过水流消耗动能做功推动水轮旋转,提高“筒”中水的势能,实现提水灌溉的道理;顺着这条思路,再以动画形式展示一种较常见的第一类永动机设计方案:通过水从高处落下时动能做功推动机械,同时将水提至原来高度,继而水回落再做功,如此周而复始,永动不竭;最后解释此类(第一类)永动机因其违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即热力学第一定律而不可实现。关于第二类永动机,则以一个典型设计——“零发动机”为例加以说明。这一装置是约翰·嘎姆吉1881年为美国海军设计的,它利用海水的热量将液态氨汽化,推动机械运转,似可永动。此类装置终因没有低温热源,致使汽化氨不能重新液化而无法持续运转。它违背了一个热力学基本定律,即热力学第二定律。正如开尔文所表述:不能从单一热源吸热,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第二类永动机不可实现。

说到这里,我们引入中国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在其杂文《今春的两种感想》(1932年)中富有哲理的一段话[4]:

“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敬佩的,不是勇士谁敢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也有人吃,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

这段文字意味深长,我们可以用之借喻科学试验的失败者。永动机的发明者固然不乏沽名钓誉的江湖骗子,但亦有痴迷于发明,意欲造福人类、探索真理的追梦者。限于本人认识和历史的局限,他们失败了。但是,这种失败给后人以警示和启迪,从另一角度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永动机械的追梦者颇似鲁迅笔下的“吃蜘蛛”者。科学探索需要“吃蜘蛛”的勇气,没有这种勇气,人类永远不会发现螃蟹的美味。

其二,铭史以察鉴

结合中国技术发展史实,讲解热物理基本定律;对比西方科学文化,以史为鉴,激励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比如,在讲授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平衡定律和温度的测量时,笔者先援引战国时期(公元前239年)吕不韦主编《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中的一段话:[5]

“有道之士,贵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益所见知所不见。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

又列举元代王祯(公元1313年)所著《农书·农桑通诀》对养蚕人体测温度的论述:[6]

“蚕母需著单衣,以为体测。自觉身寒,则蚕必寒,使添熟火;自觉身热,蚕亦必热,约量去火”。

指出“热平衡”的道理中国自古知之,并创造了应用于战争和生产实践的经验测温方法。不过,热平衡作为一个科学定律的发现,定量测温之温度计的发明,却分别是英国的福勒(公元1931年)和意大利的伽利略(公元1593年)。当今常用的摄氏和华氏温标,也分别由瑞典人摄尔修斯和波兰人华伦海特提出。

讲授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时,先列举我国古代运用机械能转化做功的装置,例如《天工开物》、《农书》等著作中描述的各类水车;又援引《韩非子·五蠹》关于12000余年前燧人氏钻燧取火,实现机械能向热能转化的记载:

“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7]

再介绍我国古代利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做功的发明,如孔明灯、火箭、焰火等,说明我们的祖先从远古时期就已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利用机械能和热能之间的转化来为人类造福。然而,第一台划时代的蒸汽机出现在英国(公元1763─1784年,瓦特),热力学的主要科学理论也伴随着世界工业革命诞生在欧洲。

回首中华技术辉煌,对照西方科学文明,自然地引申出一个结论:我们呼唤科学。传承先辈智慧和勇敢,实现中华科学腾飞的梦想,是当代青年的光荣历史使命。

其三,吟诗以明理

诗言志[8],可状物、抒情,亦可明理。诗的语言简练,且有乐感,用诗概括科学规律和技术要领简明生动,容易熟记。我国古人不仅善于用诗的语言状物抒情,讲述故事,也长于以诗词歌赋说理。例如“汤头歌诀”(清?汪昂,公元1694年)、“玉龙歌”(元?王国瑞,公元1329年)等,以通俗的诗句传承祖国医学用药、针灸妙诀,系统完整,留传百世。笔者在热物理教学中,尝试用诗句总结所授科学内容,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视频公开课“热含妙理”中,除开场诗外,各讲均以自创古体诗小结,虽竽律不精,聊可化解枯燥,帮助记忆。

第一讲“戏说温度”讲述热平衡定律、温度与温标,后以“五绝”一首结尾:

知冷热,平衡识同温。

逐点巧标定,测温器可成。

第二讲“漫话热功”,先阐述热功之间的转化,再结合蒸汽机的发明和第一类永动机发明失败的史实介绍,给出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最后提及热能利用带来的能源问题。这一讲的结束语为:

混沌初开能以存,变化腾挪万象生。

燧人钻木功作热,瓦特制机热为功。

庄生寻梦粉蝶飞,痴者猎奇永动空。

劝君采热且瞻顾,毋忘方舟度有恒。

第三讲“浅谈熵变”,通过对热机原理和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行性的介绍,阐述宏观过程的不可逆性,介绍热力学第二定律;结合相关史实,阐述熵和熵增加概念,插入汉字“熵”来历的故事;给出玻尔兹曼关系,揭示熵的宏观和微观本质;并简要讨论“热寂”问题。总结上述要点,推出一首“七律”:

浑天浩宇动无竭,运如弯弓箭不还。

开爵①料功双源转,克氏②断热单向传。

吸热分温并壹熵,概率对数系两观。

自古格物多抚象,莫忧热寂叹宇寒。

第四讲题为“略论微观”。该讲简要介绍热运动的微观本质,用贴近生活的事例说明热运动的统计规律性,解读“玻色”、“费米”两种量子统计法;结合史实,讲解黑体辐射的光子理论、白矮星质量上限与黑洞预言等量子统计法成功应用的实例。有诗为证:

冷热有度动何急,等能平权概率依。

玻色有情好群聚,费米无缘贯独居。

光子巧论乌云散,钱公③妙算黑星预。

爱丁④不屑孺子论,天赐神才交臂离。

第五讲“小议最冷”。这一讲我们首先给出热力学第三定律——绝对零度不可达到原理。至此,受众对热物理的四个宏观定律——热平衡定律,第一类、第二类永动机不可实现和绝对零度不可达原理,以及微观理论的基本假设——孤立系所有可能微观态平权,已有基本了解。笔者遂以五言短诗一首对“热物理”加以概括:

热理常在胸,一衡三弗能。

孤立态权平,统计有奇功。

接着,课程结合与热物理密切相关的多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介绍了获得低温的方法和人类不断探索,追求更低温度的精彩篇章。

课程最后,我们梳理热物理的理论框架,以七言律诗一首与受众共勉:

善暖知寒人之情,热含妙理耐追寻。

熟知宏律凭君鉴,细审微观任汝行。

经典学说奠基石,量子理论扫霾阴。

为有探索籍创意,不效庄生⑤法爱公⑥。

注释:

①指开尔文勋爵,19世纪爱尔兰著名物理学家。

②指克劳修斯,19世纪德国著名物理学家。

③指钱德拉塞卡,20世纪印裔美国天体物理学家,用量子统计理论计算白矮星质量上限,预言黑洞的存在。

④指爱丁顿,19—20世纪英国著名天文学家。

⑤指庄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此处藉“庄生梦蝶”语。

⑥指爱因斯坦,20世纪德国著名物理学家。

参考文献:

[1] 梁希侠. 中国大学国家公开课“热含妙理”,http:///cuoc/.

[2] 施耐庵,罗贯中. 水浒传[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 . 诗词[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4] 鲁迅. 集外集拾遗[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

[5] 吕不韦. 吕氏春秋[M]. 陆玖译注. 北京:中华书局,2011.

[6] (元代)王祯. 王祯农书[M]. 王毓瑚译注. 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法律热点论文篇5

关键词:民法学 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

民法学课程作为法学本科 教育 核心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培养法学专业本 科学 生基本的民法知识和理论素养,为学生大学毕业后所从事的 法律 实务工作或者进一步深造奠定基础。那么,如何通过合理的教学安排顺利地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培养出优秀的法律人才呢?根据笔者的经验与研究,民法学的本科教学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明确民法教学目标,热爱民法教学工作

(一)热爱学生与民法教学

对学生及民法教学的热爱,是完成好民法教学工作的基础。只有内心充满对本职工作及学生的热爱,才能激发出教师的热情与潜能,并用教师的热情去感染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讲,只有对某个事物热爱,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事务。民法学的教学工作同样如此。从心底深处喜欢民法学的教学工作,能够从工作中找到解决民事问题与纠纷的答案,并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尊重,可以极大地满足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树立教师的职业自信心。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教师对民法教学投入更大的精力和热情,更加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进步,得到职业上的肯定,从而实现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链条。国外学者的研究也同样表明了这一点:有美国学者对300多名法科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作为一名优秀的法学教师,需要良好的个人品质、教学仪表和个人魅力。学生们也希望法科教师是他们所在领域的专家,对自己有充足的自信,对工作投入满腔的热情,并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相反,学生们不喜欢那些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讨论,对学生不尊重,或者在校外事务上过多地分散精力的教师。①

(二)明确民法教学的基本目标

“如果不明确方向,我们走的越远,就可能越偏离最后的目的地。”同样的道理,要想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要先明确民法学的教学目标。公认的看法是,大学民法本科教学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民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范畴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基本逻辑关系、以一般原理为视角的民法基本制度;2.民法的基础性理论,包括前述基本范畴及其相互逻辑关系所蕴涵的基本原理、重大学说争议以及重大法律制度的比较法阐释;3.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包括我国民法的基本制度介绍及其基本的法律适用。以上述三个方面为基本框架的民法学教学模式,构成了我国法学院校民法本科教学的通例。在民法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牢记自己的基本教学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有进一步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为此,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了解民法的基本规则,而且也要教会他们掌握对这些规则的应用,以及这些规则背后深层次的法律政策,帮助他们理解事实对法律适用的重大影响;让他们学会案例分析以及对重要案情与非相关事实的区分。只有如此,学生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掌握了规则。民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都是建立在一个个鲜活的具体规则之上的,理解与掌握了民事规则,就为牢固学习民法知识和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课堂教学,培养民法思维能力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法思维能力

著名美籍德裔法学家博登海默先生认为:教授法律知识的院校,除了对学生进行实在法规和法律程序方面的基础训练以外,还必须教导他们像法律工作者一样去思考问题和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复杂 艺术 。这说明,对于法学院的学生来说,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传递更为重要。能力关乎学生的整体素质。民法学教学应当以能力的培养为主。这些能力包括:法律思维能力、理论整合能力、解决争议能力、法学 论文 与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交流能力、辩论、谈判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法学研究能力,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法律思维能力,因此,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民法学教学至关重要。民法思维能力是法律职业能力结构中的决定性因素。②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还不能满足法律职业的从业要求,“法学院的毕业生出了校门当律师不会办案子,当了法官不会审案子”的状况甚为普遍,民法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是解决这个问题所必需的,我们在课堂上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民法,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们民法是如何实现的;如果把民法问题的解决比做目的地,那么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到达目的地的方向和途径。法学院的目标应该是使毕业生“能够在无需课堂教授的情况下也能依靠自身通过法学教育培养起来的素质和基本知识迅速理解和运用新法律”,民法学教学的目的不是记住法律,而是能够运用法律。运用法律的前提是有较强的民法思维能力。民法思维能力是学生能在将来的职业中进行具有创造性的法律实践活动,对所学民法学知识进行精确运用的基础条件。

(二)坚持以法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如果想让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民法中的具体规则,法学教师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要在理论教学中坚持以法条为核心,以法条来分析印证理论。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模式从以抽象掌握一般原理为主向通过学习法律条文掌握法律基本精神为主来转变。教师在讲授民法理论时以法条为中心展开,倡导学生研习法律条文。如此一来,弱化法学理论的抽象思辩,将乏味的民法理论的学习转变为对有声有色的法律事实和法律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动思考与学习中掌握民法学的规则。

有其应该注意的是,以法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应把民事法律的司法解释放在首要的位置。因为在我国广义民事法律体系中,司法解释虽然在民法渊源的效力位阶中处于宪法、民事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等之后,但实际上,与民事法律相比较,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内容更为具体、细致,操作性更强,因而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作用也更大。对于大学本科民法教学来讲,如果培养学生的民法实务能力仍然是教学工作的目标之一,那么对于司法解释内容的介绍及其适用方式的讲解,就应当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现行大学教学体制下,教师的授课内容,基本上以教材为基础;而由于篇幅和体例的约束,大学本科教材在阐释概念、原理、理论和学说之外,对于“我国民法的相关规定”部分,往往仅列举最为基础性的法律规定,而对于以此为基础而详尽展开的司法解释的内容,则无力涉及。因此,在以教材为蓝本而设计的本科教学内容,对于我国民法规定的介绍,通常也局限在基础性法律规定的层面上,而鲜有提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内容。由此所导致的结果,不仅在于系统学过民法的大学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在应对司法 考试 时,对于考试中所涉及的大量司法解释的内容仍然感到陌生,而且在他们专业实习之中和就业之后,在知识储备上也无法直接胜任法律实务工作的要求。③

三、推进实践教学,让学生作主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民法是一门应用学科,学生学习这门专业的最终目的是处理社会中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为了提高学生自己动手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民法教师除注意平时的课堂传授外,还要适时地开展一些专业实践课。这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别于理论教学模式,民法实践课中,让学生作主角,教师在选定素材和设定条件以后,就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来发挥,在实践课的最后,教师再做一个起到指导意义的点评。

模拟法庭的应用就可以作为实践课的一种良好模式。在模拟法庭的准备方面,教师应注意在课前要悉心选择好案例,尽量选择比较典型的案例,可以使学生尽量结合其所学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专业知识来分析案例,另外还要注意选择争议性较强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具有一定的难度,可辩性较强,学生可以在模拟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中,有较大的活动空间。经过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后,应留出一段时间由教师进行点评和 总结 ,教师应对学生的开庭效果、知识运用、论辩能力、形象气质等方面作出评价,肯定其成功之处,同时及时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除了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外,在学期中的适当时间安排学生到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旁听庭审、集中实习,也是帮助学生直观学习民事司法裁判过程,感受民事纠纷妥善解决方法的很好形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基础上对民事理论问题的理解和消化。这就要求教师应提前与法院联系、协商,提出旁听实习计划,争取法院对民事教学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除了以上所讲的讲好民法学课程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方法外,备课的认真、准备的充分,在课堂讲解中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注重学生思路的拓展,让课堂内容充实饱满、信息广博详实,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思考和科研内容进行讲解,再比较国外相关规定,从而使所讲的内容更加丰富,具有前沿性,使学生从教师的讲课中学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也都可以实现非常好的课堂效果。

四、结语

民法学知识体系博大、理论精微。对于民法学教师而言,课前的准备、课中的讲授以及课后的安排,都应该是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从教学安排的时间顺序上来说,首先要做勤勉、严谨的课前准备;其次是规范、生动的课堂讲授;最后,要有严格而明确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对所学习到的民法知识做一个总结和复习,以便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另外,还要为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指明学习方向,从而达到“传道解惑”之目的。

总之,民法教学工作的圆满顺利完成,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发挥自身的专业实力,充分调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热情,利用各种可行的手段,最终实现让学生掌握完整的民法理论框架体系,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与规则解释民事 法律 关系、解决民事纠纷的能力。

注释:

法律热点论文篇6

一、明确民法教学目标,热爱民法教学工作

(一)热爱学生与民法教学

对学生及民法教学的热爱,是完成好民法教学工作的基础。只有内心充满对本职工作及学生的热爱,才能激发出教师的热情与潜能,并用教师的热情去感染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讲,只有对某个事物热爱,我们才能更好地完成这项事务。民法学的教学工作同样如此。从心底深处喜欢民法学的教学工作,能够从工作中找到解决民事问题与纠纷的答案,并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尊重,可以极大地满足教师的职业自豪感,树立教师的职业自信心。反过来又可以促进教师对民法教学投入更大的精力和热情,更加促进自身业务能力的进步,得到职业上的肯定,从而实现一个完整的良性循环链条。国外学者的研究也同样表明了这一点:有美国学者对300多名法科学生做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作为一名优秀的法学教师,需要良好的个人品质、教学仪表和个人魅力。学生们也希望法科教师是他们所在领域的专家,对自己有充足的自信,对工作投入满腔的热情,并成为学生们学习的榜样。相反,学生们不喜欢那些不能很好地控制课堂讨论,对学生不尊重,或者在校外事务上过多地分散精力的教师。①

(二)明确民法教学的基本目标

“如果不明确方向,我们走的越远,就可能越偏离最后的目的地。”同样的道理,要想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要先明确民法学的教学目标。公认的看法是,大学民法本科教学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民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基本范畴的含义及其相互间的基本逻辑关系、以一般原理为视角的民法基本制度;2.民法的基础性理论,包括前述基本范畴及其相互逻辑关系所蕴涵的基本原理、重大学说争议以及重大法律制度的比较法阐释;3.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包括我国民法的基本制度介绍及其基本的法律适用。以上述三个方面为基本框架的民法学教学模式,构成了我国法学院校民法本科教学的通例。在民法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牢记自己的基本教学目标是要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有进一步的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为此,教师不但要让学生了解民法的基本规则,而且也要教会他们掌握对这些规则的应用,以及这些规则背后深层次的法律政策,帮助他们理解事实对法律适用的重大影响;让他们学会案例分析以及对重要案情与非相关事实的区分。只有如此,学生才可以真正称得上掌握了规则。民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都是建立在一个个鲜活的具体规则之上的,理解与掌握了民事规则,就为牢固学习民法知识和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课堂教学,培养民法思维能力

(一)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法思维能力

著名美籍德裔法学家博登海默先生认为:教授法律知识的院校,除了对学生进行实在法规和法律程序方面的基础训练以外,还必须教导他们像法律工作者一样去思考问题和掌握法律论证与推理的复杂艺术。这说明,对于法学院的学生来说,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传递更为重要。能力关乎学生的整体素质。民法学教学应当以能力的培养为主。这些能力包括:法律思维能力、理论整合能力、解决争议能力、法学论文与法律文书的写作能力、交流能力、辩论、谈判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法学研究能力,等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法律思维能力,因此,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民法学教学至关重要。民法思维能力是法律职业能力结构中的决定性因素。②目前我国的法学教育还不能满足法律职业的从业要求,“法学院的毕业生出了校门当律师不会办案子,当了法官不会审案子”的状况甚为普遍,民法思维的培养与训练,是解决这个问题所必需的,我们在课堂上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民法,更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们民法是如何实现的;如果把民法问题的解决比做目的地,那么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到达目的地的方向和途径。法学院的目标应该是使毕业生“能够在无需课堂教授的情况下也能依靠自身通过法学教育培养起来的素质和基本知识迅速理解和运用新法律”,民法学教学的目的不是记住法律,而是能够运用法律。运用法律的前提是有较强的民法思维能力。民法思维能力是学生能在将来的职业中进行具有创造性的法律实践活动,对所学民法学知识进行精确运用的基础条件。

(二)坚持以法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如果想让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应用民法中的具体规则,法学教师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就是要在理论教学中坚持以法条为核心,以法条来分析印证理论。这就要求学生的学习模式从以抽象掌握一般原理为主向通过学习法律条文掌握法律基本精神为主来转变。教师在讲授民法理论时以法条为中心展开,倡导学生研习法律条文。如此一来,弱化法学理论的抽象思辩,将乏味的民法理论的学习转变为对有声有色的法律事实和法律现象的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主动思考与学习中掌握民法学的规则。

有其应该注意的是,以法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应把民事法律的司法解释放在首要的位置。因为在我国广义民事法律体系中,司法解释虽然在民法渊源的效力位阶中处于宪法、民事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等之后,但实际上,与民事法律相比较,司法解释所规定的内容更为具体、细致,操作性更强,因而在司法实践中的实际作用也更大。对于大学本科民法教学来讲,如果培养学生的民法实务能力仍然是教学工作的目标之一,那么对于司法解释内容的介绍及其适用方式的讲解,就应当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在现行大学教学体制下,教师的授课内容,基本上以教材为基础;而由于篇幅和体例的约束,大学本科教材在阐释概念、原理、理论和学说之外,对于“我国民法的相关规定”部分,往往仅列举最为基础性的法律规定,而对于以此为基础而详尽展开的司法解释的内容,则无力涉及。因此,在以教材为蓝本而设计的本科教学内容,对于我国民法规定的介绍,通常也局限在基础性法律规定的层面上,而鲜有提及相关司法解释的内容。由此所导致的结果,不仅在于系统学过民法的大学法学专业本科学生在应对司法考试时,对于考试中所涉及的大量司法解释的内容仍然感到陌生,而且在他们专业实习之中和就业之后,在知识储备上也无法直接胜任法律实务工作的要求。③

三、推进实践教学,让学生作主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民法是一门应用学科,学生学习这门专业的最终目的是处理社会中各种纷繁复杂的矛盾,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为了提高学生自己动手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民法教师除注意平时的课堂传授外,还要适时地开展一些专业实践课。这类课程的教学模式有别于理论教学模式,民法实践课中,让学生作主角,教师在选定素材和设定条件以后,就把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来发挥,在实践课的最后,教师再做一个起到指导意义的点评。

模拟法庭的应用就可以作为实践课的一种良好模式。在模拟法庭的准备方面,教师应注意在课前要悉心选择好案例,尽量选择比较典型的案例,可以使学生尽量结合其所学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专业知识来分析案例,另外还要注意选择争议性较强的案例,这样的案例具有一定的难度,可辩性较强,学生可以在模拟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中,有较大的活动空间。经过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被告人最后陈述、评议和宣判后,应留出一段时间由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教师应对学生的开庭效果、知识运用、论辩能力、形象气质等方面作出评价,肯定其成功之处,同时及时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除了模拟法庭的实践教学外,在学期中的适当时间安排学生到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旁听庭审、集中实习,也是帮助学生直观学习民事司法裁判过程,感受民事纠纷妥善解决方法的很好形式。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基础上对民事理论问题的理解和消化。这就要求教师应提前与法院联系、协商,提出旁听实习计划,争取法院对民事教学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除了以上所讲的讲好民法学课程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方法外,备课的认真、准备的充分,在课堂讲解中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注重知识的融会贯通,注重学生思路的拓展,让课堂内容充实饱满、信息广博详实,并结合自己的理解、思考和科研内容进行讲解,再比较国外相关规定,从而使所讲的内容更加丰富,具有前沿性,使学生从教师的讲课中学到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也都可以实现非常好的课堂效果。

四、结语

民法学知识体系博大、理论精微。对于民法学教师而言,课前的准备、课中的讲授以及课后的安排,都应该是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从教学安排的时间顺序上来说,首先要做勤勉、严谨的课前准备;其次是规范、生动的课堂讲授;最后,要有严格而明确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对所学习到的民法知识做一个总结和复习,以便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另外,还要为学生传授学习方法,指明学习方向,从而达到“传道解惑”之目的。

总之,民法教学工作的圆满顺利完成,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发挥自身的专业实力,充分调动各种教学资源,调动学生学习研究的热情,利用各种可行的手段,最终实现让学生掌握完整的民法理论框架体系,并能够运用相关理论与规则解释民事法律关系、解决民事纠纷的能力。

注释:

①JamesB.Levy:AsaLastResort,AsktheStudents:WhatTheySayMakesSomeoneanEffectiveLawTeacher.MaineLawReview,Vol.58,No.1.50,2006.

②陈年冰.民法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民法学教学的创新.中国校外教育.2009(5).

③王瀚主编.法学教育研究(第1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法律热点论文篇7

热力学是从宏观角度研究物质的热运动性质及其规律的学科。属于物理学的分支,它与统计物理学分别构成了热学理论的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热力学主要是从能量转化的观点来研究物质的热性质 ,它提示了能量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时遵从的宏观规律,总结了物质的宏观现象而得到的热学理论。热力学并不追究由大量微观粒子组成的物质的微观结构,而只关心系统在整体上表现出来的热现象及其变化发展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

热力学从实验观测得到的基本定律为基础和出发点,应用数学方法,通过逻辑演绎,得出有关物质各种宏观性质之间的关系和宏观物理过程进行的方向和限度,故它属于唯象理论,由它引出的结论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普遍性。

(来源:文章屋网 )

法律热点论文篇8

一、科学备考,避免走入冲刺误区

科学的备考计划是实现学习目标的保证,可是有不少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对学习毫无计划,漫无目的,出力却不讨好。此时教师要告诉考生高考“考什么”“怎样考”,密切注意学生反馈的信息,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二、三轮复习不可能像一轮复习那样面面俱到,教师在该阶段要制订出不同的复习方案,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重点放在提炼和浓缩主干知识,建立知识网络,把知识规律化、系统化和条理化。

还有一部分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沉迷于题海战术,盲目做题,重结果、轻过程,导致复习效率较低。考生若能在复习过程中,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注重归纳和总结,关注思维和解答的过程,必能事半功倍。

二、确定专题类型和内容

二轮复习是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重组、归纳的过程,专题复习则就是最好的方式。专题的设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教学重点:涉及地理学科主干知识,这也是我们复习的重点。

2.热点问题:高考命题走向有两大规律。一是直接以天气现象分析,河流流域水系图分析,岩石圈物质循环,农业、工业的区位条件归纳,产业转移等或结合区域地理知识来命题;二是结合新的命题情境,提出新的命题角度,以社会热点问题或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为切入点,考查相关地理知识。

考生弱点:针对一轮复习中考生暴露出的弱点,在进行二轮复习时,教师应因地制宜,根据考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措施,查漏补缺。

三、突破主干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构建知识网络和体系

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有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自然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人文地理的四大区位理论(城市区位理论、交通区位理论、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地理学科综合性强,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二轮复习时教师可以通过以往试卷中出现的典型例题和变式图,强化对概念的理解和基本原理、规律的运用。人文地理知识难度不大,但要求记忆的内容却很多。在复习时,应抓住其核心内容,即区位因素,分析典型案例,总结和归纳解题的基本方法。例如在学习了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后,我们如何借鉴阿根廷的经验,实现我国内蒙古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区域地理,除了要求考生掌握基本的区域定位方法外,应运用系统的地理规律和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在突破主干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二轮复习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而是要将以上提到的主干知识进行纵向的梳理和横向的延伸,建立和完善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例如,复习“气候”时,可以从气候要素、气候因素、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气候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规律、气候对聚落分布与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联想,将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高中地理与初中地理结合起来,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四、关注热点问题,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高考命题的主要精神是“能力立意”,而热点问题恰恰是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和利用已知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立意”的搭载平台,因此很多题目都是以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或切入点来命制的。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关注热点材料本身,更应该注意新情境、新材料的设问角度和方式,科学地运用地理原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三轮复习――模拟训练,提高能力,调整心态

在进行三轮复习时,专题复习、查漏补缺、模拟考试、心理调节和应试技巧指导等是这阶段备考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根据地理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组织学生建立各类问题的答题模板,明确答题思路和方法,这是备考非常有效的途径。例如,关于措施类问题,我们可以从管理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技术措施四个方面来回答。针对考生在审题、答题方面出现的问题,教师应严格训练,努力做到答题时语言规范、条理清晰。

在备考的最后阶段,还要对考生进行心态调节,使考生从容面对高考,因为在影响高考的因素中,心态是排在首位的,可见心态调整是何等重要。

法律热点论文篇9

关键词: 自然地理 多媒体教学 教材 教法

自然地理的研究对象是自然地理环境,即地球表面具有一定厚度的圈层,是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区间内的一个特殊圈层,是在太阳辐射能、地球内能和生物能等作用下共同形成的。这部分知识的难度及学生的掌握程度影响学生学习地理课程的兴趣,同时这部分是历年高考的重要考点。

一、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的教材编排及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设计思路“体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融合”,不提倡自然和人文地理的分离和割裂,但从知识内容的比重看,“地理一”主要是自然地理,重点是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以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宇宙中的地球、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四部分内容。[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列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能力培养与知识教育三者有机统一。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该教材在强调地理思想,使之有“魂”;注重问题探究,使之有“理”;联系现实生活,使之有“用”;尝试多种表达,使之有“趣”的基础上构建了教材的体系。同时选取了一些对整个高中地理课程的学习有理论价值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等,而这些恰恰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在。

二、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法分析

地理教学方法类型多样,哪些方法与目前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最适宜,哪些问题适合选择某种教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是重要的理论问题,而且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十分具体。[2]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和组合对增强地理教学效果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知识分类为基础,将自然地理知识分为地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四部分,在此前提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3]

1.地理基本概念——谐音巧记+“图”、“例”并举。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的地理概念应用不同方法学习。

记忆层次的地理概念借谐音巧记。借谐音记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变死记硬背为巧记乐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理解层次的地理基本概念,用图表与举例加深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2.地理事物演变——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缩短地理事物间的时空距离,增强形象的真实感,化枯燥为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教学过程,突出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突破难点,取得常规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现代教学多媒体的最大优点是它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地展示事物的形成、演变和发展过程。教师利用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并举、能动会变、形象直观等特点刺激学生,使抽象的物理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把地理知识形成过程一步一步地演示出来,不仅降低知识难度,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使学生乐于接受,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4]

3.地理基本原理——模拟实验法。

地理基本原理主要包括地理事物的特点、成因和规律。地理必修一中基本原理部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欠缺,掌握起来难度大,甚至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就需要通过实验探究。实验当然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可用模型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以热力环流为例加以说明。

实验用品的准备: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cm,宽30cm,高40cm左右)、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

活动步骤:

(1)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

(2)用平整的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3)在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

(4)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

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引导学生提炼此实验过程和结论,从中抽象出一般规律。)

(学生观察):香的烟雾先下沉,从装冰块的盆向装有热水的盆飘动,然后在装有热水的盆向上升起,最后飘向装冰块的盆的上方,形成一个循环。

(得出结论):地面冷热不均带来空气环流。

(教师引导):非常好,请大家看课件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完成热力环流形成的简图。)

4.地理空间分布——情境教学法+“图”中探索。

以洋流的分布规律为例:

情境设置:展示北太平洋局部地图,1941年12月,日本突袭夏威夷群岛的珍珠港。

问题设计:其舰队航线没有选择自然条件较好的南航线。而是选用冬季自然条件恶劣的北航线。这是为什么?

教师:这些都与洋流有关。那么什么叫“洋流”?它空间分布有何规律?是怎样形成的?下面我们就共同学习探讨这些问题。

通过这些问题情境的创设,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思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指明学生所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目标,体会学习知识和生活紧密相关,同时为最后运用规律解决问题埋下伏笔,通过问题的解决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开展有效教学。[5]

通过阅读“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图”,读图观察并思考:南、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的大洋环流运动方向有什么差异?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的运动方向是怎样的?在南半球也是这样吗?在印度洋冬季、夏季洋流方向有什么变化?给足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

教师可结合世界轮廓简图版图,表示相应的洋流流向。

世界洋流分布图

在充分观察、思考的基础上采用求同法,即按同一类地理事物分布的相同性或者相似性,归纳世界洋流分布的一般规律,即分别以副热带为中心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在此基础上建立世界洋流分布的空间图像模型,这种直接归纳的方法,使规律明晰,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探究活动,既方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进行讲解,又能有效帮助学生探索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掌握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通过充分应用图像,提高学生读图、用图、图文分析的综合能力,培养基本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澄,樊杰.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8.

[2]李晴.论地理教学方法的优选和组合[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9,9.

[3]郭秀更.高中地理会考知识分类复习教学法[J].飞(素质教育版),2013(3).

法律热点论文篇10

我们经常看到,媒体及公众舆论的关注扩大了案件的社会影响,在司法案件被社会高度关注的情况下,案件引发的连锁效应往往超出案件本身。例如,一宗性质恶劣的案件发生时,媒体和公众往往不满足于知晓如何定罪如何量刑,还倾向于追查案件双方当事人的身份、地位、家庭背景(尤其是背后是否有“保护伞”),以及当事人的身份地位家庭背景是否干扰到案件的公正审判;当地及上级党委政府、公安、检察院等各种政治力量在案件中的表现、行为及程序的合法性等也经常成为众矢之的。

为什么中国舆论界如此热衷于司法案件,尤其是刑事案件?事实上,法律规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一个时期的法律案件都不可避免地刻上鲜明的时代烙印。热点司法案件所反映的法律关系问题,正是当今社会广泛存在的社会问题的缩影。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中国社会快速转型,社会群体及其利益诉求日益分化,价值观日益多元化,不同的利益群体对社会问题出现了分歧和冲突,有时候还十分尖锐。在现代法治国家,社会争端的最终解决方法,便是司法程序。法律除了定纷止争之外,以其确定性和透明性,还具有强烈的指引功能。在司法案件中,法官对具体案件的判决不仅仅关乎案件当事人,更关系到千千万万有着类似法律问题的民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价值取向。因此,人们关注别人的司法案件,实际上也是关注自己。

热切关注法律案件的,不仅仅是当今中国的媒体和舆论界,法律案件一直以来都是各国媒体的报道热点、公众舆论的关注焦点。公众舆论监督对法律条文的有效落实起着重要作用。“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是丝毫没有力量的”。不可否认,目前中国媒体和公众对不少司法案件热切关注、介入,对案件审判具有不容低估的影响。近年来大量案例说明,正是以媒体、网民为代表的公众舆论的介入,扭转了案件的审判结果,改写了涉案当事人的命运。而围绕司法系统的一系列问题,如法官腐败、司法不独立、司法程序不完善等,也随之被陆续曝光。伴随这些而来的,是日益凸显的媒体/网络与司法矛盾——媒体及公众舆论的监督,对司法公正、司法独立是有利还是有碍?事实的真相,真的如媒体报道所言?在现实中,我们常见到媒体对司法案件的报道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Walter Lippmann在其《Public Opinion》中说,大众媒体所展现的现实,其实正如我们在屋里通过窗子看到的外面的世界。新闻记者们给我们的,是一扇观察外部世界的窗子,而不是世界的全貌,因此,媒体不是全知全能的,总有视线范围外的环境不为新闻记者所知,也不为以媒体报道为最主要信息源的现代公众所知。尤其是在很多案子中,部分社会公众的诉求并不符合法律与审判自身的逻辑和运作。此外,媒体及记者的价值观、立场、成见、专业程度也会影响报道的客观性和平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