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23 11:48:22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篇1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融入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全面育人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心理元素,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越来越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下面,笔者以《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教学设计为例,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做法。

一、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内心颤动,培养健康的自我意识

导入设计:播放视频《狼和小羊》,播放完毕后让学生说说小羊为什么会被大灰狼吃掉?如果你是这只小羊,你会怎么办?

设计理念:盲生由于视觉缺陷,对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音视频材料兴趣浓厚。上课伊始采用此方法,能够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探索积极性。而且,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同时会引发内心的感触,在潜意识中埋下“我不愿做最弱小的”的种子,激发视障学生潜在的自我保护、自我成长意识。

二、从课题入手,引发质疑,强化自强意识

教学设计:(1)学生活动:学生齐读课题,并围绕课题提出相关问题。如谁说我是弱小的?为什么说我是最弱小的?我是怎样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等等。(2)教师结合实际引导学生思考:我们是二年级的小学生,在大人的眼中,我们是弱小的。大家看,我们班谁是最弱小的?然后提问被指认为最弱小的学生:大家认为你是最弱小的,你承认吗?你愿意做最弱小的吗?

设计理念:“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通过阅读课题让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强化“我不是最弱小的”主题。在学生中找弱小的,可让教学活动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再次拨动学生心弦。学生通过讨论思考,明白了:我弱小的是身体,可是我完全可以通过学习、锻炼变成内心强大的人。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美感体验中培养爱心

教学设计:(1)在优美舒缓的轻音乐中,播放森林美景及美丽烂漫的铃兰花和野蔷薇花图片,引导低视学生进入情境,并描述自己看到的美丽图片的样子;全盲学生在音乐声中,倾听着低视学生的描述,在脑海中想象这些画面,理解画面所呈现的情景,感受一家人郊游中的幸福和谐场面,体验生活的美好。(2)播放闪电阵阵、雷声隆隆、大雨倾盆的视频,让学生说说这是怎样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下自己的感受是什么。然后,教师指名让学生在此情境下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至课文结束,感受在恶劣环境下一家人传递雨衣过程中的温暖与爱心,也从小主人公不甘心做最弱小的决心与行动中,激发学生的爱心与自强之心。

设计理念: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于视觉。让低视学生充分运用残余视力,能有效提高他们接受知识的速度与数量,保证学习的有效性。此外,由于视觉缺陷,听觉成了全盲学生接受知识的第一渠道。所以,运用声音信息教学是全盲学生学习最直接、最便捷的手段。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运用两组对比鲜明的声音信息,先让全盲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用心想象视觉所不能及的美丽风景,体会一家人在一起的幸福温馨,触动内心深处的美感体验;紧接着播放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声音,使徜徉在温馨环境中的人突然陷入大自然的恶劣环境中,引发内心的畏惧感,体会在恶劣环境中温情的巨大能量。

这时,教师应及时抓住环境骤变引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引导学生理解萨沙披上由妈妈传递给哥哥、又由哥哥传递给他的雨衣时,他思想感情的变化过程,即由最初的疑惑不解,继而不甘弱小,最后证实自己不弱小的言行举止等内容;懂得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弱小的,但是“雨衣”的传递又显示了人类巨大的内在力量――亲情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这样,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不仅可以顺利有效地解决重难点内容,而且能在情境再现中,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奉献爱心的意识。

四、设计课堂活动,提高学生情商

教学设计:(1)分角色朗读。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所读角色的情感。(2)课本剧表演。学生自由选择角色,在模拟情境中,表演家人传递雨衣、萨沙不甘心做最弱小的而为野蔷薇花遮雨的情景。

设计理念: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形式,利用移情作用,形成身临其境的主观感受。在活动中,不仅是角色扮演者,包括全体学生都在无意识作用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角色,最深切、最生动地经历了剧中人的心理活动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提高语文素养。此外,学生通过这次情感体验,形成活动记忆,在以后类似的情境中,会下意识地再现这些记忆,引发类似的行为出现。而且,学生爱与奉献意识不断得到强化,并会逐渐形成习惯,从而对提高学生的情商大有裨益。

五、知识拓展,反哺社会,培养感恩心理

教学设计:(1)每当助残日、盲人节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得到政府领导及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捐助;双休日的时候,附近学校的学生也会来我校跟学生结对子,搞联欢。你能说说一下这些活动的意义吗?(2)你打算如何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设计理念: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知识从生活中来,终将要为生活服务。两个片段的设计,让学生真实体验到:在人们眼中,盲校的学生是弱势群体,应该得到社会的帮助;社会上的热心人士,真诚地为弱势人群奉献着爱心。而作为被社会上视为弱势群体的盲生,是否甘心做弱小的,理所当然地接受人们的奉献呢?学生的回答当然是否定的。教学活动不应该仅停留在此处,教师应再通过“教学设计2”,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自立自强意识,懂得只有用感恩的心回馈社会,用行动证明自己是生活的强者才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篇2

关键词 教育技术;薄弱学校;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薄弱学校是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落实和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人们对薄弱小学和薄弱初中的总称,是近几年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面向求学网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强调的问题。薄弱学校的产生有着较为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并成为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障碍。近两年,尽管政府和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已认识到薄弱学校存在的严重弊端,将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增加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师资队伍提高师资水平,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但我们认为,在加强薄弱学校建设的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作用,将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薄弱学校改造过程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优化学生学习效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薄弱学校的历史由来及与素质教育总体要求的差距

薄弱学校的形成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当时政府实行倾斜政策,集中力量办好一批重点学校,是为了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提高教育效益,这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在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迅速发展、需要全民族素质提高的今天,这种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划分和存在,便导致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东北学校的问题日渐暴露出来。更何况,一些地方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一直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具体表现在一些原来办学条件好的中小学校总能得到“特殊关照”,而那些原本办学条件较差、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不高的学校则始终处于“饥饿”状态。长此以往,就使得基础条件好的学校越来越好,基础条件差的学校越来越薄弱。同时,虽然我国教育界一直呼呈要转变 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并要求中小学必须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但事实上,现行的大多数中小学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搞“应试教育”、“精英教育”那一套,视高分学生为人才,片面追求升学率,升学率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唯一依据。在这各具才观和教育凤的影响下,必然导致许多办学条件差却又长期得不到改善的中小学校,其师资的配备和每年招生计划的落实都不能如愿,学生纷纷择校离去,教师也不安心于工作,从而造成教育质量的严重“滑坡”。因此可以说,薄弱学校是多种社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据统计,就我国大中城市的中小学而言,薄弱中小学约占学校总数的15~20%。如果加止广大乡镇和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所占比例可能更大。薄弱学校的现状与我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体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从社会角度看,薄弱学校的社会声誉不佳,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也引起学生及其家长的很大不满和社会的强烈反应,干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并导致了大中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和高收费的现象愈演愈烈。从教育本身看,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差,教育质量不高,使九年制义务教育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影响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和教育质量、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背离了义务教育的全民性、平等性、强制性原则。从学校内部看,薄弱学校的生源较差、办学经费不足、管理水平不高、教师队伍不稳定,学校工作运转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所以教师教学的积极性不高、精神压力较大,学生在学习上则被动应付,学习目的不明确。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学校的发展,不利于少年儿童的素质培养和健康成长,又影响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着眼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人们对高水平、高质量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必须加大薄弱学校的建设和改革力度,这既是贯彻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是教育公理原则的体现,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心愿。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的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多年来,教育技术在我国的教育改革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改革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及教学组织待方面,显示了强大的和独到的作用。因为现代教育技术强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注重编制和运用教学媒体,并进行教学设计,以优化教学全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育部部长陈至立曾强调:“……要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方法的改进建立在教育技术的平台上,也就是运用教育技术对教育内容、方法体系进行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改变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尤其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为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也明确提到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并强调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应该说,实施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多样化个性的素质教育的方法是多方面的。但我们认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现代教育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垢有效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广泛的表现能力,可以超越时空和宏观、微观的限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感知材料,把教学思路和教学环节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明确的学习动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和深厚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直接经验范围,形象具体地表达教学内容,反映事物的固有属性,为学生的认知活动提供丰富的感生经验和思维素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同时,教育技术中时空变换、大小变换、速度变换、虚实变换等手段的运用,动静结合的教学内容和直观性、形象性、趣味性、系统性的优势,使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中,犹如身临其境,感染力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以促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在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中,不断地从感性向理性过渡,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需要、动机、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积极参与到知识学习和素质形成的智力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个别化教学,可以给学生充分的选择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内容,根据自己的能力掌握学习进度,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呈现次数,可以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广泛运用,使得教学活动更能突出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全面笥、发展性、全体性、开放性、基础性等特点,真正实现全体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促进对学生的智慧潜能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公民意识教育和现代意识教育。实现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是现代教育技术的目标和宗旨,也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三、根据薄弱学校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进素质教育的构想

原国家教委于1997年10月29日颁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根据《教育法》提出的要求,办好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所学校,逐步达到规范化,是政府依据法律规定应承担的责任。……各地特别是大中城市要争取在几年内使薄弱学校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在薄弱学校的建设与转变过程中,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的力量。一是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给予财力、师资、物力及办学政策上的支持。二是学校自身团结奋斗、自力更生、不懈努力。其中政府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加强薄弱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力量,帮助改善办学条件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办好薄弱学校的前提条件。但办好薄弱学校从根本上讲必须要靠学校自身的艰苦努力。学校自身的努力在转变 教育观念、内部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方式和效果等方面起着实际有效的作用。没有自身的艰苦奋斗、努力拼搏,薄弱学校是很难建设好的。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学校办学条件并不差,但管理水平、师资队伍的精神面貌以及办学质量都属薄弱一类。由于薄弱学校面貌的转变 最终要落实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上,所以面对大面积的差生和学历达标程度不高的师资队伍,薄弱学校应采取什么样的方略入手呢?我们认为,关键是要端正办学思想,改变经验型的教育教学方式,彻底放弃与重点学校、示范学校“拼升学率”的传统做法,探讨一篥切合实际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转变途径。这就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务真求实地从多维度进行探索、实践,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篇3

【关 键 词】 电磁铁;电磁铁的强弱;探究实验

一、设计思想

《电磁铁》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四节内容,电磁铁是通电螺线管的实际应用,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教学:

1. 制作电磁铁。在引导学生总结出电磁铁的定义后,通过亲自制作电磁铁,强化理解电磁铁的概念和构造,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2. 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本节课的重点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电流、线圈匝数的关系。首先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其他非影响因素,对此要鼓励,并且要对学生提出的因素进行分析讨论,教会学生排除非影响因素。其次是设计实验,此环节为学生的弱项,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就桌面上的器材进行设计。最后是分析论证,教会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从现象中总结规律。

3. 探究电磁铁的两级。此内容可作为拓展环节,主要是联系所学,安培定则对学生而言较难理解,利用实验进行判断,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4. 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可采取让学生自主收集资料,交流共享的方法,并请小组交流讨论电磁铁相比于永磁铁的优点有哪些。

二、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设置情境:教师展示一盒大头针,故意不小心打翻在讲台上,请学生帮助老师快速地把大头针捡起来放到盒子里而又不被扎到手(讲台上放有一磁铁)。

设计意图:可以很快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学生基本上都可以想到用永磁铁吸引大头针较快且不被扎到手,但是在取下大头针时需要用手取而且易被扎到。

师:这位同学想到了利用磁铁,非常好,现在请大家注意观察老师是怎么做的?

演示实验:手掌中藏较小电磁铁,开关及电源部分藏于袖中,另一只手控制开关,手掌靠近大头针说“起”,同时接通电磁铁,大头针被轻松吸起,然后说“落”,同时断开电磁铁,大头针“听话的”落到盒子里。(注意演示过程中要富有戏剧性)

提出问题:老师是怎么办到的?引发学生思考,并向学生揭开谜底展示藏于手心的电磁铁。

教师引导同学们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如果我们利用电流产生磁场,那么电流断开是否磁性也就随之消失了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电磁铁。(显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1. 定义

师:那么什么样的构造才能叫电磁铁呢?在同学们的桌子上就有一个电磁铁,请同学们观察其构造,思考每部分构造的作用,自己给电磁铁下定义。

小组讨论、进行操作:给电磁铁通、断电去吸引大头针,是否插入铁芯以及插入钢芯、陶瓷芯的情况,通过吸引大头针的数量判断电磁铁是否有磁性及磁性强弱。

设计意图:让学生大胆尝试,通过实验发现问题,才能透彻地理解知识。

小组总结交流并给出电磁铁定义。

板书:1. 电磁铁:带有铁芯的螺线管。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电磁铁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板书:2. 工作原理:电流的磁效应。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自主思考,并且不需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记住概念和原理。

2. 自制电磁铁(课件展示)

师:同学们能不能利用桌上老师为大家准备好的器材自己做一个电磁铁呢?桌上放有两个相同的大头钉、一些绝缘导线、开关、滑动变阻器、一些曲别针和电流表(不是所有的器材都会用到),引导学生制作电磁铁。

温馨提示(课件展示):为了使电磁铁磁性较强,线圈匝数最好在50匝到100匝之间。线圈最好紧密排列,这样线圈产生的磁场叠加效果最好。各组学生利用选择的器材自制电磁铁去吸引大头针。然后挑选吸起大头针不同的若干组进行展示。

3. 实验探究: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课件展示)

提出问题:你认为你制作的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提出猜想并说明理由。

进行猜想: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能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通过制作的经验回顾并思考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可以更好的发散思维,学生还有可能会提出与电压、电阻、铁芯粗细等等有关,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排除部分非影响因素,或让学生课后自行探究。

设计实验:请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猜想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分析,注意控制变量。

课件展示:

①如何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研究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呢?

②如何改变线圈的匝数和电流的大小?

③怎样控制变量?

④如何判断电磁铁磁性强弱?

小组讨论并制订实验方案,教师到各个小组中参加讨论,适时地引导、点拨学生。

小组活动:

设计出电路图,研究电流大小影响如图1,研究线圈的匝数影响如图2。

学生总结: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流大小对磁性影响时,要保持线圈匝数不变;研究线圈匝数对磁性影响时,要保持电流大小不变。

进行实验:

①按图1连接电路,将开关合上,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通过线圈中的电流,观察大铁钉吸起大头针的多少。

②按图2连接电路,观察大铁钉吸起大头针的多少。

学生归纳、概括实验结果,并记录在书中给出的表格中。

分析论证: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板书:3.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的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

①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②在电流一定时,电磁铁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4. 电磁铁的应用(课件展示)

提出问题:你知道的电磁铁的应用有哪些?

小组讨论:电磁起重机、电动机、发电机、扬声器、电话、电铃、电话、磁悬浮列车等。

设计意图:本节课只是大概让学生了解有哪些应用,展示电磁铁的应用图片,可以请同学们课后通过网络了解电话(或电铃、扬声器等)中哪个部位用到了电磁铁以及是如何工作的,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并获取知识的能力,也为下节课的知识做了铺垫。

三、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册的学生在有了一定的物理知识的基础上,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对他们来说不算难,但是学生设计实验等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及分析总结能力,在实验设计上进一步认识到“控制变量法”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重要地位。

“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也深深地融入了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多以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合作探究出结论,学生课堂参与度较高,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艺术院校;学生弱势群体; 转化; 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制度结构的不断变革,贫富差距的日益拉大,社会上逐渐形成一种我们想不得不正视的一种群体——“弱势群体”。弱势群体并未形成真正的群体,其内部也可能没有组织化,但却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等各个领域,其范围之广,境遇之困,令人堪忧。2002年朱镕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曾提到“对弱势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就业援助”即为这种忧虑的最高体现。对教育弱势群体的关注则是随着近年来高校的大规模扩招而渐趋强烈,高校学生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学习、心理、交往等状况已成为高校特别是高等艺术院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 艺术院校学生弱势群体的类型及特点

关于弱势群体,各学科对其界定不尽相同,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它是指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的人群;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它是指那些对自身所处的学校教育生态环境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规范环境和人文环境等不适应的人群;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它指受教育者由于自身生理、经济或其它客观原因而在享受和行驶受教育权时处于不利境地、需要特别保护的人群,主要包括残疾人、女性、非城市人口、家庭经济困难者及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等。

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弱势群体不同于一般普通高校学生弱势群体,它有其特殊性,根据其形成相对弱势的因素可分为:经济弱势群体、心理弱势群体、专业学习弱势群体、交往弱势群体等。这些弱势群体具有如下共同特征:第一,它们的形成既有客观、自然的因素,又有主观、人为的因素。前者如先天或后天残疾,性别差异、专业差异等,后者如师生交往的缺失、社会歧视等。第二,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相对于学生正常群体或学生强势群体而言,这里就有一个“标准”,而学生弱势或劣势群体往往是教育界强势或优势群体所制定的标准使然。第三,高等艺术职业院校学生弱势群体诸类别中,尤以经济弱势群体、专业学习弱势群体和心理弱势群体最为彰显。第四,上述弱势群体或多或少地与教育资源的公平利用、教育机会的均等以及教育过程的平等对待等方面密切相连,若协调不当,会带来诸多不稳定因素。

二 艺术院校学生弱势群体之成因

艺术院校学生弱势群体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且相互交织,对其原因进行探析有助于一线教辅人员在日常的教学指导过程中因势利导,做到“有教无类”并营造各群体间和谐、生态的学习、生长氛围,有助于学校行政管理人员掌握学生弱势群体动态,及时转变管理策略,努力从制度、经济、文化、教育资源等方面来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有利于学生弱势群体对自身的正确认识,端正心态,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经济弱势群体在高校中普遍存在,艺术院校更不例外,他们主要是特困生、困难生和一般困难学生,困难的关键原因在于家庭经济的拮据,他们每月的生活费(笔者所在的湖南普通大学生正常生活开支为每月400元左右)波动于60元至160元之间,他们无法支付必要的学习辅助用具,不能资费参加内心渴求的第二课堂或有益培训,不能积极地参与社会交往而不得不压抑自身诸多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心理弱势群体集中表现为心理脆弱、耐挫折能力不强、胆小慎微、害怕参与、不敢表现甚至封闭自己。这些“心理虚弱”的主要来源有:(1)自身条件的“相对”限制或对专业学习的付出努力不够,而未能达到一定的标准,譬如对中国舞的学习,只会劈叉者就比毯功扎实者要“虚弱”许多;(2)日常生活上的娇娇者,他们适应能力差,自理能力差,这恐怕与我国8000万独生子女问题的存在有关;(3)对人际关系的漠然或不善于处理;(4)遗传、早期童年经历、家庭环境、地域、社会文化环境等。

专业学习弱势群体指那些在专业科目的学习中遇到相当的困难,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素养相对较差的学生。(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只提专业学习弱势群体是因为文化公共科目的学习在单个艺术院校内部“不具可比性”,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艺术院校的学生大多属于“文化”学习弱势群体。再说,艺术职业学院重点开设声乐、台词、表演、舞蹈、形体、舞台美术、摄影摄像、录音、编辑制作、器乐、戏剧等专业课程,强调其“专业”性,而对语文、数学、政治、历史等文理公共科目的开设相对薄弱且课时不足,学生大都重“专业”轻“文化”是客观现象、“历史顽疾”。)这类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自身先决条件,后天努力程度,学习方法有别,个人爱好差异,家庭经济状况等。

交往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课内、课外不善于合作学习,不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或服务团体,不主动寻求与老师、同学交往交流的学生群体。他们或由于学业的“糟糕”,或因为性格的内向,或由于交际能力的欠缺,或因为“囊中羞涩”而“缺乏底气”。

述各类群体的“弱势”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更主要的是它们之间的“粘合性”,它们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制约:经济的弱势可以导致行为的弱势和心理的弱势,还可以影响对专业的学习;心理的弱势可以导致交往的缺失,进而产生学习上的障碍;专业学习的弱势能够引起心理的不适,还会引发交往的不当。这些都值得我们在日常管理和教学中关注和思考。

三 艺术院校学生弱势群体之转化策略

艺术院校不仅是学生学习艺术、接受艺术熏陶的圣地,同时更是学生陶冶心灵的家园。艺术职业学院学生弱势群体是高校教育的特殊组成部分,我们理应更多地重视、关注、关心他们,而作为高等艺术院校的管理层和一线老师们在做到教育的“硬件”资源基本公平后,还要对他们进行“行动资源”和“心灵资源”的相对倾斜。当然,仅“倾斜”一点是不够的,关键是如何将这些群体从“贫困”的“弱势”转化为“小康”的“常态”进而向“现代化”的“强势”迈进。希望如下几种策略能给大家带来些许裨益。

(一)“经济”策略:完善“奖”、“贷”、“助”、“免”、“补”等帮困助学制度,即针对经济弱势群体采用奖学金、助学金、贷款、补助以及免去一部分或全部学杂费用等形式来保障他们的基本物质生活。但要考虑的是,在奖学金、贷款、补助的数额有限,免去太多学杂费又不现实的情况下,则尽可能多地为弱势群体创造勤工助学、社会实践的机会,如社会资料调查、家教、勤杂、教育咨询等,当然这些“机会”的获取和利用应当限于周末或其它一定量的空余时间。

(二)“心理”策略:对于心理弱势群体学生可以大致实施三个计划,即课程计划、活动计划、“四个家庭”计划。

课程计划即指通过开设一些有益于心理、心灵塑造的课程从“”来“扫清”学生心理上的某些“负担”。比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举办定期不定期的规范性的心理咨询或讲座;开设公关礼仪、艺术赏析以及美学原理等课程,倡导真诚美、素质美、朴实美、内心美、知识美、气质美以及和谐美。

活动计划即通过活动的开展来训练心理弱势群体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品质,并使其情绪及其行为得到相应的调节,从而促进其学习、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和人格的不断健全。这些活动可以是拔河赛、篮球赛,也可为知识抢答赛、演讲赛或演艺赛,还可为短时或短期的野外生存训练等等,总之,在开展活动时要把握三原则: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个人团体相结合。

“四个家庭”计划亦可谓“三加一家庭”计划,即三个“校内家庭”加一个“校外家庭”。三个“校内家庭”是指寝室“小家”,班集“中家”,学校“大家”;一个“校外家庭”即指学生出生所在家庭。对于“小家”,要抓好寝室文化生活氛围建设,充分发挥寝室长的榜样力量;对于“中家”,班主任老师要搞好班集体的建设,引导班上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良性发展,同时更多地关爱弱势群体,更多地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对于“大家”,要充分发扬学校的文化功能,强化学校的服务意识,“以生为本”。开展这一计划需要两个紧密配合:“小家”“中家”“大家”三级集体的紧密配合并以“中家”——班集体为核心;校内家庭和校外家庭的紧密配合。

(三)“专业学习”策略:做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人本教学”;强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谐学习;强调动态评价、过程性评价和评价的多元化。指导专业学习学生弱势群体的转化,鄙以为我们的思维有必要在如下几方面稍做盘亘:(1)对于专业暂时弱势的学生,老师的眼中和思维中不应片面地将其“抽像”为“差生”,而应视其同专业强势学生一样,都是“待发展生”,只不过他们发展的速度、程度不同而已。因而,在具体的教学当中针对每一个弱势学生时,老师有必要“将其学习任务和学习活动个别化”[1](inpidualizing assignments and activities ),让其中的每一个都能“成功”地学习,即强调过程的成功、阶段目标的成功。(2)某一方面的弱势不代表“全盘”弱势,老师要善于“相马”,善于发现其特点,实现弱势的转化。举个例来说,音乐系学生弱势群体有美声演唱、民族演唱类的,他们经过相当时间的训练仍找不到美声、民族的发声方法或难以掌握其演唱技巧,然却精通乐理,喜爱歌曲创作,甚或对通俗唱法的感觉很到位,我们又何不促其变,乐其成呢?(3) 倡导“相观而上”,合作学习,建构学习。合作学习亦可谓小组合作学习,它是一种促使生生之间人际交往和合作互动的基本形式,有利于同学间志趣的表达和情感的交流,有利于思维的拓展和问题的深化,将学习的认知和情感两方面结合了起来。有的文章甚至将合作学习提高到生死存亡的高度,“它是拯救人类唯一的希望——如果我们没有学会合作,人类和地球都将毁灭”

[2] 建构学习,简言之即学生在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的一种“生成性”学习。没有建构学习,就没有学习的主动性,就意味着被动接受;没有建构学习,创造性学习、创新性思维也就无从谈起,而鼓励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亦只是“半天云中吹唢呐”——“哪里哪里”。

(四)“交往”策略:这一策略与“心理”策略联系最为紧密,对“专业学习策略”亦有相当的辅助功能。交往的内容可以考虑思想方面、学习方面、活动方面、生活方面等;从对象上看,交往可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间、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间(鼓励前者主动交往)、家长与子女间(家长要主动)、社会团体与弱势群体间等;交往的形式可以采用个别或群体谈话法、群体经验交流法、团体活动法、社会实践法等。通过交往,促成各教学主体间的“对话”与合作,实现师生人格地位的平等和学习氛围的共振和谐。

当前,我国高校生员扩招仍处递增态势,高校包括高等艺术院校学生弱势群体亦有扩展之趋势,在新课改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3] 过程中,高等艺术院校理应要实现教育教学变革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理应更多地关注弱势群体,关注其整体素质之提高,关注其生存空间之拓展,关注其受教育环境,做到以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Rena B. Lewis & Donald H. Doorlag (1991) Teaching Special Students in the Mainstream (3rd ed.) , New York: Macmillan , P64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 (2015) 05-0044-07【DOI】 10.3969/j.issn.1009-8097.2015.05.007

引言

教育部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中明确提出“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帮助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并于2013年启动“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促进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国外已有不少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因素,例如Drent M、Meelissen M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阻碍或促进教师在教育中创新使用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影响因素。最终结果显示,教学方法、教师的ICT能力、教师个人的企业家精神直接影响了教师ICT的应用,学校因素不会直接影响教师ICT的创新使用。但是分析结果表明,学校的内部支撑结构(例如管理)影响个人的创业精神,并因此影响教师ICT的应用。而我国学者对影响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因素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证研究。由于所在地域、环境等的不同,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因素可能与国外有所区别。究竟哪些因素会对国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产生重要影响?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以便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在调查X省750多所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建立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因素的数学模型,并应用建立的模型计算各市、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性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分,根据得分进行排名,最后对提高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出了建议。

一 文献探讨

目前,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专家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在相关领域结出了硕果,可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

外国学者Afshari、Mojgan等认为,教师本身的特点(受教育水平、年龄、性别、教育经历)会影响教师对新方法的接受,并且教师应该知道ICT作为一种教学和学习的工具该如何运用,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教师对计算机的态度、操作计算机的能力、教师培训的质量也是关键的因素,在工作中对教师使用ICT提供有效的支持也是很重要的。Kreijns K认为教师的态度、主观规范、自我效能感影响对数字化学习材料的运用,从而影响教师ICT的使用。我国学者顾晓玲指出,影响信息化教学的因素有教师素质(包括教师的教育理念、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融合能力和角色转换能力)、学生素质以及教学软件和硬件。谢光、张景生等指出,影响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原因是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足、信息技术能力欠缺、培训趋于形式。

研究发现,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主要与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教育培训的情况有关,但是这些研究在我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实证性的分析。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二 研究方法

l 研究指标

项目组在参考《马来西亚智慧学校质量评估星级指标(SSQS)》、教育中的ICT测量指南(Guide to Measur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及我国教育信息化六要素模型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确定调查指标,并邀请X省教育信息化专家、电教馆工作人员和一线教师召开专家会议,讨论指标体系的修订建议,根据修订意见编制了《X省基础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共7个部分:学校基本情况、信息化应用、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资源建设、信息化环境、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保障体制,每一维度的具体指标如图1所示。本研究根据文献探讨的启示,结合所编制的问卷,从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两个方面考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因素,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2 调查对象

为使本次调研样本能够充分代表X省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现状整体情况,课题组在全省范围内选取了14个市作为调研地区,受调研对象为教学点、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约占全省中小学总数的10%。

3 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以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因变量(用y表示),教师ICT能力、教师态度、学校基础设施、管理与政策中各个指标为自变量(用X表示),建立了回归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因变量进行预测。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1 回归模型的建立

本模型的建立利用强制策略回归法,进入模型的显著性水平设置为0.05,剔除或保留变量的显著性水平也设置为0.05,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l可得到一个回归模型,如下面公式所示:

y-1.146E-15+0.124X8+0.107X4+O.100X3-0.067X11+0.057X1+0.050X14+0.048X2-0.027XlO

根据表1和上述公式可以看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受8个因素的影响较为明显:第一,教师方面,包括教师对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态度(0.124),教师使用计算机进行电子备课的能力(0.107),教师进行网络教研的能力(0.1),获取、合理使用数字化资源的能力(0.057),教师利用网络交流的能力(0.048);第二,学校方面,包括师机比(-0.067)、信息技术培训内容(0.05)、生机比(-0.027)。其他指标对敦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则不如这8个因素显著。教师因素与学校因素相比而言,教师自身的因素尤其是教师对学校信息化应用的态度、使用计算机进行电子备课的能力和进行网络教研的能力,对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最大。

2 模型的检验

回归方程的拟合优度检验(R2检验):由表2可知,本模型的决定性系数调整R2=0.500,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有一定的影响。

回归方程的显著性检验(F检验):本模型的F检验值为98.435,Sig.值为0.000(小于0.05),应拒绝原假设,认为回归系数与零存在显著性差异,被解释变量y与解释变量X的线性关系显著,可以用线性模型描述和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

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Sig.值小于0.05时认为可以保留在回归方程中。由表1可知,自变量的Sig.值均小于0.05,说明自变量都通过了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

3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建立的模型,可将影响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因素分为四类:学校基础设施、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学校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

(l)学校基础设施

在整个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事业当中,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是其他建设要素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农村偏远地区的中小学由于经费投入的差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于城镇等较发达的地区,比如生机比、师机比都存在显著的差异。目前,X省中小学平均生机比为28:1,平均师机比为2.2:1,但不同性质的学校计算机比例差距较大,高中学校几乎每位老师拥有一台计算机;而农村学校学生人均拥有计算机数明显处于平均水平以下,平均50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由此可见,教学点在计算机设备建设方面与初高中相比较为薄弱,农村学校在计算机设备建设方面与城市学校相比较为薄弱。

(2)教师态度

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影响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在相同的环境中,教师呈现积极的态度会对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教师ICT教学应用态度主要包括教师价值认同、成本认同和应用意愿;具体来说,价值认同是指教师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可;成本认同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运用的成本和代价,例如使用信息技术会在技术上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等;应用意愿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应用信息技术。

(3)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的专业能力。研究结果显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尤其是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电子备课制作教案的能力、利用网络参与教研的能力、获取并合理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能力、利用网络与学生及家长沟通的能力等,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具有较大影响。但是,不同地理位置学校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教师尤其是农村薄弱学校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缺乏,也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挑战。

(4)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信息技术培训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必然选择。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每学期都能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调研发现91%的学校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学校平均每学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次数为3.67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包括现有设备的使用、学校网站的应用、网页制作的知识、多媒体课件制作、视频录像的编辑等。从培训内容来看,农村学校主要集中在现有设备的使用和网页制作知识方面的培训,比例为21.8%;城市学校主要集中在对学校网站的应用和其他方面的培训,比例为19.5%:县镇学校主要集中在视频录像的编辑和学习网站的应用方面的培训。

4 模型的应用

(1)各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比较分析

运用建立的评估模型,获得X省各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分,并根据得分从高到低进行排序。X省各市具体的评估得分及排名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X省14个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最高分为0.2864,最低分为-0.4297。最高分与最低分之间差距较大,说明X省各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没有得到均衡发展。

根据14个市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分情况,可看到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发展特点:A市作为该省的省会城市,得分最高,排在第一位;N市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其得分最低;该省各市之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发展不均衡,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某些地区如B市、C市,其环境建设水平并不是很高,但是较为重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因此其应用水平与A市相当。

(2)城市、县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比较

从城市、县镇、农村三大区域来看调研的14个市所呈现的X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如图2所示。由图2可以看出,城市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分最高,其次为县镇学校,农村学校得分最低;城市、县镇、农村三个不同的层次区域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上依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距较大。因此,应该更加注意关注如何提高农村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3)教学点、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比较

计算了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得分,教学点、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高中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最高,其次是初中和小学,教学点最低;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高中与教学点之间的差距最大。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采取措施提高薄弱学校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四 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教师因素和学校因素是影响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关键因素教师因素中最主要的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以及教师在教学中对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学校因素中最关键的是学校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以及生机比、师机比。利用建立的回归模型计算各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得分,可知A市得分最高,N市得分最低,并且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性质学校之间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存在着显著性差异。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提供实证依据。

2 建议

(l)加强薄弱学校基础设施的完善与提升,努力缩小硬件“数字鸿沟”

农村教学点及边远地区学校等在内的信息化薄弱学校,目前的教学信息化设备仍然以电视机/DVD为主,其教学信息化设备己跟不上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作为最基本的信息化设备,不管是生机比还是师机比,农村教学点学校与其他类型学校相比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其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

在X省基础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中,应针对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提升农村地区及边远贫困地区学校、教学点等信息化薄弱学校在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等方面的配置水平;应做到硬件设备先到位、优质教育资源先输送;应改造薄弱学校的传统教室、提升交互式多媒体教室在此类学校中的覆盖率、增加教学信息化接收终端(计算机、移动终端设备等)的配备率,为薄弱学校的教师和学生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环境。

(2)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

近年来,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2013年教育部颁发《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明确规定各地要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资格认定、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和考核奖励等的必备条件,列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因此,应鼓励X省中小学校分别以区域、学校为单位,面向课堂教学主阵地,健全教师信息化教学激励与评估机制,提高一线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习惯。通过应用激励政策、课题研究、教学评估,进一步鼓励并督促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篇6

一、借助律动,体验要素

音的基本四要素是指音的节奏、高低、强弱、音色,他们依附于音乐之中,比较抽象。而体态律动则可通过身体动作不断模仿、合作、创新等环节使之形象化、感官化,让学生轻松地体验这些要素。

1.体态律动体验音的节奏

音的节奏是音乐教学的重点,所以教师的教学手段必须有趣、有效,如果老套地说这个音长一点,唱几拍,这首乐曲的节拍是2\4拍,跟老师拍两次手,学生学得即枯燥又印象不深,内心节奏感更是无从培养。而体态律动则可通过声势、个体、集体律动的形式让学生充分体验,让抽象、枯燥的知识变得形象化、趣味化,培养内心节奏感。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可多开展“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恒拍拍手、拍腿等声势律动,提醒学生边做声势边听音乐节奏,充分调动学生听觉和动觉,感受、表现恒拍节奏,初步形成稳定的内心节奏感。在中高年级段则可借助体态律动,不断叠加动作,巩固节奏感。如在拍手的基础上叠加集体走动、“找好朋友合拍”声势等,培养音乐节奏感。

2.体态律动中体验音的高低

音的高低较抽象,而体态律动则可通过有趣的律动让学生形象地感受音的高低。如一年级欣赏课《青蛙合唱》中,教师可以通过在钢琴的低、中音区各弹奏主题旋律,让学生听辨老青蛙和小青蛙谁先唱歌,再结合蹲着、站着跳的高低不同的动作,使音高形象化,即有趣又有效。对于个别听辨能力有差异的的班级则可采用教师做不同高低动作,学生在音乐中找原因,听辨能力强的班级,则可鼓励学生用不同高低动作表现旋律的高低变化,这样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方式学生会掌握得更轻松。

3.体态律动体验音的音色

不同音色表达不同形象和情绪,巧用律动设计不同音色的音乐形象,将音色形象化、具体化。如一年级欣赏课《龟兔赛跑》中大管的音色低沉浑厚,像慢慢爬行的乌龟,通过律动学生立刻就把低沉浑厚的音色与慢慢爬行的乌龟联系起来。单簧管的音色轻巧圆润像极了蹦蹦跳跳的兔子,相对乌龟的地面爬行学生则设计了蹦蹦跳跳的动作,将轻巧圆润的音色形象表现,使学生对音色有更形象的理解和感受。

4.情境化的体态律动体验音的强弱

情境是体验想象力和表现力的最好方法,高年级学生对声势律动已司空见惯,教师设计有关强弱的声势律动就必须具有吸引性和挑战性,于是我则设计情境律动“春雨”:淅沥的小雨(搓手)——雨滴变大(捻指响舌)——倾盆大雨(拍腿)——一声春雷(跳跃)——大雨继续(拍腿)——雨滴变小(捻指响舌)——淅沥的小雨(搓手)——春雨渐止。用不同的声势律动表现不同情境,不需要语言、自由的声势、认真的听辨、全身心的投入,音的强弱体验印象深刻!

二、巧用律动,分析曲式

曲式分析有一定难度,体态律动则能用最有趣、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浅出地体验结构。

曲式分析时教师常会采用初听全曲、介绍曲式结构、哼唱旋律等三部曲,这种填鸭式方法即被动且记忆不深。而体态律动则能将视觉、听觉、形象、动作等多种记忆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轻松地体验曲式结构。如二年级欣赏课《口哨与小狗》曲式结构是ABA,教师则可设计成散步吹口哨、和小树舞蹈的律动环节,第三乐段则采用学生静静听辨与那个乐段相似,再用散步吹口哨、和小树舞蹈、散步吹口哨律动,在律动中简单轻松地掌握ABA曲式结构。

三、善用律动,培养能力

1.在体态律动中培养听辨能力

随乐而动,以听为先!学生爱动,教师则可利用这点逐步养成好的倾听习惯,再用边听边律动的方式巩固倾听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听辨能力。

2.在体态律动中增强身体协调能力

体态律动主要运用身体去感受表现音乐,所以教师设计的体态律动要符合不同年龄段的运动水平,且遵行由简到难、不断叠加动作的规律,增强学生身体协调能力。

3.在体态律动中激发创新能力

在音乐活动中,想象力是学生神奇的翅膀,让学生在音乐王国里自由翱翔。所以体态律动因其全身心的律动不仅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能调动学生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记得我和低年级学生做一组“快慢变速”音乐律动时,我总鼓励学生用不同速度表现不同事物形象,如慢速音乐像乌龟,快速音乐则像兔子,学生的创意灵感被激发,创新能力在律动中得到逐步培养。

4.在体态律动中加强合作能力

合作强调配合和默契,就连对拍手也需要合作,在平时的教学中可多设计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体态律动,逐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5.在体态律动中提高歌唱能力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篇7

关 键 词:学校体育;全纳教育;弱势学生;体育教育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7)01-0105-05

Abstract: Inclusive education put forward in The Salamanca Statement in 1994 was intended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of education of rejected special children, to realize everybody’s equal right to being educated, and to let every student succeed, bu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n reality, disadvantaged students were in a difficult situation of being rejected or isolated to a certain extent no matter in terms of sports skill learning or in terms of sports participation, and being deprived of rights from time to time. In the authors’ opin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clusive education, in order to let disadvantaged students’ physical education right be effectively realized, the following aspects should be started with: change physical education conception; perfect physical education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revis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cultivation program; implement fusio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mprove physical education facilities; etc.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inclusive education;disadvantaged student;physical education right

1990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泰国宗迪恩召开“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强调教育是人的基本嗬,教育对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极为重要,必须普及基础教育和促进教育公平与平等。1994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西班牙萨拉曼卡市召开了“世界特殊教育大会”,颁布了《萨拉曼卡宣言》,明确提出“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的思想。所谓“全纳教育”,是指教育应当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每一所普通学校必须接收服务区域内的所有儿童入学,并为这些儿童都能享有自身所需要的教育提供条件。在全纳教育理念下,西方国家隔离式的特殊教育学校逐步瓦解,越来越多的特殊需要儿童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教育[1]。在此影响下,我国也逐步与国际接轨,形成了比较稳定的以“特教班”和“随班就读”为主的教育模式。但缘于体育教育特殊性及学生个体在生理、心理及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导致许多学生特别是残疾、运动障碍等学生的体育教育被排斥、隔离,甚至剥夺。而在中小学乃至大学体育课堂,弱势学生的体育教育一般是以“见习”“旁听”“被保护”“集中上保健课”或“免修”的形式代替。毋庸置疑这严重阻碍了弱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使得弱势学生更渴望接受与普通学生同样的体育教育,享有平等的体育教育权利成为无奈的诉求。

为了解弱势学生体育教育现状,本研究设计“弱势学生体育教育问题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性地访谈了首都体育学院周登嵩教授以及部分学校一线体育教师,收集访谈对象对本研究相关问题的看法或建议,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弱势学生体育教育权利的可行路径。

1 弱势学生体育教育现状

现实中鉴于特殊儿童的缺陷及差异,引发对特殊儿童的歧视和拒绝,使得特殊儿童并没有享有与普通儿童平等的受教育权,其主要表现为学习机会权和学习成功权[2],而弱势学生所受体育教育亦是如此。人们囿于传统教育思想,认为弱势学生现状不利于体育学习,易发生伤害事故,导致学校和体育教师在管理及教学时,采取免修或者额外“照顾”的放任自由方式。

从调查情况看,小学弱势学生体育意愿表现强烈的占总人数的64.71%,而中学弱势学生体育意愿表现强烈的达到85.07%(见表1)。可见,这种无视弱势学生主观意愿,取消或放弃他们参与体育课堂的做法,实质上是剥夺了弱势学生接受体育学习的机会。

调查显示,有21.57%的小学弱势学生免修体育课程,有38.81%的中学弱势学生免修体育课程(见表2)。一方面,弱势学生基于自身缺陷或不适对体育学习与锻炼本就充满畏惧,学校的免修及“照顾”无疑助长了他们逃避困难的心理,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许多学校对待弱势学生的体育教育并不是实施“跟班就读”的形式,而是采取单独为他们开设体育保健、人体生理、学校卫生学等理论课程,导致弱势学生既没有生理负荷,又没有身体练习和技能学习,更没有获得运动项目的成功体验,无疑剥夺了弱势学生体育学习的权利。与此同时,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是根据场地、器材和师资等情况来设置本校体育课程内容,对学生兴趣、爱好等考虑较少,更不必说兼顾弱势学生生理、心理特点,满足他们的体育需要。

受传统的自卑思想影响以及社会对残疾人的歧视态度,尤其是我国针对残疾人体育教育严重滞后,导致我国残疾人中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仅有25%左右[3]。本研究通过走访得知,弱势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少,中小学几乎不组织弱势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竞赛。弱势学生自我锻炼能力本身较差,也直接影响着他们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体育教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通过身体练习使机体承受一定的生理、心理负荷,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这也是体育课程区别于其他文化类课程的本质特征。弱势学生由于自身运动障碍、体质虚弱、运动能力低下、自卑心理等原因,使他们在接受体育教育时往往被歧视、排斥、忽略、遗忘或遗弃。弱势学生无论在体育教育方面,还是在体育锻炼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弱势学生与普通学生在运动能力、体质状况等方面差距越来越大,弱势学生的体育教育已陷入边缘化困境。

2 弱势学生体育教育权利的实现

2.1 倡导全纳教育,践行体育与健康课程理念

第一,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体育课堂面向包括弱势学生在内的全体学生。“全纳教育”一词核心在于“全纳”二字,本意就是“全部纳入,一个不少”。可以说这与体育课程基本理念中的“关注地区和个体差异,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同出一辙。要保证每一位学生受益就必须将弱势学生纳入到体育课堂上来。体育教育必须面向弱势学生,而不是因为他们的体质、身体缺陷或障碍将其排斥在体育课堂之外。

第二,设计合适的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弱势学生不同需求。体育新课程应从学生的视角选择和构建课程内容[5]。在实施体育课程教学时,力所能及地为弱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并根据弱势学生的种类、残疾程度和个性特征等,设计适合他们的个案教学内容或身体练习项目。在设计弱势学生个案教学时,要按照弱势学生的具体情况、残疾类型、障碍程度来制定教学计划。在考虑大多数普通学生体育教学的同时,要兼顾弱势学生的个人体育教学计划的实现,必要时可安排班干部或体育骨干协调配合、合理分组、固定搭配、保护与帮助等来完成课时教学任务,切实让弱势学生享受到平等的体育教育权。

第三,采用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让弱势学生获得体育成就感。体育教学方法是师生共同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或目标所采用的方式、途径、手段的总称。根据体育教学双边活动特点和体育教学任务,体育教学方法可分为教师指导方法、学生练习方法和思想教育方法[6]。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创法;其中得法与创法的前提是在充分了解与分析体育教学对象基础上,采用相应和配套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师指导方法、学生练习方法或者思想教育方法,对普通学生来说可能奏效,但对弱势学生来说会显得“可望而不可及”。如对弱势学生而言,教师指导方法在讲解、示范、保护与帮助乃至练习密度和强度上都要因人而异,进行调整或重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让弱势学生得到应有的身体练习,获得一定的运动技能,获得运动的成就感,以达到预期的体育教学效果。

第四,实施体育学习差异评价,关注弱势学生前后变化。学生个体是千差万别的,弱势学生更是如此。如弱势学生在听力、视力、言语、智力和肢体等方面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些缺陷使得他们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比普通学生更为困难。即使最简单的技术动作或身体练习,对他们来说也可能是万般艰难,导致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成绩和效果也是相形见绌的。此时,就要尊重学生的客观条件,在研究弱势学生的智力、体力、体育基础以及运动能力差异的基础上,对他们体育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客观、公正、动态的评价,既要顾及绝大多数学生学习评价的需要,制定全班统一的体育学习评价标准,又要依据弱势学生个体差异,设置个性化的体育学习评价方案。体育学习评价始终要以人为本、以尊重弱势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淡化学生之间的评比,帮助学生学会将课程目标和自己的过去进行比较,并在前后比较中客观地了解和评价自己,从而为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和条件[7]。

2.2 健全法律法规,给予平等学习机会

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是为了实现法的价值,实现自由、平等、人权、公平、正义乃至整个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8]。残疾人教育保障法在西方国家已十分成熟并臻于完善,如美国的《所有残障儿童教育法案》《残障者教育法》,英国的《沃诺克报告》等,这些法规在残疾教育权益保障方面都有详细的成文规定。相比而言,我国残疾人教育权益法律保障体系显然不足,尽管也制定了相关法律条文,如《残疾儿童少年九年义务制教育实施方案》,但在立法理念、权利、责任划分等方面还未具体深化与细化,操作性不强。对待残障学生,人们依然沿袭传统的“同情”“怜悯”的思维范式,仍是以倡导性层面要求残障学生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未把受教育权从权利领域转化为义务的必须,而学校体育亦是如此。由于没有细化残疾人体育教育相关的法规和政策,各级学校碍于弱势学生生理、身体条件等,对弱势学生体育教育要求偏低,只要不出安全事故即可,致使弱势学生基本的体育教育无法实现,更无从谈及满足弱势学生个体体育教育权的多元性。随着现代体育的发展,体育权利的形式和内容日趋多样,面对复杂多样的利益诉求,体育权利只能以制度性的法律建构来予以调整和满足[9]。为此,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弱势学生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健全与完善我国体育教育法规政策势在必行。

《萨拉曼卡宣言》提出全纳教育思想核心是尊重人权,让所有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给予包括特殊需求在内的所有学生提供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接纳、包容所有学生。全纳教育提出的教育平等不仅表现在入学机会,也表现在教学过程中平等地对待每位学生,满足所有学生的教育需求。弱势学生与普通学生一样有接受适合其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体育教育权利,并不因为这类学生在参与体育教育中存在一定困难而剥夺他们应有的权利。为此,应为他们提供援助措施,出台相关保障弱势学生体育教育的政策法规,防止对弱势学生排斥、歧视及抵制等不平等现象发生。

2.3 变革培养模式,培养全纳体育师资

自1990年始,中国大量残障儿童采取随班就读形式就近入学。这种随班就读形式与后来国际上提出的“融合教育”“全纳教育”思想相接近,在操作形式上也倾向吻合。不过这种“随班就读”状况还是令人担忧,表现在体育教育的主要痼疾是没有配备特殊体育教师,致使一些随班就读的弱势儿童不能正常参加体育课程学习或(和)参与相关体育活动,享受不到与正常儿童相等的待遇,随班就读成了“随班而混”。学生构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着教师专业化构成的综合性。对于弱势学生体育教育,应配备全纳型体育教师。2008年3月我国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发展残疾人教育。鼓励从事特殊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质量。”[10]然而,目前我国培养专门特殊体育师资的高等院校为数不多,特殊体育教师数量远远不能满足现有1 000多万残疾儿童和学习障碍学生的体育教育需求,严重影响了教育公平的实现,成为现阶段一个比较突出的教育问题[11]。

研究表明,在一般普通高校体育院系的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特殊体育师资是可行的[12]。因此,急需制定特殊体育教师资格标准,变革现行体育教师培养模式,完善体育教师培养目标,构建特殊体育教师培养课程体系,培养、培训大量“双师型”(普、特适应型)体育教师,满足跟班就读学生的体育诉求,实现教育民主,推进教育公平,促进我国体育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4 推行融合课程,倡导全员体育参与

Booth等[13]认为,全纳教育是要加强学生的参与精神,体现为物理空间的全纳、社会性的全纳以及课程的全纳。Diane[14]主张课程是一个理论模型,应反映出相应领域和系统教育的思想精髓。在全纳教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趋势下,应推行包容所有学生的融合教育课程。体育教育也应体现课程的全纳,并成为融入全纳教育思想精髓的融合课程。原有狭义的体育课程观已很难适应融合体育课堂,而影响弱势学生体育教育问题最严重因素就是现行的按照普通学生设计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为此,应积极倡导在普通学校实施融合体育课堂教学,满足所有学生不同的体育学习需求,融合体育课程应具备如下特性。

第一,融合体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不以学生的年龄、性别、残疾、信仰、语言、种族等为由而不予接受,这是一项基于“人人生而平等”的人权诉求。融合体育课堂无论是在体育技能教学与练习,还是在各种体育活动的参与,都为每位学生提供均等的享有机会,并为弱势学生的体育教育提供便利,完善体育设施,减少和消除弱势学生体育课程学习障碍,真正解除歧视、实现零拒绝。

第二,融合体育课程接纳、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体育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必须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西方国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课程设计模式,即学习的“通用设计”模式;该模式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将学生的基本特征和学习要求进行全盘考虑,课程设计体现“通达性”,以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在通用设计体育课程下,体育教学内容可以是“通用性设计”、是统一的,但针对特殊学生,在身体练习、技能学习、成绩评定标准等方面还是会灵活性的区分开来。既不将统一的体育教学内容“隔离”特殊学生之外[15],又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领域和层次,充分感受自己是全班体育学习者中的成员。

第三,融合体育课程让每位学生体会到与其能力匹配相对的成就感。融合体育课程不仅将每个学生纳入体育课堂,让他们共同参与体育活动,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体验体育乐趣和成就感。

2.5 改善体育设施现状,满足全纳教育需要

学校体育教育离不开体育设施等物质条件,场地器材的布置是体育教学活动特有的组织工作,是实现锻炼目标的物质保证[16]。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等教育资源相对有限,只是适合大部分普通学生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的需要,而忽略了弱势学生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说,这是剥夺了弱势学生参与体育教育的平等机会。为改变这一局面,急需改善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尽可能地满足普通学校弱势学生的体育需要。首先,改变特殊体育设施分配观念。随着跟班就读特殊学生增多,普通学校现有的常规体育教育资源更显不足,无法满足与适应这些特殊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为此,势必要改变传统的特殊体育设施配置观念,增添或重新分配特殊体育教育资源经费,购置相关特殊体育器材;其次,制定普通学校必须配备特殊体育设施的相关法规和条文,将特殊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到学校体育工作评价指标机制,促使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完善、丰富自身体育教育资源;第三,加强对现有体育设施的开发与利用。在分析、研究各类学校跟班就读弱势学生具体残障现状的基础上,开发、设计针对性强的特殊体育器材,保障弱势学生的体育教育能够顺利进行。

全纳教育不仅仅只是实现特殊儿童同普通儿童一样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机会,还应注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差异性需求,并更加强调学生参与的精神[17]。对于弱势学生体育教育现状与痼疾,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家长乃至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不仅要从人权角度进行呼吁,更要从教育观念的转变、法律政策的健全、融合体育课程的推进、教育资源的配置等方面进行革新,以满足弱势学生体育教育权利诉求的实现,真正实现教育平等与公平。

参考文献:

[1] ANDREW S. The inclusion of pupil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J]. Physical Edu Sport Pedago,2004,9(1):37-54.

[2] 朱家德. 转型社会中受高等教育权的特权属性:基于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互动关系的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1):22.

[3] 王平,陈琳. 全纳教育视野下我国特殊体育师资培养现状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5):88-91.

[4] 钗男,张细谦. 新常态下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J]. 体育学刊,2015,22(5):1-4.

[5] 殷荣宾,季浏.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内容改革的现实诉求与路径[J]. 体育学刊,2015,22(5):75-80.

[6] 戴三育,刘新民.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11):90.

[7] 谢福萍.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评价探析[J]. 体育文化导刊,2009(7):111.

[8] 云书海,秦娟. 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价值诉求[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3):48-51.

[9] 宋亨国,周爱光. 体育权利的分类[J]. 体育学刊,2015 ,22(3):23-29.

[10] 聂应军,肖红梅. 高等体育院校开设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的思考[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98-99.

[11] 陈曙. 基于全纳教育理论下体育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5):107-108.

[12] 杨万林,徐云霞. 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异位与回归[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5):460.

[13] BOOTH T,AINSCOW M. From them to us: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inclusion in education[M]. London:Routlede,1998:2-7.

[14] DIANE L.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for students with significant disabilities in inclusive set-tings[M]. Boston:Allyn and Bacon,2003:284-285.

[15] 陈曙,罗永华,黄依柱. 论全纳教育视野下的融合体育教学[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7):99.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篇8

“让学生主动自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这是在教学中落实新课标中强调的。这就是说,教师要真正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积极互动,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自读,以培养他们阅读能力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尊重阅读意愿,还自给学生

现代阅读心理研究表明:阅读是将书面材料提供的信息与读者头脑中已有的信息相整合,从而建构出意义的过程。文章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形成结构系统,而且是一个有待于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将其意义现实化和具体化的语义结构系统与“图式化”框架。所以,自主阅读在很大程度上倡导学生凭自己意愿自主地选择阅读内容,使他们能从阅读中获得乐趣,并以此去体验、去想象、去升华、去创造,凭自己的感受来积淀、来感悟。作为课堂教学来说,教材内容是固定的,师生都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力。那么,在学生的阅读方式上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充分的自由,以尊重其自己的意愿。

在语文课堂上,我设计了教学方案。在黑板上写下“弱小”两个字,让同学们观察我们班哪个同学最弱小?

学生1:我认为张彦最弱小,因为全班数他的个头最矮。

学生2:不对,不对。我认为蒋轶最弱小,因为他每次考试的成绩都最差。

生3:我认为杨阳是最弱小的,因为她的年龄最小而且每次跑步总是跑得最慢。被认为“弱小”的同学个个都涨红了小脸努力为自己争辩着。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极为热烈。争论还没有明确的答案,疑惑在孩子们心中油然而生,他们的眼中透出强烈的求知欲,不解地疑问:“弱小”到底是什么意思?

课文中“弱小”一词的理解是课文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教师我没有把课文中对“弱小”的解释强加于学生,而是引导他们,让学生在自己的知识与理解中搜寻对这个词的直观、感性的释义,体会不同语境中词语的丰富内涵,激发了学生自主解读的欲望。

二、赞赏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添加剂

课堂上,学生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所以,不吝啬表扬,不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知识、经验和优点不同,教育教学内容、手段不同,要使赞赏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灵活掌握表扬方法,使之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对学生的表扬不仅是语言的激励,如“你真棒”“你又给了老师一个惊喜”“你真了不起”等等。还要注意运用肢体语言,如点头赞赏、竖起拇指表示夸奖、与学生握手表示赞赏,亲切地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肩膀表示欣赏,微笑、欣喜、惊讶等生动的表情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常常有家长打电话说孩子回家非常兴奋老师又表场他了。可见学生对老师的一句赞赏的话多么在意,作为教师千万不要去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那简短的一句话很可能就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原动力。

三、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发自内·。的“乐而为之”,才能对教师的“传道授业”积极主动地吸收、消化和运用,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则是使学生“乐而为之”的有效途径之一。有了兴趣,学生的脑子里就自然产生许多个问号,就能引起他们探究问题的欲望,从而促使他们主动、自觉地学习。以《蒲公英卜课为例,在揭示文章的课题时,老师出示了一则谜语:一群小伞兵,身儿多轻盈,随着风儿飘,到处去旅行。学生把手举得高高,兴奋地猜到了谜底——蒲公英。接着,老师随着悠扬的音乐,抑扬顿挫的朗读,配以色彩鲜艳的多媒体画面,把学生带入了有沙漠、大海、田野、阳光的大自然景现中。优美的景色,丰富的语言,有趣的故事一下子把学生吸引住了。教师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电教手段,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四、鼓励发问,引导思考

好问是孩子的天性,孩子越小越好问,越小越会问,可是,当孩子渐渐长大,进入小学,开始了学习生活之后,他们头脑中的问号似乎越来越少,学的兴趣也渐渐变淡了。图为他们整天被别人的问题包围着。课堂上要回答老师精心设计的问题,被别人问多了,问别人的机会就少了,常常被人家问倒,对提问的兴趣自然也就淡了。许多教育家主张“顺其自然”地教,顺着孩子的天性教。我想,既然好问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就要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发问,引导他们思考问题。在《黄山奇松》的教学中,教师抓住学生这一地理特点,围绕课文内容,鼓励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孩子们睁着惺惺然的眼睛,充满着好奇与疑问,有的说:“黄山在哪儿?”“黄山除了奇松,还有什么?”有的说:“黄山的松树有什么奇怪的特点?”还有的问:“课文介绍了哪几种黄山的松树?”学生提的问题这么多,这么好,超乎老师的想象,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师抓住学生提出的三个主要问题,引导他们找句、思考、朗读、感悟,在读读、说说、谈谈的和谐对话中,一切问题都巧妙地迎刃而解。黑板上书写的是学生的问题,教室里洋溢的是学生的话语,这样的教学变学生围着教师设计的问题学,为教师依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

以上仅对摆正自主阅读与课堂阅读教学的关系谈了点粗浅的认识,并以此出发分析了几个教学实例。在课堂阅读教学中,为了激发自主阅读的兴趣,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我们应该大胆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参考文献:

[1]王霞.对小学语文新课改教学中的几点反思[J].小学教学参考

[2]蔡小青.引导学生自由而多元地体验[J].小学教学参考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 小升初择校 表现形式 危害 成因分析 建议

城市中的择校现象较为普遍,针对如何解决择校问题,我国学者观点不一。择校支持者认为,择校可以补充政府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通过择校还可以促进学校间竞争,提高教育质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择校给义务教育带来了极大危害,现行的考试、购买校区房择校、缴纳择校费等择校规则,无疑给家长带来了极大的经济负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一、择校的表现形式

(一)通过入学考试以分数择校。

以分数择校,主要是优势学校通过自行设立的考试,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考查,由成绩高低决定学生是否可以进入该校读书。这种在我国城市较为普遍,是家长普遍接受的一种择校方式。这一择校方式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为了提高成绩,学生不得不参加课余辅导班并且在课后进行大量的机械练习。而且,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个体发展阶段性,成绩表现的不稳定性,在小升初阶段以分数择校过早。并且,以分数择校忽视了学生家长受教育程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学生家庭背景已很强烈地影响了教育机会均等,而且教育不公平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阶层的分化。[1]

(二)通过购买学区房择校。

购买校区房进行择校,是家长通过在某一学校招生片区内购买住房,以使学生进入到该学校就读。这种择校方式使得校区划片内入学适龄学生数呈密集趋势发展,导致学校招生范围一再缩小,原片区内学生被划归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学,造成了入学机会的不平等,同时给家长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三)通过缴纳一定数额的择校费择校。

家长通过交纳一定的择校费或赞助费使学生获得进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学校就读。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子女的教育问题,大多数家长认为:让孩子进入到好小学就能升入好初中,就意味着能进入好高中从而考入好大学,毕业后就会有好工作。因此,家长不惜重金甚至倾其所有为子女选择一所优势学校就读。但是,教育资源,尤其义务教育资源属于公共资源的一部分,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通过缴纳择校费择校的行为,剥夺了他人的受教育权利,影响了教育公平。

(四)通过特权择校。

特权择校是指家长通过自己的某些特权或动用自己的社会关系、人脉,使自己的子女进入到优势学校读书,占有优质教育资源。特权生不仅在入学机会上影响教育公平,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也会得到老师的特殊照顾,进一步影响教育过程的公平。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性,更成了教育腐败滋生的温床。

二、择校产生的危害

(一)增加了家长的经济负担。

根据中国青年报2011年的调查显示,北京地区的择校费平均高达8.7万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普通家庭无法承受。无论是购买校区房择校,还是缴纳相应数额的择校费进行择校,家长都在子女的教育上额外承担了经济负担。更严重的是,很多家长将其视为一种投资,即购买了校区房后并不居住,而是将其出租,待子女完成择校后,再将其转手以更高的价格售出,导致校区房价一再升高,想要通过购房择校的家长必须付出更为高额的购房费用。

(二)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

为了求得进入优势学校学习,大多数学生参加课后补习。大多数儿童在幼儿园时期,就在补习班中补习英语,上学后更要参加奥数和作文补习班等。参加课后补习的学生不能按时吃晚饭,补习结束回家后,学生还要面对学校老师布置的繁重且枯燥的机械练习型家庭作业,一些小学生完成作业时超过晚上十点半,为了择校不得不面对补习和家庭作业,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体发育。

(三)进一步加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

择校使得好的学校和好的学生在市场中相互将对方挑选出来,它使强者越强,弱者更弱。[2]择校使优势资源集中化,造成薄弱学校教育资源闲置,不但没有有效地补充教育经费,而且扩大了校际差异,不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优势学校通过设立花样繁多的入学考试,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择优录取,使优秀生源集中于某一特定学校。充足的生源和择校费保证了优势学校能过获得多于其他学校的办学经费,丰厚的教师待遇使优秀教师向优势学校流动。薄弱学校则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很难通过其自身的努力缩小与优势学校之间的差距。

三、择校的成因分析

(一)重点校制度萌生了校际差异。

20世纪90年代,国家明确取消了重点校制度,但薄弱学校并未获得补偿性的资金扶持或政策帮助以缩小校际差异,相反,随着择校现象越来越严重,原有的差距更是进一步被拉大了。家长普遍认为让子女进入优势学校读书,就有更大的几率在中考、高考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继而考入名牌大学,这样就可以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一系列的重点校、名校与薄弱学校之间巨大差异是导致择校热的主要原因。

(二)教育经费投入整体不足。

中国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中国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为42美元,美国为2684美元,是中国的63.9倍。如果考虑到人口因素,我们以人均GDP来比较,中国人均公共教育支出仅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国为6.10%,是中国的7.44倍。日本为4.28%,韩国为3.01%。俄罗斯为1.87%,是中国的2.28倍,巴西为2.29%,是中国的2.79倍。所以中国不仅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即使在金砖四国中,中国的教育投入也排在末位。[3]

(三)教育经费内部分配不合理。

在教育投入分配上,中央和省财政把绝大部分资金投放在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上,中国的高等教育、中学、小学三个阶段每个学生政府投入的比例是10:2:1,大部分公共教育资源投入到高等教育上,是初等教育的10倍、中等教育的5倍。这与国外教育投入分配比例相差甚多,如韩国是1:2:2.5,初等教育政府投入的比例最高,2/3以上集中于中小学教育;美国的这个比例是1.2:1.25:1。[4]

教育经费分配存在地区差异,根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公布的2011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小学生均经费,最高为北京18494.11元,最低为河南2736.91元,相差6.76倍,45.2%的省份低于平均水平。初中生均经费,最高为北京25828.16元,最低为贵州省4134.17,相差6.25倍,45.2%的省份低于平均标准。

(四)社会竞争提前。

社会竞争从工作阶段提前到学习阶段,甚至延伸到义务教育阶段。[5]随着经济市场转型的深入,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也有所变化。劳动力需求向着高学历发展,各企事业单位在招聘过程中,更青睐985、211名校的求职者。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1年的数据,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由1978年的16.5万人激增到2011年的608.2万人,应届毕业生找工作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取得优势,学生家长将就业竞争不断提前,甚至提前到义务教育阶段,通过择校这一非正常手段,占有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以使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进入知名大学学习,以便利用名校在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

四、对解决择校问题的建议

(一)加大教育财政投入,合理分配。

在加大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应当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保证有限的经费向薄弱学校倾斜。合理分配教育财政投入应从以下几点着手,第一,通过设定薄弱学校的具体标准,以确定薄弱学校的范畴。如学校硬件设施标准,教师合格标准,学生学业成就标准。第二,设立补偿资金,划拨给薄弱学校,用于改善硬件设施,提高教师待遇。通过对处境不利的学校、学生、教师进行额外的经济投入,帮助他们摆脱出身不利的影响,有利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借鉴美国“教育补偿计划”的经验。

现今,影响家长为子女择校的首要因素已经不再是重点校和非重点校,而是学校的升学率。由于长期的不均衡发展,强弱学校之间差距过大,弱势学校的教学水平和升学率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家长的要求,所以改造弱势学校势在必行。改造弱势学校缩小校际差异的有效方法就是通过教育补偿。

20世纪60年代,美国兴起了教育补偿计划。当时美国经济发展较快,贫富差距较为明显,美国政府为了缩小贫富差距制定了一系列战略,教育补偿计划就属于其中之一。通过小班授课、派专门教师进行额外辅导和提供免费午餐等手段,弥补家庭出身和所处弱势学校对处境不利学生的影响。

解决中国现阶段教育改革中所面临的校际差异过大的问题时,可以借鉴美国的教育补偿计划。弱势学校所面临的问题是招生数量少而且学生基础较为薄弱,可以通过小班授课等一系列在美国教育补偿计划中所应用的方法,弥补家庭出身对就读于弱势学校学生的不良影响,从而使他们在学业成就上达到和其他人相同的水平。这样就能吸引更多的生源到弱势学校就读,逐步实现弱势学校的改造,逐步缩小校际差异,从而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美国标准化运动的启示。

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启动了旨在提高教育质量的标准化改革运动。这一运动的具体工作是组建专门委员会,商讨拟定每阶段学生在该学习段末的每个核心学科(如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等)应该达到的标准和水平,并通过测试来检测学生对内容的掌握程度。”[6]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希望通过大量精细的测评,全面评估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情况。[7]针对我国现阶段义务教育校际差异大的具体情况,建立并实施科学的标准化考核制度,有助于薄弱学校的划定与改造,能够帮助补偿计划得以顺利实施,有助于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同时,自义务教育阶段起延伸至中、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科学评价体系也必将优化劳动力市场人才评价标准。

(三)建立科学的教师聘任机制。

教师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校际差异主要体现为教师教学水平的差异。提高教师行业整体素质,有助于缩小校际差异,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第一,提高教师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使教师队伍整体实力得以提升。同时,缩小教师待遇差异,对就任于薄弱学校的教师予以补偿。第二,提高教师执业标准,对教师从业资格的考核要更为严格。第三,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制度,通过对学生的标准化测量,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对于不能达标的教师进行培训,培训后还不能胜任其教学工作的教师应当予以淘汰。

解决择校问题,应着眼于缩小校际差异,通过借鉴美国“补偿计划”和“标准化运动”中的经验和具体可行的操作办法改造薄弱学校,同时,完善教师人事制度,提高教育队伍的综合实力,最终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松梅.中小学择校的社会影响及对策研究[J].2006,8.

[2]杰夫·惠迪,萨利·鲍尔(英)等.教育中的放权与择校:学校政府和市场[M].2003-01.马忠虎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教育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N].中国教育报,2012-06-05.

[4]姜水晶.薄弱学校形成原因分析及改造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智能建筑弱电系统;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仿真;项目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25-02

一、引言

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课程是集现代通讯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技术课程。课程包括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有线电话电视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消防报警控制系统、照明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广播音响系统、信息显示查询系统、防雷与接地、系统集成等内容,理论知识丰富,动手操作的要求高。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加上电子方面的基础知识水平也各不相同,假如不结合具体项目或实训操作平台讲授,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实践动手能力也比较差,理论讲授面临很大的困难,学生听不懂或者不理解老师教授的知识,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部分课程中建议实施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仿真、项目教学等方法,提高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效果。

二、几种提高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1.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是巩固理论知识和加深对理论认识的有效途径,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提高动手能力的重要保障。我们学院建成的楼宇职能弱电系统综合实训室提供了很好的实训环境,包含了综合布线、安防系统、广播系统、可视对讲系统、门禁系统等实训平台。学生反映效果很好,这样的实训环境学生很喜欢,通过实训操作大大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并加深理解理论知识。实训教学具有其他的几个作用:①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经常组织参加技能竞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动手操作的能力。通过参加各种专业竞赛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自主学习时间和空间,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我院学生多次参加高职楼宇职能化工程技术相关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②实践教学与岗位技能培训相结合,借鉴社会培训机构的成功经验,创造条件推进学生、教师、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教学、科研、工程项目相结合。以岗位技能要求,指导实践教学,努力摸索出符合我院实践教学的方法。与企业如西安开元、TCL、威康VCOM等公司合作,完成一些施工企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认证工作。

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不像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是一位很有学问的人,扮演着传授知识者的角色。在本课程中本人经常挑选一些经典的案例给学生教授某个系统的知识,例如:综合布线系统,理论讲完后,以某栋办公楼为例子,让学生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研究讨论如何规划、设计、计算材料工程造价、施工注意事项等事宜,将学生划分为由3~6人组成的几个小组,这样他们在准备和讨论时,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就多些,让每组派代表上来发表本组的意见,这样学生对案例的理解也就更深刻。

3.模拟仿真教学法。模拟仿真教学法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教学手段,更是未来智能化教学的发展方向。使用计算机技术来模拟实验环境,从而替代或补充了传统的实验教学手段,学生像玩游戏一样就可以学习。我们学院的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建设应用了一些课程的模拟仿真教学平台。比如: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模拟仿真教学,学生要把摄像枪、监视器、硬盘录像机、显示器等设备放到相应的位置,如果放错地方系统会报错误提示,正确则会显示配置正确,放置正确后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模拟仿真教学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开拓想象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以及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

4.项目教学法。在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专业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项目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习掌握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是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于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这类工程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教学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符合高职教学要求。我们在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专业教学中,核心课程按系统采用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如综合布线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一卡通门禁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公共广播系统、防盗报警系统、可视对讲系统等,这样可以有让学生融入有意义的系统项目实践学习,让学生自主积极地学习,进行知识的建构梳理,并以提高实践动手和系统项目管理能力为最终目标。例如:现代智能社区的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项目中的可视对讲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两个子系统项目,分成两个项目来组织教学。通过实施项目教学法,学生了解可视对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视楼宇对讲系统是由门口主机、室内彩色可视分机、不间断电源UPS、电锁、闭门器出门按钮等基本部件构成;住户在门口机可以通过感应卡、密码、钥匙、对讲分机、出门按钮开锁;可视楼宇对讲系统能对进出人员进行监视和录像;同时系统还可以实现:物业管理信息、可视对讲、烟感报警、防盗报警、开锁等功能。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让学生了解视频监控系统项目构成:前端设备、传输设备、监控中心设备,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掌握电视监控设备的安装技巧:彩色一体化摄像机安装调试实训、枪式摄像机安装调试实训、红外摄像机安装调试实训、监控系统管理主机安装调试实训等。采用项目教学法实施现代智能社区的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项目的教学,学生的学习气氛更浓,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容错过,学生对该系统的结构掌握更清楚,学会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操作,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实践动手能力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更好。

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建筑智能化行业振兴与发展的关键,如何传授好知识给学生,教会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在企业独当一面,完成相应的技术工作,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模拟仿真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提高建筑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课程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秦培林.以项目教学法促进高职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教学改革[J].科技咨询导报,2007,(24).

[2]曾骆亚,许锦标,万频.楼宇智能化技术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