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了解十篇

时间:2023-03-15 22:09:03

我不了解篇1

——题记

很小的时候,爸爸便出去打工,常常过年的时候才回来。家里剩下妈妈、弟弟和我,妈妈成了我精神的依靠。时间如梭,五年过去了,我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孩童托变成一个少年,可在不知不觉中,母女俩的心却远了。

那年我十二岁,虽然年龄很小,但和同龄孩子相比,我却要成熟的多。我甚至父母的劳苦,更清楚的明白,现在的好好学习,是为以后的成功铺路,所以我不时地对自己说:记住,今天的一分汗水,是滋润明天的雨水。

我清楚的记得,在那年夏日一个炎热的午后,我和母亲大吵了一架。妈妈说:“好啊你,翅膀硬了,敢和你妈顶嘴了!”“不是,妈。我只是在解释。”我急忙辩解道。“解释,什么叫解释?不要是你自己不争气,会这样吗?”

事情要从一个月前说起。学校举行了一次期中考试,我考得比较理想。可是家里出现了一些状况,我看妈妈每天累成那样,感到心酸。之后,心里总装着这件事,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最后在三天前的考试中,考得很不理想。

现在,妈妈偏说我不知道理解父母,成天骄傲自大,不务正业,其实这根本就是莫须有的罪名。我要做的解释成了借口。吗,你知不知道,在你女儿坚强的面孔下。其实是一颗脆弱的心。

我不了解篇2

记得有一段时间,正在播出的《妈妈再爱我一次》很火,或许你也是听别人提起的吧,回到家你让我和弟弟在电脑上看这个电影。我承认其中的故事情节很感人,让人看了会有流泪的冲动。看的过程中弟弟哭了、或许他真的被感动了,妈妈,当时我没哭。不是我不想哭,也不是我冷血,而是我真的不知道怎么表达我自己的感情。难道从这件事中就能看出我是不孝顺的,是冷血动物么?妈妈你真的不了解你的女儿。

上次月考,我考的很糟糕。考出来的成绩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考完之后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嚎啕大哭,想起你和爸爸每天辛辛苦苦的上班为的只是让我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你们,这些我都懂。回到家后你看着我都成绩单,就一直批评我不懂得你们的辛苦,不懂得好好学习。还说我和别的孩子不一样,脸皮太厚。即使考的太差也不会流一滴泪的。那么你可曾知道我多次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妈妈你真的不了解你的女儿。其实学习并不是那么简单呀。

前几天头一直疼,到医院检查是鼻窦炎。医生说要穿刺,当时我都惶恐了。因为好多人都说很疼,甚至有些大人也这么说。但为了以后可以好,我决定了穿刺。或许麻醉药对我不起作用吧,穿的时候很疼。但我忍住了,一滴泪都没流,为的就是不让你担心。可你却说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每每打雷的时候我都会很怕,我怕雷声。不知道什么原因,每每打雷时只有爸爸担心我会被吓到。可是妈妈你知道我怕打雷吗?其实我并不是天不怕,地也不怕的冷血人。我也有脆弱的一面。15年来,我一直都在伪装坚强,也许已经习惯了。

我不了解篇3

她被雪藏的时候,我见过她—次。

她以一种意料之外的戏剧性出场。起先是高跟鞋的声音,嗒嗒嗒的,像是一阵密电。突然就看到一个女郎。她长发微卷,穿着白衬衫、黑色皮夹克、黑色超级紧身裤、黑色中跟短靴。她不笑,独个儿在镜子前站了一会儿,然后转过身来,用眼睛跟每个人打招呼。她在浅笑,但是如传说中一样,她有意识地控制着自己的肌肉,笑的时候从不露出牙齿。

她在亮相。

这和我想象中的汤唯有所不同。我还记得她在北大三角地替赖声川的新话剧派发传单,还在三角地书店里翻看中国思想史。当时她呈现在照片上的形象是白色运动服和马尾辫,像个女学生。这么说吧,在我想象中她是个姑娘,她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却是个女郎。

这也不稀奇。不管怎么说,汤唯也不再是个小姑娘了。当时她31岁,经历过风波和流言,该是女人最了解自己,也最丰富的年纪。再说,她还是个演员。一个演员,应该擅长扮演任何角色,包括扮演一个正在接受采访和拍照的女演员。

一个31岁的女人应该有一定的审美趣味。在我看来,汤唯还不错。有记者问她说,你的这个新电影讲的是不是一个童话故事。她摇头,说:“你要知道,很多童话的结局都是忧伤的。”不是所有人都明白这个事实。汤唯已经和大多数女演员有所不同。她是一个有头脑的人,并不像有些媒体揣测的那样,只要当众帮导演拉过衣服拉链的女演员,就都是无知肤浅好斗的洛丽塔。

汤唯的反应很快,有主见。有人在讨论说,这年头要求女人为男人做饭是种性别歧视。汤唯马上反驳说,女人为男人做饭和男人为女人做饭一样正常,反应过度也是种性别歧视。

这时候,她已经重新化过妆,有浓重的假睫毛和眼影,一片斜斜的刘海遮住了半张脸。她叫人用一片化妆棉把刘海别起来。

“我还是不习惯这么醋。”她说。她换了一身盔甲一样的短西装,还有一双凶器一样的绑带高跟凉鞋。她是一个女演员,她不得不一‘动不动地坐着,以保持道具的完整性。我不知道她是不是享受这个。她看起来并不习惯这么明目张胆的打扮,但是她很敬业。两个小时之后,我问她累不累。她说:“不累,但是我害怕时间拖得太久,眼神就散掉了。”

“我第一次见汤唯,她穿得很随便很舒服,不是今天这么戏剧化的服装。”导演说。导演对她的印象不错。“她是一个清醒的、有控制力的、有耐心的人。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觉得念书重要,就去念书。她喜欢演戏,就去演戏。我最反对女演员觉得青春有限,非要在多大年纪之前挣到多少钱。她身上没有这种东西。”

总共40分钟,汤唯说的话还没有导演多。最后得到关于汤唯本人的有价值的信息都是导演提供的。她是故意保持自己的神秘性,故意要让别人来解释她。如果说汤唯二字是个品牌,那么神秘性就是这个品牌最大的卖点。

《色戒》上映的时候,冯仑专门写过文章,说在中国从商要向汤唯学习,掌握“脱”的时机,要在“脱”的同时保持。我猜汤唯本人不会喜欢这个说法,因为即便时过境迁,它听起来还是太轻佻了。

我不了解篇4

要是在以前,我还会谦让一点,可是今天,我再也无法忍受了。首先,她们小,不管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都是要“守护”她们的。比如说:妹妹把门重重一关,马上爷爷奶奶就冲过来:“是谁弄的?谁?”妹妹当然不会说她们自己,她们立刻把手指向我:“大姐姐弄的!”“什么?!怎么是我呢?”我反驳到。“怎么不是你?做错了还不敢承认?”说完给我一巴掌。真的,我实在是太委屈了,在看看妹妹,一手拿饼干,一手拿巧克力,眼珠瞪着我,散发出狐狸的光,我明白,如果我在反驳,说不定换来的是更多的唠叨和更多的责骂,那启不是更倒霉吗?

但是今天,我真的受不了了:我在玩一个东西,她们立刻冲过来,这是我的,给我!”“为什么?这明明是我小时候玩的啊。”“555~`那是我的”(妹妹的表演细胞真好,可以去美国当明星了· · )说完她们立刻抢起来,一个拽我胳膊,一个抓我头发(提示:她们是双胞胎)1分钟~~.....2分钟~....3分钟~.....“嘻嘻,看来胳膊是扭不过大腿的,她们还差的远呢”…可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灾难即将来临。“555~`奶奶,奶奶”说完她们去厨房找“救星”了。“怎么了?”奶奶心疼地问到。“555~`大姐姐欺负我,她把我弄疼了,555....”“璇璇,疼不疼?”说完奶奶揉揉她的手。“555~`好疼哎…555~`”我脸上出现了很多冷汗,哪学来的?看来我又要倒霉了…(我才应该说555~`呢)“我说你,你就不能让着点妹妹?那么大还欺负妹妹,你几年级啊?你10岁,妹妹才几岁啊?老师没教过啊?真讨厌(剩下500字,此文不提)叔叔瞪着眼睛说到,“就是嘛….”妹妹马上偷笑。“HO MAG!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我真的很难过,很委屈,很麻木…我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狠狠地发泄自己,我强忍着泪水,走进房间。谁知道,这件事不会完,妹妹还会奋斗到底。(走进房间)妹妹也跟了进来,“你出去,我轻轻的说。”“你出去!”没想到妹妹也说了一句。我愣愣地看着她。没想到,门外叔叔婶婶喊了她们好几变,她们都不出去(这是什么计?)谁喊她们,她们都不理。“你们为什么不出来?听不见吗?”婶婶责备地问到。“大姐姐也没出去”说完她们狡诈地笑了下。“你管她干什么?管好你自己吧”说完瞪了我一下,那个眼神,我现在还在冒冷汗。“你为什么总是带着妹妹躲进房间里?(明明是她们自己进的嘛)奶奶上来就审问我。叔叔也说:“就是,没事就往房间跑!”唠唠叨叨的声音我实在受不了。一下冲进了另一个房间。

“出来!”她们的声音还在继续。随后是妈妈的声音:“你们别管她了,她现在发神经呢!”(嘴上不饶人)那我们吃冰棒了!妹妹的声音放大。妈妈:“这样吧,她也搀,你们去说说她”我真的受不了了,眼泪一下从我的眼睛里流出来,妈妈,在你眼里我真的这样吗?回家的路上,我一言不发。妈妈:“到底谁搞你啦?”“…..”妈妈开始说好话“你是很善解人意的对不对?你从来不哭,很乐观的对不对?”“…”妈妈爸爸,妹妹,爷爷奶奶,叔叔婶婶,你们真的不了解我,其实我表面很乐观,心却很脆弱,一碰到挫折,我只能硬撑,其实内心很难过,你们真的永远也不了解我吗?!

我不了解篇5

其实我们都是固执的坚持本性的,在爱情里依然如此。

但是也正如我们每一次的改变一样,,为爱为情

我们不断的调整自己,,适合他人,于是爱情真的伟大,可以让人“面目全非”

有人说爱情就像是一场,输赢在未开牌之前无人能预见

于是我们在担心筹码下太多,为他人改变太多会输得很惨.可要想赢得漂亮,恐怕是越多赢越大

其实说来,我们又怎么能拿自己来做赌呢?只怕到最后连自我都迷失了

讲个故事:

从前有一只小麋鹿,他总是在湖边照镜子,她无法找到自己,总觉得看上去是个四不像,虽然很多麋鹿还是觉得她是很漂亮

后来,,森林里来了一只鹿,长着漂亮的角,他吸引了许多动物的注意

小麋鹿很害怕,不敢接近,她仍然每天站在湖边,不是为了照镜子,而是为了远远的看着湖里小鹿的倒影

她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用这样的距离相处,直到有一天她不再记得她对他的爱

然而森林女神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

有一天小鹿走到了麋鹿的面前,他们开始恋爱了,小麋鹿以为她的爱情就这样完美了可故事的结局却是两败俱伤,不是同样的一种人怎么可能在一起过生活

小麋鹿知道了,有些东西是横在爱情中间永远无法跨越的鸿沟,即使用力的爱了最后也是徒劳

爱情的原本我想没有人是想要伤害的,可最后呢,事不遂人愿

又有几个人的爱情能是在最巅峰的时候 ,呼啸而过?大多数爱情呢,要不结婚,要不一拍两散

前——的背后总是让人叵测,以为是有多么曲折的故事,有多么断肠的情结,

其实呢,不过是一样的剧本,不一样的演员,看似不同的风格,到头来确是一样的荒诞。

同样的事情真的发生太多遍,于是彼此交流心得,干脆来个总结大会,叫爱情罪恶

最后一宗罪,一定是爱情最后会变成一种工具,用来探测人心,或者说是检验男、女的本性

女人常说“我不想做你的第一个,也不要做你的最后一个,我只要做你的唯一”

我不了解篇6

中午,暖暖的太阳刺进我的心房,照的明亮……尘世间为什么不能没有猜疑和伤心呢?

我,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是不能在食堂吃饭的。而我因为各种各样的阻碍必须在食堂吃,这点老师也知道,所以我明目张胆的和芮、颖、爽去了食堂……等到中午回到班里时,君和馨来到我座位旁,给我说:“xxx,你没给老师说你在食堂吃饭吗?”“我说了呀!”“那琳怎么让我们告老师你在食堂吃饭啊?”“你们告了吗?”“没有,她以前惹过我们。”“那就好、那就好……”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身边的人都是这样的?听了她们的话,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我的死党居然视我为敌!再见到她我也什么也没说,由她去吧……

现在,虽然已经过了很久了,可我依然难以忘怀。不过,这些事经过岁月的打磨变的更加清晰,不在想她……

我不了解篇7

相信大家对“理解”这个词并不陌生,在字典中,它被解释为“懂,了解”,其实,它包含了很多方面。对知识,对社会,对国家都要了解。而我今天要讲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理解。

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部厚厚的书。”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的困难。但我相信,只要大家都努力去理解他人,我们一定能让人间更美好。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包括很多方面,也包含着很多内容:尊重,关心,宽容等。作为学生,我们首先想到的自然是师生之间的理解。有的老师不理解学生,不体谅学生。在电视上,我们也曾经看过某些学校的一位老师用教鞭敲了一个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结果那个学生成了脑震荡,这些不都是老师不理解学生的表现吗?当然,我们对老师也不够理解,一些老师批评学生,责备学生,但毕竟其初衷是好的,可我们却没有理解老师,不仅不改正自己的缺点,还产生逆反心理,埋怨老师,甚至采取一些报复行为。我们不理解老师育才切心的心情,我们不理解那些倾注着老师无限关爱的教诲,这不正是我们不理解老师的表现吗?总之,学生和老师之间应该互相理解,进行心灵的沟通,就让我们用理解创造更融洽的师生关系吧!

离开老师,从学校回到家中,我们不难想到父母与儿女之间的理解。虽然父母与我们朝夕相处,但有时也不能理解我们。他们把我们照顾得极周到,生活上尽力满足我们的要求,让我们吃好穿好。为了我们有充足的学习时间,他们包了一切的家务事,对我们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然而,这极不符合我们这一代人自主自立的心理。学习上,他们更为注意,作业要检查,考试都要亲自过目……对这些,我真想说:“父母啊,你们不理解我们!”但,我们对父母又理解了多少呢?当我们在灯下苦读时,他们陪伴至深夜,为了让我们不受干扰,他们连话也不敢大声说;当我们在学校上课,外面下雨时,为了不让我们淋雨,他们打着雨伞来接我们;当我们茁壮成长时,他们买来营养品给我们补充营养。而他们的两鬓已添上了几缕银丝,对这些,我们读懂了多少?我们对父母又理解了多少呢?实际上,我们和父母正站在那条神秘的“代沟”两岸。

只有用理解去架起一座金桥,才能展望更美好的明天。理解这词实际上最难懂,最深刻,我们只有共同努力去理解对方,人间才会更好。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不光为理解而活,理解万岁,不被理解又何妨?

初一:彭菁菁

我不了解篇8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不了解一个产品你会去花钱购买?如果你不了解一个人你会和她约会?一样如果你想和一个企业洽谈合作,你可以不了解他吗?不了解他的名字品牌、产品和相关的其他?所以你如果想打动他心、和他牵手,实现你销售自己的目的,那第一步必须要走的、而且需要充分做足的工作就是两个字“了解”,充分的了解!这是实现完成销售目的的第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就像数学证明中所说的充要条件一样。也就是销售人开始销售征途的第一步,不可跳过的一步。

我们要了解什么?对于不同的销售有不同的内容,当然本质上是一样,这里我举两类:

一是广告产品的销售人:你的销售对象是企业的管理者,他想并意愿彼此沟通的对象是对企业了解的、而且能产生一定共鸣的服务者。

1、 了解企业品牌状况,行业地位,产品品类,目标消费者。

2、 了解企业产品销售渠道、重点区域、宣传媒体、方式。

3、 了解你和朋友对产品的消费心理。

4、 了解自己推销产品的特点和优势。

5、 把上面的4点放在脑子里,而不是电脑中。

有了上面的了解,我想在加上你应该具备的沟通技巧,就一定可以实现你的目标。

二是经销制企业的销售人;他的销售对象有两层,一是经销商,二是最终消费者。所以他要做的第一步是打动经销商、服务经销商,最后掌控他们,实现自己的销售目标。

1、 了解当地经营者市场,他的行业地位和他们之间的竞争情况。

2、 了解区域零售终端的状况,竞争品牌的状况,市场机会。

3、 了解经销商的特点、优点、弱点和需求点。

4、 了解自己品牌的行业定位和企业优势。

5、 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服务,去兑现对她的一切承诺。

作为一个销售人员时,当你了解所有这些以后,你才有了自信,才可以开始你的销售征途,我想你是向成功迈进关键的一步。

如果你不信,我用我自己的一个实际案例证明。我在联系每一个新客户时,必须做的一个工作就是通过各个渠道了解他们,准备好话题,熟悉行业俗语,成为一个业内人。

那还是我从事广告行业的时候,我想承接一个台资保龄球馆的广告全案,我需要和他们从台湾请来的专业行业策划洽谈,当我们约定会谈提案日子和明确会谈对象后,我心理就开始忐忑不安,因为对方是从业十几年的台湾专业保龄球广告策划,是一名大学广告系的教授,而我自己几乎没有玩过保龄球,对案子的成功几乎失去信心,但是公司的业务,作为策划总监的我有义务有责任去争取案子的成功,为此我就做起了关键的两个字“了解”。我了解了上海的保龄球馆、竞争情况;我了解了保龄球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爱好和;我了解了他们保龄球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定位,同时我也了解了一点保龄球比赛的专业要素;当然还准备了一些推广策略和思路。

在我们约会日子到来的时候,我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信,从背景看我们彼此相当,我也是多年的大学老师;论专业我对广告业的吹拉弹唱样样熟悉,我的优势是我对上海行业市场的了解,还有我的消费心理学还不错啊。

我不了解篇9

关键词:迦达默尔|解释|文本|传统|开放性

theopenspecialityofinterpretation

——theenchantmentofgadamer’stheoryoninterpretation

abstract:asacontemporaryphilosopher,gadamerexamineshumanunderstanding,andbuildshistheoryonhumaninterpretationbasedonthetheoryofmartinheidegger.hethinksthatinterpretersmustholda“fore-conception”beforetheybegintostartinterpreting,whichreliesonatraditionconstructedbyhumanpreviousinterpretations.thistraditionasakindof“filter”isactuallyinfluencingtheformationofa“fore-conception”.gadamerrefuseshegel’sconcept“progress”,sohedoesn’tthinkthatoneinterpretationisbetterdefinitelythananother.forgadamer,textsarealwaysopentointerpreters.weshouldtakecomfortinthefactthatthereisnosingleandfinal,rightor“true”answer,andatthesametimeunderstandthattheaboveanswersmaychange.theaboveisgadamer’stheory’senchantment.

keywords:gadamer,interpretation,text,tradition,openspecialty

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cher)和狄尔泰(dilthey)等人的传统解释学认为,意义是文本自身所固的,它不以解释者的理解为转移,因而解释者的任务就在于清除自己的各种偏见,投入作者原有的处境,客观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的意义。WwW.lw881.com而德国当代哲学家迦达默尔(gadamer)反对这种传统观点。他认为,文本的意义并不完全是客观、静态地凝固于文本之中的东西,而是与人的理解不可分的。也就是说,文本与读者的关系不是文本的“独白”,而是二者的“对话”,只有当文本与人的理解相结合时才会产生意义;离开了人的理解,任何文本都不会有真正的意义。因此,迦达默尔认为,文本只是一个“半成品”,它是理解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因为文本的意义并不是在那里等待人们去发现,而是在解释者的理解的发生中、并通过理解的发生而实现的。也就是说,必须将理解视作意义进入存在过程的一部分,才能实现对文本意义的理解。很明显,迦达默尔的这一基本立场是海德格尔(heidegger)的。海德格尔说,如果没有人类的意识,就没有“世界”。这里,“世界”不是某个特定的世界,而是指一般意义上的世界,是指所有可能的世界。[2](p93)海德格尔所强调的是,如果世界上没有人类意识,也就不可能有对于世界的解释。当然,海德格尔所谓的“人类意识”并不是指某个主体个体,而是指在一个世界上共同生活而且能够彼此交流的全体人类。迦达默尔与海德格尔都认为,意义依赖于解释者与文本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关系,而不仅仅是文本自身,因此,在探讨意义问题时,不能忽视解释者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迦达默尔的理论当中,所谓“文本”必须作为解释学的概念来理解,它并非仅仅指传统的纸质印刷品,而是指包括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宗教和社会组织在内的所有解释对象。基于这样一种定义,在迦达默尔,事物本身被认为是一种“书写”的文字,或者说,“书写”的文字呈现为一件被解释的作品。同时,迦达默尔还认为,“书写”是一种“被疏离的”形式,其作品的意义并不会“独白”式的主动地呈现出来。他说:“在书写中,所谈到内容的意义纯粹地为自己而存在,与表达和沟通的所有情绪因素完全分离。”[1](p592)而且,“书写”的作品也与“它起源的偶然性和它的作者分离,并使它自身独立于新的关系”[1](p395)。很显然,迦达默尔的这些陈述为文本作为“他者”腾出了地盘。迦达默尔举例来说明文本的“他者”性。他说:当我在书架上看到一本书,这本书的书脊已很陈旧且被严重磨损——这样,我不能够看出它是一本什么样的作品——这时,这本书对我来讲只是一件艺术品。他还举例说,如果有人告诉我,他们在我的墙壁上挂了一幅画或给我买了一本书,那么,直到我见到它并赋予它意义前,它仅仅是一个文本或一幅画而已,而没有其他任何的意义。通过这些例子迦达默尔意在说明:一个“书写”的文本与它的起源、表达的情感因素和作者都是分离的,因此,如果没有解释,就没有文本。在这种情况下,迦达默尔写到:

……一个人试图理解文本本身。但是,这意味着解释者自己的思想也已进入重新唤醒文本意义的过程之中。在这当中,解释者自己的视界是决定性的,然而不是作为他所主张或执行的个人立场,而是作为一种他所发动并使其处于危险中、且能够帮助他真正把文本内容变为自己的内容的意见和可能性。[1](p388)

基于解释,文本自身已由“自我”变为一个“为我”,虽然在解释之前它只是一件作品、一本书等等。要注意的是,在迦达默尔的这个论述中,文本是与我们一起进入对话的,作品仅仅在未被解释时才具有“自我”的身份,因为当我们把它带进对话中的那一瞬间,它就不再仅仅是一个“被疏离的”作品了,它已经变成了一个“为我”。这时,文本从“被疏离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从而与解释者之间建立起某种关系。

在确立了解释者与文本的关系之后,迦达默尔进而对人的“解释”进行了检讨。不过,迦达默尔是借用海德格尔关于解释的“循环”概念开展他的研究的。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当我们在解释一种情形甚或一个文本时,我们总要首先设计我们解释的可能性。但是,除非我们对于我们设计的主题至少已有足够的理解,我们是不能够设计这种可能性的。也就是说,每当我们进行文本解释时,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已理解了被解释的对象。[bt,p194]因此,解释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总是“循环”的。不过,海德格尔认为,这种“循环”不应被视为一个我们应当避免的“恶的循环”。他的理由是,当我们理解和解释文本对象的时候,我们不是在做如同用《圣经》中上帝存在的断言来证明上帝存在之类的事情,而是说,如果我们要完全理解解释对象的话,我们的头脑中肯定事先已经有些什么。可见,事先对于解释对象的了解是解释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所以,“在解释时试图避免自己的观念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很明显是荒谬的。”[1](p597)因此,“关键性的问题不是我们要避免这个循环,而是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进入它。”[2](p195)对于这样一种“循环”现象,迦达默尔不仅非常赞成,而且还借助于它展开了自己对于解释的研究。

迦达默尔认为,事先对于对象的了解是解释成为可能的条件,否则解释便不可能展开。所以,在这种解释的“循环”现象中,我们所能够做的便是设计可能的解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进行实际的解释之前就已知道最终的解释结果。关于事先对对象的了解,迦达默尔写道:“最初的意义一旦出现在文本中”,解释者就会“从整体上为文本设计一个意义”。[1](p267)这种从整体上对文本意义的设计是一种完全的“前观念”。这种“前观念”是解释的前提和基础,人们既不能自由地选择它们,也无法轻易地摆脱它们,“前观念”为我们整个解释活动构造了最初的方向性。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解释者在解释文本的过程中最初从整体上对文本所设计的意义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伴随着阅读的增加,解释者带给文本其余部分的“前观念”也就越多。因此,在一个人最终完成一个文本的解释之前,最终的解释可能而且确实会与他开始解释文本时所设计的意义不同。

迦达默尔强调说,一旦我们开始阅读文本,我们就会从整体上来设计它的意义;而这种设计需要完整性的“前观念”,虽然这些观念在我们阅读的过程中会变化。这些“前观念”在我们阅读《圣经》时表现为诸如“上帝”、“天堂”、“地狱”、“信仰”、“耶稣”、“亚伯拉罕”、“工作”等等文字。我们至少可以说,《圣经》的主题,无论各教派所在具体内容上有何争执,都包含着这些事物和对象。迦达默尔说:“与基督徒不同的方式理解《旧约圣经》文本的犹太教徒与基督徒一样拥有着关心上帝问题的观念预设。”[1](p351)因此,这些就是我们以语言为媒介与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传统一起进入到对话中的事物。从负向的角度来讲,我们在开始对话时至少同意,《圣经》不会包含有与大型计算机修理有关的文本相同的主题。虽然这个例子显得有些荒谬,但它有助于使这一观点更清楚。而且,“前观念”的这种非任意性的规律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人们对迦达默尔上述思想所可能导致的任意主观解释文本的担心。当迦达默尔阐述他的上述思想时,人们担心,既然解释与主体相关,那么解释是不是由解释者的主观性任意决定的呢?或者说,上述陈述可能被认为暗示着一个主观主义世界的存在,而且,可能意味着有多少个主体,就有多少种解释。但是,这不是迦达默尔的本意,迦达默尔对此的回答是否定的。

迦达默尔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有它的传统,而这种传统可以在人的语言中、在已经被理解了的解释中被发现。这种传统是一种“权威”,但是,这种“权威”并不意味着高悬于我们头上来指定我们活动范围的某种事物,而是指未经言说的、不成文的、我们已经“是”而且仍将“是”的一种方式;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仍处在不断地被“肯定”、“利用”和“改善”的过程之中。这里,“是”被迦达默尔用来指人们行为和思考的一种方式,至于人们是否清楚地意识到这种方式并没有关系。迦达默尔认为,在人们从事解释时,这种传统被作为人们设计的可能解释的一个成分被带进了解释的文本中;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的解释数量会伴随着传统的减少而一起减少,因为世界上传统肯定比个人的数量要少,即使个人对一个传统可能有不同的见解。请注意上述迦达默尔对“改善”一词的使用。“改善”一词,在迦达默尔,只意味着传统会变化,即使“改善”也包含着“成熟”的含义,即使“成熟”与“改善”的观念往往相伴而生,但迦达默尔在此并无意承认解释会走向“成熟”。

迦达默尔认为,以上述方式进行解释的动物是一种历史性的动物,我们所有的人就是这种动物。这种界定意味着,人类总是携带着我们的历史,即,总是携带着我们过去的传统和解释,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本身就是这些传统和解释,即,正是过去的传统和解释构成了人类意识本身。但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了解人类这种“携带历史”的情况。他认为,我们不应该为了了解事物和文本的意义而逃避我们的传统,因为这是荒谬的。他说:“传统的真相就像即时对于感觉敞开的现在”。[1](p63)所以,传统,即我们的历史,是我们所“经由”而进行理解的东西,因此传统是一种过滤器,经由它,“世界”在上述解释的意义上才展示为我们的世界。但是,按照迦达默尔所说的,仅仅达到这种理解还不够,我们应该是“受历史影响的意识”。迦达默尔打算告诉我们“受历史影响的意识”是如何进行解释学的理解的。对此,迦达默尔写道,他“不是在提出一种方法”,他是“在描述真实的情形”。[1](p512)

那么,什么是真实的情形呢?要对此进行回答,需要先对“视界”一词进行定义。迦达默尔认为,所谓“视界”是指“包括从一个特定的有利位置看到的所有事物的异相范围”[1](p502)。在此,迦达默尔使用“视界”一词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因为“视界”可以随着人观察时间的不同而变化;所以,“视界”的使用突出了主体在解释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因为如此,在迦达默尔,“每次对传统的使用都是历时性的不同的。”[1](p173)这意味着,每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传统在解释中发挥作用时,每个后续的对于传统的使用都是不同的。理解不仅需要以“前观念”为基础,并且应对当前解释的可能性作出设计。因此,在解释者以自己的“受历史影响的意识”进行理解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两种“视界”的对立:一种是进入阅读时的“受历史影响的意识”,另一种则是进入阅读之后的“受历史影响的意识”。随着阅读的进行,两种“受历史影响的意识”作为“历史”不断地融合于“现代”之中,从而构成一种作为新的和谐的对意义的理解。这个不断的过程便是“视界的融合”,或者说理解就是“视界的融合”过程,这就是迦达默尔所谓的“真实的情形”。依照迦达默尔的观点,无论我们承认与否,过去的传统被建构进我们现在的传统之中,这是一个事实,而且这种建构还在进行中。他说:“在一个传统中,这种融合的过程连续地进行着,因为无论是新的还是老的(传统),总是融进现存的价值物中,而不是任何一种(传统)明确地以另一种为基础。”[1](p306)

到此为止,迦达默尔认为,了解和认知我们处于一个不可逃避的传统之中对于解释是件好事。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解释中,在考虑这种“真实的情形”的意义上,我们对于史实的认知似乎是合理的。这种合理性进一步解除了人们对迦达默尔思想所可能导致的对文本主观任意解释的担心。但迦达默尔分析“受历史影响的意识”的主要目的并不在此,他的目的仍在于强调解释的“真实的情形”。他继续分析到,下述这种情形似乎是可能的:一个人意识到了他的史实性,而最后仍然得到了与先前进入到解释时相同的解释。对此,迦达默尔回应如下:考虑到传统和解释之间的关系,即,所有的解释都是在“受历史影响的意识”下而发生的,即使在最后所得到的解释与最初被带进文本的解释相同,实际上这已是一个不同的解释——因为每次所使用的传统是不同的——因此,整体说来最后的解释与最初带进文本的解释是不同的。除此之外,迦达默尔还陈述到,传统是不断改善的。因为这些原因,相信迦达默尔会说,只要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受历史影响性,这就意味着存在进一步的因而是“比较好的”解释,即使他说在某个地方我们简直“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如果我们完全理解了的话”[1](p297)。因此,无论如何,解释总是常新的,即使我们返回到过去的解释。我们在时间上递进的事实意味着解释是不同的。

不过,迦达默尔拒绝了黑格尔的“进步”观念,所以,人们最终的解释尽管似乎是一个“比较好的”解释,但是那并不意味着会有一个“最好的”解释。对此迦达默尔解释说,如果我们对一个文本的意义达成了一致,因此可以推断,我们肯定已经与文本进行了对话,而对话本身会成为历史上的一个新传统,因为时间已被消耗。由此可以推论:对于再次发生于解释之中的传统来说,最近的解释会成为更好的一个,即使我们最终达成一致的与以前的一样。迦达默尔写道:“新的(经验)对象包含着关于旧的对象的真理。”[1](p351)这个真正经验的观念连同改善的观念一起构成了对解释的改善。不过,这并不存在黑格尔所讲的“进步”观念的含义。迦达默尔认为,如果我们把这些前后相继的解释描述为一系列同心圆的话,我们既不能说我们失去了哪一个同心圆,因为根据“受历史影响的意识”的定义,如果我们可能失去它,那就意味它根本就没有存在过;我们也必须承认,即使这一系列的同心圆变得更大了,这也绝不意味着我们距“最好的”解释更近了。更大不一定更好,虽然一些传统可能认为真实的情形是这样。

从“视界的融合”的观点出发,迦达默尔极力反对传统主义与现代主义,他认为前者会以传统的权威来压制现实中的新解释,而后者则因无视传统或拒绝传统从而导致历史的中断,这两种观点都悖于上述关于“视界的融合”这一“真实的情形”的描述。与传统主义和现代主义不同,迦达默尔所着意强调的是,解释不是静止不变而是持续变化的:新旧“视界的融合”产生了新的解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新的解释又会变成“前观念”即旧“视界”,它与更新的“视界”融合,又会产生更新的解释——人对文本的理解就是在这种新旧“视界融合”的不断更替中变化的。不过,在迦达默尔看来,这只是解释的运动或变化,而不是黑格尔式的前进式发展,因为它们并不向某一个预定的目标接近。他认为,在解释过程中没有体现出任何“进步”,因为对于有限的历史性意识而言,意识与对象的绝对同一性原则是不可及的,意识总是纠缠在历史的效果联系之中,每个相继的解释只是“事物自身一个‘方面’的经验”[1](p473)而已。虽然这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方面,但我们不必认为它更接近于整体。迦达默尔所强调的是,没有永远保持不变的整体传统,这只是因为我们理解的不同而已。

关于文本的解释过程,迦达默尔叙述道:对于像《圣经》这样的文本的解释,我们是在传统中开始的,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基督教的传统中开始的;而我们现在的传统又完全是所有过去的传统和解释的总和。出于传统的需要,我们要对我们面前的作品进行解释;而我们已经是一种“受历史影响的意识”。凭借着知道我们是“受历史影响的意识”,凭借着“视界的融合”,在对文本解释的过程中,我们最终建构了一个以文本作为答案的问题,因为文本是与我们对话的“他者”。然而,出于对话的本性,我们必定有某种线索以向文本提出可以向我们展现答案的问题。上述所论显示出,为了提出问题,我们必须已经了解了即解释了某种东西。所以,当我们与一个文本进行交谈的时候,我们已经在头脑中有了一个作为完备性的“前观念”的结果的特定答案,因为我们有我们的传统。因为在我们解释之前,就已发现文本“提出了一个问题并且把它公开”[1](p371)。在迦达默尔,被提出的准确的问题不是在理论上被揭示的,因为被提出的问题依赖于解释者和被带进文本解释的传统。而且,我们关于文本所提出的问题直到解释者的解释开始时才会被揭示。我们预先所可确切知道的惟一事情是作品是关于什么的,否则,当它被接触的时候我们不会提出问题。那么,我们所可预先知道的全部问题是,以《圣经》为例,只是包含上帝、信仰的主题等。

迦达默尔的基本思想是:在我们试图解释文本时,解释者会首先有一个关于文本主题的传统上的“前观念”。但这“前观念”不是独断的,至少它不应该是。其次,解释者会对文本进行整体上的设计,而所设计的可能性都是真正的可能性;如果它们不是真正的可能性,那么关于传统的观念就不会发生作用,因为我们没有东西可以“发动”。换句话说,如果传统的一个部分被遗失或被遗忘,为什么不是所有传统均被遗失或被遗忘!我们所设计的可能性是与我们的传统直接相关联的,所以这些可能性都是“可能”的。事实上,我们是把这些可能的设计与文本的主题(在《圣经》的解释中即为上帝)等一起发动。再次,如果我们知道这个过程和我们的解释不是终结这一事实,那么,我们已经实现了解释学的思考所应该做的。也就是说,在我们进行解释之后,其他不同的解释仍是可能的。在基督教社会当中,有如此多的不同教会群体的事实告诉我们:他们都是在解释着相同的文本,但他们的解释确然不同,甚至有些解释还有抵触拟或矛盾。这一事实是对迦达默尔此一观点绝好的例证。

就《圣经》的解释来看,有这么多关于《圣经》的解释的事实意味着很多现存的解释不再是正确的,即,它们已经变成了教条,即使它们当初是以适当的解释方式获得的。不过,依据迦达默尔“受历史影响的意识”的理论,任何一种解释都会被视为对各自传统的偏好,而偏好是需要去掉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在交谈中彼此对话,通过交谈去除各自的偏好,从而回到文本的“真实”,取得一种超越性的新的解释。这时,解释者通过对话获得的结论将是:“逻各斯,既不是我的也不是你的,因而它仍然超越于对话者的主观意见,甚至主导交谈的人也知道他不知道。”[1](p368)除此之外,“……在成功的交谈中,他们(双方)都处于对象的事实的影响下,而因此在一个新的共同体中彼此约束。”[1](p379)这时,一个新的主题浮现了出来,即对话的结果可能是任何一方都不可能预知的结论,因为任何一方一直到质询结束一直是在场的。在这种情形下,任何一方无论在相应的被“受历史影响的意识”过滤了的相应的“前观念”中设计出什么,都将被新出现的解释超越。如下这种情形是可能的,即,双方进行了真正的交谈后(这种交谈仍然对“他者”是开放的)最终获得与开始时持有的某个解释相同,因此而“前观念”被证实了。假定我们是适当的解释者,只要带进对话的解释被真正地询问,最终不知不觉地获得并浮现出来的可被视为逻各斯,即,一个新的解释。

不过,无论从逻辑上看,还是从事实上看,另一种情形也是可能的,即,最终达成的解释与最初被带进对话的两个解释都不相同,因为“前观念”是易变的。但是,在迦达默尔,这个最后的解释,无论它是什么,都将是“真理”。不过,迦达默尔并不认为它是最后的真理,它只可能暂时是最好的、至少比以前的解释是更综合的、可被传统所接受的一种解释。所以,这种解释最后仍然保持着开放性。所以,最终获得的、对话双方可能都认为可能暂时是最好的解释仍然不必定是最好的;相反,它仅仅是对于一个文本进行解释后所获得的一种解释。这时,先前的两种解释,即传统,被包含在了这个新的解释中,这意味着我们有了一个更新的同心圆。依照迦达默尔的理论,这的确意味着一个更大的、更综合的解释,即使他明确地阐明我们并未必进行了更好的理解。

在迦达默尔,方法决定结果的主张并不明显。但是,如果方法不决定结果,那么无论使用那种方法,我们都可能得到相同的解释。在此情形下,两种解释之间的差别将会在迦达默尔解释的最后被放弃。这种放弃的原因除了解释者没有如此独断的解释之外,还考虑到了解释在时间上的变化。不过,这时的问题是:如果社会的或认识的结果是相同的,为什么一种解释会比另外一种更适当?如果在社会中和我们的生活方式中结果是相同的,为什么我们选择这一种而不选择另外一种?迦达默尔的解释理论为解释这种情形和文本提供了方法,而且他认为这是适合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的一种方法,但是,迦达默尔并没有使它成为一种正确方法。因此,我们应当按照迦达默尔所描述的进行历史地思考,而不是认为我们总是将或应该这样思考。他说:“然而,严肃的历史主义将会承认这样的事实:总有一天它的论题将不再认为是真实的——即人们将不再历史地思考。”[1](p531)

但是,假定我们认为所有现存的解释在解释学上都是正确的,我们并未在迦达默尔的理论中找到能够用来区别好的解释和不好的解释的标准。迦达默尔充分考虑到了在解释中可能发生错误的情形,但是这并无助于我们进行解释好坏的判断,尽管我们可以发现与我们的传统完全不一致的荒谬的解释。除此之外,作为后知之明的“事后诸葛亮”式的鉴别也无助于我们当下区别好的与坏的解释。“事后诸葛亮”所做的是让我们在某种意义上及时地认识到我们需要更改我们的解释,迦达默尔会说这是一件好事。然而,现在的问题仍然存在着:我们如何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哪个解释是“最好”的,如果“最好”的解释存在的话?的确,迦达默尔并未有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不过,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责怪迦达默尔,因为他一直有言在先,正如前文他述,他声明他“不是在提出一种方法”,他是“在描述真实的情形”而已。[1](p512)

总之,在迦达默尔看来,任何文本都是对人类生活的某一或某些问题的问答,而对文本的理解则是从它们的回答中提出新的问题,以推进新的理解。因而对文本的理解,或对人类生活世界的认识或理解,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无限性的过程。显而易见,迦达默尔的解释学是一种“来自生活经验”和“说明生活经验”的哲学,而不是一种从普遍性原则抽象地推导出具体结论的哲学,其理论魅力在于它留给了我们选择的开放性。它给我们一种自由、选择和变化的意义,且它有助于我们认识到,我们必须警惕独断论式的信念,而独断论式的信念存在于所有传统的人文学科传统之中。因此,当我们与一个文本或一个人对话时,不要去简单地盲目地相信我们被教授或被告诉的内容,而是相信我们可以塑造我们被教授的内容,因为是人决定着传统是什么和它对人们意味着什么,而不是相反。迦达默尔的解释理论解释了建构传统的过程和作为结果的解释的获得。它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对于不存在单一的、最终的、正确的或“真正的”答案感到欣慰,我们应该喜爱这一会对我们的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答案。当然,依照迦达默尔的解释学逻辑,我们必须同时要理解这些答案可能也会改变。

参考文献:

我不了解篇10

关键词:知道;认识;了解;对外汉语;偏误分析

“知道”“认识”“了解”都属于知道类动词,但存在着细微差别,关于这三个词之前也有一些研究:展飞《基于偏误分析的对外汉语“知道”类动词研究》、田小瑞《关于“知道、认识、了解”的一点思考》、吴玮《小议对外汉语教学中词语辨析――知道、了解、认识、理解》、周慧莲《面向留学生的知道类动词教学研究》等。本文采用义素分析法分析这三个词的特征,试从语法和搭配方面详细阐述这三个词,并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的偏误例子具体分析,得出针对留学生偏误的具体教学方法。

一、语义方面的差别

(一)“知道”“认识”“了解”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这三个词的解释为:

[知道]动词,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懂得:①他知道的事情很多。②虽然他没明说,我也知道他的意思。

[认识]①动词,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我认识他。②名词,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感性认识。

[了解]①动词,知道的清楚:只有眼睛向下,才能真正了解群众的愿望和要求。②动词,打听;调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去了解一下。

通过《现代汉语词典》对“知道”“认识”“了解”的释义,我们可以看出“知道”和“了解”只有动词词性,而“认识”有动词和名词两种词性。就语义来讲,这三个词存在着一种递进关系:知道不一定认识,认识不一定了解。即“知道”是最浅一层的对事物的认知,“认识”和“了解”则更深入。例如:当你说知道某人时,你可能只是听说过他的名字,并未真正见过他甚至跟他有更多的接触。当你说认识某人时,首先已经暗含你和他有过一定的交往,或多或少。但你与他的关系可能并不亲密。当你说了解某人时,前提肯定是你与他认识并且你对他的习惯爱好等都很熟悉。此时你们的关系可能很亲密。“了解”侧重于“了”还强调对过程、原因、现状的了然,进而引申出通过调查、询问的方法把事情弄清楚。

(二)本质特征

采用义素分析法来分析这三个词的特征:

知道:[持续性- 位置+ 话题标记+ 重叠- ]

认识:[持续性+位置- 话题标记- 重叠+ ]

了解:[持续性+位置+话题标记- 重叠+ ]

从义素分析法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知道”是没有持续性的,而“认识”和“了解”具有持续性,且“了解”的持续性要高于“认识”。“知道”和“了解”的后面可以接位置,而“认识”则不行,即我们可以说“我知道天津,我了解天津。”而不能说“我认识天津。”“知道”可以作为话题标记“你知道”“谁知道”,而“认识”和“了解”则没有此功能。“认识”和“了解”都可重叠,“知道”则不行。

“知道”的信息量是从无到有,它的反义词是不知道。“了解”的信息量是从有到多,它的反义词是知道得不多。“了解”还有调查”之意,“知道”无此用法。“认识”强调直接获得的感受,而“知道”更强调间接获得。

二、语法方面的差别

(一)动词后所加宾语不同

“知道”“认识”“了解”这三个词都能加宾语,但是所加宾语的内容又不相同。“知道”的宾语是某个人、某件事、某个地方、某种东西。“认识”的宾语是某个人、某种东西。“了解”与“知道”所加宾语相同,但“了解”强调对人和物的熟识程度更高一些。例如:我们可以说“我知道天津”而不能说“我认识天津”,可以说“我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而不能说“我认识这件事的重要性”,但可以说“我认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

(二)动词能否加程度副词“很”和“一下”

程度副词“很”用在动词前表示一定的修饰限制。这三个词中,只有“了解”前可以加程度副词,即我们可以说“很了解”,但“很知道”却是错的。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很”这个程度副词表示数量大,程度深,相比于“知道”和“认识”,“了解”对人和物的熟识程度更高一些,而“知道”和“认识”对人和物以及一些事情的熟识程度较浅,所以“了解”前可加程度副词“很”用来表示了解的进一步深化,若表示“知道”和“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则可用“了解”这个词。“一下”表示时间的短暂,“知道”“认识”和“了解”都可以加“一下”来表示认识过程的短暂。

(三)重叠

一般来说,可以重叠使用的动词多为持续性动作动词,持续性动作动词重叠后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短。在“知道”“认识”“了解”这三个词中,“认识”和“了解”可以重叠而“知道”不能重叠。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认识”和“了解”不可能只发生在一瞬间,而是一个持续一段时间的动作。“认识认识”和“了解了解”表示持续的时间相对于原动词来说要短,例如:当两个互相不认识的人经别人介绍后,通常会说“认识认识”。在这种情况下,两人一般只是互问姓名,了解基本情况,不会有过长时间的交谈。当我们要“了解了解”这件事,一般指用很短时间知道这件事的大概情况,或许不会对这件事再进行深入分析。与“了解”相比,所需时间短,获得的信息也会更少。“知道”表示一种状态,表现的是一种结果,动词过程短暂,所以“知道”不可重叠。

三、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对“知道”“认识”“了解”三个词的偏误分析

笔者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进行搜索,共发现37条“知道”“认识”“了解”互相用错的句子。在这里,笔者只列举几条例子作为参考:

例1.越知道(了解)越感兴趣,中国很有意思的国家。

例2.我知道(了解)父母的什么?

例3.我希望要认识(了解)中国的更多的事情,而且要做中国人的朋友,将来,我要在中国里找到工作。

例4.同时,我对我国的著名旅游胜地和一些历史古迹也颇有认识(了解)。

例5.在世界上的一切父母r时刻刻担心子女,可我们都不认识(知道)。

例6.抽烟者都认识(知道)这点,并且承受这样的可能去抽烟。

根据这些错句,笔者总结出一些关于这三个词的规律:

1.“知道”更强调结果,是程度最浅的。“了解”强调过程的深入,是这三个词中程度最深的。而“认识”则侧重于主观感受和情感的交流,所以,“认识”的对象一般为人、道理、规律等,而不用于地点、事物、历史、文化这类词。

2.“知道”适用于时间较短的认知,如:我昨天知道了这件事。“了解”强调长时间、阶段性的深入认知,如:经历了一个月,我了解了这件事。

3.在这些错误的句子中,有的留学生想说“越来越了解”,却写成了“越来越认识”。“越来越”这类的词强调的是认识的不断深入,在这里应采用程度最高的“了解”或者我们可以说“越来越认识到”,强调的是认识的结果不断深入。

4.当句中出现“颇”“十分”“非常”等程度副词时,应使用“了解”。因为这些程度副词本身就表示一个更高、更深入的层次,所以也应该用程度最高的“了解”来搭配。

5.对于一件事来说,“认识”的是这件事的方法、道理等较抽象的东西,或者是辨别一个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这时候一般用“认识到+道理/方法”来表示。而“知道”和“了解”的是这件事本身,如事情的起因、经过等。

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参考以上的例子,避免学生再出现此类错误。

参考文献:

[1]田小瑞. 关于“知道、认识、了解”的一点思考[J]. 商, 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