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的诗十篇

时间:2023-04-02 22:55:16

爱国的诗

爱国的诗篇1

等各方面上有所差异:一为民间原始之风谣,一为文人学士雅致之抒情,方方面面,定然有别。钱钟书先生论中国情诗传统,谓从古体到近体,

从律诗到词曲,说的正是如此。

关键词:《诗经·国风》爱情诗;李商隐;爱情诗;

(一)“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与“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诗经·国风》爱情诗中女性的勇敢直白与李商隐爱情诗中女性的纤弱含蓄

《诗经》中的女子,总是有着一种天性般的勇敢、坚强与忠贞,让人读来又是怜惜,又是敬畏。“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等。她们,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着女性的尊严,宣告着无论日后的封建男权社会势力是多么的强大,至少这些女子在最原始单纯的“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惊。”(《周官》)时代就开始敢于说“不”,敢于表达自己的思想了,这种思想是独立的,也是最纯粹的。

风诗中的爱情诗与李商隐爱情诗相比,一个是产生于奴隶社会中后期,这时候封建的道德礼教尚未成形,地方文化自由发展,感情多为自由奔放;一个是产生于晚唐时代,是中国封建制逐渐完善并且相对鼎盛的时期,义山又属于士大夫阶层,所以在表达感情的时候多少会有所约束和收敛。正如闻一多先生在其《诗经讲义》中所说:“诗经的爱情诗都非常坦率,简直是粗野。在态度性质上说,是最冲动的爱情诗,是较初期的。与唐诗宋词表现方法相去太远了。我们今天不会如是表情。”

(二)“乐郊乐郊,谁之永号”与“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抒写爱情诗的艺术表现手法由单一走向丰富

我们前面已经说过,风诗的创作大约是在奴隶制社会的后期,在那个时代的表达都是很直白的,因为他们的创作群体是无意识的非诗人群体,所以他们的气质是很质朴和单一的,基本上没有复合型可言。但李商隐却不一样,他是一种复合型气质的诗人——在不同的时期下呈现出不同的个性气质,抑或在同一时期也存在着矛盾个性气质的共同体。“才性异区,文体繁诡”(《文心雕龙·才性》)导致了《诗歌·国风》的爱情诗和李商隐爱情在艺术手法上、创作意象的选择上以及语言使用的规范性上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段由原始民歌的单一质朴走向文人士大夫的丰富绚丽

风诗的创作群体在抒写诗歌的时候,由于受到时代的限制,其创作的艺术手法是相对单一的,基本上就是“赋比兴”的写实手法,另外还有一些词句和章法的反复和重叠,如“静女其姝”、“静女其娈”(《邶风·静女》)又如“东方之日兮”、“东方之月兮”。(《齐风·东方之日》)由此我们看出,风诗的创作的艺术手法比较单一,具有民歌的写诗特点。

“社会力量变成政治力量,造成唐诗之发达:‘好诗多在盛唐,诗之内容与形式至唐至备,宋诗亦备于唐”。李商隐抒写的爱情诗的独特魅力就在于他纤细而绵邈的内心世界。以心造境,以境写心,形象总是大于思维,李商隐诗也就以此展开丰厚而又含蓄的意蕴,既旨趣难求,是很少有诗人可以出其右的,所谓“义山一生,善作情语”。这一方面是他略事取情,混合人生各个阶段、各种情境下的多重感受,诗作缘起本就模糊,诗之作意自然也就难以明晰。义山诗意常常歧见纷出,不少便与此有关。

另一方面就是诗人内心的复杂苦闷、矛盾困扰直接影响了诗意的明晓畅达。《燕台诗》、《碧城三首》、《锦瑟》、《无题》等诗歌无不表现出这种写作方式。以心造境,心绪之纷繁连作诗人自身也难以理清,则又何来明朗直白的诗境。不过,文似看山喜不平,诗更是如此,曲径通幽只会使它愈发魅力无穷。在这一方面,风诗的诗歌话语的艺术技巧的表现则显得稚嫩许多。最常见的是重章叠句的复沓结构,常常是围绕同一结构繁复咏唱,如《芣苢》、《关雎》、《蒹葭》等,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第二,诗歌中运用的意象内涵由写实走向丰实

《诗经·风诗》中的爱情诗虽然也常常运用自然景物作为抒写对象,如风雨“风雨凄凄……风雨潇潇……风雨如晦”、蔓草“野有蔓草,零露漙兮。”、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茹藘“东门之墠,茹藘在阪。”、萚“萚兮萚兮,风其漂女。”、荇菜“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等,但风诗的创作者们很少在这些自然景物中寄予自己的感情,而多是出于写实的需要,它们具有一些偶然性、随意性。

而在李商隐笔下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敏感而纤弱的个性,是他个性的主要基调。这就使李商隐诗歌选材,大多亦为纤弱细小之物,如其咏物诗所习咏的蝶、蚕、莺、柳、泪、细雨等,即多具纤柔之特征,那些“先期零落更愁人”“玉盘迸泪伤心数”(《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其二》)的牡丹花冠泣泪好似鲛人,粒粒成珠,此事源于“鲛人临去,从主人索器,泣而出珠满盘,以与主人”[4]的典故。他关注莺、柳等纤柔之物,而且写的还多是寒蝉、流莺、秋柳、残阳,特别注意外物悲凉和伤感的一面;他关注青春寂寞的女冠,声色事人的歌女,感情也大都倾注在她们悲剧性的身世命运上。所有这些都是诗人孤寂飘零的身世之感与眼前之物、之人感应激发的结果。“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而以人观我,则“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因此秋柳残阳、薄命红颜,都特别容易引发诗人的心灵感应。

综上所述,由于爱情是文学千古不变的主题,诗歌又是文学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综观《诗经·国风》中的爱情诗与李商隐笔下的爱情诗,正是因为在表达爱情本质上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相似性,所以两者虽然相隔千年之久,却在内容分类和思想情感方面有着许多异代感应;同时由于受到时代、创作者本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们也应该看到两者在艺术表现方面的差异性以及情感表达的相异之处,并将其放在诗歌发展的长河之中进行有意识的对比研究,从而更深刻的体会两者爱情诗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闻一多.闻一多诗经讲义.第33页;第104页.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2]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6册,第120页.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爱国的诗篇2

关键词:《诗经》中的爱情诗 农业文明 以象达情

爱情伴随生命谱写永恒,人类最早的劳动就是农业生产,人类在劳动中创造了文字,有了文字,爱情就成为人类歌颂的主题。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传达出久远的先民的爱情讯息。在《诗经·国风》中的160篇诗作中,有52篇是直接描写爱情的,爱情孕育在远古时代人们的劳作中,在其耕种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于是,《诗经》中的爱情就有了农业的耕种气息。

一.爱情诗内容中的农业文明迹象——爱情诗中的自然物

《诗经》中描写的植物有150多种,由于《诗经》的历史地位,《诗经》中植物研究活动异常活跃。上世纪初叶胡朴安的《诗经学》一书称这方面的研究为《诗经》植物学。可见其重要地位,而爱情诗中的植物则另有一番色彩。

1、《诗经》爱情诗以农作物来传情、达情现象。

男女相遇,相爱并赠物达情这种风俗至今仍很流行。《诗经》爱情诗中的这种赠物达情之俗应该是其渊源。所不同的是《诗经》爱情诗中的“物”多为自然中的农作物。虽是普通,但这些朴素的农作物成为双方爱情的象征。如《卫风·木瓜》中“投我以木瓜”、“投我以木桃”、“投我以木李”。“木瓜”、“木桃”、“木李”都是极其普通的自然之物,但是却代表了赠送者的淳朴而永恒的爱意。

溱与三有,方涣涣创。士与女,方乘兮。女曰欢呼?士曰既且,且往欢乎?三直之外,洵纡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溱与三有,浏其请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欢乎?士曰既且,且往放呼?三有之外,洵纡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这首诗写男女青年在河边嬉戏游春。可以想象,在大地回春之时,和风煦煦,万物滋生,释放于自然界中的爱情轻松,快乐,同时赠物芍药以表达爱意。这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培养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跃然纸上。

2、农作物在《诗经》中的象征意象。

原始时代,人们处于蒙昧状态,他们无法解释与他们相区别的世间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对自身之外的自然万物便产生了困惑和神秘感,在这种情况下,便形成了远古人们所特有的泛灵论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特点,他们认为自然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万物的世界应该和人的世界是相似的,具有同样的社会状态和精神心理。人们热爱和崇拜自然,给自然界中的农作物赋予了象征意义。表现在《诗经》爱情中则为大量比兴手法的运用。如:

山有扶苏,阴有荷花。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阴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诗经》中有很多比兴手法,它有两种情况:一是借句起兴,兴句与正文没有多少意义关联。如《小雅·采菽》。二是借物起兴,因景生情。这种兴法在《诗经》中使用最为普遍,上面所引《山有扶苏》就是属于第二种情形的。文中用山上的扶苏、乔松等大树木象征男子,而以湿地的荷花、游龙等花草比喻女性。这种象征是对自身的肯定,更是对自然物的热爱和肯定,这种比兴手法在《诗经》爱情诗中甚为多见。如《小雅·阴桑》和《唐风·有枤之杜》。前者由桑树的树干柔美和叶子茂盛柔润而充分显示出自己因恋人到来而精神焕发欣喜万分的情态。后者则以杜梨树果实多酸涩的特征和它孤独生长的情状,写出自己只身一人苦涩悲伤之貌,这种比兴是平时对美的事物认识积累下的产物,诗人即目所见的自然与之朝夕相处,久而久之便融入自然之中,自然与人似有同感,似有同命运,似有相同的意识活动。因此《诗经》中的借物起兴的诗句并非单单我们前面所指的领域中古老的中国文化心理象征,这种将自然现象与自然人物与人的活动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出“天人合一”之说。

二.农业文明孕育出的《诗经》爱情诗的风格

《诗经》被儒家奉为典籍,作为儒家的经典教义,自孔子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起,《诗经》一直被披上礼教外衣,用封建的陈腐道德对《诗经》进行曲解使之成为有利于政教的工具,而遮掩了真实的面目和耀人的光辉。

《诗经》产生的年代是礼教初设而古风犹存的时代,在那个时代,爱情仍然是人类本性中最自然的部分,是生命中最动听的弦音。他们向往爱情,追求爱情,为爱情而喜而忧,表现自我最真实和真诚的状态。《诗经》中对男女间的爱慕、追求、幽会、相思等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在诸多的爱情诗中,热情和大胆地赞美爱情美好与欢乐的内容更是随处可见。我们从下面这首《召南·有摽梅》中便可窥见一二:

探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土,迨其吉兮!

擦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土,迨其今兮!

揉有梅,倾筐暨之!求我庶土,迨其谓之!

梅子一天天从树上掉下来,象征着阳光荏苒,岁月流逝。当年的豆蔻花季已不复在,单身的大龄姑娘越来越着急,他急切向男士们发出求偶呼唤:“求我庶土,迨其今兮!”。《毛传》曰:“今,急辞也。”意谓姑娘不愿再拖延,巴不得现在就有人向她求婚。已往还“迨其吉兮!”要求男士在吉日良辰求婚,现在只要两人情投意合,顾不得其它条件了,这种求偶的主动与直白实在让我们大为惊叹。因此可见《诗经》中的爱情诗是自由的、活泼的、率直的,这种对自我情感的正视是自我意识最鲜明、最重要的特征,而这种自我意识的强烈观念正是远古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以人为本”思想的体现。

爱国的诗篇3

对这个名字,宇文所安自己的解释是出自《论语・为政篇》,“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他从中摘得“所安”两字,作为自己的身份符号。而“宇文”是古代胡人的姓,所以这也是一个胡汉结合的名字。他常说搞不清自己是个汉化的胡人还是胡化的汉人。

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留下的诗作达1400多首,要一个人单独完成全部古诗的翻译工作,显然是个不小的工程,更不要说译者还要担任教学工作。但作为唐诗的狂热爱好者,宇文所安一直以来都有一个想完成翻译杜甫诗全集的想法。2006年得到美国梅隆基金的慷慨资助,他才有机会完成这个愿望。

作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诗圣”,西方对杜甫诗的翻译并不少,大量选集中都收录有杜甫的诗作,如19世纪传教士詹姆士・理雅各翻译的《汉文经典》(The Chinese Classics)中就选译有杜甫的《春望》和《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在后来的《古今诗选》(Chinese Poetry in English Verse)《松花笺》(Fir-flower Tables: Poems from the Chinese)等英美汉学家的译著中都曾选译杜甫的诗作。如今哈佛英文版杜诗全集的出版,对国外读者了解中国这位大诗人,更是一个极大的方便。

宇文所安翻译的杜诗,不仅仅是英文,而是中英文对照呈现,这样有助于掌握一些汉语知识的读者更好地阅读杜甫的诗作。这套《杜甫诗》是哈佛出的《中华经典文库》(Library of Chinese Humanities)丛书的一部分,目标读者包括西方读者和华侨。

在美国,华侨是一个正在不断壮大的群体,他们自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大多数也是自发的传播者。他们生活在英语语境下,对汉语比生活在祖国本土的人更敏感,他们在阅读古典诗歌的时候,有更强的切身感受,尤其是那种思念故乡的主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种简单的诗句,足以让他们流泪。

宇文所安对杜诗的理解,与国内读者有很大不同。比如,他关注到,在杜甫青年以后的岁月中,食物也成为其诗作的主题。“他为吃到生鱼欢庆,缠着亲戚索要香葱,感谢友人的一锅豆酱汤,感谢在困难时期的‘饥荒食物’。”宇文所安f,大概是因为杜甫体弱多病,杜甫诗作中对药的描写基本与食物一样多。

宇文所安是地道的美国人,他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1959年移居北方大城市巴尔的摩。宇文所安从少年时期就对诗歌感兴趣。坊间流行的一个传说是,14岁那年,他在巴尔的摩市立图书馆里随手翻阅,第一次读到了李贺的《苏小小墓》:“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中国唐朝诗人的忧郁吟唱,成为少年宇文痴迷唐诗和中国古典文学的机缘。自此他欲罢不能,沉迷其间。

宇文所安的父亲是一位物理学家,曾一度担心他对遥远而陌生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嗜好,会让他将来饿肚皮。宇文所安也曾自嘲说,自己后来竟能够自食其力,“实属侥幸”。

后来,他进入耶鲁大学东亚系学习。1972年,26岁时以论文《韩愈与孟郊的诗》获文学博士学位。1972―1982年他任教于耶鲁大学。1977年,31岁的他发表了令学界耳目一新的的研究著作《初唐诗》,1982―1984年任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1984年至今,他担任哈佛大学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教授,成为美国汉学界研究唐诗的著名学者。

德国著名汉学家顾彬对宇文所安赞赏有加,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起美国汉学家:“斯蒂芬・欧文排第一,他的新思想特别多,并会开拓一个新的方向。他是真正的汉学家,他在天上,而我们在地上。”

同许多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文化的学者一样,宇文所安也性乐烟酒,心好诗歌,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在茶余饭后、工作之余,喜欢捧读吟诵王维、李白的诗句,达到一种忘我之境。每每说到兴起,也总是起身从书架上抽出一册唐诗,找到要解读的原诗,用汉语大声朗读起来。

而他常执在手中的烟斗,还记载着他所执教的哈佛大学“爱屋及乌”的一段逸事。哈佛大学一向有规定,禁止教授在学校抽烟。但宇文所安的办公室似乎成了例外,学校破天荒给他安装了一个通风的风扇,以满足他在办公室抽烟斗的癖好。谈起这段逸事,宇文所安不免有些得意。原来,早些年有所北美名校鼓励宇文所安跳槽去教书。哈佛得知自己的名教授将遭人挖角的消息后,也赶去做他的工作。“学校知道,拉拢我,关键是要帮助我解决我的烟斗问题。”最后,哈佛用一台小小的风扇成功地“笼络”了宇文所安的心。此后至今,宇文所安一直安于哈佛。

虽然喜欢唐诗,但问起愿意生活在中国哪个朝代,宇文所安却愿选择活在南宋,因为“南宋的生活是比较享受的”,“我不会希望生活在唐朝的,太危险了”。

友人曾戏称他是为唐诗而活着的美国人。他却自称是“唐诗王国的异乡人”“在学习和感受中国语言方面,中国文学的西方学者无论下多大功夫,也无法与最优秀的中国学者相并肩”。但就是这样一个所谓的“异乡人”,不但在中国古典诗歌尤其是唐诗领域的研究中做出了举世属目的成就,也像许多西方汉学家一样,娶了个“异乡人”的太太,来自中国的才女田晓菲。

1971年出生的田晓菲,5岁习古诗、10岁出版诗集、14岁时因为在诗歌方面的才华,而被北京大学破格录取,经过北大英语系、心理学系、中文系老师面试后被特招进入北大英语系。回想起来,田晓菲不能忘的仍是她的诗歌情结。而这也得益于从事文字工作的父母的影响。那时,每逢周末,爸爸就在家里开展诗歌比赛,和晓菲一起写诗,然后交给妈妈评判。

田晓菲在北大校园结识了15岁考入北大的查海生,也就是诗人海子。海子在农村长大,1979年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83年自北大毕业后分配至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哲学教研室工作。1989年3月24日(他生日这一天)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保持了一颗圣洁的心。田晓菲曾拿着诗歌去找过海子,海子说:“如果你能坚持下去,你将是位伟大的诗人。”

1989年,田晓菲听到了海子卧轨自杀的消息,之后,她很长时间没有写诗。她无法理解一位鼓励自己坚持的诗人,为何没有选择坚持?那时候,田晓菲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海子逝世两年后,20岁的田晓菲到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攻读博士,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博士生。

正如田晓菲自己所言,“不是每个少年成名者都可以幸存”,但她不仅幸存,还继续着让人惊诧的旅程。20岁开始攻读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35岁成为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这段生命历程,大半都可以用“破格”来概括。

更重要的是,在哈佛大学,田晓菲邂逅了狂热的中国迷宇文所安,他们年龄不同,但是生日却是同一天,这给他们以“缘分”的感觉。他们都热爱中国古典诗歌,宇文所安对深深爱着自己祖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古代诗歌有深厚研究的田晓菲产生了好感。两个人交谈的话题逐渐多了起来,从李白到杜甫,从白居易到欧阳修,他们几乎是无话不谈。

当时追求田晓菲的人有很多,但是宇文所安得以胜出。宇文所安改写的一首古诗深深打动了她:“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千里蝉娟照,爱若磐石坚。”这首诗放到古代,不算是好诗,但是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写出这样的古体诗已经很不容易了,田晓菲发现宇文所安原来是这么一位冷静客观的诚实男人,骨子里又带着中国人的传统爱情观。于是,田晓菲答应了宇文所安的求婚。

1999年元旦,他们在美国纽约州举行了浪漫的婚礼。婚后,在爱情的滋润下,田晓菲的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后来,田晓菲在面对留学生如何把握跨国婚姻的提问时,不无感触地回答:“在深深热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找一个和你志同道合的伴侣最为重要,当然相互理解和尊重是根本前提。”

这两个同一天出生的人,分享着对工作、对生活、对诗歌的激情。在几乎每一本书中,他们互称“知音”,互致“感谢”。在他们看来,夫妻关系是最微妙的,但“互相爱,互相尊重”,则是此中的菁华妙义。

两人既是夫妻,也是学术伙伴,在宇文所安主编的《剑桥中国文学史》中,田晓菲承担第三章从东晋到南北朝再到唐太宗的部分。“我们都觉得自己找到了知音,我们唯一不同的是,他喜欢唐朝,我喜欢南朝,不过都很喜欢诗”,田晓菲教授如是说。

宇文所安最早接触的中国诗集是《白驹》,此后他便立志要研究中国古诗,还是从唐诗_始。

对中国的学者而言,要研究唐诗,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前人的研究实在太多了,但是作为一个外国人,反倒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宇文所安的父亲是物理学家,父亲做研究的方法是“从头开始”,这对他有很大的启发。他读了一些唐诗,很喜欢,就这样开始研究了。这一开始就没有了回头路,在研究具体诗人之前,先做一下时代研究,光这个就花了两三年时间。

如今,他已经成了世界范围内研究唐诗的顶尖学者,他的著作翻译成中文,甚至成了畅销书。在过去,美国大学的比较文学系做欧洲文学研究的人总是比做亚洲文学的多,哈佛的东亚系还比较大,有许多做中国文学研究的同行,还不算太冷清;但有些大学可能教中文的就一两个人,那可能是真寂寞了。

宇文所安对此持反对意见,他也一直在努力改变这种局面。现在越来越多的哈佛本科生想学汉语,可能也有一些实用的考虑;对中国古典文学感兴趣的也越来越多,但从选课的情况看,可能现当代文学对他们而言更容易进入一些。一般来说,他每年收1-2个非常优秀的研究生。现在全美以及加拿大很多大学如加州大学伯克利和洛杉矶分校、芝加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多伦多大学的东亚系都有宇文所安教过的学生;除了在学术界外,也有从事其他职业的,比如上海美领馆的副总领事也曾是宇文所安的学生。

爱国的诗篇4

关键词: 陆游 爱国梦诗 主要内容 创作原因

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的爱国梦诗,是纪梦诗中最具特色的,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在梦中表现最多的是诗人深厚而热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他的爱国梦诗中,他“梦”见过:铁马冰河,自己驰骋在沙场上;北伐胜利,中原光复,金兵投降;跟随皇上御驾亲征,收复凉州……清代赵翼在《瓯北诗话》中曾经作过统计:“即如纪梦诗,核计全集,共九十九首。”陆游为何有如此之多的纪梦诗呢?本文从爱国梦诗的内容,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渊源的影响,以及诗人内在的独特个性因素等角度对陆游倾心创作的纪梦诗进行探讨。

一、陆游爱国梦诗的主要内容

陆游的爱国梦诗,描述的是一个忠实爱国者的“梦”,是自己救国救民的政治梦想和先进的社会理想在现实中不能成真、无法得到推行与实施的一种心态;同时,这更是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共鸣,反而遭到误解、打击、排挤甚至陷害,因而处于济世无助、壮志难酬的处境,也就不由自主地借夜晚、借梦境、借幻觉甚至白日梦,在无意识状态下求得心理虚有寄托的抒写。这是一种人生幻灭感,是现实生活中英雄无用武之地而导致的心灵深处的痛苦,无法自我排解,只能默默无期地承受。陆游的梦诗中叙述着他一心报国、驰骋沙场的梦境,但那也只能是当年的记忆,美梦一旦碰触现实,就凝结成无尽的失望。因此,从内容上看,可以把陆游的爱国梦诗划分为以下几类。

1.报国梦。

陆游生活在中国社会历史上矛盾最为尖锐的南宋时代,杀敌报国是他毕生的追求。诗人把“抗金救国、统一中原”视为自己一生的理想。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诗人强压在心中的强烈而深厚的爱国情感在现实中不足以排遣,甚至还在他的梦境中汹涌澎湃。如《异梦》:“山中有异梦,重铠奋雕戈。敷水西通渭,潼关北控河。”诗人将其满腔热情与高昂志气,全部寄托“梦”的形式表现出来,又如“我亦思报国,梦绕古战场”(《鹅湖夜坐书怀》),以及“恍然唤起西征梦,身卧金牛古驿亭”(《独夜》),在这些诗中,到处充斥着诗人的拳拳赤子之心、报国之情。

2.回忆梦。

陆游中年入蜀任夔州通判,三年任满后被四川宣抚使王炎聘为干办公事,在南郑前线军营工作,这是陆游有生以来第一次以“从戎”身份投身于抗金收复斗争的最前线。因此,他常常在梦中追忆、回味这段军营的战斗生活,如:“梦觉空山泪渍衿,西游岁月苦。”(《梦至小益》)又如《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写道:“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表达了诗人欲重返战场、昂扬斗志的爱国情怀,唤起了他对前线和军营生活的回忆,从这些诗里可以看到:无论白天、黑夜,醒时、梦时,诗人始终惦记着“恢复中原,统一祖国”这一永恒的理想。

3.失望梦。

陆游一生奋斗,一生辛苦,目的就在于坚持力主抗金、收复中原的政治主张,与腐朽软弱的南宋统治者卖国求荣、苟且偷生的主张相冲突,因此,诗人只有在自己的梦中吐露报国无期、壮志难酬的悲愤与哀怨,如《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云:“前来脍鲸东海上,白浪如山寄豪壮。当年射虎南山秋,夜归急雪满貂裘。今年摧颓最堪笑,华发苍颜羞自照。谁知得酒尚能狂,脱帽向人时大叫。逆胡未灭心未平,孤剑床头铿有声。破驿梦回灯欲死,打窗风雨正三更。”这首诗写了诗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并且以当年泛舟东海、射虎南山的豪壮之举来强烈反衬目前寂寞凄凉、闲散投置的冷官生活。当他想到强虏未灭、中原未复时,不禁脱帽大叫,攘臂大呼,甚至连自己的宝剑也在床头发出不平之鸣,于是诗人的一腔悲愤之气就跃然纸上了。

二、陆游纪梦诗的创作原因

阿德勒曾说:“梦并不是和清醒时的生活互相对立的,它必然和生活的其他动作和表现符合一致。”可以说,梦是现实生活在人的潜意识中的一个映像,它与人的情感、欲望、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某种意想不到的默契。因此在研究陆游的纪梦诗歌时,我们发现表现诗人的“爱国情感”是此类诗中的一个亮点,然而诗人又为何选择“梦”来表达这份深厚的情意,寄梦抒怀呢?我认为这其中既有社会根源、文化渊源的影响,又源自诗人本身独特个性的内在因素。

1.国破家难的历史时代和个人遭遇的影响。

陆游出生于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中级官僚家庭,童年基本上在战乱和逃难中度过,他有诗云:“我生学步逢丧乱,家在中原厌莽窜。淮边夜闻贼马嘶,跳去不待鸡号旦。人怀一饼草见伏,往往经旬不炊爨。”(《三山杜门歌》)”后来金兵南侵浙江,陆游随其父陆宰及全家老小流离转徙,四处避难,饱尝了离乱之苦,对故土沦陷极感痛心;父辈们的爱国思想在艰难困苦中又浸透到他的心灵深处,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爱国的种子,培植了他终生不忘忧国忧民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陆游出仕后,本希望自己能够为国效力,救国杀敌,然而,他没想到朝廷如此黑暗腐朽,他不仅官职卑微,不受重用,而且屡次遭贬,英雄才略根本没有用武之地;更何况他一生的政治生活大都是在“奉祠”中度过的,正如他自己所言:“宦游强半是祠官。”因此,诗人壮志难酬,悲愤之余发出了“平生铁石心,志家思报国。即今冒九死,家国两无益”(《太息》)的悲叹。

现实的黑暗、社会的残酷,就像一场恶梦,把陆游的理想敲打得粉碎,诗人知道自己的理想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了,只能无奈地借助梦境来表达,抒怀言志,以幻想来构筑现实,以梦境来寄托人生的理想,回味从前走过的实境,也梦到想象中的幻境,以此抨击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寻觅难酬的壮志。

2.儒、释、道等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多苦读儒家经典,喜习佛道之说,到了唐宋时期,这些思想更为盛行。陆游也不例外,他博学多才,不只宗六经,崇雅放郑,而且对佛道之学也素有所爱。在他传世的作品中,有关佛道禅理的文字很多,如:“《发华》之为书,天不足以喻其大,海不足以喻起深,利根之士,一经目,一历耳,自不能舍,虽举天下但之,彼且不动,尚可劝相之有哉!”(《渭南文集》)可见陆游对佛教经典的膜拜与虔诚。又如:“万事极知终变灭,一官那得久低头。床头幸有《楞伽》在,更炷炉香手自开。”(《雨夜偶书》)可知陆游常常通过诵读佛经来安慰自己的心灵。此外,陆游的道学思想也是有着深厚的渊源的,“吾家学道今世,世佩施真‘三住铭’。一窗梦月照孤咏,万壑松风吹半醒”(《剑南诗稿》)。

3.诗人独特个性的影响。

诗人出身于一个笃好道教的仕宦之家,又生逢南渡之际,从小就看见父亲与朋友在一起议论国事,流涕扼腕,这使爱国思想在他心里扎下了根。道教思想则给了他一种极强的自我解脱能力,给他思想中注入幻化成分。而佛教思想也渗入到陆游的日常生活中去。他站在统治阶级的立场,认为佛家思想同样可以为统治阶级服务,认为佛教经典可以安慰自己的心灵。由于这三种思想在陆游思想中相辅相成,造就了诗人性格中一种特殊的浪漫性。因此,当诗人正确的抗战主张不被采纳,遭到排挤后,他不屑与奸佞为伍,不愿同流合污,又未能与民众合群,只好孤芳自赏,用诗歌来抒发壮志难酬的孤独、苦闷、不平。在现实的刺激下,陆游这种独特的个性被激发出来,用一个忠实的爱国者的“梦”来成就他“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现实理想,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陆游的纪梦诗,无疑是其创作中一个最耀眼的亮点,既因沿、发扬了前人的梦幻文学传统,又契合了自己“重构”社会现实与谋求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还将多种艺术手法与风格熔于一炉而自成体系,不愧为我国梦幻文学花苑里的一朵奇葩,更为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增添了一抹耀眼的亮色。

参考文献:

爱国的诗篇5

在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初中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爱国的诗篇6

(一)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课本中的《论语》六则、《孟子》二章等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语录,集中体现了这些思想家的政治主张、伦理观念、道德修养、教育原则、教育方法等等。《扁鹊见蔡桓公》不但指出自以为是、讳疾忌医的害处,同时也赞颂了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高明的医疗技术。《活板》是世界上有关印刷术最早、最详尽的珍贵史料,从雕板印刷到活字印刷是世界印刷史上的一个飞跃,这是中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丰富的智慧及创造精神。《核舟记》中的“核舟”,用现在的眼光看,属工艺美术品,通过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高超水平和雕刻艺人的精湛技艺。

通过这些篇章的教学,学生会认识到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诸方面给全人类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

(二)通过古诗文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儿女。他们不但崇尚自由,热爱和平,追求真理,注重礼仪,而且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团结御侮,以天下为己任。《曹刿论战》以简洁的文字揭示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稳重果断的指挥才能,刻画了一个关心国事、深谋远虑的军事家的形象。《陈涉世家》则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重大影响和革命威力,赞扬了农民起义领袖的革命斗争精神和卓越的组织才能,从而说明了“奴隶创造历史”的伟大真理。

《出师表》的作者诸葛亮,他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在政治上,他严明法度,开发边疆,注重农业,尤其擅长外交;在军事上,他出奇制胜,运筹帷幄而决胜于千里之外。他的才干和智慧,是中国人民的骄傲。“表”中向刘掸提出的开张圣听、严明法度、亲贤远佞的建议,都是治国安邦之本,直到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观沧海》寓情于景,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出塞》《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等诗篇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奔放豪迈而又痛切,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和以身报国的雄心壮志,充满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在教学这类古诗文时,要引导学生去体会和领略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气魄,在崇敬与感慨的同时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爱国主义情感。

(三)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敕勒歌》以雄浑的气势,描写了阴山脚下美丽富饶、广阔无垠的草原风貌。

爱国的诗篇7

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4、一身忧国心,千古敢言气。楼钥

5、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马迁

6、丈夫不报国,终为愚贱人!陈恭尹

7、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济翁

8、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唐李白

9、利于国者爱之,害与国者恶之。晏婴

10、报国寸心坚似铁。宋陆游《大雪歌》

11、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

13、以国家之务为己任。韩愈《送许郢州序》

14、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林逋

15、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

16、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17、国之步存,身将焉托?蔡锷《讨袁通电》

18、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

19、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

20、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毛泽东

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23、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2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25、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辛弃疾

26、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崔道融《西施滩》

27、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

28、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范晔

29、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30、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宋李清照

31、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刘禹锡《蜀先主庙》

32、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33、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

34、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35、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6、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37、东南西北效皇极,日月星辰奏凯歌。洪秀全《吟剑》

38、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立春日感怀》

39、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40、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41、繁霜尽是心头血句子大全/,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42、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43、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44、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4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46、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扬子江》宋.文天祥

4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48、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4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50、望上国,山呼鳌抃,遥爇炉香。柳永《送征衣过韶阳》

51、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52、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宋.陆游

53、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南朝丘迟《与陈伯之书》

5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55、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56、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5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步出夏门行》

58、天意眷我中兴,吾皇神武,踵曾孙周发。黄中辅《念奴娇炎精中否》

59、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60、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人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明顾宪成

61、惟有年时芳俦在,一例差池双剪。梁启超《金缕曲丁未五月归国旋复》

62、问元戎早晚,鸣鞭径去,解天山箭。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

6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

65、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地图》

66、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67、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刘沧《经炀帝行宫》

爱国的诗篇8

关键词:屈原 爱国主义 后世诗人

一、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1.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他对人民的无比热爱。他了解“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深情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深知人民的苦难,希望有所作为,以拯救平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当他看到人民在战乱中遭受苦难时。万分痛苦,甚至挥泪长恸,“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屈原诗歌中出现的带有楚地方色彩的衣食名物及娱乐等方面的内容,是从下层人民的审美眼光描写的;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楚地方民风民俗,淳朴贴近,也是他接近人民生活的明证。他认识到人民的苦难,体会到人心向背的意义,并为此大声疾呼。

2.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在他对祖国的眷念和忧虑上。他在《橘颂》中歌咏橘树“不离故土”之秉性,表达自己热爱祖国的情慷。“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屈原出生于楚国,与楚王同姓,对楚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他把个人和祖国联系在一起,忧虑的永远是国家的前途:“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在“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时代,才士游历列国,以谋求功名富贵,施展政治抱负,已成为风尚。而屈原宁肯长眠于汨罗江水,也不愿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洪兴祖在《楚辞补注》中说:“生不得力争而强谏,死犹冀其感法而改行,使百世以下问其风者,虽流放废斥,由知爱其君。眷眷而不忘,臣子之义尽矣。”

3.屈原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时时关心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实行“连齐抗秦”,他不辞辛劳地出使齐国,为追求“美政”。他呕心沥血地上下求索,甚至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地逆流抗争:“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屈原正直伟岸,在生死存亡、大是大非面前,他坚持原则,绝不与佞臣同流合污,也绝不随波逐流。他的一生是悲剧性的,但其壮丽的诗篇中,强烈的表现了自己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思想。

二、杜甫对届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

1.杜甫诗与屈原诗之所以有一脉相承的关系,正是因为屈原热爱人民,为民生疾苦奔走呼号,他的爱国与爱民是一致的。屈原心系民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怀王疏远顷赛‘漉放,在走与不走的问题上,也有过激烈能思想斗争。最终结果呢?《远游》写道:“涉青云以泛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怀余心悲兮,边马顾而不行。”之所以最终欲去不能,欲去不忍,是因为低头忽见“旧乡”。而“旧乡”在董运庭先生认为那就是“民生疾苦,亟待拯救。”杜甫的诗歌创作,也多是关心民生疾苦。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高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当时杜甫的生活已经非常贫困,却能推己及人。《兵车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哀江头》、《北征》等代表作品都是杜甫可贵的爱民思想的体现。

2.屈原和杜甫对君王的忠心,也不是愚忠。屈原敢于把斗争矛头指向他所信赖的君主。他指责怀王“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又指责怀王:“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直指怀王糊涂,不了解耿耿忠心,听信谗言。而杜甫面对统治者穷兵黩武,发动不义战争,直接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皇帝,在《兵车行》《前出塞》等诗中,直接对皇帝作了无情的谴责、抗议:“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矛头都指向昏庸的皇帝。可见屈原是忧国忧民“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更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不难看出两位伟大诗人心灵的共振、意脉的融通。正如戴叔伦所说:“何意千年隔,论心一日同。”

三、陆游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殛“美政”理想的继承

屈原在爱祖国、爱人民的基础上,根据楚国实情提出了“美政”理想,并“虽九死其犹未悔”地孜孜以求。“美政”理想是屈原爱国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体现了屈原为了实现“美政”理想进行不懈的追求。屈原在朝廷上冲着保守势力揭露秦国的阴谋。表现出“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这样的大无畏精神在不幸身遭放逐时,他仍然顽强地坚持与保守势力斗争,甘愿为追求自己的理想而献出生命:“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在为“美政”理想不懈地追求之中,表现出刚正不阿的情操。屈原的行动、精神和情操互:为表里地构成了一个爱国主义者的人格。

收复中原,国家统一是陆游爱国主义思想的核心。纵观陆游为之呼号,为之奋斗的一生,清晰可见他对屈原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承。陆游平生十分看重屈原的爱国主义长诗《离骚》,无数次的用心诵读过它,如他在《悲歌行》中云:“有口但可读《离骚》”,在《夜寒》中云:“清夜焚香读《离骚》。”可见他与屈原忧国忧民思想一脉相承。陆游为实现恢复中原,国家统一,积极参与抗金恢复大业,甚至亲身投入金戈铁马的战斗生活。陆游多次向宋高宗痛陈抗金方略,甚至面请北征。他在诗中写道:“贼亮负函贷,江北烟尘昏。奏记本兵府,大事得具论。请治故臣罪,深绝衰乱根。言疏卒见弃,袂有血泪痕。”很显然,陆游在为实现自己的爱国主义抱负所做的追求和奋斗中,同样表现了刚正不阿的高尚人格。

四、衣被词人。非一代也

刘勰评价屈原说:“其衣被词人,非一代也。”文天祥,在被元兵俘获以后每天诵读屈原的《离骚),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辛弃疾闲赋山居不忘“细读《离骚》还痛饮”。女词人李清照,在国难当头之际,也受到屈原《国殇》的感染,抒发了“生当做人杰,死也为鬼雄”的豪情。

屈原对后世诗人的影响是广泛的,也是积极深远的。现当代诗人郭沫若、闻一多、郁达夫等人都不约而同受其影响。可以说屈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确如“日月争光可也”。我们不仅要为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前就产生了这样的爱国诗人而骄傲,还要继承这份遗产,从中汲取营养。发扬民族优良传统。

参考文献:

[1]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1年.

[2]张正明,楚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3]姜亮夫,姜昆武,屈原与楚辞[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年.

[4]黄伯思,东观余论・卷下・校定楚辞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5]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6]刘勰,文心雕龙・辩骚[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7年.

[7]董运庭,楚辞与屈原辞再考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爱国的诗篇9

一首诗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不仅是因为语言的无隙可乘,更因为诗中蕴含的深沉感情,让千年之后的我们读后依然为之动容。这也就是诗者的真情流露。庄子更是注重诗的真,一种原始的感情流露,强调诗的真谛在于以情感人,而不是凭文字的优美,或者因为创作技巧的运用。

杜甫把诗看作是他终生的事业,认为“诗是吾家事”。他7岁学诗,直到死亡前夕,没有停止过写诗,他从安史之乱起,至抵达成都前,在最艰苦的岁月里,身体衰弱多病,写出的诗歌思想内容最为深刻。他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充满爱国爱人民的政治热情。杜甫的以时事入诗含有泪水和深情,这除了他能设身处地的为老百姓着想以外,还在于他本人就是苦命人中的一员,他的命运也就是一般人的遭遇,只是真实地将自己的所见和感受叙写出来,他成了人民的代言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后人将其喻为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这并不是没有缘由的,迸发出内心的欢悦,是一种至真至诚的感情流露,能够给人一种情感的认同。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范满衣裳”

这是全诗中唯一记事的诗句,从中我们可以隐约知道当时所发生的事。这首诗写于广德元年春,当时杜甫正寓居梓州。这年正月,叛军首领史朝义自杀,叛军纷纷投降,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杜甫饱尝战乱之苦,又忧国忧民,一听到这个消息,真是欣喜若狂,脱口而出这首诗。如〈杜诗言志〉:“看他八句一气浑成中,细按之却有无限妙意,直是情至文生。”诗人曾经梦寐以求的愿望终于得偿,这如沉寂的火山终于涌出地表,势不可挡,诗人多年积压在心中的深沉的感情终于喷出,细细品味,“初闻涕泪满衣裳”句,诗人听到喜讯后禁不住老泪纵横,是喜悦的泪水,是为自己终于能够重回故乡,不再异乡漂泊而落泪;是为人民不再遭受战乱之苦,再次过上稳定的生活而流泪;是为终于看到国家统一,不再分裂而流下高兴的泪水。如此深的感情在瞬间化作泪水涌出,这不能不是一快吧。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清人浦起龙说:“少陵之诗,一人之性情,而三朝之事会寄焉者也。”杜甫的诗大部分涉及玄宗、肃宗、代宗三朝有关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人民生活的重大问题,其中无处不浸透了诗人的真情实感。例如杜甫中年时期的两篇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和《北征》,里边有抒情,有叙事,有纪行,有说理,有对于自然的观察,有对社会矛盾的揭露,有内心的冲突,有政治的抱负和主张,有个人的遭遇和家庭的不幸,有国家与人民的灾难和对于将来的希望。这两首长诗包括这么多丰富的内容,作者的心情波澜起伏,语言纵横驰骋,证明他在这不幸的时代面对自然和社会的种种现象都敏锐地发生强烈的感应。这样的诗是时代和社会的写真,也是诗人生活和内心的自述,个人的命运和国家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

杜甫写的大量的战争题材及时事政治诗,更是象浦起龙所说的“慨世还是慨身”,都含有浓厚的忧国忧民的抒情成分。

有些关于战争的诗,既有歌颂,也有谴责。著名的《前出塞》、《后出塞》两组组诗,曲折反复地叙述战士在从军过程中的心情变化,实际上是反映诗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于战争的不同看法。这两组诗都歌颂了战场上的壮烈场面,战士如何善于战斗,勇于牺牲,取得胜利;又谴责了君王无止境的开拓边疆,主将骄横奢侈,使战绩失去积极的意义。 “三吏”、“三别”则更为具体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心冲突。杜甫在洛阳路上,看见横暴的差吏把未成丁的男孩、孤苦的老人都强征入伍。他替这些人提出控诉,对差吏给以谴责,但是一想到壮丁缺乏,而又大敌当前,便转变了口气,尽可能对被征调的人说几句慰解或鼓励的话。

政治诗不管是陈述政见,如《洗兵马》;或是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如《丽人行》、《三绝句》;或是寓言讽兴,如《凤凰台》》;或是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关怀,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又呈吴郎》;都是个人的情感与事实相结合的。还有不少长篇,有的记载国家十几年来的大事,如《夔府书怀》、《往在》;有的叙述地方变乱,如《草堂》;有的回忆往事,如《壮游》、《遣怀》;?对不同性质的战争持不同的态度。如《兵车行》、在夔州写的《遣怀》、《又上后园山脚》;对于平息叛乱,抵御外侮,是支持的,如安史之乱前期写的《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以及吐蕃入侵时写的《岁暮》。这些诗谴责什么,歌颂什么,都很鲜明。

杜甫长年的转徙流离,在成都期间,建立草堂,开辟田亩,得到暂时的休息,因此对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的动态进行了细腻的观察,感到无限的热爱,具有深刻的体会。如《春夜喜雨》、《屏迹》、《为农》、《田舍》、《徐步》、《水槛遣心》、《后游》等诗,从诗题上就可以想象出杜甫当时的心境。这类诗代表了杜甫为人的另一方面, 对于微小生命的爱好,我认为,这其中也不乏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人民追求幸福的愿望的同情。

杜甫一生坎坷,空有满腹才华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流落民间,历经安史之乱,看透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他同情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贫苦人民,写了很多记载百姓苦难的诗,寄托了深沉的忧思。可以说,他无时不在渴望战争早日结束,希望人民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在战乱漂泊的年代,他虽然渴望为国为民出力,然而却无从下手,心中积压了无数的感情,宛如一座沉寂的火山。

总的说来,杜甫是以饥寒之身永怀济世之志,处穷困之境而无厌世思想。

参考文献:

[1]《中国古典诗词精品赏读》( 杜甫)陈才智编注 北京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10

[2]《杜甫研究论文集 》 中华书局.1963

[3]《唐诗鉴赏词典》萧涤非等著上海 上海词典出版社2005.9

[4]《李白与杜甫》郭沫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

爱国的诗篇10

    论文摘要:苏曼殊是革命派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在诗歌、小说上的造诣极高,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他身世的飘零,经历的坎坷,在加上身处在一个动荡、新旧交替的时代,这些都对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得他与他的作品都充满传奇色彩的。他的《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这组咏诗怀古中,诗人借着对吴国的兴衰的慨叹,表达了深切的爱国情怀,更多的是对于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和自身无法改变的苦闷之情。 

一、苏曼殊与《吴门依易生韵》 

苏曼殊一生能诗擅画,通晓日文、英文、梵文等多种文字,可谓多才多艺,在诗歌、小说等多种领域皆取得了成就,后人将其著作编成《曼殊全集》(共5卷)。作为革新派的文学团体南社的重要成员,苏曼殊曾在《民报》,《新青年》等刊物上投稿,他的诗风“清艳明秀”,别具一格,在当时影响甚大。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辛亥革命”成功,苏曼殊在国外,闻而狂喜,赋诗云:“壮士横刀看草檄,美人挟瑟请题诗”。但是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致使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曼殊于是又奋起响应,以个人名义发表《讨袁宣言》,以笔伐之,表示:“衲等虽托身世外,然宗国兴亡岂无责耶?”然而,二次革命终究归于失败。曼殊悲愤至极,在1913年发表的《为玉鸾女弟绘扇》一诗中,写下“疏柳尽含烟,似怜亡国苦”的沉痛之句。表达了热血男儿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对自己始终未能忘记亡国之痛的悲愤情怀。 

《吴门依易生韵》作于一九一三年春诗人游历苏州期间,发表于一九一四年出版的《南社》第九集上,全诗由十一首七言绝句组成,是一组咏诗怀古诗。诗人畅游吴地,吴宫深处千年的遗憾,姑苏台上月的凄皓,不懂事的红蜡泪,花钿委地无人收的凄凉。眼前景物的信手拈来,却变成了寄托情感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春秋时吴国覆亡的感慨,同样也道出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 

二、《吴门依易生韵》中的爱国情怀 

故国的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与吴地昔日的悲剧收场有着相似的悲凉和凄楚。面对着袁世凯的复辟帝制,面对国无宁日,民不聊生的苦难,诗人的悲愤之情化为满纸的愁怨,《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如浑然天成。 

 “江南花草尽愁根”,首句便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读者只觉满纸的山河破碎风飘絮,愁风苦雨扑面来。“故国已随春日尽,鹧鸪声急使人愁。”,不谙人事的鹧鸪你可知你的啼叫声愁煞了多少亡国的骚人?“春色总怜歌舞地,万花缭乱为谁开”,那缭乱惹人的万红为了谁而怒放?又有谁来欣赏和爱怜?江南的春天本应是花红柳绿,草长莺飞,色彩斑斓。然而此时的诗人却没办法将姹紫嫣红收入眼底,因为祖国经历了戊戍变法、庚子事件、辛亥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等一系列事件打击之后,他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置身世外,爱国情怀让诗人痛苦,满腔忧愤无处排遣步入吴地,在诗人眼中这样血雨腥风的故国与风雨飘摇的吴国无异。 

姑苏台畔夕阳斜,宝马金鞍翡翠车。 

一自美人和泪去,河山终古是天涯。 

 “姑苏台”、“美人泪”、“河山”这些都是咏诗怀古诗中的经典意象。花间派词人之一的薛昭蕴的一首《浣溪沙》也曾出现过相似的意象: 

倾国倾城恨有余,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与这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前蜀的欧阳炯的《江城子》: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谁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这三首诗词中,都有永恒不变的“姑苏台”,或多或少的红蜡“泪”,悲伤无奈的“美人怨”,这些都让人让人感怀不禁。三首咏史怀古作品中,相似的意象,不仅为各自的诗词创造出了一种优怨、凄美、清新的意境,更表达着同样的主题,同样的情感归宿。而不一样的是斗转星移,是历史的沉沉浮浮。 

当年吴越之间纷争不息,求一时之胜,然而历史是永恒的,也是无情的,吴主、越王当年的山河宫殿,当年的香车宝马,当年的红粉佳人,如今只剩下落日残照,断壁残垣,故一时的欲念、利益之争,终究在历史的长河中被大浪淘尽。姑苏台空照斜阳里,河山终古是天涯。作者由古及今,以个人反映王朝的命运,以王朝反映时代的命运,走在时代的浪潮边,作者不甘随波逐流,流于平淡、平庸。因为身世的飘零已让他尝尽了随波之苦,人世的沧桑已让他饱尝了逐流之痛。 

如果说吴国的覆灭是因为“红颜误国”,六朝的更迭是因为糜糜奢华,那么诗人眼中故国的风雨飘摇是因为什么?诗人在吴地的月光里写下《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时,是否思考过这样的动荡究竟会预演着怎样的未来。 

三、苏曼殊是真正的爱国诗人 

身世的飘零与凄苦,隔海相望伸手触不到的亲情,这些都给诗人的敏感平添了愁怨,“故国已随春日尽,鹧鸪声急使人愁。”“故国”,那既是对家乡的思念,又是对故土的热爱,更是对祖国的热爱。 

虽然遁入空门,却心系祖国。身体虽置身事外,却难逃内心的担忧与牵挂。曼殊见兵连祸结,生灵涂炭,思想趋于一种特有的忧郁与愤懑。对此,柳亚子曾指出:曼殊“其实不是真真退守,真真向后转走。我认为他晚年讲的话,实在是表示他在极端愤激。”(《苏曼殊之我观》)他内心交织着矛盾,充满了苦闷和忧伤,“无端狂笑无端哭,纵有欢肠已似冰。”(《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曼殊是坚强的,同时又是脆弱的。曼殊是勇敢的,同时又是懦弱的。坚强是因为爱国,脆弱也是因为爱国;勇敢是因为爱国,懦弱也是因为爱国。只因为爱的深沉。 

1918年5月,苏曼殊病逝,终年仅35岁。陈独秀说:“像苏曼殊这样清白的人,真是不可多得的了!”其实,出家的未必真出世,苏曼殊,分明是一位近代史上不可多得的爱国诗人。 

 

参考文献: 

1. 刘斯奋笺注《苏曼殊诗笺注》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1年月12出版 

2. 马以君编:《苏曼殊文集》(上),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 

3. 李金涛《略论苏曼殊的艺木创新》青年思想家 200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