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写作背景十篇

时间:2023-03-14 22:19:50

短歌行写作背景

短歌行写作背景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1-0157-01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教学占有很大比例,诗歌学习包括古诗词和现代诗两种类型。古诗词在考察过程中,不仅仅重视对诗歌的背诵,还要求对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每一句诗歌的深入理解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深入剖析等等。而且一般而言,学生离当时的时代比较远,对诗歌中表达的背景认识较抽象,教师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方法把正确的方式传递给学生,特别是对作者感情的拿捏,需要学生深入情境,进行细致的揣摩,这对于初中生而言是有很大难度的;而现代诗歌的篇幅相对较长,通常会分为不同的部分,在现代诗的写作过程中,作者的思想会比较跳跃,而且情感的表达相对比较抽象,通常会借助不同的意象来象征某个东西,所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晦涩。

而诗歌学习不仅是让学生感受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机会,也是提高学生的文学功底和知识储备的重要途径,换言之,诗歌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鉴于诗歌学习本身的情况和学生的语文学习的基础,教师必须对诗歌学习的方法进行研究,课堂教学进行改革。通过将诗歌教学内容尽可能的转化为学生熟悉的内容,通过丰富的课堂形式,依托丰富的课堂教学资料,让学生对材料进行感知和加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哈把握。因此,对初中语文诗歌教学的实践和研究成为制约诗歌教学的瓶颈。

1.知人论世,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初中阶段的诗歌学习,相对与小学阶段相比,内容会更加丰富,诗歌的难度有所增加,对诗歌的翻译难度有所加大,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平铺直叙和直接的灌输,防止学生对诗歌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诗歌学习之前,要根据难易程度,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如果把诗歌直接交给学生讨论,可能不仅会影响课堂的效率,而且也达不到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课堂教学前,鼓励学生对诗歌的材料进行搜集和整理,为了尽量的减轻学生的负担,可以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对诗歌的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介绍进行资料的整理,然后在诗歌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流,让学生对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的情感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以《天净沙秋思》为例,学生之前对马致远的诗词接触的比较少,所以首先要了解作者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写出了这样的佳作。当时的元朝统治者实行残酷的高压政策,使得热衷于考功名的马致远无法得志,到处漂泊,居无定所,在漂泊途中,觉得自己既没有实现远大的理想抱负,也没有留在家人的身边,才在夕阳西下之际,写下了这篇佳作。通过对背景知识的介绍,学生就不难想到,在短短的小令当中,作者要表达的是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的哀愁。全诗仅仅有28个字,但是结构精炼,容量很大。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众多意象,描绘出了一副凄凉的夕阳秋郊图。

通过资料的查询和教师的介绍,能够让学生在诗歌学习之前,先对诗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知人论世,让学生进入到诗歌的情境当中,从而更好的感受诗歌。

2.重视诗歌翻译,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

诗歌的表达技巧与表达方式有很大的区别,而且诗歌都是经过作者的精简和斟酌之后得出的,所以学生在背诵和理解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障碍,诗歌不像现代文表达那么直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所以必须对诗歌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在理解诗歌内涵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对诗歌进行背诵和思想情感的挖掘。以王维的《次北固山下》为例,"次"在这里应该理解为停留,而不是现代文中的次序,也就是作者停留在北固山时所作,这是一首典型的五言律诗,每一句虽简短,但是内容却很饱满。首联介绍了旅行途中的基本情况,在苍茫的北固山下,游客的船在美丽的江水中滑行;颔联介绍了江上行船过程中气势恢宏的景象;颈联对当时太阳冲破云层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也成为了千古传唱的佳句,最终作者把思想情感落脚到诗歌的结尾处,不知道雁子何时才能寄来家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前三联写景,最后一联抒情,把所有的情感都寄托到了远飞的雁子上。通过对诗歌的逐字逐句的翻译,才能够真正的感受到作者当时在北固山下看到的美好景象,以及在诗歌最后寄托的淡淡的思乡之情。

通过对诗歌的翻译,能够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深入的剖析,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达到落实和运用的目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达到诗歌学习的效果,也能够改变传统课堂上沉闷的气氛,使得学生感受到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的伟大情怀,从而提高诗歌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3.体悟作者情感,深挖诗歌魅力

所有的作品展示最终都是为情感服务的,而所有作品的情感表达都必须以丰富的内容作为作品的依托,所以只有把握好作品的情感,才能够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感受到作者的写作的魅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学以致用,所以体悟作者情感,深挖诗歌魅力,是我们在诗歌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的关键环节。

以的《沁园春雪》为例,作者虽然以雪为标题,但是实则通过北方壮阔的雪景的描述,来抒发作者的情感。长城内外,茫茫的没有边际的雪景,北国的风光、长城、黄河、山岭、高原,这些在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都在雪的印染下变得格外美好。但是在下阕中,作者笔锋一转,在如此美好的江山下,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都只是过去式,在当前的时代要建功伟业,还要看今天的人们,虽然题目是写雪景,但是壮阔的雪景背后是作者的恢弘大气,以及要在新的时代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只有理解了作者的情感,才能够读懂诗歌的魅力,读懂诗词的内涵。

体悟作者情感,深挖诗歌魅力是建立在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了解,对作品进行深刻把握的基础之上的,也只有对诗歌进行抽丝剥笋的研究,才能在诗歌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诗歌作品的丰富内涵。

4.小结

在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诗歌教学占据着重要比重,因此对初中语文的诗歌教学进行实践和研究改革是十分必要和有意义的。诗歌学习与现代文学习有很大本质的不同,在难度上也明显增强。通过知人论世,了解诗歌写作背景;诗歌翻译;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体悟作者情感,深挖作品魅力等环节,能够对诗歌进行一个由浅到深的剖析,从而真正的达到诗歌学习的目的,感受诗歌文化的魅力,解决诗歌教学的瓶颈,改变传统课堂的弊端,从而为提高初中阶段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一个可行性方向。

参考文献:

短歌行写作背景篇2

兴趣是人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倾向。稳定的兴趣能使认识过程的整个心理活动积极化,能使观察更加敏锐,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更加丰富,克服困难的意志得到加强,使智力活动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人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能更为有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探寻,深入研究。爱因斯坦从5岁时对罗盘发生兴趣,最后成为物理界的泰斗;达尔文从小对动物的兴趣引导他跨入生物学界的殿堂,创立了不朽的进化论。

吸引学生产生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一堂有趣的引言课,一节生动的CAI课,甚至老师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表人才,性格幽默风趣等。老师尽可能发挥个人特长,大胆创新,积极尝试。例如:尝试经常把初中学生有兴趣的东西引入课堂,让学生尽情地发言表现,从而发觉原来语文就在身边,再加上老师经常表扬,产生兴趣的效果很好。例如:在进行《在声音的世界里》教学时,通过导入设计(以名曲《二泉映月》导入);感悟设计(选朗读程度好的六位学生现场配乐《高山流水》朗诵,整体感知课文);品析设计(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音乐,教师点拨,学生抓住文章描写音乐的优美词语,理解和感悟);积累设计(以《渔舟晚唱》为背景音乐,积累描写音乐的优美词句,完成作业。创设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整个课堂效果非常好。

2.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要将兴趣持久,就要“习惯成自然”,既要在课堂上主动学习语文,也能在课外主动巩固知识,还能在生活中收集、观察、体会,从而更好地学习语文。

生活中学习的习惯尤其重要的是“学过的知识全部遗忘以后还能剩下的东西”,要时刻不忘点拨,提醒同学们去观察,体会、挖掘、收集,勿让“生活大舞台上的知识”白白流走。在课堂上时刻提醒学生遇到不懂的东西或生字词时自己解决。

例如:在讲一道口语交际题时,学生不理解“精神文明”是什么,就提醒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每课的生字词也一样,通过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如果有哪个学生没有认真做或偷懒,就罚他给大家讲个故事或背诵一首古诗(课外)。果然如此,以后语文课上,一些简单的问题学生都可以自己解决,我也从同学们的见识中增广了不少知识。碰到同学们有错时,就及时由其他学生加以纠正,碰到有疑问的,就留到课后师生都去查寻资料。不少同学在日记中提到“语文课既轻松活泼,又学到了知识”。这样,主动学习的习惯就自然养成了。

3.探寻主动学习的方法

短歌行写作背景篇3

[关键词]诗歌鉴赏备考策略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040031

诗歌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语文试卷中必考的考点。但从学生平时模拟测试及高考的得分情况来看,都不怎么理想。考题赋分6~8分,学生得到的分数大多在4分左右。针对这种情况,笔者根据几年来带毕业班备考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提出以下几点备考复习建议,希望能给高三备考教师做一点参考。

一、 吃透《考纲》,弄清诗歌鉴赏题规定考查的内容及选材特点

《考纲》规定:(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二)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选材方面:1.篇幅短小;2.语言内容浅易。

弄清了这一点,就可以从浩如烟海的诗歌中缩小复习的范围。诗歌方面,篇幅太长可以排除,只选择唐诗中的律诗和绝句即可;内容深奥晦涩的宋诗也基本可以排除(文化较发达且自主命题的省市除外);宋词元曲也是内容浅易、篇幅短小的。题材方面主要有咏史咏物、山水田园、边塞生活;抒发的思想感情无非是建功报国、思乡怀人、忧国伤时等。

二、掌握诗歌鉴赏必备的一些术语

在答题过程中,是否运用鉴赏术语,也就是是否“说行话”,往往可以衡量出一个人鉴赏水平的高低,也是高考诗歌鉴赏题得分高低之所在。诗歌鉴赏中的形象(文学形象)包括作品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的自然图画。语言(文学语言)包括基本义和深层义,语言风格的术语主要有:平淡、工丽、直率、委婉、自然、清幽、雄奇、奔放、悲慨、洗练、明快、朦胧、沉郁、飘逸等。表达技巧包括:结构、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结构方面的术语有:线索、顺序、过渡、照应。表达方式方面的术语有: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对比、排比等。表现手法有:抑扬、点面、虚实、动静结合、借古讽今、对比映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象征烘托、用典等。诗歌中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主要有:细节刻画、烘托、对比衬托、比兴手法。抒情方式主要有:抒情主人公直抒胸臆、情景交融、寓事于情等。

要概括思想内容,必先分析形象,要分析形象,必先分析语言及表达技巧,所以将这些术语烂熟于心是非常必要的。

三、搜集整理掌握意象语言及寓意

柳、杨柳、折柳――离别惜远;芳草――离恨;芭蕉、梧桐――孤独忧愁、离情别绪;梅花、、蝉――高洁品格;竹、松、柏――坚韧、孤直;杜鹃――哀怨、悲苦、乡愁;猿啼――哀伤;乌鸦――衰败荒凉;蟋蟀――怀念征人;大雁、青鸟――传书信使、离人思绪;喜鹊――喜讯;白云、明月――孤冷凄清、高洁美好、思乡念亲;南浦、长亭、灞陵――送别之地;羌笛、胡笳――凄切;哀鸿――哀伤悲痛、流离失所的人;吴勾――宝剑、利剑;红豆――男女爱情或朋友情谊;柳营――军营;采薇――隐居生活;红叶――传情之物;琴瑟――夫妇感情和谐、兄弟朋友情谊;昆山玉――杰出的人才。如果诗中出现了这些意象语言,一一对应,不难理解诗歌的形象及思想内容。

四、教会学生把握诗歌形象和概括思想内容的方法

诗歌的形象及思想内容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跟作者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有直接的关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杜甫的“三吏”“三别”,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无不与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时代背景有直接的联系。所以,分析形象,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应分三步走:一看题目,二看作者,三看背景(包括注释)。

1.看题目(诗题),往往可以看出诗歌的写作内容。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过”就是拜访的意思,“故人”就是老朋友。诗歌的内容就一目了然:到老朋友家做客。诗歌写的肯定是介绍老朋友家及周围的环境,老朋友的热情款待,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千万记住,孟浩然是山水田园诗人。

2.看作者,可以联想作者的写作风格以及作者最喜欢表现的主题。诗人所写的诗歌中,就风格来说大体是一致的。如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始终贯穿在诗人绝大多数的诗篇之中。诗人最喜欢表达的主题也往往固定的。比如李白就喜欢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自己抱负,以及仕途的失意;而杜甫则是深刻地反映现实,抒发自己对祖国的命运的担忧。

3.看背景,除了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诗人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外,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对诗人的影响。如唐朝经济的全面繁荣,接连出现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国内堪称清平富庶,对外更是军威大振。因而唐朝尤其是盛唐的一般人士对自己的民族和时代充满了自豪感,由衷地赞叹“生死大唐好”以表忠心。唐代诗人的主干是一些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世俗士子,他们向往和追求的是意气和功业。回荡在唐诗中的主旋律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的爱国热忱(杨炯《从军行》),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李的《行路难》),是“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介入态度(白居易《与元九书》),是“欲回天地”的济世情怀,还有献身精神、历史责任感,等等。唐诗中所表现的颓唐、失望和痛苦,大多是诗人壮志难酬时的消极反映,较少书写对现实的逃避和超脱,很少表现对声色的贪婪占有与享受。所以,唐诗中“济苍生”“安社稷”是它们最突出的主题。所有这些,无不对诗人产生影响,其作品自然是这些思想感情的流露。如果在对唐代诗歌的思想内容概括中出现了“逃避”或“超脱”等字眼,很可能是离题了。

另外,所处的朝代不同,或者在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对诗人的影响也不一样。如李清照的少女时期,婚后的短暂幸福日子,南逃后的孤寂生活都直接对诗人的诗歌(词)产生影响。看注释,看写作时间,都有助于理解诗歌。

在分析形象、概括思想内容时,还要特别关注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反映心情的词语,如直接表露的“悲”“孤”,间接表露的“不堪”“强”等;描写人物所处的环境(时、地、天气及周围景物);诗中出现具体景物含义;对物象描写方面、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彩;进一步由物象联想到有关人的品质或理想;特定称谓语言如“秋水――眼睛”“盗泉――不义之财”;用典,即引用典故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五、掌握古代诗歌鉴赏常用的表达技巧

(一)从语法角度关注以下一些词

1.名词。意象名词:表情达意;意象名词连用:营造一定意境,情景交融,含蓄而耐人寻味。

2.动词。点燃整个诗句。如“舞”“驰”“随”“抱”多重含义的动词。

3.形容词。描绘形、声、光、色等形象特点,其中颜色最能表达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画面感,渲染气氛。

4.副词。如“忽”。

5.量词。如“一片”“万点”等。

6.叠词。增强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意象名词罗列通常用来特写,或营造意境。

(二)语言的表达效果和内容有关

1.为形象服务,使形象生动逼真,形神兼备。

2.为主题服务,表达思想感情。

短歌行写作背景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诗词鉴赏 学生能力

诗词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在语文考试中所占比例较大,学生的鉴赏能力如何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并进而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好诗词鉴赏的教学工作,以提高学生进行诗词鉴赏的能力,从而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初中语文教师的诗词鉴赏教学进行了探究,希望对广大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一、做好诗词背景教学

诗歌的写作背景是领会诗歌写作主旨与情感的重要途径,看似相似的诗歌,因为写作背景不同,很可能有着完全相反的情感,因此,做好诗词背景教学是教师进行诗歌鉴赏的重要前提。教师可从两个方面切入鉴赏课程,首先是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为例,此时的写作背景是唐军平定安史之乱。因为安史之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重大的灾难,领土纷争四起,民不聊生,作者也随之颠沛流离。杜甫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因此盼望早日能评定此乱,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作者难掩心中的喜悦,喜极而泣。学生了解此写作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中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和情感。

教师在教学时也可将其他相似主题的诗歌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如“三吏三别”,可作为学生理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知识背景。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介绍诗歌的写作要求进行切入,例如诗歌的五律、七律、五绝、七绝、五古等,词的词牌名,如《望江南》、《如梦令》、《念奴娇》、《菩萨蛮》、《长相思》等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写作规范,丰富诗词的基础,强化学生对诗歌写作规律的印象。以宋词教学为例,词的词牌名往往与某种固定的情感有着很大的联系,例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多表示缠绵哀婉的情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在婉曲哀怨中又带几分激切与期待;如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多表现男女相会之事等等。虽然词牌名不一定完全对应诗歌的情感类型,但是也可作为理解作者情感的一种辅助手段。教师可在正式的鉴赏课前完成对基础知识的教学,从而提高课堂鉴赏教学的效率。

二、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象

意象是中国诗词特有的审美内涵,也是反映作者创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意象是集客观与主观为一体的产物,它既是诗歌所描写的对象,也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投射,是心灵的再创造产物。中国诗词具有简短凝练,含蓄蕴藉的特点,意象成为切入诗词的一把钥匙,离开了意象,也就无所谓诗词了。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章都是用意象组成,诗意的发现就在于理解诗中意象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因此诗词鉴赏离不开意象鉴赏这个重要环节。

在中国古代诗词教学中诗词意象往往具有一定的认识规律,可作为辅助理解的工具。例如“柳”在古代诗词中多用于送别场合,表示留别、相思、依依不舍之意,因为“柳”与“留”谐音,故有此用。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等诗,分别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即是明证。当然,诗歌的内涵可不止这一点,“柳”还与送别相关,也与古代汉乐府的“折柳曲”相关,除了表示送别也可以表示怀乡之意。这都是因为不同的诗人创作主体的情感丰富程度,而在不同的时代给予了不同的内涵。再如“冰雪”多表品德高尚,“”代表心性高洁,志向出尘等等。当然,诗歌意象固然是切入诗歌主旨的重要方法,但是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完全按照此方法,因为不同的作者由于创作的需要,或者别出心裁的需要,时有违背意象的通用使用的现象。

三、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情感

由于中国诗学倡导“诗言志”与“诗缘情”,讲就含蓄蕴藉的朦胧美感,尤其注意诗意生发的多种可能性,往往一首诗含有多种写作情感,蕴含多重写作主旨。诗歌的背景知识和诗歌的意象都是为了表达主旨与情感而存在的,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注意诗歌创作主旨与情感的教学工作。有些诗歌的主旨较为明显,较为容易分析,例如于谦的《石灰吟》是借物寄怀,表达的是诗人高洁的理想和人格追求;有的具有多重的写作主题,例如杜甫的《望岳》,通过对泰山宏伟壮阔的景象描写,展现的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也表现了作者不怕困难、傲视群雄的壮阔胸襟。另外有一些诗歌存在广泛的争论,典型如李商隐的《锦瑟》,既有悼亡妻说,也有自伤说,更有解读者认为是对唐王朝的衰亡命运的哀叹与无奈,至今缺乏定论,这都表明诗歌解读的多重性。俗话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强调的是读者的再创造能力。

短歌行写作背景篇5

一、写作目的

《蜀相》中杜甫借游览古迹,表达了对诸葛亮雄才大略、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可知杜甫的“泪满襟”,又多了一层含义:大唐多难,贤相何在?纵有贤相,圣主何在?这泪水背后,千言万语,能向谁诉?杜甫对国家的忧患,对时局的牵挂,是多么深切。

而《书愤》中陆游借歌颂诸葛亮,来抒发他的报国壮志和忧国深思。陆游不仅是诗人,而且是战略家。此诗鲜明地表达出以诸葛亮为榜样,鞠躬尽瘁,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以及干一番大事业的豪情壮志。

二、写作手法

《蜀相》集写景、议论、抒情为一体,它既不直言抒情,也不婉转托意,而是采取前半部分描写景物,后半部分纯乎用事与议论的方法,以写景时的心理活动为线索开启出对于凭吊对象的精当评论,从中自然透露出作者满腔的激情。作者咏史抒怀,诸葛亮赍志而殁的悲剧性结局无疑是一曲生命的赞歌。全诗蕴藉深厚,寄托遥深,意境深沉悲凉。

《书愤》先追慕往事:作者遥望被金人占领的北方,满腔愤恨,气势如山,渴望一举收复故土,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然后慨叹现在,由于主和派把持朝政,使自己满腔的豪情壮志无处释放,只好徒自抒发岁月蹉跎,壮志未酬而鬓发先斑的感慨。最后作者以诸葛亮自况,表现出了“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的凌云壮志。

三、意象塑造

《蜀相》中的武侯祠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青翠,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常被用作祠庙中的观赏树木。作者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质朴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而“碧草”“黄鹂”两个意象,色彩鲜明,音韵嘹亮,动静相衬,恬淡自然,表现出武侯祠内春意盎然的景象。

《书愤》中的意象“楼船”与“夜雪”,“铁马”与“秋风”,两两相合,犹如两幅开阔、壮盛的战场画卷,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作者对大业难成、壮志未酬的“愤”,通过这些意象表现得淋漓尽致,包含着作者难言的激愤和辛酸,从而使得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四、语言表现

《蜀相》自问自答,以实写虚,结构起承转合、层次波澜,又有炼字琢句、音调和谐的语言魅力,一唱三叹,余味不绝。

短歌行写作背景篇6

【关键词】思想内容 分析评价 观点态度

1.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分析评价作品主题

1.1 了解背景、调用储备。《孟子・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说,要正确理解一个人的作品,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欣赏诗歌必须知人论世,这是因为诗歌离不开社会现实生活。而且,诗人的生平、思想、和性格等等,也都受他所处时代社会生活的制约,无不深深打上当时社会风气的烙印。例如: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清新飘逸、热烈奔放的千古杰作,也只有在灿烂辉煌的盛唐文化的熏陶、培植下才会产生。所以,前人强调“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

欣赏诗歌作品,不仅要全面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思想发展、个性气质等情况,而且还要具体了解写作某一首诗时的生活状况、思想情绪和创作意图,这样赏析起来才可能更准确。许多诗人都有在生活的不同时期形成不同风格的情况。如王维,前期创作以边塞诗为主,体现出强烈的进取精神,具有盛唐的浪漫豪情;后期转而以创作山水田园诗为主,渗透着佛家思想,艺术成就更高。

除了了解社会的时代背景、诗人生活思想背景、某一首诗的创作背景外,还要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对诗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典故能有大略的了解。

1.2 透过诗歌题目了解作品内容的范畴。诗歌题目也同文章题目一样要涵盖作品的内容,否则就有文不对题的憋病。研读诗歌作品的题目,就能大致推断出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写作用意。诗歌题目多种多样,题目不同,内容的范畴也不同。或登临之作,多抒发今昔变迁的感慨,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或怀古之作,多借古喻今,抒发个人进退的思考,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或叙事之作,多借事抒情,如:白居易的《观刈麦》;或咏物之作,多托物言志,又如:陆游的《梅花》;或送别之作,多抒发“黯然消魂”,“旷达刚建”等不同的情感,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不论是哪类题作,诗人都不可能单纯地为了叙事,咏物而写诗,诗人必定要“赋诗言志”,要抒发某种主观情感、人生体验对家国世事的认识与感悟。一接触诗题,心中就明白作品的内容范畴,这有利于较快地把握诗歌作品的主旨。如:白居易《观刈麦》,诗人叙写观刈麦的所见,抒发某种感受。这一层意思,要在一接触到题目时就明白,待读完诗作,就明确了诗人对自己“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深切同情。这就抓住了诗歌的主旨。

此外,有一些常遇到的乐府旧题,考生也应粗略了解。如《出塞》,多写边塞生活;《入赛》,多写由边塞返归的情景;《关山月》,写士兵和家人离别的生活;《燕歌行》,多写征人怨妇的生活;《蜀道难》,表现蜀道的艰难。

1.3 整体体味,挖掘主旨。诗歌鉴赏始于鉴赏者对艺术形象的感受。我们在鉴赏作品时,首先阅读的是语言符号。在了解背景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具体地、逐句地阅读全篇。分清写什么、怎么写,这样去实现整体体味。体现的同时需要找出核心句。核心句可能是直露的,也可能是含蓄的,但它是主旨的所在。挖掘主旨时,要充分利用标题、注释和题干说明,从这些地方往往会得到提示。有些标题本身就具提示性,像杨炯的《从军行》、李白的《越中览古》《送孟浩然之广陵》、骆宾王的《在狱咏蝉》、杜甫的《春夜喜雨》等等。作为命题材料的诗作,一般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例如:辛弃疾、的豪放词,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注释是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字,确实出题人给你的暗示,介绍写作背景,那是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介绍相关诗句,那是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其意境;介绍作者,那是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所以,一定要仔细研读注释!

评价主旨要会选用不同的术语。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语言浅近易懂,主旨深远)、言简意丰(语言简介,内容丰富)、意在言外(言在此而意无穷)、含蓄蕴籍(委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意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等等,都是常用术语。

1.4 把握基调,细评价值。一首诗歌一个基调,尽管题干没有要求你分析基调,但在分析评价作品思想内容时必须把握好基调,否则必然长生风牛马不相及的结果。用文艺心理学上的说法,这个阶段是文学鉴赏中的审美判断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基调是分析的基础。只有基调把握准了,分析才能妥帖;只有分析妥帖了,才能对诗歌中的作者流露出的思想内容作出比较公允的评价。一首诗的基调主要有这几种:压抑、沉郁、欢快、雄阔、委婉、含蓄、空灵、直率、自然、风趣、平淡等等。如对韦应物《寄李儋元锡》思想内容的评价,“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迅,西楼望月几回圆。”这首诗中是否表现了关心人民疾苦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但不同于杜甫的那种,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同情,也是一种无奈。它的基调是忧伤的,诗人感到了“愧俸钱”,但有什么办法呢?他没有办法,只是“思田里”――想辞官归隐。显然,从思想性这一点上说,这首诗是没法与杜甫相比的。

2.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指要

一般来说,古诗词中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就是诗歌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即诗人通过诗歌所表现的生活认识、个人思想和政治倾向。这些,在诗歌中往往不是直接表露的,而是借助于某一种文学手段(诗化的语言)曲折地、隐晦地表达的,它需要读者在解读过程中,通过各种鉴赏方法去体悟,去挖掘,去揭示。那么,鉴赏一首古诗词,应该如何去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呢?下面简要地谈一谈在把握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1 一首诗或诗的作者的观点与态度是建立在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外在形式上的,因此,把握诗作者的观点态度也要注意从一首诗或词曲的整体上去考虑,不能忽略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等诗歌的外在形式的赏析而去架空分析。因为只有了解诗的形式美的内涵,才能深入地去探知作者的观点与态度。

2.2 对诗词作品的观点与态度的概括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在这方面,我们常犯的错误是容易“拔高”,即用今天的眼光去评价古人的思想、观点和态度。评价常常不恰当,有失分寸。

短歌行写作背景篇7

电影通过什么变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通过特写,通过场面调度,通过蒙太奇3,短片要拍出大片的感觉,要充分掌握镜头语言的技巧。

1.精心拍摄爱情元素——“眼神交流”

爱情发生的那一刹那就如化学反应一样神奇,眼神交流是展示两人感情的重要情节,拍摄时,摄影机的位置和动作要尽量简单,摄影师可以制造点紧张感,在开始的时间里,两位新人要尽量避免直视对方,即便是看,也是偷偷的看,没有眼神的交流,躲闪一阵子后,双方鼓起勇气去正视对方的眼睛,让观众此时从镜头里感受到了爱的火花4。“眼神交流”还可以出现在寻找、等待、初吻等场景中,摄影机可多借助特写、正反打镜头来展示。

2.讲究画面质感,减少夜晚拍摄和天气特效

婚礼微电影场景一般控制在15个以内,尽可能在2至4天时间完成拍摄,充分利用自然光效果,减少夜晚拍摄和天气特效。很明显,白天,太阳会提供充足的照明,每个人都能看清自己在做什么,有时候甚至完全不需要灯光,摄影机就可以拍出质感的画面,可是晚上一抹黑,每个镜头都需要仔细布光,如果仓促行事,只能得到一堆垃圾,最后不得不重拍,所以夜间拍摄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增长拍摄成本,所以要尽量把场景安排在白天,而非夜晚。出于同样的考虑,如果剧本中有这样的字句——“在浓雾的笼罩中,A走入树林深处”或者“雨水飞溅,A走入树林深处”,请删掉“浓雾笼罩”和“雨水飞溅”,除非微电影中需要这样的天气推动情节5。

二、发挥剪辑的艺术魅力

剪辑就像庞杂的拼图游戏,将各种不同的画面与声音的零部件拼合在一起,使之更紧凑,有节奏感。

1.控制镜头长度,富有感染力

婚礼微电影要在一个较短时间讲述有感染力和凝聚力的爱情故事,除了遵循分镜头脚本中的基本叙事结构外,还要重点把握每个镜头的长度。确定每个镜头的具体长度,要综合考虑镜头的内容表达、景别以及情绪。一般画面的长度只需要在保证观众在“看见”的基础上“看清”即可,远景和全景的镜头所含的内容相对比较繁琐,这时候需要长一点的镜头画面来让受众看清楚;近景和特写镜头画面可以短一些,当某些段落用于表达情绪、情感和气氛的时候可进行短镜头快切,让观众的视觉上产生一种“震惊感”,有时为了更好地表达人物的内在情绪,尤其是在情绪高潮处,可以适当延长镜头长度或采用慢镜头。

2.精心挑选背景音乐,把握节奏

短歌行写作背景篇8

一、实现诗词欣赏与书法艺术的整合

季羡林先生强调:学中国文化,就离不开中国书法。国外一些专家学者曾比喻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集成电路。楷书端正,行书飘逸,隶书古雅。因此,我认为把书法艺术融入诗词欣赏的过程绝对是件美妙的事情。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都有两课诗词,一般一课有五首,这更有利于我们运用课件进行赏析。制作课件时,根据不同的诗歌和内容,对幻灯片的文字进行巧妙的修饰,让它与中国的书法艺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学生从中加深对所学诗词的印象。例如,唐代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创立的“颜体”浑厚挺拔,开阔雄伟,宋代大文豪苏轼就很欣赏,称“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因此,学习苏轼的诗词时我就用“颜体”来修饰,让书法与诗境相配合浑然一体,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利用动画效果,理解诗词内容

诗歌凝聚的是语言的精华,很多学生因为理解能力有限,在生吞活剥中背诵,浪费很多时间。为此,我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对已输入和修饰好的诗词及有关解释,逐字逐句进行动画效果设置,并将文字的动画效果与配上的音频保持速度一致,这样文字就产生了动感。而对那些有场景描写的诗词,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创作动画短篇,配上对话给学生以更加直观的理解。例如学习《诗经》里的《关雎》一诗,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和想象,将自然景物“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和下边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等三个叠句与“窈窕淑女”的形象描写连缀在一起,分别画成几幅画,放到投影仪上进行展示。这样一个完整的场景就出来了:在河流中的小洲之上,有一群雎鸠在关关鸣唱。河边长满了长

长短短的荇菜,一位身姿美好的女子正在那里采摘。就在这时,一位男子来到河边,听着雎鸠传达着爱情信息的鸣唱,又看到那位身姿美好的勤劳女子,爱慕与渴望之情油然而生。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学生的理解就会加深,也能更快更准确地把诗歌背诵与默写出来。

三、利用图像背景,营造诗歌意境

每学一首诗,我先根据诗歌的内容设计一个图像文件,并把它设置为一幅幻灯片的背景,使幻灯片具有形象生动的画面,与文字主要是诗词互为衬托。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颈联描写塞外的风光:浩瀚无边的大漠,烽火台上的一缕孤烟垂直而上,长长的黄河水横贯其间,天边是一轮圆圆的落日。粗犷的线条,立体的构图,不仅描绘出塞外风光所特有的空旷、苍凉和遒劲美,也表现出诗人对这壮丽景象的强烈赞美。因此,这首诗的图像背景可以是一幅国画,画中突出浩瀚无垠的边疆沙漠中那孤零零的车、河、烟、日,把当时诗人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从而品出这首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四、用流动的音乐,品诗篇之魅

音乐是流动的画面,悦耳的诗篇,任何成功的一部影视作品都离不开音乐。给诗词配上音乐,使欣赏课真正成为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比如辛弃疾的《破阵子》,上下两片各有两个六字句,都是平仄互对,这就形成了拗怒的、激越的音节。“醉里挑灯看剑”,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时,壮士思潮汹涌,无法入睡,只好独自喝酒。突然“梦回吹角连营”,他一跃而起,全副披挂。“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将军率领铁骑,风驰电掣般奔赴前线,弓弦雷鸣,万箭齐发。这是何等的“壮词”啊!为了表现此时主人公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梦想中的战斗准备、进行、胜利等多个场面的转换,我运用《十面埋伏》作为朗读的配乐,收到了绘声绘色、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这样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官去体会作品的语言美、意境美,就会产生强烈的美感效应,也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

五、创设体验情境,营造体验氛围

由人到己,推己及人,就能够融情入文,产生较强的阅读内驱力。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为体悟羁旅天涯游子之愁,我首先让学生在《回家》的萨克斯音乐声中,回忆自己曾经有过的身在外特别想家又不能回家的经历。然后,我用幻灯片设置这样一个场景:偌大的火车站广场,只站着一个背着大大的行囊的旅人。这时秋雨打着旁边的梧桐,路上行人稀少,只有路灯伫立在雨中,这时心中的思乡之情会如何?这样悲情愁绪一下子从学生心底涌出,体验和理解“断肠人在天涯”的主旨就水到渠成了。

六、利用多媒体,提高诗歌总复习的效果

短歌行写作背景篇9

一、诵读――以读促情

诗歌源于歌唱,是古人为了传递情感而生成的产物。如《离骚》就是屈原借助于歌词的形式在“鸣不平”,虽然教材中呈现的诗歌是静态的,我们今天听不到古人的歌唱,不过我们可以借助于反复的、有感情的诵读来体会作者的情感。从实践经验来看,学生反复地朗读,能够与诗人复杂的情感相融合,感受作者的喜怒哀乐,获得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如何科学引导学生朗读呢?

教学有法可循,朗读亦是如此,一定要循序渐进,切忌一开始就高要求,应从培养习惯做起:使用普通话进行诵读;注重字音的准确;注重断句;读出语气、语调。在学生有了一定基础,朗读水平有所提高时,再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由朗读向诵读发展。当然每个学校、每个班级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办学条件也存在着差异,我们应从实际出发,采用亲自示范或是多媒体示范的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地诵读。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积累――厚积薄发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充分体现了积累在诗歌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没有积累就没有输出,积累是重要的学习方法。从当前的高考满分作文来看,文章中不时会有清词丽句出现,突出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古典诗歌积累。那么,中学诗歌教学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实现厚积而薄发呢?

首先,要熟读和背诵。很多学生不喜欢背诵,读书读不出声来,更是将背诵视作绝境,时常绕道,有时为了考试才不得不背记一些名言、名篇、名句,缺乏内在的驱动力,学生诗歌学习的效果低下。那如何保证诗歌诵读、积累的量呢?教师除了诗歌鉴赏课外,应充分利用好早读的时间,采用抄录、投影的方式和学生一起赏析古诗词名篇,并限时背诵,让学生有学习的紧迫感。

其次,引导学生养成摘抄的习惯,并经常将摘抄拿出来翻读。这种方法看上去笨拙,不过效果良好,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功底会稳步提升。

再次,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做好课外积累,诗人不仅仅留下了教材中的诗词,还有其他名篇佳作,课堂学习后应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通过对同一作者其他诗词的分析与鉴赏,从而发现其写作特点,这样的链式记忆效果更佳。

三、发现――自主探究

新课程倡导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诗歌更应注重情境。从篇幅来看,诗歌与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相比显得短小精悍,而且更为形象和直观,学生能够很快地切入。高中教材中的诗歌大多具有情节,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应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提前翻阅,自己发现、探究并感悟诗词中的意境。虽然自主发现可能存在着理解上的片面性,但是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其思维的发展和深化。自主阅读和发现的过程是学生从大脑中提取记忆表象的过程,也是质疑的发端。

例如,学习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学生自主探究后发现教参对“鸡鸣桑树巅”的解释有问题,提出了质疑:“鸡可能飞到桑树顶上叫吗?”“是古代的鸡与现在的鸡不一样,还是古时的桑树与现在的不同?”学生的这一质疑很有道理,学生的思维不仅仅抓住了文字,还联系到了生活。那么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品读,发现前一句“狗吠深巷中”意思很清晰:狗叫声从深巷中传出,这一句写的是人的听觉,那么紧承上句“鸡鸣桑树巅”也应该写的是听觉,这样一理解,本句应该为“鸡鸣之声高过树巅”之意。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参与度很高,教师还可以再追加一个问题:既然这两句都是在写听觉,表现的是怎样的意境呢?鸡鸣犬吠,却没有人的声音等等,学生很自然地联系到诗人借助于这两句反衬出村庄的幽静。

四、想象――发散思维

诗歌短小精悍,却极富想象力,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诗歌教学应该借助这一特点培养学生的联想意识和想象能力。

例如,学习《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客观景物的描写,让学生运用“蒙太奇手法”将景物描写稍加组合拼接为一幅绝妙的风景图。再如,学习《沁园春・长沙》(),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几句中感悟祖国山河壮丽,联想到世间万物的争奇斗艳,感受到一代伟人的雄心壮志,并从中吸取营养,获得情感的升华。

通过对诗歌的咀嚼、品味,学生的思维发散开去,形成自己特有的感悟,在感悟这些极富感性的诗句时可以将学生带入一种艺术创造的境界,获得语言素养的提升。

短歌行写作背景篇10

1、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选用了丰富、鲜活的教学内容,例如分析作品歌词的含义及旋律的变化,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作品创作的背景。中国作曲家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是人们早已熟悉的,作品完成于1939年3月21日,距今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是现代中国音乐史中一部“里程碑”作品以黄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具有悠久历史的伟大祖国和勤劳勇敢、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当我们唱起《保卫黄河》,聆听《黄河颂》时,依然是情绪饱满。冼星海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中写到:“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惭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因此我又写了《民族解放交响乐》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朴实的一段话表现出作曲家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谦虚的态度。

2、老师选择了易于接受的教学形式,由浅入深地拓宽音乐教育空间,不断培养我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融入德育内容。如在欣赏贺绿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时,老师用骄傲自豪的神情告诉我们这首短小精致的钢琴小品是闻名中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之一,曾在国际乐坛上为祖国赢得了荣誉,从而激起我们心中的自豪感。老师利用课上直观形象的插图,帮助我们来理解乐曲的情节发展和音乐要素的变化,通过对旋律、音色、节奏、速度的对比分析,使我们仿佛看到农村少年儿童骑在牛背上,在鸟语花香的大自然风光里,悠然自得地吹笛歌唱,和小伙伴们嬉戏、玩耍的情景。欢快、优美的乐曲让我们为之陶醉,仿佛置身其中,更加懂得了劳动的无限乐趣,激发了我们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选择具有德育教育作用的教材

音乐学科是一门艺术学科,它对广大青少年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我们的老师在传授音乐知识和技巧的同时,也注意到完成德育的渗透内容。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进行民族性、思想性及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是重要的,老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渗透在整个教学内容的始终。

1、从音乐的标题分析:我们的老师选择了音乐标题鲜明,民族性、思想性、概括性、革命性强音乐作品对我们进行德育教育。如:欣赏作品《黄河大合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说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作品标题有很强的民族性和革命性。在学唱《歌唱祖国》时我们从音乐标题上看就知道是歌颂我们伟大祖国的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等雄壮、高昂、激奋人心的歌曲,我们从标题上看就能分析出这些歌曲具有很强的思想性、革命性。

2、音乐作品中从音乐的历史背景分析:《黄河大合唱》是唤起中国人民决定抗战的决心作品。歌曲《歌唱祖国》是1950年9月的作品,歌曲充满着对新中国深厚的感情,全曲具有深情、豪迈的旋律,畅想了中国人民的理想与事业。歌曲《我爱你,中国》表达了改革开发的中国正在迈向新世纪。由此看来每一部音乐作品在中国革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从音乐的教学目的分析:很多音乐作品能使我们了解历史,增强我们学习的信心,启发了我们学习的积极性,通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对我们广大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在音乐作品中表现尊师重教的歌曲有:《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校园灯光》等,当我们演唱这些歌曲时,我仿佛看到了微弱灯光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从而充满了对老师无比的爱戴。在音乐作品中表现热爱党、热爱祖国有:《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义勇军进行曲》、《我们美丽的祖国》、《长江之歌》、《黄河颂》、《八月桂花遍地开》这些作品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音乐作品中表现热爱劳动方面的歌曲有:《打起手鼓唱起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反映对大自然、生活热爱之情的作品有:《春之歌》、《我爱水乡美》。表现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的作品有:《团结就是力量》、《一根竹竿容易弯》等,通过演唱这些作品能唤起我们团结互助、热爱集体思想情操。音乐与德育有着内在的联系,这些音乐作品都是极好的教育材料,在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音乐作品不仅有着艺术性,更重要的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革命性,同时又使德育内容贯穿于全部教育的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