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曹操十篇

时间:2023-03-21 23:32:12

短歌行曹操篇1

一边喝酒一边高歌,人生的岁月有多少。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逝去的时光实在太多!

宴会上歌声慷慨激昂,心中的忧愁却难以遗忘。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豪饮美酒。

有学识的才子们啊,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在原野吃着艾蒿。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可以摘取呢;

心中深深的忧思,喷涌而出不能停止。

远方宾客穿越纵横交错的田路,屈驾前来探望我。

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

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短歌行曹操篇2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此诗实在就是一首“软实力”之歌。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赤壁之战后、曹操的晚年,是他看到统一大业无望时的慨叹之作。值得注意的是:曹操一生追求以“硬实力”统一天下,但诗中向往的则是“软实力”。

比如诗中引《诗经》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讲的是以令人愉悦的方式获得别人的归顺;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喻天下人渴望稳定,寻求秩序;到底应走向何方呢?最后的答案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在《韩诗外传》中周公自言:“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即他治理天下一直战战兢兢,乃至沐浴、吃饭都反复中断,这才有“天下归心”之局。

周公是儒家政治理想的典范。他辅佐武王征服商朝后,安排周人在商人故地进行武装殖民,以“硬权力”进行弹压。但是,为了使这样的秩序能持久,他奠定了后世所谓的“封建”制度。周王“为政以德”,无事不兴征伐,不加赋役,靠着自己的王田过活。

但这套“先王之治”是在信史中生活过的中国人从未领教过的遥远理想。春秋战国之际,周的封建制度开始土崩瓦解。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儒法之争,体现了面对社会变革的截然不同的应对。秉持周公理想的儒家依然坚持政治秩序的基础是“软实力”,即“德”和“仁”。法家则信奉君主绝对的独裁,并以无所不在的官僚体系为工具,以刑罚为法律体系,牢牢地控制全社会。秦始皇统一中国,宣告了这套法家政治理想的完胜。后来汉随秦制,即使最终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意识形态,也不过是为了根据法家原则所制造的君主专制机器,降低统治的成本而已。近代以前,疆域之广阔、人口之繁盛、行政难度之大,以及帝国内官僚体系和税收制度之完备细致举世罕见,是一套地道的“硬权力”体系。

那么,什么是中国的“软实力”呢?一些传统派在讨论现代国际关系时,纷纷指出中国历史上不以武力征服为手段,而是“怀柔四夷”,引来各方朝贡。其实,这套朝贡体系的实质,早已被清醒的学者揭穿:在绝大部分时间,中国历代王朝对北方彪悍的游牧或半游牧民族一筹莫展,只能以金钱收买。这种对外的“服软”,和“软实力”如何能够同日而语?

当然,对外“服软”与对内“耍硬”并不矛盾。中国传统政治的逻辑,是给中央集权的运作提供最可靠的“硬件”:最优秀的人才经过考试进入政府当官,中央的官僚体系一杆子捅到底,延伸到县一级。在压制之下,社会基层组织破败,缺乏基本的自治能力,事事等着政府拿主意,整个文化也就丧失了能动性。也正因此,虽然明清时代中国的专制官僚统治最发达、人口最多,但文化创造力却比不上春秋战国,也比不上唐宋。

中国近代以后虽历经磨难和革命,所生成的政治体制依然脱不去传统的烙印。这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基层社会自治的草根政治缺失,政府依然单纯依靠官僚体系控制全社会。更严重的问题是,因为政治实践自古缺乏“软权力”对“硬权力”的制约,到了近代以后,工业社会代替农耕社会,政府的财政资源大为丰富,“硬权力”更硬,“软权力”无处容身。

短歌行曹操篇3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呜,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古往今来,曹君的人生叩问不知让多少人为之慨叹唏嘘!

《短歌行》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求贤若渴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像曹操的其他政治性很强的作品一样,是他当时渴求实现政治理想的一种反映。而这种政治性的东西,却被作者巧妙地隐喻于抒情艺术当中,巧用典故和比兴的手法,以情、理、景和谐统一的方式,曲折内敛地表达出来。曹操深得《诗经》和汉乐府民歌之精髓,将慷慨悲凉之情融贯于纯正质朴的诗言之中,也在情理之中。该诗风格别致而又多姿,婉转深幽,意境深远,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

因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绝不让天下人负我”,曹操给后世之人留下太直白的印象。然而观此《短歌行》,却让我们看到了曹操寄情于景、托物言志、含蓄表达的另一面,这应是曹操早年胸中藏丘壑、积蓄待发的真实心境反映。

而曹操的另一首诗却完全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另一种风格来,这就是著名的《观沧海》一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从大处着墨,极尽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短短十六个字,给我们无限的想象和联想,仿佛与诗人在一起欣赏宏伟的美景: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际,日月每天从东方升起,到西方落下,好像日日归巢海里;星汉灿烂的银河,也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

短歌行曹操篇4

【关键词】曹操 游仙诗 焦虑

东汉末年,朝败,宦官专权,政权更迭频繁,乱世中民不聊生。加上党锢之祸,沉重地打击了当时的儒家学者和文人士大夫,传统儒学逐渐失去对士人的约束力,代之而起的是道教和佛教思想。在此时代下,文人士大夫是惆怅迷惘的,内心的焦虑程度亦可想而知。曹操,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除了创作抒发建功立业的进取精神、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之外,曹操还写了一部分饱含思想的游仙诗。据逯钦立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载,曹操的游仙诗有七首:《秋胡行》二首、《精列》、《气出唱》三首及《陌上桑》。1在这些游仙诗中,体现出曹操处于乱世的焦虑意识。

一、价值的焦虑

所谓价值焦虑,包括因人生追求受阻或人的价值观念受到威胁而产生的紧张不安、无所适从的焦虑心理。曹操的价值焦虑,主要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在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以前,曹操为无法实现功名而伤感和焦虑,这可在他的诗歌《善哉行》找到依据。后来,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 官渡之战,在军事上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建立起当时最具有实力的集团。可以说,在建安元年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面对现实价值的选择,曹操并没像当时的士人那样感到焦虑和迷惘。但建安十三年的赤壁战败,给原本还沉浸在北破乌桓、统一北方胜利中的曹操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使他再次陷入焦虑当中。而这主要体现在他的游仙诗中。

且看《秋胡行》其一: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负R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歌以言志,有何三老公。我居昆仑山,所谓者真人。道深有可得。名山历观,遨游八极,枕石漱流饮泉。沈吟不决,遂上升天。歌以言志,我居昆仑山。去去不可追,长恨相牵攀。夜夜安得寐,惆怅以自怜。正而不谲,辞赋依因。经传所过,西来所传。歌以言志,去去不可追。2

此诗作于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西征张鲁时,曹操时年六十一岁。仅从字面上看,这是一首讲述上山求仙访道的诗歌。诗中一开篇就极言上散关山的道路十分难行,“牛顿不起,车堕谷间”,以致“意中迷烦”。但同时,曹操对于真人所说的游历名山、遨游天地却“沉吟不决”。不知未来该何去何从,曹操内心焦虑不安,遂“长恨相牵攀”、“惆怅以自怜”……

学者陈祚明的《采菽堂古诗选》中提到,“疑畏之念既阻于中怀,性命之理未达于究竟。游仙远想,实系思心。人生本可超然,上智定怀此愿。但沉吟至今,终恋世途……入世出世,不能自割”,3这些话直指出曹操不决的是“出世入世”。因无法抛下俗世超然入仙而“长恨”、“惆怅”,这体现了曹操的价值焦虑。

在《秋胡行》其二中,则更能看出曹操的价值焦虑,及其产生的惆怅与苦闷。且看此诗的部分节选: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万国率土,莫非王臣。仁义为名,礼乐为荣。歌以言志,明明日月关。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四时更逝去,昼夜以成岁。大人先天而天弗违。不戚年往,忧世不治。存亡有命,虑之为蚩。歌以言志,四时更逝去。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戚戚欲何念!欢笑意所之。壮盛智愚,殊不再来。爱时进趣,将以惠谁?泛泛放逸,亦同何为!

歌以言志,戚戚欲何念!4

不难发现,诗人的情绪可谓是跌宕起伏,在价值选择中徘徊,在“进趣”与“放逸”之间进行选择,最终导致的是“戚戚欲何念”,从而走向焦虑。

二、死亡的焦虑

死亡,必然会引起人的焦虑,且由于人生短暂引起的死亡意识也会引起人们的焦虑。在游仙诗中,讲述的主要内容是求仙访道,羽化而登仙;追求的境界是逍遥独立与长寿不老。这在曹操的游仙诗中同样有所体现,其中亦可看出曹操对死亡的焦虑。以下对曹操的游仙诗《精列》进行着重分析。

厥初生,造划之陶物,莫不有终期。莫不有终期。圣贤不能免,何为怀此忧?愿螭龙之驾,思想昆仑居。思想昆仑居。见期于迂怪,志意在蓬莱。志意在蓬莱。周礼圣徂落,会稽以坟丘。会稽以坟丘。陶陶谁能度?君子以弗忧。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5

学者张可礼在《曹操曹丕曹植集》中品评这首诗时提到,“诗的主旨不在游仙,而是抒写了曹操由于生命的短暂而生发的复杂矛盾的心态。其中有对生命的思考,有对长生的幻想,有对生命短暂的无奈。”6在这首诗中,曹操的确借助拜访仙道,表达了一种光阴流逝,时不待我的感伤和无奈之情。读此诗时,乍一看让人觉得曹操最终的心境应是走向明朗,他的焦虑与担忧也被疏解,尤其是那句“君子以弗忧”更是对前文“何为怀此忧”的肯定。但其实并不然,诗中接着还写道“年之暮奈何,时过时来微”,可见曹操深感时光流逝,自己已到暮年,生命短暂。这种对死亡的焦虑,化作成挥之不去的伤感与无可奈何的惆怅。

三、小结

曹操,虽说成为三国中最有实力的诸侯,但是他身边依旧是危机四伏,充满权谋和诈术,他的内心是十分孤寂的。这种难以排遣的孤独,呈现在曹操游仙诗中是一种悲凉之情。在游仙诗中,他用“戚戚欲何念”道出了东汉末年士人阶层在乱世中面对价值选择和光阴流逝、暮年已至的焦虑与叹息。诗中在对神仙世界中美好场景描写的背后,交织着失意,孤独,焦虑,死亡等旋律,细细品读,可谓是“跌宕悲凉”,印证了钟嵘《诗品》评曹操的“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这一点评。7

【参考文献】

[1] 逯钦立辑较.《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 夏传才注.《曹操集注》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3] (清)陈祚明评选,李金松点校.《采菽堂古诗选》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4] 《曹操集》 [M].北京:中华书局,1974.

[5] 张可礼,宿美丽编选.《曹操曹丕曹植集》 [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

[6] 张朵,李进栓注译.钟嵘《诗品》 [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7] 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 [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短歌行曹操篇5

摘要:曹操形象经历了由历史形象向文学形象的转变。《三国演义》把曹操放到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的角度上写,在史实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的合理性虚构,从而将曹操这一经典人物形象塑造得真实的、血肉丰满。笔者在文章对《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多面性进行了归纳,展现出立体的曹操形象。

关键词:《三国演义》曹操形象

关于《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前辈各有见解。顾学颉认为,《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作者把这些统治阶级的罪恶,形象地、概括地集中在曹操这个人物身上,把他塑造为一个统治阶级的化身,以便更鲜明、更有力地揭露和鞭笞他们,人民在曹操这个典型人物的身上,认识了统治阶级的重要方面。”

一、奸诈残忍的曹操

曹操一出场便显示出奸诈的特征,曹操的叔父见曹操游荡无度,就几次让曹操的父亲进行管教,曹操“患之”。有一天曹操和叔父在路上相逢,立刻假装中风倒地。叔父赶快跑去告诉曹嵩,曹嵩跑来一看,曹操好好的,询问究竟,曹操说:“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而。”从此以后,叔父再说曹操的不是,曹嵩都不信了,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手段,狡诈端倪初现。

《三国演义》中,曹操梦中杀人更体现了其奸诈,“操恐人暗谋奋己身.常分付左右:“吾梦中好杀人;凡吾睡,汝等切勿近前。”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一近侍慌取搜盖。操跃起拔刻斩之,复上床睡;半响而起,佯惊曰:“何人杀吾近侍”众以实对。操痛哭,命厚葬之。”

狠毒残忍,是曹操性格特点之一,为实现霸业,他不仅对敌人残酷,同时对自己的下属乃至亲人都很冷酷,杀了不少无辜之人。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曹操的性格是双重而复杂的,他爱才的同时,对于己不利譬如杨修者,则处心积虑杀之,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体现了他的极端利己主义,作者在创作中着力刻画这点的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自己对曹操态度的倾向。

二、胸怀若谷,求贤若渴的曹操

《三国演义》刻画了一个“唯才是举”的曹操形象,他采用多种聚集人才的手段,对人才的选拔不拘一格,在对人才的使用上知人善任,任人唯才,多方招贤纳士,唯才是举。如曹操自己所言:“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刘备可以说是曹操的心腹之患了,对于熟谙时势的曹操来说这一点无一不清楚,但刘备二次投靠曹操且都受到厚待,便可见其博大胸襟。李卓吾评“云长胆大,孟德量大,真都是英雄。”关羽被迫“降汉不降曹”时,曹操曾企图收买其心,但云长不为所动,还是挂印封金、斩关而去。当时程昱劝曹操“追而杀之,以绝后患”,但曹操深有感触地说:“财贿不以动其心,爵禄不以移其志,此等人吾深敬之。”

曹操能够从长远打算,不计前嫌,确实是统帅之才。因为作为统帅,必须兼收并蓄,最大限度地吸引和使用人才。包容是必须的,曹操的这种气度和胸襟,使许多原本是对方阵营里的人才心悦诚服地投奔了曹操,曹操也以坦诚和谅解的态度对待他们,这是他成功的重要因素。作者尽管对曹操有“成见”,却也客观地描写了他将才的一面,使得曹操的形象逼真充满血肉。

三、有勇有谋的曹操

曹操由开始打拼天下至三国分据其一,再到蜀、吴灭而曹魏独存,从“何国舅谋诛宦竖”时曹操得出“乱天下者,必进也”的识见,到群雄亦起时“挟天子以令诸候”的正确决策,不论是焚书不问的明达还是借头平忿的奸险,无处不体现着曹操的审时度势和远见卓识。

曹操有强烈的成功欲望。曹操二十岁的时候,举孝廉为郎,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三国志.武帝纪》注引《曹瞒传》说:“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悬)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可以看出曹操急于干出番事业的心情。果然,曹操把皇帝最为宠幸的宦官蹇硕的叔父杀了,立即轰动了京师。

曹操是个有远见的杰出政治家。在“诛宦讨卓”中,东汉末年,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欲尽诛宦官,夺取政权。曹操谏曰:“宦官之势,起于冲、质之时,朝廷滋漫极广,安能尽诛倘事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详察之。”表现出曹操顾全大局、争取主动的远见卓识。

曹操在当时动乱黑暗的年代能够结束国家的分裂局面,于他的智谋和政治智慧是分不开的。作者在塑造曹操形象时,从多个角度体现这点,也用了对比手法,比如刘备打了败仗常常垂头丧气,而曹操则胜不骄,败亦不馁,真正表现出了一个政治军事领袖优秀的心理素质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

四、文学家曹操

短歌行曹操篇6

关键词:曹操;;古典诗词;兴衰

图分类号:12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8]09-028-04

作者:温长青,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河南,安阳,455000

先秦的《诗经》、《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双璧。历史的波涛滚滚而下,文学也随着时代在坎坷曲折中发展。尤其是始于初、重于中、延于今的古典诗歌,其路子走得更为沉重而坎坷。这其中有大气磅礴,也有沉重低徊;有雄奇险怪,也有朴语真言……在不胜枚举中我们来个“二叶知秋”,对曹操与的诗歌进行一番分析探讨,这对于我们认识古典诗歌终结的历史必然性,或许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曹操在诗史上的地位

魏晋时期的三曹,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除了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外,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居于“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地位。

(一)传统的继承者――汉音之大成

行武出身、历经战乱、戎马倥偬的征程给了曹孟德宝贵的生活底蕴;多读书、好读书的生活习惯又积淀了他不竭的文学素养。纵观曹操一生所留下的二十余首诗,也不难看出他的“傲视千秋之才”并非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首先,从内容上看,曹诗反映了汉末战乱的现实,表现了对民众遭受的苦难的同情。这是《诗经》的“风”之精神的体现,也是对诗之大统的发展。“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诗句感动了多少有悲悯情怀的人!清代方东树评《蒿里行》:“铠甲以下极言伤乱之惨,真朴、雄阔,远大极亦。”至于“立君牧民,为之轨则”(《度关山》)的法治思想,“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对酒》)的盛世愿景,以及“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短歌行》)的一统壮志等,均体现了一个有政治抱负的“王者”形象,也是屈子入世精神和原儒“知其不可而为之”意识的演化!曹操文治、武功兼而有之,立足传统体现新尚,小处不小、大而能化的行为,使他的诗歌成为在实质上没有真正意义的宗教的准宗教性传统文化的结晶。

其次,从形式上看,曹操也是“”之后的集大成者。沈德潜《古诗源》说:“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以下,纯乎魏响”。抛开审美追求、表达方式、“诗”、“歌”关系等不论,单就诗歌的形式而言,曹操诗确实是对传统的继承。他的诗歌仍然是以四言为主,现存的二十余首诗又均为乐府诗。他也是用乐府旧体写时事的第一人,《汉书・艺文志》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贯于曹诗的内容与写作方法之中,也正如明代钟惺所说,是“汉末实录”。

曹操,鲁迅先生称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此话不但指出曹操在散文方面的创新,而且也暗含其对已有的熟知与传承。曹操诗继承了汉乐府的传统,既反映现实,又有很深的感慨,语言古朴率真,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

(二)“新”诗的开创者――“魏响”第一人

曹操的《龟虽寿》一诗,抛开其中“神龟”、“腾蛇”、“老骥’三个意象性的比喻,以及正反两面突兀出的“烈士壮心”和情怀慷慨、真气回荡、气韵沉雄的诗之“本色”不说,单就诗歌的艺术形式而言,这首四言诗也为已经板滞僵化了的四言诗体注入了活力与生机。即陈祚明所言的:“名言激昂,千秋使人慷慨。孟德能于《三百篇》外独辟四言声调,故是绝唱。”这是对他诗歌创新的首肯。这种创新使他成为“魏响”第一人。

何为“汉音”,何为“魏响”?以笔者所见,建安虽然是东汉的(最后一个)年号,从历史的角度看仍然在两汉之中,但就文学的演进来说,已经发生了一个巨大的变化,那就是从先秦两汉“政治附庸”的时代,转型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独立”的时代。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汉音”和“魏响”,也就意味着两个不同时代的诗歌风格;就诗体形式而言,先秦两汉是四言诗为主体的杂言诗时代,魏晋南北朝是渐次走向格律的五言诗为主体的时代,经历了奇言渐次取代偶言、整齐美渐次取代不整齐美的历程;就表达方式而言,则经历了抒情诗对于言志诗的取代,景物山水的描写和意象式的表达方式对赋比兴()和政治说教空泛议论(汉诗)方式的取代;就审美追求来说,经历了缘情绮靡对于质木无文、辞达而已的取代;就“诗”与“歌”的关系、文人诗与民歌的关系而言,两汉诗歌中的文人诗与民间乐府民歌是泾渭分明的,建安魏晋时代,则出现了大规模的文人效仿乐府民歌的拟乐府诗的写作运动,文人诗常常是可以被之管弦的,五言诗也就在新兴的清商乐中渐次取得了成熟。

以上述的标准来衡量曹操的诗史地位,可以基本确认曹操是由“汉音”向“魏响”过渡的代表性人物,也是“魏响”第一个阶段的开启者,正如黄侃《诗品讲疏》中所说:“魏武诸作,慷慨苍凉,所以收束汉音,振发魏响。”

作为“魏响”第一人,曹操的诗歌显示了五言诗的早期形态,显示了从四言诗向五言诗过渡的痕迹,同时也确实着重表达着一种政治家的襟怀,一种言志诗向抒情诗刚刚开始转型时的痕迹。记载时代、关注社会,成为曹操诗歌的基本主题。

(三)近波与远泽――不朽的地位

敖陶孙在《诗评》中评曹操:“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这一点是值得大书而特书的地方,因为从整个的诗歌发展史看,它几乎决定了中华诗史之精神!完全可以这样说――曹操的“沉郁顿挫”,近波“建安七子”,远泽盛唐,尤以杜甫为烈。曹操为“诗国”从精神和风格上作了奠基。

事实上,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开风气之先,影响了一代诗风,而且还以其对文学的倡导――他把文学放到了“建功立业”的“立功”和“立言”不朽的高度,受其影响,在他死后不久曹丕就喊出了“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时代最强音――为建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诚如曹植《与杨德祖书》所说:“昔仲宣独步于汉南,孔璋鹰扬于河朔,伟长擅名于青土,公干振藻于海隅,德琏发迹于大魏,足下高视于上京。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吾王于是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纠以掩之。今悉集兹国矣。”曹植的话丝毫没有夸大,“建安七子”中,刘桢、阮禹,应杨、陈琳、徐干、王粲等都是建安年间先后归附曹操的。其余如女诗人蔡琰,书法家粱鹄,音乐家杜夔、李坚,学者邯郸淳、仲长统,诗人繁钦等,也都为曹所用。所谓“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即包含“上有所好,下必 甚焉”这层道理。于是,在曹操的影响推动下,我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俊才云蒸”的建安文学。这种继承和发扬了《诗经》、《楚辞》与汉乐府的优良传统的诗学,创造了一种“志深而笔长”“梗慨而多气”的建安风骨。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等特征,在曹诗中均有先兆。从而也开启了一个“文学的自觉时代”。

没有曹操,不可能有唐诗的繁盛。最突出的表现是陈子昂。“文章道弊五百年”的慷慨,“风雅不作,以耿耿也”的不平,“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心慰……是对“建安文学”,特别是曹诗的直承。他那首“百年孤独”式的千古绝唱――《登幽州台歌》,细细读来会让人深刻地体悟到曹孟德影响下的“风骨”、“兴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在天地无穷而人生有限的悲歌中,回荡着目空一切的孤傲之气。“山河依旧,人物不同”!这是否是“人生几何”与“烈士暮年”的综合?是,又不全是!因为悠悠天地可与英雄业绩同永久,而人生有限,一旦抱负不成,将会是终身遗恨!这种一己的悲哀里,蕴含着“得风气之先”的伟大孤独感;透露着英雄无用武之地,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豪侠气概。这种风雅精神,几乎贯穿了整个大唐诗心。而对“诗圣”杜甫而言,曹诗的影响可谓重如泰山!一如方东树语:“写景抒情,苍凉悲壮,用笔沉郁顿挫,后来杜公往往学之。”像被明代文士李贽称为“六才子书”之一的“杜诗”中的《悲陈陶》、《悲青坂》、《喜闻官军己临贼境二十韵》、《羌村三首》、《哀王孙》、《哀江头》、《北征》、《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等,都可看到曹诗气势磅礴的身影。“白骨伴随河水去”更是对曹诗的化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极大反差,给人以心灵深处的刺激!“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又是怎样一个个凄凉彻骨的场景!

当然,除却诗歌的“本色”特征,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看:诗由先秦《诗经》的以四言为主到汉末《古诗十九首》的五言为主,再到鲍照以后的七言为主,以及隋唐近体诗的繁盛,我们可以从中捕捉到曹操的承上启下作用。

二、对古典诗词的终结

作为人民领袖,共和国的缔造者,的一生,历经坎坷曲折,在复杂庞芜的民族和政治斗争中得到了民众无以复加的爱戴,从而占据了古代文化“天、地、君、亲、师”中“君师”的身份,为历代帝王所不及,从而成为亿万民众的精神导师,并一度走上神坛。他的诗词创作为后世研究帝王文学的学者所不可不“顾及”。而要看对文学的影响,自然离不开的戎马人生。因为他亲自参与并领导了扭转乾坤的伟火事业,反映在诗词等艺术作品里,当然就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英雄史诗”。这一点,我们说有对曹操的继承关系。曹操在性格的繁复、治国的能力、正邪的杂揉诸方面,显示出其最难被人盖棺论定的丰富和庞杂。而不乏曹操性格中的因素,其复杂性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有着许多的共同与不同之处!

(一)“全才”式的人物

曹操的幸运在于,由于他超卓的异秉、超人的成就、超常的性格和超迈的辐射力,讲述他的故事,褒贬他的为人,遂千年不衰地成为人们的习惯冲动,他留存至今的事迹、传奇也变得格外众多,以至谁都不会对他感到陌生。当然曹操的不幸也与此关联,即曹操的能力虽十倍于汉高祖刘邦,但由于他毕竟没能在有生之年完成江山一统的大业,也没有像刘备、孙权那样亲身到御座上过一把瘾,换言之,由于他没有动用强力将自己宣布为正统,不领情的“帝王崇拜”极强的旁人、后人便反而将窃国大盗的咒语唾向他的面门。此外,由于曹操的后继者一个比一个无能,大魏江山几乎算不得一个完整的朝代,他开创的政权甚至没能延续到培养出本朝的史官,即匆匆易手,这也加重了对曹操的不利:他的身后声名只能交由形形的失败者、颠覆者去嚼舌根了。鲁迅先生在那篇著名的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针对曹操的处境,曾如此感慨道:“某朝的年代长一点,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的年代短一点,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呢?因为年代长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别朝人,便很自由地贬斥其异朝的人物,所以在秦朝,差不多在史的记载上半个好人也没有。曹操在史上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一朝人说坏话的公例。”许是先生演讲时未曾特别留意(这也是演讲这一形式本身难免的),鲁迅在这里只提到了“后一朝人”,而由于“三国鼎立”的特殊性,事实上当时来自敌对国蜀汉和东吴史官的编派与损毁,对曹操的伤害只会更大一些,更刻薄尖诮一些。

历史发展到今天,时代不同,人亦全非。同样以非凡的能力开启了一个新时代。他与曹操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处于古代社会的前中期,一个处于现代性发育的过渡期。但更多的是他们之间存在着的相同点。就本人而言,他几乎可以定位为“全才”一对弈、书法、军事、游泳、重才、爱学习尤其是作诗……,都和曹操有着惊人的相似。即使是在受挫后的处理方式上也是一样的――大而化之。曹操常常是一笑了之。在那些常常被精简到极处的文字中,我们总是很少看到生动鲜活的面孔,人们在记载曹操时不约而同地强调他的笑,便大值得深究了。而,却是看似无心实有备!他也许笑,也许平静,也许激昂,也许严肃……不管足什么表情,却不张扬他的真实,给对手留下了同样的不可琢磨的王者气,这和曹操的笑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

(二)末路中的新生

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将文言文一下子打入了十八层地狱,在那时确实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意义。但是不能否认,正是那种矫枉过正,酿下了今日文人不文,博士不博的通病。在当下,很少有五四时期那种通晓古今、纵览中外的学者与大家。有这样一个事实必须承认,“五四”的新文化运动是必要的,但文言文等老祖宗的东西也并非一文不值。即使是“白话文”的“始祖”胡适,也离不开古典的滋养。他的第一部也是中国的第一部白话文诗集――《尝试集》便是文、白杂具的典型。至若鲁迅、钱钟书、朱光潜、梁实秋、林语堂等响当当的大名,都离不开“私塾”遗风。与他们同时代的,是一个通晓古今的人,他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借鉴而不露斧凿的本领,实让他的同辈及后来者望尘莫及。

短歌行曹操篇7

【关键词】文心雕龙 建安议文学 现实 慷慨 昭晰 婉约 雕饰 乐府

刘勰对建安文学的评价集中在《明诗》篇、《时序》篇、《乐府》篇中:

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细之巧,驱辞逐貌,惟取昭晰之能,此其所能也。

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

至于魏之三祖,气爽才丽,宰割辞调,音靡节平。观其北上众引,秋风列篇,或述酣宴,或伤羁戌:志不出于,辞不高于哀思,虽三调之正声,实韶夏之郑曲也。

下面,结合具体的建安诗歌,来看刘勰这些评定的得与失:

刘秘对建安文学评价的“三得”

刘勰成功抓住了建安文学的主要特点:内容反映社会现实,诗风“慷慨悲凉”,结言端直精简,诗意昭晰明显。下面我们从具体的建安诗歌来看这些特点的表现:

一、“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建安诗人身处乱世,其建安诗歌大多如实反映了当时的实情实景,描绘了丧乱的社会图景和人民的灾难,堪称现实主义文学。

东汉末年,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各地豪强据地相争,从初平元年(公元180年)董卓之乱到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出现了连续十九年的军阀混战.社会遭到极大破坏。建安诗人此时的诗作大多对当时的社会景状有着全面、真实的反映。曹操以政治家、军事家的阔襟,对当时的战乱有深刻的体认,他的诗没有停留在再现人民苦难,反映社会乱离这一层面,而是能够深入挖掘出致乱之本源,因之其诗享有“诗史”之誉。如曹操《薤露行》、《蒿里行》,被称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钟惺语)!《薤露行》不仅把何进谋诛宦官,庸才误国,董卓暴虐,专横入京作乱的事直接摄人笔端,而且对洛都的被破坏、人民遭受掠夺表示了无限的愤慨和悲痛:“贼臣持国柄,东主灭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蒿里行》则描写了关东州郡纷纷起兵讨伐董卓,内部因为利害关系而发生内讧联军不成的事:还刻画了豪强斗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余一,念之断人肠!”这可与曹丕《典论、自叙》中的“乡邑望烟而奔,城郭睹尘而溃,百姓死亡,暴骨如莽”相印证。此外.建安七子中几乎每个诗人都有大量此类的现实主义作品,孔融的《六言诗》其一写道:“汉家中叶道微,董卓作乱乘衰。僭上虐下专威,万官惶布莫违,百姓凄凄心悲。”再如王粲《七哀诗》、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阮璃的《驾出北郭门行》、曹丕的《上留行》、曹植的《送应氏》和《泰山梁甫行》、徐干的《于清河见挽船士新婚与妻别》等等,皆从不同的侧面丰实了“诗史”的内涵,闪耀着强烈的现实主义光辉,摹写出一副副生灵涂炭、万物调凌的社会图景。即如刘勰所说的“良由世积离乱,风衰俗怨。”

二、“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慷慨”作为对建安文学美感特征的揭示,本是刘勰从建安文人的作品借用而来的:“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曹操《短歌行》),“玄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曹植《杂诗》其六),“秦筝何慷慨.齐瑟和且柔”(曹植《箜篌引》)。这里的“慷慨”或和“忧”相联系,或和“悲”相联系,或和“柔”相对立,指高亢激越而又沉郁顿挫的声响。建安作家的诗歌中所包含的巨大力量正是通过这种声响呈现出来。在诗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曹植《薤露行》);有诗人的雄才大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宏境界:有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曹植《杂诗》其五)是带“罪”蕃王的呐喊,“我独何人,能不靖乱”(曹丕《黎阳作》)是少年天子的追求。这些诗,无一不表达出诗人对现实、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因而呈现出崇高的美感。

同时,建安诗人表达自己的情感多直抒胸臆,“磊落使才”:曹操《却东西门行》“戎马不解鞍,铠甲不离傍。冉冉老将至,何时返故乡”,不仅写出战士长期行役中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诗中也浸透着华年流逝、乡关不得的悲凉:“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长。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曹植《送应氏》)、“顾瞻恋城阙,引领伤内情”(曹植《赠白马王彪》)是与挚友别离时的无限依恋,透露出眷恋、感伤的心情。

总之,建安诗人的希望、眷恋、哀伤、叹思、热爱、憎恨等思想情感,在其诗歌中直率而强烈的表达出来,体现了刘勰所说的“慷慨”、“磊落”特征。

三、“不求纤细之巧,惟取昭晰之能”,简洁明快,端直精约。刘勰概括的建安诗人语言古朴质直、浅显明畅、诗风自然通脱的特点在三曹尤其曹操、曹丕的作品中体现最为明显。这一特点在曹操的全部诗歌中都能体现出来,如《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完全是朴质自然的语言,而又浑厚苍劲,不加雕饰.读来清新悦目。曹公诗歌语言“质”而不“野”的风格前人多有评价,如“古直”(钟嵘《诗品》),“魏武太质”(胡应麟《诗薮》),“真朴”(东方书时《昭昧詹言》)等等。再如曹丕部分诗歌语言通俗自然,明显具有民歌特色。如“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崖”、“富人食稻与梁,贫子食糟与糠”、“朝与佳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余不能”等等,不胜枚举。这些语句通俗自然,如同口语,和汉乐府民歌的语言很相似。

总之,建安诗歌语言大多质朴、自然、简约、明快,正如刘勰定义的一般:“不求纤细之巧,惟取昭晰之能”。

刘勰对建安文学评价的“三失”

从诗歌艺术风格看,三曹与建安诗人的艺术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仔细分析建安诗歌,可以看到刘勰的确抓住了建安诗歌中的主 要特点,对一些主要特征作了精准的概括,但他对建安文学的评价也有不当之处。

下面结合建安诗人的具体作品分析刘勰评价的失当之处。

一、建安诗歌的整体特征应该包括感情阴柔、诗风婉约、音节婉转的一面。三曹和建安诗人诗中的题材涉及了山水、田园、农事、民生疾苦、功业、游仙、游宴、女性姿容、爱情、友情、亲情、赠别、悼亡、分情、闺怨、边塞咏史、哲理、朝会等不同的意象。具体而言,曹操诗歌多苍凉空阔之悲境,曹丕诗歌多缠绵悱恻之忧境,曹植诗歌多深惋委屈之哀怨境界。刘勰主要抓住了曹操等人昂扬向上的诗风特点.而忽视了曹丕诗歌清新婉丽,曹植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丽,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诗品》)的特征。具体而言,曹丕的诗虽也涉及到了社会上的一些重大问题,但更多的取材是“间里小事”,特别注重对游子思妇感情的描写和抒发,具有明显的文士气、女人气,如《燕歌行》。全诗旨在描绘思妇对远游丈夫的思念,抒发悲苦之情,诗人选择了萧瑟的秋风、荒漠的原野、南翔的群雁、皎洁的月光、流动的银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星等典型景物.把思妇的情感流动描摹的不断起伏跌宕,缠绵悱恻,摇曳多姿。曹植诗歌艺术风格在建安诗人中发展得最充分。就具体诗篇而言,其游仙诗如《五游》、《升天》等“词藻宏富,而骨气苍然”(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当来日大难》“和媚款曲,缠绵低外”(钟惺《古诗归》卷七)《赠白马王彪》“体既端庄,语复雅炼”《杂诗》“清迥纯净”(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下)。清人宋征壁论述曹植、王粲诗歌风格说:“沈休文云‘子建、仲宣,莫不同祖《风X骚》皆以气质为主。’盖兼江左之清绮与河朔之气质。”(《抱真堂诗话》)既精美华丽,清新可诵,又道劲刚健,质朴明朗。又云:“凡诗丽则必靡,秀则必弱。兼厥二美免此二憾,其思王乎!”

从整体来说,在建安诗人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雄浑、壮丽、悲怨、劲健、旷达、缠绵、绮丽、清秀、奇崛、明朗、飘逸、苍凉等不同的风格特征,而不能像刘勰一样以“慷慨”、“梗概”加以概括。

二、建安诗歌语言特色应该包括繁缛、雕琢、富瞻、“纤细”,以至诗风华丽的一面。这一特征在建安诗人的代表曹植的诗歌中有着清晰明显的反映。曹植诗歌无论是对人物形象的描细,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还是对事物、景物的描摹都是极其细腻、深刻的。如在被称为压卷之作的《美女篇》:“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已忘餐。”诗人从美女采桑写起,然后从手、头上、衣着、神姿等依次写起,将一位貌美娴雅、神采风韵非凡的少女形象刻画得跃然纸上,真可谓“呼之欲出”了。曹植在语言雕琢方面堪称建安诗人的典范,“词采华茂”是其语言的显著特点,特别是其五言诗,可谓是“搞翰振藻”,工丽华美。同时,曹植的诗非常讲究属对精工,这在他的诗中几乎随处可见:“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主称千金寿,宾奉万年酬”、“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等等。这些诗篇对仗工整、音乐和谐、节奏明快,极大增强了诗的美感。在雕琢用字上,如“秋兰披长坂,朱华冒绿池”、“游鱼跃绿波,好鸟鸣高枝”、“白日曜青春,时雨静飞尘”、“游鱼潜绿水,翔鸟薄天飞”等句中的被、冒、跃、鸣、曜、静、潜、薄等字中,可见曹植在炼字上的匠心。从曹植的诗歌中,可以明显看出建安诗人在炼字造句上的雕琢、繁缛,在对仗上的精工、修饰等。

短歌行曹操篇8

《诗三首》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因此教师的自主性非常大。本课虽然只要求了解,但是难度并不小,尤其是曹操的《短歌行》。同时汉魏晋时期的诗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此时诗歌风格、内容和形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不能忽视。

由此,我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了解《短歌行》中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2.掌握《涉江采芙蓉》中以乐景写哀情的抒情方法。

3.学会复述诗歌中描写的句子。

4.培养学生积极求索的人生态度。

我所制订的教学重难点有:

教学重点:掌握诵读诗歌的方法。

教学难点:描摹诗歌画面,把握作者情感变化。

二、说教法

1.评点法:评点学生的朗读是诗歌教学中的重点。

2.谈话法:问题有时候不是直接抛给学生,而是在和学生的互动中发现,用谈话的方式最利于学生接受。

3.练习法:我将本课的讲授重点放在《短歌行》上,因为它的难度最大,《涉江》则作为对比练习,因为同样是抒情的诗歌,二者的抒情方式完全不同。《归园田居》作为课后练习完成。

三、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在过去的两周里,我们共同学习了三首风格各异的中国古典诗歌,我们领略到了《诗经》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和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以及《离骚》充满想象力的诗意语言和屈原心忧天下的决绝和呐喊,还有就是汉乐府《孔雀东南飞》畅快淋漓的叙事手法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中国诗歌强大的艺术魅力,还为我们较为清晰地概括了中国诗歌的发展脉络。那么到了汉末魏晋时期,又有哪些优秀的诗人为我们呈现更多元的诗歌风貌呢?下面我们走进第一位诗人,曹操,领略他的《短歌行》。

(二)初读诗歌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诗歌。(正音)

2.学生齐读诗歌。(确认)

3.找多名男同学朗读诗歌,反复感受,品味,5遍左右。带着问题聆听,并评价读得如何。

评价: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语速读?为什么?你通过文章哪些词句感受到的?

提问: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概括诗人所表达的情感,你会用哪个字?

明确:忧。(出现3次。)

追问:忧什么?(这个问题是本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推导出曹操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同时两个问题相辅相成,难度不大,也能从中发现问题引出下一环节。)

明确: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可以结合自己对曹操的印象。

(三) 再读诗歌 梳理探究

1.找出你不理解的句子。(学生互相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教学难点,面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则师生共同研讨。)

预设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找修辞)

明确1:比喻(譬如朝露)、借代(杜康,以人代酒)

追问:开篇就问人生几何,大气磅礴。作者为何会发出如此感慨呢?

明确2:人生如此之短,而所要做的事情却如此之多。结合时代背景,作者生逢乱世,看到百姓颠沛流离,渴望建功立业,但功业未就。执著于理想,但却无法实现的苦闷心境。这种悲苦是英雄人物的悲心。

启发:酒真能解忧吗?发表你的看法。

联想: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总结:忧――人生短暂,功业未就。

预设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找表现手法)

明确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引用《诗经・郑风・子衿》)写法最巧妙的地方就在这后半句,看似写自己忧心于没有贤才,其实他更盼望着贤才能识勇士。用这种含蓄的方法来提醒他们:“就算我没有去找你们,你们为什么不主动来投奔我呢?”曹操很大胆地将自己比喻成了姑娘,将自己对贤才的渴望比喻成姑娘对恋人的盼望。但又没有阴柔之感,更突显英雄壮士求贤若渴,也点明“忧”从何处来。

明确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引用《诗经・小雅・鹿鸣》)描写宾主欢宴的情景,意思是说只要你们到我这里来,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并合作的。

总结:忧――求贤若渴,如何对待贤才。

预设C: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提1:月指谁呢?

明确1:贤才(比喻)。联想: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在《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中自比明月,说自己和叔云都是贤能之人,只不过没有被伯乐遇到,因此发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感叹。而曹操是求贤才而不得,更准确地说是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他的团队之中,共同成就霸业。因此,“忧”又一次涌上心头。接着作者笔锋一转,描绘了一种欢乐的宴饮场面。

提问2:这种悲喜交加的情感大家如何理解?

明确2:可以从形式上与内容上分别理解。(1)形式上,这是与前十六句重复的,使全诗更有抑扬低昂、反复咏叹之致,加强了抒情的浓度。(2)内容上,是说“贤才”已经来了不少,我们也合作得很融洽,然而我并不满足,我仍在为求贤而发愁,希望有更多的“贤才”到来。

总结:喜忧参半,仰慕贤士。

预设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找修辞、表现手法)

明确1:比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贤才喻乌鹊,树枝喻自己。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这四句诗生动地刻画了那些犹豫徨者的处境与心情。

明确2:化用《管子・形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出曹操广招贤才的决心和海纳百川的心胸。

明确3:用典(周公吐哺)。作者以周公自喻,希望可以招纳贤才,然后天下归心――统一天下。

总结:广招贤才,统一天下。

2.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情绪上由低沉到高昂)先抑后扬的写法。

3.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认为曹操是个怎样的人?(求贤若渴,有着积极求索的人生态度的人。)

(四)对比训练――涉江采芙蓉

1.教师范读。2.学生齐读。3.用优美的语言复述全诗。(为作业做准备)4.带着问题自读。

提问1:《短歌行》中,作者的抒情方式主要是直接抒情,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那么《涉江采芙蓉》中,作者的抒情方式又是怎样的呢?

明确1: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景:涉江采芙蓉之境)(情:对家乡爱人的思念之情。)

提问2:二者又是什么关系呢?

明确2:以乐景写哀情,更突显诗人的寂寞凄凉。

(五)作业

自学《归园田居》(其一)完成以下问题:

短歌行曹操篇9

三曹:指汉魏间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因他们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所以后人合称之为"三曹"。

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风格清俊通脱,代表作有《龟虽寿》、《观沧海》、《短歌行》等。

曹丕擅长诗文及辞赋,其名作有《燕歌行》、《与吴质书》等,其中《燕歌行》全诗均用七言,句句押韵,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第一首可以考证的七言诗。

短歌行曹操篇10

曹操字孟德,涿州人。生于宦官之家。曾被预言为乱世之英雄,治世之能臣(新三国第一集)这样一个英雄却被罗贯中篡改成奸雄(曹操也有缺点)令三国迷们很是恼怒。曹操,文武双全,因为有他,才会有三国鼎立。

曹操是个军事家,(见官渡大战)他利用袁绍的优柔寡断,以少胜多,大破袁军七十万。(三大战役我们以后慢慢讲)

曹操是个大诗人他和曹植曹丕被称为三曹。如《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衣字旁今),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提手旁缀右边)?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za,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口字旁埔右边)

…天下归心……

曹操爱惜人才。见徐庶进曹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