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的翻译十篇

时间:2023-03-16 12:58:27

短歌行的翻译

短歌行的翻译篇1

关键词: 流行歌曲名 对比分析 语言特点 翻译策略

一、引言

歌唱艺术向来是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艺术形式之一。以卫国战争为背景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等前苏联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敢问路在何方》等20世纪中国流行歌曲,无疑已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符号。这些歌名精辟凝练,如今人人依旧耳熟能详。

21世纪,中俄两国流行歌曲的名称不仅展示出了各自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而且体现了本国青年的文化心理。近几年对中俄歌曲名的互译研究尚不多见,文中以中俄优秀媒体网站选取经久不衰的流行歌曲为例,试对其进行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的对比,同时浅析翻译策略:主要分析中俄流行歌曲名中对名词、动词、副词等词汇或短语的使用,对常用句型结构进行对比,总结出常用修辞格及其修辞效果;意译与直译是翻译俄语新闻过程中采用的基本翻译策略,为了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特色,完整准确地传达歌曲主题,还要采用加词、减词、变换句子结构的方法。

二、中俄流行歌名的翻译策略

由于俄汉语言差异及中俄文化习俗间的差异,在翻译中俄流行歌曲名时,既要尽可能保持原文的语言特点,传递潜在文化内涵,又必须确保语言精确、传神。基本的翻译策略有意译与直译、加词、减词、词类转译。

《写作艺术大辞典》对直译的定义:“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既忠实于原文的思想内容,又忠实于原文形式的一种翻译方法。”(阎景翰等,1990:1355-1356)。比如,汉译俄中,将周华健的歌《女人如花》翻译为Женщины как цветы①,将任贤齐的《天涯》译为Край света;俄译汉时,将Стас Михайлов的Озноб Души翻译为“灵魂的颤栗”,将Дима Билан的Мечтатели译为“梦想家”。

意译常会用读者习惯的文化形象替代原文形象,这样有利于增强译文的欣赏性和可读性。比如,电影《苏州河》―《Тайна реки Сучжоу》, 电影《李米的猜想》―《Вместе и в любви и в смерти》,歌曲《年轮》―Круглый год;电影《Нас не догонишь》―《辣妹俏警花》,意译的处理方法更有利于读者领悟歌曲或者影视作品的精神。

另外,由于俄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含义、语法功能、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表达上所用的词量不完全相等。为使译文流畅、生动,常需要对词量进行增减。例如,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Посвящение уходящей молодости(减词),《干杯》―За жизнь до дна!(加词)。无论是增词还是减词,翻译时都必须做到“不加意、不减意”。

此外,俄汉遣词造句习惯不同,在翻译时不能完全按词类的对应来翻译,这个时候就需要译者进行词类转译。譬如,Дмитрий Колдун的歌Облака-бродяги―“流浪的云”(联合短语译为定中短语),Даша Русакова的Сны о тебе―“梦见你”(名词短语译为动宾结构),Полный рассвет―“破晓”(名词短语译为动词短语)等。

三、 中俄流行歌名语言对比

(一)词汇特点对比

名词、名词性词组、副词、前置性词组在俄语流行歌曲名中使用比较频繁,其他的词汇手段还有感叹词、外来词等。

这些词汇手段的使用可以吸引歌迷眼球,同时十分恰当地表达了歌曲内涵。例如,使用名词及名词性词组的有Дмитрий Даниленко的Тишина(寂静), Дима Билан的Малыш(孩子),Стас Михайлов的Озноб Души(灵魂的颤栗),ВИА Гра的Цветок и нож(花与刀)。

使用副词的,比如,Светлана Светикова―Не вдвоём(不成双,即流传甚广的《天使消逝的地方》),Пропаганда―Жаль(遗憾),Полина Гагарина―Навек(永远)。另外,前置性结构使用也较频繁,如,Алиби的Без лишних слов(不留片言),乌克兰女子流行音乐四人组合的歌曲С Новым Годом(新年快乐),Татьяна Ширко―В небесах(宛在天堂)。

另外,俄语流行歌曲中还经常借助外来词表现歌曲主题,例如,歌手组合Пара Нормальных―Happy End(美满结局)。另外,借助于感叹词的,Полина Гагарина―Нет(不),借助于象声词的,五星家族5sta Family―Тук-тук(怦然心动),借助人称代词的,Лолита―Я(我),使用呼语作为歌名的,Вера Брежнева―Доброе утро(早安)等。

这些词汇手段表现出俄语鲜明的语言文化特点。俄译汉时,由名词、名词性词组、副词、感叹词、人称代词构成的歌曲名一般采取直译的方法,无须进行词类转译;而在前置性结构中,或仍翻译为此类结构,如,Без лишних слов―(不留片言),或转译为名词,如В комнате пустой―(空房间)。

汉语流行歌曲同样给人以心旷神怡的享受。相较于俄语歌名而言,汉语流行歌曲经常使用的词汇手段有名词、名词性词组、动词、副词、俗语及成语性结构,其中名词或者名词性词组使用频率最高,副词较少。

例如,使用名词、名词词组做歌名的有王菲的《红豆》(Красный боб),周杰伦的歌曲《红尘客栈》(Этот мир―постоялый двор)。使用动词做歌曲名称的,例如,周迅的歌《飘摇》(Качаться на ветру)。借助于副词的:周迅的歌《窗外》(За окном)。借助于俗语、成语性词组的:周华健的歌《女人如花》(Женщины как цветы)。

上述例子中,歌曲《红豆》、《经过》、《窗外》、《飘摇》在汉译俄时采用的是直译、未进行词类转译的方法;而《红尘客栈》译为(Этот мир―постоялый двор)的过程中则将名词性结构调整为句子,采用意译的策略。相比较于俄语歌曲名汉译过程而言,在词汇特点上,汉语歌曲名俄译时同样一般采用直译的方法。翻译策略灵活多变,需要具体情境具体分析。

(二)句法特点对比

俄语流行歌曲名使用了丰富多样的句法手段,在句法层面呈现出鲜明的感彩,主要表现在祈使句、疑问句、陈述句及简单句的使用上。

陈述句:Александр Еловских的歌Я вспоминаю о нас(我记得您),Лена Катина的Я Буду Рядом(有我在身旁),Эрика的Небо пополам(天崩了),Вера Брежнева的Любовь спасет мир(爱将拯救世界),“俄罗斯群星”的歌曲Мы поверим в чудеса(我们相信奇迹)。

祈使句:Светлана Светикова― позови меня(呼唤我),Глюк’oZа―Возьми меня за руку(牵起我的手),Дима Билан―Обними меня(拥抱我),Кристина Орса―Забудь(忘记),俄罗斯白银组合Серебро的暗色调伤感单曲Скажи, не молчи(说爱我,别沉默)。

疑问句:Николай Басков的Ну кто сказал(是谁说),МакSим的Как летать(怎样去飞)。

简单句中常用有无人成句和泛指人称句:Нас не догонишь(辣妹俏警花),Полина Гагарина的Спектакль окончен(剧终),Эльвира Тугушева的Все решено(尘埃落定)。

复合句在俄语流行歌曲名中较少见,比如,说明从句:Я то,что надо(我就是你要的)。

这些歌名句型简单又直抒胸臆,反映出俄罗斯青年在创造流行歌曲时对俄语各种句法手段的偏好,其中祈使句、疑问句等的运用能充分调动歌迷的想象力与情绪,更利于引导歌迷进入歌曲描绘的意境。

俄语歌曲名中,祈使句、疑问句、陈述句俄译汉时一般保持句子结构不变化,采用直译策略。无人称句和泛指人称句则相应调整为汉语语法结构,例如,被动句:Всё забудется―(一切都将被忘记),根据“信、达、雅”的原则或直译或意译。

中文流行歌曲中直接使用句子作为歌名的比较少,较多使用短语作为歌名。使用句子作为歌名的,比如,张惠妹的歌《最爱的人伤我最深》(Глубоколюбимый нанес глубокую рану),任贤齐的《对面的女孩看过来》(Девушка напротив,взгляни на меня),女子组合SHE的歌《花又开了》(Цветы снова цветут),汉译俄时,句子结构保持不变,常采用直译方法。

短语常用有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偏正短语(定中短语和状中短语)。主谓短语: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Опьяневшая наложница)。动宾短语:周迅的《看海》(Вижу море),任贤齐的《给你幸福》(Принесу тебе счастье),孙楠的《把幸福给你》(Отдам тебе счастье)。

偏正短语在理论语法中又可称作限定关系,这种结构中最常用的是状中短语和定中短语。状中短语:苏打绿的《迟到千年》(Опоздал на тысячу лет),吉克隽逸的《即刻出发》(Сейчас же в путь!),徐若u的《狠狠爱》(Люби из-за всех сил)。定中短语:庾澄庆的《关不掉的月光》(Лунный свет, который не выключить),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Незримые крылья)。

短语结构构成的汉语歌曲名在俄译时一般采用直译、句子结构保持不变的策略,比如,《看海》―(Вижу море), 《龙的传人》―(Потомки дракона)。而《新贵妃醉酒》(Опьяневшая наложница)、《任逍遥》(Брожу по свету)这样极具汉语语言文化特点、较难翻译的歌曲名则采用意译的方法。

由于地域、宗教等因素的影响,俄汉语隶属于不同的语系。无论使用哪种句法手段,都是为了使歌名具有强大生命力,同时能深刻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波澜。

(三)修辞特点对比

俄语流行歌曲中常用的修辞格有隐喻、修饰语、简略、精警、借代、拟人、夸张等,汉语中常用的是隐喻、修饰语、明喻、拟人,还包括夸张、借代等,其中中俄流行歌曲中共同最常用的修辞格则是隐喻、修饰语。隐喻在特征相似的基础上进行名称转换、概念转换,隐喻的运用使得语言更加生动鲜明;修饰语则是极具艺术形象性的定语、状语或者同位语,比如,钢铁般的意志,修饰语使语言的形象性锦上添花。

俄语流行歌曲中的修辞格:隐喻,圣女天团ВиаГра―Бриллианты(钻石),Дима Билан―Лови мои цветные сны(抓住我的七彩梦),МакSим―Любовь ―это яд(爱是毒药),Вера Брежнева―Лепестками слёз(泪之花)。

简略:Лера Туманова―Ты в сердце моем(你在我心中),Ионел Истрати―Люблю тебя(爱你),Рукой до звезд(触手摘星),REAL O―Я бы...(我愿……)。

借代:Спи,моё сол нышко(睡吧,我的小太阳),Саша Немо―Изумруды глаз(宝石绿的眼睛)。修饰语:Ани Лорак―Оранжевые сны(橙色的梦)。精警:Даша Русакова―Тёмная Луна(黑色的月亮)。拟人:Дмитрий Колдун―Облака-бродяги(流浪的云)。夸张:Эрика―Небо пополам(天崩了)。

汉语流行歌曲中的修辞格:隐喻,任贤齐的歌《伤心太平洋》(Океан грусти?,周杰伦的《红尘客栈》(Этот мир―постоялый двор),王菲的《红豆》(Красный боб),张韶涵的《隐形的翅膀》(Незримые крылья)。

明喻:周华健的《女人如花》(Женщины как цветы)。夸张:苏打绿《迟到千年》(Опоздал на тысячу лет)。拟人:庾澄庆《关不掉的月光》(Лунный свет,который не выключить)。借代:《龙的传人》(Потомки дракона)。

修辞格的运用总能使歌名变得新颖别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无论使用直译或意译的策略,翻译时都要尽量保持原文的修辞特点,同时不改变原意。汉语歌曲名使用了隐喻手法的,如“年轮”,本意指树木在一年内生长所产生的一个层,一般横断面上出现几个轮,就像围绕着过去产生了同样的一些轮,隐指时间,若直译则脱离了本意,此处采用意译策略,译为Круглый год;而“隐形的翅膀”则采取直译策略译作Незримые крылья,并且保留了修辞特色。使用了简略这一修辞手法的俄语歌曲名在译为汉语时一般均需要加词,如Я Ветер在译为“我是一缕风”时,添加了汉语中的系词“是”。

四、结语

俄汉语分别隶属于印欧语系、汉藏语系,两大语言在本民族传统文化形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语言特点,同时两国青年在21世纪全球化大背景下受到国内外各种文化潮流的冲击,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心理,从而造成俄汉流行歌曲名呈现出以上特点。流行歌曲无疑是青年文化中极具特色的成分,在中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大背景下,掌握翻译策略,做好互译工作,传播中俄青年流行音乐文化,对增进两国青年的相互了解具有重要作用。

注释:

①文中例子来源于中俄优秀媒体网站:CCTV-русский,?Международное радио Китая?等.

参考文献:

[1]Алексеев В. А., Роговой К. А., Практическая стилис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Москва: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82.

[2]王福祥.现代俄语辞格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阎景翰.写作艺术大辞典[Z].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4]吕凡,宋正昆,徐仲历,等.Стилистика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俄语修辞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

短歌行的翻译篇2

关键词:英语儿歌 翻译 减词法 增词法 换行法 重复法 散文化法

随着学前英语教学热潮的兴起,英语儿歌也被大量介绍到了我国。由于教学和欣赏的需要,越来越多的英语儿歌被翻译了过来。然而由于缺少理论指导,也由于译者的认识水平和翻译技巧所限,英语儿歌的翻译整体不如人意,劣译误译泛滥,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人们对英语儿歌的欣赏,降低了英语儿歌的美学教育功能。有人认为英语儿歌的翻译是件十分容易的事,可以信手拈来,其实不然,将一首英语儿歌翻译成汉语儿歌,既要保持英语儿歌的内容形式不变,又要使中国儿童能够接受,中国读者能够接受,也就是说汉语译文要“像首儿歌”,看似容易,翻译起来却十分困难,而要把一首英语儿歌翻译的形神皆备更是难上加难。英语儿歌本身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通俗易懂、富有儿童趣味的特点,再加上英语和汉语的思维形式和表达形式都差异巨大,用汉语来传达英语儿歌的神韵,欲做到译文“信、达、雅”,不但需要译者高度的责任心,也需要翻译者的“真工夫”。尤其是一些对翻译英语儿歌不熟悉的译者,更需要了解一些英语儿歌的翻译技巧。本文拟谈谈翻译英语儿歌时常见的技巧,以求教于方家。

一、减词法

翻译时为了压韵合辙,在不损害原意的情况下,省去一些词不翻译出来。例如:

英语原文:Go To Bed

Go to bed late,

Stay very small;

Go to bed early,

Grow very tall.

汉语译文:睡觉

睡觉晚,

长得小;

起床早,

长得高。

采用了三字句的翻译,舍去了very的翻译,译文保持了儿歌的形式美,精炼,句式匀称,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此外这首儿歌还保留住了英语、汉语的音韵统一,很难得。Stay very small; 长得小;Grow very tall. 长得高。其中小与英语的small; 高与英语中的tall,同为圆唇长音,听上去非常近似。这样的音韵翻译,是儿歌翻译的高境界,但这种情况的翻译,可遇而不可求,绝大多数儿歌的翻译都需要转韵。

再如:

英语原文:Christmas

Christmas comes but once a year;

And when it comes, it brings good cheer,

a pocketful odd money, and a cellar of beer

And a good fat pit to last you all the year.

汉语译文:圣诞

一年一次圣诞,

圣诞人人喜欢,

又有酒又有钱,

猪肉够吃一年。

把较长句式的原文,采用减词法,译成短小的汉语六字句,简洁明快,而又传达出了原文儿歌的快乐的基调,达情达意。

二、增词法

为了通顺忠实地传达出原文儿歌的内容和音韵,翻译时按需要增加一些词。比如:

英语原文:The Time

The sun glows,

The wind blows,

The river flows,

And the time goes.

汉语译文:时光

太阳照,

风儿跑,

河水流,

时光眨眼就溜掉。

为了传达出时间消失之快,也为保持儿歌内在的韵律起伏,在时间溜掉前加上了“眨眼”二字,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也具有儿童的趣味。

再如:

英语原文:Rain, Rain, Go Away,

Rain, rain, go away,

Come again, another day,

Little children want to play

Rain, rain, go away.

汉语译文:雨儿,雨儿,请离开

雨儿,雨儿,请离开,

过些时候你再来;

小朋友们要去玩,

雨儿,雨儿,请离开。

翻译时用“雨儿”,不单用一个“雨”字,更有孩子的口吻和情调,更加亲切自然。

再如:

英语原文:Donkey

Donkey, donkey, old and gray,

Open your mouth and gently bray;

Lift your ears and blow your horn,

To wake the world this sleepy morn.

汉语译文: 驴儿

驴儿驴儿灰又老,

张开嘴儿轻轻叫,

竖起耳朵吹号角,

唤醒世界别睡觉。

在驴后加了表示儿童语言的“儿”字,比使用单字“驴”更加生动,有儿童的意趣。

三、换行法

为了便于翻译,也为了更加准确地翻译出儿歌的特点,最大效能发挥汉语的优势,翻译时把原文一行的诗句变成两行。这样看似距离原文形式远了,但是儿歌内涵和韵味却更加浓烈,形远而神近了。比如:

英语原文:Boys and Girls

Boys and girls, come out to play,

The moon doth shine as bright as day,

Leave your supper and leave your sleep,

And join your playfellows in the street.

汉语译文:男孩女孩

男孩女孩

快出来玩;

月光明亮,

就像白天;

别吃晚餐,

别忙睡眠;

快来街边,

加入伙伴。

也可以采取混合换行的方式,但要注意保持韵律的连贯。

英语原文:May

In the merry month of May

All the little birds are gay.

They all hop and sing and say:

‘Winter days are far away

Welcome, welcome, merry May!’

汉语译文:五月

五月好,

鸟儿笑,

蹦蹦跳跳唱又叫:

“冬天远远去,

欢迎,欢迎,

快快乐乐五月到!”

再如:

英语原文: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Are you sleeping, Are you sleeping?

Brother John. Brother John?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morning bells are ringing:

Ding,ding,dong! ding,ding,dong!

汉语译文:晨钟响

还不起?

还不起?

约翰弟,

约翰弟。

晨钟急,

晨钟急,

赶快起,

赶快起。

四、重复法

儿歌的翻译强调简洁明快,短小精悍,但是有时为了表达生动,符合特定语境中的神态语气,也使用重复的方法。例如:

英语原文:

What Are Little Boys Made Of, Made Of?

What are little boys made of?

“Frogs and snails, and puppy-dogs’ tails;

And that’s what little boys are made of.”

What are little girls made of, made of ?

What are little girls made of?

“Sugar and spice, and all that’s nice;

And that’s what little girls are made of.”

译文:

小小男孩什么造?

小小男孩什么造,

什么造?

小小男孩什么造?

青蛙和蜗牛,

还有玩具狗尾巴。

小小男孩这样造。

小小女孩什么造,

什么造?

小小女孩什么造?

糖果和香料,

还有一切好东西。

小小女孩这样造。

为了语气和诗句节奏的连贯,重复了一次“什么造”。

再如:

英语原文:

Little Monkey Is Looking For Friends

Little monkey is looking for friends

Shake hands while he sees little pig

Shake hands, shake hands.

After little monkey, little pig goes.

Little monkey is looking for friends.

Shake hands while he sees little dog.

shake hands, shake hands.

After little monkey, little dog goes.

Look for friends and stretch out hands.

Stretch out hands and shake hands.

Little monkey, little pig and little dog.

They all become good friends.

汉语译文:小猴找朋友

小猴小猴找朋友,

见到小猪勾勾手;

勾勾手,勾勾手,

小猪跟着小猴走。

小猴小猴找朋友,

见到小狗勾勾手;

勾勾手,勾勾手,

小狗跟着小猴走。

找朋友,伸出手

伸出手,勾勾手;

小猴小猪和小狗,

大家成了好朋友。

(金志强)

重复了“小猴小猴”,握手翻译成“勾勾手”,韵律更加整齐,儿童情趣更加强烈。

五、散文化翻译

一般来说,在儿歌翻译中不提倡散文化的翻译,因为儿歌的生命就在于其和谐的韵律,但是在一些非动大手术才能保持音韵和谐的情况下,也可以对儿歌做散文化的翻译处理,但这时更要注意语言内在的韵律。例如:

英语原文:Ladybird

Ladybird, ladybird,

Fly away home.

Your house is on fire,

Your children all gone.

汉语译文: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

快快飞回家,

你的房子着火了,

你的孩子逃走了。

英语原文:Baby Bird, Baby Bird

Baby bird, baby bird,

Out comes the head,

Out come the wings,

Out come the feet,

Out comes the tail.

Baby bird, fly, fly, fly,

And down, down, down.

Down...

Boom!

汉语译文:小鸟,小鸟

小鸟,小鸟,

小鸟出来头,

小鸟出翅膀,

小鸟出来脚,

小鸟出尾巴

小鸟飞,

小鸟落,

落...

梆!

这两首儿歌采用了散文化的翻译,语言形象生动,表达准确,虽然没有压尾韵,句式也参差不齐,但仍然可以感觉到语言内在的起伏韵律,不失为佳译。

六、保留汉语的形式美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读音、节奏都不同。一些英语儿歌字面并不一定匀称,句式也有长有短,这时可以调整汉语译文的句式,不一定和英语保持形式上的一致,而突出汉语的特色,保留汉语的形式美。如:

英语原文:My Snowman

My snowman is so big and cold,

His broom is brown, his hat is old.

His nose is red, his eyes are blue,

His arms are short,

His name is Mac.

汉语译文:我的雪人

我的雪人大又凉,

他的扫帚棕色,

他的帽子破旧,

他的鼻子红红,

他的眼睛蓝蓝,

他的手臂短短,

他的美名叫麦克。

虽然音韵不够和谐,但有语言内在的节奏,展现了汉语的形式美。

再如:

英语原文:The Dog

Leg before leg

As the dog went over to Dover;

When he came to a fence,

Jump, he went over.

汉语译文:狗儿

一步复一步

狗儿去多佛;

来到栅栏前,

越过不含糊。

原文句式长短不一,译文翻译成汉语诗常见的五字句,整饬和谐,韵律也好。

儿歌翻译需要的技巧还非常多,以上只是根据个人经验罗列出了常见的技巧。要想翻译出好的英语儿歌,不但需要了解一些儿歌翻译的技巧,也需要较好的中文表达能力,同时也需要长时间的翻译实践。只有这样,才能翻译出形神皆好的英语儿歌,准确传达出英语儿歌的神韵,让广大的中国儿童充分享受到英语儿歌的美妙,在培养英语能力的同时也能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使儿童在更广阔的美的领域成长。

注:本文采用的英语儿歌汉语译文,除署名外,均为作者翻译。

参考文献:

短歌行的翻译篇3

统计机器翻译在短时期能够得以迅速发展,除了技术进步外,很大一方面要归功于很多开放源码的统计机器翻译工具,有些时候,正是因为这些开放源码的工具才使得某项技术被广泛接受和使用。例如,20世纪90年代初IBM公司的Brown等人提出了5个模型来刻画统计机器翻译,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有被大家认可和接受,原因是他们的模型非常复杂,难以理解和实现。直到1999年,开源软件包Egypt的出现,才使得IBM的模型被广泛研究和使用。可以说Brown等人的工作为现代统计机器翻译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但其影响却是通过开源软件才得以实现,由此可见开源软件对于统计机器翻译这样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的重要性。

1. 首个开源统计机器翻译工具包Egypt

Egypt是在1999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机器翻译夏季讨论班上,由一些研究人员共同合作开发的统计机器翻译工具包。它包括4个模块;

Whittle: 语料库预处理模块;

GIZA: 用于从句子对齐的双语语料库中训练词语对齐;

Cairo: 词语对齐的可视化工具;

Decoder: 解码器,用来执行具体的翻译过程模块,这一模块没有开放源码。

其中,用于训练词语对齐的模块GIZA现在仍然被广泛使用,利用它能够非常方便地从大规模的双语文本中获得统计知识。GIZA++是GIZA的改进版,GIZA++实现了IBM公司提出的5个模型,其主要思想是利用EM算法对双语语料库进行迭代训练,由句子对齐得到词语对齐。GIZA是独立于语言的,能够对任何两种语言进行训练,这也是统计机器翻译的优点之一。现在几乎所有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都利用这一工具进行词语对齐的训练。

2.语言模型训练工具SRILM

SRILM是一个建立和使用统计语言模型的开源工具包,从1995年开始由SRI 口语技术与研究实验室(SRI Speech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Laboratory)开发,现在仍然不断推出新版本,被广泛应用于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领域。这个工具包包含一组C++类库、一组进行语言模型训练和应用的可执行程序等。利用它可以非常方便地训练和应用语言模型。给定一组连续的词,调用SRILM提供的接口,可以得到这组词出现的概率。

3. 机器翻译的自动评测工具Mteval

在一些著名的统计机器翻译国际评测中普遍使用自动评测与人工评测相结合的方法,例如美国国家技术和标准研究所(NIST)举行的评测。Mteval便是他们开发的自动评测工具,最新版本是mteval-11b.pl,是用Perl语言写成的。

4. 首个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法老”(Pharaoh)

“法老”是较早公开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由美国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实验室(Information Science Institute)的菲利普•科恩(Philipp Koehn)在2004年做博士论文期间编写的。“法老”包括两大部分: 训练和解码。训练过程用来从语料库中获得统计知识。它利用了已有的开源软件GIZA++和SRILM,GIZA++用来训练词语对齐,SRILM训练语言模型,但解码没有公开源代码。“法老”原理简单,易于使用,它的出现对于推动机器翻译研究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5. 中国首个开源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丝路(SilkRoad)

“法老”的出现揭开了统计机器翻译的神秘面纱,然而其核心部分――解码器的源码仍然没有公开。为此,中国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发了一个完全开放源代码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丝路”。该系统由中国的五家研究机构和高校(中科院计算所、中科院自动化所、中科院软件所、厦门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联合开发,并在2006年中国第二届统计机器翻译研讨会上。“丝路”包括以下模块: 语料预处理及后处理模块“仙人掌”、词语对齐模块“楼兰”、短语抽取模块“胡杨”、以及三个解码器(“骆驼”、“绿洲”和“商队”)。这是第一次将一个完整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公开,极大地促进了国内统计机器翻译的快速发展。

6.摩西(Moses)

“摩西”是“法老”的升级版本,它增加了许多功能,是由英国爱丁堡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等八家单位联合开发的一个基于短语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来自这些单位的研究人员于2006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召开了一次研讨会,利用6个星期的时间共同开发了这一系统。整个系统用C++语言写成,从训练到解码完全开放源代码,可以运行在Windows平台和Linux平台。

7. 基于句法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GenPar

GenPar工具包实现了一个基于句法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基于句法的方法将句法结构信息引入到统计机器翻译中来,目前已成为统计机器翻译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构建基于句法的统计机器翻译系统远比构建基于短语的要困难得多,为了让研究者们很快进入这一领域,在JHU2005夏季研讨会上,由纽约大学艾•丹•米拉姆德(I. Dan Melamed)等人组成的统计机器翻译组开发了GenPar。

GenPar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多文本语法(Multi-Text Grammar)实现多语言的句法分析、结构对齐和翻译。多文本语法是一种多种语言的同步语法,理论上比较完善,功能强大。GenPar有很多特点:首先,该系统是一个纯粹基于句法的模型,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句法结构信息; 其次,它具有很好的定制能力,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类型的基于同步语法的统计机器翻译,很适合于作为实验各种理论的研究平台。总的来看,该系统功能比较强大,但由于其比较复杂,掌握起来比较困难,性能比现有的基于短语的模型稍差。(本文作者米海涛为中科院计算所博士研究生)

链接

统计机器翻译第一人与Google

在统计机器翻译中有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就是毕业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博士生弗朗茨•约瑟夫•欧赫(Franz Joseph Och)。在1999年他开发出了著名的IBM模型训练工具Giza。在2002年NIST评测中,取得第一名的亚琛工业大学的机器翻译系统也是由他开发的。2002年,欧赫从亚琛工业大学毕业后进入美国南加州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ISI/USC)工作,同时作为Language Weaver公司的顾问,后来于2004年加盟了谷歌(Google)公司。

他所工作的每一个单位都稳拿当年NIST机器翻译评测的第一名。尤其是2005年的NIST评测中,他所在的谷歌公司开发的汉英机器翻译系统取得了0.35的BLEU值,比第二名的南加州大学(即他原来所在的单位)系统的性能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在2006年评测中,除了汉英机器翻译的受限语料项目,其他所有项目的第一名都是谷歌公司。

短歌行的翻译篇4

每当你选择问我

明天会更好吗?

虽然让我不知所措

但内心仍旧相信“会的”

啦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

啦哒哒哒哒哒哒哒哒,会好的

我们会更好的

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闪耀

即使前方的路充满艰辛

即使黑夜里充满孤独

但要相信我们的努力

会在人生的舞台上

获得热烈的掌声

(最佳译者:陕西渭南 武曦;

优秀译者:河南郑州 赵雨萌)

译文点评 歌词翻译中的习语和拟声词

本期的歌曲“Better Off”无论风格还是内容都别具一格,歌词虽短,内容却十分丰富,翻译难度也不低。因此,如何把握并突破这首歌的歌词翻译难点就成了我们需要探讨的问题。

难点一:习语

习语是英语学习中必定会遇到的一个难点,要想突破这个难点,最佳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勤查词典。

这首歌的歌名“Better Off”本身就是一个习语,它也是歌词作者想要传达并强调的核心意义。我们先来看这个词组的意义和用法。《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对better off这个习语的解释有二:① be better off: to have more money,意思是“有较多的钱,比较宽裕”,例如:Families will be better off under the new law. (新法律施行后,许多家庭经济会宽裕一些。) ② be better off (doing sth.): used to say that sb. is/would be happier or more satisfied if they were in a particular position or did a particular thing,意思是“(在某种情况下)更幸福,更满意”,例如:The weather was so bad we'd have been better off staying at home. (天气非常恶劣,我们还不如待在家里更舒服。)另外,better off后面也常常接without介词短语,例如:She's better off without him. (没有他,她活得更幸福。)值得注意的是,better off还有“更明智,更适合”的含义,例如:He'd be better off going to the police about it. (他最好把这件事报告给警方。)

弄懂了better off这个短语,翻译歌名也就不难了。作为歌名,如果直译为“更好/更适合/更幸福/更满意”显得有点单调,并且“更好”是一个形容词,不太适合作歌名。而且在这首歌中,better off不仅是歌名,还在歌曲中不停重复,所以用一个名词短语作为一个响亮的口号来翻译会更好。“生活会更好”就不失为一个不错的译法,因为增加了“生活”这个内在的含义,将意义具体化了,而且也适合传唱。

在翻译better off时,还需注意歌词中多次出现better和better off,最好将所有的译法统一,以加强语气。如better第一次出现在Will it be better where we're going中,广西百色市的黄梦琪同学把这一句译为“我们的明天,将会变得更好吗”,那她对better off的翻译最好就用“明天会更好”。

短语better off最后一次出现在We'll be better off with the stars这一句中,with the stars作状语,修饰be better off。我们知道,with就是“和,与……在一起”的意思,但是此句不可直译为“和星星在一起,我们会更好”。广西百色市黄梦琪同学的“我们的美好未来将和星辰一起来临”显得有点嗦;广东揭阳市林丹燕同学的“在星光的笼罩下我们将会更好”中“笼罩”一词含贬义;北京密云县李思源同学的“我们会像天上的星星变得更好”有点太平实,且“像星星变得更好”略显逻辑不通;内蒙古乌兰浩特市Iris同学的“途中遍洒星光,掩映更美好的前方”最有诗意;河南郑州市刘冰彬同学的“我们的明天会更好,与星光齐闪耀”很押韵,倘若去掉“我们”,改为“明天会更好,星光齐闪耀”后会更通顺;河南郑州市赵雨萌同学的“繁星将陪我们迎接更美的朝霞”最具心思,与通篇译文最为契合。

好多英语习语直译出来都会不通顺,比如And so the day may bring a bed of nails中的a bed of nails,它直译是“一床的钉子”,但汉语中没有这个说法,所以大家都会查一查词典后再译。但有些习语却不那么容易查到,好多同学想当然地去翻译,结果就会闹笑话。比如这两行歌词构成的一句话:But in the end we all just leave a stage with one final curtain calling。这句话中的curtain calling就有同学译为“帷幕后的电话”,这完全是错译;还有同学译为“大幕缓缓落下”,误将calling理解为falling。其实curtain calling就是汉语中的“谢幕”。河南郑州市刘冰彬同学将这句译为“在终结的召唤下华丽谢幕”,其中的“华丽谢幕”非常华丽,不过“终结的召唤”略显生硬;陕西渭南市武曦同学将这句译为“但要相信我们的努力会在人生的舞台上获得热烈的掌声”,非常通顺,相当励志。

难点二:拟声词

除了习语之外,这首歌的副歌部分有大量拟声词,给不少译者带来了困扰。

古汉语诗歌中,拟声词用得也很多,最经典的有《木兰辞》:“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其中的“唧唧复唧唧”“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和“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都是经典的拟声修辞。

短歌行的翻译篇5

(河西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张掖 734000)

摘 要:汉语古诗词是作者情感、思想写照的浓缩,短短数字,却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强烈情感。叠词在古诗词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使诗词的意境更加形象、生动。本文在探讨叠词在汉语古诗词中的功能作用以及汉语古诗词中常见叠词的分类的前提下,分析了“三美”理论关照下如何实现含叠词诗词句的“意美、音美和形美”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 :古诗词;叠词;翻译;“三美”理论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185-02

汉语古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文化沉淀的结晶,是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一颗耀眼的明珠,是诗词作者浓郁的情感、丰富思想凝练的再现。把这种情感浓郁、含蓄、冼炼的语言用另外一种语言完美、忠实、优雅地再现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许渊冲就诗歌翻译提出了“三美”理论,即“音美、形美、意美”。他指出:“‘意美’是最重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是更次要的;也就是说,要在传达原文的‘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①诗歌的翻译既要达意,又要使译文的体裁、韵律与原文的保持一致,更是难上加难。许渊冲认为译者“应尽可能发挥译语优势,也就是说,尽可能利用最好的译语表达方式,以便使读者知之、好之、乐之。②

一、汉语古诗词中的叠词

叠词是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在诗词中起着描形、摹色、拟声和使音韵和谐的作用。“叠词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即将两个音、形、意完全相同的词重复使用”。③如“纷纷”、“款款”、“落落”、“寄寄”、“啾啾”等叠词在诗词中的应用既可以使诗词描绘的景象生动逼真,也可以使诗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起伏有力。叠词在诗词中常以副词、名词、形容词和动词的形式出现,来铺排语势、加强语义、增添诗歌的内涵。汉语古诗词中的叠词分为:单叠型(AA)、双叠型(AABB,ABAB)、部分重叠型(ABB,AAB)。或从音韵方面将叠词分为三种:叠音词、叠韵词和双声词。④英语中也有叠词,但是其在诗歌中的作用并没有汉语叠词在诗歌中作用那么丰富。黄锦华将英语的叠词粗分为两类:词的重复和音素的重复。⑤

二、汉语古诗词中叠词的英译

叠词在古诗词中的出现,无形中增加了诗词英译的难度,“英译汉语古诗词不可能完整地再现原文的外形‘美’,那么,抓住原诗最值得表现的‘美’点,并尽力表现它,就成为成功翻译这首诗的关键”。⑥要抓住诗词中叠词这一“美”点,把这个“美”点在译语中“等意、等音、等形”的再现出来是诗歌翻译的难中之难。本文将从“三美”的理论来审视汉语古诗词中叠词的英译,并分析汉语古诗词中叠词的特点,探索为了实现“等音、等形、等意”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一)音美

汉语古诗词“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⑦尤其是唐诗对韵律有严格的要求,讲究押韵,句式工整,而且注重对仗和平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了达意而失形,或保形而弃音,很难做到神形兼备。下面分析译者在不影响原诗词的风格、意象和美感如何再现原诗词的“音美”。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曲江二首》:“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寄寄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这首诗在创作时诗人用了十个叠词,借助音节复沓将山、水、风、雪、情组成整体,渲染幽冷寂寥的境况,折射出诗人超然物外旷达的心境。如何在译文中把复沓的音美和叠词所表达的浓郁的寂寥之情表现出来,是译者翻译是再现“音美”必然要考虑到的因素。

拟声词是诗歌中常出现的一类叠词,诗歌中拟声叠词的使用可以大大增强诗歌的音乐性、生动性和形象性,可以使诗歌描写的景物生动逼真,使读者如闻其声,如入其境。下面诗歌中的拟声词就使描绘的景物生动形象,让读者感觉鸟就在身边鸣叫,微风拂过面颊,树叶纷纷落下,以及织布机的扎扎声和木兰的叹息声,使读者仿佛生临其境。如:“啾啾常有鸟”,译为:“Chirp, chirp I often hear the bird”;“淅淅风吹面”,译为:“Gust by gust across my face”;“无边落木萧萧下”,译为:“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扎扎弄机杼”,译为:“Click, click, on the loom she weaves”;“唧唧复唧唧”,译为:“Alack,alas!Alack,alas”。诗词中的叠词仍然是“叠词以叠词见之”,⑧这些叠词不但拟声而且还包涵着作者浓郁的情感,所以采纳单词的重复或是以介词by的平行结构来翻译,可以使拟声叠词的译文既保留了原文中的“音美”,读起来有如读诗歌原文的感觉,铿锵有力,声声入耳;还可以传递原诗词中所蕴含的饱满的情感,增强译文的形象性。

押韵是用同一韵母的字,形成悦耳的读音,让诗歌更富有音律美的一种修辞方式,是增强节奏感和音乐性的一种手段,也是诗歌追求音韵美的表现。汉语古诗词中也以音素重复的叠词来增强诗歌行内的节奏感,达到音韵的和谐。“诗是具有音律的纯文学”,⑨译者在翻译时要更加注意叠词的韵脚,才能翻译出诗歌的音韵美。下面的诗歌中所含叠词在诗行中起了押韵的作用,如:“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译为:“Songs and flutes upstairs- threads of sounds, In the garden, a swing where night is deep and still.”译文为了保持原文的乐感,采用了重复元音/i:/来再现原文的音乐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中“迢(tiao)”和“凋(diao)”押iao的尾韵。译者通过意译“迢迢”,保留了原文的韵脚,使译文也押韵。“Green mountains loom afar and streams off flow,Fall’s gone but grasses in South still well grow.”中flow和grow押韵,使译文读来如同读原文的感觉。

从以上诗歌中叠词的处理来看,译者为了保留诗歌中拟声的叠词除了在译文中找到对等词汇直译外,还采纳了复沓译法来处理拟声的叠词,以及意译来再现原诗中叠词韵律美,使诗歌译文节奏工整对仗,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二)形美

“形美”是针对诗歌的格式而言的。汉语古诗词,尤其是唐诗的创作是遵循一定格律的,译文很难再现诗歌原文的“形美”。如许渊冲翻译的杜甫的《曲江二首》:

Long,long the pathway to Cold Hill;

Drear, drear,the waterside so chill.

Chirp, chirp, I often hear the bird;

Mute, mute, nobody says a word.

Gust by gust winds caress my face;

Flake on flake snow covers all trace.

From day to day the sun won’t shine;

From year to year no spring is mine.

通过复沓译法,把原诗中的八处叠字呈现出来,前四句的叠字形式通过重复再现,后四句的叠字则通过介词短语来表达,与此同时还押了尾韵,使译诗和原诗在音韵以及意境方面达到了等似的效果,语言表达简洁明快。

(三)意美

诗歌的翻译贵在“传神达意”,把诗歌创造的意境美、含蓄美传达给译语读者是诗歌翻译的首要目的。诗歌“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境界为本也;气质、格律、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之矣”。⑩可见诗词的翻译中意境的翻译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说诗词翻译要再现原诗词的意境美。

古诗词中叠词的使用,使得诗歌的意境更朦胧、更含蓄、更抒情,所以古诗的译文也应该注意语言的含蓄、朦胧。如“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其中“安安”表示“安定安逸”,“碌碌”表“劳碌奔波”。显然,在英文中并无对应之词,所以无法直译,而且直译也无法更好传达原诗的意境美。译者采用了同义词反复的方法,采用两个形容词近义词的并列,译为:“For the winners, peace and comfort. For the losers, tiring toil.”就译出了与原文同等的效果。再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以叠字重复表达了悲苦凄凉、孤寂痛楚的处境与心情,表达了词人国破家亡、物是人非的悲痛情怀。国内外的译者在译文时为了传递原诗的“意美”,采纳了不同的译法,达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大多数译者都采用了叠词复译和同义词的方法再现了原诗的叠词,如Kennth Rexroth,杨宪益和林语堂的译文都朗朗上口,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但是他们的译文忽略诗歌朦胧、含蓄的意境美,使译文直白,而且情感不如原文强烈。先较而言,许渊冲的译文:“I look for what I miss; 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使用平行结构和并列结构来译原文中的叠词,使作者的悲伤之情朦胧、含蓄的再现出来,而且what I miss和what it is更留给读者想象和思考的空间,向读者传递了原文含蓄、模糊的意境美。

叠词是汉语古诗词中的一个重要的修辞手段,叠词在汉语古诗词中的应用能让诗词所表现的景物、声音更加生动、形象、逼真,能够铺排语势,使语言抑扬顿挫,使诗词所蕴含的情感更加丰富、强烈,使表现的意境更美。然而诗歌中叠词英译对于译者来说是一项艰难地任务。若想把叠词在原诗词中的这些功能作用移植到译文中,使译文读者阅读时能够像愿与读者一样,体会诗词作者抒发的情感,感受诗词作者所描绘的景物,可称之为上乘译文。“三美”理论是检验诗词翻译的重要的标杆,最要的是对“意美”的再现,其次才是“音美”和“形美”。为了使“三美”齐备,可行的翻译方法是仿译、单词复沓译法和短语翻译。这些翻译方法即可保留原诗词的音律美,还可以使所绘景物跃然纸上,可以适切地再现原作的意境美。

注 释:

①许渊冲.再谈“意美、音美、形美”[J].外语学刊,1983,(4):68.

②许渊冲.再谈《竞赛论》和《优势论》—兼评《忠实是译者的天职》[J].中国翻译,2001,(2):51.

③陈宏薇.汉英翻译基础[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07.

④俞真.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叠词及其英译[J].外语研究,2000,(3).

⑤黄锦华.简论汉语叠音词的英译[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7,(1).

⑥穆诗雄.中国古典诗歌英译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154.

⑦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175.

⑧赵彦春.翻译学归结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⑨朱光潜.诗论[M].北京:三联出版书店,1984.

短歌行的翻译篇6

1. 引言

随着由派拉蒙影业公司和华纳兄弟公司联合发行,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乔纳森・诺兰编剧影片Interstellar(《星际穿越》)2014年11月12日在中国大陆的上映,无数观众的眼光聚焦到了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这首诗上,由此引发了就这首诗歌翻译的热潮。这首诗的创作初衷是为了勉励诗人年迈的父亲在步入暮年,面对死亡时不能屈服,要有大无畏的精神。本文将对这首诗歌的两个中译文版本进行对比赏析,深度欣赏这一经典作品的汉译版本。

2. 赏析

在诗歌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 的众多汉译版本中,本文选取了其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版本,分别是翻译风格偏直译的,由翻译家巫宁坤翻译的版本和风格偏意译的,音乐人高晓松翻译的版本。巫译版本的翻译思想符合格律移植派的翻译理念:“诗是内容与形式高度融合的有机统一体,诗借形以传神,失其形必失其神。只有尽可能相似地模仿原诗的形式,才能较为圆满地传达原诗的内容,传达原诗的风格和神韵。”(马红军 1999)而高译的翻译则倾向于古典格律诗体派的思想,他们认为:“译诗只须忠实于原诗的意义与诗情,而不必忠实于它的行数,韵律(包括韵式)。”(马红军 1999)

首先欣赏的是对诗歌标题的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翻译:

巫译:《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高译:《绝不向黑夜请安》

巫译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几乎是一字对一字的翻译,很好地保留了原诗的风格。高译则采用了意译的方法,将原诗的祈使句翻译成了表达态度的陈述句,感彩更加明显。

下面来看诗歌第一小节的译文对比:

巫译: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老年应当在日暮时燃烧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高译:绝不向黑夜请安,老朽请于白日尽头涅,咆哮于光之消散。

诗歌的第一句和标题一致。在第二句中,巫译将原文中的名词短语“old age”译成“老年”,将动词短语“burn and rave”翻译成燃烧咆哮,将时间状语“at the close of day”翻译成“在日暮时”,在翻译的过程中均保留了原文的词性和风格,属直译。而高译在这些词语的处理上采用了意译的手法,将“old age”拟人化翻译成了“老朽”,“burn and rave”翻译成了“涅”。根据《新华大字典》中对“涅”一词的解释,涅,佛教术语,指超脱生死的境界,也指佛教徒死亡。(新华大字典 2014)原文中的“old age”泛指一切老年人,并不是只指佛教徒中的长者。“burn and rave”直译为燃烧和咆哮,其中燃烧暗指死亡,而咆哮表达了老年人在面对死亡时的愤怒,对死亡的蔑视和大无畏的精神。这些感彩并不是涅一个词语可以表达出来的。由此可见,涅一词并不能够很好地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巫译将第三句中“rage”一词翻译成了“怒斥”,而高译则译成“咆哮”。在《当代英语大辞典》中,“rage”一词的注释如下:(a sudden feeling of)wild uncontrollable anger(一阵)盛怒,狂怒。(当代英语大辞典 2004)两译文都表达了原诗中面对死亡的狂怒之下咆哮的意味。由此看来,译者在对诗歌的处理上并非绝对地采用直译或意译,而是在必要的时候将两者相结合起来。正如翻译家刘宓庆所说,为完成翻译任务,翻译者的主要手段是直译和意译。而在直译和意译中,直译又是基础,意译是对直译的必不可少的辅助和补充。直译和意译存在于对立的统一中,缺一不可。(刘宓庆 2006)

在对诗歌第五节的翻译上,两位译者是这样做的:

巫译:严肃的人,接近死亡,用炫目的视觉看出,失明的眼睛可以像流星一样闪耀欢欣,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高译:逝者于临终迷幻,盲瞳怒放出流星的灿烂,咆哮于光之消散。

首先,在对“grave men”一词的翻译上,巫译译成“严肃的人”和之前的“智慧的人”,“善良的人”和“狂暴的人”在格式上一致。高译也为了前后呼应,译成了“逝者”,呼应了前面出现的“先哲”,“贤者”和“狂者”。在对第二句中“gay”的翻译上,巫译用“欢欣”准确地译出了这一词义。而高译为了增加译文的气势,在此处省略了对这一词的翻译。

在对诗歌最后一节的翻译上,两位译者也是各显神通:

巫译:你啊,我的父亲,在那悲哀的高处,现在用您的热泪诅咒我,祝福我吧,我求您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

高译:那么您,我垂垂将死的父亲,请掬最后一捧热泪降临,请诅咒,请保佑,我祈愿,绝不向,黑夜请安,咆哮,于光之消散。

巫译的直译特点在这里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对原诗的意义和风格的保留精确到了标点符号的对等。高译则考虑到译文风格的一致,将最后一节原本的四行诗译成了四加二的格式。在翻译手法上则做了意思的缺省处理,省略了原诗“on the sad sight”这一意向的翻译,而将其意译为“垂垂将死”。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认为:“我们如果一定要按照原文的格律,结果必然是要牺牲原文的内容,或者增加字,或者减少字,这是很不合算的。每国文字不同,诗歌格律自然也不同。追求诗歌格律上的“信”,必然造成内容上的不够“信”。”(金圣华 1998)

3. 小结

因影片《星际穿越》而被人们关注的诗歌Do Not Go Gentle into That Good Night掀起了一股翻译的热潮。本文选取的两篇译文很好地代表了直译和意译两种风格的翻译。电影字幕所采用的正是接近吴坤宁先生的直译版本,为的是照顾目的语读者,即广大的影片观看者。翻译家黄灿然在《译诗中的现代敏感》这篇文章中从同行的角度对巫坤宁先生的译作称赞道:“巫译托马斯采取的正是直译,几乎是一字对一字,字字紧扣,准确无误,连节奏也移植过来了,从而使得汉译托马斯具有一种少见的现代锋芒。译诗远远超出了一般汉语的普通语感,以陌生又令人怦然心动的冲击力扎痛着读者,这锋芒对于高扬中国青年诗人的想像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自己就是受益者之一,我的很多诗人朋友也都深受影响。”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两篇译诗的翻译来激励我国从事翻译和诗歌工作的人们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作者单位: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 黄灿然. 1998. 译诗中的现代敏感[J]. 读书(5): 122-128.

[2] 金春梅等. 2014. 新华大字典[Z].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

[3] 金圣华主编. 1998. 因难见巧――名家翻译经验谈[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4] 刘宓庆. 2006. 文体与翻译[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短歌行的翻译篇7

关键词:李白;诗歌;西方英译

中图分类号:I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191-02

18世纪的诗人、政治家Soame Jennyns开创了西方翻译中国唐代诗歌的先河,英译后的李白诗歌逐渐进入西方人的视野。此后,Pound、Waley、Lowell、Bynner、Obata、H.A.Giles等一批批译者也分别对李白诗歌的西方英译做出了贡献。然而,无论是翻译自由体还是律诗,这些西方译者的译作中都存在着一种突出的创造性叛逆――有意误译。

一、李白诗歌英译中的有意误译

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叛逆体现了翻译活动中的文化交流、碰撞、变形现象,误译便是译者创造性叛逆的一种情况。绝大多数的误译都属于无意识型的创造性叛逆。然而,有意误读就像是一种“另类”误读,它的存在为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增添了多元化色彩。谢天振在《译介学》一书中认为,有意误译是“要么为了迎合本民族的文化心态,大幅度地改变原文的语言表达方式:文学形象、文学语境等;要么为了强行引入异族文化模式,置本民族的审美趣味的接受可能性于不顾,从而故意用不等值的语言手段进行翻译。”有意误读虽然不能反映原文的表层意义,但仍是以忠实原则为基础,是译者因受某种目的的操控而在翻译中主观地不忠实于原文信息。为了传达原文的形式、内容风格和语言效果,译者发挥了主观创造性,相比之下,无意识型误译则不涉及译者的主观意图。因此,无意误译可视为错译,而有意误译却不能笼统地归属为错译,而是译者的“别有用心”。

在李白诗歌西方英译的众多版本中,也存在多处体现译者创造性叛逆的有意误译现象,这些包含译者主观意图的有意误译,大致可分为语言文本层面与文化层面的有意误读两种类型。

1.语言文本层面上的有意误译。在文学翻译中,带文字游戏式的押韵与双关成为刺激译者进行有意误译的重要因素。大诗人李白的诗歌原本大多为五言或七言律诗,讲究声律与对偶,这更考验译者的翻译水平。有时候,为了再现李白诗歌的韵律节奏感,译者的有意误译显得尤为重要。举W.J.B.Fletcher翻译的李白的《静夜思》为例:

静 夜 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W.J.B.Fletcher的译文:

Seeing the moon before my couch so bright

I thought hoar frost had fallen from the night

On her clear face I gaze with lifted eyes:

Then hide them full of Youth's sweet memories

原诗描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在这个译文里,译者把“故乡”翻译为Youth’s sweet memories,外国读者从译文里是无法感觉诗人所要表达的原本感情的。而译者之所以会如此翻译,首先是考虑对于目标读者来说,Youth’s sweet memories比homeland要更具有诗情画意,更浪漫,更易于接受。其次,memories与eyes还达到了押韵的效果。因此译者“有心插柳”,故意进行误译,通过有意误译使译作更忠实于韵味。

2.文化层面上的有意误译。为了再现李白诗歌的文化内涵,文学翻译的译者有意识地注意到不同国家与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对翻译作品的影响,在迎合本民族读者文化心态与接收习惯的基础上,故意不使用正确的手段进行翻译。例如,在翻译李白的诗《长干行》这个题目时,Witter Bynner采取了直接翻译A SONG OF CH'ANG-KAN,然而Pound却将其翻译成The River-Merchant's-Wife:A letter(《河商之妻:一封家书》)。《长干行》是中国古乐府诗题,西方人未免难以理解题目的含义,庞德的这种有意误译虽然在字面上违背了原意,却直接揭示了诗歌的写作目的,仍然是对原文的忠实。

二、李白诗歌英译中有意误译存在原因

翻译文学作品中,常常会出现有意误译现象,译者使用有意误译的原因也多种多样,政治氛围、文化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都会对译者产生影响,从而进行有意误译。有意误译是出于译者的主观决定,它是译者作为主体选择创造性叛逆产生的有意的错误。在李白诗歌的西方英译中,有意误译的存在也有其独特的原因。

短歌行的翻译篇8

论文关键词:交际翻译理论,吴歌,谐音双关语

 

1. 吴歌中的谐音双关语

吴歌是指吴语地区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北部和上海市,即江浙沪等太湖流域地区的同属一个语言文化圈的民歌民谣。吴歌中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即喜用谐音双关语,是由“谐言”和“关语”构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这在吴歌中运用得相当普遍,历史称之为“吴格”。使用最鼎盛的两个时期就是南朝和明朝。

在南朝时期文学艺术论文,《子夜》、《欢闻》、《读曲》等数百首,都是这一类歌谣。其中《子夜歌》凡四十二首,半数使用了谐音双关语。如:“崎岖相怨慕,始获风云通。玉林语石阙,悲思两心同。”后两句即系谐音双关语。“玉林”、“石阙”关语为“碑”,又“碑”之谐音为“悲”;又如:“今日已欢别,合会在何时? 明灯照空局,悠然未有期。”其中“空局”关语为“棋”,取其谐音为“期”。其它诸如“春蚕易感化, 丝子已复生”(“春蚕”关“丝”谐“思”);“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芙蓉”关“莲”谐“连”)都是这一类谐音双关语。而在《读曲歌》八十九首中,几近三分之二是用了谐音双关语的。如:“打坏木栖床, 谁能坐相思? 三更书石阙,忆子夜啼碑论文格式范文。”(“三更”关“夜”,“石阙”关“碑”谐音“悲”,“书”关“提”谐音“啼”。) 又:“非欢独慊慊,侬意亦驱驱。双灯俱时尽,奈何两无由” (“双”关“两”, “灯尽”关“无油”谐“无由”)。更有谐音双关语加叹谓构成歌谣的:“奈何许,石阙生口中,衔碑不得语。”可见谐音双关语在当时的民歌中运用十分广泛。而且同一谐音双关语在多种曲调中反复出现, 某些意象关系相对固定, 比如“芙蓉”关“莲”, “方局”关“棋”“, 黄莲”关“苦”,“石阙”关“碑”等等,说明其时谐音双关语运用已经格式化,成为一种相当圆熟的歌谣语言表达方式。吴歌中之谐音双关语,体现婉转细腻的情感特征,为南方人所特有。其以喻传情,以隐寓意,曲折诡谲,扑朔迷离,听众的思绪须得拐几个弯才能真正领会其本意,是这一时期吴地歌谣的重要标识。

明代吴歌十分丰富,也喜用谐音双关语。如刘效祖《锁南枝》之“瞎虫蚁逃生,实撞着你线索。”等,然实不多见。唯近现的天启崇祯年间冯梦龙之《山歌》,谐音双关语俯拾皆是。冯系江苏吴县人,对吴格谐音双关语自然熟悉。其《山歌》十卷用吴地方言写儿女情长,成就极其伟大,是吴歌史上难得的好歌词。请看几首用谐音双关语写就的短歌:[1]

思量同你好得场,弗用媒人弗用财。丝网捉鱼眼上起,千丈绫罗梭(谐“睃”) 里来。

姐儿立在北纱窗,分付梅香去请郎,泥水匠无灰砖(谐“专”) 来等,隔窗趁火要偷光。

滔滔风急浪潮天,情哥郎扳椿要开舡。挟绢做裙郎无幅(谐“福”) ,屋檐头种菜姐无园(谐“圆”) 。

旧人

情郎一去两三春,昨日书来约道今日上我门。将刀劈破陈桃核,霎时间要见旧时仁(谐“人”) 。

值得注意的是,冯梦龙运用谐音双关语似乎更活,有的经过扩充令节奏更加活泼。如“姐道郎呀好像新笋出头再吃你逐节脱,花竹仿子绘竿多少班(《作难》)。”又:“好似黄柏皮做子酒儿,呷来腹中阴落落里介苦,生吞蟛蜞蟹爬肠(《思量》)。”另外,谐音双关语大都用在短歌中,长篇山歌如《笼灯》、《门神》等却很少见。这或许说明谐音双关语最适用于独具本色的山野短歌。

前人对此问题已经作了大量的钩沉考索的工作论文格式范文。萧涤非先生在《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将《吴声歌》中所用之谐声字概括成两大类.第一类, 同声异字以见意者, 如以上诗所引“藕”为配偶之“ 偶” , 以“ 芙蓉”为“ 夫容” , 以“ 碑”为“悲” , 以“ 题”“ 蹄”为“ 啼” , 以“ 梧”为“ 吾” , 以“ 油”为因由之“ 由” , 以“ 棋”为期会之“ 期” , 以“ 堆”为“ 涕” , 以“ 箭”为“ 见” , 以“ 篱”为“ 离” , 以“ 博”为“ 薄” , 以计谋之“ 计”为发髻之“ 髻” , 以衣裳之“ 衣”为依旧之“ 依” , 以然否之“ 然”为燃烧之“ 燃” 。第二类, 同声同字以见意者, 如以布匹之“ 匹”为匹偶之“ 匹” , 以关门之‘ 关”为关念之“ 关” , 以消融之“ 消”为消瘦之“ 消” , 以光亮之“ 亮”为见亮之“ 亮” , 以飞龙之“ 骨”为思归之“ 骨” ,以道路之“ 道”为说道之“ 道, 以结实之“ 实”为诚实之“ 实” , 以曲名之“ 散”为聚散之“ 散” , 以药名之“ 散”为聚散之“ 散” , 以曲名之“ 叹”为叹息之“ 叹” , 以曲名之“ 吟”为呻吟之“ 吟” , 以“ 风”波“ 流”水为游冶之“风流” , 以围棋之“ 著子”为相思之“ 著子” , 以故旧之“故”为本来之“ 故”等。此外, 还有以二字声音相近而谐声以见意者, 如以“星”为“ 心” , 以“ 琴”为“ 情”之类皆是[2]。王运熙先生《六朝乐府民歌》中的《论吴声西曲与谐音双关语》将谐音分成“同音异字, 同音同字,混合”三类加以论述, 同时还论述了六朝时期普遍使用谐音双关语的社会风气, 并由此上溯到《诗经》与《史记》, 论述了双音谐字的历史渊源, 颇为详尽[3]。可以说, 谐音双关语是吴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色, 已成为历代研究者的共识。

2.交际翻译理论(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由Peter Newmark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即“译者应该将原语文本的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 以其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都容易为译语读者所接受和理解的方式准确的传递出来。”在交际翻译中,译作所产生的效果应力求接近原作,力图传译出原文确切的上下文意义, 使译文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能为读者所接受。交际翻译把翻译的重点转移到原文的内容以及这些内容在译文中再现的过程和结果上来。在交际翻译中,译者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比原作更好的作品来,译者有权力纠正或改进原作的逻辑关系, 用优美的语言替代原文中晦涩的文字,去掉原文中模糊、重复和冗长之处, 修改或阐清术语。译者甚至可以更正原文中的事实错误和笔误, 将脚注中的内容添加在正文中。交际翻译以译作的读者为中心, 为那些不期待遇到阅读障碍的读者提供更通顺、清晰、合符读者语言文化习惯的译作来, 并且还能产生和原文一样的语势[4]。

3.谐音双关语的翻译

谐音双关是一种文字游戏, 利用字或词语的语音条件, 使某些字或词语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双重意义。它具有一明一暗双重涵义, 具有能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一种语言文字形式表达双重意义的功能。这种修辞格是利用词义根本不同的谐音词来构成双关, 表达两层不同的意思, 借以使语言活泼有趣, 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或借题发挥, 旁敲侧击, 收到由此及彼的效果。英语和汉语双关在格式上和修辞作用上虽然大致一样,但由于两种语言的语音不同和表达方式不同, 英语双关译成汉语或汉语双关译成英语时, 中外译者几乎都有捉襟见肘之感, 难以找到理想的翻译。但是, 笔者认为以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 可以实现谐音双关语的恰当翻译。下面以笔者曾参与编译汪榕培教授主编的《吴歌精华》(英汉对照)[5]一书中处理谐音双关语的例子来论述。

交际翻译理论认为,译者应力图传译出原文确切的上下文意义, 使译文不论是在摘要回到译作的读者这个中心上来。而《吴歌精华》(英汉对照)一书是编译给参加第27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的中外嘉宾看的,所以译文必须明白、通畅、易懂,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都能读懂,所以我们采取的翻译策略是把谐音双关语的字面意思和所隐藏的意思都翻译出来,或者是直接把谐音双关语所隐藏的意思翻译出来文学艺术论文,否则,中外读者往往会不知所云。事实证明,我们的翻译为吴歌起到了很好的挽救和宣传作用,因为吴歌已经越来越少的人知晓它了,正因为此,国家已于2006年把吴歌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来看书中几例:

例1:怜欢好情怀,移居作乡里。桐树生门前,出入见梧子。(《子夜歌》)

译文:I love my charmingsweetheart all the more/ When he moved his house to live near me. / With theTung tree by my door,/ I can see my man as well as the tree.

在这首《子夜歌》中,最后一句“出入见梧子”,“梧子”谐音“吾子”,即“女方所爱的男子”,这里我们把“梧子”(the tree)和“吾子”(myman)两层意思都翻译出来了,同时文学艺术论文,tree和第二句的最后一个词me押韵,整首诗形成abab的韵式。

例2:朝登凉台上,夕宿兰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莲子。(《子夜四时歌》)

译文:I climb the terrace when the day is bright,/ And stay beside the lakeshore for the night./ I collect lotus when the moonsheds light/ And pick the seeds, with my sweetheart in sight.

此歌中“ 芙蓉” 即“ 夫容” 的谐音, 指被女性所钟爱的男子或丈夫;“容” 是仪容的意思。“莲”谐“怜”, “莲子”即“ 怜子” , 译成口语就是“ 爱你”论文格式范文。这首歌曲显然是女子的口吻, “ 乘月采芙蓉”者, 乘月会情郎也,“夜夜得莲子”者, 即每个晚上都有得到同你相爱的机会,这两句其实是一样的意思。在翻译这首诗时,我们同样把它的两层意思lotus和my sweetheart都译出来了。

例3:思量同你好得场,弗用媒人弗用财。丝网捉鱼眼上起,千丈绫罗梭里来。(《山歌·睃》)

译文:If I’d like to getalong with you, / Neither matchmaker nor gifts I need. / As fish won’t escapefrom the mesh, / So you won’t escape from my eyes. / As satin comes from theshuttle, / So love comes from the first sight.

在此歌中,“丝”、“思”谐音,“眼”双关“网眼与人眼”;“梭”谐“睃”,又与前文“眼”相呼应。冯梦龙有赞语道:“眼上起,梭里来文学艺术论文,谐音双关语最妙,俗所谓双关二意体也。”此诗原文只有四行,但译文却有六行,因为我们把最后两句所隐藏的谐音双关语也译出来了。因为译文的读者是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客人,如果只是直译成Fish won’t escape from the mesh, / Andsatin comes from the shuttle,他们可能不知所云。

例4:情哥郎春天去子不觉咦立冬,/风花雪月一年空。/姐道:“郎呀,你好像浮麦牵来难见面,/厚纸糊窗弗透风。”(《久别》)

译文:In spring, you left andwinter is now here; / In vain I’ve missed you for the whole year. / “It’s hardto see you just like getting flour from husk; / There’s not a bit of news fromyou,” I’ll say to my dear.

在这首《久别》中,最后一句“厚纸糊窗弗透风”意即“没有情哥郎的任何消息”,所以我们直接把这句背后的谐音双关语翻译出来There’s not a bit of news from you文学艺术论文,让读者一目了然。

4. 结语

总之,谐音双关语是吴歌最重要的表现手法及艺术特色, 是由“谐言”和“关语”构成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这在吴歌中运用得相当普遍。但是在把吴歌翻译成英语的过程中,这种谐音双关语给翻译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最后我们根据Peter Newmark所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原则:“译者应力图传译出原文确切的上下文意义, 使译文不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语言形式上都能为读者所接受;并以译作的读者为中心, 为那些不期待遇到阅读障碍的读者提供更通顺、清晰、合符读者语言文化习惯的译作来。”而我们编译《吴歌精华》(英汉对照)一书是给参加第27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的中外嘉宾看的,所以译文必须明白、通畅、易懂,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读者都能读懂,所以我们采取的翻译策略是把谐音双关语的字面意思和所隐藏的意思都翻译出来,或者是直接把谐音双关语所隐藏的意思翻译出来。事实证明,我们的翻译为吴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梦龙等.明清民歌时调集[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2]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3]王运熙.六朝乐府民歌[M].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

[4]Peter Newma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62.

[5]汪榕培等.《吴歌精华》(英汉对照)[M]. 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03.

短歌行的翻译篇9

新的一天

来吧,男孩;来吧,女孩

在这个疯狂疯狂的世界

你就是钻石,你是宝

我们一起创造未来

就是现在

醒过来,慢下来

什么事情都不理睬

深呼吸,长吐气

不要忘记活下去,寻找梦的足迹

这一切有什么意义?

似乎我们毫不在意

谁走红,谁失落

谁在颠倒对与错?

在今晚,就明日

光阴转眼就流逝,你快要过时

走在最后不嫌迟

竞争追求毫无价值

来吧,男孩;来吧,女孩

在这个疯狂疯狂的世界

你就是钻石,你是宝

我们一起创造未来

来吧,女孩;来吧,男孩

你选择的未来,别徘徊

一起呐喊,尽情开怀

我们一起创造未来

就是现在

向左转,向右转

决定前要看一看

功名和利禄,全部是枉然

赢得胜利不算完

好运不在很麻烦

你无处可去

今天我们要把天地换

来吧,男孩

我们一起创造未来

(最佳译者:浙江衢州 汪子夏;

优秀译者:内蒙古乌兰浩特 张钊玮)

译文点评

译“词”像“词”

一直以来我习惯把英语歌词当做“诗歌”来译。之前我与大家分享了如何通过英语歌词学单词、学语法、学分析结构能力、学翻译,甚至还将英语诗歌中分行、分节、节奏、韵律等常识告诉大家。如今仔细想来,这样做,一半是对,一半却是错!错在哪儿?错在“歌词”的“词”这个字,因为“诗”和“词”是不一样的。

叶嘉莹先生在《唐宋词十七讲》里把“诗”和“词”的区别分析得十分透彻。她认为,与“诗”(古体诗)相比,“词”更美。诗歌形式整齐,最短的是四个字一句,后来“沿用的诗歌的格律,或者五言,或者七言,而且有平仄的格律。五言诗通篇是五个字一句,七言诗通篇是七个字一句。词呢,有个别名,叫做长短句”。她进一步指出,“词是比诗更多变化,更精微的,更纤巧的,更曲折的。”

叶先生曾把中国最早的文人诗客写的词集《花间集》译为The Collection of Songs Among the Flowers。叶先生将“词”妙译为song,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在翻译英语歌词时,不要太注重“诗”的整齐形式,而要像“词”一样参差不一,要“精微”,要“纤巧”,要“曲折”。

要“精微”

通常来说,歌词表达的就是一种“精微”的情感,所以在翻译时要注重细节,要尽可能一丝不苟地传达出原文中的微妙之处。

“New Tomorrow”这首歌从整体结构看,第一节的节奏比较平缓,而第二节和第三节节奏明显加快。第二节快节奏的叙述让我们反思What it all means (这一切有什么意义),反思的结果是It's like we don't care (似乎我们毫不在意);第三节则告诉男孩女孩们这是a race to nowhere (一场没有目标的竞赛)。此处暗指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追求、我们的梦想,告诉我们不要追求一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否则我们就会没有目标,失去方向。整体来看,歌词形式非常整齐,音节短促有力,因此,在翻译时要注意这样的细节,做到文律相配。

比如,第二节中Wake up, slow down/Breathe in, breathe out两句歌词看起来很简单,但译起来却并不容易。有的同学把Wake up, slow down译成“醒过来,放慢脚步”,意思虽无误,但无法与旋律相配。相比较来说,内蒙古张钊玮同学的译文“思想觉悟,思维放松/深深呼吸,静静思考”更好些,节奏感也更强一些。第三节中的Who's hot, who's not/Tonight, tomorrow在翻译时,与第二节采取的策略完全一致。相对来说,浙江汪子夏同学的译文“谁走红,谁失落/今晚,明日”与英文歌词的旋律较为相配。

要“纤巧”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纤巧以弄思,浅察以炫辞”之说。这里的“纤巧”,是指艺术风格上的小巧。或许叶嘉莹先生对词“纤巧”的评价也在此意。不过,笔者认为歌词翻译中的“纤巧”还应指“巧思与妙想”。

“New Tomorrow”这首歌,我是先看的歌词,后听的音乐。歌词第一句Come on boys, come on girls让我立刻想起歌手韩红的“来吧来吧来吧/一起舞蹈/什么烦恼可以将我打扰/来吧来吧来吧/多么逍遥/歌声悠扬哦深情荡漾”。在读到You're the diamonds, you're the pearls时,脑海中竟然跳出S.H.E的“你是电,你是光”。所以,在翻译You're the diamonds, you're the pearls时,我千方百计想要找与“钻石”、“珍珠”押韵的词,然而却不得,于是干脆舍弃。中文歌词不押韵的现象很多,但依旧不影响歌曲的旋律和节奏,那么翻译英文歌词也不必非得句句押韵。所以,我尽量配合英语歌词的节奏,把这一节歌词译为:“来吧,男孩;来吧,女孩/在这个疯狂疯狂的世界/你就是钻石,你是宝/我们一起创造未来/就是现在。”

要“曲折”

这里的“曲折”是指表情达意上的曲折婉转。英语和汉语的文化不同,如果太过直译就会显得生硬。谁都会觉得milky way译成“银河”比“牛奶路”要好。所以,在翻译时可先考虑直译,如果直译不太通顺时,则要学会变通。

短歌行的翻译篇10

关键词: 目的论 字幕 翻译

字幕是连接外国电影与非母语观众的桥梁。字幕翻译和普通文学翻译的不同之处在于,字幕与图像、声音同时进行。翻译者必须综合考虑影片效果,用最简单的文字,阐释稍纵即逝的画面。英语作为受众范围最广的外语,在字幕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关于日语字幕翻译方面的研究尚有大片空白。

一、字幕翻译的现状

CNKI上有部分关于日本片名方面的论文。比如张瑜璇、龙芳的《从跨文化交际看日本动漫标题的翻译――以宫崎骏的动漫为研究对象》,从片名形式的角度,把标题翻译为完全对成型、完全不对称型、不完全对成型。作者从宣传、商业、观众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戴丽娜的《日本动漫「ドラえもん中文译名所体现的翻译策略》、韩雯的《试论日本动漫片名的汉译方式》,以本国文化为基准,分为归化、异化两大类。文章最大的亮点在于作者将动漫片名分类为“信息价值原则、文化价值原则、审美价值原则、商业价值原则”。

韩雯的《试论日本动漫片名的汉译方式》比较了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地区及香港地区的片名翻译,讨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译本。结论指出台湾、香港的译文相比中国内地译文,更加重视译本的商业价值。

可见,在标题方面已有人进行了研究。他们虽然没有涉及字幕翻译,但笔者从他们的论述当中得到启发。笔者通过对字幕标准进行研究,了解到日本已经有了自己的行业规范,即字幕一行大概13~14字,最多两行。

二、字幕的目的与特点

字幕是台词的浓缩,在不破坏原作声音的前提下带给非母语观众异国文化的感受。字幕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内容上以人物对话为主,贴近生活。

2.字幕根据受众不同而不同,有面向儿童的字幕,也有面向成人的字幕。

3.制作字幕时,必须考虑到观众的视听感受。

4.字幕有字数限制,字幕不得对观赏产生影响,内容易懂、长短合适。

三、翻译理论

严复曾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奈达提出了著名的“功能对等”,“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但笔者认为对于字幕翻译,这个相对特殊的形式而言,德国弗米尔提出的“目的论”更加适合,它对译文的解放更加彻底。

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翻译行为(translational action),译者被视为翻译行为的专家,对所承担的任务及译文的定稿负责。像其他任何行为一样,也受翻译目的的支配。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看做是一种行为。在这一理论框架中,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因素是译文预期的接受者,他们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和交际需求。每一个翻译都指向一定的受众,因此翻译是在“目的语情景中为某种目的及目的受众而产生的语篇”。

四、理论应用

根据目的论的原则,制作翻译评价表格。符合目的性为A,合理性为B,忠实性C。忠实性C又细分为内容、形式、效果。最后一项为综合评价,满分为ABC3。

以《漆黑的追踪者》中的歌曲为例:

原文:カラス なぜ泣くの カラスは山に

译文:乌鸦啊 为什么歌唱 因为在那高山上

这首日本童谣“七子之歌”由野口雨清作词,本居长世作曲,被世人广为传唱。所以在翻译诗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歌曲给人的感觉和形式。“泣く”翻译为“歌唱”,“山”翻译为“高山”,这是一种诗歌化的表现。不仅如此,歌曲的韵律也得到了保存。日语原文字数的“三、五、七”翻译成中文,字数没有变化,这也使得这首歌的译文能够延续原文的旋律。该译文传达了歌曲的意境,语句也很合理,只是在忠实性的内容方面稍有发挥。所以笔者认为此译文综合评分为ABC2。当然,为了避免打分的主观性太强,建议以问卷调查形式,让更多影视观众评判,最终得到一个较为有说服力的综合评分。

シ`タ:わあ きれい。

好美哦!(「天空の城ラピュタ)

ド`ラ`の息子:やれやれ 娘を金で婴盲郡韦い。

你不是把那小姑娘卖了吧

婆婆:でもまあ 良くここまでやってきたよ

你能够来到这儿也很了不起呢(「千と千い紊耠Lし)

观察以上例句可见,影视作品的对话当中,有很多接续词、语气词等出现。在字幕翻译当中,常常将其省略。这也是字幕翻译的一大特点,更是目的性运用的突出表现。删去本身意义不大的词语,同时考虑到字幕字数的限制,便于观赏。

参考文献:

[1]戴丽娜.日本动漫「ドラえもん中文译名所体现的翻译策略[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