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物的诗句十篇

时间:2023-04-12 13:30:50

带动物的诗句

带动物的诗句篇1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前言】

《齐安郡中偶题二首》是唐代诗人杜牧的组诗作品。这是两首秋景诗。第一首诗写秋日暮景,通过落日烟柳之景,绿荷西风之状,组合成一幅意象清幽,情思蕴结的图画,并经过诗人的艺术剪裁和点染,把在秋风乍起、日已偏西时溪桥上、柳岸边、荷池中的景物组成的画意与诗情完美地融为一体。

【注释】

⑴齐安:今湖北省黄冈黄州一带。

⑵两竿:这里形容落日有两竹竿高。

⑶相倚:形容荷叶密密层层地依偎在一起。

【翻译】

诗人既在写景之时“随物以宛转”,刻画入微地曲尽风荷的形态、动态;又在感物之际“与心而徘徊”(同上),别有所会地写出风荷的神态、情态。当然,风荷原本无情,不应有恨。风荷之恨是从诗人的心目中呈现的。

【鉴赏】

诗的首句“两竿落日溪桥上”,点明时间和地点。时间是“两竿落日”,则既非在红日高照之下,也非在暮色苍茫之中。在读者眼前展开的这幅画中的光线和亮度是柔和宜目的。地点是“溪桥上”,则说明诗人行吟之际,既非漫步岸边,也非泛舟溪面,这为后三句远眺岸上柳影、俯视水上绿荷定了方位。

诗的次句“半缕轻烟柳影中”,写从溪桥上所见的岸柳含烟之景。诗人的观察极其细微,用词也极其精确。这一句中的“半缕轻烟”与上句中的“两竿落日”,不仅在字面上属对工整,而且在理路上有其内在联系。正因日已西斜,望中的岸柳才会含烟;又因落日究竟还有两竿之高,就不可能是朦胧弥漫的一片浓烟,只可能是若有若无的“半缕轻烟”;而且,这“半缕轻烟”不可能浮现在日光照到之处,只可能飘荡在“柳影”笼罩之中。

这前两句诗纯写景物,但从诗人所选中的落日、烟柳之景,令人感到:画面的景色不是那么明快,而是略带暗淡的;诗篇的情调不是那么开朗,而是略带感伤的。这是为引逗出下半首的绿荷之“恨”而安排的合色的环境气氛。

诗的三、四两句“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写从溪桥上所见的荷叶受风之状。这两句诗,除以问语“多少”两字领起,使诗句呈现与所写内容相表里的风神摇曳之美外,上句用“相倚”两字托出了青盖亭亭、簇拥在水面上的形态,而下句则在“回首”前用了“一时”两字,传神入妙地摄取了阵风吹来、满溪荷叶随风翻转这一刹那间的动态。在古典诗词中,可以摘举不少写风荷的句子,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周邦彦《苏幕遮》词“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几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称赞这几句词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而如果只取其一点来比较,应当说,杜牧的这两句诗把风荷的形态写得更为飞动,不仅笔下传神,而且字里含情。

带动物的诗句篇2

1 用诗引入 激发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用古诗引入新课,能设置悬念,会让学生在无意中产生疑问。例如学习光的反射时,我问学生;“著名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包含怎样的物理知识呢?”学生感到新奇,有一种迫切想弄明白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便积极投入学习。经过探究分析同学们终于明白,诗句所包含的为光的反射现象。因为庐山层峦叠嶂,处在不同位置,就有不同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就看到千姿百态的庐山美景。可见,用古诗引入能顺利地把学生带进物理乐园、融入物理意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内驱力。

2 以诗激趣 增进理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如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帮助理解教学内容,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如学习机械能时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机械能概念的理解与掌握,我以诗激趣,选用了“黄河远上白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佳句。因为前一句形象表明黄河水蕴藏着巨大的重力势能,后一句则生动描述了奔腾不息的长江水蕴含着丰富的动能。而在学习机械能的相互转化时,又列举“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名句,让学生联想“银河”从“九天”“直下”的壮观美景,感悟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这样他们在欣赏诗句意境的同时掌握了相关的物理知识,看到了古诗中的物理价值,感受物理带给他们的快乐与趣味,使他们在求知与兴趣的碰撞中保持昂扬的学习锐气,达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目的。

3 选诗练习 重视应用

物体运动状况的描述取决于参照物,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状态有所不同,学生对此易出错误。实践发现若只是单纯的强调概念,学生不易理解,而且这样的指令性做法,只能使他们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效果不佳。对此我引导学生通过判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运动物体和参照物进行练习。经过启发同学们便顺利找出前一句参照物是“孤帆”,运动物体是“青山”。而后一句参照物是“两岸”运动物体是“孤帆”。由此可见;选用诗句作练习,不仅能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而且使所学知识得到了运用与巩固,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贴近生活 走向物理

扩散现象是自然界中很普遍的现象之一,但分子运动比较抽象,给学习带来了困难,学生对此容易产生畏惧心理。使用传统方法去讲解,学生难免有单调乏味之感。于是我利用“花气袭人知骤暖,雀声穿树喜新惊”的佳句;引导学生运用分子动理论进行分析。原来气温骤升,使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运动加快,其香味被人闻到了,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剧烈。通过这样的实例,学生觉得分子运动并不抽象了,认识到物理就在身边,自然现象中就包含丰富的物理知识,这种做法突破了传统学习中的封闭状态,打开了自然界与物理间的通道,为更好地学习物理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5 综合分析 培养能力

带动物的诗句篇3

原头火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

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

地形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

冲人决起百余尺,红翎白镞随倾斜。

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离披马前堕。

【前言】

《雉带箭》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主要写将军射猎的场面。全诗十句,除“雉惊弓满劲箭加”一句正面描写射雉以外,其他均从不同角度的侧面烘托,巧妙地暗示将军的射技,体现了作者善于捕捉艺术形象来描述客观事物的艺术手法,历来被学者当作研究韩诗的范例。

【注释】

⑴火:猎火。

⑵鹰:猎鹰。出复没:一本作“伏欲没”。

⑶盘马:骑马盘旋不进。

⑷“地形”二句:描绘狩猎的过程,用曹植《七启》“人稠网密,地逼势胁”句意。

⑸翎:箭羽。镞:箭头。

⑹五色:雉的羽毛。

【翻译】

原野上火光冲天 ,火势盛大,野雉被猎火驱出草木丛,一见猎鹰,又吓得急忙躲藏起来。将军想当众表演自己的神功巧技,故而,骑马盘旋不进,拉满劲弓,却并不轻易发箭。野雉受惊而飞,蓄满待发的弓箭也同时射出,野雉应声而中。那只受伤的野雉带着箭冲着人高高地飞起,一番挣扎之后,终于精疲力尽,染血的羽毛和雪亮的箭镞随着倾斜而下。将军仰天大笑,把射中的有着五色羽毛野雉挂在马前,随行军吏都来向他祝贺。

【鉴赏】

此诗虽仅寥寥十句,但写得波澜起伏,神采飞动。此诗不仅以最经济的手法分合交错地描写了射者、射技、观射者和被射物,而且暗示了诗人的“诗法”,即査晚晴所谓“以留取势,以快取胜”。宋代苏轼非常喜爱这诗,亲自用大字书写,以为妙绝。评论韩诗的人,多以这首诗作为韩诗的范例之一。

首句写猎场的情境:原野上猎火熊熊燃烧,四周围静悄悄的。一个“静”字,传出画面之神,烘托猎前肃穆的气氛,由此可以想见从猎人员屏气静息,全神贯注地伫伺猎物的情态。这是猎射前的静态,与下文猎射时和猎射后的动态,成强烈的对照。次句把读者注意引向猎射的对象雉鸡,笔墨简捷精炼,衔接自然紧密。野雉被猎火驱出草木丛,一见猎鹰,吓得急忙又躲藏起来。“出复没”三字形容逼肖,活现出野雉惊惶逃窜的窘态,与下边“惜不发”呼应。阁本李谢校改作“伏欲没”,就索然无味了。两句是猎射前的情景。

三、四句转入猎射,写将军的心理活动和猎射时的风度、神采。将军出猎自然不是单纯为了觅取野味,而是要显示自己的神功巧技。所以,他骑马盘旋不进,拉满强劲的弓,又舍不得轻易发箭。近人程学恂《韩诗臆说》评道:“二句写射之妙处,全在未射时,是能于空际得神。”所谓空际得神,就是不在实处作穷形极相之语。诗人不写将军如何勇猛敢决,也不写他如何纵横驰骤,呼鹰嗾犬,白羽交飞,围场中惯见的情景全部略去不提,而只选取了“盘马弯弓”这一特定的镜头,以突出将军矜持、自信、踌躇满志的神态。这里的巧,不仅指射技的精巧,更主要的是写人的智谋,写将军运筹的巧妙。这位将军不专恃武功取胜,他盘马弯弓,审情度势,选择着最能表现自己精湛射技的时机。他要像汉朝飞将军李广那样,“度不中不发,发必应弦而倒”,要一举使众人折服。一位有血有肉、有着鲜明性格特征的将军形象,便显现在读者眼前。两句笔势顿挫,用意精深。

接着两句写“巧”。野雉隐没之处,地势渐渐狭窄,野雉处于“人稠网密,地迫势胁”(曹植《七启》)的窘境,要继续窜伏已不可能;观猎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饶有兴味地观赏将军猎射。这是将军一显身手的时机。正当野雉受惊乍飞的一刹那,将军从容地引满弓,“嗖”的一声,强有力的箭,迅猛而准确地命中雉鸡。“雉惊弓满箭加”,一“惊”一“满”一“劲”一“加”,紧凑简练,干脆有力,“巧”字之意于此全出。

带动物的诗句篇4

中国古代的四言、五言和七言近体诗都是从汉乐府民歌中演变而来的。古代民歌是诗、舞和乐三者合一的语言艺术。这种民歌的音乐性就像舞蹈具有强烈的节拍感。除此之外,它的语言大都采用民间口语和俗语形式,而且句与句之间语义连贯,每句的字数也不确定。所以这种诗歌在音韵上显得非常自然流畅,甚至可以用来咏唱。

相比之下,中国古代的诗歌虽然是从民歌发展而来,但它在音乐方面却发展得非常成熟,可谓“万法必该”。这就说,中国古代诗歌不但保留了民歌的音乐性,而且还发展出了格律和对偶等音乐形式。但中国诗歌发展到北宋,却发生了很大的改革,这时出现了以欧阳修和苏轼为代表的“以文为诗”的作诗理论。这种作诗理论主张以赋和散文句法和章法入诗,即消除了语法词汇上的对偶、骈偶、重复和叠韵等音乐形式,从而大大消除了音乐性对诗歌和作者的束缚,使诗歌创作更能表现诗人的内心世界。在此文作者要讨论的是,古人“以文为诗”的作诗理论虽然消除了对偶等音乐性对作诗的束缚,但这种作诗方法并未彻底消除古代诗词中的音乐。其表现列举三方面如下:

第一,押韵仍在。在古代“以文为诗”的作家中,无论欧阳修还是苏轼等,在他们所创作的全部诗词中,每一首诗都保留了押韵,即每一诗联的最后一字都押相同的韵母。就连韩愈最具散文性的代表诗作《嗟哉董生行》和《月蚀诗效玉川子作》,也保留了押韵,如前诗押“丰”与“中”和“书”与“鱼”韵母。后诗押“东”,“虫”、"凶"、“雄”等韵母。正是押韵的存在,可以这样肯定:中国古代的诗词艺术都是带音乐的文学艺术,而且这种音乐都是从语言的外在形式而带来的。

第二,格律尚存。中国古代乃至现当代的诗词都属于格律诗词。自从唐代使诗词的格律完备之后,这种音乐形式在诗词中一直保存至今。不用说音律精准的诗词是格律诗,就连那些自明是“以文为诗”的作品也属于格律诗。他们如唐代的鼻祖韩愈,宋代的欧阳修和苏轼,乃至南宋的陆游和范成大等,他们的律诗、绝句和古风作品都属于格律诗。因为从他们的作品中随意抽取一件作品分析,就可以发现它们的诗句虽然去除了对偶等音乐性从而更散文化了,但仍然保留了格律。就连韩愈最具散文性的代表诗作如《山石》、《忽忽》、《南山》和《操琴》等也是有格律的,如《操琴》多采用六朝骈体文四字句式,而且多处重复虚词“兮”。就连改革动作较大的苏轼,在格律方面,他虽然使用了较多的“拗句”,如“君知此意不可忘,慎勿苦爱高官职。”(《辛丑11月19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勿”与“爱”虽然违背了平仄相对的原则,但从整联诗看,格律还是相对称的。苏轼的一些诗歌有的诗联两句虽不合律,但仍保留“单句合律”。在苏轼的诗中,这样的诗句改革比较多,但他的诗词从整体上看仍然属于格律类。苏轼最具散文性的代表诗作是《王维吴道子画》、《读孟郊诗》、《书王主簿所画折枝》和《百步洪》等,但今人学者胡国瑞评其第一首诗“全诗的韵调具有优美的节奏感。”“而全篇四节,波浪起伏,如曼音促节,递相转换”,“整个形成谐美的旋律”。而后三首诗虽然有一两句诗破坏了平仄关系,但多数诗联仍然保留了格律关系。正如我国当代文学理论家张炯和邓绍基所指出的:苏轼的七律“在格律上具有刘禹锡、白居易的流丽圆转”。据当代学者朱靖华的研究指出:“苏轼善于在古诗中纯熟地运用散句,并能做到妥贴自然。如《游金山寺》大量使用单行散句(即一句一景,移步换景),却又出色地表现出诗歌的韵律之美。”从总体上看,古代以文为诗之作品,虽然有少数作品采用了散文字法和句法,但大部分作品仍然存在格律这种音乐形式。

第三,民歌风味犹然。在欧阳修和苏轼那里,作诗虽然破除了对偶和骈句等音乐因素,但他们为了防止诗歌遁入“无诗味”的尴尬境地,因此他们在诗中仍然保留了民歌风味,自觉利用民歌技法创作诗词。关于这一点,可用古、现代许多理论名家对他们诗歌的评价来证实。清代学者方东树对欧阳修诗歌的评价是:“情韵幽折,往返咏唱,令人低回欲绝。一唱三叹,而有遗音,如啖橄榄,时有余味。”(《昭昧詹言》)当今学者衣殿臣编有《欧阳修诗词选》,他对其《晚泊岳阳》一诗这样评价:“语句重复中又有参差,语言清新,富有流动性,具有民歌色彩。”苏轼的诗也是如此,作为诗味的一种补偿,他的一些诗歌民歌味十分浓厚。今人学者张志岳评其《雨中游天竺灵感观音院》诗“语言通俗,韵调和谐,很有民歌风味。”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诗歌也是如此。无论陆游、杨万里、范成大还是尤袤,他们的诗虽然都是来源于江西诗派,但自从吕本中提倡“活法”作诗理论后,他们四人作诗的方法就融入了苏轼的“无意”为诗理论,他们创作诗歌也遵从“以文为诗”之原则。尽管如此,在他们的诗歌中仍然采用了民歌手法。现代学者候剑和陈光荣评杨万里《池口移舟入江,再泊埋头潘家湾,阻风不至》诗“写得平易流畅,颇有民歌风味。”而他们评范成大的诗“并融田园诗与新乐府诗于一炉。”无论新乐府还是汉乐府都是民歌。虽然有人认为,以上作家的诗歌存在民歌味只是个别现象,但不能以此否认其存在。

“以文为诗”作为一种重要的诗歌创作理论,它不仅在古代为中国文豪所重视,在今天它也应为我们所重视。但我们不能只继承而忘了发展,今天如何发展这种创作理论呢?作者认为,发展这种创作理论至少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废除诗词中的格律因素,格律是诗词中最重要的音乐性,因此只要废除格律,就能大大推进诗词创作散文化。二是废除诗词中的押韵,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贯彻“以文为诗”的创作原则。而贯彻以上两项改革,就能使诗词真正散文化。三是是废除诗词中的民歌风味,从而使诗词摆脱民间庸俗气质,走向高雅纯正的诗歌队伍。另一方面,现代诗词作为纯诗,它不能没有音乐性,要做到这点,现代诗词只能来自诗人内心的音乐性,这就是生命节律,所以,它只能借鉴现代诗歌的创作方法。

2013.9.26

何为意象诗词

何为意象诗?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学理论。按照理论界的观点,意象诗在中国古代就已经产生,如南朝梁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就指出,作诗要“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在明清以后,所谓意象文学专指借助具体外物,用比兴手法所表达的作者情思。在我国上世纪90年代初,诗歌界针对纯粹诗歌理论进行了探讨,指出纯诗必须使诗歌的每个句子都带有物象;相反,如果某个诗句不带有物象,它就是伪诗,这就是纯诗理论。随着这个理论的建立,人们对意象诗的认识也提高到了新的高度。

所谓“意象”就是要正确处理文学中的“意”与“象”的关系,也就是要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我们知道,在诗歌中,“意”与“象”的结合有三种形式,这就是:一,“意”在“象”中;二,“象”在“意”中;三,“意”与“象”紧密融合。按照诗歌界的看法,按照前两种意象关系创作的诗歌都不是意象诗歌,唯有按照第三种意象关系所创作的诗歌才是意象诗歌。举例说明:第一种关系只写客观,如下面的《旁晚》诗:“燕剪山溪月,小桥影卧波。轻烟随岸淡,静夜涌天河。”诗中只有景物的罗列,看不到作者的半点主观经验,这种诗很难表达或传达人的内心世界。第二种关系只写主观,如下面的《咏鉴真和尚》诗:“华夏奇人一鉴真,六蹈沧海志坚贞。扶桑识得僧情意,愿缔和平到永恒。”诗中只有一个“沧海”意象,其余都是主观心理描写。这样的诗因为意象少,它超越了古人所说的“圣人立像以尽义”的教导。唯有第三种关系才能把“意”与“象”完全结合起来。如下面的《淡怀》诗:“道出潇湘北,秦川又几山?看云浮远意,莅水叹衰颜。社鼠犹空盛,城狐却自返。秋霜谁治冷,况复在冰间。”在这首诗中,主观与客观相间杂出,水乳交融,使人窥象则知意,探情乃得象。“象”与“意”互为表里和生动。所以说,只有意象诗才是最好的诗。应指出,所谓意象诗歌指不仅在诗中的每个句子都必须包含形像,而且要做到意象交融合一。有两本现当代的重要诗词:第一本是钱理群和袁木良编选的《20世纪诗词注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二本是张玉峰主编的《中华当代诗词艺术选粹》内蒙古出版社2002年)。作者从15727首左右的优秀诗词作品中随机抽读217首,发现符合第一种关系的诗词有122首,占总数的56.2%。符合第二种关系的诗词有82首,占总数的37.8%。符合第三种关系的诗词只有13首,只占总数的6%。这个分析说明:中国现当代诗词大部分属于表达主观思想感情的作品,而且它们大都是通过“触景生情”或“借象抒情”的方式来实现。但在诗词理论界,由于长期没有引进纯诗理论,致使诗词中的“景”与“情”,“象”与“情”往往是分离的。其表现在:用很多诗句描写景物,只有一两句写主观;或用很多诗句写主观,只有一两句包含景物。

下面用现代意象新理论来大致分析我国古今诗歌的性质:有人认为,我国宋代的诗歌大都属于叙事议论类,而且有很好的形像,因此应归属意象诗歌。作者认为这种观点太粗疏,因为它不合现代意象诗歌理论。宋代诗歌虽然大多属于叙事议论之作,但它们在处理客观与主观的关系时会走极端,要么只写客观,要么只写主观,主客观不能完全统一。下面以苏轼的一首绝句为例说明之,这首诗是:“佛灯渐暗饥鼠出,山雨忽来修竹鸣。知是何人旧诗句,已应知成此时情。”在这首诗中,上联全写客观,下联全写主观,主客观不能完全统一。由此可以管窥宋代诗歌不能算作意象诗歌。我国在上世纪7、8十年代崛起的朦胧诗歌是意象诗歌,它是在吸取西方英美20世纪初创立的意象派诗歌的营养后升起的。西方意象派诗歌强调用客观准确的意象代替主观的情绪发泄,而意象的建立是通过直观思维来实现的。但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统治中国诗坛,中国现代诗歌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偏离了意象诗歌理论,这就说中国的新生代(或称第三代)诗歌并非是意象诗歌。这是行家的观点,这也是中国现代诗歌的现状。那么现当代中国的诗词的现状又是什么呢?或者说,现当代中国的诗词是否出现过意象之作品呢?这个回答从总体上看是否定的。

我们知道,现当代诗词按照其题材可分成叙事、议论、写物、写景和抒情四大类。下面分别举例说明之:在叙述、写物和议论诗词中,杨绳(1928年生于浙江)有《述怀》诗一首:“今岁居然六八翁,前尘犹记未朦胧。人人有本经难念,事事全凭勤后工。商贾或能成大款,诗词原不属雕虫。老夫没有铮铮骨,也不孔方尊为兄。”`这是一首叙事诗,在这首诗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和事物的出现都是非常有序的,而且没有更多的物象。再看叶丽华(女,1975年生于湖北)之《思乡》诗:“木落花零气候寒,蛙声叠起水随欢。点灯待月扶栏久,正是红螺梦已残。”在这首叙事诗中,各种物象的安排是由时间作牵引的,第一联点明作者“思乡”发生的大时间是在秋冬节节,第二联写作者“思乡”的具体时间在某日晚上。在过去的叙事诗中,物象一般都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安排,而且物象的运动都是单向的,所以它们不能是意象诗歌。再看方于荣(1927年生于安徽)之《随感》诗:“我老身虽瘦,心如磐石坚。平生无愧疚,坦荡度余年。”这是一首议论诗词,但在这首诗中却无一个物象,再看陈万堂(1916年生于海南)之《咏月》诗,它是一首论事诗词:“不分南北与西东,万古青光一样同。若使人心如此月,何愁世事不公平。”第一辆是记事,第二联是议论。在这首诗中,只有第2、3两句包含物象,其余都不包含物象。所以它们也不能说是意象诗。再看丘金诚(1929年生于马来西亚)之《梅赞》诗:“信风吹醉小山梅,地北天南次第开。非爱沽名争早发,乐为人世报春来。”这是一首咏物诗,在这首诗中只有一个物象“信风”,所以他也不是意象诗歌。

最后谈抒情诗,抒情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抒情,二是间接抒情。前者指不借助外物直接抒发心中感情,后者抒情必须借助外景或物象。应当肯定,中国几千年的诗歌史,只存在意境诗歌,而不存在意象诗歌。中国唐朝的抒情诗歌大都属于意境诗,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中国现当代的抒情诗歌也大都属于意境诗。对于后者可用例子说明,有一位叫徐继荣的诗人写有一首《春到山村》诗词发表在2008年12月第四期《诗词百家》杂志上,现录于后:“连天瑞霭化甘霖,万水千山喜润浸。沃野黄牛奋蹄乐,一犁膏雨一犁金。”这是一首写春到山乡的写景抒情诗词,在这首诗中,物象的空间关系是非常有序的。第一句写天上之云,第二句写地上山水,第三句写田野,第四句写犁耕。整个诗词的物象其排列顺序是:第一联从高处到低处,第二联从远处到近处。这样的诗词显然是意境诗,因为读者不仅从诗中看到了美丽的画境,还看到了作者对山乡的赞美之情。再看李金香(1945年生于河南)之《塞外归乡》诗:“朝辞迪化紫云间,万里中州即日还。两眼金风关不住,飞蜓一气下邙山。”这同样诗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中的景物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来排列的。即按照作者早上出发,一日之中所经过的时间把路上的景物串联起来,因此景物的罗列也是有序的,所以它不是意象诗。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现当代诗词的总现状虽然有个别是意象诗,但从总体上看不是意象诗。

带动物的诗句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古诗文 诵读 句子结构 审美能力

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是“字字落实”的教法,翻译和语法的讲解便成了古诗文教学的两大支柱。老师只顾“填”,学生又怎能对学习古诗文产生兴趣呢?新《课程》强调的是注重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古诗文时,必须改变教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的热情,进而使学生学习古诗文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一种负担。

与现代文不同的是古诗文的知识框架要明朗些,知识点要清晰些。因此,我们抓住古诗文的这些特点进行古诗文教学,就能交给学生一把开启古诗文阅读的钥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将会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古诗文,真正走进古诗文的情境之中。

一、以诵读为基本

吟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古诗文语感的重要途径,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千百年来的真理。所以我们要注重课堂上古诗文的反复诵读,让学生“入乎其内”,自由地诵读,读出古诗文的原汁原味来。诵读时还要能够把握住节奏诵读,只有节奏读准了,对文意才可能理解,否则就混乱不清了。

况且古诗文比较讲究韵律,具有音韵美的特点,读来琅琅上口。诵读的过程也是体味古诗文之美的过程,在这个审美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地达到审美的愉悦,从而疏通文意。

当然教师要交给学生诵读的技巧,指导学生会诵读,可按照初读、赏读、美读三个层次来由易到难诵读古诗文,如教授《滕王阁序》一文时,先让学生结合配乐朗诵,初读课文,带学生进入一种情境,在诵读中解决字音、字形、字义等基本问题,激发诵读热情。再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感情赏读课文,让学生品味语意。最后在赏析中加以美读,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读出来,读出一种气势来。这样,学生在整个诵读过程中思维始终是活动的,对文章的理解速度和深度就大大加快、加深。

诵读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教师要鼓励学生敢读,多读。同时要指导学生养成读与思、读与品、读与写相结合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古诗文、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写作水平。

二、以分析句子结构为抓手

句子结构简而言之就是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句式结构就是能够判定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特别是主、谓、宾三大主干成分。通过分析句式结构,去理解古诗文中较为繁杂的古诗文句子。而且在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教法是填鸭式的,学生死记硬背,往往是暂时记得,久而久之便忘却了。通过分析句式结构能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经久不衰。例如,词类活用现象是古诗文学习中比较复杂的,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判定那个字活用,怎么活用。《鸿门宴》中“项伯素善留侯张良”一句,我们分析得知:主语为“项伯”,宾语为“张良”,“留侯”为官职,那么它就缺少谓语,而“善”为形容词,但它处在了谓语位置了,那么它就必须活用,得出“善”字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为“交好”之意。

教给学生技巧的同时,教师要敢于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动手去学习、整理字音、重点词义、通假字、成语、难句翻译等,养成随时积累文言现象的好习惯。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习惯,又科学地训练了学习技能。

三、以培养审美能力为提升

教材中所选古诗文作品多为当时出类拔萃人物的精神物化的产品,具有极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作品中整齐的句式、隽永的语言、感人的形象、深刻的哲理、经典的笔法等,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还能为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提高阅读能力,进而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所以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性地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审美过程中,为人物的言行神思而喜怒哀乐,在心灵共鸣中得到审美的愉悦,使学生的灵魂受到熏陶、荡涤和洗礼,这才是古诗文教学真正的魅力所在。

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去与作者、诗文中人物形象进行心灵的交流,汲取他们做人的智慧,涵养学生的心灵,这正好能够达成古诗文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也是古诗文教学追求的至高境界。

带动物的诗句篇6

【关键词】 古诗;人品;诗境

近年来,语文课本中选用的古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欣赏古诗,可以开发读者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可以帮助读者了解社会生活与自然景物,了解文化历史的变迁与发展。但怎样才能正确理解、领会古诗所富有的深刻含义呢?笔者认为要做到知人品。比如说到杜甫,就要马上想到杜甫适逢安使之乱,一生颠沛流寓,故其诗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少有“喜”作。与其齐名者,当属诗仙李白,此二人世称“李杜”,李白一生漂泊不定,经历坎坷,但不同的是,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其诗兼备众体之长,《静夜思》、《梦游天姥吟留别》等皆为千古绝唱。因此说,对于读者,知人品诗甚为重要,其方法就是将诗与其创作的时代背景与诗人创作风格、人生阅历相结合,这样方能与诗人心意相近,通过大胆的想象领悟诗人所想。这也是领略诗中意境的途径之一。

意境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像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给出一幅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生活场景,作者那种淡泊宁静的心情就蕴含在这种生活场景中,这种包含着作者感情的场景就构成这首诗的意境。既给了读者美的享受,又给了读者以启迪。

那怎样看意境呢?我们可以通过形象的方法去领会意境。借牛郎织女的故事,表现人间的悲欢离合,古已有之,如《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曹丕的《 燕歌行》》、李商隐的《 辛末古夕》等,另外宋代的欧阳修、柳永、苏轼、张先等人也曾吟咏这一题材。这些作品虽然遣词造句各异,却都偏重在“离别”二字上,因袭了“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词句哀婉、凄楚。《鹊桥仙》中,秦观则另立新意,独出机杼,立意高远:“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情之所钟,虽然天各一方,但心心相印,愿已足矣。何必每日耳厮磨,须臾不可分离?这种境界是修养高尚的反映,胜于柳永的“闲捻针线伴伊坐”,即使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虽说深情,却也显现出其高超通达,自有一种超人的气概。

鉴赏古诗其益有三,一是可以捕获知识信息,二是得到精神享受,三是可以培养思维能力。那我们又怎样在鉴赏古诗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呢?盂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描绘了一幅暮霭苍茫,孤舟夜泊的画卷,表达了作者寂寞惆怅的心情。要理解诗意,就要明白这些问题:为什么客愁新?天怎么比树低?江心月影为什么这时离诗人近?回答这三个问题就要弄请诗人观察景物的立足点。诗人是在船上观察景物,由近到远,再由远至近。读者可边思考边勾勒出一幅简笔画,把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再现在眼前,然后体会诗中所写景物与诗人当时的心境。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读者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又如苏轼的《题西林壁》,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两句很富有哲理的诗句,从字面看,是诗人从不同角度取景来写表现出庐山的千姿百态。读者在赏析此诗时可准备多张庐山不同角度的风景画片以助于观察想象,再结合诗句领会意境。

还有些诗句,它们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培养读者的逻辑思维能力,如龚自珍的《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一首政治诗,起句提出自己的主张,认为国家要振兴,必须进行雷厉风行般的改革。为什么要改革呢?因为当时清政府腐败不堪,国家危机四伏。怎样实行改革呢?“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要读者理解诗人的愤懑心情,就要适当说明当时的社会背景,然后紧扣诗句,理清诗句字词间的逻辑联系,最终要明白全诗的主题思想,就是诗人疾呼只有不拘一格起用爱国爱民之才,才能拯救神州大地。首尾呼应互为因果。又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一首咏物诗,借赞美柳树表现出春风给大地带来的一派生机,诗人先写整棵柳树,表现出春风给大地带来的一派生机,诗人写整棵柳树时突出它的形态美、颜色美,再写其柔和美。第三句设问,使诗意转折,末句点出原因,所以末句与第-二两句具有因果联系。在赏析中体会其中贴切的比喻所表现的生动形象,并把握诗句间的因果联系,就可以在无形中提高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

带动物的诗句篇7

第7课《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学校:XXX小学 姓名:XXX班级 一年级X班

一、教学内容:人教2011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青蛙写诗》

二、教材分析:《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儿童诗。作者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拼音可以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老师重点纠错即可。小孩子模仿力强,老师的师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刚入学的孩子,对新鲜的事物一定很好奇,所以动画就能吸引他们,通过视频孩子很容易认识逗号和句号。他们的表演欲望也强,分角色朗读很适合他们。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两个偏旁;会写“下、雨”两个字。

2、正确有感情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视频中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五、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认识逗号和句号。

六、教学难点:读好儿化音;会写雨。

七、教学准备:课件,卡片。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看过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吗?你们心目

一定有自己喜欢的儿歌或古诗对吧?谁能给大家背诵一首?有一只小青蛙也要写首诗送给你们,想看一看吗?(由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入手,引起学生背诵儿歌或古诗的兴趣。

2、板书课题

认识课题中“写诗”两个字,认识秃宝盖。

过渡:齐读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啊?那我们接下来看看是不是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呢?(给学生埋下问题的种子)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全文,生评价。师指导读“点儿”的儿化音。强调“们”轻声的读法。

2、生学老师的样子练读,读准字音。

2、生读课文中圈出来的生字。

3、读带音节生字。

4、读去音节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偏旁四点底。师点拨“串”是象形字,展示演变过程;“们”形声字,右边的门表示声旁,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这种识字方法很方便。

5、新语境识字。(及时复习刚学过的生字,换环境是为了更好巩固生字)

6、学习书写“下雨”。

观察动画“下雨”笔顺。

书空(记忆笔顺)。

观察每一笔的位置。

师范写。

生描一个写一个。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生评价。

对照展示的字修改,再各背写一个

律动:青蛙跳舞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逗号和句号

1、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淅沥沥”、“沙啦啦”。

问:这是两个拟声词,你知道是模拟什么声音吗?是大雨还是下雨?该怎样读?

过渡:“听,淅沥沥、沙啦啦,雨下起来了,青蛙说“我要写诗啦!”(青蛙的话齐读)

看图体会青蛙心情,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一节。

过渡:青蛙说写就写,瞧,它的诗写成了。课件展示无标点的14个“呱”字。生自读,谈感受。(通过读不带标点的诗,感受读没有标点的句子很累。)

过渡:听说大家不喜欢这首诗,青蛙的三个好朋友要来帮忙,是谁呢?打开书找一找。

指名回答,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学习第二节

问:小蝌蚪要怎么帮忙?找一找、读一读。板书“逗号”生看视频,(小蝌蚪游到诗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逗号)。师生共同圈出青蛙诗中的四个“,”。

师板书“,”。师小结:逗号是一种标点符号,读书时遇到它要停顿一下。

师范读青蛙的诗。(师范读时遇到逗号右手握拳向下拉一下,让学生形象地感受读书遇到逗号时要停顿一下。)生跟读。生再谈感受。(学生通过读有标点古诗和无标点古诗初步感受标点的作用)

过渡:小蝌蚪帮上忙了,它高兴吗?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二小节。

3、学习三四节

“水泡泡”和“水珠”要怎样帮忙?找一找,读一读。

板书“句号”、“省略号”。学生独立圈出“。”看视频(水泡泡、水珠游到诗中)认识“。”

汇报:指名到大屏幕上圈,说出理由。

集体订正,板书“。”

小结:读书遇到逗号和句号时要停顿,不过句号停顿时间要比逗号稍长一点。

师再次范读青蛙的诗,生跟读。(这次范读握拳向下拉两次)

“水泡泡”和“水珠”也帮上忙了,有感情读三四小节。

过渡:青蛙的诗因为有了三位朋友的帮忙变得更完美了,你们喜欢他们吗?让我们扮演一下它们吧!(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四、回归全文,情感升华

1、配乐读全文。(回到整体,了解青蛙的诗就是它的叫声。)

2、还记得刚上课时大家的问题吗?现在有答案了吗?

3、小结:是啊,青蛙“呱呱 呱”的鸣叫声,在作者心中就是一首美妙的诗,这多有趣啊!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声音,也有各种各样美丽的风景,它们在你心中又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一同分享。(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继续学习本课的欲望)

五、作业:

从课外书中找到一首小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九、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小蝌蚪逗号,

水泡泡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十、教学反思:

1、整堂课以青蛙为主线,青蛙带着新语境词语从河对岸过来,学生读完,青蛙来到教室同学生一起学写字。学生累了,在同大家一起律动。接着给同学写诗。开始没带标点,学生不喜欢,因为有三位朋友帮忙,学生又喜欢上了这首诗。

2、教学中在识字环节主要是学生自学,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用形声字和象形字方法在今后生活中认识更多汉字。

3、通过学生读有标点和无标点诗感受标点的作用。

4、在认识逗号和句号环节,通过动画演示小蝌蚪、水泡泡、水珠一点一点游到青蛙的诗中,让孩子形象地认识逗号和句号。并且由师生共同圈出逗号过渡到学生独圈出句号,顺理成章。

5、读有逗号诗时,老师右手握拳向下拉一次,遇到句号时,向下拉两次,学生通过直观的动作,明确了句号停顿时间比逗号长。

带动物的诗句篇8

关键词:唐代 哲理诗 思辨美 表现形式

一、哲理诗及其思辨美界说

何为哲理诗?“哲”者,智也;“理”者,道理、事理也。“哲理”是指充满智慧能给人教益的道理或事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和生活经验的总结。哲理诗就是阐发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具有普遍意义道理的诗歌。这种诗歌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通过生动的形象思维给予读者教育和启迪。

思辨,本意是指运用逻辑推导而进行纯理论、纯概念的思维过程来揭示道理或“讲道理”。然而,哲理诗中的思辨,则是指利用鲜明的形象,通过充分的联想和想象,来寄寓或阐发道理。这种思辨,在优秀的哲理诗中表现得美妙生动,给读者带来对哲理深切的认识和美好的感悟,因面呈现出一种具有审美价值的思辨之美。

二、唐代哲理诗思辨美简说

哲理诗历代都有,而唐代的哲理诗独具风采。读者通过欣赏唐代哲理诗歌的鲜明形象,可以获得某种哲理性的感悟,体会到一种通过独特的“思辨”获得的审美效果。比如:“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个道理,如果从理论上阐释,只能从高度与视野的关系方面由概念到概念、由数字到数字进行逻辑推理,最后得出结论。可是,同样的道理,在唐代王之涣的著名诗篇《登鹳雀楼》中却表现得形象生动,想象丰富,有声有色:“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作者运用了形象思维,以描述、想象、议论的手法,来寄寓和阐发哲理;前两句写景,是全诗的基础;后两句写登临者的心理,是全诗的升华,从而使这首诗成为蕴含深刻哲理性的诗篇。这首诗是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通过观览景物的感受引出对生活、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落日将尽、远山遥遥、黄河入海……要想看得更远吗?——请再上一层楼。于是读者就从对美景的欣赏之中,自然而然就感悟到诗中阐发的哲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两相比较,理论上的思辨也许更准确,更严密;然而,哲理诗通过思辨揭示出来的道理却更生动,给人留下的感悟更鲜明,更深刻,也更具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唐代哲理诗的思辨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是从作者角度看,一些优秀的哲理诗能通过形象思维,利用生动鲜明的形象,以描述、联想、议论的手法,为读者美妙地寄寓和阐发了深刻的哲理,从而体现出一种形象思辨之美。二是从读者角度看,是指读者通过欣赏哲理诗,跟随作者的描述、联想、议论、领悟到其中寄寓和阐发的哲理之后,能在内心产生出恍然大悟之感,从而获得一种思想认识上的审美感动。

三、唐代哲理诗思辨美的主要表现形式

唐代诗人很重视形象思维,为此,他们在说理时,往往能结合生活中美丽的景色、具体的事件和某个具有蕴含的物象来表达道理。归纳起来唐代哲理诗的思辨美主要通过理与景的统一、理与事的统一、理与物的统一等三种形式加以表现。

1.理与景的统一。“理与景的统一” 是指唐代哲理诗通过对景物的描述、联想、想象、议论,来寄寓和阐发某种哲理。唐代哲理诗通过对祖国壮丽河山、美丽风景的形象描绘,生动形象地阐发哲理。做到了情景交融、景理相得。

例如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一首极其独特的登山诗。同时,从作为“诗眼”的末尾两句揭示的深刻哲理来考量,它也是一首具有思辨之美的哲理诗。它通过对泰山奇丽景象的描写,为读者美妙地寄寓和阐发了深刻的哲理,从而体现出一种形象思辨之美,给读者以美妙的认识和感悟。这首诗写攀援登山,并不从实地登山落笔,而是远远地站立在泰山脚下,展开巨大的想象空间,带领读者,在一种深情的眺望之中,去感受登临带来的一幅幅景色画面,并最终在一种豁然开朗之中,达到一个客观和主观的制高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而揭示出哲理:“人生若要视野阔大,必须登临到高处”给读者以美妙的认识和感悟。

在阔大无边的想象中,心灵在自由地行走着,努力地攀援着,杜甫相信自己:总有一天我要登上泰山的顶峰,那时,向下环视四周,众山将显得那样低矮而渺小。至此泰山巍峨之景,众山渺小

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其中意味深长。在整首诗中,杜甫利用各种鲜明生动的景象,通过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引导着读者,在一种神妙的心灵独步之中,通过对众多具有内在联系的景物的刻画,完成了这首哲理诗的完美表达和形象思辨,使理与景统一的思辨美得到充分体现。

2.理与事的统一。在唐代哲理诗中,有不少“理与事的统一”的哲理诗。在这些诗作中,作者通过对某个事件的叙述或者分析与评说,以哲理与事件相统一的表现形式,来揭示哲理。唐代诗人罗隐写的一首具有深刻哲理意味的诗《西施》,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家国兴亡自有时, 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 越国亡来又是谁?”

西施帮助越国灭亡吴国这在历史上似乎是已有定论的事。据说,春秋时期,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图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与郑旦一起被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西施用美色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然而,对这一历史事件,唐代诗人罗隐的看法却不同。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首联如横空出世,旗帜鲜明地反对将亡国的责任强加在西施之类妇女身上。“自有时”表示吴国灭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而不能归咎于西施个人。一声“何苦”,在劝解的口吻中含有嘲讽意味:当权者自己误了国家大事,却想要归罪一个弱女子,真是何必呢!其丑陋与卑下之态,令人侧目。揭示了国家的兴亡自有其深刻的原因,吴国人何必怨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在前面评说历史事件的基础上,绝妙地将历史事件作了一个引申:如果说,西施是颠覆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这首诗通过对吴越灭亡历史事件原因的探求和评论,揭示了“看问题要客观、全面、抓住实质,不能为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样一个深刻的哲理。历史上咏西施的诗篇很多,其中较多的诗歌均将亡吴的根本缘由归之于女色,在客观上为封建统治者开脱或减轻了罪责。罗隐这首小诗的特异之处,就是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评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反对这种传统观念,破除了“女人是祸水”的论调,透露出崭新的思想光辉。

3.理与物的统一。在唐代哲理诗中,“理与物象的统一”是指作者把深刻的哲理巧妙地寄托在具体的物象之中,通过对这一事物的某种刻画与描写来阐发哲理。例如:虞世南《蝉 》:“垂■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就是一首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诗作。

首句“垂■饮清露”,“■”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帽子的下垂部分),故说“垂■”。在这里诗人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是说蝉饮清露,垂下像帽带一样的触角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古人认为蝉生性高洁,栖高饮露,故说“饮清露”。“垂■饮清露”意思是蝉吮吸着清澈甘甜的露水。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的长鸣不已,为什么说连续不断的蝉鸣声是从枝叶稀疏梧桐中传出来的呢?这是因为梧桐在古人的心目中是一种高贵而灵异的树,传说鸾凤一类的鸟非梧桐不栖。作者第一句写了蝉的形状与食性,这一句写了蝉的声音,这两句主要是对事物进行刻画,为后面的“思辨”作铺垫。

这首诗的核心是后面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是在上两句的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这首诗前面两句对蝉这个物象生活习性进行了刻画,接下来的“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两句是说蝉只靠清澈的露水生活,却能不凭借秋风的力量,将自己清脆的歌唱传播到很远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蝉和由蝉象征出来的高洁品格的赞扬。

在这首诗里,作者似乎句句写蝉,并未言理,但哲理确实自在诗中,如果我们稍作引申就会发现,诗作最后两句曲折委婉地表达出一种对人生的哲理性的认识:一个人,不能凭借权势、地位、财富、有力者的帮助来安身立命,而应该养成高洁的品格。一个人只有品格高洁,才能居高致远。至此,理与物统一的思辨美得以充分体现。

四、小结

将思想渗透进形象,经过独特的审美创造,唐代哲理诗以浓郁

的情怀表达出深刻的哲理意蕴,这些诗篇揭示出积极奋进、深刻睿智的人生哲理,抒发出崇高的思想情感,值得读者予以关注。

参考文献:

[1] 周丁力.杜甫《望岳》艺术探微[j].文学教育,2008(7).

带动物的诗句篇9

关键词:温庭筠 律诗 绝句 晚唐诗风

温庭筠作为晚唐重要的诗人之一,尽管有“温李”之名,尽管《全唐诗》收录的温诗有三百余首,而《花间集》中仅有其六十余首词作,但提及温庭筠时多提到的是他的词,而他的诗歌往往被人忽略。

这首先和温庭筠本人的命运有关,由于屡试不中,加之得罪于令狐掏,使得他长期游离于政治生活之外,交际圈中有不少青楼歌妓甚至市井无赖,因此其词曲和乐府诗中不乏艳俗之气,而后人在论及作品时习惯于联系作者的境遇,因为其放浪不羁的品性导致后人对其诗作评价产生偏颇。例如欧阳修在修《新唐书・文艺传》时没有列入温庭筠。明人顾磷极贬温诗:“句法刻俗,无一可法。”

其次他在词曲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唐代以至后世都有重要影响,在词的格律形式上,起了规范化的作用,艺术成就远在晚唐其他词人之上;而词的通俗性更易于流传,而其诗偏偏多典故,相对佶屈聱牙不便于在百姓中流传。因此他作为晚唐诗人却以词曲著名,诗名则多被同时代的李商隐所隐。

但其诗歌创作上的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下面将主要通过对《商山早行》《过陈琳墓》和《瑶瑟怨》的分析,一窥其诗作的深沉意境和对晚唐诗风的影响。

一、忧郁的羁旅之思

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积花明驿墙。

团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这首描写旅人生活的诗作和当时很多描绘旅人生活的诗作一样很容易引发共鸣。其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也是为后世流传的名句。在韩愈的《六一诗话》中,“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则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肯定了这句诗对羁旅生活艰辛的描写到位。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则就该句的艺术构思方面分析道:“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若强排硬叠,不论其字面之清浊,音韵之谐舛,而云我能写景用事,岂可哉!”

薛雪《一瓢诗话》中记载:“李东阳谓‘作诗不用闲言助字,自然意象其足,此为最难’。要知五言尚多,七言颇不易,一落村学究对法,便不成诗。陈声伯举‘西风酒旗市,细雨天’为深秋景物,宛然在目,初不假语助而得。叉引自作‘野航秋水岸,林屋夕阳山’、‘酒盆崖树影,茶鼎润松声’,为此,则觉笔力芜弱,且有稚气。”通过对比也认为该句用词巧妙,如梅尧臣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明代朱承爵《存余堂诗话》:“温庭筠《商山早行》诗,有‘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欧阳公甚嘉其语,故自作‘鸟声茅店雨,歼色板桥春’以拟之,终觉其在范围之内。”

胡应麟则认为:“盛唐句,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唐句,如‘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晚唐句,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而盛、中、晚界限斩然。故知文章关运气,非人力。”认为尽管这两句是写景的佳句,但时代背景所致,始终带有纤细衰飒。

综上可见,先人对这首诗作尤其是“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给予了很高的赞誉。温庭筠一生不得志,始终处在漂泊羁旅生活中,而全诗中时刻贯穿着“早行”的意象和“早行”的悲伤。颔联中的月和霜字以及颈联的因深秋天未明时而分外显眼的白色枳花,都是早行的体现,而正如首联所言,“客行悲故乡”,也与“思杜陵”相呼应,思乡之愁可见一斑。而颔联的十个名词十个景物,孤单寂寥之感在这十个普通的字中得到传神的体现。诗中全然没有词曲中艳丽浮躁之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将一个不得志的旅人心中的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然这首诗中虽有名句,但作为晚唐时期的诗作,社会大背景下难有盛唐时期的同为羁旅诗的豪情。虽不浮艳,但是大量的用典和生僻的字词,也使得那份哀愁淡化了许多。

二、独特的女性关怀

尽管温庭流连于烟花巷柳,也为歌妓写过不少艳俗之词,但同时也有表现女子闺怨的出色的七绝。

瑶瑟怨

冰簟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此诗虽为闺怨诗,是全诗却无一怨字。蘅塘退士评日:“通首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全诗仅仅是通过景物的描写,体现主人公在寒秋深夜的寂寞难眠来侧面体现女子的闺怨。

首句中,冰和银都透着一种凄冷,以致冷得难以入眠。第二句却不再写人物的感受而转为写景,夜晚空旷的天空凄冷无趣,也体现着女子寂寞孤独。第三局“雁声远过”写出了雁声自远而近,又由近而远,渐渐消失在长空之中的过程,也从侧面暗示出女主人公凝神屏息、倾听雁声南去而若有所思的情状。而结尾的“月自明”,则体现出女子的哀愁化在一片月光中,将本是浓得化不开的哀愁借淡淡的月光来描绘,更有一番别韵。

全篇除“梦不成”三字点出人物以外,全是景物描写。整首诗就像是几个组接得很巧妙的写景镜头。冰簟、银床、秋夜、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笼罩在月光下的玉楼,这一切,组成了一幅清丽而含有寂寥哀伤情调的画图。整个画面的色调和谐地统一在轻柔朦胧的月色之中。诗人通过景物的描写、组合,渲染一种与主人公相思别离之怨和谐统一的氛围、情调。

韩僵曾写过《闻雨》:“香侵蔽膝夜寒轻,闻雨伤不成。罗帐回垂红烛背,玉钗敲着枕函声。”韩诗创作自觉学习温诗的笔法,“夜寒轻”却没有“夜云轻”的意境,反倒带着晚唐诗风里的一份香艳之气。可见,温庭筠的诗作佳品中不仅无艳丽之感,反倒是平淡的景物描写带出了浓郁的哀愁,“梦不成”三字更是值得品味,也是后人创作的模仿对象。

三、怀才不遇的感伤

温庭筠少负才名,然屡试不第。又好讥讽权贵,多犯忌讳,因而长期抑郁,终生不得志。然而在当时,温庭筠在文坛上的名气远超过李商隐,也颇为当时文坛名士以及朝臣的赏识,裴庭裕曾佩服他“词赋诗篇冠绝一时”,甚至连宣宗皇帝也在诏书中称赞他“夙著雄名”。

尽管如此,由于得罪权贵,最终不能在政坛上一展才华。《过陈琳墓》就是对怀才不遇的讥讽和哀叹。

过陈琳墓

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

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独怜君。

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

莫怪临风倍惆帐。欲将书剑学从军。

吴乔《围炉诗话》卷一中:“诗意之明显者,无可论著,惟意之隐僻者,词必纡回婉曲,必须发明。温飞卿《过陈琳墓》,意有望于君相也。飞卿于邂逅无聊中,言语开罪于宣 宗,又为令狐绚所妒,遂被远贬。陈琳为袁绍作檄,辱及曹操之祖先,可谓酷毒矣。操能赦而用之,视宣宗何如哉?又不可将曹操比宣宗,故托之陈琳,以便于措辞,亦未必真过其墓也。起日‘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言神交,叙题面,以引起下文也。‘词客有灵应识我’刺令狐绚之无目也。‘霸才无主独怜君’,‘怜’字诗中多作‘羡’字解,因今日无霸才之君,大度容人之过如孟德者,是以深羡于君。“石麟埋没藏春草”,赋实境也。‘霸才无主独怜君’,忆孟德也。此句是一诗之主意。‘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盲将受辟于藩府,永为朝廷所弃绝,无复可望也,怨而不怒,深得风人之意。”

《瀛奎律髓汇评》中记录:见遗文不独诧孔璋之才,正深服魏武之深度也。不惟罪状一身,而且辱及先世,乃曹公但知爱才,一不介于胸。今我于斯世,岂有此嫌,乃使我流落于此尔?纪昀:“词客”指陈,“霸才”自谓。此一联有异代同心之感,实则彼此互文。“应”字极兀傲,“始”字极沉痛,通首以此二语为骨,纯是自感,非吊陈琳也。

薛雪《一飘诗话》中则评价《过陈琳墓》一起,汉唐之远,知心之迩,千古同怀,何曾少隔。三四神魂互接,尔我无间,乃胡马向风而立,越燕对日尔嬉,惺惺相惜,无语可告。

沈德潜的《唐诗别裁》中:“言袁绍非霸才,不堪为主也。有伤其生不逢时意。魏武亦难保其荒台,对活。”

该诗首句以一种崇敬的语调开头,首先以“青史见遗文”指出陈琳是以文章著名于世,而今天诗人终于可以亲眼目睹敬仰的陈琳的墓地了。颔联紧承首联。温庭筠曾因问得罪与令狐掏,终不得志,而陈琳曾经为袁绍写檄文而得罪了曹操,但是却能得明主赏识。其以陈琳自比,希望得明主而一展才华,但也表现出对当今无曹操一样的霸主可以大度容人。颈联中写墓碑已经被荒草掩埋,只有铜雀孤单的在荒野中伫立,也意指当今无人可以赏识人才,以至于陈琳的墓地荒凉,也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尾联指出既然没有人赏识文人,那么不如投笔从戎,但是生逢乱世,从军就会是好的出路么?所以只能空有慨叹。

从温庭筠的这几首作品中很难看出晚唐的诗风,由于政治上的腐败使诗人认识到抱负无望,因而压抑情怀。将写作的重点从关心政治转移到怀古伤今、爱情闺阁或者描写自然风光和平常生活中去。因而晚唐时期的诗风也是凌乱的,难以统一的。杜牧以悲凉抑郁的怀古诗见长,贾岛等苦吟诗人则选择与僧人隐士交往,诗句多脱离生活,陆龟蒙、皮日休所突出的是表现淡泊和避世的心态,而对于温庭筠来说,他的大多数诗作和词作一样,诗中带有词的韵味,同时带着艳丽之气。因而对后人来说温的诗句影响不大,但与之齐名的李商隐则研究广且深。认为他朦胧的充满隐喻的诗歌意象和他凄艳的风格都足以堪称一代大家。

尽管如此,但就温庭筠以上的几篇内容题材不同的律诗绝句来看,温庭筠的律诗沉郁劲健虽不如义山,但没有义山浓而不化的毛病;用典精工,而不像义山那样生僻。可以说他的诗和他的词有相通之处。便是通俗,但通俗的律诗却不似乐府和词曲一般带着艳丽之感,反而透着简单清秀之气。

同时,在晚唐时期,虽然政治地位上温庭筠不及李商隐,但他的名气远大于李商隐,这在裴庭裕的《东观奏记》及《旧唐书》中均有明确记载,甚至在《李商隐传》中有“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文词清丽,庭筠过之”,在李商隐的传记中赞赏温庭筠,可见当时温的名气,而他的诗风词调也为当时文人所效仿。这既是因为其诗通俗易懂,也因其诗善于模仿诗经的创作风格。

带动物的诗句篇10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其一)

杜 甫

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与诗的首联相比,颈联描写江涨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解这道题,我们必须先知道,写景的角度有哪几种,我把它们归纳为七大角度。

一、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也可称为正面和侧面描写)

直接描写景物,就是从正面入手,可以使人对景物一目了然;间接描写景物,就是从与主要景物有关的侧面景物写起,来进行烘托。如《琵琶行》中写乐声:“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这两句主要是运用正面描写,表现乐声带来的伤感;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则是用侧面描写,写周围人事景物受到了乐声的感染。

二、从空间的角度看

写景常有一定的顺序,高低、上下、内外,这样才能显得条理分明。例如苏轼《鹧鸪天》,上片写景“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视线由远处树林尽头开始,高山清晰可见,再写近处翠竹遮隐墙头,小池塘旁长满枯草;接下来“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由高到低,先写高处天空翻飞的白鸟,再写近处池塘上的照水红荷,显得井然有序。

三、从感觉器官角度看

诗人写景,往往会调动自身的各种感觉器官,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各个角度去写。如杜甫的《三峡》:“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前句写五更时听到战鼓号角,起伏悲壮;后句写看到山峡倒映着银河星辰,随波动摇。两句视听结合,气势苍凉恢廓。

四、从色彩的角度看

诗中有画,诗人常常通过多种色彩的组合给诗歌构成色彩斑斓的艺术境界。如杜甫的《绝句》中“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了黄、翠、白、青四种颜色,色彩分明,将景物点缀得错落有致。

五、从分析景物的动态与静态的角度看(动静结合)

写景状物若能将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结合起来,以静写动,以动衬静,则会塑造出栩栩如生的客观事物。如王维的《鸟鸣涧》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写芬芳的桂花轻轻飘落在静静的夜晚,春天的山林一片空寂。诗人精心捕捉了“花落”这一动态,用以反衬春山寂然若虚的空旷。

六、从分析景物的全景与特写景来考虑(点面结合)

诗人在写景状物时,不是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还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如柳宗元的《江雪》中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属于面的铺陈,写人物处境的苦寒与孤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属于点的描绘;突出人物坚忍不拔、卓然而立的品格。

七、从虚实结合的角度看

实就是现实世界,现在情况;而虚则是想象、回忆与未来的情况,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像而来。如柳永《雨霖铃》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是实写两人离别时的伤感;而“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设想别后的凄凉。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这道题。

与诗的首联相比,颈联描写江涨之景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想要知道是什么角度,我们必须先知道这两联到底写了什么。首联的一个“江涨”很明显说明是直接写景,前一晚的大雨使得南江上涨,在波涛起伏下,远处山峰在江上的倒影非常混乱。

再看颈联是说天空使鸟儿发愁,泥沙把老龙困住了。这两句话可看出它的描写对象是鸟和龙。由此得知这两句肯定不是直接写江涨的。不是直接写就可以从间接上来考虑。那么鸟愁龙困与江涨有什么关系?想象还原一下当时的场景:江水涨得很高,水面变阔,一直到了远方,似乎与天相连。此时水天茫茫,在天空中飞翔的鸟儿都分不清方向,因此才会发愁。而水涨之时往往夹带着大量的泥沙,激荡汹涌,水里就会一片混沌,连老龙都被困住了。

接下来要来对比一下两联的不同。首联是直接写,那么颈联是间接。除此之外还有其它角度吗?鸟,特别是龙不可能是作者亲眼所见,不是亲眼所见,就是想象,这个是虚写,那么首联就是实写了。这也是这两联的不同。

最后,还要对答案进行规范。回答写景角度题的步骤是:1.指出是哪种描写角度。2.结合相关诗句回答怎么采用了这种角度。3.写出运用了这种角度的效果,一般是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或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