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劳动力就业十篇

时间:2023-10-19 16:07:53

带动劳动力就业

带动劳动力就业篇1

今天,县委、政府召开全县创业带动就业暨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回顾**全民创业和劳务产业工作,按照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及全县“两会”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今年创业就业工作,进一步动员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再鼓干劲,再增措施,全力推进全民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确保农民稳定增收,努力开创全县全民创业工作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局面。刚才,海国副县长代表县委、政府全面总结了**年全县全民创业和发展劳务产业工作,对今年的工作做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今年全县全民创业和劳动力转移的工作重点和要求,我完全同意。会议表彰奖励了**年度全民创业和发展劳务产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县委、政府对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马建乡、就业局、吉强镇大滩村和先进工作者、务工人员代表做了经验交流发言。会后,还将出台《**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安排意见》和《**年全民创业工作安排意见》。可以说,今年全县全民创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目标已经十分清淅,任务非常明确,请大家按照县委、政府的要求,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工作落实。下面,我就全县全民创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再讲三点意见。

一、抓好工作落实,认识上必须再提高

当前,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作为执政为民的第一要务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富民的重点与难点在于农民的增收。中央经济工作和农村工作会议都把农民增收工作提到很高位置,强调指出:“三农”问题,核心是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事关全局,意义重大,这既是当前紧迫而繁重的任务,也是今后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是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也是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大课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今年的中央1号文件,围绕农民增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促进农民增收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第一位责任。今天上午,县委、政府召开全县农业和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农民增收的工作措施,对农民增收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天这个会议,也是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动员部署会。现阶段,解决农民增收,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让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农村走出去,从事非农产业,我县的劳动力转移实践已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刚刚过去的一年,在区、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各级组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全民创业和发展劳务产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力组织推进全民创业,扎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民创业和劳务产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全年共输出务工人员1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5.9亿元,人均劳务收入达1310元,比上年增长260元。可以说,全民创业工作的扎实开展,劳务产业稳步推进,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我们还应该看到,**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44元,这个数字,还达不到全市的平均水平(2962元),与全区相比(全区是4048元),差距更大,达到1004元。县委、政府提出今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净增300元,可以说难度很大,压力很大。全县各级党政组织必须进一步认清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农民增收的紧迫感,必须深刻认识到,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劳动力转移就业,推进全民创业,作用不仅仅是增加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素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实施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发展战略。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加快劳动力转移,必须继续把增加务工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来抓,进一步增强劳动力转移的责任意识,坚定信心、鼓足干劲,乘势而上,积极抓好创业就业工作。

二、抓好工作落实,措施上必须再强化

今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们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方式转变的开局之年。全县创业就业工作要紧紧围绕农民增收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着力在“五个方面”下功夫,努力促进全民创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要在培训上下功夫。劳动部门统计显示,现在在就业上存在着两个矛盾,一方面,用工企业招不到工,另一方面,许多劳动力找不到就业岗位,出现这个矛盾,除了因工资报酬因素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劳动力素质跟不上,缺乏必要的岗位技能。在当前劳动力市场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越来越大。由于劳动力技能低,主要从事体力型的劳动,收入低,且工作不稳定,会产生多次就业的压力。因此,加强劳动力培训迫在眉睫。另一方面来讲,加强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

有利于促进劳动力转移从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从低收入向高收入转变,从短期性、不稳定就业向稳定性就业转变,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层次和水平。各乡(镇)要摸清劳动力资源底数、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特点,坚持培训与技能鉴定、与就业相结合,扎实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努力实现由初级工培训向中、高级工转变,切实提升劳动力培训层次和水平,提高劳动力市场就业竞争力。不断完善创业培训体系。创业观念和能力是全民创业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大的制约因素,因此,一定要做好创业培训,努力解决好创业者想创业“不会创业”的问题。

二要在中介组织和经纪人引领转移上下功夫。提高劳动力转移就业质量,必须千方百计扩大有组织转移规模和中介组织与经纪人引领转移规模。各乡(镇)要在现有基础上,千方百计培育和发展壮大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规模,加强与劳务经纪人的对接,与经纪人“交”朋友,多联系,多沟通,准确掌握经纪人的引领输出能力,千方百计解决经纪人实际工作中的困难。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劳务经纪人的政策、法规、业务等培训,引导劳务经纪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规范服务,增强劳务经纪人队伍素质,切实做好务工人员的生产、生活、工资、权益维护等管理服务工作,为务工人员的就业提供“红娘式”的服务,为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劳务部门要加强对中介组织的管理,扩大中介组织规模,力争年内培育1至2家能引领转移千人以上的中介公司。同时,要切实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中介组织的经营能力,使劳务中介组织实现“培训、转移就业、维权服务”三位一体的运作方式,真正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市场化运作。

三要在基地建设上下功夫。近年来,全县劳务产业取得长足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大力开辟劳务基地。据统计,我县的劳务基地遍布全国各地,大大小小超过300个,上万人的基地5个,千人以上基地2个。应该说,全县的基地不少、规模不小,但相对于45万人的农业人口大县来讲,基地还需大力开辟,规模还需扩大。各乡(镇)要积极探索基地建设的思路,采取政府牵线搭桥,提供劳务基地的信息和服务,帮助劳务经纪人开辟基地,重点瞄准经济发达省市和国家重点开发建设地区的区外转移,国家开发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和平罗、惠农脱水蔬菜企业、中宁枸杞园区等季节性用工基地的区内转移就业,县内城乡建设、设施农业、县城基本设施建设等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同时,要加大创业实践基地建设,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不断提升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城、汽车修配创业园、大学生设施农业创业园区等已建创业基地的功能,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着力打造大学生创业园、兴隆镇婆姨创业一条街和汽车美容修配创业园3个精品创业园区,努力为入园企业和创业人员提供周到及时的服务,吸引更多的人员入园创业。

四要在推动全民创业上下功夫。现在,我们的就业压力,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就业要求高,而创业意识不足,创业氛围不浓,创业比就业更重要,就业只能增收,创业才能致富,创业不仅解决就业,而且带动和促进就业。可以算这样一本帐,一家再小的企业,用工都在二、三十人以上,如果一年能新增100家这样的小企业,就能解决二、三千人就业,增加一个个体户,至少可以解决一人就业,我们现在创业不足,有政策的、有思想的因素,但更多是思想上的因素,因此,要坚持创业与就业并举,以创业促就业,切实加强创业典型宣传、创业项目库建设、政策扶持、创业能力培训等关键环节,力争全民创业工作有大的突破。

五要在搞好服务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劳动力信息服务网络功能,健全职业介绍、劳动力转移、劳务派遣、就业培训等数据库,加强信息搜集和工作,一方面要与劳务输入地建立更密切的就业岗位信息沟通、机制,另一方面,要结合国家扩大内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促进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认真落实返乡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创业指导、维权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创新反担保模式,降低反担保门槛,切实解决好务工人员留守儿童教育、老人赡养等家庭生活困难和创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转移就业人员和创业企业要“扶上马、送一程”,力推全县全民创业和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大发展。

三、抓好工作落实,领导上必须再加强

带动劳动力就业篇2

>

一、宜章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    (一)全县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据农村住户调查:2002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为26.68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4.8%;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69.71%,第二产业占10.76%,第三产业占19.53%;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7.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    (二)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市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8.5万人,其中省外7.53万人,省内0.96万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2.1万人,其中女性1.07万人;在新增成员中有0.06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广州、深圳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据调查,我县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74%分布在广州和深圳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

>     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2)一些重点工程在全县相继开工建设,沿公路两侧新开办许多采石、水泥预制件等配套企业以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目前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     近几年全县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     2、两广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劳动服务中心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     1、建立乡镇劳动保障站和劳动信息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扶贫工程,是不交学费的“商业大学”,也是全县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积极稳妥的开展好劳务输出,全市就业服务中心利用这次机构改革的机会,加快了乡镇劳动保障站的建设。已建9个乡镇劳动保障站全部配备了1-3名专、兼职人员。全县13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站,岩泉.关溪.笆篱建站率超过75%。劳动信息网络的建立已在构思当中,的确亟待落到实处。因为它的建立将会使劳动力转移和跟踪服务更加规范、更加简捷方便。

>     2、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占66.5%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只占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据调查:今年各乡镇相继开设了缝纫、电脑、保姆、保安、幼教、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民工960多人。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     3、挖掘劳务资源,广开服务渠道。由于全县与两广接壤,打工妹大都以老带新方式输出,而男工及中年妇女输出就没有那么活跃。针对这一现象,就业服务中心及时与广东等地的信息联络员联系。仅麻阳镇今年上半年就向广东省的中山、南海、东莞等地输送男工657人,从事家政服务的中年女工246人,保安人员187人。为全县劳务输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农村男青年和中年妇女欢迎。

>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宜章县域经济发展。

>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县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县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     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

>     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

>     3、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两广地带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工资、待遇与内地收入越来越接近,且工作时间长,路程远,开销大。再加上近年来全县恰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衡枣高速、洛湛铁路、贵福铁路、永连公路等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在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来了巨大机遇。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回了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安心几亩田的收入,大多来到县城或小城镇经商、从业,从而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     五、几点启示

>     1、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本地经济的有利前提。由于一些地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同,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全市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带动劳动力就业篇3

一、开拓就业空间,让农村富余劳动力“走出去”

调查显示,农民非农就业主要依靠外部拉动。由于当地短期内无法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立足于依靠外部拉动,要不断建立、健全和完善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向转移的三个绿色通道。一是政府组织。充分发挥劳动力组织的职能作用,搞好信息的收集和,组织农民闯市场。有关部门和培训机构要广泛联系劳务项目,努力寻找稳定的劳务合作伙伴,建立跨地区劳务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有组织、有规模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主动与外出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大中城市的劳动部门、哈尔滨驻外机构加强联系,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吸纳富余劳动力的大型劳务输出基地。二是中介输出。在完善现有劳动服务机构的基础上,大力扶持经济团体、社区组织发展市场化运作、规范化管理的劳务输出中介组织,支持有一定社会关系的能人领办、创办劳务中介机构,通过各类中介服务机构扩大农民非农就业的组织力量。三是能人带动。大力发掘亲缘、地缘关系,充分发动各类能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开拓劳务市场,用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乡亲带乡亲的方式,形成一人带四邻、四邻带全村的连锁效应。

二、健全信息网络,让农村劳动力转移“快起来”

及时、准确、广泛的信息是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先导。依靠外部拉动,农民非农就业对区域外的信息需求较多,但还不具备成熟的信息渠道。所以,加快农民非农就业要拓宽信息的收集、交流和反馈渠道。一是加强劳动力资源信息化。在完善劳动力档案基础上,建设劳动力资源信息网,在全国范围内辐射、传递劳动力信息,使用工单位可以根据需要通过网络随时调阅劳动力信息。二是广泛收集劳务市场信息。利用互联网、报刊等公共资源发掘信息,并积极与大中城市的中介组织密切联系,鼓励各类中介组织到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联络站或派遣信息联络员,到用工单位去直接找信息,多渠道掌握劳动力市场需求。基层劳动力转移组织要在为外出劳动力跟踪服务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外出劳动力为家乡做贡献,利用工作机会收集劳务信息,并反馈回家乡。三是畅通信息交流渠道。由政府牵头,以乡镇政府为中心,以村屯为基点,三级组织协同合作,逐步以计算机联网的形式实现信息共享,并及时向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机构和中介组织,形成快速收集、和反馈的信息网络。

三、开展职业教育,让务工经商农民“稳得住”

非农就业的农民大多只能实现低层次、不稳定的转移,他们转入非农产业从事的都是农产品的粗加工、建筑业、服装等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且相当一部分转入非农产业的农民,不敢完全摆脱农业,具有季节性特点。农民素质偏低,竞争力弱是制约农民农工转化、农商转化的重要因素,农民在非农领域站稳立住,必须掌握必要的非农职业技能。要充分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办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面向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技能,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培训分三个层次开展。一是引导性培训。对农村干部和农村劳动力进行基本权益保护、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城市生活常识、应聘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遵守法律法规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树立新的就业观念。二是职业技能培训。由政府提供补贴,常年开展餐饮、保安、建筑、家政服务、服装加工、计算机操作、市场营销等技能培训,特别要注意抓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区内企业各类工种所需技能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从业和竞争能力。同时,要在制鞋、服装加工、美发、建筑、木工等传统产业领域,以地缘、亲缘关系为纽带,组织农村劳动力开展传、帮、带活动,利用师傅带徒弟、徒弟再带徒弟这种滚雪球式的“职业教育”,培养熟练的技术工人。三是学历教育。面向初高中毕业生以及接受过自考、函授等教育的“五大”农民开办计算机、管理、商业等学历教育班,打造农民白领队伍。以职业教育为核心,要通过市场机制,将招生、培训、职业技能鉴定、职业介绍、有组织转移和就业安置等各个相互独立的环节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新型的劳务产业体系,从而做到专业化分工和产业化经营。

带动劳动力就业篇4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方式转变 劳动资源 优化配置

一、前言

在市场经济观念的影响下,传统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这对我国劳动资源的配置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人们的就业压力进一步升级,下岗人员也越来越多。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我国在拥有充足的劳动资源的同时,也面临着十分严峻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因此,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发生转变的时期,应当对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进行深入的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劳动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

二、我国劳动资源的概述

(一)我国劳动资源现状

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我国的劳动资源十分丰富。到目前位置,我国的劳动总人口已经超过9亿人,占我国人口总量的69.8%。其中在校学生、家务劳动者、闲散人员等闲置劳动力人口约为1.5亿人,占劳动资源的16.8%,而从事经济活动的劳动资源为7.5亿人,占劳动资源总数的83.2%。

虽然我国人口基数大,劳动资源丰富,但是平均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却比较低,文盲、半文盲等低质量人口很多,高质量的劳动资源十分缺乏。据统计,我国科、教、文、卫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其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6年;国家机关、当政的组织、民间团体等工作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7年;商业部门工作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7年;建筑、生产、运输等行业工作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8.5年;而农、林、渔、牧等产业工作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5.7年。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我国劳动资源的配置中,学历结构十分不合理,中高级的人才数量极少,而未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偏多,导致了劳动资源的不平衡性。另外,职称结构也较为不合理,中高级技术人员比例很低。据统计,我国当前技术工人当中,技术等级在1~3级约占68%。而在我国当前从事第二产业的技术工人当中,平均技术等级只有3.8,达到高级技工标准的仅有5%,大多数的青年技术工人都只处于初级技术水平。此外,我国劳动资源的地域分布也不合理,在一些发达的城市和地区,高素质劳动者普遍较为集中。而在一些相对较为贫穷、落后的城乡和地区,劳动者的文化水平和文化素质大多较低,高素质人才十分稀少。这将会进一步拉大我国城乡之间的距离,对于我国社会的均衡发展十分不利。

(二)我国劳动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业部门中有部分人员正在进入现代产业部门。但是,由于户籍制所造成的城乡分割和资格壁垒并没有完全消除,这就给劳动资源的合理配置造成了阻碍作用。对就业制度进行改革,其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我国就业制度的改革进度十分缓慢,“三结合”、“劳动合同制”等方针和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就业渠道,对固定工作制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但是“铁饭碗”的工作制度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劳动资源市场还不是十分完善,劳动资源的流动受到了许多限制。供求双方仍然缺乏完全的择业自,企业的经营自受到政企不分的影响十分深入,而就业者的就业自也受到了一些传统体制的干扰。政府机关在某些时候仍会使用一些行政手段对企业的用人进行一定的干预。另外,很多用人单位对劳动力、对劳动者缺乏有效的激励制度,使得员工的收入水平与文化素质水平之间缺乏应有的正向联系,并没有实现高效率、高工资、高待遇的运行模式。

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劳动资源配置的影响

(一)科技进步带来的影响

对于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来说,科学技术的创新是对其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科技的发展和进步能够有效地提高社会生产效率,为就业规模的扩大提供了物质基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能够产生连锁的经济效应,带动很多新型产业的发展,拓宽了人们的就业渠道,也提高了人们的就业率。

新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能够促使传统的生产部门进行更加细化的分工。而生产效率的提升,能够带来更大的利益,为扩大再生产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基础。此外,新技术的应用还能够产生很多新的经济增长方式,进而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科技的进步必然会带来产品、行业与新兴产业的发展,科技发展的速度越快,所诞生的新兴产业也就越多,这对于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改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市场经济自主运行的基础上,国家施以适当的宏观调控,推动农业、交通、能源、通讯、水力等产业的发展。同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振兴支柱型产业,积极开拓第三产业,以推动实惠经济的全面发展。历史证明,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产业结构的改进与优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这种优化体现出的是需求结构的变化、技术进步的方向以及供给要素的转变。而这些改变或多或少都会带来劳动资源的重新配置。

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并不是简单的对过去的产业结构进行填补。由于当前人民的生活水平已基本实现小康,使市场中的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转变,形成了买方市场。因此,基于当前国际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家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来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推动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以此来实现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规模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

规模经济的发展,能够带来更大的聚集效益、扩张效益、结构效益、储备效益等。因此,大力推进规模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企业和产业的综合素质,提高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最终实现经济质量与经济效益的提升。在实践中,大型企业集团的组建、同类企业或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与协作,都是规模经济发展的一种体现。通过这种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有效扩大企业的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避免重复生产和重复布局造成的资源浪费,促进企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此外,运输、建筑、商业、甚至农业等产业,都可以利用规模化发展来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从而带来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资源节约型发展战略带来的影响

基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资源节约型发展战略。我国当前已经把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当作一项基本国策来执行,通过高科技手段,充分挖掘资源的潜力,运用各种经济手段促使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资源节约型发展战略。

在生产、建设、流通等各个领域当中,要充分重视对各类资源的合理利用,尽量减少水电、材料、土地等资源的消耗,更好地节省资源、降低能耗,更好地实现经济的增长。此外,还应大量应用节能设备,将传统生产中耗能大、效率低的设备、工艺、技术等进行淘汰,加大节能技术和工艺的发展力度,这样不但能够节约资源,还能够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劳动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一)保持高速的经济增长

只有经济的持续增长,才能为就业机会的增加带来持续性的机会。在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内,当经济增长率处在上升阶段时,经济增长的速度比就业增长的速度快,就业的经济增长弹性就会下降。而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时候,其下降的速度也要比就业增长率的下降速度快,这时就业的经济增长弹性就会上升。但是,在经济增长率下降的阶段,如果下降的速度过快,就会导致就业增长率更快下降,使就业的经济增长弹性下降,从而产生更多的失业现象。因此,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经济增长素的问题,将其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线上,这样才能保证就业率的稳定增长。

(二)加大私营经济的发展力度

私营经济是我国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私营经济在我国社会市场中具有十分巨大的发展潜力,它的发展能够为我国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影响,我国的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制度,这就使得我国的就业结构也随之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私营经济的增加,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十分有利。

(三)对就业体制进行进一步改革

针对我国当前就业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首先应当改革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促进就业体制的多元化发展。真正实现政企分开,使劳动资源的供求双方相互平等、双向选择,让企业能够提供更为优秀的工作,劳动者也能选择更为适合的工作。同时,可以灵活地采取一些非全日制、临时性、计时服务的用工方式。这样不但能够更好地适应某些职位,也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本领的最主要的方式。通过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强化劳动者的专业技能,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仍然较为僵化,学生们更多重视的是如何应对考试,却忽略了自身文化素质和能力的增长。在一些职业学校中,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也大多注重理论,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因此,我国应当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改革教育体制,在让更多人能够接受教育的同时,提升人们对于自身文化素质和专业技能的重视程度。这样,才能使我国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得到整体性的提高。

带动劳动力就业篇5

近年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带头作用,激发广大劳模和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新创造活力,促进职工技能提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能让劳模有了更多机会推广个人先进理念、技能和经验,而且还可把个人经验转化为团队经验,把个人发明创造、技术革新等转化为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凝聚智慧,靠规范运作示范引领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在全国或本地区、本行业、本企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创新能力卓越、创新成果显著、社会经济效益突出的一个团队。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主要任务是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围绕企业生产技术难题,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创新工作室以劳模的名字来命名,发挥劳模“传帮带”作用,开展技术培训、技术交流、高师带徒等活动,推动和带领广大职工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职工。同时,因其有固定场所、配套设施、专项课题、活动经费、创新目标等显得更加规范,运作起来也十分顺畅。从目前已有的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实践来看,它们有几个共同特点:

一是以在技术和业务方面有独特专长,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创新能力的劳模为带头人,并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二是以相对固定的团队协作模式开展工作,具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基本的设备设施、明确的技术攻关课题和创新目标、必要的工作经费、完善的工作室制度,能够定期开展创新活动,运作规范;三是具有较强的创新和攻关能力,能积极开展创新创造活动,承担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创新课题或技术攻关项目,产生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能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创造示范效应,带动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的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

锐意进取,靠不断创新示范引领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主要目的就是创新,尤其是原创性和基础性创新。企业通过劳模的示范带动作用,将更多的人才培养方式、专业技术、管理方法转化为生产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是人才培B方式的创新。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加强职工人才培养是基础。劳模创新工作室无论是在人才培养的措施上,还是培养内容和方法上,都要从企业发展目标、工作要求和岗位需要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才培养方式的探索和创新,这样才能为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是技术的创新。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发展的永恒主题,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等方面有核心团队的优势。依靠技术创新,增强企业应变能力是企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保证。因此,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创新能力越强,其企业产品的技术含量、质量、性能、工艺以及服务水平就会越高,企业的竞争力就会越强。

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是企业管理的创新。管理创新是一个集企业管理思想、管理组织、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于一体的综合创新体系。企业管理创新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组织创新的集成才能实现。有不少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就是本企业的管理者,这让他们有了充分发挥作用的用武之地。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创新必须为提高企业效率和效益开辟道路,创造出相应的方法和手段。

时代领跑,靠劳模精神示范引领

劳动模范是中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是民族精英、国家栋梁、社会中坚、人民楷模。新形势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充分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既是保持和发扬工人阶级先进性所必需,也是实现企业发展与进步的迫切需要。对于企业职工来说,劳动模范就是他们心目中的一面旗帜、一个航向标,他们的行为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他职工的行为。

劳模创新工作室对职工有着示范作用。劳动模范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创业和主人翁精神,那种无私奉献、忘我劳动的情怀,那种爱岗敬业、具有良好职业操守的品德,那种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意识,对企业职工都有着极其鲜明的示范作用。

带动劳动力就业篇6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15日,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410,完成年目标3000人的 113.6 %;实现新增转移就业收入 5867.57万元,完成年目标4000万元的 146.68 %;组织技能培训943人,完成年目标任务905人的104.2%,创业培训105人,完成目标任务105人的100%;举办了“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春风行动”等6场现场招聘会;持续加大对口帮扶工作力度,累计提供寻甸县就业岗位 15531 个,累计转移寻甸县贫困农村劳动力就业 1550人,完成目标任务1400人的 110.7%,其中建档立卡 1310人,完成目标任务1120的116.96%。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和动态更新。

为进一步真实准确的掌握西山区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不断完善信息系统数据录入更新。年初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为及时调查了解西山区农村劳动力返乡返岗情况,紧急召集全区58名农民信息员加入微信群,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基础信息调查,在人员无法入户调查情况下,以 “手机APP”、电话、QQ邮件等方式,对辖区返乡务工人员情况进行调查,并每日及时通报进度,按照省市级要求,于3月底全面完成全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数据更新。5月28日,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核实跟新农村劳动力力资源实名制数据库相关信息的通知》要求,西山区再次组织58名农民就业信息员及各街道办事处农促就业专干进行业务培训,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数据的核查、修改、更新,确保6月30日全面完成《云南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农村劳动力子系统》全库人员信息核实更新。

(二)应对疫情,创新招聘模式,大力开展线上招聘服务。

西山区原计划于2020年1月上旬至3月中旬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暨春风行动”、 “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系列招聘会活动。1月14日西山区就业局在西山区海口街道举办了2020年“就业援助月暨春风行动”、 “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现场招聘会。有10家辖区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400余个,当天进场求职共计10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人,免费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多份。

疫情发生后,区就业局第一时间暂停2020年的春风行动、百日行动等大型招聘活动,大力开展线上招聘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大力推送岗位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依托农民信息员微信推送“就业彩云南”、“昆明智慧就业”“西山人社”等信息平台,通过这些线上渠道加大用工岗位的推送和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同时以微信方式西山区复工企业急需的一些招聘岗位,帮助农村劳动力在家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实现线上查询就业岗位,了解创业政策,电话咨询完成就业招聘。将企业复工和农民工就业连接起来,不间断提供就业服务。疫情期间,通过微信、网络平台共岗位信息12848条,点击次数超过560次,预计为200人提供了线上推荐服务。

(三)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促就业。

为进一步做好我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组织适合于一类项目的群众参加培训,根据项目采取灵活多样的技能培训如育婴员、美容师、茶艺师、保健按摩师等适合当地生产发展的培训专业引导群众自主创业发展,围绕社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把老百姓需要的培训送到家门口。真正实现送培上门把培训效果和致富增收紧密连续在一起,发挥培训的指导作用。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及返乡农民工、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重点开展不少于10天的创业培训。截止2020年12月15日,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943人。

(四)大力开展区级创业创新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引导和鼓励更多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乡村振兴,按照《昆明市西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西山区农村劳动力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试行)》(西人社通〔2019〕31号)文件,西山区开展区级农业创业园、农业创业示范村、创业之星的创建。年初经过广泛的宣传动员、项目申报、现场调研,对昆明耙齿山农业创业园、昆明黑箐水果种植创业园、西华社区古莲小组农业创业示范村、团结的两名创业之星五个申报项目进行创建。在创建过程中积极给予创建项目业务指导,开展了创业培训、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组织导师帮扶等活动,9月9日至10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由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工信局、区财政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投资促进局、区劳动就业服务局相关工作负责人组成的评审小组,深入到五个创建项目场地进行评审。评审小组按照评审流程,听取汇报、查阅台账、核实原始凭据、实地勘查种植项目,逐一对创业项目进行了考评验收。

海口街道的西华社区古莲小组进行创业示范村的建设,创业氛围浓厚,创业环境良好,社区牵头成立了三个农业合作社一个协会,10名村干部9人带头创业,以草莓等果蔬种植为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村总户数369户,创业户数120户,创业人数230人,带动就业人数460人,村民创业热情高涨,带动经济效益效果明显;云南耙齿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农业创业园,以果林种植为主,农林业为载体的观光体验型的农业创业园,种植面积1000多亩,建成400余亩的樱桃园、200亩的李园、400亩桃园,带动周边农村劳动力60多人就业,对周边经济带动较大;昆明黑箐水果种植有限公司建设的农业创业园,以苹果种植为主,种植面积达150亩,带动周边农村劳动力53人就业,具有良好的创业示范带头作用。两名创业之星--云南丘山农副产品种植有限公司法人孙成都,创建的云南丘山农副产品种植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花卉、蔬菜种子生产及销售,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达286多人,年营业收入达390多万元.累计培训800多名周边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动业绩非常显著。昆明市山之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严芝,是蔡家社区的农户创业带头人,承包100多亩土地种植核桃,魔芋,带动周边30多人就业,每年创造经济价值100多万元,带动创业就业成效显著。经评审,最终得出全部考核为合格的评审意见,圆满完成了这次创建项目评审。按照文件精神分别为五个创建项目落实了一次性补助,这些创业项目将进一步推动西山区乡村振兴。

(五)举办6场现场招聘会,加大对寻甸县贫困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帮扶。举办现场招聘会一直是主城区精准帮扶转移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今年1月19日上午,西山区就业局组织云安会都、中石油,一心堂药业等8家企业,携带客房服务、辅警、卫生保洁、机电操作等732个就业岗位,到寻甸县甸沙乡召开现场招聘会。当天甸沙乡组织“三下乡”活动,组织了约150多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活动和招聘会,现场达成意向共11人,取得良好的招聘效果。

后来疫情爆发,西山区就业局第一时间暂停2020年的春风行动、百日行动等大型招聘活动,也暂停了对寻甸县的现场招聘活动,先后分三次,提供寻甸县5711个岗位信息,通过寻甸县农民信息员工作群岗位信息,以微信联系方式开展转移就业人员和岗位的匹配,疫情期间不间断提供岗位推荐服务。2020年3月24日,西山区就业局带辖区7家用人单位工作人员赶到功山镇,利用赶集的时机开展了现场招聘,招聘会现场提供了1210个岗位,为几十位老乡进行了岗位推荐,达成意向约11人。3月25日,西山区再次组织用工企业深入寻甸羊街,举办了现场招聘会,当天达成意向8人。4月3日,西山区再次组织辖区八家用工企业,携4780个岗位信息深入到寻甸县先锋镇举办现场招聘会。当天的招聘会得到市级的高度重视,市就业局万正文局长、谢承先副书记亲自参与并做了动员讲话,进场参加招聘会的当地农村劳动力近500多人,初步达成意向23人。4月21日,西山区组织辖区13家用工企业,携1252个岗位,深入到寻甸县倘甸镇举办精准帮扶、沪滇劳务协作暨易地搬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招聘活动共吸引当地群众400余人参会,初步达成意向21人。

(六)引入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把帮扶工作下沉到被援助各乡镇社区。为充分发挥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优势资源,帮助寻甸县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西山区制定奖励措施,拿出扶持资金,对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给予职业介绍补贴。3月24日,西山区就业局带领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昆明厚致百盈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在寻甸县就业局的帮助下,与功山镇的16位农民信息员及劳务经济人进行了座谈,并与之签订劳务合作意向书,明确合作的内容和具体操作办法,由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帮助寻甸县贫困农村劳动力向省外及昆明主城区现实有组织输出。4月3日,再次组织西山区另一个合作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昆明玄同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深入寻甸县先锋镇,与乡镇分管领导和9名农民就业信息员进行座谈,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有组织化转移输出。

(七)继续在寻甸县贫困村开发乡村公共服务性岗位安置特殊困难就业人员。

继续做好寻甸县部分“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转移困难人员的就业安置,2020年西山区计划投入资金120万元,用于在寻甸县开发乡村公共服务性岗位安置220人,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特殊困难人员的就业难题。

带动劳动力就业篇7

1.1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引发的风险

一旦企业拥有占据企业内大部分比例的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员工,企业对于员工的工作期限将无法完全的控制,尤其对于大型企业来说,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员工比例必然会越来越多;同时,签订期限较为短的劳动合同将会在长期合同的影响和对比下越来越少,签订长期合同的员工将会越来越多。从长远来看,《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在保护员工工作利益的前提下,积极的改善了员工的工作环境,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员工在日常工作的积极性,尤其是那些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员工的积极性,降低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导致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1.2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引发的风险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引发的风险主要有两种,分别是由于劳动合同成本终止带来的成本风险和企业违规造成的成本风险。首先,在《劳动合同法》中对企业签订的劳工合同有硬性的规定内容为当企业方想要终止劳动合同时,那企业方必须对劳动方付出一定的经济补偿,通常经济补偿的费用为合同停止前劳动者一个月收入的一半。这条法律的规定就代表着一旦企业方想要主动终止劳动合同,就必须对劳动方付出一定的经济代价。同时,当企业在对员工安排了一定量的工作任务时,企业必须给予员工赔付相应的赔偿金,这也是双方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动法》中的硬性规定,同样是由于劳动合同成本终止带来的成本风险之一;其次,由于企业违规造成的成本风险主要包括自员工工作之日起,工作时间满一月但是不满一年依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要向员工支付双倍的工资、企业违反《劳动合动法》规定不与员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同时,应向劳动者支付从应该签订无固定合同的时间开始算起的双倍工资、企业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必须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赔偿金、企业没有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向员工支付加班费用时必须支付赔偿金等内容。

1.3由于人力资源日常管理工作引发的风险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引发的风险主要包括企业在没有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就开始使用劳动者劳动能力的违法行为带来法风险、企业在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龄时没有将劳动者在其他企业的工作年龄计算在内的违法行为带来的风险以及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带来的其他风险等内容。

2运用合同管理规避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风险的措施

2.1签订完善、合理、合法的劳动合同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企业必须与劳动方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依照《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动合同的签订的规定,签订双方都能够认同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内容应该对双方的权责义务有清晰明显的描述,劳动合同应该以书面形式签订并且经过劳动方的签名和企业的签名同时认证。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方应该在使用劳动者一个月内就签订双方的用工合同,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劳动合同的签订不仅能够规定双方在劳动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还能够稳定劳动者的工作情绪从而有效提升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效率,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风险。

2.2规避无固定期限合同签订带来的风险

对于即将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的员工,企业在与之签订无固定合同的过程中必须得到员工的切实确认和签字,同时,对于可能由于无固定期限合同引发的风险在附属的合同中清晰说明规定员工的行为再次交由员工签订,避免因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员工突然反悔带来的人力资源管理上的风险。

2.3按照法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带动劳动力就业篇8

一直以来,红河南部边疆地区因历史、地理、人文等因素的制约,社会发育程度低,农村人口比重大,民族众多,贫困面大,城镇规模小、城镇反哺农村能力弱,在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落后边缘。

重视和发展劳务产业是南部边疆地区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兴县富民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南部边疆地区要与全州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一、发展劳务产业对南部边疆地区县域经济的现实意义

发展劳务产业,不仅直接增加南部边疆地区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且对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解决人多地少、提供就业平台、转变农民思想观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劳务产业促农增收。“输出一人,脱贫一家”、“输出一批,致富一方”。近几年,南部边疆地区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劳务收入的增长。20__年,__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50元,其中劳务收入的贡献率达到19%(20__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为66348万元)。全县外出打工者人均收入3653元,相当于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倍。许多农民认为“辛辛苦苦种田一年,不如外出打工一季”。许多外出务工者,摘掉贫困的帽子。如马街乡木梳贾村委会是一个青一色的哈尼族村寨,全村730户3659人,平均海拔1800米,气候寒冷,经济来源主要靠水稻、玉米、黄豆和饲养生猪。1995年前,全村男女老小闭守在村子里,吃不饱穿不暧,是远近闻名的“穷山寨”。在县委、政府发展劳务产业政策的指引下,现外出务工达700户20__余人,几乎家家户户有人外出务工,甚至全家老小都搬到石屏、建水等地,平均每个人月工资500元。20__年,全村靠劳务经济的毛收入达100万元以上。随着送妹新村的搬迁,仅20__年下半年至今,有120户盖起了崭新亮丽的钢筋水泥房,过上舒适甜蜜的日子。

劳务产业缓解就业压力,解决人多地少矛盾。南部边疆地区农业人口比重大,农村劳动力数量多,耕地资源相对贫乏,人多地少的矛盾比较突出。同时,城镇建设滞后,二、三产业不发达,就业容量小。20__年,__县农民人均耕地仅0.87亩,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有415人,加之高中、中专、大学毕业人数约400人,失业和待业人数为815人,除通过招考公务员、教师、医生等录用少数人员外,政府积极以转移劳动力的方式,安置了368人失业下岗人员,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3%。将剩余劳动力向县外转移、向发达地区转移,是南部边疆地区缓解城乡就业压力,拓宽发展空间的现实选择。近年来,__县大力组织劳务输出,劳务产业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之一。20__年全县外出务工3.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21万人的20%,年劳务收入12787万元,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21722万元的11%。

劳务产业为群众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天空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许多打工者走出山门,经过多年摸爬滚打,经历了城市文明和现代企业管理的熏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才干,涌现出一批致富带头人。如马街乡牛街村白玉开,今年27岁,20__年从昆明艺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奔波上海、浙江、江苏一带,从事房屋装璜,因工作出色,如今一跃升为分管150个职工的某公司中层干部,年收入达20万余元,成为村里的年青致富能手。同时他把村里刚毕业的几个大学生和自己一家人全部带出去,安排在他所在公司务工,其中一个大学生月工资达3000余元。

劳务产业转变了农民的观念。“输出劳动力,带回生产力”。外出务工者,打工不仅挣票子,还“更新”了脑子。很多外出务工者经所见所闻,而有所悟,转变了观念,从脑海里认识到“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再苦孩子”的道理,举家携妻带孩走出家门,把孩子送进了内地发达县市的学校接受教育。如马街乡送妹村外出务工250户1045人,在外上学的有165户257人。

劳务产业拉近了城乡发展间的距离。以前城与村,农民与市民,一个天,一个地,相差甚远,成为多年亘古不变的篱笈。如今农民进城务工,经过一番拼搏后,随着自身技能的不断提高,有的不仅能养家糊口,而且带回不少的资金和技术,返乡带动村民发展特色产业、特色经济,致富了一方百姓,生活不逊于城里人;有的与城里人结婚生儿育女,有稳定的工作和

收入,变成了“城市人”,破除了城乡二元制的束缚。二、南部边疆地区劳务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全州劳务输出的现状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投入少,见效快,效益明显的重要扶贫措施来抓,多措并举,做大做强劳务产业。从20__年起每年安排50万元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20__年成立了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20__年成立了州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会。有固定的输送路线,如弥勒、泸西输往广东,__输往浙江、福建,绿春输往上海等。20__年,全州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37625人,创收入9083.25万元。20__年,__县集中力量,一次性有序输出20__余人到浙江嘉兴家俱厂务工。目前,红河州劳务输出已由过去群众自发组织,小打小闹,规模小,没培植成一项支柱产业转变为政府组织、规模输出的一项新的支柱产业。

(二)南部边疆地区劳动力资源状况

南部边疆地区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大量农村富余劳力闲置在农村里。20__年,__县有34万农业人口,劳动力20万人,富余劳动力7.8万人。除去外出务工的劳动力3.5万人,目前农村仍未转移的富余劳动力达4.3万人,加上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毕业学生近千人,大量的富余劳动力荒费在农村。

(三)南部边疆地区劳务输出现状

物竞天流,适者生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不甘贫穷,千军万马涌入务工的潮流中,寻求脱贫致富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20__年__县外出务工者达35084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5266人,占15%,第二产业8615人,占25%,第三产业18333人,占52%;自发转移13841人,占39%,亲朋介绍5917人,占43%;媒体引导1414人,占15%,政府组织1333人,占9%,其它3221人,占23%;年龄大小不一,以青壮年为主。16岁至35岁4.51万人,占57.97%,36岁至45岁2.24万人,占28.79%,46岁至60岁1.03万人,占13.24%。全年劳务收入约12787万元,人均劳务收入3653元。输送城市主要有浙江、福建、广东、深圳、上海、昆明、西双版纳,州内外县主要有建水、个旧、石屏,县内乡外有南沙、新街等地,主要从事建筑、种植、公路、采矿、商业营销、餐饮服务、宾馆服务、保安、食品加工、厨师、家政服务等。

三、发展劳务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整体素质和就业层次低,收入低。据统计,20__年,__县富余劳动力7.78万人中,小学文化及以下的4.68万人,占60.1%,初中文化的2.58万人,占33.2%,高中及以上文化0.52万人,占6.7%。__县外出务工者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偏低,影响了收入。劳动者素质决定就业层次。打工者文化程度低,加之未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没有一技之长,不能胜任高层次的技术型、智能型工作,只能从事简单、粗重的体力型工作,其中大部分甚至不能入厂进车间,只能依靠打零工卖苦力维系生计。以南沙为例,从事装璜、维修等技能型的人员廖廖无几,而上下工、搬运工等粗活却比比皆是,供大于求。

(二)组织化程度不高。南部边疆地区劳动力输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粗放无序,大多数打工者以亲缘、地缘、人缘关系为依托,80%以上是通过家庭成员和亲邻帮带、介绍和示范外出务工,而经劳动部门有组织、有计划输出的比重甚小。20__年__县有组织输出仅1333人,占总数的35084人占9%。由于盲目外出,每年约有近1/7民工因找不到工作无功返乡,甚至饿肚子、连路费钱也没挣着的大有人在。

(三)兼业性和季节性强,工作不稳定。外出务工人员大都保留着土地承包权,相当一部分打工者心系两头,“身兼数职”,农忙时在家种地,农闲时外出务工,具有兼业性和季节性。一般来说,家庭劳动力较多、工种较好、收入较高的,在外务工时间较长,反之则短。这种亦工亦农、往返奔波式的打工,工作往往不稳定,工资收入相对较低。

(四)政策限制多,管理服务不力,难以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目前部分地区对外地民工在户籍登记、居住、招工、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歧视性政策,影响了农民进城打工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民工文化水平低,缺乏法律保护意识,加之劳动部门对输出劳务缺乏法律援助、跟踪管理和服务,部分企业存在用工不签协议、工作超时超强度、拖欠工资、安全防护不力等现象层层不穷。有的民工连签合同的意识也没有,即使签了,也不懂如何来维权,一旦出事故,只能自认倒霉,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五)观念陈旧,不愿外出打工,浪费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

南部边疆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特有的民族风俗,人们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比较严重,不愿或不敢外出,如今还有很大部分有“养牛耕田,养猪过年,养鸡换油盐米”和“金窝银窝不如我的土窝”的落后思想。再者,外出务工者背井离乡,居无定所,住着简陋的房屋,生活条件差,没有吃苦耐劳劲头,缺乏创业精神,无功而返。__县富余劳动力77738人,转移35084人,还有72654人闲置在农村,制约了全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速度和规模。

(六)缺乏资金,成为制约劳务输出的“瓶颈”。兵马打战,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劳务输出就没有保障。据统计,政府有序输出1个劳务者,需投入600元,因工作不稳定性,垫支后难以收回。加之每年开展的培训,需要大笔资金。发展劳务产业的诸多措施和计划,因“囊中羞涩”而难以顺利开展,制约了劳务产业的发展壮大。

(七)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吸纳劳动力极其有限。

南部边疆地区缺少乡镇企业、龙头企业,力量薄弱,就地就近劳务输出难、岗位稀少,难以消耗社会庞大的务工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南沙电站招用130余名本地民工从事保安、建筑施工、后勤、文秘等工作,为__县劳务输出提供了较大空间和环境。若多有几家像南沙电站一样就业空间大的乡镇企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大有希望。

四、南部边疆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南部边疆地区要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把发展劳务产业列为发展农村经济的头等大事,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工程、民心工程和富民惠民工程来抓,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来抓。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劳务

输出工作机制。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加强管理和服务,引导劳务输出健康快速发展。

一是切实加强对劳务输出的组织领导。结合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劳务输出作为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民心工程,摆上各级各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像抓“千村卫生公厕”和重要项目建设一样抓劳务输出,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组织机构、领导责任制和干部挂钩联系制度,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落实责任的良好局面。真正将劳务输出放在心,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

二是加强劳务输出基层队伍建设。目前,__县有14个劳务保障所15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4个4人,远远难以满足新时期劳务输出工作的要求。乡镇至少要配备2名工作人员,负责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劳动保障服务管理工作,为各类劳动力尽快实现就业再就业搭建强有力的平台。村级成立服务站,由村委会主任兼职,每个月由各乡(镇)政府拔出50-100元的作为其报酬。

三是发展订单劳务。__县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劳动保障部门、福建省石獭市富贵居鸟鞋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冠彰公司、昆明家政服务公司及州内多家签订劳务输出订单,在此基础上,要扩大订单劳务,派人专门实地了解外省发达地区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情况,广泛收集劳务市场信息,洽谈合作意向,发展订单劳务,拓宽就业岗位。

(二)加强培训,努力提高务工者的劳动技能和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南部边疆地区要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就要充分开发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而做大做强劳务产业,最关键是提高劳务者过硬的技能和素质。通过继续实施“阳光工程”、“绿色证书工程”等载体,切实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市场竞争力和就业层次,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由务农向务工经商转变,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农民向市民转变,由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一是创新培训专业,提高就业层次。目前__县培训专业主要有杂交水稻、热带水果栽培、稻田养鱼、制茶、餐饮服务等,要根据市场需求和层次,逐步从从事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如电焊工、汽车维修、烹调、电工、钳工、木工等技术含量相对高、收入稳定的专业。二是突出培训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就业为目标,认真搞好培训与就业的衔接。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发放职业资格证书。三是积极筹措培训经费。就业、教育、扶贫、农业局、农广校、财政等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切实保障培训经费。

(三)立足本土,以产业化带动全方位就业。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南部边疆地区除拓展外部就业环境外,还要依靠自身的优势开发和创造更多的就业环境,增强“造血”功能。__县要按照“三围、四带、六培植”的发展战略,紧紧依托旅游、热区、水能、矿产等四大资源优势,大力开发黄金、铅、锌、铜、铁等矿产和水电产业,着力打造矿产、电力、糖酒等产业群,把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实现大资源促进大开发,大项目促进大发展,大发展拉动大就业。旅游产业既能富民,又能富县。__哈尼梯田是__民族特有的象征,是民族文化大品牌,更是商机无限的朝阳产业,要以哈尼梯田文化旅游为核心,形成吃、住、游、购、娱为一体的旅游产业链,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大做强旅游业。在增加旅游收入的同时,着力增加就业岗位,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实现__县富余劳动力的转移,造富一方百姓。

(四)建立劳务市场,构筑劳务输出平台。

劳务市场网络建设滞后,劳务市场不健全,严重制约着南部边疆地区劳务产业的发展。由于边疆南部地区地处边远山区,交通滞后,信息闭塞,大部分务工者在缺乏信息引导的情况下盲目外出,无功而返。坚持“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方针,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培养劳务经纪人,鼓励个人创办集劳务培训、信息收集、职业介绍、劳务输出为一体的劳务中介机构。实施劳务信息网络化建设,形成县、乡、村、组资源共享的劳务信息平台,积极为广大群众公布最新劳务信息,引导劳务输出合理有序流动。

带动劳动力就业篇9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益

【ABSTRACT】The Transfer of surplus labor force from the less profitable agricultural sector to the profitable non-agricultural sectors can hoist the overall national economic gains.The economic growth arising from such transfer is a result of rearrangement of resources.By means of Statistics and Quantitativ models,this article views the transfer of China's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rs and the gains stemming from this transfer since the outset of China's reform..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中国从乡村型农业社会向城市型工业社会这一历史转型最为突出的特征,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成果与标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转移,不仅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全方位变革的主要推动力量,而且也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之一,因为这一转移拉开了以劳动力资源流动为龙头的全国经济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序幕。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的转移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真正开始的。那么迄今为止,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状如何?这一转移究竟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或者说其再配置效益到底有多大?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做一探讨。

一、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尽管农业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但劳动力生产要素的人为滞留,使得中国大批劳动力被长期禁固在农业而处于隐性剩余之中。表1显示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农业从业人员为1.7亿,占全国从业人员的83.5%,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为0.3亿,比重为16.5%,农业大国的特征非常突出。从1952~1970年,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相当缓慢,18年间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0.3亿,农业就业比重仅比1952年下降2.8个百分点。从1970年到改革前的1978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开始有所推进,8年间,农业就业比重下降了10.2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就业人员增加0.5亿,是前18年增加人数的1.6倍。

1978年之后,农村的率先改革首先将大批隐性农业剩余劳动力变为显性,从而增大了劳动力转移的压力。在此基础上,农村非农产业迅速发展起来,从而带动了较大规模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1978~1999年,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由1.18亿迅速升至3.51亿,21年中增加了2.32亿,是改革开放前26年增加总数的2.7倍,年均增长率为5.3%。1999年,中国农业与非农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0.3%与49.7%。

分阶段看,1978~1985年是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时期,短短7年中,农业就业份额由70.5%迅速下降到62.4%,非农就业比重由29.5%升至37.4%。非农就业人员由1.18亿,增加到1.87亿,增加了0.69亿人,年均递增6.8%。1986~1990年,由于中国宏观经济受到通货膨胀与市场“皮软”的双重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有所放慢。5年中农业就业人员比重仅下降2.3个百分点,非农产业劳动力增加0.67亿,比重升至39.9%。1991~1995年,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一个较快的发展时期。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所快。统计数据表明,仅1991~1995年的5年中,非农就业量净增加0.7亿人,是1985~1990年增加人数的1.04倍。1996年之后,中国经济开始由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由于种种原因,国内消费、投资需求增长有所放慢,而始于1997年夏的亚洲金融危机又较大程度地抑制了中国商品出口的增长,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得中国经济增长趋缓,1999年中国实际GDP增长率为7.1%,比1995年的11.5%下降了4.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国内非农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也开始放慢,1996~1999年的4年中仅增加了0.26亿人,年均增加642万人,比改革21年来平均增加人数的1105万人少463万人。1999年,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为50.3%,又比1997年、1998年有所上升。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以乡镇企业为载体的就地转移,另一是进入城镇就业的异地转移。

表2的资料显示,从1979~1999年的21年中,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绝对数为1.16亿,年均转移555万人,增长速度为8.9%。从进入的不同产业看,转向服务业的人员多于转向工业的人员,前者的年均转移数329万人,后者226万人,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8%与6.5%。从不同的时期看,转移的速度也有差异。整个80年代(1979~1990年)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最快,年均增长11.9%,其中1979~1985年的增长速度高达16.3%。进入90年代以来,这一速度开始放慢,年均增长率降为5.3%。其中,转向农村工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降至3.4%,转向服务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降至6.9%。尽管90年代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相对于80年代有所下降,但转移规模仍是上升的。表2的资料显示,从1991~1999年,每年平均转向农村非农产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为590万人,而1979~1990年的年均转移人数为529万人。与对表1的分析相一致,1979~1985年,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的转移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从速度上,均是这几个阶段中相对较好的时期,而1996~1999年,则是较差的时期。

由于城乡壁垒的存在以及其他较为复杂的原因,每年转移到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规模有限,1979~1999年的全部转移量约0.34亿人,只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量的23%左右。从现有统计数据看(表3),1979~1999年,平均每年转向城镇的农村劳动力约为166万人,其中1979~1990年的平均数为149万人,1991~1999年的平均数为188万人。表3列出了不同时期转向城镇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的平均规模,同时也列出了1978年以来我国通过向农村非农产业以及城镇转移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与规模。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的21年中,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农村非农产业及城镇转移的数量达1.5亿左右,其中近半数是近入90年代后转移的。与表1的变动相仿,1986~1990年间转向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少,年均转移量为146万人,但与转向农村非农产业变化不同的是,转向城镇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996~1999年间的年均转移人数最大为198万人。

二、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效益

劳动力转移效益即为劳动力再配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属于资源再配置效益或结构转换效益问题。劳动力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转移,是以不同部门间的劳动生产率不同为前提的,劳动力从低效益部门向高效益部门转移,势必提高劳动力的总体收益率,因此测量在具有不同边际生产率的部门之间劳动力转移对增长的作用,就要比较生产率总增长率与生产率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劳动力再配置或劳动转移效益。

一个比较简单的测算模型可以从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公式中得到。总产出为总劳动生产率与投入的总劳动力数量L之积:

(1)

由(1)式可得到总产出的增长率为投入的全部劳动力的增长率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和:

(2)

如果将部门只划分为两个部门,即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话(分别记为i=1,2),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可进一步进行如下分解:

(3)

式中为不同部门在总产出(GDP)中的比重,代表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代表不同部门就业比重的变化率。(3)式表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由两项因素构成:一是劳动者人均产出的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即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记为;二是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的部门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可见,第二项代表了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就业变化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我们视其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记为。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及对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分别为

(4)

(5)

在我们的具体测算中,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是通过(2)式由总产出(GDP)的增长率与总劳动投入的增长率之差决定的;同样,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是通过(3)式由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分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和之差决定的。

农业剩余劳动力再配置效益的表现是,劳动力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效率的非农业部门引致了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事实上,剩余劳动力从低效益的农业转向高效益的非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还可以提高农业部门自身的劳动生产率。表1显示出,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由1978年的929元/人年增加到1999年的2003元/人年,增长了1.1倍,年均递增3.7%;非农产业劳动生产率由3339元/人年增加到10811元/人年,增长了2.2倍,年均递增5.7%;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由1640元/人年,增加到6377元/人年,增加了2.8倍,年均递增6.6%。由此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劳动生产率,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非农业部门,或者是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表4进一步列出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带来的资源再配置效益。

从表4可以看出,以1990年不变价计的中国GDP从1979~1999年年均递增9.59%,劳动力增长2.72%,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6.68%。劳动力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为28.4%,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为69.7%,两者共同作用的不可分解因素的贡献为1.9%。可见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进一步的分解表明,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于劳动力由低效益的农业转向高效益的非农产业带来的贡献约为19.9%,因此在GDP增长中源于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贡献率约13.8%,这也正是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再配置效益。

分阶段看,1979~1990年的整个80年代,是中国农村率先进行改革的时期。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一大部分农业剩余劳动力摆脱了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长期束缚而转向从事非农生产与服务,农业劳动生产率及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测算结果显示,在这一时期中,GDP年均增长率为高达9%,劳动力与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3.95%与4.87%,两者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3%与54%。在生产率的增长中,来自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贡献高达26.1%,这一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4.1%。

1991~1999年的整个90年代,中国劳动力增长放慢,年均增长率为1.11%,但中国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却相对较快,年均增长率达9.14%,劳动力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对该时期中国GDP增长的贡献分别为10.7%与88.3%。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比80年代高出34个百分点。但这一时期由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增长放慢,尽管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为14.7%,与80年代相差无几,但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却降到16.6%。

从更细分的时期看,1979~1985年,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较好时期。这期间,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1%与.46%,农业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超过非农产业。这一时期,中国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84%,其中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为65.9%。在这一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由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部分占26.1%,在各时期中最高,而这一时期中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的贡献也高达17.2%。

1986~1990年,由于中国经济既经历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又经历了国内首次市场“皮软”的影响,宏观环境较差,从而使经济效益出现较大程度的滑坡,GDP年均增长率为降至7.9%。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的绝对下降引起了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降低,它对GDP增长的贡献也因此降到33.7%;另一方面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放慢使其对GDP增长的贡献降到7.5%。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下降到17.8%,进而又使得这一转移对全社会GDP增长的贡献受到影响,贡献率下降到6%。

1991~1995年,是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时期,DGP年均增长率高达12%。同期,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也高达10.6%,但劳动力增长较慢,年均增长率仅为1.2%,劳动生产率增长与劳动力增长对DGP的增长贡献分别为88.6%与10.3%,前者远远超过后者。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农业劳动力转移带来部分占21.8%;农业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升至19.4%。

1996~1999年,中国尽管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但也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紧缩。GDP年均增长率降为8.3%,劳动力与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降到0.9%与7.3%。虽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仍有87.6%,但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放慢,甚至出现1997、1998年的连续回流,使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部分仅占9.1%。这一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也仅为7.9%,是继1985~1990年的第二个低贡献期。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的推动作用,这种资源再配置效应尤其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表4中的计算结果显示,虽然1985~1990年的时期内,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只有2.6%,对GDP增长的贡献也只有7.5%,但就在这2.6%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中,由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带来的部分占22.2%,说明这一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仍然较高。同样地,1996~1999年的时期,尽管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并不低,为7.3%,但由于这一时期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向外转移较慢,尤其是1997、1998年又有劳动力回流进农业,使得农业劳动力向外转移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贡献仅为9.1%,在各细分时期中最低。

带动劳动力就业篇10

关键词:供给改革;劳动法;路径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经济的规模也逐渐增大,但与此同时,经济规模的增大,也导致商品供给方面出现了结构性的过剩现象,因此供给侧改革得以启动。供给测结构的改革,在早期确实给国内就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趋势,使得国内各职业岗位的薪资福利等都得到了提高,但在2007年内我国出台的《劳动合同法》中,因对劳动者的利益保护力度过于大,同时结合供给侧改革之后,导致经济增长的趋势逐渐平缓,进而许多企业在用人方面的经济效益降低,使得人力成本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一、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影响

(一)整体就业的影响

供给侧结构改革,其本身的目的是,优化就业的关键配置,从而得到高校的供给目标,基于此其单独的视角上来看,供给侧结构改革所带来的影响是良性的,有利于整体就业的发展。但在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运作之下,势必会存在压缩多余产业能效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行为,因此就会带来硬性的失业。

(二)社会就业结构的影响

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对企业结构的调整,势必会使得企业在结构方面作出相关的动作,但是,供给侧结构改革的针对对象,较偏向于新型的产业,而对于一些传统产业而言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如此就造成了人力流向的失调[1]。而在长时间的影响下,还会导致大量的人才缺失,使得社会人员都偏向于新型产业,而传统产业的专业人才则缺乏,如此使得社会就业结构出现倾斜的影响。

(三)政府视角下的调控影响

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改变,不少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在此前提下企业就更加注重经营的成本,从而采取一系列裁员等减低人力成本的措施,使得就业变得困难,而此时,因供给侧结构改革造成的就业困难需要得到抑制,就影响政府针对此现状进行调控,调控的目的为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可通过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提高税费优惠政策、提供失业保障等等方式来实现。

二、供给侧结构改革前提下,劳动法面临的困境

(一)用人企业灵活性缺失困境

因为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影响,绝大部分的企业在经济与效益方面都出现下降,而此时企业自身往往会通过劳动力的优化,来实现对经营成本的控制,以此保证企业对外的竞争力,但要企业要实现此点,必然需要自由调控劳动力的灵活性[2]。但基于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前提下,其对于企业自由调控劳动力的灵活性进行过度的限制,使得企业只能在较为特殊的前提下,进行人力控制,相对于供给侧结构改革带来的影响幅度,几乎无济于事,企业本身的经济效益依然处于下降状态。此外,在此前景下,企业的经济效益下降,所带来的是整体社会的经济下调,如此就会使得劳动者个人的经济收益方面受到一定的损害。

(二)人力资源成本过高困境

同样,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使得企业为了生存,通常会采取减低薪资、减少福利等方法,来实现成本的降低。而此类方法从本身来看,确实存在降低成本的能力,但问题在于《劳动合同法》的干涉,使得人力资源的薪资增长且存在一定的下限,同时企业也无法通过不触碰法律的方法来降低薪资,以此使得人力成本维持在一个相当的高度。而通过时间的推移,即使企业将薪资降到合理范围的最底限,员工的薪资也会出现不可逆的增长,如此就形成了成本的大幅度提高,整体而言就加强了人力资源成本过高的困境。

(三)劳动法实行的困境

因我国劳动法对于劳动者的过度保护,使得劳动者从弱势的群体转为主动,但这样的模式展现出了一种盲目性,即对于企业没有主动性的保障,以此造成了企业与人力资源之间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在此前景下,会出现部分强势的劳动者因为法律的帮助,进而出现滥用职权的现象,最终对整体的国民经济形成危害。

三、供给侧改革劳动法完善路径

(一)民生制度的完善

基于劳动法目前面临的灵活性缺乏困境,为了使其发生改变,首先需要对民生制度进行完善。实际来说,大多数的企业都属于私营性质企业,其發展依赖于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当企业自身经济能力不足时,是无法履行法律规定的劳动者保护。因此只有加强企业的经济,才有实现劳动者的就业问题。因此民生制度的完善,需要建立在劳动者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求之上,在企业与劳动者生存的基本不受威胁的情况下,促使双方的经济效益增强,以此使企业履行相关保障。

(二)人力资源成本降低

在供给测结构影响下,多数企业为了使人力资源成本降低,会采取裁员、降薪等等手段,但基于劳动法的影响,会使得企业调控的范围有限,从而无法实现实际的成本控制。因此需要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使得企业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对劳动者的工资、待遇、福利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以此实现人力资源成本的降低,但为了保障公平性,调节必须要以生产率以及物价指数作为标准,以此使得企业调整不违背法律规范,以此实现公平性。

(三)分层保护措施

基于现代劳动法实行的困境,使得部分劳动者利用法律权利,迫使企业的经济受损,在此前提下,就说明了劳动法的盲目性与不公平性。在此前提下,为了使得劳动法趋于平衡,可以采用分层保护的措施。分层保护措施的实施,首先需要对企业进行分类,对于无法实现规范的小型企业应当采取政策的有待。其次,对劳动者同样进行区分,根据劳动者的经济能力,将劳动者分为强势、弱势等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劳动者,采取等级越低,保护策略越强的保护策略,以此加强劳动法实行的灵活性欲调控能力,以此加强企业的发展力度,同时兼顾了劳动者的保护。

四、结语

我国为了保护劳动者在就业工作当中的效益,采用了《劳动合同法》对其进行相关的保护,但实际上来看,此法的保护力度过于强,使得企业在经济效益方面受到了一定的损失,并且总体来看,并不利于劳动者的利益保障。目前劳动法的实行受到了一些困境,使得我国企业市场受到损害,为改变此类现状,需要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变。

参考文献: 

[1]阎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劳动法内涵[J]法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