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专业论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07:07:31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篇1

关键词:汽车电子;电力电子;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吴晓刚(198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周美兰(196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201201107)、哈尔滨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A20120000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98-02

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已成为汽车设计研究部门考虑汽车结构革新的重要原因。在国外,平均每辆汽车上的电子装置在整车成本中占20%~25%,一些豪华轿车上装有40多个微处理器,有的汽车电子产品甚至占整车成本的50%以上。许多汽车制造商都认为,增加汽车电子装备的数量,促进汽车电子化是夺取未来汽车市场的有效手段。[1]

在对汽车电子技术的教学研究中,文献[2]提出优化“汽车电子与控制”配置课程的内容、改革结构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验建设和课程设计环节等改革思路。文献[3]分析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灵活多样的理论教学改革方案和采用项目教学法等加强实践环节教学的建议。文献[4]介绍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精品实验项目的设计思想、主要环节及具体实践。文献[5]将虚拟仪器LabVIEW软件应用于汽车电子技术综合性和设计性虚拟实验中,并进行了实验教学的实践。文献[6]开发了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实验教学所需要的嵌入式系统,完成了实验箱硬件及教学实验所需的支撑软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教学实践。文献[7]介绍了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汽车电子系列特色课程的研究。

在汽车电子中,涉及到电力电子技术的内容通常称为汽车电力电子技术,并且成为了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分支。哈尔滨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下的电力电子方向,在汽车电子研究上已有了十几年的基础。在依托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黑龙江汽车电子技术研究中心科研基地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控制和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为特色的研究方向,并培养了大量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因此,为了在本科教学中体现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办学特色,结合在汽车电子方向上的研究成果,在2010年制定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方向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特别增设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方向选修课。本文以“汽车电子技术”课程作为研究和实践对象,通过课程结构优化设置和考核方式改革,结合现场教学和研究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实现具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教学。

一、“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结构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开设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为专业选修课程,2学分,共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2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平台课程设置,结合汽车电子技术的主要特点,“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可分为6个模块,如图1所示。

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的理论教学环节中,第一部分,先介绍汽车电子的基本概念,回顾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通过实例分析介绍汽车电子对汽车安全与节能的影响,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知识,讲述汽车电子与电力电子的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器件。包括光电、霍尔、电阻等各类传感器,常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单片机选型及选用依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交直流电机、电磁阀等执行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第三部分,在以上介绍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汽车变速器电控、ABS系统、动力转向电控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电控系统开发遵循的标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特别强调目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V流程开发模式。

第四部分,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在电动汽车方面的运用。本门课与目前车辆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汽车电子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了传统以发动机作为主导的汽车动力系统控制部分,强化了电驱动系统的匹配与设计部分。该部分内容除了包含对于汽车动力系统设计方法和匹配规律的介绍外,还增加了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的一般方法介绍。

第五部分,介绍汽车电器系统,包括汽车仪表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电动门锁系统、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电动座椅、车载空调系统、车载音响系统、车载电视娱乐系统、车载无线通讯系统、电子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网络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部分是课程的最后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可靠性的评价标准和一般的故障诊断方法。

以上六部分构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实验和课程设计两种方式。实验课作为学生在校内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我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实验课的设置上,主要分为5个部分,如图2所示。

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和实验课程的理解,而且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综合起来,提高了知识的应用能力。[8]“汽车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主要结合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平台课的知识,以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作为设计目标,让学生结合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

二、“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来说,涉及到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靠语言描述是很难讲清楚的,而通过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也很难清晰勾勒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因此本门课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出的动画及示意图等来展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使教学的内容直观清晰,易于理解。

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外,还采用了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现场教学即依托我校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中心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到工程中心参观现场演示,并试用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电子产品实验样机。这些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对汽车电子的功能及开发有更直观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学内容中以汽车电子产品的项目开发作为主导。例如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这部分内容讲授时,可自始至终以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变速器控制单元作为对象,从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方案论证,到中间环节的样机开发、功能验证,再到最后环节的样机标定、测试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通过这样的讲授,学生对汽车电子的感性知识加深,在理论学习中的目的就会变得明确,清楚地认识到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三、“汽车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突出“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改革了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我校其他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是以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而由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方向的本科生,选课人数基本维持在40~60人范围内,这样的人数规模便于授课教师进行小范围内的专业指导,因此在考核方式上提出了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设计与专业论文撰写相结合评定的方式。与其他课程不同之处还在于,其他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都是最终给定一个独立的成绩,而作为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成绩只是最终成绩的其中一部分。

目前该门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课程设计占30%,专业小论文占40%的比例权重进行成绩的评定。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本门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并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专业小论文作为考核的主要部分,在撰写过程中,授课老师首先利用2学时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科技论文撰写的培训,而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根据各自分配到的科技论文主题进行文献的检索;学生分成了3至4名成员一组,选择关于汽车电子的主题项目,可建议主题为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设计、汽车防抱死ABS系统设计、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设计等,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新的主题。给定主题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提交科技论文,并以学术会议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自由根据报告者的内容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该部分成绩可以当场给出,这样做的好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给定的成绩能够实现主观与客观兼顾的效果,令所有同学信服。

四、结论

根据“汽车电子技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结合所开设课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教学中课程内容优化配置,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考核上提出了平时、作业、实验、课程设计与科技论文撰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获得最实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秋,赵六奇,韩晓东.汽车电子学教程[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周雅夫,连静,李琳辉,等.《汽车电子与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16):190.

[3]赵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教学探讨[J].新西部:理论版,2011,(27):221-222.

[4]赵秀春,徐国凯,陈晓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精品实验项目设计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5):497-499.

[5]仇成群.LabVIEW在汽车电子虚拟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用户,2011,18(6):97-98.

[6]张新丰,陈慧,孟宗良,等.控制器V型开发模式实验教学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2):131-134.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篇2

关键词:汽车维修 高职 发展前景

一、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分析

(一)汽车工业发展迅猛

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汽车产量正处于迅速发展的过程当中。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的汽车制造业每年都保持了20%的速度增长,去年我国汽车的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自然也对汽车维修行业的人才产生大量的需求。

(二)汽车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维修技术的发展

随着目前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在汽车技术中的广泛应用,具体而言包括自动变速器、发动机电控燃油喷射、安全气囊、制动防抱死以及现代车载诊断系统等在汽车上的普遍使用,汽车维修恒压的技术含量也在不断的得到提高,无论是在理论技术、理念、制度还是的人员构成和作业方式等方面都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还出现在传统的维修方式以及汽车维修行业工人岗位上。传统的汽车维修岗位正在逐渐的退出市场,而复合型以及智能型的岗位正在不断的增加,并且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故障诊断检测、ABS、GRS、AT等新的专项维修岗位都已经出现。

(三)汽修行业的人员素质满足不了行业发展需要

而在汽车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对汽车维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从目前的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现状上来看,接受过中等以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门人才所占的比例比较低,只占到汽车维修人员总数的五分之一。同时在汽修行业一线的从业人员,有将近40%的人员文化程度都仅仅处于初中文化程度,有些甚至更低。

通过以上对汽车维修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急需一批毕业后就可以上岗到位的高能力高质量的汽修技术人才,但是客观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在经过三年系统专业的学习之后,仍然需要在用人单位那里接受规范专业的方位培训;另一方面很多毕业的学会学生不能满足汽修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这就说明我国目前的高职汽车维修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跟客观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导致这种偏差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教材陈旧、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教学模式陈旧,以及在汽修人才的培养上目标不明确。因此实行汽修专业的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汽修专业所必须面临的问题。

二、汽车维修专业的发展前景

(一)专业方向电子电控化

汽车真正进入寻常百姓家和汽车技术真正走向电子化的是本世纪初,由于新世纪初的电控汽车基本上已进入更新换代时期,各类电子电控方面的故障相对增加,一些部件已开始老化,需要对其进行检测和更换。综合上述对汽车维修业的形势分析,在未来几年,汽车维修业将需要大批的掌握汽车电子电控技术和检测技术的汽车医生式的人才。

汽车维修专业要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必须认清形势,加大相应的教学设施的投入,调整课程结构,加强汽车电子电控知识的系统学习。在让学生熟练掌握汽车结构及原理的同时,更多地应掌握汽车电子控制原理,掌握汽车各结构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各传感器的功能和作用。否则面对高技术的汽车,学生将无所适从。

(二)专业课程教学项目化

项目化(有说模块化)教学是汽车维修专业的必然趋势。汽车总体可分为发动机、底盘、电气设备和车身四大总分,而发动机又由机身、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系、燃料系、起动系和点火系组成。底盘由传动系、系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组成。电气设备除了蓄电池、起动机、电动机、仪表灯光系统外,还有空调、电控系统、ABS、汽车音响、车载导航等。每一大部分均可按其结构分解成若干模块。可将每一模块按其结构和功能再进行分解成几个项目,对每个项目进行从感性认识到理论学习,然后到实际操作(或演示)的从“实践――理论――再实践――理论”的循环往复学习。这种项目化的教学对汽车这样复杂的结构非常适用,但对教学和实训场地要求较高,教材的组织上也相当复杂,对教师的要求也高。

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教学采用了项目化教学,其效果明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教学仪器设备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教师的理论和实操水平也从各专门化的项目中得到提升。受到了有关教育专家和汽车维修界有识之士的充分肯定。

(三)专业人才培养综合化

现代汽车维修是以机、电、液一体化系统诊断为核心的综合诊断技术,维修理念是“七分诊断,三分维修”。突出诊断技术,并以准确诊断故障点为目标;是总成拆装调整工艺与系统诊断技术的组合;其故障诊断是以定量分析为基础,主要采用仪器仪表检测分析和部分直观检查的方法来完成。汽车维修对象的电子化及维修设备的现代化,要求汽车维修人员应具有高素质化。而这种高素质化不是光靠几年的大学就能培养出来的。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对维修人才的培养要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学校可根据社会的需求,并考虑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制定出较为适宜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系统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努力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博学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并考虑到将来工作转型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和国.关于汽车维修若干问题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03).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篇3

作者:王宇宁 张海波 刘东升 唐冰清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汽车工程学院 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我国汽车电子产业技术成熟度分析

TRIZ理论“TRIZ”一词是俄文“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首字母缩写,英文名称为TheoryofInventiveProb-lemSolving。该理论是前苏联ALTSHULLER及其领导的科研小组经过50年时间,在对全世界250万件专利进行整理和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的一整套系统化、实用的解决发明创造问题与实现技术创新的理论体系。其中技术系统的进化是TRIZ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4]。创始人ALTSHULLER和他的研究团队不断提炼总结,形成当前著名的技术系统进化模式,即S曲线进化模式。技术进化S曲线应用到产品上即可得到类似的产品进化S曲线。TRIZ理论将产品进化曲线分为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退出期4个阶段[5]。将特定时间内与产品相关的产品性能、专利数量、专利等级和利润的基本变化规律总结出来,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进行对照,确定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从而为制定产品所处行业的发展策略提供参考。我国汽车电子技术成熟度分析以中国知识产权网的2005—2009年的汽车电子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选取我国汽车电子的产品性能、专利数量、专利等级和利润4个指标,总结各指标的基本变化规律,并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进行对照,来分析我国汽车电子技术成熟度。性能参数与时间曲线。以汽车电子器件的每千公里完好率为指标来衡量汽车电子产品性能变化。每千公里完好率是指在汽车行驶一千公里时,汽车电子器件还能保持正常功能的比率。收集2005—2009年我国汽车电子器件每千公里完好率的数据,绘制折线图,并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中的性能参数-时间进行对比,其结果如(图略)。我国汽车电子技术性能迅速改进,并有持续改进的趋势。对比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我国汽车电子性能处于成长期。专利数量与时间曲线。从中国知识产权局网站中下载2005—2009年我国汽车电子专利,经过筛选和整理后,得到每年的汽车电子专利数量(图略)。将我国汽车电子专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绘制成折线图,并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中的专利数量-时间进行对比,其结果。从(图略)可以看出,我国汽车电子专利数量增速较快,且增长幅度逐年提高。专利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处于S曲线上成长期到成熟期的过渡阶段。(3)专利等级与时间曲线。TRIZ理论将专利分为5个等级,其划分依据(图略)所示。根据专利的等级划分,将2005—2009年我国汽车电子专利进行等级划分,将我国汽车电子专利等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绘制成折线图,并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中的专利等级-时间进行对比,我国汽车电子专利等级逐年降低,说明我国汽车电子专利逐年在取得技术突破,并且专利质量越来越高。汽车电子专利等级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有两处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相吻合,分别是婴儿期和成长期。利润与时间曲线。汽车电子行业利润的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将2005—2009年我国汽车电子行业利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绘制成折线图,并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进行对比。汽车电子产品利润处于逐年增长状态,但是增长趋势趋于缓和。汽车电子利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处于技术产品进化S曲线的成长期。综合以上4个指标随时间变化的基本规律,一共出现4次成长期,一次婴儿期,一次成熟期。其中时间-性能作为TRIZ理论中最主要的曲线,显示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处于成长期,因此基本可以判定我国汽车电子技术处于成长期。

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发展策略

处于成长期的我国汽车电子产业,专利等级和专利性能均滞后于专利数量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我国汽车电子核心技术缺失现象严重,汽车电子控制的核心技术方面还有待加强。同时,汽车电子产品利润虽处于增长阶段,但是增长趋势减缓,表明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并且存在厂家之间使用价格战等恶劣竞争手段的情况,直接导致行业整体利润增速放慢。综合以上情况,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可从以下3个方面来寻求发展。出台优惠政策,扶持产业发展健全的政策体系是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助推器。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被纳入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汽车生产产业链上游的汽车电子产业,也必将受到更多的政策保护[6]。根据我国汽车电子实际情况、产业发展特点,以及国际汽车电子产业的有关规定,研究制定扶持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系统政策框架,加强和改进产业政策工作,出台有利于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管理办法。加强资金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汽车电子企业的技改贷款贴息、产品研发、扩大生产和标准体系认证等项目的配套。尤其要加强科技资金对汽车电子项目的支持,建立有效的资源配置制度,集中资金支持一些大项目,保证一些技术高、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项目能尽快完成。出台优惠政策,增加对汽车电子产业的投资,加大汽车电子企业对技术研发的力度,以逐步改善我国汽车电子性能滞后于产业发展的困境。建立研发平台,攻关汽车电子关键技术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汽车电子市场中自主品牌份额仅为10%[7]。同时,发动机管理系统、车身电子稳定系统、中央控制器和电动后视镜等电子关键技术主要由外商独资或合资企业生产,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空心化的问题相当严重。强化科技创新,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已经势在必行。(1)增加研发投入,建立研发平台,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汽车电子市场上,汽车电子产品开发速度加快,新技术广泛应用,汽车电子的资本密度越来越高,新产品开发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尽管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在研发投入方面已经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与国外汽车电子产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研发投入的增加是提升研发能力的重要保障[8]。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中心环节,加大引进力度,通过合作、并购和参股等形式,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创新。主要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具体实施:①建立研发平台。支持汽车电子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在发动机管理系统、车身电子稳定系统、中央控制器和电动后视镜等电子关键技术领域建设一批市级企业工程研究中心和实验室,加大这些关键技术的研发,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②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重点企业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发挥团队合作效应,提高科研创新效率。(2)实施技术联盟,攻克汽车电子关键技术。实施技术联盟可以充分利用有效的汽车电子技术开发资源,避免重复投入,降低和分散研发风险,提高技术创新能力[9]。汽车电子技术联盟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①加强与国外汽车电子企业的技术联盟。我国汽车电子制造企业要与国际跨国汽车电子公司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扩大对外合作,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国际合作。利用目前国外汽车电子公司大量进入我国汽车电子市场的机会,与其建立技术联盟,联合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②以汽车电子领域关键技术作为联合攻关的目标。实施技术联盟,重点是要对行业领域内的关键技术、研发风险大、研发投入高以及发展前景好的技术进行联合攻关。结合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实际情况,应选择发动机管理系统、底盘电子控制系统和中央控制器等作为突破口,进行联合攻关,增加汽车电子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我国汽车电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解决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空心化的问题。打造汽车电子产业集群战略我国汽车电子产业利润增幅渐缓,必将加剧行业的成本竞争。打造产业集群,降低生产成本,使分工更加专业化,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10]。打造我国汽车电子产业集群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施:①在全国建2~3个汽车电子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内的企业应包含与汽车电子产业相关联的所有行业,同时企业集聚程度要高、技术创新能力要强,能够实现专业化生产及各企业的协调发展。②政府部门通过优惠政策扶持我国汽车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鼓励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生产方向转变[11],在实现产业内部规模经济的同时,也能更好地通过自身实力招商引资,形成区域产业集群效应。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篇4

2、现有师资队伍在学历层次、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

3、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职教特色。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职业教育对汽修人才培养的道路,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要进行教育教学高效课堂改革。

关键词:汽车维修 高效课堂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随着电子技术在汽车中的应用,汽车维修技术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维修与检测设备现代化、检测资讯网络化、检测诊断专家化、管理电脑化等,已成为现在汽车维修行业的模式。而在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所选用的教材《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电器》等主要专业课中还是在以陈旧的内容如: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传统点火系,半导体点火系,电子喇叭等为主要部分,而对现代汽车所采用的先进技术一带而过,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毕业后不能适应现在的汽车维修行业。从而影响未来维修企业一线工人的整体素质,进而影响整个汽车维修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教学内容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缺乏职教特色

1、由于教材的编写和出版需要一定的周期,教材内容陈旧甚至已被淘汰,跟不上教学的需要。在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的电子技术已渗透到汽车各个部位的今天,现有教材多以国产CA1092、EQ1092等车型为主,对汽车电子技术的介绍仍旧停留在交流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电子点火装置、电子喇叭等70年代初期第一代分立元件的较低水平,对现代汽车新技术、新结构几乎没有介绍或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教材生成周期过长,导致新技术进入课堂、新设备进入校园过于滞后。

2、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实践教学环节的严重不足,已无法保证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目前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安排中,文化基础课占40%,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占60%,生产实习课几乎没有,教学方式依然沿袭普教“粉笔+黑板、口授+板书”这种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主阵地的传统模式。对于条件稍好的学校,生产实习设备还较齐全,但大多是企业个人淘汰下来的、低技术含量的残次品,或已无法正常运转的废品,只能勉强给学生进行拆装实习,无法满足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教学需要,不利于理论讲解和学生实际操作。

3、现有师资队伍的整体状况。在学历层次、专业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本科学历达标率较低;“双师型”骨干教师、实习指导教师严重缺乏;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较弱等等。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很多学校缺乏专业老师,而文化课老师过剩,甚至聘用体育,英语等教师,由于这些教师从未在维修企业岗位上工作过,大都缺乏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经验。试想,如果教师自己不熟悉情况,不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只会纸上谈兵,何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呢?这些问题已成为专业教学进步与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二、汽车维修专业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措施

1、优化生源,坚决不要初中未完成学业者。现在职业学校招生困难,很多学校在为了完成招生任务上采用了各种手段,各种方法,进行“全盘接收”的招生方针,有些初中未毕业者,初一刚上完在家辍学者,甚至有的连初中都没上都招了近来,这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接受专业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势必会成为专业教学进度的“障碍”。

2、加快教材修订工作,积极生动地调整教学内容,以优化课程结构。从职业分析入手,以岗位职业技能为核心,加快教材的修订工作,在修订的教材中要进一步充实电子技术原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汽车诊断检测技术等内容,把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和提高教材质量的作为突破口,以更好地指导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工作。另外,为了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和科学性,应注意收集教材使用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行业发展最新动态,以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方式取证,定期对已有教材进行修订,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学校也应有针对性地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既保持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相对稳定,又积极主动地不断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做到死教材活运用。专业课教学可适当降低理论教学的难度,减少理论教学的时数。可把各门课程分成若干个学习包,再进行优化组合,以形成新的专业知识结构。为适应现代汽车电子化发展方向,重点加强《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与维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专业课程的教学,授课车型应以最能代表现代的汽车新技术的轿车为主。同时,加大专业外语与计算机的教学力度,以强化学生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学校应适当选送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修、提高,切实体会学校所教内容多少有用,多少没用,力避生产上已淘汰的知识、技能在教学中出现。

3、提高专业课教师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迅速加快,汽车维修市场将急剧膨胀,汽车检测与维修人员短缺的现象将日益严重。为适应社会需求,开设有汽车维修专业的各类中等职业学校,面对机遇与挑战,只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

(河南省卢氏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篇5

关键词: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在“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课程教学内容中,一定要紧跟汽车电器电子技术的发展,不仅要更新内容,引进新知识摒除旧知识;而且要将相关课程融合;与此同时引进更科学的、先进的汽车和汽车电器实习装备,要从教学方法上提高学生的各种技术水平,一体化教学方法便是其中一种。

一、教学内容改革

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对电学知识,学习过程中抽象能力低,但对新技术较感兴趣,接受新事物快。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结合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特点,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1.教学内容

汽车电气顾名思义为汽车上跟电相关的,包括电源(发电机和蓄电池双电源)、用电设备(多种多样)、电路(导线、安全装置、开关等)等,内容繁多。

对于“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课程,不同的教材所含的内容不同,但一般为汽车电气电路、蓄电池、发电机、启动系统、点火系统、汽车空调、辅助电气、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因这门课程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内容有交叉,所以在内容选取上摒弃点火系统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

2.教学顺序

不同的教材教学内容顺序各异,应按照汽车电气故障诊断顺序进行,即电源、安全装置、开关、用电设备。在教学当中,应按照汽车电气概述、汽车电路的基础知识、电源系统、启动系统、汽车空调、辅助电气的顺序进行。

3.教学方向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与车辆维修相关的专业,而现在车辆的维修一般侧重于诊断、更换备件,很少进行解体检测。所以在“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课程中,应让学生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理清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思路。

4.教学知识更新

在讲汽车电气这门课时,应随汽车电气技术的更新而更新教学知识点。如普通的铅酸蓄电池已退出市场,而现在普遍采用的是免维护蓄电池并且应用一些蓄电池新技术,在讲述蓄电池时应加入蓄电池新技术知识;现有一些新型的无刷发电机、永磁发电机等已经应用,在讲解时应适当加入这些内容。应摒弃发电机的拆解内容,现在普遍应用减速式起动机,一键启动在车辆上较为常见,在讲解上应加入减速式起动机结构,摒除起动机的拆检内容。新的辅助电气系统如免钥匙进入、泊车辅助、并道辅助等应加入教学内容。

二、教学课程融合

汽车电器出现故障可能与汽车电器、汽车电路、汽车网络传输等相关。例如,转动启动钥匙到启动挡位,起动机不转,可能是防盗问题、蓄电池故障;电路中的导线、保险丝、继电器故障,也可能是起动机故障。如何能够快速地诊断,就要使学生理清思路,排除防盗问题,顺着电路排查,这就要求将“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与汽电路识图课程进行融合。

“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课程要与汽车电路识图、车载网络、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的检修等课程相融合。

三、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在教学过程中尽管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运用了动画模拟,但学生对电器的工作过程难以形成完整的认识,死记硬背、似懂非懂;学“排故”时,缺乏思路、枯燥乏味。理论教学安排跨度大,理论和实践没有很好结合,学习难以深入。

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教师不同,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难以有机结合,教学内容不能合理统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

而一体化教学的运用可以构造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任务驱动或项目引导下,将汽车电系系统的检修理论教学融合到实习、实训教学之中,使理论、实践融于一体,学生在边学边做的理实交互中完成特定任务或项目,做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达到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精神的目的。在教学方法上,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在项目教学时间上,一方面参照汽车维修企业检查维修该项目(汽车电器故障)所需的步骤与时间,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理论教学的特点和学校现有设备、场地及学生的基本素质等情况,合理利用时间。

“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只有教师真正找到了一种具体的、合适的教学方法,真正实现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立.基于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融合的汽车电器设备课程教学实践[J].科技资讯,2013(27).

[2]王冬良.理实一体化教学在汽车电器设备与维修课程中的应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篇6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汽车电工电子基础 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薄志霞(1961- ),女,北京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技术服务系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汽车机电工程技术;刘敏杰(1978- ),男,黑龙江七台河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汽车维修教研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汽车运用工程技术。(北京 10002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4-0145-02

高职教育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所以职业教育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重新构建符合职业需求的课程体系。在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中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教学核心内容的设置是融合在一个个具体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最终达到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的目的。

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构建

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围绕任务目标,在提出问题的驱动下,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每个任务可以是制作一个作品, 撰写一份调查报告,等等。根据课程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使得任务设置具有情景性、趣味性、真实性、可操作性和任务结果的可考核性等特点。

2.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设计。课程在设计过程中,摆脱陈旧教学观的束缚,树立新的教学理念。以职业岗位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为课程内容;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用学习任务构建教学内容,科学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在原理叙述中以定性分析为主,在应用技术上突出了实用性。内容的组织以够用为度,淡化理论,突出应用。并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任务内容安排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中的构思。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电工理论、电子技术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电路的测量及使用方法。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是汽车专业类学生的专业技能入门课程,该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打好专业基础,同时为后续的“汽车电器及故障排除”“汽车发动机电控管理系统及修复”等课程奠定良好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任务的知识、技能,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课程共创设了五个教学情境,内容包括:直流电路的读识与测量、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汽车电机的拆装与故障诊断、汽车晶体管电路的检测与运用、汽车数字电路的检测与运用。每个教学情境中分别有若干个任务。例如, 直流电路的读识与测量,共设置了9个学习任务,分别是电工元件的测量、汽车转向灯电路的检测等,每一个学习任务中包括理论知识、实验测量、实训操作,每个项目任务着重展示一个基本知识内容,将理论知识融入于项目的相关知识中,学生在操作活动中主动地理解、获取知识。每一个学习任务的结束都安排了任务总结、课后练习、知识拓展等。特别是根据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特点,以电工电子知识为基础,在设计任务中选取汽车上应用的例子强化实践环节,形成对汽车电气设备的运筹能力,教学过程中设置“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情景,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实施

1.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任务内容,便于教学实施。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要设计教学任务内容,科学合理设置的教学任务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所设计的任务内容应具备针对性、典型性、实用性,以便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设置的教学任务内容尽量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本课程的教学任务内容取材于汽车上使用的电工电子技术,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设计的教学任务内容,能揭示汽车电子元器件的功能及应用,学生通过对元器件的检测,加深对汽车电路工作过程的理解。例如,在介绍晶体管开关特性时,选用汽车发电机中电压调节器作为任务教学案例,首先使学生了解晶体管的开关特性,通过完成汽车发电机中电压调节器的测试,进一步理解电压调节器的内部电路及工作原理,较好地掌握电压调节器的功能及工作过程。教学任务内容的设计不但具有实用性,还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对学生能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并有能力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2.采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组织。任务驱动法是以教学任务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特点,课堂上采用“做一做、学一学、想一想”的教学方式,首先采取学生操作这种方式切入(做一做)。例如,在讲授电路分析这一教学内容时,选用汽车转向灯电路的检测作为教学任务,安排学生亲自进行汽车转向灯电路的测量,使学生对汽车转向灯获得感性认识,然后根据测量的汽车转向灯电路故障现象,教师讲授本次课的相关基本知识及基本理论(学一学),最后教师把测量的故障现象结合所学的重点知识提出问题 ,增强学生学习的探究欲望(想一想)。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安排学生查阅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最终教师把知识点向学生阐释清楚,讲解应力求简洁、精炼、重点突出。

3.突出综合技能的考核评价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模型、实物展示、实践等手段,特别是精心设计教学任务,以学生个人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完成任务作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原则,评价方法采用过程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作业完成情况评价、操作标准及规范评价、期末综合考核评价等多种方式。通过笔试、实操和任务作业等考核方法,检验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操作方法、工作安全意识等,进一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考核与评价体系。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1.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内容适合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汽车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是高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的理论知识较多、实践技能要求高,传统的讲授法教学,学生理解难度大。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时,将电工电子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融合在任务的实施过程中,课程教学有很好的整体性,便于教师的教学实施和学生的系统学习。

2.采取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中,采取一边讲授电工电子理论,一边完成实验、实训任务,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讲授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准则,突出实践能力,选取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岗位技能来设计教学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汽车电工电子的新技术。

3.任务驱动教学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任务的实施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起着辅助作用,师生之间的交流得到加强,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徐肇杰.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之比较[J].教育与职业,2008(11).

[2]黄靖龙,罗先进,曾设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

[3]王国华,刘群.职业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郭念锋.心理咨询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5]冷枝楠,张志俊.高职院校情感教学观初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6(4).

[6]祝常红.实用汽车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篇7

【关键词】大学生竞赛; 本科教学;第二课堂; 创新项目;创新人才;智能车竞赛

Intelligent Car Racing Crea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FAN Ji-Dong, SHI Zhen-Dong,YANG Zheng-Cai,LV Ke

(Depart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Shiyan 442002,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sis relations between intelligent car racing and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y, gives respective solutions, which are also suitable to automobil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innovation practice base; the second classroom; innovative project; discipline contest; intelligent car racing

【中图分类号】TP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061-01

1 引言

汽车电子化被认为是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革命,汽车电子化的程度被看作是衡量现代汽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用来开发新车型,改进汽车性能最重要的技术措施。汽车电子技能的培养也成为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非常重视汽车电子技术在教学中的地位,汽车工程系开设了《微机原理》、《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课程,已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鉴于课堂教学中偏重理论,所采用的示例多是单一模块的应用,与毕业设计和学生未来的工作内容有脱节,参与智能车竞赛,有利于学生提高基础知识的熟练程度、综合应用能力、团队协作精神、临场应变能力等,非常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自2006年起,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组委会提供一个标准的汽车模型、直流电机和可充电式电池,参赛队伍要制作一个能够自主识别路径的智能车,在专门设计的跑道上自动识别道路行驶,谁最快跑完全程而没有冲出跑道并且技术报告评分较高,谁就是获胜者。其设计内容涵盖了控制、模式识别、传感技术、汽车电子、电气、计算机、机械、能源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对于选手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对学生的知识融合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将竞赛对教学从观念、到教材、实验等方面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努力转化为课程建设的现实成果,从而加教材建设,整合实验环节,优化教学评估模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系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富有自身特色的汽车电子课程体系。

2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系汽车电子教学中的实践内容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系在大学生智能车竞赛的组织和培训上遵从“课堂学习打基础,课外实训炼功力,竞赛辅导强综合”的方式,建立起了分层次的竞赛培训体系,把课堂教学纳入培训体系,竞赛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2.1 夯实课堂理论: 车辆工程专业已学生先期学习了《大学物理》、《电工技术》等课程基础上,开设三门与汽车电子有关的课程。《微机原理》是必修课,安排在大三上学期,结合实际和汽车专业特色,对《微机原理》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重点介绍微机接口等硬件技术,并计划重组教学内容,改为《单片机技术》;《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是专业必修课,介绍了汽车常见电器工作原理,完善了汽车四大件中的电器环节,重点介绍了飞思卡尔单片机的组成、模块功能;《嵌入式系统》则作为公选课,汽车电子基础较好的同学选修,内容包括异步串行通信技术、车用总线技术、网络控制技术。这些课程都受到了学生的热烈欢迎和积极响应。

2.2 加强实践环节: 《微机原理》60学时,其中实验环节10学时;《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48学时,其中课程实验14学时,占总学时的1/3,设计制作了400套实验箱,学生可将实验箱带回宿舍练习,并且实验成绩占总成绩1/3;《嵌入式系统》36学时,实验学时10学时,课程结束后有一个星期的课程设计。在课程考核时,实践环节都占很大比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汽车系,汽车电子的实训操作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教学计划。《传感与测试技术》让学生掌握了传感器、执行单元的相关知识。在《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创新设计》等课程都有汽车电控技术的内容。这些课程的课程设计也包含了汽车电控的理论知识。

2.3 强化课外实训: 为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具有的广泛性、自愿性、兴趣性的功能特点,汽车工程系系领导给予了大量支持,为汽车工程系飞思卡尔智能车队“蓝宙小组”提供了3个活动室,共计240平方米,安排了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全程的指导和帮助。“蓝宙小组”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自己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实训活动,每年新生入学,积极自我宣传,吸纳新人,针对未学过汽车 电子的学生开展培训(由有经验的学生讲解),都是以学生之间的传帮带为主,教师的指导为辅。这些培训形式很灵活,集中授课学时很少,个人动手实践较多,但效果非常明显,很受学生追捧。由于学生社团的自主活动给了尖子学生一展身手的舞台,使其成就感增强;也让其他学生在与尖子生交流时没有向教师求教时的心理压力,进步神速。此外,尖子生也能在教师的上机课上帮助指导新手。

2.4 注重赛前辅导: 赛前的辅导主要侧重于综合素质、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和强化,一般按照竞赛的要求,选择有针对性的主题进行培训,或者在准备竞赛材料的过程中进行指导。为了筹备参加“全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汽车工程系在赛前2~3个月会联合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主办校内选拔赛。汽车系学生分成光电、CCD、电磁、创意4个小组参赛,指导教师则从难度、可行性、技术细节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和改进建议。

如此,既使学生的作品日趋完善,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还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可谓一举三得。

3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系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的实践效果

自2006年起每年组织和指导学生参与“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成绩显著,汽车工程系飞思卡尔智能车队一共取得六个全国一等奖和一个全国二等奖,使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在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中始终处于强队行列。从第三届国内广大高校开始积极参与该项赛事后到第五届连续三届获得该项赛事所有组别的全国一等奖。

4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在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的组织和培训工作来看,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一,课堂教学应与竞赛相辅相成。不能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与竞赛割裂,可以将分层次的课堂教学作为竞赛的基础,从课堂教学中层层选拔优秀的、有潜力的学生组织比赛队伍,实现竞赛“融入教学、高于教学”的目标。教学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竞赛,但学生只要感兴趣,只要努力,人人皆可参与到竞赛中来。

其二是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对学生的评价形式要多样化,课外竞赛、上机操作、创新思维对课堂教学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体现在相关课程的考查成绩中,以全面反应教学效果。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篇8

车辆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物理、高等数学、机械制图、理论力学、工程力学、汽车机械基础、汽车英语、电工与电子技术、车辆技术评估与检测、汽车构造、汽车学、车用内燃机、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自动变速器、汽车故障诊断及检测、汽车电器设备及维修、汽车运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设计、汽车试验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公共课:大学英语,政治(思修,毛概,马哲,形势与政策),数学(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

基础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

专业课: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汽车设计。

车辆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与汽车工程有关的设计、制造、实验、运用、研究与汽车营销,以及现代汽车企业设计及管理方面的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汽车、新能源、互联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汽车及零配件;

2、新能源;

3、其他行业;

4、互联网/电子商务;

5、外包服务;

6、建筑/建材/工程;

7、机械/设备/重工;

8、贸易/进出口。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司机、项目经理、销售等工作,大致如下:

1、行政司机;

2、商务司机;

3、驾驶员;

4、服务顾问;

5、专职司机;

6、二手车评估师;

7、项目经理;

8、销售工程师。

车辆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篇9

关键词 高职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Vocational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Teaching Reform

LIANG Yan[1], WANG Wei[2]

([1] Gu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50;

[2] Guangzhou Institute of Measurement and Test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30)

Abstract For deficiencies in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urse existing teaching mod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methods, in terms of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ethods, assessment method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reforms. Focus on train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e skills of students, combining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e, inspire students to learn with fun positive initiative,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follow-up professional courses.

Key words vocational; "Automotiv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teaching reform

我国汽车工业目前正处于一个以汽车电子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科技创新时代,随着电子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电子技术逐渐成为高新技术汽车的特征之一,汽车电子产品在现代汽车领域中的应用比例也越来越高。根据社会对汽车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汽车类专业各门课程的联系及知识点的分布情况,要求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应加强培养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融合,①②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 现状分析

目前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实际教学安排不能很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操作技能相对仍然比较薄弱,③④⑤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以及教学条件的限制,课程的学习仍然以理论讲授为主,实操后续进行,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而且受课程安排的影响,理论与实践课程间隔长无法及时同步,进而导致学生知识掌握不连贯,掌握不牢固。教材的设置和安排以灌输知识为主,对汽车专业的倾向性和针对性不十分明确,一味讲求全面和理论,重点不够突出明了,教学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2)职业院校因生源因素的影响,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职业院校生源学科参差不齐,文理基础差异较大,稍难的理论知识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失去学习兴趣甚至有厌学情绪,学习中缺少积极主动性,动手操作能力也相对较差。

(3)考核制度不能够充分体现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需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和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

(4)职业类院校学生自身职业规划和就业导引有待加强,自身定位和学习目标的模糊性和片面性,最终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2 应对及改革措施

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也涌现了很多成功的方法方案,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很多实质性的进展,⑥⑦⑧⑨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需要长期持续、与时俱进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结合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应对和改革措施的贯彻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 整合课程内容,制定项目教学的模式

根据专业的需求,打破现有教材内容的束缚,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和整合。把学生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合在实验实训之中,用汽车电子电路的实际例子,帮助学生将电工电子基础知识与汽车专业知识迅速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专业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成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首先以实用为原则,将课程中与汽车专业关系不大的内容、一些繁琐复杂的理论推导与计算进行适度删减,减轻学生负担,避免学生厌学现象,比如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RLC串联电路及串联谐振理论计算很强,但对汽车专业用处不大,直接进行删减,同时强化并注重电子电路集成的应用环节,对难度较大,求解过程复杂的例题、习题进行删减;其次针对不同内容,在讲授的时候要详略得当,比如二极管如何形成的单向导电性,三极管内部载流子的传输情况,这些原理知识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职教育可以简略,对于二极管、三极管的应用,二极管正负极的判断,三极管的标号及管脚判别,以及如何选择二极管、三极管的型号等内容上则应侧重讲解并强化实训,对于铁磁材料的内容作为常识性了解就足够了,压缩学时,重点介绍变压器、汽车上的点火线圈等知识,同时考虑到生活用电问题,增加一些安全用电知识;再次对于实训项目的设计,减少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多增加一些现象性实训,使学生在实验过程可以看到现象,用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最后,要突出专业特色,多引入一些与汽车专业结合紧密的实例,比如讲到直流电动机的使用时看一些汽车空调的风扇电机等一些实际的例子,使学生学习更具有倾向性和目的性;另外,在课程相关内容中增加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的新技术,既可以使学生提前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又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2 融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倡导由学生自己积极探索获得知识,根据具体知识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注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方法。比如在介绍磁场的一些基本知识时,采用学生讲授,教师点评的方式互动教学,实现角色互换,督促学生学习;在讲授变压器是采用讨论式的方法,让学生先总结变压器的作用教师补充教学;对于二极管的检测采用图片和演示操作结合的方式教学,增加师生互动环节,演示操作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训教学中采用项目驱动的方式,教师给出具体实训任务,让学生自己测试连接线路,最后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做出评定,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给学生一些探索的欲望和空间,做出一些具体的成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2.3 运用现代科技,拓宽教学手段

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对于枯燥乏味且生涩难懂的抽象理论知识可以采用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可以适度增加一些教学视频,直观的实物模型,开拓学生视野,进一步深化了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向学生提供电子教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答疑,更好地与学生交流和互动。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给出一些简单的设计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理论设计,然后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检验设计作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4 建立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考核制度

课程教学重在能力培养,能力培养在于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考核也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考核方案应本着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原则,建立注重综合素质测试为中心的考核制度,既要测试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又要考核理论知识,并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综合能力的考核,以此来督促和激励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课。考核成绩总评采用百分制,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平时成绩,理论成绩采用试卷考核方式,检测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实操成绩采用实训项目和实训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对学生做出的实训作品、实验报告进行评分,加强平时实训实验课的考核,实训考试给出具体的实训要求,采用学生单人完成实操的方式进行考核,最后综合评定给出实操成绩;平时成绩主要侧重学生课堂表现,回答问题、师生互动等情况。

2.5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优质就业指导

良好的职业规划能够为后续的学习和就业提供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引导学生做积极的思想准备和必要的理论和实践铺垫;宏观加微观的就业指导,为学生正确指引未来的就业领域及岗位,明确行业和岗位的需求并为之做好针对性的准备和积淀。通过自身定位和对市场的了解和把握,引导学生自身的转变,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 总结

高职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需要学院的大力的支持和关注,更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大胆改革和创新,使课程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的融合,又能够突出专业特色,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注重学生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提高汽车类专业电工电子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应用型的技能人才。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项目,负责人:梁燕,项目编号:2013JG10

注释

① 佟欣.高职电工电子基础理实一体化教学探析[J].辽宁高职学报,2014(2):53-54.

② 张燕.基于区域特色的高职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12):83-85.

③ 郭志雄.电工电子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2):155-156.

④ 邢江勇.对口招生模式下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一体化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2(35): 25-28.

⑤ 李慧,穆国华,张军.《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14(2):159-160,184.

⑥ 刘捷,肖健.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高职汽车专业中实施策略的研究[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63-65.

⑦ 吕栋腾,姜鑫,白颖伟,孙永芳.企业先导型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2(32):5-8.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篇10

研究方向:车身设计及制造;汽车电控及节油技术;电动汽车控制技术;汽车关键零部件设计与制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和宽厚的工程技术知识基础,掌握汽车整车及各总成的设计理论、汽车的性能实验技术、汽车制造工艺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等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机械制图、计算机基础、材料力学、理论力学、流体传动、金属制造工艺、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与电子技术、公差配合与互换性、工程材料、汽车构造、汽车理论、发动机原理、汽车设计、汽车制造工艺、汽车电控、汽车试验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