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问题范文10篇

时间:2023-04-03 15:13:47

存量问题

存量问题范文篇1

摘要:我国货币存量偏高有其理由,但在当前通胀预期增强的情况下,高货币存量会绷紧通胀形势,给资产市场带来隐患,需要从经济和金融两个方面共同应对。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看,我国货币存量已偏多,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

不能仅局限于数量调控,需要适当提高我国的货币条件。另外,也不得不做好容忍相当一段时间相对较高的真实通胀和一定范围资产扩张的政策准备。货币的运动只不过是经济、金融运行的外在表现,是货币条件的反映。因此,要想根本解决我国高货币存量的问题,根本之路要从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入手,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推动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最近市场广泛关注我国的M2存量超过美国,并对货币超发问题有所争论,认为通胀或者资产价格膨胀无可避免。这些论点是有道理,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高货币存量问题?值得一议。

一、中国和美国货币供应量的现状与差别

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是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各统计口径在概念上基本一致,但由于各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居民支付习惯不同,具体的统计口径略有不同。

主要表现为:(1)美国将定期存款分为小面额和大面额的,分别计入M2和M3,中国则没有这么区分。(2)货币市场的存款、非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回购协议和隔日欧洲美元等,在美国计入相应的货币供应量,中国则将股市的客户保证金计入M2。

其中,美国从2006年3月23日开始,不统计也不对外公布M3的数据。这么做的理由,美联储认为M3没有比M2包含更多关于经济活动的额外信息,并且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已经很多年没有实际发挥作用,因此采集这种数据成本超过收益。

考虑到我国非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存款以及回购协议数量有限,我国又把客户保证金纳入M2统计,而我国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刚刚开始发展,规模有限,因此,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比较中国和美国M1和M2之间的差别。

从总量上看,2010年10月底,美国季节调整的M1余额为1.779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2%,M2余额为8.76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未经季节调整的M1余额为1.763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14%,M2余额为8.707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4%。

2010年10月,我国的M1余额达25.3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1%。折合美元3.81万亿元,是美国同期M1的2.14倍。M2余额69.9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折合美元10.52万亿元,是美国同期M2的1.2倍。

货币的结构与货币总量同样重要,货币结构的变化有时候能产生更为巨大的影响。为了更清楚地显示中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差别,有必要进一步比较两者结构之间的区别。以2010年10月底的数据为例,中美货币供应量在结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一是美国M2-M1所占的比重显著高于我国,美国占比为79.7%,我国为63.8%。这是在美国美联储资产负债快速扩张,金融机构资产扩张迟缓,而我国货币短期化现象明显之后的差异,正常情况下差距更大。

二是我国企业活期存款占比明显高于美国。美国的通货占比高达51%,而我国仅为16%。反映我国的金融效率显著低于美国,企业持有大量的活期存款。

三是我国存在大量的企业定期存款(包括企业的协议存款,类似于美国的大额定存,归入M3的统计)。

二、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当前高货币存量

对于我国目前的高货币存量,我们既不必过度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结合经济金融运行状态辩证把握。

(一)我国货币存量确实偏高货币是在运动中发挥作用的,即流动性是更为重要的概念。因此,不结合货币流通速度来讨论货币存量,是没有意义的。而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的活跃程度,与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及老百姓的通胀预期等密切相关。国际上也没有理论表明多高的货币存量是合适的(即M2/GDP的最优值是多少)。

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既存在促进M2/GDP提高的因素,如货币化程度的加深等,也存在降低M2/GDP的因素,如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社会支付效率的提高等。但在一定时期,由于货币已存在对内对外的价值,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如果与这些价值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就会引起货币价值的调整。

在保持币值相对稳定的假设下,我们可以将会引起当前币值波动的货币变动,认为是货币超发或者过度紧缩。因此,判断一段时期货币是否超发,可以通过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进行判断。

在信用货币时代,各国央行并不追求物价的零增长。但2002年以来,我国出现3次物价的明显上涨,分别是2004年、2007年以及最近几个月。PPI和房地产价格也都出现过快速上升。我国的货币发行已引起一定程度的对内贬值。目前由于美、欧、日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复苏较快,在美国的鼓动下,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存在一定的升值预期。但今年二季度我国资本项目已出现一定的资金流出,部分投资者也已在考虑中期内将人民币转化为其他货币。即从价格方面看,我国货币存在超发。

从数量角度,一般使用M2增长率与GDP及物价涨幅(有时直接使用GDP的平减指数)之和的比较来看是否存在货币超发。2002年以来M2的增长速度除2007年为负数,2004年接近“0”之外,其他年份均显著高于“0”,2009年更是高达19.28。

用这种数量判断货币是否超发,存在两方面问题,一个是M2是否应该支持所有的GDP增长,M2是否应容忍物价的现实增长(在物价真实准确计量的情况下)。另一个是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问题,需要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恒定。如果考虑到不论是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还是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等资产扩张实现货币增长,货币的发行都是市场推动的结果。因此,可以从推动货币发行的因素来判断货币是否超发。只要是市场合理的需求推动的货币扩张,就可以认为是合理的货币扩张,如果是市场不合理的需求导致的货币扩张,就可以认为存在货币超发。

2002年以来,推动我国货币大量投放的因素,一是外汇占款的增加。一般情况下,贸易顺差等将带来本国居民持有海外资产的增加。但由于我国的结售汇制,绝大部分外汇转由人民银行持有,相应的投放了基础货币,这部分货币投放并不是与本国需求相一致的。虽然人民银行已将大部分的外汇占款冻结,但仍增加了本国居民的货币拥有量。二是房地产市场的快速扩张带来的信贷扩张。三是2009年以来政府投资推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信贷投放。如果认为房地产市场和地方融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那么货币的超发(或者说流动性过剩)则现实存在。

综上所述,我国确实存在货币超发,但超发的规模并不能简单用M2存量与GDP规模的差额来衡量。

(二)我国高货币存量有其合理性

我国货币超发由来已久。我国的M2增速持续超过GDP和CPI涨幅之和,但我国通胀水平并没有持续失控,大部分时间还处于合理水平,以至于麦金农教授把它称之为“中国货币迷失之谜”。

1、M2/GDP较高,并不意味着高通胀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平均M2/GDP持续上升,1961年仅为52.68%,到了2001年已达到98.48%,2008年略有下降,仍达94.4%。但世界的通胀水平在此期间发生过剧烈变化,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通胀水平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

从个别国家看,1991年中国的M2/GDP仅为0.8,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这一数据已分别达到1.90、1.50和1.79,但这三个经济体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通胀率都非常低。2007年这三个地区的M2/GDP的比重仍高达2.01、2.07和3.21。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M2/GDP与高通胀相联系,需要进一步寻找其传导机制。

2、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模式决定了货币存量较多

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仍然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相对于以市场融资为主的国家,以银行信贷为主要融资方式的国家,M2的存量普遍较高。

从国际上看,中等收入偏下国家,银行系统的信贷占GDP的比重较高,与之相适应,其M2/GDP的比重也是最高的。低收入国家不论是银行信贷还是M2/GDP,都是最低的。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这两个指标都低于中等收入水平,更是低于中等偏下国家水平。

3、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运行特征决定了货币存量较多

我国的高货币存量,有一部分是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运行特征所决定的。

一是我国是一个高储蓄高投资国家。大量的储蓄资金在银行沉淀,并经由银行贷款的方式支持我国的高投资,实现资金的平衡。相对于高消费国家,这种模式既存在居民高储蓄产生的货币,在媒介投资活动时又创造出了相应的货币。

二是中国还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过程,还存在货币深化过程,需要更多的货币。

三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金融又不发达。出于流动性、预防性动机,每个个体都需要保持一定规模的货币,在13亿人口面前,将积累巨大的货币存量。而且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发达,企业需大量借助内部积累,表现为企业的定期存款规模巨大,也会占用大量的货币存量。在这种历史阶段,货币的流动性与经济成熟阶段的货币流动性并不完全等同。

(三)应关注高货币存量对物价和资产价格的冲击

当前我国支持高货币存量的条件在逐步削弱。近些年来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迅猛,银行的表外业务也大幅扩张,老百姓的人均储蓄存款已达到了2.3万元。特别是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老百姓的通胀预期不断加强,因此防范通胀风险的意识不断提升。

1、高货币存量是房价居高不下、市场通胀预期强烈的重要推手

高存量货币导致了老百姓通胀预期强烈,特别是在房价和物价持续上升时期,这又进一步导致房价难以下调。“通货膨胀本质上是货币问题”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现实的生活感受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通胀预期。

房地产市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交织的产物,既有保障性住房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地方土地财政甚至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问题,也有短期的供求问题,供求缺口始终难以根本消除,但从价格角度看,主要是通胀预期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烈,出于保值目的购买房子的动机越来越明显。虽然我国不断提高房地产的贷款标准,但贷款占房地产销售额的比重却不断上升。如2010年上半年已达到全部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2、高货币存量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我国从2009年中开始就持续不断地回收流动性。由于存量货币过于巨大,虽然在增量上我国不断紧缩货币,但市场的流动性仍过度宽裕,以至于曾出现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市场利率仍没有变化,甚至有所下降的情况。我国不得不借助银行监管、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的管理等方法,实现货币的紧缩。近期由于加息预期和严厉的数量回收,才使得货币市场利率有所抬升。

从市场的融资情况看,虽然我国实行了严格的信贷额度控制,但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各种理财产品和市场化的融资规模不断攀升,冲击着我国的数量调控。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还仅2000亿元的规模,2009年就已经达到5万亿元水平。目前市场的瓶颈是投资机会,大量的资金在寻找投资机会。这对央行的价格工具运用也带来了巨大的制约。

三、消化存量货币需要多个领域的改革和政策协调推进

存量货币的消化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仅仅是人民银行货币调控的事。它还涉及抑制不合理的信贷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1、应区分银行的流动性和社会的流动性

货币是通过社会流动性发挥作用的。但我国数量型货币工具作用的对象主要是银行的流动性,通过银行流动性在增量上间接影响社会流动性。对于存量流动性,只要我国的银行资产不出现收缩,则只能在增速上调整。

具体来说,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8.5%,但我们还要看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只能限制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冻结银行的流动性,但并不能限制社会上的流动性。同样,发行央票等,冻结的也只是银行的短期流动性。一旦社会通胀预期强烈,存量货币就会对物价或者资产价格产生强烈的推动,甚至发生货币替代。

2、货币的重新配置往往是通过信用的创造和收缩实现的

存量问题范文篇2

摘要:我国货币存量偏高有其理由,但在当前通胀预期增强的情况下,高货币存量会绷紧通胀形势,给资产市场带来隐患,需要从经济和金融两个方面共同应对。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看,我国货币存量已偏多,超过了实体经济的需求。

不能仅局限于数量调控,需要适当提高我国的货币条件。另外,也不得不做好容忍相当一段时间相对较高的真实通胀和一定范围资产扩张的政策准备。货币的运动只不过是经济、金融运行的外在表现,是货币条件的反映。因此,要想根本解决我国高货币存量的问题,根本之路要从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入手,保持经济的平稳发展,推动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最近市场广泛关注我国的M2存量超过美国,并对货币超发问题有所争论,认为通胀或者资产价格膨胀无可避免。这些论点是有道理,应该如何看待我国的高货币存量问题?值得一议。

一、中国和美国货币供应量的现状与差别

中国的货币供应量统计是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各统计口径在概念上基本一致,但由于各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和居民支付习惯不同,具体的统计口径略有不同。

主要表现为:(1)美国将定期存款分为小面额和大面额的,分别计入M2和M3,中国则没有这么区分。(2)货币市场的存款、非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回购协议和隔日欧洲美元等,在美国计入相应的货币供应量,中国则将股市的客户保证金计入M2。

其中,美国从2006年3月23日开始,不统计也不对外公布M3的数据。这么做的理由,美联储认为M3没有比M2包含更多关于经济活动的额外信息,并且在货币政策操作中,已经很多年没有实际发挥作用,因此采集这种数据成本超过收益。

考虑到我国非机构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存款以及回购协议数量有限,我国又把客户保证金纳入M2统计,而我国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刚刚开始发展,规模有限,因此,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比较中国和美国M1和M2之间的差别。

从总量上看,2010年10月底,美国季节调整的M1余额为1.779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2%,M2余额为8.76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未经季节调整的M1余额为1.7639万亿美元,同比增长6.14%,M2余额为8.707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4%。

2010年10月,我国的M1余额达25.33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1%。折合美元3.81万亿元,是美国同期M1的2.14倍。M2余额69.9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3%。折合美元10.52万亿元,是美国同期M2的1.2倍。

货币的结构与货币总量同样重要,货币结构的变化有时候能产生更为巨大的影响。为了更清楚地显示中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差别,有必要进一步比较两者结构之间的区别。以2010年10月底的数据为例,中美货币供应量在结构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一是美国M2-M1所占的比重显著高于我国,美国占比为79.7%,我国为63.8%。这是在美国美联储资产负债快速扩张,金融机构资产扩张迟缓,而我国货币短期化现象明显之后的差异,正常情况下差距更大。

二是我国企业活期存款占比明显高于美国。美国的通货占比高达51%,而我国仅为16%。反映我国的金融效率显著低于美国,企业持有大量的活期存款。

三是我国存在大量的企业定期存款(包括企业的协议存款,类似于美国的大额定存,归入M3的统计)。

二、如何正确看待我国当前高货币存量

对于我国目前的高货币存量,我们既不必过度恐慌,也不能掉以轻心,需要结合经济金融运行状态辩证把握。

(一)我国货币存量确实偏高货币是在运动中发挥作用的,即流动性是更为重要的概念。因此,不结合货币流通速度来讨论货币存量,是没有意义的。而货币流通速度与经济的活跃程度,与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以及老百姓的通胀预期等密切相关。国际上也没有理论表明多高的货币存量是合适的(即M2/GDP的最优值是多少)。

经济和金融市场的发展,既存在促进M2/GDP提高的因素,如货币化程度的加深等,也存在降低M2/GDP的因素,如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社会支付效率的提高等。但在一定时期,由于货币已存在对内对外的价值,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如果与这些价值所反映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就会引起货币价值的调整。

在保持币值相对稳定的假设下,我们可以将会引起当前币值波动的货币变动,认为是货币超发或者过度紧缩。因此,判断一段时期货币是否超发,可以通过价格和数量两个方面进行判断。

在信用货币时代,各国央行并不追求物价的零增长。但2002年以来,我国出现3次物价的明显上涨,分别是2004年、2007年以及最近几个月。PPI和房地产价格也都出现过快速上升。我国的货币发行已引起一定程度的对内贬值。目前由于美、欧、日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我国经济复苏较快,在美国的鼓动下,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存在一定的升值预期。但今年二季度我国资本项目已出现一定的资金流出,部分投资者也已在考虑中期内将人民币转化为其他货币。即从价格方面看,我国货币存在超发。

从数量角度,一般使用M2增长率与GDP及物价涨幅(有时直接使用GDP的平减指数)之和的比较来看是否存在货币超发。2002年以来M2的增长速度除2007年为负数,2004年接近“0”之外,其他年份均显著高于“0”,2009年更是高达19.28。

用这种数量判断货币是否超发,存在两方面问题,一个是M2是否应该支持所有的GDP增长,M2是否应容忍物价的现实增长(在物价真实准确计量的情况下)。另一个是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问题,需要假设货币流通速度恒定。如果考虑到不论是央行基础货币的投放,还是商业银行通过贷款等资产扩张实现货币增长,货币的发行都是市场推动的结果。因此,可以从推动货币发行的因素来判断货币是否超发。只要是市场合理的需求推动的货币扩张,就可以认为是合理的货币扩张,如果是市场不合理的需求导致的货币扩张,就可以认为存在货币超发。

2002年以来,推动我国货币大量投放的因素,一是外汇占款的增加。一般情况下,贸易顺差等将带来本国居民持有海外资产的增加。但由于我国的结售汇制,绝大部分外汇转由人民银行持有,相应的投放了基础货币,这部分货币投放并不是与本国需求相一致的。虽然人民银行已将大部分的外汇占款冻结,但仍增加了本国居民的货币拥有量。二是房地产市场的快速扩张带来的信贷扩张。三是2009年以来政府投资推动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信贷投放。如果认为房地产市场和地方融资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那么货币的超发(或者说流动性过剩)则现实存在。

综上所述,我国确实存在货币超发,但超发的规模并不能简单用M2存量与GDP规模的差额来衡量。

(二)我国高货币存量有其合理性

我国货币超发由来已久。我国的M2增速持续超过GDP和CPI涨幅之和,但我国通胀水平并没有持续失控,大部分时间还处于合理水平,以至于麦金农教授把它称之为“中国货币迷失之谜”。

1、M2/GDP较高,并不意味着高通胀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世界平均M2/GDP持续上升,1961年仅为52.68%,到了2001年已达到98.48%,2008年略有下降,仍达94.4%。但世界的通胀水平在此期间发生过剧烈变化,特别是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通胀水平长期维持在较低水平。

从个别国家看,1991年中国的M2/GDP仅为0.8,日本、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地区的这一数据已分别达到1.90、1.50和1.79,但这三个经济体在此后的近20年时间里通胀率都非常低。2007年这三个地区的M2/GDP的比重仍高达2.01、2.07和3.21。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M2/GDP与高通胀相联系,需要进一步寻找其传导机制。

2、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模式决定了货币存量较多

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仍然是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相对于以市场融资为主的国家,以银行信贷为主要融资方式的国家,M2的存量普遍较高。

从国际上看,中等收入偏下国家,银行系统的信贷占GDP的比重较高,与之相适应,其M2/GDP的比重也是最高的。低收入国家不论是银行信贷还是M2/GDP,都是最低的。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这两个指标都低于中等收入水平,更是低于中等偏下国家水平。

3、中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运行特征决定了货币存量较多

我国的高货币存量,有一部分是由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运行特征所决定的。

一是我国是一个高储蓄高投资国家。大量的储蓄资金在银行沉淀,并经由银行贷款的方式支持我国的高投资,实现资金的平衡。相对于高消费国家,这种模式既存在居民高储蓄产生的货币,在媒介投资活动时又创造出了相应的货币。

二是中国还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过程,还存在货币深化过程,需要更多的货币。

三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金融又不发达。出于流动性、预防性动机,每个个体都需要保持一定规模的货币,在13亿人口面前,将积累巨大的货币存量。而且由于金融体系的不发达,企业需大量借助内部积累,表现为企业的定期存款规模巨大,也会占用大量的货币存量。在这种历史阶段,货币的流动性与经济成熟阶段的货币流动性并不完全等同。

(三)应关注高货币存量对物价和资产价格的冲击

当前我国支持高货币存量的条件在逐步削弱。近些年来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迅猛,银行的表外业务也大幅扩张,老百姓的人均储蓄存款已达到了2.3万元。特别是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老百姓的通胀预期不断加强,因此防范通胀风险的意识不断提升。

1、高货币存量是房价居高不下、市场通胀预期强烈的重要推手

高存量货币导致了老百姓通胀预期强烈,特别是在房价和物价持续上升时期,这又进一步导致房价难以下调。“通货膨胀本质上是货币问题”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现实的生活感受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通胀预期。

房地产市场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交织的产物,既有保障性住房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地方土地财政甚至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问题,也有短期的供求问题,供求缺口始终难以根本消除,但从价格角度看,主要是通胀预期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攀升,房地产的金融属性越来越强烈,出于保值目的购买房子的动机越来越明显。虽然我国不断提高房地产的贷款标准,但贷款占房地产销售额的比重却不断上升。如2010年上半年已达到全部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2、高货币存量制约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的有效性

我国从2009年中开始就持续不断地回收流动性。由于存量货币过于巨大,虽然在增量上我国不断紧缩货币,但市场的流动性仍过度宽裕,以至于曾出现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市场利率仍没有变化,甚至有所下降的情况。我国不得不借助银行监管、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的管理等方法,实现货币的紧缩。近期由于加息预期和严厉的数量回收,才使得货币市场利率有所抬升。

从市场的融资情况看,虽然我国实行了严格的信贷额度控制,但由于市场流动性充裕,各种理财产品和市场化的融资规模不断攀升,冲击着我国的数量调控。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还仅2000亿元的规模,2009年就已经达到5万亿元水平。目前市场的瓶颈是投资机会,大量的资金在寻找投资机会。这对央行的价格工具运用也带来了巨大的制约。

三、消化存量货币需要多个领域的改革和政策协调推进

存量货币的消化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仅仅是人民银行货币调控的事。它还涉及抑制不合理的信贷需求等方面的问题。

1、应区分银行的流动性和社会的流动性

货币是通过社会流动性发挥作用的。但我国数量型货币工具作用的对象主要是银行的流动性,通过银行流动性在增量上间接影响社会流动性。对于存量流动性,只要我国的银行资产不出现收缩,则只能在增速上调整。

具体来说,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达18.5%,但我们还要看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只能限制银行的信用创造能力,冻结银行的流动性,但并不能限制社会上的流动性。同样,发行央票等,冻结的也只是银行的短期流动性。一旦社会通胀预期强烈,存量货币就会对物价或者资产价格产生强烈的推动,甚至发生货币替代。

2、货币的重新配置往往是通过信用的创造和收缩实现的

存量问题范文篇3

〔摘要〕由于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其改革已是大势所趋。而不论将来是转型为收入型还是消费型增值税,都存在着存量固定资产中包含的转型前已纳进项税额的税务处理问题。本文提出了界定待处理存量固定资产范围的原则及三种税务处理办法。

一、当前经济形势及“入世”因素对改革现行增值税的要求根据确定法定增值额时扣除项目中对固定资产能否扣除及扣除时间的不同。

增值税有生产型、收入型和消费型三种类型。现行生产型增值税对于外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不允许作任何抵扣,不利于企业扩大投资,不利于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目前,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94年时的投资过热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投资和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改革现行的生产型增值税以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已是势在必行,对此理论界已有共识。关键问题是要在收入型或消费型增值税中选择适当的目标类型。收入型增值税允许扣除当期计入成本费用的固定资产折旧,但是,企业的固定资产来源和入账价格多样,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难以统一,以我国目前的征管水平,要核定其准确的折旧额无论从人力上还是技术操作上都存在较大的征管难度。并且实行收入型增值税将使企业取得的固定资产有些无票可抵,或者一张票据需要抵扣数年甚至数十年,会严重动摇征管实务中以增值税专用发票作为抵扣链条环环凭票抵扣这个基础,打乱“金税工程”的征管稽核系统,给增值税征管带来更大的问题。消费型增值税可在新增固定资产购建时一次抵扣全部进项税额,因而不存在上述两种类型增值税的问题。但鉴于当前我国财政的承受能力,我们可以实行有限的消费型增值税,即先选择若干高新技术企业和电力、石化等基础产业推行消费型增值税以促进产业结构、地区结构的优化,而对其他产业目前仍旧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待时机成熟后再在所有增值税纳税义务人中推行,实现增值税的完全转型,是比较可行的方案。

二、待处理存量固定资产的范围界定税制转型后,所有企业所取得的新增固定资产都可以按新的增值税条例的规定抵扣进项税额。

但税制转型前就已设立的企业已经拥有的众多存量固定资产一般都是已纳过增值税且未能抵扣的,其已征的税款由纳税人在购建固定资产时,包含在价款内一并支付。所以生产型增值税不论将来是转型为收入型还是消费型增值税,都存在着原有存量固定资产中包含的转型前已纳进项税额的税务处理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企业每年新增固定资产及其历年累计结存量都是巨大的天文数,为了实现新旧税制的顺利衔接过渡,首先涉及到需要界定这部分待处理存量固定资产的范围。首先,存在待处理存量固定资产问题的企业应是指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确认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实行简易征税,不再抵扣进项税额。考虑到一般纳税人税负有所降低,可相应适当降低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其次,考虑到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是从1994年1月1日起实行的,待处理存量固定资产最多只应包括从该时点后企业所取得的固定资产,不能再无限期地向前追溯。第三,这部分待处理存量固定资产只应包括企业所取得的在用的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一般不含专用于生产非应税项目和免税项目使用的固定资产;不含土地;不含长期未使用的、待处理的、盘盈的固定资产;也不含用于职工医院、子弟学校、食堂澡堂等职工集体福利的非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最后,这部分待处理存量固定资产只应包括企业固定资产净值部分,已折旧部分在以前年度中通过计入成本费用其价值已得到补偿,不能再行抵扣。按照上述原则,在新旧税制转换时涉及到的存量固定资产范围可界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1994年1月1日后所取得的,在用的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中尚未折旧完毕的固定资产净值部分。

三、存量固定资产的税务处理办法及其账务处理在界定了待处理存量固定资产的范围后。

存量固定资产已征税款可按下式计算:存量固定资产已征税款=存量固定资产净值*扣除率其中扣除率应考虑企业实际税负、国家财政支付能力后进行测定。1994年全面实施生产型增值税时,对期初存货已征税额按外购农业产品10%,其他外购存货14%扣除,可作为参照。对这部分存量固定资产的已征税款有三种税务处理办法:第一,对企业按确定的扣除率计算出的存量固定资产包含的转型前已纳进项税额,允许其一次性扣除。企业计算出存量固定资产已征税款后,其账务处理可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然而,当前政府财力比较紧张,中央财政仅拖欠企业1999、2000、2001三年增值税出口退税款就达1071•95亿元,截止2002年底,中央财政累计拖欠企业出口退税款达2000亿元左右(资料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1月16日)。所以,由于全国数百万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累计的存量固定资产已征税款数额巨大,如果采用本办法,在短期内允许企业一次性扣除将对政府财政形成空前的压力,且准确核定存量固定资产范围的征管成本较高。第二,允许企业在五年左右的会计期间内分期扣除。这种方法将减轻政府财政压力,这也是1994年全面实施增值税时对企业期初存货已纳税额的处理办法。

企业计算出存量固定资产已征税款后,其账务处理为先借记“递延税款—期初进项税额”,贷记“固定资产”科目,然后按税务机关批准的抵扣期限和金额每年借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记“递延税款-期初进项税额”科目。采用本办法时,税务机关和企业仍将在存量固定资产范围的核定问题上展开博弈。94年工商税制改革时就有不少的企业采取各种手段虚报高报期初存货数量、金额,以达到多计期初存货已纳税款从而偷漏税的目的,税务机关却缺乏有效措施而难以查实,甚至出现少数税务人员趁机索拿卡要的腐败现象,这些问题在处理存量固定资产时将依然存在。第三种方法对存量固定资产已纳税额一律不作抵扣。即采取“新资产新办法,老资产老办法”的原则,对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支付的进项税额允许全额扣除,对存量固定资产已纳税额则一律不再抵扣。本办法简便快捷,且可有效避免上述两种方法带来的政府财政压力和高昂征管成本的问题,但难以做到对所有新老企业都公平合理,一些新设立不久的企业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的进项税额尚未通过折旧计入成本费用得到补偿,使新老企业实际税负产生差异而难以公平竞争。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税法•2002•

存量问题范文篇4

关键词:有效需求;消费倾向;投资流量;资本存量价值

需求不仅仅是指对商品和劳务需要的欲望,更注重对商品和劳务的支付能力。人们的欲望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而需求不止是一种欲望,更是一种支付能力。有效需求的概念是凯恩斯在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的,是指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时的总需求。供给者、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总是大于对现实的估价,因此会使社会的有效需求相应不足(厉以宁,1993)。有效需求的不足会抑制经济的增长,造成大量非自愿失业。由于主流经济学是“需求决定论”,这就决定了有效需求在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有效需求问题也不可避免地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在不考虑国外部门的条件下,有效需求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消费(C)和投资(I)。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会对有效需求产生影响。要研究有效需求问题,应从这两方面着手,分别阐述它们对有效需求的作用。本文依据一种新的理论对收入分配引起的消费(C)的变化对有效需求的影响作以论述。

一、一种新的理论模型

本文要用一种新的理论模型来对有效需求问题给予阐述。这一理论模型从一个新的视角对产生收入分配差距的原因作出解释,进而说明消费不足和有效需求不足。可以肯定,这种新的理论是从消费不足的角度论述有效需求不足的。

假设整个宏观经济由企业、家庭和金融三个部门构成。与企业部门相关的变量主要有: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利息和利润。前三者构成企业的成本,利润构成企业的收益。对于家庭部门来讲,企业成本中的劳动者报酬形成工资收入。企业的利息利润构成居民的非工资收入。经验事实表明,工资收入主要是低收入者工人的收入来源,而利息利润(非工资)收入则主要是高收入者资本家的收入来源。这里借用古典学派和马克思的假设,假设资本家不消费,工人不储蓄,全部产品由工人购买和消费。这样收入在不同阶层的分配直接影响消费倾向,进而引发有效需求问题。

以上是此模型的假设前提,下面建立国民经济的收入-支出模型。

在等式的左边,W为工资,D为折旧,R为利息,π为利润。其中D=dK,即折旧等于折旧率与资本存量的乘积。R=iK,即利息为利息率与资本存量的乘积。等式右边C为消费,I为投资。(W+D+R+π)构成总收入,(C+I)构成总支出。

当总支出(C+I)大于总成本(W+D+R)时,利润(π)>0;当总支出(C+I)等于总成本(W+D+R)时,利润(π)=0;当总支出(C+I)小于总成本(W+D+R)时,利润(π)<0。

如果企业以追求利润为经营目标,就会在π>0时,增加投资、扩大生产;π<0时,减少投资、缩减生产;π=0时,经济处于一种稳定状态。

这里最重要的是投资流量和资本存量之间的联系,即本期的投资流量转化为下一期的资本存量(即Kt=Kt-1+It,Dt=Dt-1+dIt-1),从而构成了这一模型的稳定性的内在机制(柳欣,1999)。当总支出由于某种原因超过了企业生产的总成本,引起π>0时,企业会增加投资,扩大产出量。本期的投资会引起下一期资本存量的增加。在企业的成本中,D=dK,R=iK,即(D+R)=(d+i)K。所以资本存量的增加会提高企业的折旧和利息成本。投资的增加导致成本的上升,若要继续获取利润,下一期的投资则必须以累积的比率增加。这种循环造成经济的高涨。在经济高涨的过程中,企业的利息成本和利润持续快速上涨,意味着家庭部门的非工资收入上升较快,工资收入虽也有所增加,但速度相对较慢,工资与非工资收入比例W/(R+π)下降,收入分配恶化,消费不振,有效需求不足,抑制了经济的过速膨胀。一旦金融体系不能支持企业投资以累积的比率增加,就会出现π<0的后果,于是企业便缩减投资,这又使得利润进一步下降,投资进一步缩减,造成经济的衰退。在这过程中,由于投资缩减,使得过速增长的资本存量价值得以降下来,企业的成本和利润均降低。这意味着家庭部门的利息利润收入比重下降,而工资由于具有向下的刚性,下降缓慢,工资与非工资收入比W/(R+π)上升。收入分配悬殊的局面得到控制,消费倾向上升,有效需求得到恢复。企业亏损到一定程度通过破产和资本市场的运作会使资产贬值,这样就会降低下一期的折旧、利息成本,成本的降低在有效需求的带动下,经济重新出现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企业扭亏为盈,从而防止了经济的持续衰退。以上就是这个模型所解释的经济周期。周期性稳定的关键在于一个体现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健全的货币金融体系,在经济不断高涨时其自身蕴含的收入分配和有效需求的矛盾,以及以资产抵押为基础的内生货币供给体制,会自动使经济转入低速增长的衰退阶段,而在衰退阶段,由于收入分配和有效需求的逐步修复和企业资产的贬值又会使经济回到均衡的增长状态(王兰芳,2002)。

以企业追求利润为假设前提,以企业的成本收益计算为基础的新的收入—支出模型在解释经济周期的同时,对收入分配周期也作了系统的阐述。W/(R+π)具有均衡的比率。当经济高涨时,投资以累积的比率增加,W/(R+π)小于均衡值,呈现出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当金融体系不能支持投资继续以累积的比率增加时,经济开始出现衰退,W/(R+π)上升,贫富差距缩小,W/(R+π)向均衡值靠近。

穷人的消费倾向要远远高于富人。当经济处于高涨阶段时,由于投资的累积扩大引起资本存量价值的增加,除了使W/(R+π)下降以外,还使得W/(D+R)也下降。原因是R=iK,D=dK,即利息等于利息率与资本存量价值的乘积,折旧等于折旧率与资本存量价值的乘积。在利息率和折旧率不变的前提下,利息成本和折旧成本是与资本存量价值成正比的。W/(R+π)和W/(D+R)下降说明,随着经济的扩张,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是产品成本的上升,到了一定阶段,必然形成工人的工资买不起企业按现行成本生产和定价的产品。而企业降低价格就会亏损,这就是有效需求问题的核心(柳欣,1999)。

二、对目前我国有效需求问题的再认识

1978年以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消费被压制,造成强迫“储蓄”。改革之初,随着收入的增加,一度形成“消费膨胀”。1984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1986至1988年经济高涨,1989至1991年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衰退。之后,也就是1992年,新的一轮经济波动又开始了。1992到1996年由于经济持续高涨,资本存量价值积累过高,造成收入分配差距扩大,于是1997年至今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又成为主要问题。经济又陷入低谷。所以,就目前看来,在我国收入差距悬殊的现状下,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仍是突出问题。

工资在成本中的比重与工资收入比重变化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2年。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1992-1995年工资性收入对资产性收入即利息加利润的比率W/(R+π)呈上升的趋势,此时,经济处于上升时期;经济往上走时,资本家由于对利润的追逐,会大量增加对非人力资本的投资,这一点是与中国的经济实际是相一致的。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1996年以前,全国平均工资增长率都高于同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同时国民经济在波动中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随着投资的增加,企业的收入、资本存量价值和资产值的折旧、利息成本以及利润都持续的上升。到1996年,物价水平和工资在收入中的比重都达到了历史较高水平,工资性收入对资产性收入比W/(R+π)达到了3.56,由于利息和利润的增长速度要远远超过劳动者报酬的增长速度,假设折旧率和利息率不变,资本存量价值对收入流量的比率将提高,这将使企业的成本构成中工资成本对非工资成本或折旧与利息的比重下降,即W/(R+D)下降,这样,随着经济扩张,一方面是消费需求的减少,另一方面是产品成本上升,到了一定的阶段,必然形成工人的工资买不起企业按现行成本生产和定价的产品。正因为此才引起了收入分配的恶化和有效需求的不足。1996年以后,我国工资水平的增长率持续下跌,由于收入分配结构中工资性收入的降低和资产性收入的提高,收入差距越来越大,造成社会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降低,导致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当经济下跌到一定时期,由于企业利润的大幅下降,资产值的下跌又会逐步降低利息和折旧成本,加上工资的粘性,使得工资的下降速度会低于利息和利润的下降速度,随着工资成本对非工资成本即折旧与利息的比重W/(D+R)上升和工资性收入对资产性收入比W/(R+π)逐步上升的时候,收入分配结构向工资性收入增加,有效需求逐渐回升,经济复苏,企业盈利。

1992-1996年,是我国经济的上升时期,由于投资的累积,使得资本存量价值增长过快。一方面,利息成本和折旧成本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工资在总收入中比重下降,而利息利润收入比重上升,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消费倾向下降,储蓄倾向上升。两方面力量造成当前我国经济中有效需求不足。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资本存量价值过高。就是由于过高的资本存量价值问题才导致了收入分配问题、消费问题、有效需求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抑制了经济的发展。必然的结果就是1996年至今我国经济的长期衰退。

在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的利润下降,继而投资会随之减少,引起利润进一步下降,投资的继续减少,如此循环。在这样的循环中,资本存量价值不断下降,W/(R+π)上升,收入差距悬殊的局面有所好转,消费倾向上升,储蓄倾向下降,拉动了有效需求,防止了经济的衰退,经济开始回升。这是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衰退过程。但在我国由于目前尚不存在一个完备的资本市场,利率和货币供给不能使收入流量的变动传导到资本存量价值的变动上,另一方面,企业即使存在着大量的亏损,也不会破产和导致资本存量价值的大幅度贬值。①所以在衰退期,资本存量价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攀升的趋势。根据前面的论证,只要资本存量价值不能降下来,所有问题,包括:收入分配悬殊,消费不足,有效需求不足都不能得到解决。更严重的是经济不可能摆脱衰退,得以复苏。

以上是运用一种新的收入—支出模型对我国目前收入分配和有效需求问题所作的解释。当前我国理论界对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措施。诸如改进个人所得税制度,开发新的产品刺激消费,降息以刺激投资等等。本理论认为,这些措施的效果不会十分显著。最根本的问题是,如何降低过高的资本存量价值。

三、政策建议

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悬殊,工资收入(W)与非工资收入(R+π)差别不断增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资产值过高。我国从1992年经济开始上升以来,到1995、1996年达到高潮,这一段时间由于投资不断扩大,货币供应量增加,积累了较高的资本存量。致使工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下降,非工资收入的比重上升。过快发展的经济一方面在导致较高的资本存量的同时,拉升了企业成本,使得物价上涨;另一方面,由于穷人的消费倾向远高于富人,当工资收入与非工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现象出现时,必然是工人买不起生产出的产品,有效需求日益不足。前一期经济过于高涨,发展过于迅速的结果就是1997年至今我国经济长期衰退。不难发现,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是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的核心是收入分配。要获得一种比较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目前在我国就要使过高的资本存量价值降下来。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中,资本存量价值的调整一般只借助于资本市场的力量,以资产交易的方式来完成。通常情况下,资本市场降低资本存量价值的主要方式包括企业的破产清算和企业并购。在经济衰退的过程中,破产和并购都会更加频繁的发生,从而使企业的资产存量降低,调节各种经济变量的比例,促进有效需求,使经济走出低谷,恢复活力。

企业破产清算是指企业在无力清偿到期债务或企业资不抵债,难以继续运行下去时,债权人或者企业所有人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以清偿所欠债务的行为。它是为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保护债权人和出资人利益的一种法律制度。因为在市场经济制度下,竞争是保持经济活力的源泉,而有竞争就必然有优胜劣汰。当部分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出现严重亏损,以至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地步时,破产制度为其退出市场提供了一条法律途径。该制度的引入可以最迅速、最彻底的使资本存量价值降低(即实现资本贬值),从而使经济恢复到稳定的状态,达到毕其功于一役的目的。但是,企业破产虽然可以使经济迅速地摆脱衰退,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最突出的就是失业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不安因素的增加。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都建立了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衰退期由于企业破产造成的损失,但是破产仍需付出客观的社会成本。幸运的是,资产值的降低还有其他途径。

降低资本存量价值的第二种途径即企业并购(M&A),即企业兼并与收购的简称。企业兼并(Merge),是指一家企业通过购买另一家企业的资产而将其吞并的经济现象。1989年2月19日,国家体改委、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联合的《关于企业兼并的暂行办法》认为,企业兼并指的是一个企业购买其他企业的产权,使其他企业失去法人资格或改变法人实体的一种行为。企业收购,在英文中称为“acquisition”,指的是一家企业通过购买股权而达到控制另一家企业的经济现象。

从定义可以看出,企业并购的结果是造成控制权的转移。在有效市场的假定下,当一个企业的经营业绩下降时,即时反应企业经营业绩的公司股票马上就会下降,而市场上的收购交易是以股票价格为交易基础的,收购方在目标公司股价较低时买入,实际上就相当于是变相的降低了公司的存量价值。

企业并购与破产相比,一个重要的区别在于,并购需要的社会成本要比破产造成的社会成本较低,因为在并购的过程中以及并购以后,原有的企业虽然名称和法人地位可能丧失,但是,企业的经济功能并不完全消失,企业的生产可能要继续进行,这就减少了破产带来的失业数量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成本。

通过经济衰退过程中企业的破产和并购,过高的资本存量价值会降到较低的水平。这样,工资就会在总收入中比重提升,消费倾向增加,有效需求问题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柳欣.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理论分析——经济研究的一种新方法[J].南开经济研究,1999,(5).

[2]王兰芳.中国居民的收入分配:现状分析与理论探索[J].经济评论,2002,(4).

[3]臧旭恒.中国消费函数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柳欣.货币、资本与一般均衡理论[J].南开经济研究,2000,(5).

[5]潘强恩,马传景.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6]朱国林,范建勇,严燕.中国的消费不振与收入分配:理论与数据[J].经济研究,2002,(5).

存量问题范文篇5

以科学开展观为指点,以进步税法服从度为目的,法治、公道、文明、效率的准则,从研讨房地产估价技能伎俩动手,树立健全存量房买卖申报价钱评价机制,标准存量房买卖税收征管,防备存量房买卖“阴阳合同”所构成的税收风险,发明依法治税、公道税负的优越情况,探究房地产税制变革新思绪及税收征管新形式。

二、任务义务和目的

(一)树立评价模子。依照房地产估价技能的准则和办法,应用房产、地盘等治理部分信息材料,树立掩盖市区和一切县城城区(包括县级市市区)的存量房买卖价钱申报评价技能规范及模子。

(二)验收评价系统。应用全市一致的评税软件对征税人申报的买卖价钱进行批量评价,在对评价值科学测试、验证的根底上,经过省地税局技能小组组织评定验收,确保评价后果的公道性和精确性。

(三)按时上线运转。包管我市存量房征税评价软件2012年7月1日前正式上线运转。系统运转后,在存量房买卖环节直接调取评税系统的评税价钱,对买卖价钱分明偏低,又无合理来由的,依照评价值核算纳税,完成对存量房买卖环节税收控管。

(四)树立争议处理机制。结合价钱治理部分,制订存量房买卖计税价钱认定方法,明白存量房申报价钱与评价值争议处理路子,保证存量房评价系统顺畅运转。

三、估价内容

(一)使用房地产估价技能增强存量房买卖税收征督工作履行局限为市市区和所辖县城城区(包括县级市市区)。

(二)存量房买卖申报价钱评价的对象是进行买卖的存量房地产,以房屋为主,逐渐探究对其他类房地产进行估价。

(三)评价时点为2011年9月30日。

四、任务步调

使用房地产估价技能评价存量房买卖价钱任务在市当局的一致指导下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预备阶段(11月1日—11月15日)

1、制订任务方案。制订《市使用房地产评价技能增强存量房买卖税收征督工作施行方案》。各县(市、区)连系各自实践,制订契合当地区详细状况的使用房地产估价技能增强存量房买卖税收征督工作落实方案,在市使用房地产估价技能增强存量房买卖税收征督工作指导小组一致指导下展开任务。

2、展开发动、培训和查询任务。召开使用房地产评价技能增强存量房买卖税收征督工作发动会议,传达省当局、国度税务总局、省地税局、市当局有关文件精力,对有关人员进行房地产评价常识培训。组织人员查询剖析当地区房地产市场及其房地产价钱的要素状况,包罗:房地产散布的特点与规则;房地产价钱在分歧地域间出现差别性的缘由;影响价钱的各类要素;上年度二手房契税申报均价和实践成交均价的差距;上年度契税、房地产一体化治理形式及收入状况;上年度一手房、二手房买卖总量(总额、总面积、总套数)等。

3、延聘房地产评价专家、评价师、专职从业人员构成存量房买卖价钱申报评价任务专家组,担任指点评税任务。

4、确定命据采集单元。成立招招标小组,约请相关中介机构参加招标,确定命据采集协作单元。

5、拔取试点,模仿采集。约请专家,拔取5个房子类型比拟完全的房屋小区作为分区,实地勘探,确定规范房并进行模仿数据采集。

(二)施行阶段(2011年11月16日-2012年3月30日)

1、采集相关数据,树立数据库。

(1)数据采集培训。依照省地税局一致的数据采集方案,组织数据采集人员集中进修,一致采集规范、要求、时限,做好数据采集预备任务。

(2)施行数据采集。依照数据采集方案的要求,中标中介机构组织相关人员展开查询,具体采集全市房屋小区房产信息,分区获取存量房买卖申报价钱评价所需各项根底数据,由税务机关审核确认规范房价钱。

(3)获取数据材料。向房产、疆土、住建等部分提出数据需求,获取房地产的根底数据,知足存量房买卖申报价钱评价的需求。

数据起原:

①发改部分担任供应各类房子买卖计税价钱。

②财务部分供应2007年1月1日以来交纳契税的房地产相关数据。

③疆土部分供应地舆信息系统(GIS)、工业、贸易、房屋及其他地盘基准价钱、批改系数、地盘级别图、基准地价图、基准地价表以及地盘级别与基准地价更新调整状况阐明等。

④住建部分供应各房屋小区状况、分幅分丘分户图、房屋价钱指数、分类房产建安造价规范及造价指数、建立工程费用等。供应增量房、存量房房子类型、买卖价钱、买卖工夫等材料(内容包罗房产证号、地号、丘号、楼幢号、小区称号、坐落地址、修建构造、房子总层数、地点层数、修建面积、主卧朝向、建成年份、买卖类型、买卖评价价钱、办证工夫、房子用处等);地号划分平面电子地图;地号丘号与房屋小区的对应表;房子租赁面积、坐落地址、图片等。

⑤规划部分供应城区(县城)规划图;房屋小区、商用房具体散布图等。

⑥民政部分供应城区地图、县(市)政区图。

⑦计算部分供应分县(市)区房屋(增量房、存量房、商品房及经济合用房)每月价钱指数。

2、完成技能、软件设置

(1)制订技能细则。依照省地税局技能方案,确定全市数据项和数据采集规范。依照省地税局技能小组的要求,连系当地评价机构,对评价模子触及的调整参数等进行当地化设置,在评价区位划分、规范存量房设立、可比实例库树立、批改系数确定的根底上,制订科学和可行的技能细则。并约请专家对我市的技能规范和营业需求进行论证,确保其科学性、威望性、可操作性。

(2)调整软件设置。依据划分片区和分区的规范存量房、可比实例库和规范存量房基准价钱,以及剖析评税所需的各项参数和数学模子,提出软件当地化的技能规范和营业需求。与软件公司一起对评价系统进行当地化调整,设定地舆代码、价钱调整公共参数、特性参数等。

3、数据审核、录入及操作人员培训

(1)项目组组织人员分区域对采集数据进行集中审核,完成初审后按期向项目组交代数据采集材料;项目组对初审数据进行复审,确认精确后录入核算机。

(2)对前台操作人员进行系统上线前的操作培训任务。

(三)查验阶段(2012年3月30日—2012年7月1日)

1、软件试运转

(1)调试系统各项设置,包管系统顺畅运转。

(2)评价后果剖析。拔取存量房实践买卖案例,应用评价系统进行评价,将评价后果与存量房实践买卖价钱进行比对、剖析,找出价钱差别缘由。

(3)完美技能规范。依据剖析后果和搜集试运转阶段存在的相关问题,组织技能人员、专家评论,修订技能规范和营业需求,不时优化评价系统。

(4)再评价、完美。依据完美后的技能规范,再拔取存量房实践买卖案例,应用评价系统进行评价,将评价后果与存量房实践买卖价钱进行比对、剖析,进一步修订技能规范和营业需求,直至评价后果与实践买卖价钱差别知足设计需求。

2、迎接验收

(1)请求验收。评价后果与实践买卖价钱查验误差到达可控局限且系统运转不变,请求省地税局技能小组组织评定验收。

(2)确定指点系数。依据系统评价数值与实践买卖价钱差别,寻求省地税局技能小组和专家定见,确定我市征税指点系数,报省地税局核定。

(3)当局布告。向各县(市、区)当局传递任务效果,市当局下告,对使用房地产估价技能增强存量房买卖税收征督工作进行明白,营建任务气氛,推进评价任务展开。

(4)树立保证机制。由市开展变革委员会和市地税部分制订存量房买卖计税价钱认定方法,明白存量房申报价钱与评价值争议处理路子;制订系统信息缺掉处置方法,保证存量房评价系统顺畅运转。

3、上线运转

自2012年7月1日起正式上线运转。系统正式运转后,在存量房买卖环节直接调取评税系统的评税价钱,对买卖价钱分明偏低,又无合理来由的,依照评价值进行纳税,并树立存量房买卖价钱申报评价机制,完成对存量房买卖环节税收控管。

五、保证办法

为包管我市使用房地产估价技能增强存量房买卖税收征督工作顺畅展开,市当局成立市使用房地产估价技能增强存量房买卖税收征督工作指导小组。

指导小组任务职责:落实人员、树立组织、明白职责,具体指点存量房买卖价钱申报评价各项任务;确定任务方案、制定详细的信息传递准则,标准存量房买卖价钱申报评价任务;担任协调各相关部分,保证存量房买卖价钱申报评价任务数据获得实时、真实、有用;积极协调评价资金,为评价任务顺畅展开供应保证。指导小组办公室的详细职责是:统筹协调各成员单元之间的协作事项,担任供应详细任务需求,拟定各阶段详细施行方案并组织施行等日常详细任务。

六、任务要求

(一)进步看法,增强指导。存量房征税评价任务就是运用评税技能来审定房地产买卖价钱,中心是使用房地产批量估价技能树立存量房买卖价钱申报评价机制,增强存量房流转环节税收治理,梗塞税收破绽,添加财务收入。各成员单元、尤其是各级地税部分要充沛看法到这项任务的主要意义,执行“一把手”担任制,把使用房地产估价技能增强存量房买卖税收征督工作归入年度重点任务,层层细化分化,执行目的治理,明白责任、明白规范,扎扎实实推进评税任务,为房地产税制变革供应根据,为当地财务收入增进供应保证。

(二)明白职责,亲密共同。展开使用房地产评价技能增强存量房买卖税收征管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任务。需求当局各相关部分严密共同,积极参加,发改、财务、地税、住建、疆土、规划等部分供应很多的数据支撑。要树立部分信息共享机制,削减数据整合和处置中的技能妨碍,进步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程度,然后促使我市的房地产买卖计税价钱审定任务得以顺畅展开。

存量问题范文篇6

关键词:户籍改革人力资本流动性保障性

一、文献回顾

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开辟了新的课题,在经济学、管理学和教育学领域掀起了研究热潮。在国外,西奥多•W•舒尔茨(T.W.Shults)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他采用收益率法测算了教育投资对美国1929-1957年间的经济增长的贡献,其比例高达33%。之后,贝克尔、丹尼森、卢卡斯、罗默尔、斯宾塞等人都在不同程度上进一步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以“知识经济”为背景的“新经济增长理论”采用了数学的方法,建立了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经济增长模型。

现有研究充分肯定了人力资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但对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探究较少,主要集中于培训和教育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王彦军(2007)认为人力资本投资存在“市场失灵”,政府可以通过公共政策建立促进人力资本投资的支持体系。宋雪飞(2001)阐述了企业人力资本的形成,认为培训可以增加企业人力资本的存量。目前,基本没有研究我国户籍制度对人力资本的影响。本文以成都户籍制度改革为例,探讨户籍制度在存量性和结构性两个维度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二、人力资本的两个维度

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从投资的范围和内容将人力资本划分为卫生保健、在职培训、正式教育、成人教育和个人及家庭迁移五类。丁栋虹、刘志彪根据人力资本的边际递减规律将人力资本划分为同质性人力资本和异质性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既包括存量性人力资本,也包括结构性人力资本。存量性人力资本是指主体在各种人力资本项目上量的总和,结构性人力资本是指主体各种人力资本项目的组合情况。根据舒尔茨的划分,存量性人力资本是指主体在卫生保健、在职培训、正式教育、成人教育和个人及家庭迁移五个方面的得分总和,结构性人力资本是指主体五个方面是否完整、是否协调。存量性人力资本和结构性人力资本共同决定了主体人力资本状况。如果某主体的存量性人力资本很高,但结构性人力资本存在缺失,如没有卫生保健,那么人力资本的可持续性较差。同样,如果结构性人力资本很合理,但存量性人力资本较低,那么人力资本的现实价值也较低。

根据人力资本的存量性和结构性组合,可以将人分成四类:核心型、专业型、复合型和基层型。核心型人才具有高存量性人力资本和优良的结构性人力资本,他们往往是组织的高层领导。专业型人才在某些项目上的人力资本很高,但总体结构不合理,如果找到匹配的工作岗位,他们会发挥很高的价值。复合型人才的结构性人力资本优良,存量性人力资本不足。基层型人才不仅人力资本存量较低而且结构不良,竞争力很差。

三、成都户籍改革对人力资本的影响

自2003年起,成都市先后进行了五次户籍制度改革,致力于建立城乡一元户籍制度。2010年11月16日,成都市正式出台《关于全域成都统一城乡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进一步破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推进户籍、居住一元化管理,充分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成都户籍改革将彻底扭转了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对社会人力资本的发展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1、流动性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下,农民基本依附于土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很难实现迁移。成都户籍制度改革彻底破除了人口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真正实现城乡双向迁移。一元户籍制度带来的流动性将极大地优化个人和社会的人力资本结构。就个人而言,更广泛的就业市场能够丰富劳动者的工作经历,提供多元化的培训,优化结构性人力资本。自由流动还可以确保劳动者寻找适合的工作岗位,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本。就社会而言,劳动力自由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首先,劳动力自由流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城市的第二、三产业发达,对基层型、专业型和复合型的人才需求量大,而这些人才在农村存在大量富余。自由流动推动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逐步实现匹配,从而实现人力资本的合理配置。其次,劳动者将根据市场信号调整自己的结构性人力资本。充分竞争的市场上劳动者可以自由择业,劳动者根据目标工作的胜任力要求,合理调整自己的结构性人力资本。例如,想从事食品加工的劳动者会主动提高自己在卫生保健方面的人力资本。

存量问题范文篇7

一、基本概况

区位于市北部,上游,距市中心城区28公里,东与旺苍县相连,南与区比邻,西与县交界,北与陕西省接壤。全区幅员面积1619.65平方公里,辖6个镇19个乡214个行政村6个居委会,总人口21.63万人,人口密度127人/平方公里。经统计全区现有存量生活垃圾场(点)21个,其中:存量生活垃圾场(点)风险级别较高的10个,风险级别评估为中等11个。存量生活垃圾面积17.89公顷(约268.35亩),存量生活垃圾场体量约为27.4万吨,治理工程投资估算约6220万元。

经统计,全区共有存量垃圾场21个。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存量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区组织专家组对6镇19乡的生活垃圾场(点)进行了排查和评估。目前,我区存量生活垃圾场(点)风险级别较高的10个,分别是:。10个生活垃圾场(点)主要分布在沿线和饮用水源上游,集存的生活垃圾均没有进行正规化处理,只有部分垃圾进行了较为简单的卫生填埋,其余的都是将垃圾集中堆放,常年暴露在外,尤其是城区旧垃圾填埋场,该处存量生活垃圾有上万吨垃圾,距不足500米,在封存时只进行了简易填埋,对水源和环境污染风险等级很高。还有中子镇和曾家镇等垃圾填埋场,对环境和水源的污染风险等级都是很高的,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影响;另外还有11个乡镇生活垃圾填埋场(点),生活垃圾都未进行卫生填埋,也没有进行正规化处理,垃圾常年暴露堆放,风险级别为中等,这些乡镇分别是:。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为抓好此项工作,我区按照先重后轻,逐步规范的原则,生活垃圾处理方式总的发展趋势为卫生填埋处理;因我区地理条件和经济能力限制,目前就地焚烧垃圾现象持续增长,堆肥处理能力逐年萎缩。按清运量统计,2013年9月乡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约为55%,村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35%;按产生量统计,各类无害化处理率的数据还要降低20%左右;考虑到统计口径、标准认定和污染评判等因素,各类无害化处理率的数据可能还要降低15-20%。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目前比较接近实际情况的参考数据为,城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约为40%,乡村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约为15%。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地处山区,住户分散,经济基础脆弱,政府投入不足,设施设备不到位,农村垃圾分类收集能力差,无害化处理能力低。

二是虽有设施设备,其设施标准偏低,选址不合理、不科学,有的设施老化,且管理水平低,对环境污染较严重。

三是存量生活垃圾场周边存在固态污染、渗滤液污染,水源和生态湿地得不到有效保护。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强化资金保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维护和管理制度,狠抓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步伐。

二是按照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十二五规划》,对以上各乡镇的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点)进行全面改造升级,逐步实现生活垃圾正规化处理(详见规划示意图)。

存量问题范文篇8

论文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激励R&D投入,而R&D投入能够增加技术知识存量。引入技术知识存量作为技术创新的变量,利用15个DECD成员国1980~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检验了开放经济体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开放经济体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且技术知识存量越大,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显著。

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与一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是否会促进经济增长?对于这一问题,学者们产生了一定的分歧。一部分研究者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能够激励创新,减少后续创新的成本,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会促进经济增长。Chen等的实证研究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呈正相关关系。Eicher等指出,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会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进而降低后续的知识产权保护成本。Parell认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激励发展中国家的私人机构研究开发新的知识与技术。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降低国家间资源分配的效率,削弱市场竞争,故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会阻碍经济增长。Grossman等川认为,从生产要素投人的角度来看,大部分生产要素被用来生产已有产品,只有很少一部分用来生产新产品,从而扭曲了对创新产品的资源配置。Helpman认为,强的知识产权保护会使生产线从欠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使生产在价格高的发达国家进行,降低了效率。Horii等指出,最优化的长期经济增长率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尽管研究者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否促进经济增长这一问题上没有达成共识,但是,一些研究显示,相对于封闭经济体国家,在开放经济体国家,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更显著。正是基于这些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旨在探索一个问题:在开放经济体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越强越好吗?

在上述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经济效果的实证研究中,学者们都是基于外生增长理论,把技术创新作为外生给定的,他们并没有提出技术创新的合适变量。虽然Schneider在实证研究中把当年的R&D投人作为控制变量,但并没有考虑以前的R&D投入积累。此外,R&D投入转变成技术知识,有一定的滞后期。R&D投人经过一定的周期,会转变成技术知识,形成的技术知识可以累积,同时技术知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陈腐化。

Grili-ches提出了技术知识存量的概念,测度通过研究开发投资所产生的技术知识存量的数值。本文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引人技术知识存量作为技术创新的变量,利用DECD成员国的面板数据,采用经济计量的方法,检验开放经济体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效果。

1、模型的建立

新古典经济学假定在技术进步不变的条件下,研究均衡经济增长如何取决于固定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变动。本文用人均GDP作为经济增长的变量;用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作为固定资本存量的变量;用初中毛人学率作为人力资本存量的变量;采用Ginarte等测定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指数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变量。考虑到人力资本存量和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产生作用有一个滞后期,本文假定滞后期为3年。由于使用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本文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基于以上考虑,建立如下基本回归模型:

式中:为i国第t年的人均GDP;为i国第t年的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份额;GS-为i国第((t-3)年的初中毛人学率;为£国第((t-3)年的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数;a:为非观测效应;为误差项;为常数项;和为相关系数。

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效果进行实证研究,如果仅仅考虑资本和劳动的投入,并不能很好的体现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在激励创新方面的作用。因此,本文引人技术知识存量,对回归模型(1)进行改进,得到以下的回归模型:

式中:为i国第t年的技术知识存量;为相关系数。

由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能够激励企业扩大R&D投人,新增加的R&D支出能够增加技术知识存量。而更多的技术知识存量使研发主体拥有更强大的研发基础,可以带来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显然,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知识存量对经济增长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为此,引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和技术知识存量的交互项,对回归模型(1)进行改进,得到以下的回归模型:

式中,为相关系数。

同时,考虑到技术知识存量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知识存量的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对回归模型(1)进行改进,得到以下的回归模型:

2、数据的获取与计算

2.1数据的获取

Sachs等提出,如果一个国家满足所有下述5条标准,就可以认定该国为开放经济体国家。即:①非关税壁垒覆盖面低于贸易的4000;②平均关税率低于4000;③20世纪70或80年代,外汇黑市溢价低于2000;④该国不是被划分为社会主义国家;⑤政府不允许垄断主要出口。为了检验开放经济体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经济效果,本文选取了15个DECD国家。根据Sachs等的划分方法,这些国家都是符合5个标准的开放经济体国家。即奥地利、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旧本、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美国。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这15个国家1980~2003年的相关数据。

Ginarte等总结了一套评价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含5个评价指标,即专利法覆盖程度、参与国际协议的程度、损失保障条例、执行机制和专利保护期限,每个指标都有一套评价标准及相应的分值。Park对Ginarte等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更新,量化了122个国家截止2005年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本研究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指数的数据来源于Park;人均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占GDP份额的数据来源于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初中毛人学率的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

2.2技术知识存量的计算

本文使用国内生产总值和研发强度(R&D/GDP)的乘积,来计算各国的研究开发投人,采用永续盘存法计算15个选取国家的技术知识存量。各国的R&D支出数据来源于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Hur等的研究显示,日本的技术陈腐化率和R&D滞后时间分别为13%和3年。考虑到计算每个选取样本国家的技术陈腐化率和R&D滞后时间很难,同时,选取的国家都是高度发达的国家,他们的研发投人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本文假定所有样本国家的技术陈腐化率和R&D滞后时间分别为13%和3年。此外,还假定这些样本国家的技术知识存量只是由国内R&D支出决定,忽略通过技术外溢从其他国家吸收的技术知识存量。根据上述分析,计算得到1980~2003年各国的技术知识存量。

3、实证结果及分析

针对15个DECD成员国1980~2003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应用固定效应回归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中,第1栏是用模型(1)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可以看出,固定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分别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其相关系数和都为正;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却不显著,且其相关系数为负。该结果并不奇怪,因为如果只考虑固定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投入,无法体现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对激励创新的作用。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降低资源跨国流动的效率,削弱市场竞争的强度。从该角度来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会阻碍经济增长。

表1中,第2栏是用模型(2)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模型(2)与模型(1)相比,加人了自变量技术知识存量。从结果可以看出,固定资本存量依然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而人力资本存量却不显著;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依然不显著,且其相关系数仍为负;加人的技术知识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且其相关系数为正。模型(2)与模型(1)相比,固定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的相关系数和明显下降,这是因为技术知识存量的作用解释了一部分经济增长。

表1中,第3栏是用模型(3)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模型(3)与模型(1)相比,加入了技术知识存量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交互项。从结果可以看出,固定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都是显著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虽然相关系数依然为负,但却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技术知识存量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交互项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且其相关系数为正。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总效应是由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效应与技术知识存量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交互项的效应共同决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总效应:

式中,为样本中各国技术知识存量的平均值,经计算得。

把,代人式(5)得,也就是说,在开放经济体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表1中,第4栏是用模型(4)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模型(4)与模型(3)相比,加人了自变量技术知识存量。从结果可以看出,固定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分别在1%和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相关系数R3为负,但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技术知识存量以及技术知识存量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交互项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且其相关系数均为正。同理,通过式(5),模型(4)中。

模型(4)与模型(3)相比,各变量的相关系数及显著性变化不大,但增加,可见,模型(4)的解释能力更好。在模型(3)和模型(4)中,技术知识存量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交互项的相关系数均显著,且都为正。这表明,在开放经济体国家,技术知识存量越大,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越强,技术知识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4、结论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①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引人技术知识存量作为技术创新的变量;②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实证研究,消除了各国的非观测效应对结果的影响。本文的主要结论:①在开放经济体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能够促进经济增长;②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知识存量对经济增长有着相互促进的作用。也就是说,技术知识存量越大,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大;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越强,技术知识存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明显。

存量问题范文篇9

农村信用社贷款资产存量风险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有经济方面的影响,也有政治方面的影响。农村信用社与我国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一样,属于经营货币资金、授受信用的高风险行业,因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贷款风险。但由于我国农村信用社现行的政策环境、经营体制、经营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及业务内容等方面的原因,因而农村信用社发生贷款存量风险的概率及造成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商业银行及金融机构。按照一般的分析,贷款存量风险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体制的转变、市场的变化、自然的风险、政策性的因素、经营管理方面的局限、贷款对象及贷款方式的不当、历史的状况、经营环境的影响等诸多方面。而若从农村信用社贷款存量风险的性质上划分,又可分为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几方面的原因。

一、信用社贷款存量风险的一般性原因分析

农村信用社受到经营环境、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经营管理水平、服务对象及服务方式等方面的制约,因而贷款存量风险比较复杂。具体分析为:

1.农村信用社体制的转变形成贷款风险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发展而不断深化。在这种经济体制处于重大变革及新旧体制转轨时期,应该说,作为金融业务的银行及信用社受到的冲击都是比较大的。这方面具体在农村信用社更突出一些。一是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农村信用社未能及时做好原体制下的集体债务的分摊落实工作,最终使一些集体贷款债务没有分摊到户,有些虽已分摊到户,但由于种种原因及工作不扎实,农民不予认可,或农民认账不认还,从而最终形成了大量的呆滞、呆账贷款。二是一些农村乡镇企业及一般企业借助于转换经营机制的机会,采取了“金蝉脱壳”、“母体裂变”及新老账务划断的手段,变相地把历史包袱和债务留在了实际上已经为“空壳”的老企业,财产已经转移到新组织的企业中去,从而使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债务虚置,形成事实风险。由于这些贷款长期挂账,基本上失去了流动性和效益性,风险系数在与日俱增。三是农村合作社商业企业在实行四放开,即经营放开、价格放开、用工制度放开、报酬放开之后,相当一些企业实行了租赁承包及拍卖等经营方式。由于这些企业在过去是稳定贷款对象,贷款方式多为信用贷款。面对这些变化,农村信用社未能及时采取保障信贷资产安全的措施,及时地进行贷款对象及贷款方式的调整;加上一些行政及政策的干预,最终导致了这一信贷业务存量的风险加剧,信贷资产质量的恶化。四是农村一些企业在与外商外资的合作过程中,企业的实际资产发生了转移,而农村信用社未能及时按有关规定办理贷款的债务转移。另外,合作、合资企业有意地逃避贷款债务,使贷款债务“悬空”。以上这些在农村经济体制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产存量的安全问题,形成了信用社贷款存量的事实风险。由于承贷主体发生了变化,贷款债务没有转移,事实上已形成追债无主、索贷无门的尴尬局面;贷款方式失去了约束,企业的信用贷款已无信用可言,而抵押、担保等也由于过期而失效,由于贷款逾期过长,有的已超过了法定的诉讼期,追索已无可能。由此可见,在这方面,农村信用社由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对于贷款存量风险形成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

2.市场变化形成农村信用社贷款存量风险

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讲,市场变化对信贷资产存量风险的影响主要分为市场贷款对象及贷款行业的影响及市场对信用社的经营的影响等两个方面。从市场对贷款对象及贷款行业的影响来看,主要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变化,极大地影响了贷款户的经营。市场竞争的激烈也导致了一些贷款户的经营效益下降,一些行业趋于不景气,从而直接影响到农村信用社贷款的收回。

而市场的变化对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影响,从现实的贷款存量风险来分析市场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信用社市场风险意识不强,没有把市场风险对贷款户的影响和对信贷资产的影响联系起来。在办理有关信贷业务过程中,往往被暂时的和局部的市场假象所迷惑,而忽视了相关的和必要的市场调查和分析,对贷款户可能遇到的市场风险缺乏预见性,贷款带有极大的盲目性而引发贷款存量风险。二是市场信息把握不准。由于各方面条件的制约,农村信用社往往在市场信息的收集、咨询、分析等方面存在差距,加上人员素质、经营体制等方面的制约,基层社的信贷人员往往掌握不了市场的全面信息,有时只能依靠贷款户介绍市场的相关信息决定贷款,因而带有极大的局限性,直接导致了对市场判断的失误。对那些没有市场的产品项目或企业发放了贷款,因而造成了贷款存量风险的隐患。三是市场预测水平不高。由于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受到了知识结构及贷款评估,技术分析,市场分析及对新技术、新产品信息的分析等方面的局限,因而影响了市场分析预测水平。对一些有短期效益而没有长期市场竞争能力的产品或企业发放贷款使信贷资产存量转化成为高风险贷款。

由此可见,对于农村信用社来说,从信贷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市场的变化对贷款存量风险形成的影响,表面上是市场风险造成的贷款风险在贷款发放之后,而实质上市场风险对贷款风险的影响是在贷款发放之前就已形成了。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农村信用社消除贷款存量风险必须与防范贷款增量风险结合起来。

3.政策性的因素对信用社贷款存量风险形成的影响

作为农村重要的合作金融组织的农村信用社,自成立之日起,就受到中央及各地政策性因素的多种影响,其中有一些实际上直接形成了农村信用社贷款存量的风险。如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价格政策、投资政策、财经政策、金融政策、经济政策等的变化与调整,都给农村信用社带来不同类型、不同性质、不同程度的贷款存量风险。尤其是在农村信用社的几次转轨及体制变化中,这种影响就愈加显得突出,因而政策性因素导致的贷款风险也是不可避免的。首先,是由于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重要机构,必须承担和体现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宏观调控的任务,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是责无旁贷的重大任务。在目前农业产业基础比较薄弱,农业生产比较利益较低,农产品生产周期长,自然风险大,农村经济仍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风险也相应的较大。而且,一些对农业的导向性政策还必须由信用社来体现,对农业的支持带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其次,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对“三农”的贷款,政策性、行政性干预的色彩也较浓,因而信贷资产存量风险也较大。第三,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机构,在目前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政策环境下,对农村经济及农民来讲,农村信用社是农村稳定的重要因素。对一些有问题贷款的处理带有政策色彩,因此一些贷款就成为政策性呆账贷款,成为具有高风险性质的贷款存量。第四,由于农村信用社实行为社员服务的政策,在这样的政策下,不能单纯追求利润,在为社员服务的过程中,也容易形成贷款存量风险。

4.由于贷款对象及贷款方式选择不当而导致的农村信用社贷款存量风险

在我国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市场风险观念、法制观念、竞争观念、利润观念淡薄。体现在对贷款对象的选择上不是以其信誉度及市场竞争能力、发展前景来衡量,而是看什么样的所有制性质及计划经济依赖程度。贷款方式主要采用信用贷款。而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农村实行体制转变,使原有的贷款对象及贷款方式、选择方式的弊端暴露出来。其一是受到行政干预,信用社不能自主经营选择贷款对象和贷款方式。有的一味照顾领导关系,不敢坚持原则。其二是为了竞争和争夺市场乱拉客户,不讲求经济效益,盲目发放贷款。其三是贷款不坚持按规范化管理程序办事,个别农村信用社信领导专横,一个人说了算。一方面是信用社干部素质低,决策能力弱,使不该贷的对象贷了款。另一方面在已发放的贷款中,由于贷款对象不当和贷款方式选择不当而造成了大面积的逾期贷款,形成了较严重的贷款存量风险。这方面的教训也是很深刻的。

二、信用社信贷资产存量风险的消除

按照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存量风险的类型及性质划分,其原因又可分为信用风险、财务风险、经营风险等几大类。针对这些原因可具体制定对应的策略。

1.信用社信用风险及化解的政策

信用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交易客体有意违约或因客观因素变化而无力履行合约义务而造成农村信用社信贷存量资产损失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大量借款人不能如期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从而造成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比例居高不下,贷款应收未收利息不断积累,而坏账损失难以消化。农村信用社贷款存量风险的形成既有与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共同特点,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表现在:(1)农村信用社自身管理体制及农村经济体制的多变性是引发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的基本因素。可以说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和农村经济体制的每一次变革,都加大了农村信用社的信用风险,造成了一大批贷款债权悬空和信贷资产损失,形成历史包袱。(2)由于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而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又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因而每当有大的自然灾害发生,极易造成大批贷款户因财产、生产的严重损失而难以偿还借款。另外,由于我国农业保险机制还没有健立和健全起来,因此,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偿,最后往往被直接转嫁到农村信用社身上。(3)在农村难以落实抵押担保等贷款担保措施。农村信用社的许多借款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拿不出什么符合条件可用于贷款抵押的物品。另外,再加上现行抵押物登记费用昂贵,手续烦琐,大多数农村没有办理抵押登记机构,而需要到较远的县城去办理,借款人多数不愿办理。因而也就实际上造成了农村信用社大量贷款没有抵押担保,即使办理了抵押担保手续实际上也是徒有虚名的状况。

对于这些情况,为防范和化解风险,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是要对农村信用社历次体制变革形成的资金损失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对确属政策性因素形成的损失,应分清责任,应由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承担消化的部分,应逐级向上反映,力求尽早解决。

二是加快信用社呆账核销的力度。在现行农村信用社自身承受能力的范围之内,允许其提高呆账核销比例。

三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保障制度。通过参与建立和促进建立农业保险机构,开办农业保险业务,使农村借款人在遭受自然灾害损失时,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损失能得到一定的补偿。

四是根据农村信用社贷款的对象和经营环境特点,研究和制定与农村特点及农民借款户相适应的简单易行的贷款抵押担保办法,为农村信用社贷款一方面提供可抵押担保行之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增强信用社贷款的保障。

2.信用社贷款存量中的财务风险及应对策略

财务风险是指农村信用社由于历史包袱沉重、利率倒挂及其他政策性、经营性因素,从而造成严重经营亏损,历年亏损挂账难以消化,不生息资产比重过大,大量蚕食、占用信贷资金,形成财务状况不断变化,最终导致的风险。

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一是农村信用社历次体制变革,尤其是1996年“行政脱钩”,给农村信用社留下了沉重的包袱。再加上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通货膨胀时期,农村信用社为国家分忧,开办保值储蓄没能得到国家的补偿,只能依靠自身的力量进行消化,从而形成上述问题。二是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决定了其资本金成本较高,各项存款中高成本的定期存款占到了60%以上,其大量存放央行及同业款项利率严重倒挂,形成了亏损。三是农村信用社分散性强,点大面广,面对千家万户,形不成规模经营效益,而其库存现金占压、运钞的费用开支、资金结算及营运成本等均高于其他金融机构。

针对这些问题,主要应进行以下措施以化解风险:

第一,合理消化历史包袱。应按照其形成的原因及应承担的责任,采取由国家、地方政府、人民银行、农业银行及农村信用社各自消化一部分的办法逐步予以解决。

第二,实行优惠利率政策。中央银行应根据农村信用社具体经营特点,对农村信用社转存于央行的款项实行优惠利率,改变利率倒挂的现象。同时,还可考虑发行优惠利率的特别债券或者办理特种存款,从而吸纳部分农村信用社的富余资金。

第三,实行减免税政策。考虑到农村信用社承担支农的重任,国家可将其作为农业企业从而给予一定的减免税政策的扶持,尤其是对贫困山区和高风险信用社在一定期限内实行免税的优惠政策,以使其充分得到休养生息,化解风险。

第四,农村信用社应针对自身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有目的的调整部分业务规模小、经营效益差的机构网点,达到压缩自身费用开支,降低不生息资产比重,提高资金营运效益,逐步减少和消化经营亏损之目的。

3.信用社经营风险及应对策略

农村信用社经营风险是指在其营运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而导致的贷款存量资产风险,主要表现为;(1)资金超负荷,超比例经营,(2)从事违规经营,如高息揽储等;(3)行政干预形成的权力贷款、人情贷款等;(4)贷款集中投向了高风险的行业和企业;(5)营业差错多,失误多;(6)结算手段及电脑设备等落后。

存量问题范文篇10

不可否认,经过两轮大改革,比起25年前,中国农村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当前农村大部分地方离小康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个典型的问题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这甚至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导致农民消费结构单一。另一方面,也说明农村有着潜在的巨大购买力和消费需求。目前,我国生产能力过剩的绝大多数制造业产品,在农村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正因为前面所述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也制约了农村的正常合理消费。

从另一个角度看,当前不合理的财税体制,又让农民有较重的负担。在基层政府,虽然实行的是“收支两条线”,其实还是“收支一条线”,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先“收”后“退”。有的地方甚至是百分之百退还。这就是说,收的钱越多,得到的钱也就越多。穷的地方编外人员增加得很快,开支也就多了,从农民收入那里收取的费用也就越来越多。这无疑需要改革。

从长远来说,农村消费的最终限制因素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去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2936.4元,比2003年增加6.8%,是近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这个成绩的取得靠的是“政策好,天帮忙,人努力”。“政策好”指的是税费改革和对粮农的直补。“天帮忙”指的是风调雨顺;人努力除了政策好还因为价格高。所以,今年要大幅增加农民收入会有相当大的难度。

释放农村存量购买力

从1998年开始到2002年,我国连续五年商品零售物价每年都是负增长,根据经济学的定义,我国无疑出现了通货紧缩的现象。2004年,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止跌回升,上涨了2.8%。从经济学的定义来说,到2003、2004年我国似乎已经走出了通货紧缩。但通货紧缩背后的原因并未消除。从2004年到2005年上半年,生产能力过剩的情况仍然在延续,由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高,去年粮食产量增加3877万吨。今年粮食和农产品的价格顶多维持去年的水平。

我国今年一季度的商品零售物价指数和去年相比上涨1.6%,四月份、五月份和去年同月相比都只上涨0.6%,按这样的趋势,到第四季度,商品零售物价指数有可能会是负的,今年全年也可能会是负的。

这种刚控制了通货膨胀马上又陷入了通货紧缩的情况,完全是因为我国从1998年以来绝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生产能力严重过剩的情形,并未因为2003、2004年的少数部门投资过热、物价上涨而消除。当一些过热部门的投资变成供给或生产能力时,少数几个在前两年价格上涨的部门止涨回跌,原来价格下跌的部门继续下跌,不可避免再度出现通货紧缩。

和一些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通货紧缩不是由泡沫经济破灭触发,而是由于前一段时期投资过热,等投资建成之后生产能力突然大增,需求的增加赶不上供给的增加,于是形成了物价下降。不过,通货紧缩若不消除仍然会对我国的经济运行产生不利影响。既然通货紧缩的原因是存在巨大的存量过剩生产能力,解决通货紧缩问题的最好办法是找到一个足够大的存量需求,靠释放存量需求来消化存量生产能力。我对存量需求的定义是:有需求的愿望,又有支付的能力,但是因为政策性的原因或是体制性的原因,这种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无法实现。

我国国民经济中存有四大块存量需求:一是外国直接投资,二是对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限制,三是城市里的中产阶层,四是农村的消费。目前剩下的最后一块大的存量需求是农村的消费需求。

在出现通货紧缩时,需要政府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启动投资需求,保持投资增长率达到一定的水平。过去几年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资金,主要用于改进和大城市有关的基础设施,现在应该把更多的资金用来支持农村里跟生活有关的各项基础设施,把中国的农村建设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以释放农村的存量购买力。这样既可消化掉制造业的过剩生产能力,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

发展愿望要通过改革来实现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

毫无疑问,新一轮农村改革已经迫在眉睫。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发展新农村,还必须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现在有人提出应当由工业来反哺农业,我认为也有不少困难。首先,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无法支持这样大的补贴。70%的农业人口,30%的增长,要反哺农业,非农产业要增多少税,又有多少农业的收入。按目前3.3%的补贴来计算,已经占中央财政收入的10.1%。

对农产品进行补贴,在执行上非常困难。如果我们进行反周期补贴,也就是对自然灾害等造成的减产进行补贴,会产生严重激励问题。由于农业生产本身的特性,我们很难分辨一个农户减产是由于自然灾害还是其他人为因素,因而很容易出现故意减少投入造成减产而向政府要补贴的事例。如果我们直接对农民的收入进行补贴,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经济会出现应该得到补贴的农民实际拿不到补贴的现象,拿到补贴的往往是各方面关系较好的中等收入的甚至是富有的农民。

就长远看,可持续的增加农民收入的唯一可行方式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减少农民的数量。转移出来的农民会从农产品的供给者变成农产品的市场需求者,留在农村里的农民也会有更多的土地等资源可供耕作,这样才有办法真正做到农民增产增收。

转移出来的农村劳动力必须能在城里就业,才不会把农村的收入问题变成城里的失业问题,如果是那样,就更糟了。所以,要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首先,必须解决当前生产能力过剩,投资机会不足,新增就业困难的问题;其次,要多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后者牵涉到改变增长方式的问题。

其实,农业生产还有比较优势,那一部分不需要补贴,可以引导其理顺国际国内的关系,让它进入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