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幸福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4-07 11:46:37

有关幸福的作文

有关幸福的作文篇1

安琪盯着作文题目,幸福,恍了恍心神,提起笔却始终无法写出一个字来。她赌气似的丢下笔,跑到院子里。“麻麻。”安琪听到一个小女孩稚嫩的呼唤声,看着那位年轻的母亲慈爱地抱起小姑娘,安琪心中闪过一丝羡慕与困惑。妈妈,多久没抱过自己了呢?窗外,雨淅淅沥沥地下着,安琪依然为着作文苦恼,“希望安琪像天使一样幸福快乐。”爸爸漂亮的字体在全家福上,安琪看着小小的自己,忆起了有爸爸的日子,是多么幸福。然而一次意外的车祸将爸爸帅气的脸永远定格了,悲伤过后,生活依然继续,只是妈妈和安琪之间似乎总是少了点感觉,有点太过客气。关门声响起,安琪有些仓促地到了客厅,酒气扑鼻而来。“妈妈,你又去应酬啦。”安琪扶起母亲,将水递给他。“安琪,你怎么还没睡?”妈妈略显迷糊,“妈妈,幸福是什么啊?”“幸福?”妈妈的眼中闪过一丝迷惘“安琪,妈妈的幸福是你健康快乐,丰衣足食的成长。宝贝,那你觉得幸福是什么?”安琪沉默了片刻,将妈妈扶进了睡房。妈妈,你的幸福应该还和爸爸有关吧!

“安琪,感情,将你的情感融入到曲子中去。”当行云流水般的琴声结束后,慈祥和蔼的老人一脸痛惜与愤怒。安琪迷惑地看着钢琴老师,明明自己已经弹得很好了,一个音符也没落,为什么老师会生气,自己真的连一丝情感都没有了吗?“老师,对不起,今天我想请假回去。”安琪优雅的致歉离开。她并没有回家,自己一个人走在路上,任凭风的引导,于是安琪来到了一片墓园。

钢琴老师有些愕然,平时爱笑淘气的安琪可从来没有这么淑女过,老师思考了片刻后,打了一个电话给安母,将情况叙述了一遍。

有关幸福的作文篇2

关键词 幸福感;文化;自我建构;个人取向自我;社会取向自我

分类号 B849:C91

1 引言

幸福感是我国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它不仅体现了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最新进展,而且也是心理学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直接回应。文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情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即文化赋予心理以意义性。通常,越高级的心理现象受文化的影响也越大,因此,文化对作为一种高级心理现象的幸福感所产生的影响应该是决定性的。事实上,早在1991年McCrae和Costa的研究就已表明文化是主观幸福感的两个主要前因变量之一。Markus和Kitayama(1996)则直接构建了文化常模模型(cultural Norm Model,),并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表明文化对于幸福感具有决定性影响。而Christopher(1999)则更直白地表明“对于幸福感的定义在本质上是文化定位的”。

既然幸福感本质上是文化定位的,那么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的幸福感必然是不同于西方人的,这样,直接翻译使用国外的幸福感量表势必无法把握中国人幸福感的全貌。正是意识到这一点,陆洛(1996)、苗元江(2003)、邢占军(2003),吉楠、李幼穗(2006)等人重新编制了适合中国人的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量表,大大推动了幸福感研究的本土化。然而,他们所编制的量表都是以国外的主观幸福感三维结构(认为SWB包含三个成分:认知因素、积极情感的体验和消极情感的体验)为理论基础,虽然量表题目的内容与中国社会文化相适应,但并没有真正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幸福感的特征。这是因为主观幸福感的操作定义与三个组成成分都回避了文化的影响(高良,郑雪,严标宾,2010)。因此,正确理解处于中国传统文化下的中国人幸福感的独有特征就是进一步推动幸福感研究本土化的关键。

既然文化对幸福感的影响是决定性的,那么对比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应该能够探索出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幸福感的独特影响。然而文化这一概念又过于空泛,它包含了太多的因素,因此,直接用中西文化的差异来解释幸福感的差异可能会毫无意义。因此,我们尝试以中西方自我建构的差异为起点,以西方人的幸福感特征为对照,对中国文化中的幸福感特征进行初步探索。

2 与幸福感相关的中西自我建构的差异

研究者大都认同,中国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而集体主义文化又对应于社会取向自我(或依赖型自我);西方文化属于个人主义文化,个人主义文化又对应个人取向自我(或独立型自我)。因此,我们试以自我建构的中西差异代表文化差异,分析不同的自我建构所对应的幸福感的特征。

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对中西方自我结构的差异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翟学伟(1993),杨宜音(1995),冯友兰(2001),Cross和Markus(2003),陆洛(2007),杨中芳(2009)的研究是具有代表性的,以他们的研究为基础,我们梳理出与幸福感特征有关的中西方自我建构的差异(表1)。

3 中西幸福感差异对比

很多研究表明文化经由自我对幸福感产生重要影响。Markus和Kitayama(1994,1996)认为自我结构是文化影响幸福感的重要中介。Lu(2005)也指出,文化除了直接塑造幸福观,还会经由建构不同的自我观来决定人们追求幸福的想法、感受与行为,进而影响SWB。下面我们将以中西方自我建构的差异为线索。对中国与西方幸福感特征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3.1本源维度:和谐性与自主性的差异

儒家、道家、释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源流,它们基本上都认同幸福是一种“和谐”的状态。儒家强调人际和谐就是幸福,孔子将“和而不同”(《论语・子路》)作为理想人格的标准,孟子则强调“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道家则将幸福视为自我与外在环境(自然、宇宙)的和谐,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则提出:“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齐物论》);释家的幸福则强调个体内在心灵的宁静和谐,例如,佛陀为使僧团在集体生活中达到和乐清净的状态而提出了“六和敬”的行为模式:身和同住(行为礼敬)、口和无诤(语言和谐)、意和同悦(善心交流)、戒和同遵(法制平等)、见和同解(思想统一)、利和同均(经济均衡)(《华严经・六和敬章》)。因此。和谐是传统中国文化中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特征。与此相一致,Markus和KJmyama(1996)为了说明文化对自我概念的影响而提出了独立性自我(indopendent self)和依存性自我(interdependent self)的概念,并认为独立性自我强调关注自我,将表现自己的独特内部特征作为重要生活目标;而依存性自我则强调关注他人,将与所属群体保持和谐关系作为重要生活目标。

Kwan,Bond,与Singolis(1997)以389名美国和香港大学生为被试,探讨“人际和谐”及“自尊”对幸福感的影响。其研究发现,无论对香港人或是美国人而言“人际和谐”与“自尊”皆能促进幸福感。然而,“人际和谐”更能促进香港人的幸福感,相反,“自尊”更能促进美国人的幸福感。因此,该研究显示,在中国社会“人际和谐”对幸福感的促进作用高于“自尊”。此外,在Lu等人(1997)研究所发现的中国人六个独特的幸福感来源中,“和谐的亲友关系”是排在第一位的,反映了个体与他人、社会的和谐:“乐天知命”排在第四位,反映了个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可以看出,文化因素确实对个人的幸福感产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国人而言,人际的和谐是幸福感的主要来源之一。

3.2意义维度:价值本位与情感本位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对“幸福”有不同的规范,相应地,个人所追求的幸福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个人情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不受重视,甚至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压抑。儒道释三家都认为幸福是精神层面的悦乐安适,是内心世界的宁静和谐,这三家也都主张以降低物质欲望的方式来追求幸福感。儒家就有“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礼记・乐记》)的观点。佛家也认为欲念是达成幸福的障碍。“戒、定、慧”是帮助人们平灭欲望与

情感的三件法宝。道家更认为欲望的满足不仅不是幸福甚至还是一种罪过,老子曾说“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道德经》)

显然,中国人所追求的幸福不是(至少不完全是)个人情感的幸福。《大学》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历代知识分子终生所追求的最高理想,在被转化为《三字经》之后更是妇孺皆知。儒家对个人之于社会价值的反复强调更直接地表明,个人的社会价值比个人的情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孟子认为:“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孟子的“三乐”是儒家幸福观的集中反映,三乐之中无一涉及个人的情感,都是强调个人之于家庭、社会的意义或价值。而后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幸福追求,更反映了中国人在超越个人狭隘情感的基础上,从社会道德与价值的高度对幸福作出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心理学的实证研究也表明,个人情感与社会价值对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幸福感具有不同影响。社会规范(作为集体价值观的一种反映)比个人快乐更能够影响集体主义中个体的幸福感。而个人主义文化则强调情感的重要性,因为,情感提供了个人需要与目标及现实事件之间适宜程度的直接反馈。一个生活充满快乐情感和较少不快乐情感的人,说明他的需要和目标都实现了,他的生活是幸福的。Radhakrishnan等人(1997)研究发现,个人主义国家个体的生活满意感主要由情感体验预测,而集体主义国家个体的生活满意感则主要由情感体验和外在规范共同预测,并且两者具有几乎相等的预测力。此外,我们的研究(郑雪,王玲,邱林等,2003)也发现,中国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属中等偏下水平,积极情感频率较低,消极情感的频率更低,这表明中国大学生被试幸福感的状况与其较低的情感频率有很大关系。由此可见,这种文化传统通过家庭、学校等场所中的社会化对中国大学生的情感及其表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3联系维度:社会性与个体性的差异

梁漱溟(2005)认为:“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相关系之人(父母、兄弟等),人生且将始终在与人相关系中而生活(不能离社会),如此则知,人生实存于各种关系之上。”而且,费孝通(1998)进一步强调,中国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先赋性关系(ascribed relationship)在差序格局中具有支配作用,先赋性关系不是独立的个体通过社会往建立的选择性关系,而是以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为纽带,被先赋的“人伦关系”裹着的“关系性自我”的人际模式。既然个体是先赋性关系网络中的一个节点,那么,个体的幸福就不可避免地与他人、家庭、集体联系起来。例如,儒家就主张不应只追求个人的幸福,更要追求众人的幸福,它要求儒家学者在独善其身之外,更要有兼善天下的胸怀(孙效智,1997)。佛家也认为个人在修行成佛的同时,也要救度苦恼的众生,因为真正的解脱是在众缘中修得。而且佛家还认为,即使在自己了悟正道之后,也要尽一己之力协助他人达到幸福境界。此外,Markus等人(1996)也认为,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人们更愿意牺牲自己的欲望,服从于群体的意志,在这种文化中的个人对文化准则的知觉与生活满意度之间有更强的联系。也就是说,个体的SWB受其与他人相互关系的影响。相反,在西方个人主义文化中,多数幸福感理论都是内控型的思考方式,均强调幸福感是个人主观判断的结果,因而西方人较重视个体独立的幸福。

Lu等人(Lu&Shih,1997)运用半结构化访谈技术对台湾高雄54位居民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人的幸福感有9大来源,与西方人相比,中国人有六个独特的幸福感来源:(1)和谐的亲友关系,(2)他人的赞赏,(3)活的比别人好,(4)乐天知命,(5)物质满足,(6)工作成就。可以看出,前三个来源都与他人(或社会)有密切的联系。施建彬(1995)以台湾被试进行的研究发现:(1)接受社会支持较多者,其幸福感较高;(2)给予社会支持较多者,其幸福感较高;(3)社会期待特质高者,其幸福感也较高。另外,他采用LISREL的路径分析方法检验幸福感的因果关系模型,发现社会期待特质不仅直接影响幸福感,还通过主观心理健康对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这一结论同样表明,他人不仅为个体判定自己是否幸福提供了参照标准,而且在中国文化中他人的幸福与个体的幸福是相互依存的。即个体在帮助他人达成幸福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幸福。

3.4时间维度;未来取向与当前取向的差异

本源、意义与联系这三个纬度都体现了文化通过不同的自我建构对幸福感产生的影响。幸福感的文化决定性还体现在,文化会对幸福感产生直接的影响,这种直接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中西方幸福感在时间纬度上的差异。

中国人自古就祈福盼福,崇福尚福,对福有高度的心理认同感(王达人,2007)。“福”从示部,从示部的汉字多与祭祀、神明、祈祷、企盼有关。“福”在甲骨文中是会意字(见图1),其含义是“两手奉尊于示前”。即两手捧着盛酒的器皿奉献在祭台上,是古代祭祀的形象写照,反映了人们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望和祈求。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幸福感具有强烈的未来取向。更为明显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福”在英文中的翻译不是happiness或well-being,而是blessing,未来取向对于中国人幸福感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在西方人看来,幸福是欲望的满足,是持续的快乐。英语中表示幸福的词主要有四个:happiness,satisfaction,well-being,ioy,这四个词都只强调对于现在或过去的满意,或个人的情感体验。此外,当前大多数幸福感量表(如Life Satisfaction Rating Scale,1981;Affect Scales,1969;Index Of Well-Being,Index of General Affect,1976;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1977等)都主要关注被试“近期”或“当前”的生活状况,这也反映出西方幸福感研究者所关注的焦点是个体当前的幸福。

King,Emmons发现(引自Katz等人,1994),美国被试中,急于表达情感体验与压抑情感体验之间心理矛盾的程度与其幸福水平呈负相关。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二者的关系则明显较弱。更为直接的是,我们(严标宾,郑雪,邱林,2003)对广州200名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过去一周内的各种生活事件,不论是“好的”(正性生活事件r=0.271)还是“坏的”(负性生活事件r=0.131)与SWB的相关都没有达到显著水平。由于这些事件都是在过去发生的,它们的影响没有延续到现在,更不可能影响到未来。显而易见。我国大学生对于幸福感更多地是采取“未来取向”而不是“过去取向”的乐观态度,即认为,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会更加幸福。

4 总结与展望

有关幸福的作文篇3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幸福与危机并存,在企业发展快、压力大、考核多的情况下,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与时俱进地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我们从掌握员工的需求入手,努力变被动为主动,变事后处理为事前预防,提出建设幸福南网,主要目的是激发员工的内在工作动机,促进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提升员工的敬业度与公司的绩效,追求有意义的美好人生。幸福要靠大家去创造,我们主要开展四项工作:

第一,建设建立幸福南网大家一起谈,提升员工参与意识和追求积极人生的热情,围绕七个专题,33个与幸福相关的题目,通过集中交流座谈、一对一访谈等形式畅谈对幸福和幸福南网的理解,大家找问题,出主意,提建议,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第二,开展幸福盘点,了解员工的幸福观,初步树立影响员工幸福的关键指标体系。我们邀请中科院心理所专家进行第三方独立调查,210名员工参与深度访谈,862份开放问卷,经过分析研究,南网员工对幸福的联想提得最多的是家庭、健康、收入、以及开心工作、成就感、工作的认可等,而提到痛苦联想的时候,员工常会想到安全、压力、休息。员工提到影响幸福的42个因素,可以归纳为用工制度、培训发展、休息休假、领导风格、工作特征等10个方面。根据员工的幸福企盼和提升幸福的建议措施,初步梳理出幸福南网的指标体系,这里包括公司层面和个体层面。公司层面有安全文化、公平公正、领导风格、沟通协作、人际氛围、培训发展、工作特征、物质基础这8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个人层面包括身心健康、家庭和谐、积极心态、培养美德、人际和谐、努力好学、乐岗敬业、崇敬追求等9个一级指标。为了追求指标的准确性,我们还组织8 753名员工进行抽样测试,进一步修正完善指标体系。也就是说,公司层面8个指标和个体层面9个指标,是影响我们南方电网员工幸福的关键性指标,是从员工口里面说出来的。

第三,开展幸福现状评估,掌握南网员工的幸福指数。利用南网幸福指标体系,开发了幸福测评工具,抽取21 716名员工进行了幸福现状测评,通过测评在公司层面上幸福指数为73.9,员工个体层面幸福指数为76.8,均处于均等幸福。在公司系统各个层级中,呈现出单位级别越低、本人岗级越低的员工幸福指数相对越低的总体态势。员工队伍优势是,安全文化,责任意识,人际氛围,培养美德,家庭和谐,乐岗敬业,企业认同度高,自我发展意识强,这是我们要弘扬的,要锦上添花。管理层优势,积极心态好,创新意识强,要重点关注和改进的就是员工的亚健康状态,安全的压力、劳动的用工问题和公平感受以及低岗级员工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第四,深度分析员工幸福原因,提出幸福南网的构架图,以及六大提升幸福感措施。我们采取深度调研、解剖麻雀的方法,对影响员工幸福感六个关键因素,这六个因素是最不好的,进行现状和原因分析。我们发现,任务重、时间紧、工作缺乏计划性、安全责任事故后果及考核等因素是造成压力的主要原因。

建设幸福南网的构架可以概括为两大基础、四大支柱以及六项措施。两大基础,四大支柱,就是一个南方电网幸福大厦,两大基础最为基础是安全,是幸福南网根基之所在,没有安全就没有幸福。其次是物质基础,主要是工作和生活条件,以及分配的合理性。四大支柱,包括组织文化建设,工作流程与效率,员工健康保护与积极心态培养四个方面。同时提出六项措施:一是强化安全文化建设,发挥员工的主动性,力求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二是优化薪酬管理,深入分析,提高员工的薪酬合理性、科学性和满意度。三是重视沟通,弘扬关爱与协作,强化公平、公正,拓展组织文化氛围。四是通过工作重塑改善工作特征和流程效率。五是深化员工心理辅导工作,减少压力来源,倡导休假机制,促进员工身心健康。六是积极引导建立正确的幸福观,培养积极的心态,并与关爱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有关幸福的作文篇4

职业幸福;教师文化;相关性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文化是被教师认同并共同遵守的价值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教师职业幸福生成土壤和环境。良好的教师文化有利于教师产生追求美好人生,实现教育理想的愿望;有利于教师吸取文化营养,领悟教育真谛;有利于点燃教育激情,创造和享受幸福。它与职业幸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

1. 教师职业幸福是教师追求人生价值、实现教育理想、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愉悦心理体验。它既是个体努力的结果,也是教师文化的折射。教师文化这个教师内化了价值原则和行为准则,影响教师的所思、所盼、所为,是教师的行动宪法。它影响着教师职业认识,职业理想和事业追求,也就从根本上影响了教师的幸福。

2. 职业幸福是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真善美的愉悦之感,是教师自我完善和身处和谐之境的生存状态。它源于教师丰富的知识、不凡智慧和良好个性修养。而教师文化历史上所有教师个体的教育智慧的储蓄之所,是每个教师的智慧之源和专业发展的环境。不难看出,教师文化是职业幸福栖息之所。离开教师文化而谈职业幸福,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3. 幸福是值得人们永远追求的目标。教师追求幸福的过程是实现理想,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也是教师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无论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是在教学过程中求真、求善和求美,谋求与学校、与同事、与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都包含着文化传承和创新。总之,教师追求幸福就是教师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一个动因。

因此,深入了解职业幸福与教师文化的关系,对于加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一)信息采集。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信息。

(二)问卷编制

1. 设计思路:依据教师文化结构——精神文化系统、行为文化系统、制度文化系统和物质文化系统[1]为线索,着力弄清各组成部分对职业幸福的影响程度。

2. 问卷结构。本问卷共40题,主要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幸福现状,精神文化系统对教师幸福影响,制度文化系统对职业幸福的影响,行为文化系统对职业幸福的影响,物质文化系统对职业幸福的影响等6个方面。

3. 预试与修改。试题成形后,我们在耒阳市区的耒阳三中、城乡结合部哲桥中心校、乡镇永济中心校等几所学校选取9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预试,对施测结果进行初步的探索性分析,最后形成终结性方试卷。

(三)样本选择

本次调查利用耒阳市和常宁市教师参加学科岗位培训的机会,分别于2012年6月5、6、11、12、19、20日组织了六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试卷412份,回收试卷391份,其中有效试卷377份。调查对象涵盖了耒阳市和常宁市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和各年龄阶段中小学教师。其中,城区学校教师占14.06%,农村学校教师占81.43%,城乡结合部学校占4.51%。35岁以下的占16.98%,36~45岁占40.05%,46~55岁的占41.91%,56岁以上占1.06%。

三、结果分析

(一)教师幸福程度

本次调查,我们先将教师职业幸福程分为三个层次:幸福,有过幸福感和不幸福。这次调查结果是,23.61%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是幸福的,58.36%的教师有过幸福感,18.04%的教师认为无幸福感。也就是幸福和无幸福感的教师都是少数,绝大多数教师有过幸福感。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在结果分析中将教师分为两类,即幸福教师和普通教师(有过幸福感和无幸福感的教师)

表1 教师职业幸福程度统计

(二)教师精神文化与职业幸福

精神文化系统是教师在服务过程中受到一定意识形态影响,长期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主要由教师的职业认识、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等构成。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将每项内容划分成三个不同层面,让教师依据其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职业认识主要考查其对教师职业性质和意义的认识,职业价值主要考查其价值观和职业境界,职业理想主要考查理想和专业发展规划,职业情感主要考查其对职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

从表3可看出:幸福教师、普通教师的个体精神文化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他们的职业认识、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均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的文化内容的卡方值有着一定差距。这也就说明了各项内容对教师幸福影响程度是不同。各项不同调查内容,幸福教师与普通教师在分布层次上存在各自特点:一是幸福教师多数(58.43%~75.28%)都有深层次的职业认识,职业境界和职业情感,并拥有崇高职业理想;二是普通教师的职业认识、境界、理想和情感一般停留在表层;三是两类教师都有极端认识或极端取向情况的,但都为少数。

表3 幸福教师的职业认识、职业价值、理想信念、职业情感统计

(三)制度文化与职业幸福

制度文化是围绕教育核心价值观,要求全体教师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行为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规章制度的综合。这次调查,我们选择的样本均来自常宁市、耒阳市参加培训教师中小学教师,一般每个学校都只有1~2人,基本能反映不同特点的制度与教师幸福相关性。关于制度文化对教师幸福的影响,我们在调查中主要将它分为内容和整体特性二个维度。

从内容来看,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制度、奖惩制度、选拔应用制度、教师学习制度等。它们在学校管理中表现为三个层次,即有效、不力和无效。由表4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制度文化对教师幸福影响具有不同的相关性。其中学习制度、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显著相关,选拔任用制度相关。②73.03%的幸福教师认为学校有有效的学习制度,58.43%的幸福教师认为学校有有效的评价制度,53.93%的幸福教师认为学校奖惩制度有效,41.57%的幸福教师认为学校选拔任用制度是有效的。这个调查结论可以作如下四个方面的分析:一是四类制度对幸福影响是不同的,学习和评价制度影响最大,其次奖惩和选拔应用制度;二是结果反映了学校制度建设的现状,我们所调查地区学校的学习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和选拔任用制度建设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别,学习制度、评价制度建设得好些,其他两类制度次之;三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人性管理与人文管理理解上颇僻,奖惩制度有些淡化,这也有可能是相关性少的原因之一;四是选拔任用制度是建立学校民主管理基础之上,它也是最复杂的、涉及面最广、难度最大的教师管理制度,仅有41.57%的幸福教师认为学校选拔任用制度是有效的,这是学校管理现状的反映,并非制度内与幸福相关性的内在反映。

从制度文化整体存的特征看,包括制度有公平性、制度完整性和针对性三个维度等。由表5我们得出如下结论:①学校制度良坏优劣与教师幸福高度相关,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②79.78%的幸福教师认为学校的制度比较公平,58.82%的不幸福教师认为学校制度不公平。因此,公平、公正是学校制度建立根本,是教师幸福的保证。针对性也就确定了它的实用价值,会从根本上影响学校制度有效实施,与教师幸福有着很大相关性。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有94.38%的幸福教师认为学校有比较强的针对性。③制度的完整性也就是制度的全面性,是学校对教师管理整体水平的反映,科学全面的制度能有效引导教师追求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

表4 制度基本内容与教师幸福相关性统计

表5 制度基本特征对教师幸福影响情况统计

(四)行为文化系统与职业幸福

教师行为文化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人际关系和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特有文化现象。这次调查,我们将行为文化划分三个维度:态度与能力、业余生活、工作作风。

1. 教师的态度与能力。这次调查,我们将它划分为教育态度(对职业态度、对学生态度、对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自我发展意识与能力四个方面。对职业的态度和学生态度,我们已将它列入到前面的职业情感中考查,这里仅考查教学态度。由表6得出,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与能力与教师幸福呈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且同一水平,卡方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意味着对教师幸福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教师态度对教师幸福的影响表现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幸福教师与普通教师呈现非常显著的差异;二是61.80%的幸福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态度,而有69.10%的普通教师是中等以下的教学态度。69.66%的幸福教师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79.78%的幸福教师拥有较强的教育能力。这充分说明教师幸福源于教育活动的成功,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获取幸福的基本条件。

2. 教师的业余生活。由于每个人的业余生活一般都不会是单一的,可能是多方面的。因此,这次调查我们以主要内容为对象,并将其将其划分为:读书、打牌、聊天、上网和体育运动等五个方面。由表7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幸福教师与普通教师业余生活内容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也就是说业余生活方是影响职业幸福的因素之一。幸福教师业余生活依次为:读书占55.06%,参加体育活动占19.10%,聊天占8.89%,上网占7.87%,打牌7.87%。也就说明绝大多数幸福教师业余生活方式为体育运和读书。

3. 工作作风。它是教师行为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将它分成领导作风和教师教风。调查显示,幸福教师与普通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的领导作风与教师教风存在着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

表6 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自我发展意识与能力与职业幸福相关性统计

表7 业余生活主要内容与职业幸福相关性统计

表8 工作作风与教师幸福的相关性统计

(五)物质文化与职业幸福

物质文化是以物质为形的表层教师文化,是教师文化的外显表象。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把教师物质文化系统分为物质待遇、文化设施、教师衣着服饰、教师案头等几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幸福教师与普通教师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福利待遇和教师案头衣着存在显著性差异,他们卡方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幸福教师所在学校一般都有比较满意的物质待遇、比较好的学习和工作设施,学校教师衣着端庄得体,能体现教师职业特点,教师案头整洁、规范、有条不紊。据此,我们认为物质文化与职业幸福有较高的相关性。

表9 学校物质文化与教师幸福关系

四、建议

(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强幸福之本

精神文化居于教师文化的核心地位,影响教师个体的职业认识、职业价值观、理想信念以及追求幸福的意识,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升教师职业幸福:一是要让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意义,形成正确职业价值观。学校要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献身教育事业。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是影响人的一生的职业,教师的教诲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灯塔!教师职业传递人类文明薪火,带着厚重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学校要形成“敬业爱岗、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核心价值观。二是要着力提高教师德性水平和人生境界。我们调查发现,幸福教师都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境界。这也正如刘铁芳教授说,“真正的幸福就是人之为人的实现,就是德性的实现”。一个没有较高精神追求的教师,一个缺乏起码道德水平的教育工作者都极有可能像芸芸众生一样沉溺于感官生活,习惯于病态的幸福,从而失去对幸福真正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学校提升职业幸福重要手段,是建设教师文化的重要内容。三是要提高教师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幸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主要包括感知幸福能力与创造幸福能力。“幸福就其自身来说,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一种感情,属于主观意识范畴”。一个人的幸福与不幸,在某种程度上源于自己的主观感受。学校提高教师的幸福感知能力,旗帜鲜明反对功利主义、金钱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要让教师保持积极的心态,以认识、激励自己的态度悦纳自我,用大爱的胸怀欣赏学生,真诚的宽容接纳同事,平和的理解看待学校管理,创造幸福。调查发现,幸福教师都有较强的幸福创造能力,这也正于弗洛姆所说:“幸福和生命力、情感强度、思想及生产性的提高相关联;不幸与这些能力和功能的衰退相关联”。[2]幸福的创造也就是通过行动开拓崭新生活的过程。因此,学校提升教师职业幸福就是要引导教师革新教育观念、探索教育方法、追寻学生更好的成长途径,在此过程中获取成功与幸福。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立幸福之规

制度文化是围绕核心价值观,要求全体教师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行为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综合。制度文化是职业幸福的保障。学校要建立幸福的制度文化系统:一是要让制度从内容、形式和制定过程都能体现人性化,让教师更多地体验到作为学校主人翁的感觉,使教师更多地体验良好的制度文化不仅是实现对教师有序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追求幸福和享受幸福的重要保障。二是要建立健全类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就此,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类制度,不仅要注意全面性、完整性,还要注意可操作性、公平性,要力求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有章必循,学校制度不仅要全体教师自觉遵守,还需要学校领导来维护,以确保制度严肃性。三是要重视学习和宣传,让教师明确、理解制度存在的必要性,要不断增强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三)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拓幸福之路

行为文化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影响着教师获取幸福手段和方法。教师职业的本真幸福来源于富有成就的教学过程、纯洁融洽的师生关系、自己的提高与发展、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家长的信任与支持等。因此,学校加强行为文化建设:一是要加强对教师进行敬业爱岗教育,激发教师爱学生、爱教学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幸福就在教师自己心里,能不能够享受幸福,就在于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自己、学生、同事、领导以及教学活动。只有爱,才会以饱满的精力热情投入工作,享受工作的幸福。二是要通过听课、说课、上课等活动引导教师个体从群体文化中获取营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以获得教育教学的成功;三是倡导健康文明的业余生活方式,要让“三更有梦书作枕,半床明月半床书”作为教师的主要生活方式。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足以长才。”[3]读书能使人怡养性情,增长才干,善于辞令,这都是对人性的弘扬。能够长时间读书、求知的业余生活必然给人带来持久和深刻的内在幸福。

(四)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夯幸福之基

物质文化是职业幸福的基础:一是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教师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相互依存的。物质生活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缺少必要的生活条件,就会给人们带来痛苦和不幸。当然,如果没有精神生活的丰富,即使有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并不幸福。正如罗素所说:“巨富和赤贫都不能带来幸福”。在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学校对教师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不可能有大的作用,但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使教师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改变,要将可支配的有限经费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它的激励作用。二是要改善教师学习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又有利于教师产生愉悦、舒适的感觉,形成良好心理状态,产生幸福感的条件。三是要建设教师文化室和文化墙。教师幸福源于对职业成就的认同,建设教师文化室和文化墙不仅能引导教师从群体文化中获取营养,也是学校对所要倡导核心价值观的表达,也是对教师教学成就的一种认可。学校教师文化建设应包括教师教研成果、教学成果以及教师引以为豪的成才学生等。

注释:

[1]赵振杰.论教师文化核心、功能与结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

有关幸福的作文篇5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问题;对策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中的优秀群体,自尊心强且情感丰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尤为强烈和执着。当前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幸福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对追求幸福的途径也有不同的设想。没有正确的幸福观,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当然也难以获得幸福。 

人人都向往幸福,但是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幸福的感知和获得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因此,对于即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开展幸福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感知和认识真正的幸福、能够正确地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幸福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愉悦和精神满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观念、追求幸福的途径的看法、标准,它产生于一定的文化中,以一种主观的形态起作用,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是产生并形成幸福感的关键。幸福观与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比较稳定、深层次的、系统化的价值选择体系,是幸福评价标准和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对幸福感具有导向与动力作用。

对幸福的感受、理解、追求和创造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虚心学习和修炼。大学生作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青年群体,其对幸福的不同感受和不同领悟,以及对幸福获得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与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大学生只有具有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才能以健全的人格感知和创造幸福;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也体验到幸福,才能真正热爱教师职业,才能传递和创造幸福,实现其人生价值。可见,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幸福观教育都举足轻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联系,幸福观具体体现并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幸福观是正确的,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反之则是有所偏颇的。因此,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必须包括幸福观教育,以幸福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形成和提升。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幸福观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与前提,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其必定存在着孤独、忧虑、烦躁、苦闷等心理障碍与疾病,也不可能以良好的情绪、愉悦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因此,幸福观关系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把幸福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3.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 

幸福观与道德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不少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与追求存在着误区,混淆了幸福与以“不道德”所获取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道德滑坡的现象。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并能够正确处理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观,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培养。 

1.幸福观教育重视度不足 

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偏重于智育而忽视德育,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仅把幸福观教育依托在德育中。但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也不充分。学校只在心理健康讲座上稍微涉及幸福观教育,仍缺乏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工作。 

2.幸福观教育内容不全面 

幸福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目前一些高校的幸福观教育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而没有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素质教育等时代主题联系起来。幸福观教育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跨学科课题,与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密切联系,因此,必须丰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 

3.幸福观教育形式单一 

从目前高校的幸福观教育现实来看,在教育方式上主要偏重知识的灌输,脱离了大学生正当的人性基础,过分强调幸福观教育的理性与未来性,脱离了时代色彩而忽视了大学生当下生活的幸福意义。 

4.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 

长期以来,高校都只重视有意安排的对大学生的显性幸福观教育,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隐性幸福观教育。幸福观教育本来就是生活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幸福观教育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应对当下及未来的生活都发挥积极作用,给学生个体及社会都带来幸福。 

三、完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正确的幸福观是人们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使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能够正确感受和认识幸福、合理追求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全方位完善幸福观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体系。 

(一)形成各部门高度重视的运行保障机制 

幸福观教育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学校领导、各工作部门、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学校相关部门可成立课题组,齐抓共管,使各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反馈等工作都能各司其职,落实到位。另外,各部门应定期进行交流,举行评比表彰活动,完善经费投入、人员培训等运行保障机制,促进幸福观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新时期大学生差异性较大、主体意识增强,幸福观教育这一长期的实践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所以,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幸福观意识的不同特点,持续地、针对性地、及时地开展幸福观教育,把幸福观教育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 

1.大一阶段开展幸福观感受教育 

新生入学时一般感到比较迷惘,对其所学专业需要进行适应,在此阶段,应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所学专业、进行职业定向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感受和认识幸福的能力,及时指导学生了解大学生活,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使大学生学会在求知和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因此,在此阶段应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幸福观的基础,它要求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集体幸福、社会幸福联系起来。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代表着新一代青年群体的主流和方向,同时也关系着社会和祖国的未来,因此需要教育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关系。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是统一的:物质幸福为精神幸福提供了物质保证,精神幸福是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应教育学生幸福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满足,更意味着社会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进步,从而使大学生意识到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大二阶段开展幸福观能力教育 

大二阶段学生对所学专业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而在此阶段,学生也会遇到学习、生活、情感、工作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幸福观教育。 

第一,构建追求幸福的知识基础。知识是获得幸福的源泉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要获得和享受幸福,必须掌握一套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一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通常是指大学生所拥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 

第二,提高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人的幸福能力由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两方面构成。要提高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首先应提升大一阶段所学习的幸福感受能力,并教育学生从各种各样合理丰富的需要出发感受幸福的存在,感知和谐的幸福状态。要提高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并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大学生懂得创造和奋斗的过程同时也是感知幸福的过程。 

第三,加强德福一致观教育。德性与幸福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德性是获得幸福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善念、善行,塑造一种“善”的人文情怀,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德性水平。提高德性水平使得大学生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从而提升人的幸福水平。 

3.大三阶段开展幸福观实践教育 

大三学生开始回到现实、关注生活,各种各样的生活为幸福观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原材料,幸福观教育要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寻找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使学生能够熟悉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生命的意义。 

另外,幸福观教育回归生活尤其需要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的实践体验。幸福观教育就是要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通过大一及大二阶段的理论知识传授,在大三阶段应把理论与实际、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接受幸福观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理论和知识的内化,并正确地外化为实际行动。 

4.大四阶段开展幸福观挫折教育 

大四学生面临着考研、实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可避免地开始遇到人生的一些挫折与失败,因此,此阶段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尤其重要。此阶段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只有经历过不幸的磨练,才能真正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勇于面对困难与不幸,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应变力、承受力和克服力,培养大学生完善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及时且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能够不断调控和优化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发现人生的幸福,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追求幸福。 

(三)开辟多种多样的幸福观教育实现途径 

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实现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行之有效的载体都应用以进行幸福观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开辟幸福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第一,通过专题讲座讲授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知识。幸福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因此,系统的专题讲座传授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定期安排不同专题的幸福观教育讲座,通过生动、有趣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掌握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感知和创造幸福等知识。 

第二,通过专业课渗透幸福观教育。专业课教育与幸福观教育息息相关,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渗透幸福观教育,不仅能够使专业课体现出专业特色,更能赋予幸福观教育新的内涵。 

第三,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幸福观教育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学到的关于幸福观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真正提升学生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具体来说,可在暑假期间举行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到贫困地区感受另一种生活,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可在寒假期间鼓励学生参加列车乘务员志愿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春运感受形形色色的真实生活,从而对幸福有新的认识;还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引导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幸福。 

第四,通过校园文化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与感受都是不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幸福观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通过校园广播、电影等定期播放与幸福观教育有关的节目,在校园宣传栏中通过各式海报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等等,都能够使学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中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第五,通过演讲比赛等活动强化幸福观教育。高校社团组织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的以幸福观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境界,使大学生能够以艺术的眼光发现自然美、社会美以及人生美;社团组织学生举办的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能让大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时代的进步,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学会把自身的幸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幸福。 

除了通过以上途径拓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渠道,还必须把学校的主阵地作用与家庭的基础作用以及社会的保障作用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机制,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有关幸福的作文篇6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问题;对策

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随着人们对自身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幸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大学生作为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中的优秀群体,自尊心强且情感丰富,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尤为强烈和执着。当前大学生幸福观的主流是积极的,适应和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但是,由于受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大学生对幸福有不同的认识和感受,对追求幸福的途径也有不同的设想。没有正确的幸福观,就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当然也难以获得幸福。

人人都向往幸福,但是并非人人都能获得幸福。幸福的感知和获得是一种需要磨砺和培养的能力,因此,对于即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的大学生来说,开展幸福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感知和认识真正的幸福、能够正确地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意义

幸福是指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于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引起的精神愉悦和精神满足。幸福观是人们对幸福的观念、追求幸福的途径的看法、标准,它产生于一定的文化中,以一种主观的形态起作用,它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对待幸福问题上的表现,是产生并形成幸福感的关键。幸福观与价值观、人生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比较稳定、深层次的、系统化的价值选择体系,是幸福评价标准和评价思想的综合观念形态,对幸福感具有导向与动力作用。

对幸福的感受、理解、追求和创造的能力并不是天生就有的,它需要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受教育者的虚心学习和修炼。大学生作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青年群体,其对幸福的不同感受和不同领悟,以及对幸福获得所采取的不同方式与途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大学生只有具有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才能以健全的人格感知和创造幸福;教育者只有在教育过程中也体验到幸福,才能真正热爱教师职业,才能传递和创造幸福,实现其人生价值。可见,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幸福观教育都举足轻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幸福观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密切联系,幸福观具体体现并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人的幸福观是正确的,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一定是积极向上的,反之则是有所偏颇的。因此,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必须包括幸福观教育,以幸福观教育促进大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形成和提升。

2.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幸福观是健康人格形成的基础与前提,一个人如果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得幸福,其必定存在着孤独、忧虑、烦躁、苦闷等心理障碍与疾病,也不可能以良好的情绪、愉悦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苦与乐。因此,幸福观关系着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把幸福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是必须也是必要的。

3.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

幸福观与道德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不少大学生对幸福的感知与追求存在着误区,混淆了幸福与以“不道德”所获取的收益之间的关系,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着道德滑坡的现象。由此可见,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观,并能够正确处理德性与幸福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形成健康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观,对于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大学生正确幸福观的培养。

1.幸福观教育重视度不足

目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偏重于智育而忽视德育,认为分数就是一切,仅把幸福观教育依托在德育中。但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对幸福观教育的认识也不充分。学校只在心理健康讲座上稍微涉及幸福观教育,仍缺乏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的研究工作。

2.幸福观教育内容不全面

幸福观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方面的内容,目前一些高校的幸福观教育仅局限于心理学领域,而没有与大学生的生活质量、素质教育等时代主题联系起来。幸福观教育是一个涉及面极广的跨学科课题,与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密切联系,因此,必须丰富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内容。

3.幸福观教育形式单一

从目前高校的幸福观教育现实来看,在教育方式上主要偏重知识的灌输,脱离了大学生正当的人性基础,过分强调幸福观教育的理性与未来性,脱离了时代色彩而忽视了大学生当下生活的幸福意义。

4.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相分离

长期以来,高校都只重视有意安排的对大学生的显性幸福观教育,而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隐性幸福观教育。幸福观教育本来就是生活世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幸福观教育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应对当下及未来的生活都发挥积极作用,给学生个体及社会都带来幸福。

三、完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对策

正确的幸福观是人们获得幸福的重要源泉,对大学生进行幸福观教育,使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接班人能够正确感受和认识幸福、合理追求和创造幸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必须全方位完善幸福观教育,形成多层次的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体系。

(一)形成各部门高度重视的运行保障机制

幸福观教育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无论是学校领导、各工作部门、教师,还是学生本人,都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学校相关部门可成立课题组,齐抓共管,使各部门统筹规划、组织实施、管理反馈等工作都能各司其职,落实到位。另外,各部门应定期进行交流,举行评比表彰活动,完善经费投入、人员培训等运行保障机制,促进幸福观教育切实、有效地进行,从而不断提高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幸福观教育内容体系

大学生幸福观教育是一项潜移默化的、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新时期大学生差异性较大、主体意识增强,幸福观教育这一长期的实践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所以,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幸福观意识的不同特点,持续地、针对性地、及时地开展幸福观教育,把幸福观教育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

1.大一阶段开展幸福观感受教育

新生入学时一般感到比较迷惘,对其所学专业需要进行适应,在此阶段,应在帮助学生全面、深入了解所学专业、进行职业定向教育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感受和认识幸福的能力,及时指导学生了解大学生活,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使大学生学会在求知和生活中感受到自己的幸福。因此,在此阶段应教育大学生正确处理好两方面的关系。

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的关系。社会主义幸福观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幸福观的基础,它要求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集体幸福、社会幸福联系起来。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代表着新一代青年群体的主流和方向,同时也关系着社会和祖国的未来,因此需要教育大学生把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统一起来。

另一方面,应教育大学生处理好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关系。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是统一的:物质幸福为精神幸福提供了物质保证,精神幸福是人们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应教育学生幸福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满足,更意味着社会的幸福和国家的繁荣进步,从而使大学生意识到自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2.大二阶段开展幸福观能力教育

大二阶段学生对所学专业已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逐渐适应了大学生活,而在此阶段,学生也会遇到学习、生活、情感、工作等方面的问题。针对此阶段学生的特点,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幸福观教育。

第一,构建追求幸福的知识基础。知识是获得幸福的源泉和实现人生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作为社会精英的大学生,要获得和享受幸福,必须掌握一套良好的知识结构。这一知识结构主要包括本体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本体性知识是指大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背景性知识通常是指大学生所拥有的综合性的文化涵养。

第二,提高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人的幸福能力由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两方面构成。要提高大学生感知幸福的能力,首先应提升大一阶段所学习的幸福感受能力,并教育学生从各种各样合理丰富的需要出发感受幸福的存在,感知和谐的幸福状态。要提高大学生创造幸福的能力,就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习和生活的意义,并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使大学生懂得创造和奋斗的过程同时也是感知幸福的过程。

第三,加强德福一致观教育。德性与幸福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密切联系。德性是获得幸福不可缺少的条件,因此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善念、善行,塑造一种“善”的人文情怀,从而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德性水平。提高德性水平使得大学生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会、善待自然,从而提升人的幸福水平。

3.大三阶段开展幸福观实践教育

大三学生开始回到现实、关注生活,各种各样的生活为幸福观教育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原材料,幸福观教育要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帮助学生寻找生活的意义与价值,使学生能够熟悉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生命的意义。

另外,幸福观教育回归生活尤其需要增强大学生对幸福的实践体验。幸福观教育就是要提升大学生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通过大一及大二阶段的理论知识传授,在大三阶段应把理论与实际、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在接受幸福观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理论和知识的内化,并正确地外化为实际行动。

4.大四阶段开展幸福观挫折教育

大四学生面临着考研、实习、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也不可避免地开始遇到人生的一些挫折与失败,因此,此阶段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尤其重要。此阶段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只有经历过不幸的磨练,才能真正感受到真正的幸福,从而使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挫折,勇于面对困难与不幸,提高大学生对挫折的应变力、承受力和克服力,培养大学生完善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及时且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能够不断调控和优化学生的情绪,帮助学生激发对生命的热爱,发现人生的幸福,并以积极向上的态度追求幸福。

(三)开辟多种多样的幸福观教育实现途径

幸福观教育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实现途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各种行之有效的载体都应用以进行幸福观教育。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开辟幸福观教育的实现途径。

第一,通过专题讲座讲授系统的幸福观教育知识。幸福观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层次、多方面的知识,因此,系统的专题讲座传授理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高校可定期安排不同专题的幸福观教育讲座,通过生动、有趣的讲授,使学生能够掌握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如何感知和创造幸福等知识。

第二,通过专业课渗透幸福观教育。专业课教育与幸福观教育息息相关,在专业课的讲授过程中,渗透幸福观教育,不仅能够使专业课体现出专业特色,更能赋予幸福观教育新的内涵。

第三,通过实践活动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幸福观教育必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所学到的关于幸福观的理论知识能够运用于实际生活之中,真正提升学生感知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具体来说,可在暑假期间举行三下乡活动,让学生到贫困地区感受另一种生活,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也可在寒假期间鼓励学生参加列车乘务员志愿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春运感受形形色色的真实生活,从而对幸福有新的认识;还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引导学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验幸福。

第四,通过校园文化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与感受都是不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幸福观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通过校园广播、电影等定期播放与幸福观教育有关的节目,在校园宣传栏中通过各式海报营造幸福观教育氛围等等,都能够使学生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中感受到幸福的存在。

第五,通过演讲比赛等活动强化幸福观教育。高校社团组织在大学生幸福观教育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社团组织学生开展的以幸福观教育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审美境界,使大学生能够以艺术的眼光发现自然美、社会美以及人生美;社团组织学生举办的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能让大学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时代的进步,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学会把自身的幸福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体验到幸福。

除了通过以上途径拓展大学生幸福观教育的渠道,还必须把学校的主阵地作用与家庭的基础作用以及社会的保障作用紧密结合起来,有效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系统教育机制,为大学生幸福观教育创设良好的环境氛围。

有关幸福的作文篇7

无可厚非,每个公民都有追求自身幸福的权利,而每个企业也都有提升员工幸福指数的义务。但是,是否都要像阿里巴巴、腾讯那样拨出数十亿的资金为员工贷款置业才叫幸福?是否要给予每个员工衣食无忧的物质生活才叫幸福?因此,这里就涉及几个基本的命题:到底该如何为员工的幸福定义?员工的幸福指数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衡量?员工的幸福感与企业管理又有着怎样的内在关系?对于企业来说,如何才能让幸福成为企业文化永恒的主题,从而构建能够富有生命力和激励性的幸福文化呢?作为专业的企业文化咨询机构,我们更想从专业的角度来进行系统的论述。

为职业幸福定义

幸福是什么?一千个人,会有一千个不同的答案。因为每个人对生活的预期不一样,所设立的幸福目标自然也就不一样。即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时间段,对于幸福的定义也会迥然不同。因此,我们这里所讲的幸福,更多的是指员工的职业幸福感,而非一般意义上的幸福。

我们先来看看一些国际知名企业对于员工职业幸福感的内涵界定――

考察这十家知名企业对职业幸福感的诠释,我们会发现其共同点:一是良好的职业发展途径,二是公正透明、尊重信任的工作环境;三是打造家的氛围:四是帮助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回报。同时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些共同点正好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的生理、安全、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层次不谋而合。由此可见,提升员工的职业幸福感,就是要满足员工多层次的、不断增长的正当需要。其实质,就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营造和谐友爱的氛围,尊重员工,让员工快乐工作;关注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为员工创造合理的价值回报。

“职业幸福感”与企业管理

时下,每一家企业都在讲“提升员工的幸福感”,那么“幸福感”究竟与企业管理有什么关系呢?

根据现代管理理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是对人的管理,即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日本管理学专家坂本光司提出:经营公司就是为了履行“对五个人的使命与责任”。这五个使命是:使员工和员工家人幸福;使外包、下游厂商的员工幸福;使顾客幸福;使地方社会幸福、繁荣;自然造就股东的幸福。这个观点已成为当今业界普遍认可并奉行的企业永续经营、基业常青的秘诀。由此可见,提高员工的“幸福感”是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价值追求,为员工创造幸福的生活是企业管理者的神圣职责,因为它既是办好企业的目的之一,也是办好企业的前提之一。企业给员工以幸福的满足,员工回报企业以敬业和奉献,这是人企关系上理想的良性互动。因此,让员工生活在“幸福的家园”是企业管理者的责任,把企业建成“幸福的家园”则是员工的追求。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既是人的天然本性,也是“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

“幸福的家园”是连接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金色纽带”,应该成为企业和员工协调发展的共同愿景,成为企业管理者的价值追求并付诸积极的践履。用“幸福的家园”凝聚人心,用强烈的幸福感受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依恋感和归属感,可以有效地改善员工与企业、与管理者的关系,形成上下同欲、和谐内聚的良好氛围,从而激发广大员工的创业热情和干劲;可以长久地保持员工对企业的高忠诚度,泰山压顶不弯腰,风吹雨打不动摇;可以更好地挖掘员工的潜能,发挥其聪明才智。只有这样,才能造就一支时刻关注企业发展、真正与企业共沉浮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有了这样的员工队伍,在严峻的形势和挑战面前,才能够做到精神不倒,作风不垮,信心不减,人心不散。

构建幸福文化:让幸福成为企业的一种常态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意识到提升员工职业幸福感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而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幸福行动”:如阿里巴巴们的置业贷款计划,通过物质的激励让员工感受幸福;如深圳移动的“员工福分提升计划”,从健康、生活、安全、情感、困难、工作、思想和发展八个维度,构建“H158”幸福指标体系,全方位地让员工体验幸福,并参与幸福创造;再如沃尔玛的“合伙人”机制与公仆管理,让员工在尊重与分享中感知幸福;雅诗兰黛和青岛啤酒,则通过良好的职业发展计划,让员工找到通向幸福之门的“金钥匙”;还有红蜻蜒的心理援助行动、润石的微笑文化、帅康的家园文化,均通过独特的举措和良好的氛围营造,激发员工对幸福的孜孜追求……在对于员工幸福感的探索方面,这些企业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值得借鉴的鲜活元素。

但我们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人的幸福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换句话说,幸福是一个变量。当员工今天的幸福需求被满足之后,明天可能又会有新的幸福需求。这就对企业提出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课题:如何让员工拥有持续的职业幸福感?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拥有不断保持员工职业幸福感的沃土――幸福文化。通过构建幸福文化,让幸福成为企业的一种常态。

那么,如何才能让幸福成为企业文化的主题?

首先,确立“幸福”的理念。把对幸福的追求、提升员工职业幸福感作为企业必须承担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企业日常行为的价值评判标准。

在这方面,一些知名企业的做法尤其值得我们借鉴,如:迪斯尼的使命为“使人们过得快乐”,明确表示“要想让顾客快乐,首先得让员工快乐起来”;可口可乐则提出“使每一个人为之振奋、从中受益”,这其中的“振奋者”与“受益者”理所当然地包涵员工;索尼公司的表达更为直接:“为包括我们的股东、顾客、员工,无线城乃至贸易伙伴在内的所有人提供创造和实现他们美好梦想的机会”:华侨城集团在对“创造生活新空间”的阐释中也指出:“我们通过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为员工创造新的长大空间”:万科的核心价值观则提出了“创造健康丰盛的人生”……优秀的企业,总是把员工幸福与企业命运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并通过鲜明的主张来强化企业对于员工的责任担当,从而为幸福文化的构建奠定了根基。

其次,建立“幸福”的机制。“幸福”的理念一旦确立之后,便需要落实到具体的规章制度当中,通过完善的制度体系为员工幸福感提升提供坚实的保障。例如,公平的、富有激励性的薪酬分配机制,可以让员工体验到分享的幸福;而完善的培训与晋升机制,则能够让员工感受到成长的幸福。

苏州德胜洋楼有一本为业界所推崇的《德胜员工守则》,里面明确规定:员工可以自由地安排休假,只要你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就行;每个员工可以每年向家人送一件价值在两百元以内的礼物;公司员工的子女在上学期间每年可以得到公司送的一件礼物,直到大学毕业止;公司员工结婚,每人可以得到公司的二千元的结婚补助;公司不允许带病坚持工作,发现后每次罚款30―50元。正是通过这样一些明文规定,将公司所倡导的“有爱心”的价值观落到了实处,从制度上对员工的幸福予以了保障。而万科集团在人才选拔与培养方面,则通过全员培养、重视个性、终身学习、科学测评、严格监管的政策机制,真正实现了每个人在成长面前的机会均等,有效践行了“阳光照亮的体制”的价值观,让员工深深感受到了公平竞争、快乐成长的幸福。

第三,营造“幸福”的氛围。确立“幸福”理念、完善“幸福”机制之后,企业还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行为举措,让员工感知幸福、体验幸福,从而为幸福文化的构建营造浓郁的氛围,根植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具体环节。

前文所述的深圳移动公司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福分计划”开展后,深圳移动通过深度调研了解了员工真实的幸福需求,从八个维度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员工关爱工作:在健康方面,开展涵盖员工体质测试、全员深度体检、班组健康365运动积分、健康宣教千里行四项内容的“健康四部曲”,创新实现员工健康闭环管理模式;在生活方面,全面优化员工俱乐部软硬件管理模式,组建了摄影、舞蹈、网球、乒乓球等十二大群众性文体协会,实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并为春节返乡的员工团购春运火车票,解决员工返乡后顾之忧;在安全方面,重点关注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开展办公环境质量光触媒处理以及流感高峰期办公场所消毒杀菌,为坚守一线的员工和户外作业的工作人员配送防暑降温清凉茶等用品;在情感方面,关注大龄青年实际问题,组织“移网情深对对碰”单身员工大型交友活动,并通过员工亲子活动、员工家属走进中国移动等活动延伸公司对员工的关爱;在困难方面,成立“员工幸福互助会”,及时开展帮困助弱活动;在工作方面,每年组织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征集员工提案和合理化建议,组织开展公司重要制度出台前的员工意见征询工作;在思想方面,以常态化的形式开展员工动态调研,并引入网上职代会概念,在Ioffice沟通互动频道开设职工代表在线讨论专区,方便员工网络议政;在发展方面,围绕公司中心工作,打造劳动竞赛平台,成就员工职业发展,每年开展“移动蔚蓝天使”评选活动。通过各种企业行为,深圳移动营造了一个人人都在关注幸福、都在追求幸福的良好氛围,为幸福文化的生根落地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第四,见证“幸福”的绩效。让员工在对幸福的感知和体验中,不断激发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力,进而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经营业绩。

例如前文所提到的帅康集团,通过在企业内部推行“企业如家”的幸福法则,“关爱员工、尊重员工、激励员工”,真正让员工感受到“帅康像家人一样对待我们”,建立起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与主人翁意识。通过这种幸福文化的构建,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激情,以至于大家都愿意为企业的发展尽心尽力,最终实现了连续四年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的骄人业绩。

由此可见,幸福文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对于不同企业来说,具体可参照以下六个步骤来展开:

第一步:现状与需求调研。即利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小型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对企业员工幸福需求进行调研,把握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努力的方向。

第二步:幸福理念体系构建与落地规划。即结合调研的实际情况,考虑企业战略实现的需要,制定合理的幸福理念体系并拟定2-5年内的落地规划细则。

第三步:理念宣贯与策略研讨。对于新确立的幸福理念,要利用各种传播渠道进行大力宣贯,同时,结合各系统、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层层召开幸福落地策略研讨会。

第四步:制度梳理与完善。新的幸福理念确立以后,针对与员工幸福有关的各类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及时终止不合时宜的制度条款,完善与幸福理念相吻合的激励政策。

第五步:幸福文化践行与计划实施。发动企业各单位、各部门对新确立的幸福理念与制度进行贯彻实施。

第六步:总结评估与改进。在对幸福理念与制度实施一段时间(通常半年或一年时间)后,组织专人对幸福文化建设成果进行评估,找出不足,并加以完善。

有关幸福的作文篇8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职业类型就业状况

幸福是中外学者们潜心研究的主题。我国古代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孔子在《论语》中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孔子眼中的“乐”与“悦”是情感上的满足和满意,这可以看成是一种古人的幸福感。Diener(1984)对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综合了生活质量和心理情感两方面。他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总体评价,基本特点是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主观幸福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情感成分与认知成分。

关于工作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现有文献主要从收入及收入差距、就业状况、职业状况三方面进行研究。

一、收入、收入差距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收入、收入差距是与工作密切相关的因素,也是衡量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因此大量学者致力于研究中国的“幸福悖论”。金江、张学志分别在2007年、2008年分别针对武汉市和广东省的调查发现绝对收入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随着收入的增加,主观幸福感均值也在上升,因此幸福悖论并不存在(金江,张奎,2011;张学志, 才国伟,2011)。学者曾忠禄和张冬梅(2010)通过随机抽样和电话问卷的方式访问了1506名澳门居民,发现收入仅对澳门低收入者的幸福感有较大影响,对于中等收入以及高收入水平的人并没有显著影响。他的研究支持幸福悖论,即收入对达到一定经济水平群体的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是有限的。王鹏(2011)的研究发现收入差距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呈现倒U型,经过计算他认为其临界点的基尼系数为0.4。大于临界点,收入差距增加导致居民主观幸福感下降;小于临界点,居民幸福感随着收取差距扩大而增强。也有学者关注收入不平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鲁元平和王韬(2011)对中国收入不平等与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机制进行的实证研究表明:二者存在显著负影响,且农村居民和低收入者的影响远大于城市居民和高收入者。

二、就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一些学者从就业状况入手探讨工作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将被调查者按照有职业者、无职业者进行分类,并计算主观幸福感得分。张仁坤(2002)发现青岛市有职业者比无职业者更幸福,且差异特别显著。黄志良(2003)考虑职业因素对威海市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发现该因素的影响显著,稳定的职业带来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提升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近几年,学者们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论。曾忠禄和张冬梅(2010)发现全日制工作者的主观幸福感水平高于因健康没有工作者、失业者、退休者。鲁元平和王韬(2011)将就业状态分为全职、兼职、自我雇佣、离开劳动力市场和失业五种,发现失业或离开劳动力市场两种状态下产生不幸福。陈钊(2012)等人基于上海市和深圳市的入户调查发现失业通过降低居民收入,增加居民心理焦虑程度直接降低主观幸福感,印证了罗楚亮在2002年针对全国城镇居民住户调查的结论(罗楚亮,2006)。陈刚(2013)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6)的数据发现城镇登记失业率能够明显降低居民的主观幸福感,如果失业率上升1%,居民感觉“非常不幸福”和“不幸福”的概率分别增加0.01%和0.07%。赵斌和刘米娜(2013)认为工作状况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不是单一的,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他们将工作状况分为就业、离退休、未工作过或在学三类,在仅控制人口统计学变量时,工作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即就业者比失业者幸福。然而在社会资本、健康两个变量的影响下,工作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不存在影响。但是从代际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并不是这样,伍如昕(2014)发现失业并没有对不同代际间的居民主观幸福感产生显著影响。

三、职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李卫平针对后奥运时代北京市居民的一项调查显示,69.51%的被调查者认为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就是幸福。(李卫平,王智慧,2009)什么是“一份理想的工作”呢?对此,不同的学者从职业类型、单位性质、职业群体、工作年限等角度入手分析了不同职业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职业类型与主观幸福感。李军兰和胡春梅(2013)将山西省城镇居民的职业分为机关干部、机关职员、企业管理、专业技术、私营企业主、个体商户、产业工人、商业服务、农业劳动者、自由职业十类,发现不同职业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明显差异。机关干部在生活满意度和正性情绪维度得分最高,专业技术人员和私营企业主在生活满意度上得分最低,商业服务人员的正性情绪得分低,负性情绪得分高。在马亮和谭春平(2013)的调查中将居民的职业类型分为企事业单位职工、公务员、个体工商户及自由职业、科教文卫工作者、离退休待业无业者五类,发现不同职业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差异。洛阳市不同职业居民幸福感也存在差异,事业单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最高(原璐璐,侯利文,2013)。少数民族地区也存在类似结果。黔东南地区的苗族成年人中,机关干部、教师的主观幸福观最高,其次是农民,主观幸福感最低的是工人(李敏,王思雨,傅丽萍,2009)。

2.单位性质与主观幸福感。金江和张奎(2011)在武汉市城镇居民调查中把被调查者的单位性质分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其他四类,将政府机关和国企事业单位设置为参照组后发现:其他项被调查者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参照组。他认为控制其他因素后,政府机关、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群体主观幸福感高于其他群体。衣华亮和王培刚(2007)根据我国东中西部省会城市抽样调查发现,工作单位满意度是影响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中最大的一方面。他将单位类型分为国家事业单位、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外资合资企业、私营民营企业五类,分别比较不同单位类型居民个体自我发展满意度。结果是:国家事业单位的个体自我发展满意度最高,个体私营类型满意度最低。

3.职业群体与主观幸福感。邢占军和黄立清(2007)以沿海某省份为例,运用《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从体验论视角出发分析不同社会工作群体,即工人群体、农民群体、干部群体、国有企业管理者群体、知识分子群体之间主观幸福感差异。工人群体包括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工人、集体或具有集体性质的股份制企业工人、城镇私营企业工人、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工人;农民群体包括农林牧渔业劳动者、农村个体劳动者和个体工商户、村干部和农村知识分子、季节性农民工;干部群体包括厅、处、科级干部和一般干部;国有企业管理者群体包括国有企业高层、中层、一般管理者。知识分子群体包括高级、中级、初级以下职称人员。研究发现主要群体的总体主观生活质量处于较高水平,但不同群体间存在明显差异。总体幸福感最高的是干部群体,其次为知识分子群体和国有企业管理者群体,而工人群体、农民群体的总体幸福感较低。

4.工作年限。根据张学志和才国伟(2011)的研究发现,工作年限对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影响,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包含在收入、价值观、健康和年龄等因素中。

四、总结

目前学者们关于工作和职业因素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大多只关注某一方面,如关注就业状况或职业性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笔者认为工作因素是广义的概念,包括就业状态、职业类型、单位性质、换工作次数、工作时长、通勤状况等。所以人们难以定义“一份理想工作”的含义。从现有文献中可以看到,就业状况、职业类型、单位性质的差异对主观幸福感存在不同影响,而换工作次数、工作时长、通勤状况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并没有文献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y Bulletin,1984,95(3): 542-575

[2]曾忠禄,张冬梅.澳门居民的主观幸福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J].广东社会科学,2010(6):85-91

[3]陈刚.通货膨胀的社会福利成本――以居民幸福感为度量衡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3(2):60-73

[4]陈钊,徐彤,刘晓峰.户籍身份、示范效应与居民幸福感:来自上海和深圳社区的证据[J].世界经济,2012(4):79-101

[5]黄志良.威海市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126-130

[6]金江,张奎.收入、工作单位与主观幸福感――基于武汉市城镇居民的调查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1(5):13-19

[7]李军兰,胡春梅.山西省城镇居民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校园心理,2013(2):75-78

[8]李敏,王思雨,傅丽萍.黔东南地区苗族成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52-56

[9]李卫平,王智慧.奥运会后北京市民幸福指数现状分析[J].体育与科学,2009(5):27-30

[10]鲁元平,王韬.收入不平等、社会犯罪与国民幸福感――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1(4):1437-1458

[11]罗楚亮.城乡分割、就业状况与主观幸福感差异[J].经济学(季刊),2006(2):817-840

[12]马亮,谭春平.甘肃省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以兰州市为例[J].财政金融,2013(299)

[13]王鹏.收入差距对中国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11(3):93-101

[14]伍如昕.谁更幸福――代际视角下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4,34(1)

[15]邢占军,黄立清.当前主要社会群体主观生活质量研究――以沿海某省调查为例[J].南京社会科学,2007(1):83-97 [16]严标宾,郑雪,邱琳.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4(2)

[17]衣华亮,王培刚.城市居民主观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东中西部八个省会城市抽样调查[J].经济问题,2007(9):38-40

[18]原璐璐,侯利文.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以洛阳市为例[J].社会研究,2013:96

[19]张仁坤.重视主观幸福感研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青岛市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发展论坛,2002(12):55-56

有关幸福的作文篇9

关键词:幸福感;主观工作幸福感;工作幸福感;主观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主观工作幸福感研究综述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2日

一、前言

霍尔巴赫说过,幸福是一种存在方式,一种我们希望它延续不断、或我们愿意在它之中长久生存下去的存在方式。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和苏彦捷(2010)也提出追求幸福是人类永恒不变的动机。由此可见,幸福是我们人类千百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的。

幸福感的研究目前在心理学界异军突起,主要得益于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开拓的积极心理学新领域。然而现代意义上的幸福感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以Wanner Wilson于1967年撰写的《自称幸福感的相关因素》为标志。对于幸福感的界定主要有快乐论和实现论两种视角,即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与心理幸福感(Psychology well-being,简称PWB)两种不同研究取向。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幸福感所指的是主观幸福感(SWB),Diener等人(2003)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如下:主观幸福感(SWB)是一种人们对其生活进行评价的科学分析,这种评价分析既是当前的又是长期的(比如对过去几年的)。这些评价包括人们对事件的情绪反映、人们的心情以及对他们所形成的满意度、成就感模式和在婚姻和工作等领域中的满意程度。

自幸福感研究的出现至今已过去半个世纪,除理论的提出外,西方学者在主观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上也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这些研究的对象大多聚焦在青少年、大学生、城市居民与老年人身上(Phillips、Cheng、Yeh&Siu,2009),却很少关注员工及工作方面的幸福感(Seligman&Csikszentmihalyi,2000)。随着“以人为本”的现展理念的深入渗透,现代企业意识到只有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尊重员工、关怀员工,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与此同时,积极组织行为学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也迅速发展,学界对员工心理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也逐渐增多。

研究表明,高的主观幸福感产生高的工作满意度,而具有更多积极情感的员工往往能够获得同事更好的评价,管理人员对于快乐员工的生产能力、工作质量、可靠性和创新力也会给予更多的正性评价(Staw,1994)。相比工作满意度,主观幸福感更能准确有力地预测员工绩效,实证研究也表明管理者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与员工的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而与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无关(Wright、Cropanzano,2000);Cropanzano、Wright和Staw通过纵向研究说明了工作幸福感不但与工作绩效显著相关,而且对其具有影响作用。除此之外,主观幸福感还可对离职倾向做出一定程度的预测。

二、国内外主观工作幸福感研究概况

(一)主观工作幸福感的界定。幸福感这一概念引入与工作相关的研究时,不同理论支持者对工作幸福感概念的界定存在分歧――支持快乐论(hedonic)的研究者认为工作幸福感是员工对工作的认知评价和情感体验,其操作化定义包括三个方面:整体工作满意度、情感幸福感和工作层面的满意度、情绪体验;支持实现论(Eudaimoni)的研究者则认为工作幸福感是指员工的心理幸福感,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优秀的品质以及从事有意义的活动。也有学者认为工作中的幸福感就是较高的工作满意度、较多的正性情感和较少的负性情感,主要指员工对于工作的积极情感和认知评价,这与Diener对主观幸福感的定义是一致的。综上所述,工作幸福感即工作中的主观幸福感或主观工作幸福感。

(二)主观工作幸福感的维度。Bradburn在1969年通过研究发现,影响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因素不同,因此他是最早提出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是与主观幸福感有关的独立维度的学者,他还提出了主观幸福感是由这两个维度构成的假设。1976年,Andrew和Withey又提出了主观幸福感的第三个维度,即认知维度,指个体构建一个适合于自己的标准,并将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自己的满意程度。同年,Campbell等提出了工作幸福感的领域维度,认为人们的幸福感不仅取决于情感,而且取决于按照特定标准对自己所处境遇的判断和相关的高级认知过程。

Diener等人于1985年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Bradburn的观点,即正性情感和负性情感不是同一连续体的两端,而是彼此独立的两个维度。而Diener(2004)在发表自己的理论研究时总结提出,可将工作幸福感分为对工作进行情感评价的积极情感(positive affect)、消极情感(negative affect),以及对工作进行认知评价的整体满意度(global satisfaction)和不同领域的满意度(domain satisfaction)四个维度。Diener认为工作中出现较多的积极情感和较少的消极情感可以提高员工对工作的情感评价,而对工作的认知评价即我们所熟悉的工作满意度。

(三)主观工作幸福感的测量。工作幸福感注重的是个人内在的主观感受,因此测量这一概念时大多以自陈报告法为主。从纵向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前有关主观幸福感的测量大多采用单项目(single-item)自陈量表的方法,单项目自陈量表通过提一个问题来询问被试对工作的整体主观幸福感。随着测量学以及相关理论的发展,不少研究者尝试构建多项目(multi-item)总体满意感量表。多项目自陈量表主要从情感和认知两个方面进行测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多项情感量表有情感平衡量表(affect balance scale,Bradburn,1963)、积极与消极情感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ale,Watson,1988)、工作情绪量表(job emotional scale,Fisher,2000)、工作情感量表(job affect scale,Burke,1988)和工作相关情感幸福量表(job-related affective well-being scale,Van Katwyk,1995)。具有代表性的多项认知量表主要有明尼苏达工作满意度量表(minnesota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MSQ)、工作描述指数(job description index,JDI)和彼得需求满意度问卷(need satisfaction questionnaire,NSQ)。由于主观测量中受试者的记忆会对测量产生影响,使结果产生偏差(Kahneman,1999),Stone在同年提出了使用体验抽样法(experienceOsampling method,ESM)来测量主观幸福感的建议,这种方法在工作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中也有使用。

自陈报告法在工作幸福感的研究中使用广泛,然而由于获得的是主观性的测量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因此需要使用其他客观测量法来进行补充,普遍使用的有如下几种:(1)生理测量法。如通过测量被试的血压、体温、心律、皮肤导电系数来判断他们的情绪;(2)知情者报告法。又称观察者报告法,指邀请知情者或专家提供或测量被试工作中有关快乐的行为信息;(3)任务测量法。

(四)主观工作幸福感影响因素。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总结前人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外部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状况、社会支持、文化、人际关系、婚姻等;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人格特质、气质类型、遗传、性别、自我效能、应对方式、自尊等。

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因素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类似,也分为外部和内部,但切入点较小,主要围绕外部的工作环境和内部的个人特质,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个人特征。个人特征主要包括人格特质、气质类型、应对方式和自尊等几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人格特质。Headey和Wearing在1992年提出观点,认为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基准线分别由外倾性和神经质这两种特质决定,Rusting和Larsen在1997年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这种观点――研究发现具有外倾特质的人在实验中对含积极内容的图片反应更为强烈,而具有神经质特质的人则对含消极内容的图片反应更为强烈。

2、外部激励。这里的外部激励主要指的是工作中的经济回报。虽然财富与主观幸福感是一种动态的相关关系――当人们的收入增加后,只会在一定时间内感到幸福,一旦适应这种收入水平后,人们的预期也会随之上升,便不再觉得幸福,但国内学者(王佳艺、胡安安,2006)研究发现,工作幸福感与绝对收入水平无关,而与相对收入水平相关;并且相对收入水平的比较对象对工作幸福感的作用也不尽相同,结果显示行业平均收入水平比同事平均收入水平对幸福感的影响更为重要。

3、工作特征。不同性质的工作对大脑的唤醒程度不同,而研究表明绝对唤醒水平影响主观幸福感,除此之外,唤醒水平的变化也会产生快乐。

4、个人与组织之间的契合度。这一因素包括人――环境(组织)匹配及人――环境(组织)匹配方向,而这也是工作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的新方向。随着互动心理学及个人与组织契合研究(person-organization fit,Yang、Che&Spector,2008)的兴起,学者们发现在研究员工幸福感的影响因素的同时,强调环境与个体因素的重要性,可以加强对员工幸福感的预测力。

三、主观工作幸福感研究意义及未来展望

自20世纪60年代起,人本主义思潮便席卷全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也渗透进企业的每一个角落,现代企业逐渐意识到只有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幸福感,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因此,对工作幸福感的研究不仅能够从实践角度提高员工的主观幸福感,同时能够引起企业管理者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重视,营造快乐的工作氛围,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

然而,通过梳理、总结前人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有关工作幸福感的实证研究主要来自于国外学者,而国内的实证研究比较少,多为理论研究或文献综述,因而我们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进行跨文化研究。另外,国内外工作幸福感的研究集中于主观幸福感(SWB),而几乎不涉及心理幸福感(PWB),因此我们未来的研究走向可以整合工作中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最后,我们可以对不同种类的工作幸福感进行更加细致的研究。

主要参考文献:

[1]苗元江.心理学视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论与测评研究[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2003.

[2]Bruce Headey.Subjective Well-Being:Revisions to Dynamic Equilibrium Theory Using National Panel Data and Panel Regression Methods.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06.7.

[3]张兴贵,罗中正,严标宾.个人-环境(组织)匹配视角的员工幸福感[J].心理科学进展,2012.20.6.

[4]王佳艺,胡安安.主观工作幸福感研究评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28.8.

[5]Diener,E,Scollon,C N,& Lucas,R E.The evolving concept of subjective wellObeing:the multifaceted nature of happiness[A].In Costa,P T,& Siegler,I C(eds.).Advances in cell aging and gerontology[C].Amsterdam:Elsevier,2004.

有关幸福的作文篇10

关键词:幸福教育;研究进展;问题;展望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4)04-0026-04

文献检索结果显示,“幸福教育”一词在国内最早是由北京师范大学檀传宝教授在《幸福教育论》(《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1期)中提出来的。从此,国内的学者便对“幸福教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目前,随着人们对幸福的认识逐渐加深以及幸福指数的普遍下降,人们越来越想要通过获得优质的教育来增强自身的幸福感。因此,这几年学术界对幸福教育的研讨在全面展开。回顾我国对幸福教育的研究历程,总结成绩,深思问题,展望未来,不仅有益于推动学术界对幸福教育的研究,而且也有益于学校幸福教育的构建,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进而增强全社会人们的幸福感。

一、“幸福教育”研究主要进展

1.幸福及其与教育关系的探讨

“幸福教育”一词包括了“幸福”和“教育”两个概念。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研究者们对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与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充分的论述。首先,什么是幸福?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扈中平认为,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和内在的心理体验,取决于“个体对客观现实和实际生活的态度”,属于意识范畴。[1]而陈荟则认为幸福是一种客观的状态,这是因为幸福从本质上说是一种价值,而价值反映的则是客体对主体的满足程度,是客观的,因此蕴涵在价值中的幸福也必定是客观的。[2]刘铁芳认为幸福是外在环境与人的内在需求相符合的状态,是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相统一的状态,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3]龙宝新认为,“幸福”的内涵是十分复杂的,很难给出具体的确切定义。[4]其次,幸福与教育的关系如何?笔者将相关文献加以概括和总结,主要有“相互需求说”和“目的手段说”。持有第一种观点的论者认为幸福和教育是互为需求的,幸福需要教育,教育也需要幸福。持有第二种观点的论者则主张幸福是教育的目的,教育是人获得幸福的手段。如张宝山、姜德刚等人认为“教育是人类追求幸福的有效途径”,“教育的过程和最终目的都应使人获得幸福”[5]。

2.幸福教育内涵与特征的探究

首先是关于内涵的探究。关于幸福教育内涵的阐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目的论”。认为幸福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能够享有幸福的人,它是为了人的幸福的一种教育。[6]第二种观点为“过程论”。强调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即师生双方都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来做,教师教得幸福,学生学得幸福。[7]第三种观点则是“综合论”。认为幸福教育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不能简单地将幸福教育等同于“目的”或“过程”,而应该将其视为目的、过程与方法的统一。[8]

其次是关于特征的分析。对幸福教育特征的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从人的全面发展出发,有论者认为“幸福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整体性、全面发展性、创造性和科学性四个方面。[9]第二,从人的生命视角出发,有论者认为幸福教育具有三大特征,即正视痛苦、回归生活和追求卓越。[10]第三,从人性化教育的角度出发,有论者认为幸福教育应该具有物质与精神相结合、个性与理性相结合和感受幸福与创造幸福相结合三大特征。[11]

3.幸福教育价值探析

关于幸福教育价值的探析主要源自研究者们对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第一,教师和学生在现实的教育中缺乏幸福感。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追求的目标是好的升学率和考试成绩,教师和学生在教育生活中都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体验到教与学所带来的乐趣。第二,人的生活需要幸福,幸福教育正是引领人们走向幸福之路的重要方式,具有很强的现实需要性。[12]第三,来自于学者们对愉快教育的反思和对幸福教育的关注。愉快教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流行的一种教育理念,旨在教育过程中的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然而,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并指出愉快教育中的“‘愉快’具有极大的模糊性”,若是精神上的愉悦,可以间接地等同于幸福;若是感官上的快乐,则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变成了一味地“强调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减轻课外负担等等”。[13]因此,愉快教育必须向幸福教育转变,这“不仅仅是教育理论研究思维发展的一种转变,而是一种进化”[14]。

4.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

幸福教育究竟该如何实施?我们的教育怎么样才能让师生感受到幸福?这样的呼唤自然而然涉及了对幸福教育实践策略的研究。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将其总结为三个方面:其一,是从实践层面上进行整理。研究者从这个角度上提出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主要是依据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经验。[15]其二,是从理论层面上进行分析。研究者通过对相关教育基本理论的分析研究,进而提出应该如何构建幸福教育。[16]其三,是从更为具体、更具有实践性的维度来进行构建幸福教育的操作策略,如构建“和谐的幸福校园”。[17]

二、幸福教育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概念界定出现泛化

已有对“幸福教育”概念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出现了泛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第一,把道德教育等同于幸福教育。如有论者认为幸福教育回归了德育的本性,“德育就是要发展受教育者幸福生活的能力”。[18]第二,把心理教育等同于幸福教育。如有论者认为“幸福的本意在于创造幸福感”,“幸福感是人们根据内化了的社会标准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肯定性的评估,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及其各个方面的全面评价,并由此产生的积极性情感占优势的心理状态”[19],进而将心理教育等同于幸福教育。第三,把愉快教育等同于幸福教育。如有论者认为“在愉快的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度过幸福的童年”[20],直接将心理学上的积极情感――愉快――等同于教育学上的积极情感――幸福。第四,把幸福观教育等同于幸福教育。例如,有论者在文章中论述的是幸福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让学生在成长中增添幸福感”,而文章的标题却是“幸福观教育”[21];也有文章内容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幸福观,但该文的标题却是幸福教育[22]。

2.研究内容缺乏深度

纵观相关文献资料后,笔者发现已有的对幸福教育的研究大多数都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首先,在剖析幸福教育的研究价值上,论述仅仅停留于应然的层面和反思的状态之中,缺乏系统的理论层面上的深层分析。其次,在阐述幸福教育的内涵时,只对什么是幸福教育做了感性的描述,如“目的论”、“过程论”、“综合论”等,缺乏“为什么”的理性反思。再次,在揭示幸福教育的特征上,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论证。第四,在探讨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与教育的关系问题时,应然的论述显得过多,而在更高层面上的系统分析则显得不足。第五,在对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探究上,研究很不充分,严重缺乏相应的实践支持和理论基础。

3.研究范式过于单一

研究范式是指“一个科学共同体在思考和解决该学科领域重大问题时所形成的主导性的研究方式和公共规则”[23]。就教育的研究范式来说,有质性和量化两大研究范式。从现有的研究来看,质性研究范式和量化研究范式在幸福教育研究中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离。一方面,取向于采用质性研究范式的研究者们常常以教育哲学和原理为理论基础,在收集相关资料后,运用思辨的方式来描述、分析问题,从而在推理归纳的基础上构建理论。另一方面,取向于采用量化研究范式的研究者们往往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实验或调查的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再运用数学统计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验证已有假设。虽然已有幸福教育的研究在这两种研究范式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在研究的过程中质性与量化的分离,使得对幸福教育的研究在目标、视角、思路、结构、内容、方法等方面显得比较狭隘,在理论层面上缺乏深度,在实践方面缺乏应有的力度。此外,研究有相当大的部分都集中在幸福教育中的“幸福”上,且研究的重点又都聚焦于师生的幸福上,因此,我们并不能很好地认清幸福教育的真实面目。

4.研究成果缺乏实践操作性

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内容分析,笔者发现研究者对于幸福教育该如何进行操作的研究显得十分不足。一方面,已有的研究过于注重描述,操作方面则受到轻视。首先,已有的研究尚未关注到幸福教育的操作性定义,对其内涵探究的思辨性阐释过于强烈。第二,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研究方面仍缺乏相应的可操作性成果,有不少策略虽然是研究者在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但对它们的可操作性论述却依然显得十分笼统和不足。由此容易使幸福教育成为一个让人难以琢磨的象征性符号,也就更别提怎么实践幸福教育了。另一方面,已有的研究过于注重思辨而轻视策略性研究。第一,大多数研究者在肯定幸福教育的研究价值时,更多的是从思辨的角度来阐述其价值何在,很少有研究者对实践其价值的策略进行论述。第二,研究者在探讨如何构建幸福教育时,通常是从宏观的方面进行阐述,如“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这样便使得实践幸福教育缺乏操作的具体指南。

三、幸福教育研究的展望

十多年来,国内对幸福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在幸福教育的实践中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当前对幸福教育的研究仍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因此,今后我们对幸福教育的研究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注重概念的界定

由于概念是一门学科或一项研究课题的基本单位,并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所以,对于幸福教育的研究者来说,界定幸福教育的概念显得是十分的重要。它不仅可以明确研究的基本结构、基本范围、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而且可以确定研究的逻辑起点,确保幸福教育研究的有效性。在当前的研究中,研究者在界定幸福教育时,往往将“幸福教育”等同于“幸福”与“教育”之和,这样并不能够真正反映出幸福教育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因此,就如何界定幸福教育而言,我们不仅要依照“幸福+教育”的推演模式进行初步的界定,而且还应该将初步界定的概念与愉快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幸福观教育等相似概念进行透彻地比较,从中揭示出幸福教育的内在本质。

2.深化理论探究

由于我国幸福教育的研究历史比较短暂,致使相关理论奠基的深度不够,特别是基础理论更是十分匮乏。正如前面所论述的一样,幸福教育在目标、视角、思路、结构、内容、方法等层面都处于应然的状态,大多缺乏深入的、全面的、系统的研究与反思。“理论是行为的先导,是实践的指南,基础理论是理论体系的骨架,是纵深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的‘敲门砖’与‘脚手架’。基础理论研究的成果越厚实,纵深理论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就越有成效。”[24]因此,在今后的幸福教育研究路途中,必须加强对相关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基础理论的研究,进而构建出系统的、深层次的理论体系。除此之外,目前的研究重点应放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要深入探究幸福教育的价值体系。其二,要进一步揭示幸福教育的本质特征。其三,要继续挖掘幸福教育的内涵体系。其四,要更进一步地建构幸福教育的实践策略。

3.拓展研究方法、范式和视野

“任何研究方法都有其局限性”[25],因此,我们在研究幸福教育时,应当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并对它们进行综合运用,取长补短,提高研究的效率。而研究方法是构成研究范式的核心要素,所以,上述内容将同样适用于对研究范式的论断。幸福教育的研究范式有两种,分别为基础性研究范式和应用性研究范式,但无论是基础性的还是应用性的研究范式,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显然,在具体研究幸福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这两种研究范式进行结合,取其各自的优势,规避它们的不足之处。除此之外,我们还要从多学科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与幸福教育相关涉的问题。这是因为幸福教育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涉及哲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领域,我们从多学科的角度对它进行探究时,可以获得更多方面、更多视角下的理论论点。

4.强化操作策略研究

操作策略,即关于如何操作的途径和方法。为了能够有效地使某一目标得以实现或计划得以实施,必须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操作策略。就目前来说,幸福教育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或教育过程,并且其中的很多人都早已勾勒出了美好的幸福教育蓝图,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践行幸福教育的操作策略,使得幸福教育在实践过程中举步维艰。因此,当前践行幸福教育的首要任务便是致力于对其操作性策略的构建。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样才能构建出幸福教育的操作性策略呢?笔者认为切实可行的做法是:以哲学、伦理学、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在操作层面上深入挖掘幸福教育的本质与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出其应该具备的结构体系和行为特点,然后再从操作层面上探寻出践行幸福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最后构建出一整套完善的、系统的实践操作模式。

参考文献:

[1]扈中平.教育何以能关涉人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8(11).

[2]王卫东,董标.教育与幸福――教育基本理论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4).

[3]刘铁芳.教育怎样关涉幸福[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1).

[4]龙宝新.教育:为了幸福的事业――论诺丁斯的幸福教育观[J].基础教育,2012(2).

[5][12]张宝山,姜德刚.幸福:教育的深层关怀[J].教育理论与实践(B),2007(9).

[6]冯宇红.浅谈中小学校的幸福教育[J].教育探索,2011(5).

[7]魏本月.关于学生幸福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8(9).

[8]孟建伟.教育与幸福――关于幸福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0(2).

[9]李英.从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幸福教育[J].集美大学学报,2002(12).

[10]何芳.论生命视角下的幸福教育[J].中国德育,2008(1).

[11]舒毅彪,马元斌.农民工子女幸福教育模式的构建[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9).

[13]檀传宝.幸福教育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

[14]戴军.浅析我国愉快教育的理论演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6).

[15]王长华.幸福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11-13.

[16]胡春梅.从幸福和教育的关系看“幸福教育”之可能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

[17]杜云朋.多维度构建学校幸福教育系统工程[J],中小学校长,2012(12).

[18]郭颖.创造幸福――德育创新的价值追求[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

[19]苗元江.幸福感与现代心理教育[J].上海教育科研,2003(3).

[20]愉快教育:“以学生为本”的办学观[J].上海教育,2007(2).

[21]何芳.幸福观教育的哲学思考[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22]霍勇凭.实施幸福教育 塑造绚丽人生[J].现代教育科学,2005(1).

[23]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