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十篇

时间:2023-03-17 23:51:38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1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2.学习文中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课前准备:

1.鲁迅先生的挂图。

2.收集鲁迅先生生前韵资料。

3.课前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出示鲁迅先生挂图)同学们,有一位名人离开我们已经几十年了,但他的精神却时时让我们感动。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他、了解他。他是谁?(生答。)

师:对,他就是鲁迅先生。谁想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眼中的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结合你们收集的资料说说你对他的了解。(生答)

师:看来每个人眼中的鲁迅先生都是不一样的,老师也想来

说我眼中的鲁迅先生。如果你认为还有补充,请说出来。(补充略。)

师:鲁迅先生一生用文字救国救民,是我们学习的楷模。这样一位在世人面前的“战士”,在生活中又呈现了怎样的一面呢?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能不能告诉老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谁,与鲁迅先生是什么关系?(作者周晔,是鲁迅的侄女。)

师:好,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周晔眼中的伯父是怎样一个人。首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通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有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来解决。

师:通过阅读课文,你认为哪件事让你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把这种感觉说出来?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师:好,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伯父”鲁迅,我们再读一遍课文。这一次要精品细读,看一看课文主要写了几件事,从这一件件的小事上,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根据学生回答情况,自主调整以下顺序。)

(一)说《水浒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采用分角色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方式)。

2.在读书方面,作者听到了鲁迅先生说的什么话?(“又羞愧又悔恨,比挨打挨骂还难受。”)

3.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谈碰壁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怎样理解:“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3.鲁迅先生的鼻子真的是碰壁碰扁的吗?

4.从这一段中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三)救治车夫

1.情景表演。

2.鲁迅先生救治车夫后,为什么脸上“突然变得那么冰冷,那么严肃”?

(四)帮助女仆

1.指名读。

2.女仆说的话表现出鲁迅是一位怎样的人?

3.从女仆和车夫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怎样的社会。

师:现在大家再回过头来看文章的开头,通过这些事,谁来总结一下,鲁迅先生得到这么多人爱戴的原因是什么?

师:好,老师再给大家一些时间,请小组内的同学自由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结果,进行小结。)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2

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我采取反馈互动的备课思路,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学生的课堂活动的密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合作学习的信息大容量,高频率地在课内互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思维在合作中碰撞,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我将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一课时:介绍鲁迅的生平。初读课文,理清层次。学习语文的一、二段,感受人民对鲁迅的爱戴和鲁迅先生对青少年的关心。

第二课时: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高尚品质,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行概括中心思想的初步训练。

本课教学以第二课时为主,内容是学习“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三个故事,总结全文,概括中心。在教学中,我力求通过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增加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创造一个互动反馈的交流环境,培养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协作精神,提高学习效率。

⒈组内成员的互相合作。 为了避免合作学习中的杂乱无序,课前,我本着“条件均衡、优势互补”的原则,将班级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一个小组配备小组长,组织协调讨论,使说的有次序,说的内容有小结,集体反馈、交流时,有代表承担汇报小组讨论的成果。

第二课时的教学,我由复习旧知引出全文总领句:“为什么伯父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并总结上节课的学习方法“读书找疑——互相质疑——合作解疑”作为本课教学的主线。然后让学生轻声读“谈碰壁”的故事,找出疑难,做出标记。再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中提出来,向其他同学请教,经小组讨论筛选有价值的问题。最后,小组内合作解疑,各抒已见,有否定,有补充,最终达到共识。

⒉小组之间的合作与竞争。 小组里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其他小组帮助。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扩大了信息量,拓展了合作的内涵。

在学习第三个故事“救助车夫”时,第一小组和第四小组的同学都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不明白鲁迅先生救助车夫之后,为什么变得那么严肃,还叹气。”学生提的这个问题是课文的难点之一。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我鼓励学生以竞争的方式展开讨论,激活学生思维,使后进生也有机会参与,得到收获。通过激烈的讨论之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言:

生甲(第一组):在当时的社会中,有钱人看不起拉车的人,把他们当牛当马,鲁迅先生对此非常愤慨。

生乙(第四组):鲁迅先生从这个车夫的遭遇,似乎看到了全中国受苦受难的人,他救得了一人,救不了全中国受压迫的劳苦大众。

……

多么深刻的感悟啊!正是由于竞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正是由于合作挖掘了学生中蕴藏的巨大潜力。

⒊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在各小组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是学习的一员,深入各组,了解学情、参与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充当参谋和指导者,将学生的讨论引向深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自主探索,自主发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 把握细节;重视细节;体悟细节

细节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从课前精致的教学设计到精彩的课堂教学乃至精深的教学反思都离不开对细节的钻研,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来谈一谈对教学细节的一些感悟。

1 教学设计中把握细节

课堂四十分钟的精彩与否跟教学设计休戚相关,教学设计中的细节不是故作玄虚的“作秀”,而应是实实在在的“内秀”,所以教者要把握好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除却缺乏文本灵魂的浮华,扎扎实实从文本出发,在认真钻研文本的基础上做好每一个小小细节的安排,触摸文章心脉。

1.1 捕捉文眼(亮点一)。有位教师在设计《我的战友》这一课时,紧紧抓“纹丝不动”这个最能理清文章脉络的关键性的词 ,请学生细读课文,想一想,划一划,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语。学生在默读时,教师随机点拨,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情。

1.1.1 “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这是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1.1.2 “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这是从表现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1.1.3 “但是这样一来……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这是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1.1.4 “为了整个班……没发出一声。”(这是从结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纹丝不动”就是这篇课文中的一个文眼,有着牵一发而动全文的作用。因此教学设计中,利用这个文眼带动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潜心感悟,体会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伟大的精神品质。可以把课堂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从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给学生以主动阅读、主动感悟和主动评判的权利,语文课堂也因此有了真正的生命活力。

1.2 开掘意蕴 (亮点二)。周晔的《我的伯父 鲁迅先生》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时候,我清清楚楚地看见,而且现在也清清楚楚地记得,他的脸上不再有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了,变得那么严肃。他没有回答我,只把他枯瘦的手按在我的头上,半天没动,最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初读此句,大多数人会把感悟的点聚焦在鲁迅“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上,但如果仅靠教师的说教,学生的理解只能是生硬,死板的。在这一教学设计中,有位老师作了如下处理:

师:在救护车夫中,如果老师请你把目光投向周晔,肯定有使你的心弦为之轻轻一颤的地方。有吗?读读。(引出上面那段话)

师:请大家细细地读这两句话,字字入目,句句入心地读,,你会发现什么词用了两次。(引出“清清楚楚”)

师:小周晔她清清楚楚什么?(伯父的那种表情和动作)

师:那种慈祥的、愉快的表情,变了变了,变成了……(严肃的。)

师:孩子们,在“趣谈《水浒》”、“笑谈'碰壁'”中,伯父是谈笑风生,而此刻变得如此严肃,他在想什么?(让学生思考片刻)来,我们一起走进先生的内心世界,一起来聆听先生在想些什么。

(生扮演鲁迅先生,说说心声。)

师:孩子们,有了这样的体会,我们再回过头来,你想啊――如果说小周晔在当时,她年幼的时候,她清清楚楚地仅仅是伯父那严肃的面庞,直到现在,直到周晔长大成人以后,她还清清楚楚地,难道还仅仅是伯父那严肃的面庞吗?她清清楚楚还有什么?

1:她知道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2:伯父对帝国主义的愤恨,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劳苦大众的爱。

以上设计中,教师一步步引领学生入境入情,运用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的方法,开拓情境,延伸文本,充分挖掘出了文字意蕴,从而使这一细节深刻化,形象化,呈现出五彩光芒。

2 课堂处理中重视细节

有位教师在执教《蚂蚁的力量》一文时,这样处理

师:谁愿意来演一演蚂蚁扭成团突围的场面。(学生举手积极)

师:首先来选演外层蚂蚁的同学。请了3女2男。

(演之前)

师:两位男同学十分强壮,肯定是蚂蚁将军。(两男同学笑)你们是什么身份呀?(师对位女生)

两个说是蚂蚁妈妈,另一个说是蚂蚁奶奶。

师:妈妈保护宝宝理所当然,奶奶年纪那么大了,你是怎么想的?

生(“蚂蚁奶奶”):我反正活不长了。我就带头做个好榜样吧!(大家笑)

师又请了五位同学当里层的蚂蚁,只见他们围成两圈,里一层,外一层,并扭成一团正迅速的转动朝河岸(教室门口)方向突围。谁知一不小心学生碰倒了挂在黑板上的卡片架,轰隆一声倒在水泥地上。(大家哄堂大笑)

师:情况十分危机,一棵大树倒下差点压到蚂蚁,还好他们动作迅速。(班级学生又集中精神看表演。)掌声响起、、、、、、

情境的利用,有时能把课堂推向高潮。上段实录中,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原有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情境表演,恰到好处。可以看到情境设置的好,那课堂就会熠熠生辉。

3 教学反思中体悟细节

有位二年级的教师在执教《我们知道了》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颤动”一词,先让学生自由说说大致的意思(生积极回答),然后师出示大屏幕(画面:树枝上三片树叶在风中摇曳),可以说很直观的让孩子明白了“颤动”,但有位特级教师在交流中就指出了这一细节的单薄,他强调应赋予词语人文性,灵动性,在出示画面后应再乘机启发:“颤动”是风与树叶在干什么呀?生可能就会回答:嬉戏、打闹、玩耍……赋予了此细节童话般的色彩,体现了低年级孩子的心理。不难看出反思中的体悟确实能丰厚我们的教学细节。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4

一、品味细节,突破教学重难点

有的细节描写虽然质朴无华但却蕴含深意,饱含感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揣摩课文中的细节描写,透过字面去体会、品味其中的深刻内涵,来达到突破文本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如《一夜的工作》中: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这是描写工作劳苦方面的一处细节描写。本文的教学重难点之一就是体会不辞劳苦、认真的工作态度。在教学这一细节描写时,我首先引导学生:“是怎样批阅着一尺来高的文件的?

生:“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些什么。”

师:这意味着什么呢?

生:我觉得如果是普通的浏览的话,就不会一边看一边思索着,还问我一两句。

生:“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

师:为什么要划一个小圆圈呢?

生:因为他看得很仔细,他要把这句话记在心里。

师:只有这样才叫“审阅”。还有哪些地方反映了的夜间工作?”

生:“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他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如果是看一下就好了,就会马上把稿子给“我”,但是他是细细地看,慢慢地看,经过相当长的时间。

师:说得好,相当长的时间才看一份文件,这才叫——

生:审阅。

师:还能从其他地方看出来吗?

生:“总理招呼我坐到他的写字台对面,让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稿子,这是被咨询的意思。”我想这句也是,如果是普通的浏览,就根本不需要我来,就直接看一下就可以。

师:对呀,你们所说的这一切,表明总理看一份文件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极其的不容易啊,来,我们一起读这几句话。

生:(齐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划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在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还问我一两句。”

师:这是一种怎样的审阅啊?

生:“认真”、“全神贯注”、“一丝不苟”、“极其认真”。

师:是啊,同学们,总理这样一丝不苟、全神贯注、极其认真地审阅的仅仅是这一份文件吗?

生:(齐答)不是。

师:从哪里能看出不是一份文件?

生: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

师:这说明了什么呢?

生:的工作非常辛苦。

通过体会、品味,学生懂得了工作的劳苦,体会出了作者对的敬仰之情。

二、诵读细节,内化学生人文素养

有许多细节描写是文本的精华,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反复诵读这些细节描写,使之成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精神品质的“滋养品”。

如《学步》一文,“学步”和“寻路”这两个部分中“儿子”学步的过程以及寻路的情景都是细节描写,抒发了浓浓的父爱。在这一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勾划出与你学步时情景相似的句子。

师:将“你”改成“我”,以“小时候,我是这样学步的……”句式开头,自己读一读并进行交流,然后请同学们以朗读的语气表示真实的体验并配以完美的句子。

师:自己当时的心理感受如何?

生:自豪、兴奋、勇敢、新奇、坚持不懈……

师: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呢?请用体会到的语气读给同桌听听。

在诵读中感悟出细节描写的精妙,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道德观念,学生不但轻松地学习了这篇课文,而且让情感潜埋在心灵深处。

三、仿写细节,提高学生习作能力

细节描写蕴含了作者的经历和经验,透露了作者的喜怒哀乐,具有极大的感染力。教师要处理好文本细节,或聚焦,或放大,体会文字的精妙,进行拓展练笔,把仿写文本细节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途径。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作者周晔用大量的笔墨对伯父救助人力车夫时的动作进行了描写,“扶、蹲、半跪、夹、洗、敷”等词语,表现了鲁迅先生对人力车夫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用符号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然后组织学生上台表演“伯父救助车夫”这一细节,结合表演让学生对这些动词的运用谈谈自己的感受。

生甲:我觉得“半跪”用得很精彩。因为,鲁迅先生是著名的大学教授,而车夫是一个地位很低的人,鲁迅先生却半跪着为他治疗,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就像他的亲人一样关心他。

师:这个同学能够抓住人物的动作来体会人物的品质,这种学习方法很好,其他同字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说一说你读书后的体会。

生乙:我觉得“扶”这个词也用得好。车夫踩在碎玻璃上,玻璃片扎进脚底,非常疼,鲁迅先生想得很周到,把他扶上车子,让他舒眼点,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关心他人。

生丙:我从“洗”字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关心车夫,因为鲁迅先生怕他的脚感染,所以用硼酸水给他洗干净。

生丁:我从“敷”字也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很关心车夫。他是认真地将药敷上去,而不是胡乱抹上去的。

师:我觉得同学在学习中能从人物的动作去体会人物的品质,这很好。实际上鲁迅先生关心劳动人民的高尚品质就是从这些动词中体现出来的。同学们平时在作文时,不知道如何通过人物动作的具体描述来表现人物的品质,这个细节描写就是很好的例子。

学生纷纷拿起自己的笔,兴致勃勃地写起作文来。下课后,同学们都交出了让老师满意的作文。

学习细节和运用细节相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培养学生吸收文本营养,激发习作兴趣的素质,学生的习作水平会因此获得质的飞跃。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5

一、 创设情境,激活形象思维。

小学生形象思维,随意注意为主要形式。教师应应该针对这种特点,在课堂上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创设直观形象、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启发学生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

如阅读课文《迷人的张家界》所描绘的湖南张家界离我们比较远,加上文章的篇幅长,让学生自学,是无法感受张家界地貌奇特、风景迷人的。因此,教学前,我走商店,托朋友费尽心思找来了"张家界风光"的CD 片。(农村学校没有电脑室,没有多媒体教室)教学时,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VCD,以导游的角色带着学生随影像欣赏张家界风光;再让学生说说"喜欢张家界风景中的哪个景点?"第三环节才让学生打开课本,阅读课文。学生很快的顺利得完成了阅读提示中的问题;第四个环节是学生赏读,把喜欢的部分找出来有感情的阅读。在引导赏析图文之后,我又把发VCD像电影"蒙太奇"方式放映,请同学以导游身份向全班同学讲解"金鞭岩、金鞭溪"两处景点,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选一个喜欢的景点画一画,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在新奇、兴奋、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语言,陶冶情感,培养了形象思维。

二、 自主学习,启迪求异思维。

求异就是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探索多种答案,鼓励学生提出各人独特的见解,力求创新。"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在的大厦,而是促进他去做砌砖的工作,教他建筑。"(第斯多惠语)而"课堂教学应鼓励学生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自动地进行学习。"我想:新课堂的基本理念中指出的"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启迪求异思维的最好方法。

如〈挑山工》一文借事喻理,有不少看似平常的语句,却蕴含深刻的哲理,耐人寻味。本文教学重、难点就是帮助学生从朴实的语言中感悟生活哲理并从中感受精神的内涵的力量。教师在教学时如果急于求成,把教学参考书上的道理拱手相送;会滋生了学生学习的懒性,造成思维定势,不利于思维灵活发展。教师应该把时间、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悟一悟,再议一议。交流时,学生各抒已见。有的从挑山工所走的路线谈了自己学习的方法,有的从挑山工登山的姿势谈了坐姿对写字的影响;有的从挑山工朴实的话语中悟出做事的道理;有的从挑山工身上汲取了前进的动力,懂得如何做人……这样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小组的的讨论,在愉悦的情绪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 及时疏导、诱发创新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从问题的惊讶开始。"苏霍姆林斯也曾说:"真正的学校应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我想:课堂如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质疑。但小学生毕竟阅历有限,时常会有些迷惑不解。此时教师要是视若无睹,且美其名曰"自主探索",学生定会陷入迷惘,乃至失去信心。因此,教师需及时疏导,拨亮思维的"灯芯",让学生在"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恍然觉得"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把学生的思维顺势推向亢奋,唤起了学生对学习更大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比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在质疑问难环节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站在伯父家门口,看着他们,突然感到深深的寒意……手脚有些麻木了。"句话中的"突然"用错了,因为前文提到"有一天黄昏时候,呼呼的北风怒号着,天色十分阴暗",又不是此时突然起风了。我先鼓励肯定该生聪明,会动脑筋。(说真的,当时我真没想到一个农村五年级的孩子能提这样问题)继而想请别的同学帮助解决,但冷场了。我便组织小组讨论,提示联系上下文和生活体验来考虑,叽叽喳喳的五分钟探讨交流时间过去了,学生仍面露难色。此时,我点拨:"我"在看什么?看是怎么样?(专注、细致)你是怎么知道的?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手脚才会麻木?(站得久)这样,学生很快地领会到伯父救护车夫时那热情细致和对老百姓的深厚感情使"我"忘了寒冷。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由表及里地深入思考,不仅找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在体味语言文字中感受了鲁迅先生的人格力量,提高了语文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 参与评价、培养思维品质。

学生是学习任务的接受者,问题探索者,也是知识信息的反馈者,新一轮课程要求我们教师摒弃过去那种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的只是老师对学生终结性的评价,注重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方式。在多种不同的学习情景和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参与评价,把评价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使评价确实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例如学习《海上日出》一文,学生自由品读。"太阳像是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终于冲破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真是红得可爱。"学生有几种不同读法:有的把"负、纵、升、冲破、跳读得重些,说是能展现太阳上升的动态美;有的把"慢慢儿"读轻读慢,"一纵――一纵"读开读短促"最后"读慢拖长,以突上升的缓慢、吃力;有的把"使劲儿,终于、冲破"读重音,以赞美光明的势不可挡……这时,教师建议小组里每个同学自己试读试评,看看谁的方法好,结果学生认为几种读法都可以。

当小老师是学生最兴奋的事,利用这一特点,每次课堂听写,我都请同学上台自己念自己喜欢的词语给同学听写,并由他批改后督促同学纠正。当然其他的练习作业、考查形式也可以由学生来选择、设计、主持。

总之,让同学积极参与对自己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学习态度的评价,既能自我教育,又发展了思维品质。

五、 拓展延伸,提高思维素质。

课标指出:"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把课堂内外,学科之间创造性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自主地学习,带着更深,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去阅读去体验,从而提高思维素质。

新教材的编写有开放性和弹性。教师应有选择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后面的""选做题,"读读背背"的内容要求全班学生当场练习比赛谁记得快,背得好;再推荐《故乡》让学生课外去读一读,建议以小组为单位去搜集一些有关鲁迅的资料与同学交流。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6

1924年,因为长兄病逝,漂泊北京的文学青年韦素园、韦丛芜断了经济来源,只好在沙滩新开路租了一间小屋栖身,这就是鲁迅后来所见到的“一间破小屋子”,后来成了“未名社”编辑部。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熟人介绍,他们结识了鲁迅。

其时,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已经问世,鲁迅成了韦氏兄弟心中的偶像。当时,北京大学邀请鲁迅讲授中国小说史,因韦素园的赁屋就在北大对面,只要鲁迅前来讲课,他们便慕名前去旁听,下课后还围着先生求教。熟了之后,鲁迅下课后,也常到那间小屋坐坐,和几个安徽青年亲切交谈。当鲁迅听了韦素园讲述他的去苏联的学习经历和立志苏俄文学的翻译研究后,很是赞赏,对他们抱有很大的期望,视他们为可以信赖的青年朋友。

当时鲁迅正在编辑两种丛书,即《乌合丛书》和《未名丛书》,前者刊发创作之文,后者刊发翻译之文。但当年的读者对译著缺乏兴趣,故销路不佳,所以《未名丛书》是否编下去,鲁迅颇费踌躇。韦素园他们听后,表示他们愿意翻译外国文学特别是苏俄作品,竭尽全力支持域外文学的介绍传播。鲁迅听后甚感欣慰,便和北新书局李小峰商量,将《未名丛书》从北新书局划出,交给韦素园他们去办,并成立“未名杜”。

关于社名,鲁迅的解释是,不是“没有名目”,而是“还没有名目”,就像孩子“还未成丁”。1925年9月,文学社团“未名社”成立,成员是霍邱县叶集镇的四个文学青年:韦素园、韦丛芜兄弟和李霁野、台静农。丛刊首期推出的有鲁迅翻译的日本厨川白村的《出了象牙之塔》,次年又办了《莽原》半月刊,创刊号上刊出鲁迅著名的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关于“未名社”,鲁迅曾作这样的说明:“未名社的同人,实在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韦素园。”是的,韦素园是名副其实的“社长”、“寨主”,除了审稿、校对、发稿、通联工作外,他自己还要抽暇翻译写作,无论你什么时候走进这间小屋,总能见到他伏案工作的身影,那仿佛是一座固定的塑像。

此时,韦丛芜已升入燕京大学西语系攻读。受到鲁迅的鼓励,他在校园里创作了爱情长诗《君山》,鲁迅读后十分赞赏,特地请画家林风眠为此书设计封面,又请版画家司徒乔作插图10幅。如此器重,足见鲁迅对青年作者的关心爱护。接着,韦丛芜又创作了小说《校长》,此文也是由鲁迅推荐给郑振铎,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

1926年3月1 8 日,北京各大中学学生汇集天安门广场请愿,要求段祺瑞执政府拒绝各帝国列强向北洋政府提出的限冯玉祥的国民军在48小时撤出北京的通牒。作为燕京大学的学生,韦丛芜也加入到请愿的队伍中。不料段政府竟下令弹压,出动大批军警,学生们手无寸铁,乱作一团,伤者无数,血染衣襟。韦丛芜亦挨了棒击,血污染身,挣扎着逃回寓所。这便是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

鲁迅听了韦丛芜的讲述,愤然表示:“我们绝不能沉默。”遵照鲁迅的指示,韦丛芜写了《我踟躇 踟躇 有如幽灵》一诗:“阴风惨惨地吹/细雨纷纷地落/这屠杀后的古都/埋葬在死的恐怖/繁华的哈德门大街/此刻已无车马奔腾/我,血衣依旧在身。”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学习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提问是否有效,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优劣与成败,因此,提问必须讲究策略。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在万全区第二小学教学中积累的经验,谈几点提问的策略艺术。

一、精心选择问点

1.问点要立足于突破难点

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有效突破难点。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中的“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和“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这两句话,其中的“碰壁”“四周黑洞洞”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可这样设问:“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作者真的“悟”了吗?鲁迅的鼻子真的是给墙壁碰扁的吗?这里的“四周黑洞洞”和“碰壁”分别蕴含着什么意思?以上提问由浅入深引导学生联系课文深入思考,从而懂得“四周黑洞洞”是比喻当时的社会一片黑暗,看不到一点儿光明,人民失去自由;“碰壁”指的是与反动势力作斗争时受到的挫折与迫害,这样的提问就可以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2.问点要有思维价值

如果所设计的问题过于简单,仅停留在简单的是非选择上,学生的思维能力便难以得到提高。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思维价值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例如教学《凡卡》一文时,围绕凡卡的信爷爷能否收到这个中心,我们可以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为什么?联系爷爷的处境想一想,即使爷爷收到凡卡的信,能不能改变凡卡的处境?为什么?这又说明了什么?这样的问题显然具有较大的思维价值,它们能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3.问点要灵活应变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要灵活应变。如在教学《穷人》第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从桑娜家的“温暖而舒适”中理解桑娜的勤劳能干,我们可以问学生:“桑娜家‘温暖而舒适’说明什么呢?”结果有的学生认为说明桑娜家富有。显然,学生的回答偏离了思维目标,此时,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作了及时的调控:“桑娜家真的富有吗?看看她家到底怎么‘温暖而舒适’?”这就把学生思考的焦点引到了对“温暖而舒适”的正确理解和原因的探究上,从而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提高提问艺术

1.变直为曲

我们知道,直接发问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欲望,我们可以采用“问在此而意在彼”的曲问形式,这样可以提高答问的效果。比如在教《清平乐村居》时,针对“最喜小儿无赖”一句,若直问“无赖”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必定索然无味,不如变直为曲,绕道迂回,可问:“小儿子是个‘无赖’,怎么还会讨人喜欢呢?”问在此而意在彼,则可以增加思维含量,使提问别具一格,新颖有趣,富有启发性。通过讨论,学生便理解了在这里“无赖”不是指“游手好闲,品德不好”,而是“顽皮”的意思。

2.寓庄于谐

不难发现,课堂中采用诙谐、有趣的提问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有这么一句话:“走到离伯父家门口不远的地方,看见一个拉黄包车的坐在地上,车子扔在一边。”教师问这句话中的“”一词是什么意思,当学生把“”一词理解为“声音很微弱地说话”时,教师追问:“你们小声说话能叫吗?”学生在笑声中恍然大悟,“迷途知返”,找到了正确的答案。

再如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们可以抓住课文第三自然段中盲姑娘说的一句话“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问学生:“盲姑娘真的是‘随便说说’吗?既然盲姑娘的话不是‘随便说说’的,而是发自内心的,那么她为什么要说自己是‘随便说说’?”这一提问,意在揭示矛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当问题解决后,一位既酷爱音乐,又善解人意的盲姑娘的形象便浮现在他们的面前。

三、把握提问时机

教学实践表明,问法是否艺术,只要体现在每个问题的提出都处于最恰当的时机。例如,《詹天佑》一文,开篇就写“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让学生理解“杰出”一词后,就让学生说说詹天佑是一位什么样的人,答案虽然正确,但认识还不深刻。因为此时学生对詹天佑的“杰出”还只能从字面上讲出他“才华出众”。如果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说说詹天佑是什么样的人,效果就大不相同。因为这时学生已经对詹天佑在修筑京张铁路过程中如何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有了感性的认识,此时,他们对詹天佑评价的条件方才成熟。

四、优化提问方式

1.引发性提问

引发性提问,可以引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为教学作好心理上的铺垫。如教《石头书》时,可先板书一个“书”字,然后问学生:“你平时见过用哪些材料做成的书?”接着在“书”前面加上“石头”两个字,问学生:“你可见过‘石头书’吗?由课文题目你想到了哪些问题?”这一问,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被打开了:“石头怎么可以做成书呢?”“石头书和我们平时看的书一样吗?”“石头书上会有哪些内容呢?”……这就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阅读课文。

2.发散性提问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8

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在课前备课时,我觉得这句话如果让学生单从表面理解,一定会“离题万里”,故在教案设计时特别作个批注。果不其然,当学生读到“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这一句时,有个学生举手问:“老师,‘碰壁’是什么意思?”我没急着回答,而是笑着对大家说:“问得好,‘碰壁’是什么意思呢?我想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这一问,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掀起了议论热潮:

生:我从字典中了解到:“碰壁”比喻遇到严重阻碍或受到拒绝,事情行不通或办不成。

师:鲁迅为什么“碰壁”?

生:因为鲁迅喜欢看书写文章,眼睛近视了,所以碰壁。

生:因为鲁迅年纪大了,周围一片漆黑,眼睛看不清,所以碰壁。

生:因为那个时候,晚上没有路灯,不像现在的晚上灯火辉煌。

……

看着同学们七嘴八舌的争论。我适时地出示课件,用课件展示鲁迅先生的生活环境——鲁迅生活在战乱年代,他所写的文章大多是揭露反动统治者的丑陋面目,号召民众奋起战争。他的笔就像锋利的匕首,深深刺入敌人的心脏。反动派非常惧怕他,限制他发表文章,还处处迫害追杀他。在这种形式下,鲁迅先生巧妙地和敌人展开斗争。他的文章,尤其是写的杂文,像一把把锋利的刀直插敌人的心脏……学生联系这个资料,反复诵读句子,茅塞顿开:

生:因为反动派想要抓捕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所以“碰壁”。

生:因为旧中国的政治腐败,“四周黑洞洞”的就是指当时的社会黑暗,鲁迅先生办事不容易,生命有危险,所以叫“碰壁”。

师:是啊,这句话是鲁迅先生十分风趣的说法──“四周围黑洞洞的”指旧社会的黑暗,“碰壁”指革命者受到敌人的迫害和追杀。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鲁迅明明知道自己时时都会遭到迫害,却还这样说,反映了鲁迅先生……

生:非常幽默。

生:用乐观的态度同黑暗势力作斗争。

师:真是纸上得来真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看来大家对这句话的理解非常到位,(我又顺势引导)那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有没有“碰壁”的故事?

学生畅所欲言,思维的闸门一下开了。举出了生活中各种“碰壁”的事例:如找工作的时候有碰壁的时候;追求自己的梦想,不能实现有时碰壁;有时写作文觉得自己写得很完美,但不被选用,觉得是碰壁了等等……

评析与反思

语文教学一方面要舍得让学生去读书、去思考、去动笔、去实践;另一方面应跳出传统的语文教学框架的束缚,组织学生主动感悟、大胆质疑、自主发现、主动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以前在推敲关键词语或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教学中,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把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直接提出,然后按照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让学生去套。含义深刻的句子我就把意思抄写在黑板报上,形成统一答案让学生抄写后背下来。表面上学生好象整体掌握了,但在实际操作或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推敲重点词的能力和感悟句子意思的能力显得很薄弱,思维能力空间窄小。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范读;齐读;引读;分角色朗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7-0206-02

朗读形式是纷繁多样的,究竟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朗读合适,就要依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总之,我们的语文课堂得让“读”占鳌头,灵活运用各种朗读形式,读出意境,读出气势,读出语文课堂的“”。

一、巧用范读入佳境

由于小学生的“向师性”强,又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因此在朗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是常用的、不可缺少的方法,是朗读教学中任何指导方法都无法取代的。范读指导就是由教师进行绘声绘色、入情入境的示范朗读,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读,即“教读”,让学生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一般在教师范读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必要的、恰当的朗读指导,可以是朗读技巧方面的,可以是内容理解方面的,也可以是感情体会方面的等等。范读指导法多用于低年级,也可用于中高年级中那些有一定难度的、仅凭学生自己练读无法读好的内容。一般来说范读的文字宜少而精,要真正起到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产生朗读的欲望、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的作用。如在第十一册《有的人》诗歌教学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对比朗读”来体会“为人民而活”和“与人民为敌”这两种人的截然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进一步理解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时也曾用到过这种“对比朗读”,但是学生读起来却是一样的语速,一样的语调,根本就起不到“对比”的作用。假如这时候,教师能自己起来这样范读课文,效果可能会大不一样。读到表现“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诗句时,语调要由高而低,也就是读出“抑扬顿挫”中的“抑”,读出“鄙视”、“轻蔑”的语气,语速稍快。当读到表现“为人民而活”的人的诗句时,语调要由低而高,即读出“上扬”的语调,读出“敬仰”的语气,语速稍慢。老师在第一小节诗句教学时,若能进行这样的范读指导,再让学生“对比朗读”,一定能加深对“两种人”的对比感受,进而激发对鲁迅先生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的热情赞颂。

二、慎用齐读造“气势”

齐读,一般情况下,就是要整齐地读,所以,在齐读时,我们全班同学速度要整齐,声音大小要适宜,声调高低要相似,停顿、感情也要做到统一。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之妙用,但也是“滥竿充数”和产生唱读的温床。它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流利朗读的基础上,才能读得有力、有精神。就一堂课来说,“齐读”一般适用于中心句、中心段等意思比较统一的小部分朗读。有位老师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一课开课时,先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能表现鲁迅学生高尚品质的中心句,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但是朗读起来却是淡而无味。他没有作点评,可在最后再次让全班齐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为别人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这一中心句时,效果就大不相同了。这时候的学生对鲁迅先生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了,朗读起来自然情绪饱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无论是朗读的节奏、语速、语调,还是情感抒发,都是恰如其分的。

三、活用引读创高潮

“引读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文章的写作特点,运用多种引读的方式点拨并引导学生诵读的一种教学方法。引读法一般有提问式、提示式、添词式、插叙式等几种方式。教学时,可以把几种方式结合起来运用,不同学段的课文,其“引读”的方式可以有所侧重。低年级的课文朗读教学中,比较适用于“提问式”引读法,就是在进行语文朗读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问题,学生利用读课文中相关句子的方法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老师一边提问,一边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不同体裁和题材的课文,其“引读”的方式也可以有所侧重。如《草原》、《桂林山水》等抒情性的记叙文,可侧重运用提示式引读法;《少年闰土》、《飞夺泸定桥》等记人记事的记叙文,可侧重运用提问式引读法;诗歌,特别是古诗,可侧重运用插叙式引读法;有的课文,对逻辑联系较明显而又没有直接用上关联词语的段落,如《给颜黎民的信》第二自然段,可侧重运用添词式引读法。因文侧重,结合运用,使“引读法”的教学效果更好。

四、多用分角色朗读出“笑”意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分角色朗读,是一种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感受作者之情的有效的途径和形式。这种朗读形式最能体现学生的个性,每每进行这样的训练,课堂气氛便异常活跃,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就连性格内向、平时寡言少语的同学也不甘示弱。学生进入了角色,用角色去感受课文,感受生活,感受人生,那么,课文的情感内容也就落到了实处。因此阅读教学时,应多用这种分角色朗读。

在小学阶段,所选编的课文多为叙事性文章,内含很多的人物对话,尤其是低年级的童话故事更多。像这样的课文都适合让学生用“分角色朗读”来体会不同的人物内心和思想感情。如第三册《酸的和甜的》这篇寓言故事的教学,就非常适合于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来体会出狐狸的狡猾,小松鼠和小兔子的老实、轻信,小猴子的聪明与大胆尝试。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设计篇10

关键词 理解类 课后习题 策略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理解”类课后习题呢?我认为应根据“理解”的对象来灵活处理。关于“理解”类习题,人教版教材设置的理解的对象分为理解字词、语句、段落篇章三种。下面我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谈谈落实措施。

1理解字词类练习题

(1)联系全文进行理解。如五年级上册第6课《梅花魂》一文课后第2题: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和同学讨论。如“梅花魂”的“魂”是什么意思?关于“魂”字的理解,我认为“魂”是本文的题眼,是中心,是难点,要学懂了全文才能完全弄明白。所以,在第一课时我给学生留了问题:课文以“梅花魂”为题目,那梅花的“魂”到底是什么呢?仔细学习课文,学完课文后总结、汇报。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得非常投入。第二课时结束后,学生汇报:梅花的“魂”是“天气愈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2)对比、辨析词语帮助理解。如四年级下册第9课《自然之道》课后第3题:我能说出用上带点词语好在哪里,并把这几个句子抄下来。“向导极不情愿地抱起那只小龟,朝大海走去。那只嘲鸫眼见到手的美食丢掉,只好颓丧地飞走了。”关于带点词语的理解,我的做法是把这个句子和去掉带点词语后的句子出示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对比加上这些词有什么好处;另一种做法是把“极不情愿”换成“不情愿”,把“颓丧”换在“沮丧”,让学生辨析两个词的不同之处,进而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性,为自己在习作中准确用词打好基础。

2理解语句类练习题

(1)以习题为理解全文的切入点,找出课文中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独立思考、交流汇报来帮助理解。如五年级上册第1课《窃读记》第3题:“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课文中有一些语句描写了“我”的这种心理活动,找出来多读几遍,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我把这个题出示在屏幕上,让学生从“快乐”“惧怕”两词入手,找出课文中的相关语句,做好读书批注,说出自己的读书心得,通过大家积极反馈读书体会,分享众人的读书成果,形成共识,理解作者“读到书而快乐”和“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窃读而惧怕”的矛盾心理。通过这个比较长的过程,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相当到位。这个习题就完成得很好了。

(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句子。如五年级上册第13课《钓鱼的启示》课后第3题:课文中有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如,“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请把这样的句子找出来,并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含义很深刻,五年级学生理解起来的确不易,我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句话帮助理解,学生由这句话想到了很多,理解深刻了很多,说出的感想也较之前提升不少;可有的学生的理解还是很肤浅,我让学生联系生活中某些人因为无法拒绝诱惑而走上“违背原则”的道路,严重的可能犯罪的事实,这样一来,学生想的、说的范围更加广泛,理解愈加到位,并形成一种认识,将对他们的人生观的确立也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3理解段落、篇章类练习题

(1)观察、总结法。如五年级下册《晏子使楚》第11课课后第4题: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有什么联系?课标第三学段明确要求: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对于这个练习,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观察文章的结构,想想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用之前学过方法加以概括和总结。很明显,只要学生细致观察,就一定能发现这篇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开头写了事情的起因,中间写了事情的经过,结尾写了事情的结果。如此一来,学生也理解了文章的表达方式。并在今后学习中如果遇到相同体裁的文章能准确辨识、理解。

(2)概括、提炼法。如六年级上册第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课后第2题:说说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联系,试着给每一部分加个小标题。在落实这道练习题时,我先让学生概括各部分的意思,观察、发现第一部分和其他部分的内在关系,即第一部分写得是“悼念伯父”,接下来的几个部分讲了伯父和“我”及认识的、不认识的人的一些事情,学生就能明白第一部分讲得是“伯父得到很多人的爱戴”这一事实,后面的部分写了“伯父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是按“先果后因”的顺序写的。

总之,以上几种方法是笔者在教学“理解”类课后习题过程中常用的一些策略,这些策略有时也可以相互融合、渗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