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阅读答案十篇

时间:2023-03-20 17:24:10

背影阅读答案

背影阅读答案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阅读;阅读理解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是诸多初中生难以取得高分成绩的题目,语文阅读理解题不仅需要初中生对材料有很好的理解与领悟,还需要一定的解题技巧,帮助初中生快速、准确解答阅读理解题。笔者从阅读题目,先看要求、阅读材料,把握中心、阅读词句,推敲答案三方面探讨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解题技巧。

1.阅读题目,先看要求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解答的第一步就是审题要明,阅读题目,先看要求,精准审题,把握解题窍门、答题要领。在阅读题目的时候,要仔细分析题目,分析题目要求,把握题目关键信息。阅读理解题目时,从总体把握阅读题目要求,知道阅读题目及其要求,然后带着阅读问题和要求进行阅读,有效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提高阅读题目解答准确度,收获阅读解题事半功倍的效果。初中生在阅读题目的时候,要牢牢把握题目关键字眼,带有目的性的搜索信息,尽可能的和阅读材料嫁接关系,带着要求和问题阅读,在阅读中寻找答案,提高答题准确度,同时避免漏题现象。

如,在阅读《背影》时,笔者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练习1-5题,看清楚阅读题目,通过审题,把握答题要求。(1)文中的“我”已经20多岁,北京来往已经2-3次,但是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行为是否赞成? 为什么?(2)“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3)“这时我看见她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和“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请你说说两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4)文中描写父亲的外貌“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我”带的是父亲为“我”所订做的“皮大衣”,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文中写到了“我”的三次流泪,其实三次流泪的含义不同,请仿照1、3处的批注,在2处也加恰当的批注。初中生通过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在把握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开始阅读。

2.阅读材料,把握中心

在把握阅读要求基础上,阅读材料,全文阅读,把握文章中心和主旨,在阅读过程中,尝试寻找题目答案。笔者建议学生综合应用“顺读法”与“倒读法”,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主旨,把握阅读材料中心,带着阅读要求和问题阅读,更容易集中阅读注意力,把握阅读材料中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在阅读材料的时候,要从整体内容进行理解,不断概括和总结材料中心思想,分析材料中每一段落和每一句话,归纳总结材料大意,分析理解材料主旨、内涵、中心,理清材料思路,提炼材料主旨,阐明材料中心。因此,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第二步就是要阅读材料,把握中心,为材料标段,归纳材料大意,梳理材料中心思想。

如,在阅读《背影》时,学生先行浏览阅读材料,看到材料包括9段落内容,节选自朱自清《背影》。这一选文是初中语文的常考篇目,表达了父母对子女倾注的心血,可怜天下父母心,也流露作者对父母的感恩之情。通过阅读选文,让每一位同学都学会感恩。

3.阅读词句,推敲答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题具有一定的发散性与开放性,初中生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要牢牢把握文章主旨和中心,围绕文章中心思想,结合理解题设置要求,嫁接阅读材料与理解题,解题时与材料主旨内容挂钩,与材料中心思想联系。但是,有的初中生在解题时,无从下手,胡乱选择一番,是阅读理解解题的大忌。还有的初中生在解题时,因语文组织不规范,答题不认真,难以用简介的语言表达意思,导致语文阅读理解失分。初中生在解题时,要在把握阅读材料中心基础上,提炼阅读材料中的关键词句,推敲组织答案,找到符合题目要求的词句,组织语言,回答问题。

背影阅读答案篇2

一、当前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词汇量少,语法基础薄弱

总体来说,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词汇、语法知识普遍较差,他们在以前的学习当中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普遍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影响阅读的重要因素就是词汇和语法,词汇量少,语法基础薄弱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阅读的速度和质量。

(二)文化背景知识薄弱

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对于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不多。而语言和文化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语言是文化的基石和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因此,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密不可分,在外语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了解此种语言根植的文化,否则学生在理解英语文章时就会出现障碍,有时甚至会造成误解现象。

(三)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

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有出声阅读、逐字阅读、心读和复视等,而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会影响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渐克服掉这些不良的阅读习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扩大词汇量,掌握语法知识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词汇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发挥。因此,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通过让学生掌握构词法规律,例如:派生法,转化法,合成法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还可以让学生运用联想记忆的方法来记忆单词,例如:近义词联想法、对比词联想法、多义词联想法和分类联想法。

高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差的主要原因,一个是词汇量匮乏,另一个就是语法知识欠缺。语法知识欠缺具体表现在学生对一些重要的语法结构没掌握或掌握的很少,例如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的用法等,这就导致学生对长难句的理解上存在困难,很难将长难句的意思准确地翻译出来。因此,教师要将阅读教学与语法结构教学结合起来,将语法结构教学融入到阅读教学当中,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理解文章的前提下,通过一定的上下文来分析、掌握语法结构。

(二)引导学生学习跨文化知识

众所周知,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仅要学习语法和单词,还要学习语言的文化层面。这就要求教师在 课堂教学中既要善于挖掘教材里的文化知识,又要补充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个人价值观、思维方式、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典故、餐桌礼仪等,这然既可以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有助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及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经过大量的阅读练习方能养成。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提高阅读效率。例如:教师可以培养学生按意群阅读的习惯。意群指的是意义紧密相关的一组词。高效的读者在阅读时是按意群来阅读的,而不是逐字来阅读的。按意群阅读既可以提高阅读速度,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

1、略读(skimming),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换句话说,略读要求读者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略读具有以下几个特点:A.以极快的速度阅读文章,寻找字面上或事实上的主要信息和少量的阐述信息;B.可以跳过某个部分或某些部分不读;C.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和需要,不断灵活地调整阅读速度。

2、查读(scanning),也称为扫描式阅读,是指用较短的时间快速扫视文章,查找具体信息或相关事实与细节的阅读技巧。查读有一定的目的性,是带着问题寻找答案的阅读方法。在运用查读方法时,我们首先要了解需要回答何种问题。我们可先在问题中找出二至三个关键词语,用作答案的指示牌。然后到文章中迅速扫描,以确定答案可能所在的区域,最后将文章中与之匹配的部分标出,确定正确答案。

背影阅读答案篇3

关键词:英语 阅读 教学 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论及“课程目标”时强调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并规定了普通高中英语毕业生必须达到的七级“读”的技能目标。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培养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表明了阅读教学不仅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那么,如何突破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呢?根据英语阅读理论的昭示和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只有在高中阅读教学中通过实施“夯实语言基础、传授阅读技巧、点拨阅读方法、铺垫文化背景”阅读教学四大策略,才能打破阅读教学这一瓶颈,才能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有效阅读,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目标。

一、夯实语言基础,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鲁姆哈特(David. Rumelhart)提出相互作用模式理论,他认为读者的阅读能力取决于三种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由此可知,语言知识服务于阅读活动,语言知识基础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阅读效率。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通过三种途径来夯实学生阅读理解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基础,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是扩充词汇量。词汇能力在基础阶段最为重要,它是阅读训练的前提条件,同时阅读又是提高词汇能力、扩充词汇量最有效的途径。因而,根据笔者的教学体验,一方面要搞好课本词汇教学,通过“读音、写形、记义、造句”等传统词汇教学方式,熟化课本词汇,把它们变成积极词汇,纳入学生自己的知识图式,做到记得牢、写得对、用得上;另一方面,鉴于阅读材料中难免遇到生词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也非常重要,教会学生利用构词法、上下文语境、语法知识、同义、反义线索、常识和经验、因果关系、文中的举例、直接或间接定义等来猜测词义的方法,以获得不熟悉单词词义的能力。如postscript,前缀post-的意义是after,其词义就是“后记、附言”;再如volcanologist is someone who studies volcanoes.由定义可知,volcanologist 就是“研究火山的人”的意思。二是分析句子结构。笔者有意识地对阅读教材中的复杂句子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化复合句为简单句或把多重从句从复杂句中剥离出来的方法,让学生正确理解句子的意义。如在教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七Unit 2 Robots READING TASK时,笔者引导学生把文章中的多重复合句The goal is for the computer to use the data it receives to determine not only whether an object is just a piece of metal or a mine but also what type of mine it is分解成定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并列句。三是识别主题句。要正确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或文段大意就得学会识别文章的立论句、主题句和结论句等。笔者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注重使学生掌握“立论句通常在文章第一段,结论句通常在最后一段,主题句通常在段落前一两句”的一般规律,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义,全面获取正确信息。

二、传授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英国语言学家 John Munby 将阅读技巧分解成略读、扫读、揣摩寓意和排序等多项阅读技巧。在高中阅读教学实际中,笔者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其中的三种基本阅读技巧,逐步使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是略读 。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4时,指导学生通过运用略读在每段划出关键的词和句来归纳文章主旨大意或段落大意,如通过划出“Big Bang,form,combine,matter”等关键词,学生就归纳出第一段的main idea为:The “Big Bang”created the universe so long ago. 二是扫读。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以捕捉细节为目标,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扫读,快速寻找理解所需的具体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并利用过渡词、转折词等,抓住文章脉络。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六Unit 5时,要求学生回答where is Mount Kilauea?过程中,笔者指导学生使用扫读技能从课文中很快地找到in Hawaii的文字信息。三是跳读。笔者让学生运用跳读,暂时把具体事实细节放在一边,把主要精力放在找出主题句、捕捉中心、快速领会、概括文章大意上,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尽快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信息。

三、点拨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材料是无限的,但是阅读技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技能解决“无限”问题,毫无疑问,就是要教学生“会学”“怎样学”,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点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切忌逐词逐句式阅读。教学中,笔者时常发现学生阅读时,用手指点,逐词逐句,唯恐遗漏,阅读速度慢,阅读效果差。笔者告知学生高效率的阅读者一眼能看四五个词的意群或句子,要求学生以意群为最小单位进行阅读,增强篇章内容的预期和理解,不断提高阅读效率。二是培养默读习惯,切忌出声读。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默读速度是声读速度的两倍,但在实际阅读中,有的学生习惯出声阅读,有的学生喜欢自言自语地读。笔者告知学生“声读”不仅影响了阅读速度,更不利于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信息,并在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直接获得信息,严格培养学生无声直接理解书面意义的默读习惯,课堂上专门留出时间让学生安安静静地阅读,集中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三是带着问题读文章,切忌漫无目的。课堂学习中的阅读是为获取有用信息而进行的思维活动。因此,笔者告知学生要带着问题阅读,并通过优化阅读教学流程来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将原来的“读全文、阅读题干和待选答案、再读文章并从中找答案、选择正确答案”阅读教学流程转变为“阅读题干和待选答案、读文章并从中找答案、选择正确答案”。这一做法赢得了时间优势,为阅读文章过程中进行重点寻读创造了条件,从而能迅速而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

四、铺垫文化背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具备的外部世界知识,它影响着阅读理解的准确性。背景知识对理解的影响力大于语言知识。心理学家哈德逊(Hudson,1982)用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研究阅读中文化背景知识与外语教学的关系,认为外国文化背景知识是内容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阅读教学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阅读技巧的传授与方法的点拨,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对照分析,大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和语法、懂得阅读技巧,但仍旧无法理解情景对话和某些英语句子的真实含义”的问题。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对学生阅读中可能需要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为提高英语阅读理解正确率作铺垫。一是给学生介绍中西思维的差异,把握各自的思维特点,进行得体交际。如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价值和爱好,注重实证经验和逻辑推理,而我国注重集体价值取向和团体利益,注重先验和内省,由此导致在打招呼、对待隐私、称赞答谢等方面的差异。二是给学生多介绍英语国家的重要节假日,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1 Festivals around world时,笔者给学生介绍了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情人节、愚人节、独立日等英语国家的重要节假日,激发了兴趣,加深了理解,增强了跨文化意识,有助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三是给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4 Mandela 时,给学生简要介绍Nelson Mandela的生平;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 1 Women of achievement时,给学生较为详尽地介绍Elizabeth Fry,Jody Williams,Madame Curie,Martin Luther King等。同时,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阶段,如The Civil War, Nazi Germany, the Middle Ages, The Renaissance等。通过介绍,学生更多了解并不同历史时期英语国家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深了对相关阅读内容文化背景的理解,从而提高了阅读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只有采取夯实语言基础、传授阅读技巧、点拨阅读方法、铺垫文化背景等四大阅读教学策略,才能实现高中英语的有效阅读。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彭支乔. 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5).

背影阅读答案篇4

【关键词】英语四级;快速阅读;策略

一、阅读的概念及主要理论

阅读是指读者翻译书面符号,然后经过读者的重构,理解转化为读者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许久以来,中外很多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提出了很多关于阅读的理论。他们认为阅读时一个心理语言学的猜谜游戏。语篇传达的意思不仅来自于书面的语言符号,还来自于思维与语言的共同作用。读者阅读时不能只是读每一个单独的词,而是应从语料中挑选最少最有效的线索,然后读者自己做出推测并得出结论。还有的语言学家认为阅读是利用读者自己的知识和语篇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积极思维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积极的吸收文字材料并做出思考及反馈,而不是我们传统认为的被动的了解语篇的字面意思。

心理学家巴特利特认为图式是对过去的反应或经验的积极的组合,于是他提出了图式理论,用以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图式理论强调知识性和内容性两大基本属性。从心理学上讲,图式就是背景知识,指一个人的语言知识及世界知识的总和。图式理论认为对语篇的理解是一个输入信息和读者自己的原有知识产生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从而达到掌握和理解新知识的目的。这种利用读者已有知识来重构语篇的学说被称为图式理论。

图式理论对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对于阅读的积极性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理解和接受阅读材料。它能帮助大学英语教师从语篇整体的角度来指导学生阅读,从而摆脱了过去传统的从讲解词,句,段落的方式来理解语篇的教学方法。重视语篇整体知识的了解对于解答大学英语四级的快速阅读题型尤为重要。因为快速阅读题型语篇量大,文章比较长,而且题目量大。在指导快速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出文章的语篇标志,段落中心句和关键词,分析文章的层次结构

二、快速阅读解题策略及技巧

1、教师转变传统阅读教学方法和角色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新的词汇,逐词,逐句向学生解释,然后还要引导学生寻找题目的正确答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处于被动地位。他们被动的接受老师的讲解,被动的接受题目的答案。他们没有机会以自己的思维去积极地思考。快速阅读这种新题型文章长,题量大,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适应讲解着这种题型。所以教师应转变教学方法和角色。在快速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大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鼓励学生运用图式理论阅读,即要求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原有的背景知识积极主动地理解阅读的材料,从而快速做出正确的回答。在这种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

2、学生要扩展背景知识,扩大词汇量扣阅读量

快速阅读题型中,文章长而且阅读时间十分有限,所以如果学生有这方面的背景知识,将大大的提高学生阅读的效率和增加对文章内容理解的准确度。所以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尽可能的多接触个方面的尝试和知识,从而扩展背景知识。

同时,对词汇的掌握是阅读的基础,词汇量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学生要有意的扩展自己的词汇量。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要注意积累新接触的单词。还要学会利用构词法来扩展词汇量,利用近义词,反义词,衍生词来扩展词汇量。强化阅读,扩大阅读量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掌握快速阅读的解题技巧

1、认真阅读文章标题

快速阅读的文章和传统的阅读理解的文章不一样,它们都有标题和小标题。这些标题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标题能向读者传达许多有用的信息。通过阅读文章的标题和小标题,读者能了解文章的主体意思,还能了解作者的立场,态度和意思,从而为后面的答题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在认真阅读文章标题以后,学生还要阅读文章的第一段。因为快速阅读的文章脉络都比较清晰,所以第一段是全文的总起段。中心句和中心意思一般都在第一段。学生通过阅读第一段,可以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和作者的意图。

2、快速浏览题目,找出关键词

在阅读好标题和首段后,学生应该立即浏览文章后的十道题目。学生要学会从这十道题目的题干中找出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将是找到答案的线索。如果题干中有人名,地名,年份以及其他专有名词,那么这些词是关键词。如果没有,那么学生应仔细观察句中比较特殊的动词,形容词,这些词可能就是关键词。找关键词这一步骤是解题的关键,学生平时应多练习找关键词,做到熟能生巧。

背影阅读答案篇5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能力培养;语文阅读

一、创置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趣味

最好的老师是兴趣,阅读课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兴趣,那么学生必将会以极大的热情去阅读,自觉地成为课堂中的主导。可是如何才能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积极主动地去展开阅读呢?我想首先就必须有一个好的情境导入,这样才能让学生以积极的思路和真挚的感情,加深对课文的深切体会,得到情感上的启示,理解课文中的思想。

教师在讲授课文前需仔细地为课文设置一个优美的导语,以此来创立一种情境,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带着兴趣展开阅读。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方法或手段来作为补充,如多媒体、图片、形体语言等,将这些方法或手段融入情境中,必能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愚公移山》时,我就先让学生观赏愚公移山的图片,同时打开电脑放出愚公移山的歌声,这样在学生的脑海中就会涌现出愚公一往无前的开拓者形象,随后再引导学生走入课本,我再加以点拨,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一下就提高了很多,最终教学课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在课程改革新时期,我们语文课本中的很多文章都体现出了真善美,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环。教师在备课时,应通过设置一个好的情境,继而挖掘出课本中的美,以此与学生产生心与心的交流。如,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我首先设置了这样的一个环节,请学生讲出自己心目中的父亲形象,随后我再提出,朱自清先生心中也有个父亲的形象,我们一起来通过《背影》这一课,来走入先生的内心,去了解他心中的父爱,这样我们就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感受到了一个朴实无华的父爱。再如,在讲解《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一课时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生来平等,大家的不同只体现在了境遇差异的不同,一个幸福中的人应当安慰照顾无助的人,而不能嘲笑……阅读课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用心去理解,才能让他们感受到书本中的情感。

二、激发创造性思维,增加阅读能力培养

过去的语文阅读课本中,教师最终的落脚点放在了对结果、标准答案的记忆背诵上,这就完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即便背会了答案,但是否能使学生理解课文呢,更不要说阅读能力的培养了,到头来只会本末倒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能提出对课文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解决疑难问题。”这说明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应是对课本的深切理解和把握,实现自主式学习。

在教学阅读课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看法,如,在讲解《皇帝的新装》时,我引导学生阅读并不断设置问题,如皇帝为什么要穿漂亮的衣服?两个骗子又如何取得皇帝的信任等?我并不急于公布答案,而是让学生进行了充足的思考后,启发学生得出了问题的答案,并进一步看到了皇帝的昏晕和荒唐可笑。只有把问题留给学生,通过一定的启发引导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体会优美的语言,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阅读不仅可以提升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锻炼人的思维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实现往往是建立在对课本中语言的体会上,因此我们的着重点应当放在对语言的理解之上。教师在教学阅读课时除了需强调人文性的同时,也需更多地帮助学生体味课本语言的优美。如,在讲解《春》这一课时,教师需在带领学生认真感受“春”的几种情景后,才能更好地体味到作者对春的赞美,进而让学生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背影阅读答案篇6

关键词:图式理论;kwl 策略;大学泰语;阅读教学

一、引言

随着中泰两国各领域合作的密切加强,社会上也加大了对泰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在这种情况下,各所高校都相继开设了泰语教学课程。而在泰语教学中,阅读又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效率的泰语阅读不仅能够有利于学习与教学效果的提升,而且还能够对泰国的人文历史、经济贸易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加强理解。不过,笔者通过对当前大理大学泰语专业阅读教学的现状进行调研后发现,其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一系列明显的问题。因此,在现代大学泰语阅读课上,老师们应吸取教训,转变传统的授课观念,积极改变自己在阅读课中的角色,继而促进大学泰语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

二、当前大学泰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及现状

1.提高泰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泰语阅读是获取相关泰国信息的重要手段,也是泰语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在泰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积累词汇和扩大词汇量的有效途径,是泰语听、说、写、译能力培养必不可缺的重要过程,是培养学生泰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课程,然而,泰语和英语有所不同,英语是在初高中甚至小学就开始接触,有较长的时间学习和巩固,而泰语是在大学时才开始接触,属于泰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对于泰语初学者而言,要想做到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就必须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传统泰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本文主要基于大理大学泰语专业《泰语阅读》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其采用的传统泰语阅读教学主要存在教学模式问题、词汇问题、理解问题以及阅读速度问题等:

(1)以教师为中心的落后教学模式,互动少。传统泰语阅读教学多数以典型的“自下而上”模式进行课堂教学,这种模式认为阅读过程应从最小的语言单位入手,如词汇,句子结构,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单词辨识到短语句子理解,乃至最后对阅读内容的判断。而且整个泛读课堂教学泛滥着教师的独裁,没有讨论,很少的信息反馈和师生互动,学生对课文印象不深刻。

(2)词汇问题。泰语阅读中涉及大量词汇,词汇构成了句子与文章,因此,词汇的积累是阅读的保障与基础,词汇的积累要包括拼写、意义、读音与用法,但在高校,学生对泰语的学习处于初级阶段,未曾对其有所了解与掌握,因此作为初学者,学生的词汇基础较弱,词汇量有限,从而不能顺利地开展泰语阅读教学,同时也影响着学生阅读的效果。

(3)理解问题。学生缺乏主动参与阅读材料的语言环境,对词汇及语法记忆也不牢固, 结果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得不到真正提高。具体来说,泰语词汇有着不同的意义,但学生在词汇积累过程中,可能仅是记住了其中一种意义。但在文章阅读时,对词汇意义掌握得不全面,将使学生不能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制约着学生阅读的效果,影响着阅读教学的开展。一方面学生对句子不能有着更好的理解,难以掌握泰语句法的特点,以至于出现了错误的理解;二是学生将目光更多地放在了对单句的理解之上,而忽视了文章的主题思想,难以掌握文章的内部联系;三是,部分学生对泰国的历史、文化、风俗等不了解,也制约着阅读的效果。

(4)阅读问题。高校学生在阅读时有诸多不良习惯,如点读、回读等,制约学生阅读速度的提升,同时教学也不能顺利开展。

三、基于图式理论的kwl 策略相关分析

1.图式理论

KWL策略的理论依据为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康德于1781年提出的图式理论。他认为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用于理解、解释心理活动过程的一种理论模式。人的大脑中存在纯概念的东西,图式是连接概念和感知对象的纽带。1932年,人工智能学家F.C.Bartlett把图式定义为人们过去的经历在大脑中的动态组织,并将图式概念运用到记忆和知识结构的研究中,图式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1980年和1983年,人工智能学家D.E.Rumehart和P.L.Carrel又分别把该理论进一步加以完善并将其运用到外语教学中,用于解释外语学习和阅读理解的心理过程。1985年,由于人工智能科学对心理学研究的影响,J.Anderson等人把图式理论作为认知心理学的一部分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图式理论认为,任何语言材料,无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本身是无意义的,它只用于指导听众和读者如何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恢复或构成新的知识。阅读中,或者是因为语言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不足,致使学生难以激活头脑中的相关图式知识,或由于学生的原有知识图适量的不足,存在文化差异、学科差异等,还不具备基本的可激活图式。

2.基于图式理论的kwl 策略

图式实际上就是各种各样的知识(语言知识、历史知识或某种专业知识)在大脑中的存储单位,图式的总和即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即通常所说的背景知识。加强学生的背景知识,建立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图式理论的精髓所在。基于这种理论,Ogle于1986年提出了一种指导阅读的策略,即KWL阅读策略。启发和建立学生的背景知识既是阅读前的一个重要工作,也是写作活动前的关键环节,它决定着最终阅读理解的质量。

3.大学泰语教学中kwl 策略的应用可行性

KWL 是一种有效的图表阅读策略,通过图表的引导,学生在阅读前,大脑会自动刺激学生已有的关于话题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通过提问等活动,增加课堂教学中学生与师生之间的互动,使课堂气氛显得更为活跃。此外,KWL 阅读策略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对未知的知识进行展望,结合已知的背景知识进行积极思维,找到明确的学习方向,提高泰语阅读效率。最重要的是,老师很尊重每个学生个体,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解决了许多中国学生在学习泰语时常常羞于开口、担心犯错被老师和同学笑话、保持沉默、不主动参加课堂活动的老大难问题。

四、基于图式理论的kwl 策略在大学泰语阅读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在基于图式理论的kwl 策略在大学泰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授课思想,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和诠释,也即是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图示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同时,教师还可以依据图式理论,遵循KWL 图示的指导,帮助学生激活大脑中原有的图式,并试图建立各种不同的新图式。通过传授KWL 这种新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体来说,在大学泰语阅读教学中,基于图式理论的kwl 策略的主要实施步骤主要如下所示:

a.创建KWL 图表。教师在黑板或投影屏幕上创建KWL图表,同时向学生解释这张KWL 图表的用途,即K=what I know(已经掌握的主题内容知识),W=what I want to know(希望学习的主题内容),L=what I learned(获得的新知识和新内容)。接着,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空白的KWL 图表或者让学生用一张空白纸画一个KWL 图表,以便记录文章的相关信息。

b. K栏学习。教师要求学生对文章主题进行“大脑风暴”,即讨论与课文主题相关的词语、术语和短语等,并把这些信息逐一记录在K栏。让学生进一步讨论他们填写在K栏的内容。在这个步骤中,教师可以适当给学生一些提示,如:

提出一些有助于学生进行“大脑风暴”的问题。有时候,学生需要一些提示,教师可以用一些问题进行引导,如: _________(谈谈与主题相关的现有知识。)

鼓励学生解释这些内容的相关性。对于一些比较陌生或比较难的阅读主题,教师的关联性启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文章内容。例如,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教师可以引导性地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c.W栏学习。询问学生对学习主题最迫切要了解的是那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把这些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记录在W栏。教师可以换另一种方式来促进学生提出更多的观点问题并记录在W 栏。如果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到困难时,如学生一时回答不出

(关于话题,想获取什么知识?)这个问题时,他们有可能干脆直接回答 ?????(没有),教师可以通过以下问题的方式进行提问,如(预习后你认为能够从话题中学到些什么?)

d.在W栏中适当增加一些与文章主题高度相关的问题。由于受到人生观、知识面和语言能力等原因所限,学生有时候提出的问题可能偏离文章主题,这时需要教师通过呈现问题进行引导,但要注意W 栏中所列的问题大部分应该由学生提出的,教师的提问只是个辅助。

e.让学生通读全文,并在阅读过程中找出W栏所列问题的答案。

f. L栏学习。学生可以在整篇课文阅读过程中或后填写L栏。教师可以:

让学生回答W栏问题,鼓励他们在L 栏中写下感兴趣的内容。为了区分问题的答案和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在L栏中对相关信息做记号以示区分。例如,他们可以在K栏中有关问题的信息打勾,在感兴趣的内容旁打星号。

让学生利用其它信息资源找到W栏所列问题的答案。有时候课文里没有相应问题的答案,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查课外参考书等方式找到答案。

组织学生讨论在L栏中所记录的信息。

鼓励学生对于W栏已经记录,但在课文中没有找到相应答案的问题进行扩展研究。

4.基于图式理论的kwl 策略在大学泰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及保障措施

根据图式理论,把KWL阅读策略引入大学泰语阅读教学中。与传统的教学环境相比较,基于图示理论的KWL,使得学习环境比较轻松,更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信心。最重要的是,老师很尊重每个学生个体,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解决了许多中国学生在课堂上常常羞于开口、担心犯错被老师和同学笑话、保持沉默、不主动参加课堂活动的老大难问题。实践证明,KWL 的整个读写过程,都是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围绕学生的背景知识和求知欲展开。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运用启发式思维去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快乐地学习,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终身独立学习自自主学习的能力的目的。

五、结语

总之,在大学泰语阅读教学中运用基于图式理论的KWL策略,能够建立和启发学生的背景知识并建立阅读目的,继而促进他们对阅读速度以及全文的把握,以进一步提升泰语教学的水平,值得在同类的高校教学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Ogle, D.M.. K-W-L: A teaching model that develops active reading of expository text. Reading Teacher, 1986(39):564-570.

[2] Adams M J. Models of Reading [ A] . J Le Ney. Language and Comprehension[ C] . North 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 , 67.

[3] 李平.从图式论看阅读前导对中国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作用――一份实验报告. 外国语学院学报, 1999(5).

[4]陈春梅,梁雪婷.非专业学生的泰语教学探析――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3,04:143-146.

背影阅读答案篇7

(一)“标准答案”与“自主阅读”间的矛盾

1.某实验初中的招生阅卷工作正在紧张而又有序地进行着。阅卷老师人人专心致志,个个一丝不苟。整个阅卷室内鸦雀无声。忽然,一位老师转过头与身边的老师低声嘀咕着什么,一边谈论,一边还不时看着手中的试卷,看样子像是在谈论此份试卷答案正确与否,接着又埋下头继续阅卷。过了一会儿,又一位老师抬起头与身边的老师低语着,继而又转向身边的其他几位老师,看表情,他们的谈论无结果。果然,他又走向阅卷组长。组长底气较足,声音洪亮,只听见他说:“‘货郎书担’没这个词,形容学习勤奋的,更谈不上了。错,错!我看这样吧,我写几个成语在黑板上,就以此为标准答案吧。”说完,在黑板上潇洒地写下了五个成语:废寝忘食、孜孜不倦、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十载寒窗。阅卷老师见此放松地吁了一口气。

【画外音】“货郎书担”说的是三国时董遇和哥哥离乡背井去外做生意,货郎担一头装货,另一头却是书。只要一有空闲,便争分夺秒地读书的故事。这个词不太常见,可见此考生平时阅读广泛,知识积累丰厚。可就是这样一个“亮”词,在许多阅卷老师面前竟被判了“死刑”,并因此引出了绝对的标准答案。

2.午饭后休息时,阅卷老师们聚在一起,只听得其中一位说:“你说这样的考试公平吗?标准答案就锁定在这五词。最起码还有‘手不释卷’也表达了学习勤奋的意思呀!”“对呀,‘韦编三绝’也是的,它原来是说孔子反复阅读《周易》,竟使皮绳断了多次,后来用以形容人们勤奋读书学习。”另一位老师附和道。“阅卷组长还挺熟悉教材的,‘标准答案’中的这些词都在教材上出现过。看来还是只有狠抓课本才行呀!”一位老教师感慨万千地说。“不,我们不能拘泥于教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积累,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一位年轻教师激动地说。“那可怎么办?鼓励学生多读,读来的知识却不能答卷!”“唉!对了,我们可以这样,平时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广泛地读,让他们自由地说。到最后复习时再给他们来个‘一锤定音’,给他们标准答案。”“不错,不错,是个好主意!”大家纷纷称道。

【画外音】沐浴着新课改的春风,老师们不再是教书匠,他们在努力践行着新课改。可面临着考试,面对着阅卷时的标准答案,他们在思索、在探讨,最终在新旧观念之间找到了第三条路,想到了平时搞课改、复习搞应试的两全其美之策。

(二)对“标准答案”的反思

通过以上的两个镜头,不难看出“应试教育”给老师和学生带来的疑虑和担忧。对此,广大老师应深入地进行自我反思。

1.老师,你囊中羞涩吗?

自古以来,老师就以“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出现,被誉为传播人类文明的使者。在学生的心目中,更是知识的权威、知识的化身。而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限于教材、老师。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都给学生敞开了知识的大门。于是出现了学生能答出“货郎书担”、而老师却视为错误的怪现象。一位任教五年级自然的同事曾对笔者发过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懂得真多呀!”原来自然习题上有一道题:把闹钟放在哪里,会听不到闹铃声。老师百思不得其解,多处询问其他老师均不得知。最后无奈,在评讲时想越过此题,直接进入下道题。不料刚刚读题,学生小王就举起手,说老师漏了一题,他知道答案,是真空,并拿出了依据――《小哥白尼》。是学生懂得多吗?不,是老师懂得太少了吧!常见老师们苦口婆心地教导学生不要浪费时间,要多读书,扩大知识面。可又有多少老师在充分利用时间呢?“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在新课程推行的今天,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拥有“活水”,才能在学生面前永为人师。看来,老师在提高业务水平,加强理论修养的同时也该注重自身知识储备、丰厚文化底蕴啦!

2.老师,你敢言吗?

镜头二中的老师不满标准答案,他们还得知一些答案是正确的,可为什么当时不提出来呢?集思广益,大家说说议议,也能将“标准答案”的杀伤力降到最低呀。平时课堂上,总见一些老师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可勇于举手者寥寥无几。老师们就不解,就感慨:这些孩子是怎么啦?可又似乎发现:学生课堂上面对老师不敢言的情景与老师阅卷时面对组长的情景何曾相似呀,记得一次听课调研活动中,一位讲课老师用较快的语速、发抖的声音安慰学生不要紧张。自己的声音都发抖了,这样的安慰有效吗?恐怕只能让学生听了更加紧张罢了。有怎样的老师,就有怎样的学生。学生年龄小,价值观还没有形成,他们最爱模仿,最容易接受心理暗示,往往老师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及行为态度等对他们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老师也该注意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人格素质啦!

3.标准答案,你还好吗?

背影阅读答案篇8

关键词:中职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前言:中职教育注重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从这个角度出发,英语阅读能力的实用性决定了中职教育会十分重视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然而近些年受到高等院校扩大招生的影响,初中毕业生更加倾向于选择读高中考大学的路径,中职学校的学生资源越来越差,大部分在校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中职教育方式不作出对应改变,与时俱进,中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得不到相应的效果。因此本研究将结合这一背景,探究当前环境下最能够有效提高中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法。

1中职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1.1词汇量不足,基础薄弱

虽然学习英语首要的任务就是词汇量的积累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但我们依然不得不承认影响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首要问题仍是词汇量的匮乏,这种问题在中职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体现的十分明显。由于缺少优秀生源,中职学校学生整体素质较低,英语基础也较为薄弱,缺乏学习英语的动力,面对大量枯燥的英语单词,中职学生很难养成坚持背诵单词的习惯,所以他们的词汇量不达标。然而在英语阅读中,单词组成了文段,单词就是阅读的基础,如果不明白单词的意思,阅读文段就是在看天书,根本无法保证正确率。再加上中职教育中,教师往往只负责灌输知识,忽视学生单词的积累,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停滞不前。

1.2^分强调知识而忽视技巧

教材往往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中职院校中,教师也会十分重视知识的讲解,对应中职英语教材中的文章,一些教师甚至会逐字逐句进行讲解。这确实是教师负责任的体现,但即使老师如此认真,学生的阅读能力却并没有多大提升,是因为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依赖于知识点的积累,阅读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忽略这些技巧只会事倍功半。教师占用课堂上大部分时间,对学生反复灌输各类知识点,甚至会抽取时间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提问,确保学生掌握了这些知识点,老师花费了大量时间在这上面,但实际上阅读技巧的讲解却并不会占用太多时间,然而对技巧却往往被忽视,缺少阅读的技巧,中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举步维艰。

1.3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中职院校的课堂一般由老师主宰,而老师又只是不断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点以及重难点,这样的课堂,老师从头说到尾,学生从头听到尾,若是老师本人讲解风格又并不十分风趣,无法吸引学生,那么课堂气氛也会沉重无趣,学生就不会看到英语阅读的文化内涵,不会有学习英语的兴趣。这样在英语课堂上,老师自己讲自己的,学生却不会有多少动力听课,即使是听课了,也不会印象深刻,不久就会遗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失去这个动力,学生还有多少时间花费在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上呢?没有付出,中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又从何开始呢?

2如何提升中职英语阅读能力

2.1注重词汇积累

单词是构成阅读材料的最小语言单位,要想培养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首先应该考虑提升学生的词汇量。试想如果中职院校学生词汇量足够,英语阅读文段对他们而言就是一小篇语文文段,做题也会毫无障碍。因此老师应当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监察学生英语单词的背诵情况,并定期进行单词默写或抽查。但在学生背诵英语单词的同时,应当教会学生背诵英语单词的技巧,比如一些单词在加上相同的后缀或前缀后,单词的意思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单词的构成技巧,就能够减少学生单词的背诵难度,帮助他们克服学习英语的畏难与懒惰心理。同时也不能放弃那些不背诵英语单词或怎么也背诵不好英语单词的同学,对于不背诵英语单词的同学,应当主动找他们进行交谈,改变他们对英语阅读的想法;对于背诵不好的同学,首先要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对英语阅读的信心,还要帮助他们找到原因,制定有利于他们背诵英语单词的方案。只要能够营造一个积极背诵英语单词的环境,学生们就能彼此激励,不断提升英语词汇的积累量,为培养中职英语阅读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2注重阅读规律的掌握

培养阅读能力除了要积累足够的词汇量与知识点,还要掌握阅读的一些技巧,因为阅读并不需要我们对阅读文段进行全文的分析,同时阅读文章中往往会有一些生僻词汇或者有个别超纲的知识点,这时候阅读技巧不仅能够提高做题效率,也就能够帮助学生排除更多的干扰选项,最终选择正确的答案。首先,在面对生僻单词时,如果这些单词不影响做题,可以暂时忽略,但如果这个单词干扰了问题的选项或者在原文中出现次数较多,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这时候就要运用猜词方法,如果构词法无法确定,可以先在文章中划出这个单词出现的位置,再比较这些单词的前后句,一般就可以结合语境猜测出单词意思,同时学生不必担心这个单词会考察其引申义,因为一般测试中,复杂或生僻词汇主要考察直观义,只有最简单的词汇才会考察引申义。当然,减少生僻词汇量的最根本途径应当是不断积累词汇量,所以学生应当养成一旦做题时遇到生僻词汇时,先猜词,做完题后仔细查阅词典并背诵这些单词,避免下一次仍然不会。其次,在英语阅读中,一旦锁定答案的范围,要注意这些语句中的连接词,因为答案往往不是直接显示在文章中的,而是要通过一些文档的信息提取出来的,这时候一些表示转折的连接词很有可能误导学生选择相反意思的答案。在面对提问作者意图的问题时,作者往往是通过赞成或反对其他人物的观点来表明自身立场,这时候要注意连接词的意思是否表示转折,还要读懂连接词前面文段的意思。最后要重视文章的首尾句段,因为英语文章的思路主要是总分总结构,句首句尾包含了大量信息,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找到答案。以上是英语阅读的部分技巧,中职教师应当抽取一定时间教导学生阅读的技巧,这样可以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2.3注重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够培养出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老师的教学负担也能够轻松许多。培养学生对于英语阅读的兴趣,可以结合中职院校的学习特点,通过分析中职院校的学习时间安排,可以看出相比普通高中而言,中职院校学习负担相对较为轻松,学生课余时间较为充足,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活动,比如可以组织学生看一些英文电影,在对其中一些经典片段进行相关英文讲解,学生有了对电影的了解,这些英语知识对他们来说就不会太难理解;还可以讲解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或美食、节日等比较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上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老师在讲课时,涉及到的一些有趣内容可以多进行扩展,同时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测试时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生动有趣的阅读材料,这样学生不仅在做题时能够保持精力集中,在老师讲解时也会更加认真听课。

结语:中职院校学生依然占据我国在校学生的相当比例,注重对中职学校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他们成为更高素质的人才,为我国建设贡献力量,因此要重视中职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背影阅读答案篇9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六种意识

作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十分重要,加强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应用能力,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目标,更是推动学生综合发展和成长的动力,必须从小做起。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比重虽然不大,但是其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需要引起教师的充分重视。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学校和教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以分数对阅读教学进行定性,认为阅读教学占据的分值不大,不需要重点关注。这种错误的认识使得其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时,存在应付思想,采用陈旧的教学方式和机械化的练习,不仅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引起学生对阅读教学的恐惧或厌恶,导致阅读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就目前看,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主要表现在:①学生在阅读方面得分很低,大部分学生无法达到及格分数;②部分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内容不理解,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③学生在答题时,忽视材料,出现脱离文本的情况;④答题不规范,答案缺乏层次性和逻辑性;⑤缺乏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思路,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从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六种意识的应用

就目前来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强化“六种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文本意识。文本是阅读的载体,也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对于文章的阅读过程,实际上可以看做是与文本展开对话的过程。文本意识,就是要通过系统性的训练,引导学生树立“从原文中寻找答案”的思想观念,对于问题的解答不能脱离原文。在《考试大纲》中,对于论述性文章的阅读理解要求的是基本阅读能力,不需要进行鉴赏。因此,一般情况下,学生可以从阅读材料中找出问题的全部答案,只需要对其进行简单整理即可。需要注意的是,文本意识并不是单单要求学生学会对关键信息的分析和整理,还要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进行多元化的阅读,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人文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精神可以通过优秀的作品和文章,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往往存在很强的隐蔽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要结合阅读材料的特点,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主动探索,自主体验和接受相应的人文精神,开展潜移默化的教育。

3.训练意识。对于小学教学而言,训练可以说是教学的主旋律,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快速巩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帮助学生克服恐惧心理,树立信心。语文阅读教学自然离不开训练的支持。但是,为了避免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在训练中,要坚持相应的原则:首先,要合理选择阅读训练的材料,同时对训练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使得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实现训练目标。例如,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对阅读材料进行选择时,可以挑选一些便于阅读和理解的小故事,如龟兔赛跑、曹冲称象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主动参与阅读训练,提升教学效率。同时,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避免出现集中反复训练的情况,以防引起学生的厌恶或恐惧。其次,要重视语言的积累。小学生处于语言学习的起步阶段,需要特别重视语言的积累。在教学中,一方面要重视传统的读、写、背、默等手段的应用,将现有的文本语言、阅读文章等,作为语言积累的材料。另一方面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通过引导式教学和问答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对自身掌握的语言知识进行融和,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应用能力。

4.整体意识。整体意识,是指在对文章进行阅读时,要从整体入手,将问题带入文章,联系上下文,对语境和词义进行解析,以确保答题的准确性。例如,某个阅读理解中,要求学生对文中的“母亲”形象进行分析。某些学生缺乏整体意识,对其进行架空分析,将自己印象中关于“母亲”的词汇一股脑地摆出来,虽然答案十分丰富,但是并不正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从文章整体着眼,联系上下文,进行全面分析,选择最为恰当的词汇进行解答。

5.探索意识。探索意识可以说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必不可少的能力,或者说是学习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例如,在对阅读材料进行分析和理解时,可结合文章整体及问题,对作者的创作意图进行解析,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分析其准确性,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6.拓展意识。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可以针对阅读材料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对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进行分析,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深化对于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针对问题进行拓展,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赏析,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认识,并通过对文章的分析,列出所提观点的依据,并对其进行验证。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整体水平,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观念,充分重视语文阅读教学,运用文本意识、人文意识、训练意识、整体意识、探索意识和拓展意识这六种意识,对阅读教学活动进行改进和创新,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蒋小荣.六种意识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2,2(2).

背影阅读答案篇10

一、开展阅读活动,体验阅读成功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是促进学习的真正动力。如果小学生能够读懂一些简单的英语笑话、小诗、童话等有趣的教材,在他们心中就会产生巨大的成功感。而这种成功感会使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倍增,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自信心。从四年级开始,我就有意识地从网络上、画刊上等收集一些与课文所学内容相应的小短文,对阅读短文的句子结构、短语、习语、词语搭配等进行简单的讲解,要求学生通过自学进行阅读,然后把正确答案公布在English Corner处,让学生自己检测阅读成果。这样,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又扩大了学生阅读的面和量,还能让学生体验阅读的成功。

二、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

阅读,一是要读得懂,二是要读得快。读而不懂不行,懂而太慢也不行。尽管阅读中理解是关键,但阅读的速度也是至关重要的。在考场上,没有速度,理解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进行快速阅读的训练。

1.按意群阅读。按意群阅读是一种科学的阅读方法,它首先要求把所读的句子尽可能分成意义较完整的组群,目光要尽可能少地停顿。因此,我们在平常可以教给学生试试以下两个方法:(1)快速朗读已经熟悉的课文等文字材料(最好朗读到能够熟练背诵的程度)。通过这种练习,对什么是意群、怎样区分意群、如何把注意力放在一个意群的中心词上,逐步就会有所实际地感受。(2)把课文或阅读过的材料按意群分行抄写下来,再用目光扫读,使眼睛习惯于一扫一段。

2.跨越生词障碍。跨越生词障碍可以通过猜测词义来解决。例如:Her friend Judy likes playing the violin. But Sally doesn't play any instruments. She doesn't like music.很明显,这段话中instruments没学过,是生词,但并不影响学生的阅读,学生通过上文中的violin和下文中的music就能明白。

3.避免翻译。用英文直接思维,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全做到的,但可以循序渐进。例如我们学了apple这个单词,在文章中见到它时,并不是按照“英语——中文——实物”去理解,而是可以直接由英语到实物。

三、掌握答题技巧,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阅读下列短文,并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所给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写“T”,错误的写“F”。

Ms White has two children.John is seven. Ann is only three. John is a good brother. He is always very nice to his sister.One day in the afternoon, Ms White was cooking dinner in the kitchen, and the two children were playing games in the garden.Suddenly,Ann began to cry and she ran to her mum in the kitchen. Ms White asked,“What’s wrong with you, Ann?”“John broke my toy bear.” Ann answered sadly.“How did he do it?”mum said. Ann stopped crying, and thought for a few seconds,“I hit(打)his head with it.”

判断正误:

( )1.John isn’t a good brother to his sister.

( )2.Ann is four years younger than John.

( )3.The two children played some games,and their mother was busy at home.

( )4.John broke Ann’s toy bear.

( )5.“sadly”means very happy.

在解答这篇短文的题目中,实际上可以采用下列技巧:

1.排除干扰,抓住关键信息。阅读理解,不能为枝节信息所左右,要看主要信息。以第1小题为例,尽管短文最后说到了“John broke my toy bear”,但是短文中的关键词是“always”,因此,答案一定是F。

2.适当运算,推导正确答案。阅读理解题中,有不少题只要通过正确的运算,就能得出正确答案。以第2小题为例,短文告诉我们:“John is seven.Ann is only three.”因此,John就比Ann大4岁,答案自然是T。

3.依据事实,进行逆向思维。阅读理解题中,有些题目似是而非,关键看我们怎么根据事实进行分析。以第3小题为例,“and the two children were playing games in the garden”与题目中的“The two children played some games”,问题的关键是,John和Ann的母亲是否是“busy”。短文中“Ms White was cooking dinner in the kitchen”这句话总不能说Ms White是在玩吧?因此,通过逆向思维,我们可以判断Ms White是busy的,答案就不言自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