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读后感十篇

时间:2023-04-07 00:25:46

背影读后感

背影读后感篇1

陈静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影响致很深,以致在中小学生的心中“朱自清”这三个字已经与《背影》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体。

今天,我也领会了大师的手笔—《背影》。朱自清的《背影》一开头就使读者一下子就抓住了中心,体会到了作品的中心。他之所以能感动读者是因为他对父亲的回忆时,写出了真情实感,和许多读者一样,我印象最深的是胖胖的父亲蹒跚的穿过铁路,跳上去又爬上来,为的就是给儿子买橘子。在写信的内容中他写到,“我身体平安;推膀子疼痛厉害,提笔,诸多不便,大约离大去之期不远矣。这些写得平静而又自然;而且都真实地描绘了作者内心对父母的喜爱,又因有这样的一位慈父而感到自豪,欢喜。

文章最后写到“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表达了作者思念年迈的父亲写得凄切感人。回想,我们每人都有一位慈父,为何我们一定要等到父亲年迈时才懂得父爱呢,父爱也是伟大的,有一句话说“父爱如山”这篇《背影》虽然很平淡无奇,甚至过于拙朴,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品味的话,却感到这篇文章蕴含着浓浓的父子情,其中蕴含着一股感人的力量。其实朱自清的散文本身就感情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细巧,语句婉转。《背影》是他前期的代表作,他后来的散文更是语句洗炼成熟,《匆匆》、《荷塘月色》……

背影读后感篇2

朱自清《背影》全文只有一千五百字,却感人至深,脍炙人口。

《背影》表现了人间的至情——真挚的父子之情,描写细腻、真实、深刻。作者二十岁的冬天的一天,祖母去世后,父亲办完丧事,父子同到南京,父亲送作者上火车北去。在那特定的场合下,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关怀、体贴、爱护,使儿子极为感动,这印象经久不忘,并且十年之后,想起来,那背影就出现在晶莹的泪光中,使人不能忘怀。文章中父亲从不放心茶房而要自己去送;从寻找座位、反复叮嘱;到亲自去买橘子,都体现了父亲的爱。各种事情,都是极其平常的,极其琐细的,但从中表现出的感情,却是极其珍贵的,我拜读后,也是深深为之感动。

父子之爱是伟大的、无私的、深沉的,细细读来,不仅使人想到了自己,想到了自己的父亲,那种愧疚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不禁回忆自己每次离开家和父亲从我这里离开的时候,自己的父亲的背影,那种曾经面临分离的无奈和无可奈何的表情,那种永远难以名状的矛盾心情。一个父亲的爱,就是这样,只是默默付出,不需要回报,甚至不一定需要懂得。

读这篇散文,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我们一辈子不就是一直在探求做人的真谛吗?父母关心子女、子女关心父母,我们关心别人,别人关心我们,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不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吗?

背影读后感篇3

朱自清写父爱为何要通过“背影”来展示,则几乎是每一个好奇心未泯的初中生都有过的经历,在我的教育生涯中遇到过两次,只是学生这样的好奇心在被那些没有智慧的所谓阅读教学的反复磨损中消耗殆尽,所以我深深敬佩我的同事董水龙老师的别出心裁的解读。因为包括我在内的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们都认为,读《背影》就是为了让学生(特殊的读者)从文章里感受出“最圣洁的父爱”!以前,我们都认为这样读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文以载道”的徒子徒孙,深受其影响,所以用“背影”来承载父爱又有什么错啊!

但文本是不是真的如我们“想”的那样呢?《背影》开头一句:“我与父亲的不相见已二年有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劈头一个“我与父亲不相见”,而且已经不相见“二年余”,本来父子二年多不相见,做儿子的最大的希望应该是见到父亲,但文本却偏偏来个突兀地说是“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读着这话让人别扭,让人有点意外。这里肯定藏着不为人知的隐情。果然,文章结尾一段有照应:“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隐约其事地简要叙述了父子之间的两年中“不相见”,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并记仇我的“不好”。说明父子之间在这两年中两人闹着龃龉与不快,而且这龃龉还很深。所以“背影”承载的不仅是父爱,还有不便直接言明的隐喻。

有关朱自清的传记材料表明,朱自清与父亲的关系从课文第2段的父亲卸职,71岁的祖母在扬州病逝这段时间开始有了矛盾,原因是他父亲娶妾,引起家庭矛盾,甚至激烈冲突。《背影》里第三段就说“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父亲还了亏空”就大有玄机,朱父又不是做生意的,而是做官的,哪来亏空的可能?原因就是娶妾要用钱,家庭怎能不起矛盾,儿子怎能不对父亲有看法。1923年上半年,为缓解父子矛盾,朱自清一度回到家乡扬州教书。由于他选择了教师这一行业,很让他的父亲失望,加上当时朱自清父亲失业在家,缺少了经济来源,生活拮据,心中十分郁闷不快。朱自清教书的收入也不多,还有自己的家庭负担比较重,给父亲的钱就少了些。于是,父亲就臆测是儿子变心,再加上庶母的撺掇,就把自己内心不快全发泄到儿子身上。发生了父亲通过校长把朱自清薪水全部给支走的事情,而且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个月。如此一来,朱自清自己一家陷入了生活的困境之中,他不得不靠向朋友举债度日。从此,父子反目成仇,形同路人。其时,朱自清正好接到清华大学邀他去任教的信函,学期一结束,他就独自一人动身北上北京就职。这便是《背影》开头讲到两年里和父亲不相见的原由。所以,真正应该“激活良心”,“净化心灵”的是父亲而不是儿子,因为是父亲让儿子失去原先该有的父爱。

因为儿子失去了往日的父爱,而那个父亲在南京火车站过铁道去买橘子的“背影”,正好是父亲留给儿子的最后体现了“父爱”的背影,从此以后,做儿子的再也没有得到过,所以印象当然就最深刻啦。背影体现了父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然而从常识出发,看爱的行为表现,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付出可以说实在是很不起眼的,但竟至于让“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如果没有文章前后含沙射影的交代,读到他们父子之间的冲突与隔阂,不免会令人感到过于煽情,甚至是矫情了。很显然儿子的泪水之中并非是单纯的感动,也有爱和伤害交织的痛楚,所以也不愿意让父亲看见自己流泪。在父亲留下“背影”的当时,作者还没有意识到、体味到父爱的回归。后来,由于时间洗刷和与父亲发生激烈龃龉的双重作用,随着时间流逝,龃龉逐渐消解,沉睡在记忆中的美好,终于在作者的回味中醒悟过来,觉得父亲过去原来也有对我很好的一面,但又因为,父子的龃龉还没有完全消除,所以作者才在开头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么一句让读者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又因为许多读者忽视了文本为我们提供的看似闲笔,实则非同寻常的文字,使我们读者产生了误读。

由于“朱自清虽然由于受五四精神的洗礼,因张扬个性,反对家长专制而与要维护传统的父亲发生了矛盾,但他同样也受过传统文化的浸染,‘百善孝为先’,‘子不言父之过’等传统文化的重负使他在反叛父权专制时不可能不产生深深的自责和忏悔,而父亲来信中的那句‘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更是使他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从而使他下定决心要与父亲冰释前嫌,这样既给父亲安慰,也使自己心安”,而不是父亲的“背影”让作者“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动了,心灵净化了”。相反,恰恰是《背影》让父亲“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动了,心灵净化了”。当父亲“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的文章《背影》,只见他的手不住地颤抖,昏黄的眼睛,好像猛然放射出光彩”。而那种认为父亲的背影让儿子“良心激活了,感情激动了,心灵净化了”的观点,正好是“孔孟之道”中“父为子纲”的一个翻版。在这些人的心里永远认为只有儿子会错,父亲永远不会犯错!由此可见“文以载道”对当代语文教师的遮蔽作用,“文以载道”所标榜的新“道”也无非是古代儒家伦理道德的变相表述而已。“背影”明明是“文以载情”,是追寻失去的父爱之情。但由于我们认定了“文”只能“载道”,在还没有文本事实支撑时就已认定:“我们可以感受到父子亲情──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对父爱的感念。这是人间至情。”架空了阅读体验,让语文失去了“语文性”,而成了“思想品德性”或“孔孟之道”的“道性”。如果真这样教语文,那还要语文课何用,因为这样的问题,思品课已经为我们做到了。

背影读后感篇4

一、学习范文阶段

1.初步感知。教师在介绍完作者及写作背景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得到两个收获。一是识字,熟悉好的词语。让学生在课文中圈注,抄在笔记本上,并理解它的意思,会造句,以便写作时运用;二是提炼散文的主题。教师适当讲解点拨,概括指出它之所以能打动读者,在于它充满了亲子之爱这个永恒的主题。再作引导,引起学生的思考,为写作时选材打下基础,自然而然地做到了“以读促写”。

2.赏析把握。在初步感知主题后,再抓住文章重点描写、细致刻画之处进行赏析。父亲“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对我心灵的安慰;“甚是仔细”、“再三嘱咐茶房”表现出的不放心;亲自送儿子并“忙着照看行李”,与脚夫讲价钱,上车为儿子挑定座位。这些,教师都可以引导学生品味赏析,感受父亲对儿子的深挚关爱之情。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多方面的,而且大都从日常细微的事情上十分自然地流露出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赏析之后,大多数学生同作者一样深深体会到了父爱、母爱,同时体会到有真情实感的文章的魅力,这就为写作打下了感情基础。下课前可布置一个片断练习:写出父亲或母亲为你做一件事时的几个连续动作。写作时指导学生仔细品读课文片段:“穿过铁道”、“跳下去又爬上去”,一“探”一“攀”,一“缩”一“倾”。这些动作,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完成自然不费事,可是父亲年老体衰,而且是个胖子,平时走路就“蹒跚”而行,要做到这样,其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特别是他“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种轻松的心情更体现出父亲早已把对儿子的爱化作了一种责任。学生在品读后,不仅有了写作的热情,而且下笔更容易了。这样,“读写一体”就初步体现出来了。

在引导赏析把握这个环节,除了引导学生把握父亲对儿子的那种亲子之情,还要指导学生赏析把握儿子对父亲的感念之情、钦敬之爱。赏析时,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我的眼泪又来了” 、“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等语句,使学生真正进入作者所渲染的情感世界,这对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其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3.归纳技巧。这篇文章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文章描写人物肖像时着力描绘人物的神情、音容笑貌,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背影”在文中出现四次,其中有点题,有呼应。至于是如何点题的、如何呼应的,教师应带领学生朗读、讨论、分析、点拨。

《背影》是经典名篇,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叙事简洁,抒情自然,语言平实,构思却极为精巧。如开头写父子一同回家奔丧,似乎只是为了交代开端,其实不然。这个开头为整篇文章渲染了悲凉、哀伤的气氛,父亲的背影就是在这样的气氛中出现的,这便不同于随处可见的普通的背影。家境衰败、祖母去世、父亲失业,接连的不幸,已使父亲身上的担子够沉重的了,可他还不辞辛苦地送儿子上火车,艰难地为儿子买桔子,显示出父爱的崇高、伟大,也彰显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作者用白描记叙,不作任何修饰、渲染,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体会到这一点,就要提醒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要围绕中心巧妙地安排情节,不要只干巴巴地记叙主要情节,要进行巧妙的衬托铺垫,增强作文的艺术效果。

背影读后感篇5

【关键词】英语阅读;语感;语言;培养

中学英语的阅读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听、说、读、写方面的技能,并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多种类型的文章阅读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但学生们在英语阅读上却普遍存在障碍,如课外知识面狭窄,对英美文化了解少;词汇量有限,构词法知识匮乏;长难句把握欠佳;缺乏有效阅读技巧等。这些堵在学生阅读路上的障碍,导致学生较难完成阅读训练。纵观这些阅读障碍,都是因为学生少听少读少练,严重缺乏语感。接下来,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来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感来扫除其阅读障碍。

一、语感于语言中的重要性

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阅读能力的好与坏,与语感能力的强弱有着很大的关联,一切有关于语言的能力都可以通过培养语感来升华。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曾指出:“至于文字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离开了语感,一切说写都无法进行。”可见语感在语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人对语言的领悟与感应的能力,是对语言熟练程度的体现。语感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它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正所谓量变引起质变,只要达到一定量的积累,语感就会开始形成,语言的运用就会达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效果。而大量的阅读则能够帮助语感快速形成,良好的语感也能够提升阅读的能力,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培养语感对于突破学生阅读障碍,提升阅读能力是有极大帮助的。

二、语感于课堂中谈培养

如今的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里的文章类型多样,不仅能帮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背景知识,而且能让学生在学习了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课文后,用简单的英语句子与同伴交流,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学英语,用英语,为学生切实创造了适合学生生活的语言语境,使学生感到学英语更加轻松,有趣。在这样的课程背景下,教师就很容易在课堂上开展语感的培养了。

1.多听录音,模仿语音语调

随着听力能力的提高,听到的内容会逐渐在脑海中形成大致的框架,对英语语言的分析思维也逐步形成,令学生的语感慢慢增强。所以说听力的培养对于语感的把握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对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有一定的效果。

每当在给学生上篇幅较长、内容较枯燥的课文时,不妨让学生看着课文内容听录音,在课堂上多放几遍课文原音录音,并让学生模仿其语音语调。也可以来个看谁模仿得比较像的比赛,激起学生模仿的热情。

2.多朗读文章,背诵部分段落

良好语感的培养靠的就是长时间的阅与读的积累,课内文章所能教给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词汇毕竟是有限的,学生仅仅是依靠课内文章来积累自己的词句量,扩充对英美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多朗诵、背诵喜爱的段落。朗读能让朗读者直接地、完整地感受语言材料,调动眼、口、耳多种感官,配合大脑的运转,提升对英语的感受,加上适当的背诵能弥补泛泛而读的缺陷,使通过朗读来培养语感的作用更加完整。

为了让学生坚持朗读和背诵,可以在课堂的开始设置一个课前小展示的环节,让学生上台有感情的朗诵或背诵喜爱的段落,与同学们分享。

3.多看英语原音影片,鼓励课前表演

在大多数的英语原音的影片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文化魅力都被导演与编剧融汇其中,他们都想透过自己的影片向世界传达自己的思想,向世界展示自己国家的文化魅力。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这些影片的特性运用于学生的语感培养上,给学生们看电影,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又快速有效地传输了文化背景知识,还无形地让学生学习到以英语为母语的说话者的习惯,从而培养语感。

教师在放映了影片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模仿一个小片段,并在课前小展示的环节上做表演,既满足了学生的表演欲,也从说与演的角度巩固了学生对语感的认知。

4.布置周末阅读,演讲读后感

不管是提升阅读能力还是培养语感,积累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一个持久的过程,初中生较难坚持,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依靠教师督促。每个周末给学生布置3篇短幅文章做为阅读任务,内容的覆盖范围相对要广些。在阅读时,要求学生积累生词,词组,并写80词左右的读后感,并于课前演讲。

通过坚持做阅读训练,学生在词汇量,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上得到一定的提高,对英语语言的领悟能力也不断提升,加上学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综合运用于读后感的写作和演讲上,真正的实现了听、说、读、写四方面的结合,让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大幅度提升。

三、小结

总而言之,通过学生的坚持和教师的引导及督促,学生在语感培养的过程中,阅读量能大幅提高,阅读速度也得以加快,同时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样下来,之前横亘在学生面前的阅读障碍就被扫除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得以提升。所以说语感,不仅与英语阅读相互促进,还是学好语言的一大法宝。

【参考文献】

[1]王尊敬.漫谈语感教学[J],石油教育,1994(2):42

背影读后感篇6

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在品味语言这一环节中,设想与实际操作有一定的距离:学生回答问题时,或隔靴搔痒,或蜻蜓点水,总是未能抓住关键去回答,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往往放弃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进行一言堂似的教学;这就使课堂教学中品味语言这一举足轻重的教学环节流于形式,未能达到真正的效果。那么,如何教会学生咬文嚼字、品味语言所蕴含的真情味?在平时教学中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重审扮演角色

在以人为本、学生为本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简单的“传授者”,而是学生获取知识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更要“蹲下身”来成为学生忠诚的“倾听者”、思维活动的激发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正如于漪老师说的:教师要从惯常的从“教”出发的立足重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考虑他们想学什么、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障碍,怎样帮助他们解决;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怎样才能挖掘学习的潜能,使他们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一切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思考问题。离开了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难以有所作为的。教师的行为目的并不在“教”本身,而在于“学”;教的真义不是“使教师教”,而是“使学生学”。

《答谢中中书》一文要让学生仿佛看到一副清丽的山水画,读到一首流动的山水诗,体味语言精练生动,理解作者的微妙心境。上课时,教师将课文改写成一首七言绝句“两岸石壁五色辉,青林翠竹四时备。晓雾将散猿鸟鸣,夕日欲坠沉鳞跃。”采用教师示弱的方式,请学生找出原作胜过改诗之处,并说明理由。教师既给学生从何处入手品析山水之美搭建了平台,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学生对找出教师改的诗歌的缺点很感兴趣,还可以证明他们高人一筹,而且这一能力又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于是学生积极动脑,主动钻研文本,在有效的、动态的、有情趣的阅读体验中,品味原作的关键词,感知原作独有的美感,引领学生在山水之美中徜徉。最后经过学生齐读、用笔描写想象,整体感知了山川之美美在山高水清,美在四季常景,美在晨昏相映,美在有声有色,美在动静结合,美在俯仰生姿。这时的教师与学生成了统一体,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领者,思维活动的激发者,课堂充满着智慧的灵动和勃勃的生机。

二、巧借媒体美读

当今的语文课堂,多媒体技术在得到广泛运用的同时,也免受不诟病。笔者认为,如果媒体朗读确实具备优势,教师们完全可以充分利用。那么,如何教学生品味语言的真情味?关键在于使用何种方法。

朱自清《背影》这篇课文的重难点集中在让学生体会作者对无私父爱从不理解到被感动的过程。就这一重难点,笔者设计了初读背影、悟背影、再读背影三个环节。初读背影,先让学生谈感受,然后请学生找一找,父爱具体表现在哪里?问题提出后,请学生边听电视散文《背影》片断,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描写背影的?学生品味了描写父亲背影的语言后,第二次请学生观赏电视散文《背影》片断。最后请学生选择感触最深的片断,读一读,赏一赏,并把自己的理解在空白处写一写。

笔者观察到,学生两次观赏电视散文《背影》片断时的反应截然不同。第一次在进行语言赏析之前观赏,学生对父爱不理解,因而表情大都很平静,个别学生看了父亲攀爬月台时笨拙的动作觉得可笑。品析描写背影的词句后,再听读电视散文《背影》片断,学生沉浸在浓浓的父子深情之中,一脸凝重,表现出深受感动的样子,有的学生甚至有想哭的冲动。学生对“背影”所蕴涵的“父爱”也肯定不会只停留在抽象的认识上。媒体的美读用两次比第一次试教时只观赏一遍效果要好很多。借助媒体第二遍的美读,引导学生理解感受作者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那份父亲对儿子至亲至爱的深情。理解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后,学生选择感触最深的片断朗读得十分动情,在朗读中悟出了父子间的深情,巧妙地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这次教学不仅让我认识到借助多媒体美读品味语言的真情味,还启发我合理巧妙地运用已有教学资料来提高课堂效率。

三、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课堂上的朗读,小而言之,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极为重要的正确途径;大而言之,是教学改革和教师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培养文明的高素质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因此,朗读理应成为语文课堂上悦耳动听、美妙迷人的乐章,要多开口示范,练好范读基本功,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加强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有些课堂朗读在读之前没有要求,朗读过程中没有指导,读后不能及时评价反馈,学生只是被驱赶着为读而读。那么,如何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教会学生品味语言的真情呢?

诵读法成功的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语气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教授《满井游记》第二节时,教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首先要求学生能流利地朗读课文,接着请一位学生读第二节前两句,要求读出文言文的感觉。发现学生读得太快,教师及时予以指导:写景也是在抒心情。这篇文章念得快慢不同,表达的心情也不同。然后,教师分别用激昂和缓慢的语调范读,进而就要求学生读出节奏。学生读得语速较慢且停顿较生硬时,教师指导学生如何把握朗读节奏。通过提问,学生明确了“稍、微”能体现作者心情之后,上课教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然后提示:下面有一下子放飞心情的感觉,读“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时语速可稍快些,语言像抛出去的球一样。学生找到感觉后,教师继续指导:读文言文时可以摇头晃脑地读,像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寿镜吾老先生一样,就能读出文言文的感觉来。

上述这位教师在指导朗读时有自己的方法。他先让学生自己琢磨,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才示范朗读,即所谓“不愤不悱”。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范读,通俗易懂,让学生理解了语速快慢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由感性到感知、顿悟。课堂上充满了学生朗朗的读书声,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察语气,逐步读出作者见到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早春画卷时欢快、恬适的心情。学生读后音过情留,口有余香,字字句句仿佛出于己之口,浓浓情意仿佛出于己之心。

四、联系生活体验

有人说,教学过程就是学生的一种特殊的生活过程,这个过程单一了,学生发展就会单一;这个过程丰富了,学生的发展就会丰富。品味语言也是如此。语言是反映生活的,又是为生活服务的,语言与生活密不可分。在阅读教学中,对于课文语言的深层含义、特殊情味,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揣摩、去体味。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如果学生在品味语言时遇到困难,教师可以立足文本、联系生活,激发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拉近文本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距离,使教学内容“趋于生活化”。

《故乡》一文中,“我”在渐近故乡时见到的故乡是“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学生从“萧索的荒村”中读出了故乡的萧条,但忽略了“横着几个”关键词的表达作用。如果学生不能联系生活去体味,很难体会到“横着几个”的含义。这时笔者灵机一动,请学生从五楼窗口往远处看,问:“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看到了密集的高楼,想到了家乡的繁华。我又追问:“拆迁的后庄村与这里密集的高楼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恍然大悟地说:“拆迁的后庄村小、衰败、荒凉。可用《故乡》中‘横着几个’来描写。‘横着几个’形象地写出了现实中‘故乡’的萧条冷落。”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学习)经验和想象“行走”在语言文字的世界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审美,就能使他们体味到语言的真情。

以上四种方法能够真真切切地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深处,实实在在地教给学生积累语言、体悟情感的方法。学生就此学习了一种“咬文嚼字”的好方法,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与作者的感情相契合,养成敏锐的语感,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品味语言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不断钻研探讨。当然,教师首先要有深入课文、认真阅读文字的习惯,才能指导学生认真地阅读文字,从而了解文字的内涵。

背影读后感篇7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文本品读 策略探究

一、引导反复品读,品文悟本知韵味

古人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初中语文教材收录了众多名家作品,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的母语文化有重要作用。读作为学生走进名家作品的重要敲门砖,在语文学习中有重要地位。反复品读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认知基础、生活阅历和阅读水平,通过寻找作品的关键点、文章结构等研读,从而在反复的品读中知文悟本,体会作品的韵味。

如《枣核》一课,枣核贯穿全文,在平常人的眼中再熟悉不过,然而在一位美籍华人的心中却意义非凡。枣核虽小,但串联起文本的情感,是文本的题眼。如何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文本,挖掘蕴含于“枣核”的深沉情感?文本以“思乡”为感情基调,然而纵观全文却未出现“思”、“恋”一类的词语,如何让学生反复品读,意会文本,学会文本利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快速品读,明白文本的主要内容和蕴含的情感,并及时渗透读书的方法,边读书边做批注,找出自己对文本不理解的地方。接下来,我紧扣题目,让学生带着本文为什么要以“枣核”为题再次深入文本,从而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文本以“枣核”串联起作者的情感变化,它是全文的线索,体会作者“用枣核设置悬念,用枣核推进悬念,用枣核揭示悬念”的良苦用心。文本语言朴实,如何让学生感觉朴实语言在表达真情的妙用?如:“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学生通过品读“再三”一词,深刻体会到友人索取生枣核的急切心情,这正是思乡心切的强烈表现。“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通过品读“殷切”一词,感受到友人急切的心情和想得到生枣核的真诚;“托”字表现了友人对枣核的珍惜程度;而将枣核比喻成“珍珠玛瑙”,提高了枣核在友人心中的贵重程度。可以说,作品看似语言朴实,但蕴含深深的情感,如果学生不能反复品读、感悟,就无法读出作品的韵味。

二、引导细细品读,感文悟本知情感

语文学习离不开学生对文本的正确解读,细细品读时不仅要让学生在读中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而且要揣摩文章的篇章结构、写作技巧,更要感悟出作者在文本中所流露的真情实感。初中语文教材所收录的作品时代跨越幅度大,但当我们细细品读时,先人的教诲或呐喊似乎还带着“温度”,那些语言文字“交织”着作者的呕心沥血,于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通过文本的语言传递给读者。

如教学《在烈日和暴雨下》一课时,如何让学生通过细细品读文本,学会文本抓住特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并运用景物衬托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如何通过细细品读祥子在烈日、暴雨下拉车所受的煎熬及其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悲惨命运,体会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惨遭遇?如当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理解之后,我让学生抓住几个关键问题深入品读,从文中感悟情感,如:“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干什么?”“文本描写了祥子在怎样的恶劣环境下拉车?”本文以偏正短语为题就是要突出恶劣的自然环境,而作者是如何描写烈日的,从哪些角度运用了哪些方法?有的学生抓住了“发了狂”、“下了火”、“憋气”品读,感受热到极限的表达方法;有的学生抓住烈日下的景物,通过品读语言文字体会作者运用白描、拟人、排比等手法的精妙之处,从而衬托出祥子拉车的艰辛。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也是本文的一个亮点,如何引导学生细细品读,体会祥子在烈日下忍受生活的心理煎熬?有的学生从“空中”、“屋顶”、“墙壁”、“地上”、“从上至下”品读阳光暴烈,体会祥子心理畏缩与烦躁,而祥子之所以会痛苦与矛盾,饱含他多少辛酸与无奈,承受着多少痛苦。这些体会需要学生细细品读,才能感受到课文所表达的情感,只有细细品读,才能感受到作者细腻的表达,感受到祥子所受的煎熬及悲惨命运是时代所赋予的,进而体会到旧社会制度下劳动人民痛苦的生活和悲惨遭遇。

三、引导整体品读,习得表达促内化

文本品读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还能让学生在整体品读中感知文章结构,领悟作者独具匠心的习作表达,从而提高语言的内化和习作能力。整体品读要建立在学生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之上,引导学生抓住文本表达的精彩之处,以点带面,在整体品读中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结构构思、语言表达的精妙之处,从而走近作品,内化语言。

背影读后感篇8

【关 键 词】 阅读;韩军《背影》教学

【作者简介】 翟晓周,中学高级教师,四川省成都石室佳兴外国语学校高中语文教研组长。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5) 28-0036-03

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如何读?读出什么才是最恰当的?在各阶段教学中解读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合适的?从阅读学的不同理论看:大约有三种阅读理论作为支撑: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和读者中心论。作者中心论支撑下的阅读强调挖掘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文本中心论支撑下的阅读则强调抛开作者摒弃读者的个体差异挖掘出文本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读者中心论支撑下的阅读强调读者的二度创造的个性化解读。

“作者中心论”的阅读:唯有作家对自己作品的阅读才是单纯的真正意义上的“作者中心论”的阅读,只有作者自己的解读才是完全符合作者的本意。而其余人的阅读则永远不可能,就算加上写作背景,也只能是接近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何况作者想要表达的和他在表达的语言中表达出来的还是有差别。我们读到的或者可能正是他要表达的,这种情况极少,无论如何不吻合是常态,吻合是偶然,正常情况下我们只是读出了他想要表达出来的其中一大部分。

“文本中心论”的阅读:文本在呈现于我们面前的时候虽然是固定的,但是它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感却很复杂。尽管它的值可能是一定的,但是我们却永远无法完全准确抵达――只能是最接近文本表达出了的意思。因此我们只能尽力抵达众多读者以“文本中心论”为理论支撑的阅读结果的共性――他必须是哈姆雷特而不是哈利・波特。

“读者中心论”的阅读:每一个读者的阅读能力、心理认知、人生阅历不同,面对文本,读者的二度创造就充满了精彩的个性――一千个哈姆雷特的不同。从这个理论出发来看阅读,我们不能随便说谁的解读错了,只要是哈姆雷特,读者让他穿什么衣服骑什么马都应许可和赞同。

一般来说,基于作者想要表达的在文本中表达到位了来讨论,文本表达出来的一定远远大于作者想要表达的。诗人流沙河讲:“形象大于思维。”这也给读者中心论的阅读创造了基本的物质条件。鉴于上述三种阅读的优劣,我们应该以文本中心论为基础,尽力靠近作者本意,张扬读者个体的创造性。

对于阅读结果的判定,只能看谁最接近作者本意、最接近文本表达出了的意思。但前者谁知道呢?而后者和读者的自身密切相关。所以一般来说我们读出的只要是“哈姆雷特”就够了。但是我们往往强调不能是哈利・波特只能是“哈姆雷特”――共性的认知,却忽视了是“一千个不同的”――个性差异。

有人拿现代文阅读题(文学作品)文本的作者做不好题目来说事儿。我想说的是,基于上述三种解读理论支撑下的不同解读,我们不难发现:命题者以文本中心论甚至结合着读者中心论作为阅读的理论支撑来阅读来并以此来命题,他们抛开了作者,而作品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远远大于了作者想要表现的,而命题者制定的评分标准――他们的阅读结果――则往往与作者想要表达的距离较大,而作者是只关注也是唯一能够准确关注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那个人,自然这个时候文本的作者做不好题目。

有人说:阅读有深有浅,不合度也是过度和不够吧。那么请问:度的标准是什么?谁来定?理论依据是什么?这个问题必须统一,否则关于阅读的过度与不够的对话与批评都是自说自话。

比如韩军老师执教的《背影》,批评者认为是拔高的过度解读,远离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亲情而不是生命意识。可是韩军老师解读的结果是亲情与生命意识的交织。谁对谁错?还是标准不一。仍然以这个为例,我从一个小的角度来解读一下:

《背影》中为什么朱自清要抓背影来写而不是抓面对面的父亲的正面或者正面的某个部位来写?有人说这是艺术上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更多想象父亲正面的空间,固然不错。但设想,写正面不能留白吗?只写眼睛,留白面部其余。所以除了艺术上的留白,还有正面与背影给人的感受不同。正面是迎面而立,是相聚之感;背影是背面而视,是远去之象。所以背影也正是逐渐远去的方向和感受――衰老的父亲背影的远去,下次见面会怎么样,还能有多少次见面和相聚?既有亲情又有生命意识。所以笔者认为在亲情的基础上,更有生命意识的表达。没有亲情的生命的背影和没有生命的亲情背影一样不妥。因为亲情,所以才会更加关注父亲,而关注背影就指向生命意识。所以《背影》,亲情是必然的理解之一,生命意识也是其一,二者杂糅一起,或许更接近本真。

有时,我们往往容易受到一文一主题的思维影响,尤其习惯于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读写――强调中心突出主题鲜明的单一主题论,这也养成了很多人的阅读思维惰性,有人一开始读出了或者只是读出了亲情,就跟着附和,广而告之,人尽皆然,谬也。而现在我们不思考自己阅读的浅陋――打晃眼就给结论,反而去指责深阅读者阅读的过度,就更是荒谬了。

中语会副理事长何立新谈到这个问题时说:“文学作品解读、阅读教学,每个人心中自有自己的主张,学术探索没有绝对的真理和谬误。现阶段语文教师不是‘解读过度’,而是无自己的解读。‘解读缺失’是语文教师的通病,先得补补‘气血’,然后再才谈得上‘疏通经脉’。”中学教学各个学段的阅读该教给学生什么?引导学生解读到什么程度合适?结论当然还是应该从我们应该给学生什么这一点出发思考而得出。明白了给学生什么,或者做了自己的选择,答案就清楚了。《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表述:“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一、学生的人生阅历与心理认知水平的问题

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的人生阅历实在太浅,生活单一,而且由于这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多数不太懂得感恩和爱,多以自我为中心,于亲情淡漠或者表浅。以《背影》为例,学生对父母的付出感到的是理所当然,就很难理解文中的父亲买几个橘子就可以感动得朱自清流泪的。从这个角度看,或许解读为亲情,学生反而是看似懂了实则未能真正懂得,当然这也是应该强调学生对文本表达的亲情的感受和认知。与此同时学生之于生命意识,就反而更容易感受,当然对生命的珍惜却远远不够者也需要我们去引导学生感悟生命意识,珍爱生命。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课程的特点的表述,可以看出,如果在讲《背影》的课上,既体会到亲情,又能意识到生命的载负与意义,是应该被引起重视的。 对于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或者层次,我们缺乏科学的数据,更多时候是以主观臆测为依据。我们揣度的只是一个大概,连距平均值都相差很远,更不要说地区和个体差异。这个暂且不说,我们看一看这个现实: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我国自杀状况及其对策》报告显示:自杀是我国15-34岁人群的头号杀手。因此,自杀是青少年死亡的一大原因。在中国大陆的一项关于中学生自行报告抑郁和自杀意念比例及严重程度的调查显示,有33.3%的中学生受严重的压抑症状所苦,16%的承认有自杀意念。可见,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意愿呈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一说法,告诉我们语文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相连。结合上述现实,我们完全没有理由批判将《背影》的“哈姆雷特”解读为亲情加生命意识是一种过度解读和拔高。换言之,教师不能坐在屋子里想学生的实际是怎么样的,必须走进学生,做调查了解。这一点相信整个中小学一线的教师更有发言权。

二、我们该给学生什么

是仅仅把我们所知的遗产给他还是同时还教给他创造的办法?我们是要将学生教育成整齐划一的产品还是个性张扬的创新型人才?当然我们选择何种阅读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取决于教师自己的教育观,看他要培养怎样的人才――是将学生培养成考试的机器,作品的研究者,还是有个性能创新阅读的阅读者。

背影读后感篇9

关键词:背影;教育思想;散文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富有率真、质朴的浓厚情感,能使读者感受到清静高雅的唯美意境,特别是其抒情方式非常独特,语言丰富,自然清新的表达中还带着一股活力。因此,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风格,不仅表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还体现儒学特点,教育价值极大。

一、典雅优美,脱俗清新

阅读朱自清的散文可知,朱先生通常运用简单、朴素的言语,展示着一种典雅、自然的美感。而且,朱先生非常关注修辞手法,为了尽量使用完美的语句,将很多精力倾注于遣词造句。此外,朱先生的散文在兼具诗歌美感和音乐美感的同时,还充斥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可以说,朱先生在散文中努力追求的朴实美,是其不虚伪、正直和大方为人的真实体现。朱自清先生认为,写文章要如说话一样熟练、自然,只有这样,读者才会产生一种亲切感。散文《背影》就是如此,口语化表述非常典型,特别是在人物对话方面有具体体现,文中父亲朴拙、简单的寥寥几句话,就能让读者感受到生动、浓重的父爱。其中一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将父亲性格中坚强的一面表露出来;而“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句,表明了父亲在离别时对儿子浓浓的不舍和深切的关怀。杨振声先生曾评价朱先生的作品:风华源自朴素,悠然源自忠厚,腴厚源自平淡。

二、布局巧妙,构思紧密

我们通常认为,朱自清的散文具有巨大的魅力,原因在于朱先生对散文构思非常严谨。众所周知,文章都有文眼,散文也不例外,通过某一主旨凸显文章的真实意境,然后将虚实相互结合,进行详略得当的描述表达。散文《背影》中,由于与父亲长时间未相见,难忘其背影开篇点题,然后又通过回忆往事,追述在浦口车站和父亲离别的情景,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极为细腻的描写,最后直接抒发自己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余音袅袅,情思绵绵。读者从文中能体会到浓浓的父爱深情,同时,文章也充斥着各种情感。文中在描写父亲由于不放心而亲自送儿子上车的场景时,循序渐进地展示出父亲对儿子深深的关切之情。语句虽然简单,但为描写父亲逐渐远离的背影做足了铺垫,同时也为这一情节描写埋下伏笔,并从情感上对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进行了渲染,然后对父亲行动的艰难以及年老憔悴进行了描写,进一步对父亲的关注和关心进行了刻画,这都彰显着浓厚的父子之情。此外,通过生动的描写,还反映出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恩之情,后面对父亲惦记儿孙的描写,又与开头相呼应,将父子之情这一鲜明主旨进行了深刻表达。

三、情景相融,诗情画意

郁达夫先生曾以贮满诗意评价朱自清先生的作品。朱自清先生常用的写作手法就是将文章内容与诗情画意有机结合,在表达文章诗意的同时,为读者带来艺术之美。《绿》这篇散文,不仅能让读者品味到梅雨潭的美景,还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对梅雨潭的游历场景进行了描写,给人带来一种活灵活现的感觉,使读者的感受更加真实。另外,在散文《春》中,作者还运用画笔,深情满满地绘制了很多春日美景,深刻抒发了自己对春季的赞美之情,将自己的情感赋予景物之中,这也是情景交融写作特点的充分体现。这些美景在深刻情感的浸润下,都被赋予生命,春日景象更加生机勃勃。朱自清先生善于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使场景更加具象化,而读者也能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浓重的情感。

四、追求真挚,情融于事

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散文更加重视情感叙述,特别是作者的内心,充分表达了其内心想法。所以说,朱自清散文拥有如此大的魅力的原因在于其抒情手法。写实主义的抒情手法是朱自清先生最常用的手法,更加关注内心真实的感受与想法。另外,相较于一些叙述儿女情感或日常琐事的文章,散文也能通过叙述手法以情感化的方式充分表现主人公的经历,而读者也能从中充分感受到所表达的情感。《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代表作,将真实情感融进简单的叙事过程中。我们一直认为,充分表达人的内心情感时,一定要通过正面描写才行,如直接描写人物内心情感以及刻画人物动作、表情等。但朱自清先生在散文《背影》中,却未对父亲的正面形象进行直接描写,而是通过刻画父亲背影的方法进行了描写。由此,我们深刻认识到:孩子渐渐地长大,不再直接表达对父亲的爱,而是含蓄地表达。这种表达方式从文中父子离别也能看出,虽然父亲看似毫不在意地转身离开,但通过侧面刻画可以看出儿子不舍与父亲离别。朱自清先生仅通过描写、刻画背影,就使文章显得更加真实。

五、结语

由上可知,朱自清的散文都是基于自然之美进行创新和演变形成的,读者可通过其平淡、简单的语句感受创造之美,文章也因这些美感而吸引读者,朱先生也因此屹立于众多散文大家之中。

参考文献:

[1]谷建.以《背影》为例谈朱自清散文的教育思想[J].新课程・上旬,2015(1):57.

背影读后感篇10

关键词:背诵;朗读;英语;语感;句子

任何一种语言口语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语言材料大量有效的输入与积累。我们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听到的、看到的、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因为平时几乎不说,更谈不上运用。因此我们的学生也就很难从生活中得到输入英语语言材料的机会;学生在每周有限的几节英语课当中所学到的听说训练,由于平时很少说英语,课堂上所学的英语句子除了早读外,其他时间也很难运用、复习和巩固。更何况现在大部分学生早读时根本不开口读英语,其原因还是平时缺乏练习,课堂上老师教的课后不能及时在遗忘之前得到巩固,从而导致好多学生不会读英语单词、句子、课文。这样的语言环境及所带来的后果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正如发展经济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一样,学习外语也要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我认为对每一位英语学习者来说,朗读和背诵是必不可少的。尤其对初学英语的初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成绩的有效途径,也是必经之路。朗读和背诵也是克服当前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的有效途径。更为重要的是朗读和背诵还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第一,朗读和背诵几乎可以不受环境的影响,对环境的依赖较小,容易得到保证及满足,我们只要给学生有自由支配的时间和读背的内容,学生就可以在课外时间一个人完成,无需找伙伴做训练对象。

第二,朗读和背诵同样也不受时间的限制。它不需要学生专门用大块的时间来完成。它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朗读和背诵的时间,课前课后,饭前饭后,甚至于在上下学的路上,学生都可以自由地读和背。

第三,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积累大量实用的英语短语、句子、习惯用语;可以扩大视野,在脑子里储存大量有用的词汇、短语、习惯用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生活、风俗习惯、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等,还可以动员眼、耳、口等感觉器官同时参与学习,综合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读得多了,背得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英语语感。语感一旦形成,在以后的学习中,好些句子就会脱口而出。比如有一道填空题,你甚至不知道这个句子的具体意义,你却能说出该填什么词,这就是你的语感。这样就可以自然的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错误,在口头和笔头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灵感,有时甚至可以猜对模棱两可的答案。

第四,坚持不懈的朗读和背诵也是训练语言、语调、语流和连贯性、流畅性口语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改进语音。通过朗读,尤其是模仿正确、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可以纠正和训练自己的语音语调,掌握说英语的种种技巧,如连读、失去爆破、同化、重读、弱读等,从而迅速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能力提高了,英语成绩自然就提高了。试想,你可以脱口而出的句子,还不会运用吗?

因此,在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一的英语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朗读和背诵。初一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入门教学。学生刚接触英语,对英语的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个时机,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积极背诵常用的句子,精彩段落和一些习惯用语,打好坚实的学习英语、运用英语的基础,对以后的教与学将十分有益。八年级、九年级的学生之所以学不好英语,与在七年级没有打好朗读和背诵的基础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七年级时不读、不背或者是读和背的少,导致学过的单词、短语认不得,不会读,到了八、九年级,即使想学好英语,由于大量的单词不会读,而使有的同学对英语望而却步,逐渐丧失信心,终至放弃。现在的八、九年级的学生,有的同学有学好英语的愿望,但由于以前学过的单词不会读,课文不会读,而不知从何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