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原文十篇

时间:2023-04-09 01:06:22

木兰诗原文篇1

mù lán shī

《木 兰 诗》

jī jī fù jī jī ,

唧 唧 复 唧 唧 ,

mù lán dānɡ hù zhī ,

木 兰 当 户 织 ,

bù wén jī zhù shēnɡ ,

不 闻 机 杼 声 ,

wéi wén nǚ tàn xī 。

唯 闻 女 叹 息 。

wèn nǚ hé suǒ sī ?

问 女 何 所 思 ?

wèn nǚ hé suǒ yì ?

问 女 何 所 忆 ?

nǚ yì wú suǒ sī ,

女 亦 无 所 思 ,

nǚ yì wú suǒ yì 。

女 亦 无 所 忆 。

zuó yè jiàn jūn tiē ,

昨 夜 见 军 帖 ,

kè hàn dà diǎn bīnɡ ,

克 汗 大 点 兵 ,

jūn shū shí èr juàn ,

军 书 十 二 卷 ,

juàn juàn yǒu yé mínɡ 。

卷 卷 有 爷 名 。

ā yé wú dà ér ,

阿 爷 无 大 儿 ,

mù lán wú zhǎnɡ xiōnɡ ,

木 兰 无 长 兄 ,

yuàn wéi shì ān mǎ ,

愿 为 市 鞍 马 ,

cónɡ cǐ tì yé zhēnɡ 。

从 此 替 爷 征 。

dōnɡ shì mǎi jùn mǎ ,

东 市 买 骏 马 ,

xī shì mǎi ān jiān ,

西 市 买 鞍 鞯 ,

nán shì mǎi pèi tóu ,

南 市 买 辔 头 ,

běi shì mǎi chánɡ biān 。

北 市 买 长 鞭 。

dàn cí yé niánɡ qù ,

旦 辞 爷 娘 去 ,

mù sù huánɡ hé biān 。

暮 宿 黄 河 边 。

bù wén yé niánɡ huàn nǚ shēnɡ ,

不 闻 爷 娘 唤 女 声 ,

dàn wén huánɡ hé liú shuǐ mínɡ jiàn 。

但 闻 黄 河 流 水 鸣 溅 。

dàn cí huánɡ hé qù ,

旦 辞 黄 河 去 ,

mù zhì hēi shān tóu ,

暮 至 黑 山 头 ,

bù wén yé niánɡ huàn nǚ shēnɡ ,

不 闻 爷 娘 唤 女 声 ,

dàn wén yàn shān hú qí mínɡ jiū jiū 。

但 闻 燕 山 胡 骑 鸣 啾 啾 。

wàn lǐ fù rónɡ jī ,

万 里 赴 戎 机 ,

ɡuān shān dù ruò fēi 。

关 山 度 若 飞 。

shuò qì chuán jīn chāi ,

朔 气 传 金 拆 ,

hán ɡuānɡ zhào tiě yī 。

寒 光 照 铁 衣 。

jiānɡ jūn bǎi zhàn sǐ ,

将 军 百 战 死 ,

zhuànɡ shì shí nián ɡuī 。

壮 士 十 年 归 。

ɡuī lái jiàn tiān zǐ ,

归 来 见 天 子 ,

tiān zǐ zuò mínɡ tánɡ 。

天 子 坐 明 堂 。

cè xūn shí èr zhuǎn ,

策 勋 十 二 转 ,

shǎnɡ cì bǎi qiān qiánɡ 。

赏 赐 百 千 强 。

kè hán wèn suǒ yù ,

可 汗 问 所 欲 ,

mù lán bú yònɡ shànɡ shū lánɡ ,

木 兰 不 用 尚 书 郎 ,

yuàn chí mínɡ tuó qiān lǐ zú ,

愿 弛 明 驼 千 里 足 ,

sònɡ ér hái ɡù xiānɡ 。

送 儿 还 故 乡 。

yé niánɡ wén nǚ lái ,

爷 娘 闻 女 来 ,

chū ɡuō xiānɡ fú jiānɡ 。

出 郭 相 扶 将 。

ā zǐ wén mèi lái ,

阿 姊 闻 妹 来 ,

dānɡ hù lǐ hónɡ zhuānɡ 。

当 户 理 红 妆 。

xiǎo dì wén zǐ lái ,

小 第 闻 姊 来 ,

mó dāo huò huò xiànɡ zhū yánɡ 。

磨 刀 霍 霍 向 猪 羊 。

kāi wǒ dōnɡ ɡé mén ,

开 我 东 阁 门 ,

zuò wǒ xī ɡé chuánɡ 。

坐 我 西 阁 床 。

tuō wǒ zhàn shí páo ,

拖 我 战 时 袍 ,

zhe wǒ jiù shí chánɡ 。

着 我 旧 时 裳 。

dānɡ chuānɡ lǐ yún bìn ,

当 窗 理 云 鬓 ,

duì jìnɡ tiē huā huánɡ 。

对 镜 帖 花 黄 。

chū mén kàn huǒ bàn ,

出 门 看 伙 伴 ,

huǒ bàn jiē jīnɡ huánɡ 。

伙 伴 皆 惊 惶 。

tónɡ hánɡ shí èr nián ,

同 行 十 二 年 ,

bù zhī mù lán shì nǚ lánɡ 。

不 知 木 兰 是 女 郎 。

xiónɡ tù jiǎo pū shuò ,

雄 兔 脚 扑 朔 ,

cí tù yǎn mí lí 。

雌 兔 眼 迷 离 。

shuānɡ tù bànɡ dì zǒu ,

双 兔 傍 地 走 ,

ān nénɡ biàn wǒ shì xiónɡ cí !

安 能 辨 我 是 雄 雌 !

2、写作背景

木兰诗原文篇2

某财主一个大字也不认识,却在屋里摆满了书,好像很有学问似的。一天,一个朋友写信来向他借书。他拆开信,根本不知道朋友写的是什么,以为又是请客。他身旁一个人看过信后说:“不是请客,是借《宋史》的。”他大怒:“叫他到别处借!我家没有‘送死’的东西!”

525200广东省高州市解放街71之19福星文具 李佳萍提供

老叔开讲:

我国历史悠久,每个朝代官方都有编写史书的习惯。那么悠悠五千年,写下来就写成了二十四部史书,也就是“二十四史”,它包括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烧花鸭、烧雏鸡、烧仔鹅卤猪卤鸭酱鸡腊肉松花小肚凉肉香肠,红丸子、白丸子、南煎丸子四喜丸子三鲜丸子鲜虾丸子鱼脯丸子铬炸丸子豆腐丸子……(老编忍不住了,偷偷提示:“木木,《宋史》。”木木看着老编那肉肉的脸猛然醒悟道:“啊,原来这里不是星光大道!那我不是白表演了?亏了!”木木内心经过几番曲折、痛苦的挣扎,决定先沉住气讲完《宋史》再说)

《宋史》是在元朝末年编的,约五百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它的特点是史料丰富。元人利用原本的宋朝国史编撰成这部《宋史》,基本上保存了宋朝国史的原貌。朋友们,他们真懒啊。这“懒”啊和“粗心”“没责任感”是好朋友,一个人懒起来事情就办不好了。所以《宋史》的最大缺点是粗糙,比如书的结构混乱啦,对一件事前后说法不统一啦,对同一个人写了两遍啦,等等。但是它的史料真的太丰富了,所以还是拥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的。(“老编,我开头讲了一段单口相声,现在我要求加工资!”老编不动声色指着桌上的《宋史》问:“木木,你是来找这个的吧?”木木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结结巴巴了半天:“我……啊,对找史(死)……啊不!”没等木木反应过来,老编已亮出了他的杀手锏――狼牙棒!接下来的暴力场面省略4444个字)

知识卡片

《宋史》

撰修时间:元朝末年字数:约五百万字特点:史料丰富体例完备

木兰诗

最近老师教到《木兰诗》,这篇文章好端端的开头却被班上的捣蛋鬼给改了。原文是: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结果被改成了这样:唧唧复唧唧,木兰开飞机。开了什么机,波音747。

524400广东省廉江市中山一路东二横29号黄宏权提供

老叔开讲:

提起花木兰这个女孩子,简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她在我国拥有超高知名度和人气,上世纪还红到了迪斯尼,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呢。

海外有迪斯尼的动画电影《花木兰》,我们有北朝民歌《木兰诗》。《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孝顺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做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

(古噜噜:老叔别说了,我头痛!每次一学古诗就要背诵!)哎,背书不用愁,老叔把方法送上楼;背书也不苦,跟着老叔包你英明神武!背诵《木兰诗》的秘诀在此:这首民歌好读好背,因为乐府民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木兰诗》一开始采用的一问一答形式,这是民歌中常见的。你记得了问句就能记住答句。全诗有句子的排比,有词语的重叠,也有新奇幽默的比喻,这些都是记忆点。抓住点,前后一连贯,呱唧呱唧全都能背出来了。《木兰诗》语言简单易懂,非常口语化,就跟我们日常生活中讲话差不多。只要你多读几遍,读顺溜了自然不难背了。

知识卡片

木兰诗

类型:乐府民歌

朝代:北朝

木兰诗原文篇3

关键词:木兰;文化转换;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0)09-0070-03

一、溯源《木兰诗》:“独特方式的孝道”是木兰形象的本源

木兰的故事最早见于北朝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从宋代起,它的产生年代和作者,就有不同的记载和争议。据《文学百科全书》记载:木兰诗原先可能是一首鲜卑歌,流传江南,译为汉语,曾入梁代乐府,后又散落民间,到唐代重新被韦元甫发现,拟作《木兰歌》一首,收入在《文苑英华》中。现代学者大多认为《木兰诗》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故事在中国可谓是家喻户晓。也就是从这首古诗开始,木兰这一艺术形象便一直活跃在戏曲、说书等各种艺术形式中。唐朝因她代父从军而追封她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除此之外,纵观南北朝、隋唐诸史并无更多的记载[1]。《文学百科全书》的描述代表了多数人的看法:这首诗反映了当时北方民族的尚武风气;表达了北方人民憎恶战乱,渴望和平的意愿;对木兰更是全面赞扬――勤劳善良、端庄从容,英勇战斗、保家卫国;尤为重要的是认为木兰冲击了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思想。笔者重新对古诗的内容、安排以及当时的现实进行分析,认为木兰从军的本源只是对父亲尽了某种“独特方式”的孝道:

(一)重孝道

诗的开场是“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铺陈木兰从军的起因:点兵。父亲参战,却无儿可替。到战事结束“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渲染木兰急切回家的心情;而诗的结尾处又用了整整一个段落描写木兰弃官回乡,重拾红妆的喜悦。作者无时不在突出木兰尽“孝”这一主题。“替父从军”是特殊战争年代的一种独特的“孝道”方式。

(二)淡化战争

诗中只有六句是关于战争的描写“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随后的“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也只是用册封和赏赐来暗指木兰在战场上曾有过的机智和英勇。疏于战争的描写固然是不便于描写女子在战场的实景;更重要的是在淡化鲜明政治色彩的“忠”。从诗的内容、数量分配上也可以考量出《木兰诗》作者并不打算表现“忠”军爱国,仅是借势赞扬木兰的 “孝”之不易。

(三)避开木兰的女性特征

古诗中既没有对木兰的从军作战生活做具体描写,更没有想过要描述木兰的爱情生活,只是在结尾的两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解开事实真相,这种叙事方式和隐喻风格也恰恰说明作者有意在避开“女扮男装”。

参与战争的木兰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男性角色。“男”木兰在军营实际生活的缺失,说到底也是因为这实在不符合当时封建社会主流思想。只有获得了男性的装扮,木兰才能做男人可以做的事――打仗。“替父从军”的木兰始终都是一个 “男”木兰,在这个木兰身上是没有女性特征的,因此以她来证明的 “谁说女子不如男”、“巾帼不让须眉”也只能是一种虚假的、表面意义上的男女平等。而当木兰放弃加官进爵,急盼回到家乡,重返女儿身,也不是她藐视功名。而是因为木兰从军的目的,只是为了尽孝。战争结束就意味着“尽孝”的任务完成。

笔者因此认为木兰从军的本质――就是女子未出嫁前的从父,尽孝。而后拒绝封赏,返归故乡,只是木兰对自身社会角色的一种本能反应。

二、迪斯尼版《木兰》与电影《花木兰》的文化转换

1998年,中国题材的好莱坞动画大片《木兰》在全球推出,取得了当年票房排行第13的成绩。2009年由香港导演马楚成组织人马,赵薇、刘烨、房祖名主演的《花木兰》又在中国内地上映。新历史主义批评家路易•芒特罗斯说:“ 我们的分析和我们的理解,必然是以我们自己特定的历史、社会和学术现状为出发点的;我们所重建的历史,都是我们这些作为历史的人的批评家所作的文本建构。”[2]如此而言,在新的历史性的创作版本中,中国传统的花木兰形象又将呈现出什么样的新意呢?

(一)迪斯尼版《木兰》的形象――“陌生”的中国人

这部影片在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引发了国人的热议。人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他们是如何拍出这么好看的动画?而我们却不能?

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几个数字就能说明:1998年迪斯尼佛罗里达片场耗资一亿美元,动用了700多位动画师,历时5年,成就了一部好片。

我的问题是:迪斯尼是如何改变了这个人物?他们是如何将木兰塑造成我们眼中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人物!

1.故事的重点由原诗中的“孝”转到了全球通行的“忠”。主角不仅仅是为了孝顺父亲而易装从军,更是一个有着报效国家志向的女英雄。影片通过对价值观念、人物刻画、人物外形、动物、情节、场面等进行改编,使得一个原本有着浓厚封建意识的故事,变成了能被全世界的观众接受的文本。

2.电影处处“体现了美利坚的精神内核,即女权主义与个人英雄主义”。动画木兰渴望为家庭、祖先争光,给他们带来荣耀,但也不以丧失自我为条件。开场时皇帝预言式的独白“一个勇士有时就可以决定一切” 就已经暗示了个人英雄主义的情结;木兰受伤后被揭发出女性身份后沮丧的台词设计 “也许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是为了我自己”。更可以视为是女权和个人主义的观点。影片中木兰的身份暴露是一个意外的悬念设计,也让中国观众耳目一新;而后她凭借着自身的聪明才智以及矫健敏锐的功夫挽救了男人,也挽救了男人们管理的国家。我们看到了美国人对女性那种独特的欣赏视角。

美国的审美观诠释中国的古代故事,西式的想象重塑了一个新的中国故事,动画《木兰》既不单纯蕴涵中国风味,也不单纯是美国产物,而是融合了东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元素,成为一个东西兼并的杂交混合体。中国人物,西式解读,形成了一盘中西文化混合大餐。[3]“美国式的时尚、风格、意识形态价值、文化理念的传播无疑深刻地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民族想象和文化认同。一种单向的‘同质化’和‘同步化’也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在对中国产生的影响中。”[4]许多主流文化代表和大众认为《木兰》拍得好,值得赞美;但也有人将其上升到文化侵略的高度。我觉得与其抵制或者盲目抬高,不如反思一下我们自己。当好莱坞在努力渲染、强化该故事文本固有的传奇色彩和观赏效果的同时,多多少少也没有忘记以现代人的眼光去揣摩和表现这个巾帼奇女子应有的情感历程。

好莱坞生产中国题材动画大片的主要目的是要以中国人熟悉的题材打开中国市场,继而满足自己的利益所需。《木兰》是以全球观众为营销目标。大众文化自然是要迎合大众的口味。动画片《木兰》中诚然有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陌生化效果,实现了创新。罗兰•罗伯森说:“从特定的意义上说,全球化是指不同的生活形式之间常有争议的结合。”[5]这意味着全球化就是文化之间有争议的结合,是文化的过程。霍尔也说:“全球化绝不能视为一个文化同质化的简单过程;它总是地方的、特殊的和全球的东西的一种结合。”[6]本文视这种过程、这种结合就是文化转换。

(二)2009年中国电影《花木兰》中的形象――英雄中的女性

马楚成改编的《花木兰》也有突破之处。这部电影的情节是在清代的小说基础上,再勾兑上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言语说辞。历代对木兰的改造都没有跨出中国封建制的底线,特别是清代,更是将儒家的所有“美德”如忠、孝、烈、贤、贞都加在了木兰身上,并表现到了极致:木兰为了皇帝而牺牲了自己的婚姻,放弃了自己的夫人地位,而让位给了敌方的女子,自己甘愿为妾。

电影《花木兰》在叙事和故事结尾修改比较大,马厩邂逅开始木兰爱情、事业的两条线索:爱情在历经获得、失去、重获、再失;功名则跟着此起彼伏。荡气回肠的爱情与忠君报国交织在一起。为国家,为爱人,木兰最后还是割舍了与太子的两情相悦,让太子最终娶了敌方的公主,从而结束了北魏与柔然的战争,带来了中国北方的和平和安宁。和亲政策是中国古时朝廷普遍使用的一种外交政策。

电影一开场就解释了木兰与一般女子的不同,她的果敢是来自军户之家的传统、母亲的早逝和自小的习武等。这样就很顺其自然地引出替父从军的壮举。除了开场“木兰参军”前流露出一丝喜气,整部影片基调都是悲壮和凄美的。尤其是后半段的际遇:征战过程中一时冲动吃了败仗,害死兄弟,内疚而意志消沉;接着在出征柔然的过程中受到上级陷害,兵困峡谷,缺粮少药几乎没了性命;只身入虎穴好不容易杀死了柔然单于,救出太子,却又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爱人与柔然公主联姻……完全颠覆了古诗和迪斯尼版的木兰意气风发的形象。“逃避,停止不了战争!害怕只会让我们失去更多……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

民谣变成了史诗!

此次在木兰形象上主要出现了以下三方面的转变:

1.从花木兰这个传奇女子的性情蜕变与情感经历入手,用个人的成长经历来构建整个故事,让长达12年的军旅生涯变得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木兰是英雄,却不是男性词典里的英雄形象;木兰更是一个女人,面对死亡、面对爱人、面对背叛,女人那独有的挣扎、不屈不挠与顽强都从嘶哑的声音、默默地流泪、大口地喝酒中缓缓流淌出来,细腻而真实。

2.影片在最后也没有给木兰留下一个田园美景或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事实上经历过生死之后的任何人都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生活轨迹。软弱似乎是女人的天性,让一个女人和“软弱”挣扎,从而就成为了一个英雄。片尾木兰的那两句话 “从军十二年来,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想起你,因为有你在,我才有勇气把眼睛睁开,以后每一天我也会这样”让人真正体会着无可奈何中透出来的、独有的凄美和动人。

3.这部电影更是从现代国家的战争视角去理解古代民族融合的过程,用现代民族国家的观念替换了中国古代特殊的民族化语境。或许是因为现代人很难理解在中国文明历史和大国崛起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仇恨与战争的是是非非。如何跨越历史上的民族纷争与恩怨?如何将单一的抗敌、英雄模式和卫国情结不抽象化、不概念化?实在没有必要在电影中深究这种自身悖论,电影也只是一种娱乐。

2009年电影《花木兰》又一次让国人重温了这段古老神奇的传说,深化、强化着人们对木兰的心理体验。毫无疑问,木兰是我们民族文化史上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它在一辈又一辈中国人眼里有着无穷无尽的文化魅力。

三、思考文化转换

社会、历史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理解文本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就应该将它们置于一个社会和历史的框架中。

民间传说是一种文化资源,改造之后总会有些异样。木兰的爱情和自我追求都是故事的新元素,迪斯尼利用这段经历重建了花木兰的故事。而作为一个不总是出现在战场上的女人在面对一次又一次血的洗礼,特别是看到自己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死去,那种心灵上的震撼与创伤是毫无疑问的,女人的多情和脆弱,以及挣扎和坚强,就成了中国版本中花木兰的新特征。

无论是外国改编还是中国改编,都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读者的不同和社会环境的不同,以及读者不同的需要来填补母本的空白。古诗中的木兰孝道,是一种单方面的、无条件的付出,西方人难以接受和理解;迪斯尼的《木兰》用自我追求重塑了木兰,以美国方式肯定了木兰的自我价值。这既迎合了西方的文化心理,也充分肯定了木兰的女性价值;中国版的《花木兰》让人体验了“英雄般的女人”的双重人格,感受“女人不易”的主题。特别是在2008年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之后,进一步将爱国情节升华,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保家与卫国延伸为社会大家庭的发展与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是不可分割的,同时也更是强化了“寻找自我”的主题,花木兰的“现代女性”的性格更是醒目而深刻。

两部《木兰》在古诗原文化的历史性和现实性上成功架起了一座桥梁,有效地拓宽了古代文本的意义空间,实现了与古代文化的有效互动。

参考文献:

[1] 李兴兴.从花木兰看女英雄的塑造和重写[D].硕士论文.暨南大学,2006.

[2] 自盛宁.20世纪美国文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李晓庆.试论中西合璧的动画《花木兰》[J].文学教育,2007(1).

[4] 尹鸿.全球化、好莱坞与民族电影[J].文艺研究,2000(6).

木兰诗原文篇4

首先,从军,使木兰得到了同男子一样可以施展智慧和才能的机会。十年的战火考验,使木兰从一个善良,热情能干的闺中少女,成为一名建立显赫战功的“壮士”(策勋十二卷)。战争胜利了,国家安定和平了,木兰何去何从?这是一个极富挑战的社会问题,女扮男装的身份让她有苦不能言,在论功行赏的盛大典礼中,只能默默地辞受封爵,走上解甲还乡的唯一道路,从这一点来看,未免给人一丝遗憾,为什么这样一个虚构的女子,会让人如此的关注,如此的千古传唱呢?在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里,历朝历代的文字竟然能留下这样一个另类女子的足迹,着实是个奇迹。原因可能有多方面。木兰是一个“当户织”的劳动妇女,代父从军,“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男人能做到的,木兰能做到;男人不能做到的,木兰也能做到。妇女并不亚于男子,她们的才能智慧,胆略见识,是决不在男子之下的。木兰是这一英雄形象的代言人。

第二,《木兰诗》的主题虽然是控诉战争的罪恶,但木兰父亲年老力衰仍然服兵役不可,这个情节客观上反映了战争给民众带来的沉重负担,但从全诗看,它的调子是明快而不是低沉的,木兰的情绪也是积极奋发而不是忧郁颓唐的,木兰出征前的焦虑,在征途上的思念,是由于她是一个女子的特定身份,而不是从根本上写她厌恶战争。但是,这并不排斥我们适应喜剧性的故事,从中体会到实际隐藏着的悲剧性的现实。这首诗出现于战祸连年中的北朝,本身已经暗示了这个问题。

第三,在封建社会中,追求功名利禄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传统思想。而木兰经过十年的紧张战斗之后,凯旋而归,却拒封辞赏,愿意解甲归田,重过劳动人民的耕织生活,这充分反映了劳动人民质朴谦逊的品质。木兰的这一行为,本身就是对热衷功名利禄的封建士大夫的有力讽刺;或者在于该诗反映了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因为《木兰诗》并不像大多北朝民歌那样用愁苦的情调、悲剧的形式来表达,而是别开生面地用女子代父从军的喜剧的形式来表达。戎马生涯是木兰人生重要的部分,但原诗作者及历代文人对于木兰十二年的女扮男妆,经受沙场的辛苦,却略去不说便是明证。“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这是古人常用来说木兰的句子,如果诚如某些史料所言,木兰对天子尽忠之后,有守节之事的话,那么,木兰就成为封建社会“节烈”的代表,便涂上浓厚的礼教色彩,各处对其立庙的现象就不难理解。

第四,女扮男妆,在封建制度下,被人视为反常现象。“男治乎外,女治乎内”是封建礼法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出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然而,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继续留在朝庭为治理国政而做出新的贡献。不然的话,所谓“牝鸡司晨”的恶名就会落在她的身上。由此可见,木兰的还乡,也可认为,绝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当然,作者在当时不可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从木兰所走过的和平―战争―和平的曲折的生活道路,不自觉地反映了木兰在特殊条件下创造的奇迹,并热情地歌颂了木兰这一形象。这正是作者忠于现实生活的表现,也是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相通的。

木兰诗原文篇5

[内容]

《木兰诗》是北朝时北方乐府民歌杰出的代表作。北朝民歌因战乱和少数民族风俗的渗入,而展现了一种特异风貌,《木兰诗》是一首淳朴浑厚、简劲粗犷的歌。木兰这一中国文学史上最光彩夺目的英勇女性的形象,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木兰已成了女中英杰的代名词,可见《木兰诗》影响之深远。《木兰诗》的艺术美表现于多方面,笔者以为最为突出的是:承传与创新,简劲与细腻,叙忧与状乐。

一、承传与创新

《木兰诗》带有鲜明的民歌风,又具有其创新之处。北朝民歌《折杨柳枝歌》中有这么两首:“敕敕何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只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两首诗以女子的叹息声和问答体的形式,将女子内心的隐忧和一种急不可耐的心情表现得毫不掩饰。《木兰诗》的前四句:“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与上引《折杨柳枝歌》前一首形式完全相同,而《木兰诗》紧接着的两句:“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又与上引后一首的前两句完全相同,这可明显看到《木兰诗》承传了北朝民歌中的一种流行语式,但《木兰诗》中的这六句又一反前诗中的“女子”那个人之幽怨,而是有着强烈的对家事的关切以及自动为家庭承担责任的自觉意识。虽然《木兰诗》同样落笔于儿女之思,然而其中饱蘸着木兰对家人的亲情。木兰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婚配,而是战乱给家庭带来的困难:可汗点兵,军书联翩而至,父老无兄。木兰之所以时织时辍,心事重重,是因为替父担忧,替家担忧。《木兰诗》的创新还表现于借儿女之思、亲人之情,写战争之事,写了一个平平常常的劳动妇女弃织从军之思,因此,形式和题材上虽仍为传统型的,然而却光彩照人,展现了中国女性深明大义的高贵品德。这种对民歌形式和题材的承传与创新,既易为人所接受,又能拓展诗歌的容量,可谓蹊径独辟,匠心独运。

不仅如此,《木兰诗》还承传了《折杨柳枝歌》等民歌的五言传统,但又不拘泥于此,有长短句交错,进一步突出了民歌的流畅自然。从篇制上看,也较同期民歌长得多,后人把《木兰诗》与汉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称为乐府民歌之“双璧”。

二、简劲与细腻

简劲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追求,简劲在《木兰诗》中时带有一种原初色彩的内在活力,因此,既简练,又显得粗犷豪迈、浑厚深沉。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30个字就十分简劲地叙写了十年征战的过程。其中“万里”二句,写出木兰跟随大军,飞奔塞上。一个“飞”字既写出战事的匆忙,又写出转战南北、经历的关塞山峦之多。“朔气”二句,则形象地概括了木兰所处的战争环境,从而衬托出木兰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将军”二句,则以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木兰十年不平凡的戎马生涯。这些简劲之笔,以少胜多,不仅写出了木兰的出生入死、终于凯旋的经历,而且写出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诗的结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以比拟手法形象逼真地写出了木兰女扮男装的巧妙与代父从军的勇气,也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她内心的自豪感、自信力。

《木兰诗》更不乏细腻的铺叙之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不吝惜笔墨,巧妙地写出了木兰匆忙而主动地准备行装的过程,对于惨烈的战争,字里行间毫无沉滞之情,笔调相当轻快,显示了木兰代父从军意志之坚定。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评论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的确,这里的铺陈形式优美,音韵和谐,宜于咏唱,又渲染了军情紧急的紧张气氛。再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写征战而紧扣儿女之思,以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细微地刻画出年轻女子细腻的情怀,从而进一步更为深入地表达了木兰对于家庭的感情,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心灵深处兴起的波澜。这种不满足于木兰英勇坚强的一面,也不把乍离双亲的少女情怀简单化,以发掘木兰心灵深处隐秘的手法,客观上也反映出北朝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和痛苦。

简劲与细腻在《木兰诗》中得到了和谐而完美的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深沉的思索。

三、叙忧与状乐

《木兰诗》由两部分构成,前部分写忧,后部分写乐,忧是乐的反衬,乐是忧的归宿,从而深刻揭示了在战争年代与和平年代两个不同时期的广阔的社会内容,寄托着北朝人民良好的愿望和对融融而乐的幸福生活的憧憬。《木兰诗》先写木兰停机忧叹,造成悬念。“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的问答,排除了儿女之思的狭隘情感,从而突出了木兰为失去和平宁静的男耕女织生活而忧虑,而叹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叙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淳朴纯真的女性焦躁不安的心。时局不安,军情紧急,家庭处于危难之中,这是木兰忧心如焚的根由。困难当头,主动承担家庭的责任,从军驰骋万里。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这是木兰忧虑而引发的情思,并终于化作了行为。在从军途中怀念爷娘的感情,其实还是隐隐忧思的阵阵侵袭的流露,忧的是自己的代父远征能否换得家庭的安宁,忧的是自己这家中具有劳动力的人一走会不会给爷娘带来繁重的劳动、持家负担,让仁慈的爷娘倍受精神的折磨,相思女儿而又不得相见。写忧使诗的内容更现实化,使木兰形象更丰满、更亲切。“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归心似箭的表白,不是更让人产生共鸣吗?

木兰诗原文篇6

1、关山度若飞的上一句是万里赴戎机,这句话出自《木兰辞》,全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木兰辞》也叫《木兰诗》,是中国北朝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诗歌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人物问答及铺陈、排比、对偶、互文等手法描述人物情态,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神气跃然,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乐府双璧”。

3、《木兰辞》诗歌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来源:文章屋网 )

木兰诗原文篇7

《花木兰》改编自北朝时期的一首诗歌《木兰诗》,与中国《花木兰》一样,都是对这个故事的一种现代化的阐述和表现。但是对其中的主旨进行了解和掌握,可以从跨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在跨文化领域的研究中,价值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价值观也是跨文化进行交流的一个核心。由于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底蕴,因此对待同一件事物的理解往往是不一样的。跨文化视角下的价值观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理解不同民族和国家的价值观之间的差异,有助于对不同文化进行理解。价值观是人们拥有看法和行动的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的态度以及相应的信念。跨文化视角下对《花木兰》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念的理解也是不同的。从跨文化的视角对迪斯尼的《花木兰》和《木兰诗》之间进行对比,分析主人公之间的差异,可以对电影所体现的更深层次的东西进行了解和掌握。美国迪斯尼电影公司以《木兰诗》作为题材,斥巨资打造的影片《花木兰》一上映之后就获得了极大的肯定,引起很大轰动。当时很多消费品都以花木兰的形象作为原型,有的人以这个故事的原型进行舞蹈创作等。这部影片在中国市场上比美国市场相对而言要冷清许多,究其原因,是因为不同国家之间的价值观念习惯不同,《花木兰》中的主角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融入了很多美国英雄的元素,而中国人心目中的花木兰是一个勇敢的巾帼英雄,差距便油然而生。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视角来对这部耗巨资的影片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此浅述不同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价值观念的差距带来的对同一部影片的不同理解。

一、有关电影《花木兰》的总体概述

《花木兰》是迪斯尼公司的一部作品,制作的过程花费了很多心思,上映之后在美国电影市场上享有很高的评价。这部作品改编自中国北朝时期的作品《木兰诗》,以全新独特的视角来对这个中国古代的传说进行重现和展示。讲述的是在古老的中国,花木兰作为花家的大女儿,一直都希望能给家族带来荣耀,当时国家局势动荡,北方的匈奴来袭,国家便开始大肆征兵,花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但仍然被征召入伍。花木兰害怕父亲会有什么闪失,便女扮男装,偷走了父亲的盔甲,代父从军。故事中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就是木须龙。花家的列祖列宗担心花木兰的安危,便派了木须龙去陪她,这只小龙给花木兰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快乐。从军之后,花木兰一直都掩饰得极好,并且凭着自己的能力,通过了很多考验,成为军队中的大将。但是在一次作战中,花木兰的女儿身被其他战士发现,这在当时的社会而言,是欺君之罪,大家为了逃避责任,将花木兰遗弃,但最终她击败了匈奴,救了整个国家。后来皇帝并没有怪罪花木兰,念在她的功劳,还给了她很多奖赏。而花木兰也衣锦还乡。迪斯尼在对这个故事进行加工时有比较大的改造,把故事的重点从“孝”转到了 “忠”。在影片中的花木兰,不仅是一个为了保护父亲而从军的女子,更是一个有着民族志向,为了报效国家的女英雄,这样的改编,使得这个传统的故事接受的范围变得更广,其实最大的改变还是在于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下,对价值观念的一种改造。

影片的情节大致与原本是比较相似的,但在人物的刻画、外形设计等方面,就与中国传统有一些差距了。这部影片在对人物的刻画方面,将中西方的元素进行了一种融合。花木兰的形象在其中得到了一种重塑,她对自我价值的追求,在影片中有十分明确的体现,她也有了一种新的身份,即忠孝和自我追求,其实是跨越了国籍和种族的。在人物外形的设计方面,花木兰和其他的人物都是中国面孔,黄皮肤、黑头发和黑眼睛,当然,在细节上的处理也十分合理,比如匈奴人和汉人之间的区别。影片中还加入了动物形象,即木须龙和蟋蟀。龙在很多时候是中国的象征,而蟋蟀也是传统的吉祥物,因此在影片中有应用,而且花木兰的战马在影片中也有镜头特写,对这些动物的刻画也是对主人公表现方式的一种。最后是在场景方面,影片中所表现出来的战争场面与西方的战争场面是不一样的,影片中,匈奴的军队是狡猾残忍的,而汉人军队是淳朴、率真的。再如打了胜仗之后进行庆祝时,场面十分夸张,这也是迪斯尼的一贯表现手法,充满了比较张扬的感觉。

此外,要对跨文化视角有个基本的了解。跨文化视角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之间的关系,利用跨文化视角对《花木兰》进行解读,是全面理解作品的一种方式,因为对同一件事,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所体现的主旨是不一样的。就像《花木兰》中,所表现的思想与传统的故事《木兰诗》中所体现的思想有比较大的差距。影片中将花木兰这个女性形象进行了全新的刻画,不仅是一个代父从军的孝子,她更是一个忠诚的人,是一个有着民族志向的人。

二、跨文化视角下对电影《花木兰》的解读

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故事的刻画是不一样的,人性的价值取向主要是表现在对自己的看法上。在对人性的理解上基本有三个说法,即人性本善,人性本恶,人性有善也有恶。《木兰诗》中对花木兰的形象进行了描述,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是一个行为规矩、勤劳朴实的形象。花木兰没有兄长,出于对父母之爱,她只能代父从军,这是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比较看重的地方,在原文中也有表现当时战争险恶的,比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花木兰在残酷的战争中还是坚强地生活下来了,她身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女英雄的气概相对于她的忠孝而言,稍微弱化了一些。这里体现出来的一种人性特征就是善。人生来就是善良的,这也是无数中国人的价值观取向上的一种基础。但不可不说,这种思想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又是抹杀人性的。而美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文化是不同的,因此对这个问题的体现也是有差异的。亚当与夏娃的故事,就说明了一种人性的恶。所以追溯起美国人的思想根源,他们认为人是有罪的,当然,并不完全就将人性看成是恶的,人性也是善良的,只是善与恶都是存在的。美国人对待人性这个东西时显得更加客观一些,没有完全的神话主义,即就算是一个英雄,是一个伟人,也是会有缺点的,也是会有犯错的时候,所以人性里,不仅有善,还有恶。《花木兰》与《木兰诗》比起来,花木兰身上的道德与政治的成分要少一些,而体现得更多的是一个常人的故事,是一个少女的天真。当然,花木兰从军之后遇到的困难有很多,但是在影片中,花木兰一直在坚持,坚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而这正体现了西方的文化视角中对英雄的一种定义,英雄并不是你所见的那种遥不可及的,在西方的文化视角中,英雄也是一个平常的人,西方文化视角中对人的重视程度更高一些。

对人性的理解不同,只是不同文化视角下的一种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文化之间也有不同的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三种,即群体平等的关系、等级的关系以及独立。美国崇尚的是个人主义,因此在影片中表现出来的个人主义色彩要强烈一些。美国人的个人主义容易使人产生比较明确的一种“自我”的疆界以及人人平等的思想,比如教育,美国的教育从小就是要对孩子灌输一种独立、自立的思想,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自己有自己的观点,甚至是自己有财产所有权。这种人与人之间的观念,在一些文化产物上也有体现。比如《花木兰》中,花木兰就觉得自己与别人一样是平等,中国的传统思想认为女子是不能当兵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女子的地位是很不平等的,美国也有这样的现象出现,比如女权运动就是为了给女性争取应有的权利。正是美国人思想中的独立意识,使得影片中的花木兰也有一种独立的、人人平等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她认为自己去参军,并不只是为了减轻父亲的痛苦,而是一种自我价值的实现过程,是在为自己而活。而中国人的思想中,群体意识比较强,长期以来生活在群体中,给每个人的思想都灌注了一种集体的意识,所以在影片的原型中,花木兰考虑更多的不是自己,而是父亲,是整个家族的利益。她矛盾于国家和父亲的无奈,最终还是义不容辞地去了,她也希望自己有个兄长,这样便可以代父亲从军,可是她没有兄长,所以只好自己代替父亲。从某种意义上讲,她自己从军多少还是有些无奈的。

迪斯尼在创作《花木兰》这部作品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包含了观众的一些评价,但这个作品本身就是具有商业化的特性的,是被需要的,所以在影片中,花木兰是说着英语的,影片中还增加了很多在《木兰诗》中没有的形象,还有歌舞表演,画面的表现方面是十分逼真的,而且有着非常浓厚的东方风情。尽管是从不同的文化角度去改编而成的电影,将原文中的一些精神与西方文化背景进行了有效结合,使得花木兰这个形象更加符合西方文化的特点,但其内涵的体现在影片中还是比较明显的。拨开影片的各种现场场景,其背后隐藏的内涵才是我们更加关注的东西。因此,就算是一个拥有着东方面孔和西方个性的人物形象,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也能有一个比较准确的理解,也能对故事的内涵进行品读。影片中的花木兰还是中国人的面孔,但是将其个性特征改造成了西方人的个性,因此,不同的文化之间,虽然历史沉淀的东西存在一些冲突,但这些冲突在文化这个大熔炉中都是可以化解的,多元化的文化是可以共存的。

木兰诗原文篇8

赵燕红(1989-),女,汉族,安徽宿州人,硕士,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传记文学

摘 要: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文学形式。而《木兰诗》则代表了北方民歌的最高成就,本文试就地理环境、社会政治环境、民族性格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来谈论《木兰诗》的诗歌内容、风格等方面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北方民歌;木兰诗;地域文化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可谓是我国民歌发展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民歌作为一种反映人民生活的文化题材,它不仅是反映了人民的生活面貌,在一定程度上,民歌更是地域文化的一面镜子。北方的叙事长诗《木兰诗》代表了北方民歌的最高成就。

一、 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学

(一)、地理环境练就民族性格

北方民歌起于“河朔”,河朔主要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宋史・兵志十》:“河朔地方数千里,连城三十六,民物繁庶,川原坦平。”北方地形较为平坦、开阔,几乎是一马平川,同时因为北方地区较为干旱,降水少,多风沙,荒漠与戈壁较多,所以北方地区的气候环境比较恶劣,北方人长期生活在草原大漠上,他们喜欢骑马射箭,习惯于在草原上奔跑,生活比较自由自在无拘无束,而且北方地区地形比较平坦,很多地区都是一马平川,平原广布。北方地区植被稀少,不像南方绿树成荫,风景优美,这也就养成了北方人民广阔的胸襟和直爽的性格。在《木兰诗》中体现出北方人的豪放、直爽的性格特征。“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虽然路途遥远,行程艰苦,但期间看不到一丝留恋与愁苦的迹象。尽管木兰女扮男装,远离故土,虽为女儿身,但身上的那股北方人的坚韧与刚强却是无处不在的。她没有把从军当作自己的痛苦和不幸,不论在战争生活还是在和平生活中她都表现着蓬勃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活热情。

(二)民族性格影响文学风格

北方山川深厚,那广囊的大漠,无际的草原,凛冽强劲的朔风,使生活在这种辽阔苍茫的大自然环境中的北方人,心胸也随之开阔明朗,其作品也就具有一种苍茫雄劲的格调。《木兰诗》主要是描写一位呆在闺中的少女,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并在战场上建立军功,最后成为巾帼女英雄的一位奇女子。“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对着门织布的木兰,想着年迈的父亲要出征,而自己又无兄长,所以她无心织布,发出一声声慨叹,终于,她从容地走上战场,没有丝毫的胆怯,这也就把北方儿女的性格刻画的淋漓尽致。“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从军虽然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所做的选择,可是她既然做了选择,就表现得十分干脆利落,并无丝毫不情愿与难过之情,当事情降临的时候,她选择的是毅然的接受,勇敢的面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不怕万里征程的遥远,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在这样凄清的环境下,木兰没有半点抱怨,半点恐惧而是忍受着孤独,既然决然的接受着眼前的一切。一位女英雄的形象跃然纸上。同时又将北方女子尚武的精神及时骨子里所带有的坚强与勇敢刻画的生动形象。

二、社会政治背景与文学的相互渗透

(一)政治社会环境影响人物命运

南北朝时期,南方与北方长期分裂,因此南北方的交流也被阻断。但总体来说,南方的政治局面比较稳定,这既有利于南方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南方的文化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而北方则是长期战乱,在战乱的年代,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场景几乎天天都会发生,悲伤充斥着人们的心灵,看到家国受到欺凌,便涌出思乡爱国之情。在动荡不安的北方,少男少女也就无暇儿女情长、卿卿我我,而是乐于保家卫国,奔赴战场。欧阳修《明妃曲》:“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泉草甘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所以北朝民歌中有很多歌咏豪男健儿尚武精神的作品,充溢着粗犷豪迈的气概。可谓“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拌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整个北朝尚武之风盛行,连女子也不例外。“李波小妹字雍容,寨裳逐马如卷篷,左射右射必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李雍容骑术精湛,箭无虚发,比起须眉男儿毫不逊色。更有众所周知的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压倒须眉。这种英姿飒爽的女儿形象和粗犷豪勇的健儿,在南朝民歌中寂而无声,无处可寻。加上北方由于连年战火,人民生活困顿不堪,因此,保家卫国的思想已在北方人民心中生根发芽,所以,本可以守在闺中绣花织布的花木兰也被形式所迫,女扮男装,奔赴战场。

(二)民族性格和生活习俗影响作品内容与风格

北方人民生活在辽阔苍茫的环境之中,再加上长期的游牧征战生活,不仅使他们练就了娴熟的弓马技巧,也形成了他们的尚武之风。因此北方人民较为爽朗、豪放,喜欢在舞枪弄棒 。北朝女子更多关注社会生活方面,她们渴望婚嫁,对男女双方的身份地位有意识地作出表露。因此她们的口吻直截了当、理直气壮、性格大胆率直,敢说敢做,言情之时也是快人快语,尽吐衷曲。由于社会政治环境、民风原因,她们特别偏爱那种豪勇健儿,“念郎锦栖档,恒长不忘心。”“郎非黄鹤子,那得云中雀。”并且她们自己也多能骑善射,比起江南女子的那种似水柔情,真是有天壤之别。因此,北方人即使在谈情说爱之时,也是快人快语,直来直去。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闲情唱出南朝的那种缠绵婉转的柔情歌曲,而是多将心中的所思所感形之于声,发之于外,形成一种不同于南歌的雄放博大境界。像李波小妹、木兰那种能征会战的巾帼女儿形象在南朝男儿中亦不多见。因此北方民歌格调多简单疏朗、质朴无华、刚劲有力,毫不造作矫饰。在文学内容上,像《木兰诗》这种书写征战行役、羁旅相思的作品也较为多见。

总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方人长期生活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北方,那里风沙广布,大漠辽阔,平原众多,北方人民的视线不会被山水阻饶,北方的地形总是将他们的视线引向高处,这就使北方人民胸襟开阔,视野广阔。而且,北方人民从小喜欢骑马射箭,这就培养了北方儿女的独立,自强和尚武的精神。而民歌则是作者思想情感的抒发,大多显示了作者本身的性格特征。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民族性格与风俗等方面的特征形成了北方民歌豪放、刚劲和质朴的风格。可见,民歌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地域文化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

参考文献

[1] 黄瑞云.说南北朝民间乐府[J].衡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5.

[2]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4.

[4] 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木兰诗原文篇9

关键词 《木兰》;文化全球化;中国文化

美国电影《木兰》改编自中国传统文化的素材,不仅有令人捧腹大笑的美式幽默剧情,还有气势万千的战争场面,令全球观众耳目一新,也令这一传统的中国故事失真而焕然一新。人们认为:过分的民族化、过多的异域色彩会局限影片的全球化,为了迎合全球观众,为了将古代东方故事推向全球,唯有将电影《木兰》中西合璧。

从美国迪斯尼电影的这一现象,反映了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存在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失语,也反映了文化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木兰诗》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的叙事诗。诗歌叙述女子木兰孝敬父母代父从军的故事。木兰的形象,是人民理想的化身,集中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刚毅和淳朴的优秀品质,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木兰诗》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写木兰代父从军的背景,第二部分写木兰“万里赴戎机”,第三部分写木兰荣归故里。

诗歌的第一和第三部分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诗的开场白“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传神地勾勒了一个传统仕女的形象。由于父亲年迈,“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木兰挺身而出替父从军。临行时她恭敬地“朝辞爷娘去”,辞后还念念不忘家中的父母。诗的第三部分描写木兰荣归故里的喜悦,展示她内心深处不爱武装爱红装的传统女子本色。

而第二部分对十年征战的内容却很简略。诗歌共有七个段落,十年征战只用了一个段落几行笔墨带过。这是因为诗歌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的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作者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此外,这种繁简安排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残酷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二、美国电影《木兰》

美国电影《木兰》叙述一个怎样的木兰故事呢?

请看宣传和推广电影的剧情简介:美国电影《木兰》改编自中国素材,不仅有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剧情,还有气势万千的战争场面……令全球观众耳目一新。很有主见的花木兰,一直很想做一个能让父母引以为傲的女儿,代父从军。经过严厉的军旅生涯,木兰摇身一变成为胆识过人、英勇机智的沙场英雄。到底这个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由迪斯尼诠释之下是什么样的风貌呢?迪斯尼经典动画绝对颠覆您的想象,不让您失望。

显然,中国的花木兰故事在美国电影中已经美式化了。

虽然电影《木兰》在画面上出现了大量的中国符号,如长城、故宫、中国功夫和秦兵马俑铠甲等。然而,电影对《木兰诗》的故事主题和情节改编很大,与《木兰诗》的侧重点刚好相反,它突出的是木兰十年征战及其爱情故事,主要描写木兰在沙场上英勇机智,而不是木兰辞别家人和荣归故里。

好莱坞主流电影的主旋律一贯是建立在个性主义和自由主义基础上的,是通过欲望的宣泄来完成个体的净化,通过对个人自由的渲染来证明人道主义的意念。好莱坞电影无一不在描述对生命的尊重、对个性的张扬、矢志不渝的爱情以及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这一切也都无一不在打动并深入人心,并在文化精神上与引起全人类的共鸣,让文化背景不同的观众感受到相同的人生体验。

不难想象,影片《木兰》中出现很多美式的、与传统中国文化格格不入的情节,例如木兰拥抱皇上等等。该电影也始终贯穿着美国式的幽默,很多场面让人忍俊不禁。当木兰的祖母看到前来看望木兰的李翔模样俊俏,也不忘幽默一把,叫道, “下次征兵换我去”。

此外,在美国电影《木兰》的英文版中,木兰不姓Hua,而是姓Fa(“花”的广东话念法)。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迪斯尼的木兰已被香港化(毕竟香港比内地更加国际化,而被看做是中国的代言人);二是由于大多数美国人都不会念H开头的拼音的事实,为了迎合美国观众,改用了广东话发音的“Fa”。

当换了姓氏的木兰再回到中国,父老乡亲们可否感到似曾相识?

三、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涌动

文化是流动的,而在传承和交流的过程中总是或多或少地被损耗、误传或更改。文化的交流也避免不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对峙。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强加行为,是一种文化强权、文化殖民,拥有经济强势而又企图把自己的思想文化意识强加于人,就是文化霸权。文化霸权的形成,是通过对文化的话语性和历史性的遗忘,取得人们的认同。文化霸权使其他民族文化受到伤害,导致一些民族传统文化在面临威胁、母语在流失、文化在贬值,以及意识形态受到不断的渗透和改型。

当今世界各地处处可见美国影响,美国强势的文化渗透通过发达的美国电影得以进一步的实现和促进,形成一种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美国电影制作通过把其他民族文化的故事美式化,导致民族文化被强势文化吞噬和篡改。迪斯尼改编中国传统故事《木兰诗》,其过程本身本应是两种文化间的一次对话。但好莱坞向来扮演着推动美国强势文化全球化的急先锋,且美国文化产业的输出是“单向”的,是从美国向那些文化弱势的国家流动,而且是拒绝反向的流动。而弱势民族的文化则受制于美国文化的霸权,无法将自身的文化能量释放出来。由于经济、政治、科技等力量对比的差距,两种文化间存在着文化势差,美国文化凭借其强大的势能,掌握了文化对话的话语权以及文化输出的主动权。

《木兰》的电影宣传和推广打着“颠覆中国传统”的旗帜,唯恐不颠覆就不吸引观众,就没有市场。其对木兰的误读也构成了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冲击。结果,不争的事实是:与这部精彩画面、温馨幽默的美国电影相比,我们传统的花木兰故事显得那么的苍白和单薄。

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的花木兰故事被颠覆了,美国电影制作向来惯于从其他民族文化中汲取素材,改编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美故事,借脍炙人口的异国情调,演绎和宣扬美国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他们认为,将电影《木兰》中西合璧是将古代东方故事推向全世界的唯一办法。过分的民族化、过多的异域色彩会局限影片的全球化。“出于其商业与意识形态的双重需要,迪斯尼这一文化工业的巨无霸凭借其强势媒体的话语权,将这花木兰一个性鲜明的本土文化遗产进行了解构,以美国主流文化的个人主义、女性主义将其重构为身处逆境的女子追求自我实现的个人主义动画叙事。”

四、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

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迪斯尼改编制作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故事《木兰诗》。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不少国人纷纷追捧着西方文化和国际接轨,以致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处处可见。

赛艇是英国的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也是美国的耶鲁和哈佛两所大学的传统活动。前些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每年也比赛一次赛艇。有仿效别国文化的嫌疑,结果遭到非议而停止了。

为了迎接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国家在英语教学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英语教学也表现出重英美文化而轻中国文化。结果,我们的学生都能用英语描述西餐的刀叉和烤面包片,但很多人却不会用英语表达中餐的筷子、粥和馒头,不能掌握富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的英语表达。结果在文化全球化语境下出现“母语文化失语症”,无法进行母语文化输出,令自己失去文化身份,造成邯郸学步的后果。

走在中国的大街上,广告里的模特儿很多都是洋人。令人纳闷,明明是在中国卖中国产品给中国人,却用洋人宣传中国的产品。据说在我国活跃着一大批洋人模特儿,专门为中国产品做广告。此外,我国处处盛行庆祝西方的情人节,而几乎无人问津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美国电影、电视、音乐、快餐和饮料成了时尚的标记。对这些现象,外国人惊讶不已,而国人却习以为常,不以为然或无动于衷。

五、结语

在全球化语境下,美国电影《木兰》叙述着一个美式的中国花木兰的故事。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文化也带上了西方文化的色彩。

木兰诗原文篇10

干邑坐落在法国的波多尔北部的夏朗德省境内,是一个充满中世纪气息的古镇。城中古街小巷,天水成碧,酒香散落在整个干邑城中。

你闻到的,正是白兰地干邑。

白兰地是“葡萄酒中的灵魂”,而干邑被称为“白兰地之王”则丝毫无愧。在英语中有一句俗语:“All Cognac is brandy,but not all brandy is Cognac。”意思是,所有的干邑都是白兰地,但并非所有的白兰地都是干邑。其实,早在公元1909年,法国政府就颁布明文规定,只有在夏朗德省境内,干邑镇周围的36个县市所生产的白兰地方可命名为干邑,其他地区一律不得使用这个名字。这足以彰显干邑在白兰地中的贵族地位。

事实上,白兰地本身就是一场来自法国干邑的浪漫意外。

生命之水

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干邑生产的还是葡萄酒,世界上也还没有白兰地。大批量的葡萄酒从干邑的夏朗德河码头马不停蹄地赶往世界各地。16世纪中叶的法国,为了避免长途出口运输葡萄酒产生的变质现象,干邑的葡萄酒商们把葡萄酒加以蒸馏浓缩后再出口,出口国的商家再按照约定的比例进行兑水出售。

蒸馏浓缩的出现,便是白兰地的雏形。

17世纪初,法国卷入战争,白兰地遭禁运,百般无奈的商人把酒装在了干邑盛产的橡木做成的橡木桶中贮存。等到战争结束,酒商们发现,白兰地并没有变质,而原本无色的白兰地变成了琥珀色,而味道更让人着迷――这是一场美丽的意外。

谁也没有想到,这场葡萄原液与橡木桶的意外的邂逅最终成就了伟大的诞生――用橡木桶陈酿,白兰地完成了它制作的最后一道工艺。

经过2次蒸馏得到澄清的葡萄汁原液,被称作“生命之水”,刚刚出炉的“生命之水”酒精浓度达到70度,贮藏在橡木桶中,酒香融合橡木桶自带的香气,橡木桶的物质融进葡萄酒原液之中。“生命之水”便在阴暗的酒窖中安静地成长,逐渐柔化,酒精浓度降低至40-43度之间。

干邑是烈酒,却是其中算得上“温柔”的,经过长期发酵,渐渐褪尽了辛涩,口感变得醇厚。

至于蒸馏得来的原液为什么会被称作“生命之水”,无证可考。曾有故事传言,十五世纪的意大利有个卫士叫霍夫曼,发生战争的那年,他把自制的葡萄酒放入木桶存入地窖,自己却战死。十年之后,人们意外发现这桶酒,为了纪念死去的卫士,便把酒取名为“白兰地”,意为“生命之水”。

只是,白兰地(Brandy),其本源为Brandewijn,意思是“燃烧的葡萄酒”(Burnt Wine),描述的是制作过程中重要的一环,与那个悲怆的传说略有出入。不过,白兰地在烈火中灼烧,留下的必然是精髓,又在阴暗的酒窖经受着长久发酵,再次等到重见阳光的那一天,便已然熠熠生辉。背负万丈尘寰,只为浴火重生之日,称之“生命之水”似乎又莫名地倍感亲切。

关于“生命之水”,在干邑有一个近乎“神话”的地方,传说这里的“生命之水”来自几百年前。这便是干邑镇上来自于轩尼诗古堡的“创始人酒窖”。

英雄情结

在夏朗德河的左岸,便是轩尼诗酒厂的总部。酒厂的名字来自于它的创始人李察・轩尼诗(Richard Hennessy)。尽管轩尼诗在法国干邑创立,也是在法国发扬光大。不过其创始人李察・轩尼诗却是一个纯正的爱尔兰人。

那一年,李察・轩尼诗正值青年大好时光,怀揣着伟大梦想的年轻人来到法国,投身到法国的爱尔兰军团,君子执剑,必然想指点江山。李察・轩尼诗是适合战争的,曾获取“英勇证书”,官至上尉,后被派驻守干邑地区。

历史上关于为何李察・轩尼诗会开办酒厂的资料很单一,公开的资料上总结起来仅为两个字“喜欢”。驻守干邑地区时,李察・轩尼诗对干邑的白兰地爱不释手,轩尼诗在退伍之后,就留在了这个葡萄萦绕的地方。

不会知道李察・轩尼诗会不会偶尔站在夏朗德河岸,守望过往。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创办的酒厂一定有种莫名的英雄情结。轩尼诗品牌的标识,是一只手握战斧的强大手臂,这和早期李察・轩尼诗的军旅生活不无关系。

干邑是有英雄情结的,而英雄也是有干邑情结的。拿破仑用干邑来犒赏将士,戴高乐将军从不允许英国威士忌出现在爱丽舍宫的餐桌上,他只喝干邑。而无酒不成活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对干邑也情有独钟,据说他每天早上都要喝一杯干邑,这个习惯保持了一生。

如此看来,轩尼诗创办酒厂和他的从军生涯倒是一脉相承。

1765年,轩尼诗酒厂在干邑成立。在创立之初,轩尼诗的酒就很快受到热捧。在路易十五在位期间,轩尼诗就常出现凡尔赛宫贵族酒桌之上。曾长达二十多年,轩尼诗是王室的贡酒。

“创始人酒窖”于1774年设立,这个外界看似“神秘”的地方,却真实存在。里面藏有轩尼诗最珍稀以及最古老的干邑“生命之水”,其中最古老的生命之水可以追溯到1800年。

现在市面上的轩尼诗,并非是从酒窖中直接拿出,而均是出自“费尔沃家族”的点睛之作。

费尔沃家族是轩尼诗的御用调配师,也是轩尼诗干邑世袭的调配总艺师家族。从1800年,第一次接过来自轩尼诗酒窖的钥匙开始,费尔沃家族就成为了轩尼诗酒窖的“守护者”。

费尔沃家族的调配师从酒窖中取出“生命之水”,不同年份的“生命之水”在这些调配师的杯中邂逅。一邂逅,终难忘,成了轩尼诗独有的味道。费尔沃家族调配的魔力在于使时光停滞,调配的技艺在费尔沃家族里世代相传,为的是如今喝到的轩尼诗和两百多年之前的味道并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