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改写十篇

时间:2023-03-29 09:06:48

木兰诗改写篇1

花木兰老是坐在织布机旁不停地叹息,织布声稀疏了下来。问木兰在想些什么?思念些什么?木兰既不是在想些什么,也没有思念些什么。昨天夜里在城门看到军队所张贴的文告,说是皇上要征兵,攻打匈奴。征兵名单上有很多卷,木兰仔细看了看,几乎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哎……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长兄,父亲毕竟年岁已高,不宜再出征了。保家卫国责无旁贷,儿愿为此买鞍马,替父亲去出征!

第二天拂晓木兰就辞别爹娘出发了。木兰东奔西走做好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唯一不舍的,还是爹娘啊!“爹,娘!多保重啊!儿未能在身边照顾二老,是儿的不孝啊!”木兰面对着滚滚黄河水,一座座高山,不禁失声呐喊。

木兰不远万里奔赴战场,飞一般地度过了一座座山。生活中诸多的不便与困难,并没有让木兰倒下。一阵阵凶杀,一场场战役,木兰运用智慧和勇气过关斩将。十年的战役,虽艰辛,但也值得……木兰与将士们得胜归来了!

木兰得胜而归,使皇上开心不已,皇上当即策封木兰为尚书郎。木兰笑而不接。皇上笑问木兰想要些什么奖励。木兰说:“愿皇上恩准,送臣还故乡,与家人团聚!”皇上见她归乡心切,便恩准了她。

木兰诗改写篇2

冬日的阳光在它退去最后一抹余晖的时候,整个村庄便渐渐笼罩在沉沉暮色里。不久,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就过早地进入了梦乡。只有一户人家,屋里还亮着 灯,有个十七岁的女孩正对着门织布,这个女孩名叫花木兰。突然,唧唧的织布声戛然而止,木兰无心织布,连声叹息。  原来因为天子突然征兵,因打仗负伤一只腿至今还行动不便的父亲也在被征之列,家中又无长男,几天来木兰一直忧心忡忡。第二天一大早,父母正在为今 生将无缘再见而愁眉不展时,忽然开门声响起,一位身穿战袍的英姿少年走进老人的视线。在老人还未及嗔怪女儿时,木兰已开了口:“我要替爹充军去打仗!”  于是木兰就匆忙地到各处街市备办鞍马等战具。第二天木兰就辞别父母踏上征途。夕阳西下,暮色沉沉,木兰独自露宿在黄河之畔,耳听黄河流水哗哗作 响,心中却时时回响着父母的声声呼唤,渐行渐远,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早已听不见了,但这声音却时时回荡在女儿的耳畔心头,征程漫漫,何时能再听到那温暖女 儿内心的爷娘亲切的呼唤呢?  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越向北走,水越难弄到,时常连脸都洗不上,灰尘满面令人难以忍受,不过,就让灰尘掩盖女性柔嫩的皮肤倒是件好 事。战斗打响了,对木兰来说,犹如做了场恶梦。到处是血腥味,交战的白刃铿锵作响,厮杀声、马蹄声、风声交织在一起。  在战斗中,木兰奋勇拼杀,多次立功。凯旋归来,天子在厅堂上接见了木兰。因为战功赫赫,天子要重赏木兰,可是,木兰既不要做官,也不要巨额赏赐。最后她只 借了一匹千里马,义无返顾地回到了她朝思暮想的故乡。  木兰衣锦还乡了,村民们脸上洋溢着从未有过的喜庆,木兰的家人更是喜上眉梢。木兰的姐姐妆扮一新地迎出来,望着眼前这位威风凛凛的木兰妹妹,真是 又惊又喜。小弟弟为了给姐姐洗尘庆功,正在忙猪杀猪宰羊。木兰激动地打开她少女时代的闺房,屋里还保持着原来的摆设,角落里那台熟悉的织布机仿佛在述说着 往日的故事。木兰脱下战袍,换上美丽的红装,满怀柔情地端坐在镜前,细心地妆扮起来。梳妆完毕,木兰娇羞地走到堂前。大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原来与 他们朝夕相处十余年的木兰竟是一个妙龄女郎。

木兰诗改写篇3

风不是很大。

叹息声,一阵、一阵的从院子里传出。其中,还夹杂着几声机杼的声音。走进一看,才发现原来是一位少女在叹息。秋风吹过他两鬓的头发,两片红落下,飘在她的头发上,落在她的肩上。她仍在叹息,她在沉思,她很忧伤,她仍在想着昨日的那一幕。

她叫花木兰,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昨夜路过父亲的房间时,看见征兵文书,得知单于大犯边疆,君王在大量征募兵士,那么多卷征兵文书,每一卷上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木兰没有什么兄弟,她隔着窗子,看着父亲脸上那股神情,木兰仿佛随时都感觉到,她会随时失去她的父亲,她的心在痛。

“不,我不想失去父亲,我要待父从军。”木兰在心里默默叹道。

自从有了这个信念,她就从没有放弃过。她站了起来,跑到各个市集去买了一些必要的装备,她买了马,买了马鞍,买了辔头,买了长鞭。回到家,盘起自己的长发,换上男装,留下了一份信,又悄悄地拿走了那把,昨晚父亲擦拭了好久的陪伴了他多年的宝剑。

这时,天色已经晚了,谁知又下起了大雨,但她什么也不顾,骑着马,冒雨冲了出去。

风很大,雨点就像石子一样,打落在她的脸上,身上。但他的脸庞,总会露出那份毅然的面孔。她可以想象到,想象着父亲看到那封信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那是一股悲伤。可以想象到自己的母亲,是如何含着泪,呼唤自己的。但她也是为了自己的父亲。为了整个家庭。一想到这些,她 便会抬起头来,毅然向前。

大约奔了两天,她抵达了军营。在这军营里,可能有人是为了国家而战,可能有人是为了自己的荣耀而战,但她却是为了自己的父亲。

时间很快。

十年过去了。

花木兰已经打了大大小小上百场战役,她也真正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回想起与敌人交战的场面,回想起行军万里奔赴战场作战的劳累,至今想起来还心有余悸,有时晚上还会做恶梦。但是,一切都过去了,她都挺过去了。因为他们胜利了。现在的花木兰,正率领着全军,前去面见圣上。她现在可不再是什么无名小卒,她已经是鼎鼎大名的花将军。

皇上给人的感觉,都是威严,肃穆的。但是这一位,说话间,却带着几分激动,因为他实在是太感谢花木兰了。“你说,你想要什么?只要是朕有的,统统都给你。”花木兰笑了笑,说道:“下官一无所求,只因辞乡多年,劳家中父母挂念,甚是不孝,故欲辞官回乡。”虽然皇上再三恳求,但还是被木兰婉谢了。

木兰诗改写篇4

——题记

盼望着,盼望着,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的一切……

经过万里征程,我回来了,城外的一对老妇人,映入我的眼帘,近了,近了,啊!我的爹娘,我回来了……

眼里涌出喜悦的泪,心中流出无言的语,小草躲在大树下一动不动,云朵渐渐藏入天空的胸膛,木兰我今天又回到了家乡……投入父母的怀抱,讲述我征战沙场,度日如年的别愁。不经意间,来到了屋檐下。梦中的小院,负伤时给我坚强,征战时给我信心,你是我离别后的思念……

来到我旧时的闺房,穿上我旧时的衣裳,再次坐在织布机前,推动着它,唧唧复唧唧……

听着这久违的声音,遥想当年,我在这里叹息。东奔西走,南来北往。付出,我不遗憾;悲伤,我不忧然;奔逐,我不辛酸。滚滚黄河,好似我的泪水,喧嚣燕山,使我的心好烦。思念我的父母,思念我的小院,思念那唧唧……今日想起,何必叹息,只不过是从头再来罢。呵!那金戈铁马,撼天动地;那雄关漫道,气贯长虹;那战天斗地,狂劲冲飞霄。而这织布机,才是我的最爱!

别离之时,我流多少泪,何必?身披铁甲,纵横沙场,何必?辞官不就,回归故里,何必?只为这全家的团聚,只为这唧唧复唧唧……

木兰诗改写篇5

就在一个夜晚,年少的木兰还坐在织布机前,从屋子里不时的传来木兰的叹息声。母亲听见了走了进来欣慰的对木兰说:“怎么了,我从大老远就听接了你的叹气声,你在想什么啊!”而木兰却避开母亲,只是说了声:“没什么!”说完又开始织起布来,而母亲只是微微的摇了摇心想:女儿长大了,也有自己的心事了。哎!

第二天,母亲轻轻的对木兰说:“后天,后天你的父亲就会按皇上的命令出征,打一场卫国之战。”说着说着,母亲的眼眶就已经充满了泪水。

晚上,木兰躺在床上想着父亲后天就要出征,真不知该说什么好,只是一味的想着,如果父亲在这次战争中牺牲了,那这个家不就完了。为了这个家木兰冒出了一个想法——代父从军。

这件事在第二天被全家的讨论下决定了,考虑到木兰的父亲年长,和年幼的小弟跟比他大一岁的姐姐,同意木兰从军。

最后一天了,家人准备好了出征的物品。当晚的木兰又欢喜又忧心,担心自己有可能再也见不到自己的家人了。

临别之日到来了。木兰穿着沉重的盔甲骑在骏马上与自己的家人和乡亲们辞别。

一场激烈的战争上演了。

......

又是战争的一天,木兰想:为了自己,为了国家一定要胜利。这一天的木兰使尽了全身的力量,杀出了一条血路。

胜利了!胜利了!所有的战士异口同声的叫了起来,木兰也想不到那天就是他们胜利的日子。

将士们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只有木兰去拜见皇上。走进金銮殿,当今皇上就坐在上头。皇上也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而感到高兴,皇上说:“你立了一个这么达的功,你想要什么呢?我一定答应。木兰顿时想起年迈的父亲和母亲,想起那两张布满皱纹的脸。木兰想起来了。此时的木兰最想的就是——回家。”

皇上看木兰从军这么多年没有回家,她的思家之情能够体会,答应她回家。

木兰回家的喜讯很快传到了家乡。

就在这一天,木兰的父亲和母亲互相搀扶着走向城门来迎接女儿回家。

木兰诗改写篇6

古诗词鉴赏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中学阶段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总要求。如何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促进古诗词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一、创设情境,披文入情,低吟浅唱

古诗词的最大特点是语言简练、含蓄,意象朦胧,意境深远。古诗词教学必须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入境是保证教学成功的前提。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如作家遗闻轶事的介绍、角色扮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不管运用何种方式,只要能营造出学习的情境氛围,就是古诗词教学成功的开始。而披文入情的朗诵,是入境的关键。在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并不急于播放课文的普通话朗读录音,而是首先请一位曾参加过市独唱比赛获奖的女同学模仿王菲唱《明月几时有》,歌声婉约悠扬,缠绵衷肠,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然后我又播放一位民间艺人用宋韵古调吟唱的视频,尽管听起来没有普通话那样字正腔圆,但看他那低吟浅唱的陶醉样子,同学们感觉很新鲜,听起来别有一番韵味,最后,我才播放普通话的朗读录音,让同学们比较以上各种朗诵形式的特点,选择你认为最喜欢的形式来朗诵本词。此时,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涌上来了,觉得读诗词的方式可以不那么正统、死板,可以运用多种方式进行,于是便大胆尝试:有用方言读的,有用普通话诵的,有模仿艺人摇头晃脑唱的,真是百花齐放,好不热闹。学生很快便进入了学习状态,并逐渐感受到词的大意和作者的情感。有了这种学习情景,再实施下一步的内容鉴赏,这样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二、深入文本,字斟句酌,品悟“韵外之致”

诗人的情感通常比较丰富,心弦幽微、灵敏,我们必须深入文本,字斟句酌,才能品出诗词中语言文字的韵味,才能进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对古典诗歌的品悟,忌随意解读,无限衍义。南宋大思想家、理学家朱熹曾经说过:“读书之法,既先得它外面的皮壳子,又识得它里面的骨髓,方好。”“识得它里面的骨髓”说的就是感悟其“韵外之致”。下面以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上片为例作简说。

李煜是何许人也?他是南唐时的一位皇帝,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他的词以他被俘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前后期内容风格大不相同。被俘前多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被俘后多倾泻亡国之痛与去国之思,沉郁哀婉。《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就属后期之作,表现的是李煜离乡去国的锥心怆痛。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其词被前人评价为“字字血泪”。怎样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此特点,感知其中的“愁”与“痛”呢?

首句中,“无言”两字活画出词人的愁容,“独上”勾勒词人孤身登楼的身影。其下两句中的“如钩”不仅写月形,表时令,而且意味深长。接下来用的“锁”字,锁住的岂只是这满园凄惨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了。此景此情,一个“愁”字了得!真是“剪不断,理还乱”。

我让学生抓住“无言”“独上”“如钩”“锁”这些关键字眼,字斟句酌,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走入词的意境,品味词人内心的孤寂痛苦之情,学生就很好地领悟到诗词的韵味了。

试想,如果教学中没有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字斟句酌,深入分析,以结论代替过程,以所谓的教师整体把握代替细致的品鉴,以粗浅的了解代替深入的思考,让学生机械地强记词中句子外,能品读出李煜由高高在上享尽荣华富贵的皇帝到成为苟延残喘受尽屈辱的囚徒内心的“愁”与“痛”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三、仿写续写,激发兴趣,提升能力

教学古典诗词,不仅要提高学生欣赏诗词的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且要鼓励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有创意的阅读。如果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以各种形式来模仿创作或对原诗词进行仿写、续写、改写等,那么,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会更浓,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初一的学生对于什么叫词,什么叫词牌名都懵懵懂懂。我曾经在教完《天净沙・秋思》这首词之后,让学生模仿原词的格式进行创作练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词,词牌名如何运用,体会写词的感受。全词共五句,第一、二、三句和末句都是六个字,前三句和末句就让学生填六个字;第四句四个字,学生就填四个字。选定一个题材,围绕一个中心来写。我展示我的范例作品,说明我是如何根据主题运用相关的字、句对号入座的。这时学生觉得有点头绪了,我便鼓励他们说:“大家继续努力吧,说不定未来的大诗人就在这课室里!”一些悟性高的学生受到了鼓舞,很快就仿写出一些似模似样的作品来。我把较好的习作展示出来,向大家点评,希望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学生觉得很新鲜,很投入进行仿写、创造,希望老师能赏识自己的作品,点评自己的作品。一节课下来,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写诗词的兴趣非常浓厚,对诗词的格式、规律,特别是对诗词的情感表达有了全新体验,深刻领悟到原诗作者的思想情怀。

后来,我还专门制作了一个关于如何仿写诗词的教学课件,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此后,我每讲完一首诗或词,即使有些没有要求学生进行仿写,都有学生拿他的习作来给我看。我把好的作品收集起来,有的展示在班的“学习园地”里,有的投稿到学校的刊物里并被刊登,同学们觉得很有成就感,大家写诗的兴起更浓了。学生的习作虽然稚嫩,用词、平仄处理方面或有不当,可是他们的创造力却很令人欣慰。

除了仿写诗词外,我还要求学生对某些原诗词进行续写或扩写。从我的教学实践来看,这些写作形式的训练对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对诗词的学习兴趣,提升鉴赏能力大有帮助。

续写一般是对原诗词的结尾或局部进行再创作,如学完了《木兰诗》之后,我要求学生用白话文就“木兰是女郎”这个问题续写诗的结尾。结果,一些学生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让我惊叹。有的写一些奸臣得知木兰是女郎,于是向皇帝告密,皇帝龙颜大怒,要治木兰欺君之罪,木兰全家逃跑;有的写同行伙伴对“木兰是女郎”这个问题,回去该如何向皇上禀告的事,大打出手;有的写皇帝得知木兰是女郎,要治木兰欺君之罪,大批忠良为木兰求情,后来皇帝也不想失去木兰这位爱将,不但不治木兰的欺君之罪,还迎娶木兰为太子妃。

通过续写训练,我想起了阿基米德的一句话:“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同样,我们在教学中如果给学生一个创造的平台,学生定能创造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

木兰诗改写篇7

我寻觅到的那片丛林便是教师队伍,那个高高的枝头便是一方小小的讲台。时光悄悄流逝,《木兰诗》正在继续进行,自己觉得昨天、今天、很多天的课堂还是笑声不断、生动有趣的。也许真是自己觉得,依旧还是那几个学生愿意主动举手回答。学生也希望快乐的学习,但是他们配合老师带动课堂气氛、制造快乐的方式仅仅局限于语言的诙谐、幽默,不能从对课文深层的探究中获得成功的愉悦感。问题到底在哪儿?我的课到底该何去何从?我不想责怪学生,他们毕竟是孩子,也许他们也有所谓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不想发火、抱怨,我不想课堂就此陷入悲哀的轮回。可是,我的的确确也被伤了心。听写作弊、三分之一的人周末不背书、三分之二的人默写《木兰诗》的注释都会出错、课堂上的死寂等状况,这一切都重重地击打我的心。我在反思:说实话,在学生心里,到底有多少人重视语文,如果做个调查,我相信事实应该是惨不忍睹的,这也是长期困扰语文老师的问题。教学是双边活动,激发兴趣,创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动起来,让师生感受快乐,享受幸福,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那么,语文课就应该变成理想中的熏陶思想和洗礼精神的殿堂,应该成为生命与生命相互影响的心灵家园。

如何让课堂充满魅力?课程改革、课堂改革、教学改革等,都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自觉学习、学会学习、高效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互助、积极展示、大胆质疑”。总之,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开放课堂,解放学生。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开发学生的潜能。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学校正在变得个性、智能和生态。在新技术背景下,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网络互动教与学的应用研究探索,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和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育教学目标。因此,我决定把《木兰诗》的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准备应用微课的形式,希望课堂教学能充满活力。

课前,向学生介绍微课应用学习的网站,学生听到这个消息非常开心,眼里流露出热切的盼望。经过课前的铺垫,上课时学生对木兰熟悉了解了,然而争议来了:有学生认为木兰还乡是她不慕功名富贵,反映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本色,有学生提出异议,于是正反双方展开了辩论。辩论到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在激烈的辩论中,还带出了几个问题: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⑤诗歌中的错误。我把问题留作他们的课后练习,让探究延续到课外。

在分析写作特色时,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对木兰从军缘由、出征想家、辞官还乡和会见亲人写得比较详细,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十年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前者只有四句,后者也仅有六句,详略得当,作者为什么不重点写木兰战场的英勇杀敌呢?

有学生提出,如果重点写木兰征战的过程,诗歌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大家齐心协力创作起来:呼呼复呼呼,木兰当月练。不闻机杼声,惟闻鸡鸣声。长矛光闪闪,短剑轻出鞘。夏练三伏天,冬练冰雪寒。可汗大点兵,木兰狂欣喜。辞别爷娘去,速到黑山头。行军若飞度,万里如眼前。骑马战场上,杀敌如乱麻,东城杀贼寇,西市捣老巢,南山擒敌首,北河断粮草……学生边写边改,兴致勃勃,那股兴奋劲旺盛得如盛开的向日葵。经过对比,他们明白了:木兰虽是战场上的英雄,更是一个女孩子,诗歌的详略安排,是为了更多地展示木兰奇女子的一面。

我也被他们感染得兴奋异常,加入了他们创作的队伍。大家对自己的作品赞叹不已,有人负责记录,有人负责打印,有人负责保存,第二天还在孜孜不倦地修改。课堂一改往常的沉寂、冷清,焕发了勃勃生机,师生都享受到了创造的快乐。我继续尝试着了解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努力以学生的学习行为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把学习的主动权、创造权还给学生,立足三个改变:一是“师长”变“学长”,二是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三是“教室”变“学室”。

木兰诗改写篇8

于是,从古至今的诗人们,就常常面对一棵树,静静地倾诉心事,或者轻轻地生发感叹。

中国最早的草木情怀诗,是出自《诗经・桧风》的《苌楚》。桧(kuài),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故都在今河南的密县与新郑之间,《桧风》就是桧国的诗。苌楚(cháng chǔ),又名羊桃、猕猴桃。陈之《花镜》记载:“猕猴桃一名羊桃,生山谷中。藤着树而生,枝条柔弱,高二三尺。叶圆有毛,花小而淡红,实形似鹅卵,十月烂熟,色绿而甘,猕猴喜食之。皮堪作纸,今陕西永兴军南山甚多。”

猕猴桃,褐色的表皮,鲜绿的内瓤,酸甜的口味,丰富的营养。这是我们对于这种植物的全部认知。原来它在结果前曾经开过小而淡红的花,原来它得名的原因是“猕猴喜食”,原来它的皮可以作纸,原来――上古时代它就存在。

在那遥远的古代,一个诗人会对一棵或者一片猕猴桃树说些什么呢?我们慢慢看来。

中国最早的草木情怀诗

《苌楚》共有三节,非常短。第一节由四句组成,前两句是:

隰有苌楚,猗傩其枝。

隰(xí),低湿的地方。猗傩(ē nuó),同“婀娜”,柔媚的样子。这句的意思是:低湿的地里长着一片羊桃,妩媚的枝条随风飘拂,身姿婀娜。诗人站在平地上,目光向下,看到了这样一幅景致。人常说“景为情设”,这片羊桃树,唤起了诗人怎样的情绪?第一节的后两句是:

夭之沃沃,乐子之无知。

夭,柔嫩而和舒的样子。沃沃,肥美而有光泽的样子。子,你,这里指羊桃树。这句是诗人对羊桃树的直接抒情:羊桃树啊,你柔嫩的枝叶肥美而富有光泽,我真替你高兴啊,你没有知觉。

人羡慕草木,这是一种正常的情绪。但一般情况下,人们会羡慕草木比人活得长久,但为什么,诗人会羡慕羊桃树的没有知觉?细细想来,人的痛苦,其实都是因为人的有知有觉,人有着对现实世界过于清醒的认知,有着过于敏锐的感受力。如果没有这些,人又怎么会痛苦?所以,从第一节的后两句里,我们能够想象到诗人在羡慕羊桃树的背后,所隐藏的是对现实世界的不满,是心灵的痛苦。

后两节和第一节结构相似,属于复沓结构,只改了其中几处:

隰有苌楚,猗傩其华。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家。

隰有苌楚,猗傩其实。夭之沃沃,乐子之无室。

华,花。实,果实。家、室,都指婚配。《左传・桓公十八年》:“女有家,男有室。”“无家”“无室”指无家庭拖累。后两节里,诗人羡慕的是羊桃没有家室。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有家,男有室”,这是人生的必然,也是人生的归宿,是人生幸福之所在。但为什么,诗人会羡慕羊桃树没有家室呢?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也许是因为繁重的赋税,也许是因为国家局势的动荡,也许是因为个人命运的流离,也许是因为将要去打仗生死未卜,也许是因为社会制度的不公平导致的贫穷,也许是因为家庭不睦带来的心灵伤痛……诗人没有写,我们也不能妄加揣测。

宋代学者朱熹在《诗集传》中猜想说:“政烦赋重,人不堪其苦,叹其不如草木之无知而无忧也。”这种猜想,只是种种猜想中的一种,我们姑且认为它有一定的合理性。

这首诗写得含蓄蕴藉,千百年来为后世诗评家所称道。陈震《读诗识小录》如此评价:“只说乐物之无此,则苦我只有此具见,此文家隐括掩映之妙。”意思是说:这首诗,诗人只说为苌楚没有知觉、没有家室而高兴,那么为自己有这些而感到痛苦就非常明显了,这就是写作者隐括掩映的妙处啊。这种含蓄的写作手法,值得我们在写作中学习和借鉴。

《诗经》里的植物

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了深圳一石的《美人如诗,草木如织》一书。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叫《〈诗经〉里的植物》。从书名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诗经》里的植物非常之多,多到可以写成一本书了。尽管这些植物的名字,古今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差异,但它们在上古时代就曾与人们共生共处,并为诗人们带来不同的情绪体验和心灵启示,确实很让人惊讶。

我们说《苌楚》是第一首草木情怀诗,是因为这首诗全诗都在写苌楚,有客观的描述也有直接的抒情,而在《诗经》的其他的诗歌里,植物大多只是用来起兴,为了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真实内容;还有的植物只是人物命运的“道具”,推动着或者暗示着人物命运的发展。就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是为了引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中的女子,总是在采摘植物。比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比如“采采卷耳,不盈倾筐”,比如“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比如“于以采?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比如“采采苡,薄言采之。采采苡,薄言有之”,比如“采葑采菲,无以下体”,比如“春日迟迟,采蘩祁祁”。这些采摘是她们劳动的内容。她们的美,她们的情绪,也便在采摘中尽情流露和释放。

《诗经》中的男子,总是在借助植物抒发家国之思。比如“彼黍离离,彼稷之苗”,便让诗人产生了“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的亡国之叹;比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便让诗人产生了“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的战士悲歌;比如“凯风自南,吹彼棘心”,便让诗人产生了“有子七人,莫慰母心”的孝子愧悔。

植物还往往被用来表达爱情。比如“芄兰之支”,比如“投我以木瓜/木桃/木李”,比如“赠之以芍药”,比如“野有蔓草,零露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比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植物也常常用来表达女子被离弃的悲伤,比如“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就是以桑叶的变化,表示男子情爱的转移。

除此之外,植物还被用来表达多种情怀: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这竹是对君子的由衷赞美。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华就是木槿花。像木槿花一样的女子,能不美吗?和这美女同车的男子能不感到幸福吗?

“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忘忧草。女子思念远方的丈夫,希望能把忘忧草种在房子的背后,从而忘记思念的忧愁。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美丽的女子要出嫁,诗人希望女子出嫁后能像桃子一样多生贵子。“椒聊之实,蕃衍盈升”也表达了这个意思。

“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因为这甘棠树可是召伯种的呀,爱护这甘棠树,就像人民爱戴召伯一样。

“绵绵葛,在河之浒”,葛就是野葡萄,这些野葡萄长在水边,而女子却要出嫁;“终远兄弟,谓他人母”,离开自己的兄弟,把别人的父母叫成父母,多令人伤感!

“南有木,葛之”,南山上的木被野葡萄缠绕着,表明君子被人爱戴,这里表达的是一种祝福:“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而“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栲,隰有”“山有漆,隰有栗”这六种植物,各居其位,各享其春华秋实,人呢?诗人借这些植物对诗中的“子”表达一种劝导:你有衣裳舍不得穿,你有车马舍不得驾,你有钟鼓舍不得奏,等你死了,就全由别人享受啦。

我们一定没有忘记“葛生蒙楚,蔹蔓于野”,那些错杂丛生的葛条,陪伴着诗人的爱妻,寄寓着诗人的悲伤:“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一部《诗经》,处处有绿树摇曳、繁花盛开,也处处有果实累累、落叶纷纷。可以说,植物充斥于大半部《诗经》,也将一部《诗经》点染得美好丰饶,诗意盎然。

《诗经》之后的草木情怀

《诗经》之后,草木依旧葱茏。

离《诗经》最近的,屈原的《楚辞》里,据统计涉及到了楚地植物105种,比较著名的如江离、秋兰、杜蘅、秋菊、荷、幽兰、艾、茅、萧、宿莽、申椒、菌桂、辛夷、松、柏、篁等。后世还有学者专门就其中的植物作研究,比如南宋吴仁杰的《离骚草木疏》及当代潘富俊的《楚辞植物图鉴》。这些植物,大都有所寄寓,表达了屈原的一种情怀。佩香草,表达的是诗人高洁的情怀;香草变质,表达的是人心变坏;“滋兰九畹”,表达的是屈原潜心培育人才;而“众芳之芜秽”,指这些兰竟然变质。屈原在伤心之余说:“虽萎绝亦其何伤。”即使枯萎、死亡了,我又有什么伤心的呢?《楚辞》里的植物,和屈原一起,摇曳千古而不朽。

《楚辞》之后,草木情怀在诗歌里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诗歌中的草木,我们梳理一下,大致有柳、兰、竹、莲、梅花、、桃花、松柏、梧桐、芭蕉、红豆、豆蔻、丁香、牡丹等。

诗人将草木入诗,有着多种多样的原因,因而也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诗意诗情,千百年来令人吟咏不尽。

草木是四季的信使,因而诗人们总是能敏锐地感觉到草木的色彩变化中所传达的季节信息。春天的诗太多了,只“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便使我们眼前一片新绿;还有桃花和李花,“正是春光最盛时,桃花枝映李花枝”;别忘记杏花,“绿杨烟外晓寒径,红杏枝头春意闹”。夏天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浓郁的绿与娇艳的红,装点了整个夏日。秋天有梧桐,“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还有,“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冬天有梅花,“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怎么样?是不是色彩缤纷,姹紫嫣红开遍?

诗人对草木的感知里,自然包含着对草木的情怀。草木有多情聪慧的:“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木知春将归,急急地将花开遍,且你争我斗,这里更多的是诗人内心对自然的敏感体味吧?草木也有痴憨愚笨的:“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淡淡的谴责里,其实是淡淡的喜爱。

正因为诗人如此敏感,草木的繁盛便令他们惊喜,草木的飘零自然会令他们伤感。人们把这种情怀,叫作“伤春悲秋”。春天,诗人们因繁花的摇落,感叹好景不长在;秋天,诗人们又因为天气的萧瑟和草木的枯黄凋零感叹生命的衰败。战国时代的屈原写道:“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草木飘零凋谢,美人也会日益衰老,诗人由此感叹岁月无情,来日无多,希望能把握住短暂的人生,做出一番事业。三国时代的曹丕写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这种萧瑟,怎能不令诗人感伤?到唐代后主李煜,因为做了亡国的君王,伤春悲秋的情绪就更为浓刻了:“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暮春的落红无数,清秋的梧桐夜雨,加上身世之悲,都令诗人伤感。后来,“花落”成为了伤感的代名词,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辛弃疾的“何况落红无数”,都是这方面的代表。

除了用草木来表达与自然的息息相通,诗人们更多的是用草木来抒怀的。诗人常借草木来表达自己高洁的志趣,比如梅花,因其“凌寒独自开”,常常表达一种脱俗高洁的贞士情操,陆游的“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便是对这种精神的最好概括。再比如兰和松,李白写道:“为草当作兰,为木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这其实都是诗人高洁志趣的象征。再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同样代表着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再比如竹,郑板桥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木兰诗改写篇9

关键词:花木兰;形象;历史演变

木兰传说千古流传,自《木兰诗》始,到唐宋诗词记载收录,至明清时期形成戏曲和小说,再到近现代话剧、电影等,直至今日热度不减。至今,黄陂木兰山和虞城木兰祠仍香火旺盛,这两地的木兰传说于2008年进入第二批部级非遗名录(I―50)。陕西延安的木兰传说也作为扩展项目进入第三批部级非遗名录。各地木兰传说的核心情节与《木兰诗》一致,但是经过多年的流传演变后发生了较大变异,使得木兰传说演绎的形式日趋多样化,内涵也更为丰富,人物形象发生了演变。

一、忠孝两全的“孝女”形象

北朝民歌《木兰诗》是最早记录木兰形象的作品,它以口头的形式出现,被宋代郭茂倩收录在《乐府诗集》中,这首民歌成为历代木兰故事演变的范本之作,也是木兰故事的初步形成阶段。在这首《木兰诗》中,作者首先写了花木兰的闺中生活,开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告诉人们木兰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姑娘,当“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时,她果敢的一面开始显露:“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一举动既表现了她对爷娘的“孝”,也包含着对国家的“忠”,顷刻间闪出耀眼的光辉。而她投军的经历和从军生涯也是很艰苦的:暮宿黄河边,暮至黑山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在这之后花木兰得胜受赏,但是在面对可汗的奖赏,她表示“不用尚书郎”,只希望能够早日归还家乡。而诗的结尾也给予了对应,“以‘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喻,轻巧智慧,既新奇,又暗合主人公不求封赏爱自在的心境,堪称妙笔。”

《木兰诗》用简洁的叙事话语讲述了木兰代父从军,凯旋归来不受官爵,重回家庭的完整故事。整个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十二年,从故事的开端――决定从军,到故事的发展――征战沙场,再到故事的结局――光荣归来,整个故事有头有尾,作品情节曲折离奇,极富传奇色彩,而且有声有色,取得了引人入胜的传奇效果。这个时候的木兰是一个忠孝两全、英勇果敢而又不慕名利的女性形象。

而在唐诗和宋记中,又对木兰故事进行了一定的发展,《全唐诗》中一共有五首诗。以韦元甫的《木兰歌》为例,此篇《木兰歌》的主要事件与北朝民歌大体相似,但在继承北朝民歌《木兰诗》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叙事事件,花木兰在从军前的心情变得更为复杂,“木兰抱抒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械械,感激强其颜”,深刻地描写了花木兰替父从军之前矛盾复杂的心理描写,也奠定了高昂的基调。木兰在易装成男儿时红装换武装的刻画也更为细致,更坚定了从军的决心;同时木兰征战疆场的描写也更为具体,这也成为后世文学叙事中的木兰故事的核心情节,使得木兰“忠孝”的女性形象更为突出。

“孝”是封建社会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之一,“孝自西周起就被确立为宗法道德规范的核心。”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孝的思想被儒家的代表人物进一步强调。儒学始祖孔子曾经有言:“孝亲要做到养亲、敬亲、爱亲。”历代信仰儒家学说的文人墨客都大力宣扬孝道,孝顺长辈自古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且这一行榇哟理家庭关系的准则逐渐发展成了整个社会的道德准则。在“忠孝勇烈”的时代背景和文化氛围下,木兰作为一个女子,替父从军,更突出的是她“孝女”的形象。

二、由“孝女”向现代“女英雄”的角色转变

《雌木兰》一剧是徐渭的组剧《四声猿》之一,是“文长有感而发焉,皆不得意于时之所为也。”作于明清时期。在《雌木兰》中,作者建构的是一个自我奋斗和牺牲来体现自我价值的女性形象。花木兰由一个不思功名的贤孝女,变成了一名踌躇满志的尚书郎。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木兰从思想转向为对建功立业的那份执着,十分耀眼地闪烁着一种肯定自我、高扬个性的光芒。

剧中的花木兰是作者极力肯定并且欣赏的女子,她身上不但有《木兰诗》中木兰身上那种智勇,而且女性意识开始在她身上萌芽,表现在作品中便是木兰自身的强烈自豪感。这种高度的自豪感使木兰喊出了“休女身拼,缇萦命判,这都是裙钗伴。立地撑天,说什么男子汉!”这种高呼明确宣扬了对女子地位、才能的肯定和认可,喊出了部分人的心声。虽然明清时期封建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男尊女卑”和儒家学说的统治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后期沿海一带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新兴市民阶层出现并且壮大,他们代表一种新的力量同封建王朝的矛盾日益尖锐,出现了代表市民阶层反封建反传统的新思想。市民中渐起的对儒家思想的怀疑,使得人们在妇女观上也有了新的看法。新思想的代表人物李贽批判那种歧视妇女的思想,徐渭也积极响应这种进步思想的呼唤,在《雌木兰》中赞扬女子,提高了木兰的形象和地位。同时赞美的还有清同治十年《黄陂县志》卷七《木兰志》中张希良《孝烈将军传》记“予观自古女子未有如将军之奇者也,堤萦曹娥辈至性激于一往,易耳,身经百战,糜处济伍之中,曾不知其雌雄,此其智勇有过人者,功成而不有居,然大树风哉。”

1956年,由北京电影厂刘国权导演,拍摄了豫剧舞台剧影片《花木兰》。此时的花木兰形象开始多了些女英雄的气概。“花木兰心如慈无心纺织,恨敌寇犯边关侵我乡邻,我曾学就混身武艺,不能够分亲忧为国效力”,她的眼睛流露着坚定和果敢的目光:不能为亲人国家分担忧愁,空有一身武艺不施展出来又有何用?而面对姐姐提出“女子领军打仗有哪几个”的质疑时,她以“女子杀敌自古有之”说之,并一一举例,喊出“巾帼英雄留美名,儿愿替爹爹去从征”的心声。她对自己有着强烈的自信,并且希望可以施展自己的武艺。当父母不同意时,她甚至要与爹爹比试武功,赢了就代父从军,最终以超凡武艺和气魄得到了爹爹“儿,你去得了”的肯定。此时的木兰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更显现出其女英雄的果敢和豪气。她一句“但愿一去旗开得胜,平了贼儿回家再孝双亲”中的“再”字也体现出这时的木兰已不再是北朝民歌《木兰诗》中只想早日回家陪伴父母的“孝女”形象,此时的她已经带有了一些现代女子的气质,希望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杀敌报国的女英雄。在人们的心目中,木兰不仅是个和男子一样勇敢杀敌的英雄,而且是一个以国家民族危亡为己任的具有崇高责任感的女性,人们赋予木兰更高的精神境界,她的事迹是民族精神的诗化,而这种可贵的民族精神在抗战以至建国初期中国处于外忧内患的困境中最需要提倡的。直至建国后的几十年中,木兰勇于抵抗外族侵略,捍卫自己家园的精神也是一直为广大人民所敬佩和歌颂。

1980年7月,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常香玉演出本豫剧《花木兰》。这时的木兰能够挺身而出,慷慨陈辞,大声为女子辩护结伴。从军的路上,刘忠一直抱怨“为什么倒霉的事,哎,都叫男人来干?女子们在家中坐享清闲。”“这天下苦事都叫我们男子做了,这女子家成天在家贝青吃坐穿,她们不是占了大便宜吗?”面对刘忠这种偏见,花木兰挺身而出,大声争辩:“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在这里,木兰明确打出了“男女平等”的旗号。

中国社会思想的急剧变革是从五四时期开始的。西方的“民主科学”传入中国后激烈碰撞中国人的思想,新文化运动全面反封建也为妇女解放提供了契机,妇女解放,男女也便一样。但由于全社会尚未解放,这种对封建秩序的冲击也只是局部的。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有强大的社会制度作保障,妇女们才真正具有了同男性相等的权利,“男女平等”不再是一种梦想。常香玉演出的豫剧《花木兰》便清晰响亮地喊出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口号,它从反面映衬了妇女当家作主的喜悦和自豪,是解放了的妇女的心声。与明清时期妇女身上那种刚刚萌发的女性意识不同,这里的花木兰在社会思想的熏陶和影响下,已经成为女性英雄形象的代表人物,成为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女性不仅仅只会织布,同样可以成为巾帼英雄:杀敌人、建功业。花木兰融合着现实与理想、个性与共性的鲜明性格特征,成为追求自身价值的现代“女英雄”。

三、由现代化向西方化的转变

1997年,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中国古代花木兰男扮女装代父从军的传统民间故事制作了迪斯尼动画电影《MuLan》,2004年,《Mulan》(二)也问世。这部电影以美国主流文化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来置换了原作《木兰诗》所蕴涵的中国传统文化,使木兰的形象更为西方化。这部电影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虚实结合,工笔水墨结合,意境悠远。这部颇富东方韵味的影片使得传唱了千年的女英雄好似穿越历史,并以一种西方式的轻松乐观的方式,呈现在她曾经征战的国土上,带给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人民前所未有的关于女性的西方化解读,而这种解读为花木兰提供了展现一个女性掌握命运、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具有划时代的悲壮色彩与影响深远的丰碑级纪念意义。

电影一方面遵照花木兰传说的基本故事框架,在影片《花木兰》中木兰替父从军的桥段,木兰勇敢的担当起重任,男扮女装,替父冲上前线,这体现了中国所弘扬的孝道,但更多地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另一方面,电影中也增添了相亲失败的故事情节,木兰在相亲之前,父亲向祖先祈祷花木兰能够通过婚姻来光耀口庭,经过一系列的滑稽行为后,花木兰的自我价值遭到否定,开始自我怀疑。国难当头之际,花弧年迈有疾病,而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战胜敌人,最终救了李翔和皇上,体现了女性的解放与自由发展。这种发展不仅是社会的问题,更是女性自身的问题,女性也需要自我觉醒和自我发展。而花木兰作为社会的成员,她自觉的拿起武器去保家卫国,正是她作为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主体,自觉的唤醒了意识里自身社会主体地位的行为。奋勇杀敌,凭借女性的智慧与勇敢,最终“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不难发现,这部动画电影是中美两种文化交融的产物。影片的故事原型和主要人物形象取自中国的民歌《木兰诗》,但在木兰这个人物身上,改编者更多地加入了美国文化和女权主义的成分,让木兰的形象更为西方化,更加接近我们当代的女子:我们可能并不是女英雄,但是我们有自由的权利,有自己的想法及追求的理想。

当新的时代到来,社会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历史故事的受众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加之西方女权主义思想对东方的影响,时代对花木兰形象的塑造自然而然随着这些变化发生了新的变化。21世纪,中国进入了新的时代,社会的主题变成了提倡和平,自由平等、和谐社会才是人民所期望的社会,“杀敌立功”的女英雄花木兰在新的时代也应该具备新的意义。在这个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文化间也有了更多的交集,东西方文化能够在花木兰这一女性形象中得到互动的交流,更是一N跨文化的发散:“各国文化的不断发展逐渐消解了世界文化格局中心化,话语权利势差在不断缩小。”通过花木兰这一女性形象,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各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其实都有着相近的道德准则及相似的追求,如尊老爱幼、相互帮助;如渴望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可,得到周围人群的尊重等。这些文化共藏在文化根源背后,也是跨文化、跨地域群众信息得以顺利交流、文化得以顺利传播的基石。纵观各种文化对花木兰形象的塑造,东西文化在价值观层面也是有很多共同点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从现代化向西方化的转变,花木兰这个人物形象带给世界人民的不仅仅是美好的印象和英勇的典范,更重要的是她也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的和平使者。是时展的需求。

四、结语

综观全文,中国传统文化作品中的“花木兰”形象是在慢慢演变的,从忠于国家、孝顺父母相对传统的女性形象慢慢向具有女性意识的形象转变,而西方对于木兰“他者”形象的塑造更是对木兰形象的演变做出重要的突破。木兰的“西方化”赋予了女性主义的思想,肯定了女性的地位,同时也使得东西方文化在花木兰的形象中得到了互动的交流,让我们看到在不同时代背景及思想下,形象的塑造及描述是具有典型性的,而这种典型形象的塑造也相应地向我们反映出了时代的发展和变迁。

注释: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年版,第1373页。

同上。

同上。

祈连休,程蔷,吕薇:《中国民间文学史》,2008年2月第1版,第465页。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年版,第375页。

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华东师大出版社,2003年版,第8页。

(明)徐渭:《四声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明)徐渭:《四声猿》.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45页。

鞠贵萍:《女性主义视阈下的花木兰形象演变》.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年4月版,第83页。

(清)刘昌绪:《黄陂县志》.中国方志丛书.台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版,第806页。

刘国权,张新实导演,河南豫剧院编辑小组《花木兰》(常香玉演出剧本).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1月1日。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同上。

陈,王景中:《豫剧花木兰》(常香玉演出本).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24页。

同上。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年版,第1373页。

任晨:《中美文学与电影中花木兰形象的跨文化阐析》.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6月,第24页。

同上。

参考文献:

[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9.

[2](明)徐渭.四声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清)彭定求等著.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2003.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祈连休,程蔷,吕薇.《中国民间文学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6]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7]佚名.忠孝勇烈木兰传[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木兰诗改写篇10

关键词:乐府双璧;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5-0009-01

一、刘兰芝——坚贞的代表

封建社会礼教制度异常森严,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我国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规范的成熟时期。汉武帝时更是提出了一些严苛的道德观念,这使得女性的社会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打压,她们沦为男权的附属。她们的一言一行必须符合封建礼度,无论思想还是行动都饱受摧残。封建社会的女性很少主动反抗,但也不乏一些以死抗争的坚贞形象,刘兰芝就是这方面的代表。

刘兰芝是《孔雀东南飞》中的女主人公,她用生命谱写了一曲爱情的壮歌。兰芝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完美写照,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嫁入焦家后,与丈夫琴瑟和鸣 “守节情不移”, 而且 “奉事循公姥”孝敬婆母,绝没有“进止”可“自专”的自由。她对上孝顺婆婆,对下善待小姑,却仍是得不到婆母的喜欢,以“此女自由端,吾以久怀愤”为由逼迫焦仲卿休妻。

面对婆母的无由怨恨和丈夫的懦弱无能,她步步退让,却无济于事。刘兰芝自知为夫家所不容,于是她主动请归。在古代女子被休被视为奇耻大辱,兰芝这一行为独具闪光点,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她为自己保留了最后一份尊严。临行前,她“事事四五通”地打扮自己,大方的去同焦母告别,显得那样从容镇定,刚强不屈。在与焦仲卿分别时,他们对天盟誓,言曰永不相负。刘兰芝回到娘家后,哥哥贪图钱财逼她改嫁,母亲也爱莫能助。她自知娘家也没有她的容身之处,所以她表面顺从兄长安排,答应婚嫁,内心则想要以死明志。她坚贞的爱情观让她没有丝毫犹豫,怀着悲切的心情“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为她的一生画上了句点,以此来祭奠自己心中唯一的爱情,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生不相依死相随”的悲剧爱情故事。她“举身付清池”不是懦弱的表现,而是一种用生命诠释的抗争。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没有其他途径来捍卫爱情,若生则从此两人长分离,若死两人或可长相依。所以他们选择殉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是他们坚贞爱情的最佳写照。

刘兰芝为了维护纯真完美的爱情,不惜拿生命孤注一掷,她的死是另一种生的展示,是生的另一种境界,她的反抗精神和对爱情的坚贞为后世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同时也给予了封建礼教以迎头痛击。

二、花木兰——顽强的典范

在封建社会,女子没有社会地位,更不可能发挥社会功用。她们的职责就是服从并服务于男性,听从男性的命令。中国古代历来有“男主外女主内”的说法,女子不能议政入厅堂。在封建等级森严的旧社会,女性永远活在男权的阴影下,是被打压的对象,是懦弱无能的代名词。

千百年来,女性的社会定位似乎已成定局。随着封建礼教的越加严格,女性的社会地位也逐步低下,女性被限制在闺阁之内,在这个女性被淹没的时代,木兰反其道而行之,做了许多女子想而未敢想的事,让当时的男子都望尘莫及。

木兰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少有的女性典范,她在兵荒马乱的年代,能够大胆地走出闺阁,卸下女儿红妆,代父从军,其勇气固然值得赞扬,但更让我们为之倾倒的是她的顽强性格。她本是一介女流,生活在黑暗的旧社会,是社会的最底层。但是当“可汗大点兵”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她出于孝道,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代父从军的决定。从“唧唧复唧唧”的织机旁,转移到“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的战场,木兰从闺阁女红妆转变角色,变成了跃马持枪的男儿郎,完成了思想和行动上的双重转变。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她不仅踏出闺阁,还取得了惊人的战绩。在“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浴血奋战中,她的人格得到了全面的升华,退去了女儿的娇媚,练就了男儿也难以企及的顽强性格。

木兰在外十余年征战,建功无数。当天子“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的时候,她却不为名利所动,“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是她唯一的要求。木兰凯旋回乡,“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恢复女儿装束,“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一番打扮使“伙伴皆惊忙”。至此,木兰的形象得到了完整的诠释,她顽强刚毅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写。

乐府双璧中,刘兰芝用生命捍卫爱情,给封建社会以当头一棒;木兰代父从军,使封建社会“女子不如男”的观念彻底破产。她们用不同的方式与命运抗争,与黑暗的社会抗争,塑造了独具魅力的古代女子形象。

参考文献:

[1]余冠英.乐府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