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十篇

时间:2023-04-05 08:28:04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篇1

我在上《沁园春・长沙》(苏教版,必修一),课堂是活跃的,注重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学生很踊跃的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堂进行的也很顺当。就在师生讨论词中写景的作用时,一个学生站了起来,陈述自己对于词中景物所表达的情感的异议,认为秋天是萧瑟的凄凉的,怎么能够用来表现青年的青春豪情呢。

这个突然出现的小插曲并没有在我的课堂的预设范围之内,但我知道这是个很好的调控课堂的机会,不能回避学生的问题。

我针对学生的困惑,点拨学生思考探究:是否所有的秋天景色都是凄凉的?有没有给人带来喜气与快乐色调的景色?学生有自己正确的判断,能够找出一些并不悲凉的景物来:金黄色的稻田,金灿灿的,红红的苹果,漫山遍野的红叶……再进一步点拨:即便是被大家认定为感伤的景物,是否就一定不能用来表达欢乐的情怀?一个内心感伤的人会去悲秋,而内心开朗热爱生活的人会不会?这样学生就容易把先前的困惑解开。我进一步点拨学生去找《沁园春・长沙》的景物,品析其中的味道:为什么同样的是秋天,却写得如此的慷慨激昂、豪情满怀?学生会沿着老师的方向去找,譬如:秋日的树叶呈现出火红色,是秋日生机的象征;秋日的天空特别高远,在广阔的天际,翱翔着一只苍鹰,是秋天力度美的表现……除此之外,还提示学生注意本首词的写作背景:《沁园春・长沙》是具有远大抱负的青年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追怀自己曾经在这里学习与革命的经历的一首抒情言志的词。当时的广州是革命风暴迅猛发展的城市,对中国农民运动有着独到见解与经验的应邀去讲习,自然豪情满怀。“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词中的秋景“着”上了的什么情感色彩?这个问题探究清楚了,我再做深层次的点拨:人有梦想,自然美丽,青年在橘子洲头抒发主宰万物的豪情壮志,那么,作为现在的同样的充满青春激情的追梦人,我们刚刚进入学校来圆梦,当自己再次回到家乡,也是在这样的一个秋季,见到昔日生活与学习的地方,会有怎样的感触,不妨也以“沁园春”的词牌名,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至此,才算完成了课堂的一次动态生成性的调整。

我接着又搞一个活动:要学生比较阅读:《沁园春・长沙》与《天净沙・秋思》在写景上有什么异同?教师可以点拨学生从意象、写景顺序、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方面思考:《沁园春・长沙》中物大、量多;色彩绚丽,由远而近,由静而动;由仰视到俯视,开朗昂扬、积极进取;热爱自然,赞美生命,寄托了革命豪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对比、对仗。《天净沙・秋思》中物小、量少、色彩黯淡;由近及远,侧重静态;清冷凄凉、孤独无依,对亲人的无尽思念;情景交融、排句。最后再次点明“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篇2

“知人论世”指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要对作者本人的思想、经历等方面问题进行爬梳整合与研探。“知人论世”是一种延承了两千余年的文学解读手段,发挥着勾连文本语言与时代话语,作品形象与作者情感等多维视域的独特功效,是语文文本鉴赏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细细体味存在于一线教学中的“知人论世”,我们会感到一种忧思与困惑:究竟,“知人论世”在当下语文课堂中的现状是怎样的?“知人论世”在当下语文课的运用中,与史政课中的史实背景讲解,有何不同?如何提高“知人论世”在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性?在具体运用“知人论世”过程中,是否须要遵循一些原则?如此种种。

此期,我们将约请多位老师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研讨与解读,以期通过交流与碰撞,为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研讨篇】

1. 管窥“知人论世”在教学中的窄化现状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其“阅读与鉴赏”部分,有如此建议:“阅读文学作品应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材料。”这一方法运用于阅读与鉴赏之中,可帮助我们循着这些与作者密切相关的线索密码,更真切地触摸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理解作家不同时期不同思想风格的作品,更深刻、更透彻地全面了解作家的创作本意。

然而,在阅读鉴赏课堂上,对“知人论世”这一方法的运用,我们常见如此情形:但凡涉及古代诗文教学、小说教学、散文教学,教师几乎无一例外地要将文本所涉及到的诸如作者生平、写作背景等,穷搜一番,逐一详尽地把这些内容“倒”给学生,再让学生带着这些信息到文本中去寻找能够印证时代背景的内容,这便会以对时代、对生活的解读去代替对文本的真实解读,而形成“感受谬误”。

在运用“知人论世”时,“以时代背景的共性特征去代替作者的个性表达”最具代表性。例如教学朱自清《荷塘月色》,单就其写作的时代背景而言,势必离不开对“四・一二”反革命的史实进行钩沉介绍。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此,将朱自清先生身处这一时代洪流的巨大漩涡之中的心理进行探析,再将朱自清当时的矛盾彷徨、苦闷纠结的心理投射入文本之中,似乎便顺理成章地为文本中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找到了原因――朱自清作为知识分子,个人在“四・一二”反革命这一特定历史事件面前苦闷彷徨、惶惑不安,产生了逃避革命、怯懦软弱、迷茫彷徨的心理等。若再联系朱自清先生当时的家庭生活来分析文本中传达的情意,那么,又会为本文罩上一层厚重的“家庭烦恼”密云。

这样一来,便将文本的审美价值弃置不顾,从而把文质兼美的散文《荷塘月色》之文本内蕴,硬生生地割裂成解剖作者面对革命的态度和勇气、处理家庭琐事的烦恼苦闷等极具时代、生活共性的普遍问题。

诚然,作家的家庭以及个人生活的轨迹不能脱离他当时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在“四・一二”反革命的时代背景下,知识分子中肯定会存在妥协、彷徨、迷茫的个体;但这一定就是朱自清先生写作《荷塘月色》的真实心境吗?朱自清先生“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唯独只能是“自己面对时代洪流而无法选择”或者是“纠结于家庭生活琐事”这唯一的生活层面的理由吗?

如果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时代背景,往往就成为折射其作品主题的镜子的话,那么这一“机械的反映论”往往会陷学生的思维入定势思维的泥淖而不得自拔。这势必会消解作品中原应存在的多元的文本密码,窄化作品本身的内涵之美。

如此“知人论世”,无疑又有违“知人论世”的价值取向: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于深度研究作品的“言外之意”和“象外之意”之时,帮助读者在文本语言品读的基础之上去揣摩作者于其文本所传达出的那一份属于他自己的独特情感以及文本个性。如果“程式化”或概念化地运用“知人论世”,以固有结论去代替学生真实的思考探索过程,那么,将造成文本解读的“千文一面”,将会钳制学生探析文本的思维,封堵学生的思考空间,生硬而低效地消解“知人论世”的价值,将新课标所提倡的“多元解读”重新拖回到“唯一元解读”的桎梏之中。

因此,在运用“知人论世”这一方法时,必须审时度势,在文本内涵深度挖掘、作者个性思想品析最需要之时,将“知人论世”作为深入文本理解的梯子,才能切实发挥“知人论世”在阅读与鉴赏中的真正价值。

(四川省成都市盐道街中学 岳国忠)

2. 客观与发散:“知人论世”实践的前提

几年前,笔者曾撰文对“知人论世”这个语文鉴赏术语,进行过一些探究。暌隔数载,再次审议这个问题时,仍有一些思惑。笔者以为,无论从何种维度审议,“知人论世”都亟待深入探求与践行。

“知人论世”是一种延承了两千余年的文学解读手段,发挥着勾连文本语言与时代话语,作品形象与作者情感等多维视域的独特功效。平心而论,科学地运用“知人论世”,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极大便利。那么,面对“知人论世”,我们首先该解决什么问题呢?

毋庸讳言,“客观真实”应是“知人论世”的一个重要前提。具言之,便是要求“知人论世”所涉及的材料,须要尽量复归故事的本真。当然,囿于历史遮蔽等缘由,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对“知人论世”所涉材料客观真实性的追求,只能是尽量逼近。例如,《沁园春・长沙》一诗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一般会给出如下材料:

“1925年秋,南下广州,创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橘子洲头,感慨万千,遂写下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长沙》。”

显然,这段材料中包含了创作时间、地点、动机等多维因素。这是一则“知人论世”典型的文本材料。然而,究竟对不对呢?通过爬梳相关资料,笔者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这里,有两篇极具参考意义的文章:彭道明的《叩问〈沁园春・长沙〉》(《书屋》2001年第Z1期);丁毅的《〈沁园春・长沙〉写作时间、情感趋向及其他》(《上海大学学报》2001年第04期)。

“1925年初,是以中央大员的身份,回到湖南开展工作的。在共产党内,他却是用‘养病’之名离开党中央,连党的“四大’也未参加。这次回湘,公开的身份是中央候补执委,在韶山建立区分部,并赴安化参加县党部的成立大会。”(摘自“彭文”)

“1923年6月在中共‘三大’上,的工作受到陈独秀的充分肯定,被选进五人组成的中央局,名列陈独秀后,排第二位。以后中央文件就由陈、毛共同签署发出。然而随着两个人工作关系密切,分歧也就日渐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对农民运动的看法上,再就是陈的家长制作风也激起的反感。”(摘自“丁文”)

笔者有理由相信,上述文句呈现在教者面前的时候,大家绝不会再认为《沁园春・长沙》是一首简单的新诗了。换言之,前面“1925年秋,南下广州……径橘子洲头”的“知人论世”,将复杂的人事删减得过于简省。如兹,一则减损了背景材料的客观真实的信度;二则制约了背景材料的思维诱发力与发散性。

接下来,谈谈“发散性”。何谓“发散性”?笔者以为,如要运用“知人论世”,教者一定要注意审议呈现给学生的材料,是否具有发散思维的可能效益。简言之,唯有背景材料自身具有多元解读的潜力,方能让课堂拥有争议甚至争鸣的可能,否则,过分单一的背景材料,会扼杀语文的灵动。如果,仅仅在课堂上呈现“1925年秋,南下广州……径橘子洲头”这样的材料,学生不须要调动多大的思维动能,便可以与文本内容建立起联系。或者说,从一个极端的角度而言,在未学习《沁园春・长沙》之前,学生们已然将“豪迈伟岸”的印象了然于心,而学习《沁园春・长沙》,无非成为了一种印证,而“1925年秋,南下广州……径橘子洲头”这些背景资料,只是发挥着推波助澜的功效,并未产生多少积极而颇具发散意蕴的效益。而后面所提涉的“知人论世”的材料,介入了“身份的复杂性”“思想的流变”等信息。这些,都给《沁园春・长沙》的解读与定位,带来了一定意义上的发散功能与可能。

前提的意义在于给人以方向的引示与思索。“知人论世”,当属其列!

(四川省乐至中学 佘蜀强)

【案例篇】

1. 适时适度关照《记承天寺夜游》背后的故事

课堂教学好比是一盘棋,如何将一盘棋下好,需要棋手具有超强的全局意识,多动脑筋,抓好时机。众所周知,课堂不是预设的,而是生成的,这就更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瞅准时机。当下很多教师习惯于在课堂的开始完成“知人论世”这一环节,不管它与后面的教学环节的衔接是否紧密,这就给人一种“例行公事”的感觉。其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不必拘泥于形式,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大胆调整教学环节,并做到有取舍地传递给学生。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一课,带领学生品读“闲人”一词的含义时,巧妙地作了恰当适时的设计引入。

师:“闲人”是什么意思?

生:课下注释是“清闲的人”。

师:那岂不就是无事可做的人了?坡真是无事可做的人吗?好,下面我们来看投影。

(苏轼以犯人身份被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又有“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还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师:同学们想一想,坡“清闲”吗?他要养活一家老小,要种黄麻桑树,要造房子,要糊口奔忙。怎么会说是“闲人”呢?你们看他“闲”吗?

生:不闲。

师:既然他不闲,那么这里“闲人”可以怎么理解呢?

生:有闲情雅致的人。

师:原来他忙的是身体,闲的是内心呀。原来他有这份闲心,才有了这份闲情呀。

这个片段中对苏轼在黄州生活背景的适时引入,帮助学生们由表及里,理解了“闲人”其实是“有闲情雅致的人”的意思。接着这位老师又进行了大量的背景资料穿插。

师:我们读了文章,感觉到此时坡的内心的确很悠闲。你觉得坡内心深处愿不愿意做一个无官一身轻的闲人呢?(生沉默。)

师:好,老师先请同学们看一看坡被贬黄州前的一些资料。

(投影显示苏轼生平,教师充满感情地朗读并解释意思。

21岁高中进士:“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38岁任密州太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0岁任徐州太守:抗洪救灾,力挽狂澜。

43岁任湖州太守。同年,以诽谤嘲讽新政的罪名被捕入狱。

44岁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师:你觉得坡的内心深处想做这样一个白天忙种田、晚上欣赏风景的无官一身轻的闲人吗?

生:不愿意。但也没办法。

师:的确如此,坡何尝想做闲人,他又何尝不想当官在朝中做事,实现少年时“致君尧舜”的理想呢?你们能用这样的句子表达他此时的感情吗?(出示投影:一声“闲人”,多少_____;一声“闲人”,多少_____。)

生:一声“闲人”,多少无奈;一声“闲人”,多少辛酸。

生:一声“闲人”,多少抑郁;一声“闲人”,多少悲凉。

生:一声“闲人”,多少苦闷;一声“闲人”,多少感伤。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篇3

作者在创作文本时,是被情境所打动,才会有创作的激情和想法;阅读者只有认真、仔细地品读文本,才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被作者的深情所打动,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初中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要求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感情,使学生体会到文本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文本细读法既要求阅读者对文本进行细致地解读和剖析,也不能忽视文学作品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文学作品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阅读者对其进行整体把握。如果因文本细读造成段意曲解、思想理解错误,那就违背了文本细读的本义。

二、文本细读法在初中阅读教学中的发展现状

目前而言,受应试教育和中考压力的影响,阅读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所忽视。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课余时间被习题和补课所占据。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也以应试为目的,教师在授课中多传授学生解题方法和技巧,对阅读方法涉及甚少。课堂时间有限,如果让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就会严重影响教学进度;如果把文本细读任务作为家庭作业布置,学生由于缺少监督,文本细读很难取得预计的效果。

三、初中阅读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

1.诵读文本。与默读相比,诵读的优点在于心口合一,通过言语体会文本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传递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文本,做到心口合一,用心体会每一字、每一句传递出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诵读既能做到细读文本,不遗漏文章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特点和内容,选择不同的诵读方式,如齐读、示范朗读、配乐朗诵、分角色朗读等。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位朗诵功底比较好的男生,诵读艾青的代表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学生朗读完毕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师:文中反复出现类似“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词句,朗读时应用什么样的语调语气?分析:由于整首诗比较长,范读学生在朗诵过程中难免有学生会走神溜号。教师在学生范读一结束后就提出问题,一方面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回归文本、细读文本,开始文本的推敲和分析。

2.合理切入文本深处。文本细读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方法。任何方法都有着自己的使用规范和操作技巧,在细读文本时,寻找合适的切入点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之后,就可以对作品进行细致地推敲,挖掘文本的深层次内涵,全面把握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例如,鲁迅先生的作品《孔乙己》中有这样的叙述:“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蕴含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站着喝酒”说明孔乙己穷困潦倒,没有钱找个雅座点酒点菜;“穿长衫”说明孔乙己不同于一般的贩夫走卒;“唯一的人”说明孔乙己既不同于坐着喝酒的有钱老爷,又不同于站着喝酒的贩夫走卒,是格格不入的人。孔乙己在盗窃被人抓住之后曾无力地狡辩“窃书不是偷”。尽管孔乙己认识到自己的可耻行为,却不肯承认,骨子里仍桎梏着封建文人那些所谓的“骨气”。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造成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原因。孔乙己的穷困潦倒、不误正业,表面上看是他本人好吃懒惰,不求上进;更折射出这个社会对封建文人腐蚀和毒害。教师要借助“窃书不是偷”、“多乎哉?不多也”“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种写法”等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精读文章,体会时代背景对文本中人物命运的影响。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篇4

一、文本解读:内外结合,挖掘深层意蕴

对于《沁园春·雪》的文本解读,研究者从词的体裁特点出发,或关注词的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营造,或关注其句式、修辞等语言形式和节奏韵律。从现有研究资料看,不少研究者还尝试从写作背景出发,知人论世,内外结合,进一步挖掘本词的深刻内蕴,提出了更合理的阐释。下面撮要述之。

(一)意象:平中见奇

意象是诗词解读的重要切入口,加之毛泽东笔下的意象平中见奇,引起了较多研究者的关注。汪孝贤分析到,《沁园春·雪》“以雪为题,专章咏之,作者用浪漫主义的笔触,使他笔下的无生命的山川、雪原,变得飘逸俊秀,通体充满着灵气”。同时,他进一步探究“雪”这一意象背后的象征意义,指出“毛泽东笔下的雪也已经不单纯是自然界的雪,而是‘纯洁、博大胸襟的象征’”。分析者认为,毛泽东对雪的热爱,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精神世界,即无论对人对己都追求高度的纯洁性。这种追求,也是个人襟怀的体现。

还有论者发现,除了主体意象“雪”之外,词作中提到的其他意象,如“长城”“大河”,背后也都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力的结晶,是用于抵御侵略的军事设施,是伟大祖国凛然不可侵犯的象征。“大河”,专指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写“长城”,写“大河”,内蕴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之意。

也有论者更细微地关注到《沁园春·雪》意象之间的动态变化。万晓芳分析到:上阕写景中,从开头的“北国风光”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十句都是描写眼前北方壮丽的雪景,是实景,这里词人先从大处落笔,“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概括描写了北国的雪景,接着用一个“望”引领下面七句,词人用生花的妙笔尽情地描绘,使北国壮丽的雪景更加形象具体,写到这儿,眼前的景色已经描绘得淋漓尽致,然而词人意犹未尽,发挥丰富独特的想象,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辟出奇境“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完全是词人通过主观想象将自然景象人格化的写法,把人们引入到一个更美更辉煌的境界里去。从实景到虚景,实中见虚,已经让雪的世界灵动起来,而意象的动静相间的组合变换,更给作品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二)意境:气度恢弘

如果说“意象”是探究作品的切入口,那么对“意境”的研读就进入了作品的中层。因为毛泽东选择的意象宽广、宏伟、富于变化,所以整首词营造的意境也有一股恢弘之气充溢其中。研究者提出,“上阕一个‘望’字,既描绘了作者观察景物的地理位置,又有力地统领了下面的景物……景物描写中,既有静态的长城、大河,又有动态的群山高原,动静结合,勾画了北国严冬的壮丽雪景,也展示了词人豪迈的胸怀、雄伟的气魄。而且‘长城内外’是由南往北,‘大河上下’是由西向东,表明祖国地域如此宽广,加之‘千里“万里’,共同营造了大气磅礴的词的意境,显示了作者豪迈的情怀。下阕中一个‘惜’字,贯穿始终,‘惜’中既有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褒奖的意味,同时也委婉地批评了他们在‘文治’方面的不足,政治、思想、文化方面欠缺,文学才华也略有遗憾。以此,自然而然引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上下两阕,一‘望’一‘惜’,统领7个短句,一笔贯通,极有气势。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词人感情奔放,胸怀豪迈,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事实上,驰骋在毛泽东笔下的雪、长城等事物已不单单是客观的景物,这些“象”是带有作者主体特征的“意”,是“感情冲击感觉发生变异的一种结果”,“变异的感知是结果,提示的是情感的原因”。杨朴曾说过:“诗是主观情感的客观化,诗人的情感与他创造的客观形式是同构的,有什么样的情感,便有什么样的客观形式”,而“宏大的空间意象正是诗人宏大的思想情感的形式符号”,即“这种宏大的空间意象是诗人宏大心胸(精神)的投射”。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词人在上片中选择了那样阔大的意象了。

无独有偶,陈海丽也谈到毛泽东内在的精神气魄直接反映到“情”和“气”,再到“格”的升华,这不是每个诗人都可以做到的。作者将苏轼与毛泽东进行比较后得出,“同处于人生的低谷,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苏轼的词往往抒发愤世嫉俗、无以抗争的悲愤,也有出世思想和人生如梦的慨叹”,而“毛泽东则在革命斗争困难重重中写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诗句”。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为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境界。

还有研究者从更广义的“人”的境界来探讨意境。杨哲美说:“欣赏这首词,总感到有一种似能冲破时空界限的突奔。诗人似与时空同方向运行,立足祖国大地,俯瞰壮丽河山,迈步历史长廊,停步浩叹,挥手宣告:‘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个个时空意象的组接,形成了一种澎湃前进的气势,传达出从容和豪迈。这种同步时空的形象,充分表达了人的价值和力量,表达了全词抒发的两种豪情:胜利者与征服者的喜悦和居历史之先,为时代先行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三)语言形式:音响顿挫

文体形式是进入文本深层解读的钥匙。过去我们受内容决定形式的限制,把文学形式不当一回事。事实上,内容并不决定一切形式;形式相反有时会扼杀内容,强迫内容就范,预期内容,衍生内容。

作为词这种文体形式,节奏韵律是很重要的一种特征。屠宁、王玉芳指出:“整首词多用四字短句,使句式简洁明了,节奏轻快,韵律美自然就不用言语了。”江合友则考证到,大乘佛教经典《大般涅粲经》卷五《如来性品》第四之二日:“面貌端正,如月盛满;白象鲜洁,犹如雪山。满月不可即同于面,雪山不可即是白象。”看来白象和雪山之间的互喻由来己久,但《沁园春·雪》为何没有写成“原驰白象”呢?研究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音律方面考察,‘蜡’字用得好。据《词林正韵》,‘蜡’字入声,盍韵,属促声。又据《钦定词谱》,《沁园春》正体‘蜡’所处位置本仄而可平,但此词如用平声则效果不佳。此词上句‘山舞银蛇’为平仄平平,下句‘原驰蜡象’对为平平仄仄,则前有舒声,后有促响,更添音响顿挫、格局恢宏之感”。

除此之外,研究者普遍认为,该词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上炉火纯青,十分巧妙,使整首词的语言变得异常生动形象。

(四)知人论世:有其人故有其作

《沁园春·雪》的意象灵动,意境壮美,的确为人所称道。对于这样一首伟大的词作,立足于文本自身的解读固然不错,但如果不能从其人其情出发,特别是对于毛泽东这样身份很特殊——大政治家、革命家、大诗人——的人的作品进行“知人论世”的研读,恐怕很难进入深层意蕴。

毛泽东研究专家胡为雄坦言,“假如说,时代没有将毛泽东塑造成一位世之空前的大革命家,也许,他仅会成为中国不可多得的(古体)诗词大家。然而假设不是现实”,“他的诗,很少不渗透社会政治意识。怪不得有人说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是政治家诗人”。因此我们说,“毛泽东之成为诗词大家,除其天赋外,最主要的,他首先是一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和大思想家。他生活在一个东方大国,而这个大国又正处在苍黄颠覆的变革时代。如火如茶的社会革命斗争实践给了毛泽东诗词创作的第一推动力。经共产党广泛组织和直接领导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国革命传奇般的经历,革命胜利后大规模的社会改造和建设活动的各个气势非凡的场面,通过这位伟人的奇妙构思,便化成为一首首壮丽豪迈、气魄宏大的诗篇,并染上诗人爱憎分明的真挚的感情色调,烙上坚如磐石般的意志的深深印痕”。所以,要全面、深入解读《沁园春·雪》,就很有必要对《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做一番考察和研究。

多数研究者在提到写作背景时都基本会涉及这些内容: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当时恰好遇到大雪纷飞,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但耿汉东的《悲歌壮写的范例——浅述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则让我们有了一次进一步拨开历史的尘雾,重新审视当年那段壮怀激烈的峥嵘岁月的机会。他首先分析了当时的外部环境,“兵员锐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全国红军总数由一年前30万减员到数万,当长征结束后,红军惨败若此,毛泽东的心情如何呢?”;而且,到达陕北后,“万余中央红军仍难立足。东北军张学良部、西北军杨虎城部数十万人环侍在侧”,“国民党常胜将军卫立煌提十万大军虎卧潼关,一旦张、杨围剿不果,卫部十万虎狼之兵扑将上来,疲倦不堪的万余红军,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还有当时民族矛盾激烈,“日本占领东三省,在1935年后又步步紧逼华北,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所以,“虽然长征胜利了,但面对自己队伍的失利,国内与国民党关系的恶化,国际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毛泽东的心情该是如何的悲壮,然而毛泽东丝毫不堕英雄之志。他再一次向长空发出挑战,‘欲与天公试比高’。愈在艰难困苦中,愈显英雄本色,这才是真实的毛泽东。”除此之外,当年的党内情况也不容乐观,张国焘企图另立中央造成中央领导层面临分裂的局面;红一方面军内部亦有个别高级将领率部脱离中央去别地打游击带来军心不稳;而且毛泽东此时还不是最高军事统帅,更不是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虽然毛泽东有经天纬地之才、力挽狂澜之能,可他并不在主要领导位置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些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对毛泽东是有一定的约束的。

所以,“从当时毛泽东所处的内外环境来看,这首词的伟大与高明之外在于:虽然作者处于极度的困难之中,心情亦在极度的悲凉之下,但反映在词中依然是豪情万丈,丝毫不是悲凉的况味,反而是一种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英雄壮歌。不仅大气磅礴且豪放飘逸。尤其是歇拍三句其造语之雄劲,更是给人一种水穷云飞之感。令人击节而歌,拍案叫绝”。

二、现有教学设计:偏重于文本自身阅读

由于这首伟大的词作具有丰富灵动的意象和高远壮美的意境,加之语言方面的诸多特色,所以对它的教学往往又偏重于文本的阅读,常有捉襟见肘、力不能胜之感,反映在诸多的教学设计上也是如此。大部分老师遵循从“分外妖娆”“风流人物”等字词的疏通,到文本上下片内容的解读,最后对全篇的情感整体感悟。也有部分老师放大其中的某个环节,在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上体现较为独特的追求。

刘军民强调研读文本意象和意境,特别是上片的写景特色。他用几个问题带动学生积极思考:①词的上片中哪些句子总写北国雪景?这些诗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②涛人对雪景的描绘,由哪个词领起?它统摄的宾语包括哪些句子?④上片哪些句子写实景,哪些句子写虚景,你的根据是什么?⑤上片在写法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请找出这些词句,加以品析,并说说你的感受。这种循循善诱的问题教学法虽有“牵着学生鼻子走”之嫌,但能够感受到设计者还是兼顾到了初中生的学情特点,对于“虚实”“动静”的写景特点,初中学生还比较生疏,所以,教师主动抛出概念,遵循了“跳跳可以够得到”的教育规律。

潘伟斌侧重从领字和炼字的角度带动对文本的体悟。先让学生了解上片的“望”和下片的“惜”两字的专门名称,即领字,并由此引入领字的特点和作用;接下来对领字的内容做进一步的研读,主要侧重于炼字,如“惟”和“顿”、“舞”和“驰”。这里通过对领字以及炼字的归纳、体悟,既帮助学生积累了诗词的基本常识,又引导学生品味了语言的魅力,抓住了诗词解读乃至语文学习的根本,上出了真正的语文味。

胡仁真在“语文课堂最优化”的目标引领下,用分任务学习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教师先展示学习任务:1.字词过关;2.知人论世;3.把握意象;4.理解情感;5.领略意境;6.有疑而问。然后以抽签方式获取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适当加以指导。5-10分钟后各小组陆续完成任务并开始展示学习成果。这种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又能促进学生间的积极合作,最后共享学习的成果。其中的亮点就是“有疑而问”组,最能引起学生间的争鸣和思维碰撞,最后学生的收获也是最大的。教师与学习者在共同的目标之下,在民主平等的关系中,在网络式的学习群体中,进行语文学习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明确知道自己的学习方向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合作功能,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

唐荷平教师用朗读法引领学生读出“深情”,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注意字音,要求读正确流利。然后请一位同学读这首词,要求读正确流利。老师在学生读后进行评价,顺势引出朗读技巧。接着找出这首词的停顿、重音和语气语调,把词的情感读出来。老师此时进行部分范读,全班再有感情朗读。然后再分老师、男生、女生、全体分部演读。最后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研读全词收束全课。在这节课上,教师先后引导学生读了六遍课文,有自由朗读、分组研读、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深情诵读结合等,教师从节奏、韵律、语调、情感上加以引导,从熟读一研读一品读一美读出发,力求让学生感受一入境一品味一再现,达到对诗歌由浅入深赏鉴的目的。学生在酣畅淋漓的深情朗读中,真正走进了文本,与文本作者心灵对话,感受到了诗词的意象,领悟到了作品的内涵。

而张国生更是把朗读教学发挥到极致,下面截取其精彩片段以供欣赏。1.听配雪景图片和滚动文字的朗读录音(事先制作电脑软件)。2.指导分角色朗读:投影下述滚动文字:女领:沁园春·雪/男领:北国风光,(豪迈,高而慢)/齐:千里冰封——,(拉长)/万里雪飘。/(高昂)/女:望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男: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慢)/女:山 舞银蛇,原驰蜡象,/男:欲与天公试比高。(高昂)/女: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慢)/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男:惜秦皇汉武,\(低沉)略输文采;(慢)/女: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慢)/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齐:只识弯弓射大雕。\(低,慢)/领:俱往矣——,(慢,拉长)/齐: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高昂,坚定)数 风流人物——,还看 今朝!(一字一顿)。由此可以看到,这节课教师既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而且教会学生如何朗读,在朗读方法指导上颇为到位。

朱红梅的教学设计用比较法教学关注到了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又兼具文人的特质,对其作品所具有的政治家兼诗人的独特性给予体现。设计者先引导学生交流作品的时代背景,然后解析全词,最后与《林海雪原》中的一段描写雪景的文字——“腊月严冬,云层密布……皑皑茫茫,大地和天空被雪混成了一体”——进行比较阅读,强调《林海雪原》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仅仅是客观的写景。而本词作者是带着浓烈的感情来描绘景色的,虽然句句写景,实际却是在借景抒情,诗人正是出于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及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才能描绘出这样气势恢弘、生气勃勃的景色来。朱老师的这则教学设计,除了关注文本本身的内容,还关注到毛泽东词的独特性并有意识地运用《林海雪原>的一段文字与之进行对比,颇为难得。但对比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到位,仅停留于两部作品比较的表面。

三、我的教学设计:在深层比较中凸显独特

与其说作品的味道是读出来的,不如说是比出来的。季羡林先生曾提到:只有比较,“我们才能够发现各个事物的优缺点,对我们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什么应该保留,什么应该扬弃,什么应该改进,什么应该补充,一目了然,毫无滞碍”。这精要地道出了比较阅读的内核:由于有了可供比较的参照系,才能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更为深入、更为全面、更为准确。

在我看来,比较阅读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可分为两个环节。其一是外缘比较阅读。比较的内容如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相对于本文本身而言,外缘比较是一种铺垫、一种准备,它要求阅读主体自身所掌握的历史文化知识与文本中有关的叙述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阅读有助于丰富受众的阅读视野,打通可比文本间的横向联系。其二是内在比较阅读。相对于前者,这种比较更注重于文本之间内在性质的比较,如主题、形象、风格等范畴。上述两个环节,严格来说并无先后区别,在实践中教师可视作品自身特点,灵活运用。此外,比较教学法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可以是宏观比较,也可以是微观比较;可以是纵向比较,也可以是横向比较;可以是字词比较,也可以是内容比较等。这些可以与上面两个维度交叉使用。

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从宏观上看,无非是对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钱理群先生在一次接受采访中谈道:“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话语方式,即怎样说话,怎样写作。”“比较阅读”,其实比较的是不同作者的话语方式。毛泽东作为一名伟大政治家,其诗词的独特魅力除品味文本外,更需要通过与其他相似文人的相似作品进行比较,才能凸显其独特的话语方式。

基于此,我对《沁园春·雪》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比较,体悟毛泽东诗词独特的豪放风格。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自行查阅作者写这首词的背景。

提示:不仅限于写这首词的一个点(长征胜利)的背景,还可以扩展到当时共产党的状况以及国际形势等。

二、文本研读

1.学生散读,说说《沁园春·雪》上片的读后感受,并说明理由。

2.谈谈《沁园春·雪》下片中“惜”字的内涵。

三、文本拓展

比较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异同。

参考: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作的集大成者,《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在写景上,把滚滚东流的长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创造了一个极为广阔而又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赤壁陡峭的山崖、汹涌的骇浪,顿时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然而被贬黄州的词人只是念念不忘三国时年轻有为、风姿潇洒的周瑜,借周瑜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遥想”过后的现实又使词人更加感慨壮怀难酬的遗憾,人生几何,闲愁无用,词人只能以“一樽还酹江月”来自解自慰。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由壮美的江山到品评古今的英雄豪杰,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意气风发,议论纵横,其见识、理想、襟怀于字里行间自然流露,令人深深敬服。二人同处人生的悲凉期,作品中也同样展现了景物的壮阔、意境的奔放,但苏词在毛作面前不免少了些恢弘大气的意境,多了些顾影自怜的意味。

四、总结毛泽东豪放的词风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篇5

关键词:对比法;语文教学;异同点

在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课堂

方式已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能力、创新能力,在当前的环境中显得至关重要。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职责就是寻求最好的方法来达到最佳的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对比教学法应该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所谓的对比法就是在语文教学中将内容上或者是形式上有一定相似或相反的文章加以对比分析,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课文、理解

课文的能力,加深对文章的社会背景、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

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比较是一切理想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

是通过比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得当,便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比教学法可以运用于对同一人的不同文章的分析中。将同一人在不同时期的文章作对比,找出其差异性的地方,并积极探讨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个人的、社会的),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获得新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比如,我们学习的《沁园春·长沙》和《水调歌头·游泳》两首词的时候,如果按照一般的讲授方法,独立起来讲解两篇课文,学生恐怕会认为两篇文章的主旨大体相同。而当我们采用对比教学法的时候,结果就大不相

同了。

首先比较写作年代。《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正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爆发前夕,全国各地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山雨欲来风满楼。青年时代的前往广州创建农民运动讲习所,途径长沙,面对如画的大好河山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呼喊。《水调歌头·游泳》写于1956年,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热情满怀,斗志昂扬。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于6月1日、3日、4日三次畅游长江,见到了正在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心情舒畅,壮志凌云。从而彰显了“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豪情和“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遐想。

其次对比两篇文章的关键语句。《沁园春·长沙》的关键语句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问一答。道出了以天下为己任的壮志。《水调歌头·游泳》的关键语句为“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和“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表明了不畏困难的勇气和改造中国的宏伟理想。

通过对比,两篇文章的主旨及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对比教学法能让学生从根本上找出相似文章的异同点,抓住事物的本质面

目,加深对事物的认识,也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对比教学法可以运用于文章主旨相似的文章中。高中语文书的编排是按照一定的内容将题材相似或主旨相似的文章归为一个单元的。如采用对比教学法找出文章间的不同点,将能加深学生对文章的了解,明确文章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有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如,第3册第一单元,主要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选择了恩格斯的《自然界与人类》、奥尔多·利奥波德的《像山那样思考》、徐刚的《森林写意》等文章。通过初读课文,大部分人都能明白文章讲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但要仔细分析文章的差别却又无从下手。针对这一单元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对比教学法,从作者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选材特点、语言特点来进行分析。

《自然界和人类》体裁是议论文,所以能轻易得出作者采用的是理性思维。从表达方式上看,以议论和说明为主。从选材上来看,主要是间接性材料,材料从史书和考古资料获得,不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从语言上来看,语言严谨,逻辑性强,散发着理性的光芒。

《像山那样思考》体裁是散文,所以作者采用的是形象思维(从课文第一段对狼叫声的描写能看出),以描写和记叙为主。主要是直接性材料大多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的事实。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经此一比,文章的差异性就显而易见了,能更直观地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的宏观角度,《像山那样思考》的微观角度,了解不同角度的不同写作方法,最后理解殊途同归的写作理念。

对比教学法还可以运用在不同主旨的文章和不同体裁文章中,对比的文章可以是相同和相似的,也可以是相反和相对的。在教学中,针对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对比教学法,逐步引导学生树立对比法的思想,培养运用对比法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篇6

一、文本推动

1.纵向延伸

例一:高中语文的开篇课文是的《沁园春・长沙》,这首词气势雄浑,场面壮阔,尤其上片“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中“染、透、争、击、翔、竞”等字用字精准,极大地增强了该词的表现力,也看出作为伟大政治家和诗人的超卓性格与“炼字”功夫。要学好这一段,仅凭调动学生有限的中学积累显然是不够的,所以我们觉得有必要增加有关“炼字”的知识。

告诉学生在“百度”中键入“炼字”一词,访问:

http:///s?tn=sitehao123&ie=gb2312&bs=%D3%A2%CC%D8%B6%FB%CE%B4%C0%B4%BD%CC%D3%FD&sr=&z=&cl=3&f=8&wd=%C1%B6%D7%D6&ct=0

找到文章:《古人炼字炼句的例子》,有“一字师”等生动的事例。

找到文章:《作诗炼字法》,有很多具体的“炼字”技巧,使学生大开眼界。

有这两篇文章的知识作铺垫,纵向上加深了文章的深度,使学生懂得“炼字”是前人吟诗作文时非常注重的事情,不仅看出作者深厚的语言积累,也体现了作者严肃的写作态度。有了这些认识,学生对《沁园春・长沙》的理解就不是一般的高度了,回过头来教师再对前面的加点词进行讲解,也会更生动更有内蕴。

2.横向拓展

例二:在讲解《沁园春・长沙》中“层林尽染”中的“染”字时,为了说明拟人化动词的妙用,我们先让学生去网页上找杨万里的《秋山》二首和《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段曲词及鉴赏,从“西风尽有东风手”、“乌臼平生老染工”的用法上去找源头,从“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境界中去体味抒情技巧,增加了学生的知识积累,开阔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3.比较阅读

例三:在学习《雨巷》和《再别康桥》时,涉及到“现代格律诗”的概念,而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根本对此一无所知。要补充这些知识,需要大量的事例,老师在黑板上抄写要花费很多工夫。而现代信息技术能够让我们非常便捷地享受他人的成果。比方说在“百度”中键入“格律诗”一词,“百度・百科”中就会把一些格律常识介绍得简洁明了。键入“现代格律诗欣赏”,可以找到大量的例证,极大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容量,如果学生的兴趣足够,他们完全可以把自己的阅读延伸到课下,他们的生活也会在学习这一单元时充满着诗情画意。

二、多媒体支持

1.图片

例四:在讲述《沁园春・长沙》时,为了使北方的学生对创作地点,也就是年轻时生活和学习的地方“湘江”、“橘子洲”有直观的认识,我们带学生欣赏了很多关于湖南长沙的新闻图片,碧水青天间领略产生伟人之地的风物人情,对的英风豪气有了更深的理解。在课文正文上方,是影印的手书《沁园春・长沙》,但多有勾抹涂改之处而且残缺不全,因而我们又精心选取了的一幅完整之作,使学生能在了解宽广胸怀的同时领略其豪放的书法风格。

2.音频

例五:朗诵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朗诵有利于深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能有效地培养语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欣赏名家朗读名作,可以体味一种再创作过程,深入了解原作的思想感情和语言文字的音韵美。在学习《雨巷》时,我们给学生欣赏乔榛先生的配乐朗诵作品,收到了良好效果。

3.视频

例六:由文雅作词、李泉作曲SHE演唱的《再别康桥》是一件独特的作品,曲调优美,而词作又似乎对徐志摩的原作进行着婉转的解读,网上流传的视频制作精美流畅,在给学生播放时稍加点评,亦能使学生受益匪浅。

三、列表归纳

高中语文①一、二单元信息任务矩阵图

严格地说,以上所归纳的信息任务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曾经触类旁通有意应用的东西,绝大部分是备课前有目的搜罗的,只有极少部分是单元结束后补入;单元学习告一段落后,我们觉得它们中很多东西会对学生将来的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是更完满进行这两个单元学习的有力“支架”,有了这些信息的介入和充实,单元问题随之变得极富张力和厚重,以此为标志,我们是不是可以说,“英特尔?未来教育”把“研究性学习”带入了信息时代――尽管我们的尝试还非常肤浅和幼稚。

在应用和实践“英特尔?未来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1. “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培训已经广泛开展,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如何将培训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实践,是项目发展的必然要求。“英特尔?未来教育”应该对我们的现实教学产生实实在在的影响,而新课改给它的实践带来了最好的契机――实践起来,才是认可它的最好方式。

2.英特尔?未来教育给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提供了一个典范。它给传统教学带来的最大变化不是贬损,而是推动;不是灭亡,而是丰富;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而是吐故纳新的进化。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篇7

一、 注重朗读教学

我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见诵读是开启理解一首诗歌大门的金钥匙,是诗歌教学的灵魂。梁实秋先生也说过:“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所以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要领就是反复诵读诗歌。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喜悦;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忧思;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是激愤;“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豪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悲壮;“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凄婉……凡此种种情感,只有通过朗读教学,才能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如教学《沁园春・长沙》应指导通过学生抑扬顿挫,充满激情的朗读,想象作者所描绘的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园,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感受“万类霜天竞自由”的逢勃气象,领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豪迈气概。古代诗词更应采用朗读教学法,让学生在朗朗吟诵中入情入境,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内容、品味语言;在朗读中享受美的熏陶,形成语感,培养想象力。

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外,还可以在学习完这一诗歌后,专门设置一节诵读课:先由学生自由诵读,然后有感情的朗读,直至背诵而出。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受付诸于写作,进行诗歌创作。在教学完一个诗歌专题后,教师应安排一两节课举办班级背诵古诗词比赛、班级朗诵会、即兴演唱古诗词等活动。将学生创作的诗歌编辑、打印,装订成册,在班级或学校展览。这些有益的尝试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也会唤起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美好情愫。

二、注重类比教学

在推进高中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在比较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诗歌教学中类比教法,不断训练学生的比较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沁园春・长沙》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与《沁园春・雪》进行比较学习。首先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更加喜欢哪一首,然后让学生从诗词中找出自己最喜欢之处,比如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美、气魄美、色彩美、情感美、动词美、结构美等,之后让学生自行分析和剖析一下各自对诗词美的理解,再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文字材料。这对学生而言,也是一次诗词创作思维的“大练兵”“大检阅”。虽然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还显稚嫩,甚至比较肤浅,但是可以让学生面对这样的题目,知道如何切入,如何深化,如何化大为小、化小为大等等,从而让学生的创作思维更加清晰,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三、注重拓展教学

诗歌语言精美,内涵丰富,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有效拓展文本,不断挖掘深意。如教《归园田居》时,我在解答《归园田居》中“从何而归”这一问题时,就专门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寻找出“尘网、樊笼”来作答,之后再从中分析它的比喻义,而不是简简单单地随口告诉学生是“从官场归”,借用“尘网、樊笼”向学生作答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比较贴切。因为官场就像网、就似笼,在官场的作者就如笼中之羁鸟,网中之池鱼,真正入木三分、具体可感地形容出官场之不自由、不自在,这比直接回答“官场”两字,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真正达到迂回启发的效果。教师在高中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挖掘引申之义。在讲清陶渊明“归去如何?”的问题时,就可以告知学生,作者在诗歌中不断歌颂田园之美,怒斥官场之厌,其实正是作者在不断追求自身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追求着人生更高的境界,如此的诗歌教学不仅仅教授了语文知识,更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是既教好了书,又育好了人,一举两得。发现的过程其实就是质疑的开始,许多看似容易实则复杂的问题正是在这种“疑义相与析”的过程中得到解决的。在讲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时,学生对我照教参讲的“鸡鸣桑树巅”一句有异议,认为鸡怎么会飞到桑树上去叫呢?是不是古代的鸡和今天的鸡不一样呢?这个问题当时令我也一时语塞。师生在课堂上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前一句“狗吠深巷中”写狗叫声从深巷中传出,写听觉,“鸡鸣桑树巅”是紧承上句继续写听觉,应是“鸡鸣之声高过树巅”之意。我又顺势发问:既然两句均写听觉,那么又表现了什么呢?学生回答:“反衬村庄的幽静。”教学的民主化开启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使他们发现了美。 因此,要使学生对久远的诗歌文化作更深入的了解、思考,达到赏析,我们就必须营造一种诗歌赏析的氛围,本着“让课堂更有活力,让孩子更加聪明,让发展更为全面,让教学更富创意”的宗旨,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充分联系社会生活背景,去理解、赏析诗歌。比如教学杜甫的《登高》一诗时,我们就很有必要联系杜甫的生平以及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对杜甫做全方位的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这首诗歌中,读出诗人老病孤愁、身世飘零之感慨,也才能体悟出诗人关注时事、忧国忧民的情怀。走进诗歌,即从多个角度切入,引导学生深入挖掘诗歌的内在情感与分析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切入点找准了,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同时还可以使课堂教学别致生动。

四、注重启发想象

诗歌大多有形象感。利用诗歌的这一特点,可以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寥寥几笔,将几种景物组合起来,便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田园风光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几句,单从表面上看是状写江水拍击崖岸的宏伟壮丽的景象,学生并不难想象。但是要联系到词的标题“赤壁怀古”,就可进一步想象出当年赤壁鏖战、曹军“灰飞烟灭”的场面:此火彼水,一红一白,色彩对比何等鲜明,古今比照何其强烈,恰是应“怀古”二字,实扣伤今之意。再如《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祖国江山色彩壮丽,世间万物争奇斗艳,促人上进,催人奋发。学生于此不正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勃发之雄心、激荡之情怀?正是这些极富感性的诗句把学生带到了一种艺术创造的空间,在对它们进行咀嚼、品味的同时,也获得了思维的灵动、想象空间的拓展和审美情趣的升华。诗人借助诗中生动而有立体感的景物和优美和谐、富于节奏的声律,唤起读 潜在的思想感情,生发联想,虚构出形象或展现出某种意境,这种形象和意境美,或诉诸视觉,或诉诸听觉,能诱发鉴赏者更自由地去联想、想象。所以我们在吟诵诗歌时,要细心地去捕捉他们,进而通过想象正确地把握诗人的艺术构思,并且丰富地再现诗人创造的形象。“形象大于思想”,诗尤其如此。可以说,运用诗歌对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应该是诗歌教学的主要任务。

五、注重情感渗透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篇8

一提起内蒙古,大家可能都会联想到遥远的祖国北疆边陲,辽阔的大草原,遍地的牛羊,以及近些年依托丰富资源经济实现的快速发展。整体是这样,然而内蒙古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几乎横跨我国东西,各地区又各具特色,情况万千。此次受内蒙古旅游局的邀请,本刊记者有幸参与了由中国经济报刊协会、内蒙古商报主办,呼伦贝尔市旅游局、赤峰市旅游局承办的“陪你一起看草原”采风活动,体味草原的风土人情。踏上辽阔的草原,品尝浓香的马奶酒,在跳跃的篝火旁载歌载舞,草原人的热情豪放感染了每一位来到草原的游客。

五彩呼伦贝尔的魅力

呼伦贝尔市位于中国版图的“雄鸡之冠”,中国、俄罗斯、蒙古国三国交界地带,得名于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的呼伦湖和贝尔湖。天然草原、原始森林、河流湖泊,高山湿地、天池峡谷、温泉冰雪、边境口岸、民族风情构成魅力呼伦贝尔旅游。呼伦贝尔市总人口270万,41个民族,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和谐发展的现代城市。

呼伦贝尔旅游资源富集,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全国六大重点旅游开发区,是全国旅游二十胜景之一。呼伦贝尔以草原的垄断性、森林的原始性、湖泊的天然性、冰雪的纯洁性、口岸的集中性、古迹的民族性和民俗的独特性受到世人的瞩目。呼伦贝尔大草原、大森林、大水域、大冰雪、大口岸、大民俗共同构成呼伦贝尔大旅游。

旅游节庆品牌是呼伦贝尔启动四季旅游、原生态游的重要平台。每年春天的“杜鹃节”带动了“红色呼伦贝尔•北国之春体验游”,每年夏季的“成吉思汗草原文化节”伴随的是“绿色呼伦贝尔•自然文化生态游”,每年秋季的“大兴安岭森林文化节”带动的是“金色呼伦贝尔•森林文化摄影游”,每年冬季的“冰雪旅游节”带动的是“银色呼伦贝尔•北方少数民族风情冰雪游”。基于呼伦贝尔红春、绿夏、金秋、银冬四季旅游,蒙古族“那达慕”、达斡尔“斡包节”、“昆米勒节”、鄂伦春“篝火节”、鄂温克“瑟宾节”、根河使鹿族部落文化节、牙克石夏季滑雪节、满洲里中俄蒙三国选美大赛等节日贯穿其中,将呼伦贝尔打造成吉祥欢乐的节日之都。

“自治区名片”赤峰

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辽宁、河北三省交界处,全市辖三区七旗二县,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460万,居住着蒙、汉、回、满等30个民族,其中蒙古族86万,是一个多民族和睦共处的民族聚居地区。赤峰风光秀丽,人文景观独特,游资源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于一体,素有“自治区名片”和“内蒙古缩影”之称。

赤峰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10000年以前,这里便有了人类繁衍生息,8000年前,古老的兴隆洼人在这里建起了“华夏第一村”,播撒下了人类文明的第一颗火种;5000年前,红山文化在这里发祥,“中华第一龙”大型玉龙的出土举世震惊;4000年前,“草原第一城”在这里出现,草原青铜文化再一次令世人瞩目;1000年前,契丹族首领耶律阿宝机在这里建起了雄峙万里的大辽王朝;300年前,这里建起了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清代蒙古亲王府――喀喇沁亲王府。以后这里又相继出现蒙元文化、明清佛教与王府文化等等,历史一次次在这里形成文化的巅峰。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以其纷呈的文化异彩与中原文化交相辉映,铸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宣传是发展旅游经济的重要支点。此次百家媒体采风是宣传内蒙古旅游的良好平台,更重要的是与各媒体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持续性、系统性的宣传才能让四面八方的游客把目光聚焦在这里;重要客源点的宣传也要相应的加强宣传的力度。

草原梦乡的回响

草原是内蒙古风光最为绚丽的地方,辽阔无边的大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巨毯,步行其上,那种柔软而富于弹性的感觉非常美妙,令人陶醉其中。3000余条纵横交错的河流,九曲回环,构成了独特的绚丽画卷,使浩瀚无垠的草原平添了温柔委婉的气息。

大草原是北国的一方净土,没有人工开凿雕琢的痕迹。见过金色的大草原吗?在泽霖甘润之下,无数个水草丰美的季节里,嫩草混合着天然的香气在广袤无边的草甸上肆意繁衍、随风摆动的时候,整个草原因浸染了那里灿烂的阳光和净透的空气而更显璀璨。

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游牧民族文化积淀深厚,每一寸草地都是历史的守望者。她养育了东胡、匈奴、鲜卑、室韦、契丹、西夏、蒙古等十几个游牧部族,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亦曾在这里秣马厉兵叱咤风云过,呼伦贝尔大草原由此被称为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花园。与其周围接邻的大兴安岭森林走出了一代王朝――北魏王朝,拓拔鲜卑在此发轫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呼伦贝尔草原的古老史前文化,成吉思汗鞍马文化,哈克文化,草原游牧文化,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少”民族的森林狩猎文化以及布里亚特蒙古族和华俄后裔异国情调的地域文化,成为了这片北国土地上的绝唱文明遗迹。

位于赤峰的白音乌拉游牧文化旅游区的牧民依旧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纯朴的蒙古族风情,原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饮食文化,会让你眼界大开,如果你骑马漫步,或进入蒙古包,席地而坐,饮一碗牧民亲手烧的奶茶,喝一口醇香的奶酒,听一首原汁原味的蒙古民歌,才会真正感受到草原的韵味、牧民的情怀。

乌兰布统原本是一个古战场,因康熙皇帝指挥清军大战噶尔丹而著称于世。如今,这里已辟为国内影视界重要外景拍摄基地,是距离北京最近的大草原,被称为“北京的后花园”。这里有河流、有漫岭、有草原、有森林、有湿地,是春赏花、夏避署、秋观色、冬玩雪、一年四季能摄影的好去处。骑马逛草原,远眺五彩山,近赏白桦林,都会使你豪情激荡,心旷神怡。

来到广袤的大草原,人们都会惊讶它的壮美。在绿波如海的草原上,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下,伴着欢快的马头琴声和悠扬的牧歌,尽享着带着绿草芳香的新鲜与清爽的空气,欣赏着蒙古族姑娘优美的舞姿,将是一次奇妙的旅程。走进草原,你便走进了悠长而甜蜜的天堂梦乡。

雄鸡之冠的历史名片

呼伦贝尔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摇篮,历史文化厚重,结合资源与文化打造了包括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天骄•成吉思汗》等五张历史名片,进一步丰富了呼伦贝尔旅游内涵。

公元前五十年,北魏王朝的祖先拓拔鲜卑人从狩猎森林迁徙大泽草原,“其奋斗历程的艰辛与悲壮,其思想观念的转变与发展,其风俗习惯的演进与改变……这是民族的必然,也是历史的必然”。大型历史话剧《拓跋鲜卑》主题鲜明,立意深远,民族气息浓郁,剧情起伏跌宕,引人入胜。

《蒙兀室韦-蒙古古乐》是一种独具民族性,地域性的艺术形式,其编制和组成是由蒙古族传统的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四部分共30余件乐器组成。主要乐器有:马头琴、四胡、好必斯、胡笳、筚篥、布热、雅托葛,蒙古鼓(恒格勒)萨满鼓、冒顿潮尔、达木茹、毛皮鼓、牛角号、口簧、鹿哨。等十多件(种)乐器组成。

一个弥漫民族原始气息,张扬现代创意之美的舞台力作。历史磨砺了民族,民族创造了历史。大型民族歌舞集《呼伦贝尔大雪原》通过音舞诗画的艺术形式,以写意的手法深刻挖掘民族精神与气质,突出呈现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少数民族所独具的文化特质,感受在这巨大的文化背景下的天、地、人带给麻木神经的触动与震撼!

《天骄•成吉思汗》大型实景演出以10万平方米的呼伦贝尔草原巨型山野为舞台,国内最浩大的灯光工程,全景式的实景演出画面,真实震撼的生活及战争场面,近千名草原后裔的倾情演绎,围绕成吉思汗历史生平展示蒙古民族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习俗,融史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全方位展现恢宏博大的蒙元文化。整场演出由《序幕》、《降生》、《征战》、《思念》、《大典》、《远征》、《长生天》、《牧歌》八部分组成。

来自呼伦贝尔的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布里亚特、巴尔虎五个草原部落的孩子组成了五彩呼伦贝尔草原儿童合唱团,用西洋和声的演绎方式,配以现代化的编曲配器,让古老的草原童谣焕发出勃勃生机,这是国内第一支全部由少数民族孩子组成的合唱团。《海拉尔河》、《乌拉尔吉》中的无尽苍凉和源远流长、广泛流传于巴尔虎草原的《梦中的额吉》犹如梦中的呜咽,流浪的孤儿在低声哼唱、思念妈妈……故事跌宕、歌声也随之百转千回,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

呼伦贝尔副市长金昭说,呼伦贝尔的五张历史名片为旅游业开拓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团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游客了解了呼伦贝尔,他给呼伦贝尔带来更多的认知,把呼伦贝尔介绍给了热爱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的游客们。

玉龙故里放新彩

当你展开祖国的地图,把目光投向塞外历史文化名城赤峰,你会惊奇地发现,这片9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宛若一片美丽的枫叶从天而落,镶嵌在祖国的版图上。古老的西拉沐沦河与老哈河如两条主叶脉横贯东西,境内大大小小的河流如支脉纵横交织,相伴着高高的兴安岭、蜿蜒的燕山、辽阔的草原,展示着它的勃勃生机和神奇魅力。

赤峰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这里有中国体量最大的古塔――大明塔;有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峰;有距北京最近最美的草原――乌兰布统草原;有全国唯一的军马场――红山军马场;有世界上唯一的原始沙地云杉林――白音敖包沙地云杉林;有世界上最窄的河流――耗来河,一本书可以当桥……到赤峰旅游,这里美仑美奂的自然景观和令人惊叹的历史遗迹会让人目不遐接,留连忘返。

阿斯哈图石林是第四纪冰川遗迹,是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园区之一,4A级景区。石林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分为月亮城堡、桃园结义、雄鹰敛翅、围城、卧虎石5个主题景区。它背靠一望无垠的桦树林海,峥嵘奇峻,千姿百媚,放眼望去,或如宝塔古堡,或如灵禽神兽,栩栩如生,浑然天成,令人拍案叫绝。

达里湖是我国第三大天鹅湖,部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亚洲重要湿地之一,位于赤峰市西北部距市区305公里,总面积25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米,盛产鲫鱼、瓦氏雅罗鱼。良好的植被,丰富的资源,使这里成为“百鸟乐园”。每年春秋季节,数以万计的白天鹅便聚集到这里栖息,起如晴天飞雪,落如素锦铺地,还有成群的丹顶鹤、玉海雕、鸿雁等珍稀鸟类在这里与水相嬉,与波共舞,景色巍为壮观。

民间曾流传“九缸十八锅,不在前坡在后坡”,说的就是克什克腾旗东部的大青山岩臼景观。冰臼的形状如臼如缸,如桶如杯,形成于第四纪冰川。景区内还分布着花岗岩峰林、冰斗、刃背、角峰等地质遗迹,绵延不绝,秋季的青山树木生辉、漫山红叶,乘座园区空中索道,便可饱览这些奇观美景。

玉龙沙湖旅游区因中华第一玉龙在这里出土而名扬天下。这里沙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草,蓝天碧水相映成趣,沙海绿洲和谐相望,更令人称奇的是沙漠中千姿百态的奇石,维妙维肖的阴石、阳石等构成了这里独特的风景线。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篇9

一、注重朗读教学

我国古代就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说法,可见诵读是开启理解一首诗歌大门的金钥匙,是诗歌教学的灵魂。梁实秋先生也说过:“诗不仅供阅读,还要发出声音来吟,而且要拉长声音来咏,这样才能陶冶性情。”所以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第一要领就是反复诵读诗歌。

如“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是喜悦;而“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是忧思;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是激愤;“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是豪放;“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悲壮;“凄凄惨惨戚戚”则是凄婉……凡此种种情感,只有通过朗读教学,才能把学生带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与想象。

二、注重类比教学

在推进高中诗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在比较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诗歌教学中类比教法,不断训练学生的比较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综合概括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如在《沁园春·长沙》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与《沁园春·雪》进行比较学习。

首先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更加喜欢哪一首,然后让学生从诗词中找出自己最喜欢之处,比如诗词中所呈现出来的意境美、气魄美、色彩美、情感美、动词美、结构美等,之后让学生自行分析和剖析一下各自对诗词美的理解,再根据学生的不同理解,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的文字材料。

这对学生而言,也是一次诗词创作思维的“大练兵”“大检阅”。虽然学生在这方面的思维还显稚嫩,甚至比较肤浅,但是可以让学生面对这样的题目,知道如何切入,如何深化,如何化大为小、化小为大等等,从而让学生的创作思维更加清晰,不断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三、注重拓展教学

诗歌语言精美,内涵丰富,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应该有效拓展文本,不断挖掘深意。如教《归园田居》时,我在解答《归园田居》中“从何而归”这一问题时,就专门设计了如下教学流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寻找出“尘网、樊笼”来作答,之后再从中分析它的比喻义,而不是简简单单地随口告诉学生是“从官场归”,借用“尘网、樊笼”向学生作答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比较贴切。

因为官场就像网、就似笼,在官场的作者就如笼中之羁鸟,网中之池鱼,真正入木三分、具体可感地形容出官场之不自由、不自在,这比直接回答“官场”两字,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真正达到迂回启发的效果。教师在高中诗歌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不断挖掘引申之义。

在讲清陶渊明“归去如何?”的问题时,就可以告知学生,作者在诗歌中不断歌颂田园之美,怒斥官场之厌,其实正是作者在不断追求自身的精神自由和人格独立,坚守着自己的精神家园,追求着人生更高的境界。

如此的诗歌教学不仅仅教授了语文知识,更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说是既教好了书,又育好了人,一举两得。发现的过程其实就是质疑的开始,许多看似容易实则复杂的问题正是在这种“疑义相与析”的过程中得到解决的。

这个问题当时令我也一时语塞。师生在课堂上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前一句“狗吠深巷中”写狗叫声从深巷中传出,写听觉,“鸡鸣桑树巅”是紧承上句继续写听觉,应是“鸡鸣之声高过树巅”之意。我又顺势发问:既然两句均写听觉,那么又表现了什么呢?学生回答:“反衬村庄的幽静。”

教学的民主化开启了学生的大脑思维,使他们发现了美。 因此,要使学生对久远的诗歌文化作更深入的了解、思考,达到赏析,我们就必须营造一种诗歌赏析的氛围,本着“让课堂更有活力,让孩子更加聪明,让发展更为全面,让教学更富创意”的宗旨,教学中我不断启发学生充分联系社会生活背景,去理解、赏析诗歌。

四、注重启发想象

诗歌大多有形象感。利用诗歌的这一特点,可以进行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寥寥几笔,将几种景物组合起来,便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田园风光画。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几句,单从表面上看是状写江水拍击崖岸的宏伟壮丽的景象,学生并不难想象。但是要联系到词的标题“赤壁怀古”,就可进一步想象出当年赤壁鏖战、曹军“灰飞烟灭”的场面:此火彼水,一红一白,色彩对比何等鲜明,古今比照何其强烈,恰是应“怀古”二字,实扣伤今之意。

再如《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几句,祖国江山色彩壮丽,世间万物争奇斗艳,促人上进,催人奋发。学生于此不正可以感受到一代伟人勃发之雄心、激荡之情怀?正是这些极富感性的诗句把学生带到了一种艺术创造的空间,在对它们进行咀嚼、品味的同时,也获得了思维的灵动、想象空间的拓展和审美情趣的升华。

沁园春长沙写作背景篇10

引导自学 教材无非是个范例,需要学生用心研读品味,应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引导他们在自我阅读和主动感知的过程中挖掘教材值得玩味之处。在苏教版《沁园春・长沙》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结合词牌名意思及特征,猜想作者写作意图。学生通过对的生活经历的回顾,在自我预习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长沙”是其一生中重要的学习生活成长之地,生于湖南,读在长沙,行在长沙,使得作者对该地有一种特殊的情结。这样,学生也就能体味作者描写长沙的意义了。

相机点拨还应在备课中预设。先学是后教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在备课时应将“备学生”放在首位,了解学情,关注他们的疑难和困惑,让他们在自我感知和主动求解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关注学生的预学感知,引导其在梳理文章结构脉络和情节层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握阅读理解的方向,丰富感知力。

帮助言意转换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强调的是一种熟能生巧的语感。激活思维后,教师应给他们更多自由的表达主动权,支持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探知学习,使得学生的整体理解感知更富有深度。在《琵琶行》的教学中,笔者在要求学生整体阅读此诗的基础上,根据单元教学的前引“诗从肺腑出”,提出问题:作者写了琵琶女的生活遭遇,想向我们透露怎样的信息?学生便结合白居易写该长篇乐府的背景,能主动找出“诗前小序”中交代的“满腔迁谪之感”,自然就能得知诗人想借助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与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抨击封建社会官僚腐败、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在此基础上,还要求学生通过相互提问的形式,理解该诗中的生僻字词。待学生完成上述任务后,建议他们就其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等诗句进行讨论,引导学生从白居易被贬的生活中找出与主旨相关的内容,体味其中“同病相怜”的深意。

言意转换是一种过程,体现了感知与生成的关系。多给学生创设可“言”的导思话题,让学生在彼此交流中发现“异同”;多给学生讨论争辩的机会,让他们在生“意”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体味文章蕴涵。

鼓励反思生成 授生以“渔”,是师者之道。引导学生在自我积累的过程中主动总结反思,更能够使得他们的认知视野和思维开阔。反思,使得学生不仅能够弥补自身在学习中的不足,还能够为知新奠定坚实基础。

反思是生成的重要前提。在学习《荷塘月色》时,我引导学生围绕开头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进行反思:作者以这样的情调来给此文起头,有怎样的用意?要求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及文中通感、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来体味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反思能更有效地触及作者的内心情感世界,也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模板范例,便于他们在主动尝试的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