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的名言十篇

时间:2023-04-10 07:01:18

理解的名言

理解的名言篇1

1、治国之道,在乎猛宽得中。--(宋·朱熹)

2、严是爱,松是害,不闻不问要变坏

3、责人要宽,责已要严

4、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5、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6、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7、以春风待人,以寒风自待

8、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9、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

10、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11、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12、宽宥是人性的,而忘却是神性的。---(詹姆斯·格兰)

13、刻苦自己,厚待别人

14、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15、欲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晋书〉

16、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左传〉

17、训你是爱你,宠你是害你

18、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19、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

20、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21、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

22、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海尔普斯)

23、欲成方圆,规矩必严

24、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2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6、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27、爱之深,责之严。---(法国)

28、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29、宽猛相济能成事

30、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明·薛宣)

31、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32、宽而栗,严而温。--〈淮南子〉

33、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已要厚,责人要薄

34、家不严招贼,人不严招险教不严,师之隋

35、宽猛相济,恩威并重

36、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叔本华)

3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

38、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39、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

40、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41、宠是害,严是爱

理解的名言篇2

关键词:自然语言理解;名词短语;语义分析;领域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73X(2008)0518102

Application of Semantic Analysis of Noun Phrase Understanding in Special Domains

CHEN Zhoujuan,QU Erguang

(Yuncheng University,Yuncheng,044000,China)

Abstract:The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ending is limited to the field of special domains,it is easy to realize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solve intelligent man-machine interface,automatic modeling and so on.The paper analyses the semantic characteristics of noun phrase,and introduces its processing process in a detail.

Keywords: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noun phrase;semantic analysis;domain

自然语言理解研究是当前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目前国内对汉语理解的研究虽然比较多,但相对成熟的却比较少。这主要是由于汉语语句经过词法分析、语法分析以后还存在很多歧义。汉语与印欧语不同,关于成分间的搭配,其句法制约因素少一些,相应地,语义制约因素更复杂一些。因而语法分析以后进行详细地语义分析,计算机就可以更准确地理解汉语了。而又由于自然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和非精确性,以及计算机语言知识的贫乏,使得对语言的语义分析理解很困难。鉴于目前自然语言理解的需求,同时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自然语言理解的范围限制到某个领域内进行研究。本文重点介绍汉语中名词短语的语义分析过程。

1 基于领域的自然语言理解特点

基于领域的自然语言理解把自然语言进行领域划分,在较小的范围内进行语言处理有其自身的优势:

(1) 缩小自然语言理解的研究范围有利于系统研究与实现。计算机要达到能够象人类一样游刃有余地理解自然语言,不仅需要将全部的自然语言知识输入进去,而且还需要将足够的经验输入进去,这将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将自然语言限制在领域内理解,其涉及的方面比较窄,词汇量比较少,语义比较确定,故分词、词法分析就变得相当简单,语义推理相也对比较简单,歧义处理的复杂性也会降低。这样系统开发就容易实现。

(2) 人们在分析处理复杂事物时,最常用的办法是把复杂事物进行分解,由局部到全部逐步处理。对自然语言理解这一庞大的工程来说,把自然语言按不同领域进行划分,不仅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而且降低了语言处理的难度。

2 名词短语的语义分析

计算机对名词短语的理解主要是对其组成成分间关系的识别。而在名词短语的组成成分中,名词与名词之间关系的最为复杂,可以形成定心结构、联合结构等等。同时,名词间关系的理解又是短语语义结构分析的重点,因此下面讨论一下名词间的关系。

第一种关系为一般特殊关系,这种关系不仅揭示了事物之间特有规律的联系,而且还可以简化概念的描述。采用面向对象中继承的方法,可以使下层概念自动具有上层概念的可继承的属性,因而也就可以集中考虑下层概念的特有属性。第二种关系是整体部分关系,又称组装关系,用于描述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组成关系。通过他可以看出某个概念是以另外一些概念为其组成部分的。客观世界中,整体和部分关系广泛存在于事物之间,如:物理上的整体事物和他的一个部分,如汽车与发动机;团体(组织)与成员,如班级与学生;空间上的包容关系,如教室与桌椅;抽象事物的整体与部分,如法律与法律条文;具体事物和他的某个抽象方面,如人员与人员的身份。第三种为实例关系。概念间的实例关系也叫类概念的实例化,他是连接类概念和对象概念的桥梁和纽带,他主要是把类概念的属性值适当取值而得到的。例如,对于概念“三角形”当其属性“边”取值为“AB、BC、AC”,顶点取值为“A、B、C”时,就得到概念“三角形”的实例化概念“三角形ABC”。

3 名词短语语义分析的实现

3.1 语义分析总流程

名词短语理解的总流程图如图1所示。

3.2 句中名词语义识别的实现

简单句中名词识别是分析名词短语的基础,名词所描述的概念内涵、外延等语义直接影响名词短语的划分及识别。名词语义分析的详细流程如图2所示。

本系统对名词语义分析实质上是概念的实例化过程,实例化就是对概念的属性值进行填充。我们用动态名词及名词属性模板记录实例概念及其属性。因此,这里只需通过语义规则来填充动态名词模板和名词属性模板就可完成概念的实例化,实现对具体概念的理解。

3.3 名词短语划分的实现

名词短语的界定一直是理解名词短语的难点。我们认为组成句子的基底结构是动核结构,任何一个动核结构都是由动核和动元(动核所联系的强制性语义成分)组成,而充当动核和动元的正是动词和名词,所以可认为名词与动词的理解是句子识别的核心。此外,结合汉语名词短语的语法结构特征,即大多数的名词短语都是以名词结尾,我们提出先对简单句中的名词短语做模糊划分,将句子分为作动元的名词块与作动核的动词块两部分。而对名词短语的进一步准确界定,仍需更多的语义知识才能处理。

名词短语识别的详细流程如图3所示。

3.4 名词短语识别的实现

名词短语的识别模块是整个名词短语理解的核心,他不仅实现名词短语各组成成分及其语义关系的识别,而且通过语义分析的方法,可进一步界定名词短语。

名词短语识别模块的流程如图4所示。

4 结 语

把自然语言理解限定在领域范围内,显著降低了语言理解的难度,有助于自然语言理解系统的开发。本文将自然语言中的名词短语限制在特定的领域,大大降低了语义分析处理的难度,也提高了其实现的可能性。将自然语言理解的语义分析应用于中学几何网络智能辅导的专家系统的接口,对其中的名词短语进行理解,经过初步调试,取得一定的成果,结果比较令人满意。不过,由于自然语言理解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系统工程,对名词短语的语义分析处理涉及面很广,以及时间、条件和作者个人认识的限制,我们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我们的系统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姚天顺.自然语言理解――一种让机器懂得人类语言的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石纯一.人工智能原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3]黄曾阳.HNC(概念层次网络)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赖朝安,孙延明,齐德昱,等.基于自然语言理解的专家系统研究[J].计算机工程,2003,29(1):20-22.

[5]张亚非,范建华.自然语言处理:方法与技术[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1998,15(6):1-15,34.

[6]侯国峰.一个自然语言理解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18(2):19-22.

理解的名言篇3

名誉权是公民或法人保持或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对公民和法人来说至关重要,国家法律必须给予有力保护。人们对名誉权的看法不尽相同,我同意“名誉权是特定的人享有的应受公众公正评价的权利。”[1]因为名誉其实是一种社会评价,是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对其素质、品德、能力等的客观认识。保护名誉权实质上意味着要求他人对特定人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而且不得损害这种评价。

名誉权属于人格权范围,我国宪法、法律都对其有明确的肯定与保护。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这一规定虽然没有提及名誉权三个字,但是已经潜在的说明名誉权受宪法保护。这个规定也为国家制定、实施保护公民名誉权的法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国民法通则也对其有所规定,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这些规定都利于保护公民法人的名誉权,有利于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使人们免受精神痛苦,通过这些规定,也可以实现社会秩序的和谐和稳定。

言论自由是公民享有以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表达对国家管理、经济建设和文化事业、社会事物以及自己从事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成果的自由。[2]言论自由是表达思想、观点、见解的一种方式,也是参与管理国家事物的重要手段,它直接维系着社会的道德基础,限制言论,人们就不敢说真话,社会就必然充斥着空话、大话、假话。人人心照不宣的公开说谎,就没有人敢于真诚地探讨切中要害的问题。言论自由是其他权利得以实现的可靠保证,它造就一个真诚、严肃、务实的人格,使人们得以超越对压抑的恐惧从而回复为人的本性和尊严。[3]言论自由极其重要,基本各开明国家宪法都规定了对言论自由的保障,视为人的基本权利。张千帆教授指出:“只有当实行自由言论会产生迫在眉睫的严重危害时,才可以对言论进行压制”[4]

二、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紧张关系

法律既保护名誉权也保护言论自由,公民和法人依法享有名誉不受侵害权利的同时,也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两者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在现实中,名誉诉讼可以有另外一种叫法,那就是言论自由案件。因为一方名誉收到减损总是行使其言论自由权利的副产品。[5]正因为这种紧张关系,名誉权和言论自由应该受到调解,在两者之中寻求平衡点。对于调解这种关系,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第一,在平衡言论自由名誉权中,如果是公共人物(包括公务员和其他行使公共权利的人)涉及到公众利益时,言论自由优先于跟人的名誉权。

第二,如果是一般自然人或与公众利益无关的私人生活,其名誉权应优先于言论自由;如果涉及法人的名誉,新闻媒体的言论自由优先于法人名誉权。

第三,公民在人民法院公开审理时发表的答辩状,如果正对具体的事实发表的言论,即便包含了一些对当事人名誉权的侵害言论,也不应该构成侵权。

第四,对于公民或者法人利用言论自由蓄意侮辱和诽谤他人,制造不真实言论,损害其名誉权的情况,名誉权收到绝对的保护。

当然这些只是调解名誉权与言论自由问题的一小部分,我也没有总结的十分全面,其他各个特殊方面,还需继续讨论研究和总结。

三、对名誉权与自由权利冲突的解决机制

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若公民或法人因为他人的言论自由名誉权受到侵犯,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加以解决:刑事救济和民事救济途径。下面我将做简单介绍。首先,刑事救济。刑法第246条规定了侮辱罪和诽谤罪,即以暴力和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和诽谤罪。而言论者则没有什么法律资源可以利用。刑法没有规定“侵犯他人言论自由”的规定,也没有规定侮辱和诽谤的免责条款。刑事审判主要是解决言论者是否构成犯罪,而没有很好解决言论自由与名誉权冲突的问题。《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与刑罚一脉相承,《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2条规定,有下列侵犯他人人身权利行为之一,尚不够刑事处罚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三)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条例中也没有规定言论者的权利。

法律的规定无疑保护了公民和法人的名誉权,但由于言论自由的存在,取消诽谤罪的刑事责任已经成为一种潮流。美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中,已经删除了诽谤的刑事责任,而是属于民事侵权责任。

其次,民事救济。上述提到的《民法通则》第101条,保护了名誉权。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更加细致的解释对名誉权的保护。民法也是侧重保护人的名誉权,而没有提及保护言论自由的问题。

然而,这并不代表言论自由位置低于名誉权,相反,言论自由的位置更高一些。言论自由的重要性不在于其被规定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从根本上看,在于这种规定的制度效益。一种权利之所以能够长期坚持下去,被接受为社会中公民的基本权利,必定有一定的超越了表面的意识形态之论证的合理性[6]言论自由如此重要,所以在审理这类案件时,并须要证明如下三点:言论者主观上有法律上认可的过错(过失、故意或恶意伤害)、这种过错的行为造成了或可能造成实质性伤害、请求的限制不会具有太多的“外溢效益”而造成该言论者和其他言论者未来的言论自由权收到重大或实质性的限制。[7]

四、结论

名誉权和言论自由对公民法人和社会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维护名誉权体现公民法人更加注重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切身权利,言论自由推动自由社会发展,保护公民提出自己思想观点,有利于批判精神、创新精神的传播。然而当它们出现冲突时,必须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争取做到既维护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又保障言论自由的权利,使得名誉权和言论自由重新找到平衡点,完善解决机制。

参考文献

[1]甄树青:《论表达自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原理.规范.应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

[3]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

[4]李树忠、焦洪昌:《宪法教学案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

[5]梁治平:《名誉权与言论自由:宣科案中的是非与轻重》,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

[1]甄树青:《论表达自由》,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269页。

[2]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原理.规范.应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02页。

[3]周伟:《宪法基本权利原理.规范.应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第203页。

[4]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年,第498页。

[5]梁治平:《名誉权与言论自由:宣科案中的是非与轻重》,载《中国法学》,2006年,第2期。

[6]李树忠、焦洪昌:《宪法教学案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3页。

[7]李树忠、焦洪昌:《宪法教学案例》,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6页。

理解的名言篇4

  中国古代哲学家很早就认识到由符号、解释者、对象三者构成的语义三角并非一个完满自足的表达体系:脱离了对象的感知属性和物理属性的符号系统并不能完全指示对象本身,“道”、“玄”等一些表示事物本体的对象由于它们具有普遍性、超时性的特征而很难被完全指示。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杂家、禅家都站在本家的立场来看待符号的困境,并在长期的争论中形成一个特殊的交集模式,使中国符号得以从困境中突围。中国符号交集模式中的形名、物我、言意诸命题,成为中国诗学的重要问题。

abstract: philosophers in ancient china early realized that a semantic triangle composed of symbol, expositor, and object was not a perfect expression system: symbolic system whose perceptive and physical attributes break away from object can not completely denote the object per se. some objects such as “dao”,“xuan” etc ,which signify ontology of object, are hard to be thoroughly denoted due to their universality and supra- temporality. i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in china, many philosophical schools including confucian, daoist, moist, faist, mingist, zaiist, and buddhist looked at symbolic plight from their own standpoints, and over a long debate a special intersection mode had been engendered, leading to a breakthrough of china's symbol from plight. in addition, the propositions such as xing-ming, wu- wo, yan-yi in the china's symbolic intersection mode, are important issues in china's poetics.

key words: china's symbol; plight; breakthrough

【关键词】 中国符号;困境;突围

[ 1 ]

一、中国符号的困境

   符号活动能力(symbolicactivity)是人类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皮尔斯(peire.c.s)说:“对于符号,我的意思是指任何一种真实的或自制的东西,它可以具有一种感性的形式,可以应用于它之外的另一个已知的东西,并且它可以用另一个称为解释者的符号去加以解释,传达可能在此之前尚未知道的关于对象的某种信息。”[①]这个定义可以用奥格登(c·k·ogden)和理查兹(i·a·richards)的语义三角来表示(见上图):

       从图示可以看出,符号、对象、解释者三者之间分别构成指示关系、表达关系和反映关系,形成一个完满自足的语义三角。

中国古代哲学家很早就认识到符号、解释者、对象之间的语义三角并非一个完整的体系。《吕氏春秋》中有一则故事:“荆柱国庄伯令其父‘视日。’曰:‘在天。’‘视其奚如?’曰:‘正圆。’‘视其时。’曰:‘当今。’”(《吕氏春秋·淫词》)在这则故事中,庄伯的意图无法让仆人明白,也就是说,解释者与符号之间的表达关系受到了阻碍与扭曲,解释者的符号无法被接受者还原为对象。还有一则故事:“空雄之遇,秦赵相与约。约曰:‘自今以来,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居无几何,秦兴兵攻魏,赵欲救之。秦王不说,使人让赵王曰:‘约曰“秦之所欲为,赵助之;赵之所欲为,秦助之”,今秦欲攻魏,而赵因欲救之,此非约也。’赵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以告公孙龙。公孙龙曰:‘亦可以发使而让秦王曰:“赵欲救之,今秦王独不助赵,此非约也。”’(《吕氏春秋·淫词》)在这个故事中,同样一个符号,不同的解释者还原为不同的对象,符号与对象之间没有形成固定的指示关系。洛克说,文字的缺点在其意义含混(doubtfulness and ambiguity)。[②]

   卡西尔说:“人的符号活动能力进展多少,物理实在似乎也在相应地退却多少。在某种意义上说,人是在不断与自身打交道而不是在应付事物本身。他是如此地使自己被包围在语言的形式、艺术的想象、神话的符号以及宗教的仪式之中,以致除非这些人为的媒介物的中介,他就不可能看见或认识任何东西。”(卡西尔,第33页)史前时代(prehistoric period)是以信号反应与物理反应为主导的时代。历史时代(historicperiod)是一个符号化(semiotization)的时代。“名号之由人事起”,(董仲舒,《春秋薄露·天道施》)人类世界自从创建之初,就致力于建立一个完整的、虚拟的符号符号系统,用以取代直观世界本身。[③]这个符号系统包括语言、艺术想象和神话等,其中语言是人类最完整的符号系统。人类建立符号世界的目的不是为了和对象世界直接打交道,恰恰相反,人类力图最大限度地借用间接经验与集体经验来弥补直接经验和个体经验的不足,超越对象本身的物理属性与感知属性,全面而深刻地认识与改造对象。我们从以上两个故事可以看出,符号系统一旦脱离对象的物理属性与感知属性,就很难对对象本身做出回应。在第一则故事中,仆人所回答的“天”、“圆”、“现在”等都属于可以直接感知的对象,而庄伯所言的“时”却是一个抽象的存在。所以仆人无法将其还原为实在。“夫名非实,用之不效。”(刘劭,《人物志·效难》)这个问题与公孙龙子所说的“白马非马”略类似。他说:“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马非马。”(《公孙龙子·白马论》)公孙龙子坚持把符号看作与生物生理感知相对应的信号(signs)。他的离坚白理论,严格将视觉反应与触觉反应区分开来:“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得其坚也,无白也。”(《公孙龙子·坚白论》)公孙龙子从对象的物理属性出发,认为马是形,白是色,形来自于触觉,色来自于视觉,来自于触觉的形不能与来自于视觉的色混同。公孙龙子将“白”与“坚”看作是单纯的操作者(operator),而不认为它们是指示者(designators)。从符号本身的逻辑性来说,马是一个种概念,白马是一个属概念,二者不能混同。白马成了一个无法应用于对象的符号。这都是由符号脱离人类的感知实践造成的。公孙龙子说:“指也者,天下之所无也;物也者,天下之所有也。以天下之所有为天下之所无,未可。”(《公孙龙子·指物论》)[④]荀子将能指与所指不对应的情况分为三种:用名以乱名,用实以乱名者,用名以乱实。(《荀子·正名》)

   解释者与对象之间的反映关系也影响到符号的功能。在中国哲学范畴中,有一些对象很难被解释者反映,因而也很难被符号所指示。如“道、玄、深、大、微、远”等对象都是“名之不当、称之不能既”的。庄子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者,不期精粗焉。”(《庄子·天道》)庄子将对象分为三个层次:最高层次的对象既不能被认知也不能被表达;中间层次的对象可以被认知,不能被表述;最低层次的对象则是可以被认知、可以被表达的。庄子所追求最高层次是道。他说:“语有所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庄子·天道》)道是事物与事物之间关系的总和,是潜藏在事物背后的规律。庄子说:“道者,万物之所然也,成理之所稽也。”(《庄子·知北游》)这种规律不是单个感知的简单集合,而是整体体验的充分融和。《庄子·天道》:“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声名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声名者,果一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形色声名只是一种物理属性与感知属性,只能表示事物的表象(cosmology),并不能代表事物的本体(ontology)。[⑤]庄子所言的道,有点类似于马克斯·韦特海默尔完形(gestalt)的概念。符号只能与表象形成对应关系,无法与道形成对应关系。《庄子·知北游》中运用十一个寓言故事说明“道不可言”、“道不当名”的道理。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王弼注曰:“可道之道,可名之名,指事造形,非其常也。故不可道,不可名也。”(《老子》第一章)能被指示的道与名不是真正的道与名,因为它们不能脱离指事造形。葛洪曰:“道者,函乾括坤,其本无名。”(《抱朴子·道意卷》)当对象被当作符号被表达时,对象的普遍性和超时性(überzeitlichkeit)就被屏蔽了。

   与道家类似,禅宗的道、涅槃等对象也是不能被语言指示的。僧肇曰:“夫涅槃之为道也,寂寥虚旷,不可以形名得,微妙无相,不可以有心知。……然则言之者失其真,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乖其性,无之者伤其躯,所以释迦掩室于摩诘,净名杜口于毗耶。”(僧肇,《涅槃无名论》)南宗顿教的创始人六祖惠能也认为脱离了话语情境的语言符号无法完满地表达对象,主张“不立文字”而悟道。在禅家的大量公案里,“口是祸门”,说多话吃大棒的不乏其例。师曰:“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曰:“如何是观音妙智力?”师敲鼎盖三下,曰:“子还闻否?”曰:“闻。”师曰:“我何不闻?”僧无语。师以棒趁下。(《五灯会元》卷十)荀子说:“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 (《荀子·解蔽》)

莫汉蒂(mohanty)认为,语言指示总要经过意义的中介。语言不包含不进行意味的符号。意义必然有一个普遍性的超时性的方面。当对象作为对象被给予时,它是作为某个单一的东西,作为一个彼——此给予的。既使是所有表达式中最完全的进行指示的索引表达式也有一个不同于指示的意义方面,而且也只是通过意味他们所意味的东西进行指示。……语言指示达不到属于对象的所指的绝对确定性和单一性。[⑥]《吕氏春秋》的两个例子体现了语言在指示抽象实在时的困境,而公孙龙子的观点则揭露了语言符号在整合感觉时所表现出来的局限。道家、禅的最终理念道是一个普遍性、超时性的概念,语言符号在指示道的时候,显得出无能为力。洛克说,文字的用法有两种,一是通俗的(civil),二是哲学的(philosophical)。前者用在日常社会生活中,表示各种思想和观念,同别人谈论日常生活;后者用来传达事物的精确观念,并且用普遍的命题,来表示确定而分明的真理,以使人在追求真理时,有所依着,有所满足。[⑦]道家、禅家使用文字倾向于哲学的方式;儒家则倾向于通俗。

二、中国符号的突围

中国古代的符号学包括一系列独具特色的命题,涵括了政治伦理、哲学、逻辑学、语言学、文学等诸多领域。名、辞、言等多指符号,意、心、情、志大体与解释者相当,形、象、情、实则指对象。形名论讨论符号与对象的关系,物我论讨论对象与解释者的关系,言意论讨论符号与解释者的关系。形、名、意三者并没有形成语义三角,而是近于一种交集的模式,标示如下:

从图式可以看出,形与名是两个不同的集合,并非所有的形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名。《尹文子》:“有形者必有名,有名者未必有形。形而不名,未必失其黑白方圆之实。”二者之间的交集部分,够成互相映射的形名关系。《管子·白心》:“以其形,因为之名,此因之术也。名者,圣人所以纪物也。”《管子·白心》:“物固有形,形固有名,此言名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形以形,以形务名。督言正名,故曰圣人。”管子认为形名相交关键在于因形而定名,根据事物的感知属性来确定事物的名称要。这一点墨子说得更明确:“举,拟实也。”说曰:“告以之名举彼实也。”(《墨子·经上》31条) “言,出举也。”说曰:“故言也者,诸口能之出名者也。名若画彼言也,谓言犹名致也。”(《墨子·经上》32条)《荀子·正名》曰:“然则何缘而以同异?曰:缘天官。凡同类同情者,其天官之意物也同;故比方之疑似而通。”墨子的“拟”、“画”与荀子的“缘天官”都要求命名要紧密结合对象的物理属性和感知属性。这样才可以让名与形相映射,既可以由形定名,也可以由名正形。《尹文子》曰:“名者,名形者也;形者,应名者也。”《尹文子》:“名也者,正形者也,形正由名,则名不可差。”《尹文子》:“故亦有名以检形,形以定名,名以定事,事以检名,察其所以然,则形名与之事物,无所隐其理矣。”《尹文子》:“有名,故名以正形。今万物具存,不以名正之则乱;万名具列,不以形应之则乖。故形名者不可不正也。”《荀子·正名》:“正其所实者,正其名也。”《吕氏春秋·审应》:“以其言,为之名。取其实以责其名,则说者不敢妄言。”《邓析子·转辞》:“循名责实,实之极也;按实定名,名之极也。参以相平,转而相成,故得之形名。”形和名联系在一起,就能形成图像语(iconiclanguage)。

   言是符号系统,意是思维世界。刘勰说:“言征实而难巧,意翻空而易奇”(《文心雕龙·神思》)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言与意的不同特性。《易传·系辞上》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陆机说:“恒患意不称物,言不逮意。”(《文赋》)言意之间毕竟有共通之处。《吕氏春秋·离谓》:“凡言者,以喻心也。”《吕氏春秋·离谓》曰:“夫言者,意之表也,鉴其表而弃其意,悖。”《墨子·经上》“执其所言而意得见。”这种共通要具备一定的条件。首先,言意要相副,“修辞所以立诚”。(王夫之,《尚书引义·毕命》)符号是解释方与接受方之间传递信息的载体。发送者(addresser)与接受者(addressee)之间必须遵守某种的约定。《吕氏春秋·淫辞》:“听言者,以观其意也。”其次,还要约定俗从。解释者不是语言的自我,而是言语的双方,只有通过约定才能实现符号的传达功能(communicativefunction)。否则,就会出现“有言者自为名,有事者自为形”(《韩非子·主道》)的情况。这种约定越广泛,符号的传达功能就越强。荀子说:“名无固宜,约定俗从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从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荀子·正名》)意和言联系在一起,有可能形成一种情绪语言(emotive language)。[⑧]

   细究起来,言意论和形名论都是以物我论作为基础的。因为符号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对象的认识而创造的。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物我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物我之间的关系有两种看法:一种把物当作一个自在的他者,一种把物看作是与我齐一体。当物被当成一个自在的他者时,物自体的属性就不随时间、地点、认知者而改变,认知结果得以记载和传承,符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当物作为一个与齐一体出现时,物与我有着丰富的同一性。庄生梦蝶,“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人可以物化,物也可以人化。惠能说:“心动非幡动。”人的物化说明人的主体性削弱,物的人化说明物的客体性削弱。总之,物与我不再是认识过程中对立的双方,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微妙的互动的关系。如果不了解这层关系,物与我之间就会出现跨越有鸿沟,认识的可能将不会存在。认识的可能没有了,符号的功能就无从谈起。对象成了“不可言说者”,(维特根斯坦语)“所指在能指的运转中无限推迟”。(德里达语)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庄子·齐物论》)“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夫圣人行不言之教”。(《庄子·知北游》)禅宗说:“我向你道便是第二义。”(《五灯会元》,卷十)汤用彤先生认为:“夫宗核名实,本属名家,而其推及无名,则通于道家。”(汤用彤,第282页)推其实,儒家名学也应自成一派。《汉书·艺文志》名家小序:“名家者流,盖出于天礼官。古者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儒家名学实为礼学,孔子、荀子的正名论都由此立论。王充认为公孙龙坚白之论,无益于治。(《论衡·案书》)鲁胜《墨辩注叙》:“名者,所以别同异,明是非,道义之门,政化之准绳也。”(《晋书·隐逸传》)这些都属于儒家一派。道家的符号学偏向哲学。老子、庄子、列子、乃至魏晋玄家何晏、郭象等属于这一派。名家的符号学偏向逻辑学。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又曰:“名家苛察缴绕,使人不得反其意,专决于名而失人情,故曰‘使人俭而善失真’者。夫控名责实,参伍不失,此不可不察也。”墨子、公孙尼子等名辩学属于这一派。儒家和名辩家名学都把对象看成是一个物自体,强调的是名与实。儒家论名偏重于名位,名辩家论名偏重于名称。儒家关注社会政治伦理层面,名辩家关注日常生活情理。道家、玄家、禅家都把对象看成是物我齐一体,强调的是言与意。道家、玄家由言不尽意论引出无名论,带有解构的意味。禅家的不立文字却有借助语境另行建构的意义。禅宗十分强调顿悟(insight)[⑨],即在瞬间直觉中截断众流,剔抉纷繁复杂的关系,把握住对象的本质特征。从这个认识出发,禅宗执意将语言与文字分开,试图充分利用口头语言的情境,强化其表达功能,最大限度地弥补语言符号和缺陷,摆脱符号困境。事实上,这种做法是说不过去的。敦煌本《坛经》(46节)云:“谤法,直言不用文字。即云‘不用文字’,人不合言语,言语即文字。”惠昕本《坛经》亦云:“执空之人有谤经,言不用文字。即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便是文字之相。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根据心理学家卡米亚和布朗的实验,受试在脑电波图的甲种电波呈现时做出反应;发现他们能够这样做之后,他们继续教他们——用一种由甲波带动的听觉符号——取得对甲波的意志控制。知觉学习世界可以引导我们进入一个内心的自我发现世界。[⑩]思维也是一种语言。

   魏晋时期,南北学派大融和,学界思辨能力大大提高,促进了对形、名、意关系的深入探讨。王弼将名实之辨深入到名称之辨:“名也者,定彼者也。称也者,从谓者也。名生乎彼,称生乎我。”(《老子指略》)“凡名者生乎形,未有形生乎名者也。”(《老子指略》)“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求。有分则有不兼,有由则有不尽。”(《老子指略》)他这样就把物理世界与知觉世界绝然分开。然后,他力图指出形、名、实三者之间存在的交集,他提出“执一统众”、“举本统末”、“以实统众”、“约以存博”的思想。他说:“夫事有归,事虽殷大,可以一名举;总其会,理虽博,可以至约穷也。譬犹以君御民,执一统众之道也。”又说:“举本统末,而示物于极者也。”(《论语释疑》)“毂所以能统十三辐者,无也。以其无能受物之故,故能以实统众也。”(《老子十一章注》)三者的交集就象三个轮子的共轴,这个共轴就是象。王弼说:“夫象者,出意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言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忘象,犹蹄者所以在兔,得兔忘蹄;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也。然则,忘象者用得意者也,忘言者用得象者也。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11]象是意和言之间的导体。同时,象还是物与我之间的纽带。荀粲曰:“理之微者,非物象之所举也。今称立象以尽意,此非通于意外者也;系辞焉以尽言,此非言乎系表者也。斯则象外之意,系表之言,固蕴而不出矣。”(《三国志·魏志·荀彧传》注引何劭《荀粲传》)王夫之曰:“天下无象外之道。”(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下传》,第三章)《老子》曰:“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二十一章)王弼注:“恍惚,无形不系之叹。以无形始物,不系成物。万物以始以成,而不知其所以然。”道无形不系,即道能与任何感知属性相联系。既然这样,完全可以以物观道。这里的物有象征意义。朱熹说:“《易》说一个物,非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朱子语类读易之法》)

    奥格登(c·k·ogden)和理查兹(i·a·richards)说:“符号学是对语言和各种符号在人类事务中起的作用的研究,尤其是关于它们对思想影响的研究。”[12]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思想影响着人们对符号的看法。西方符号系统朝索引符号(index)方向发展,由此建立起以归纳法、演绎法为核心的符号逻辑;中国符号系统则朝象征符号(symbol)方向发展,建立起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符号逻辑。西方符号逻辑促进了解析式思维的发展,中国的符号逻辑促进了整体思维与象征思维的发展。至魏晋玄学之后,中国古代符号学终于找到了一条能让各家都接受的方法,那就是用象征与整体的方法来表达对象,力图在符号、解释者、对象之间找到一个交集,来将单一的对象与对象所蕴含的普遍性与超时性全部表达出来。至此,中国符号也摆脱了符号逻辑的纠缠,从理性的困境中突围出来,进入一个诗性表达的境界。

 

[①]皮尔斯:《皮尔斯手稿》第654号,第7页。见中国符号学研究会《逻辑符号学论集》,百家出版社1991年,第2页。

[②] “theimperfection of words is the doubtfulness or ambiguity  of  their signification, which is caused by the sort of ideas they stand for..”john locke. of  the imperfection of words.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2(3):105. dover publications, inc. new york.

[③] 别赫捷列夫特别重视对符号的反应,并强调词语符号是思维、想象和意志世界发展的关键。见g·墨菲、j·柯瓦奇,《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林方、王景和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334页。

[④] 白马非马论与西方一个蝙蝠究竟是否是一只鸟的争论颇为相似。“whether a bat be a bird or no, is not aquestion.” john locke. remedies of the foregoing imperfections andabuse of words.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2(3): 150.

[⑤] 汤用彤:《魏晋玄学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21页。

[⑥] j. n. mohanty , phenomenology and ontology,  ⅵ.  martinus nijhoff den haag,( 1970): 60-71.

[⑦] john locke: imperfection of words.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dover publications, inc. new york, 2:104-5.

[⑧] 奥格登(c·k·ogden)和理查兹(i·a·richards)将语言的功能分为符号功能和情绪功能两大类。他们假定语词能指称对象或表达使用者的感情,意义只存在于前一种能力中。威廉·哈迪(william·g·hardy)认为把词划分为指称词语和情绪语词,其用途是相当有限的,而且可能不象对语言和思想问题的其它几种研究那样可靠。williamg·hard, language, thought and experience: a tapestry  of  the meaning,university park press, baltomore, pp. 61—97.

[⑨] 巴甫洛夫、别赫捷列夫、华生、史密斯、格斯里等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排除那种认为动物和人能够不根据以前的学习和尝试与错误活动而突然“顿悟”情境的看法。马克斯·韦特海默尔完形心理学(gestaltpsychology)认为,我们从进入整体的组成成分开始将永远达不到关于有结构的整体的理解。相反,我们有必要理解结构必要对它有所顿悟(insight)。这样才有可能使组成部分自身得到理解。鲁格尔则认为存在一种课题态度(problemattitude),在课题态度中,受试忘记了自我和表现自己的欲望而陶醉于课题本身的兴趣之中。课题态度最有利于突然而有价值的领悟。《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第342、353、229页。禅宗所论的道是相当于完形,他们对道的理解也持一种课题态度,所以,提出顿悟的观点。儒家所论的道是一种行知实践,所以他们的道可以被认知。

[⑩] 《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第347页。

理解的名言篇5

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涉及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透视】

划分朗读节奏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1)标示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2)选出朗读停顿标示有误或正确的一项。

【解题指津】

一般来说,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1)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2)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考点二: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要少得多,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实词灵活。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其”“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指津】

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可以分篇目进行, 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理解文言虚词要注意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三: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点主要有:准确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正确地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并比较其与今义的区别;准确解释一词多义词在具体的语境中的意思;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并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解题指津】

首先,要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这些文言现象;其次,要注意分类搜集整理常见的文言实词,并对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理解、牢固识记;最后,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

考点四:文言文句子翻译。

【考点透视】

文言文句子翻译一般是中考必考内容,其考查主要集中在:(1)文中有深层意义、表现力强、反映主旨的句子;(2)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比较特殊的句子;(3)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特殊现象的句子。

理解的名言篇6

关键词:教学重点 文言实词 汉字特点 教学方法

初中的文言文篇目在数量上占教材总篇目近三分之一,因为,只有学生背诵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文实词和虚词,才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的文言文;只有在理解字词、句子的基础上加强文言文的诵读,才能培养学生文言文语感,使学生充分感受人文精神和民族精神。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因为文言文的自身特点,文字材料久远,古今意义差别很大;课文内容脱离时代,学生不易产生兴趣。加之教学方法生硬:片面的解释生字词,疏通文章大意,分析文章结构,结果,教师教得枯燥,学生学得乏味,教学往往事倍功半。因此,要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首先要求教师明确目标,分清重难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明确重点难点,安排教学内容

文言文教学内容广博:语言形式上有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等等;思想内容上有文章的思想感情、作品主旨和文化意味等等;写作技巧上有修辞、句式及布局谋篇等等。因此,明确重难点尤为重要。’

如,《曹刿论战》一文中“十年春,齐师伐我”。一个“伐”字是理解句子的关键,伐,从人从戈,义为征伐,然而征伐有别:“征”是褒义词,常用于上攻下、有道伐无道;“伐”是中性词,多用于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进军时要有钟鼓,后文中有“公将鼓之”、‘:一鼓作气”、“齐人三鼓”就是明证。

二、根据汉字特点,落实教学内容

汉字由形、音、义三者构成,从文字体系看,属于表义文字,即,字形同其意义直接关联。所以,掌握常用文言词汇的词义就要充分利用汉字的形体,这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从根本解决汉字古义问题,同时,由于是从理据上明了汉字意义的来源,所以掌握得更为牢固持久。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利用字形,理解本义。文献越是久远,其文字的本义使用就越频繁,而本义常是学生理解的难点,而利用字形进行意义分析,往往能化繁为简,事半功倍。如《孟子·鱼我所欲也》一文中“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中的“得兼”,学生很容易记成“兼得”。究其原因,一是断句不当,二是不理解“兼”的含义。

第二,比较部首,明辨词义。如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一句中,“洌”容易被学生写作“冽”,课堂上,教师可进行比较,明确,三点水,是属水字部,意思与水相关,洌,《说文》“水清也。从水,列声。”这里形容美酒如水之清澈。

第三,比较字形,辨别近义词。如《左传·曹刿论战》一文中“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其中,视与望,近观为视,远眺为望。视,从见示声;望,繁体作望,上面是“臣”是眼睛,下面是“壬”,像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到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是远望。

第四,学汉字,明文化。汉字与汉文化可以相互论证,前贤做了大量这方面工作,可资借鉴。如《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一句,其中妻、妾地位迥异:妻,是男子明媒正取的正式配偶,但最初的婚姻却是强婚制,妻,篆书作,字形从女,从中(头发很长,表示成年),从又(古文手字),意为抓住一成年女子,而强婚又是发生在夜晚,所以,婚字从女从昏。(古文手字)妾,从辛,从女。辛甲骨文字形为古代刑刀,表示有罪,受刑,下面是“女”字,合而表示有罪的女子,本义是女奴,故《春秋传》有“女为人妾,妾不娉也。”

三、依据教学规律,深化巩固教学内容

词汇教学要遵循认知规律,“多种实验证明,学习有意义的词,已理解的词比学无意义的音节、假词和非词要容易得多,而且不易遗忘。意义记忆的作用大于机械记忆。”文言文词义具有理据性——汉字构形理据,多义词义项关系也有理据性。一词多义是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理解记忆才是深入掌握一词多义的有效方法。

如,初中课文里“名”出现的义项有“命名”(名之者谁)、“名字”(则题名其上)、“说出”(不能名其一处)、“m名、著名”(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显然,这些义项密切相关,名,从夕从口,《说文》“自命也”。本是在夜晚便于指称不同的人而起的名称,义即命名;有命名则出现名称、名字;名字是用来称呼的,故有“说出”之意;名字众所周知则是“著名”。

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要达到《标准》,要以文字.特别是实词为核心,根据汉字形义关系、义项关系的理据性实施字词教学;通过诵读一定的文言文篇目,积累常用词,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鉴赏能力。

理解的名言篇7

论文关键词:专有名词;大学英语教学;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跨文化意识

最新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从中我们可以概括出三种理念和导向:(1)语言知识导向。在1999年以前,受传统语言学思想的影响,大学英语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教学,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2)语言技能导向。1999年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将各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分为两个层次,即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提高了对学生写、说能力的要求。(3)语言交际能力导向。进入2l世纪以后,在应用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大学英语教学强调建立在语言技能基础之上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学生具备综合性语言能力和文化素质,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正如桂诗春老先生所言:“中国的外语教学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一直是经验陛的‘自在’教学活动;应用语言学的诞生使语言教学成为一门独立的、‘自为的’科学。”文化意识和交际功能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方面,文化,概括地讲,是人们所思、所言、以及所为的总和,而语言(1anguage)则是文化的载体,它既是文化的组成要素,又是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包括字(母)、词、短语、以及将它们通过语法规则而组成的句子乃至篇章等等。另一方面,在交际过程中,信息交流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心理过程。编码是信息源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和受社会、文化制约的交往规则对言语/非言语(verbal/non—verba1)语码进行组合而创造信息的过程,译码是接收者对从外界所接收的信息进行解释和赋予意义的过程。相对于非言语行为,比如说手势语和身势语,言语交流在交际过程中扮演着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角色,而词语/单词则是言语的基础要素。可见,文化意识的培养和交际功能的提高都离不开词单词的基础性作用。

专有名词是指人名、地名、企业或机构名称以及其他事件和物件的名称的总和,是一个社会的文化当中核心而最富内涵的部分,在文化意识和交际功能当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位置。比如说,在汉语文化当中,“孔子”就代表着“传统的儒家思想”;在英语文化当中,“SiliconVlaley”则成了“高新科技(Hi—tech)”的代名词。

作为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大学英语教师,该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呢?笔者认为,传统的以语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显然不能全盘否定,因为撇开语法而天天在课堂上大讲中美或中英等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的异同,这显然是缘木求鱼的做法。大学英语的教学应该是以“巩固语法”为“框架”,以“拓展词汇”为“墙体”,以“文化植入”为“装饰”,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听力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应用”目的,而要将这几个层面有机系统地结合起来,笔者认为,专有名词的导人则不失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虽然,我们很欣慰地看到,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最近几年,大学英语教材的编撰已或多或少地将专有名词囊括进来,置于“ProperNames”(专有名词)一栏当中,但是,笔者在读大学听老师上课,以及参加大学英语教学以来听取同行上课的时候,很遗憾地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对这些词汇是漠视的,甚至连它们的读音都懒得带读,更不用说对这些名词进行演绎讲解;而学生在阅读英文文本的时候,碰到这些单词就往后翻几页,看一下它们的汉语意思再回过头来继续阅读。

笔者于2010年3月3日以考试的形式要求莆田学院2009级临床1班(大专层次)的45名学生(男生:女生=24:21)完成如下表格01的翻译。发出45份试题,收回45份,有效45份,结果发现,在这34个单词当中,除了“KFC”(44名学生译对)、“CocaCola”(43名学生译对)、“McDo—nald’s”(40名学生译对)、“PizzaHut”(37名学生译对)、“Wal—mart”(34名学生译对)、“Mi—crosoft”(31名学生译对)、“Harvard”(26名学生译对)、“LV”(24名学生译对)8个单词之外,其余单词译对的学生均未过半,甚至有些单词,如“LakeErie”、“TheAlps”、“GE”、“GM”、“Metro”、“Netscape’’6RollsRoyce”、“VolksW agon”66Val—entino”等,竟然没有一个学生认识。等到笔者将答案(表格02)公诸予众的时候,听到全班学生的“喔”声一片,仿佛恍然大悟。对于学生来说,“大西洋”、“尼罗河”、“阿尔卑斯山”、“通用汽车”、“英特尔”、“家乐福”、“网景”、“劳斯莱斯”、“哈佛大学”、“华伦天奴”等等词语都是他们耳熟能详的,但是,他们就是没法将这些词语跟它们的英语原文关联起来,而这些词语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出现的概率又是极高的。这一现象说明学生对英语专有名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平时对专有名词熟视无睹,遇到它们要么忽略,要么翻阅文后翻译,没有注意积累,学生的这种对专有名词不重视的态度应当引起我们大学英语教师的注意。

一、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专有名词的界定

大学英语教与学的双方都已具备了对客观世界的一定了解,但这种了解却因每个人的性别、年龄、家庭背景、性格特征、人生经历以及所处环境等因素而各有不同,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理解某一概念或事物的“前结构(pre—structure)”。男性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导入“NBA”、“Chicago Bulls”或“MichaelJordan”,那么,男生对此知识点的兴趣程度、理解水平和记诵愿望会明显高于女生;女性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导人“P&G”、“0lay”、“DanielleGraham”,那么女生对此知识点的兴趣程度、理解水平和记诵愿望会明显高于男生,这是其一;其二,学生,特别是女生,会感兴趣的“BarbieDolls”(芭比娃娃)教师可能不屑讲,而教师所津津乐道的“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学生可能对此根本不感兴趣。虽说我们无法将那些适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专有名词一一罗列出来,但是,这些名词应当至少具备以下两个基本特征:

(一)International Popularity

通过对历年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真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专有名词的数量大致呈逐年上升趋势。四、六级考试的试题设计就是要考出学生是否掌握了自主学习和不断提高英语实用水平的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能力。2在这些专有名词当中,有一部分是带有同位语来注释它们的,这些词基本上都带有浓重的“本族”色彩,比如说“TheJanuaryfashionshow,canedFutureFashion”…(CET一4,2009—06)、“AndrewHamilton,the55一year—oldprovost(教务长)ofYale”…(CET一4,2009—12)、“ChildTrends,anon—proiftre—searchgroup”…(CET一6,2009—06)等等;还有一部分虽不带同位语来注释它们,但都是由普通英语词汇组并而成的,这些词主要是一些机构的名称和其他一些事和物的名称,比如说“KeepBritainTiay”(CET一6,2009一l2)、“CentersforDiseaseControl”和“NationalScienceFoundation”(CET一6。2009—06)、“JapanAutomobileManu—facturersAssociation(JAMA)”(CET一4,2009—06)、“USNews&WorldReport”(CET一4,2009—12)、“GreatSaltLake”(CET一4,2009—06)等等;再有一部分则是既不带同位语来注释它们,又并非由普通英语词汇组并而成的,而是一个语义、语用以及语音和拼写都相对独立的专有名词,例女口“PepsiCo”和“Coca—Cola”(CET一4,2006—12)、“MIT、Yale、Harvard、SiliconValley、Microsoft、September11、CambirdgeEngland”(CET一4,2007一l2)、“theRhineRiver”和“Google”(CET一4,2008—6)以及“Pepsi、McDonald’S”和“Fortune”(CET一4,2008—12)等等。2009年12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卷里出现了像“Yale”、“Har.vard”、“Pirnceton”、“the Atlantic”、“MichelObama”以及“Colorado”、“N.Y.”、“Atlanta”等美国州名的专有名词,同一天的六级试卷也包含了诸如“BT”、“BabyBoomers”、“Berkley”、“Califor-nia”、“McDonald’S”、“KFC”以及“Manchester”、“Birmingham”等英国地名专有名词。2009年6月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试卷里出现了像“LosAn—gles”、“Wal—mart”、“GreatSaltLake”以及“Utah”、“California”、“Oregon”、“Wyoming”等美国州名的不少专有名词,同一天的六级试卷更是包含了诸如“Manhattan”、“CNN”、“BarbieDoll”、“Harvard”、“PanamaCanal”、“thePentagon”以及“Texas”、“Oregon”、“Floirda”、“Colorado”等美国州名的大量专有名词。

上述第三类专有名词在当今国际社会已经名声遐迩,为大众所知,所以作为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要求词汇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这些专有名词对学生的解题也一般不会造成太大的障碍,但是,学生在看到这些单词的时候,若能明白其所指或意思,然后,仿佛邂逅老熟人一样发出会心的一笑,那么,他们对整个篇章的主题思想甚至细节内容的把握无疑会更准确、更深刻。

(二)DailyLife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与“MinistryofDefense”、“NATO”、“USCongress”等政治意味较浓的专有名词相比,“Nokia”、“Coca—Cola”、“Google”等贴近日常生活的专有名词无疑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加能够加深他们的理解,提高他们记诵的积极性。

二、专有名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

在十几年的英语学习和六年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笔者强烈体会到了专有名词的应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专有名词的应用能够深刻地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与学在生动的互动中贴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一)使举例更加具体、生动、形象,促进学生对语言点的理解和记忆

虽说英语语言所包含的几乎所有的语法在学生进入大学之前已学习完毕,但是,大学英语教学在巩固和提高学生对语法点的认识、理解乃至应用上依然责无旁贷。内含独立组合结构、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以及由定/状语从句简化而来的分词短语的句子,尤其是长句,仍是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两大障碍之一,另一大障碍则是词汇的记忆及应用。语法点的讲解必须通过句例得以实现,句例选取和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语法点的理解意愿和理解水平。心理语言学的实验表明,如果输入的材料是有意思的,则其保存在记忆里的分量会大大增加;我们记忆的是一些我们认为更加重要的信息。相对于泛泛而指的抽象概念而言,具体而指的实体概念更能触动人脑思维,帮助信息解码,促进领悟理解。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时间状语和地点状语同时出现时两者的顺序问题”这一语法点的时候,相对于“Heopenedarestaurantinthestreetlastmonth”而言,“Wal—martopeneditsstoreinPutianatKing—doarPlazaonDec.25,2009”(沃尔玛于2009年12月25日在金鼎广场开设了莆田门店)无疑更加具体、生动、形象,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该语法点的理解和记忆。再比如说,教师在讲解“定语从句中又有定语从句”这一语法点的时候,与“Doyou know thegirlwhoisstandingattheporch whichhastwolantems”(挂着两个灯笼的那个门廊下站着个女孩子,你认识她吗?)相比,“Ginsengwhichgrowsin Hinggan Mountainswhereitiscoldandhu—midcanproducemiraculousmedicalefect”(生长于气候湿冷的兴安岭地区的人参具有神奇的药用价值)也无疑更加具体、生动、形象,更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该语法点的理解和记忆。

(二)直接而有效地在教学过程中植入文化因素,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理解的名言篇8

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中考文言文阅读通常考察以下几方面:

1.能正确地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

2.能正确地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3.能理解并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能把握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课内部分只要有针对性的去背就行了。

课外文言文阅读解题四步骤:

中考文言文阅读必然会考到课外语言材料。面对从未读过的语段或文章,又无工具书可查,怎么办?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很多同学感到束手无策。我们根据教学实践总结出解题四个步骤。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 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理解的名言篇9

关键词:易传;儒家;道家;语言哲学

A study of linguistic philosophy in Yi zhuan:

simultaneously on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Yi in linguistic philosophy

Abstrac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a primary analysis on the linguistic philosophy in Yi zhuan, Confucianism represented by Confucius, Mencius and Xun zi's thoughts, and Daoism represented by Lao zi and Zhuang zi's thoughts, and make a tentative research on the issues related to linguistic philosophy in the pre-Qin period philosophy, to study what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anguage some thinkers of the pre-Qin period had examined. This paper supplies some inspiration for us to introsp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and modern Chinese philosophy.

Key words: Yi zhuan; Confucianism; Daoism; linguistic philosophy

一、问题的缘起

众所周知,自从20世纪初期大量地引进西方学术理念、语汇之后,中国学术的失语状态已经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然而,只到当前,我们对这种失语状态才有了真正思想的自觉。当前中国学术界对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再思索,是学人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自己民族学术形态进行再思考的一个侧面的反映。哲学,这一完全移植过来的新学科,已经解构了传统的经学、义理学。然而,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解构,传统学术在新的话语形式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在20世纪“中西古今”的对话中,哲学这门新兴的学科已经获得了中国自己的形式。因此,我认为,现在谈论中国有没有哲学已经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话题了——即使从20世纪算起,我们不能无视这近一百年所形成的新的学术传统,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肯认这种新的学科的身份?我个人认为,寻找当代中国哲学自己的话语系统,是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的有效途径之一。而且也将是治疗当代中国哲学界学术失语症的一种尝试。语言虽不是思想表达的唯一方式,然而哲学的思考与表达是离不开语言的。我们很难想象一种没有自己民族语言的哲学。从思想的建构与表达的角度说,哲学就是对语言的一种重构,或者说哲学就是借助语言的媒介建构自身。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促使很多学者对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哲学思考,使语言哲学成为20世纪的显学之一,而且对形而上学的许多问题进行了解构。早期的海德格尔曾经夸张地说:“语言是存在之家”。可见哲学与语言的密切关系。我在这里借用的“语言哲学”一词来分析《易传》中的哲学语言观,是在广义的语言哲学的意义上来使用“语言哲学”这一范畴的——对语言的哲学思考皆可以看作是语言哲学的思想,目的是想借助现代西方哲学的新视野来考察中国古代哲人对语言的自觉程度,为寻找中国哲学的语言表达提供一种思想史的借鉴。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高度地肯定了德国宗教改革家路德对自己民族语言的清理工作,称他在打扫德国语言的“奥吉亚斯牛圈”(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第7—8页。“路德不但打扫了教会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而且也扫清了德国语言这个奥吉亚斯的牛圈,创造了现代的德国散文,……”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18世纪的中国汉学家对自己民族的语言问题亦有相当清醒的理论自觉。以戴震为代表的“皖派汉学家”,提出了著名的语言哲学和解释学的命题:“由字以通词,由词以通道”。在对宋明理学的具体命题进行批评之时,还专门对汉语的语法进行了形式化分析,对“谓之”与“之谓”两种主谓句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差别进行了精辟的分析,开创了中国哲学的汉语语法形式化分析之先河。20世纪初期的白话文运动亦可以看作是中国哲学与思想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换的语言学运动。然而,20世纪前七十年,由于中国社会的主题集中关注于对西方先进制度与科学技术的学习,来不及思考中国文化的自身特性。更无暇顾及西方近现代哲学中的语言哲学了,因而也就不可能认真地省视中国哲学传统中的语言哲学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的语言哲学开始大量地传入中国,中国哲学开始关注语言的问题了。然而,研究中国哲学的同仁对自己民族哲学的语言学问题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试图对《易传》中的语言哲学思想,以及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儒家和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的语言哲学思想进行初步分析,对先秦哲学中的语言哲学所关涉到的问题作一点探索性的研究,看先秦部分思想家考察了汉语言的哪些方面的特征(这里还来不及研究先秦名辩学家的语言哲学观。先秦名辩学家往往是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思考语言问题,值得认真探究。〗,为我们反思现代汉语与现代中国哲学的关系提供某些启示。

二、《易传》语言哲学的五个方面内容

在先秦诸子的语言哲学中,儒道两家的语言哲学观最有代表性。道家对语言的达意功能基本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坚持认为“言不尽意”。我将之称为反省的、消极的语言功能主义观。儒家对语言的态度要复杂些,一方面,他们对言与实不符、言不尽意的现象有所知觉,如孔子一再强调言行一致。孟子讲“尽信书者,不如无书”。而且对艺术式的夸张语言与历史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记事语言的不同有所分别。另一方面,他们对经过认真修辞过的语言的达意功能是有信心的,故尔追求富有文彩的语言。如孔子讲“言而不文,行之不远。”其言下之意是说,具有文彩的语言可以流播远方。故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矣”。在这两大语言哲学传统之中,《易传》的语言哲学具有调和论的色彩。一方面,《易传》作者对语言达意功能的局限性有明确的自觉,意识到了“言不尽意”的一面;另一方面,《易传》的作者又不因此而否定语言的价值,而是力求通过“立象以尽意”的积极方式来弥补语言在达意过程中的不足,从而体现了《易传》作者积极而又辩证的语言哲学思想。这与道家一方面否定语言的价值,同时又利用语言的功能的矛盾语言观,非常的不同。从思想的整体倾向看,《易传》作者的语言观是儒家的而不是道家的。

1.“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易传》对语言特殊功能的认识

在《易传》的作者看来,语言是圣人管理天下的“四道”中之一道:“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而且,“圣人之情见乎辞。”故语言既是圣人管理天下的有效工具之一,也是圣人表达自己情意,让天下人了解其情意的媒介之一。“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曰义。”社会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无非就是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正辞与理财具有平行的关系,可见言辞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作用了。合而言之,“理财正辞”为积极的原则,“禁民为非”属于消极的原则。既然言辞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故君子“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响。”(《系辞上》)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态度。《易传》的作者看到语言的重要现实作用,故对语言的整体特征,不同性质的言语、作用及其运用方式,都有较明确的认识。

《易传》作者从两种达意工具——语言与形象的不同功能的比较视角,对语言的独特性质进行了界定:即语言是圣人阐明吉凶的工具。如《系辞上》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又说,“辨吉凶者存乎辞。”所以,“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此处的“玩”乃玩味之意,即通过反复地揣摸语言所蕴含的意义而判断未来的事情是吉还是凶。故语言的作用在于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预测未来的状态。这里既含有追求新知的意思,又不仅仅局限于纯粹的知识,而关系到对人的价值意义的考虑。

何谓辞呢?“辞也者,各指其所之。”(《系辞上》)这即是说,语言中的辞汇是有其所指的对象的。故名与实总是相应的。此处的“实”当然不一定是客观实在之实,有可能是一种观念性的“实”。因为,不同的辞总是各指其所要表达的对象,而这种对象不一定就是客观实在的东西。圣人治天下,一方面“观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另一方面又“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乱也。拟之而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因此,圣人通过形象的方式达到对客观对象的模拟,通过言辞的分析、判断来揭示形象中所蕴含的意义,从而在汇通的理解中把握天下的变化规则。由此可以进一步地看出,辞所表达的对象不一定是客观的实在。在《易传》的作者看来,只有象与辞的相互配合才足以完整地把握天下的变化之道。因此,言辞(声音与文字组成的狭义的语言)是圣人管理天下的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而且负载了分辨吉凶的预测功能。这与道家消极的语言观是十分不同的。

2.《易传》对语用与语境问题之思考

《易传》作者对语言的独特功能有比较辩证的认识。从整体上说,语言能够使天下之人运动起来。如《易传》的作者说:“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天下的深奥意蕴存在于卦象之中,然而使天下之人行动起来的诱发动力存在于语言之中,故语言就是一种权力。

分而言之,善言有善的后果,恶言有恶的后果,故《系辞》的作者对不同性质语言的社会功能有敏锐的知觉。如《系辞上》云:“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动天地也,可不慎乎!”孔子说,“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易传》作者在此处所持的言行观,几乎与孔子思想如出一辙。

《易传》的作者特别告诫人们要重视语言的负面作用。尤其在政治生活中,语言更应谨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系辞上》)这样,对语境问题的思考就成为《易传》作者语言哲学的一个方面的重要内容。统治者应该在什么情况去劝说百姓才有效呢?《系辞上》的作者认为,“易其心而后语。”“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则民不与也;惧以语,则民不应也。无交而求,则民不与也。”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感动了百姓之心后,然后才用语言去劝说天下人。语言的鼓动作用依赖于有效的行动。正因为言与行皆是君子感动天下的工具,故言行皆要谨慎。既要谨慎其所言之内容,又要谨慎其所言之时间,后者涉及到了语言运用的境遇问题。

3.《易传》对语言达意功能的局限性的认识及其弥补措施

《系辞》作者对语言达意功能局限性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历史著作与圣人之意二者之间的张力认识到的。如《系辞上》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其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此处所谓“书不尽言”,即是指历史著作之类的书面语言不能尽达圣人之意。然而圣人可以通过立象的方式以尽自己之意,而且,圣人常常以卦爻的变动来曲尽人间的情伪。故我们对圣人精神的理解可以分成三个层次:1)通过《周易》中的卦爻辞——圣人之言来理解圣人已经明白说出的意思;2)通过卦象来理解圣人虽已表达,但却是蕴含不露的精神;3)通过卦爻的变动来理解天地人间的变化不居之特性。因此,我们对往古圣贤含而未发之意的理解就必需越过现成语言的障碍,在卦象和卦爻变动的过程之中来体会圣人之意。

所以,《易传》作者对《易》本身言辞达意的局限性,甚至卦象表意的局限性是有所知觉的。他要人们理解:“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这就是说,《周易》中的所有言语都只是进入易理的第一级台阶:“初率其辞,而揆其方。”不能局限于此台阶忘记超越于语言之外的意义。“既有典常”之后,还要人的实践,尤其是对变动不居的现实本来面目有智的直觉与透解。既利用语言又超越语言的局限。因此,对“《易》理”的了解就不能仅停留在语言的层面。然而,《易传》的作者并没有要人们抛却名言。这是《易传》作者语言观的可贵之处。

4.修辞立其诚——语言与德性之关系

语言的功能与德行的功能相当地不同。德行是通过感化而实现其作用的。如《系辞上》说:“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然而,人的德性与语言不是没有关系的。虽然,从本源上说,人的德性是来自于天道的,如《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然而,人又是如何使天道之善性在人性中展现出来呢?这便需要通过语言。如《文言》说:“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又说“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在儒家,特别是思孟学派的思想家看来,诚乃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君子之德是通过对天道的效法而获得的。而之所以能获得这种先于人的本然存在的“诚”,是通过日常语言中的诚信,日常行为之慎和“修辞”等手段而获得的。“修辞立其诚”之“立”是建立的意思,也即是现代西方哲学所讲的“建构”。修辞也不是一般地修饰言辞,而是通过对经典语言的反复吟诵,并对其中所蕴含的意义的反复体味才能在人性中建构起类似天道之诚。故通过修辞所立之“诚”乃是一种理性的德性,而不是一种宗教的体验。因此,语言在道德本体的构成过程中就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言》肯定君子成德的过程是“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故语言在成德的过程中是有其自身的价值的。这与道家否定语言在道德修养过程中的价值的观点十分的不同,甚至与孔子在讨论德与言的关系时所持的观点也不同。孔子讲:“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甚至说:“巧言令色鲜矣仁。”《易传》作者肯定语言在建构人的道德理性的作用,这一思想与孔子的德言观是相当的不同。

5.《易传》语言哲学的反思性特征及其它

《系辞》作者对书面语言的历史形成过程和《周易》一书的自身特点亦有所知觉。故其语言哲学具有自我反思的特征。从书面语言的形成历史来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书面语言是从粗糙的符号演变而来的,语言的出现并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因此,关于语言的起源问题,《易传》作者基本上持一种历史理性的观点。从《周易》一书自身语言的特点来看,《易》之为书主要是“彰往而察来”,“显微而阐幽”,故其语言的特征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旨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肆而隐。”因此,隐喻与象征,构成了《周易》语言的突出特征。这就告诉我们,对《周易》一书的理解不能就事论事,而应该充分发挥联想功能,透解其语言背后的深刻意蕴。再者,从《易》一书的自身形成历史来看,它是殷末周初之际,故其言辞中充满了忧患意识。“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系辞下》)

另外,《系辞下》的作者对语言与人心的实际状态的对应关系有所认识:“将叛者其辞惭,中心疑者其辞枝,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多,诬善之人其辞游,失其守者其辞屈。”这一语言与指称对象之间直接对应关系的思想在现代人看来可能有失之简单的缺点,但也至少看出言语与人的内在德行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涉及到了境遇语言学的问题,从而展示了古代中国哲人对言语与所言对象关系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二、儒家哲学中的语言观

孔子的正名思想,可以看作是其语言哲学思想的基础。这表明儒家的语言哲学思想一开始就具有“循名责实”的唯符号论色彩。他强调的是规范的第一性和至上性。孔子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正,即是礼制度下的各种礼目之名与人的行为要一致。只有当人的行为与语言表达的规范内容一致时,人的语言,包括政令才能具有逻辑上与实际上的合理性,“顺”即是合理的,合法的,因而也是合逻辑的。如果语言不合理,不合法,不合逻辑,则就无法将一件事干好。“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子路》)所以,语言(政令)的合理性、合法性、合逻辑性是人们成就事情的必要条件。语言因此而获得了强大的社会功能。

老子“尚朴”,而孔子“尚文”。故在讨论君子人格形象时,孔子非常强调“文”的重要。主张“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因而“文”自身就有“质”的意义。“文”虽然不能等同于“言”,然“文”之中包括言之文。孔子曾说:“言而不文,行之不远”。又说, “不学诗,无以言。”可见,从达意的完美性角度看,孔子还是非常看重具有审美意义的言语的重要性。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孔子在讨论言与德、言与行的关系时,比较看轻言的作用而重视德的意义 。如孔子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又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刚毅木讷近仁”。并以“天”为例,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因此,在言与德与行的关系上,孔子重视德与行而不重视言。他坚决反对言不掩行的行为,主张言行一致。说:“君子耻其言过其行。”因此,从道德哲学的角度看,孔子更重视道德本质的优先意义,重视道德行为的第一性。然而,我们并不因此而说孔子轻视语言的价值与意义。在这里只有比较意义上孰轻孰重的问题。孔子也涉及到了语言运用的境遇问题。如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之谓之瞽。”(《季氏》)故与君子相处应该注意自己说话的时机,要求做到时中。这样言之时机恰当与否就反映了一个人德行的高低。

在儒家思想传统内,孟子对语言哲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他对历史著作的语言与其所描述的历史存在的统一性表示了谨慎的态度。如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其次,他对不同类型的语言达意方式有一定的知觉,如他将君子之言与民间之言、诗之语言与日常语言的表意特点作了简单的区分。“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瞽瞍亦北面而朝之。舜见瞽瞍,其容有戚。孔子曰:‘于斯时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识此语诚然乎哉?”孟子说,“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因为按照《尚书·尧典》记载,尧老而舜摄位,二十八年之后尧死,舜守孝三年后才即位。这样,民间传说与官方历史记载的正式语言就相当的不同。

又,咸丘蒙举《诗经》《小雅·北山》中的几句诗,以说明王权与孝道的矛盾。“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孟子的回答是:“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因此,对于诗歌语言的夸张特征与日常叙事语言的陈述特征的不同应该有所知觉,不以辞害志,超越语言的表层意思而透解其深层的含义。20世纪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特别区分了语言的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之不同,主张通过深层语法的转换把语句中蕴含的意思揭示出来。孟子所讲的“不以辞害志”虽未有如此明晰的语言学的思想,然而毕竟看出了诗歌语言的表层意思与深层意思的不同,可见中国哲人对自己民族语言的表意特性有一定程度的自觉。

孟子还看到语言对人心的影响,故从社会政治的角度提出了“拒诐行,放淫辞”的主张。后来人们往往以此来批评孟子的霸气。其实,思想的批评如果不借助政治的力量永远也不可能做到思想的统一。孟子曾自豪地说:“吾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因此,对语言的自觉可以看作是孟子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荀子的正名理论是从孔子的正名思想发展而来的,然而在形式逻辑方面发展了孔子的语言哲学思想。首先,他对已经有的“名”进行分类:“后王之成名:刑名从商,爵名从周,文名从礼。散名之加于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曲期;远方异俗之乡,则因之而为通。”(《正名》)刑名,即刑法系统的名称,爵名即爵位之名,文名即礼节仪式之名,散名即在刑、爵、礼之外的一切日常生活系统中的各种称谓。对于不同系统的名称的来源,荀子从历史学的角度给予了分析。特别是对散名的形成原因的分析很有见地。他认为,语言中很多的意义指谓乃是来自于民间的约定俗成。而人们正是在约定俗成的语言系统里进行意义的交流。而且散名在社会上的广泛流行之后,就会成为“后王之成名”。故官方语言系统中的众多概念其实来自于民间。

荀子又从逻辑学的层面,将“名”分为“大共名”和“大别名”两大类。他说:“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有时而欲遍举之,故谓之鸟兽。鸟兽也者,大别名也,推而别之,别则有别,至于无别然后止。”这一思想对于人们进行更有逻辑的思考提供了理论的支持。

荀子又提出了实名和善名之分。这涉及到名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评价名的标准等问题。荀子说:“名无固实,约之以命实,约定俗成谓之实名。名有固善,径易而不拂,谓之善名。”这即是说,在名与实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一种人为的约定俗从。最好的“名”是能平易地、直接地被理解的名。

荀子又将名实之间的混乱分成三种:一为惑于用名以乱名者也;二为惑于用实以乱名;三为惑于用名以乱实。像“见侮不辱”,“圣人不爱己”,“杀盗非杀人”之类,则属于用名以乱名之类。在荀子看来,侮即辱之类,圣人为人之类,盗亦人。不能因为名之异而将他们看作不同类。像“山渊平”,“情欲寡”,“刍豢不加甘,大锺不加乐”之类则属于“以实乱名”之类;山渊本来不平,仅从人观察角度的相对性角度看,可以平。然而,作为形式逻辑中的“平”的概念是有特定内容的。故本来不平之山渊来论述“平”,其实是用实际上的不平来破坏“平”这一概念的正常意义。像“牛马非马”之类便是以名乱实,因为人尽管可以创造“牛马”之名,然而并不存在“牛马”之物,故从“牛马”之名的角度论证“牛马非马”的问题,便是以名乱实。荀子通过对先秦名辩学派的“名实观”的批评,将先秦语言哲学中的“名实关系”中的错误现象概括为如上三类,从而力图在语言哲学层面对孔子、孟子的正名思想作出总结。

与孔子基本价值取向一致,荀子非常关怀现实政治。这样,他对语言的权力非常敏感。他认为,只有王者才有制名的权力。他说:“故王者之制名,名定而实辨,道行而志通,则慎率民而一焉。”(《正名》)而且,他将“名守慢,奇辞起,名实乱”看作是“圣王没”的结果。因此,他认为,语言创造的权力不能归于一般的士人,而应该由王者来统一。他认为,以理性的语言论述方式可以达到政治上的大治,在圣王没、奸言起,“君子无势以临之,无刑以禁之”的百家争鸣的时代,他主张通过喻、期、说、辨的四种方式来使天下归于一道。他说:“实不喻然后命,命不喻然后期,期不喻然后说,说不喻然后辨。故期、命、辨、说也者,用之大文也,而王业之始也。”(《正名》)他甚至将那些“析辞擅作名以乱正名,使民疑惑,人多辨讼”之人称之为“大奸”。“其罪犹为符节、度量之罪也。”(《正名》)这样,人们就“莫敢托为奇辞以乱正名”,而能“壹于道法而谨于循令矣”。因此,荀子语言哲学中虽然包含了对大一统理想的追求,但已经隐含了思想专制的萌芽。

应该说,荀子的语言哲学思想中有一种狭隘的政治功能主义观点。他认为:“君子之言,涉然而精,俛然而类,差差然而齐。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彼名辞也者,志义之使也,足以相通则舍之矣;苟之奸也。故名足以指实,辞足以见极,则舍之矣。外是者谓之讱,是君子之所弃,而愚者拾以为己宝。”(《正名》)当语言“志义之使”的任务已经完成,则不必过分地纠缠于言辞之上。

在儒家思想传统中,荀子的思想含有一定的科学思想萌芽。这一思想在其语言哲学中则表现为一种古典科学的实证思想。他反对言而无证,认为:“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征于人。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性恶》)并从此实证的角度出发,批评孟子所言的“性善”属于“无辨合符验”之言,故不足信。

在言与知的问题上,荀子认为只有圣人才能从杂多中把握真知:“多言则文而类,终日议其所以,言之千举万变,其类统一也,是圣人之知也。”(《性恶》)这是他的宗圣观在语言哲学中的表达。

要而言之,荀子大大丰富了儒家的语言哲学思想。特别是他从逻辑学的角度对名的不同层次作了区别,使古典的语言哲学与古典的形式逻辑结合起来,使儒家思想朝着体系化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

四、道家哲学中的语言观

道家哲学的根本精神在于其对人类文明局限性的揭露,故其语言哲学思想的显著特点亦是对语言达意功能局限性的论述。在言与意,言与行等问题上,对语言的价值基本上持一种否定的态度。如通行本《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又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第五十六章)而庄子及其后学基本上继承了老子这一思想,如庄子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秋水》)其后学者亦说:“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由于语言不能把握本体、本质,亦不能深刻地达意,故庄子学派对语言采取了一种非常轻视的工具主义态度:“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外物》)这种工具主义态度的语言观在表面上与儒家狭隘的政治功利主义观点不同,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对语言采取了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

在言与行的问题上,老子比孔子有更为激烈的主张,要求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且又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四十三章》)庄子的后学者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知北游》)

尽管如此,道家学派人物对语言的一些本质特征还是有所论述的,如老子说:“言善信”。(第八章)又说“言有宗,事有君。”(七十章)“正言若反。”(第八十章)这些话的意思是说:日常语言的本质特征是崇尚诚信,要言之有物,要言行一致。而在具体的言说过程中,要有宗旨而不能漫无边际。有些时候,我们对语言中所蕴含的意义要从反向去理解。这些思想有的被后来的庄子及其学派的学者所发扬,有的则有所颠覆。由于庄子及其后学生活的年代是战国中后期,世道之混乱更甚于老子时代,故《庄子·天下》篇在论述《庄子》一书的风格时说:“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沉浊,不可与庄语,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由于世道人心的畸变,故在发为言说之时亦只能采取一种非正常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思想。充分地发挥了老子“正言若反”的思想。庄子《寓言》篇,《天下》篇都反复阐述了《庄子》一书的语言特征,如《寓言》篇云:“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以和天倪。”又解释说:“寓言者,籍外论之。” 《天下》篇云:“以重言为真”因此,庄子语言学中有十分丰富的社会心理学内容,他对人的心理与语言的风格有较清醒的认识。这也是道家在人情方面所表现的练达之处。

庄子及其后学对老子所言的“言有宗”和“言不及道”的思想似有所颠覆。他们认为,任何语言的主旨只具有相对性。只有道是绝对的全。如《齐物论》云:“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鸲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又说:“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齐物论》)“大言炎炎,小言詹詹(《齐物论》)“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齐物论》)任何语言皆有所待,都不是对本体之道的把握。唯有不言之道才是绝对的。故言的意义都是相对的。而庄子的后学则认为(原著中托为季真、接子之言),在终极实在的“道”面前,言与不言——默,均不足以载道。语言之根本,乃是“或使莫为”之“道”。如果“言而足,则终日言而尽道;言而不足,则日终言而尽物。”(《则阳》)依郭象注,“言而足”即是“求道于言意之表则足”、“不能忘言而存意则不足。”像庄子本人以寓言、卮言、重言等方式来言说,则可以尽道。如果不能这样则只能停留于物之表象层次。这样庄子的后学就化解了老子哲学中言与道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可以避免他人对自己学派否定语言价值的哲学语言观的批评。〖ZW(〗此点受傅伟勋先生观点的启示。参见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一书第390—392页。三联书店,1989年4月版。

庄子以一种怀疑论的口吻说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今我则已有谓也,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齐物论》)人们对自己所说的话究竟有没有意义,从根本上是持一种怀疑态度的。所以庄子的后学者们说:“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寓言》)

《则阳》篇的作者说:“言之所尽,知之所至,极物而已。”对于本质世界而言,往往是 “言而愈疏。”(《则阳》)有时人还处在一种非常奇怪的状态下,就像《则阳》篇的一位隐士:“自埋于民,自藏于畔,其声销,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 因此,《大宗师》云:“古之真人,……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无论是忘言,还是不言,其实与道家尚朴的思想紧密相关的。如老子尚质朴,他虽然也说“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六十二章 )但他基本上是反对美言的,故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第八十一章)而“尚朴”的理论根据在于“遵道”。“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三十五章)再者,“希言自然。”(第二十三章)因此,在遵道的前提下,言是没有自己独立地位的。这与《易传》作者强调“修辞立其诚”的观点十分的不同。

理解的名言篇10

关键词:道家 语言传播 反传播

诸子百家之中,几乎各个学派的论述都涉及传播问题,最重要的当推儒家和道家。但是相比较而言,目前学术界有关儒家传播思想的研究较多,而有关道家传播思想的研究则少之又少;不仅如此,由于道家思想有着与其他学派迥然不同的一些特色。导致一些人甚至得出“道家反传播”的结论。对此,本文即从语言传播的角度,以道家代表人物老庄的名著《老子》和《庄子》为分析样本,来剖析道家传播思想的侧面,以期能够“窥一斑而见全豹”。

传播内容:言与义的关系

老子在言语传播方面有一组很严格的概念,即“常道”和“常名”。“常道”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范畴”,“常名”相当于现代意义上的“通称”。范畴是一切事物最具有基本意义的类型或范围,在老子看来“常道”是无法用言语说得清楚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通称是事物最具有一般意义的命名,如各种各样事物的“常名”即客观存在之“物”,它是最接近于范畴的名物概念。因此,《老子》第一章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里的“可道”、“可名”指可以言说、能够名释的意思,即可以说得出来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就不是“常名”。老子为了说明这个在语言传播活动中理论性很强的抽象概念,他举了个例子,即把天地混沌的现象叫做“无”,把生育万物的宇宙叫做“有”。那么,“常无”这个名称是为了方便研究天地混沌运行规律而采用的语言符号,“常有”这个名称则是为了方便研究宇宙运行规律而采用的语言符号。这两个符号其实质是,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给予的命名,它们共同的名称可以叫“玄”。但是还有一个比宇宙之“玄”更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叫“玄之又玄”,它才是宇宙和万物最最基本的规律。

在这里,老子实际上提出了语言传播过程中语言符号与其传达“意义”之间的关系问题。由于现实中存在着众多不可概念化的物象或事象,因而一切语言传播都不可避免地遇到“语义”解释的制约和“语义”传播的局限,即语言符号永远不可能穷尽其全部意义。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所说,“最清虚的思维可能只是无意识的语言符号的有意识的对应物”。这似乎是对“常道”、“常名”、“常无”、“常有”等,以及对“玄”的很好注释。

有关传播的语言符号与其传达意义的关系问题,战国中期的庄子则有了更为深刻的阐述,《庄子》一书中有许多篇幅都是用来探讨“符号与指谓对象”、“意义与符号孰重”、“符号传达意义的限度”等问题,研究的触角比老子更加广泛。

以指喻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

庄子认为事物名称由人决定的,如果人类最初不把马叫做“马”,那么它就不是“马”。这好比道路是人走出来的道理一样,事物的名称也是人叫出来的。事物与名称两者相比,事物是主体,名称只是宾体,也即“名必有实”。庄子在这里,用“名”与“实”之间的意义关系来指称语言传播中符号与指谓对象的关系。

但是意义与符号相比,哪个比较重要?庄子提出了著名的“得意忘言”论。“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在这段论述中,庄子很明显地是把“言”跟“签”(即捕鱼用具)、“蹄”(即捕兔用的网)都看成是一种工具。既然捕到了鱼可以将渔具丢置一旁,捉到了兔可以把兔网扔到一边;那么。掌握到意义之后,不也同样可以把语言这种符号弃而不用了吗?也就是说,符号只要能传达意义,用什么“言”无关紧要。由此看来,庄子偏向于认为意义是比符号还重要的东西。因此他进一步提出,符号虽然具有任意性,可以同实而异名,但必须具有约定性,所谓“周遍成三”,要被大家公认,这样符号才能成为“公器”,成为传播信息的通用载体。

符号固然是传达意义的一种工具,但是,符号究竟能把“意义”传达到什么限度?前者能否完全表达后者?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庄子又提出了他的“不可言传”论。庄子曰“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所贵之哉,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世人所珍贵的道载见于书。书不过是语言,语言有它的可贵处。语言所可贵的是意义,意义是有所指向的:意义所指向的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而世人因为珍贵语言才传之于书;世人虽然贵重书,“我”却以为不足贵,因为所珍贵的并不是真正可贵的。庄子进一步指出:“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庄子认为,语言是表达意义的工具,但是它只能表达意义的非常粗糙概略的轮廓,并不能传达精微的意义;精微的意义,是不能由语言来传达的。而且,语言层还阻碍了人对于精微意义的贴近;只有突破语言层,人才可能体悟到精微的意义。因而,对事物的真正理解不是靠语言,用语言说出来的不一定表示真正理解,所以最有效的传播应该不只是语言,还包括思维和行动。这就是老庄所倡导的“行不言之教”的真正原因。

传播技巧:言与辞的关系

对于语言是否需要修辞,亦即语言传播过程中如何处理真善美的关系,老庄虽然没有从正面就事论事地来回答,但却各自结合着人际传播中人与人之间的语言沟通,分别对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相对于语言传播的局限性而言,老子认为妨碍语言传播的更大障碍是人性的弱点,老子尖锐地指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就是说,在语言传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华美的言词后面隐藏着不真实的思想,善于辞令的人不良善,“智慧出,有大伪”。老子在这里实际上揭示了语言传播中美与真、美与善的分离现象。对于语言传播中的这种虚伪巧诈,老子是坚决反对的。因此,他把“言善信”作为上德者的人格要求,把“朴”、“真”等品质视为最高的理想道德,主张保持纯朴天真的自然本性,主张言辞要有信实的内容。他认为,“圣智”、“仁义”、“巧利”,“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把“文”视为巧饰,提出大丈夫为人处事应“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提出“美

言不信”正是基于对不信的否定,反映了现实生活中诈言伪辩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揭示了文明社会中语言传播的异化现象。“美言不信”不是否定“美言”,不是把美与真、美与善根本对立起来。对此,刘勰认为:“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所以老子自己也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入。”这与“美言不信”是丝毫不矛盾的。

在讲到人际传播中言语交流时,庄子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见解。他认为,华丽玄妙的言辞,并不足以打动人。真正可以打动人的,是言语背后的“真”。“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真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这里不仅指出在传播活动中“真”的必要性,“不真不诚,不能动人”,而且揭露了伪装精诚的各种表现,教导人们如何分辨真诚与伪装的差异,并深刻地指出心理状态下的不可掩饰性,所以传播贵真,唯有此,才不流于庸俗。“真”的内涵实质上就是传播的客观真实性问题,既不要夸大事实,也不要缩小事实。故懂得传播原理的人,不空言,不高言,“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调尊重客观,凡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象,“存而不论”;凡是社会上的客观现象,则“论而不议”。这里的“真”与老子所主张的“朴”有异曲同工之妙,亦即二人均在告诉世人:真诚的心灵的交往,胜过华美的语言;真诚相待,便是无声的传播。

传播效果:言与果的关系

所有的传播均包含着“传者与受者”的关系,传者发出信息,受者接受信息,传者发出的信息能否为受者所接受,直接决定着传播效果的好坏。因而对于传播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关键之处在于对受众的研究。对此,老庄分别从受众种类、受众对于信息接受的不同态度及影响其接受信息的制约因素等方面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中国传播思想史上有着开拓性意义。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他在这里把受众分为三个层次,即所谓“上士”、“中士”、“下士”。“上士”对待正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道”的态度是理解其深刻内涵,然后身体力行,努力地付诸实践,依“道”而行。“上士”的这种行为说明“道”的语言传播产生了传播者所预期的传播效果。“中士”对待“道”的态度是,将信将疑或半信半疑,他们对真理认识不深,掌握不准,当然也就难以实行了;从语言传播的角度来说,如果再加强对其解释或传播,便可以将“中士”这部分受众也纳入旗下,因而“中士”是属于“道”的传播过程中可以争取的那部分受众。最难以争取的是“下士”,他们过于浅陋鄙俗,对于“道”,原本就不打算认识它,也就无所谓接受它,因而这部分受众可以归为最顽固的一类。这里,老子最理想的受众当然是“上士”,最理想的传播效果便是受众均取法于“上士”的行为而摈弃“下士”做法了。

庄子对于受众研究的见解,主要侧重于受众接受信息的制约因素方面,他认为一个人的生活经验可以影响他对意义的理解,经验若有不同,对意义的领会也容易产生障碍。《庄子》强调“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在这里,“拘”即“拘限”。“虚”即地狱;“笃”即“固蔽”,“时”即“季节”;“束”即“束缚”,“教”即“礼教”。这则寓言暗示了影响受众对所传信息意义的理解上,主要存在空间、时间和文化三个主要障碍;人们由于各自生存的时空、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个人“经验”上的差异,受众自然会对传者所传递的信息产生不同程度的理解。这里,庄子指出了受众对于传播信息的选择性理解、选择性接受与选择性记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