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十篇

时间:2023-04-01 00:02:27

理解媒介

理解媒介篇1

【摘要】本文着重考察媒介生态学的起源和发展,对媒介生态系统等概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界定,提出了媒介生态系统结构的“六界”说。并对媒介生态学的建构和发展提出提出来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前瞻性的观点。 [关键词]媒介生态,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环境,媒介生态学 Abstract: This paper emphasizes on the origin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dia ecology, and deeply studies and defines the concepts of media ecosystem, and then advances the “six-boundary” theory on media ecosystem structure. This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several enlightening and forecasting thou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edia ecology. Key words: Media Ecology; Media Ecosystem; Media Environment; Media Ecology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庄子《逍遥游》 一、为什么“媒介是条鱼” 媒介是什么?是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籍、杂志;是通讯、网络、计算机;是手机、是信纸、是工具、是机器、是CCTV、是新闻集团、是时代-华纳……是信息传播的中介。不!媒介是条鱼。 当我们把媒介放在社会大环境下观察的时候,媒介更像是条鱼。这条鱼可大可小,大可以大到庄子《逍遥游》中所描述的鲲鹏:“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背若泰山,翼若垂天”;小可以小得置于掌上,甚至让你肉眼看不见。我在给学生讲解传播学时,常常把媒介比作鱼,信息资源比作水。信息的传播就好比鱼把水和养分从嘴里吸入,经过传播者的选择加工成为信息内容产品,再经过不同的传输渠道传给受众,最终形成的反馈和影响还又回到水里。 按照孔德划分社会学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把信息传播的研究划分为传播静学和传播动学。传播静学是指对传播现象的结构性分析,一个传播现象的静态分析就象剖析一条鱼的解剖图;传播动学则是把传播现象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动态地观察,就象一条静态的鱼又突然动起来,活蹦乱跳地游弋在江河湖海中。社会中有无数的媒介,象无数条鱼,每天在吸进呼出,循环往复地做着信息处理与信息传播的工作,在维持社会信息系统的大环境里面有各种各样的鱼,有大鱼,有小鱼,有大鱼吃小鱼,也有小鱼吃大鱼。 媒介和自然环境一样成为一个庞大的环境系统,由媒介系统每天提供的信息,对于人类来说已经成为像水和空气一样必不可少的东西。媒介这条鱼也与其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生死相关。生态环境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如同大自然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环境一样,媒体的生态环境也存在相互制约和依存的生态系统。媒介生态学是借助于生态学和环境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延伸和发展。 以往的传播学理论说到底还是对传播现象的一个静态分析,至于对传播的动态研究,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我们国内都是一块尚待开掘的研究领域。正如邵培仁教授所指出的“当代大众传播学关注的是微观的传播过程及其各传播要素之间的工作关系﹐而不太注重大众传播中微观﹑中观﹑宏观系统之间和它们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生态关系﹐更没有积极探索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生态规律 [1]。”媒介生态学这个概念的提出,给了我们研究当代传播现象和动态传播的规律一个很好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这似乎给面对瞬息万变的媒介陷入困惑的大众传播研究投来一道曙光。 为什么我们把媒介看作是条鱼,这里面有几层意义: 首先,我们要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生命有许多为无生命物质所不具备的特性。能以极高的效率储存信息和传递信息;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和自我复制能力;以不可逆的方式进行着个体发育和物种的演化等等。 其次,媒介是始终处在一种运动状态的事物。媒介传播现象就是在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社会信息系统中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综合运动与传递。 最重要的是,我们既然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那么,就要以生态的观念来看媒介,就要把媒介放在一个大生态系统中去考察和研究,要保护媒介生态。媒介生态环境的恶化会导致媒介的大量死亡,就像漂在水面的死鱼。实际上,很多媒介已经死掉了,只不过是在某些外力的作用下死而不僵而已。 那么,既然我们把媒介放在一个大的生态环境下进行考察,媒介生态的研究就变得至关重要。在我们展开媒介生态研究的时候,对媒介生态研究的渊源和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应该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确认。比如:最早开展研究的学者有哪些?有什么观点?用什么研究方法?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是什么?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媒介生态研究,还是以媒介为中心展开的媒介生态研究;生态与环境这两个概念之间是什么关系?媒介生态系统是怎样的构造?什么是媒介生态平衡?什么是媒介生态危机?……媒介生态研究有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下面我们着重就以上问题进行探讨。 二、媒介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 1、媒介生态学研究在我国 应该说,媒介生态学研究在我国的展开,来自于我国传播学者的自觉,不同于传播学研究那样是从海外引进。尽管美国学者开展媒介生态研究和日本学者开展媒介环境研究要比我们早很多年,但似乎国内的媒介生态研究最初的展开与他们并没有什么渊源。中国学者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是原发的,而不是引进的,从一开始学者的关心就侧重在媒介的发展生存环境研究方面。国内传播学界的有识之士似乎有不谋而合的共识,邵培仁教授最早发表了媒介生态研究的论文“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等论文开了国内媒介生态研究的先河;张国良教授也开展了媒介生态方面的课题研究;童兵教授在论及中国传媒市场格局的文章中也使用了媒介生态的概念 [2],张立伟等的“入世一年的四川传媒生存环境变化” [3],表现出媒介实物研究方面的专家也对媒介生态问题显示出浓厚的兴趣。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发表了对媒介生态颇有见地的观点和研究。这种研究意向和研究意识,与大洋彼岸的美国学者似乎有一种默契。但媒介生态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研究思路和学科框架还很模糊,需要深入探讨。 2、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源 从全球来看,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源应该是在北美。在北美的媒介生态学研究中,又分为加拿大的多伦多学派和美国的纽约学派。提起媒介生态学,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多伦多学派和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当然,不可否认由一群多伦多大学的媒介学者们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多伦多学派在媒介生态学理论的早期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Innis)和著名的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是这个学派的早期代表人物,也应该被认为是媒介生态学的奠基人物,当然其代表人物还包括Eric Havelock 以及Edmund Carpenter 等人。但是,美国的媒介生态学者却把芒福德看作是比英尼斯等更早的先驱者。美国学者认为到目前为止有关“媒介生态”理论的第一部著述是美国学者尼斯卓姆(Nystrom)的《面对媒介生态理论:人类传播系统研究理论范式集锦》 [4]。在这本书中,尼斯卓姆将刘易斯. 芒福德(Lewis Mumford)的“技术与文明”的论述作为媒介生态理论的基础。同样地,另一位美国学者昆斯(Kuhns)也将芒福德(Mumford)作为他编篡的“主要媒介生态学者名录”的第一位。因此,他们倾向于将芒福德看作是整个媒介生态学的奠基人。芒福德也被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和哈罗德.英尼斯(Harold Innis)这两位学者提到,被称为是最早介绍媒介生态的概念和研究传播技术对人类影响的人。 刘易斯. 芒福德(Lewis Mumford)被看作是纽约学派最早的代表人物。纽约学派并不象多伦多学派那样所指的是一所单独的学校,而指的是纽约这个城市中的媒介生态学者的群体。纽约学派早期的成员包括纽约大学的奈尔.波斯特曼(Neil Postman)和尼斯卓姆(C. Nystrom)、哥伦比亚大学的Louis Forsdale、福德哈姆大学社会研究学院的约翰. 库克(John Culkin)、皇后学院的Gary Gumpert 和 Charles Weingartner、曼哈顿的Tony Schwartz等等。纽约大学的奈尔 波斯特曼(Neil Postman)是最早正式提出“媒介生态”概念并将其建设成纽约大学一门课程的学者 [5]。虽然芒福德的确将媒介与传播学、文化、科技和城市放在一起研究,但实际上,他无论是在媒介研究领域还是在传播学领域都没有被视为一个伟大的先驱者。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大众传播和城市化是大众社会研究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谈到技术,芒福德的技术理论对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理论是有影响和关系的。 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学科。研究范围包括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圈等层次。“生态学”一词是德国媒介学家E.海克尔1869年提出的;eco-源自希腊文,意思是“家”或“生活场所”,-logy意思是“学问”。海克尔在其动物学著作中定义生态学是:研究动物与其有机及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特别是动物与其他生物之间的有益和有害关系。后来,在生态学定义中又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观点,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归纳为物质流动及能量交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则进一步概括为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20世纪30年代,已有不少生态学著作和教科书阐述了一些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论点,如食物链、生态位、生物量、生态系统等 [6]。至此,生态学已基本成为具有特定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独立学科。 芒福德将媒介与生态联系在一起,这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很多其他的媒介生态学家仅仅只是将生态学作为了一种隐喻,但芒福德却将人类生物学和科技学上的一些习惯转化为了研究过程中具体的、可行的方式。而在芒福德之前把生态与人类文化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学者是戈德斯(Geddes)。戈德斯的思想对于芒福德和英尼斯都产生过重要影响。戈德斯(Geddes)是一位苏格兰的生物学家,他的理论涉及到了植物学、生态学以及古生物学、社会学、人口统计学、经济学、人类学、宗教研究、城市学等等诸多领域。戈德斯的“人类生态”的观念在芒福德历史研究方法的形成和他的兴趣范围的确定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7]。“人类生态学”是戈德斯(Geddes)思想中被人们常常提及的一个。 多伦多学派的英尼斯和麦克卢汉同样也受到了戈德斯的影响,戈德斯对那些芝加哥学派的著名人物同样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戈德斯(Geddes)也通常被看作是纽约学派和多伦多学派之间联系的桥梁。戈德斯的“人类生态学”理论的论题在芒福德早期的作品中反复出现 [8],并且成为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一书的中心主题 [9]。甚至有学者认为媒介生态学的奠基人是戈德斯而不是芒福德或英尼斯 [10]。但是,不管怎么说,在英尼斯和芒福德的思想里,媒介环境的概念都已经产生并且明确了。 不少学者往往对媒介生态学的一些论点有所误解,草率地以科技决定论一词来作否定。例如,传媒生态学创始人之一的麦克卢汉的理论,从六十年代起,就一直受到西方马克斯主义学派学者的抨击,不断的攻击其理论没有考虑到传媒的政治经济背景,缺乏在政治和经济层面上的认识媒介。当然,这些对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之批评是有些道理的。但是,我们必须认清,这些批评者提出的问题,是政治学或政治经济学的问题,而不是传播的问题。 3、国际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进展 九十年代以来,美国的媒介生态学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研究各种媒介的符号和信息本质以及传送特性,从人类传播的结构和过程来解析文化的形成、延伸和变迁。媒介生态学者所研究的问题大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例如﹕在人类还没有文字之前,他们是如何处理信息的?对当时的人来说,什么是重要的信息?基于什么理由他们会如此定义?当时的人是如何去建立其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认同?什么是他们的历史观和知识论?文字的产生、新媒介的产生对社会结构、政治体制和文化认同有什么样的冲击? 兰斯.斯瑞特(Lance Strate)与凯萨.曼孔卢姆(Casey Man Kong Lum中文名:林文刚)是现在美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代表人物。兰斯(Lance)的研究着重在媒介生态思想的研究;凯萨(Casey)的研究着重从人类传播的结构和过程来解析文化的形成和变迁,并且他的研究以中华传媒与文化研究为中心,以各种传媒的发展和其符号、信息特性为依据,来分析历史、政治、社群、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他们在2002年4月在《新泽西传播学杂志》上主编了一本有关「媒介生态学的学术渊源的专辑,该专辑中的七位学者主要围绕媒介生态学研究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11]。 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在日本也很早就受到关注,六十年代,最早提出“信息产业”的梅倬忠夫就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展开对信息社会的研究的。不过,日本学者倒是一直没有准确地使用“媒介生态”这个概念,而更多地用的是“媒介环境”,由于信息科学和社会信息学在日本比较盛行,使得日本的媒介研究也多少带有信息科学的色彩。在媒介环境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是东京大学的社会情报研究所和在九十年代末成立的新领域创成科学研究科的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其中,2001年出版的由月尾嘉男和滨野保树、武邑光裕合编的《媒介环境原典1851-2000》 [12]一书是比较有价值和份量的媒介环境研究著作。 三、 媒介生态系统的“六界” 媒介生态系统是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单位,也是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1、媒介生态系统(media ecosystem) 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最核心概念是媒介生态系统。生态系统(ecosystem)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环境共同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生态系统一词是由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利(A.G.Tansley)提出的 [13]。生物群落由存在于自然界一定范围或区域内并互相依存的一定种类的动物、植物、微生物组成。生物群落同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群落内不同种群生物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并处于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动态平衡之中。这样构成的动态平衡系统就是生态系统 [14]。 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媒介系统、社会系统和人群,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媒介与个人之间的互动构成了受众生态环境;媒介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媒介制度与政策环境;媒介与媒介之间的相互竞争构成了媒介的行业生态环境;媒介与经济界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构成了媒介的广告资源环境。媒介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在现实生活中,城市和区域也在变化,变得移动化和虚拟化。媒介变了,环境变了,媒介与社会、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也将发生变化。媒介生态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媒介的工作方式和受众的接受方式。媒介生态系统变化也会导致社会生态系统的一系列变化。 媒介生态系统是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也是媒介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大小不一,多种多样。小如一滴湖水、培养着细菌的瓶皿、小沟、小池、花丛、草地,大至湖泊、海洋、森林、草原以至包罗地球上一切生态系统的生物圈。媒介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层次,多种结构,可以作各种不同的划分。按照人类活动范围可分为村落、城市、区域、全球、宇宙等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生态系统的基本单位一般以城市或区域来划分。应该是基于某个区域或城市范围内的媒介个体、媒介种群以及媒介与个人、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研究。 我们经常把“媒介生态”和“媒介环境”的概念混淆在一起,难以分辨。那么,这两个概念是什么关系呢?笔者认为,媒介生态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媒介环境则是一个相对中观的概念,有时这两个概念又是交叉的,我们采用“媒介生态环境”这个概念也许更恰当。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事物的环境。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媒介环境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生活环境和传播环境。对于媒介自身的生存发展来说则是媒介的生态环境。它在宏观上研究人类同媒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社会经济发展和媒介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微观上研究媒介环境中的媒介变迁、转化和传播规律,探索它们对人与社会的影响和作用等。媒介环境和媒介生态两个概念的区别是:前者着眼于媒介环境的整体,而后者侧重于媒介彼此之间以及媒介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媒介环境和媒介生态两个概念很相近,但前者突出人类在媒介环境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类同媒介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媒介生态系统的构成 媒介是多样化的和大量的,媒介生态系统的划分方法也是多样的。地球上的媒介有各种各样的形态: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通讯、网络、计算机等;每天运行在邮电系统中的邮件有数以千亿计;每天发行的报纸也数以亿计;人类拥有的电话有数十亿部;更有数十亿台电视供人们收拾节目;数亿台电脑连着因特网在不停地进行着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媒介的种类则更多,它们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结构,它们的传播方式也变化多端。 由于媒介变化太快,媒介概念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大。我们可以按照媒介的发展分为早期的“新闻媒介”到“大众媒介”,到“传播媒介”,再到“信息媒介”的概念,还可以按内容分为新闻媒介、娱乐媒介、通讯媒介和网络媒介;也可以简单地分为纸质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媒介。报社是媒介,报纸也是媒介;电视台是媒介,电视机也是媒介;到底哪个是媒介呢?看来,每种媒介的分类方法都有不周全之处。 在媒介生态学中,我们可以参照生物学家的办法来划分媒介系统。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发展历史、形态结构特征、营养方式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等,将生物分为若干界。当前比较通行的是美国R.H.惠特克于1969年提出的5界系统。中国生物学家陈世骧于1979年提出6界系统 [15]。 在这里,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媒介系统划分法是:我们可以按照媒介在社会信息系统的传播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发挥的作用,把媒介生态系统划分为六界:媒介符号系统、媒介资源系统、信息处理媒介系统、信息储存媒介系统、信息传播媒介系统和信息接收媒介系统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时会使这六界媒介系统之间相互转变和融合。

转贴于 媒介生态系统的“六界” 一界 二界 三界 四界 五界 六界 媒介系统 媒介符号系统 媒介资源系统 媒介管理与规范系统 信息处理媒介系统 信息传输媒介系统 信息接收和储存媒介系统 科技 数字化 网络化 宣传部 硬件、软件 光纤、卫星 芯片、纳米 文字、图片 广告、读者 新闻出版署 报社 发行网 新闻纸 语音 广告、听者 广电局 广播电台 电波 收音机、磁带 图、声、文 广告、收视 广电局 电视台 微波 电视机 图、声、文 广告、收视 广电局 有线电视台 光纤电缆 电视机 图、声 广告、观众 广电局 制片机构 发行网 录像机、VCD 图、声、文、数字 广告、使用者、消费者 电讯局 计算机 因特网 计算机、芯片 图、声、文 广告、收视 广电局、电讯局 卫星电视台 卫星折射器 电视机、芯片 图、声、文 广告、观众 文化部 制片厂 电影院 胶片、VCD 图、文 购者、读者 新闻出版署 出版社 书店 书 3、媒介生态学的主要任务 第一,探索全球范围内媒介生态变化的规律。媒介生态环境总是不断演化的,媒介形态变异也随时随地发生。为使媒介生态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避免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就必须了解媒介生态环境变化的过程、基本特性、结构形式和演化规律等。 第二,揭示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同媒介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的信息传播活动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信息系统,媒介系统为这个巨大的信息系统的运转提供了支持和保障的子系统,其中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内容资源的生产等。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信息的活动,不断影响社会环境也不断影响媒介系统。环境既是媒介的产品的消费者,又是媒介的资源。正如美国传播学家德弗勒和鲍尔.洛基奇(L.DeFleur and Ball─Rokeach)指出的:媒介生态关系的形成“一方面在于目标﹐另一方面在于资源。生活在一个社会的部分意义就在于个人﹑群体和大型组织为了达到个人和集体目标,必须依赖其它的人﹑群体或系统控制的资源,反之亦然。”[16] 人类生产和消费信息资源的过程是异常复杂的,但必须使社会的信息资源足够丰富和信息传输渠道保证畅通,整体的社会环境才能保持相对平衡。因此,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必须列入媒介环境发展的内容,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必须考虑传播规律和媒介生态环境的要求,以求得人类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三,探索媒介生态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媒介生态环境变化是由媒介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以及它们因素的相互作用所引起的。因此,必须研究信息媒介技术的发展变化以及进媒介形态的各种变化。同时,还必须研究媒介生态环境变化同社会信息系统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可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控制信息污染和信息生态危机。 第四,研究媒介生态危机和危机信息管理系统。发达国家对应信息危机和媒介生态问题的研究包括几个方面:60-70年代主要是信息爆炸和信息污染的治理;80年代侧重研究信息安全和信息犯罪;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是媒介产业的数字化和全球化所引发的一系列媒介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媒介生态环境问题的因素很多,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和管理手段,从区域媒介生态环境的整体出发,利用信息系统分析和媒介生态的规律寻找解决媒介生态问题的最优方案。 任何媒介的生存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同类媒介之间有互助有竞争,不同媒介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竞争关系。媒介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空间、资源与社会环境。媒介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对周围环境和条件的各种需要,如受众资源、传播技术、广告资源和传播制度等。各种媒介所需要的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表现为媒介的特性。因此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范围,除媒介系统与媒介种类外,已扩大到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多种类型的社会信息系统。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几大问题都成为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内容。 四、关于媒介生态学发展的思考 2002年11月,笔者去美国参加全美传播学大会,并应美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会的邀请参加了他们的学术活动,与几位美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代表学者兰斯(Lance Strate)和凯萨(Casey Man Kong Lum)等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我发现我们与美国学者之间对媒介生态研究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他们的立足点是从人出发,研究方法上以文化研究和人类学研究方法为主,但丰富多彩且多元化,研究的面也很广很杂;而我们国家的媒介生态学研究目前的切入点,主要立足于媒介,方法上接近政治经济学和媒介经营管理学。以下是笔者关于媒介生态学研究地发展和趋势的一些思考。 1、 媒介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如果我们需要对媒介生态学的研究范围进行确认的话,是否我们可以这样定义: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 studies)是吸收了传播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的成就和研究方法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以及人与媒介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媒介生态学研究媒介的种类、系统结构、功能、行为以及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 媒介生态学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类:一个部类是以媒介为中心展开的,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环境问题的媒介生态学;另一个部类是以人类为中心展开的,研究人与媒介环境问题的媒介生态学,可能把这类研究称为媒介环境学更恰当。这两方面的内容构成一个完整的媒介生态学体系。人与媒介环境的研究是把媒介环境作为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的运作规律以及人与它的相互关系;媒介与其生存环境的研究则是把对媒介的生存发展影响巨大的社会政治经济和人文环境、市场竞争环境等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研究,研究媒介与此之间的互动问题。美国的媒介生态学研究接近于前一种研究,日本的媒介环境学研究也侧重于这种研究;而我国学者对媒介生态学关注和研究则更倾向于后一种研究。 媒介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分支学科的展开有多种架构。比如,按所研究的媒介类别分,有报业生态学、电视生态学、网络生态学等。也可以按媒介所处的环境类别分,有国内媒介生态学和国际媒介生态学,美国媒介生态学、欧洲媒介生态学、亚洲媒介生态等。还可以按媒介生态发展的历史分,有古代媒介生态研究和当代媒介生态研究等。还有一些应用性分支学科:如媒介经营生态、媒介生态危机、媒介生态环境管理、农村媒介生态、城市媒介生态等。 2、媒介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媒介生态学吸收了传播学、生物学、数学、信息技术科学的研究成果,向精确定量方向前进。媒介研究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描述的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实验方法等是在媒介研究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的。在媒介研究的发展史上,这些方法成为一定时期的主要研究手段。 现在,这些研究方法与一些新的研究方法综合而成现代媒介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体系。呈现出由定性研究趋向定量研究,由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统计调查和计算机的应用,使媒介生态学者有可能更广泛、深入地探索媒介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对复杂的传播现象进行定量分析,从中找出规律。 3、媒介生态学的创新与拓展 媒介生态学研究逐渐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发展,一方面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在进入微观领域,涉及个体媒介的传播、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另一方面,媒介生态系统又越来越全球化,研究也在走向宏观;微观和宏观各层次之间又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媒介生态学的研究具有综合性。 研究深度在不断加深。我们对西方媒介生态学理论的了解也不断深入。麦克卢汉的“媒介是人体的延伸”观点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熟悉的了,而芒福德的“技术就是容器(container)”的观点对于我们则比较陌生 [17]。容器技术是经常被忽视的一种技术形式,与工具和武器是人体的延伸的观点不同,技术即容器的观点与媒介环境和技术系统这些观点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工具、武器和机器是男性文化的符号,“容器”则显示出女性文化符号的特征,有机体和生物学意义上的繁殖是女性文化的特征,同时也是“容器”的特征,从而扩展为建筑和城市的特征。这种理论在芒福德对女性器官延伸的论述中得到体现。芒福德将城市看作是“母性的拥抱”、“容器的容器” [18]。 4、关于学科的交叉 媒介生态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日益显著。例如,由媒介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看,媒介生态学是传播学和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的交汇点;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来看,媒介生态学又是心理学与统计学的交汇点;在方法论方面,研究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离不开社会调查和统计分析,更离不开数学的方法和信息技术;在理论方面,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是借鉴生物学,而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研究角度则可说是社会学、经济学等共同交叉的研究。 在《艺术与技术》 [19]这本书中,芒福德提到了科技和生物之间的紧密联系:“人类的技术发明与其他生物的有组织活动之间存在着很多的类似之处:蜜蜂按照工程学的原理来筑巢,电鳗能够产生电压很高的电击,蝙蝠早在人类之前就懂得使用它们的雷达在夜间飞行”。在《技术和人类发展》这本书中,他表达了一种更深层的观点,认为科技是生物器官的一个部分。芒福德认为科技和生物学的融合在后现代文化中既是作为一个科学问题也是作为一个美学问题提出来的,科技和生物之间的分离是人为的,是机械化和工业化的结果。使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不是工具、工业或劳动,而是语言、艺术和游戏 [20]。 5、媒介生态系统的保护 世界上的媒介生态系统都受人类活动的影响,社会经济生产系统与媒介生态系统相互交织,实际形成了庞大的复合系统。媒介作为“社会公器”,它在大众传播中的任何生态失控或失衡都会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对已经形成的生态平衡关系造成破坏。因此﹐我们必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保护媒介生态,否则我们将会受到惩罚。 媒介生态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保持媒介生态平衡的方法和规律。综合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整体概念,就像系统论所提到的那样: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现象是部分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控制论却是将其研究的重点放在如何通过传播和反馈来达到控制的目的。加强对社会信息系统的认识,搞清媒介生态系统结构以及媒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从生态整体出发,对媒介生态系统“人为地施加有益的影响,调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达到系统最优结构和最高功能,以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和最大的生态效益。[21]” 6、确立我们的媒介生态观那么,我们怎样对待媒介生态呢?确立怎样的媒介生态观呢。媒介生态的基本观念有一些是人类共通的,比如生态系统的理念,互动的理念,生态平衡的理念等。确立正确的媒介生态观念,对于化解媒介生态危机,正确而科学地管理媒介系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媒介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邵培仁教授曾提倡要树立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媒介生态的整体观、互动观﹑平衡观﹑循环观、资源观。他认为,不这样就会破坏媒介的生态资源,进而危害人类的精神家园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最终也使媒介失去了自身的奋斗目标和用来与社会进行交换的资源。[22] 芒福德在他的颇有争议的“庞大机器”理论也提到媒介生态的观念问题。“现代的权力国家实际上仅仅只是古代“庞大机器”政权——军队系统的升级和放大而已,只是一部完全由人组成的劳动机器而已,只是组织人力去修筑金字塔的埃及法老而已”。芒福德指出古代与现代庞大机器最为重要共同特征是“隐藏在古代和现代庞大机器之下的意识形态是为了加强权力的规模与扩大控制范围,而毫不顾及生命的需要与意义”[23] 。芒福德在他的一生中时时刻刻都在反抗着这种意识形态。 在我国,媒介生态学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目前研究思路和学科框架还很模糊。北美的媒介生态学研究已经积累了一批成果,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借鉴和启发。但是,我们未必一定要走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路子,北美的研究思路与理念和我们之间有不小的差距,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媒介生态学研究正在探索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媒介市场正企盼着文明的媒介生态。童兵教授对我国媒介生态状况的改变充满了乐观:“随着入世后保护期的缩短,政府角色的逐步转换,中国新闻法制同国际法的接轨,受众对传媒需求的变化,一个文明的媒介生态和更为开放的传媒市场的新格局必将在人们的期盼中呈现。目前这种前景已端倪初现” [24]。 最后,我要再次强调的是我们要有保护媒介生态的意识。要把媒介看作是有生命的东西,要以生态的观念把媒介放在一个大生态系统中去考察和研究。总之,媒介是条鱼,是有生命的东西,很神奇,也很脆弱。不是木头,不是石头,不是机器,不是工具,你记住了:媒介是条鱼! 注释: [1] 邵培仁:“传播生态规律与媒介生存策略”,《新闻界》2001年第5期。 [2] 童兵:“入世一年的中国传媒市场新格局”,a.com.cn/ 2003-1-6 [3] 张立伟 李之侠 杨飚 邓斌:“入世一年的四川传媒生存环境变化”,chinese.mediachina.net/index [4] Nystrom, C. (1973). Towards a science of media ecology: The formulation of integrated conceptual paradigms for the study of huma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New York Unviersity. [5] Lance Strate and Casey Man Kong Lum, Lewis Mumford and Ecology of Technics, 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ume 8, Number 1, Spring 2000. [6] R.达若著,张绅等译:《生态学概论》,甘肃人民出版社,兰州,1981。 [7] Novak, F. G., Jr. (Ed) (1995). Lewis Mumford and Patrick Geddes: The correspondence. London, EnglandL Routledge. [8] Mumford, L. (1934). 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 New York, NY: Harcourt, Brace. [9] McLuhan,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 New York, NY: Mcgraw-Hill. [10] Kierk, G. S. (1983). The nature of Greek myths. New York, NY: Penguin Books. [11] 林文刚(Casey Man Kong Lum):《什么才是华人传通问题:中华传媒生态文化史初探 》comm.nccu.edu.tw/nl22_4.html [12] 同注[11] [13] Lance Strate and Casey Man Kong Lum, Lewis Mumford and Ecology of Technics, The New Jerse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ume 8, Number 1, Spring 2000. [14] 月尾嘉男和滨野保树、武邑光裕 编:《媒介环境原典1851-2000》,东京大学出版会2001年4月。 [15] 蔡晓明、尚玉昌 编著:《普通生态学》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16] 涂长晟:“生态系统”,《中国大百科全书》2002年版。 [17] 陈阅增 葛明德:“生物学”,《中国大百科全书》2002年版。 [18] [美]德弗勒﹑鲍尔-洛基奇﹕《大众传播学诸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年﹐第339-340页。 [19] Mumford, L. (1967). The myth of the machine I: Technics and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Harcourt and World. [20] Mumford, L. (1961). The city in history: Its origins, its transformations, and its prospects. New York, NY: Harcourt and World. [21] Mumford, L. (1952). Art and technics. p.17, New York, N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2] Mumford, L. (1967). The myth of the machine I: Technics and human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Harcourt and World. [23] 孙彦泉﹑蒋洪华:《生态文明的生态科学基础》,《山东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24] 邵培仁:“论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新闻大学》2001年第4期。 [25] Mumford, L. (1970). The myth of the machine II: The pentagon of power. New York, NY: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26] 童兵:“入世一年的中国传媒市场新格局”,a.com.cn/ 2003-1-6

转贴于

理解媒介篇2

关键词:媒介素养;政府;媒体;农民

一、媒介素养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

媒介素养,指的是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可以说,媒介素养教育就是培养现当代社会的理性公民的教育,日的是在当前信息无处不在的世界里。培养具有独立思考和集体理性意识的现代公民,以提高整体社会文化素质和加快民主社会的发展。新千年之后,传统媒体逐渐与新媒体出现了逐渐融合的新变化,手机、互联网以及各种新兴的传播技术在社会信息的流动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显。新兴的融合媒体形式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影响力愈加强大。在这样一个信息空前膨胀的时代,各种信息夹杂着不同的价值观,形成了光怪陆离的当代流行文化。媒介素养教育就要提高广大公众对各类媒介信息的识别能力和理性分析能力,让媒介更好地为公众服务,提高社会文化的品位,营造和谐的媒介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媒介素养教育在当前这一特殊环境下就具有现实的必要性和重要的社会意义。

在西方诸多国家,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发展成一种系统的终身教育。在我国,媒介素养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全国来讲,城镇人几所占的比重仅为36.09%。这就是说,有60%以上的人们生活在农村。而且根据社会学家对我国城市化前景所作的科学预测,即使到了2030年,我国的人几达到了最高峰16亿,全国仍然会有8亿人口生活在农村。媒介素养教育应当是全民的,不仅要在城市展开,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农村的媒介素养教育。因此,对我国农民媒介素养教育的探讨具有非常现实和紧迫的意义。

二、当前我国农民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与缺陷

1信息化程度较弱

在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很多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获得信息的方式和途径是很有限的。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在接触和使用媒介能力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在京农民工舆情表达渠道研究”课题组的一项调查,我们得知我国农民月前接触最多也最信任的媒介是电视和广播,而对报纸、杂志和互联网的接触较少。可能的原因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大部分农民文化水平不高,缺少阅读习惯;经济水平的限制,由于杂志和互联网需要较多的经济投入,大部分农民负担不起,或者说没有这种消费习惯;地域的限制,在农村这、个市场媒介生态位泛化,异质性低,可供选择的媒介种类较少,有很多媒介农民接触不到。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24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6月30日,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38亿人,其中农村网民总数为9565万,仅占28.3%。在我国这样的一个以农业人几为主的大国,在信息沟通力面,农民却处于弱势的地位。这种严重的信息传受不对称使我国城乡间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信息沟”。

2农村政策的宣传和落实有差距

关注农村、报道农村、表现农村是我国对农报道的积极政策,甚至有硬性的规定。在每年的两会报道中,“三农”问题也是讨论的热点。但是,在落实到各个地方的具体实施时,往往有很大的偏差,有的甚至完全没有执行,形成了说和做的“两张皮”。由于“三农”类的新闻和广告一般都没有很高的广告效益,所以涉农信息一直处于大众传媒报道的边缘地带,只是在某些会议或特定时期,一些媒体才会根据形势有意识、有计划地安排一些报道。同时,对于涉农新闻的报道,往往是一些关于农业增产、增收的浅表内容,或是根据上面领导的指令,寻找一些生产典型,做一些阐。释政策的报道。真正深入农村、深入农民的报道比较少。真正把农村文化信息工作开展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媒体的涉农节目从量到质都很单薄

我国当前的传媒产品生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是绝大部分的传播资源都集中在城市,所提供的涉农的各类媒介信息非常有限。根据调查统计:全国现有期刊9000余种,而农业期刊仅187种;报纸2000余家,而以农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报纸不过数十家;各类电视台有上千家,可开办对农栏目的只有1%,全国有2256个电视频道,其中只有5个农业频道,仅占0.4%,全国每天播出节目的总量是一千万个小时,而涉农、对农的农业节目不超过1%。

在这些涉农信息中,真正让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少,真正对生产、生活有用的信息少,真正贴近农民、让农民感到真实的少。以电视经济类信息传播为例,笔者本人曾于2007年8月初在江苏省邳州区域内进行了一次关于县域经济信息接受现状的实地调查。发现大众媒介对于农村的经济影响不大。除了在企事业工作的受众对于传媒的接触较多(33.3%),在养殖活动、特别是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农民对于媒介的使用非常低。在对经济类电视节目的调查中,发现农民对专门的农业节目兴趣不大。笔者选取了中央电视台的《致富经》和《金土地》两档节目。在问卷结果中发现,农民对于专门的农业节目的兴趣一般,其中回答“没有看过”的达到了39.2%,再加上模棱两可的“好像看过”的选项后,则达到了50.9%。在对于农民对农业节目的喜好的回答中,占主流的态度是“不喜欢”和“没看过,不知道”。可见,此类节目的低收视率和它们的目标受众群的态度是吻合的。对于专门的农业节日,农民的兴趣不大,值得专业节目的反思。

4话语权的缺失

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城乡二元化,乡村社会一直相对落后。可以说,农民是传媒报道中的弱势阶层,他们是“缺乏参与传播活动的机会和手段,缺乏接近媒介的条件和能力,主要是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的人群和那些几乎无法得到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各种信息、也无法发出自己的声音的群体”。在当前我国的社会现实状况下,农民的话语权非常有限。农民既不是传媒报道的主要对象,也不是传媒参与的主要人群。在这种状态下,农民根本就谈不上日常化的利益表达。

三、我国农民媒介素养改进的策略

1政府作为

(1)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整体文化素质

教育是提高人素质的基础和根本,是农村不断繁荣的根基。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上学,上得起学,绝不让一个孩子失学。同时,对于成年农村劳动力,要大力发展专业继续教育。政府要对农业教育经费加大投入,这是搞好农民适应现代社会工作的必备条件。一方面利用乡镇成人教育的教师在给农民讲课时不断渗透党的富民政策,另一方面利用县广播电台、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宣传产业调整和劳动力转移的各项政策、管理制度和就业服务等内容,尽最大努力把宣传工作做实做细,做到家喻户晓,使广大农村劳动力切实转变就业观念、不断增强就业本领,尽快投身于各行业角色当中。

(2)继续加大农村信息传播基础设施的投入

国家要切实加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在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向农业、农民、农村倾斜。围绕有关信息化的普遍服务加快设立农村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建立起有利于农村信息化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机制,实行相关优惠政策配套的补贴机制,逐步将普遍服务从基础电信和广播电视业务扩展到互联网业务。协调好政府部门与大型国有企业的关系,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推动普遍服务市场主体的多元化。要尽快建成村级信息网络体系,实现村村能上网。按照乡镇补贴一点、村里出一点、电信企业优惠一点的“三个一点”思路,实现信息宽带网络连到农家。并制定政策,降低农业信息费的收费标准,鼓励农户上网。

(3)从政策法规上切实维护农民的话语权

农民有知。道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有关涉农政策法规,并充分表达自己对政府决策的看法和建议的权利。农民在涉及自身权益的大事上处于“话语权缺失”的窘境。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和社会尊重农民的公民权利,让农民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有平等对话的地位,有表达诉求的权利,从机制、制度上逐步消除农民话语权利实现的障碍。

2媒体努力

(1)切实体会农民需求,传播农民真正需要的信息,尽力减少“信息沟”

媒体要不断改进“三农”报道,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要真正地俯下身去,站在农民的角度想问题,用农民的话去说农民的事。比如根据笔者的实证调查分析,面向广大城镇的经济类节目在信息的时效性、节目的指导思想和市场的需求以及节目和城镇发展状况的反馈机制等方面可以进一步改进。只有传播的信息能为农民所用,能让农民明白,才能使他们运用媒介的能力增强,才能够树立继续获取新知识的信息和兴趣。只有在不断的良性信息更新状态下,“信息沟”才会逐渐地被填平。

(2)通过对农传播,营造优良的农村文化环境,提高农村整体道德水平

当今的媒体信息鱼龙混杂,各种各样含有不健康内容的信息和错误价值取向的信息充斥其中。特别是在一些娱乐类信息中,充斥着刺激、猎奇以及贪图享乐的感性化内容,对整体的社会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广大农村现在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只有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农村整体道德水平,才能够使得广大农民在不健康信息面前有抵抗力,才能够真正地使用好媒介。具体来讲,媒介要摆脱惟收视率的怪圈,不要被广告商牵着鼻子走,要有自己的品位和立场;在传播信息时,提倡绿色健康的内容,而尽量避免煽情、刺激、猎奇的内容,弘扬社会的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传播农村内容的新闻或影视剧要占到总量的一定比例,这样对广大农民具有更为直接的示范效果。

(3)通过媒介与农村受众互动来营造虚拟公共平台

媒体本身就是一个社会事物参与的重要渠道。媒介素养就是让广大接触媒体的社会公众要在新媒体不断出现并与传统媒体不断融合的新情况下,不断增强自身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传媒提供的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这种媒介素养能力的不断提高,可以使人们更多掌握不同类型媒介进行传播的相关知识,建立获得正确媒介信息和判断信息价值的知识结构。更重要的是,这种媒介素养能力可以使人们成为媒介的主动参与者,而不仅仅是媒介信息的被动接受者,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传媒的推动力。

所以,媒介应该不断地培养广大农民参与媒介、通过媒介发出自己声音的意识,这种意识的培养是民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对公民观念的教育与培养,维权意识和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农民的弱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会不断地加以提升,直至达到真正的平等。

3农民自立

(1)学习媒介操作基本技术,提高媒介使用的能力

这些知识主要包括:掌握与媒体交往的常识,懂得合理地利用媒介完善自我服务自我。熟悉报刊版面的特点及给报刊投稿写信的技巧;广播频率的特点及给电台热线联系的技巧;电视频道的特点及给电视台热线联系的技巧;计算机操作方法及上网、浏览、发帖、邮件、聊天技巧;收发短信的操作力法;免费的媒介资源介绍网站等等。同时,农民朋友们还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应用文写作模式和到媒体广告的能力。

(2)学习一些媒介的基本知识,增加对媒介的理解

主要包括一些基本的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在学习这些知识后,农民朋友们可以明白什么是新闻、传播,新闻是如何一步步生产的,娱乐节目是怎样策划出炉的。通过这样一些基础知识的了解,可以使广大农民史加主动和自信地去接触和利用身边的媒介,比如:村广播站、图书馆、文化馆等资源。同时,通过对互联网的利用,可以更好地了船外面世界的变化,对个人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都具确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理解媒介篇3

中西方媒介制约机制的不同

1 中国:控制本位

中国的新闻传播媒介在媒介控制力量问题上主要表现为:以执政党及其政府的日常行政命令为主体,辅以广告主即商业性力量的影响,普通民众的要求次之。

2 西方:规范本位

西方媒介奉行“受众至上”,在媒介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同时受背后支持的财团影响较大,执政党及其政府在整个管理机制中并不直接干预媒介,而是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范约束。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不同

1 中国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传统的管理思想主要集中在管理、调节人际关系上。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避免冲突的过程,而目的则是为了求“和”,即社会的和谐稳定。这种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主流。鸦片战争时期的急剧变化,迫使人们用新的眼光、新的思维方法寻求政治管理、经济管理。

对于中国社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

一是《天朝田亩制度》,吸取了西方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其核心是“天下大同”的绝对平均主义。

二是的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最精髓的地方在于他提出了劳动者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论断:在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基础上,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集体领导。

2 西方管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从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及内容看,大致可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当代管理理论和文化管理理论四个阶段。

3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差异

中西方的管理思想各自有其民族的精神标志,它们不同的特征和内容来源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的差异

人类的管理思想起源于“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自然地理环境是生产劳动的前提条件,自然也就成为管理活动的前提条件。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思想的性质和特征。

中华民族的祖先生活在东亚太陆,对外交通极不便利而内部回旋余地又相当开阔的自然环境,使中国的管理活动具有典型的大陆民族的特点。这种管理模式的特点:

一是向心。主要表现为:讲集中,求统一,力求实现“协和万邦”的理想。

二是求稳。中国的地理环境使得管理活动获得了一个完备的天然的“隔离机制”,这种稳定的社会生活也使得管理活动把重心放在维护其稳定上。

三是重人。大陆民族血缘宗法关系非常紧密,因此管理活动的中心是“人”,以伦理关系为基础,以道德和教育为轴心,是一种人文主义型的管理。

作为西方管理思想源头的古希腊,有漫长的海岸线,内陆交通却极不方便,这也促使商业和航海业较为发达。这种海洋民族的管理模式具有鲜明的特征:

一是外向。海上交通的发达、人员交流的频繁造就了一种外向型的民族心理。

二是求变。随着交流的日益频繁,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发展生产管理模式,使之与新的需求相适应。三是重功利。商业的发达使得他们重利益,讲功效,追求现实的成功。以古希腊为源头的西方管理可以说是一种科学主义型的管理。

(2)经济基础的差异

中国一贯“以农立国”,社会是由大量分散的、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村落和城镇组成。要维持这种社会结构的稳定就必须有一个君临一切的集权管理体制和万众臣服的管理思想。这种体制在组织上层级森严、上下有序。在领导上强调绝对服从,抹杀个性,强调严格统一,忽视差别。在控制上重视总体效果,忽视个体利益,重视自上而下的控制,忽视自下而上的反馈。

西方的管理思想则是在商品经济的社会中发展起来的,它围绕着如何使工商业主和资本家获取更大的利润而展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的管理思想有重个体轻群体的倾向。他们重视企业的微观管理,不太重视社会的宏观管理。重视个人劳动能力和技术的最大发挥。不太重视群体间的协调;重视短期效益和单个经济单位的利益,不太重视社会整体的长远目标。

(3)社会制度的差异

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宗法血缘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次,并积淀为一种极为强固的文化结构、心理力量和组织形式,表现为:家族型的管理组织、伦理型的管理机制和言传身教型的管理方式。

西方的社会制度则与中国的大相径庭。近代工业文明兴起之后,工商业经济的发达使得西方的管理是以利益为纽带进行组织的。西方管理思想撕毁了人与人之间温情的面纱,以明确的权利和利益关系作为管理的纽带,以经济效益作为管理的动力,以明确的法律条文作为管理的方式和手段。

4 中西方管理思想的优势与不足

中西方管理思想是在各自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中发展起来的,它们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中国的管理思想主要优势在于重视发挥人在管理中的能动作用,注意各种管理因素的协调平衡。但也正是由于太过于强调“人”的作用,才使得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缺乏相对客观的评判标准而有失公正。

西方管理思想胜在充分利用法律和契约,根据管理实践的结果来不断变革管理模式和创新管理理论,完全以市场为导向评判管理效果。同样的,这种对于法律和契约的过分强调,使得在管理过程中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视人的心理情感,有可能导致管理活动的失败。

启示

理解媒介篇4

【摘要】媒介素养是一件舶来品,只有对它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去研究某一特定人群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本文指出,所谓媒介素养,就是公众与媒介交往的能力和理念,也即公众批判性地解读和创造性地使用媒介以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理念。 【关键词】媒介素养;内涵 媒介素养是一件舶来品,只有对它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去研究某一特定人群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而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国内由于理解的差异,早期的译法主要有媒介素质、媒介素养、媒介教育、传媒教育等等。近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基本统一为媒介素养。 一、媒介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媒介素养是英文media literacy的中文意译,要用科学准确的语言来表述媒介素养的概念,首先需要引用西方学者的不同理解来加深认识。大卫·白金汉给出的定义是:“媒介素养这个术语是指为了使用和解读媒介所必须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加拿大学者对媒介素养的定义是:“媒介素养旨在帮助学生发展对大众媒介的本质有知晓和批判的理解力,懂得大众媒介所运用的技术以及这些技术所产生的影响。更具体地说,媒介素养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对媒介如何运作、媒介如何传递意义、如何组织起来以及如何构建现实的理解和享受。媒介素养也旨在让学生具有创造媒介产品的能力。” 媒介素养的定义在中国本土化研究中也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国内学者对媒介素养的概念表述,大致有以下几种:张冠文、于健认为:“媒介素养就是指人们正确地批判和估价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地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张志安、沈国麟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段京肃、杜骏飞认为:“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休养。它包括了三个主要的环节:接触媒介——获取信息;解读媒介——批判地接受媒介信息;利用媒介——借助媒介工作和生活,通过媒介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维护自己的利益。” 尽管学者们对于媒介素养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有关媒介素养的概念表述,其基本理念是相通的,即:人与媒介是互动关系;媒介素养是维持和发展人与媒介良性互动关系的能力和理念;媒介素养是一种能力,一种解读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媒介素养是一种理念,一种批判和驾驭媒介的理念;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有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综合各家之言,所谓媒介素养,就是公众与媒介交往的能力和理念,也即公众批判性地解读和创造性地使用媒介以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理念。 二、媒介素养的三个维度:媒介认知、信息处理与媒介参与 把媒介(media)与素养(literacy)合并而成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体现的正是人与媒介的互动关系。公众与媒介的交往,如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建立在彼此了解基础上你来我往的互动关系,媒介知识理当成为媒介素养概念的核心内涵。因此,公众媒介素养可以从三个维度来分析——媒介认知、信息处理和媒介参与。 处于知识层面的媒介认知是媒介素养最基础的维度。人与人交往的前提是彼此的相互了解,同样,公众与媒介交往,无论是由彼及此的信息处理还是由此及彼的媒介参与,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媒介知识基础上,包括有关媒介属性和功能、媒介信息的特质、媒介生态和组织等系统的知识。当然,这种知识不同于媒介从业人员所须具备的专业知识,而是常识性的基本认知,大体上能够通过个人媒介交往的实践经历和主观经验来获得。这些有关媒介的基础知识,不仅是媒介素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现代公民知识储备的重要内容。 处于理解层面的信息处理是媒介素养最重要的维度,即公众如何解读所接触的媒介信息,是否具有批判精神。当前,大众媒介的普及使空前海量的信息充斥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可以轻而易举地接触和获得形形色色的信息,传统的“把关人”角色淡化。因此,公众如何处理接触到的信息,能否以及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理性地分析媒介信息就成为媒介素养最重要的内容。通过培养社会公众对媒介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进而过渡到使他们建立自发抵抗负面信息的能力,最终具备明辨是非和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世界范围内媒介素养运动兴起的意义所在。 处于应用层面的媒介参与是媒介素养最关键的维度,即公众在多大程度上介入媒介内容的生产和创造。较之媒介认知和信息处理,媒介参与更具能动性和创造性。媒介参与的渠道多样,从传统的三大媒介广播、报纸、电视到最具互动性的网络,都在为受众的普遍参与不断完善与改进;内容广泛,包括向新闻媒体提供新闻线索、表达观点看法和开设个人博客等;动机不一,从单纯报料、到个体维权甚至服务公益,但其本质都超过了单纯的媒介使用者的角色,上升到更积极地使用媒介,对媒介内容施加某种影响的程度,也是最能体现人与媒介互动关系的环节。 三、对媒介素养内涵的再认识 现代社会,媒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了中心地位,被视为社会公器的大众传播媒介更是无止尽地渗透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和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每一个人都面临着如何和媒介打交道的问题——如何科学地认识和理解媒介,如何合理地选择和接触媒介,如何正确地评价和解读媒介所传达的信息,如何有效地积极地使用媒介的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媒介素养”是在媒介接触活动中应运而生的,体现为公众在媒介交往活动中的素质和能力,也即公众批判性地解读和创造性地使用媒介以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理念。任何一个生活于现代社会的正常人,都具备这一素质,不存在没有媒介素养的人,只在素质的水平高低上有所区别。媒介素养理论是一种深层次的人文关怀,其价值在于使人—媒关系向着和谐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传之, 闫欢. 媒介教育论[M]. 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 23. [2] 段京肃, 杜骏飞. 媒介素养导论[M].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 18. [3] 张冠文, 于健. 浅论媒介素养教育[J]. 中国远程教育, 2003,(13): 69. [4] 张志安, 沈国麟. 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J]. 新闻记者, 2004,(5): 11. [5] 段京肃, 杜骏飞. 媒介素养导论[M].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7: 19.

理解媒介篇5

关键词:媒介素养;信息技术课;学生主体;教师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青少年学习的渠道日趋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成为青少年获取知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尤其是被人们称之为“第四媒介”的网络,它作为新生媒介越来越成为青少年新的精神文化生活空间,成为他们学习知识、相互交流和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是,大众媒介像一把“双刃剑”在给学生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负面效应。由于学生媒介知识、辨识水平和批判意识缺乏,所以他们特别容易受到媒介信息的不良影响。所以,如何提高青少年正确认识媒介的能力,减少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媒介素养教育

所谓媒介素养,1992年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给出了如下定义:媒介素养就是人们面对媒体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和反应能力。媒介素养教育以培养人的媒介素养为核心,使人们具备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地利用媒介的能力,并形成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能够理解其意义以及独立判断其价值的认知结构。

国外许多学者非常关注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教学过程,其中,加拿大的John Pungent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十大目标:

(1)教育学生使他们成为懂得欣赏而又具批判性和分辨力的听众

(2)向学生介绍各种媒介的历史发展情况

(3)讨论并辨析媒体的主要用途

(4)辨析各种不同媒体运用的技巧和语言

(5)辨析与媒体产品生产相关的各种因素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

(6)教育学生使学生认识到媒体的操纵能力

(7)使学生能够对媒体信息进行评述、解译、分析和评估

(8)使学生理解媒体对社会的影响

(9)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自主地对媒体信息加以选择

(10)如有可能,使学生有能力通过媒体产品表达自己的观点

要真正实现这十大目标,并非易事,这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的合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思考的是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

二、媒介素养教育与信息素养教育

加拿大传播理论学家McLuhan认为“媒介即信息”。从字面含义来看,媒介素养应该等同于信息素养。但是,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分别由不同的学者提出。在西方国家,两种素养教育均在学校中独立设课。我国还未在中小学课程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但是以“提升学生信息素养”为课程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却已展开。我国《普通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与传递的基本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勇于创新、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从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的定义来看,媒介素养教育注重文化和社会意义上的对大众传媒的理解和掌握,解决的是人们被动接受信息的问题,而信息素养教育更强调与信息处理相关的技能和学习能力,解决的是人们主动迎接信息的问题。虽然两者关注的重点不相同,但是媒介素养教育和信息素养教育都关注培养学生获取、管理、评价与应用信息的能力,都注意到在信息社会中信息对人们的重要性。所以,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开展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三、融入式媒介素养教育反思

1、媒介素养教育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杜威说过,思想观念是不能传递的,不能像砖头一样传来传去。而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价值观和态度。因此,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所以,媒介素养教育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互动,引导学生去认识和解读隐藏在媒介文本背后的“潜台词”,以认清其隐含的价值观和态度。前述的几个例子中,都是通过选取新颖、大家感兴趣的媒介话题和材料来调动和增强学生的兴趣,通过设置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通过师生之间的讨论、分析,认识到图像媒介已成为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方式,理解媒介是如何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理解其传递的信息是“媒介现实”而非“客观现实”。在这些讨论中,学生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鉴赏能力,培养了批判式思维。

2、教师媒介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教育者们越来越重视媒介素养教育,但是媒介素养教育还没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中小学课堂。这需要我们普通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在学科教学中挖掘教材资源,渗透性地融入媒介素养教育。所以在对中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时,教师首先应该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

笔者对南京市鼓楼区11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进行了简单的媒介素养调查,只有2位老师大概了解媒介素养,9位老师对于媒介素养闻所未闻,更别说在中学信息技术课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有些是需要媒介素养的支撑,如“信息的特征”、“甄别信息的方法”、“图像的设计与加工”、“信息的集成与交流”等。在这些内容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媒介素养,也有利于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实现。如果教师自身媒介素养的不足,不仅会影响教学,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学生,不能客观地向学生反映大众媒体的真相。教师只有具备媒介素养的知识与能力,才能正确地认识媒体,分析媒体,然后使用媒体,最终达到传播信息,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等目标。

3、挖掘媒介素养资源需要教师具有洞察力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媒介素养教育,教师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对与媒介素养相关一些素材要能抓住其本质,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媒体每天都在报道一系列的焦点事件,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可教时刻”,将其贯穿到教学之中,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方式。另外,面对当今瞬息万变的社会,掌握最前沿的信息和资讯,了解各种最新的新闻和报道,也成为了判断一位公民的媒介素养程度的标准之一。

参考文献:

[1] 胡蕊卿.浅议融入式媒介素养教育课程 [J].第二届(2008)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论文

[2] 李晓飞,姜波.从Flash 教学谈媒介素养教育[J].《现代教育技术》2008,8

[3] 王帆,张舒予.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7,3

理解媒介篇6

1.掌握媒介传播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特点

高校辅导员具有扎实的媒介理论知识,掌握媒介传播的基本理论,了解媒介社会信息传播系统及其运行的规律,是提高媒介素养,运用媒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现代媒介具有信息宣传功能、报道新闻功能、监督舆论功能、社会环境监测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和娱乐功能。高校辅导员认识到这些功能,利用其发挥积极的社会功能和作用,防止其消极的和负面的作用和影响。高校辅导员要掌握媒介信息特点,建构人为的“媒介环境”。要了解“事实真相”的加工过程,了解“媒介环境”建构的过程,掌握信息“把关人”理论、“知沟”理论、“议程设置”等媒介传播的基本理论知识。全面掌握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关理论,熟悉媒介传播的理论知识,理解媒介环境塑造的内在规律,培养对大众媒介批判意识,提高自身媒介素养和理论水平及实践能力。

2.具备较高的媒介使用能力

现代传媒快速变化发展的环境下高校辅导员要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除了要有深厚的政治理论,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还要掌握媒介使用的基本技能,具有熟悉媒介特质、媒介信息特质及对媒介的选择和分析判断能力,具有较高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到“媒介已经把传播和文化融合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并将每一个社会人都包容其中!人们不可置否地都被生活在媒介所制造的仪式和景观之中”。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高校辅导员必须学会有效地利用传播媒介,有效获取信息资讯并能正确地理解判断和选择媒介信息,根据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对媒介信息进行有效地选择、处理和传递,灵活地使用大学生中普遍使用的传播媒介进行沟通、处理、创造、传播信息,不断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为思想政治教育辟出一条新途径。

3.较高的媒介管理教育能力

提高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关键是提高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和媒介管理能力。高校辅导员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教育和管理能力,是现代传媒环境下对辅导员职业的新要求。当前,高校辅导员不仅要提高自我的媒介学习管理能力,还应具备媒介管理教育能力,即有效地开发、利用媒介资源并引导和训练大学生正确使用媒介、引导舆论指导大学生成长,不断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一个信息传播的过程,其成功的关键就是信息传播的效果。作为高校辅导员,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纷繁复杂的众多信息中整合信息并利用校内外的媒介将信息有效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媒介素养是公民的终生修养,媒介素养教育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校辅导员要积极为大学生搭建平台,指导学生掌握媒介信息解读的方法和培养应对信息轰击的批判意识,这是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同时也要指导大学生熟练掌握媒介技术、正确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各种主题班会和媒介文本的讨论等方式,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和分析辨别的能力;利用各种契机强调的重要性,引导大学生培养媒介道德,选择合适的表达渠道和方式,正确地通过媒介表达自我的问题,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二、提高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对策

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系统的教育培训是媒介素养提升的重要环节,健全的引导和考核体制是媒介素养提升的关键,媒介资源共享建设是媒介素养提高的重要保障。

1.加强素质培训和历练

要加强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意识层面和技术层面的素质培训,使辅导员不仅能够掌握媒介技术,同时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媒介态度和积极的媒介意识。要加强辅导员对信息的解读、评估、判断和应对实践能力的培训,切实提升媒介素养实践能力。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升关键在于提升媒介素养的实践能力。通过培训提高辅导员对学生传递的信息的吸引力和权威性,进而占领新媒体场域中的主流话语和意见领袖地位。通过培训使辅导员能充分并灵活地利用手机、电子邮件、博客、微信等新媒体把大学生应知、欲知、未知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提高大学生的媒介运用、媒介理解、媒介选择、媒介思辨等能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媒介信息的正面互动。

2.建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教育机制

高校要建立提高辅导员媒介素养的筛选、激励机制,将辅导员的媒介素养的状况作为聘任、考核和奖励的依据,通过长效机制来保障辅导员媒介素养的提高。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应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健全培训机制,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培训方法,探索出适合高校特点的培训方案。

3.加强高校辅导员媒介资源共享建设

理解媒介篇7

关键词:文学;传播;媒介环境学

尼克•史蒂文森在《认识媒介文化》一书中概括了西方媒介研究的三种主要范式:批判范式、象征与文化研究范式、媒介形态范式。批判范式探究媒介的内容与意识形态、权力控制等因素的关系;象征与文化研究范式探究媒介的符号意义以及受众对符号的解读;媒介形态范式考察媒介本身对我们共同视野的影响[1](P3)。从他对这三种媒介研究范式的分析中能看出,西方的媒介理论研究长期以来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媒介所承载的内容方面,正像英国传播学者大卫•霍尔莫斯所说的那样:“除了少数几个理论家,比如麦克卢汉、德博尔,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包括鲍德里亚,媒介研究的主流领域很少关注媒介的形式和某一种具体的媒介,看起来图像的具体内容以及围绕图像进行的表述具有一种魔力,这种魔力掩盖了促使内容得以实现循环的特定传播模式。传播学研究,尤其是实证主义和行为主义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对人际传播中实际存在的互动过程以及信源、信宿和信息之间的双重传播模式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即使考虑到上面提到的那几个理论家,传播媒介的实际结构特性所产生的社会意义相对来说很少受到重视。”[2](P5)然而随着信息媒介的技术革新,这种状况发生了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互联网大肆扩张,对传播媒介的社会意义进行理论研究的必要性日益突出,于是带来了一种转机,使我们能全面理解媒介所包含的综合维度,而不仅仅是作为附属于语言学的衍生品。媒介研究似乎一直在等待一个历史性的研究对象,那就是互联网,互联网为媒介理论提供了恰如其分的视角,使其得以借助媒介来理解传播。”[2](P5)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迫使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媒介形式本身对人、社会、文化的影响,考察媒介形态特点所构建的媒介环境对人类社会的总体影响。这种研究范式逐渐形成一个比较紧密的学术集群———媒介环境学,成为与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并行的第三种传播学研究范式。

一、媒介环境学概述

媒介环境学虽然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美就出现了,但是正如霍尔莫斯所言,真正形成一种流派是以互联网的兴起为契机。媒介环境学的主要源流是多伦多学派和纽约学派,多伦多学派的代表是哈罗德•伊尼斯和马歇尔•麦克卢汉,二人号称“多伦多双星”。纽约学派以尼尔•波斯曼为旗手,他最早把“MediaEcology”这个词语学术化和体制化,在纽约大学设立了媒介环境学的博士学位点,称得上是媒介环境学的学科奠基人。媒介环境学的理论立足点是“人”,认为相对于人来说,媒介并不是完全中性的,媒介的形式特性构成社会传播环境,媒介技术所提供的传播倾向对人和社会所造成的影响会进一步影响人类的思想和社会文化的样态。伊尼斯、麦克卢汉、波斯曼、尼斯特洛姆、翁、莱文森、梅洛维茨、林文刚等媒介环境学代表人物从媒介与环境互动的“人文———技术”视角考察各种媒介形态本身对人的心理、思维、感知等产生的影响,以及媒介对人类社会文化的重大影响,力求为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提供一种反制力量,提醒人们对媒介的偏向和影响做好预先准备和防范,以维护媒介环境的平衡。最能代表媒介环境学思想精华的是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讯息”,媒介就是讯息本身,而不只是其物质载体。媒介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是这个时代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媒介构成我们的传播环境,人与媒介环境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人是鱼,而媒介就像人生存于其中的水,媒介创造了一种完全把我们包裹住的感知环境,“结果就是我们看不到这个环境,就像鱼儿看不到水一样,这个过程建构了我们的感觉,我们与它亲密无间。自动的感知导致一种休克的状态,就像水仙花神那样麻木地沉醉于自己的倒影,我们也被自己创造的技术所控制”[3]。

国内对媒介环境学的关注始自新世纪以来,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传播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中,张咏华、李明伟、何道宽等传播学者把目光投向新兴的媒介形态研究。张咏华著《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综合分析了伊尼斯、麦克卢汉、威廉斯、梅洛维茨等人的媒介理论,着重梳理他们关于媒介技术及其影响的观点,并且对国内媒介研究进行述评,提出了一些富有启发性的观点。李明伟的博士论文《媒介形态理论研究》(2005)把伊尼斯、麦克卢汉、梅洛维茨、莱文森等人的思想作为传播学研究的一种范式来加以界定和阐释,系统分析了他称之为“媒介形态理论”流派的整体情况,认为“媒介形态理论是从研究不同媒介形态的特性出发,关注媒介形态(尤其是社会主导媒介)及其变化可能产生的深远社会影响这样一种研究范式”[4](P11)。何道宽翻译了大量媒介环境学派的理论著作,连续发表多篇关于媒介环境学派及其主要理论家的评述,阐释这个新兴传播学派的源流、理论命题等;并与李明伟、美国传播学者林文刚①等人对“MediaEcology”这个学派的名称翻译问题进行了重新思考,认为其与国内本土的“媒介生态学”研究存在范式、内涵、旨趣、方法等多方面的不同,直译为“媒介生态学”会产生混淆。为了与国内媒介生态学相区别,也为了更恰当反映这个学派的内涵和主旨,最终决定依据这个学派的根本性质和研究主旨,而不是采取字面直译的方法,将其定名为“媒介环境学”。媒介环境学被中国学者视作第三种传播学研究范式,这种认识不是人为的拔高,而是基于现实传播环境所做出的客观思考。当下网络和移动终端媒介已经成为主流,多元而且发展迅速的媒介形态带来全新的传播实践和体验,全媒体、融媒体、复媒介等新概念迭出,传播学也要跟随这种变化而更新,在媒介化生存的社会中,世界和中国都需要寻求能够解释当下复杂传播现象的理论,以期获得理性的思索。“媒介环境学所关注的媒介技术及其对人和社会的影响,更贴近传播学本来应有的母题。研究面向公众和处于媒介环境中的个体与社会,有助于改变行政、市场导向主导的传播学研究格局,回应公众的需求”[5]。

二、引入媒介环境学视阈拓展文学传播学研究

媒介环境学派主导了20世纪后半期传播学的媒介转向,并将历史意识和宏观模式分析引入传播学研究,开拓了传播学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领域。从目前情况来看,媒介环境学的引进译介工作在何道宽等学者的不懈努力下已经取得很大进展,我们面临的是在与国外媒介理论研究互动的基础上,如何把这个理论的研究导向本土化,结合我们的具体理论现实和社会现实,对其进行更具有现实指导性的解读和深化。媒介环境学理论走向本土化和深化的途径之一就是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交叉。研究文学与媒介环境的关系既是对文学现实处境的回应,也体现了当下学术融合和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可以为文学和文艺学研究拓展新的增长领域,同时也是传播学研究本土化的体现。文学首先是一种基于媒介的艺术,文学活动与传播活动产生交叉互动的平台也是媒介。媒介的形态特征必然会影响到文学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和整体面貌。当文学传播研究开始关注媒介问题时,传统的世界—作者—文本—读者的框架开始显露出它的局限性,而作为文学发生的社会环境和物质条件的媒介,越来越显示出它对文学传播活动的重大影响力。无论是作者与媒介,文本与媒介,还是读者与媒介的关系,都对文学传播的具体形态和效果产生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作为文学传播的第五维,媒介与文学的关系成为文学传播学的重要理论焦点和学科增长点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媒介环境学主张泛技术论、泛媒介论、泛环境论、泛文化论。换言之,一切技术都是媒介、环境和文化”,这是媒介环境学有别于其他传播学派的最重要的理念[6]。一般认为,媒介是个静态的、消极的、中性的概念,仅仅是承载信息的容器罢了,而麦克卢汉这样阐释他那句名言“媒介即讯息”:“任何媒介,无论广播还是轮子,都有一个趋势,那就是创造一个全新的环境,这样的人的环境往往带有一种难以看见的属性。我们对环境习而不察,但得到一个补偿机制,那就是注意环境的内容。”

正是在内容的诱惑之下,经验学派不遗余力地追寻着变化莫测的传播过程,试图用有限的实证主义的策略来对付无限的多变的传播现实;批判学派用寻求正义和公平的价值标杆衡量媒介传播的权力,力求媒介内容的客观公正,而没有充分注意到媒介本身的倾向性。麦克卢汉用他那警钟一样的格言提醒我们,媒介并不仅仅是告诉我们世界发生的变化,实际上它们自己才是这些变化的真正的内容和原因。所以积极地接触并且深刻分析西方的媒介研究理论,借鉴其理论观点和视角,对文学活动进行新的开掘和尝试,是目前文学传播学充实学科内涵的需要,也是扩展学科发展前途的重要途径之一。将媒介环境学引入文学研究,对我国文学传播学研究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媒介曾经被认为是外在的物质载体,似乎是中立的,毫无价值倾向的,以至于长期被文学研究所忽视,我们的文学研究把目光更多地投向文学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理论等研究对象。文学传播学是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以及传播学的促进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这个领域最初仍然倾向于关注文学传播媒介所承载的内容的传播,对文学传播媒介自身的考察不足。媒介环境学的主要学者尼斯特洛姆认为媒介环境学的核心思想是由物理学的相对论引申而来,“观察者使用的探索工具不同,对世界认识的结果不同。所以,人类要研究这个并不独立于人类存在的,随着观察者和探索工具变化的世界,就需要研究探索工具本身,因为探索工具本身影响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而媒介技术就是探索工具之一,不同的媒介技术可以影响并导致人们对世界的不同认识”[8]。

对文学而言,这些探索工具不仅仅是文学所依附的书籍、报刊、影视、网络等各种媒介物质形态,还包括语言,语言在组织构建现实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学传播学要研究各种探索工具包括语言如何通过文学活动构建和重构我们栖息其中的现实世界。引入媒介环境学的研究视野能够激发我们从媒介形态特性的角度思考问题,换一个角度,也许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文学理论和文学现象背后隐含的文化动因和发展轨迹可以显现出来。二是为文学研究提供更高的追求。媒介环境学研究的目的是把媒介作为环境,从中透视社会文化历史变迁的整体轨迹和规律,宏观理解社会现象和历史变革。媒介环境学是思想批评传统的一部分,这种研究目标带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它促使我们把目光从具体个案上移开,上升到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分析,认识到人类能够了解的现实是观察条件综合作用之后的现实,观察条件限制、改变了我们所能了解和认知的现实;认识到媒介的局限性、人自身的局限性。正是基于这种对局限性的洞察,媒介环境学从着眼于人类文明发展未来的出发点考察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历史,力求为主流思想提供反制力量,确保社会环境的平衡。这就给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参照,借助对媒介形态及其形成的媒介环境的研究,考察文学传播活动这个社会传播子系统与媒介的互动关系;分析在网络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重新界定人类传播活动的情况下,如何认识文学在数字传播环境中的现实价值和存在意义;在关注文学发展命运和轨迹的同时,探索文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制衡和推动作用,以及维持人类精神情感世界平衡的意义。三是丰富文学研究的方法。

在方法论层面上,媒介环境学以直觉洞察和宏观模式识别为主,将哲学思辨、直观体验、历史对比、模式识别等研究方法综合起来,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拓展新方法的可能性。麦克卢汉等媒介环境学者把模式识别作为理解文化和技术的手段,不是采用线性的、三段论式的论述,而是采用类似于立体主义画派的那种多维视角共存的论述方式。所以他的解释提供观点,却不提供论证,转向形而上的因果关系,从形式上直接把握某种事物之所以成为这种事物的原因。麦克卢汉的目的是超越线性视觉原理,吁求恢复多元感知的模式识别方式,重新认识关系模式,并用这种多维关系模式理解媒介。长期的文字传统把文学研究范式局限在线性逻辑推延的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其他的研究范式。因此引入媒介环境学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文学研究尝试开放的多维度的研究方法和评价体系,从新的视角和标准重新审视社会、文化、历史中文学的角色、作用和价值。目前无论是在文学传播研究中借鉴媒介环境学的理论和方法,还是以媒介环境学的视阈考察文学现象和文学活动,这两方面的相关研究都需要继续加强。截止2017年1月,以“媒介”为主题词并含“文学”在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中能搜索到三千多篇文献,其中以论述新兴的网络媒介、视觉媒介等对文学的影响居多。从这些文章的参考文献能够看出,初期他们所参考的理论和方法大多来自文学理论、文化研究、美学、哲学等,即使借助传播学理论也大多是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的理论。随着媒介环境学逐渐被中国学者熟悉并接受,麦克卢汉、伊尼斯、波斯曼、莱文森等人的理论和观点正在逐渐成为分析文学传播问题的重要理论工具之一。

总体来看,目前关于文学与媒介的关系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尤其是关于网络等新媒介对文学及文艺理论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不少,但是从宏观媒介环境的视角分析文学现象和文学发展的研究还亟需拓展,我们在研究文学传播问题时尚需开拓视野和方法,对媒介形态塑造的媒介环境与文学生产、文学接受、文学批评等的相互关系予以更多的重视。因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文学传播学的研究亟需从传播学的新范式中吸取富有启发性的新观点和新视角来扩展理论视野,开掘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尤其需要改变目前媒介环境意识淡薄的现象,重视媒介在文学传播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从宏观规律和微观现象两个方面对文学与媒介环境的关系进行系统梳理和研究,为数字化媒介环境中的文学艺术提供理性启示和方法支持。媒介环境学也需要通过与其他学科的对接融合拓展自己的适用性,将理论触角探入学科交叉领域,培育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成果。麦克卢汉对艺术家寄予厚望:“(媒介)环境纯粹是一套基本规则,一种总体上囊括一切的力量,这种形式几乎辨认不出来,唯一的例外是艺术家,他们一般用激情向人们解释新环境的性质,提出对付新环境需要的文化策略。”[7](P46)文学艺术身处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虽然媒介环境经历着巨变,但是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文学仍然散发着它无可代替的魅力。只有参与到媒介环境的变化中去,放弃情绪化的表述,从文学与媒介的互动关系中探查其中的规律和秘密,对文学的价值和界限做出比较清醒客观的认识,才是文学以及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气度和风范的体现。

三、借助媒介环境学研究文学传播需注意的问题

“媒介即讯息”的本意绝不是让人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即只关注媒介而不关注其内容,借鉴媒介环境学来分析文学传播活动也并非意味着文学的内容不重要。文学的艺术审美价值主要还是由文学作品的具体内涵来实现的。当我们引入媒介环境学的视野之后,会发现文学的内容与媒介形式,不论是与文学的符号媒介形式还是物质媒介形式之间都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学的内容并不是独立于媒介的,相反,一定时期的媒介形态与文学内容以及文学传播的方式和效果都存在交互关系。而且从文学发生的历史来看,文学传播经历了不止一次重大媒介变革,这些变革也相应影响到文学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影响到文学的内容,可以说我们今天的文学是经历多次媒介演变的累积结果。文学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提醒我们在借鉴媒介环境学的理论和方法时要充分考虑与文学研究的相互适应性,尤其要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一)关注文学主体的能动性

就像许多学者在分析媒介环境学的局限性时所说的那样,媒介不是孤立的存在,不是单独对社会和文化发挥作用的因素,媒介的作用和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构建多元化理解和阐释的关系模式时,仍然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避免将某个因素的影响夸大,遮蔽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因此做出误导性的结论。尤其要注意的是关注作为文学主体的人的作用,关注人的主观能动性。人面对媒介时不是被动的,媒介是人创造的产物,也是人选择的产物,所以人的意识、情感、思维、立场等是影响媒介如何发挥作用以及媒介如何与社会互动的重要因素,毕竟媒介的作用也好,媒介对社会的影响也好,都要借助人以及人的社会化活动为中介才能实现,从这个角度来说,人又是媒介的“媒介”。媒介环境学更多地关注媒介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在某些问题和方面忽视了人的能动性,这些局限性是我们考察文学传播研究活动时应该予以纠正的。

(二)注重间性分析

无论是线性的逻辑思维也好,还是麦克卢汉所采用的“四元因果关系”模式也好,任何处于关系性存在的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其存在的状态和行动轨迹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是关系性的存在。所以我们要采用主体间性的方法去分析媒介环境对文学传播的影响,既要考虑媒介技术和媒介形态对文学创作、出版、发行、阅读、反馈等环节的影响,也不能把媒介的形式和内容割裂开,还要考虑媒介对文学内容的影响;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文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和因素对媒介的影响和反作用,从多个方面,综合多种因素考察文学与媒介的相互关系。既要看到媒介形式的影响,也要看到媒介并不是个空壳,要结合内容进行分析;既要看到文学活动中的媒介,又要看到媒介环境中的文学,两者互为背景,互为主体,形成主体间性的关系。这样我们才能全面地认识文学传播活动的内涵、属性及其相关关系。

综上所述,将媒介环境学视阈引入文学传播学研究是对社会现实的呼应,是文学以及文学理论学科发展和理论生长的自然选择,文学自身需要寻求能够解释当下复杂的多元的传播活动的理论和方法。从媒介环境的角度看待文学活动,可以重新认识和理解文学活动运行的内在社会机制和艺术生产机制,重新阐释文学的文化价值和艺术规则,实现从传播学的视角拓展文学研究的视野,从文学的视角丰富传播学研究的本土化成果。

参考文献:

[1][英]尼克•史蒂文森.认识媒介文化[M].王文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李明伟.媒介形态理论研究[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论文,2005.

[5]陈力丹,毛湛文.媒介环境学在中国接受的过程和社会语境[J].现代传播,2013,(10).

[6]何道宽.媒介环境学:从边缘到庙堂[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3).

[7][加拿大]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理解媒介篇8

根据学者们的概括①,媒介素养教育理念70多年来已经过了四次可称为“范式转移”的变化:第一代“保护主义”的媒介素养观源自精英文化脉络,强调保护公众免受不良媒介信息的侵害;第二代(60年代)则认为媒介信息不都是有害的,关键在于受众对媒介内容的主动选择和辨别;第三代(80年代)开始强调培养公众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解读能力;第四代(90年代以来)则从对文本的批判解读扩展到对媒介组织运作的认知理解,并进一步拓展到以公众媒介参与为核心的社区行动范式。因此,本文将媒介素养界定为一个多维度概念,并着重考察其三大核心维度―――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媒介知识、以及媒介参与。

本次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四个城市进行,所有城市的抽样均采取多层、随机方式:先根据各城市人口统计资料,按照PPS方法抽取出40个居委会;然后,按系统随机方式在每个被抽中的居委会中抽出15户家庭;最后,根据“最近生日法”从每户家庭中选择一名年龄在18~70周岁之间的个人作为访问对象。调查共成功访问到2409名样本,总体成功率为75.8%。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进行分析。

一、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内涵

如上所述,对媒介内容的积极处理、批判解读能力,是媒介素养几十年来关注的主题。媒介素养研究者一直强调,受众应该“对媒介信息保持开放、质疑、反思、批判的态度”②。从传播学经典受众理论出发,这一维度实际上也是关心受众在多大程度上具有主动性,能够运用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反思意识,对所接触到的媒介信息展开分析和评判,而不满足于扮演一个消极被动的接收者角色。

为更全面地分析,我们将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划分为四个具体的方面―――深度解读能力、批判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核实报道能力。其中,深度解读能力意味着受众能够超越媒介报道的文字表面,对报道背后所透露的深层含义进行解读,其集中体现在寻找新闻背后的“弦外之音”;批判质疑能力则是指受众能够对媒介报道提出疑问,怀疑某些报道或细节的真实准确性,不盲从、盲信;独立思考能力代表受众在阅读新闻时并不全盘接受媒介提供的观点,而是能够根据自己的知识、判断等提出独立见解;最后,核实报道能力意味着受众能够通过媒介报道之间的相互印证来确认事实,对新闻报道进行“校验”,这显然是一种非常积极,同时也需要付出更多心智劳动的信息处理方式。

二、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总体状况

调查发现(见表1):首先,在所有被调查公众中,约有25.6%表示“喜欢在阅读新闻时寻找弦外之音”,23.7%表示“一般” ,而超过一半(50.6%)表示这一说法与自己“不大符合”或“不符合”;其次,约有32%的受众“经常在接触新闻报道时提出疑问”,24.2%表示“一般”,43.8%表示不怀疑或不大怀疑;第三,43%的被访者表示自己“有时会拒绝新闻报道所提供的观点”,而29.1%表示不会或不大会,另有27.8%表示“一般”;最后,当遇到有矛盾的新闻信息时,26.8%的受众能够主动通过多种途径来进行核实和确认,19.2%表示“一般”,53.9%则倾向于否定的回答。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公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总体上处于中等偏弱水平,这反映在除了独立思考能力一项外,其余维度的平均值(见表1中最后一列)均没有达到五级量表的中值③。其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平均值最高(3.15),说明受众在媒介提供的观点面前并不是像“魔弹论”所描述的那种应声而倒的“靶子”,而是能够依据自己的思维框架和知识积累,坚持自己的见解。位居第二的是批判质疑能力(平均值为2.78),说明质疑媒介的新闻报道并没有拒绝媒介的观点来得普遍。第三是深度解读能力(均值为2.50),反映了那种“透过现象看本质”、推敲新闻报道背后含义的解读模式,只是一部分受众经常采取的行为。而通过多种途径来核实媒介报道,由于需要付出较高的心智劳动,其平均值也最低(2.47)。

三、人口学因素的影响

调查发现:男性与女性在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上存在差异。如表2所示:男性在四个次级维度上的平均值都显著高于女性,差距最大的是核实报道能力(Δ=.25,p

年龄与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之间的关系是:越年轻的受众,其在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上的表现越强。其中,26~35岁青年人的深度解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核实报道能力均位居第一(平均值分别为2.69、3.39、2.61),18~25岁青年人的批判质疑能力则最为突出(平均值为2.92)。相对而言,中老年人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稍弱。这说明,那些饱经风霜的长者在媒介素养上并不比初涉社会的年轻人更具优势。进一步,通过简单线性相关分析可以发现(见表3):在年龄变量(指年轻)与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四个维度之间,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皮尔逊相关系数从.068到.127不等。

同时,公众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高低与个人教育水平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教育程度越高,其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平均值也越高。研究生群体深度解读、批判质疑、独立思考和核实报道四个方面的均值分别为3.06、3.38、3.91、2.91,显著高于其他教育程度的群体,特别是与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受众均值的差异都在0.8以上,独立思考能力的差距更达到1.23(3.91vs.2.68)。相关分析进一步显示了教育变量与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之间的显著正相关关系(见表3)。

最后,家庭月收入水平越高,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也越强(见表3)。不过,除核实报道能力外,家庭月收入最高(1万元以上)的群体,其信息处理能力却并非最高,反而落后于月收入在6000~10000元之间的受众,说明高收入并不绝对代表着信息处理的高能力。

四、政治认知和人际讨论模式的影响

媒介素养研究者们认为:基于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之间的密切关联,个体的政治认知,包括政治与公共事务兴趣、政治思考能力(意味着个体所具有的头脑复杂性),以及人际讨论模式,即受众如何与他人讨论新闻和公共事务―――讨论圈子多大、开放性如何、是否具有意见的交锋,对媒介素养有重要影响。

经过净相关分析③后发现(见表4):政治与公共事务兴趣和三个方面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从.07到.19不等。说明一个拥有政治热情、热心公共事务的公民,也善于深入推敲新闻背后的含义、愿意“不辞辛劳”地核实信息,以及对媒介信息保持一定的质疑。政治思考能力与其中的两个维度―――深度解读能力和批判质疑能力正相关,对独立思考能力和核实报道能力则缺乏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按受众的人际讨论特征区分出两类不同的群体―――开放型和封闭型,前者喜欢与他人展开积极、开放的讨论,并且讨论圈子较大,异质性较高;而后者较为封闭,只和自己背景相似的人交谈。结果显示(见表5):“开放型”受众群体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显著高于“封闭型”群体,两者均值的差距从0.37(批判质疑能力)到0.74(深度解读能力)不等(p

五、媒介使用的影响

媒介使用在以往的一些调查中被当作媒介素养的组成部分,但我们认为,作为公众人人皆有的媒介接触表层行为,不能等同于媒介素养的核心内涵。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呢?我们的考察分两个层面进行,首先分析单纯媒介使用时间的影响。结果发现(见表6):在控制了个体特征性变量后,除了上网时间与核实报道能力两者之间有微弱的正相关关系外,无论是读报、看电视,还是上网时间的长短,都与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各维度无关,某些关系上甚至呈现负向趋势。

第二个层面我们考察媒介使用的内容与信息处理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就大为不同。如表7所示:关注报纸新闻与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四个维度之间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净相关系数从.06到.09;与之相对,关注电视新闻和娱乐内容则对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毫无作用;就新兴的网络媒体而言,关注网络新闻对深度解读能力和核实报道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与批判质疑和独立思考能力无关,而经常打网络游戏则对各方面的信息处理能力均无帮助,甚至有反向作用趋势;最后,经常关注海外媒介对深度解读和核实报道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与批判质疑和独立思考能力无关。由此可见,相比于单纯的媒介使用时间,对媒介素养影响更大的是受众所关注媒介内容的差异。新闻内容比娱乐性内容,报纸、网络比电视,更有助于受众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

六、小结与启示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主要结论和启示:

1.目前我国公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处于中等偏弱水平,换言之,公众批判接受媒介信息、积极主动思考解读的情形尚不普遍。面对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传媒内容的日趋丰富和多元,受众的信息处理能力亟待加强,媒介素养教育需要有针对性地提高这方面的意识和水平。

2.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差异较为明显。中老年人和低教育、低收入这类社会经济意义上的“弱势群体”在媒介素养上也略呈弱势。这部分人在纷繁芜杂的媒介信息面前较为被动,需要媒介素养教育的更多关注。

3.媒介素养教育不能离开受众自身的政治认知和人际讨论特点。具体而言,那些对政治和公共事务热情不足、在日常讨论中不够活跃的群体,特别需要媒介素养教育的提升,着眼点首先应从环境上鼓励他们对政治和公共事务的参与,以及通过朋友、同伴交流等手段提高他们对媒介信息的处理、思考能力。

4.媒介素养与媒介使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可混淆。单纯媒介使用时间并不能影响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但是所关注的不同内容有重要影响。从这方面出发,媒介素养教育应鼓励受众多接触和关注新闻类内容,特别是加强读报,多尝试在网上冲浪,接触海外媒介。倘若沉迷于娱乐节目或网络游戏,久而久之,可能会削弱自己对媒介信息的思考处理能力。

(本研究为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批准号:04JZD00038)的成果。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注释:

①参见Buckingham, D. (2003). Media Education: Literacy, Learning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Masterman, L. (1998). Foreword: The media education revolution. In A. Hart (Ed.), Teaching the medi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pp. vii-xi).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或陆晔:《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在“2007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演讲。

理解媒介篇9

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含义

媒介是文明形式的重要决定因素。在我国,媒介素养的概念是地道的舶来品,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英国,其目地是保护英国的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不受当时流行文化的冲击。随后,媒介素养在欧洲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学校教育科目。具体而言,现代人所具有的媒介素养应包括获取、辨别、评价和运用媒体信息。一个具有媒介素养的人首先能够对媒体内容进行分析、区别和反思,媒介素养与媒介素养教育密切相关,前者是后者的目标和方向。更具体说,媒介素养是一种教育,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增加学生对媒介如何运用,媒介如何传递意义,如何组织起来以及如何构建现实的理解和享受,同时也旨在学生具有创造媒介产品的能力。所谓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培养受教育者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提高媒介认识能力。当今信息时代,虽然新闻、媒体已成为大众所熟知,但媒介又是个复杂的组织形态,包括媒介经济、媒介政治、媒介科技、媒介法律、媒介运用机制、媒介文化等众多内容。媒介已经成为社会追逐、利用的工具和途径,也是进行传播信息、宣传主张、推销商品、引导消费、享受娱乐的工具。建立解读媒体的思辨模式,学会如何理性地辨别信息的意义,辨别媒介与社会真实,不盲目相信或采用信息是十分重要的。??代大学生必须建立起解读媒体本质于表象、真实与虚伪的基本能力,能够客观地评价媒介的性质、功能和局限,认清媒体的组织建构及其与政治、经济的各种微妙隐形关系,从而对媒体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思辨、解读,透视信息背后隐含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提高自身对传媒信息的正确评估和选择的能力。②

提高媒介的批判能力。在不同的经济、政治时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媒介获取信息也会不同。提高接受批评意识,是媒介教育受众主动参与大众传播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批判学习的心态对待各种媒介可有效地防止自我消失。港台学者认为:“批判思考是传媒教育的核心要素,也是未来知识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技能。”以批判学习的心态对待各种媒介可有效地防止自我消失。这里所提的媒介批判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强调受众接触媒介和大众传播活动时的主动意识、主动权的培养,是在目前和未来的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狂轰滥炸”面前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并不是对大众媒介和大众传播活动的盲目否定。③而是通过国民甄别,在具有怀疑精神和科学分析精神的指导下逐步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

提高对媒介的利用能力。通过教育促进和推动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全面提高,帮助大学生提升了解媒介所承载和播出信息的本质以及其形式的能力,熟悉寻求信息的方法,并具备评估、解释、判别、选择、组织及综合信息的能力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帮助大学生不断重视科学利用媒介,积极参与制造适宜、健康的媒介生态环境和氛围,推动文化传媒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大众传媒提高质量和社会效益,并促使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并得到更好的经济效益。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信息解读技巧,这不仅仅要求对大众传播媒介信息要读懂,更要善于拨开信息表面的迷雾,读懂信息背后所传达的意义。在世界新闻传播的历史上,许多媒介在许多的时间都曾经以非常隐蔽的手段传播一些需要人们具备高超的解读技巧才能识辨真伪信息,同时需要科学地控制自我的因素来解读信息。对媒体而言,传媒素养教育提醒和增强传媒人的责任意识,注重媒介公信力、媒介道德性、媒介公正性、媒介的社会良心,利用媒介的影响力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引导科学的生活方式。④

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国内媒介素养教育严重滞后,尤其是我国当代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尚处于较低的水平,大学生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而是凭自己的直觉感悟及兴趣爱好来确定媒介素养对谬。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开展,还需要媒介素养教育的一支优秀师资队伍。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表现在于:不能正确使用新型媒介,媒介规范意识淡薄,还处于低水平状态。作为传媒学院图书馆如何提高大学生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主体性批判意识,减少媒介信息的负面影响?

首先应加强大学生在大众传播媒介的社会责任,因此对当今大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刻不容缓。

当代大学生都是在大众媒介十分普及的环境中成长的,尤其是城市独生子女,生活水平较高,电脑、手机、MP4等基本普及,大众媒体的接触非常便利,接触大众传播媒介是学生们的重要活动。因而大学生目前在媒介接触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将媒介接触作为一种娱乐、消遣的方式,过分依赖网络,获取准确信息能力不强,接触面狭隘理性认识欠缺;信息的分辨、筛选、利用能力也不够强,不能正确使用网络。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意识较差,媒介道德水平偏低。社会阅历短,社会经验少,不易了解、掌握媒介接触的安全规则。⑤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国内传媒学者提出在大学启动推广媒介素养教育的战略,建议在大学教育中首先导入媒介素养教育,把大学作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切入点和主阵营。提升媒介素养教育是培养人们进取的科学态度,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和思维训练,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长期的社会工程。传媒学院的学生更多地接触媒介,因此浙江传媒学院在传播学科加强了媒介素养知识推广,无论在师资建设、专业理论课程或在实践平台上突出了媒介素养能力的训练。传媒学院图书馆在强化校园舆论、传播媒体和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在大学推广和提高媒介素养教育是可行的。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素质教育,将对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当今教育改革的需要。媒介素养教育将成为大学生思想教育、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繁荣迫切需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大学生人文教育,是培养信息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然要求。

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传播全球话的态势日益增强,良莠不齐的世界性文化向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大量渗透,加上目前大学生社会接触少,沉迷网络多。因此,应该认识并有效地利用媒介成为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传媒学院图书馆作为师生学科素养、人文精神建构的重镇,负有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责任。为此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应是不可缺的重要内容。在大学推广和提升媒介素养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

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途径

利用校园媒介资源,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气氛。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新型课题,大学生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外延及必要性还缺乏理性认识,媒介素养教育远不如传统学科那样受到重视。媒介文化素养教育要进入学校,还有一个认识、认可的过程。因此,利用校园媒介资源,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气氛十分重要。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图书学科管理员的媒介素养。图书学科管理员需要在不断学习、提高认识的同时,通过自己的岗位、一定的手段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气氛。大学图书馆是传播学科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高校的心脏,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是莘莘学子汲取知识营养的场所。它有着较为丰富的媒介资源,形成了全方位的舆论环境,?Υ笱?生有着不可替代的、持久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的作用。所以,必须重视传媒高校图书馆的优势,加强校园舆论传播媒体和文化设施的建设,发挥学校媒体得天独厚的优势,利用的中媒介形式和手段宣传现代的媒介知识、技能和观念,营造媒介素养的氛围。⑥

浙江传媒学院在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推广、提升媒介文化素养研究方面有很多亮点,在探索中悟出一系列媒介素养教育成果,开辟了独具浙江传媒学院的媒介研发中心,传媒教育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已逐渐成熟。传媒图书馆学科管理员能潜移默化地促进教师媒介素养的形成,使教师能够将媒介素养教育内容融入教学中。鉴于此,传媒图书馆学科管理员对促进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发挥着积极作用。

开展丰富的媒体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良好实践活动平台。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媒介活动实践的主体。图书馆学科管理员应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开展大学生沙龙,利用校报校刊、电视、音像光碟、网络等媒介对他们进行培养教育。此外,还可聘请国内外名人名家不定期地进校园和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们得到来自媒体第一手信息资料,了解身边的媒体状况,消除大学生对各种媒体的神秘感,增加对媒体的感性认识,通过博客这一新媒介传播形式,让大学生进行充分交流。

加强高校图书馆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优良条件。媒介素养教育是传媒高校图书馆工作之一,传媒图书馆具备足够的人力资源,包括导读人员、学科管理员提供的多层次服务,他们具有多个层面的适合不同层次水平信息用户、多种学科、兴趣需求的服务水平,拥有专业的信息检索、信息选择以及信息分析的能力,他们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机会。信息技术渗入到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传统的流通服务、参考咨询服务、采编服务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高了图书馆服务效益,为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服务,同时也为媒介素养教育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结束语

新时期媒介环境下媒介对社会和社会中的个体的影响更为复杂和深远,而作为传媒学院学生第二课堂的高校图书馆更应该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媒介的教育育人职责,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为其系统开辟媒介素养教育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图书馆真正成为推动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阵地。

理解媒介篇10

[关键词]新兴学科;媒介地理学;传播生态学;传播人种学;地方媒介

Abstract:geographyofmediaisanew-risingsubjectwithindependentconditionandstudiesthemutualrelationandregulationofhuman,mediaandgeography.Geographyofmediafocusedonthespecificmediastatusproducedinspecificregion,differentgeographicsampleappearedinsamemediastatus,consideringandunderstandingdifferentcommunicationcharacteristicofhumanbeingslivingindifferentgeographicenvironmentanddifferentgeographyviewpointfromreceiversindifferentregiontomediacontent.Facingcomplexmediageographicphenomenaandissues,geographyofmedianeedtobuildupacross-subject,comprehensiveandleveledanalysisframe.Thesubjectalsoshouldfocusontheanalysisresearchoftheoryandpractice.Afterall,thesubjectcouldcontributetogeographyofmedia,mediaandgeography;furthermore,makecontributiontoconstructaharmonysociety.

KeyWords:New-risingSubject,GeographyofMedia,EcologyofCommunication,EthnologyofCommunication,LocalMedia

任何一门新兴学科的诞生都既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既是最新知识的强力切入,也是传统学科的分化整合。媒介地理学(GeographyofMedia,又译传媒地理学)是从媒介学与地理学的交叉边缘地带划分出来的一块小小的学术领地,也是传播学、媒介学、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搅拌、混合而建成的一座理论大厦。它既秉承了媒介学、地理学这两门学科的优良传统和遗传基因,又吸收许多相关学科的活性因子和知识营养。

著名哲学家康德写道:“如果想要把一种知识建立成为科学,那就必须首先能够准确地规定出没有任何一种别的科学与之有共同之处的、它所特有的不同之点;否则各种科学之间的界线就分不清楚,各种科学的任何一种就不能彻底地按其性质来对待了。”[1]的确,就像一个国家只有在确定了一定的地域之后才开始存在那样,媒介地理学也只有在明确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领域之后,才可以从本质上将自己同其它科学区分开来,并进而建设和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

一、媒介学与地理学互动、融合的结晶

虽然“媒介地理学”的概念在在国外直到1985年才在一本明显、直接与媒介地理学研究有关的论文集出现(BurgessandGold,1985)[2],1992年我在《电脑与网络:媒介地理学的颠覆者》一文中曾四次讲到“媒介地理学”[3],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和最新辞书中还查找不到这一条目,相关的专门研究非常稀少[4],但是实际上,从人类发明媒介的那一刻起,媒介就与地理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学术联系和媒介地理现象。

首先,特定的地域生态产生特定的媒介形态。人类的生存和传播活动,都要受到一定的地理环境的影响。生活在森林中的原始人类能够就地取材,在树叶、树皮上写字,后来则在木片或竹简上刻字;生活在河网湖区的祖先们则学会了通过苇叶写意传情;而生活在广阔沙漠上的人们要将一则信息传送到远方就只有通过“泥版书”;还有我国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青铜器铭文”,春秋战国时期的玺印、货布、陶器等文字,以及相传的秦以前的“古文”;约公元前3000年在古埃及出现另一种原始、古老的图书──纸草书卷,约公元前8世纪中东地区的帕加马人发明的“羊皮书卷”等,也都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中产生的特定的符号和媒介形态。

其次,相同的媒介形态却能反映出不同的地理样本。传播是人性的外化,也是环境的折射。中国的《尚书·禹贡》、《管子·地员》、《山海经》等著作,裴秀《禹贡地域图》、郦道元《水经注》、玄奘《大唐西域记》、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罗洪先《广舆图》、徐霞客的游记、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等著作,都是平面媒介对不同地理形势的描述和反映。地理学家则在电视发明的初期便利用它记载人群形象与地理外貌。他们认为各个民族的文化和性格、各个区域的地理形势能够真实地反映在电影之中,正是电影地理学提供了意义的地图,才让我们得以在当代世界里顺利航行。在现代大众传播的社会里,传播者依然认为媒介地理形势以及它的认同格外重要,并试图让每一个文本透过这些因素而生产某种类型的受众。

第三,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具有不同的传播特点。人类是在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形态包括传播和文化等活动,都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长期生活在热带的人群,具有暗黑色的皮肤,能保护皮肤免受日光的灼伤;卷曲的头发,能防止头部被晒得过热;宽鼻、厚唇、大嘴巴,便于散热;他们用来描述炎热状态的词汇特别丰富。长期生活在寒带的人群,身材魁梧,具有高窄的鼻子,使冷空气较慢地进入气管和肺部;肤色浅白,以防冻伤;据说爱斯基摩人用来描写雪花形变的词汇有近二十种。同样,传播作为人类的活动,也是人性和生活的建筑材料。其实当我们说“字如其人”、“文如其人”、“传如其人”时,也等于在说“传如其地”。音乐地理学告诉我们,渔歌、牧歌、秧歌、山歌等,就既是唱歌人面貌和人格的本质反映,也是其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

第四,不同区域的受众对媒介内容会有不同地理“看”法。最近,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对25名欧洲裔学生和27名华裔学生的眼睛活动进行仔细观察后发现,这些学生在看指定图片时,目光会停留在不同区域,并且停留的时间也不同。研究显示,西方人注重主体,是个人主义;东方人注意背景,更多的关注别人。比如丛林中有只美洲豹,欧洲裔学生的目光会长时间停留在豹子身上;华裔学生则更习惯于花时间观察图片背景和整体,并且会在背景和主体之间来回移动目光。研究小组组长理查·尼斯比特就此得出结论:“他们‘看’世界的方法确实不同。”这项研究甚至显示一个真理:某些地域的人更善于做某些事,另外一些地方的人则善于做其他事。[5]这也是传播人种学(EthnographyofCommunication)提供给媒介地理学的一个有力证据。

二、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分析框架

如果说媒介地理学是媒介学与地理学互动、融合的结晶,那么它的研究对象和分析框架也应该在对“人、媒介、地理”这个互动、融合地带的扫描、分析中确立。

人是媒介学与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与主体。事实上,各种社会科学家研究的最后目标都是人,不过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人罢了。体质人类学家是从人类的身体特征去研究人;文化人类学家是从人类生活方式去研究人;心理学家是从人类的思想(即头脑)去研究人;社会学家是从人类的群居生活中去研究人;经济学家是从人类的交换行为中去研究人;政治学家是从人类的权力关系中去研究人;历史学家是从人类的“记忆”中去研究人;法律学家是从人类社会中的强制性的规范上去研究人。[6]同样,媒介地理学就是从人类、媒介与环境的关系中去研究人,研究人如何在特定的环境中发明媒介、使用媒介和活化媒介,如何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媒介呈现地理、审视地理或突破地理。

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以人类社会的某一特定现象或实践活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媒介学与地理学都是研究人与媒介运作和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媒介地理学就是以人类与媒介、地理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为研究对象,它既研究人与自然和媒介的相互关系,也研究人之间和媒介之间的空间关系。它同一般的媒介学相比,它侧重把媒介现象尤其是传播活动现象放到特定的地理环境中进行考察和分析,并探索其本质和规律。同一般的地理学相比,它将地理形貌和地理信息的媒介再现、转换以及它对媒介工作者和受众的影响、制约等作为分析、研究的重点,对地球表面自然现象的研究不是它的任务。因此,不论是在媒介学者还是在地理学者的眼里,媒介地理学都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和分支学科。

媒介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不仅可以从它的学科定义上得到解释,还可以进一步从它的分析框架得到说明。我认为,媒介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媒介地理学需要建立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的分析框架。媒介地理学面对的现象和问题十分复杂,需要的知识和方法日益丰富,通常它需要动用和吸纳传播学、媒介学、地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不同视野对媒介地理学研究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微观和宏观地分析研究。

其次,媒介地理学需要建立一个有梯度的、有层次的分析框架。这个分析框架就是:媒介地理理论、媒介地理历史、媒介地理应用。媒介地理理论着重研究各类媒介地理现象在统一性的基础上所遵循的总体规律,通过判断和推理的逻辑程序建立与客观对象相一致的概念和范畴体系。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空间结构论、人地关系论和区位论等。媒介地理历史研究在人类史上媒介的发明、创造、演变和发展的进程和地理因素、地理作用及其互动的本质和规律。媒介地理应用研究如何通过媒介地理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解决实际的社会、经济、文化、传播和媒介问题,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建立专门的学科,如报刊地理学、影视地理学、网络地理学、出版地理学、音乐地理学等。实际上,地理学的不少分支学科就是为了应用而发展起来的。

[page_break]

第三,媒介地理学需要建立一个有理论性和实用性的分析框架。一般来讲,当前中国最迫切需要解决的与媒介地理学研究有关的理论性和实用性的论题主要有:(1)媒介产业的地理形势研究。经济全球化、传播全球化、媒介产业全球化已是无可争论的经济地理现实,那么中国媒介如何正确认识全球媒介地理形势,并结合中国媒介地理环境的实际,采取科学对策,急需理论和实践做出回答。[7](2)大众传媒的生态环境研究。媒介生态也是媒介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生态系统包括信息生产生态、信息传播生态、媒介分布生态、信息接受生态等。[8]当前媒介运作中出现的信息爆炸、信息污染、媒介暴力、媒介色情、文化沙漠等,都是需要认真加以解决的现实问题。(3)大众媒介的传播环境研究。环境是人类进行传播活动的“场所”和“容器”,它决定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对传播活动起着维护和保证的作用。可以进入我们研究视野的有硬环境和软环境、地理环境和物理环境、媒介环境和社会环境等[9]。(4)媒介传播的“地形图”研究。借助于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传播优势,充斥着西方的风俗和价值的文本、图像和声音正在全球飞速扩张,不断加深的文化差异和信息鸿沟正把人类带入一个充满冲突、不平等和分裂的时期,一些地区的极端分子甚至试图打造出具有很强攻击性的文化模式。文化侵略、信息屏障、媒介歧视、信息盆地等现实问题,正在使“媒介地形图”变得支离破碎。(5)媒介源地的本土性和地方性研究。的确,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是,媒介对本土性和地方性的过度坚持,有时也会成为先进文化的反对派和落后文化的保卫者。(6)各类媒介与地理环境的互动研究。报纸、杂志、图书等平面媒介和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不仅是特定地理环境中的产物,也是同地理环境互动互助、共进共演的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均有其各不相同的互动形态、特点和规律值得探讨。

三、媒介地理学的研究意义

媒介地理学属于典型的事后追认型的学科,它的产生与发展同大众媒介的兴起以及信息社会的来临基本同步,现已成为一个符合自主、独立条件的学科:(1)它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和体系,能够对它所遇到的相关现象和问题做出详尽、明确和清晰的解释;(2)它的研究范畴极其广阔,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可以容纳大量的研究人才,满足专业化的要求;(3)它富有生命力和吸引力,能够创造出具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成果,并能吸引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知识等资源。(4)它的理论性、实用性和综合性、跨学科的特点,可以释放出巨大能量,产生出巨大影响,吸引万众瞩目。因此,对媒介地理学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研究媒介地理学有利于丰富和充实媒介学和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作为介于媒介学和地理学之间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媒介地理学既可以通过对地理因素及其影响力的研究和探讨为媒介学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也可以通过对媒介因素及其功能和作用的分析和研究为地理学研究注入新鲜的养料。

其次,有利于建立、发展与完善媒介地理学自身的理论体系。媒介地理学毕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片未开垦的土地。因而,对于有志于从事媒介地理学研究的中国学者来说,引进媒介地理学,只是一种手段,一种策略,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由引进到借鉴、由借鉴到超越的质的飞跃,从而建立起科学的符合中国国情、结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媒介地理学。

第三,有利于分析和解决全球化背景下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交流中媒介地理因素引起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决策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决策的依据。没有正确的科学的理论,不仅无法分析和解决大众传播中因媒介或地理因素产生的各种问题,也无法使实践活动始终沿着正确的清晰的道路前进,甚至有可能导致盲目的错误的媒介实践,对社会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媒介地理学在本质上不是实证的、解释性的学问,而是建立在对研究对象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实践性、管理性和对策性的科学。当下,全球媒介地理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发达国家凭借其雄厚的经济、技术、人力优势着力构筑“传播高地”,而好多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信息盆地”之中;同时,知识者与劳动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正日益扩大。因此,研究媒介地理学无疑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全球媒介发展的地理格局和生态状况,有助于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当下媒介生存的地理成因以及媒介未来的发展机遇和基本趋势,有助于利用地理因素保持和增强本国媒介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有助于通过挖掘媒介潜力促进全体媒介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循环,从而为建设和打造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注释:

[1]康德:《未来形而上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78年,第17页。

[2]Johnston,R.J.,DerekGregory,GeraldinePratt,andMichaelWatts(eds.).(2000).TheDictionaryofHumanGeography(4thed.).Oxford:Blackwell.pp.493-494.

[3]邵培仁:《电脑与网络:媒介地理学的颠覆者》,《浙江广播电视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2期。

[4]NigelThrift,geographyofmedia.

[5]王小萌:《东西方人“看”法不同》,《钱江晚报》2005年8月24日第8版;《看世界,东西方眼光迥异》,《参考消息》2005年8月24日第7版。

[6]魏镛:《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发展趋势》,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6-18页。

[7]邵培仁:《论媒介产业全球化与中国对策》,《新闻通讯》200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