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词汇论文十篇

时间:2023-04-06 02:04:33

英语词汇论文

英语词汇论文篇1

1.1传递最新的英语资讯

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是网络信息时代的一大特征,信息的速递和更新也体现在语言的学习中,因为语言是信息传播的载体。网络的发展使得很多的资讯能够迅速地传播开来,最为明显的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互联网语言也在人们生活中被大量地使用。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也要关注互联网上的更新的英语词汇表达,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所学的语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语言的表达和理解,反之,脱离了时代步伐的英语学习就不能学到最地道的表达和沟通方式。英语语言的教学内容就需要与时俱进,选用一些最贴近实际和实事的英语词汇和文章,让学生通过最新的资讯掌握相关的词汇,让学生学习词汇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应用这些词汇表达当下的热点问题,让英语的应用效果一并得到增强。

1.2创建交互式的学习环境

互联网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交互式的学习环境,交互式学习就是资料的共享、互通有无,学习热点的讨论,信息公告等。很多学校为了给学生营造英语交流的环境特意举办了类似英语角这样的活动,但是这样的活动会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通过互联网,很多英语交流可以轻松的得以实现,比如各大英语网站的在线讨论小组,qq英语交流群以及师生之间用Email、微信形式进行英语问题的探讨等等。在过去,互联网没有那么普及的时候下载学习资料需要购买书籍和光盘,资料的共享也需要携带光盘进行刻制,而且互联网环境下不仅是网站上的学习材料,包括这些讨论和学习的材料还可以按需求下载。如此一来,英语词汇的实际强化运用和交流就显得更加的方便自如。

1.3提供丰富的阅读内容

网络上的信息是十分丰富的,而且用户可以信息的海洋里面进行检索自己需要的信息。互联网对信息的云储存使得全世界各种类型可以轻松的获取,包含了天文地理、经济政治以及休闲娱乐等信息。而英语作为世界通用的语言,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很多的英语阅读资料,比如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等等有名的报刊网站会提供大量的文本、音频和视频。英语词汇的学习离不开英语资料的阅读,互联网为英语学习提供了浩如烟海的英语阅读资料,会很好地促进英语词汇的学习。

2网络环境下的新型词汇学习策略

2.1利用网络增大输入量

2.1.1利用搜索引擎和语料库词汇的学习

一方面是学习词汇在母语中的等同物(equivalent)、发音、拼写、变形以及词性等;一方面是词汇深层知识,比如词根的使用,使用的语境,词汇的来源等。互联网提供各种词汇的语义,词源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等信息,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检索自己掌握的词汇,有的英语词汇软件包括一个巨大的英语词汇语料库,该语料库还有单词记忆系统,按照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按时提醒学习者进行词汇的复习。

2.1.2利用各种媒体

增加视输入量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是循序渐进的,学习词汇的后头几小时遗忘最快,随着时间的推延,遗忘越来越少,学习词汇的过程中要利用这样的规律,所以要对学习的词汇进行有规律的复习,进行大量的、反复的视听输入,词汇在大脑中不断的刺激有利于加强记忆的效果。传统的词汇记忆就是看着白纸黑字一个个的背诵,而网络环境下,各种题材和形式英语词汇输入极大地提高了词汇的掌握效果。比如各种随身听,电子词典,手机,电子阅读器以及电脑等。随着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现在手机上随时可以下载各种软件,比如中国日报阅读软件,词典软件,以及视频软件等。学习者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的通过它们来进行词汇的学习,如查询单词软件、听英文歌曲、看电影对白以及阅读英语新闻等。

2.2调动多种感官参与

拓展输入渠道单词的记忆光靠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学习英语词汇要掌握一定的策略,既然网络提供了大量的词汇学习材料,学习的过程中就可以大量地使用这些工具,运用各种感官对其进行有效的记忆。网络的发展为学习提供的便利随处可见,比如很多游戏就英语单词为主题,很多英语音频不仅可以附带文本阅读模式还有听写模式,而且现在很多的词典软件不仅提供了可检索的语料库,还提供了容新颖丰富,语言地道分类词汇记忆库。学习词汇的各种练习方式有趣又有效,这都是提高词汇输入的有效措施。

2.3充分挖掘无意记忆的潜能

从词汇记忆的各种策略探究结果来看,无意识记忆是巩固所学词汇知识的一个有效途径。有意识的安排时间进行词汇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是无意识记忆的效果则是不可忽略的,这种无意识记忆不会让人感到疲劳和厌烦,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巩固知识,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节省精力。

3增加语言输出的量

注重输出的参与程度记忆的关键在于提取,词汇的学习效果不在于背诵、记忆了多少词汇,而是真正能够应用自如的词汇有多少。任何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个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双向过程。但是输入不代表能够输出,输入了词汇还需要大量的输出实践才能将词汇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输出训练就是提高英语词汇在表达应用中的流利程度。过去对英语的输出检测主要是口语课和作文课,而现在的网络环境为英语语言的交流提供了虚拟的、开放的、互动性的学习平台,使学生除了通过课堂,还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词汇学习;利用聊天工具输出语言,各种喜欢网聊的学生可以通过组建QQ聊天群,邀请志同道合的学友用英语聊天或进行单词比拼。QQ上聊天主要就是内容的表达,不用担心说的语法、拼写的错误,畅所欲言。这样有利于培养英语语言思维,在随意的表达中词汇就被记住了;博客的利用,Blog是可以记录日常生活动态的地方,使用英语写blog可以帮助自己训练英语表达,对以前学过的词汇知识进行加工利用。除此之外,遇到好的词汇学习资料还可以转发或者收藏起来,方便以后查询使用;利用手机,智能手机的发展对于人们当下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时巨大的,英语多媒体学习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进行,自我参与程度高,记忆效果好。

4结束语

英语词汇论文篇2

目前,我们中师的英语词汇教学仍然是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即“自读—跟读—纠错—记忆”,加之多媒体设施的运用,基本上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不能忽视的问题是,一些来自条件差的地区的一部分学生语音基础非常薄弱,缺乏科学的记忆方法,这些因素造成了他们记忆单词的硬伤。我们知道,虽然英语词汇量庞大,浩如烟海,但它本身却有内在的规律可循,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掌握正确的构词法,是记忆词汇的重要方法之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设法摸清英语构词规律,如最基本的构词法知识,即合成法、转化法和派生法,帮助学生做到了如指掌,触类旁通。例如,合成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诸如“sightseeing,radio-e-quipped,outgoing”等大量单词;转化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的使用功能,如“bath,proof,quieted”等名词,形容词均可以转化为动词使用;派生法则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的使用功能,如“actor,leadership,acceptance”等名词。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可以大大地提高他们记忆词汇的能力。如果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这些方法,就可以在词汇学习中举一反三,将一个个孤立的单词联系起来,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使他们深刻记忆单词,从而极大地增加他们的词汇量。

二、利用对话练习强化词汇记忆

在培养学生掌握了英语正确发音和构词法的基础上,适当加重对话法的教学力度,可以强化学生的词汇记忆。对话教学是相对于传统的“独自式”的教学而言的,是以“沟通性”的“对话”为其本质的教学。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互相交流、互教互学,共同提高,这种教法非常适合英语中的词汇记忆教学。具体做法是,教师把要学习记忆的单词放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与学生合作创作练习,使学生能更快地掌握、理解并灵活运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众所周知,孤立的东西不容易记忆,要有效地记忆词汇,就应将词汇与句子、语篇结合起来。教师在创设的特定语境中,让学生把词汇与句子结合起来,在教师的引导下,多让学生造句,正确发音叙述,活跃对话氛围。在发言讨论中,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交流,达到了灵活运用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记忆词汇的效果。

三、通过口头、书面写作,巩固词汇记忆

英语词汇论文篇3

关键词:中国英语,中国英语词汇,语义文化特征

 

1. 引言

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的迅速国际化必然引起其广泛的本土化,这些带有地域色彩的“英语”不断发展,并逐步被接受。英语在中国的本土化使英语逐渐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变体。。随着中国在世界上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英语在世界各类英语变体中的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的重视,中国英语在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际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英语作为一种文化变体,其最明显的特征表现在词汇层面,具体说就是大量的汉语词汇进入英语,以及许多英语词汇语义在中国语境中的变异。本篇将主要从中国英语词汇的语义文化特征层面对中国英语变体进行分析。

2. 中国英语的界定

首先提出“中国英语”这个概念的是葛传槼先生。他在1980年从翻译的角度指出:“各国有各国的情况。就我国而论,不论旧中国或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我国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这些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应当称作China English。” 这个提法肯定了中国英语现象,指出了这些是正确的英文表达法。但是他所说的“中国英语”仅局限于词汇层次。。1991年汪榕培先生将中国英语定义为:“它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但他将中国英语的使用仅局限于中国人和中国本土,而事实上在西方人谈论中国时也不可避免的要使用中国英语,这已经超出了本土的范围。李文中(1993)将“中国英语”更全面的定义为:“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入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谢之君(1994)认为“中国英语以规范英语为基础,能够进入英语交际,其使用频度和交际效果与使用者的水平有关”。贾冠杰、向明友(1997)进一步指出,中国英语是“操汉语的人们所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无法避免或有益于传播中华文化的中国特点的英语变体”。

3. 中国英语词汇

中国英语词汇是在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由于英汉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中国人在使用英语表达某些中国特有的事物与现象时,经常发现无对应词来表达,这时人们通过音译、译借以及语义再生等手段使汉语词汇进入到英语交际中。。通过这些手段来表达中国特有事物的英语词汇称为中国英语词汇。中国英语词汇负载着中国文化,任何其他一个国家的英语词汇都没有能力生动准确地表达具有中国文化背景和特点的事物,要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传统、科技、政治和经济等情况只有依靠中国英语的词汇,这就使得汉语在英语中的渗透变得尤为必要而且理所当然。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提高,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文化越来越受到西方人的欢迎。一般来说,当一些汉语借词(如paper tiger, iron rice bowl,spiritual pollution等)进入英语交际后,会逐渐被英语国家认同并接受,有些中国英语词汇甚至成为了地道的英语。如Taoism道教,yin阴和yang阳等已被收入英语词典。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英语词汇的出现,丰富了英语词汇的内涵,加强了英语词汇的表现力,从而进一步发展了英语与世界文化。

4. 中国英语词汇的语义特征

中国英语词汇的产生是汉英两种语言双向交流的产物,一些带有中国特色的名称和概念进入了英语词汇,同时还有一些英语词汇进入了汉语,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衍生出新的含义,形成了中国英语词汇的语义文化特征。中国英语词义的文化特征主要包括词义的扩大或缩小,词义褒贬色彩的转换,词义引申以及词义创新。

4. 1 词义范围的扩大或缩小

4.1.1 扩大词义

如: intellectual。在美国和欧洲, 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人,而不包括普通大学生。在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大学生、大学教授、工程师、中级教员,在农村地区甚至中学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有的知识分子表示一个政治阶层。再如,cadre。原有英语是指政党或军队中受过专门训练的核心人物,它不是常用词,许多讲英语的人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而在中国,干部是领导干部、行政干部、军事干部的总称。另外,teacher 一词在原有英语中是指“教书的人”,而在汉文化中它不仅代表老师,还代表一种长着身份,因此它的词义比原有的英语词义更宽泛。

4.1.2 缩小词义

如chemist, 在原有英语中它既代表化学家又代表化学师、药剂师、药商等,而在中国英语中这些成为-ist的人应该都是在本专业工作中极其出类拔萃的人员。又如,engineer 在原有英语中不仅指从事工程施工的专业人员,有时还指一些体力劳动者。Sanitary engineer 指的是从事垃圾收集和处理的劳动者,domestic engineer 指的是佣人。而在中国英语中,engineer 是指具有一定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

4.2词义褒贬色彩的转换

Ambitious在原有英语中是褒义词, 指“有雄心的、有抱负的”,但在中国英语中却是贬义词, 有“野心勃勃”的意思。Landlord和 capitalist 在原有英语中是中性词,指土地或资本的拥有者,但在中国英语里却带有明显的贬义,他们都属于剥削阶级。Do-gooder在中国英语里是褒义词, 指“做好事的人”, 但对美国人来说却带有贬义, 它代表“空想的社会改良家”。Propaganda在中国英语里是褒义或中性词,指“宣传”,但在原有英语中却带有贬义,代表“蛊惑或欺骗性的宣传”。Individualism在中国人中引起的反应是“自私”,和“利己主义”、“自私自利”同义。而在原有英语词汇中, individualism被定义为“主张个人正直与经济上的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行为与兴趣的理论,以及由这种理论指导的实践活动”。由此可见,这和中国人眼里的individualism差异很大,这里的individualism是积极的、正面的。

4.3 词义引申

词义的引申通常是指将原有英语词汇的意义引申以达到某种象征意义。比如, bad eggs 在中国英语中指的不仅是“蛋”的概念了,它经常用来表示“坏人”或“恶棍”。 Duck eggs在原有英语词汇中仅指“鸭下的蛋”,而在中国英语词汇中, duck eggs不仅指“鸭下的蛋”,它还意味着“零”、“零分”。Red eggs, 红鸡蛋,在中国英语词汇中还象征着小孩满月的庆贺。Iron rice bowl,铁饭碗,在中国英语词汇中不再有“碗”的意思,而是指一份稳定且长久的工作。

4.4 词义创新

中国英语中有一部分词汇的语义是从汉语意思译成英语后而生成的新意思,尤其在翻译形象化语言时,这些词汇表现出明显的中国民族文化特色,这种表达方式不但使外国人深感耳目一新,而且大大加强了英语的表现力。例如PK这个词是当下中国非常受人们喜欢的热门词汇,然而这个红遍中国的单词,英国人和美国人居然都不清楚是什么意思,因此PK所表示出的“击败”、“干掉”的词义正是在今天的中国的语境下形成的。又如,high在英美英语里指的是“高”的意思,而在中国,当一位少年在电视节目中被记者问及吸毒后有什么感觉的时候,他的回答却是“好high,好high”。在这里high 有“飘”的意思。在He is a little bit high 中high 指的是“喝多了”。再如,dinner在英美英语中一般指吃晚饭,而汉语中一般指午饭。Bread在英美英语中指面包,却相当于汉语中的馒头, 馒头通常翻译为“steamed bread”。

5. 结论

“中国英语”是英语在中国本土化的产物,中国英语词汇也不可避免的渗透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在中国的语言文化环境中,中国英语词汇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语义文化特征。目前,世界各国学习中文、了解中国、增进与中国交往的需求日益增强,全球范围内也掀起了“汉语热”,而中国英语词义文化特征的形成在跨文化交流中正有力的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因此对中国英语词汇语义文化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和学习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少华.英语全球化与本土化视野中的中国英语[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

[2] 黄金祺.应当肯定“西译汉化”现象的积极面[J].中国翻译, 1988(1): 97-99.

[3] 贾冠杰,向明友.为中国英语一辩[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5):11-12.

[4] 李少华,杨学龙.中国英语的可接受性[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2001(1): 66-69.

[5] 李文中. 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4):18-24.

[6] 罗运芝.中国英语前景观[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5): 24-25.

英语词汇论文篇4

目前的初中学生英语基础能力参差不齐,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不注意教学方法,必然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卖力,学生在讲台下呼呼大睡的情况,不利于英语教学效果的提升。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部分,初中的英语教材中词汇量丰富,有较多专业性比较强的实用词汇,教师在词汇教学的过程中,一般比较注重对阅读教材以及练习内容进行多模态教学,而对词汇的教学却往往采用单一模态的教学方法,以单纯的语言讲解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记忆效果和运用能力都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概念及相关的研究成果

多模态的话语分析不同于以往的话语分析形式,在注意语言系统和语言机构的同时,关注语言形式与社会文化以及心理认知的关系,同时也强调诸如声音、色彩、图像等其它意义上的语言表现形式,克服了传统话语分析形式的局限性,给语言学科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伴随着近十年来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的辅助教学手段越来越丰富,根据初中英语教育的教学目标,可以将语言、声音、图像、动作等多种语言模态作为意义生成资源,培养学生利用多种资源进行交际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现代的教育背景下,多模态的教学方式有比较明显的应用优势,在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主动的探索。

三、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前景

模态是抽象语言符号的代称,多媒体手段是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转换为具体事物的手段,国内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刚刚起步,处于对多模态的理论分析以及相关应用的层次,对英语教学的研究尚有较大的欠缺。实际上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方法在英语的词汇教学上,有比较广阔的英语前景,根据英语词汇教学的教学步骤,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以下的应用方法。

(一)在生词学习阶段,以图文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的词汇学习第一个阶段就是生词的学习,在这个阶段应该是学生根据已有的音标知识进行词汇的熟悉过程,在利用多模态进行教学时,应该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使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词汇的学习。在生词学习阶段可以利用的模态形式有图片以及文字形式,通过与词汇涵义相关的图文的说明,可以使学生对复杂涵义的词汇有比较直观的理解,传统习惯中认为图像是语言的辅助表达形式,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支持下,图像已经成为广泛意义上的符号资源,在生词学习时,教师应该注意图像模态的恰当使用。

(二)在熟悉词义阶段,以听说结合的方式创造教学语境。

在熟悉了生词之后,学生需要熟悉英语词汇的涵义,为运用词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以听说结合的方式创造出英语语境,使学生在语境的熏陶下快速熟悉词汇的涵义。这个教学环节中可以采用的模态分别为听觉模态和语言模态,在通过图片以及文字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让学生在听和说的过程中实现熟悉词汇涵义的目的。根据初中的英语教育教学目标,英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其中就包括听和说的能力,在熟悉英语词汇涵义的过程中,穿行听说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

(三)在词汇运用阶段,以多种模态符号诱发学生的创造力。

在学生掌握了词汇的涵义之后,词汇的学习进入了比较关键的运用阶段,即利用词汇进行句子的练习,运用短语进行句子的扩展以及对语法的掌握过程,这个阶段可以采用的模态符号比较丰富。如通过在课堂上播放视频或者录音,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词汇对视频/录音的内容进行总结;在课堂上展示与所学词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词汇对画面进行描述;在讲述专业词汇时,可以利用实物和道具,增强学生对词汇的感知力;在进行词汇训练时,可以利用多媒体以PPT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指导,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结语

英语词汇论文篇5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词汇在涵义、称呼、日常生活、性别、社交礼节、感彩等方面反映出的中、英两种语言文化背景差异,来探讨英语词汇教学如何融入文化知识,以导入文化的适度性,从而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达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词是语句的基本单位,日常的语言交流都是由一个个词构成的。掌握语言不仅仅是把一个个的词、词组、短句学好用好,更主要的是在实际的应用中把具体的文化背景知识联系起来,把中西方文化吃透才能在现实中运用自如,不至于出现不必要的错误。

我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在理解目的语(targetlanguage)时,遇到的障碍并非语言知识造成的,而是由文化差异导致的。由此可见,在词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化因素的对比显的尤为重要。

二、语言与文化

学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词汇教学也要毫无例外的为这一目的服务。人类的交际不单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跨文化现象。在教学中,要对两种交际文化进行对比,我们首先从文化谈起。文化(culture)一词是一个含义极其广泛的词语。1871年英国文化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而广义讲是一个社会学术语,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文化”所下的定义,“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技术的总模式。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三、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是先教单词、短语,再讲授课文和做练习。对于单词的讲解仅仅局限于音、形、义,对于课文的讲授则过分强调语法。另外,对学生所掌握词汇的考核也仅仅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以及会运用单词简单造句,觉得文化知识对学习语言和对提高考试成绩无多大关系,因此往往一带而过。这种做法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绝大部分学生完成中学的英语学习,脑袋中仅仅装满了单词和短语而无法表达出来。在现在的英语教学中,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虽然平时注意听、说训练,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词汇进行简单交流,但由于对语言差异问题缺乏了解,以至于词汇使用不当。

四、中英文化比较及英语词汇教学

1.字面意义和涵义

字面意义就是基本的或明显的意义。词的涵义是词的隐含或附加意义。所以对于学外语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词的字面意义,而且要知道词的涵义。不了解词汇涵义,会在语言上犯错误,有时误把好言当恶语,引起谈话者的一方或双方不快;有时误把嘲讽当称赞,被人讥笑。

如“peasant”一词,是“农民”之义,但外国人眼里不是“农民”之意。英语中的“peasant”与汉语中的“农民”所体现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可能有不同的涵义,英语中的“peasant”是贬义。《新编纬氏大学词典》:“一般指未受过教育的、社会地们低下的人”。在汉语中,“农民”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丝毫无贬义。

2.日常谈话中的文化判别

中国人在吃饭前后打招呼的常用语“吃了吗?”而美国人则用“Hello”或“Hi”。如果不理解其涵义,美国人会认为,这种打招呼是说:“没有吃的话,我正要请你到我家去呢”。再比如,汉语中的“上哪去啊?”这样打招呼的话直译成英语就是“Whereareyougoing?”用这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它们反应很可能是“It''''snoneofyourbusiness!(你管得着吗?)”。

3.称呼语中的政治地位差异

无论在英国或是在中国,人们的政治地位及身份是有所差别的。不同地们、身份的人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一起。这就产生了不同地位、身份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问题。中英称号不同,例如:

姓+头衔/职务Rank/Post+name

例许市长\\梁博士MayorXu\\Dr.Liang

4.其它社交礼节上的不同

以please“请”为例。但是在某些场所却不宜用英语please。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车时,不说please,一般说:Afteryou。但是初学英语的人常用Yougofirst,这是不对的。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喝酒、或者请人抽烟时,一般用Helpyourself(tosth.),也不用please。

5.英汉语言中的性别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在区分禽兽的性别时,用词也有区别。在汉语中,一般只用“公”和“母”(或“雌”“雄”)二字来区分性别;比如“雄鸡”、“雌鸡”等等;在英语中则往往各有单独的称呼,小动物也另有名称。具体请看下面:

总称雄性名称雌性名称小动物名称

chicken鸡cockroosterhenchich

duck鸭drakeduckduckling

horse马stallionmarefoal

当然,并非所有禽兽都要用自然现象名称来区分雌雄。要用male和female或she再加上原名。比如:femalepanda母熊猫,she-wolf母狼等。

6.不同语言文化中诩的感彩差异

以“颜色”为例,不同颜色在不同语言中表达的方式并不一样。在中国代表一种意义,在西方又表示一种涵义,甚至对“颜色”的涵义理解恰恰相反。请看下面:

字面意义涵义

green绿green-eyed嫉妒

white白Awhitelie不怀恶意的谎言

black黑inablack经营一项企业盈利

五、结束语

词是语句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进行交流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词汇教学不能为教词汇而教词汇,文化差异是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对中英文化差异进行比较,使学生在学习词汇的过程中真正集领会到词的涵义,并能正确运用所学到的词汇进行交际,才能真正达到词汇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99.

[2]胥懋云.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2000.

英语词汇论文篇6

关键词:小学英语;英语单词;词汇教学法

词汇是语音的基本建筑材料,英语词汇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小学英语词汇教学虽不如会话教学那么重要,要求四会的单词非常少,但也是必须掌握的知识。而且词汇教学是比较乏味的。如何有效地教授小学英语词汇,继而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每位英语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的深入,词汇教学当然也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异,其教法需要不断地改进或发展。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存在问题

(一)教师孤立教词,讲得过多

孤立地教词、孤立地讲解,是以往词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大弊病。这种教法让教师的讲解占用了过多时间,使学生记忆一堆互不联系的词义和用法例句。而实际上词汇是有规律、成体系的词汇,一方面与语音、句型、课文结合,另一方面在听、说、读、写之中体现,因此在词汇教学中应充分运用整体教学法,大幅度减少教师讲知识的时间,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依据词汇内部的形、音、义、构造、用法的纵横联系掌握词汇。

(二)学生与词汇接触少、吸收少

不少词在初学时虽被记住,但以后则被渐渐地忘却。由于有计划、有目的地结合词汇教学进行听、说、读、写不够,而导致词汇重复少、吸收少;反过来,词汇量小又导致听、说、读、写难以大量进行。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中学英语教学步履艰难,不少学生英语难过关。由于害怕记单词而讨厌学英语。

(三)不同词汇的教学主次不分,平均用力,负担过重

在实际中不少教师经常不分主次而一律要求学生将所有词汇的音、形、义、用法全掌握,听、说、读、写都会用。结果是该达到的要求没达到,教师和学生双方都未在词汇的教和学上抓住主要矛盾,因而效果不佳。

由此可见,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并没有我们以往想象的那么简单,实际教学中的诸多困难和问题还有待解决。作为英语教师,应该认真地研究和学习科学的教学理论并结合实际去付诸实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词汇教学内容

(一)读音和拼写的教学

词的读音和拼写形式是词的存在基础,是各个方面相互区别的第一要素。音和形的教学历来受到重视,无论中学英语教学采取何种方法和路子,对此都不能忽视。在词汇的音和形的教学中,要注意音和形的统一与结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既能见形而知音,又能因音而记形。

(二)意义和用法的教学

教单词除了读音和拼写之外,还要让学生掌握词的意义和用法。在一些意义具体的单词教学中,要尽量使学生主动、积极地把多方面的感知活动加入词汇学习之中去。对于词的用法教学,则要注意与句型、会话教学紧密结合,在句型中练习词的用法,并强化词与词之间的纵向(一词多用)和横向(一义多词)联系,使学生更准确更迅速地掌握词汇。

三、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法

《英语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交际为目的,以任务为基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语言的交际本质,强化了语言交际运用的过程。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思路把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探究发现以及语言交际能力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在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中,通过参与、体验、思考、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因此,要提高教学效果,必须将科学理论与实际需要相结合。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教材中词汇反映的不同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组织教学,使学生学得快、记得牢。在训练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义。一般而言,词汇教学可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一)直观教学法

直观教学法主要是通过实物、图片、手势、动作、表情等使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可大大提高记忆效果,这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1.利用实物进行教学。主要用于实物名称教学,如钟表、杯子、苹果、桔子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极容易准备且面积不大,便于携带。上课时,教师可一边呈现物品一边将单词读出、板书,将单词的音、形、义一次性完成,既生动又形象。接着按照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方法套入一些句型“What''''sthis?It''''sa/an…”或“Ilike…verymuch”引导学生进行操练,强化学生对单词音、形、义的统一意识。

2.利用挂图、简笔画、课件等多媒体手段进行词汇教学。对于那些不便于通过实物来进行教学的词汇,如家庭成员、日期、天气、动物等,可利用挂图、简笔画或电教媒体,如何运用视学校实际条件而行。在条件较差的学校,可利用简笔画或挂图来进行;在条件较好的学校,则可运用多媒体。通过这些教具,教师能轻易地将词汇的意、形、义呈现给学生。

3.借助手势、动作或表情进行教学。英语中有许多动词,我们可通过手势、动作、表情,使学生易于领会。如:sing、run、jump、swim等,教师可以边做动作边说出英语单词,也可以请一些英语较好、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按教师所示做动作,教师可先叙述,接着要求学生跟着单词及句型:run-Heisrunning;jump-Heisjumping等等,教师并将动词及相关句型板书,带领学生操练熟悉词汇。

(二)创造情景法

教师教词汇应尽量避免单调地直接板书单词到黑板上教学生认读,要努力地创造情景,用创造情景法进行词汇教学,把学生置于情景中学习掌握单词。如教授地点名词(如:hospital、station、cinema)时,教师可预先把地点名次分别简单地画在卡片或纸上,同时写上单词,上课时特定几个学生上台拿着。教师说:IwanttogotoBeijing.WheremustIgo?等等,并引导学生说出生词station等,同时请拿着相应单词的画的学生向前跨步展现该词的词形、词义。或者是教师设计一个情景,把两组间的过道当作街道,那些拿着画的学生为车站、医院等地点,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一特定情景里把单词套入特定的句型中反复联系,直至能灵活运用为止。

(三)对比教学法

词汇教学的对比教学法可分为三种:一种是近(同)义词对比,一种是反义(相对)词对比,还有同音(异形)词对比。同义词对比:英语中大量的词汇都有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利用同(近)义词代换或对比的方法讲授词汇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glad-happy;enjoy-like等等,可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反义(相对)词对比:对比反义词或相对词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联系地记忆。如:Nowtheshopisopen.Itisn’tclosed.或Itisnotverycold.Itiswarm.这样的对比不仅便于熟记,还能使单词在句中一目了然,帮助学生准确地运用。同音异形词对比:教师在教生词时,可让学生把以前学过的同音词板书出来。如:no-know,week-weak等等,区别这些词书写和意义上的不同,并分别用这些词造句,促使学生深刻记忆,牢固掌握生词的读音、词性、意义、拼写。

(四)词汇组织法

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教师可根据单词按照一定的范畴进行组织、归类,帮助学生发现记忆规律,利用词汇组织法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归类组织法:即根据同类关系来将单词归类,教师先提出一个概括词,让学生将学过的属于这一类的词归集起来。如,fruit:apple、banana、pearetc。这样的归类使分散的单词集中起来,便于联想和回忆。接近组织法:即根据接近联想的原理,将两个以上在空间和时间上很接近的印象联系在一起,这样只要想出一个,便会联想和回忆出与之接近的一种印象来。如想到天体,就会想到star、sun、earth、moon,进而想到plane,spaceship,再联想到astronaut、airman等等。

(五)英汉释义法

这种方法包含英语释义和汉语解释。首先是用英语来解释词汇,锻炼学生用英语想英语的思维能力。如:bank-aplaceforkeepingmoney等。其次是用汉语解释词义。英语教学中应尽量避免母语的使用。但遇到一些表示抽象概念的词汇时,如air、traffic等,用英语解释可能中学生较难接受,此时教师可以直接用汉语解释,这样不仅可以节省课堂时间,而且意思清晰明了。

(六)游戏、竞赛法

青少年活泼、好强、好表现,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努力在英语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说和做的机会,使他们处于学习的主人地位。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把游戏搬进课堂,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能使学生整个身心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词汇教学中常用的游戏方法有“找朋友”,“猜测游戏”、“单词接龙”等;竞赛的形式也有多种,如“看谁举例多”、“看谁最快完成”等等。游戏、竞赛可用于词汇教学的各个环节,前面所介绍的几种教法中也可将游戏或竞赛渗透其中,但教师要注意合理控制时间,且要避免只追求趣味而忽略效果。

(七)单词拼读规则法

这种方法要建立在良好的语音基础上。英语作为拼音文字,字母和读音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读音规则。教师在教学词汇中应让学生熟练掌握读音规则,并通过大量的例句进行更直观、形象的讲解。如a在开音节中读[ei]:name、cake、late等,引导学生利用读音规则发音和记忆单词。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单词的能力。

(八)探索法

直接出示单词教学生发音是大多数教师过去常用的方法,它只注重传授知识本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认读法”。在词汇教学中也可以将它变为“探索法”,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的规律。

下面是一个词汇“bread”的教学实例。

T(teacher):DoyouknowhowtoreaditinEnglish?(Showingapictureofbread.)

S(students):No.

T:Pleasefindoutthewords(thatwehavelearned)with“ea”.

S:(Allthestudentsbegintothinkandfindoutthefollowingwords:tea,teacher,head,please,meat,…)

T:Nowpleasereadthemandtellmehowtopronounce“ea”ineachword.

S:tea[ti:],please[pli:z],meat[mi:t],head[hed],…

T:Oh,wonderful!Now,youknow,sometimeswemaypronounce“ea”[i:],butsometimeswemaypronounce“ea”[e].Here“ea”inbreadshouldbepronounced[e],thesameas“head”.

S:Ok,wecanreadit(bread)[bred].

采用“探索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了该单词的读音,掌握了读音规则,还学会了思考以及寻求知识的方法。这种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自主地参与获得探究能力。它是一种“探究式”的学习:它既重视结果又强调知识获得的过程,既关注意义建构又注重应用。因此,它特别有利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效实施。

四、展望

 英语词汇的教学方式方法多种多样,以上所述只是最常用和常见的几种。常言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英语词汇教学必须立足于时代和科学的发展,以一定的科学教学理论为依据,在实际中结合教学对象和教材的特点,设计出符合学生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规律的教学方法,满足时展及学生的学习需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并不断关注和学习新的教育动态,收集和吸取成功的范例,结合实际,创造出新颖实用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张莺,付丽萍.小学英语教学法[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王笃勤.小学英语教学法——导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英语词汇论文篇7

1.原型范畴理论

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对古典范畴的批判而形成的。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论述了经典范畴理论的主要观点:范畴具有明确的界限,某个概念只能隶属于一个范畴;同一范畴内各成员的关系是平等的;范畴的特征是同时具备充分性和必要性的。20世纪50年代,著名哲学家Wittgenstein通过对game一词的研究论证了范畴边缘的不确定性,以及范畴内存在中心与边缘的区别,提出了“家族相似性”的概念。Rosch(1975)通过实证研究强调了范畴内存在的“原型义项”。他指出:原型是一个范畴内的最典型代表,原型义项是该范畴的核心意义,是范畴化的认知参照点。原型对于范畴的形成和理解具有关键作用。Reed则认为原型是某一范畴的综合特征和高度概括。因此,现代原型范畴理论的观点认为,同一范畴内的成员存在典型与非典型之分,且地位不平等,处在中心位置最能代表该范畴的成员就是此范畴的原型;范畴的边界是模糊的。

2.词汇教学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关注词汇教学研究。1990年,Nation的著作“TeachingandLearningVocabulary”尤为重要,词汇学习策略和教学方法得到关注。经过长期的改革和继承,英语教学法产生了很多流派,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交际法等等。在这些传统的教学法中,词汇教学始终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分析词汇的内部结构,直接译成母语,反复造句练习,这些都是传统词汇教学的手段方法。另外,我国学生运用最多的学习策略是重复/死记硬背策略,反复看、反复写、边读边写、背单词表等等,而其他的联想策略、上下文策略等都比较少用。知其意而不知其使用是常见的现象,更甚的是意义把握不准而导致错用误用。认知科学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从认知的角度去研究英语教学问题。利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指导英语词汇教学,探索词汇的原型意义,强化范畴意识,提高词汇教学的效果。

二、词汇教学实例对比

通过两种词汇教学方法的实例教案比较,指出在原型范畴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在丰富学生的词义知识和扩大词汇量方面比传统的词汇教学更有效果。笔者在某中学实习期间,在所教授的两个班采用不同的词汇教学教案。以人教版高一必修四Unit3的单词为例,设计两种词汇教案如下:方案1:齐声朗读新词汇,逐个领读。重点:depressed/content/feelcontentwith/astonish/enter-tain/charm/pickout/convince/amuse/detective。对重点词汇进行讲解,利用造句来强化英汉对应意义,加深学生对词汇的中文释义的记忆。学生自由朗读新单词,加深印象。完成课本内的词汇习题。方案2:引导学生归纳词缀意义,根据词缀猜测有关新词意义。将重点词汇depress/astonish/charm/convince/content集中学习-ed/-ing形式,强化理解词缀-ed表被动/修饰生命体,-ing表主动/修饰无生命体的特征,如:astonishedlook与astonishingperformance。homeless/penniless等词将-less词缀解释为“少,无”,再让学生依据此规则联想其他同类单词,如:careless/aimless等等。patient是一词多义,“病人/耐心”,名词为patience,造句:Doctorsmusthavepatiencetothepatients.单词indeed,意为“确实地”,区别于inneed。造句:Afriendinneedisafriendindeed.词组badlyoff意为“穷困的”,badly的原型是bad,意为“坏的,不好的”,而副词badly的意义为“非常地,很大程度上;拙劣地,不利地”,off是多义词,在这里取义“空闲的,没有工作或不运行的”。进而推导出badlyoff的意思。通过比较两种词汇教学教案,不难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重点放在了学生掌握对应的中文释义,机械地记诵单词,对单词的联想及活用显然不足。而基于原型和范畴概念的词汇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联想训练,归纳思维,对旧词新意的推导有很大帮助。

三、启示

将词汇进行简单归类,从中发现规律,这样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记忆负担。加强学生对基础词汇的掌握,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基础词汇的原型意义,在此基础上再利用联想等手段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汇量。从基本词汇出发,进而推导延伸意义,拓展了词汇的深度。原型理论指导下的词汇教学不是机械枯燥地记住词性和词义,而是在教词汇的过程中注重新旧知识的结合,引导学生对新词进行理据性解释,促使学生能够触类旁通,增强学习词汇的生成和扩展能力。

四、结语

英语词汇论文篇8

利用记忆规律识记单词在英语词汇掌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般影响学生记忆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时间因素。研究发现,在学习中遗忘的情况并不一样,在学习的初期阶段最容易遗忘,然后随着时间推移,遗忘速度减慢,这说明在学习中遗忘是分快慢的。在学习的初期,应在遗忘之前,通过各种方式对单词加以巩固,后期应在合理的安排下间接性地进行回顾,这有利于获得较好的记忆效果。材料性质。研究表明,材料性质不同,所获得的记忆效果也会不同,学生对无意义的音节记忆效果最差,而对诗歌和散文的记忆效果最好。

二、词汇教学中应用的记忆规律

为了提高高中生的词汇学习效率,利用课堂上输入和巩固两个环节进行应用,再把课堂上的教学及记忆规律相互结合,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词汇教学中应用的记忆规律为:

(1)教师应该对词汇表中的生词按照出现的频率进行划分,对于一些常用的词汇,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掌握,做到会听、会认、会写、会说,并掌握最常见的搭配词语;而对出现频率较低的词汇,要求学生认识并会读即可。

(2)教师应帮助学生根据词汇特点将词汇进行归类,这有利于记忆一些杂乱无章的词汇。

(3)教师在课堂上要把单词用法和举例应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学会举例子,鼓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另外,结合时间规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按照记忆规律引导学生复习,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一些材料的遗忘,另外还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对学生记忆进行疏导,从而进行巩固。

一般采用以下方法:

(1)游戏方式练习。在讲解英语词汇之前,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准备,然后合上书本,让学生自由地写出要讲解的词汇的中文意思并上交。即使时间不足,学生也要统一上交。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是为了让学生高度集中注意力,你追我赶,这种情况下,全对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对词汇记忆的加强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词汇要精讲。对于游戏中所使用的词汇,教师要精讲其中的意义和用法。

(3)在课堂上列出新的词汇,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英语才能,利用新的词汇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进而达到加深对词汇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4)教师要要求学生学会定期对每篇课文的词汇进行练习和复习,避免遗忘。

三、回顾记忆规律带给考生的利处

黑龙江的理科状元程相源在高考英语中取得了非常优秀的成绩,主要是因为程相源在学习英语时利用散点归纳的方法,如果遇到与以前所记的词汇相似的新词时,她会利用电子词典来查询学过的单词,进行总结和区分,并进行归纳,根据自己的情况定期地进行复习。英语阅读也是巩固词汇的有利方法,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强化对词汇的记忆,平时把一些掌握不好的词语标记起来,然后利于空余的时间进行查看,增加记忆。另外,在英语的冲刺阶段,多背一些单词,深入理解单词的意思,这样很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这是程相源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方法之一。安徽的理科状元耿泉,在高考中英语成绩是138分。他在学习过程中,当接触到一个新单词的时候,学会按照音标准确地读出来,并且对此单词进行造句,增加对单词的理解。另外耿泉十分注重朗读,将英语应用到生活中,通过阅读一些英文报纸和杂志以及观看外国影视了解词汇的应用。不论在报纸和杂志上,还是在影视中常会遇到大量陌生的词汇,他就会对生词进行查找,分析意思,经过积累,词汇量不断增加。当然,在学习和记忆中,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都大不相同,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记忆规律,不断积累,提高英语成绩。

英语词汇论文篇9

记单词是学生学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如何帮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最高效率地牢牢记住所学的词汇,只有解决了效率的问题,才能既减轻学生的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要向效率要时间,而不是用时间补效率,这是我们英语教师要致力研究的课题。

那么,应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记词汇记忆的能力呢?

一.对学生进行瞬间记忆训练

教育心理学者研究“痕迹理论”所得出的结论指出:“凡是已经识记过的事物都有在大脑组织中以某种形式留下痕迹”。记忆痕迹在脑中的储存分三种情况:瞬间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瞬间记忆储存时间很短,但在记忆过程中占有主要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只要稍经启发,就能引起联想和回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困此,在教新单词时,先向学生明确记忆指标,例如,在教新单词时,要求学生在一、二分钟内记熟所学的新单词,然后听写,也可以通过抢答或个别提问的方式由老师读单词,学生口头拼写,或是老师讲出单词中文意思,学生读出生词,反之,老师读单词,学生讲出中文意思等形式进行训练。学生为了达到要求,快速记忆,必然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朗读记诵,强力记忆的愿望可以提高记忆的效率。开始只有部分学生达到要求,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基本上每位学生都能按要求完成,即使成绩差的学生,瞬间记忆的效果也很好。这种训练,增加了单位时间内的信息接纳量,提高了记忆效果。

二.多种方式呈现单词,增加刺激渠道和程度,加深感知印象

记忆是靠外界环境对大脑进行刺激并形成痕迹的,大脑神经受到的刺激越深,记忆的持久性越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尽力使学生对所要记忆的知识形成深刻的印象,为长时记忆打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用新奇、甚至反常的方式呈现新词。这样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以强烈的再现刺激,加深感知印象,引起学生兴趣。示范朗读单词的轻重、同化、连读、尾音以及爆破音、破擦音变化;用彩色粉笔在黑板写出难记的生词,使字体变得特别大,或者其它方式呈现形成明显对比。有时一个单词以其音、形对错对比形式出现。如suggestion,读/s[5dVetFEn/、/s[5dVeFEn/这两个音,让学生进行对比选择;而教quite时写成quiet或quilt,quit让学生指出其错误。有时将单词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如,他昨天洗了film(胶卷,广州话菲林);照相前摆好pose(姿势)等。新奇的方式、与社会生活相贴近的联系会起到强烈的刺激作用,激发兴奋感,加深感知印象。另外,还可以利用录音机、投影仪,甚至实物呈现等多种媒体相结合,引导学生同时使用多种感官感知,使大脑同接受来自眼睛、耳朵、肢体等器官感受到的刺激,加强记忆力。

三.化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理解了的内容,就容易记住,理解得越深刻,记忆得越牢固。教单词时,把音、形、义同时教给学生,让学生对词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使所教的词在一定的情景中呈现,方便学生理解记忆。把抽象概念的词放在短语、句子或课文中教,使学生对词的理解具体化。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学新,新旧知识联系以加深理解和记忆。如在SEFCBook2A中Lesson23有一句Youcanoftenpickuppacksofusedstampsverycheaply.Pickup在句中理解为“有较少的钱买到”;Lesson19中Peoplesaidgoldcouldeasilybepickedupbywashingsandfromtheriverinapanofwater.Pickup在句中理解为“收集到”。而在SEFCBook1A中Itisnecessarytouseashort-waveradiotopickuptheprogrammes.Pickup在句中理解为“收听”。通过归纳比较、前后联系,使学生对词组有了正确的理解,又避免学生只会在单词表中对其各种意义死记硬背的做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提高了记忆力。还可以通过同义词、反义词辨析,同音异形词、词类转换词比较归纳等方式,想方设法将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从而加深记忆痕迹,提高记忆效率。

英语词汇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词汇教学;文化内涵意义;文化导入。

论文摘要:本文论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必要性,阐述了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内容,提出了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四种途径,以使学生能够全面地理解英语词语,从而在跨文化交际中准确无误地使用目的语词汇。

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对学生进行成功、有效的词汇教学将是一个直接关系到外语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以及培养什么层次的人的问题。而词汇是文化的载体,它与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词汇教学就是文化教学。然而,长期以来,外语教学忽视了对词汇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使其处于外语教学的附属地位,停留在读音、拼写、词形变化、字面意义等表面层次,对词汇的文化因素

更缺乏足够、普遍的重视,这就造成了许多学习者词汇理解及使用上的偏差,影响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一、大学英语词汇文化内涵教学的必要性

1、一般词汇与文化词汇

就语言的要素与文化的关系而言,语音与文化的关系最密不可分,语法次之,而关系最密切、反映最直接的是词汇。有的学者将词汇分为一般词汇与文化词汇,指出"文化词汇是指特定文化范畴的词汇,它是民族文化在语言词汇中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文化词汇与其他一般词汇界定有以下两点:一是文化词汇本身载有明确的民族文化信息,并且隐含着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含义。文化词汇的另一特点,是它与民族文化,包括上面所说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有各种关系,有的是该文化的直接反映,如'龙、凤、华表'等;有的是间接反映,如汉语中的红、黄、白、黑等颜色词及松竹梅等象征词语;有的和各种文化存在着渊源关系,如来自文化典籍的词语及来自宗教的词语。

将这样一部分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挑选出来给予特别的研究与描述,这无疑对于外语教学有实际帮助,但是,将这些词语分离出来,称之为文化词汇,容易给人这样的印象,即它们不是一般词汇,而事实上,这些词同时也具有一般词汇所具有的特点。对于这类词汇较好的处理方法是从词义入手。

2、概念意义与内涵意义

英国学者Geoffrey Leech提出,词义可以分为七种主要类型,即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及主题意义。概念意义是言语交际中表达得最基本的意义。没有概念意义无法进行言语交际。内涵意义是附加在概念意义上的意义,它可以因人而异,因年龄而异,也可以因不同的社会、国家或时代而异。正因为如此,内涵意义往往是不稳定的,旧的内涵意义可能消失,新的内涵意义可能会产生。上文所提到的"文化词汇"也可以坐这样的分析,即一些词汇除了具有概念意义之外还具有丰富的内涵意义。

由于不同的民族在地理、民俗、宗教、及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表达同一概念的词,在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作用下必然会产生附加在词汇本身概念之上的不同的内涵意义。这种内涵意义与词语本身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在说者(或作者),听者(或读者)的文化知识基础上,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于一个词所产生的某种特定感受。不了解这种内涵意义的差别,就不能完全接受一个词承载的全部语言信息量。尤其在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中,恰当地了解掌握所学语言的文化才能充分理解词汇内涵意义,才能真正达到交际的目的。

二、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内容

在大学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教学中,应传授哪些内容?由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共性的方面,故而一些词汇有相近或相似的文化内涵,对于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学生容易把握,这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如上文所提到的,不同的民族存在方方面面的差异,同一概念的词汇可能会有不同的内涵意义,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的差异正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1、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不同或截然相反的词汇

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同一事物可以起完全不同的联想,即词汇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这里主要讨论有关动物和颜色的内涵意义。在中国,狗被认为是令人厌恶的东西,象征卑劣可恶的品性。汉文化中带狗的词语几乎都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狗胆包天"、"狗急跳墙"、"狗腿子"、"狗奴才"、"狗头军师"、"狗血喷头"、"狗嘴里长不出象牙来"等。在西方,"dog"被看作心爱的东西(pet)和人类最忠实的朋友(man's best friend),故英语里有"doglike"(忠实于主人的),"top dog"(最重要的人物),"luck dog"(幸运儿)。

对中国人来说,黄色是尊贵之色。中华民族发源于黄河两岸的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区。这里土地是黄颜色,所以黄色是万世不易的大地自然之色,被尊为帝王之色。汉语中,"皇帝"一称就是用黄色作谥号的,皇帝的文告叫"黄榜",天子穿的衣服叫"黄袍"。"黄袍加身"是指被部属拥立为帝。而英语中yellow含有胆小卑怯之意。例如: a yellow dog (美)可鄙" 的人,卑鄙的人; a yellow livered(美)胆小鬼。

2、概念意义相同,内涵意义部分相同的词汇

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 这类词在某些方面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他方面却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就联想意义相同的方面来说,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及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相同点;而对于在其他方面所引起的不同联想说明了各个民族文化间的差异,即不同民族的文化存在着共性也存在着个性的差异。这类词在英语和汉语中也有不少。如rose和玫瑰在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中都象征着爱情,但有关rose的英语成语如under the rose却是秘密和沉默的象征,这反映了在会议桌上方悬挂玫瑰花意味着所有与会人员必须保守秘密的古老习惯。这一习惯又源于希腊神话: Cupid给了沉默之神Harpocrates一枝玫瑰花以防止他泄露维纳斯的不检点行为。在中国文化中,人们常用带刺的玫瑰来比喻那些容貌美丽、但却不容易接近的姑娘。对于学生来说,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的相同之处比较容易掌握,却常常忽略了它们的文化内涵的不同之处。

3、概念意义相同,在一种语言中有丰富内涵意义,在另一语言中却没有的词汇。

在数字中,13在西方语言中普遍认为是不吉祥的数字,以为这个数字与犹大出卖耶稣,耶稣受难相联系。人们通常避开13这个数字,在旅行时有其避开13号星期五,订婚结婚也避开13号,有的写字楼、酒店不设13层,避开13号作为房间号码。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日本《铁臂阿童木》中,世纪末日定在13日13点3分3秒。而在中国文化中,由于8和"发"在粤语里谐音,因此不少香港人认为8是一个吉祥的数字。经80年代以后影视媒体的渲染,加上在普通话和绝大多数汉语方言里都有这种谐音,因此,现在广东地区以外的许多华人也有相似的联想:8表示"发"。对于英语国家人来说, eight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并没有特殊的内涵。

"松"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与"骨气",而pine则不含此义。英美人只知道pine是一种常青树,可提供优质木材。在英美有一种树的象征意义与汉语"松树"的象征意义相同,那就是森林之王橡树(oak)。

4、各自文化中特有的词汇,即文化中的词汇缺项

汉民族两千年的封建文化使称谓关系复杂化,汉语中表亲关系泾渭分明,既要说出性别,区分大小,还要说出分属父子、母子,因而有"表哥、表妹、表弟、堂兄、堂姐之分"。而英语却笼而统之,一律称为"cousin"。至于汉语中的"干爹、干妈、结拜兄妹"等称渭在英语中根本没有对应的词。汉文化是讲究礼节的文化,大量使用敬辞和谦语是汉文化的一大特点。如汉语中的"高见、大作及愚见、拙作、鄙人"等在英语中很难找到等同的表达方式。同样,英语中有些词汇在汉语中也找不到完全对应的词汇。比如: cowboy, hippie这两个词是美国文化特有的产物,与美国早期开发西部地区有关。关于他们的传说总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和传奇色彩。在美国人心目中的文化形象是:无拘无束、独来独往、我行我素的浪漫性格。在汉语中把cowboy译为"牧童"或"牛仔",反映不出这种意义。汉语中把hippie按译音为"希比士"或"嬉皮士"反映不出六七十年代那些行为古怪的美国青年的特点。他们并不是嬉皮笑脸的人,当中不少人对待社会问题还很严肃,只是生活与众不同,要反映其真正意义只能加解释说明了。以上例子说明,由于受文化背景制约,表达某些事物或概念的词汇在一种文化中有在另一种文化中没有。

三、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途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看到了词汇所负载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这在词典里一般是查不到的,没有大量的阅读和学习很难掌握它们的确切含义。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词汇教学为切入点,既讲语言又讲文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去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

1、注解法

即教材编写者将教学材料中容易引起学生理解上困难的词语或表达法在课文后用专门篇幅加以注解。

2、融合法

融合法指的是将文化内容与语言材料结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如语言材料本身就是介绍目标语文化习俗、词语典故、历史事实等。

3、实践法

实践法是指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如听、说、读等学习和了解目标语社团的文化知识。包括观察、看录像和电影、举办专题讲座等。

4、比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