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雨的诗句十篇

时间:2023-03-18 19:09:18

关于雨的诗句

关于雨的诗句篇1

无灯可看。雨水从教正月半。探茧推盘。探得千秋字字看。

铜驼故老。说著宣和似天宝。五百年前。曾向杭州看上元。

2、《七绝·雨水时节》

郊岭风追残雪去,坳溪水送破冰来。

顽童指问云中雁,这里山花那日开?

3、《七绝·雨水》

殆尽冬寒柳罩烟,熏风瑞气满山川。

关于雨的诗句篇2

“空灵”与“模糊”是诗歌的审美特征之一,诗歌的审美在于怍者所创作的诗境,所谓“诗中有画”很形象地说明了诗歌的境界,读一首诗就像欣赏一幅画,中国绘画就具有“空灵”与“模糊”的特点。李白的《望天门山》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都可谓“诗中有画”的典范之作,只是各自所创设的诗境不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把两首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诗放在―起,意在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的美丽风光。

诗境的空灵是确定的判断,也是自然的再现。《望天门山》开头两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从江与山的关系着笔,首句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借山势写水的汹涌;次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力,借水势写出山的奇险。两句诗充分展现了作者创设的空灵意境,再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写天门山的雄姿,诗立脚点在孤帆上,尤其是一个“出”字,让人如身处其境,逼真地再现了舟行江中望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最后―句传神地展现了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全诗一句一个画面,诗句流畅似脱口而出,全无刻意修饰,但深入体味便觉意味隽永,这正是诗歌创设的最佳空灵境界。

模糊之境则使人似坠云雾之中,诗境创设的形象本身先已模糊,其内涵也单一而不确定,往往使人做出多种不同的理解,它不是唯一的、确定无疑的审美判断。《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两句写出了西湖水光山色、睛雨姿态。首句写太阳照射下荡漾的湖波,次句写雨幕笼罩下的山影。两句所描摹的正是当天先后呈现在诗人眼前的真实景观,创设了一种空灵秀美的西湖胜景,显得更加真实优美。后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成为描写西湖的千古绝唱,然而作者表现的意境又恰恰是非常模糊的、不确定的,西湖到底有多美,作者把她比作西施,而谁也没有见过西施是怎样的美,事实上是你认为有多美就有多美。可见诗境的这种模糊、朦胧和不确定性,并非是西湖的自然再现,而是诗人的艺术创造。特别是“淡妆浓抹”与上两句诗的“晴”与“雨”对应,“总相宜”与“晴方好”“雨亦奇”相呼应,充分展现了西湖的优美风姿。作者用“西子”比西湖,在诗境创造上,二者之美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通感妙喻,在于神似而不是形似,因为两者的美都是不确定的模糊美的艺术创造,既给读者的审美再创造以极大的诱发力,又为读者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艺术空间。

诗境的空灵美和模糊美,既相关联又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空灵侧重于“内隐外露”,其内在意蕴虽然隐深,其外部形象却是豁朗的。《望天门山》写天门山附近长江的雄伟景色,以简洁的画面表现长江的磅礴气势及天门山夹江对峙的险要,诗意是豁朗而确定的,但作者内含于心境的意义是隐禽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西湖在不同气候下呈现的不同风姿,作者所表达的诗意却是内外隐含,虽然迷蒙不清,但使人读之韵味无穷,创设了一种模糊朦胧的美。这两首诗选编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是有目的的,教师在教学时要关注诗歌的意境创设,引导学生学好诗歌并对诗歌产生兴趣。

关于雨的诗句篇3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题一般考查写景抒情、托物言志、酬赠送别、思亲怀远、咏史怀古、征战戍边这六类诗歌,从2011年高考的情况来看,又以前三类出现的频率较高。下面以2011年高考真题为例,谈谈怎样备考这三类古代诗歌。

例1 (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 城 刘 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

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

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 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

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

电光时掣紫金蛇。

(1)两诗均写江南雨景,但景色有异,《登城》写的是,《望湖楼晚景》写的是疾风骤雨。

(2)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请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

(3)(略)

这两首诗歌同为写景佳作,考生赏析时应抓住诗人描写的景物,品味景物的特点,结合诗人的写作风格,全面赏析。

参考答案 (1)蒙蒙细雨 (2)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3)(略)

备考提示 写景抒情(山水田园)诗,往往是先写景后抒情。一般而言,景物描写中虽然熔铸了诗人的情感,但要品出景中之情,必须对全诗传达的情意有一定的把握,才能因景悟情,探明奥妙。读此类诗,直奔抒情句往往可以快刀斩乱麻,可以较便捷地观照诗人的内心世界。

例2 (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

(2)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咏山泉》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作。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此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字,起得平和自然。颔联承接上文,从正面立意,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颈联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尽管山泉清净而鲜活,可是当它流入深涧,水满溢出,分引到小池的时候,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澈和灵气,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映地”“飞空”。尾联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参考答案 (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 (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备考提示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画,间接表现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手法,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用比拟、象征等手法。抓住这些方面去解读,考生就能较快地找到答题方向。

例3 (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8.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

9.古代有人批评这首诗说,要别人提醒后作者才想起眼前只是一幅画,这“太过”、太夸张了。你认为这个批评恰当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这首诗的首句六字,既点明画的作者,又描绘出一幅烟雨归雁图。第二句和第三句承上,写因欣赏画中景色而生幻觉:恍惚之间,好像坐在潇湘、洞庭的烟波之上,目送行行归雁,乡情油然而生。第四句描写诗人身心已沉浸于幻境之中,忽听得友人说“这是丹青”才恍然醒悟,知道错把画境当做真境。

关于雨的诗句篇4

人教版语文第七册第20课《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 学习古诗,懂得诗意,吟诵《送元二使安西》。

2. 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和友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谈话

师:听说你们在三年级就已经把《古诗70首》背熟了,关于送别的诗句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学生背)

师:同学们,古时候没有电话,更没有微信。朋友之间一分别,就是三五年,甚至是永别。正因此,诗人在送别友人之后常会作诗一首,记录自己的感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送别诗,去见证他和友人的话别。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背诵之前积累的送别诗,缩短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而然地进入送别题材的古诗意境中。】

二、 读准字音,理解诗题,了解出使路线

师:自己读一读这首诗。

师:读一读题目。

师:王维要送的这位好友叫什么吗?(元二)

师补充:元二姓元,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他的友人都称呼他元二。

师:那“使”的意思就是(出使)

师:那王维送别元二要去哪里啊?(安西)

师补充:安西,它是当时唐朝最西边的一个遥远的地方。(图片)

师:王维送别友人出使安西,你们知道他在哪里送的?(渭城)

师补充:渭城(示红)是古人送行的中转站,唐人送别朋友送到渭城就不能再往西送,因为渭城以西的路太难走了。

师:(播放图片)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生:(荒无人烟、黄沙漫天、寸草不生)(板书)

师:这首诗除了安西、渭城,还有一个地名,谁发现了?(阳关)

师补充:阳关在今天甘肃敦煌,是旅客从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

师:(图片)我们已经知道元二出使的路线,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送别时的场景吧。自己读一读诗的前两句。

师:这里面有一个多音字,当它代表不同意思的时候读音也不同,这里读客舍(shè第四声),对了,那客舍的意思就是旅馆、客栈。

【设计意图:本环节引导学生读准课题、说课题意思。针对诗中出现的三个地名,教师在讲解时采用借助地图路线的形式,使三地一线的位置关系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加上简单讲解,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渭城”与“安西”两城之间的路途遥远,也为理解诗人的情感埋下了伏笔。】

三、 想象画面,细品诗意,入境悟情

(一) 研读诗歌前两句,感悟诗情画意

师:读诗的前两句,说一说你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从“柳色新”读出柳条特别嫩绿。

师:所以“新”指的是……

生:初春时候柳条长出新芽,所以“柳色新”。(读)

师:是呀,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风中摇曳的杨柳,让你想到……(杨柳青青)(板书)

师:除了杨柳青青,你还看到什么呢?自己再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从朝雨我看见了蒙蒙细雨。

师:朝的意思就是早晨。

师:所以早晨的雨就是蒙蒙细雨、小雨了吗?为什么不是?

(因为是小雨才能打湿路面的灰尘而不是冲刷)

师:“拧保ㄊ竞欤,看看它的偏旁,再联系诗句,想象画面,你能说出它的意思吗?

师:是的,“拧本褪恰按蚴”“湿润”的意思。“拧弊钟玫煤苡蟹执纾蒙蒙细雨落下来刚好打湿路面的灰尘,所以早晨的雨是“蒙蒙细雨”。(副板书)

指名读。

联系这两句诗,除了杨柳青青、蒙蒙细雨,你还看到了什么?(客舍青青)

师:客舍怎么会是青色的呢?

师:联系上一句中的蒙蒙细雨,你有什么发现吗?

生:蒙蒙细雨清洗了屋瓦。

生:因为是初春,天又下着蒙蒙细雨,所以屋瓦上长青苔了。

生:路两旁翠绿的柳树将屋瓦映衬得碧绿碧绿的。

师:你们真会读书,真会想象。是呀,青灰色的屋瓦在蒙蒙细雨的清洗下变得更加干净清爽。

师:我们看到了杨柳青青、蒙蒙细雨还有客舍青青,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幅画面吗?

生:思考。

师:跟你的同桌小声交流下。生回答。

师总结:清早的渭城飘着蒙蒙细雨,让送行的道路变得干干净净,它打湿了客栈的瓦片,打湿了两旁的柳树,柳条显得更加清新、嫩绿。

闭上眼睛,深呼吸,正身处渭城的你有怎样的感觉?(心旷神怡)指名读

师:此刻渭城到处干干净净,一点灰尘都没有,真是(一尘不染)。(板书)

闭上眼睛,想象画面,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两句诗。

(二) 品读诗歌后两句,强化情感

师:客栈外是这么美的春景,我们把目光转到客栈里面,王维和元二在做什么啊?

自己读一x诗的后两句。

生:喝酒。

师:是呀,中华民族自古就与酒结下不解之缘,上至皇帝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祭祀祖先要用酒,庆祝丰收要用酒,迎宾客送宾客更要用酒。那他们只是喝了一杯酒吗?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更”说明他们已经喝了许多杯,可能还要喝许多杯。

师:是呀,频频祝酒,殷殷话别,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生:“尽”就是他们都一饮而尽,他们不仅一杯接着一杯喝,还把杯里的酒都喝尽了,喝光了,只有好朋友之间才这样。

师:是呀,酒逢知己千杯少,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诗。

师:他们肯定不是光喝酒,还要边喝边聊。而且王维还要不停地劝元二喝酒呢。

元二啊,喝下这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没有我这个老朋友陪伴了。

他可能还会怎样劝元二喝酒呢?

小组合作要求:四人小组,组内小声讨论,组内成员分别作答。

师:同学们,此时你们觉得这还仅仅是一杯酒吗?从这杯酒中你还尝到了什么?

生:担忧,祝福,舍不得。

师:这一杯又一杯酒饱含了王维的担忧、祝福和浓浓的不舍之情。要知道这次分别可不是一般意义的分别。从地图上看似短短的距离,有三千多公里的路程。古时候没有汽车、火车、飞机,即使用当时最快的交通方式――骑马,也要足足走上半年多的时间!

说不完的离别愁绪,道不完的深情厚谊,千言万语汇成一句,生齐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不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引导学生在精神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再通过教师的语言渲染、三维动图的展示,让学生置身于诗境中,体味文字背后的那份情,那份爱,那种味。】

四、 配乐朗读,情感共鸣

师:《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送别诗,更是一首诀别诗!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5年后就病逝了,渭城一别,此生再难相见。

因为有情,这首诗千百年来代代传颂;因为有情,这首诗不久就被配上音乐,成为当时唐代最流行的音乐之一――《阳关三叠》也叫《渭城曲》。(播放音乐)

让我们在乐曲声中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吧。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诵读,感受诗的韵味美,升华情感。】

五、 板书设计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杨柳青青荒无人烟

关于雨的诗句篇5

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

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08)03-0026-008

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以及诗后的问题的顺序来详细的讲解诗歌鉴赏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

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一首×(朝代)诗,然后回答问题。”

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由于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艳淫糜的南朝齐梁诗风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诗人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一方面小康人家,一方开疆拓土,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弊,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

试题中诗歌的作者,大多出自唐朝,知名度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不会陌生,所以对唐朝的历史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他朝代的国家势力、民族矛盾等也应有所了解。了解朝代乃至某一时期的特点,就对诗歌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解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关注诗歌的题目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到一首诗歌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根本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

如:《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后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后的问题是: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果我们不关注诗歌的题目,只是关注闺中琐事,那回答恐怕就差之千里了吧!同时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后的问题是: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如果只看诗句,无视题目,就无法正确回答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理趣”更是无从谈起。

三、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

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不会给予解释。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注解有的简单,有的较为详细。较为详细的除了诗人的经历外,一般都附带出该诗的写作背景。这对把握整首诗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对于作者李纲,学生较为陌生。在诗句之后,做如下注释:李纲,官至宰相,由于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谗臣所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这些注释使得我们对诗歌的鉴赏变得容易的多了:运用比兴和拟人的手法,抒发先忧后乐的襟怀抱负以及乐观、高旷的胸怀。

四、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

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就是首先要读懂诗句本身的意思,然后再进行想象与联想等精神上的再创造,使之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形象。

1. 注意词类活用、语序颠倒等语法现象

由于诗歌高度概括的特点,诗人在选择字词时力求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加上音节平仄的要求,词类活用、次序颠倒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语法现象往往影响对诗句本身意义的理解。

词类活用: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朝常建《题破山后禅院》)二句中的“悦”“空”字,都是使动用法。“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朝晏殊《蝶恋花》)中的“凋”字,也是使动用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屈原《离骚》)中的“哀”字,是为动用法。

语序颠倒: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二句的语序应为“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正确语序是“应笑我多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正确语序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朝王维《山居秋暝》)的正确语序是“浣女归喧(于)竹,渔舟下(而)莲动。”等等。

2. 关注诗歌中意象的文化积淀

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月亮”是思念家乡、亲人的寄托物。“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等诗句都是表现月圆之夜人们共有的怀人思乡的心绪。“菊花”成为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的象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等表达了诗人们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梧桐”成为凄凉悲伤的象征。“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寒蝉”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朝柳永《雨霖铃》)。“鸿雁”成了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的参照物。“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朝薛道衡《人日思归》)、“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禾黍”也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见姜夔《扬州慢》注释)。还有平平常常的“橘树”,因屈原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吟咏而成为矢志不渝、砥砺志节的榜样;普普通通的“柳树”,因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咏叹而使人想起古代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从而成为丰容盛鬋年华的美人的化身;就连人们餐桌上的“莲藕”,也因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成为高洁人格的象征。还有高山、大海、兰草、木叶;还有流水、落日、飞雨、鸣蝉等等。

这种万物因古诗文的附丽而成为某种精神象征的现象,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解读诗歌语句时一定要关注我们的文化习惯。这样才能够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感情。如“梅”这一意象,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赞美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洁外,还赞美在严寒中播送出暗香的美德。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花”虽遭摧残人痴心不改的精神。这正是诗人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的写照。而“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宋朝陈亮《梅花》)则赞美“梅花”香在百花之先,不与百花争艳的高洁品德。

转贴于 3. 注意引用或化用典故

诗歌引用或活用典故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也是诗歌高度概括、精练的特点所决定的。

A.正面用典

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王谢堂”都运用了典故:朱雀桥、乌衣巷、都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一带的地名,东晋豪门世族居住此地。王、谢指东晋宰相王导、谢安。了解了这些典故,再加上斜阳野草、燕子归来的烘托,就能较为准确的把握住诗中寄托的兴亡之叹。唐朝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语文第三册)句句用典。

B.反面用典

试题中对所用的较为陌生的典故一般都会作一解释。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正面使用典故的情况较多,但也有反面使用典故的现象。

如:《商歌》(宋·罗与之)“东风漫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商”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个调值,象征萧瑟的秋天,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里的事情。作者的用意很明白:春,对于贫苦人家来说,无异于秋天的萧瑟凄凉。“反用典故”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要特别小心。

4. 注意调动必要的生活常识积累

宋朝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如果我们没有“黄梅时节”雨水多达一个月的常识,怎会体会到约客下棋来打发时光的无奈,更怎会想象出作者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的寂寞心情。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果我们没有燕子在同一个巢穴居住的生活常识,恐怕就会怪罪燕子的朝三暮四了吧,如此,兴亡之叹将从何谈起!

五、合理地补充、想象

解读诗歌语句的同时,还有调动联想、想象等一些思维活动,完成由纸上的汉字到脑海中的画面的过渡,以便揣度在这种情境之中,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通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诗人“听春雨”,“闲作草”“戏分茶”等一些动作,还可以想象到诗人愁容满面,思绪烦乱,独坐窗前,思国家前程之渺茫,想个人仕途之不畅,进而来体会作者不安的心情和绵绵的羁旅之愁,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六、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经过以上步骤的鉴赏,无论诗歌后面的问题中有没有要求回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之类的内容,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这一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牵涉到鉴赏诗歌有关写作技巧的问题,还因为它是诗歌的“根”与”本”。

七、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

由于命题者考虑到学生对某一作者比较陌生,又不可能在注释中进行解释,因为那样试题的难度就没有了,所以,命题者在设置鉴赏试题时往往带有一定的暗示性、指向性,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依据诗句本身来解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有可能失之偏颇。

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问题:透过诗中渔家欢乐的表象,你能体会到些什么?

分析:该问题中的”表象”二字就极具暗示性,它确定了答案的指向是”欢乐的表象”的相反面(也就是”不欢乐”)。试想:白头老人,以船为家,风波浪中,打鱼为生,除此之外,家产尽无,虽钓得新鱼,煮鱼为食,然被生活所逼的无奈,也跃然纸上。诗人以此入诗,表现的是渔者生活的艰辛,表达的是对渔者深深的同情、哀伤。

答案:体会到了渔家生活的艰辛,作者对渔者的深切同情。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问题:①李清照是一位婉约女词人。《渔家傲》整首词都是写,显示出风格。

②这首词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分析:问题①中已明确指出”李清照是一位婉约女词人”,后面要求回答”显示出何种风格”,那答案肯定不是”婉约”风格,因为,如果答案是”婉约风格”的话,那这个设置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意义!故命题者在暗示你,答案应该是”婉约”的相反面——豪放。

答案:①梦境;豪放。

②对光明、自由生活的渴望之情。

八、既要”会于心”,又要”达于言”

通过以上鉴赏过程的实施,可以说诗歌鉴赏的两个方面——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的内容已经成竹在胸了。然而,如何将头脑中的东西变成文字书写在试卷之上,还要斟酌一番。

1. 紧扣问题做答,忌讳答非所问

解答”问答类”的试题,总体要求是”紧扣问题做答”,怎么问,就怎么答;问什么,就答什么。不拐弯摸角,不罗罗嗦嗦,要一步到位。

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 王维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的是。从抒情手法上看,这首诗用的是

答案:送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秋 词

唐朝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技巧表现的?

答案: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2. 明确陈述的顺序

解答”综述类”的试题,要注意采用合理的陈述的顺序。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概括。概括就是用一个肯定判断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具体就是围绕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把对诗句的感悟表达出来,它是较为详细的阐述。

春兴

唐朝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问题:”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两句诗想象新奇,意境美妙。你认为诗句中哪两个字富有表现力?试作具体分析。

答案:”吹”和”逐”都很富有表现力。(概括)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善解人意,竟吹发了诗人一夜悠悠思乡之梦,而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至魂牵梦绕的故乡。(具体) 春雨

宋朝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的一二两句写耕人在雨中话土地的墒情,话”好雨知时节”,写鸥鸟的因雨来在水上嬉戏的欢跃(具体),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春雨来临的喜悦之情(概括)。

关于雨的诗句篇6

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方法

诗歌鉴赏是具体的一系列的过程,下面我们按照一首诗以及诗后的问题的顺序来详细的讲解诗歌鉴赏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关注题干中提供的朝代信息

试卷中的题干表述形式往往是“阅读下面一首×(朝代)诗,然后回答问题。”

朝代的不同,国力的差别,往往会影响诗人的艺术风格,乃至形成相应的诗歌流派,表达类似的思想情怀。比如唐朝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时期,在初唐时期,由于国体初建,百废待举,浮艳的南朝齐梁诗风不能适合时代的要求,诗人肩负时代使命,积极开拓诗歌的题材领域,创建清新刚健的风格成为诗人的追求。盛唐时期,唐帝国达到了繁荣昌盛的顶峰,一方面小康人家,一方开疆拓土,清秀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豪迈的边塞诗派应运而生。中唐时期,直面现实,兴利除弊,诗人仍然向往盛唐的强大。晚唐时期,兴国无望,诗人哀伤的情绪笼罩诗坛。

试题中诗歌的作者,大多出自唐朝,知名度也比较高,学生一般不会陌生,所以对唐朝的历史一定要了解清楚,其他朝代的国家势力、民族矛盾等也应有所了解。了解朝代乃至某一时期的特点,就对诗歌的总体风格有了一个宏观上的了解,解答诗人的思想感情就有了一定的基础。

二、关注诗歌的题目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看到一首诗歌后,马上就其诗句进行分析,根本不去关注诗歌的题目,结果往往答非所问。

如:《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后问题是: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如果我们关注了题目中的“闻笛”,再加上第三句中的“闻”字,肯定会明白“闻”的对象——“折柳”是一种曲子名。再联想到“柳”与“留”的谐音关系,“折柳”的“惜别怀远”之意就会十分明了,如此,本诗所抒发的思乡之情也就不言而喻了。《近试上张水部》(唐·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后的问题是: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如果我们不关注诗歌的题目,只是关注闺中琐事,那回答恐怕就差之千里了吧!同时本诗运用“比喻现意”的表现技巧也就无从谈起!《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后的问题是: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理趣”?如果只看诗句,无视题目,就无法正确回答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理趣”更是无从谈起。

三、尽可能全面的了解作者

对于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作者,在试卷中不会给予解释。而对于比较陌生的诗人,在诗句之后、问题之前会给予注解。注解有的简单,有的较为详细。较为详细的除了诗人的经历外,一般都附带出该诗的写作背景。这对把握整首诗的内涵以及表现手法都有很大的帮助。

如《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宋·李纲)对于作者李纲,学生较为陌生。在诗句之后,做如下注释:李纲,官至宰相,由于反对媾和,力主抗金,并亲自率兵收复失地,终为投降派谗臣所排挤,为相七十天即“谪居武昌”。这些注释使得我们对诗歌的鉴赏变得容易的多了:运用比兴和拟人的手法,抒发先忧后乐的襟怀抱负以及乐观、高旷的胸怀。

四、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

解读诗句的具体含义就是首先要读懂诗句本身的意思,然后再进行想象与联想等精神上的再创造,使之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形象。

1.注意词类活用、语序颠倒等语法现象

由于诗歌高度概括的特点,诗人在选择字词时力求达到以少胜多的效果,在加上音节平仄的要求,词类活用、次序颠倒的现象较为普遍。这些语法现象往往影响对诗句本身意义的理解。

词类活用:如“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唐朝常建《题破山后禅院》)二句中的“悦”“空”字,都是使动用法。“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朝晏殊《蝶恋花》)中的“凋”字,也是使动用法。“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屈原《离骚》)中的“哀”字,是为动用法。

语序颠倒: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二句的语序应为“泉(遇)危石(而)声咽,日(透)青松(而)色冷。”;“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正确语序是“应笑我多情”;“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正确语序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扬州路烽火。”;“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唐朝王维《山居秋暝》)的正确语序是“浣女归喧(于)竹,渔舟下(而)莲动。”等等。

2.关注诗歌中意象的文化积淀

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月亮”是思念家乡、亲人的寄托物。“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等诗句都是表现月圆之夜人们共有的怀人思乡的心绪。“”成为坚强的品格、清高的气质的象征。“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等表达了诗人们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梧桐”成为凄凉悲伤的象征。“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寒蝉”成为悲凉的同义词。“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宋朝柳永《雨霖铃》)。“鸿雁”成了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的参照物。“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朝薛道衡《人日思归》)、“星辰冷落碧潭水,鸿雁悲鸣红蓼风”(宋人戴复古《月夜舟中》)等。“禾黍”也常用来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见姜夔《扬州慢》注释)。还有平平常常的“橘树”,因屈原的“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吟咏而成为矢志不渝、砥砺志节的榜样;普普通通的“柳树”,因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的咏叹而使人想起古代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从而成为丰容盛鬋年华的美人的化身;就连人们餐桌上的“莲藕”,也因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而成为高洁人格的象征。还有高山、大海、兰草、木叶;还有流水、落日、飞雨、鸣蝉等等。

这种万物因古诗文的附丽而成为某种精神象征的现象,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我们解读诗歌语句时一定要关注我们的文化习惯。这样才能够准确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也有的时候,诗人把它组织在不同的意象体系里使之表现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感情。如“梅”这一意象,表现的感情不尽一致。“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赞美了“梅花”除了具有“雪”一般的高洁外,还赞美在严寒中播送出暗香的美德。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赞美了“梅花”虽遭摧残人痴心不改的精神。这正是诗人矢志不移、坚持理想的高尚品质的写照。而“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葬”(宋朝陈亮《梅花》)则赞美“梅花”香在百花之先,不与百花争艳的高洁品德。

3.注意引用或化用典故

诗歌引用或活用典故也是较为普遍的现象,这也是诗歌高度概括、精练的特点所决定的。

A.正面用典

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其中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王谢堂”都运用了典故:朱雀桥、乌衣巷、都是金陵城中秦淮河一带的地名,东晋豪门世族居住此地。王、谢指东晋宰相王导、谢安。了解了这些典故,再加上斜阳野草、燕子归来的烘托,就能较为准确的把握住诗中寄托的兴亡之叹。唐朝李商隐的《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语文第三册)句句用典。

B.反面用典

试题中对所用的较为陌生的典故一般都会作一解释。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正面使用典故的情况较多,但也有反面使用典故的现象。

如:《商歌》(宋·罗与之)“东风漫天地,贫家独无春。负薪花下过,燕语似讥人。”“商”是我国古代音乐中的一个调值,象征萧瑟的秋天,所以“商歌”属秋。可是罗与之的《商歌》讲的却是春天里的事情。作者的用意很明白:春,对于贫苦人家来说,无异于秋天的萧瑟凄凉。“反用典故”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要特别小心。

4.注意调动必要的生活常识积累

宋朝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如果我们没有“黄梅时节”雨水多达一个月的常识,怎会体会到约客下棋来打发时光的无奈,更怎会想象出作者只好一个人伴着油灯、无聊地敲着棋子的寂寞心情。唐朝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果我们没有燕子在同一个巢穴居住的生活常识,恐怕就会怪罪燕子的朝三暮四了吧,如此,兴亡之叹将从何谈起!

五、合理地补充、想象

解读诗歌语句的同时,还有调动联想、想象等一些思维活动,完成由纸上的汉字到脑海中的画面的过渡,以便揣度在这种情境之中,会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如:《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通过“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的诗句,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诗人“听春雨”,“闲作草”“戏分茶”等一些动作,还可以想象到诗人愁容满面,思绪烦乱,独坐窗前,思国家前程之渺茫,想个人仕途之不畅,进而来体会作者不安的心情和绵绵的羁旅之愁,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六、总结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经过以上步骤的鉴赏,无论诗歌后面的问题中有没有要求回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之类的内容,明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的这一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牵涉到鉴赏诗歌有关写作技巧的问题,还因为它是诗歌的“根”与”本”。

七、关注所设问题的具体指向

由于命题者考虑到学生对某一作者比较陌生,又不可能在注释中进行解释,因为那样试题的难度就没有了,所以,命题者在设置鉴赏试题时往往带有一定的暗示性、指向性,如果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依据诗句本身来解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有可能失之偏颇。

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上渔者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问题:透过诗中渔家欢乐的表象,你能体会到些什么?

分析:该问题中的”表象”二字就极具暗示性,它确定了答案的指向是”欢乐的表象”的相反面(也就是”不欢乐”)。试想:白头老人,以船为家,风波浪中,打鱼为生,除此之外,家产尽无,虽钓得新鱼,煮鱼为食,然被生活所逼的无奈,也跃然纸上。诗人以此入诗,表现的是渔者生活的艰辛,表达的是对渔者深深的同情、哀伤。

答案:体会到了渔家生活的艰辛,作者对渔者的深切同情。

再如: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问题:①李清照是一位婉约女词人。《渔家傲》整首词都是写,显示出风格。

②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思想感情?

分析:问题①中已明确指出”李清照是一位婉约女词人”,后面要求回答”显示出何种风格”,那答案肯定不是”婉约”风格,因为,如果答案是”婉约风格”的话,那这个设置这个问题还有什么意义!故命题者在暗示你,答案应该是”婉约”的相反面——豪放。

答案:①梦境;豪放。

②对光明、自由生活的渴望之情。

八、既要”会于心”,又要”达于言”

通过以上鉴赏过程的实施,可以说诗歌鉴赏的两个方面——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的内容已经成竹在胸了。然而,如何将头脑中的东西变成文字书写在试卷之上,还要斟酌一番。

1.紧扣问题做答,忌讳答非所问

解答”问答类”的试题,总体要求是”紧扣问题做答”,怎么问,就怎么答;问什么,就答什么。不拐弯摸角,不罗罗嗦嗦,要一步到位。

送元二使安西

唐朝王维

渭城朝雨浥清晨,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问题:从内容上看,这首诗写的是。从抒情手法上看,这首诗用的是

答案:送别;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秋词

唐朝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问题:

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技巧表现的?

答案: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

2.明确陈述的顺序

解答”综述类”的试题,要注意采用合理的陈述的顺序。常见的结构形式有:先概括,后具体;先具体,后概括。概括就是用一个肯定判断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具体就是围绕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语言把对诗句的感悟表达出来,它是较为详细的阐述。

春兴

唐朝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

问题:”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这两句诗想象新奇,意境美妙。你认为诗句中哪两个字富有表现力?试作具体分析。

答案:”吹”和”逐”都很富有表现力。(概括)它使人联想到那和煦的春风善解人意,竟吹发了诗人一夜悠悠思乡之梦,而思乡之梦又随着春风的踪迹,飘至魂牵梦绕的故乡。(具体)春雨

宋朝周邦彦

耕人扶耒语林丘,花外时时落一鸥。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问题: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诗的一二两句写耕人在雨中话土地的墒情,话”好雨知时节”,写鸥鸟的因雨来在水上嬉戏的欢跃(具体),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春雨来临的喜悦之情(概括)。

关于雨的诗句篇7

关键词:读诗 赏诗 方法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因此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的一个版块,考生对诗歌鉴赏颇感头疼,最主要的是考生读不懂诗。诗读 都读不懂,怎么去答题。怎么帮助考生快速而准确地读懂诗歌呢?下面我就来谈谈一些具体的做法。

一、关注提示语

首先,关注诗题的暗示。例如王维的《秋夜独坐》中“秋夜”点明时间,“独坐”表明事件。;再如《客至》点明人物,《送杜少甫之任蜀州》点明事件;《山居秋暝》点明景物。通过读标题我们或了解时间、地点或了解事件、人物或得知它是写景诗。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内容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其次,关注作者及其诗风的暗示。一般考试出题选取诗文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诗作。例如:辛弃疾、柳永、秦观的婉约词,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杜甫的沉郁顿挫等等。文人的心态决定着作品内容的选择与表达,而这往往又决定着艺术风格的变化。了解了作者及文风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内容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再次,关注注解的暗示。例:《湖州歌》(南宋 汪元亮)“北望燕云小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百四州”(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途所作)正是有注释的提示我们才能理解“大江东去水悠悠”在此诗中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而苏轼的诗句中也有类似的诗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则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诗歌的注释或提示我们作者的情况或提示我们写作背景的情况或提示我们一些重要词语的解释情况而这些均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的而把握有重要的作用。

二、关注诗歌内容

看完标题、作者、注释后我们就来看诗歌内容。读诗歌内容时我们首先要抓主要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它是分析诗歌散文时的用语,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这些意象组合起来,就构成了意境;如马致远的《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句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些事物就是诗中的意象,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凄清,伤感,苍凉的意境,意象是具体事物,意境是具体的事物组成的整体环境和感情的结合,情寄托在景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抓住了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及其特征我们也就把握了诗人的情感。

其次,要善于抓住情感词或句子

例: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全诗抓住“好”来抒发喜悦之情,一是好在发生当春的时节;二是下的雨大小适宜正好润物,三是下雨的时间较长润物透彻,四是想到第二天早晨会看到万物得到滋润的美景。抓住这个情感词我们也就把握了整首诗的情感。

三、关注诗歌语言的变形

诗歌语言与其它语言相比的特点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既要表意,又要押韵,既然如此,那么非要对语言做出变形。

语言的变形有下列情形

改变词性。(常见的有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例如:“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其中“暗”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昏暗”前一句写的是冰冷的雨点仿佛滴在他们的心上。后一句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从“夜雨”到“晓灯”,暗示一个不眠之夜过去了,“空阶”和“离室”,则渲染出人们心境的凄惶。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其中“悦”和“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鸟高兴”“使人心清净”。 这两句说,山光使野鸟怡然自得;潭影使人们心中的杂念消除净尽。游人在尘世烦躁、疲惫的心态,一到这里经过澄澈潭。影映照,立即得到平复,使精神升华到一个全新的世界。

以上这些句子都含有改变词性的词,如果我们不了解诗歌语言中语言的变形就很难对诗句做出正确的理解。

颠倒词序

例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句诗中主语分别是“汉阳树”和“芳草”而谓语分别是“历历”和“萋萋”而“晴川”和“鹦鹉洲”则分别是状语和定语。明确了这些词序的颠倒,我们才能正确的理解诗句含义为“晴天从黄鹤楼遥望对岸,汉阳的树木看得清清楚楚。鹦鹉洲上,草长的极茂盛。”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红”为了突出景“竹”和“山”把它放在前面,而正常的语序则是“怜新雨后竹,爱夕阳红山”

这些句子我们只有掌握了颠倒词序的现象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意。

句子成分的省略

古诗意境的深幽,语言的含蓄,历来为许多批评家所赏识,语言的凝练也成为了古代诗歌的一大特色。正是由于诗歌语言这一特点使得诗歌语言往往有省略成分。

例如: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关于雨的诗句篇8

古典诗词,以生动、形象、精炼的语言,高度集中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古典诗词内涵丰富,有意境,有情怀,还有哲理。诗词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学习欣赏古典诗词,是一个由浅入深、逐层推进的过程。

教会学生赏析古典诗词并不难。只要按照一定程序进行,就能达到预期目标。事实上,每一首古典诗词,都会给读者交代一些要素,比如时间、地点、人物及其动作和感情等。在学习欣赏时,若能抓住这些要素进行分析,就能准确把握诗词内涵。具体来说,可以从意境、情怀和哲理等方面入手。

一、从题目和作者出发,把握诗词意境

意境是诗词的灵魂,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有很多古典诗词,在题目中就已经显示了意境。在题目中,有概括内容的,有提示线索的,也有表示情感的。同时,诗词作者的身份、地位和所处的时代都会在诗词中烙上印记。借助作者所处的时代和风格流派等材料,就能比较准确地把握诗词意境。

例如,明朝爱国将领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题目中石灰之洁白,暗示了作者高风亮节的品质。惟有爱国将领之身份,才有“粉身碎骨浑不怕”之精神。这首诗的作者于谦,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发自己坚强不屈洁身自好,与恶势力抗争的精神。这首诗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再如,唐朝诗人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题目中的一个“别”字,将惜别之情、关切之心表露无遗。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唯见遥空断雁;北风呼啸,大雪纷纷,送别知心朋友;狂风暴雪,寒之透骨;友人别离,痛之揪心。后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不要担心前边路途上没有知己,像您这样有德有才之人,全天下的人谁不知?这是对友人的宽慰和劝勉,在这寒冷的风雪中,给友人以温暖和振奋!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因为是知音,说话才朴质而豪爽。又因其沦落,才用希望以激励和安慰。

二、从关键词汇出发,感受诗词情怀

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情感,和谐的韵律,是古典诗词的特点。诗词,离不开一个情字。学习欣赏古典诗词,要从关键词汇出发,并以此为主线,把握和感受诗词中所抒发的情怀。

如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中的关键词汇,就是一个字“喜”。在领悟诗词的真情实意时,必须顺着“喜”字进行:“知时节”的好雨通人性,在人们需要它时就来了,此为一喜;“润物细无声”,唯恐惊扰世人,令人生爱,此为二喜;“云俱黑”,浓云满天,应人之需而下个通透,此为三喜;“红湿”、“花重”使人想象出润物的效果——春花更娇美,春色更怡人,此为四喜。全诗不着一个“喜”字,却无一处不在写“喜”。

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诗中从所听写到所见,从当夜想到清晨。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精炼。诗中句句绘景,句句写情,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却处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

三、从诗词全文出发,领悟诗词哲理

古诗词以精炼生动且有节奏韵律的语言,表述了深刻的意境,抒发了强烈的感情。不仅如此,诗歌中还饱含着丰富的哲理。要了解诗人的心声,除了要理解诗歌字面的意思,还要探究和发掘诗歌内涵,把握和领悟诗词中的哲理。

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人在前两句给我们创造出了一幅壮阔的画面: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在这画面里饱含了丰富的思想情感和宏大的气势。壮丽的画面,令人振奋,令人激动。激发了人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诗人在后两句中,揭示了一个的哲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要想看到更多、更美、更加壮阔的画面,就需要更加勤奋、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的纵横两方面。在“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而生动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

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诗词的意境、情怀和哲理等之外。还可以借助于现代教学技术,显示一些相关的影像资料,展现诗词中表述的情景和画面。进一步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以达到深化情境、取精摄魂的教学效果。

关于雨的诗句篇9

[关键词]雨巷 四美

《雨巷》写于1928年,是诗人戴望舒前期的代表作,这是一首既具有音乐美,又具有朦胧美的象征诗。这首诗发表后,戴望舒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美称。这首诗之所以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心,在于这首诗中所表现出的“四美”:意境的朦胧美、情感的含蓄美、形式的音乐美和新颖的象征美。

一、意境的朦胧美

这首诗的最大的特点是朦胧。整首诗都笼罩在朦胧的意境之中。作者为了能营造这种朦胧的意境采用了以下意象。

第一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而是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避免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蒙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和撑一伞风雨独立销魂的形象。

第二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人感到幽深寂静,再加上蒙蒙的细雨,意境更是充满了朦胧美。这里的雨巷,既可实指雨巷,江南阴沉的梅雨季节里湿漉漉的小巷子,两边是寂寞的人家,偶尔有人声和鸡鸣狗吠,间或有人匆匆而过,总之。这一形象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给人丰富的想象天地。我们也可以把雨巷虚化,这是一条追求之路吗?前面是什么地方?它通向康庄大道还是通向死胡同?人生之路不也这样?

第三是丁香。整首诗说不清道不明的迷漾意境都来源于“丁香”两字。美丽的事物总是和姑娘联系在一起,丁香一样的姑娘,丁香一样的忧愁。为什么要选用丁香?因为丁香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开花为淡紫色或白色,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丁香象征着美丽、高洁和愁怨。在李Z和李商隐的诗中都有丁香这种意象,全词是:“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乌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峡暮,接天流。”(《摊破浣溪沙》)李商隐诗中也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句子。

丁香花开花在暮春时节,诗人们对着丁香往往伤春。说丁香是愁品。丁香花不论白色或紫色,颜色都不轻佻。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许多的愁怨和凄美。而且丁香花虽美,但容易凋谢。所以,以丁香为象征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离去的。

第四是姑娘。在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是重要的一个意象,雨巷、油纸伞、丁香等意象都是为了表现女子的形象而服务的。那么诗中的“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诗中的我在寂寞的雨巷中“彷徨”,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的姑娘,但这个姑娘同时又带着淡淡的忧愁,她的心境和“我”的心境有相同的地方,仿佛是“我”的影子。作者希望她能找到出路。同时希望自己也能找到出路,但是连这最后的一点希望也消失了。“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而“我”仍旧彷徨在这雨巷,仍旧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般的结着愁怨的姑娘。诗人将丁香般的姑娘写得那般清雅凄美、缥缈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的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雨巷》是诗人寂寞心灵的痛苦歌唱,诗人把美好生活虚拟成了丁香般的姑娘。诗人明明看到了她,却又无法走近她,像梦一样来,又像梦一样地飘逝。

二、情感的含蓄美

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很含蓄,使人难以明了诗人的情感。诗人借助这首诗想表达什么情绪呢?从诗中我们无法找到确切的答案,但这种情感的含蓄美更能激起人们探究的兴趣,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有人把这首诗当作一首爱情诗来读。现实生活中完全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情景:一个多情的少年,在一个特定的时刻。邂逅一位美丽的少女,这少女是那样地孤傲、高洁而忧郁,她令少年怦然心动,念念不忘,“辗转反侧,寤寐思服”,于是诗情喷发,有了诗中这样莫名的忧愁与惆怅:也有人把“姑娘”当作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一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憧憬什么,追求什么,有时说不清楚,道不明白。心理上陷入一种苦闷彷徨、孤独无助的境地。这是正常的心理现象。这首诗也许就是诗人在这样特定心理状态下发出的感叹,留下的思想印痕。还有读者联系特定的政治背景,把这首诗的思想感情理解得更“实”一些。这首诗写成于1927年夏天,当时中国的政治形势非常黑暗,戴望舒作为一位曾经追随过革命而世界观又尚未根本转变的知识分子,内心难免痛苦失望有幻灭感,思想上消沉,行动上彷徨。时代和个人的忧愁交织在一起,他写出《雨巷》这样的诗,也就顺理成章了。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雨巷》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在特定年代里的思想与情绪。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都源于这首诗情感的含蓄美。

三、形式的音乐美

这首诗在形式上给人印象最突出的是它的音乐美。这首诗音调和谐,节奏舒缓。全诗七节,每节六行,每行虽然长短不一、有的一句一行,有的一句排成几行,但诗句的停顿却很分明,有规律。诗中多处运用重叠和反复的手法,如“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默默行着”,“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而首尾两节,除“逢着”换“飘过”外,其他语句完全相同。诗句的重叠反复,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美化了声律,增强了诗歌的抒彩。全诗每节第三、六行押韵,一韵到底,保证了音韵的和谐一致,而句中韵(ang韵)的运用,是戴望舒新诗写作中的一大创造。如开头和结尾的两节中,“彷徨”“长”“望”“香”“样”,都是同一韵母ang的字,而且又恰恰和韵脚“长”“巷”“娘”韵母相同,这些字被有意识地安排在诗行内部,构成句中韵,在诗中不断出现,一再重复,并与句尾韵相呼应,形成了鲜明的音乐效果。

四、新颖的象征美

关于雨的诗句篇10

关键词: 志南和尚 《绝句》 意境美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首小诗,写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诗句短小、简洁、明快。细细品味口齿生香,妙不可言。作者是宋朝僧人志南,诗名题为《绝句》,在《宋诗纪事》中,志南僧就留有这么一首诗,且还没有实质性的题目,只是借诗的形式题了这么一个不关意旨的诗题。然而就是这一首诗才使后人读其诗、知其名,而此诗意境高远,诗风恬淡、闲适,确有盛唐田园诗之遗风。

首先,以实境与虚境相结合的写法展示了中国美学表现万物之灵趣的特点。“杖藜扶我”是将藜杖人格化了,把藜杖写成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扶人前行,使人有亲切感和安全感,从而游兴大发,欣欣然通过小桥,一路向东。桥东和桥西,风景未必有很大差别,但对春游的诗人来说,向东向西,意境和情趣却颇不相同。“东”,有些时候便是“春”的同义词,譬如春神称作东君,东风专指春风。诗人过桥东行,正好有东风迎面吹来,无论西行、北行、南行,都没有这样的诗意。诗的后两句尤为精彩:“杏花雨”,早春的雨。“杨柳风”,早春的风。这样说比“细雨”、“和风”更有美感,更富诗情画意。杨柳枝随风飘荡,给人以春风生自杨柳的印象。称早春时的雨为“杏花雨”,与称夏初的雨为“黄梅雨”,道理正好相同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南宋初年,大诗人陆游已将杏花和春雨联系起来。“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摹之细腻。试想诗人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另人爽心惬意的春日远足。有人不免要想,志南和尚这样兴致勃勃地走下去,游赏下去,到他想起应该归去的时候,怕要体力不支,连藜杖也扶他不动了吧?不必多虑。诗的首句说:“古木阴中系短篷”。短篷不就是小船吗?志南和尚原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那小船就系在溪水边老树下,正待他解缆回寺。

其次,把宇宙中自然景物与人类心灵及生命律动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感人而灵动的姿态,打动我们的心,穿越千年而不变。沾衣欲湿,似红唇轻吻,素手轻拂,多一点则觉猥亵,少一滴则显飘浮;吹面不寒,似耳鬓轻诉,呢喃,轻一丝则过于诡异,重一息则落于粗俗。总之一句话,读此两句,如目亲视,如耳亲闻,如身亲受。这是慰藉忙碌者的清心心经,这是叫醒追逐名利者的静心心经,这是呵护元神回窍的归心心经。归结到一个感觉,这就是天籁之中仙子般的意境,恬淡而又素雅,爽润而又清新。前人写春的诗句,也不胜枚举。例如:“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枚《怅诗》)“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李商隐《无题四首》)而唯独“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两句既空灵,又动人。诗中并没有提到春之一句,但春天明快的和风细雨却暖暖地流淌在心中。

再次,是把诗与画联系起来。把美境与人的审美意识结合起来。形成主观精神的赏心和客观美境的悦目。造就一种让人心动的感悟与共鸣,宋人赵与虤《娱书堂诗话》卷上曾载:”僧志南能诗,朱文公尝跋其卷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如云:‘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予深爱之。'“这说明志南是诗歌创作上的多面手,不管有无蔬笋气,僧人都能写出好诗。尤其是诗的后两句写二月天的轻柔凉美,生动而活脱,遂成为千古名句。苍拙古木林中,於岸边树阴之处停下小船,系上缆绳,然后登上河岸。“短篷”即小舟。此一句开篇,似乎气氛有些阴郁。古木浓阴,置身其中,四围不免充溢颓腐之气,还会使人想起有古木便会有悲鸟,“悲鸟号古木”,似乎已经是定势了的一种意象组合。然而诗僧却就此打住,只是“古木阴中”,点到为止,化腐朽为神奇,不偏不倚地撑出一只小船来,且不紧不慢,停停当当地系在岸边,悠悠之中,很有方寸。虽不是“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储光羲《钓鱼湾》)般的旖旎与幽丽,但却也别有一种清凉幽静的美感,系舟后,诗僧拄着藜杖,踏上小桥,奔桥东而去,古木斑驳,水流汩汩,似乎能听到诗僧拄藜杖系板桥的笃笃之声;身影萧疏,一步步,隐入了桥东那另一个世界里。“杖藜”即为拐杖,宋代秦观《宁浦书事》诗之五曾有“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句,将杖藜和自身来了一个意识的平等,互为依托。志南此诗更绝,杖藜在他意识中已远没有了“我扶”之作用,也没有“互扶”之作用,倒是反过来了,是“杖藜扶我”,诗僧自己成了不是杖藜的的杖藜,这是怎么回事?实际上,志南此说才正合常道。在平常人看来,拐杖是人扶着走路的,可正是靠人扶,拐杖才成为拐杖,如没有了人,拐杖何以得立,人可以不扶杖,但杖必须得扶人。因此,不是人扶杖藜,而是杖藜扶人,自然便是“杖藜扶我过桥东”了。禅者的观物方式,表面看去有悖逻辑和常理,但正是这种反常,才构成了诗的奇趣,最终又归合常道。这其中,是深契事理的,只不过是比常人更深入一层,更有曲折之感。这就是禅家所说的“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的意蕴与真谛。在带著节奏的“笃笃”声中,杖藜扶著诗僧从桥西来到了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两句是说在二月天里,沾人衣服直要潮湿的,是那杏花开时常下的杏花雨;吹人脸面而不觉寒冷的,是那杨柳树中吹来的杨柳风。“杏花雨”是指清明时节杏花盛开,细雨润泽的景象。“欲湿”是似湿未湿,欲扰犹湿,湿而不沾,沾而不淋的若即若离的状态。这正是杏花雨带给人轻梦一般的惬意和融洽。更兼那使柳丝依依,轻柔和煦,吹在脸上凉美而不寒冷的二月春风,真正构成了一个如诗如梦的境界。人置其中,看如烟杏花,如线杨柳;感如酥细雨,如丝和风,也正如蝉翼纱幕之后,欣赏明眸流睇之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一种特殊感情。

最后,把常人的境界诗体化,形成了有我之意境与无我之意境的结合,产生了一种通透而又酣畅淋漓的美感。宋人论僧诗,“无蔬笋气”似乎是最高境界。他们认为僧诗要具清拨之韵,有本分家风,水边林下气象。看来志南此诗颇合标准,才赢得凡事讲究标准的朱熹的称赞。实际上,有无“蔬笋气”并不见得是论僧诗的最高标准。僧也罢,俗也罢,在诗之真谛上并没有截然界限,“真诗人必不失僧侣心,真僧侣亦必有诗人心。”(钱钟书《谈艺录》八八引法国白瑞蒙《诗醇》语)志南此诗被人称赏,主要还是於平常景物中写出了一种诗趣,或是禅趣。那种桥东桥西的不同境界,那种“枝藜扶我”的反常合道,那种杏花雨、杨柳风的柔美清丽,既是平常的,又是满含诗味的。诚如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中所说:“平常非即惯常。譬如人莫不饮食,而知味者则鲜。凝神忘我而自觉,则未忘我也;及事过境迁,亡逋莫追,勉强揣摩,十不得一。微茫渺忽,言语道穷,故每行而不能知,知而不能言,不知其然而然。”同是平常景,不同的人便会有不同的“言”,取得不同的审美收获。成佛成魔一念间,志南留下一首好诗,正是他桥东到桥西知其然而然的缘故。终于说完了,意思其实就是:乘小船沿溪水而来,我扶杖东行,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杨柳枝随风荡漾,不觉有一丝儿寒意。明朱承爵《存馀堂诗话》:“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音声之外,乃得真味。”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二:“云栖修篁夹道,意境殊胜。”端木蕻良《关山月的艺术》:“画梅花的,很少能闯出林和靖式的梅花品格,总是强调暗香疏影这般意境。”写春天的诗也很多,能写出志南和尚杏花雨杨柳风意境的却也寥寥无几。

参考文献:

[1]王新勇.空山灵语:意境与中国文学.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8.

[2]宗白华.美学与意境.人民出版社,2009.

[3]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3.

[4]顾祖钊.艺术至境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