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十篇

时间:2023-03-19 06:55:21

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篇1

一、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文言文翻译的特点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针对文言文翻译的特点,同学们在学习中应落实每个字、每个词、每句话的含义,重视每次翻译练习目标的达成。对疑难语句,可使用意译的方法进行翻译,但要忠于原文意思,不可妄加猜测。

二、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对于文言文的翻译,前人总结出了信、达、雅的翻译原则。这三个原则,对我们进行文言文翻译很有用处。如何准确理解这三个原则呢?

1.信――忠实于原文意思,不歪曲,不误读。翻译时要做到字字落实,句句清楚。

2.达――译文意思明确,语言通畅,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

3.雅――译文语言简洁,优美典雅。

三、文言文翻译的态度

文言文的翻译,本来就很枯燥,没有一个好的翻译态度很难取得好的效果。除了要认真仔细外,翻译时必须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文。除此之外,还要统观全文,了解语境。翻译之后,还须把句子放到原文中验证,看是否合理合情。总之,翻译时要做到:大胆翻译,细心检查。

四、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笔者将文言文翻译的方法概括为五个字:留、换、调、补、查。

1.留 文言文中的专有名词、惯用语、至今仍在使用且意义没发生变化的熟语等,保留不变,不翻译。

2.换 把古汉语中的词语直接替换成意思相对的现代汉语词语。比如,“孰”换成“谁”,“日”换成“说”等。通假字先换成相应的字,再根据情况翻译意思。

3.调 调整文言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习惯。比如,倒装句。倒装句有几种类型,应区别对待。

①宾语前置句。如:“大王来何操?”(大王来操何?)

②定语后置句。如:“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太子及知其事者宾客)

③状语后置句。如:“佚之狐言于郑伯日”(佚之狐于郑伯言日)

4.补 经过留、换和调之后,查看译句的成分是否完整,如有缺失,应及时增补,以使句子结构完整。补,主要是针对省略句而采取的方法。省略句有不同的类型,有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省略、兼语省略等。

①主语省略。如:(烛之武)许之。

②宾语省略。如:欲呼张良与(之)俱去。

⑧介词省略。如: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④兼语省略。如:使(之)毕使于前。

5.查 主要是对已经翻译出来的句子进行仔细检查,看其成分是否完整,结构是否合理,意思是否合理合情。如有问题,再做进一步修改完善。

具体查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查:判断句、被动句和固定结构三个方面。

①判断句一般分为三类。一是用“……者……也”表示判断;二是用“……也”表示判断:三是直接进行判断。如: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者……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直接判断)

②被动句的形式也有多种。主要是用“为”“为所”等来表示被动。如: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用“为”表被动)

若属皆且为所虏(用“为所”表被动)

文言文翻译篇2

语言能力是人类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特殊的技能。语言是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所使用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每个符号单位都由音义结合组成。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统称。总之,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了一定的文化熏陶和修养。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学研究者认为,语言和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对文化施加影响。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种语言。语言的运用方式集中表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征。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习俗,因而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某种文化的内涵。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变迁、经济发展水平等的差异,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各个社会集团也形成了自己的次文化,这种结果导致了语言障碍和文化障碍。因此,要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我们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文化。

二、语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所谓翻译,就是借助语言这一多功能符号体系,进行各种文化信息之间的转换。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王佐良语)。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工作显然具有其自身的繁杂艰巨性。翻译之所以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容易,是因为语言反映文化,并受着语言的制约。例如英汉两种语言都有“凤凰”的概念,“凤凰”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是百鸟之王,含有祥瑞的意思,如“龙凤呈祥”“攀龙附凤”等。但在英语中“phoenix”是神话中的一种鸟,在阿拉伯沙漠中生活五六百年后自我焚化,并由此得到再生。所以在用这一词时,常包含“再生”的意思。

三、英汉词汇层面上的文化差异及翻译

文化对语言的影响涉及层面很大,从词汇层、语法层直到语境层无不受到文化的制约。译者须抛弃过去的“语言工具观”,而应建立“文化语言观”,既考虑语言又考虑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语言载体所承载的信息。

1.概念意义上的文化差异

词的概念意义即词的认知意义或指称意义,是在语言交际中所表达出来的词语的最基本的意义,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和概括。由于客观事物本身的差异和人们在对客观事物作出反应或概括时,始终都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因此,这种反应或概括就在不同的语言上出现差异。有些词汇只存在于英语文化中,在汉语文化中难以找到对应词,例如hot dog,hippie等。

2.文化意义上的差异

文化意义指附加在词项的概念意义上的意义,包括内涵意义、风格意义、联想意义等与民族文化因素有关的意义。在概念意义相同的情况下,英汉词汇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为:①英语词汇有某种文化意义,而汉语对应词无特定文化意义,如propaganda常含有“撒谎、欺骗”等文化意义,而汉语的“宣传”则无此义。②汉语词汇有某种文化意义,而英语对应词无特定文化意义。如“松”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骨气、节气”,而英文的pine则不含此义。③英汉对应词各有不同的文化意义。

3.文化差异的翻译

(1)直译。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词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对应一致的,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间便可进行互译或直译。例如“walls have ears”译为“隔墙有耳”就属于这种情况。

(2)代换。语言是受文化制约的,翻译时必须照顾到不同民族文化的习惯和特点。代换指在保留原文交际意义的基础上,用译文中某个概念意义不同但文化意义相近的词代替原文词的方法,如:“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译成“挥金如土”。

(3)意译。一些文化意义很浓的词汇,直译不能准确传达文化意义,这时可用意译法,即用译文中文化意义较弱的词汇去译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例如“You are indeed a lucky dog.”译作“你真是个幸运儿”。

文言文翻译篇3

郑捆文言文翻译

郑絪

【原文】

刘瞻之先,寒士也。十许岁,在郑絪左右主笔砚。十八九,絪为御史,巡荆部商山,歇马亭,俯瞰山水。时雨霁,岩峦奇秀,泉石甚佳。絪坐久,起行五六里。曰:“此胜概,不能吟咏,必晚何妨?”却返于亭,欲题诗。顾见一绝,染翰尚湿。絪大讶其佳绝。时南北无行人,左右曰:“但刘景在后行二三里。”公戏之曰:“莫是尔否?”景拜曰:“实见侍御吟赏起予,辄有寓题。”引咎又拜。公咨嗟久之而去。比回京阙,戒子弟涵、瀚已下曰:“刘景他日有奇才,文学必超异。自此可令与汝共处于学院,寝馔一切,无异尔辈。吾亦不复指使。”至三数年,所成文章,皆辞理优壮。凡再举成名,公召辟法寺学省清级。(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

1、絪:念yīn。

2、刘瞻之先:指刘瞻的父亲,即刘景。

3、荆部商山:地名。

4、概:景象。

5、起:启发。

6、馔:念zhuàn,食物。

文言文翻译篇4

一、文言文翻译的要求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雅”就是指译文要优美自然,就是要使译文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二、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三、文言文翻译的失误形式

(一)不需翻译的强行翻译

在文言文中凡是国名、地名,人名,官名、帝号,年号、器物名、度量衡等,在翻译时,可以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不用翻译,因为这些词一般都无法与现代汉语对译。如: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译成:晋国侯王和秦国霸主包围郑国,因为郑国对晋国无礼。

(二)以今义当古义

有的词语随着社会的发展,意义已经变化了,有的词义广大,有的词义缩小,有的词义转移,有的词感情色彩变化,有的名称说法改变。因此,要根据原文的语境确定词义,且不可以今义当古义。下面几例翻译均是不妥的。

1、是女子不好……得要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译成:这个女子品质不好……应该再找个品质好的女子。

2、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苏武传》

译成:使者听了很高兴,按照常惠说的来辞让单于。

3、(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译成:老虎咬断驴子的喉咙,吃完驴子的肉,才到树林中去。

4、先帝不以臣卑鄙。

译成:先帝(刘备)不认为我卑鄙无耻。

这四句翻译均犯了以今义译古义的毛病。例1的“好”属于词义扩大。在古代是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对事、对物都可以修饰限制。译句应改成“这个女子长得不漂亮”。

例2的“让”属于词义缩小,在古代汉语中既可以表“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责备”之意,而现在只用于“辞让、谦让”的意思。译句中的“辞让”应改为“责备”。

例3的“去”是词义转移,由古义“离开某地”的意思,后来转移为“到某地去”。意义完全相反。译句中的“才到树林中去”,应改为“才离开”。

例4的“卑鄙”属于感情色彩变化。在古代这个词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见识浅陋。现在是贬义词,指人的行为或品质恶劣。译句中的以今义当古义,应改为古义。

(三)该译的词没有译出来

例如:

以相如功大,拜上卿。

译成:以蔺相如的功劳大,拜他为上卿。

译句没有把“以”译出来,应当译成“因为”,也没有把“拜”译出来,应当译成“任命”才算正确。

(四)词语翻译得不恰当

例如: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译成:不爱惜珍珠宝器肥田沃土。

译句中把“爱”译成“爱惜”不当,“爱”有爱惜之意,但在这个句子中是“吝啬”的意思。

(五)该删除的词语仍然保留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成:从师学习的风尚也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译句中没把原句中的“也“删去,造成错误。其实原句中的“也”是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在文言文中有些只表示停顿、凑足音节,或者起语气作用的助词,或者起连接作用的虚词,它们没有实在的意义,虽然在原文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翻译时,因为没有相当的词可以用来表示它,应该删除不译。比如表示判断的“者”和“也”或“……者也”“者……也……”,在翻译时应该从译句中去掉,并在适当的地方加上判断词“是”。

(六)省略成分没有译出。文言文中,有的省略成分没有必要翻译出来,但也有的省略成分必须翻译出来语意才完全

如:

权以〈 〉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司马光《赤壁之战》)

译成:孙权给群臣看,没有谁不吓得改变了脸色的。

句中的“以”后面省略“之”,指代曹操的书信,而译句中没有译出来,应该在“孙权”的后边加上“把曹操的书信”,语言才显得清晰完整。

(七)该增添的内容没有增添

在翻译时,有时为了文句符合现代汉语习惯,必须增添一些内容,才算恰当,如:

今刘表新亡,二子不协。

译成:现在刘表刚刚死亡,两儿子不团结。

在数词“两”后边加上量词“个”,语气才显得流畅。再如: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译成:因此,先主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他。译句中在数词“三”后加上量词“次”字。

(八)无中生有地增添内容

一般说来,文言文翻译必须要尊重原文的内容,不能根据个人的好恶增添一些内容,以至违背原文的意思。否则,就会造成失误,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成:很多人在一起走,肯定有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并且可以当我老师的人在里面。

译句中的“品行高洁、学有专长,乐于助人的人”原句中没有这个内容,是翻译者随意加进去的,应删去,才符合原句的意思。

(九)应当译出的意思却遗漏了

没有把全句的意思说出来,只说出了一部分意思。例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译成:孔子说:“学习后要复习,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译句把“时”的意思漏掉了,应该在“复习”前加上“按时”二字,才是意思完整的译句。

(十)译句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则

在古代汉语中,有一种倒装句,这种句子在翻译时,一般说来,要恢复成现代汉语的正常句式,例如: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译成:寻找人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没有找到。

这个句子翻译的不妥,因为原句是定语后置,在翻译时必须把定语放回到中心词前边,正确的翻译是:

寻找可以出使回报秦国的人,却没有找到。再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译成:蚯蚓没有爪子和牙齿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文言文翻译篇5

纵观这些题目,不难发现有如下特点:史传文占据多数达11套,分别是全国卷I、全国卷Ⅱ、北京卷、上海卷、安徽卷、江西卷、广东卷、辽宁卷、四川卷、江苏卷、海南宁夏卷,由于这一文体具有故事性强的特点,正越来越受到命题人员的青睐;文言实词均予以考察,而考察虚词的有9套:从题数和分值来看,上海卷(《烈女传》《(秋寻草)序》)和江苏卷(《吴汉传》《梦溪笔谈》)因同时考查两篇文言文而位居前列,分别是10道29分和9道30分,题数最少的是5道,分数最少的是19分,就单纯翻译题来看,最多的达10分,最少的也有6分。有些同学可能会问,翻译单题为何占如此高的分数呢?将文言文翻译为现代汉语,是检测考生能否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有效手段,它虽然侧重古汉语语言形式的考查,但由于同时也涉及内容,因而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一种综合性的检测手段,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的先进理念。

根据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考查特点,对高考涉及文言文翻译的种种情况做一扫描,但愿能给2009年复习备考的高三学子有所启发。所选例句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均源自于2008年全国高考试题。

1、“留”,即保留法。文言文要保留原文某些不必翻译的词语,具体有哪些呢?专有名词包括年号、国号、地名、时间、官职、物名等。另外,古今同义的词,现代汉语仍然常用的成语,也可保留不译。全国卷I“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中“廖刚”是人名,“用中”是字,“南剑州顺昌”是地名,均不用翻译。本句话意为“廖刚字用中,是南剑州顺昌人”。

2、“对”,即对译法。翻译时,须严格按照原文的词义、词序和句式逐字逐句地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江苏卷“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就可以直接翻译为“立即连夜派精兵出营突击,大败敌军”。

3、“拆”,即拆分法。文言文中有时连用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恰好是一个双音节词,这就需要拆分成两个词来进行翻译,而不能用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湖南卷“及晋公败,士当不免,惟公不及”中,“不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意为“免不了”,本句中“不免”为两个单音节词,“不”为“不能”,“免”为“免祸”;“不及”在现代汉语中也是一个双音节词,意为“不如、比不上“意,这里“不”为“没有”,“及”为“被牵连”。本句话可译为“等到晋公,士人大都不能免祸,只有欧阳公没有被牵连”。

4、“加”,即加字法。古汉语用词大多为单音节词,在翻译时,就应当加上语素使之构成双音节或短语。全国卷I“以亲老求补外,出知兴化军”中,“亲、老、求、补、外、出、知、军”均为单音节词,翻译时要加上语素使之构成双音节词。因此这句话可翻译为“因为双亲年老请求递补外地(到地方任职),出京掌管兴化军政”。

5、“换”,即替换法。古汉语经常用的词,可能现在已不大常用,这就要在现代汉语中找到与之匹配的词,去置换古代的说法。全国卷I“丁父忧,服阙,除工部员外郎”,“忧”在古代是“去世”,现在则直接用“去世”。本句话可译为“廖刚的父亲去世,服丧期满,被任命为工部员外郎”。

6、“补”,即补充法。古汉语用词甚为简单,可是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就要把其中省略的成分增补出来,使句意完整。与前面所说“加”不同,“加”仅是增加语素,而“补”则是补充省略的成分。福建卷“晏子逐以为上客”,“以为”是“以之为”的省略,这句话翻译为“晏子就把他当做上等的宾客”。

7、“删”,即删除法。在不影响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删除原文中的某些词语。这些词语一般是发语词、音节助词,也可以是某些连词、语气词等。广东卷“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中“也”是语气词,应删去。本句话的意思为“周访字士达,先人是汝南安城人”。

8、“调”,即“调序法”。文言文翻译,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调整文言倒装句的语序。福建卷“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途侧者”中,“息于途侧者”的正常语序是“于途侧者息”,属介宾短语后置,翻译时就应当是“(晏子)看到戴着破帽,反穿皮衣,背着饲草,在路旁休息的人”。

9、“还”,即还原法。对文言文中的特殊的语言现象,如互文,要还原成原来的样子。如《张衡传》中“通五经,贯六艺”,就属互文现象,可以考虑译为“精通五经六艺”。

10、“点”,即点义法。古汉语有时为了表达得言简意丰的需要,在文中喜欢用典故。在翻译时,不必将典故照抄出来,只须点明典故在此的含义即可。

文言文翻译篇6

一、读

首先,通读原文,整体把握。把要翻译的文句放到原文中去,正所谓“字不离句,句不离段”,然后读几遍,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例如,20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11题(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句中关键词语“其”,或虚或实。若不“回归”原文,观其大略,则很难翻译准确;反之,结合本段大意“妻子安贫乐道,治家有方,善于相夫教子”,则很容易联想到“而余亦悔其随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的典型例句。“其”译为“我(自己)”。整句

话译为:“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其次,细读文句。通过细读文句来了解句子的成分,分清主谓宾,判断有无特殊的文言句式,并且根据分值推测文句中有哪些关键词。

例如:2010年江苏省高考语文11题中(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句子成分为“殓+以嫁时之衣(介宾结构后置),甚矣吾贫(主谓倒装)+可知也”。整句话译为:“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二、译

把文言词语及句式转换成现代汉语的词汇和句式。采用“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直译方法,要达到原文中每一文言词都有“着落”,答案中每一现代词都有“来历”的要求。采用常规的“六字法”来翻译。

1换

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替换相应的古文中的单音节词,包括虚词也要有着落,千万不可随意丢掉。如上题中“殓”译为“入棺”,“嫁”译为“出嫁”,“穷”译为“贫穷”等。

2留

古文中的人名、地名、朝代官名、礼俗习惯等专有名词要留下。如2010年全国卷(Ⅰ)11题(1),“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脱脱”、“王”、“”就是人名,不要翻译。

3补

增补句子省略的成分。省略句式要“补”。“补”就是要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介宾短语等。翻译中,要用括号注明省略成分,显示专业性。如2010年广东卷翻译题(2),“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中“以”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居庸关”并且用括号注明。参考答案为:“而今上天把(居庸关)授予我们,不可以(再)丢失。”

4调

调整倒装句的语序。把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如2010年江苏卷11题(1),“敛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中“以嫁时之衣”为介宾结构后置,“甚矣吾贫”为主谓倒装,翻译时均要调整语序。

5删

删去那些只起语法作用而没有实在意义的或在现代汉语中找不到相应的词来翻译的虚词,通常是句首语气词、音节助词、结构助词和个别连词等。如2010年湖北卷翻译题(3),“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句中“之”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应删去不译。整句话译为:“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

6变

在无法直译的情况可以适当变通,尤其是存在修辞现象的词句。如果文言文中使用了比喻、借代、婉曲、互文、用典等修辞方式,一般不宜直译,应结合上下文进行意译。如2010年全国卷(Ⅰ)11题(2),“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中“爝火馀烬”、“日月”就是使用比喻修辞,分别翻译为“就像微火残灰一样的(元朝)、“像太阳月亮一样的(明朝)”。

三、连

连即连缀成文。在把文言词句转换成现代汉语的词句后,要把这些词语连缀成符合语法规范的句子。就是把实词、虚词和句意揣摩的结果,再回归到相关语段,遵循“信达雅”的原则整体贯通,连缀成句。这当中不可忽略特殊句式。

文言文翻译篇7

一、对译法

所谓对译法,就是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例如:“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此句就可词对词地翻译:“有”译为“有个”,“卖油翁”译为“卖油的老者”,“释”译为“放下”,“担”译为“担子”,“睨之”译为“斜眼看他”,“发矢”译为“发箭”,“十中八九”译为“十次中了八九次”,“但”译为“只”,“微颔之”译为“稍稍地对此点点头”,然后把上面所有的对换词连接起来就是准确译文:“有个卖油的老者放下担子站着斜眼看他,很久不离去。看他发箭十次中了八九次,只稍稍地对此点点头。”由此可见,对译法能帮我们轻松地翻译文言文。这种对译的方法,应该说是翻译文言文的一种主要方法,使用频率非常高,必须掌握。

二、增删法

增,就是增加;删,就是删除。由于文言词汇大多是单音节词,而它们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成为双音节词了,所以翻译时,就要把单音节词增扩为双音节词。例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鱼我所欲也》)这句就可以这样翻译:鱼,是我喜欢的;熊掌,也是我喜欢的。两种东西(如果)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宁愿)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很明显,括号里的字是我们为了通顺而添加上的,“也”字删掉了,再加上了“是”字,句子就非常通顺了。

又由于有的文言虚词的意义非常虚,以至于虚得无一点实在意思,这时就可不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翻译出来,反而会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都应该删去。例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句中的“夫”是发语词,不译,“也”是表判断的语气词,也可不译,这两个都应该删去。再如:“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者”起停顿作用,“也”是表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已经不用这两个词了,所以应该删去。

三、移位法

文言文的语言顺序和现代汉语的语言顺序是很不相同的。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就必须将颠倒了的顺序再转换过来,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移位法。例如:“致之何由?”“何以效之?”(《订鬼》)“子何恃而往?”(《为学》)“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这些句子实际上都是宾语前置句(即倒装句)。翻译的时候,都得把倒置了的宾语提到前面去。“致之何由”颠倒过来就是“致之由何”,意思是引起这种幻觉的原因是什么。“何以效之”颠倒过来就是“以何效之”,意思是用什么来验证它呢。“子何恃而往”颠倒过来就是“子恃何而往”,意思是你靠什么前往呢。“微斯人,吾谁与归”颠倒过来就是“微斯人,吾与谁归”,意思是假如没有这种人,我和谁一道呢。

四、保留法

文言文里的人名、地名、官名、帝号、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以及古今意思相同的词,都可以不翻译而照录下来,这就是保留法。例如:“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伤仲永》)句中黑体字都可以照录不译,整体翻译出来就是:金溪有个老百姓叫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再如:“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包拯》)同样,句中黑体字都可以照录不译,整体翻译出来就是: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

五、替换法

汉语的发展,使得有些文言词现在已经不用了,其所含的意思,现在用另外一个意义相当的词来表达了,这就是替换法。例如“牺牲”(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大牢”(古也指祭祀用的猪、牛、羊三种都有)“少牢”(古指祭祀用的猪、牛、羊中的任意两种)“缙绅”(古指高官)“烈士”(古指壮士)等等,这些词翻译时,就可用替换法。

六、意译法

文言文有的句子能直译,有的句子不能直译。不能直译的句子,可把大意翻译出来,不强求与原文一一对应,而只求在整体上使译文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保持一致,这种翻译方法就是意译法。例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这句话很难直译,就必须得意译,可翻译为:在天下人忧愁之前先忧愁,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但注意意译要掌握一个度,否则很容易使译文完全脱离原文,从而使句子变形。意译的方法尽量少用,一些确实直译不了的文言句子,才用意译。

【阅读训练一】

季札挂剑

延陵季子①将西聘晋②,带宝剑以过③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④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反⑤,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⑥剑致之嗣君⑦。嗣君曰:“先君无命⑧,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⑨徐君墓而去。

(选自刘向《新序》)

[注]①延陵季子:季子即春秋时吴国公子季札,他不肯继承君位,后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一带),故称延陵季子。②西聘晋:出使到西面的晋国。③过:拜访。④上国:北方之国。另一说指大国。⑤反:通“返”。⑥脱:解下。⑦嗣君:继位的国君。⑧命:吩咐。⑨带:挂。

探究练习

1.同“延陵季子将西聘晋”中的“聘”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招延俊秀,聘求名士B.季文子初聘于齐

C.乃假货币以聘,予酒肉之资以内妇D.久无事则聘焉

2.同“带宝剑以过徐君”中的“过”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雷霆乍惊,宫车过也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C.不宜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同“带宝剑以过徐君”中的“带”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带刀升座B.亭带山临江

C.颇带憔悴色D.带雨云埋一半山

4.比较以下句中的“以”“之”,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带宝剑以过徐君 ②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而去

③不言而之④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5.文中以下复句按其分句间的关系加以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徐君观剑,不言而之。

②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

③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④不言,而之。

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

6.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言而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而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二】

俞伯牙与钟子期

伯牙①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像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选自《列子》)

[注]①伯牙:古代传说中的人物。相传为春秋时期人,善弹琴,作有《高山流水》等曲子。

探究练习

1.对下面句子中黑体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志在高山 志:心意

B.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阴:山的南面

C.卒逢暴雨 卒:同“猝”,突然

D.初为霖雨之操 操:曲调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字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卒逢暴雨,止于岩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B.善哉!子之听夫/伯牙游于泰山之阴

C.伯牙乃舍琴而叹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乃援琴而鼓之/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3.我国古代传说中记载了许多如同俞伯牙一样身怀绝技的人物,以下四个人物,其绝技分别是:射箭、相马、解牛、唱歌,请你选择对应正确的一项。

①庖丁( )②伯乐( )③韩娥( )④养由基( )

A.①射箭②相马③解牛④唱歌

B.①射箭②相马③唱歌④解牛

C.①解牛②相马③射箭④唱歌

D.①解牛②相马③唱歌④射箭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俞伯牙每次演奏曲子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够猜到他演奏的声调,并准确地说出俞伯牙所演奏的曲子的名称。

B.俞伯牙在泰山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被阻止在岩石之下,心情悲切,于是抱着琴来弹奏。

C.由此故事而演绎出的现代版的高山流水觅知音佳话,人们又是特别地津津乐道!

D.这篇故事,不仅表现了俞伯牙演奏乐曲的高超技艺,也反映了朋友之间的心心相印和情感共鸣。

5.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吾于何逃声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讲练之翻译》

阅读训练一:

1.B2.C3.A4.C5.B 6.①没有说话但表情上可看出很想要这把宝剑。②于是季子把宝剑挂在徐君坟墓上才离去。

文言文翻译篇8

文言句读

古人很重视句读的训练,因为明辨句读是读懂古文的起点。现在,句读作为文言文阅读的一项基本功,常涉及到语法、修辞和音韵等知识,历来为命题者所偏爱,常见于各种练习与考题中。想要答好这类题,熟读、甚至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名篇,从量上培养文言文语感是十分必要的。实践也证明了语感越强,句读也越顺利。另外,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技法:

一、联系上下文,明辨词句的意义

大体说来,词和句的意义有未了解的地方,这是弄错句读最主要的原因,有的是不明白一个复音词的意义,有的是把甲误认为是乙,这些情况都会错断句读。所以,我们不仅要掌握单个字词的意思,还要联系全篇,结合具体语境和上下文仔细体会推敲,句读出文句的本来结构,使语气清楚明了。

例如:(正)洪于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

(误)洪于大义,不得不死;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可先城未败,将妻子出。

要是没有弄懂这句话中“无事”是两个单音词,是“没有必要”,“犯不上”的意思,很容易句读成第二种形式即“念诸君无事,空与此祸”。

二、利用字词标志

文言文当中有许多词在句中位置比较固定,具有暗示性,可以用作句读的标志。

如处于句首的虚词有:盖、夫(且夫、故夫、若夫)是用来表议论性的,俄、旋、向者、既而是用来表时间的,故、然、而、然则是用来表逻辑关系的连词。

处于句末的虚词有:也、矣、哉、乎、焉、邪、耳、耶等。

另外一个不得不提到的是“曰”,“曰”字后面是引语的必须冒号再加双引号,但是须注意的是对话中又有对话的情况,和文中省略说话人和“曰”字的。

最后,还应注意具有独立性、可单独成句的一些发语词,如噫、嘻、呜呼。

三、利用句型标志

比如“……者……也”这种句式就是表判断的。如“兵者,凶器也”。

而疑问、反问句式有“如……何”“何……为”“无乃……乎”“不亦……乎”“何……之有”“奈……何”“若……何”“与……孰”等。如“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

四、利用修辞标志

文言文中存在大量的修辞现象。有些修辞现象在形式上具有易于分辨的特征。这些特征就成为帮助标点文言文的形式。比较常见的是排比、比喻、回环、顶真等。例如: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排比)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比喻)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顶真)

以上四种技法,还无法包容句读之万象,实际运用要复杂多变,但要谨记以内容为干,技法乃叶。

文言翻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意思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在中学阶段,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具体翻译时,我们需要注意如下六个字: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翻译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专项训练】

1.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1)弹棋,二 人 对 局 黑 白 各 六 枚 先 列 棋 相 当,下呼上击之。

(取材于晋・徐广《弹棋经》)

(2)弹棋,始 自 魏 宫 内 装 器 戏 也 文 帝 于 此 技 亦 特 好 用 手 巾 拂 之 无 不 中 有 客 自 云 能 帝 使 为 之 客 著 葛 巾 拂 棋 妙 逾 于 帝。

(取材于魏・邯郸淳《艺经・弹棋》)

2.翻译下面的文段。

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推”字,炼之未定。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行至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取材于宋・阮阅《诗话总龟・推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文段。

李超,宇魁吾,淄之西鄙人。豪爽好施。偶一僧来托钵,李饱啖之。僧甚感荷,乃曰:“吾少林出也,有薄技,请以相授。”李喜,馆之客舍,丰其给,旦夕从学。三月,艺颇精,意甚得。僧问:“汝益乎?”曰:“益矣。师所能者,我已尽能之。”僧笑令李试其技。李乃解衣唾手,如猿飞,如鸟落,腾跃移时,诩诩然交叉而立。僧又笑曰:“可矣,子即尽吾能,请一角低昂。”李欣然,即各交臂作势。既而技撑格拒,李时时蹈僧瑕。僧忽一脚挪,李已仰跌丈余。僧抚掌曰:“子尚未尽吾能也!”

文言文翻译篇9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2―0122―01

古文翻译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却又是学生的失分点。对此,笔者就其答题策略归结为“四步法”。即:

一、研读选文晓大意

考生面对题目不要急于翻译,而要对选料作整体性感知阅读,通晓大意,初步明确文言中的人、事、物、境、情,出乎其外,把握考查词、句的语言发生环境、存在环境和活动环境,为审慎解词,准确释句,体味风格,尤其对把握重点考查的五类实词、三类虚词和五种句式作准备。

二、审视题目研考点

这是由整体感知到局部研析的过程,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重在悉心研究评分标准和准确推敲考查点(词、句式及风格)。即明确评分点――采分点。

2005年全国卷(3)节选《汉书・丙吉传》,考查了文中的这样两句:“御史大夫坼岵荒芟曛,以得谴让;而吉见谓忧边思职,驭吏加也。”和“方春未可大热,恐中近行用暑故喘,此时气失节,恐有所伤害也。”其评分要求是,共10分,每句5分,每句译出大意2分,译对三个考查词各1分。由此可见:

高考文言翻译,已顺利过渡而完成了由重词义考查到句意与词义并重考查的理路。即句子大意占2分,考查词一词1分;每题的考查词(包括特殊句式)一般是2-3个。那么,哪些是考查词(包括特殊句式)呢?这就是翻译的关键。“五类实词”指单音与复音词、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活用词。“三类虚词”,一指古今变化了的虚词(主要有四:①少数沿用的词,如“于”,词的部分用法被沿用的,如“然后”;②完全消失的,如发语词“盖”“夫”,起提顿作用的“者”,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等。③用法变化了的,如“所以”,“虽然”;④改用为其他词的,如“于”的多种介绍作用,在现代汉语中分别用“向”、“到”、“对”、“从”、“同”、“比”、“被”等代替)。二指一词多用的(同词异用和异词同用),三指特殊运用的(如兼词,虚词连用,双音虚词――古为两个单音虚词或一实一虚,而现在为双音虚词,像“于是”);“五种句式”主要指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定语后置句。

三、尝试翻译解考点

明确了考查点后,考生不必急于在试卷上作答,而须在草稿纸上试译。巧用直译“六字”法:“留”――专用名词不译要留,“删”――语气词、发语词、助词、偏义复词中的虚设成分要删,“调”――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语序要调,“对”――古代单音词增加语序为现代多音词,(如“难”为“困难”)“换”――换个说法(如“师”为“军队”),“补”――补所省成分并用括号标记。然后对直译时“卡壳”遇到的特殊句式和词的特殊用法,要辅以意译(或用转述法或用浓缩法)。

四、依据“标准”精修改

文言文翻译篇10

在我国,翻译的对象领域被人为的划分为“非文学”的和“文学”的,“非文学”的主要是指一般的实用性文体。如政治、经济、科技、金融、商贸、旅游、体育等,其中最主要的要数“科技翻译”,“文学翻译”则是与科技翻译并行的翻译的门类和方法论。随之也便产生“非文学”研究和“文学”研究,“非文学”翻译被认为是一种技术性的活动,在翻译活动中长期处于优势地位,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否认。文学翻译研究在翻译研究这一领域中占了主导地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文化研究大潮的影响,翻译的历史文化研究日益受到重视,中西翻译的语言和文化思维的差异表现得极为突出,基于对语境、语气、含蓄等的敏感度及广泛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等方面的关注。翻译的文化因素被更多地加以考虑。

语言不仅是人类思想感情表达与交流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能真切地反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态地域、政治经济、物质文化、、风俗习惯等。不同的语言决定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方式。然而语言的个性与共性是共存和并重的,洪堡特曾经说过:“比较语言研究是对语言差异的准确探索。”可以说,寻找差异的目的是达到统一,其中必须特别关注的,则是语言的音形、词句、文体等形式中所内涵的精神文化实质。

翻译的实质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其目的在于把原语的全部信息输入译语,同时取得最大限度的等值效果。英汉两种语言分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特点,决定了各自的构词法和词义表达差异很大,要想确切地表达原作内容,在翻译过程中就要应用各种技巧,有时为了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和规律。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必须选词、增词、省略、把词类适当地加以转换,才能使译文通顺自然。当然翻译并不是纯语言本体的转换,它与社会文化等有着各种关系,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特色,文化使人们凝聚为一个共同整体的一系列共享的意义、信仰和价值,有其特定的时空范围。因此,一些话语的正说与反说、句型和习语等在翻译时也要考虑到他们各自的特点。

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有许多辉煌成就令外国学者向往,他们认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姿多彩,其历史源远流长,因此形成了构思方式和语言组织上的重视意合和悟性,区别于西方思维差异上的重形合和理性。汉语的意合无须借助词汇语法的衔接手段。仅靠词语与句子内涵意义的逻辑关系或借助语境、语义、语用的因素。便能构成连贯的语篇,这一特点的集中体现在古汉语文学作品中:英语在语言形式上把词语句子结合成语篇整体时则少不了词汇语法的显性衔接。

德国思想领袖哈贝马斯倡导的“交往行动理论”以理解与沟通为现代社会最高目标,认为翻译研究应该成为人类交往实践的一项基本训练,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建立起主客体间的有效联系,这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甚至是相同背景下的交往都是必要的,这样可以改变现实生活中单向的思维模式,建立一种新的主客体认识模式。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讲究天人合

一、人法自然、万物皆备于我,所以主体参与意识很强,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多以“人”作主语,西方人由于理性的分析而偏重于主客分离和区别,所以有时以“人”这个主体为主语,有时以客体为主语,视情况需要而定。但更多的是抱着客观审视的态度,以事物为主语并进行客观、冷静的剖析和描述,这就导致了英汉语篇主语、主位或是重心上的差异。从根本上讲,这是中西方各自重综合与重分析思维习惯的表现,中国人喜欢螺旋式的展开方式,先宣称主题之重要,继而进行反复的论述和强调,最后回归到主题:西方人喜欢直线形逻辑思维,就是先表达出中心意思,由此展开,或层层推演或逐项分列,后面的语由前面的语句自然引出。在一句含有时间、地点、事件的通知性的话语中,中国人的习惯表达是:我们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情,西方人的表达是:要进行的事件+地点+时间。例如,中国人习惯上说:我们明天早上去看姑妈,7:00在院子门口集合:西方人的表达是:Wewillmeetatthecourtyardgateat7O''''clocktomorrowmorninginordertovisitouraunt。

翻译是传译两种相异的语言与文字,总需要将译者与被译者两方面的语言文字做一番深刻的研究,看中文与外文究竟有哪些相异之处,这些相异之处有文法上的、修辞上的、习惯上的和表现手法上的,如:由于英语重句子的建构,英语句型多,尤其长句多。西方人习惯于使用“叠床架屋”式结构的长句子,在进行翻译时,都要关照到。

在某种意义上说,翻译活动中准确和流利的表达就是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通过深入的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冲破原文词义或句法结构的强制范畴,把原文精髓用规范、通顺的译文语言全息再现出来的过程。由于这样的译文不是原文的机械复制品,它往往需要创造性劳动,亦即语言艺术。而表达的艺术主要体现在理解翻译法以及对于原文用词、句法结构、叙述顺序等问题的恰到好处的处理上。由“直译”与“意译”引发出“异化”和“归化”,在翻译实践中都不能不采用。没有哪一种译文是完全异化或完全归化的。在翻译过程中若能使二者相得益彰,那么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西方美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许多优良的学术传统,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它的飞跃发展,对译学影响越来越大,在进行文学翻译时,不能忽略作品的比较美学价值,不拘泥于表层结构和形态,不注重译作语言质量的高下,现代翻译需要我们对译品所蕴含的代表不同文化系统的审美特征,乃至于对不同国家和民族所持有的不同审美理论和思维方式做出美学价值上的判断,以探索其审美本质和规律。

比较文学的翻译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些语言现象的理解与表达,也不参与评论其优劣,而是把翻译文学作品作为既成事实加以接受,不仅要对其进行一般意义上的价值判断,还要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文学交流、影响、接受、传播等问题的考察与分析。

研究文学翻译、研究翻译理论,可以拓展新的角度、新的方法,不再单纯评价译品的优劣高下,而是将各类译品作为审美对象,从美学角度进行鉴赏、品味、对比、分析,使文学作品及其译品所蕴含的美学因素及其价值得到淋漓尽致的揭示,使读者在研读文学翻译作品的同时,充分领略原作与译作的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