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和大象十篇

时间:2023-03-18 12:54:36

蚂蚁和大象

蚂蚁和大象篇1

在蚂蚁的王国里有一位大力士,说到它,它身上的优点数不胜数,比如能搬起比自己大十几倍的东西。但是美中的不足就是这位蚂蚁太爱吹牛了。这一个蚂蚁的名字很威风,他叫做力力。

一天,力力在自己的伙伴面前吹嘘自己能把不费一丁点力气就把最大的大象给举起来。伙伴们的眼睛都透出赞扬的目光。可一个叫做飞飞的毫不相信的说:“不可能的,除非你举给我来看。”力力说:“没问题,跟我来。”大家都和力力走,到了一个小池边看到了一只大象正在河边嬉戏着。力力大声的喊:“笨重的大家伙,我要把你给举起来。”那头大象停止了嬉戏,左顾右盼得寻找起了力力。“大家伙,我在下面呢。”力力又大喊。大象往下一看,一直不起眼的小蚂蚁出现在了面前。大象说:“来呀,小东西。”力力用力一推,大象纹丝不动,大象用鼻子用力一吹,力力就飞了起来。然后飞飞跑了好远才接住力力。此时此刻,力力红了脸,说:“对不起,我再也不说谎了。”飞飞和大家笑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吹牛是没有好下场的。

湖南省衡阳市船山英文学校六年级:谢志伟

蚂蚁和大象篇2

在主题活动“动物大世界”中,有一个活动是“蚂蚁造家”,主要是引导幼儿观察蚂蚁,并记录、交流、分享,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在此基础上,我们开展了这个美术活动。

该活动尝试以蚂蚁搬西瓜的故事情境依次呈现两种不同动态的蚂蚁图片,帮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掌握蚂蚁动态的表现技能,并通过讨论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使他们在情境的驱动下积极地投入活动,充分感受到想象绘画的乐趣。

目标:

1.观察比较蚂蚁的不同动态,大胆想象蚂蚁在洞里的有趣情景并加以表现。

2.体验想象画的乐趣。

准备:

1.教具:半成品范画(上面画有连起来的三个圆)一张,自制大西瓜图片一张,蚂蚁搬西瓜的图片一张,表现蚂蚁动态的范画一张,欢快的音乐。

2.学具:16张已分割好的蚂蚁洞背景图(幼儿需在上面作画),勾线笔。

过程:

一、可爱的蚂蚁

1.产生兴趣。

师(出示事先画好的连起来的三个圆):这里有三个圆。现在我要在圆上变出一种小动物,你们看看它是谁。

(教师当场在圆上添画线条,表现一只趴在地上的小蚂蚁,引起幼儿兴趣。)

2.交流讨论。

这三个圆分别变成了蚂蚁的什么部位?

师(小结):原来三个不同大小的圆分别变成了蚂蚁的头、胸和腹,再加上触角和足,就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小蚂蚁。

3.想象蚂蚁怎么搬西瓜。

师(出示一张大西瓜图片):小蚂蚁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块大西瓜,它想搬回蚂蚁窝。它会怎么搬呢?

(幼儿可能说蚂蚁会扛、抬、举等,教师针对幼儿的回答及时回应。比如,幼儿说“扛西瓜”,教师回应“扛着大西瓜回家,轻松又省力”。)

4.观察范画,感受画蚂蚁的方法。

(1)出示蚂蚁范画(推的动作)。

师:看,这只小蚂蚁是怎么搬西瓜的?

(幼儿可能会从图片中观察到小蚂蚁采用了推的方法,教师可追问:“小蚂蚁推的动作和刚才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幼儿可能会回答:一条腿是弯曲的,一条腿是笔直的;身体是斜斜的……幼儿可能更多关注的是动作,而对于表情等细节关注不够。这时教师可追问:“除了动作以外,表情发生变化了吗?”引导幼儿发现小蚂蚁的眼睛、嘴巴、触角都是用曲线表示的,说明小蚂蚁在用力。)

师(小结):原来小蚂蚁推西瓜时很用力,所以整个身体都发生了变化。

(2)出示一群蚂蚁搬西瓜的图片。

师:小蚂蚁的朋友也来帮忙搬西瓜了。蚂蚁越来越多。瞧,它们都在干什么呢?

(幼儿可能还是会说一些搬运的方法,如小蚂蚁在背西瓜,教师可追问:“我们来找找看,它们还用了什么方法搬西瓜?”

师(小结):蚂蚁虽然非常小,但是它们能用抬、扛、背、抱等各种方法搬西瓜。

师:除了搬运西瓜外,它们还在做什么?

(幼儿可能会回答:蚂蚁在挖西瓜、在吃西瓜、在休息等,教师可针对幼儿的回答及时回应,并融入一些主题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师(小结):蚂蚁通过合作马上要把西瓜搬回蚂蚁窝了。

二、勤劳的蚂蚁

1.拓展想象。

师:西瓜被搬到蚂蚁窝里了。蚂蚁窝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幼儿可能会运用已有的经验回答,如兵蚁在喂西瓜给宝宝吃,蚁后在生宝宝等。教师可针对幼儿的回答来回应,比如,针对“兵蚁照顾宝宝”的说法,教师可以说:“兵蚁很勤劳,照顾蚁宝宝是它们的责任。”针对“蚁后会生宝宝”的说法,教师可以说:“蚁后不仅为蚂蚁家族繁衍后代,而且统治着整个蚂蚁家族。”)

2.明确绘画要求。

师(出示蚂蚁窝的大画面):瞧,这就是蚂蚁窝。蚂蚁窝里的小蚂蚁可有趣了,它们样样事情都会做。今天就请你们把这个蚂蚁窝里最有趣的小蚂蚁画出来,看看它们都在干什么。

3.幼儿绘画,教师观察指导。

(1)观察幼儿是否能变化蚂蚁的头、胸和腹的方位,大胆想象并表现蚂蚁在窝里的有趣情景。

(如果幼儿表现的蚂蚁动态比较单一,教师可鼓励幼儿表现不同动态,如先从幼儿绘画的蚂蚁的动态中猜一猜幼儿画的各种有趣的事情,再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其动态。)

(2)观察幼儿在分割好的蚁窝背景图上画小蚂蚁时是否能表现出不同地方的小蚂蚁。

(幼儿可能只会表现蚁窝外面或蚁窝里的小蚂蚁,教师可鼓励幼儿表现蚁窝中的不同情境,如兵蚁在干什么?工蚁除了搬运粮食还会干什么……)

(3)鼓励幼儿把蚂蚁画大,引导幼儿表现出放大镜下的蚂蚁。

三、快乐的蚂蚁

1.将幼儿的画组合成一个蚂蚁窝,共同欣赏。

师:天黑了,小蚂蚁们都该休息了。现在我们按小蚂蚁家背后的数字让小蚂蚁快回家吧。(幼儿将局部“蚁窝”组合成一个大“蚁窝”。)

2.交流、分享,重点关注蚂蚁的不同动态。

师:画面上蚂蚁都在干什么?有些什么动作?是怎么画出来的?

蚂蚁和大象篇3

看着动物们蹲在水里闭着眼睛凉快,小蚂蚁很是羡慕。不过他可不敢下去,水那么深,而他又那么瘦小。

“嘿,小家伙,下来凉快凉快吧!”看到小蚂蚁渴望的眼神,小象动了恻隐之心,“蹲在水里可舒服了……”

“可是,我太小了又不会游泳……”小蚂蚁有些伤心。

“这真是个问题。”小象沉思了一会儿,接着说,“要不这样吧,我给你洗个淋浴,你看怎么样?”

小蚂蚁多次见过大象妈妈给小象洗澡。象妈妈长长的鼻子吸足了水,往小象身上一喷,小象身上的脏东西就全冲掉了。

“好啊,好啊!”小蚂蚁迫不及待地说。

小象吸足了水,连岸都不用上,长鼻子一扬,一股水便冲着小蚂蚁喷射而来。

小象往小蚂蚁刚才站的地方一看,顿时傻了眼,那里只有一小滩水,小蚂蚁早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

就在小象发愣的瞬间,那一滩水被大地吸干了,只见坑里的土动了动,竟然钻出来一只蚂蚁,他生气地对小象说:“你哪是给我淋浴啊,分明是想谋杀……”原来小象那一鼻子水力气太大了,把小蚂蚁冲进泥土里了。

泡在池塘里的小豪猪看到这一幕笑得腰都直不起来了,钻到水里呛了两口水才止住了笑声。

“我那西瓜帽子你看到了吗?”小豪猪指着岸边树底下的半个西瓜对小蚂蚁说,“我刚吃完的,还新鲜着呢,要不里面放点儿水,你就到里面游泳吧?”

“到西瓜里游泳?”小蚂蚁睁大眼睛,满是疑惑。

“有什么不可以吗?你那么小,那个西瓜对你来说可以算作一个大游泳池了……”

小豪猪把小蚂蚁放在西瓜帽子的边缘上,就又钻进池塘里去了。小蚂蚁往西瓜帽子里面一看,这小豪猪可真浪费,里面还剩了一些鲜红的西瓜瓤没啃,鲜红的西瓜汁渗出来,在底层汇聚成一个小水坑。

小蚂蚁高兴得双腿一并拢,坐滑梯一样顺着西瓜皮里瓤滑了下去。身子和西瓜汁相撞的瞬间,小蚂蚁觉得有一股凉意沁入心扉,芬芳甜蜜。他本打算就在那淡红的汁液里痛快地玩一玩,可是西瓜皮太滑了,小蚂蚁又顺着西瓜皮冲到了另一边。小蚂蚁吓得尖叫起来。

小蚂蚁到了这边的最高点后,又顺着西瓜皮往回滑,再次与西瓜汁相撞,到最高点后,再次滑下去……小蚂蚁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在里面来回滑了足足有4圈才停下来。

“真是惊险刺激又过瘾!”小蚂蚁喜欢上了这个带滑梯的西瓜游泳池。他一次次地爬到最高处又滑下来,再冲上去,一次次兴奋地尖叫。

等小蚂蚁再次爬到西瓜皮的边缘时,他发现西瓜周围挤满了小动物,他们眼巴巴地望着小蚂蚁,满脸的羡慕。

“长得小了真是好,弄块西瓜皮就能当游泳池,还带滑梯的,比咱们蹲在水里好玩多了……”

“嗯,真好,要是有个池塘那么大的西瓜该多好啊……”

“你就别做梦了吧。”

“可是这西瓜太小了,只能容下像我们这样小的蚂蚁。谁要是愿意进来玩,就一起进来吧?”

“真的?我要玩,我要玩!”一群小蚂蚁不知道什么时候爬到了西瓜皮下面,他们扔掉手里的荆棘刺争着往上爬。原来小蚂蚁那一声声尖叫被他的这些小伙伴听到了,他们还以为小蚂蚁遇到了危险,正想着救他呢。

“啊……哈……啊……”

西瓜泳池里不断传出尖叫声……

夜幕降临的时候,小蚂蚁们玩累了,他们合伙把西瓜啃了个窟窿,钻了出来。可是哪里有蚂蚁啊?我分明看到的是从西瓜里滚出来一个个溜圆溜圆的小球!

哈哈,原来这些馋嘴的小家伙玩的时候,偷偷把那一池西瓜汁给喝光了。

蚂蚁和大象篇4

今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动物世界》,里面讲到了蚂蚁。原来蚂蚁分三种:后蚁、雄蚁、工蚁,它们各分有分工。后蚁管理蚂蚁家庭,它们能生孩子。雄蚁有翅膀,它们每天什么活都不干,但一到春天它们就知后蚁交配,然后死亡。它们把生命献给了蚂蚁家族。工蚁负责挖洞、打仗、寻找食物、照顾后蚁、卵、幼虫等工作,尤其是个头大的工蚁,它们叫兵蚁,它们会和别的蚂蚁打仗,胜利后把对方的卵和幼虫养大后当奴隶使用,多么残忍啊!

蚂蚁也很残忍,经常会很多同伴伤害其它弱小的动物,有时候甚至把人都能吃掉。所以有些人要伤害蚂蚁,而还有一些人也要保护蚂蚁这种动物,总之蚂蚁有好有坏,我们要认清是非。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只吃饱的蚂蚁遇到一只很饿的同伴,它会吐出自己的蜜汁给需要帮助的同伴。我们要学习它们这种团结友爱的精神,同学之间在学习上和生活上都也要象蚂蚁一样互相帮助。

蚂蚁和大象篇5

在许多人的心里都隐藏着童年的发现,这些发现是那么的有趣。下面我来介绍一下我的童年发现。

好久没下雨了,我们的自然老师叫我观察蚂蚁。蚂蚁总是在6~7点起床,7~8点清扫卫生,8~9点工作,下午5~6点收工。这是我在书上所看到的,可见蚂蚁的生活很有规律。我早早就起了床,蚂蚁和我昨天一样,可是5点的时候不见它们收工晚上7点多还在忙,这是为什么呢?我细心的观察,只见一只只蚂蚁嘴里衔着一颗颗小土粒从洞里爬出来,堆在洞口周围。它们出出进进.忙忙碌碌,一刻不停地在洞口周围用叼出的土粒筑起一道环形的“围墙”。最后还见一只蚂蚁用一颗较大的土粒把洞口封住,这才算是结束了这一天的工作。自然老师告诉我们:这是蚂蚁在衔土“筑坝”,这种现象预示着明天将要下雨。我听了半信半疑。

第二天,我起了床,今天蚂蚁没有提前“开工”。这时,天空阴沉沉的,天上乌黑一片。可是我还是照样观察,洞口仍旧被土粒盖的严严的。过了一会儿,洞口仍旧原样。又过了一会儿,老天果然下起雨来了,雨下的还不小呢!从早上下到下午,好一场中雨,基本解决了旱情。我有发现蚂蚁又在“筑坝”。根据“蚂蚁筑坝,不阴就下”的经验,又根据蚂蚁筑的坝的大小,我们了那天天气“阴有小雨”的气象预报。

可是到了下午5点了,天空仍然那么晴朗,没有一丝云彩,根本没有下雨的迹象。为什么哪天预报不灵了呢?我又跑到蚂蚁窝跟前仔细观察,见到蚂蚁仍在出出进进,个别的仍衔着土粒“筑坝”。我捡起几只蚂蚁用来“筑坝”的土粒,用手指捏了捏,怪事,怎么用劲捏也捏不碎?我们把它与泥土比较了一下,啊,原来这些蚂蚁用来“筑坝”的东西,像土粒而不是土粒。自然老师告诉我们,这是个蚂蚁从洞中清除去来的排泄物。噢,我被蚂蚁的假象欺骗了!

瞧,这就是我的有趣的童年发现。

蚂蚁和大象篇6

象国的王子成年了,说亲的络绎不绝。可是,王子一个都没看上。有一天, 大象国的王子出去散步,邂逅了蚂蚁姑娘。看到蚂蚁姑娘那纤纤细腰,大象想:“象国的姑娘们都是水桶腰,真难看。要是我的新娘有她那样的腰身,那该多好啊!”于是,不知不觉中,大象王子深深地爱上了蚂蚁姑娘。每天,大象都会在远远的地方看着自己心仪的蚂蚁姑娘忙碌。蚂蚁姑娘浑然不觉,还是在像往常一样做着自己的工作。

一个星期过去了,两个星期过去了。大象王子终于忍不住了,托媒去蚂蚁过说亲。蚂蚁姑娘的父母听说强大的象国王子看上了自己的女儿,欣喜若狂,一口就答应了。蚂蚁姑娘看到英俊、高大的大象王子,害羞地默许了这桩婚事。

婚期很快定下来——八月十九。蚂蚁家族忙碌起来。得给新娘准备嫁妆啊。蚂蚁姑娘的父母忙了整整九天九夜。才准备好了女儿的嫁妆——种子、水果、家具、电器一共一百零八样。

象国呢,自然也没闲着。要训练迎亲队伍啊。要不然,迎亲的大象队伍说不定走路不小心,就会踩死一名蚁国大舅子,怎么成呢?所以两家都没闲着。结婚那天,蚂蚁家请了一千零八位壮年蚂蚁来搬嫁妆。

迎亲的队伍来了。大象王子披着红毯子,系着大红花。在侍卫们的簇拥下来迎亲。特意放轻的步伐还是在蚂蚁国引起了一场小小的地震。所有的嫁妆花了18个小时搬到了其中的一位大象侍卫的身上。(只需一位侍卫运输就足够了。)月光下,蚂蚁被迎娶到了象国。

象国的老百姓都来看新娘子。近视的说:“听说,新娘是个大美人,我怎么看不到呢?在哪儿呢?”眼尖的看见了:“喏,嗯,真的很漂亮,特别是那腰身。”七嘴八舌中,迎亲队伍进入了王宫。大象王子屏住气,慢慢把新娘搀下来。尽管这样,新娘还是一阵眩晕象经历了一场空中旅行。

蚂蚁和大象篇7

一、以“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的实验教学为例

笔者选取“动物的行为”为例,分析初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如何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动物的行为是动物适应其生活环境所表现出来的各种动作,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有利。教材安排了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的探究性实验,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掌握探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教材中提出的问题:“蚂蚁的觅食行为与食物的气味和颜色有关吗?”很多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常常只停留在教学设计上,即纸上谈兵。当讨论出实验方案后,教师往往会因为时空限制把实验放在课后,或根本不实施,即没有实战演练。

这个探究性实验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实验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对于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能力和锻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非常值得开设。但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设计完实验后还能动手做实验,即从纸上谈兵到实战演练,一直是笔者非常困惑的问题。

(一)探究实验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准备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该实验难以完成的主要原因如下:(1) 实验的可操作性,要在课堂上观察蚂蚁在自然状态下的觅食行为是非常困难的,只能模拟自然情况。且上课时,已经是深秋时节,很难捕捉到蚂蚁,学生也很难在课下观察到蚂蚁的觅食行为。(2) 实验的可控性低:实验时,蚂蚁四处活动,不受控制,不断有蚂蚁试图逃走。(3) 实验结果与常识相悖:很多蚂蚁聚集在食盐一侧,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聚集在糖的一侧,令师生感到非常的困惑。

二、解决方案

(一)获取实验材料

为了解决实验材料难以获取的问题,笔者曾组织学生在校园里寻找蚂蚁。由于时值深秋,温度较低,捕捉来的蚂蚁数量很少。笔者将学生捉来的蚂蚁放在一个桶里喂养,第二天早晨发现仅有少数几只蚂蚁存活,大部分蚂蚁死亡,后来得知是因为不同种群的蚂蚁聚集在一起存在斗殴现象。如何得到一定数量同一种群的蚂蚁成为了个难题,最后网购了几十管蚂蚁,每管10只。这些蚂蚁来自同一种群,因此相安无事。

蚂蚁在运输的过程中,靠管子两端的海绵里浸的糖水为生,到货之后由于长途跋涉蚂蚁比较虚弱,所以不能立即开展实验,需要饲养一段时间。

(二)设计实验方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自己想探究的关于蚂蚁觅食的问题。如蚂蚁的觅食行为是否和食物的气味、颜色、形状、大小等因素有关?由于时间有限,课堂上统一探究“蚂蚁的觅食行为与食物的气味有关吗”这一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作出假设,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待课堂上实验操作完成后,学生在课后就有能力科学地设计方案,完成其他探究。

(三)实验结果与常识相悖

实验装置准备完毕后,学生们兴致勃勃地开始实验了。他们都想当然地认为,蚂蚁肯定争先恐后地向蘸有糖水的海绵处聚集。可是当观察到实验结果时,学生都困惑了。很多小组的蚂蚁在实验后纷纷向蘸有盐水的海绵处聚集,反而糖水处无蚁问津。这是为什么呢?

查阅资料发现,所有动物从蚂蚁到人类都需要盐来维持其身体神经和肌肉的活动性以及水分的平衡。在满足了身体对于盐分的基本需求之后,蚂蚁才会去觅食糖食获取能量。网购的蚂蚁在学生养殖的过程中只喂养了清水和糖水,因此在实验时才会由于身体的需要优先选择了蘸有盐水的海绵。寻找到原因后,学生在接下来的喂养过程中,每天给蚂蚁添加了少量盐水,满足其基本需求。课堂开展实验时,蚂蚁的觅食行为终于和人们的常识吻合了,纷纷向蘸有糖水的海绵处聚集。

三、创新之处

(一)实验材料上进行的创新

笔者经过反复实验后认为,蚂蚁从野外被捕捉到实验室,由于受到惊吓而逃生或首先忙于筑巢等过程,根本无暇顾及觅食。不同种群的蚂蚁聚集在一起相互争斗,存在大批量死亡现象。为了保证能够在课堂开展实验,笔者采纳了学生的建议从淘宝购买蚂蚁。收到蚂蚁后,不能立即开展实验,需要喂养一段时间让蚂蚁适应所在的环境。在喂养过程中需要提供充分的水分、盐分、糖分,满足蚂蚁的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之后笔者在淘宝上先后购买过天竺葵、草履虫、水蚤等生物材料,尽可能地保证每个探究性实验的顺利开展。

(二)实验方法上进行的创新

蚂蚁在自然状态下的觅食行为和课堂相比更加真实,效果也更明显。但由于教材安排的实验已在深秋,自然状态下蚂蚁很难寻觅,因此网购了蚂蚁在课堂完成该实验。虽然该实验在课堂完成,但是实验装置应该尽可能地接近自然状态,才能够得出更为科学的实验结论。但是实验时发现,蚂蚁并不会如所预期的那样行动,会四处逃窜,似乎求生的本能大大超过了觅食的需求。学生选择用手去捉准备逃逸的蚂蚁,用毛笔去赶,但效果都不理想。盒壁涂上了蚂蚁防逃脱液后,蚂蚁只能在盒底活动后,开始寻觅食物。看似简单易操作的实验,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实验的可操作性、设计的合理性、现象的科学性等问题,需要教师勇于改进实验,即要有勇气;善于思考问题、观察生活、联系生活,即要有灵气;善于集中集体的力量,共同解决问题,即要有人气。

(三)实验评价上进行的创新

上课时,该实验进行了10 min。大部分学习小组观察结果一致,但也有些小组的实验结果与预期不一致,如有些蚂蚁一直徘徊不前,或到处转动,或选择了蘸有盐水、清水的海绵。教师不要急于总结实验结论,可以实施延时评价,让学生把实验装置放到抽屉里,继续上课,待下课时再拿出来再次观察,此时发现大部分蚂蚁聚集在蘸糖水的海绵上。

蚂蚁和大象篇8

餐桌上的美味

追溯人蚁之交,可说源远流长。但最好从蚂蚁爬上人类餐桌的历史开始。“民以食为天”,人类与蚂蚁关系的密切当然也始于这层关系。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现了蚂蚁的食用价值。世界上很多地区的民族都有食蚁的习惯。

我国古代典籍《周礼》中就有采食蚂蚁的记载。三千多年前,人们就采取挖掘蚁穴的办法,寻找和收集蚁卵或幼虫、蛹,洗净后加工为酱,搬上君王、贵族或招待客人的餐桌。可见蚂蚁食品早就成了人们的食用珍品。延续至今,我国很多地方仍把蚂蚁食品当作美味佳肴。

在广西,壮族同胞烹制的“蚂蚁炒苦瓜丝”、“蚂蚁炒瓜苗”以及蚂蚁酱、蚂蚁调料等,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在西双版纳,基诺族同胞烹制的“烩酸蚂蚁蛋”是款待客人的传统名菜。

印度人的食蚁历史也相当悠久,有的喜食纺织蚁,有的喜食大树蚁,那里有人专门从事蚂蚁的采集和食品加工,收入很可观。泰国人制作的“咖喱蚂蚁”,菲律宾人制作的蚂蚁汤,缅甸人制作的蚂蚁酱等,风味独特,闻名遐迩。此外,在非洲、欧洲、拉丁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很多民族长期以来,都把蚂蚁当成食物来源之一。

神奇的“蚁医”

蚂蚁群体,不仅给人们提供了营养美味,它们还偶尔显示一下疗疾的本事,人们在无意中发现,小小的蚂蚁原来还是治疗顽症的“神医”。

美国人很早就流行着“蚂蚁蛰咬疗法”治疗“骨痛”的土方法。有“骨痛”久治不愈的病人,专门寻找蚂蚁众多的大树,衣裤,赤身爬上大树,很快蚂蚁便爬满了患者全身,乱蛰乱咬。经过数次蚂蚁蛰咬疗法治疗的“骨痛”病人,症状明显减轻,有些甚至消失。然而没病的人可能难以耐受蚂蚁蛰咬的痛痒。后来有人把从蚂蚁体内抽取的体液制成针剂,注射到200名“骨痛”病人身上,结果,所有患者的症状都明显减轻。

传说一位老年俄国妇女,用尽种种办法也没能治好儿子满身的疖肿,一日,她上山砍柴,被蜈蚣蛰了一下,局部疼痛难忍,她便捉起地上爬着的蚂蚁,挤出一些蚂蚁体液抹在疼痛处。片刻,疼痛减轻了许多,红肿也渐渐消退。她高兴极了,心想,蚂蚁体液可治蜈蚣蛰伤,说不定还能治疗儿子的疖肿呢?她捉了不少蚂蚁带回家,顾不上休息,立即为儿子治疗。几天后,儿子身上的疖肿竟渐渐消退。惊奇的治疗效果令老妪异常兴奋。后来,她义务为周围老百姓医好了许多疖肿患者。当时的苏联科学家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兴趣,便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当地蚂蚁体内含有多种生物碱,对链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因此,对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不生病的蚂蚁

蚂蚁是生物世界最庞大和最兴旺的昆虫家族之一。全球约有260个属,16000余种,世界各地无所不在。蚂蚁之所以历千万年而不衰,原因之一是蚂蚁的每一家族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万众一心,步调一致,能够适应各种自然环境。原因之二是它们具有顽强的生存能力,能有效地抵御疾病的侵袭。蚂蚁属于长寿昆虫,一般工蚁寿命可达5年,蚁后可达20年,成为昆虫界十足的“老寿星”。

蚂蚁成年累月生活在潮湿阴暗的洞穴中,并经常食用腐烂霉变的昆虫或其它动物的尸体,可是它们从来没有什么疾患。科研人员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含有结核、霍乱和痢疾等病菌的食物喂养蚂蚁,不仅全部被消化吸收,而且各种病菌被一扫而光。人们不能不为蚂蚁战胜菌毒本事而叫绝!

美国、德国有关专家分析研究,发现蚂蚁体内含有特殊的蚁醛、蚁酸,还有生物碱、组织胺、正葵醇、正十一烷醇等。蚂蚁分泌的蜡状物质中含有抗菌素,对付真菌感染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方面的作用特别明显。这些可能都是蚂蚁之所以很少染病的原因。

蚂蚁的药用价值

近些年来,有关蚂蚁制品的开发十分兴旺,这里不想具体评论各种蚂蚁制剂的疗效高低和作用好坏。只想概括的谈谈蚂蚁体内的营养成分和应用价值。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分析发现,蚂蚁的体内成分大致含有: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包括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B1、B2、B12、维生素E,矿物质钙、铁、磷、硒、锌等,以锌的含量最丰富。

以上物质对人体都是有益的营养成分,也可作为药用时补充;分析还发现蚂蚁体内还含有醛类化合物(柠檬醛、胸蚁醛、虹蚁醛等)、蚁酸、生物碱、组织胺、正葵醇、正十一烷醇等。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内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它们是否在抗炎、抗风湿等抗病过程中起到有益作用,还需要进行大样本的药理和临床研究。

目前多数蚂蚁制品都提到下列几种保健和抗病功能:

增强免疫功能 据称蚂蚁制剂是一种广谱免疫增强剂。它能促进人体胸腺、脾脏等免疫器官发育,增加免疫细胞和免疫抗体水平。这可能是它防病抗衰老作用的源泉。

调节免疫功能 蚂蚁制剂还是免疫调节剂。临床表明,应用纯蚁粉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时,对患者的体液免疫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治疗前IgA、IgG、IgM水平较高,用药后明显降低,使类风湿因子(RF)阴转,血沉下降。对细胞免疫呈现双相调节作用,即使低下的免疫功能提高,亢进的免疫功能得到调整。这一功能可能正是蚂蚁制剂对顽症类风湿、中医的痹症、民间所说的“骨痛”有一定疗效的原因。

补充人体缺少物质 食用蚂蚁除补充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外,最显著的是能补充微量元素锌。有人计算每1000克蚁粉中含锌可达120~130毫克。而缺锌是普遍现象,特别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清锌比正常人低得多。补锌可能是蚂蚁制品对类风湿关节炎治疗有效的又一原因。锌在免疫功能和生殖功能等多方面还发挥着重要作用。

蚂蚁和大象篇9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我走着走着,来到了山中。

我追随者几个蚂蚁村民们,作了一次奇妙的游历。

空间在我的眼前扩大了,我跟随着蚂蚁们在“森林”中走了很久,为什么蚂蚁们不会掉队呢?原来,蚂蚁们有一个自身的“法宝”,这就是蚂蚁走过的地方都会留下一种特殊的气味,掉队的蚂蚁根据这种气味就能确定方向,所以蚂蚁们才不会掉队,及时掉队了,也很容易回到原来的地方。

我跟随着蚂蚁们,终于来到了蚂蚁的村落。蚂蚁的村落里有很多蚂蚁村民。有一些蚂蚁看见了一只黑甲虫,它们友好地交谈着,好像谈得很投机似的。为什么蚂蚁们不会怕这只庞然大物—黑甲虫呢?可能是因为这黑甲虫经常和蚂蚁们玩吧!有一些刚刚走出去寻找食物,还有一些刚寻找食物回来。

蚂蚁和大象篇10

大象与蚂蚁

从前有一只大象它自以为自己身强力壮不需要别人的帮助。

有一天,大象在森林里面散步突然听到有一种极小的声音在喊救命。大象闻声赶来,看见一只蚂蚁被一根树枝压在了下面。蚂蚁用微小的声音呼救:“大象兄弟帮一下我,求你了。”大象回答:“好的,软弱的小东西!”说着,大象用长长的鼻子把树枝卷了起来。蚂蚁得救了!蚂蚁感激的说:“谢谢你,大象兄弟!”“我会报恩的”,蚂蚁说。大象说:“举手之劳!”大象嘴上说的好,心里想,你个小东西怎么能报恩,自不量力。

有一天,大象不小心掉到了坑里。大声呼救:“救命啊。”大象喊到了晚上还没人来救他,大象心里说,我也有今天啊,我不该自不量力呀。大象正在自责自己的时候。忽然,听到了一种声音。“大象兄弟,我是被你曾经救的一只蚂蚁,我带着我的兄弟们来救你了!”蚂蚁说。说着和它的兄弟们用嘴啃泥土,从坑底到坑上啃出一条宽宽的斜坡。大象沿着斜坡出了坑,大象说:“谢谢你们救了我!”

蚂蚁说:“现在明白了吧,谁都有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大象说:“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