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多少首十篇

时间:2023-03-23 07:27:55

诗经多少首

诗经多少首篇1

先我们来读一读陈姝琛投稿给《少女》的诗《不多》吧:

妈妈布置的做饭任务/不多,是不多――/只有一菜加一汤。

科技老师布置的幻灯片/不多,是不多――/只有五个小要求。

品杜老师布置的资料/不多,是不多――/只有一个大项目。

还有平时的作业/不多,是不多――/顶多写到九点半。/……/不多,是不多,都不多/可是加起来/就成了泰山/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来。

作为年纪很小的作者,这首四节的诗整体看来还是不错的,可以肯定作者对生活还是很有感悟,而且能够很自然地表达自己的心声。但如果要从诗的语言角度审视的话,还是有欠缺的。

你仔细读一读,会发现这首诗用的全是叙述的语言,只有事件,没有意象,而且每一节之间也不押韵。这样一来,诗的味道就很淡了。一首诗,最好是既有韵律,又有意象,而且还要让读者联想起一种情景,一种很和谐很温馨的氛围。如果诗说出来的都是大白话,那么谁把说的话记录下来,分成行,就变成诗啦!

如果你常读诗的话,就知道了,一般来说,诗的语言大体包括四种:一是抒情性的语言,一是意象性的语言,一是哲理性的语言,一是叙述性的语言。

所谓抒情性的语言,就是有的诗的语言非常具有抒彩,让读者明显感觉到诗人的情感是非常投入而且虔诚的。如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语言,主要算是抒情性语言,因为整首诗给人一种浓郁的抒情气息,而且诗的线索就是诗人对康桥的爱的情感。

如台湾诗人纪弦的诗《你的名字》的开头两行就非常具有抒彩。把诗人心底的对爱人的虔诚之恋表达了出来:

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

轻轻地唤你的名字每日每夜。

艾青的《黎明的通知》也是很抒情的,来读读它的开头的三节吧:

为了我的祈愿

诗人啊,你起来吧

而且请你告诉他们

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

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

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

可以看得出来,诗人的语气是邀约式的,是以非常强烈的主体情感来参

与到与他人的对话之中的,我们在阅读时甚至都没在意它的意象如何如何,

但它的情感已经抓住了我们的心。

所谓意象性语言。就是有的诗主要是以意向取胜,而且一首诗里有中心的意向或有一连串的意象,让读者感受到意向之美甚至胜于情感。比如,我自己就写过一首小诗,题目叫《花蕾》:

藏着一肚子的笑话

只要她一开口

春天就会发笑

这首小诗,只有一个意象――“花蕾”。诗中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花蕾”比作了一个很活泼,很风趣,很有活力且快乐的女孩子。这首诗当然表达了我对春天美好事物的热爱,但它之所以能被发表且被读者喜爱,我想还是因为它意象很有情趣,而且给人一种惊奇感。意象性语言的诗,要求诗人一定是很会观察和感受的,而且对外部事物很敏感,并能够用很巧妙的词语表现它的美感,传达它的神韵。我在日常生活中,就很注意观察,就很留心一些小生命的变化,感受它们的灵气,所以写了不少这样的意象诗。当然。有的诗的语言里,既有意象化语言。也有抒情性语言。两者结合得非常巧妙。下面是小诗人冯恰琳写的《离别》:

草叶上的那滴露珠

其实是我的一滴泪

晶莹的

剔透的

朋友

你要走了

那是我为你流的

算是离别的礼物吧

虽然

在笑着为你祝福

心里却是无尽的不舍

这首诗应该算是一首很不错的意象性诗,但它也可以说是一首抒情诗。前面的四行,应该是意象性的语言,诗人把草叶上的露珠看作是自己的泪滴,这种意象使没有生命的自然之物变得具有人情人性,因此容易打动读者的心灵。后面的七行,应该算是抒情性的语言。不过,这诗后面有些哆嗦,最后的三句是可以删除的,因为前面为离别流泪,已经表达了不舍之情,所以直白地说“心里却是无尽的不舍”,就没有必要。了。

诗的哲理性语言,主要是指有些诗里,主要是传达诗人的理性思维和哲学观点,表达诗人对世界、生活和生命的看法和判断。如我们都熟悉的臧克家的《有的人》,就是以对比的手法,用理趣化甚至是格言式的语言,来表达诗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

大家都知道卞之琳的《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诗不属于抒情诗,当然有意象,但主要是给人以哲理的美,激发读者进行理性思索,很多人可能觉得哲理诗最容易写,其实像《断章》这样的哲理诗要求诗人有很高水平。首先,诗人要有人生诸多经验,而且对生活有深邃的理解。同时,他还具备以意象化的模糊性的语言来传达理趣的能力。有的诗,有哲理,但缺乏趣味。没有让人反复回味的空间,这样的哲理诗实际是用大道理来做诗的。少年写诗,有不少人爱写一些生活感悟,但少年初学诗,我建议还是少写哲理诗,多写抒情诗和意象诗。

有的诗的语言主要是叙述性的。比如,藏克家的《三代人》,也是很有名的小诗,这首诗有些哲理,但主要是叙述性的:

孩子

在土里洗澡;

爸爸

在土里留汗;

爷爷

在土里埋葬。

你看,在这诗里,诗人其实用最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三代人的生活,描述了三代人的不同的生命状态。而且,你可能会发现,这首诗的线索不是情感,不是一个哲理,而是时间。

以叙述性语言为主的诗歌,它往往会给读者明确的时间概念,而且还会表现时空交错感。以叙述性语言来写诗,最忌讳的是只叙述,只讲故事,只回忆,而不注意用抒情和意象。也就是说,即使是叙述,也要尽力把读者带到一个独特的情景里去,让读者感受到――他阅读诗时,进入了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区别的时间与空间里去。前面提到的陈姝琛的诗《不多》,就差一点情景性。说白了,就是意境营造得不够。篇幅有限,关于写诗可以说很多很多。

最后,想告诉大家一点经验,写诗以后,不要太急于发表,一定要放一放,认真品评几次,加以修改。

雨君姐姐给我传过来好多读者投稿给《少女》的诗,这里,就拿一首诗来说说修改的问题吧。这首诗趣为《小鸟和蓝天》:

蓝天

是小鸟的五线谱

小鸟

是蓝天最伟大的钢琴家

试问

地做谱纸天做谱

诗经多少首篇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2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材简介]

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冬日寒夜,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沉醉书房,啃读诗书。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涌的情感,毅然挥就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告诉小儿子子聿做学问的道理。这首诗就是其中的第三首,短短的四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诗的前两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陆游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是做学问的诀窍。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目标预设]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品味诗句的大意,努力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语文阅读,“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所以在教学中,我还适时地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延伸。

[设计思路]

《冬夜读书示子聿》寓理于诗。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诗意,我采用了“适度延伸”的方法:如由“古人学问无遗力”,交流古人勤学的故事;由“纸上得来终觉浅”,联想到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等。

这首诗还在一个特点,就是比中明理。在教学中,我将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领悟事理一是“少”与“老”的对比:古人读书不遗余力,十分刻苦,少壮时下了苦工夫,到老时方能有所成就,可见做学问多么艰辛不易;二是“知”与“行”形成对比:少壮时下苦工夫读书,固然可贵,但如果止于读书,到后来未必有成,要获得真“知”,关键在于“行”,必须亲自实践。

[教学过程]

(一)轻松谈话,引入课题。

1、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爱国主义诗人,你知道那些?(自由畅谈自己所了解的爱国诗人)

2、关于陆游你知道多少?(联系第四课学过的《示儿》来谈陆游,感受他的爱国情怀。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今存九千多首,荣登中国古代诗人诗作数量之最。)你还背过哪些陆游的诗句?

3、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陆游的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题目中有个生字,指“聿”,是哪些字的一部分?该读什么音?子聿是陆游的小儿子。

引导讨论:诗题中心词是什么?“冬夜”点明了什么?“读书”则交代了当时的环境。“示”可作什么理解?他在读书时会把什么感受来告知儿子,教育儿子呢?下面看诗的内容。

(二)适度拓展,理解诗句。

1、反复诵读。

采用教师范读,指名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熟读古诗。

2、自主学习。

(投影出示关键词语的注释,学生借助注释)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始”,才;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3、畅谈感悟。

从陆游的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入相应的诗句)

4、拓展理解。

第一句:指名学生背出第一句,由“无遗力”引出成语“不遗余力”,引出古人学习十分刻苦。交流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囊萤映雪……)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第二句:指名学生背出第二句,由“少壮”到“老”引出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三句:背出第三句,理解“纸上”、“浅”,由“纸上”联系“纸上谈兵”中的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再说出这句诗的大意。第四句:指名背出第四句,理解“绝”“躬”再说出句意。5、创意表演。

表演要领点拨:陆游为什么要说这番话,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子聿听完后会说些什么? (同桌互练,注意人物语气和态度,以此加深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三)运用对比,感悟道理。

1、抓“少”与“老”,体会学习要孜孜不倦。

“少壮工夫老始成”要使年老的时候有所成就,年少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无遗力的学习?(结合古人的学习,来谈今天的学习)

可结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等诗句来感悟,将短短的七个字读厚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2、悟“知”与“行”,明白读书学习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结合刚才“纸上谈兵”的故事,接着让学生谈谈感受:赵括如此精通兵法,为什么会打败仗?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3、从“古诗”到“生活”,进一步明理。

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这首诗。

学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引导从教师、医生等各行各业的人身上总结得出: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四)课外延伸,加强阅读。

1、陆游的诗作很多,课后搜集几首,读一读,试着把它背下来。

(推荐阅读:《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书愤》)

2、搜集陆游的资料,制作“诗人卡片”。

诗经多少首篇3

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

郑遨(865—939),字云叟,以字行,滑州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人。少好学,敏于文辞。但应进士试,两举不第,遂入少室山为道士。后隐居华山,与道士李道殷、罗隐之为友,世称三高士。唐明宗天成中召拜左拾遗,不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939)以谏议大夫召,辞疾不起,乃赐号逍遥先生。新、旧《五代史》有传。其诗有消极避世思想,也有忧时悯民之作。

这首诗一作杜光庭作。杜光庭和郑遨生活于同一时期,其思想和经历也与郑遨有许多相同之处,也做过道士,隐居不仕。《全唐诗》存诗一卷,诗30首。但有11首诗,一作郑遨作,其中包括这首《富贵曲》。而在郑遨仅存的17首诗中,也有10首一作杜光庭(其中《偶题》2首,杜光庭1首,郑遨1首)这问题就较为复杂了。不过,从无争议的郑遨的7首诗看,他的不满来自于对上层统治者腐朽生活,同情人民疾苦的思想,并非只表现在《富贵曲》中,还有《伤农》《哭张道古》《偶题》之二等,都是这样的作品。如《伤农》:

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

珊瑚枝下人,衔杯吐不歇。

此诗无论就所讽刺和同情的对象看,还是从运用的表现手法看,都几乎和《富贵曲》一样,因此完全可以把它当做《富贵曲》的姊妹篇。又如《哭张道古》诗中的“岂使谏臣终屈辱,直疑天道恶忠良”二句,也与《富贵曲》中“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二句的不平与愤懑极为相近。而在杜光庭的无争议的作品中则几乎听不到这样的声音。因此,这首《富贵曲》还是应该看作是郑遨的作品。

《富贵曲》,是唐末一些诗人揭露统治阶级奢侈生活常用的题名,此外还用《公子行》《贵公子行》《时世行》等。

这首的开头两句似乎是正面写“美人”的梳妆打扮:她洗梳完毕,满头插戴上珍珠、翠玉做的首饰。这里既用了“满”字,又用了“间”字,初看好像有矛盾,但实际上这两个字用得很准确。“满头”,是意在强调所戴头饰之多,为下文作铺垫;而“间”,是说首饰是戴在头发之间,换言之,首饰与首饰之间还有“发”相隔。否则,戴的首饰过多,掩盖了乌发就不美了。

如果说一、二句的叙写好似平稳的流水的话,那么第三句起便突然起了波澜——“岂知两片云,戴却数乡税!”“云”,是比喻美人的鬓发。“两片云”,是指两个发髻。“戴却”,即戴掉了。诗人用“数乡税”来比况美人“两片云”上首饰之贵重,实际暗示富贵人家与农民缴纳租税之间的关系,因此深刻地揭示封建社会剥削者与被剥削者阶级对立这一根本矛盾。它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相比之下,郑诗似乎要比白诗更形象,更生动。此外,晚唐于的《古宴曲》也是讽刺达官贵人奢华生活的。其诗是:

雉扇台蓬莱,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

诗经多少首篇4

论文摘要:中国诗史“二源合一流”的嬗变大势,文质彬彬、情文并茂,追求“壮美”的美学定位,以抒情为本的文化品格,以五言诗为主的诗体形式,皆由曹植垂范并师法千秋。曹植“一代诗宗”的诗史地位,是由曹植的四大贡献奠定的。

建安诗歌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一座光辉的里程碑。这座里程碑,以“三曹七子”为代表,然“邺中诸子,陈王最高”(皎然《诗式》),后世言建安诗,也莫不首标曹植。然曹植诗歌的里程碑意义何在?他究竟对中国诗歌有何独特贡献?本文拟从四个方面略抒己见。

曹植诗隐括《风》、《雅》,组织《庄》、《骚》,得《汉乐府》精髓,法《十九首》意象,继往开来,初步确立中国诗歌“二源合一流”的嬗变大势。

中国诗歌发展,明显地呈现出“二源合一流”的大势走向。“二源”即以《诗经》为代表的北方诗学体系,以《楚辞》、《庄子》为代表的南方诗学体系。建安诗歌一代繁盛,正是“得《风》、《雅》、《骚》人之气骨”,二源交汇,南北合流,儒道合一的产物。唐代诗歌革新运动,标榜“汉魏风骨”,正是要恢复或再次确认这个大势走向。然建安诗人真正融二源于一流,远继《风》、《雅》、《庄》、《骚》,近承《汉乐府》与《十九首》,下开盛唐李白、杜甫诸人,得首推曹植。曹操诗21首,全为乐府诗,内容上槁目时艰,肠断民瘼,艺术上古直悲凉,通脱自然,显然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传统和刚健质朴的风格。曹操长于四言诗,似有《诗经》遗风,然许学夷的《诗源辨体》卷四谓其“正是乐府之体,不当于《风》、《雅》求之。”吴乔的《围炉诗话》卷二也谓曹操四言诗“不受束於《三百篇》句法”。曹操的杂言诗,包括一些游仙诗,也似有《庄》、《骚》韵味,但主要还是源于汉乐府的杂言体和游仙诗。所以沈德潜《古诗源》卷五称“孟德诗犹是汉音”。曹丕诗一半以上为乐府,并且“乐府酷是本色”(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曹丕工于言情,大量抒写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怨,这也显然“源出于《十九首》”(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五);王粲为“七子之冠冕”,相比之下,他受汉乐府和《十九首》的影响较小一些,王粲存诗20首,乐府诗仅有5首,其诗从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皆与《十九首》相差较远;王粲诗更多地受到诗、骚的影响,这正如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七所说,王粲诗乃“小雅、变风之余”,刘熙载《艺概》卷二也谓“王仲宣诗出于骚”,其余“六子”存诗太少,不足论。而曹植乃“风、雅之苗裔”(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一),曹植自己也以“有应风雅”相标榜(《与杨德祖书》),读曹植《送应氏》、《泰山梁甫行》、《情诗》、《门有万里客行》等,这一点,不言而自明;同时,曹植《飞龙篇》、《远游篇》等游仙诗,“与《楚辞》同意”(郭茂倩《乐府诗集》卷64),《杂诗》六首,“原本于《离骚》”(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所以刘熙载《艺概》卷二也谓“曹子建诗出于骚”;并且,曹植诗也多乐府,“参其乐府,皆汉氏之韵”(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南国有佳人》等游子思妇诗,“全法《十九首》意象”(同上)。因此,吴淇《六朝选诗定论》卷五谓“子建之诗,隐括《风》、(傩》,组织屈、宋,洵为一代宗匠,高踞诸子之上。……然不能不推子建为极者,盖有得于诗家之正派的宗也。”将曹植作为《风》、《雅》、《楚辞》的正宗传人来推崇。丁晏《陈思王诗钞原序》也谓“诗自《三百篇》、《十九首》以来,汉以后正轨颛门,首推子建,洵诗人之冠冕,乐府之津源也。”也将曹植作为诗家“正轨颛门”,作为上承《诗经》,下开陶潜、李白、杜甫的“诗家正宗”来标榜。

建安诗歌,正处于承上启下,“二源合一流”的历史交汇处,“三曹七子”皆为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然真正以诗歌实绩确立这个嬗变大势者,当首推曹植。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说得好:曹植诗,“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惨远的情调。这一切都通过他凝聚在五言诗的制作上,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这是一个时代的事业,却通过了曹植才获得完成。”曹植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钟嵘《诗品》卷上),初步确立中国诗歌“壮美”的美学定位和文质彬彬、情文并茂的发展道路。

所谓“骨气奇高”,是说曹植诗不仅有血有肉,而且有骨有气,充满气势和骨力,充满追求和抗争,显得慷慨刚健,悲愤沉郁,以气取胜,以骨取胜;所谓“词采华茂”,是说曹植诗风流倜傥,文采斐然,工于起调,善为警句,锻字炼句,声色和美。相比之下,曹操诗骨气高,然词采质朴;曹丕诗词采美,然“婉娈细秀”(钟惺《古诗归》卷七);王粲诗“文若春华”(曹植《王仲宣诔》),然“悲而不壮”(刘熙载《艺概》卷二),“文秀而质赢”(钟嵘《诗品》卷上)。建安诗人唯曹植华丽其容,风骨其实,“词采华茂”因“骨气奇高”而不致流于浮艳纤柔,“骨气奇高”又因“词采华茂”而不致陷于平浅粗豪,真乃文质相称,情文并茂,壮哉美哉,美哉壮哉!所以成书《多岁堂古诗存》称“魏诗至子建始盛,武帝雄才而失之粗,子桓雅秀而伤于弱,风雅当家,诗人本色,断推此君。”吴质《答东阿王笺》即以“文彩巨丽”赞美曹植;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一文中,将“华丽壮大”作为建安文学的一大特征E3;李泽厚的《中国美学史·魏晋南北朝编(上)》也指出:“曹植的诗中,这一点(华丽壮大)表现得最为明显,并且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建安以前,《诗经》天然古拙,《楚辞》风华流美,到《汉乐府》则刚健质朴,《古诗十九首》则平淡自然,而曹植熔铸《风》、《雅》、《楚骚》,得《汉乐府》精髓,法《十九首》意象,终于锻炼出了“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的壮美品格而“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古今,卓尔不群”(钟嵘《诗品》卷上)。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云:“若风骨乏采,则鸷集翰林;采乏风骨,则雉窜文囿;唯藻耀而高翔,固文笔之呜凤也。”高度评价了风骨与词采的统一,并誉为文中凤凰,同时讥笑有风骨而缺文采者为文中鸷鸟,有词采而乏风骨者为文中野鸡。牟愿相《小潞草堂杂论诗》云:“曹子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左思得其气骨,陆机摹其词采。左一传而为鲍照,再传而为李白;陆一传而为大、小谢,再传而为孟浩然,沿流溯源,去曹益远。”Es]陆机、谢灵运、谢眺等人,受曹植“词采华茂”的影响,以至愈演愈烈,繁衍出六朝诗歌的“采丽竞繁,刚健不闻”(陈子昂《修竹篇序》);另一方面,左思、鲍照,其实还包括阮籍、陶潜、庾信、陈子昂、李白、杜甫等人,继承发展曹植“文中鸣凤”的精神,形成“盛唐雄赡”(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五)的壮美诗风。陈子昂的诗歌革新运动,上接“汉魏风骨”,要求新诗歌应“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修竹篇序》),李白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宣州谢胱楼饯别校书叔云》),要求风骨与清发的结合,皆与曹植的“骨气奇高,词采华茂”一脉相承。难怪杜甫要“诗看子建亲”(《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子建文章壮”(《别李义》),特别亲睐曹植,标榜曹植的壮美诗风;难怪尚镕《三家诗话》将曹植、李白、杜甫等人作为“文笔鸣凤”的代表诗人,丁晏《陈思王诗钞原序》将李白、杜甫作为曹植的传人,认为李、杜“接武子建”,“其源皆出于子建”(《曹集铨评》附录)。因此,我们可以说,阮籍、左思、鲍照、庾信、陈子昂以及盛唐诗的“雄赡”,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壮美”的美学品位和文质彬彬、情文并茂的发展道路,是由曹植初步确立。

曹植诗“情意有余,汹涌而发”(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结束了中国诗歌在言志、缘事、缘情之间的左右摇摆,确立了抒情的文化品格。

《诗经》以言志抒情为主,其中有少数诗歌,如“民族史诗”、《七月》、《氓》等有明显的叙事倾向。《楚辞》也以抒情为主,但叙事性大为增强,《离骚》作为一首自传体政治抒情诗,回顾半生经历,探索未来道路,便大量用赋的手法;《招魂》外陈四方之恶,内崇楚国之美,也多用体物铺叙笔法;《卜居》、《渔父》更是明显的散文化、叙事化。《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以叙事为主,《东门行》、《病妇行》、《孤儿行》、《陌上桑》等皆为成熟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更是达到我国古代叙事诗的最高成就。《古诗十九首》“深衷浅貌,短语长情”,又以抒情为主。中国诗歌虽以抒情言志为发端,但其发展实在是依违于志、情、事之间,左右摆摆,自曹丕的“文气”说、陆机的“缘情”说始,中国文学方觉醒、独立,中国诗歌方确方向,以情为本。然“文气”说、“缘情”说的出王主要受到建安诗歌的启发,是对建安诗歌“慷慨l、气,磊落以使才”(刘勰《文心雕龙·明诗》)、“遭乱流寓,自伤情多”(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诗序》)的总结提炼。而真正代表“文气”、“缘情”理论的实绩,以创作实践确立中国诗歌抒情品格的诗人,当首推曹植。

《古诗十九首》虽以抒情为主,但毕竟数量太少,情感单纯,不外乎男女情愁和士子失意两种,不足与《汉乐府》一代叙事诗风相伉俪。曹操诗气雄力坚,情悲意壮,但所抒之情也大多局限于悲壮粗豪一类,并且不少诗作,如《对酒》、《度关山》、《薤露行》、《苦寒行》、《蒿里行》等,仍然受汉乐府“缘事而发”影响,有着明显的叙事性。曹丕“工于言情”,但也偏于男女之情,其反映政治、军事题材的诗,如《煌煌京洛行》、《秋胡行》、《令诗》、《黎阳作》等,也多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七子”中唯王粲、刘桢多抒情诗,但数量、质量皆远不能与曹植比肩。曹植诗“本乎性情(丁晏《陈思王诗钞原序》),慷慨高歌不减乃父,“柔情丽质,不减文帝”(钟嵘《诗品》卷上),并且无情不可抒,无意不可达,《白马篇》之豪壮、《薤露行》之慷慨、《送应氏》之悲凉、《七哀诗》之哀怨、《美女篇》凄婉、《杂诗》之缠绵、《赠徐干》之坦诚、《野田黄雀行》之沉痛、《赠白马王彪》之沉郁、《当墙欲高行》之愤激、《泰山梁甫行》之凄惨……,故庾信的《伤心赋序》谓曹植诗“千悲万恨”,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卷上也谓“子建、李、杜皆情意有余,汹涌而后发者也。”陈祚明的《采菽堂古诗选》卷六也说“真切情深,子建所长”,方东树的《昭昧詹言》卷二也称曹植“情至之语,千载下犹为感激悲涕。”曹植诗不仅感情丰富、强烈,而且抒情手法多样、精湛,如《赠白马王彪》,或情附于事、或以景托情、或引类譬喻、或直抒胸臆、或旁敲侧击、或反面衬托、或侧面渲染,各种手法交替使用,彼此生发,将一腔生离死别、骨肉情深、忧谗畏讥、含冤负屈、报国恋君、忧生患死等种种复杂情感,抒写得淋漓尽致、深沉感人。

而曹操的第一抒情佳作《短歌行·对酒当歌》,抒思贤之情,主要用了比喻和直陈手法;曹丕的第一抒情佳作《燕歌行·秋风萧瑟》,写离别之情,主要用了以景传情和直抒胸臆的手法,相比之下,皆显得感彩单一,表现手法也单一。所以王世懋的《艺圃撷余》云:“古诗,两汉以来曹子建出而始为宏肆,多生情态,比一变也。”正是因为这“始为宏肆,多生情态”的“一变”,结束了中国诗歌在言志、缘事、缘情之间的徘徊游移状态,确立了抒情诗在诗坛的正宗地位,从此,诗主性情,文主事理的格局形成,后世论诗,当然要“祖述子建”了。曹植诗长于五言古体,并以众多的数量、广泛的题材、上乘的质量,确立了五言诗在中国诗坛的牢固地位。

曹植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位大力抒写五言诗的诗人。《诗》、《骚》无标准的五言诗;西汉文人诗坛荒凉,苏、李五言诗系后人伪作;汉乐府首开五言风气,但毕竟以杂言为主;东汉末年的《古诗十九首》全系五言,然题材狭窄,数量太少。五言诗,“暨建安之初”,方“五言腾踊”(刘勰《文心雕龙·明诗》),经“三曹七子一蔡”的努力,才“彬彬之盛,大备于时”(钟嵘《诗品·总论》,并垂式千秋,成为中国诗歌之一主要体式。而整个建安,只有曹植才是第一位大力抒写五言诗的诗人。据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现存建安五言诗162首,而曹植一人就有65首,占了整个建安五言诗的27.7%;第二名是曹丕,五言诗23首;第三名是王粲,五言诗16首,皆远不能与曹植比肩。

从题材范围来看,曹操五言诗“治国平天下”,多言政治、军事、民情等国家大事;曹丕五言诗“恩怨相汝尔”,多限于游子、思妇的离愁别怨;“七子”中唯王粲、刘桢五言诗稍多,其余不足言,虽题材较广泛,但毕竟数量太少。而曹植五言诗,上自王公贵族,下至贫民百姓;大涉家国之事,小及人际私情;神如灵飞龙,俗如虾鳝浮萍,无事不可入,无意不可言,极大地开拓了五言诗的题材领域和反映生活的能力,并且咏史诗、咏怀诗、咏物诗、寄赠诗、山水诗、田园诗、游仙诗、边塞诗等等,皆有涉猎,真可谓“备诸体于建安者,陈思也”(胡应麟《诗薮·内篇》卷二)。后世诗人,阮籍的《咏怀》诗,从题材内容、艺术形式、表现手法都与曹植后期诗的忧生患死,比兴含蓄,一脉相承;左思的《咏史》,与曹植的《三良诗》、《虾鳝篇》、《豫章行》直接相通;陶渊明的咏史、咏怀诗,也是继承了曹植、阮籍、左思的路子,其田园诗也受曹植《芙蓉池作》、《公宴》等“怜风月、狎池苑”(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诗作的启发,陶渊明的《还旧居》与曹植的《送应氏》也形神兼似;郭璞的《游仙诗》与曹植的游仙诗更是一体相传;谢灵运“其源出于陈思”(钟嵘《诗品》卷上),其山水诗受到曹植山水景物描写的影响;鲍照乐府及边塞诗,也显然与曹植相关联;鲍照的“白马驿角弓”便源于曹植的“白马饰金羁”。所以胡应麟《诗薮·内编》卷二谓“《虾鳝篇》,太冲《咏史》所自出也;《远游篇》,景纯《游仙》所自出也;《南国有佳人》等篇,嗣宗诸作之祖;《公子敬爱客》等篇,士衡群制之宗。诸子皆六朝巨擘,无能出其范围,陈思所以独擅八斗也。”陈子昂的五古《感遇》诗,与曹植五古“不逾分寸”(施朴华《岘俯说诗》),李白的“古风”、杜甫的“五古”,“其源出于子建”(丁晏《陈思王诗钞原序》)。由此可见,曹植五古的题材、体式,对后世诗歌的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难怪后世言五古要“祖述子建”(吴乔《围炉诗话》卷一),“必首思王”(张炎《曹子建集七卷本序》)。

艺术质量上,曹植五古深于取象,善为比兴,大量诗作,通篇用比兴,在建安诗坛,可谓“集比兴之大成”、“开一代风气”;曹植诗工于起调,善为结语,曹植以前,古诗不假思索,无意谋篇,自曹植,方“有起,有结,有伦序,有照应”(沈德潜《说诗啐语》卷下),并且“结名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严羽《沧浪诗话·诗法篇》),曹植有此成就,实在是大不易;曹植诗功于锤炼,善为警句,而曹植以前,古诗“平平道出,无用工字面”,自曹植,方锻字炼句,后世诗人争相效仿,甚至“唐人诗眼本于此”(谢榛《四溟诗话》卷二);曹植诗对仗工整,平仄妥贴,对齐永明体及唐近体诗,也多有启发;曹植诗词诗采华茂,粲溢古今,却“浑然天成”、“文质适中”(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卷二、卷三),将乐府诗的通俗和《十九道》的典雅相融合,“形成自己全新的语言风格”;此皆曹丕、王粲所不及,曹操更是无此“文心”,无意“雕龙”。

诗经多少首篇5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写照,我们最大的苦恼是信息太多、诱惑太多,我们最大的难题是选择太多、无所适从。我们一直在求快、求多,然而,多――真的就意味着好吗?

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不是小说作家也不是散文大家,而是80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通常,我们以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至少需要长篇巨著、卷帙浩繁,恰恰相反,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以简练的文字摘得了世界文学桂冠。据评审委员会介绍:“特兰斯特勒默的诗集有一个特点:简练、具体而苦涩的隐喻……他的诗凝练而通透,在他最近的诗集中,特兰斯特勒默的风格已经转变,篇幅更为简短,凝练程度更高”。事实上,特兰斯特勒默从1954年发表处女诗集《17首诗》至今,共发表163首诗,大多为短诗。正是对文字精准的极端强调,特兰斯特勒默才用四到五年出一本诗集,每本诗集一般不超过二十首诗,平均一年写两到三首诗。优秀的作者一定是在权衡质与量时善于将“质”放在首要考核要素的人;优秀的作品也绝不是通过量产而来,而是经过千锤百炼,去粗取精而成。

我相信绝大多数人看到或接触苹果产品时,第一感觉是:简单!而当你真正使用苹果产品时你一定又会感受到这种简单背后功能的强大。事实就是如此,强大的功能并不影响产品的简单呈现,“简洁”被公认为苹果最突出的美学特点,一直以来,乔布斯都专注于打造简洁的产品,这种对于“少”的追求已经延伸到产品之外。1997年,乔布斯回归苹果继任首席执行官后,一上任就迅速通过“砍掉70%的项目,留下30%精华”的方式来确定主打产品,进而砍掉了近90%没有特色的业务和产品,陆续专注于iMac、iPod、iphone、ipad等产品和项目的研发。从苹果产品的设计、包装到网站的功能,在苹果的世界中,创新意味着消除多余的元素,进而凸显必要的元素。

人生,其实就像是一个雕塑艺术品的过程,美丽与否,在于你如何将那些影响美丽的因素剔除。正如米开朗琪罗所说:“美就是净化过剩的过程。”少,是一种追求,少,是一种智慧,少,是一种本质。智慧的人生就是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那些在学习、事业、生活中我们曾经以为复杂的成功法则,多年后,你会发现其实都很简单。

诗经多少首篇6

关键词: 美育 中 不外加

本人从“教”,粗知于“诗”。“教”讲究科学性;“诗”讲究艺术性。“诗教”相融而立足于“教”,须遵“教”的原则。笔者耄年,尚存不止一息,对“诗教”偏又关心。知道一些地方被加了码,似违诗教原则,每生怜惜孩子之心,而有“饶饶孩子”之念。但不在其位,敢谋其政?故只撰文,加“宜”添“?”,商榷表达,庶可谓“宜”!

孔子说:“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礼记・经解第二十六》)“温柔敦厚”早已成为诗教的灵魂。“诗教”实为人格教育,美育的范畴。当代科学家杨叔子先生呼吁诗教,强调“素质的灵魂”。江苏省党委宣传和教育领导对“诗教”指示重在“以诗立德、以诗启智、以诗育美”,强调的也是美育,即人文素质教育(省第三次诗教经验交流大会)。美育的独特性在于“通过对人内在情感的直接感染,调动起人的各种心理能力并使之和谐运动,从而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人的塑造,使人的精神境界不断提升。”(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感人心者,莫先乎诗。诗教为人文素质教育,殆无疑义。

“诗教”,包含字、词、句、作品结构、格式、表现特点等等知识性内容,形成智育和美育的重叠。那么,相关的教学原则必应遵循,无须赘述。

“加码”表现,从当前一些诗词协会刊物上所辟“诗教园地”,选登学生做的诗词可以看到。先前还加注“指导教师×××”,近来已直署“×年级×××”,以示诗教硕果。就是这些学生诗词,让我哭笑不得,每生怜惜之心,而有“饶饶”之念的。皆有实例,且取自全国都有名的诗教园地。但为保护学生,讳注出处,反正实名发表,以备责核。

①《清明》:“朦朦胧胧细雨日,凄凄惨惨清明时。烧纸扫墓敬祖先,吃冷饮凉应寒食”。(小六)――“朦胧”形容“月”的,不宜形容“日”。寒食在清明前一天,古时不举火,纪念春秋晋国介子推。此节久已不行,何况如今21世纪?

②《新中华》:“蓄势蛟龙盘山卧,只待时机翱翔天。我登城楼遥望处,一片姹紫嫣红田。”(小四)――新中华随着改革开放几十年,已经腾飞,早不是蓄势“盘山卧”了。上、下截句意也不一致。“登城楼”么?此生所在的市区,压根没城。

③《盼君》:“烽火高飞百尺台,壮士一去十年黯。阖家老小翘首盼,望君归来报平安。”(初一)――“烽火”,古代军情讯号。其意象可代指战争。“高飞百尺台”表明使用的本意,不合新时代军情。凭现代的电讯条件,在非战争状态,壮士一去十年,与家人联系方便,何至于“黯”?“君”究竟与作者何种亲属关系?亦暧昧不明!

④《悲》:“落日入苍茫,炊烟绕故乡。庭深幽静处,孤雁独悲伤。”(初三)――现时居住楼房多,往往幢幢毗连,难得看到落日景象。“炊烟”?如今农村也不用柴灶。房屋阔大兼又深长,才让人有“庭深”之感。现代城乡鲜有。末句“独”字,难道小作者离了亲人,独一个在外地上学,竟无人关顾,如此忧伤而“悲”么?

⑤《忆童年》:“滚滚时光如流水,岁月匆匆往事催。忆思往事知多少,五彩斑斓梦一回。”(小一)――“忆”表明已出童年。而“童年”指3~10岁时段。只7岁孩子!就感到时光如流水,而忆“匆匆往事”吗?且竟然如“梦”!“往事催”亦模糊。

⑥《童年》:“楝花淡紫草青青,蝶舞翩跹不肯停。几度呼儿人不应,凝神屏气捕蜻

蜓。”(小一)――全合格律,且规范地用平水韵“九青”,语言意象不坏。可惜,小一语文主要才是识字教学,能做出这样诗么?果然,W上2014年的某个博客早有了!而此诗刊于2016年的“诗教园地”!

⑦《求学》:“五十学子学同堂,书声琅琅读华章。夜以继日苦中乐,十年寒窗求知忙。”(小一)――如今教师、家长皆不要孩子“夜以继日”。才七岁孩子竟已“十年寒窗”了吗?四句中倒用三个成语凑。

⑧《心愁》:“云遮丽日狂风骤,雨打蔷薇泪眼抛。花下倚枝魂魄荡,梦中愁结旅人焦。朱颜已改人憔悴,白发初生镜怕瞧。楼阁徘徊凝薄雾,凭栏自叹恨无聊。”(高二)――疑问:作者在校?还是行旅?青年么?何以生了白发?竟到“镜怕瞧”的程度?为啥魂魄荡?又那多“心愁”?除了“旅人”二字,全诗看不出心愁的蛛丝马迹。徒然是嗟老叹愁意象的堆砌!

⑨《夜》:“苦苦作诗无处寻,句句凑来难成韵。书到用时方恨少,月落乌啼诗未竣。”(小五)――真切表现出被迫作诗的“苦”!

这九例确典型的。若从“诗教园地”再举些类似的例,比这些还要典型的极易。甚至同一期诗教园地,抄来的就有四五首。有的疑似抄袭,也不想查找了。坦率说,笔者对这些实例反复地引了又删,实在不忍心让被加码诗教伤害了孩子的东西太多露出。因怕被指妄论,例亦不能缺,资证已经足够。“诗教园地”皆按先格律旧体、后自由新体顺序编排;所引之例皆是排前的,故以旧体标准衡量。主席论诗曾提到“不讲平仄,不讲格律,就没有格律诗词”。上例中除一个抄袭的和一个叹老的外,皆不合格律。

“真、善、美”,“真”是诗的基础。借助意象,其含蕴的也应是作者的真切感受。小一的七岁孩子,就“忆思往事知多少”吗?还夜以继日为“乐”么?家长也舍不得。高二的青年,已经“朱颜已改人憔悴,白发初生镜怕瞧”么?纵然由于遗传的DNA,少年生点白发也是有的;但绝无“憔悴”之容。再说,所有例诗中全不见新的时代生活背景。可谓“真”字全无,陈辞拼凑。凡有真知和良心,看了怕只有苦涩,不以为美的。

第一,不合格律的诗当好诗选刊,造成学生误识,无异对大美的诗体亵渎。

第二,不“真”的诗当好诗选刊,无异诱导学生作假。

第三,抄来的诗当好诗选刊,无异对学生欺瞒的鼓励。

第四,拼凑的陈言当好诗选刊,无异导致学生缺失时代性的感知和表现。

第五,做诗苦的诗当好诗选刊,倒真的见出学生做诗内心的为难情绪!

恕直言,如此的诗教硕果,体现不出“以诗立德、以诗启智、以诗育美”的宗旨!

但绝非孩子的错,也不能怪老师!

“辞赋文章能者稀,难中难者莫过诗”。(唐・杜荀鹤《苦吟》)从屈原(屈原其实算骚人)到柳亚子,历16朝代,共2298年,诗、词、曲家1708人,在偌大的神州九域,平均1・345年才出一个,而并非皆名家。确确实实是“能者稀”,难啦!唐白居易五、六岁学诗,九岁“O识声韵”,才算能做。“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与元九书》)如此苦读,有了作诗根基的。应知他只读文史经典,不同于当代教育的多学科制。难道如今的中小学生超得了他?部编九年级《语文》选了《香菱学诗》。林黛玉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可见要学诗须有读书厚积,今天也不算过时。杜甫祖父杜审言是名诗人,故他得以承传,七岁能诗;所存只1447首。他59岁死,死前一年做的《江汉》。斩头去尾,实以51年计,共18615天,平均每12・86天才做成一首。诗圣如此,难道如今的中小W生能轻易作诗?

传统文化在一段时期内曾被视糟粕,遭受批判,重视并要求承继是近三十年来的事。当前青少年的父辈乃至祖辈一代(七十岁左右),极少是“书香之家”。如今又有学前教育,学绘画、学音乐,乃至有学瑜珈之类;而罕有读古籍经典的学前教育。这个实情也正常。那么,七岁孩子在小学一年级,凭两册课本的八首诗,就学会做诗了吗?小一到高三课本诗词统只133首,只相当香菱须读的几分之一。因还另有史、地、数、理、化、生物、体育、艺术等课要上;迥异于古时孩子单打一。实际条件如此,和古代诗人比不得。

诗生于感,必先起于对某特定情事,特定形象,有了直觉的审美感触,而后有不得不写、意不能遏的心理状态,产生“创欲”的诗情,才会有立意、立题、选韵、谋篇的创作活动。何况这感的激发过程里,少不了逻辑思维的理解!也是白居易说得好:“大凡人之感于事,则必动于情,然后兴于嗟叹,而形于诗歌矣。”(《策林》)这是规律。中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孩子,经历还很少,在其主客观的生活环境里,一般说难有深刻的感受、感悟,况不具备诵读之厚积,音律不能熟O!

实际的情理说明,要求中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学会做诗,是决不现实的,违背了循序渐进原则和量力性原则。然而,现实中却有诗教加码。于是做出“苦苦作诗无处寻,句句凑来难成韵”的作诗苦的“诗”,自不足怪了,产生出滥凑陈辞、抄袭应付等等皆不足为怪了。“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第三章)宋・朱熹注道“过则失,不及则未至,故惟中庸之德为至。”诗教加码就是过了,过犹不及,便难免出现上述几个“无异于”。加码宜停,希冀适乎“中”也。

就我所知,“加码”非老师所愿,非学校要求。那么,我这“宜停”的受事者是谁?请先看近些年“诗词进校园”之说。此说不无费解:课本本有诗词,老师本有诗教,校园也就本有诗词;可见“进”的主事者在外。“外”是谁?看一看诗教之先进的表彰或验收之类奖誉者,乃或基层或高层的诗词协会,而非教育部门,可知“进”所从来了。于是出现:“校园有诗词+诗词进校园”的状况。这似乎有点滑稽。要想“诗教”不加码也难矣!

其实,校园接受“诗词进校园”并非得已。这从一些诗词协会刊物的“诗教园地”作者,中学生的少,小学生的多,能够窥视得出。因为小升初不同于初升高、高升大,不存在升学压力,外加点诗教,于学校影响不很大;况对各级诗词协会领导宜尊重不宜拒绝呢。于是,诗词协会通过诗词进校园,使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的任务,则多须在低年级段的少年们身上寄托了。如某刊某期“诗教园地”,共刊33首小学生“诗”,其中小一12首,小二8首,占了大半,包括抄袭的在内。希冀在这些孩子们身上完成使中华诗词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的任务,岂非诗教加码?太为难孩子吗?在加码的情势下,有些孩子自己应付了,有些是帮着孩子应付了,“诗教园地”有了成果。大体如上引述之例。设或有的小学生接受引导,真激发起兴趣沉于诵诗、学诗,虽不必阻止,也不必鼓励,以防偏科,妨碍全面发展。再说,过分追求势必影响健康。记得唐代李贺学诗过分,引他母亲焦虑说:“是儿要呕出心乃止耳!”(《新唐书・本传》)果然,可怜李贺死只27岁。量力性教学原则必遵的。

诗经多少首篇7

那还是三年前,因为撰写博士论文,很长一段时间都埋首在旧报刊之中。为了搜集四十年代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的资料,那时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旧报刊室曾仔细翻阅过一本四十年代的杂志《现代文艺》,十六开的本子,并不厚,纸张都已经泛黄了,一不小心就会抖落出一些纸张陈旧的碎屑。这本杂志从一九四零年四月第一卷第一期一直出到一九四二年十二月第六卷第三期,一共出了三十三期。杂志是在福建永安出版的,在战火纷飞的四十年代,也许也只能是在这样的“后方”小城,一本纯文艺刊物才能坚持这么久吧。 

彭燕郊先生是我熟悉的诗人,在长沙时曾经有幸多次倾听他对于现代新诗、诗歌艺术的真知灼见。所以在这本杂志上读到他年轻时候的诗作时,自然引起了自己的注意。在这本杂志上,彭燕郊分十一次发表了诗作或组诗《朝花》(1卷3期)、《七月献诗》、《清晨》(1卷4期)、《珍珠米收获》(1卷5期)、《黄昏及其他》(2卷6期)、《恋歌》(3卷1期)、《篝火》(3卷2期)、《殡仪》(3卷3期)、《磨》(3卷5期)、《村里》(3卷6期)、《船夫与船》(5卷1期)、《田侉佬集》(5卷3期),另外还发表了两篇散文《喘息》(5卷5期)和《宽阔的蔚蓝》(6卷2期)。 

在短短的两年时间之内,在同一本杂志上集中发表数量这么多的诗歌和散文作品,而且,此前的一九三九年十月,即已在第四集第三期的《七月》杂志上发表组诗《战斗的江南季节》,一九四零年刚满二十岁的彭燕郊,无疑是当时的抗战文坛上暂露头角而又迅速脱颖而出的青年诗人。在他发表于福建永安《现代文艺》上的这批早期最初的这批诗作中,有一些已经收入《彭燕郊诗选》中,还有一些如《殡仪》、《磨》、《田侉佬集》等还成为彭燕郊在现代新诗阶段创作的代表作,① 其新诗创作的起点是很高的。事实上,正是在这一个创作阶段,彭燕郊创作、发表了他在现代新诗史上的主要代表作——近八百行的长诗《春天,大地的诱惑》。② 但是,这首后来没有入集、也从未为论者和文学史研究者提及的《恋歌》,还是让我穿行在陈旧纸页间的双眼为之一亮,当时就有一种直觉:这首久为我们遗忘的小诗,不但显示出青年诗人彭燕郊杰出的抒情才华,它呈现出的成熟风貌和充沛的想象力,也标示着中国现代新诗诗艺的高度!我曾经在文学课堂上,将这首小诗和更小的一首林徽因在三十年发表的诗《忆》一起,让我的学生们阅读,学生们流露出的那种真实的震动让我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六十多年前在战争背景下面世的这首小诗,它提醒今天的读者,现代新诗,可能并不像许多人想象中的那样幼稚,今天的新诗相对于现代新诗所作的超越,可能也并非某些人估价的那样巨大和显著。 

首先,我们必须注意的是这首诗相对于它产生其中的时代背景的超越性。二零零二年,八十二岁高龄的彭燕郊先生自己曾撰文提及过开始新诗创作的那一段战斗的青春岁月:“我学写诗,认真讲是从参军那一天开始的。”“整个战争,对我来说是悲壮的,人民既要从凶恶的侵略者手里夺取生存,同时又要从险恶的统治者手里夺得战斗权。奋激之中难免有沉痛。”并且十分具体地提到在《现代文艺》上发表作品的这一段时间在福建永安的生活: 

为逃避政治迫害,荃麟、葛琴来到福建永安,得到黎烈文的帮助,在他主持的改进出版社安顿下来,接着我也来到永安,创刊不久的文学杂志《现代文艺》主持编务的是王西彦,承他关爱,自那以后,每期几乎都采用我的作品。第一次在《七月》发表作品,胡风在作者介绍里提到我在新四军,改进出版社是官办的,他们不怕犯忌讳,叫我感动,我想,这里面也有新四军声望的影响,胡风和《七月》的影响,当然,也由于黎烈文、王西彦都是进步作家。③ 

在晚年的这些叙述里,彭燕郊先生提及来自国民党政府的“政治迫害”、自己的“新四军”身份,还具体回忆因患肺病而来永安的经过。这就是这首诗产生的时代的和个人生活的背景。四十年代这一段新四军游击队战士的战斗生活,对喜欢和热爱彭燕郊先生诗歌的读者和一般新诗研究者来说,早已不是需要细细交代的事实。④ 对照《恋歌》这首诗,以及将这首诗与这一时期彭燕郊创作的深受艾青抒写寒冷中国大地、人民苦难的那种风格的大量诗作相比,《恋歌》都显示出仅有的轻松、愉快、跳脱和青春飞扬的美!诗最后一行的“好战马”三字点出了这首诗的战争背景,但是直到此时,战争依然没有显示出固有的严肃和残酷。想想四十年代初期的抗战实际情形,想想延续三十年代末期的四十年代初中期中国新诗普遍洋溢救国激情却不乏空洞呼喊的诗篇,想想这首诗为一般抗战诗歌所不敢用的大量“出格”的意象,我们都会更加惊讶于《恋歌》的“脱俗”之美,也会对这一首诗更为珍惜。 

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战士,在严酷的战斗生涯中,满怀对春天与爱情的深情热切的向往,无所顾忌地放飞自己的激情和想象,唱出了一支魅力永恒的恋歌。这是一种自由自在、毫无拘束的美。 

其次,我们无须过于强调这首诗相对于时代的独异之美,且必须意识到、注意到它难以挣脱的时代整体审美风向带给它的影响。这才是属于史的层面的理解,也丝毫不会损害诗本身的价值。正如前述,这首诗高明之处在于对于普遍的、特定的时代环境和苦难的超越,对于一般抗战诗歌的超越。但是,从诗最为明显显露出的特色来看,还是有着明显的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诗歌的印痕和影响,这就是大量排比句式的运用。抗战兴起之后,朗诵诗从此成为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主要创作潮流,“朗诵诗为了在大庭广众中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力求听众对诗的内容有一个渐进熟悉的过程,而且必须在朗诵的气势上也抓住听众,排比句式就是一个首要的条件。”“必然更多地依赖类似于‘赋’的铺张手法。”随着朗诵诗运动的深入开展,朗诵诗的艺术标准也逐渐泛化为一般的新诗艺术标准,所以四十年代一些著名诗人的非专门为朗诵而写的诗作,如艾青的《黎明的通知》、何其芳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等,也都自然采用了这种排比句式和这种类似于“赋”的铺张手法。⑤ 彭燕郊是在艾青的深刻影响之下开始写作的,艾青也是四十年代初中国新诗影响最大的诗人。这首诗一口气用了十节共二十行的篇幅来容纳大量的排比,就正是在这种诗坛风习之下的产物。 

所以说,尽管这首诗的个性与普遍的抗战诗歌相比显得面貌独异,但是它还是天然地带有着那个时代的诗歌特色。正像我们现在写诗的诗人,很少用大量的排比来写诗一样,那时的诗人对于排比也许有一种不言自明的好感。彭燕郊的《恋歌》,正是超越于那个时代,又天然地属于那个时代的佳作。 

清理了这首诗属于时代的、个人生活的、文学史的层面的各种内容后,最后,我们终于可以真正走进这首诗本身了。上述这种排比句式的运用,虽然有着强烈的时代审美风习的影响,对于这首诗本身的生成却是自然的、积极的。我们时代的诗人似乎已经放逐了这种排比的、铺张的、看似简单平板的写作方式,但是这里面可能也存在着一些微妙之处:这种看似简单的方式,却需要巨大的艺术想象力,才能使诗句免于平庸,诗人们不敢轻易尝试这样费力难讨好的事情。这首诗的魅力却恰恰主要来自于此。诗的充沛的想象和飞扬的青春激情经由这种方式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 

大量铺排开始的地方,就让人耳目为之一耸:少女失身、少年自渎!这是第一个诗节,紧接着的第二个诗节却立即一转而为“南风”、“冰雪”、“太阳”这样清新的意象。我们略微细致一点就可以看出,这首诗一路滔滔不绝铺排下来的方式,大致就是这样,一组似乎并不美好的、“俗气”的意象,紧接着一组清新美好的意象:“寡妇”、“尼姑”与“播种人”,“猫高唱情歌”、“落花”与“云雀”,“雷电”、“蛇”与人在新春的活动,“淫妇”、“负心者”与“歌”、“梦”,两组意象的交织与穿插,给诗带来一种令读者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的美感。尤其是第一类即这些“俗气”的、“丑陋”的意象的运用,更给诗带来不俗的气质,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审美的冲击。不但一般的抗战诗歌不会这么写,一般抒写春天与爱情的诗同样不会这么写,而这恰恰是一首激情难捺的“恋歌”!也许,我们可以自然地将这类意象的运用,归之为所谓西方“审丑”式的现代主义诗歌传统的影响,也可以作为“七月诗派”诗人们艺术视野开阔的一个小小佐证。但是,这种理解可能也存在简单化、粗略化的地方。本文更愿意这么理解:一方面,可能有现代主义诗歌营养的因素,另一方面,从诗中“在往日”三字出发,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意象来自文学史影响层面的东西少,来自一个青年游击战士的童年生活回忆、来自乡土记忆的东西多!“寡妇”、“尼姑”之类,正是一种乡土的记忆!正是这种层面的东西,使大量的铺排不至于单调空洞,不至于停留在文学的“技巧”层面,而拥有一种坚实的生活实感,带来诗最为动人的内核! 

十节铺排的篇幅,主要由比喻支撑。是这首诗另一个主要的魅力之源。亚里斯多德在《诗学》中就指出:比喻是天才的标志。对于一个优秀诗人来说,比喻更是一种似乎与生俱来的优势,一种内在的、本质性的思维方式。这首诗用大量“春天是”什么的暗喻方式组织而成,事实上这种比喻方式在此诗中很多地方可能还是一种“虚假的比喻”,本体和喻体的区分已经毫无必要,诗人只是通过这种隐约的方式,展开生动的描绘与回忆,比喻成为“暗渡陈仓”的跳板! 

春天,在往日 

曾经是我们—— 

 

避着教师和同学的耳目、而偷偷地 

在人们看不到的课桌下用足尖传情的季节 

诗经多少首篇8

一、学写诗必须多读诗

清乾隆蘅塘退士孙洙给《唐诗三百首》的题词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是对唐诗的极高评价,说明唐诗在我国古代诗歌中的崇高地位,同时也说明唐诗对人们的影响力相当大,对人们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古代流传下来的诗作多数是优秀作品,特别是《唐诗三百首》,诗中优美深邃的意境,耐人寻味;有规律的节奏、韵律、平仄,充分体现了古诗的形式美,让人诵读起来朗朗上口。熟读古诗的人,谈吐优雅,文化品位较高,一般也会写一些诗歌。很难想象,一个连唐诗宋词都不熟悉几首的人能写出上乘的诗作。所以,我在开办诗教班时,首先要求学生背诵所学过的古诗,然后检查学生还能熟读多少课外的诗歌。在课堂上,我运用“开火车”的方法,让学生轮流背诵古诗,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习的热情高涨。我还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课外古诗,为进行诗歌创作作好 “热身”准备。当然,我也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尽可能地理解诗歌大意,不能囫囵吞枣地读,不能对诗意、主题和创作技巧一无所知,否则读诗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

二、让学生掌握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

我们所读的古诗,之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因为这些诗歌讲究押韵、平仄错落有致、节奏分明、用词准确精当,所以,我在诗歌写作教学时首先为学生讲了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分类、什么是律诗、什么是绝句、什么是押韵、什么是平仄等。讲授这些知识不免让小学生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因而,我结合具体诗歌进行讲解,尽量做到浅显易懂。如讲到押韵,我先列举了学生最熟悉的诗歌――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是同韵的,即“光”、“霜”、“乡”的韵母都有“ang”,韵母相同或相近,这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读起来“顺口悦耳”。一般来说二、四、六、八句要求押韵,第一句可入韵,也可不入韵。然后,我又举了另外几首诗讲解“押韵”。

在讲到字的平仄声时,我引用了一首有趣的打油诗。这首诗从第一句到第四句,每句一个声调,四句分别是一、二、三、四声:“今天张先生归东山,明晨杨同学来河南,请你往酒馆打好酒,路过万寿路叫舅舅。”读后,我问学生这首诗的读音有什么特点。同学们饶有兴趣地边读边思考,并很快回答了我的问题。然后我给大家讲解:现代汉语中的阴平、阳平(一、二声)基本上是归入平声(有个别特殊的归仄声),上声、去声(三、四声)一般归入仄声。平仄交错运用是为了读音的起伏变化,它是有一定规律的。这样让学生初步有了平仄的概念。

我还出示了杜甫的《绝句》来讲解押韵、平仄和对仗等知识: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首句不入韵,二、四句押“an”韵。四句的平仄格式为: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是一首前两句和后两句都是对仗的绝句。对仗就是要求上下两句(出句对句)中对应处的字词性相同、平仄相反。诗人在《绝句》中的对仗,布置得非常工整。上下联中,数词相对,量词相对,物种相对,动词相对,色彩相对。

经过我这样浅白的讲解,学生初步了解了诗歌(包括律诗、绝句)的一般常识。我还为学生讲解了现代自由诗的一些创作理论和技巧,指导学生在创作时灵活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明、暗)、拟人、象征、排比等手法。

三、对初学者要求不能太高

经过一两节诗歌理论课的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诗歌创作知识的基础。但你还不能对学生写诗的期望值过高,否则会让你信心全无。我在诗教班上第二节课后,布置学生写第一首诗歌,题材自选,题目自拟。结果是令人大失所望,一些学习成绩较好,作文水平较高的学生,首次写诗却出现用词不当、意思表达不清、语序颠三倒四等问题,更顾不上是否押韵、对仗、平仄协调等问题了。面对几十首写得一塌糊涂的“诗歌”,我开始进行认真的思考:理论归理论,实践归实践。诗歌理论学得多好,不经过多次的艰苦创作,是很难写出好诗的。因而,对刚学写诗的学生要求不能太高,循序渐进,先从“写通顺、能表达清楚意思和能够押韵”入手。我对第一次诗歌习作进行了点评后,要求学生写第二首诗歌。当时,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我带学生到小东江去观察秋色,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回来后布置学生写一首以小东江为题材的诗歌,大部分学生的第二次习作都有了很大进步。不少习作稍作修改后,不失为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又有一定意境的小诗。略举以《小东江之秋》为题的诗两首:

小东江畔草青青,

严寒酷暑无枯影。

金黄稻谷弯腰笑,

随风滚滚现海景。

小东江畔景色鲜,

野花朵朵映蓝天。

芒絮洁白如飞雪,

黄金一片满稻田。

像这样档次的诗作有二十多首,虽然在用词的准确性和意思表达方面仍有欠缺,平仄对仗也不讲究,但总算写得语句通顺、有一定意境,也做到了押韵。因此,算是开始入门了。

四、激发兴趣多鼓励

诗经多少首篇9

在诗歌式微的今天,一股源于校园的三行诗热潮开始萌发勃兴。以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人群正兴致勃勃地加入到创作三行诗的群体,三行诗成为他们表达青春,释放热情的载体。

三行诗走红校园

“我跟妈妈说,给我寄双鞋子吧/第二天,我就收到了/鞋子,袜子,毛衣和手套。”这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生写给妈妈的诗。

“笔停,铃响/一张试卷卷走了三年的时光/谁回头问我,今天考完了,还要回班么?”这首《六月八日》是武汉大学的学生纪念高中生涯的诗。

“高斯拿走了我的尺规/从今以后我只好/徒手为你修眉。”这是复旦大学的学生用数学表达爱情的诗。

近来,三行诗走红校园。这种小诗形式自由,没有固定的格律,唯一的规定就是一首诗三行,而且往往最后一句是出人意料的神来之笔。各类三行诗大赛更是让久违的诗歌再次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北京师范大学的“情书去哪儿”、武汉大学的“时光的故事”、厦门大学的“三行情诗”、东南大学的“三行诗,秋故事”……

11月28日是西方的感恩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那天举办了“感恩节三行诗大赛”。喜欢古典文学的大三学生胡潇行,为一个一见钟情的姑娘写道:“初见,魂牵梦萦无邪念/空缱绻,奈何情深缘浅求索晚/再难思迁,独倚危栏把酒临风思君君不见。”

北京师范大学的北师青年报社已经连续办了3届三行诗大赛,每届都根据时令有不同的主题,如配合毕业季的“三行离书”、光棍节的“情书去哪儿”。社长姚涵之表示,刚开始并没有想到能对诗歌在校园的流行有何助益。但收到的作品中不乏佳作,各种风格的三行诗显示了大学生非凡的想象力。除了诗本身,大家都很关注诗背后的故事。言有尽而意无穷。

获奖作品中,有关于亲情的:“我笑妈妈没有梦想/她说她的梦想已经实现/就是我。”诗的来源是作者有一天问妈妈有什么梦想,妈妈说:“高中时候想当工程师,现在想早点当外婆。”

有关于爱情的:“那个我没买着玫瑰花/你凑合下就拿这个吧,别笑糖葫芦怎么了不也是红的么?”作者贾同学从高中时代就暗恋一个姑娘,一直没有机会表白,一次上课无聊,又想起这位姑娘,于是一口气写了7首诗。

还有关于友情的,比如这首神作——“我,床板/你”。

武汉大学文学院主办的“时光的故事”三行诗大赛,影响力已经走出了校园,网络热传其第一名作品“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而你在想我”,以意想不到的巧妙构思,表达了“如果世界倒转,你才会想我”的思念之情,凄婉哀怨,让人神伤,寥寥三行就获得千万人共鸣。这种反语的形式也在网络上引发了一场造句活动。浙江大学的樊雅婷调侃地写道:“论文在写我,肌在看我,漫天的我落在书上纸上/而考试要挂我。”尽管后来文学院澄清这并非“第一之作”,因为比赛并没有排名次,仅设立“最具飘逸灵气李白奖”等单项奖,但三行诗的人气可见一斑。

辽宁师范大学创行团队也举办的三行诗大赛,在一周多的时间里,已经收到了1700多份投稿。投稿可谓多样化,无厘头式、苦情式、矫情式等等均涵盖在此。“不画眼线不穿高跟只扎马尾/不会撒娇不扮柔弱难受就喝热水/女汉子仰天大笑别流眼泪其实你很美”“上课的时候/如果我可以多看看老师少看看你,应该就不会挂科了吧”“懦弱就是/你是我的男神/我却一直是只能是你的陌生人。”不少投稿的学生们表示,现在是“速食时代”,像他们这一代90后已经很少有人写情书了,三行诗的出现给新时代情书予以了新意,也让他们知道,表达爱情可以很简单。

北师大的三行诗大赛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一学生们更愿意用笔在纸上写诗。现场展台收到500多份投稿,是电子版的2.5倍之多。姚涵之感慨道:“看到一摞摞纸质的东西,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啊。”用三行诗表达青春

在校园的走红也带动了网络写三行诗的风潮。岁末年终。微博上掀起了一股“三行诗总结2013年”的热潮,仅在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中,就有6000多网友转发,近2000网友评论,网友们尝试用短短三句话对即将过去的2013年进行总结:“不悔过去/不畏将来/来吧2014”“结束单身/折腾就业/告别学生时代”“好好学习了/天天向上了/但还是没有变学霸”……

与此同时,由豆瓣网友发起的线上活动“三行辞职信大赛”网上暴红,再次将流行的“三行大赛”形式推向了一个新的网络狂欢高潮,网友用简短有力的辞职理由戳中了无数人的笑点:“雾霾太大/我找不到/公司的路”“老板/我柔弱的身躯/跟不上你伟大的梦想”“老板你的更年期太久了/它不走/我走”“我是狮子座,你是摩羯座,我们天生相克”“据说,公司离不开我/明天我想试试”……

互联网评论家丁道师认为,“网友这种行为主要还是为了娱乐,娱乐自己的同时,又娱乐他人。”他说,自从微博和微信出现之后,网友表达社交信息时,往往用一些非常简短的词语,一方面它是现代互联网社交的显著特点,另一方面它也确实提高了传播效率,因而受到大多数网友的喜爱。

诗歌并没有离开

对于三行诗的兴起,北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宋振韶说:“如今的人写诗很少,主要是缺乏诗意。三行情诗,可能就是让大家摆个诗意的pose(姿势)。不过摆一下pose,或许也能激发起我们心中隐约的诗意。行为改变态度。”他说:“可以没有诗,但一定要有诗意。没有诗意,即便是诗的模样,其实也就是多分了几行段罢了。诗意是一种面对人生的姿态,是生命放下实用主义、放下评判后的自然绽放。”

诗人杨炼曾在1987年被推选为中国“十大诗人”之一,常年旅居国外的他一直坚持用中文创作。从2012年7月到2013年8月,他和唐晓渡、西川等担任评委的“国际华文诗歌奖”,共收到8万多首诗的投稿。杨炼说:“极大量的投稿来自社会底层,获奖者之一是一名农民工郭金牛,他的作品现在已经被翻译成好几种外文。”

杨炼认为,当下的中文诗并没有离开我们的生活,反而正处于半个世纪以来最贴近生活、最令人兴奋的时刻。“诗歌最重要的是真人生和真语言的接通,而‘诗意人生’的唯一含义,正是创造性地开拓自己的生活,而非装饰性的花前月下。”

诗经多少首篇10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教师》杂志举办“诗声”校园征文活动,有自己的独特定位――从心灵上、情感上关注并展现校园生活申的两大人群,尤其是教师群体。这也符合《中国教师》“服务中国最大的知识群体 感悟教师全新的职业人生”的办刊宗旨。同时,也毋庸讳言,《中国教师》杂志社举办这项活动带有某种程度的尝试性质,从自身经验和资源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这也使本次征文活动与大家的预期尚有明显的差距,另外,从这次活动应征者的角度来看,一些作者没有能够充分理解本次征文活动的主旨,其作品没有体现出“文学”的特征。但是,值得欣慰的是,“诗声”校园毕竟走过了第一个春秋,我们无愧而自感不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师生认识并参加“诗声”校园征文活动,随着活动自身的完善和成长,“诗声”校园会成为文学园地中新的靓丽风景。

向所有的征文参加者表示诚挚的谢意!特别感谢曲阜实验中学的王玉贞校长,在他的引领下,曲阜实验中学全校师生参加了本届征文活动!特别感谢秦皇岛华夏中学的李伟老师,她和她的学生共同参加了本届征文活动!

向已经在《中国教师》发表作品的文友表示由衷的祝贺!向即将在《中国教师》发表作品的文友提前表示祝贺!

“诗声”校园,汇聚师生五彩斑斓的梦;“诗声”校园,伴随你我诗意的校园人生!

我是如何学习写诗的

秋 雨

我从小喜欢跟着父母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这样的小诗。从小学到初中,大概背了200多首古诗。上初二时,我写了《中秋望月》一首小诗,老师说我写得不错,当时我心里高兴极了,暗下决心,以后要多写一点。当晚我还想再写两首,却怎么也写不出来了,父亲说:“你还得多背些诗。”第二天父亲又给我买了一套《古诗四百首》丛书。这是专给小学生学习的启蒙读物,从此,我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书桌前大声诵读。每逢节假日,更是我突击读诗的好时机。有时和父母出远门,我就把诗抄在小纸上放在衣兜里,在车上念念背背,现在我已能背三四百首诗了。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诗读得多了,我就开始试着写。我学《古文观止》中《叔向贺贫》这篇文章后,很有、感触,当时就写了一首古诗:“德才有建树,莫为金钱忧。仁义行天下,忠孝永存留。”虽不算什么好诗,但却是真情实感,同时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为了写好诗,我认真学习诗的格律,买了许多有关诗词欣赏、写作和讲格律的书,认真学习关于诗歌创作的文章,初步掌握了押韵、平仄、对仗等一些写诗的知识,并用在创作上。翻出过去写的《中秋望月》:“中秋佳节望月明,悬梁夜读天赐灯。少年胸有凌云志,面壁苦读学必成。”现在用格律对照,第一、二句都不符合诗的格律。我依律把诗修改成“十五中秋望月明,时逢天赐夜读灯。少年胸有凌云志,面壁九年学必成”,这样不仅符合了平仄要求,还增加了诗的节奏和韵味。老师还告诉我,写近体诗,当格律与诗的立意相冲突时,注意不要因律而伤意,要本着“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和不出现“三仄尾”“三平调”和“孤平”的原则,等等。

为写诗,我还下功夫学习用典、兴比、含蓄等修辞手法。如我在“地久天长翰墨香,书情中日满春江。挥毫用尽三缸水,一代文风胜汉唐”这首诗中,就运用了王献之母亲看他临的字时说“我儿用尽三缸墨,只有一点似羲之”的典故,增加了这首诗的内涵和趣味。又如“古郡高楼新气象,农家小院胜瑶台”,运用了兴比,来说明自家院落的美,使诗的味道更浓。

现在我经常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诗的形式写出来。2008年10月,我接到中国书协打来的电话,邀我去参加“中国书法进万家颁奖大会”,我心里非常高兴,激动得睡不着觉,就写了一首小诗:“喜讯书协电话传,心情激动夜难眠。推韵敲诗抒远志,痴魂随梦拜书仙。”写得不算好,但表达了我的心声。

我家住在河北省固安县城内,院子里有很多花草,还有高大的银杏树、金丝柳,房子也宽敞。有不少人来习字,也常有书画家来做客,因此就办了个诗书画艺苑,我题写了“天雨诗书画艺苑”的匾额,并写了一个关于推进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的启事。就此,我写了一首“清幽院落净无尘,异草奇花树遮人。书舍吟诗迎益友,墨池舞笔盼师临”,希望良师、益友能多来做客交流。

写诗最重要的还是学为时用。中国共产党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我写了“开放途通廿九年,春风送雨润心田。小康一路花开艳,与日芬芳桃满园”,歌颂十七大像春雨一样滋润着广大人民的心田,使我们走上了繁花似锦的小康路。改革开放30年,我看到现在飞速的发展,又听父母讲30年前农村的落后面貌,感觉变化很大,即写了“古郡高楼新气象,农家小院胜瑶台。康庄大道牛车老,宝马奔驰接踵来”,歌颂我国农村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鼓舞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之路。还有关于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地震等自然灾害,我都写了一些小诗和对联。来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让我的诗能与时俱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春节写对联,赠对联给乡亲,同时也练习了书法,这也,是我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