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爱情诗十篇

时间:2023-03-25 12:42:46

诗经中的爱情诗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1

关键词:《诗经》 婚恋诗 爱情观念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9-0083-03

作者简介:边思羽(1983―),女,甘肃平凉人,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兰州城市学院城市经济与旅游文化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文化。

恋爱、婚姻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爱情婚姻生活,是古往今来文学艺术表现的重要题材,也是中国文学中最古老的主题之一。胡应麟在《诗薮》中言:“男女精乎?天地之气也。……周之国风、汉之乐府,皆天地元声。”① ( P.127 )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收录了大量的取材于现实人生的婚恋诗作。在《诗经》305篇诗作中,述写男女相思相恋和婚姻生活的婚恋诗有72篇之多,占《诗经》总目的四分之一。② ( PP.680-684 )婚恋诗多集中在《国风》中,这些诗篇全面、细致地描写了人们的爱情婚姻生活,有层次地抒发了人们恋爱、婚礼、婚姻生活各个阶段的情感,生动展现了古代先民丰富的情感世界,反映了《诗经》时代人们所持的爱情观念。

《诗经》中的爱情诗,热烈而浪漫,清新而纯净,是心与心的交汇、情与情的碰撞。《诗经》从文学的角度呈现了周代男女交往的情况,表现了对人的生命本体的尊重和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诗经》中塑造了众多丰满而又多彩的青年男女形象,反映出《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观念。

一、自由、大胆地追求爱情

《诗经》时代的生产力相对低下,物质生活匮乏,但当时人们的精神枷锁相对后来漫长的封建社会要少得多,虽然也有许多礼俗法则,但并不像后来的封建礼教那么森严,人们面对爱情婚姻的自由度更大、自主性更强。正如褚斌杰、谭家健在《先秦文学史》中所言:“周代,礼教初设,古风犹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恋爱尚少禁忌……谈情说爱的民间歌谣,在山野、河畔、溪边,时起时落。”③ ( P.101 )由于较少婚恋禁忌,《诗经》中的爱情诗显得特别的自由活泼,感情率真、质朴,吞吐自然,少有矫饰,似脱口而出,妙趣横生。虽然被后世的儒学经师改头换面,冠以君子淑女的道德教化面罩,但仍不能掩盖它自然天成的内在含蕴。它真实传达了少男少女之间互相悦慕、思念的心声,生动再现了他们相爱相恋的世俗生活,也体现出他们对爱情自由、大胆的追求。

《召南・野有死》就是写一对青年男女恋爱的诗:

野有死,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兮!无使也吠!

诗中的男子是一位猎人,他在郊外丛林里遇见了一位温柔如玉的少女,就把猎获的小鹿、砍来的木柴用洁白的茅草捆起来作为礼物送给少女。少女对他动情,他就趁机。少女说,轻轻走,慢慢来,不要惊得猎狗汪汪叫。于是,两人悄悄走向密林深处去幽会。由此诗我们清楚地看到《诗经》时代社会下层民众对爱情的追求还是极为自由、大胆的,礼教的干预与束缚相对较少。《郑风・东门之》是一首男女互相唱和的民间恋歌。诗共两章,上章男唱,下章女唱。尤其女唱之词表现大胆、率真、自由,她向爱人表情道:“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说东门的栗树啊,伸入我家院墙的枝叶繁茂,其上果实累累,正是秋获季节,快到婚嫁之期(古代以秋冬为婚嫁之期)。难道是你不想念我?还不来迎娶我。此诗篇幅虽小,却将思念之深、情爱之浓淋漓尽显。《郑风・褰裳》是一位女子在嬉笑怒骂中大胆坦露对那位男子的一往情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这位女子警告意中人:“你这个坏蛋啊,难道你不思念我就没有人想我了?”戏谑之语中充满无限深情。《王风・采葛》中言:“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三秋兮……三岁兮。”大胆、坦率、强烈地表达着男女思慕之情。《诗经》中反映人们对爱情自由、大胆追求的诗篇举不胜举,其中述写怨恨喜慕、相思离别均直言无隐,连诗人们的私情、幽会也未尝讳言,他们直率地、毫无遮掩地展现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并自由、大胆地追求着他们心中的爱。

二、对爱情的忠贞专一

《诗经》中反映人们对爱情忠贞专一的诗篇也不在少数,那些荡气回肠的坚定誓言千百年后依然震颤着我们的心灵。《邶风・击鼓》中丈夫对妻子的深情誓言传诵至今,感动至今,“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王风・大车》中的女子指日向情人起誓曰:“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日。”如果活着不能和你长相厮守,那我死也要与你合葬,你若不信,天上太阳可以为我作证。这首震撼世人的诗歌,正是表达了一份矢志不渝、生死相随的深挚之爱。《唐风・葛生》写了一位女子对自己亡故的丈夫的不绝哀思:“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表达了对亡夫“壹与之齐,终身不改”④ ( P.814 )的至深情感。《郑风・出其东门》也是表达一位男子对妻子忠贞不二的诗: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东门,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芦,聊可与娱。

诗中的男子来到东门之外,游人如织,美女如云,这位男子面对城门外云集的如花似玉的众多美女,坚若磐石,毫无所动,只有“缟衣綦巾”“缟衣茹芦”的妻子才让他情有独钟,才让他一往情深。这份忠贞不渝的挚爱深情不禁让人扼腕赞叹。

《诗经》另有一部分诗,从反面反映出人们对“忠贞专一”的崇尚,与对“二三其德”的斥责。《卫风・氓》就是这类诗的代表,通过声声泣诉她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现出她对“二三其德”的氓的谴责怨恨,同时也表达了她“及尔偕老”的愿望。诗中女子的善良真诚与氓的背信弃义构成了鲜明对比,他们对待爱情的态度也形成巨大反差,鲜明地表现出当时人对爱情忠贞专一的要求。《邶风・谷风》中的女子同样也遭夫弃,面对丈夫的喜新厌旧、见异思迁,她诉求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当初你说好要与我白头偕老相守一生,你不要违背誓言啊!这些如泣如诉、哀婉凄恻、辞烦事悲的弃妇诗从另一个角度展现了时人对爱情忠贞专一的崇尚。

三、以礼制情

虽然与汉代以后的中国封建社会相比,周代是一个相对较为淳朴和自由的时代,但是周代的宗法礼教也在逐渐地形成与巩固。西周初年,在继承夏商文化的基础上,周人结合本民族的文化与生活习惯,开始制礼作乐,形成礼制。《诗经》中的一些婚恋诗也表现了情与礼的冲突,昭示着封建伦理观念正趋形成。“农耕社会讲究‘规矩’礼法、追求稳定和谐,它提倡的夫妇和合是经过了男女之‘别’这一环节的高层次的和合,与部落生活中两性的原始和谐绝不相同。少男少女彼此相感是人性之常理,但恋爱却不仅仅是异性间事,在周人眼里它关系到家族、宗族,甚至天地,因此不能不谨慎持重待之。”⑤ ( PP.205-206 )于是,男女的交往开始受到礼俗的影响与制约,这也就导致他们的爱情观念不是单一的、理想化的,而是留下了社会礼俗的印痕,在感情与礼制的冲突中,形成了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仪”的“以礼制情”的爱情观念。《郑风・将仲子》就是生动的一例:

将仲子,无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无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无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孟子・滕文公下》云:“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⑥ ( P.267 )诗中的女子担心他的情郎前来幽会会因“里”“墙”“园”而折坏杞树、桑树、檀树而被父母、诸兄、邻人发现后受责难,所以她苦口婆心地央求仲子“无”“无折”。这一切实际上只是一个少女内心矛盾的虚托,诗中的杞、桑、檀的出现,只是她矛盾心理的外射。⑦ ( P.35 )但是,她又怕这样直接拒绝掉情郎会伤感情,又说:不是我不想念你,是因为“父母之言”“诸兄之言”“人之多言”可畏,又从感情上将他拉回。在这一“推”一“拉”间把少女内心的那种情礼交错的矛盾与痛苦生动、淋漓地呈现出来了。

在周代社会,随着礼制的逐渐完备,青年男女之间的交往、婚姻的缔结都受到了社会规范、社会舆论的制约,礼教的藩篱已经树起并渐趋深入人心。因此,《诗经》时代青年男女比较自由的爱情观念也就不可避免地受到礼俗的制约与影响,“以礼制情”的爱情观念由此而生。

四、结语

《诗经》以浑朴的风格包罗着《诗经》时代的社会万象,表现婚恋嫁娶的婚恋诗中蕴含着《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观念:对爱情自由大胆追求、执著专一,以及以礼制情。通过对这些观念的分析研究,可以使我们逐渐靠近周代社会生活,靠近《诗经》时代人们的情感世界,乃至心灵世界,也可以使我们认识到,周代社会宗法礼制正在形成,社会理性正在上升,人的原欲逐渐被压抑,礼法试图指导人们过上一种优雅并秩序井然的生活,并且可以追溯我们的民族性格与民族文化品格的渊源。

注释:

①胡应麟《诗薮》,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②对婚恋诗篇目分类的观点参考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③褚斌杰,谭家健《先秦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版。

④《礼记正义・郊特牲》,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⑤赵雨《上古歌诗的文化视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⑥朱熹《四书章句・孟子・滕文公下》,中华书局1983年版。

⑦参阅林兴宅《艺术魅力的探寻》,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参考文献:

[1]孔颖达.毛诗正义[A].十三经注疏(标点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朱熹.诗集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3]方玉润.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孙作云.诗经与周代社会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1966.

[6]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7]洪湛侯.诗经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2.

[8]韩高年.礼俗仪式与先秦诗歌演变[M].北京:中华书局,2006.

[9]陈筱芳.春秋婚姻礼俗与社会伦理[M].成都:巴蜀书社,2000.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2

关键词:诗经;中西方爱情观;理想爱情模式

爱情不管是从古至今还是从中到外,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提到爱情,我们都会想到西方的亚当和夏娃、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中国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芝与焦仲卿,但是在中国爱情似乎始终“上不了台面”,尤其是在古代爱情始终都表现的特别含蓄,西方就有所不同了,西方人始终认为,爱情是人类最美的发明,是人类甚至宇宙最神圣的感情。但两者之间的不同正是由中西方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也恰恰反映了中西方观念的差别和社会阶级差别。本文从《诗经》中的理想爱情模式出发,对中西方的爱情观念进行探讨。

一、中西方愛情观念的对比

一个社会中观念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的形成、发展与变迁必然有它的决定性因素,比如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社会习惯等等。下面我就从中西方爱情观念的产生、形成、发展及社会地位等等各个方面来对中西方的爱情观念进行对比[1]。

(一)社会形态的差异

中国最早是原始社会的母系社会,随着时间的发展,父系氏族逐渐取代了母系氏族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这时伟大的爱情便在中国萌芽了,但当然,它是以牺牲女性的自由和尊严为代价的,这也可以算是后来古代为什么女性在爱情中普遍占被动地位的原因了。但是在外国,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文明和文化也处于较高水平,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更是大大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和爱情观念也更为开放,更为理性,所以他们在14世纪就已经推崇人类伟大的爱情了,信、望、爱是西方推崇的三大理想信念。正是因为这种社会形态的差异,中西方爱情观念在形成和发展之时才会存在巨大差别[2]。

(二)社会地位的不同

在中国古代,爱情相对于亲情、友情来说,始终处于社会的边缘,好像始终“难登大雅之堂”,似乎都没有出现过“爱情”这个词,甚至在现代,尤其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爱情还是不常被提起的东西,要是哪个女性因为爱情而做了什么事情的话,都会被人当成笑柄和反面教材说来说去。所以,我们在历史书和语文课本以及《诗经》中读到的爱情故事都会更加隐晦,比如“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等相当含蓄的表达了男子对女子的暧昧。但是在西方就不同了,西方人认为爱情是人类最自然、最原始的情感,是人们由内而发的、无法控制的一种情感,所以西方的爱情故事也更为宏大、壮丽,他们主张要勇敢的追求爱情,并可以为爱情付出很大代价①。另一方面,爱情在西方的社会形态中也始终占据上层地位,它的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亲情,亲情在中国是中国人心中最重要的情感,爱情永远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但是西方人对于亲情却很冷淡,孩子18岁后就开始脱离父母生活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它们却可以自由的追求爱情,它们的爱情观念也更加开放[3]。

(三)表达方式的不同

上文中说过,在中国古代,爱情的话题就像是一个炸弹,几乎没人敢提,所以古人在表达爱情时相当含蓄内敛,也是因此才会出现了《诗经》这样的爱情经典,和“梁祝化蝶”这样凄美的爱情故事。纵观中国古代有关爱情的故事,都是以歌曲、诗的形式来表达的,这一点和西方有些相似。但是不同的是,西方人在表达爱情上会更加开放、鲜明,他们会毫不吝啬的表达心中所爱,所以尽管同样是以诗或歌曲的形式,内容却大不相同,这也就印证了为什么西方的情著作中会常常出现“啊,我爱你的圣洁”之类表达爱情的话语。

(四)风格差异

通过拜读《诗经》中风、雅、颂等篇章,我们不难发现,里面大多是“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等这样娓娓道来的句子,读起来唯美清新,这也正反映了中国古代爱情模式的风格,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小清新”,像初恋般羞涩美好。但是在西方就大不相同了,西方的爱情不像中国古代这么“小家子气”,而是像史诗般宏伟壮丽,或是恢宏凄美,比如《荷马史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爱情风格的差异也许是和各自的社会形态与政治特点有关,比如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封建社会,政治保守,社会畸形,而西方在经过了封建社会之后迎来了改变人类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这不仅是异常文化的变革,更是一场思想和观念的变革,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崇尚自由,推崇伟大的情感。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古代的爱情风格趋于清新保守,而西方的则更加壮烈自由,虽然这没有好坏之分,但这也是中国爱情观念应该学习的地方,只有打破桎梏才能有所发展②。

二、《诗经》反映的爱情模式

《诗经》作为中国内容最多、色彩最丰富的爱情诗集,是中国古代爱情观念最直接的反映与展现形式,同时也反映当时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接下来就从《诗经》中的经典篇目出发,来解读古代中国男女对爱情的向往以及中国的理想爱情模式。

(一)爱情的无功利化

在中国古代,善男信女们追寻的是最纯粹、最完美的爱情,里面不掺杂任何的成分,不像现代都市的爱情,总要和物质与功利挂钩。也许古代人们没有那么多的欲望和需求,没有外界的纷纷扰扰,所以他们对于爱情始终保持着最原始、最自然的向往和状态,始终保有最原始的纯真与坚定。比如《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为了信守和丈夫的承诺,宁愿“举身赴清池”,也不肯违背心愿嫁给富家子弟。这样的爱情在古代处处可见,但在现代却是弥足珍贵。古代的爱情观没有任何功利性,没有“凤凰男”,也没有“拜金女”,他们追随着自己心中最纯洁的爱情。

(二)爱情的忠贞化

我们在平时看电视剧中经常会听到“贞洁牌坊”虽然在现代看来是古代封建性的表现,但在另一方面,它也表现了古代爱情观念的忠贞不二。从历史书籍及相关电视中我们不难看出,不管是对待爱情还是政治,中国古代一直以来都提倡对“主子”的忠贞与坚定,所以古代即便丈夫英年早逝,妻子仍然要守寡到老,否则就会受到舆论的唾弃,所以在古代很少出现改嫁的现象,所以孟郊才会写出《烈女操》来歌颂贞妇烈女。而在当代,离婚结婚可谓是家常便发,也导致国家离婚率逐年上升,虽然古代的封建做法有一定的弊端,但是他们对爱情的忠贞却是现代人们值得学习的地方③。

(三)爱情的仪式感

古代中国是一个重社交、讲礼仪的国度,婚丧嫁娶可谓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中最重要的四件事,所以古人才会写出《礼》来专门介绍中国礼仪的著作。而在爱情中,古代中国的人们也是相当谨慎的,比如,男女在交往之前要先经过双方家庭的同意,然后要双方家长见面,定亲、结亲等等都需要一个漫长又复杂的过程,足以见婚姻的仪式性。另外,夫妻之间也是很讲究礼仪,“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等都反映了这一特点。比如《木瓜》中的“琼瑶”都是男子送给女子玉佩以表达倾慕之情的。

总之,《诗经》为人们展示了一个美好、纯洁的爱情模式,也给现代人们传达了古代中国的爱情观念,通过对《诗经》的解析和对西方爱情观念的解读,我们对于两者的差别更加明了,也让现代人们对于爱情有更深刻的反思,这正是《诗经》的最大价值。

(作者单位:贵州省六盘水师范学院) 陈忠凯

参考文献 

[1]许相全.诗意的悲哀:一首普通人的爱情哀歌——读《我的包着红头巾的小白杨》之后[J].名作欣赏,2009,(01):55-59.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 爱情启蒙 教育 导航 

中学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成长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青少年学生能够接受正确的情感教育,就可能形成健康的爱情观,培养出美好的爱情道德,从而顺利度过青春期,步入人生的下一站。但从当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青少年学生在步入大学之后,都或多或少地因爱情而迷茫,又因迷茫而精神困顿,严重的已经影响到学业与生活。这些出现“爱情问题”的大学生虽然原因各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中学阶段很可能没有接受正确的爱情启蒙教育。或者说,他们没有在中学阶段通过语文等人文性课程,形成自己正确的爱情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学语文教学在肩负知识传递与审美能力培养功能的同时,其实还应具有爱情启蒙与引导功能。这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所决定的。 

以下,笔者就从中学语文教学出发,试析如何通过语文课本中的经典诗文来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爱情启蒙教育及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与人生观。 

一、导致青少年学生进入爱情误区的原因 

我们所面临的社会首先是一个转型期的社会,同时是一个资讯日渐发达的信息网络社会,这使正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很容易遭遇诸多情感迷茫。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现实成人世界中,种种不健康的爱情如瘟疫蔓延,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爱情观。当前,各种负面消息充斥着中学校园的每个角落。中学生心理还未成熟,上行下效,难免会产生误导。尤其是很多同学小小年龄就不得不接受父母离异的事实,有的甚至成为父母矛盾的牺牲品。有的班级竟然有一半学生都来自于单亲家庭,一些甚至占到三分之二。这些畸形的家庭带给他们畸形的心理、不正确的恋爱观,有的甚至报复父母,仇视社会。家庭的影响使他们对未来的感情生活不禁有些恐惧,美好的爱情该到哪里寻找呢? 

2.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影响 

在校的多数中学生,都处在十二三岁至十七八岁的青春期,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有一种神秘朦胧的潜在情感在激荡。于是男女生开始“地下工作”,在树荫下、操场边、上学放学路上偷偷牵手,在课堂上暗送秋波、电波传情……这些现象开始触及“地雷”了!于是家长训斥、老师谈话、亲戚开导、朋友劝说——“轮番轰炸”。不到你缴械投降,决不罢休。 

3.不良信息的影响 

当前,影视、网络、书报等传媒哪一样不涉及爱情?从《还珠格格》开始,《流星花园》《蓝色生死恋》《浪漫满屋》《东京爱情故事》《恋空》……在一部部红遍大江南北的国产片、韩剧、日剧、美剧轮番轰炸之下,不知道引发了多少青少年问题,早恋者有之,严重到情杀者也有之。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影视作品中的暴力、色情画面正在慢慢腐蚀着青少年的人生观、爱情观。许多丧心病狂的制作人、导演,一味追求收视率、投资回报率,一幕幕不堪入目、毫无美感可言的画面无时无刻不在刺激广大青少年观众本就脆弱的心理防线。还有一些网络小说以及电影里所描写的畸形的恋情,其有些内容更是令人不堪目睹。 

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所牺牲的是下一代人的健康心理,最好的例子莫过于美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电影圈所宣扬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以及大量的色情剧情造成的是整整一代人的迷失,直到今天美国人才开始反思,转而提倡中国式的儒家思想。而我们却成了拿着金碗要饭吃的乞丐,自废武功、自毁长城,礼仪之邦,名存实亡。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尚未形成,而鉴别能力又较低,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无法看到主人公身上所具备的优秀品质,只是单纯地接受银幕上的恩爱情仇,单纯地模仿主人公的一掷千金、左拥右抱、潇洒风流。这无疑是具有负面影响的。 

二、中学语文教学应具有爱情启蒙的崇高职能 

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这“人生之道”当然也包括爱情之道了。他还说:“在教师的手里操纵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爱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一生的命运。“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教师,当然有义务和责任给学生

[1] [2] [3] [4] 

上好爱情这一课。 

综观我们的中学语文课本,《再别康桥》《致橡树》《我愿意是急流》《雨巷》《氓》《孔雀东南飞》《一剪梅》(李清照)等等优美的诗词歌赋无一例外地向广大学生诉说着爱情的酸甜苦辣诸般滋味。笔者认为,这些诗词、美文在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也许当初教材的编纂者是抱着培养下一代正确的人生观、爱情观的目的,满怀激情和希望选入了这些精品诗文。但事与愿违,许多老师忽视了这种良苦用心,一味要求学生掌握诗歌鉴赏、名句填空这些应试的偏门小道,对于诗文更深层次的内涵却阐释不够,这无异于是舍本逐末、焚琴煮鹤。要知道,若不加以循循善诱,这些“大补”的诗词美文反而会成为诱使学生早恋的“毒药”。所谓“人参杀人无过,附子救人无功”,比起问题出现后再去想办法弥补,不如在一开始就避免问题的发生。 

为此,笔者认为中学语文教学应在知识传递与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兼具爱情启蒙教育的职能。语文教学在给予学生文学、美学滋养的同时,也应该更多地播撒爱情教育的阳光雨露,使中学生身心健康,幸福成长。 

三、在经典诗文教学中解析爱情的本质 

笔者认为,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诗文小说对“爱情”二字做了全方位的诠释,它们仿佛一盏盏指路明灯,能给爱情迷失者以希望和启迪。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深入解析这些诗文,我们可以分析出爱情的本质。 

.爱应自然 

别林斯基说:“爱情是两个相似的天性在无限感觉中的和谐的交融。”爱是天人合一的产物,真挚的感情应该在交往中自然而然地产生,在沟通中两情相悦。《诗经》《邶风·静女》中的男女主人公正是在“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以及“贻我彤管”的交往中感受到了爱情的甜蜜与酸涩,感受到自然健康的爱情美。契诃夫的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华连卡和别里科夫正是在交往中,感受到他们是生活在两个世界的人,思想情趣有着天壤之别,他们的恋爱注定是荒诞可笑的,只有尽早画上句号,还各人那片天空。俄罗斯有句名言:“爱情不是一颗心去敲击另一颗心,而是两颗心共同撞击的火花。” 

.爱应纯洁 

爱情应该神圣的,它是人类最美好最纯洁的感情,它超越金钱、权势、地位等一切世俗的东西。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经典诗词篇目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苏轼与王弗感情深重,爱得多么纯粹、爱得多么自然,一句“不思量,自难忘”,道尽了不随时空变化、伴随作者生命始终的纯洁的爱。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道尽了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让人懂得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这才是正确的恋爱观、这才是高尚的精神境界。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激流》中的“我”愿意是“激流”、愿意是“荒林”、愿意是“废墟”、愿意是“草屋”。在这篇爱情宣言里,“我”心甘情愿地为爱人燃烧,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是何等纯洁坚贞、博大无私的爱情观。读这首诗,我们会永远感受到一个为爱情燃烧着的伟大无私的灵魂!感受到一份洁白无瑕的挚爱! 

莫泊桑小说《项链》里具有小资产阶级情调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因追求奢华而遭受不幸的遭遇从反面告诉我们,爱需要纯洁。而巴尔扎克小说《守财奴》中,只“看到金子,占有金子的执著狂”葛朗台为了财产,不许女儿欧也妮恋爱,这位独生女被眼里只有金子的父亲葬送了一生的幸福。 

这些诗文让我领悟到温莎公爵夫人所说“爱是纯洁的, 爱的内容里,不能有一点渣滓;爱是至善至诚的,爱的范围里,不能有丝毫私欲”的真正内涵。 

.爱应理性 

柏拉图说:“当爱情轻敲肩膀时,连平日对诗情画意都不屑一顾的男人,都会变成诗人。”莎士比亚说:“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 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沁舌的蜜糖。”可见爱情是怎样使人晕头转向!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4

从2002年南枫出版第一部作品《爱・COM》后,南枫已经连续出版了3部作品,第4部作品目前正筹备出版。以爱情为主题的南枫作品,形成了其诗歌特色,歌颂爱情真谛,成就了南枫作品在读者心中的美好旋律。读者关注南枫,热爱南枫作品,无疑是南枫作品补养了当代人爱情观的营养不良。也满足了人们对爱情美好的渴望,从而让读者在迷惘中找到了爱情的审美尺度。南枫宣扬爱情观念,诗咏大爱成为当今诗坛乃至文坛的传说。

正因此,南枫受到当代文坛褒奖。

2005年11月5日,第世界诗人大会暨第一届中国诗人大会,在北京举办分会。在会上颁发了一项特殊荣誉:向青年诗人南枫授予了“桂冠文学家”称号,轰动了中国诗坛。这是世界诗人桂冠联盟首次向中国大陆诗人颁发的此项奖励。也是该组织对有文学贡献的作家、诗人的最高奖励,该组织很少颁发这样的奖励。

来自世界各地的12个诗人大会组织和40余位著名诗人、引领中国诗坛潮流的30余位国内著名诗人,以及中央和地方各有关媒体记者、诗歌爱好者200余人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

南枫继2002年出版中国首部爱情摄影诗集《爱・COM》。2003年出版歌颂抗击非典英雄的爱情摄影诗集《爱・Angel》之后,2005出版的《爱・NET》是他的第三部爱情摄影诗集。至此,南枫仅用三、四年时间,就完成了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诗歌3部曲。以诗歌形式歌颂永恒爱情,用诗歌呼唤着人们对爱情的良知,表现了诗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南枫的爱情摄影诗集,因为撕心裂肺般地表达了爱情的悲欢离合,被喻为中国诗坛的“廊桥遗梦”,引起了诗坛的极大关注。

《爱・NET》是一部描写和抒发爱情感悟的作品,这部诗集没有出版时。就已经被拍摄制作成诗歌电视艺术片,进行了探索性的电视与诗歌艺术结合尝试,2004年10月2日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岁月如歌”栏目播出。国内著名朗诵艺术家乔榛、丁建华的真情朗诵,使得这部诗歌电视艺术片播出时在诗歌爱好者中产生极大影响。

2004年1月2日。中国作家协会和《诗刊》社,为南枫召开了作品研讨会。对南枫作品和南枫的创作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南枫诗歌运用的影像艺术表现形式,具有时尚化特点,具有全新的视觉,南枫为中国当代时尚化诗人。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张炯在南枫诗歌研讨会上赞誉到:“诗人将自己的体验和人类爱情和普遍感受都融进了自己的诗篇,有些诗更能够抒情与写景结合起来,让读者从衷心的爱情诉说中也感受到画意,从画意中领略到更深、更丰富的爱的情韵。”

最近,南枫又创作完成了第4部爱情诗集。不久前,笔者见到南枫时,他说从三亚回来,专门为诗歌摄取南国风光配诗。

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评论和赞扬说:“南枫写的是当代年轻人的一种爱情观。我觉得他的可贵之处,就是在相信爱情,并在情感上表达出对爱情的强烈渴望。从南枫的诗里能够看出,他始终相信爱情是非常美好的东西,这很重要。现在有很多年轻人的爱情观跟我们这一代人不一样,受到西方浪潮的影响,不太严肃。比较随便。这样的东西不应该歌颂。我们还是要歌颂美好的东西,比如对爱情的忠贞。”

中国煤矿文联主席李士翘评论:“作者以曲折百转的爱情波澜,激昂悲壮的炽热情怀,执著地宣传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家庭观、社会观。作者道出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爱的真谛、爱的忌讳、爱的企盼、爱的誓言、爱的基础、爱的责任……作者以激情和感悟,揭示了爱的规律,说出了爱的本质和爱的归宿。我坚信,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一个把爱奉献给人民的作者,必然会受到读者的喜欢,社会的尊重。而南枫先生正是这样的人。”

南枫的《爱・COM》、《爱・Angel》作品相继出版后,《北京晚报》、《战友报》、《燕赵晚报》、《环球纪事》、《中国发展周刊》、《赤子》、《今日中华》等上百家媒体对南枫和其作品进行了报道。

付出了就会有收获。迄今。南枫作品已先后获中华“八喜杯”诗歌大赛奖、首届中国长城文学奖一等奖、第世界诗人大会(首届中国诗人大会)铜奖、桂冠文学家称号。2007年12月24日,《时代人物》为南枫颁发了“2007年度时代人物奖”。

极为可贵的是。南枫并不是职业诗人,他是利用业余时间创作的。他在大型企业作宣传管理工作。工作量很大。诗歌爱情三部曲的诞生完全靠牺牲了大量工作之外的休息时间完成的。南枫已不知放弃了多少节假日、周末时间,也数不清用了多少星夜良辰。南枫不仅用诗歌内涵感染读者,还用新的形式改变诗歌市场。给每一首诗配上一幅图片。3本诗集,近300首诗,每一幅图片都要一个场景、一个人物、一段故事。请了100多位模特,选择了100多个场景,拍摄一本书就要用一年时间。摄影师实在请不起,南枫就亲自拿起照相机,自己完成了第3本诗集《爱・NET》的拍摄。南枫还和中央电视台合作把诗歌拍摄成MTV,拍摄成诗歌电视艺术片播出。在读者中产生强烈震撼和共鸣。这一切投入与实践,不是靠说。要靠做;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努力,而是连续几年的奋斗拼搏。对于南枫个人来说要付出巨大的经济投入、精神压力。但南枫始终没有被困难压倒,没有被坎坷挡住,没有被周围异样的目光和冷嘲热讽所左右。南枫用无限的激情与满腔热血。用永不言败的勇气与志气,成就了诗歌理想,收获了诗歌业绩,叙写了一段中国诗坛的神奇故事。

链接・南枫诗歌欣赏

爱情链

不知你到没到过山海关

那里有长城的起点

也有一个闻名的爱情链

很久以来让高山与海水相连

不知有多少朋友在此加了爱锁

把钥匙扔得好远好远

不知有多少朋友许下心愿

祝福自己的爱情海枯石烂不变

如果你相信这些灵验

就一定去一趟长城的起点

带上一把最好的爱锁

咔嚓一声把爱锁上百年

我怕我会喜欢你

其实你不必生气

不是我置之不理

只是不敢有更多的关怀

因为怕喜欢你

不是你没有魅力

更不是缺少甜美

也不是我心如死灰

只是想保持距离

要知道一旦友情逾越界限

就会改变交往的主题

承诺眼神和举止

都会赋予特别的含义

如果你真的渴望

内心为我留出天地

那就耐心地等候

因为我并没有说要放弃

绝版的今天

当翻开发黄的相片

才知道过去一年又一年

过去的时光已经无法回转

无法回转的每个日子都成了绝版

当再看自己的容颜

才知道岁月无情的摧残

逝去的永远无法找回

无法找回自己的青春浪漫

当数着年龄的改变

才发现一天天走向中年老年

想起无法挽留的是时光

年轻的时光越来越远

当明白今天已经绝版

才更加珍惜美好的情感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5

【关键词】李商隐 爱情诗 寄托艺术

【中图分类号】J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0225-02

唐代诗坛名家众多,李商隐就是其中一位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诗人,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成就颇高,其中他的爱情诗更是突出也是最后为后人所传诵称道。这里我们探讨的是他爱情诗的艺术特征以及成因。

1 艺术特征:委婉含蕴、情韵悠远

李商隐的爱情诗大都寓比兴于象征,溶裁典故,语言精工,声律谐美,意境朦胧,仿佛是一曲曲优美的爱情旋律,倾倒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极尽曲折朦胧委婉含蓄的独特艺术手法,使他的爱情诗意境一层深入一层,更能表现出恋爱中的人物复杂变化的感情,其浪漫主义的气氛也很浓厚。

李商隐的爱情诗,或写恋人被重重阻隔,可望不可及(“昨夜星辰昨夜风”);或写对匆匆逝去的某种机缘的追念惋惜和无望的期待(“凤尾香罗薄几重”);或写幽居独处又深感相思无益的失望惆怅(“重帏深下莫愁堂”);或写所爱者的幽杳难求(“来是空言去绝踪”);或写长久而痛苦的离别相思(“相见时难别亦难”)……这些诗在思想和内容上都有着鲜明的特点,而总体上又形成含蓄朦胧、情韵悠远绵长的艺术风格。这种委婉含蕴、情韵悠远的艺术风格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寓比兴于象征之中,诗人以爱情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加上一定的想象和联想来抒发自己之“性灵”,赋予具体事物以某种特殊的爱情意义,这种寓比兴于象征的手法常收到寄托遥深,意境含蓄的效果,如《锦瑟》。其次,是巧于用典,用典故来表现爱情是爱情诗的重要创作手段。博学多识的李义山更是另古人在他的笔下奔走不暇,但他的高明处在于一个“巧”字,用典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再有,清词丽句,声律谐美。这些艺术手法在李商隐的爱情诗中表现如何?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爱情诗加以探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钓春酒暖,分曹射履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无题二首》之一)

这首诗是写诗人回忆不久前的一次灯红酒绿盛会的情形。首联通过对这四种物象的叙写,“昨夜”点明时间,“星辰”则以斑斓的色彩着眼,“昨夜风”写出了和暖的曛风在暮春里涌荡的情状,着重从温差上染色,“画楼”描写楼宇的富丽多彩五光十色,“桂堂”又状厅堂的桂木馥香,从色彩,味觉的角度烘托;三联作者又呈给读者两幅欢快的画面。“春酒暖”从温度上着笔,“暖”字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蜡红灯”则用色上生花,“红”字即写出了热烈的色调又兼容了和暖的感觉。首联渲染了温和安逸的气氛,暗示了主人公甜美欣羡的情态,后三联烘托了热烈欢快醉人的气氛,暗示了一种愉悦欣喜的情态。然而在这样的环境里,主人公却不得不离开它连同自己心爱的人,这里的喜和哀,欢乐和失去欢乐的惆怅,种种复杂的感情都在特定的气氛中烘托暗示出来,并与欣赏者的感受想象和经历交织在一起。利用这种通过特定气氛暗示的艺术手法传情表意的诗,在他的爱情诗中还有很多,都是通过对两种环境的差异比较,渲染烘托出情感形象,从而使诗歌意境“深事隐蔚,余味曲包”。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赶。晓镜但愁云并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这首爱情诗写暮春时与所爱女子别离的伤感和别后悠长执著的思念。首联写别时,重笔点染意蕴丰富,感慨深沉,颔联从自己方面抒写别后无穷的思念与离恨,比喻中寓象征情感热烈缠绵,沉着深挚;颈联转而从对面着笔,于细腻体贴中见情之深挚。尾联在刻骨的思念中故作宽解,更加内心的悲痛和情之不能自己。全篇写别恨相思纯粹抒情,不涉叙事,而感情的发展脉络清晰,转接自然叙谈相生环环相扣,没有作者其他爱情诗中的过大跳跃。作者李商隐没有为直接创造单一的,有鼻有眼的具体形象。只是给予了我们一种种心理感觉,一个个感情信息,让我们自己去加工处理,自己去创造完美,形成带有个性特征的感情形象。当一经带着感情挫折经历的人欣赏这首诗时,意象和景象中的各中感情信息立刻会与他的痛苦经历交织在一起,引起感情的共鸣和共振,在其头脑中创造出带有感伤情调的图象来。事实上,他的爱情诗只是为欣赏者描摹一个大概的轮廓,为我们提供一种欣赏的可能。他的爱情诗正是运用这样的艺术手段,从个人的具体情感入手,提炼出人群,甚至是人类的一般感情,以实写虚去拟比这种一般情感,不考虑字面的连续性。李商隐的大多数爱情诗意境朦胧,那诗中的形象,初读使人恍惚迷离之感,但是细细吟谈这些诗篇就会给你一种不同的感受,那种种意象回把你的情感引向一个特定的方向,尽心陶醉。可见,李商隐爱情诗意境与朦胧中隐伏着一条情感脉络,那诗中的脉络便是情感的化身,产生了细微的艺术魅力。

“怅卧新春白夹衣,白门寥落意多违。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远路应悲春腕晚,残宵犹得梦依稀。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春雨》)

这是一首春季雨天怀人之作,写重寻旧地不见所爱女子,因而惆怅感怀,诗中借助飘洒迷朦得春雨烘托别离寥落与怅惘,渲染伤春怀远,音书难寄的苦闷,创造出情景的艺术境界。“红楼”一联,不用典故藻饰,于色彩与感觉的反常对应(红楼而觉其冷),雨帘与珠箔的自然联想中传达出抒情主人公惆怅寥落的意绪,暗寓今昔的鲜明对比。“相望冷”、“独自归”的现境愈益触动对往日红楼高阁,珠帘灯影间旖旎风光的追忆,而现境的凄冷寥落也就愈加不堪。末联以云罗万里、一雁孤飞的景语作结,透露出路途的遥远和希望的渺茫,颇富余味。李商隐在这首爱情诗中,赋予爱情以优美动人的形象,诗借助飘洒迷朦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梦境,以及春腕晚、万里云罗等自然景象,烘托别离的寥落,思念的真挚,构成了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

李商隐的爱情诗在唐代乃至整个古代诗人中成就突出,第一次将比兴、象征手法引入律诗。他的爱情诗大多呈现出委婉含蓄、情韵悠远绵长和朦胧曲折的艺术特点,让读者浮想联翩,回味无穷,而李商隐爱情诗的魅力是源于其自身的弱化人格,以及时代背景和生活经历。

2 成因:时代与个人情感经历的双重结果

李商隐的爱情诗之所以具有委婉含蓄,情韵悠远绵长的艺术特色,是与他的生活背景和恋爱经历分不开的。他生活在封建社会鼎盛的大唐王朝,封建性和专制性达到空前的高度,青年男女的婚姻是不自由的,一切旧的礼教束缚人们没有一点生气。“父母之命,媒约之言”更是成了不变的真理,谁也反对不了。自由恋爱被认为是“异端”,被看作是违反了“男女授受不亲”的清规戒律。再加之各种宗教盛行,如佛教,道教等等。因为受到皇帝的崇尚,势力日益扩大,诗庵中有僧尼,宫观中有道士女冠。青年男女们被迫与显示生活隔绝开来,精神上过着沉闷痛苦的生活。生活在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中,爱情诗特别是那些直露大胆的爱情诗会遭到封建士大夫的非议和曲解。就连《诗经》中的邓卫之风也被视亡国之音。因而,李商隐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大胆直露的去批露。何况他政治上的失意和人格力量的弱化,只好采用“美人香草”寄托艺术的传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楚雨含情具有托”,“为有芳草以怨王孙,借美人以喻君子”言深旨远委婉曲折,正如朱鹤龄在《笺注李义山诗集序》中所说“其身危则显言不可而曲言之,其思苦庄语不可谩语之”。

他的爱情生活经历充满了曲折,其一生可以考知的恋爱有三次,并且都以悲剧的形式而终结的。第一次是他二十岁的时候,与洛中里娘柳枝的恋爱,根据他的《柳枝的五诗》序中所说柳枝“吹叶嚼蕊,调丝拮管,作天海风涛之曲,幽意怨断之音”是一个极有才情,极富高远韵致的女子。而柳枝听到他的〈燕台诗〉。大为倾慕,并“手断长带”,乞诗相约。结果因为“会所友偕当皆京诗者,戏盗余卧装以先,不果留。”一场期约转而成空,柳枝不久亦被潘镇所娶,这应该是年轻心灵中很有“灵犀”的恋幕,却成了永生的睽隔。第二次,是他在玉阳山学道期间与女冠宋华阳的恋爱。从与之有关的《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赠华阳宋真人》等诗来看,他们有一段浪漫而幽隐的风光。但是好事未久,转瞬又成天涯,留给他心灵的也只是尖锐的创痛与美丽的忧伤。第三次是与妻子王氏的爱情经历。王氏的美丽深情都令诗人陶醉,但是入王茂元幕府,娶王之女,使他的爱情婚姻与牛李党争,官场恩怨无端扭结在一起。他因此而蒙受的人品非难和政治排挤,虽然没有动摇他对爱情的执着,却毕竟使这爱蒙上了阴郁的色彩。因此王氏在世时,他有感于颠沛各地的游幕生活和夫妻的无奈分别;在王氏死后,李商隐还写了不少悼亡诗,有的写的过分悲伤,表现出李商隐对王氏爱情的真挚,他钟情于王氏是在诗中话中随处可以看到的。

不论是李商隐生活的时代大背景,还是他自己的爱情生活经历,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限制了他的爱情诗的艺术手法的选择。在李商隐那些使天下多少痴男怨女为之动情,为之嘘唏落泪的缠绵悲怆的爱之心曲里,掩藏着的是一个刚强与孱弱,退缩与自我进取,向往自我实现而又自我放弃复杂交织的人格特征,而且总是孱弱、退缩和自我放弃占据上上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爱情诗的内容取向和艺术特点。因为真正的诗人无法逃避自己,无法隐遁自己,人格特质因此就必须影响着,甚至决定着诗人的艺术选择。

3 结束语

正因为李商隐有过这样那样的爱情生活经历,以及大唐王朝的时代背景,又加之他的爱情诗在艺术处理上采取了多样的手法。这些手法只是用来表达自己的爱情思想,在那么一个年代里,这种思想的传达是有条件的,含蓄的,委婉的,不可直露。为此李商隐采取了独特的艺术手段进行加工,故他的爱情诗的写法有别于其他诗家的创作,独树一帜,久传不衰,甚至有些爱情诗被改为歌词加以传唱,亦是诗人未曾预料的一大成就。

参考文献

[1] 李商隐诗歌精选.顾之京,范宏杰,姚守梅选注.花山文艺出版社.

[2] 李商隐无题诗爱情说置疑.中秀云,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

[3] 一个弱者的爱情世――李商隐爱情诗的人格阐解,苏涵.

[4] 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预衡.上海古籍出版社.

[5] 谈李商隐无题诗的意境.徐一.

[6] 中国古代文学史游国恩.人大出版社.

[7] 中国古代文学史张培恒.骆玉名.复旦大学出版社.

[8] 李商隐诗歌集解.刘学锴,余恕成.上海古籍出版社.

[9] 李商隐杜牧诗选.李培.世蜀书社.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6

[摘 要] 《当你老了》是爱尔兰诗人叶芝的代表作,是叶芝献给女友茅德•冈热烈而真挚的爱情诗篇。诗篇中,诗人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文章通过深入剖析诗作中诗人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诸如婉转表白、假设想象、对比反衬、意象强调、象征升华,再现了诗人对女友忠贞不渝的爱恋之情。

[关键词] 叶芝;当你老了;艺术表现手法

[中图分类号] i20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1)05-0125-02

doi:10.3969/j.iss.1671-5918.2011.05-063[本刊网址] http://www.hbxb.net

一、引言

威廉•巴特勒•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1865—1939),亦译“叶慈”、“耶茨”,爱尔兰诗人、剧作家,著名的神秘主义者,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abbey theatre)的创建者之一,被诗人艾略特誉为“当代最伟大的诗人”,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当你老了》是叶芝于1893年创作的一首诗歌,是叶芝献给女友茅德•冈热烈而真挚的爱情诗篇。诗篇中,诗人大胆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诸如假设想象、对比反衬、意象强调、象征升华和婉转表白,深切地再现了诗人对女友的爱恋之情,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诗作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一) 婉转表白

诗作很短,仅有3个诗节,12个诗行。诗作婉转地表达了诗人对茅德•冈的爱慕之情,表现在:

第一,这首诗没有直白地进行描述诗人海枯石烂永不变心的情感,更没有通过文字来对自己所爱之人许下任何誓言,而是通过假设的生活细节来表达自己对心爱之人忠贞的爱。

许多人因为茅德•冈的美丽、青春、欢乐和微笑而向她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而诗人不仅爱慕她的美貌和青春,更钟情于她那火热的心,她那向往自由、平等、民主的品格;诗人不仅爱慕她的青春,又爱她的衰老,她的痛苦和悲伤。正如诗中所写: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真心或是假意/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的灵魂/爱你衰老了脸上痛苦的皱纹(屠岸译 2007:322)。

第二,诗中诗人并没有对自己所爱的女性进行过多的美貌描写。传统的表达爱慕之情的英语诗歌多是对女性美貌的描写,所以英语诗歌中女性的形象几乎成了固定的格式:她们如玫瑰般绽放,她们有着骄人的面颊或双唇,雪白的肌肤、诱人的双眼、迷人的微笑、温柔而甜蜜的声音和苗条而修长的身材,等等。而诗人突破了这种固有的描写方式,没有对茅德•冈的美貌进行重点描写,而是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婉转地表达。诗中诗人设想她已进入老年,给读者展现的不是她美丽动人的形象,而是一副老态龙钟的形象。但就是这种“老”,诗人依然爱慕,矢志不渝。诗人就是大胆地运用这样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茅德•冈的爱恋,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深刻的印象。

(二)假设想象

假设想象是这首诗最显著的艺术手法。想象力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一种潜在力,许多浪漫主义诗人都是通过想象将自己的主题思想付诸文字的。想象是一种重新创造,即使它的对象是固定的、死的,但是通过想象可以让它充满生机活力。

诗作的题目就是一个想象的例子。创作这首诗的时候,诗人正值青春年华,对自己心爱之人热烈追求。然而,“当你老了”这一题目却将人们带到了一个几十年后的老年境况,那是一个未曾经历的情感、未曾知晓的场景,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题目中的“老”字揭示了世人一生一世的历程,也体现了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情感的积淀和永恒。

从诗歌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诗人大胆地使用假设想象的艺术手法,如: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屠岸译 2007:322)。这是诗人在诗歌的开始就假设了一种老态龙钟的场景,这种场景随着诗歌的继续立刻在读者的脑海中展现出一幅老年的图画:在阴暗的壁炉边,炉火映着已经衰老的恋人的脸颊。在这安静而寒冷的环境,恋人怀着疲惫而寂寞的心在了然地度着她剩下的

阴。紧接着,诗人继续写道: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这几个诗行将恋人和读者一起带入对过去的回忆中。在那样的时光里,诗人依然矢志不渝地深爱着恋人,即使她老了,满脸皱纹,在炉火旁打盹,诗人依然渴盼能够在恋人的身边,看着她“柔和的眼神”,能为恋人最后的时光带去些许的温暖和快乐。诗人借助假设来想象老年时回忆青春年少时的温馨,目的是想抒发自己对恋人的一往情深。

可见,诗人在诗中展开丰富的想象力,想象着年轻的恋人步入垂暮之年,满头白发,睡意昏沉,眼神中过去那柔和耀眼的光泽已不复存在。当爱神消失得无影无踪时,留给恋人的是无限的孤寂与悲哀,留给诗人的却是无穷的思念与回忆,留给读者的则是巨大的遐想空间和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三) 对比反衬

对比反衬是这首诗的另一重要艺术特色。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诗作中的对比表现在:

第一,与其他的爱情诗歌相比,这首诗的格调比较低沉、悲观。柏拉图说:“每个恋爱中的人都是诗人。” 深陷爱河中的青年男女,因爱而不能自拔,缺乏理智,很难冷静地审视自我。因此,凡是有关爱情题材的诗歌大多格调比较高昂欢快,散发着青春活力。然而,诗人创作这首诗为何如此低沉和悲伤呢?透过诗行不难体会出诗人对自己所坚守的这份情感感到失望,因为诗人苦苦追求心爱之人长达半个世纪,最终也没有赢得她的心。

所以从整个诗歌的格调来看,这首诗与有关爱情题材的诗歌形成了鲜明对比,而且诗人巧妙地使用这种对比,无形中反衬出自己对爱情的忠贞。

第二,从诗作第二节看,诗人将别人对茅德•冈的爱慕与自己对她的爱恋并置在一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效地突出了自己对她的眷恋。具体表现在以下的诗句中: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屠岸译 2007:322)。诗人用“多少人”和“只有一个人”进行对比,来反衬诗人的爱与众不同:诗人不仅爱慕恋人欢欣时的甜美笑容,同样爱慕恋人衰老时的痛苦皱纹,更爱恋人的灵魂—那是朝圣者的灵魂。诗人的爱因此有着朝圣者的忠诚和圣洁,诗人的爱不会因为爱情的艰辛而却步。这种强烈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力地衬托出诗人对茅德•冈坚定的爱。

第三,从诗的结构看,诗人将梦幻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来表达自己的爱情态度。第一诗节和第三诗节都是梦幻般的或非现实的描述,第二诗节则是对真实的或现实的描述。诗人运用对比的艺术表现手法旨在将梦幻与现实并置一起,突出自己对这种浪漫爱情的无限向往。

(四)意象强调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也就是借物抒情。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像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在诗作的第三节,“埋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再次呼应诗作的第一节中的“炉火旁”,既是前后呼应,又是对“炉子”、“炉火”的意象的反复与强调。“炉”对诗人而言,即是生活的熔炉,也是爱情的熔炉;“炉火”能给人以温暖,并能引发人的回忆。诗人借“炉火”抒发自己对爱情的渴望,对生活的渴望。在诗人“炉火”和“红光闪耀”的情感前,“恋人垂下头来,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屠岸译 2007:322),诉说失去之后的珍贵。虽然自己的苦恋毫无结果,诗人仍然希望恋人回忆那被爱情追求的过程,会在年老的时候为这失去的爱有一丝的忧伤和懊悔。

(五)象征升华

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

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恰当地运用象征手法,可以使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赋予文章以深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咀嚼回味的余地。

象征是这首诗歌的显著艺术手法之一,表现在诗作的最后两行—“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s(屠岸译 2007:322)。作为象征主义诗人的代表,诗人采用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升华了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具体表现在:“山”象征着坚韧,“星”象征着永恒。对于诗人而言,尽管自己爱得很曲折很艰辛,但是当恋人步入老年,孤苦伶仃之时,恋人回忆着青春时期诗人的苦苦追求,恋人或许能够明白诗人的一片苦心,而这时诗人的爱情必将得到升华。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爱—在头顶的高山上,在繁密的群星中,诗人依然坚贞不移地爱着自己的恋人,就像那高山一样坚韧。

三、结语

叶芝是爱尔兰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当你老了》是一首经典传承的名篇佳作。人们在传诵这部佳作的同时,也在为诗作背后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所感动。在这首诗作中,诗人采用婉转表白、假设想象、对比反衬、意象强调和象征升华等艺术表现手法,将自己的情感付诸文字,充分抒发了自己对茅德•冈一生一世、忠贞不渝的爱情。

参考文献: 

[1]胡家峦.英国名诗祥注[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屠岸译.英国历代诗歌选:下册[m].上海:上海译林出版社,2007.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7

诗人戴望舒的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文学营养主要是,当时流行的欧洲小说以及鸳鸯蝴蝶派的作品。1923年夏,他考入上海大学中文系,开始接触法国象征派诗人魏尔伦和浪漫派诗人雨果等人的作品,后与施蛰存创办《璎珞》旬刊,并开始正式发表诗作。1928年成为水沫社和《现代》杂志的作者群之一,创作现代派诗歌。之后又赴法国、香港求学,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并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香港分会理事。1941年底,香港沦陷,被日本侵略者以抗日罪名下狱,数月后获营救出狱。抗战胜利后,他再度回到上海教书,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区,被推选为作协诗歌工作者联谊会理事。1950年2月28日,年仅45岁的戴望舒与世长辞。他一生收录成辑的诗作仅有93首,先后出版有《我的记忆》(1929年)、《望舒草》(1933年)、《灾难的岁月》(1948年)三本诗集,《我的记忆》和《望舒草》后由作者合编为《望舒诗稿》于抗战前出版。此外,戴望舒还有一些集外诗作和研究古典小说的文字,同时他还是著名的翻译家,在译介法国和西班牙文学方面作出过成绩。

二、诗歌的感情至上

戴望舒的诗歌感彩比较浓厚,诗情是戴望舒的核心思想,他理解为“自己的情绪应该通过诗来表达,让人理解为一种东西,诗情是新诗最重要的变化,字句不是最重要的。因而,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它的诗很注重情感的表达,所以与浪漫派的诗人相同,但也有区别,他的诗歌不像浪漫诗人那样直接表达情感,而是通过真实经过想象而得来。不仅通过自然、清晰、朴素的表达达到美学原则,还重视联想的作用。虽然想象的作品很多,而且存在许多的诗人,但是由真实在通过想象而来的作品是少见的,正好体现了象征派诗歌的特点,从而为通往象征派的境界提供了方法。戴诗“由真实经过想象”所产生的诗情一般有几种契合方式,物物的契合、物我的契合、生活情绪和政治情绪的契合。例如《款步》是典型的物物契合方式,“这里,鲜红并寂静得,与你的嘴唇一样的枫林间,虽然残秋的风还未来到,但我已经从你的缄默里,觉出了它的寒冷”,诗中表达的是从女友的沉默中察觉出枫林的寒冷,是想象的真实体验。还有其他的形式,如《乐园鸟》、《古神祠前》、《我的记忆》、《夕阳下》等则是主体与客体、物与“我”契合的诗歌。又如“远山啼哭得紫,哀掉着白日的长终,落叶却飞舞欢迎,幽夜的一角,那一片清风”(《夕阳下》),诗歌将客观的外物与自身的感受结合起来。通过自身的情感,将自然风景的结合,表达出神游自然天地间时情与物融,使外物也浸染上作者哀伤沉静的主观化痕迹。如《我的记忆》的主体在诗人的想象幻觉中脱离主体而化为酒瓶、花片、粉盒、笔杆等缤纷事象,其实是诗人心灵的客体化。第三种的大情与小情的结合,所占的比例也很多。如《雨巷》主要描写的是一个青年失恋的苦恼和悲伤,但是实质上是表达革命失败后知识分子对理想不可能实现的失望,还有就是对现实的不满。另外《单恋者》、《烦忧》也都沟通了个人的内心波动与时代的血雨腥风,达到了自我意识与群体意识的沟通与复合。下文将分析戴望舒诗歌创作转向的三个阶段。

三、爱情主题

戴望舒诗歌创作中爱情主题占有很大一部分,这与他早年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直接的爱情诗如《不寐》、《我的恋人》。将其他人生感受与爱情体验结合在一起,如《雨巷》。初恋的影响使他写下了《路下的小语》、《林下的小语》;由于对爱情的渴望和执著,他同样写下了《百合子》、《八重子》、《村姑》;再后来出现的感情不和,写下了《过时》、《有赠》;最后婚期的推后,导致其诗中出现孤独者的形象。爱情和他的梦想是诗集《望舒草》的最主要的内容,也是其最重要的声音。戴望舒不仅表达着爱情的甜蜜和忧伤,还将深刻的传统文化融入诗歌之中。诗人所描写的爱情不是那么的很有激情、高昂,并不是像许多诗人那样对爱情表达热烈,而是对爱情的描写非常隐讳、朦胧含混、欲说还休,表现出一种古典的情趣,不像现代的知识分子那样对于爱情的开放,而像古代的士大夫那样的含蓄、内敛。所以这个意义上,戴望舒的爱情诗中的情感表达还不如“真正专心致志做情诗”的“湖畔诗派”彻底,传统的“发乎情而止乎礼”的文化心理始终在他心中存在。因而戴望舒诗中的爱情不是男欢女爱的表达,不是惊天动地式的表达,而是一种对自我情感细细的流露,爱情是一种优雅的感情,也同样是多情、感伤的自我形象的体现。对于爱情的情感态度在戴诗中同样是比较传统的,爱情就像是一块不容亵渎的神圣领地,在其中依然可以看出寻求着爱情的永恒;爱情的表达方式不像其他的诗人那样激情、奔放,而是像大家闺秀那样的含蓄,体现的是“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情感表达方式。无论是眉目传情中的微妙,还是争吵碰壁之后的哀伤,都是体现的是一种甜蜜的忧伤,让人联想到对月饮酒哀伤的传统书生。所以,在其诗中看到的人物不仅具有古典性格的多情才子,还具有多愁善感的文弱书生的性格,这也为后来诗歌创作的转向奠定了基础。

四、忧郁的主题

在经历过早年的对爱情的追求后,现实生活的影响逐渐使他失去了激情。因而诗歌的创作发生了转向,即他的诗歌创作的主题已经由爱情转向为对自己现状的忧郁与伤感。在20世纪30年代,由于戴望舒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上海,所以在他的诗歌中就有都市化的影子,表达的情绪也是关于都市的。在现实中,因为爱情和婚姻生活的失败,即使是在绚丽多彩的都市,戴望舒也对其失去了期望。这就使他对于理想、存在的思考,不可避免地带上了瞬间浮华的现代都市色彩和孤独忧郁的情感基质。所以诗歌转向为孤独和忧郁的主题,戴望舒的诗中很少直接对都市的繁华景观和现代生活作近距离的观察和表现,即使有些关于大街、酒场、舞会、等都市景观的描写,但是总把都市的浮华与个人的忧伤形成对比。如《单恋者》中,诗人描写的是黑暗的街头、喧嚷的酒场、的媚眼,“我是一个寂寞的夜行人”,“在烦倦的时候”踌躇在“暗黑的街头”。还有在《昨晚》中,诗人描写了“一次热闹的宴会”:“零乱的房里”,摆放着来自巴黎的“粉盒和香水瓶”,残醉的洋娃娃“撒痴撒娇”,跳着“时行的黑底舞”。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并没有参加晚会,而是以一个第三人的角度去描写的,从而想象宴会后的凌乱场景想象了这幕都市夜晚的狂欢。在诗歌中表达的是对于都市浮华的短暂和永恒的人生的悲凉之间的感慨和感伤。而《百合子》、《八重子》、《梦都子》则分别描写了三个在异国都市中的日本。百合子描写的是身处于“百尺的高楼和沉迷的香夜”,却怀有“怀乡病的可怜的患者”,“度着寂寂的悠长的生涯”,“茫然地望着远处”,“因为她的家是在灿烂的樱花从里”。“八重子是永远地犹豫者”,描写的她总是“萦系着渺茫的相思”。梦都子则是把口红、指爪“印在老绅士的颊上,刻在醉少年的肩上”,不仅会“撒娇”,“放肆”,还有“忤逆的心愿”。这三个身处他乡的女性在欢娱的背后藏着对家乡的思念与自身状况的忧郁。这不仅体现诗中人物对于家园的思念,还体现诗人自身的难以排遣的情结。

五、悲愤的主题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8

关键词:爱情隐喻; 诗歌; 经验; 文化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1-154-001

一、引言

情感是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的认知方式。情感概念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国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Lakoff & Kovecses(1987)、King(1989)和Kovecses (1986,1988,1990,1995,2000)等,而国内则有林书武(1998)、张辉(2000)、周红(2001)、王丽皓(2005)、陈家旭(2007)、陈林(2009)、周毅(2010,2011)等。对于爱情这一情感概念的研究,除了Kovecses(1986,1988)曾对英语中的爱情隐喻进行过系统分析,王丽皓(2005)对比研究过中英爱情诗中的隐喻之外,其他对爱情隐喻的研究并不多见,中英对比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因此,本文将以中英爱情诗歌为语料,试图对其中的爱情隐喻进行对比分析。

二、中英诗歌中的概念隐喻

本文选取的语料为十六世纪至十九世纪期间的英国诗歌和唐诗各16首,主要来源于《唐诗三百首》《情诗三百首》以及《英国诗歌赏析》。在对这些诗歌进行对比分析之后,分别总结出了若干共有隐喻和各自特有的隐喻。

1.中英诗歌共有的爱情隐喻

经分析,本文总结出了四种中英共有的爱情隐喻,具体见下表

表1. 中英诗歌中共有的爱情隐喻

不管是使用哪种语言,人们都必然会共享一些身体体验和生活经验。以上这些隐喻都是基于人们的经验的,无论是“部分的统一体”、“植物”、“旅行”还是“美食”,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正是这些相似的经验才导致产生了共有的隐喻。

2.中英文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差异

汉语和英语属不同语系,且所对应的文化背景存在很大差异,所以两种语言中必然存在各自特有的爱情隐喻。通过分析中英诗歌,分别总结了三种特有的隐喻,具体分析见下表。

表2.中英诗歌中各自特有的爱情隐喻

3.不同爱情隐喻产生的原因

造成中英爱情隐喻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经验差异,包括地理环境、生活环境等;社会环境、文化、思想等方面的差异。

第一,不同的经验。英国是四周环海的岛屿国家,人们的生活必然与船和水紧密联系,而中国地处亚洲大陆,幅员辽阔,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也离不开水域。

第二,不同的社会环境。在英国,商业经济占据着重要地位,交换商品是英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其次,竞争性是西方社会的一个核心特点,人们早期为获取食物、领土和其他必需品而进行斗争,后来为了财富、社会地位、名誉等而相互竞争。而在唐朝,人们的生活仍以农业为主,社会中也不存在竞争性。

第三,不同的文化。中国人具有内向型的特点,这正好与英国人的外向型特点形成鲜明对比。英国诗人倾向于直接表达爱的情感,而唐朝诗人情感表现上则要含蓄的多。

第四,不同的思想。西方文化主要受基督教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而中国唐朝时期主要受佛教、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9

摘要:伊凡・博兰是爱尔兰著名女诗人。她不认可爱尔兰传统诗歌所塑造的被低估、失去了自我身份的爱尔兰女性形象,致力于在诗歌中重塑爱尔兰女性的新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了博兰的《阿克尔妇女》一诗。在这首诗中,博兰描写了在爱尔兰历史,尤其是爱尔兰诗歌中被遗忘的女性角色,藉此展现了真实的爱尔兰女性形象。

关键词:伊凡・博兰 爱尔兰女性 女性形象 《阿克尔妇女》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3-0019-02

引言

伊凡・艾丝琳・博兰被认为是当代爱尔兰最重要的诗人之一,已经出版了十多部诗集。她的诗歌“意识优美,感情丰富,对艺术本质感觉敏锐,运用具体的意象揭示了爱尔兰历史中被隐藏的故事”(Trudeau,2005)。

博兰以其在诗歌中对女性主义问题的探讨而闻名,反映了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困难,重塑爱尔兰妇女的形象。就像某些批评家评论的那样,博兰“将传统的爱尔兰神话和妇女身份的概念进行了转化,以便能够从更为准确的角度,表述女性在爱尔兰历史、政治和文化中所作的贡献和取得的威就。”(Trudeau,2005)。尽管博兰所描写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女性最普通的经历,但是通过这些现实的记录,她成功地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女性世界,其中的女性形象和我们在所谓的爱尔兰“正统”文学中所看到的截然不同。

一 爱尔兰妇女的形象

1,1传统爱尔兰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妇女在《圣经》当中即被定义为“第二性”,很早以来,就被认为天生要弱于男性,难以从事需要体力和智力的工作。这样一来,妇女在体力、心理和思想上都要从属于男性。很多妇女都被局限于有限的社会圈子里。她们擐重要的工作就是做一个好妻子和好母亲。这已经成为了传统的妇女形象。爱尔兰妇女也不例外。

博兰的祖国爱尔兰是一个男性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男性统治着家庭中和社会上的所有领域。博兰自己就指出,这样一个父权制国家和妇女有着复杂的关系。曾几何时,妇女在文学中被过度渲染,在政治制度中被压制。在法律上受到约束(AllenRandolph,1999)。

对于文学作品中的妇女形象,Gilbert和Gubar(1979)分析认为,在西方文学作品中,有两种妇女形象:天使和魔鬼。前者表明男性作者将妇女贬低为单纯的牺牲者,剥夺了妇女的生存意义。而后者,则显示了男性作者对这些不顺从她们的“自私”妇女的憎恶和恐惧。这两种类型反映出了在男权思想根深蒂固传统中,对女性的歧视和贬低(朱刚,2003)。

爱尔兰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作品,也是这样的情况。历史上,爱尔兰的妇女往往是“民族性化身”或“堕落的女人”(转引自Johnson,2007年,第65页)。大部分爱尔兰男性诗人只是将妇女作为他们诗歌创作的动机。在他们的诗歌中,女性总是被动的、装饰性的形象。这样的情况在妇女和国家的概念混在一起的时候尤其突出:国家化身为一位妇女,而妇女变成了国家的形象(Boland,1995年)。

总的说来,传统的文学史是基于男性文本和经历的正统文学的历史。这些文学中,女性的形象大部分是被扭曲了的。

1,2博兰的女性概念

博兰作为一位爱尔兰女诗人,不相信也不赞成对爱尔兰妇女的传统认识。她的作品和她的生活都在质疑和重塑爱尔兰妇女形象(Battersby,1998),因为她“知道过去的爱尔兰妇女是失败的。……爱尔兰的诗歌不应该再一次打击她们”(Boland,1995)。她必须要述说真实的历史,重塑妇女的形象。

博兰早期的诗歌在风格上比较传统,主要涉及的是家庭生活,例如婚姻和孩子,并且受到了叶芝等爱尔兰男性诗人的很大的影响。但是,随着诗集《按她自己的形象》的出版,博兰开始对男性文学传统和及其对女性的描述表示怀疑。在她其后的几部诗集中,博兰通过审视普通妇女以及在爱尔兰神话中被边缘化了的妇女形象,重新思考着妇女形象的问题,主要探讨了曾经被遗忘和忽略的爱尔兰女性的历史。

博兰认为,传统诗歌对这些女性珍视的经历的漠视,导致了对女性自身价值的贬低。她要从一个因为自己的性别而受到压迫的人的角度来创作诗歌。

二 《阿克尔妇女》中的女性形象

《阿克尔妇女》一诗收录在诗集《历史之外:诗歌选集,1980年至1990年》中。博兰在这部诗集中塑造了崭新的女性形象,努力展示着对历史和文化都做出了贡献,却被完全忽略的爱尔兰世代妇女的生活。

《阿克尔妇女》创作于博兰(这首诗的说话者)和一位老年妇女在阿克尔山相遇多年以后。那个时候,博兰是一位大学生,去阿克尔山度复活节。在那里,她遇到了一位老年妇女。和她说起了爱尔兰大饥荒和人们在艰难时期努力生存的情况。博兰当时并没有从中想到什么。但这位妇女的确对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使其在多年以后,从这次相遇中找到了灵感,写下了《阿克尔妇女》一诗。

《阿克尔妇女》一诗的中心形象就是那位代表着所有爱尔兰的妇女阿克尔妇女。

诗的前四节都在集中描写阿克尔妇女。诗人用叙述性的语言描述了这位妇女的穿着(半扣着的羊毛开衫,腰上围着一条抹布)和动作(提水,拨弄头发,放下水桶,弯下腰。吹着手)。从这些直白的描述中,一个典型的爱尔兰劳动妇女的形象跃然呈现。她是如此的普通,但又是如此具有代表性,我们情不自禁地会将她当作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千千万万爱尔兰妇女中的一个。

这位妇女和“我”一直谈到夜幕降临。谈话的内容和那位老年妇女的故事在诗中都没有提及,就如同被历史遗忘了一般。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位妇女所说的话对诗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诗人正是通过这次相遇交谈而完成了自身的发展。

从博兰(1995)自己在散文《历史之外》中的陈述可以知道。那位妇女告诉她的是给爱尔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的大饥荒――100万的爱尔兰男女老少死于饥饿和相关的流行疾病。诗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事情。正是这位阿克尔妇女第一个告诉了她这一悲剧性的事件。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位妇女不再是一个传统的、局限于家庭之中的爱尔兰妇女,而是爱尔兰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尽管像大多数爱尔兰妇女一样,因为被隔离在了爱尔兰诗歌之外,她的感受从来就没有通过诗歌被恰当地表述过(AlleaRandolph,1999)。

通过这位妇女,诗人想让人们知道,在爱尔兰的历史上,妇女和男性一样是奋斗不息的,尽管在诗歌中她们只是被简单地看作是虚构的女王或者国家的女巫。爱尔兰妇女再也不是被动地代表着国家。相反,她们是积极的参与者或明智的见证人。

在传统的爱尔兰诗歌中,女性代表的总不是她们自己,而是其它的意义:国家或国土。与之不同的是,在《阿克尔妇女》一诗中,通过对这位普通的老年妇女真实、真切的描写,博兰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让妇女生活中的实情在诗歌中得以吟唱,借此来颠覆传统的爱尔兰妇女形象,重塑了爱尔兰妇女在文学中的形象。

诗经中的爱情诗篇10

关键词:徐志摩 爱 美 自由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于1928年秋重游剑桥后,在归国的轮船上写成。作者对于康桥有一种特别的情感,因此再见她、离开她、回忆她时便产生一种起伏跌宕的情感。关于康桥,他曾经写过《康桥,再会吧》《再别康桥》《康桥西野暮景》《康桥晚照即景》《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诗文,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便是《再别康桥》。胡适曾经对徐志摩有一个评价:“他的一生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1]徐志摩的诗歌主要表现的就是对自己爱情、自由、美的向往。《再别康桥》这首诗就出色地显示了诗人的才情与个性,此诗不仅仅如上文所述抒发了作者对母校康桥深深的依恋以及离别愁绪,更是诗人一生“爱、自由、美”独特追求的艺术再现。

一、对康桥“爱”的潜在层面解读

就《再别康桥》题目来看,这首诗写的便是对已经离开的康桥的怀念之情。党秀成主编的《中国现当代文学》里写到“此时,他政治失意,婚姻不幸,生活枯窘,反映在诗歌的是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康桥的无限眷恋”,[2]从整首诗歌的字面解读来看,确实是表现出一种对康桥的依依不舍。徐志摩有着浓厚的康桥情结,康桥对他的影响是终身的,正如他所说的“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为我拨动的,我的自由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康桥对他的整个文学创作产生了方向性的影响。“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诗人在康河的面前觉得自己特别渺小,这是一种对康河深深的依恋,不忍离去。即使是一条水草也好,心甘情愿。作者将自己比作水草,水草的茎叶在在水中飘摇,水草的根永远都深扎在康河的水底,这就象征了诗人,无论身在何方,心永远都想念着自己的母校。诗人对母校的爱是深沉的,诗的首段连续用了三个“轻轻的”,表现了诗人不忍心惊扰这学校的安静,他甘愿一个人去承担那愈来愈凝重的离愁。同样诗的尾段连用了三个“悄悄的”,除了不愿惊扰这美丽的母校,独自承受离别的愁绪之外,更带有一层寂寞的伤感,这是对康桥“爱”的一种升华。不可置疑,诗人深深地爱着康桥,然而这首诗仅仅体现了诗人对母校的爱意吗?徐志摩曾说“我这一生的周折,大都寻得出感情的线索”[3]对于他的一生,这句话是非常贴切的。诗人周折的生活与他的“灵魂伴侣”林徽因是脱不了干系的,徐志摩曾经在与梁启超的回信中大胆表明自己的爱“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的灵魂伴侣,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如此而已。”[4]诗人的第一次回国,便是为了支持林徽因的文学团体,而后徐志摩最终发生的意外,也是为了要赶赴北京亲自聆听一场林徽因的演讲。这首诗也就是作于梁思成与林徽因结婚后,有太多的感情难以吐露,有多少感情深埋在心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这一节诗人用离别意象“柳”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在夕阳照耀下河畔的柳条被染成金黄色,在河堤上随着微风翩翩起舞的美妙景象,康河是诗人所认为的世界上最美的河,这么美的景象里,其中运用的意象“金柳”“新娘”“艳影”多多少少都是和女性有关的,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说是代表着诗人对林徽因情愫的美好幻想。从这个角度来看,《再别康桥》这首诗竟也可以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林徽因爱慕情感的一首爱情诗。

二、“自由”的遐想

徐志摩这一生都在追求自由不愿意被束缚,无论是对待感情还是对待生活。他最终是在飞机失事的事故中丧生的。其实我想这也是他诗意人生的写照,他自由观念的写照,他的一生如鸟一样翱翔在天空中,最终也像鸟一般坠落。对自由的追求深入到他的诗歌创作中。这种“自由”表现在感情上就是他从不考虑其他的,也不会故意隐瞒自己的情感,他用实际行动去表明自己对自由、爱的向往。“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诗人的行为是不受拘束而随意的,诗人的感情是深沉的。诗人轻轻地挥手,告别西天漂浮的朵朵云彩,“云彩”这个意象是飘忽不定的,在中国的诗歌里,云彩也一直作为游子形象的传统意象,如“浮云游子意”“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诗人就像这云彩一样,飘忽在母校康桥的上方,虽不忍离去,但诗人终究也像这浮云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不愿被束缚。他的生活是疯狂的,他这一生的曲折也与他这自由自在追寻自己内心理想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再别康桥》这首诗在表现诗人对康桥眷恋的同时也潜在地表现了对自由的热爱。“青荇”“招摇”可以想像,这是一幅水草在水中自由自在随着水波飘摇的画面,诗人就像这水草一样,对母校的眷恋扎根于内心深处,但终究是自由而不受拘束的。“自由”是诗人的一个梦,这梦里不仅仅有着留学剑桥两年的美好生活回忆,还有着对爱的追求,对自由的向往。诗人原本就生活在一个比较开明的家庭环境中,后在外地求学,呼吸的更多的是民主自由的空气,接触的是新思想,新思潮。而他的妻子张幼仪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女子,这与徐志摩幻想中的“新式女性”格格不入,这场包办婚姻,对于徐志摩来说是一把沉重的精神枷锁,对于这样一个热爱自由,受自由观念熏陶的诗人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所以,他要追求自由,他的感情不受限制,在这康桥里形成了一个有关自由,有关爱的梦。诗人的感情热烈奔放,对爱、自由的追求永不止息,他在康桥寻到了梦,回忆着当初与林徽因的心心相惜,回忆着留学的时光,情绪达到高潮,但,这终究是一个梦。诗人对爱与自由的追逐是永不停歇的,精神的枷锁始终没有办法牵制住他,最终的最终,他冒天下之大不韪,挣脱世俗的偏见,摆脱旧式婚姻,さ么表着自由的陆小曼。

三、“美”的艺术表现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里面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5]徐志摩十分推崇闻一多先生所提出的“三美”理论,并在自己的诗作《再别康桥》中实践了该诗歌理论,以声、色、情并茂,极为精美动人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使读者获得美的审美享受。对于康桥,诗人是愿意用一首美妙的乐曲来颂扬的。在音乐美的建构上,最明显的是诗歌中每节都有押韵,韵脚整齐,节奏轻柔舒缓、和悦、犹如一曲柔美的夜歌,例如来-彩,娘-漾,摇-草等,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协律可歌。“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其中“轻轻地我”――“我轻轻地”用词相同而词序颠倒,这样就构成了语音和语义上的回环往复,首段三个“轻轻的”更给读者在朗读时呈现出一种舒缓的音乐节奏,这种往复回环的语言结构极为妥贴地传达出诗人的柔情,深切地表现了诗人对康桥深沉的爱意,给读者带来音乐上独特的审美感受。“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3]在诗人的心里,康桥是最有灵性的地方,康河是最美的河,康桥的一草一木都是灵动的精灵,组合在一起便是一副让人赞叹的美丽图画。诗人将心里的康桥“画”在诗里,《再别康桥》这首诗的每一段都是一副美丽的康河风景图,里面的画面灵动,读这首诗,就像放映了一场电影。河畔的柳条在夕阳的映照下穿上了金黄的衣裳,就像要初嫁的新娘一样在微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显出害羞的姿态,这美妙的身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将诗人的心也扰乱了,就像是看到昔日的情人。康河清澈见底,水草快活地随着水流游荡,诗人感觉自己快要融入康河母亲的怀抱了。树荫下的一泓清泉,却偏不说它是清泉,而是天上那五彩斑斓的彩虹,阳光透过树荫洒下来,映照在清泉上,就像将美丽的彩虹揉成了碎片,五颜六色的碎片闪耀着,跳跃着。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歌是“诗中有画”若将王维的诗比作中国传统水墨画,那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便是一副色彩浓厚的西方油画。在色彩的层面上,诗人所选用的金色、青色、彩虹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艳丽热烈地扩展了读者自身的想象空间,使读者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绚丽美妙的画面。诗人不仅仅在诗歌的建构中注意音乐节奏,画面色彩,更是将诗歌当做建筑物一样塑造出一种对称美的结构样式,诗人赞成闻一多先生的诗学理论,但并不按部就班,闻一多喜爱诗句排列整齐划一,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豆腐块”,如他的诗作《死水》《红烛》等,全诗正正方方,就像他的诗名一样,如死水一般,波澜不惊没有起伏感。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四行一节,错落排列,每一节字数相近,全诗的开头结尾两段相似,产生回环的对称美,就像是中国传统建筑,左右两端总是非常对称,这也是中国建筑独有的美感,徐志摩的这首诗,也便是西方现代主义和中国古典美的完美结合。

诗人一生都体现他对“爱”“自由”“美”的执着追求,所以,《再别康桥》一诗不仅仅是抒发了再别康桥的依恋之情,而且还是诗人当年如彩虹般美妙恋情的咏叹调,更是诗人一生对“爱”“自由”“美”单纯信仰独特追求的艺术再现。

注释:

[1]胡适:《追忆志摩》,新月月刊,1932年,第1期。

[2]党秀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徐志摩经典作品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3月版。

[4]徐志摩:《致梁启超》,《徐志摩经典作品选》,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3月版。

[5]闻一多:《诗的格律》,晨报.诗镌(第7号),1926年5月13日。

参考文献:

[1]徐志摩.再别康桥[A].徐志摩经典作品选[C].北京:当代世界文学出版社,2002,

[2]党秀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徐志摩.我所知道的康桥[A].徐志摩经典作品选[C].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

[4]闻一多.诗的格律[J].晨报.诗镌(第7号),1925-5-13.

[5]胡适.追悼志摩[J].新月月刊(第4卷),19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