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诗词十篇

时间:2023-03-24 03:06:54

立春的诗词

立春的诗词篇1

2、《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春游曲》(王涯)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4、《春运》(杜甫)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5、《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6、《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7、《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8、《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春宿左省》(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立春的诗词篇2

关键词:苏轼、咏梅诗词、人格美

宋代,咏梅诗词的创作渐趋繁荣,诗人们热爱赏梅,咏梅,更是喜欢在自己描写梅花形态神韵的诗作中融入情感与寄托。林逋的咏梅妙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表现出诗人超脱世外、孤高自好、悠然恬淡、勿趋荣利的达人品性。王安石“凌寒独自开。”“为有暗香来。”显露出一种自我实现和自勉心志的高尚人格意味。坡一生爱梅,写过有关梅花的诗多达四十余首,作品主要集中在“乌台诗案”以后。

“乌台诗案”以后,苏轼的人生观、艺术观、生活情趣都发生了变化,体现在其诗歌作品中,特别是在梅花诗歌的创作中,主要表现在他已经不是单纯的对梅花幽雅形姿的形态描写,而是赋予梅花一种作者主观上的品格,当然这种品格并不是苏轼强加在梅花身上的,是因为梅花的习性和生长环境塑造了梅花的这些品格,如梅花历经严寒,迎风斗雪,自然就让人想到其凌寒不屈的品格,梅花开放在百花寂静之时,自然让人感觉到梅花不同流俗,清奇卓绝的气质。文如其人,苏轼之所以喜爱梅花,也主要因为梅花的高尚品格。苏轼嗜梅成性,托梅兴寄。他孤芳独幽,卓立不群的人格美都能在其咏梅诗词中寻到踪迹。

(一)《定风波 咏红梅》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休把闲心随物态,何事,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在,吟咏,更看绿叶与青枝。

此词是作者贬谪黄州期间,因读北宋诗人石延年《红梅》一诗有感而作。这首词紧扣红梅既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抒发了自己达观超脱的襟怀和不愿随波逐流的傲骨。“偶作小红桃杏色,闲雅,尚馀孤瘦雪霜姿。”这三句是“词眼”,绘形绘神,正面画出红梅的美姿丰神。“小红桃杏色”,说她色如桃杏,鲜艳娇丽,写红梅的一个“红”字。“孤瘦雪霜姿”,说她斗雪凌霜,归结到梅花孤傲瘦劲的本性。“偶作”一词上下关连,天生妙语。不说红梅天生红色,却说美人因“自怜冰脸不时宜”,才“偶作”红色以趋时风。但以下之意立转,虽偶露红妆,光采照人,却仍保留雪霜之姿质,依然还她“冰脸”本色。形神兼备,尤贵于神,这才是真正的“梅格”!“休把闲心随物态”,承“尚余孤瘦雪霜姿”“酒生微晕沁瑶肌”,承“偶作小红桃杏色”。“闲心”、“瑶肌”,仍以美人喻花,言心性本是闲淡雅致,不应随世态而转移;肌肤本是洁白如玉,何以酒晕生红?“休把”二字一责,“何事”二字一诘,其辞若有憾焉,其意仍为红梅作回护。

此词着意刻绘的红梅,与词人另一首词中“拣尽寒枝不肯栖”的缥缈孤鸿一样,是苏轼身处穷厄而不苟于世、洁身自守的人生态度的写照。花格、人格的契合,造就了作品超绝尘俗、冰清玉洁的词格。此词的突出特点是融状物、抒情、议论于一炉,并通过意境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词中红梅的独特风流标格,正是词人超尘拔俗的人品的绝妙写照。

(二)《和秦太虚梅花》

西湖处士骨应槁,只有此诗君压倒。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孤山山下醉眠处,点缀裙腰纷不扫。万里春随逐客来,十年花送佳人老。去年花开我已病,今年对花还草草。不如风雨卷春归,收拾余香还畀昊。

元丰七年(1084)春在黄州作。诗中写他因为爱林逋和秦观的梅花诗而更爱梅花。但自己穷愁潦倒,有负大好春光,还不如让风雨送春归去算了。诗人不沾滞于咏梅,而能寓感慨于言外,寄托深远。全篇压“槁”字仄韵,诗句骈散交错,音韵流美。诗中描绘梅花,正面描绘仅“江头”、“竹外”一联,点染生动,传神微妙,造语新鲜自然。《诗人玉屑》卷十七引范正敏《斋闲览》评云“语虽平易,然颇得梅之幽独闲静之趣。”此诗中表现的幽独闲静之趣,也正昭示了苏轼闲静高雅的文化精神和人生意趣。

(三)苏轼与梅花之缘

梅花,古人皆爱之。坡更是与梅花有着解不开的缘分。诗人写梅决不是无聊的吟风弄月,而是把自己的身世经历和感受融汇其间的。

1081年正月,是坡来黄州的第二年,他觉得凌寒而开的梅花,“玉雪为骨冰为魂”,虽然春兰秋菊、白李桃红,各具千秋,然而它是“蕙死兰枯菊亦摧,返魂香入岭头梅。数枝残绿风吹尽,一点芳心雀开。”在他心中,唯有梅花才是最为坚强的,才能真正代表他的人格。

1082年正月,在经历“乌台诗案”虎口余生的心灵历练后,心中逐渐平静,看到红梅绽放,虽然开得很迟,但仍保持着孤瘦高洁姿态,它傲霜斗寒之心,不肯随春天的到来而改变,“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这不是他自身的写照?虽然政治上一直处于新旧党派之争的漩涡之中,却仍然保持刚正情操,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我”,而不去做个趋炎附势的小吏。在大是大非面前,为何要改变自己的立场呢?就像欣赏梅花品质一样,“诗老不知梅格何在,更看绿叶与青枝”。

1084年春天,他看到江头梅花盛开,争娇斗艳,尤其是那竹外一枝斜开的梅花,引人注目,他认为那就如其化身。在《和秦太虚梅花》中写道“东坡先生心已灰,为爱君诗被花恼。多情立马待黄昏,残雪消迟月出早。江头千树春欲暗,竹外一枝斜更好”。面对梅花,心想自身,看梅、赏梅、惜梅、赞梅,足以给他心灵上丝丝慰藉。事实上,他犹如梅花的坚强品质,不得不让人心生敬意。

哲宗绍圣元年(1094),苏轼再次遭贬,万里投荒,到惠州谪所,又在迁客逐臣的心情下邂逅了梅花。《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下梅花盛开》:“春风岭上淮南村,昔年梅花曾断魂。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蜒雨愁黄昏。”这回相见,梅花的境遇没有改善,仍是在“松风亭下荆棘里”;而梅花的修美亦无丝毫逊色,“两株玉蕊明朝暾”。《再用前韵》:“酒醒人散山寂寂,惟有落蕊粘空樽。”《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人去残英满酒樽,不堪细雨湿黄昏。”等诗都可体现苏轼吟梅诗中的高洁之志,寄托了内心深处与世委蛇而又不甘沦弃的孤清与落寞,在这里的梅花也是作者自己的化身了,作者将自己的人生体悟,寄托到梅花身上。梅花是诗人精神情感的化身,被赋予了人的品格。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是宋代文坛中成就最大的一位诗人,堪称文坛一代领袖。苏轼的一生充满磨难,数次贬谪使苏轼经受了种种锤炼。但其解脱自我,摆脱消沉,超脱旷达的形象,为历代世人所景仰和喜爱。苏轼满腔热情地讴歌梅花,强化了梅花超凡脱俗的品格。在苏轼的咏梅诗词中,我们不仅看到了一株傲然挺立的梅花,也读懂了一个幽洁自持,卓立不群的坡。

参考文献:

[1] (宋)苏轼著(刘石著评)2002《苏轼词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 陶文鹏编著《一蓑烟雨任平生》,郑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

立春的诗词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古典诗词欣赏教学;重要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H319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我国漫长文学史中的宝贵遗产,这些作品中不仅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情况,同时也蕴含着极其深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已然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占的比重逐渐增加。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教学的意义

(一)古典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审美能力

古典诗词是古人多年来精英文化的积淀,对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审美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绿字用的极为巧妙,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从修辞手法上来上讲这是一种移觉手法,也叫通感,风一般只能以听觉和感觉辨别,但春天却是惠风和畅,吹面不寒,过耳无声的,现在用“绿”去描写它,化不十分容易传达的听觉、感觉而为视觉,即见出春风的到来,又表现出春风到后江南水乡的变化,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再如马致远的代表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这短短的28个字中,出现了大量秋色中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也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内心的情感,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学生多涉猎这些古典诗词,仔细的品味其中的韵味,其思维和审美能力就会得到一定的提升。

(二)古典诗词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古典诗词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也表达了作者深刻的内心情感,这种情感包括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忧国忧民的忧患精神、真挚的朋友之情等等,涉猎这些古典文学,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人格修养,从而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杜甫的作品《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读这首诗,学生可以领略到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乱草遍地,林木苍苍的背景,体会到作者对国家前程的绝望忧虑和对自己廉颇老矣的慨叹,通过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景象,领略到诗人忧国思家的感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的愿望;再如明代政治家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在这首诗中,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些诗词,都给学生很大的激励,其中蕴含的爱国思想、人性美都有利于学生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坚持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开展中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的欣赏教学的方法

(一)甄选其中的优秀篇章,注重人文精神的弘扬

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欣赏教学时,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古典诗词的知识和鉴赏技能,更要挖掘出其中蕴含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高尚的任何和善良的品德,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和智慧达到和谐统一的境界。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古诗词欣赏的内容进行适当的改革,选取其中的代表作和优秀篇章,从作品的艺术特征以及蕴含的思想感情为切入点将同类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作品鉴赏与诗人生活的历史背景相结合,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深层原因,站在作者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感同身受的理解其中蕴含的深刻感情,教师要适时的对作品的感情和人文精神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自然规律、人生哲理,并将现在的知识与诗词欣赏结合起来,使之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对其进行合理的阐释,拉近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古典诗词的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描绘的情景,创设出鲜明的投影图画片,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文中所描绘的表象,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仿佛如临其境,“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情感,启迪学生的思维,发展想象有着重要作用。运用情景教学法一般需要借助多媒体辅助设备,例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这首描写初春景色的诗,如果在教学中仅从字面上来分析,学生难以体会到其中的美感,因此,在欣赏这首诗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富有情感的诗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通过投影仪播放衣服春意盎然的画面,让学生仿佛处于春天的氛围中,随后,再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三)做好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也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因此,教师要做好与学生的沟通,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及时的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乐于接受的知识,关注学生思想上的变化,多于学生谈心,消除学生的顾虑和抱负,引导学生积极学习,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树立好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及时的调整教学内容,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

四、结语

古典诗词历史悠久,是语文教学中宝贵的教材资料,学习古典诗词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在进行古典诗词欣赏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也要注意倾听学生的心神,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宋全龙: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欣赏古典诗词的意境美[期刊论文],2010(6)

立春的诗词篇4

一、故事演绎激趣

入选初中语文课本中的诗歌以及至今仍在广泛流传的古诗,皆是情理交融的经典作品,每一首诗歌都在讲述着一个生动的故事。我在备课时,搜集与诗歌相关的故事趣话等的资料,引领学生进入一个与诗情诗意相融的故事情境。例如教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时,我就把王昌龄当年在巴陵意外遇到李白,两人一见如故,在江边的小船上,边泛舟边饮酒边吟诗,结下了深厚友情的故事,作为该诗的故事背景讲述给学生听。再介绍李白听说王昌龄远贬龙标的事后,为了表达他的深厚关切和同情之意,写下了这首情深意长、耐人寻味的诗歌。学习崔颢《黄鹤楼》时讲述李白看到这首诗后发出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感慨……学生被其中的故事所吸引,不仅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还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把学习古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辐射诵读激趣

教学中如果只守住教材中的几首古诗,就如单脚走路,学生受益有限。以一首诗的内容

痛彻!凄彻!哀彻!两首词的感情形成极大的反差,从“日晚倦梳头”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女为悦己者容” ,梳头只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从此处我们能看出她心灰意懒的悲凉。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饱经沧桑, 心灰意懒的李清照。

对景难排,牵愁惹恨,不能自己。一个孤立无依的女子独自承担着如此巨大的重负,她多么希望自己的内心能得到稍许的平复,抑郁的愁怀得到片刻的舒缓。下片,诗人的心情似乎有了一些转机“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这样泛舟的场面在作者的生活中也曾有过。我们一起赏析一下她的另一首《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如梦令》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同样是泛舟,《武陵春》却把作者的心情写得一波三折, “闻说”、“也拟”、“只恐”欲抑先扬,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表达作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词人创意出奇,运用比喻,化虚为实,将心中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转为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说“舟轻愁重”使“愁”有了形体、重量、动态。

或一位作家的一首诗为依托,进行辐射性诵读练习,把诵读活动课中学到的古诗词或儿童诗作为基点辐射,找出与之相关的诗词来诵读,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如教学杜甫的《春夜喜雨》时,可以辐射有关古诗词中描写“春天”的诗句,如“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又如教学李商隐的《赠荷花》时,引导学生课外诵读作者的其它咏荷诗歌,如陆龟蒙《白莲》、王昌龄《采莲曲》、郑谷《莲叶》等,这都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还增加了学生欣赏诗歌的广度和深度。

三、吟唱诗词激趣

古人写诗,往往都是在“诵”的过程中完成的。古人诵诗:“动声曰吟,长言曰咏,作诗必歌。”后来,吟诵逐渐成为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激起学生吟唱的兴趣呢?教学《水调歌头》,我先教学生唱邓丽君的歌曲《但愿人长久》,然后让他们默写并告之这首歌就是宋代大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学生们兴趣盎然。又如在教学《诗经・蒹葭》这首诗前,先采用了电视连续剧《在水一方》的主题曲来导入课文,并和学生一起用《在水一方》的曲调来吟唱《蒹葭》的诗句,把学生带进了那种传统的意境。后来,在古诗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曲子学唱古诗,大家颇有兴致,有的同学不但唱,还添加了动作。家长开放日,我让学生唱舞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唱诵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孩子们那纯真的声音,优美的舞姿,赢得了家长经久不息的掌声,在表演中记住了古诗。

四、诗句引用激趣

在学生背诵积累了相当量的古诗词以后,教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古诗词名句与习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文章各具灵性与文采。在学生平时的作文、日记中看到垂柳他们便会写出“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句,春游时看到雪白的梨花,会情不自禁地念起“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游览西湖观赏荷花时自然而然地引用“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称赞它的“濯清莲而不妖,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虽然学生运用的诗句不一定很成熟,但至少说明诗句已经进入了他们的生活,有助于他们领会古诗,吃透古诗,激活了他们的情趣,达到了诗词的积累与生活体验相结合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写作水平。

五、课件展示激趣

PPT课件是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能够以交互方式将文本、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经单独或合成的形态表现出来,要比传统的单纯的音频播放更加直观形象,丰富多彩。课件色、立体、活动的图形显示和语言文字解说,声、画、光、电的运用,在辅助教学上有着独特的作用,将它运用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不再枯燥无味。我在讲授北朝民歌《木兰诗》前,先制作了课件,有豫剧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有范读录音,范读时还配有音效,有动画展示情节等,让学生和着音乐声情并茂地诵读,整堂课声色兼备,图文并茂,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到下课铃响时,大家都惊叹:“这堂课时间走得太快了!”

立春的诗词篇5

柳亚子深为那磅礴的气势、丰富的内涵、深刻的思想所折服,不禁称赞:“展读之余,叹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犹未能抗手,况余子乎?”不久,他就作了一首和词,并和毛词一并交给《新华日报》,要求同时发表。因未征得本人同意,《新华日报》只单独发表了柳亚子的“和词”,而《沁园春・雪》却因此在报社内部披露,并很快被传抄出去。

柳亚子的“和词”一发表,立即引起广泛关注,人们很想拜读《沁园春・雪》原词。《新民报晚刊》的副刊编辑吴祖光对此事尤为热心,他四处奔波,几经周折,终于得到一份完整的《沁园春・雪》。

11月14日,吴祖光在该报副刊《西方夜谭》的显著位置以《毛词・沁园春》为题隆重推出这首杰作,并配发了一段热情洋溢的“按语”:“毛润之先生能诗词,似鲜为人知。客有抄得其《沁园春・雪》一词者,风调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这就是《沁园春・雪》的首次公开发表。随即山城的各大报纸竞相转载,并无一例外地发表了大量的步韵、唱和之作和评论文章,掀起了一股“《沁园春》热”。

同相比,在诗词方面虽望尘莫及,但亦非一无所知,他当然懂得的词意。的“狂妄”使他十分恼火,的文采又使他妒火中烧。起初不相信这是填的词,他找来谋士陈布雷。陈布雷有“第一支笔”之称,对诗词的了解当然比强得多。问他:“你看这首词是写的吗?”陈布雷回答说:“是的。”这个回答让有点失望,他又问:“你觉得这首词写得如何?”“气度不凡,有气吞山河之势。是当今诗词中难得的精品啊!”截住他的话,说:“我看他的词想复古,想效法唐宗宋祖。你要赶快组织一批人,写文章以评论诗词的名义,批判的‘帝王思想’,要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来重庆不是来和谈的。”于是,组织的一批御用文人纷纷跳出来鼓噪一番,“欲与试比高”。据统计,1945年12月14日以后不长的一段时间内,控制的报刊连续发表了所谓的“和词”近30首、文章十余篇,大肆“围剿”的咏雪词。

鉴于出现的此种以《沁园春・雪》为政治口实的风波,进步文化人士立即给予了反击。郭沫若首当重任,立即在《新民报晚刊》发表了第一首词《沁园春和韵》,严厉地揭露和批判了美帝政府支持打内战的罪恶行径;接着又发表了第二首《沁园春》,痛斥了《大公报》的文章和御用文人对《沁园春・雪》的污蔑和政治攻击。

遥在战场的同志闻讯,在百忙中愤而挥毫,连发三首《沁园春》,痛斥和御用文人“尽阿谀狂夫,颂扬暴政;流长飞短,作怪兴妖”!

老教育家黄齐生在12月8日自己67岁生日这天,也以原韵愤然和《沁园春・雪》一首,抨击了那些“鸭鸣蝉噪,可以喷饭”之作。黄先生就是在这首词里第一次提出了“民主如船,民权似水,水涨奚愁船不高”的政治主张,把思想极富哲理地融入了老百姓都能理解的形象比喻。

围绕的《沁园春・雪》,以《沁园春》的词牌形式展开的这一场“文斗”,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正是这首词,让世人从此知道了不光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还是卓越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当时在重庆的美国女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评述道:“写的这首词震惊了重庆文坛,那些文化人以为他是一个从西北来的土宣传家,而看到的却是一个在哲学和文学方面都远远超过他们的人。”

立春的诗词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古诗词作为初中语文课程体系中的关键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艺术的象征,为促使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教师需格外关注古诗词教学,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方法。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可采用更具个性化和新颖性的教学方法展开古诗词教学,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和更新教学思路,这对提升语文课程整体教学质量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重视品读朗诵教学,引领学生体会情感

初中生正处于拥有良好记忆力的年g阶段,在语文古诗词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充分运用他们的这一优势,引领学生对古诗词进行品读和背诵,以此不断积累古诗词方面的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根基。诵读是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基本环节,古诗词语句优美,朗读起来抑扬顿挫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应格外强调学生在诵读时的节奏和韵律,要求他们用内心去体验、用情感去触碰,从而学习好古诗词。

比如,在《钱塘湖春行》教学过程中,本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西湖美景的喜爱,表达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在朗读环节教师可画出古诗的节奏: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要求学生按照节奏进行朗读,并品味诗中描绘的景物,包括春水、春云、春鸟、春树、春泥、春花、春草等,他们通过仔细品读可总结出作者描绘了一幅水涨云舒、莺歌燕舞、花乱草绿、游人如织的西湖早春图,真正体会古诗的思想情感。

二、运用角色扮演教学,促使学生理解内涵

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教师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中的基本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还应训练他们发现、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综合能力得以全面提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需基于生本角度出发,积极运用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借此实现古诗词课堂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在角色扮演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古诗词语言,在亲身体验中真正理解古诗词的深刻内涵,从而改善学习效率。

例如,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实践中,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词,对词的格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一定的认识,对本词的作者苏轼他们也并不陌生,教师可先要求学生在诵读中熟悉、了解词中所叙写的内容,通过反复吟咏、联想和想象把握和感悟词中的意境。接着,教师可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词中的作者,利用角色扮演来理解词的意思和意境,体会作者禁受不住朝廷党派相争、互相排挤的打击,害怕回去没有自己的立身之处,在民间也不错,做个地方官逍遥自在,同样也可以为国家出力、为百姓造福,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以及自然过渡到怀念弟弟的手足深情。

三、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在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中,古诗词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其中涉及丰富多彩的古典文学知识和自然风景的描绘手法,这些成为古诗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初中语文教师为改善教学质量,可灵活应用多媒体技术,将古诗词中描绘的美景以图片、视频或音乐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还能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有利于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当然也能帮助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真正掌握诗词主题大意。

例如,在进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时,教师可先与学生展开互动:同学们,你们谁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本诗的作者杜甫?随机挑选一名学生对杜甫的背景和经历进行简单讲述,并引领他们朗读古诗,找出诗中的重点词句。接着,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一首悲苦的曲子――《二泉映月》,以音乐渲染课堂氛围,设计问题:你们能听出什么?诗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脑海中能够想象出一幅怎样的画面?让学生在想象画面的同时揣摩情感,读出诗人的愁苦、潦倒、痛心、痛惜、痛苦,以及发自肺腑的祈盼和忧国忧民的博襟,使他们的感情得以升华,体会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境界。

总之,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全面坚持和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从重视品读朗诵教学、运用角色扮演教学和灵活应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切入,不断改进古诗词教学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汝飞.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5):62.

立春的诗词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初中古诗词的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努力培养初中生的文学素养。

一、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过分注重语文成绩的提高,一味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和古诗词的文学常识,只是单一地要求学生背诵、翻译,而忽略了学生对古诗词的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学生体会不到诗词的真正意义。教师还忽略了古诗词的朗读。学生在应试教育下对古诗词的学习表现出恐惧心理,无法放下心去学习。

二、古诗词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针对现代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运用新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不足加以改正,完善古诗词的教学体制和方法。

1、知人读诗,合理鉴赏

创作往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诗词作品常常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因此,我们赏诗,须先对作者的人生经历及思想情感有一个较为细致的了解。“知其人,方能解其言”,如:赏读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女词人──李清照所作《声声慢》,多数同学赏其词后并未真正洞悉词中真意,认为词中所言之“愁”仅是一个闺中独处之闲愁,缺乏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思索。这应是一个理解的误区,此乃因不详李清照其人生际遇、情感变化之故所致。李清照生于1084年,年轻时与赵明诚结为伉俪,情趣相投,感情甚笃,共立下“穷避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搜集整理了大量的金石书画。但1127年北宋灭亡,女词人与赵明诚避乱于江南。不久,祸从天降,赵明诚因病而故,词人孤独一人,生活悲苦,再加之自己与丈夫所好之金石书画等又散佚殆尽,她愁肠百结。后来她因战乱只身辗转流徙于杭州、越州、金华一带,晚年十分凄苦,《声声慢》正作于此期间。学生了解这些后,定不会再将词中之“愁”仅仅理解为一般之“愁”,这愁绪千丝万缕,有国破家亡之愁,亦有只身孤苦之愁,也应是兼有绵绵恨意于其中,词中最后不是说“怎一个愁字了得”吗?

故于研赏古诗词课前,先让学生收集诗词作者之人生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学生在预习了解之中不但体会了此一诗或词之意,同时亦丰富他们头脑中对于诗词作者、历史背景、社会现象等等的认识了解,成为自身知识的积累,为自己以后再去赏读该人之作及他人该时期之作大开方便之门。

2、掌握主旨,深入推敲

写作讲究锻字炼词,作者将其万千心绪凝于诗词等作品中。抓住关键字、词、句赏析诗词,可直接劈文入情,品味作者当时迸现的情感,体会炼词炼字之妙境。师生在研读过程中,适当渗透“以诗解诗”的方法,学生既能快速入境,亦能提高锻字、炼词、用句等写作能力,更能纵横联系,加强古诗之间的相互理解。师可示范以其法赏诗:

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一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其中一“闹”字使得境界全出,此字不禁让人浮想联翩:春日里,万紫千红,青山朗润、幽泉清冽、春泥润泽、红杏满园……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枝头上春意盎然,展现一派春日勃勃生机的景象。这“闹”可能是杏花争春之喧闹,可能是散着芬芳的红杏同嫩枝绿叶、春风春雨的畅谈,亦有可能是红杏枝头那勤劳的蜜蜂与翩翩起舞的彩蝶在采蜜争春,时有鸟鸣其间……,有声有色,有动有静,令人万千遐思,百般回味,一字竟能演绎出一幕生机盎然且色彩绮丽之景。思绪随之飘荡,竟思起诗圣杜甫那绘春夜之细雨的名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幽静、轻柔境界了,还有坡那为惠崇僧人之画而题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之小诗,读罢此处,一幅清新、淳朴之画展卷于前。言至此,可我思绪却一发而不可收拾,上溯至《诗经》,下沿至当今文坛,万千以“春”为话题之作全都奔流开来,老师就于此处戛然而止,希望大家能在体会老师赏析示范后,能借此法或以更新的见解和想法去赏析其它的诗词。

当学生听至此处时,陶醉其间,被古人锻字炼句的功夫所深深折服,这以诗解诗的方法更是让其耳目一新,分成小组各抒己见,高谈阔论来试着体会、品味、解析其他优秀诗词了。

3.联系生活,运用诗词

中国的古诗词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这些古诗词都源于诗人的真实生活,体现了诗人的真实感情,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经历,引发学生对诗词的欣赏欲望。比如,放一段关于诗词的视频或者一些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联系比较,合理分析

中国古诗词的数量庞大,很多古诗词的意境和思想是相近的。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学习新的古诗词的时候,联系已经学过的古诗词,采用比较的方法,针对古诗词的题材、意象、表现手法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还可以做到以前只是的巩固。

5.抓关键字,统领全诗

中国古诗词的文化博大精深,很多诗词的意境可以用一个字或者词语就可以形象地表达,中国古代诗人和词人为了炼意、炼字的需求,常常改变了诗词中词语的词性,这些改动的地方,往往就是这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例如,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把江南的春天生机盎然的气氛描绘出来了。

初中是学生学习路上的一个关键阶段,对学生的文学素养的培养应该在初中阶段加强,尤其是古诗词文化的培养。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应该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在保证语文成绩的前提下加强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感悟。

参考文献

[1]邱炎林.语文古诗词教学之我见[J].语数外学习,2013(03):127-128

立春的诗词篇8

当代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曾在其代表作《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中提出,诗人面对伟大的前驱都自觉是后来者,而诗之历史的形成正是一代代后辈诗人误读各自前驱的结果。这一论点曾引起文学评论界的高度关注与讨论。“影响的焦虑”产生于诗人对“立言”的渴望,希望诗作流芳百世。然而诗人都将或多或少受到前驱影响的渗入,那么在前人丰硕成果与遗产的“阴影”下,如何使自己的作品加入经典的行列并具备同前人并驾齐驱的资格?理所当然,“立异”成了诗人的言说方式。这也给中国诗歌带来了新视角。中国现当代诗歌从传统诗词继承了许多意境之美,不少诗人使用准确、包容性很强的古典意象使表述更具张力与感染力。通过互文对比唐宋时期的杰出诗人与现代中国诗坛的主力诗人对相同意象的使用,我们得以发现诗人在意象使用中的“创造性继承”。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的《无题》中的突出意象是“春蚕”与“蜡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现在常用来形容教师的无私奉献和牺牲精神,但原诗本为爱情诗,“蜡炬”比喻爱情的至死不渝,渲染了伤感的情绪。在现代新诗史上,新月派诗人较为追求意境美,注重意象的创造与借用,对古典意象的继承和“创造性继承”也较普遍。在闻一多《红烛》一诗中,“红烛”得到了新的诠释,这一意象已从忧伤感性蜕变,被赋予更多力量。

烧吧!烧吧!

烧破世人的梦,

烧沸世人的血――

也救出他们的灵魂,

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红烛燃烧,可悲可叹;然而闻一多并未沿用这套路,而是避开“红烛”伤感的一面,进行创新。他笔下的红烛并不是“被动”燃烧,而是“主动”选择燃烧。他写出了红烛的责任和挣扎,不仅歌颂红烛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而且歌颂它解救灵魂的光明,将它描绘成具有斗争性与力量性的一个意象。这一扭转意义重大,将原本哀伤被动的形象转化为积极主动的形象。这或许也是“影响的焦虑”的体现。这种立异的方式可以说是“反动”,即布鲁姆所谓的“魔鬼化”,意指诗人表达跟前辈相反的立意并反衬得前辈凡人化了:李商隐等人笔下的“红烛”倒显得“气力不足”,闻一多的“红烛”反而大气,整首诗气势更强。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

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丁香花开仲春,一簇簇花苞像解不开的心结,因此“丁香结”经常被用作固结不解之愁思的象征。上面的《浣溪沙》是南唐诗人李的一首伤春词。青鸟无法传递远方思念之人的消息,那细密春雨中的丁香花蕾就像我心中的一团团愁怨。这首诗中的“丁香”象征了内心的愁苦,特别是不能与思念之人见面的忧愁。在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代表作《雨巷》中,“丁香”同样是主角。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戴望舒早年学习法文,受到法国象征派的影响,因此也偏好使用意象。虽然《雨巷》的意象同是丁香,但内容与形式却和古代前辈诗人不同。此处并未简单地重复表现这一古典意象所指的愁绪,而是以固有的忧愁意境作引,借题发挥新的体验,表达新的情感。诗中融合了诗人自己的情感,使“丁香”得到了更富有诗意的阐释:不仅“愁”,而且有其愁的“姿态”、“行为”以及“美感”;将传统的“愁”当作审美对像,将重点放在了“愁”的“美”。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效仿,而是对原义内涵的丰富。这种美感的注入符合布鲁姆所说的第二种立异方式,即 “补充”。此诗仿佛之前诗作的“扩充版”或“慢速播放”,诗人把前辈看作是未完成从而去补充完满。这种补充通常为扩充,而且扩充之后前辈看起来的确并不那么完满,诗人也由此立异。自从有了戴望舒的《雨巷》,只要一提到“丁香”,大部分人都会联想到这个诗作而不是之前的作品,仿佛李商隐等人笔下的丁香过于轻描淡写,只有此诗的诠释是全面完整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代表,词作语言清丽,也不乏意象,这首《武陵春》在不经意中流露愁绪,“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仿佛“愁”有千斤之重,怕双溪上那蚱蜢般小船载不动自己沉沉哀愁,抽象的情绪“愁”被赋予了具象特质,让人深刻感到哀愁的沉重。与此对应的是当代诗人余光中在《碧潭》中对“蚱蜢舟”这一意象的沿用。

十六柄桂浆敲碎青琉璃

几则罗曼史躲在阳伞下

我的,没带来的,我的罗曼史

在河的下游

如果碧潭再玻璃些

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

如果蚱蜢舟再蚱蜢些

我的忧伤就灭顶

这首诗继承了讲究意境的传统美学风格,也大胆运用了西方诗歌的技巧。同前面一词相比,“蚱蜢舟”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内涵上存有差别。前者指想泛舟出行却怕船载不动心情沉重的自己;后者以此为基础,诉求蚱蜢舟变更小以完全冲走自己的忧伤。前者是静态的观察,后者则多了想要改变、摆脱忧伤的意味。也因此,《碧潭》可视为对《武陵春》的“偏移”式立异,即在关键之处与前辈产生分歧。通过偏移,表达了诗人不同的情感世界,使他与前辈区别开来,达到立异的目的。

几种不同的立异方式均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意象的创造性继承。诗决不能是对前作的机械或变相复制,诗人须有异于前辈之处才能自立于传统。然而既已站于伟人之肩,只有在继承中“立异”才能“立言”。刘勰讲“通变”,也是此理。同中见异尤为重要,通变的玄机在于不断变才会通,所以传统在改变中不断前行。这种“立异”不仅是推动诗歌发展创新的动力,也是对文学发展中继承与革新两者关系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Harold Bloom. The Anxiety of Influence: A Theory of Poetry (2nd Ed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2][美] 哈罗德・布鲁姆著. 徐文博译. 影响的焦虑. 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2.

立春的诗词篇9

从古到今,历时性地考察和梳理各种关于“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的解释,我认为还是汉代毛亨、郑玄的解说——采桑女“感春而思嫁”说比较接近诗意,这句诗因此也可谓是古代“伤春”词章之祖。

【关键词】 《七月》 女心伤悲 采桑 歧义

《 豳风·七月 》是《 诗经 》农事诗的杰作,对于其中颇具情韵的“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历来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从汉代到清代已有种种不同的解释。近现代学者在前人基础上又有了更多的申发,并加进了时代特点,以致歧义纷呈。在新世纪之初,有必要对此问题作一番回顾和探讨,以方便广大读者,也从一个侧面展示《 诗经 》研究的动态发展。我认为还是离《 诗经 》时代最近的汉代学者的解释最为素朴、贴切。

一、古代几种典型的解说

最早对这句话作出解释的,是汉代的毛亨和郑玄。《 毛传 》曰:“伤悲,感事苦也。春女悲,秋士悲,感其物化也。殆,始。及,与也。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毛氏把“女悲”和“同归”看作不相关的两回事,这样的解释似不大确切。《 郑笺 》申明《 毛传 》并加以发挥道:“春,女感阳气而思男;秋,士感阴气而思女,是其物化,所以悲也。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郑玄的解释可称为“感春而思嫁”说。清王先谦在《 诗三家义集疏 》中分析了以上两种解释后说:“公子嫁不愆期,故冀幸庶几与公子同时得嫁也。传言豳公之子躬率其民同出同归,男女不谋,情事未合,不若笺义为长也。”

宋代兴起疑经废序思潮,对于《 诗经 》的理解多从探求本义出发,因而新意迭出。朱熹《 诗集传 》说:“公子,豳公子也。盖是时公子犹娶于国中,而贵家大族联姻公室者,亦无不力于蚕桑之事。故其许嫁之女,预以将及公子同归,而远其父母为悲也。其风俗之原,而上下之情交相忠爱如此。”王贵民《中国礼俗》说:“古代嫁女之家思相离,宋代有的地方始与哭嫁。”可见朱熹是以时俗解诗。台湾的马持盈赞同朱熹的说法,他在《诗经今注今译 》中说:“女心为什么悲伤呢?因为要嫁于公子,远离家人父母,故一时心酸耳。”

清代以姚际恒和方玉润为代表的独立思考派,常能发前人所未发。姚际恒《 诗经通论 》认为:“公子,豳公之子,乃女公子也。此采桑之女在豳公之宫,将随女公子嫁为媵,故治蚕以备衣装之用。而于采桑时忽然伤悲,以其将与公子同于归也,如此则诗之情境宛合。从来不得其解,且写小儿女无端哀怨,最为神肖。或以为春女思男,何其媟慢!或以为悲远离父母,又何其板腐哉!”姚否定了郑玄和朱熹的说法,认为他们太淫秽或太陈腐,引用孔颖达《 毛诗正义 》的“是诸侯之女称公子也”,从而提出了“媵嫁说”。方玉润《 诗经原始 》与姚际恒针锋相对,他说:“‘采蘩祁祁’,女子众多,焉知其谁为许嫁,而谁非许嫁人耶?……岂举国采桑诸女尽为媵妾哉?曰‘公子’者,诗人不过代拟一女心中之公子其人也。曰‘殆及’者,或然而未必然之词也……此少女人人心中所有事,并不为亵,亦非为僭。王政不外人情,非如后儒之拘滞而不通也……又何必沾沾辨其为男为女公子耶!”方说本之人情,毫不拘泥于字眼,一一驳倒了姚说,可谓通达、平实。

二、现代学者的三种代表性说法

首先,建国后盛行“阶级分析法”,很多学者受此影响而认为当时为阶级对立非常鲜明的奴隶社会,女子伤悲是因为受到奴隶主的压迫和欺凌。游国恩《中国文学史》认为《七月》“反映了当时奴隶充满血泪的生活……使人想象到当时的劳动妇女,不仅以自己紧张的劳动为奴隶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而且连身体也为奴隶主所占有,任凭他们践踏和糟蹋”。朱东润《 历代文学作品选 》解释为“采桑女心里伤悲,害怕自己被公子们掳去”。著名的《 诗经 》译注专家余冠英、高亨、陈子展、周振甫大体持同样的观点。高亨还把“殆”直接解释为“压迫”,并说“此句言农奴的女儿被奴隶主强行带走”。陈子展《 诗经直解 》说得更为具体:“女子自知得为公子所占有,恐为公子强暴侵凌而伤悲耳。在奴隶制度下,生产关系的基础为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生产工作者,此生产工作者即奴隶主所当作牲畜买卖屠杀的奴隶。”

由“阶级对立”说衍生出“抢婚说”。程俊英《诗经选译》译为:“姑娘心里暗悲伤,只怕公子看上抢。”邹德文在《〈诗经·七月〉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平议 》①一文结合周代习俗和文字的含义理解为“抢婚”。台湾的裴普贤、糜文开合著的《 诗经欣赏与研究 》以为“其意盖恐贵族公子强与之俱归也”,翻译为:“大姑娘心里正忧郁,怕被公子哥儿带回去。”

其次,媵嫁说也比较风行。此说最早为清代的姚际恒所提出,余冠英《 诗经选 》:“一说怕被女公子带去陪嫁。”张钧、贺丽杰《 “殆及公子同归”新释 》②赞同余冠英的说法。王魁伟在《 女心为何而悲 》③中认为“媵婚”为奴隶制时代的一种婚俗,他说“通过阳春时节采桑女奴既向往出嫁,又怕同贵族女一起出嫁而做陪房的复杂的心理刻画,反映了当时残酷的社会现实”。王益强在《〈诗经·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新解 》④中认为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人不脱离劳动,蚕桑之事如夫人也应为之。据《 毛诗序 》为陈事功,故不该为抢婚,公子为女,意译为:“少女在忧虑、悲痛,快要陪伴公子出嫁了。”翟相君《 诗经新解 》认为女儿将陪国君女公子出嫁,为远离父母而悲。显然,所谓“新解”只不过是综合了孔颖达和朱熹等的看法。

还有的学者从更深层的文化学角度进行挖掘,指出这句诗与桑林社祭或高禖祭祀有关。赵雨《〈诗经〉与夏商周村社文化 》⑤以为“少女对即将到来的桑林社祭的不安,且伤悲的词义还不完全和今天相同……此句所喻与周历四月仲春祭报之礼有关。桑林社祭日是集献祭歌舞和性活动于一体的宗教节日。这种性活动原是一种企图刺激土地繁殖的生殖巫术,交会后女子就被纳入贵族宫中”。而程保生《 也说“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⑥认同赵雨的观点,认为“女心伤悲”有两层意思:一是远离父母亲人之悲,二是对新家的惆怅、不安。夏德靠《〈豳风·七月〉“采蘩”考辨 》⑦通过考证得出“采蘩”与高禖之祭有关,意为“祭高禖后,后妃悲伤地同豳公一同回去”。

三、综合地分析,汉代毛、郑之说最接近诗意

要弄明白这句诗的含义,首先要斟酌关键字词,对于“公子”一词,黄焯《 毛诗郑笺平议 》分析了传、笺、疏后说:“至所称公子当指豳之男公子言。若如《 正义 》申笺之说,为指女公子,则于下‘为公子裳’、‘为公子裘’有碍矣。《 传 》以‘秋士’挟‘春女’言,只类‘及’之辞,于经义无当也。”黄说为是,从《 七月 》一诗上下文来看,把“公子”理解为女公子,难以贯通全诗,而且《 诗经 》305篇也无相应的用法。“殆”为将要之意,王引之《 经义述闻 》曰:“殆,近也,幾也,将然之词也。”《 尔雅 》:“及,与也。”“殆及”如方玉润所解“将然而未必然之词也”。“归”字在古代特指女子出嫁,通常与“于”连用,如《 周南·桃夭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齐风·南山 》:“鲁道有荡,齐子由归”,《 郑笺 》:“妇人谓嫁曰归。”而此句前面已有“公子”二字,故为“同归”,“同归”即为“归”,这里的“同”只是为音韵上的错落有致,不必生搬硬套。《 小雅·四牡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采薇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这两首诗中的“伤悲”与《 七月 》基本相同,表现的是内心的惆怅和不安,它的内涵比较宽泛,与我们今天所说的“伤悲”意义不尽相同。扬之水在《 诗经名物新证 》说:“《 七月 》此章(第二章)旨在写春天里的物态人情,故‘女心伤悲’云云,不过是小儿女即将走出梦想的时候,生出的一缕无名的惆怅。它是清刚明亮的喧沸中一声幽幽的轻叹,它是翠色轻摇的春日里一抹沉着的艳媚。”

其次,还须把这句话放回到《 豳风·七月 》中,起码应该联系第二章来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煦暖的阳光使万物萌动、复苏,黄鹂鸟在枝头婉转地歌唱,妙龄女手拎竹筐,沿着小径去采柔桑。春天的天好长啊,采蘩的女子你来我往,熙熙攘攘。这里两次出现“春日”字样,强调自然环境的温馨美好。在生机盎然的大自然的怀抱中,采桑女沐浴着阳光,感受着春的气息,陶醉在美的遐思中。不知不觉中女子的春心被唤醒,想到自己将要出嫁的情景,不禁百感交集。如方玉润说:“女当春阳,闲情无限。又值采桑,倍惹春愁,无端而念及终身,无端而感动目前……且著此句于田野朴质之中,愈见丰神摇曳,可以化旧为新,而无陈腐气。亦文章中之设色生姿法耳。”面对美好的春光,女子联想到流逝的青春,涌动着丝丝缕缕的感伤,于是感物而忧伤不已。如《摽有梅》所歌咏的那样:“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这些诗句有节奏的排列,使天地间的人与物充满了律动,丰满的本能欲望和葱茏的自然生机融合为一,显示出浓郁的春意,也折射出无限的伤感。对诗中的“伤悲”不能死抠字眼,应理解为徐志摩所说的“蜜甜的忧愁”。“邂逅相遇,适我愿兮”固然美妙,但也可能“遇人不淑,慨其叹矣”,想到自己的终身大事,女子不禁陷入了莫名的忧伤之中。我们要善于体察情境,深入到女子的内心,才能揣摩到她的所思所想。如《 孟子·万章上 》曰:“故说《 诗 》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赵岐注曰:“人情不远,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

在《 诗经 》中采物往往引发相思之情,《 白虎通 》说:“嫁取以春何也?春,天地交通,万物始生,阴阳交接也。”更何况桑树是神树、生命之树,与女性生殖有密切的关系。《 墨子·明鬼篇 》云:“燕之有祖,当齐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梦也,此男女之所属而观也。”桑林和社稷、云梦一样,都是男女幽会祭祀高禖的圣地,而且男女欢会也是当时的礼俗所允许的,《 周礼·地官·媒氏 》说:“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

任红敏的《 采桑主题与采桑女形象的演变 》⑧认为《 诗经 》时代确立了采桑主题,其时的采桑女具有艳情色彩:“有美丽的自然环境,又有‘奔者不禁’的人间礼俗,在礼教与伦理道德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采桑女便具有了独特的人文内容和审美确定,她们令人充满遐思与向往。这便构成了上古采桑主题的要素:时间是象征着生机、生命希望的特定文化内涵的春天;地点是充满人生激情男女欢会的桑林;氛围是厚朴与率真、单纯与狂放的社会风俗;人物是有着青春与活力的采桑女子。”这种说法高度概括了此句诗产生的桑林文化背景,可谓中肯而深刻。

进一步考察《 诗经 》中采桑题材的作品,可见《 诗经 》中与桑有关的诗篇均写男女情爱。如《 鄘风·桑中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为男女青年幽期密约的情歌;《 魏风·汾沮洳 》以及《 十亩之间 》都是在欢快的劳动中表达了采桑女对美男的思慕之情:“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 卫风·氓 》以“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和“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比喻女子的处境及婚姻状态;《 小雅·白华 》和《 隰桑 》及《 秦风·车邻 》表现了未见君子时的烦恼和既见之后的欢乐:“樵彼桑薪,卬烘于煁。维彼硕人,实劳我心”、“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张强说:“此句可谓是伤春情歌之发端,物候感人,情动于衷,伤心之处是怕与‘公子同归’。如果把‘女心伤悲’放在西周中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的大背景下,放到桑—社树—生殖崇拜的文化符号的氛围之中,怀春的采桑女子的感伤则会更加动人,青春的压抑与生命原欲的冲动在消长起伏不定中释放出不可名状的悲情。”⑨

按照以上的分析,抢婚说无论如何不能成立。一则抢婚在《 周易 》中有“屯如般如,泣血涟如,匪寇婚媾”的记载,而在《 诗经 》中却无明确记载。另则它与美好的自然环境和全诗的主旨是如此的格格不入,纯属后人臆测。我们也不应该过分强调“阶级对立”,《 七月 》一诗是以“赋”的手法,直接再现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其基调是豳人对其劳动生活和劳动本身的赞美,是那么天然素朴,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虽然有“无衣无褐”、“为公子裘”等诗句,但也不能断章取义地把整个诗篇理解为表现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徐北文在《 七月——西周农家乐 》中说“《 七月 》是周初豳地之诗,则作为举行礼仪乐章的《 七月 》当然不会是暴露讽刺之作。按全诗内容来看,其主旨则是表现了随季节之变化而进行劳动生产的公社农民的团结与和谐的生活”。也就是说《 七月 》不是诉苦诗,也非悲愤诗,它更多地表现了当时公社农民的生产劳动和日用饮食,虽平淡却也热闹,虽简单但也繁华,在粗放的劳作中有细腻情感的流露,在男子耕种打猎的阳刚之气中,又渗透着不绝如缕的阴柔之情。整首诗的基调是清澈明朗的,而非凄苦哀怨的,故阶级对立说同样说不通。

因此,我们不应对这两句诗作太多的引申,所谓“远离父母为悲”乃至于“哭嫁”说虽有一定道理,但显得有些迂曲,是后人根据时俗推测出来的。“媵婚”说大概是后人受到《 大雅·韩奕 》“诸娣从之,祁祁如云”的影响,因《 七月 》诗中也有“采蘩祁祁”字样。结合任红敏、张强等学者对这句诗的解读,我认为还是毛、郑的说法最为接近诗意。毛亨、郑玄作为汉代学者,毕竟去古未远,而且他们的注释严谨求实,对字词的解释基本可信。毛亨虽对后半句的理解一般不为人们所认同,但其“物感”说直接启发了郑玄。郑玄“物化说”乃感物而兴情,并把前后两句解释为因果关系,这是顺理成章的,所谓“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是也。郑玄的采桑女“感春而思嫁”说自然贴切,耐人寻味。钱钟书先生说:“苟从毛、郑之解,则吾国咏‘伤春’之词章者,莫古于斯。《 野有死麕 》虽曰‘有女怀春’,而有情无景,不似此章之有暄日、柔桑、仓庚鸣等作衬缀……女子求桑采蘩,而感春伤怀,颇征上古质厚之风。”⑩由此,我们可以说“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为中国“伤春”词章之祖。

姚际恒还对此诗的做法进行了分析,他说:“二章从春日鸟鸣,写女之采桑,自‘执懿筐’起,以至忽地心伤,描摹此女尽态极妍。后世咏采桑女,作闺情诗,无以复加,使读者竟忘其为言‘衣食为王业之本’正意也。”又说:“大抵古人为文,正笔处少,闲笔处多。盖以正笔不易讨好,讨好全在闲笔。”姚的解说也颇为中肯,特别是发现了古人对“闲笔”的妙用,可谓独具慧眼。扬之水对《 七月 》第二章作了精彩的点评:“这是美丽的《 七月 》中最美丽的一小段,虽以蚕事为主线,却是在春景中随处点逗,勤苦中,便生出多少情致温婉。”聂石樵先生主编、雒三桂、李山注释的《 诗经新注 》已从《 郑笺 》之说为注,这为后人理解诗意提供了最原始的材料,也对纠正以前各家译文和注解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① 《 佳木斯师专学报 》,1994年4期。

② 《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1期。

③ 《 学术研究 》,1985年4期。

④ 《 厦门大学学报 》,1983年2期。

⑤ 《 商丘师专学报 》,1999年5期。

⑥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2年3期。

⑦ 《 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1期。

⑧ 《 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2006年10期。

立春的诗词篇10

【关键词】吟诵;诗情;素养;运用

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孕育着我国丰富多彩的诗歌,这些讴歌祖国大好河山,赞美勤劳的人民,抒发爱国、爱家乡的丰富情感的古代诗词,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而提升民族的素养。下面我结合苏教版的教材第三册的古诗《春雨》谈一谈古诗词课堂教学建构的做法。

一,故事式的人物介绍,诱发对诗词学习的浓厚兴趣

《春雨》是唐代诗圣杜甫的律诗《春夜喜雨》的前四句,提纲挈领的介绍诗人,会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浓厚兴趣。

二、吟诵诗文,创设意境

《春雨》是一首浅显易懂的诗歌,读诗、唱诗、吟诗。用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学会怎样读、怎样唱、怎样吟,特别是教师读、唱、吟的示范,对学生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随着对诗句语言的理解,学生读得有板有眼,读出了节奏,读出了语感,读出了韵味。

1.范读领读,扫清阅读障碍。

2.初读古诗,画出节奏,体味韵味。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吟诵古诗,激趣,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播放吟唱录音或视频,按照平短仄长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吟诵。教师的示范作用是任何教学媒体都无法代替的。教师读、唱、吟的示范,对学生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读出了节奏,读出了语感,读出了韵味。语言的品味是“读”出来的,情感的感悟也是“读”出来的。古诗词教学应特别强调:以读带情,以读悟情。

三、理解诗意,领悟诗情

在反复吟诵的过程中,开始品味诗意,可谓水到渠成。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理解诗意,领悟诗情。师:在朗诵的过程中,你能不能找到表达主题的诗眼?

师:你知道什么样的雨才能称得上“好雨”?生:久旱之后降落的雨,称得上好雨。生:在人们劳碌口渴的雨水,称得上好雨。生:在播种庄稼的时候的雨水,也可以称得上好雨。

在诗人的笔下,春雨富有灵性,深悟人意,难怪人们习惯上把春天叫做“春姑娘”。在春天一到的时候,春雨就悄然而下,这真是一场及时雨。也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的关注,内心的愉悦心情,其喜“雨”之情溢于言表。

师:这场春雨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你能从字里行间读出来吗?生:这场雨是跟随着春风一起来的。师:说得真好,不行春风,哪得春雨?生:这场雨是“潜入夜”的。

让学生先用“潜”组词,引领学生理解“潜”,学生会组出“潜伏”、“潜艇”等词,

师:大家说“潜伏”的地下工作者能让别人知道吗?潜艇在海下航行,能让别人知道吗?生:我知道了,“潜”就是悄悄地,一点声音都没有。生:我知道了“潜”就是偷偷地,春雨有点调皮呢!

师:你还从哪些字眼看出了春雨的特点?生:春雨滋润万物,让春天充满生机。生:春雨细小,不会冲坏庄稼。生:春雨一点声音都没有。

齐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师:现在闭上你的眼睛,想一想诗人为我们描绘的春雨吧。

生:我看到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原野漫步。生:我仿佛看到带雨的花花草草,羞涩地低着头。生:我仿佛看到春花带雨,鲜艳灿烂。生:我似乎听到小草在拔节生长的声音。

师: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即言春雨的“发生”,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

四、学会运用,提升素养

古诗词也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必须引导学生从诗句语言的运用、表达上提出问题,合作探究之后,我们设计了一下练习:

1.《春雨》中体现好雨的诗句是“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写出诗人喜悦心情的词是“好”。写出春雨特点的诗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在久旱的原野,下了一场雨,我们引用杜甫的诗句“好雨知时节”来赞美。我们把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送来的关爱称为“及时雨”;老师耐心地教育我们,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明白了道理,我们运用杜甫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五、总结方法,延伸拓展

我们今天学习了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春雨》,谁能根据板书,说说今后我们如何学习古代诗词?1.了解诗人,熟悉背景;2. 划分节奏,学会吟诵;3.理解诗意,领悟情感;4.展开想象,学会运用。

《春雨》是杜甫的律诗《春夜喜雨》的前四句,请你运用所学的方法,给四句划分节奏,再读给大家听一听,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棒?

出示诗句: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