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感恩的诗十篇

时间:2023-03-23 23:21:30

关于感恩的诗

关于感恩的诗篇1

感恩的诗词推荐1、《母别子》

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2、《慈母爱》

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

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

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

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

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

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3、《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别老母》

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5、《十五》

宋·王安石

将母邗沟上,留家白邗阴。

月明闻杜宇,南北总关心。

6、《岁末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7、《墨萱图》

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8、《谁氏子》

唐·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

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

又云时俗轻寻常,力行险怪取贵仕。

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

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

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9、《短歌行》

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短歌行,无乐声。

10、《代北州老翁答》

唐·张谓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

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

如今小儿新长成,明年闻道又征兵。

定知此别必零落,不及相随同死生。

尽将田宅借邻伍,且复伶俜去乡土。

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

近传天子尊武蔬,强兵直欲静胡尘。

安边自合有长策,何必流离中国人。

感恩母亲的词《祭母文》

毛泽东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

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

其他不育,二女二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

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

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

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

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恺恻慈祥,感动庶汇。

爱力所及,原本真诚。

不作诳言,不存欺心。

整饬成性,一丝不诡。

手泽所经,皆有条理。

头脑精密,擘理分情。

事无遗算,物无遁形。

洁净之风,传遍戚里。

不染一尘,身心表里。

五德荦荦,乃其大端。

合其人格,如在上焉。

恨偏所在,三纲之末。

有志未伸,有求不获。

精神痛苦,以此为卓。

天乎人欤,倾地一角。

次则儿辈,育之成行。

如果未熟,介在青黄。

病时揽手,酸心结肠。

但呼儿辈,各务为良。

又次所怀,好亲至爱。

或属素恩,或多劳瘁。

大小亲疏,均待报赍。

总兹所述,盛德所辉。

必秉悃忱,则效不违。

致于所恨,必补遗缺。

念兹在兹,此心不越。

养育深恩,春辉朝霭。

报之何时,精禽大海。

呜呼吾母,母终未死。

躯壳虽隳,灵则万古。

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有生一日,皆伴亲时。

今也言长,时则苦短。

惟挈大端,置其粗浅。

此时家奠,尽此一觞。

后有言陈,与日俱长。

感恩节的诗句慈母爱子,非为报也。〖汉〗刘安

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白头老母遮门啼,挽断衫袖留不止。〖唐〗韩愈

母仪垂则辉彤管,婺宿沉芒寂夜台。《格言集锦》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母亲,人间第一亲;母爱,人间第一情。字严

世上惟一没有被污染的爱——那便是母爱。字严

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父之美德,儿之遗产。字严

父母德高;子女良教。《格言对联》

为人父母天下至善;为人子女天下大孝。《格言联璧》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

顾我,复我。《诗经》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唐〗韩愈

人见生男生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唐〗王建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者兄弟。《格言联璧》

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

妇不顺也。 〖南北朝〗颜之推

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宋〗吕公著

父母所欲为者,我继述之;父母所重念者,我亲厚之。 《格言联璧》

竟夜孤灯剪影萧,视子如蛟,望子腾霄。

悠忽双鬓冷霜飘,春下裙腰,秋上眉梢。

关于感恩的诗篇2

摘要:约翰·多恩才智机敏,诗风奇特,长于思辨,多用巧智。本文首先探讨了多恩的生平对其诗歌特点形成的影响,接着对其代表作即玄学诗的经典诗歌《别离辞·莫悲伤》进行了分析,该诗通过突兀的想象,奇特的意象和新颖巧妙的奇喻表现了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以此来欣赏其作为诗坛奇葩的永恒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约翰·多恩;《别离辞·莫悲伤》;奇喻;意象

作者简介:张文杰,女, 河北师范大学09级硕士研究生,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方向:典籍英译。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029-02

在英国的诗歌史中,约翰·多恩是17世纪玄学诗歌中的代表人物之一。约翰·多恩的诗歌摈弃了伊丽莎白时代后期的绮丽浮华的特点,创造了有别于同时代诗歌的写作风格。多恩从欧洲那些大陆诗人里受到启发,形成了他别具一格的创造诗歌的风格:对戏剧性的主题思想,通过具有学术化的比喻以及浓缩且具有高度概括性的意象来完成对其的描述。多恩对于生活以及世界的哲学性思考主要是来源于那些看似无关,牵强且无多大关联的奇喻和类比。本文旨在通过对多恩生平的综合阐述来分析他独特诗风的成因。多恩的诗风别具一格,意象非常丰富。他的典型代表作就是《别离辞·莫悲伤》。本文通过分析多恩的诗歌创作背景、写作特点以及该作品中的意象和奇喻,来感受多恩的艺术魅力。

一、约翰·多恩的生平对成就其诗风的影响

运用独具一格的比喻以及奇特的意象,融合具有深度的辩证思维及唯美细腻的感情于一体是玄学派诗歌的写作特点。在18-19世纪,玄学派诗歌由于取喻奇特怪诞,深奥难懂,过于思辨化和学究气较浓一直被人们所忽视。20世纪初,新批评理论开始推崇玄学派的诗歌风格, 认为他们的诗歌把情感以及思想完美融合在一起,并且想象力丰富,具有极强的艺术独创性,因此玄学派的诗歌可以被称为英语诗歌里的最高峰。

出生于伦敦富有的商人家庭的多恩,曾在剑桥和牛津两所著名学校就读,但是由于信仰天主教而没有获取任何学位。虽然从他父亲那里继承到一笔钱,却远不够维持经济独立。多恩不善于经商,只能寻求另一途径以立足于世,因此不得不依靠他自身的智慧与学识,情趣与勇敢,以及他人的恩惠。他不但阅读了很多的神学和医学方面的著作,还涉猎了广泛的法律和古典书籍,这也是在写作中显示他卓越的学识、巧妙的机智以及幽默的原因。

他曾周游于欧洲大陆,曾经也是宫廷中一名极具前途的绅士。1598年,多恩成为宫廷中最有地位的一位爵士的私人秘书,他能够巧妙的迎合那些宫廷中的达官贵人,这一切使得他的仕途貌似更加光明。1601年成为多恩人生的巨大转折点。与一位17岁少女秘密结婚毁了他的光明仕途。纵然二人的婚姻很美满,多恩的那些上层朋友们却一直耿耿于怀,不肯原谅他。那些爵士不但解除多恩的秘书一职,还命人逮捕并拘禁了他。在出狱以后,由于一直没有比较稳定的职业而穷困潦倒。在中年以后,多恩不得不选择皈依国教并出任了教职。

多恩出生在富有并且信奉天主教的家庭,虽然早年受到了那些世俗文化的影响,生活比较放荡,但是却很有抱负。但是英国推崇国教,作为天主教徒的他要想立足于社会并取得一定的地位,也只好仰仗迎合国教权贵,因此他内心非常困惑和迷惘。在玄学派诗歌中几乎都充斥着怀疑气氛,这正表明了对维多利亚和爱德华两朝的温情以及庸俗道德观念的不满,顺应了诗人们追求另一种新的生活体验和表现方式的要求。在早年,多恩创作了很多世俗诗歌,其中有很多的爱情诗,在后期开始创作了宗教诗歌。这些诗歌不但有关于内心世界的奇想,还对肉欲进行的分析。多恩在诗歌语言风格方面摈弃了传统的诗歌格律,采用口头对话的方式颇具口语化的节奏呈现给读者,把读者看做他的情人、熟人、评论人或敌人。他也会偶尔采用十四行诗的写作形式,但读者对他过于浓缩简短的语言时常感到茫然,即便这样,诗歌的读者仍会觉察到藏于诗行后面的才智和思辨。

二、约翰·多恩诗歌代表作《别离辞·莫悲伤》的赏析

《别离辞·节哀》是诗人多恩于1611年冬随其恩主罗伯特·特鲁里爵士(Sir Robert Drury)赴法国之前写给他深爱的妻子安妮·莫尔(Anne More)的。多恩在离开前就已经产生了不祥的预感,在其离开之后,多恩的妻子Anne产下了一个死胎,真的应验了他的不祥预感。《别离辞·莫伤悲》这首诗共有九个诗节,每节包含了四行,采用的韵律格式是a b a b,并且每行都运用了四音步抑扬格的写法。这首诗与以往多恩创作的艳情诗歌不同,以严肃的口吻写作,具有深沉的情感。它是多恩极具代表性的诗歌作品,在 17世纪玄学派中也堪称名作。

这首诗的第一、二节呈现了一组死亡的画面。该诗的第一节给人的感觉就很突兀,通常人们认为爱情诗多会与月夜、玫瑰等这些美好的意象相关联,然而在这首诗里却先写到了死亡,给读者展现出两种类型的人对于死亡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德高的人,他们对死亡看得很淡,推崇灵魂的安然;另一种是世俗的人,他们对死亡非常惶恐,只关注肉体存在与否。在这首诗中,诗人用“死别”实际上是来暗喻“生离”。这一点很容易理解,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对于一对十分恩爱的夫妻而言,生离的痛苦与死别无异。在第二节中,强调了诗人与妻子两人爱情是神圣的,他们不愿意看到离别时充斥哭泣和悲伤,不愿让神圣的爱情遭受世俗玷污。这里面,“泪浪”和“叹风”运用了彼特拉克式的暗喻,虽然文字读起来浅显易懂,但是内容浓缩,仍令人耳目一新。

这首诗的第三节,把地面上的 “地动”和太空中天体的“震动”进行了对比。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天动学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天体运行轨道有九圈。 “trepidation”指的是九重天或者第八重天的运行发生的变化,影响到里面的几重天才导致了春分秋分发生差错。多恩强调了他们的离别与世俗之人不同,把分别比喻成天体的偏移,这样就会让人感到神秘、重大,与凡人不同。

从诗歌的第四、五、六节可以感受到多恩推崇柏拉图式的爱情,它崇尚彼此灵魂的契合一致,却不重肉体层面的爱。他认为灵魂一旦契合一致,就会产生心灵上的契约,即使夫妻分开,精神也仍为一体,而离开的一方只是作为另外一方的延伸。多恩把他与妻子的爱情比作黄金正是利用其具有延伸性的特质,这个比喻非常贴切即使外显突兀。

诗中最后三节里面的“圆规”意象是他最著名的比喻,后世的批评家和诗人提到玄学诗人运用的意象时,经常会引用到这一比喻。诗中,多恩把夫妻两个人比作圆规的两个脚,男方为动脚,女方为定脚。男方开始转动时,女方会随其前倾,且随之旋转。这个比喻巧妙地把夫妻双方相互支撑,相互理解并忠诚于对方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诗人提出“圆规”意象的同时给我们也展现了“圆”的意象,“圆”在文艺复兴时期代表的通常是圆满, 所以“你坚定,我的圆圈也会准”展现的就是多恩夫妻二人之间默契的爱情。只有定脚坚定,另外一只脚才能画出完整的圆。在“圆规”的意象里面,定脚指的是女人对丈夫的忠贞,诗人就是通过忠贞给予的力量来画出完整的圆。这个比喻就形象生动地表现出诗人多恩对妻子的担心、关切以及忠告。

综上所述,“conceit”指的就是说理多于抒情,把不同的意象、典故、思想融合在一起。敏捷的思维活动和宗教的热忱、爱的激情融为一体。因此多恩的爱情诗歌不崇尚辞藻的修饰,且非常刚健有力,富于口语化,具有喜剧性而不是婉转柔情。

三、结束语

《别离辞·莫伤悲》这首诗是约翰·多恩的爱情诗歌代表作,具有高度浓缩的意象和奇特的比喻,使得该诗风格别具一格。通过科学的意象、理性的思维以及缜密的推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多恩喜欢用奇特的比喻,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他的诗风别具特色,意象丰富多彩,具有永恒的艺术生命力。通过深层次的分析表述情感, 运用白描的手法以及口语化的用词展现强烈的情感,而不采用常见的抒情性语言来直接表白。这样的表述更能产生令人震撼的效果,更加情浓意切,久久难忘。

上文就是从多恩的诗歌创作背景,写作特点及其代表作《别离辞·莫悲伤》的赏析等方面对约翰·多恩进行的比较粗浅的分析。他的背后必定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和广袤的想象空间。“他的那路诗不是唯一可读的诗,但在那路诗里他是最可读的人。” 约翰·邓恩正是凭借他别具一格的诗风,才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不可忽略的股力量,他势必对后世产生永恒的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白锡汉.邓恩诗歌创作探源[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2): 57.

[2]、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

关于感恩的诗篇3

[关键词]玄学派;科学革命;经院哲学;新哲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3-0076-05

沈杨(1970-),男,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国诗歌和比较文学。(浙江杭州 320008)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外国文学经典生成与传播研究”(项目批准号:10&ZD135)的阶段性成果。

17世纪的英国诗坛在莎士比亚等文艺复兴时期诗人开创的抒情诗传统中汲取养分,延续了诗歌文学在英国文学中的主导地位,因而这一时期也因诗才辈出而备受研究者关注。同时,这一时期也是科学史上现代科学兴起与形成的重要阶段,多恩等对所处时代的科学革新有着浓厚兴趣的大诗人在其诗歌创作中往往会打上时代的烙印,表现出相当明显的科学特质。当然,多恩是17世纪英国诗坛和弥尔顿并称的旗帜性诗人,但更多时候,他还作为“玄学派诗人”的“鼻祖”而被写进文学史,而“玄学派”这一命名本身就折射出人们对多恩为首的该派诗人所具有的科学特质的关照和洞见。关于何谓“玄学派”,虽然说法不一,但下面三种对多恩而言则颇具代表性。《牛津文学术语词典》的编者巴尔迪克在“玄学派诗人”词条下列出了其主要特征:“别具心裁地使用知识概念和神学概念,具体表现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喻、奇怪的悖论以及牵强比附的意象。”这里所说的玄学派诗人对“知识概念别具心裁的地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在17世纪上半叶,科学革命风起云涌之时,新的科学知识被巧妙地融入玄学派诗人的诗歌创作之中这一特征的关注。

需要注意的是,格瑞厄森在编辑标准版《多恩诗集》的时候,曾明确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就我所知,没有任何其他的17世纪诗人像多恩那样对旅行家、天文学家、生理学家以及医生的新发现所带来的影响如此敏感。”格瑞厄森在作为玄学派诗歌的代表性诗人多恩身上看到的是对新科学的敏感和兴趣,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他对玄学诗所具有的最重要特征的理解,这样的认识基于从文学和科学的关系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玄学诗所具的科学特质。

王佐良在《英国诗史》中说:“所谓玄学派诗,无非多奇想,而所谓奇想,就是不像一般的吟风弄月,而是爱好科学等一般不入诗的比喻、形象、构思。”中国学者对玄学诗派的这一理解,更明确地道明了科学因素之于玄学派诗歌的重要意义,当然,在玄学派代表性诗人多恩的作品中读者会感受得尤为明显和强烈。

可以看出,多恩诗歌所具有的科学特质在讨论玄学派诗歌定义时备受关注,因此,与多恩诗歌科学特质来源及时代特征的分析对于理解以多恩为代表的玄学派诗歌的诗学风格和诗歌与科学的关系等问题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即从对多恩诗歌科学特质进行文化阐释的角度探讨玄学派诗人多恩创作中文学与科学关系的文化来源和时代特征。

一、多恩诗歌科学特质来源的追问

多恩诗歌中经常使用各种知识界的名词和理论等作为自己抒情表达的修辞工具,即使与同时代的其他诗人和作家相比,这一特色显得独树一帜,卓尔不群。辛普森曾说:“他(指多恩)对科学的兴趣在同时代的诗人当中独领。”她甚至进一步明确地将多恩和与其同时代的著名作家进行比较,“莎士比亚、本·琼生、博蒙特和佛莱切、韦伯斯特——都是伊丽莎白时代和詹姆斯一世时代的伟大剧作家——似乎都对科学的成就无动于衷。多恩几乎是诗人中唯一认识到那些使用望远镜和计算方法的天文学家正在革命性地改变人类之哲学的”。这样的评论虽然有言过其实的成分,但即使保守地说,完全可以将多恩列为在科学兴起之时的英国文学,乃至整个欧洲文学中,对科学的兴趣最浓厚并最多地将其融入自己的诗文创作中的作家之一。

关于感恩的诗篇4

摘要:作为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邓恩一直都备受研究者们推崇。本文作者主要从张力视角来解读邓恩的名篇《别离辞:节哀》。此诗是邓恩的代表作之一,全诗都充满了张力,作者主要从语言、情感、意象三个方面来解读,力求使读者能够更好的感受到此诗强大的张力。

关键词: 张力,细读法,《别离辞:节哀》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2

一、细读法和张力论

英美新批评(The New Criticism)是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力的流派之一,它作为一个形式主义文论派别形成于英国20世纪20年代,30年代到50年代在美国得到长足发展并达到顶峰,60年代之后逐渐衰落。新批评理论家共同点是注重对文本的逐字逐句的细读,从语义的层面研究文学。文本细读法(close reading)是该流派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术语。燕卜荪于1930年出版的《含混的七种类型》一书,被认为是典型的“文本细读”之作。“细读(Close reading),实为‘细评’,指对作品进行仔细的阅读和评论,评论者在作品的结构、反讽、比喻、张力等方面中显示文本的语义”(张首映150)。

“张力”(tension)也是英美新批评的一个重要术语,由新批评派理论家、美国现代诗人艾伦・退特(Allen Tate)提出。1937年,艾伦・退特在其论文《论诗的张力》中指出:“我不是把它当作一般的比喻来使用这个名词的,而是作为一个特定名词,是把逻辑术语外延(Extension)和内涵(Intention)去掉前缀而形成的。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赵毅衡 117)。退特认为好诗的共同特点体现在它们的张力上,而张力又包括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他从语义学的角度指出,外延指的是词的‘词典意义’,而内涵则是词的暗示意义、感彩等”(朱立元123)。退特将张力论用于分析了玄学派诗人邓恩的诗作,他认为玄学派诗歌是最好的张力诗。

张力理论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广大新批评派理论家的重视,他们对张力论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和研究。罗伯特・潘・沃伦(R.P.Warren)在其代表作《纯诗与非纯诗》中指出:“诗的韵律和语言的韵律之间存在着张力……存在于美与丑之间;存在于个概念之间……”(新批评文集181)。沃伦所叙述的张力存在于诗歌的韵律、语言、文体、修辞方法等各种因素之间,大大的扩展了张力的应用范围。樊・奥康纳(W illiam VanOconnor),“进一步将张力的应用范围扩大,认为张力还存在于诗歌与散文之间;个别与一般之间;具体与抽象之间;比喻的两方面;反讽的两部分之间等等”(谢梅 36)。将张力的使用范围从诗歌意义扩大到了文学作品的各个因素之中,也更加强化了张力的实用性。

二、邓恩及其《别离辞:节哀》

邓恩是玄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出生于富商家庭,曾就读于牛津和剑桥两所大学,但均未获得任何学位。曾在欧洲大陆游历,风流潇洒,并在宫廷中任职,本来前途无量。然而,在1601年,他因与一位大臣夫人的侄女相恋私奔结婚而被关进了监狱,从此仕途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出狱后,他的生活一直处于潦倒的状态,最后不得不担任自己曾经断然拒绝的神职。1621年,他担任了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教长,直至去世。邓恩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知识,在他的诗中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别离辞:节哀》写于1611年,据说是写给他的妻子。与妻子的结合,使得邓恩对待感情态度发生了转变,“诗中的意象一扫前一阶段的嬉皮和玩世不恭的意味,而变得更加深刻和严肃”(张金凤 106)。本诗的主题跟他大多数的诗歌一样是关于爱情的,整首诗通过幽默的语言,理智的思维,讲述了他与妻子之间的爱情以及该如何看待他们之间的暂时分离。通过邓恩的描述,诗人强调了他与妻子之间的爱情是净化了的,分离与否对于他们而言,并不会有什么影响,从而呼应诗的题目,让其妻子不要对他们的分离过于悲伤。笔者主要注意到这首诗独特的张力,尝试利用新批评派的经典理论―张力论来对该诗加以解读。

三、张力在《别离辞:节哀》的体现

正如退特所说,“玄学派的诗歌是最好的张力诗。”《别离辞:节哀》作为邓恩的代表作之一,无论是语言上,还是主题上都很好的体现了作者营造张力的能力。下面我们就从语言上和主题上两个方面来分析,邓恩是如何营造张力的。

1、新奇的比喻――语言的张力

在语言上,邓恩通过使用各种意想不到的比喻来表现自己和妻子之间的爱情,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在第一个诗节中,诗人先是很突兀的在开篇描述一个德高望重之人的死亡,让人不禁觉得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但紧接着的描述让我们瞬间明白,原来作者是非常具有创意的讲其与妻子之间的“分离”比喻为“死别”,这样的一个比喻增加了读者在诗行上逗留的时间,增加了审美情趣。

在第二个诗节第一个诗行中,作者说“让我们化了”,原诗中“化”在英文中为“melt”,作者用了这样一个跟人风马牛不相及的字眼来形容二人的精神和灵魂。第二个诗行里,作者用了“泪浪”“叹风”两个词语,它们的英语分别是 “tear-floods” “sigh-tempests”,诗人巧妙地将 “tear”的程度比作 “floods”,将 “sigh” 的强度比作“tempests”,这两个比喻非常形象也非常到位的表达了一般人在分离时的那种痛苦,诗人夸张地将“眼泪”“叹气”和“洪水”“暴风”安排在了一起,给人很强的张力之感。

在第三个诗节中,作者引入了“天动”和“地动”两个概念来比喻他们之间的分离,作者用“天动”和“地动”这样两个物理现象来比喻他们之间的分离,如果能够做到精神上的统一,互相包容和理解,那么即使是分离,也会像“天动”那样,不会对他们之间的情谊造成任何伤害。

在第六个诗节中,邓恩将他和妻子两人的灵魂跨越物理鸿沟比作了金子,两人感情上、灵魂上的统一就相应的比作了金子的融合,而邓恩的离去,不会造成两人的分离,仅仅只是一种“向外延伸”。在这里,作者巧妙地利用了金子良好的延展性,即使强力的敲击,也只是将其打到薄薄的一层,不会造成它的破裂。即使像分离这样大的外力冲击,也不会对他们二人的感情或者灵魂造成什么影响,仅仅只是一种延伸而已。

在第七个诗节到第九个诗节中,作者给出了他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一个比喻。他将夫妻二人比作为圆规的两只脚,其中妻子为固定的那只脚,处于中心不移动的位置。圆规想要画出完美的圆圈,它的定脚一定不能发生挪移,一旦移动,圆必定会有所缺陷。这就像两人的关系,只要妻子坚定,那么丈夫一定会围绕在妻子周围,画出生活美满的圆圈。所画出的圆圈,也有美满幸福的意象,这暗指两人的婚姻、爱情会像圆圈一样,圆满。

作者在整首诗歌中用了上面提到的这几个隐喻,利用喻旨和喻体之间的距离,在使得该诗更加生动有力的同时,也是整首诗歌充满了由此而带来的张力。

2、理智的分离――情感的张力

除了语言上充满了张力之外,全诗整体的情感基调也充满了张力。如前所述,这首诗是邓恩及其夫人分别时所作,一般写分离的诗歌总是充满了一种离愁别绪、深深的忧伤。而在《别离辞:节哀》,邓恩用了种种比喻、对比、以及冷静的笔调给我们陈述了一种不一样的分离。第一诗节中将他们的分离比作是德高望重之人的去世,处之淡然。就想诗人说的“对灵魂轻轻的说一声走”一样,尤其是 “轻轻”二字,更加突出了诗人在极力用一种积极地笔调来劝慰已经怀孕又要即将遭受分离之苦的妻子。这样一种冷静的笔调正好颠覆了人们传统观念里的离愁别绪,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随后作者又通过将他们的分离和“天动”“地动”等现象作对比来说明二人感情不会因分离而有所损伤。黄金比喻和圆规意象的引入,突出反映了作者在以一种更加积极,更加乐观的角度来劝慰妻子。黄金的不可分割性象征了二人情感的不分离,圆规的圆满象征了二人感情和人生终将圆满。读者看出很浓的离别伤感情绪了吗?显然没有,反而是觉得,二人在一起的形式已经不再重要,分离也只不过是二人感情的延伸,不会造成感情的破裂。所以,我们此时便能从总体上把握住邓恩笔下的离别与他人离别之间不一样的地方。他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悲情式的离别,呈现给读者一个冷静、理智、乐观、积极地分离,这样鲜明的、与前人相异的感情基调正是该诗张力的有一个很好的体现。

3、鲜明的对比――意象的张力

正如我们之前所描述的,张力体现在对比中,体现在矛盾中。《别离辞:节哀》里,邓恩也采用了意象的对比来表现张力。第一个诗节里面作者将德高望重之人对待死亡的态度和其悲恸的友人之间的态度做了对比,反衬出德高之人对待死亡的泰然。在第三个诗节,作者将“地动”和“天动”两个意象做了对比,形象表达了“地动”的巨大危害以及“天动”虽然动静大,但其不造成任何危害。这样的对比,很有张力的表达出作者及其妻子的分离不会对二人感情造成影响。紧接着,在第四个和第五个诗节中,作者将他们夫妻之间的爱情和世俗男女之间的爱情做了对比,指出他们的爱情是净化了的,不像世俗爱情那样存在于形式,作者的爱情已经超越了形式,这样两个意象的对比,显示出了作者的感情犹如宗教般充满了神圣的感觉。如诗中所说:“互相在心灵上得到了保证,再不愁碰不到眼睛、嘴和手”(卞之琳 41)。另外一个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并被无数批评家奉为经典的意象便是“圆”的引入,正常的别离都很难与“圆”扯上关系,但是作者运用“圆”这个意象和常人思维中的别离意象做了鲜明的对比,挑战了我们的传统思维模式,呈现出别样的分离。这样种种新颖的意象或者观点在对比之下效果更加强烈,使文本从这个角度也显示出强大的张力,增加了审美情趣。

结语

张力经过发展已经被扩展到文学作品的各个层面上,一部好的作品总是在整体上、细节上、情感上、语言上亦或是结构上等方面显示出张力。使读者处于一种蓄势待发的紧张感和压迫感中,读完之后,极易引起情感上的共鸣。邓恩这首《别离辞:节哀》可以说是运用张力的极佳代表,作者通过使用一些新奇的比喻、意象的对比等手法营造了本诗的张力。同时,在感情基调上,作者也一扫传统别离的苦痛、忧伤、不舍等情感,给人一种理智、平和的感觉。通过这样,张力再一次在全诗得到表现。邓恩用其超乎常人的才智和写作技巧,在上述三方面营造了极强的张力,使读者读者通读全诗时始终沉浸在一种新鲜感、一种张力感之下。

参考文献:

[1]卞之琳.《英国诗选》.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魏健.《英美文学鉴赏导读》.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3]谢梅.西方文论中的 “张力” 研究.当代文坛,2(2006):36-38.

[4]张金凤.漫谈隐喻和邓恩的爱情诗.外国语学院学报,2(2003):104-107.

[5]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关于感恩的诗篇5

关键词:玄学诗;艾略特;诗歌;影响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6—0103—02

一、引言

“玄学诗”一词统指17世纪英国一些深受约翰·邓恩(John Donne,1572-1631)影响的诗人的诗歌作品。约翰·邓恩是17世纪英国“玄学诗派”的代表人物,玄学派诗人一反伊丽莎白时期传统的爱情诗歌特点,具有强烈的叛逆精神。不同于新古典主义诗歌的是,玄学诗中的意象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取,诗歌的形式经常以作者同爱人、同上帝,甚或同自己进行争论的方式存在。因玄学诗怪诞奇诡,不合传统,不入俗流,故长期得不到应有的评价。直到20世纪初才被重新“发现”,受到著名诗人T.S.艾略特的极力推崇,其地位日益上升。王红海、刘立军的《20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复兴》,从玄学诗歌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魅力以及新批评派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对玄学派诗歌在20世纪复兴的根源加以探究。魏霞的《由解读艾略特的荒原意识》,分析了艾略特的《荒原》除了将象征主义诗歌推向高峰外,更重要的是将一战后西方现代社会的萎缩价值真实表现了出来,试图从解读《荒原》中的象征意象入手,分析艾略特荒原意识中既绝望又关注的复杂内涵,以及对其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影响。本论文将T.S.艾略特具体诗歌特点与玄学诗歌特点比照分析,试图更好地让读者了解玄学诗对艾略特诗歌的深刻影响。

二、玄学诗歌特点

以约翰·邓恩为代表的英国17世纪玄学派诗歌以“夸喻”(metaphysical conceit)的使用引世人瞩目。“玄学诗人”一词首次由Samuel Johnson使用,他说:“玄学诗人是有学问的诗人,而向世人展示他们的学问是他们全部的努力所在”。关于玄学诗歌,Johnson说:“玄学诗将最不相关联的思想强迫联系在一起。”

玄学诗所使用的夸喻与惊世象征,被包裹在新颖原创且富有挑战意味的语言结构中,主题大都深奥难懂,采用奇特的推理形式,环环相扣。邓恩在诗歌《跳蚤》中运用了一系列复杂怪异之事来引诱一位女子的爱。“It sucked me first,and now sucks thee. 先是咬了我,然后又啮你。And in this flea, our two bloods mingled be. This flea is you and I, and this our marriage bed, and marriage temple is. 于是我们俩的血液混在了这只跳蚤里。” 这的确看似一种高度复杂的劝说方式,但又极具逻辑性:因为它吸了“我和你的血”,两个人的血由此交融在一起,所以“这跳蚤便成了缔结爱情的床”。诗歌结尾处竟有了理性思辩下的断言:这位女子与诗人交媾的损失和杀死跳蚤的损失没什么分别,“Just so much honor, when thou yieldst to me, Will waste.”。邓恩的语言与行文并无“诗意”,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被生拉硬扯到一起,确有做作之嫌。但这正是玄思妙想的特质所在:两个不相干之物通过令人费解的比喻放在一起,“heterogeneous ideas are yoked together”。这种极端的技巧使读者耳目一新。

三、艾略特诗歌中玄学诗特点的体现

1.因绝望怀疑而产生的消极悲观情绪的宣泄

在玄学诗歌中,诗人主要关注了人们在中的悲观、怀疑、探索和个人拯救,这表明科学的进步深刻影响了人们的传统。约翰·邓恩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社会政治极度动荡的时代。他的家庭信仰天主教,而天主教徒和清教徒在当时都由于新教改革受到不同程度的镇压。因此邓恩看到的未来充满了悲观和绝望。为了在社会中站稳脚跟,他不得不违心地依附英国国教会的权势阶层,这必然导致他悲观绝望的人生态度。他的这些情绪特点,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在他所创作的玄学诗歌中。而这与T·S·艾略特诗歌《荒原》中描写的现代人形象如出一辙,在现代人生存的荒原世界里,精神崩溃,消极面对人生,幻想破灭,个个垂头丧气。怀疑和悲观是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诗人通过诗歌传达出的情绪的突出特点,表明了现代人所遭遇的精神危机。

2.运用象征、隐含意象和夸张的比喻(conceit)

现代诗人与玄学诗人共同使用的文体手段包括象征、隐含意象以及夸张的比喻。正如T·S·艾略特指出的那样,玄学诗歌是将理智与情感融合的产物,远远超越了前一个时期的抒情诗歌的层面。诙谐的诗句、夸喻、将抽象概念转化成具体事物,这些都是玄学诗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艾略特诗歌中描写的现代人的复杂的感情和不安的情绪。艾略特在其诗歌《J.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中以这样的场景开篇,“Let us go then, you and I, / When the evening is spread out against the sky / Like a patient etherized upon a table; 那么我们走吧,你我两个人,正当天空慢慢铺展着黄昏,好似病人麻醉在手术桌上。”将“黄昏”比作“病人”,这与约翰·邓恩的将“跳蚤”比作“婚床”真可谓异曲同工。

3.意识流写作手法的运用以及对诗人内心世界的分析

约翰·邓恩在他的Break of Day中采用的写作手法与现代时期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完全吻合:时间顺序被打乱颠倒,现实世界与梦想世界融为一体,一切都是转瞬即逝的个体意识的存在: “TIS true, 'tis day ; what though it be? / O, wilt thou therefore rise from me? / Why should we rise because 'tis light? / Did we lie down because 'twas night? / Love, which in spite of darkness brought us hither, / Should in despite of light keep us together.”对内心世界的揭示是现代文学的典型特征,而这也正是邓恩诗歌的突出特点。读者在品读他的诗作时,不知不觉地就进入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运用具体意象将抽象概念传达出来,约翰·邓恩的诗歌表达了人类自我意识的复苏与觉醒,而这恰恰就是艾略特诗歌关注的焦点。

四、结语

诗人也好,读者也罢,凡是对现代诗歌感兴趣的,他们都会感觉自己更贴近17世纪而非19世纪。而17世纪的那些让他们感到亲切的品质特点,无一例外地在玄学诗歌中得到了体现。约翰·邓恩对人性、宗教、爱情以及死亡的探索以及他的人生思考,都赋予他的诗作以独特性,而这些独特性对现代诗人艾略特的诗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邓恩的诗歌将理智与情感融为一体,在诗歌体裁、诗歌意象、诗歌结构以及修辞手段上,都与以艾略特为代表的现代诗人的诗歌紧密相连。

[参考文献]

[1]王海红,刘立军. 二十世纪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复兴 [J].河北学刊,2007 (11).

[2]魏霞.由《荒原》解读艾略特的荒原意识[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4(增刊).

[3]Parfitt, George. English Poetry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M]. London: Longman,1992.

[4]吴伟仁.英国文学史及选读学习指南(一)[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关于感恩的诗篇6

关键词:陌生化;玄学派;气喻

中图分类号:I561.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

引言:

约翰・邓恩是公认的十七世纪玄学派诗歌领军人物。然而他的诗歌在18到19世纪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直到20世纪,伴随着现代派诗人T・S・艾略特的推崇,人们才开始重新审视其作品的独特魅力。中国大多数学者研究约翰邓恩的诗歌往往从汉语层面出发,而本篇论文则从英语层面进行探讨。所谓陌生化,就是对常规常识的偏离,造成语言理解与感受上的陌生感。约翰邓恩的诗歌具有独特的风格魅力,古怪的创意,严密的逻辑推理,以一种陌生化的方式提升我们对熟悉事物的感知。

1.陌生化和俄国形式主义

陌生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是俄国形式主义天然之作,因此从其逻辑性和合理性出发,我们首先介绍一下什么是俄国形式主义。

俄国形式主义是1914年至1930年在俄罗斯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流派。这个术语“俄国形式主义”首次被使用是来自这场运动的敌对方,所以严格说来,这个词语传达的意思是被他们自己明确反对的。什克洛夫斯基、提尼亚诺夫、普洛普、雅各布森等代表人物确立了诗歌语言文学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这给文学评论界带来了一场彻底的革命。

2.约翰邓恩中诗歌的陌生化元素―声音和韵律模式

下面将从约翰邓恩的一首诗歌中具体分析声音和韵律模式:

A Valediction: Forbidding Mourning.

I

As vir/tuous men/ pass mildly /away,

And whi/sper to their /souls,/ to go,

Whilst some /of their /sad friends /do say,

The breath /goes now,/ and some /say,no:

II

So let /us melt,/ and make /no noise, 5

No tear-floods,/ nor sigh-tem/pests move,

T’were pro/fana/tion of /our /joys,

To tell/ the laity /our/ love.

从这首诗中,不同形式的声音模式显而易见,事实上,这首诗几乎包括了作者其他诗歌的所有声音模式。头韵( Asvirtuousmen pass mildly away in the first line),中间韵(That ourselves know not what it is in the eighteenth line and Though I must goe in the twenty-second line),反向韵(Dull sublunary lovers love in the thirteenth line),对韵( Thy soule the fixtfoot in the twenty-seventh line),谐音(But we by a love,so much refin’d in the seventeenth line),和音(That ourselves know not what it is in the eighteenth line),反复(The three “two” in the seventh stanza).

接下来分析这首诗中的韵律模式:第一行是十音节五步格律,首尾抑扬呼应;第二行是八音节四步格律,首尾最后一个音节之前有所停顿;第三行也是八音节四步格律,主要以抑扬格为主;第四行同第一行,强弱模式是弱强/ 强强/ 弱强/ 弱强/,间隔有停顿,以此强调和突出主题。在诗的第二节中,第一行是十音节四步格律,第二行是八音节三步格律,弱强强/弱强强/ 弱强/,第三行是八音节四步格律,弱强/弱强/弱弱/强强/,第四行是八音节三步格律,弱强弱强/弱强/ 弱强/。在诗的第四小节,除抑扬格外,还出现了扬扬格和杨抑格,反映了意义上的变化。在诗的第五小节直到最后,音节变化不断,还伴随着两个意象的出现,金子和指南针。

3.约翰邓恩中诗歌的陌生化手法―奇喻

上述这首诗里边包含着一个奇特的暗喻,诗人把他和妻子的关系比喻为圆规的双脚,用两脚圆规的运动比喻恋人的分离与团聚,乍看是有些风马牛不相及,可是细细想来却又不由不让人拍案叫绝,因为该比喻所含的冷静理智已被弥漫全诗的坦率真诚的气氛所同化。

在这首诗中,约翰邓恩将恋爱着的人比做圆规中的两条腿,这种全新大胆的比喻跨越了陈腐过时的意象,给读者以鲜明的、出其不意的刺激,造成一种建立在惊讶之上的艺术效果-圆规划圆必须两脚配合行动,诗人在这里暗示两心的相依构成圆满的爱情生活。由于圆规的双腿是互相牵动的,划圆时圆心脚表面上看似不动,实际上却随着圆周脚的转动而转动,而圆规转动的意象又体现了恋人间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正是由于圆心脚的坚贞,另一只脚才能画出一个完美的圆,fixed(固定的)一词正表达出了爱人的坚贞品质。当诗人不得不离开他的恋人时,他确信恋人的灵魂是紧紧伴随着他的灵魂的,而只有当他回到家中,灵魂才能放下牵挂,重新归于宁静安详。最后他的结论是:只有爱人的忠贞才能使他们的爱情完美无缺,使他的一生划一个满圆。陌生化让圆规这一熟悉的事物赋予了新的意义,让读者重新感受,重新认识。

4.结语

本文对约翰邓恩诗歌的陌生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他的诗歌与十四行诗中。约翰邓恩的陌生化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声音韵律模式,奇喻手法的应用还有新奇的意象。虽然只对一首诗歌做了具体分析,但仍然能感受到约翰邓恩与众不同的风格,他的诗歌常常充满悖论和夸张,并采用说理辩论的方式,富有戏剧效果。尽管不为其时代所容,约翰・邓恩的诗还是以其深邃的意境,平易亲切的语言和自然和谐的韵律禁住了历史的涤荡,在几个世纪后的今天,仍然焕发着耀眼的光芒。 约翰邓恩的诗歌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的包容性和深邃性可在一定程度上看作是一部优秀的百科全书。因此,通过本篇论文,希望更多的读者和学者去感受约翰邓恩的诗歌,感受不一样的世界。

参考文献:

[1]Crawford,Lawrence. Viktor Shklovskij: Différance in Defamiliarization[M].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1984.

关于感恩的诗篇7

关键词:史记 咏侠诗 唐代

二、“侠”的精神

司马迁认为他们具有言必信,行必果;报知遇之恩,为知己者死;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侠义精神,故在《史记》中列《游侠列传》、《刺客列传》等篇章为他们鸣不平和歌咏,记述了他们的侠义之举,歌颂了他们的侠义精神,使侠客第一次可以以一个完整的正面形象出现在正史上,并开启了后世侠文学的先河。 唐代诗人则对《史记》中所颂扬的“侠”的精神进行了继承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

(一)言必信,行必果。

司马迁曾发出感慨:“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3](p3183)如《史记》中记载:燕国义士田光与燕太子丹在一起密谋对付秦国的办法,太子对他说:“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行生勿泄也。”“田光俯而笑曰:‘诺。’”最后为了证明自己守信,竟“因遂自刎而死”。身为侠士,“言必信,行必果”是其重要的做人准则,才有司马迁的“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要以功见言信,侠客之义又曷可少哉”,而唐代咏侠诗中对豪侠守信重言,有诺必践的精神也相当的推崇。如唐朝名相魏征《述怀》诗中云: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此诗是魏征的代表作,他借此二人之行言志,表明自己重信义轻功名之心,来报答唐高祖的知遇之恩,表现了自己“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的胸襟怀抱和急欲建功立业的感情世界。

(二)报知遇之恩,为知己者死

《史记》中所注重的“士为知己者死”,报知遇之恩的心态在唐代也得到极大的回应,他们将冀知报恩作为古游侠的品质加以高咏,寄托自己对知己的渴望。如“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刘生》一诗:

刘生气不平,抱剑欲专征。

报恩为豪侠,死难在横行。

翠羽装刀鞘,黄金饰马铃。

但令一顾重,不吝百身轻!

诗中的侠士刘生,仗剑横行,豪侠重义,为答知遇之恩,百死以报其恩。还有他的《结客少年场行》“横行徇知己,负羽远从戎”,都表现了为知己甘愿赴死的豪情。

还有高适的《东平留赠狄司马》:“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李颀的“黄云陇底白雪飞,未得报恩不能归”;韩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刘叉的“白虹千里气,血颈一剑义。报恩不到头,徒作轻生土”;诗人崔涯的“太行岭上二尺雪,崔涯袖中三尺铁。一朝若遇有心人,出门便与妻儿别。”这些诗人或借侠客来抒情或直接以身明志,表明了为报知遇之恩,甘心以身谢知己的豪情和冀求知己,得遇明主的人生理想,他们都希望得遇名主赏识,以一腔肝胆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司马迁说:游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他将游侠的行为上升到“仁”、“义”的高度,而唐代诗人更是在咏侠诗中把“义”提高到了新的高度。李德裕在《豪侠论》中说:

夫侠者,盖非常人也。虽然以诺许人,必以节义为本。义非侠不立,侠非义不成,难兼之矣。

侠客是侠义的化身,面对强者欺凌弱者的不平事,侠客心中的正义被激起,所以荆轲为弱小的燕国报不平,挺身而出;朱家有“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郭解全力以赴,急人之难。《史记》中的许多为国为民、舍生取义的侠之大者,他们不顾个人生死安危,一心为国,以一己之力为国家效命,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唐代诗人“把侠义精神结合爱国英雄主义理想而发扬光大,这不仅带来了唐人咏侠诗创作的繁荣和高潮,而且也为咏侠诗提供了广阔的视野,灌注了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诗人将附丽于游侠形象的青春豪迈,自由奔放的气质视为热烈追慕的审美象征,将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视作个体人格更为根本和更高层次的需要,形成了以少年游侠为歌咏对象的咏侠诗潮,侠的世界开阔了,精神也提升了”。[4](p57)

三、李白的咏侠诗

唐代侠风盛行,李白也好任侠。《新唐书·文艺列传》中说李白“喜纵横术、击剑,好任侠”;《李翰林集序》也说他“少任侠,手刃数人”;他自己也有诗“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咏侠诗,是唐代创作咏侠诗最多的一位,他在“侠”这一特殊的人物身上找到了寄托,表现了自己放荡不羁,自由自在的个性和渴望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在侠义观上,李白的咏侠诗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史记》倡导的侠精神”“李白在继承前代侠义精神的同时,能够将游侠不属于上层社会的道德规范与文人的家国功业理想结合起来,用咏侠诗阐释了自己的侠义观”。[5](p93)

李白的咏侠诗歌中出现了许多《史记》中塑造的侠客形象,如荆轲、鲁仲连、剧孟、专诸、高渐离等。“托交从剧孟,买醉入新丰”、“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洛阳因剧孟,托宿话胸襟”。而《侠客行》中则歌颂了侯嬴和朱亥的义举,《结袜子》则赞扬了专诸、高渐离的侠行,他渴望自己能够和他们一样凭借自己的侠行建功立业,名垂后世。他最推崇的就是功成身退的鲁仲连,他希望自己可以像鲁仲连一样在建功立业之后,拂衣而去,悄然隐退,这也是他理想的人生模式。

李白《结袜子》“燕南壮士吴门豪,筑中置铅鱼隐刀。感君恩重许君命,太山一掷轻鸿毛。”以《史记·刺客列传》中的报恩酬主、代友雪恨的专诸和高渐离为典故,表明了自己的感恩知遇的心态。

而李白咏侠诗中最为生动的则是《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诗人的这一首《侠客行》古风以《史记》中记载的朱亥、侯嬴故事为典故,赞扬了侠客的重诺轻生,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和功成身退的豪情。李白有“申管宴之谈,谋帝王之术”、“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宏大理想,也一直在为这一理想而不懈努力。

结语

从汉代《史记》开始,魏晋六朝,到唐代的咏侠诗,乃至于以后的豪侠小说,文人都为游侠大唱赞歌,颂扬其高尚的节操和美好的德行,这也成了进步的文学传统,文人们借侠客形象来寄寓自己的情感,抒发其人格寄托和人生理想。“司马迁《史记》中所表现的游侠人格精神,六朝文人在咏侠诗中塑造的游侠形象和他们火热的生命追求,就成为唐人咏侠诗的创作源头和精神上可贵的资源”[6](p256)

关于感恩的诗篇8

    摘 要:约翰·邓恩是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先锋代表,其爱情诗也因独特意象的运用受到追捧。爱情诗《歌》中邓恩巧用各种意象,产生陌生化效果,增强诗歌的艺术感。

    关键词:《歌》;意象;陌生化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2-0000-01

    1.引言

    约翰·邓恩(1572-1631)是英国玄学派诗歌的先锋代表,他的作品主要包括诗歌、书简和布道文,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的爱情诗歌。多恩的爱情诗歌独辟蹊径开创了诗歌先河,充满奇特的意象,给读者新奇的阅读体验。

    诗歌意象以语言为载体,是诗歌的基本构成要素,也是诗歌的灵魂和生命。而诗歌的创作就是诗人将客观事物转化为意象,使主观情感通过具体的意象生动地再现。在诗歌创作中,邓恩对诗歌的意象进行创新,摒弃了陈腐的比喻,运用新奇的意象,通过将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拉长了审美的时间,给诗歌带来了不可思议的效果,产生陌生化效果。

    2.意象的陌生化效果

    第一个对“陌生化”理论进行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他虽然没有正式提出“陌生化”,却使用了“惊奇”、“不平常”、“奇异”等说法。事实上,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所言的就是一种陌生化手法。正是因为通过这种陌生化手法,将平常熟悉的事物变得不寻常,变得奇异,从而使读者有惊奇的快感。同时,“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最为重要的理论之一,由什克洛夫斯基(VictorShklovsky)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中最先提出。他认为:“艺术的目的是要人感觉到事物,而不是仅仅知道事物。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强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

    17世纪诗人评论家约翰·德莱顿(JohnDryden)在1693年评论邓恩时写道:“喜用玄学,不仅在他的讽刺诗中如此,在爱情诗中也如此。爱情诗本应言情,他却用哲学的微妙的思辨,把女性们的头脑弄糊涂了。”在爱情诗《歌》中,邓恩借助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如奇特的意象和夸张等使行文达到一种妙不可言的效果。这与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理论达成某种契合,它们都侧重感觉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并强调艺术技巧在增强可感性上的重要地位。

    《歌》是一首爱情诗,在这首诗中,邓恩对女性的朝三暮四和见异思迁进行了讽刺。这一主题在艺术创作上十分常见,但在《歌》中邓恩巧妙借助多种艺术手段让陈腐无趣的主题改头换面,赋予语言新奇感和惊奇感。邓恩主要借助奇特的意象进行创造性地破坏,将《歌》中熟悉的事物和情感陌生化,使该诗产生了独特的审美效果。

    诗人在第一小节中将多种奇特的意象“陨星”、“人形草”、“魔鬼的脚”、“美人鱼歌唱”和“风”并创造性地将它们组合。这几种意象看似毫无关联,“陨星”属于现代科学的领域,“人形草”和“风”属于自然科学,而“魔鬼的脚”和“美人鱼歌唱”则为古代神话传说。这几种看似毫不相干的意象组合到一起,使人摸不到头脑。诗人为何要选取这几种相隔甚远的意象?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恰恰是这几种奇特的意象和意象的奇妙组合体现了诗人的智慧所在。

    实际上,邓恩巧妙运用这几种意象表述了一系列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将不可能具体化。就“陨星”而言,没有人可以抓住一颗陨落的流星。“人形草”指的是“蔓德拉草”,这种草的草根形状极像人体,下部劈开,像人的两条腿。因外形与人相似,诗人将“人形草”比喻成女人,但让一种植物孕育胚胎却是极度不可能的。一般认为,“魔鬼的脚”状如鸭掌,整个脚掌连在一起或者状如牛羊等的蹄子。世界上没有人有足够勇气接近魔鬼,将魔鬼的脚劈开。因此,该意象再次传达出一种不可能。“美人鱼歌唱”则指的是希腊罗马神话中半人半鸟的海上女妖塞壬(Siren)唱的歌声。塞壬可以发出美妙动听的歌声,航海者听到后会被歌声迷住,触礁遇难或者受到蛊惑,流连忘返,不思行进,最后饿死在海上。因此,没有人可以听到塞壬的歌声而不受蛊惑。“风”这一意象出现在很多诗歌中,但在这首诗中,“风”这一意象使用的目的却打破了常规和人们惯常的思维。这一意象表达了一种不可能。虽然风可以将散播种子,传播花粉,促进植物的生长,但却不可能让人的地位提升。

    由以上可以看出,诗人抓住了这几种意象的共同点,即完成这几种事情的不可能性将科学领域的意象与神话中的意象巧妙结合。但同时这些由普通语言构成的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却打破了常规。“陨星”是一种平常的自然现象,它代表着稍纵即逝的时间概念和人们许下的美好愿望,但在这首诗中却表达了一种不可能性含义。因此,该意象打破了常规,使整首诗变得独特而新颖。虽然国内读者对“人形草”不熟悉,但是对类似人形的植物,如人参等却很了解。人们惯常的理解是人参代表着长寿健康。但邓恩将这一意象的含义陌生化,让植物孕育生子。在很多读者看来,这种思维方式不可接受,这也是邓恩在新批评以前受到抨击的主要原因。但他对意象的奇妙运用,他“古怪”的思维,却正是他的过人之处,也正是他的诗歌吸引越来越多的注意力的原因。他打破常规,提出让植物孕育后代,这挑战了人们的传统惯常的思维,创造了奇特的艺术感觉。在表达不可能时,人们惯常思维是摘星星,摘月亮这样的行为。而邓恩却使用了神话中“魔鬼的脚”这一意象。这一意象首先让人感觉不可思议,因为人们会使用“魔鬼”这一意象来说明邪恶势力和黑暗。而具体到魔鬼的某一个部位,是非常人所能及的。因此,该意象就会让人产生一种陌生、分辨不清的感觉,造成陌生化的效果。“美人鱼歌唱”的意象取自希腊罗马神话,它常用来指蛊惑人心的事物。在《歌》中,这一意象却表明了一种不可能的情况,推翻了人们对该意象的惯常理解和常规认知。总之,这几种表达不可能的意象的选取打破了人们的常规认知和感受,使人们产生新的审美体验。

    与此同时,这几种意象的奇特组合,也增加了理解的难度,拉长了审美体验。现代科学中的“陨星”,自然科学中的“人形草”和神话中的“魔鬼的脚”和“美人鱼歌唱”被糅合在一起,现代的理性和古代的迷信思想进行碰撞。反常规的组合一开始让人感觉摸不到头脑,但随着认识的加深,却让人感受到了其中的艺术感觉和艺术之美。

    诗歌中各种神奇意象的奇特组合打破了人们惯常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将诗歌语言与普通生活中的语言区分开来,赋予诗歌一种特殊的气氛,使读者产生新奇的、非同寻常的审美体验。

    3.结语

    约翰·邓恩的爱情诗《歌》能够与众不同、个性鲜明,一系列奇特意象的应用和组合是一个重要原因。《歌》中的意象不仅产生了陌生化的艺术效果,加深了审美难度和审美体验,而且意象为主题服务,烘托了诗人对不忠实于爱情的痛恨和怒斥。由此可见,运用意象含蓄地表达爱情比直白的表达方式更耐人回味,也更具艺术上的可读性和审关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刚.诗歌语言的陌生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2.

    [2] 李正栓.奇想怪喻,雅致入理[J].北京大学学报(语言文学专刊),1997.

    [3] 李正栓,吴晓梅.英美诗歌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4] 李正栓.玄学思维与陌生化艺术——约翰邓恩《跳蚤》赏析[J].名作欣赏,2005(8).

关于感恩的诗篇9

关键词:玄学派诗人 奇喻 跳蚤

一、玄学派诗人和奇喻

Metaphysics这个词最早出现于John Dryden的著作Discourse Concerning Satire (1693)中,他曾批评邓恩在他的诗作中“affects the metaphysics”。后来,1779年,Samuel Johnson又把“Metaphysical”这个词延伸指十七世纪初期的一群诗人,即“玄学派诗人”(Metaphysical poets)。这些诗人是一群博学多才的人,他们的诗作以别出心裁的比喻(conceit)、口语化诗体、富于变化的格律等为主要特征。与此前伊丽莎白时代和此后新古典主义时期的诗歌相比,此派诗歌内容比较复杂,有比较浓郁的宗教神秘色彩。他们的诗歌中充满了紧张的心情和关于人的感情的议论和分析。这种诗通常用词简单,经常采用出人意料的比喻。句式简略凝缩,多为诗人以第一人称展开的一场与爱人、上帝及自身的辩论。玄学派诗在18世纪湮没无闻,到19世纪晚期及20世纪初又重新赢得了诗人们的注意,特别受到现代诗人T.S.艾略特的推崇。玄学派诗人的主要代表者是约翰・邓恩(John Donne,1572―1631)、乔治・赫伯特 (George Herbert,1593―1633)、理查德・克拉肖 (Richard Crashaw,1613―1649) 和亨利・沃恩 (Henry Vaugham 1621-1695)等等。在文学史上,约翰・邓恩被认为是玄学派诗人的重要代表。

奇喻(conceit)又可译作别出心裁的比喻,是比喻的一种,是把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事物加以类比,使用明喻或暗喻的手段加以互相代换。玄学派诗人在其诗作中大量引用奇喻这种修辞方式。

二、作者介绍

约翰・邓恩出生于英国一个富商之家,他的早期教育是在家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后来先后在牛津和剑桥大学学习,但是由于他生于罗马天主教家庭,并信仰罗马天主教,所以均未获得学位。1591年,邓恩在伦敦法学院开始学习法律,在那里,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学习法律、语言、古典文学和神学。尽管他从其父处继承了一笔钱,但远远不能使他经济上获得自立。他不善经商,不得不以另一种途径在这个世界上立足。他只得依靠智慧、幽默、情趣、学识、勇敢以及别人的恩惠。他广泛阅读了神学、医学、法律和古典著作,因此在写作中,他有时显示出其不凡的学识、机智和幽默。

邓恩曾在欧洲大陆游历,也曾是宫廷中潇洒倜傥、前途无量的绅士。1598年,他被任命为伊丽莎白宫廷中伊格顿爵士的私人秘书。他的仕途似乎一片光明,邓恩也能够逢迎那些达官贵人,但是1601年,他的人生出现了重大转折。他与伊格顿夫人17岁的侄女秘密结婚,由此毁了自己的大好仕途。二人虽婚姻美满,但他上层的朋友们对他耿耿于怀,不肯原谅他,并解除了邓恩的职务,命人逮捕、拘禁了他。获释后的十多年里,邓恩不得不辛苦劳作,与贫穷作斗争,以供养妻子和十二个孩子。30多岁的邓恩已风光不再,他疾病缠身,穷困潦倒,郁郁不乐。后来,他改信英国国教,因撰文攻击天主教,维护国王权威而得到赏识,1615年,邓恩终于成为一名卓越不凡的英国王室牧师。邓恩非常敬业,由此而博得了良好的口碑,大家都称赞他是一个极有见识、给人印象很深的布道者。1617年,邓恩夫人去世,从此他放弃了世俗诗歌的写作,全心致力于宗教事业,1621年,他出任伦敦圣保罗大教堂教长。他被认为是那个时代最著名的布道士之一,写出了大量的宗教训诫与宗教诗歌。1631年,约翰・邓恩去世。

邓恩的写作生涯大概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的作品多为世俗爱情诗歌,基本主题是爱情,强调灵肉合一,此外也常有把爱情理想化的倾向,有时又对此加以讽刺。其代表作《挽歌与讽刺》(The Elegies and Satires)中的多数作品及《歌与十四行诗》(Songs and Sonnets)中的大量诗文都是在他创作早期完成的。后期的作品多为宗教诗,描写人内心的冲突与斗争,但其诗作的风格没有本质上的变化。邓恩作为宗教诗人所具备的才华在他的《圣歌集》(Holy Sonnets)和最后一首赞美诗中有所体现。虽然邓恩生前也不是默默无名,但他的作品多是手抄流传,局限在一个很小的范围,生前印出的大概只有布道文而已。他的诗作在他死后两年才得以出版。

三、作品赏析

《跳蚤》写于1633年,是邓恩诗作中被收录次数最多的诗篇之一。诗作以诗人向情人求爱的口语体写成,语气富有调侃,比拟出乎通常想象,推理和结论也超乎意料,反映了邓恩式的奇想。在这首诗中,诗人将千古传诵的爱情比拟为跳蚤,男女双方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结合在一起。尤其是将跳蚤的身体看作是可以提供隐居场所的“城墙”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跳蚤既吸了“你”的血,也吸了“我”的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已经融合为一体,而这样的结合是外人看不到的,因此就不会被人们冠之以“罪恶和耻辱”之名。但很可惜的是,最后女方杀死了跳蚤,也就掐掉了双方的联系,爱情的坚贞不渝受到了置疑。对于我们这些对美的东西有着偏爱的人来说,跳蚤的意象很难让人喜欢起来,相信在文艺复兴时期这样的意象也是有些另类的,而这种效果正是多恩所希望的。在诗的第一段中,诗人看见了那只先后叮过两人的跳蚤,便指着它向情人证明两人的鲜血已通过一只先后叮咬了双方的跳蚤融为一体,Me it sucked first,and now sucks thee,And in this flea our two bloods mingled be;(先是咬了我,然后又啮你于是我们俩的血液混在了这只跳蚤里你是知道的)而血的交融意味着生命的交融,诗人因此推断,两人的生命已经在事实上结合在一起了。第二段,诗人发现情人正抬手欲向跳蚤打去,便急忙劝阻,Oh stay,three lives in one flea spare,(哦,且慢,手下留情吧)说这样一来,被害的就是三条性命(你、我、跳蚤),三条性命就是三条罪(three sins in killing three)。第三段,虽然诗人进行了劝阻,但对方显然已经下手,掐死了跳蚤,所以诗人戏谑地称对方为Cruel and sudden,hast thou since Purpled thy nail in blood of innocence? “残忍”、“用无辜者的鲜血把自己的指甲染得红紫”。这时,对方回答说,虽然“我”的血也在跳蚤体内,可我并没有因为它的死而有半分虚弱,Yet thou triumphst,and sayst that thouFindst not thy self nor me the weaker now。听了这句话后,诗人赶紧应答,切入主题:既然如此,你答应我的求爱对你的名誉也不会有分毫的损失:Tis true;then learn how false fears be: Just so much honor,when thou yieldst to me, Will waste,as this fleas death took life from thee。到这里,读者才明白,诗人并不是在简单地叙述跳蚤吸血被打死这一事件,而是竭力想利用此来说服情人接受他的求爱呢。如此巧妙的构思,令人叹服。

邓恩的诗中常出现一种议论形式,有时是一种生硬的三段式。《跳蚤》的结构也是典型的邓恩式三段式。他好像是在对一位想象中的听众讲话,提出主题论点并试图说服听众接受这一观点。该诗遣词造句简洁明快,语言平白口语化,但很有力度,读起来朗朗上口,是一首诗作中的佳品。

总之,《跳蚤》可以说是一首让人过目不忘的玄学派诗歌,在这首诗中,约翰・邓恩把奇喻运用得淋漓尽致,在我们为他的才学和奇想折服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奇喻和玄学派诗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张伯香.英国文学教程(上)[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关于感恩的诗篇10

关键词:玄学派;爱情;永恒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114-01

日出

太阳, 你这忙碌而又无礼的傻瓜,/为什么这般/穿窗透帘地把我们呼唤?/莫非恋人的季节也要随你变化?/你这粗鲁迂腐的家伙, /斥责迟到的学童和不情愿的学徒去吧,/去告诉宫廷的猎人们国王要狩猎,/去叫那些乡村蚂蚁收获官阶;/爱, 永远不变, 不知道季节会变、气候无常,/也不知时日月年这些时光的破衣裳。/你的光芒可敬而强壮?/你为什么要这么想?/我一眨眼便可让你蒙上乌云而变得暗淡,/只因为我不愿意长时间不把她看;/如果她的眼光没使你黯然失色,/等着瞧, 明日稍晚, 告诉我/东印度的香料和西印度的金货/还在其原来的地方, 依旧与我同床。/

你若想见昨天见到的国王,/你会听到, 所有的一切都在这床上。/她是一切的国家, 我是一切的王子,/其他什么也不是。/王子们只扮演我们;与此相比,/所有的荣誉均是模仿,一切的财富都为骗局。/太阳只有我们一半的幸福,/因为世界就是这样皱缩;/你的年龄要求安逸, 既然你的责任是/温暖世界, 让我们温暖就是了。/照耀我们吧, 天下无所不再的你;/这张床是你的中心, 这些墙是你的球体。/

(李正栓 译)

《日出》这首诗是为了纪念与妻子的爱而写。邓恩与其妻为了相爱付出了常人难以理解的代价,或许《日出》就是邓恩对这段婚姻的真实写照,是他对自己刻骨铭心之爱的真情流露以及对婚姻无悔选择。以下内容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在第一节里,诗人把“太阳”比喻成忙碌而又无礼的傻瓜。太阳这一意象在以往的诗歌中多以权威、中心、神圣的形象出现,而邓恩却赋予了太阳另一种含义,可谓标新立异,给人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感觉。历来太阳是温暖与光明的代名词,然而在《日出》中成了一个令人讨厌的不速之客“穿窗透帘地把我们呼唤” 来到诗人的屋前,去打扰他们的爱情世界。接着诗人写到:“莫非恋人的季节也要随你变化?” 一语到出诗人和恋人的爱情不会屈服于他人的控制。爱情本是甜美而浪漫的,它是人们心中一幅美丽而隽永的画面。诗人的怨恨与不满没有结束,还进一步告诉他应该干什么,去斥责上学迟到的学生,去抱怨想偷懒的学徒,去提醒那些攀附权贵的宫廷显贵……何必来干涉我们这对爱人。紧接着诗人直抒胸臆说道,“爱,永远不变,不知道季节会变、气候无常,/也不知时日月年这些时光的破衣裳。”这是本首诗中的名句,表达了对真爱的忠贞不渝。邓恩笔下的爱情坚贞不渝,相爱的人不管日月星辰的变化,不在乎天气的阴晴冷暖,不关注时光的流转飞逝。当浮华远去,虚名远离,只有永恒的爱情才是值得相信的。

在第二节里,无知的“你”自认为有强大的光线,拥有着无人可比的权威,可惜“你”错了,“我”只需一眨眼就会让你暗淡失色。可见一切世俗权利在真爱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没有眨眼,并不是因为“我”怕你,而是“我”一刻都不能让“我”深爱的人不在“我”的视线。接下来诗人觉得爱人明亮的双眸可以自比太阳的光芒!这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盛产金银香料的东、西印度就在作者身旁。以此来表明“爱人”就是整个世界所有的宝藏,除了爱人,任何东西对他而言都毫无价值。能够和所爱的人在一起,作者的快乐并不亚于帝王的快乐,和深爱的人在一起,你会觉得荣华富贵如粪土,争名似云烟。和爱人在自己的小屋间品尝着真爱的甘甜,这已足够,不想再奢求其它。这里诗人对自由的渴望,对真爱的追求,也让人们体验到伟大爱情的力量和为爱付出的美好画面。在爱情面前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

在第三节里,诗人眼中,“她”就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为了所爱的人丢弃世俗的任何东西都值得,在他们的爱情世界里,“她”是国王,是主角,她的地位没有任何人可以代替,而“我”是王子,我愿意臣服于自己所爱的人。在这样一个童话王国里,其它任何的东西都是虚无飘渺,唯有真爱永存。诗人认为王子的快乐都在模仿他们,所有的荣誉都是虚无,财富对于他们已经毫无意义。接着诗人再一次提到这个宇宙中被俸若神明的“太阳”,它虽然风光无限,但是与诗人深爱的人相比,却形单影只,似乎幸福不及我们的一半,世界就是这么乾坤颠倒,给了你权利,就没有赐予你相应的幸福,给了你幸福,也会剥夺你相应的权利。诗人似乎在对比自己的真是情景,为了与爱人在一起,不得不抛弃荣华富贵,抛弃上流社会的生活。“你的年龄要求安逸,既然你的责任是/温暖世界,让我们温暖就是了。”这句话也是诗人对万物之灵“太阳”的抱怨,你的责任就是照亮世界,给人间带来温暖,那么你何必去打搅相爱的恋人呢?这似乎在影射对自己婚姻横加干涉的岳父。最后一句的意思是诗人对万物生灵“太阳”的无奈,直呼既然你无处不在,那就照耀我们这对爱人吧,我们的婚床就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是宇宙的中心。我们房间的的四壁就是太阳运行的轨道,也就是说爱人的房间是世界的中心。我们想要透彻的理解这句话,需要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人们的世界观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日心说”已开始被人们广为接受。太阳成为宇宙的中心。邓恩对于这些新观念和新发现的态度是复杂的。新科学中超自然的知识激发了他的好奇心,并促使他形成了各种奇思妙想。然而,头脑中长期形成的旧科学观念又根深蒂固地影响着他的思维。科学的思想和幻想相互整合,使得邓恩的思想成为一个既有旧学破碎的知识残片又有新学创新知识的万花筒。

诗,贵在情,贵在探讨情和生命的意义。诗歌是人类情感的自然流露,邓恩就是这样一个不断探讨处在永恒宇宙中感情的爱情使者。邓恩在《日出》中对爱的表述是对人世间真正爱情的永恒诠释:当虚名散去、浮华远离,留在人们身边、深藏人们心底的只有这人间的真爱。邓恩将自己最真实的爱恨情仇传达给读者,留给后世一个真实的邓恩,一个毫无矫揉造作的诗人。邓恩是一位爱情大师,情师高手,他宣布了一个完全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诗歌理念,启发读者对人生、爱情和生命更深层的思考。

参考文献:

[1]郭群英,毛卓亮.英国文学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辜正坤.英文名篇鉴赏金库・诗歌篇[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3]胡家峦.英语诗歌精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74-75.

[4]江倩.论巴金传记的写作以及重写[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36(5):136-140.

[5]李正栓.陌生化:约翰・邓恩的诗歌艺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王佐良.英国诗史[M].译林出版社,1997.

[7]王佐良.英国诗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7: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