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资料十篇

时间:2023-04-03 15:43:18

关于读书的资料

关于读书的资料篇1

读者对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需求情况的状况由于大部分读者从小就养成了阅读纸质图书的习惯,再加上纸质图书的方便携带、容易保存复制的特点,所以,当下社会大部分读者阅读书籍首选纸质图书,但是在当下各地来图书馆进行资料查询的读者,他们有着不同的年龄段和阅读方式,这些读者对图书阅读的需求是复合型的,某些人在某些情况下喜欢和需要纸质图书,但某些人在某些情况下喜欢和需要电子图书,现把图书馆读者对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1.图书馆读者对纸质图书需求情况

从年龄上来说,在如今的信息化社会中,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来说,在图书馆进行纸质图书的阅读,是他们去图书馆进行资料查阅的唯一或主要方式,大部分年龄属于这个年龄阶段的读者不会以电子(互联网和网上阅读)阅读替代他们所养成习惯的纸质图书阅读。特别是年龄在50和60岁以上的读者,这部分年龄段的读者大部分不会熟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这些人在未来的阅读习惯上将会排斥电子图书的阅读,仍会继续钟情于纸质图书的阅读。从其他个人爱好和需求等情况上来说,为了备考而前来图书馆进行自习和资料查阅的读者,他们一般需要纸质图书,以达到可随时做题,需要对纸质图书上的资料进行反复读或者背诵;在平时生活中很少用计算机网络的读者,这些人在图书馆喜欢阅读纸质图书;平时有习惯用笔在书上勾勾画画读者,在图书馆喜欢阅读纸质图书;由于工作需要,来图书馆需要反复阅读材料的读者,这部分人喜欢纸质图书;此外,眼睛不宜长时间看电脑的读者喜欢阅读纸质图书。

2.图书馆读者对电子图书需求情况

与着英特网成长起来的80后这代年轻人,在阅读方式上他们已把电子图书作为阅读方式的重要一部分,毕竟80后从小接触互联网,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具备了阅读电子图书的主客观环境,这部分人群喜欢阅读电子图书,读者在图书馆中可以利用电子图书通过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手段,来方便和快速的演示操作读者所需要资料的整个过程,读者会很容易掌握和读懂。对于来图书馆进行论文写作和搞科研的读者,这些人热衷于电子图书,因为使用检索查找资料快捷方便,特别是对需要的资料进行泛读、粗略的图书,电子图书阅读方式方便快捷,可以最大限度的对所需要的资料进行去伪存真,大大的节约的读者在图书馆的时间;对于为了备考而来图书馆进行资料查阅和做题的读者和考生,这些人会选择电子图书,毕竟使用电子图书进行备考和做试卷,可提供给考生以真实的环境,并且做题有时间限制、考生答题交卷后可立即显示成绩等便捷方式,让考生备考达到真实状况。

二、基于图书馆读者需求的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

合理利用的对策为读者提供优质的图书查询和服务是当代图书馆最大的服务理念。现代图书馆处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馆藏各类图书类型丰富多样,而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都是现代信息化图书馆馆藏图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应认真把握好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各自特点,以及各个年龄阶段的读者对图书馆所藏图书的需求,充分发挥图书馆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最大互补利用方式,满足图书馆中各种年龄阶段读者的需求。

1.在图书馆融合图书馆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阅读优势

当下图书馆目前开设的阅览室,大部分仍以提供读者阅读纸质图书为主打。建议图书馆相关负责人要优化读者的阅读服务质量,在其阅览室读者人数比较饱和的状态下,除了向读者提供传统的纸质图书阅览外,应面向读者开发新的阅读资源和服务形式,可在图书馆的读者阅览室增设电子阅览室,免费为读者提供电脑无线网络、手提电脑网线接口,对来图书馆进行电子阅读的读者提供方便,并向读者有偿提供打印机、复印机等服务项目,从而满足不同阅读方式需求和爱好的读者进行电子阅读和纸质图书阅读的需求,这样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既方便读者,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品位,让不同需求和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在其中享受到文化的熏陶。

2.加强对图书馆读者进行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宣传、引导、培训

首先,图书馆的馆员要加强对图书馆的读者进行电子文献资料查询的检索、获取的方法培训,这就需要图书馆针对各个年龄段的读者的不同文化层次开设关于图书阅读方式和快速查阅方式的讲座,再开设网上咨询时时服务,使读者在图书馆进行资料查阅遇到困难时,能够随时获得馆员在网络上解答和现场解答热情的帮助;其次,图书馆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对其馆藏的纸质和电子图书向读者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宣传,如利用图书馆网站、电子显示屏、触摸屏和纸质小册子等宣传形式,让前来图书馆的读者明白其所需要的文献资料以及该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类型;再次,引导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需求的读者选择纸质还是电子图书,避免图书馆的纸质图书一时的需求急剧膨胀,而无人使用电子图书的情况,及时化解图书馆的需求矛盾。

3.基于读者需求的纸质图书与电子的图书馆藏建设

根据上述当下社会图书馆读者对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的不同需求情况以及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各自优势来确定二者在图书馆中的互不利用的建设方案,如国内外的经典文学名著要多购买纸质图书,这样读者在图书馆中阅读起来才会感受到其中的文学韵味;社会备考人士和学生备考复习考试类的图书既要买直至图示,也要购买模拟电子试题试卷,因为纸质图书资料毕竟在图书馆数量有限,而使用电子图书可供多人在图书馆同时使用,如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都是读者前来图书馆,为了备考而进行查阅的阶段性的需求,故这类图书的相关资料应最好使用电子图书;而娱乐类的书籍资料则可使用电子版图书(或在网上下载免费相关的资料新闻),毕竟这些资料带有娱乐性,看过后不会重复用;读者查找资料的各种专业工具书的馆藏建设可完全购买纸质图书。

4.在图书馆实现纸质图书与电子图书的集成检索

关于读书的资料篇2

加强形象意识,是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图书的借阅与资料的查找时,读者始终要接触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因此,一个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个人仪表与着装,服务的态度都会影响到读者的情绪,也会成为读者给资料提供工作打分的重要依据。作为图书资料信息的重要传递者,作为资料传递过程中的活跃者,管理人员要关注自己的个人形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的培养,特别是在个人穿着品味、职业素质、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具有明确的形象意识,关注自己的工作形象,会让读者对图书资料服务产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提高社会满意度。

2.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心理素质

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其有效开展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之一。一万个读者,会有一万个资料服务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人员需要针对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提供不同的资料服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需要具备判断读者内心需求,正确分析其心理动作的能力。作为读者与图书之间的信息传递者,图书资料管理者要积极地读者进行沟通,随时掌握读者对于信息需求的变化,从而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日常工作中,图书管理者需要足够的耐心,无论发生什么样的情况,面对读者什么的需求,都要高效、稳定地完成工作。因此,心理素质的提高是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

3.提升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事业心

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工作人员对自己的工作具有热情,有明确的追求,才能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来。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事业心的强弱,对于其工作质量高低有着直接的影响。要成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需要具有强大的事业心,具有工作责任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管理者需要引导图书资料管理人员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的资料管理工作,将个人发展与图书馆的整体发展进行联系,把工作视为毕生事业认真对待。强化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的事业心,有助于提高其工作完整性,有助于资料管理者认真对待工作,实现工作质量的提高。

4.结语

关于读书的资料篇3

一、要从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入手

二、从实际出发,把图书资料推荐的工作具体落实

三、要建设好宣传体系和反馈机制

中小学图书馆是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是学校的资源宝库。她肩负着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丰富资料的任务,肩负着培养学生检索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的使命。为了更好的配合学校的教育,发挥出图书馆的作用,提高图书馆的地位,中小学图书馆应当迈紧步伐,跟上时代的节奏,提高主动服务的意识,把过去被动工作转化为主动服务,这是现代中小学图书馆的任务,也是图书馆发展的好时机。要完成这些任务,发挥出图书馆的功能,最重要的办法之一就是做好图书资料的推荐工作,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

那么,中小学图书馆如何做好图书资料的推荐工作呢?我认为要从三大方面做起。

第一方面,要从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入手,人的因素决定着一切工作的成败。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个人素质应做好两点:

1. 要从思想上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现代的图书馆不能停留在只有借还服务的水平上,要以主动服务代替过去的被动工作,养成积极主动热情为读者服务的态度,努力把现有的图书资料推荐给需要的读者,为需要图书资料的读者提供各种服务,如收集、整理加工、复印和提供信息检索方法等服务。

2.要提高个人的服务能力。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没有相应的服务能力,就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高个人服务水平的主要办法有:(1)积极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习;(2)参观学习借鉴其它图书馆的优点;(3)平时工作中多思考,不断积累经验;(4)自学相关的专业书籍,把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

第二方面,从实际出发,把图书资料推荐的工作落到实处。图书资料的推荐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配合课堂教学,为教师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与任课教师相互配合做好图书推荐工作。

2. 教师有意识推荐与课堂有关的图书给学生。图书馆提供实物或指导学生进行查找相关的信息资料,从而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3.把各学科的教学资源按学科进行加工制作成推荐目录,供师生教学参考。如有关历史方面的资源,就可把全馆有关历史方面的书籍全部查出,再进行整理,罗列出适合各年级师生教与学的参考书目,供师生在历史教学方面作参考。这不但能减轻师生查找信息资料的工作量,还提高了图书馆图书资料的利用率。

4. 以不同年级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为依据做专项推荐书目。推荐图书资料选取的原则是根据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革的实际,并考虑到学生课外阅读需求和兴趣爱好。选择有利于教与学、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能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感、能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的图书,所选的书要精要全,但不宜过多,否则反而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专项推荐图书资料目录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有目的的阅读,避免了阅读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人的一生不一定要读多少量的书,但有些书却是一定要读的,而一旦错过了阅读年龄,是没有办法补救的,有些知识是不同年龄需要的,比如小学的时候没有阅读安徒生童话等到大学的时候再读意义就不大了。专项推荐书目的做法可以由图书馆工作人员按以上原则直接做书目,也可由各个年段各学科资深的任课教师各推荐一些参考书目,然后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再组织定稿。

5.以某些学生或教师感兴趣的内容为中心组织图书资料目录。有些学生或教师对某方面的知识爱好或感兴趣且又有能力、时间去研究,为了能更好的为这些读者服务,图书馆就应当围绕他们爱好或感兴趣的内容组织图书馆文献资源,供他们阅读参考。具体做法是跟学校某科的教研组或资深的教师相配合,系统地收集整理师生感兴趣的图书资料,这样这些资源对中小学生或教师来说才可能是系统的方便使用的知识信息。读者接触过这些方法后,还可借鉴这些方法自行检索组织整理自己需要的知识信息。这是挖掘图书馆价值的好方法,因为图书馆藏书虽丰富,有些藏书却时常如明珠藏在污泥当中,永不放光芒一样,一些好的书籍一直无人过问,而有些学生想系统的了解某方面的知识却又往往不知从何入手。有了这些推荐目录师生们才可根据目录方便、系统地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6. 配合学校的各种活动和节日,做相应的推荐书目,如某阶段图书馆欲办一次猜谜语的读书活动,那图书馆就趁热打铁在这个活动前后及时收集与这方面有关的资料推荐给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或是在国庆期间推荐有关爱国方面的书籍资料,供师生阅读参考。

7. 做好新书推荐,新书是图书馆藏书的新鲜血液,而且有些书有很强的时效性,应让师生及时了解本馆的最新藏书,激发师生们的阅读热情。及时做好新书推荐书目,书目除了要有书名、著者、索取方式等,还要对新书的内容做简要的概述,注明适合的人群、阅读意义等信息。

第三方面,要建设好宣传体系和反馈机制。

现在时代信息繁多,酒香也怕巷子深,制作好的各种推荐目录若不做宣传,读者就不能及时充分的了解,也就失去了意义,而且推荐的图书资料目录的一些不足之处也需要不断的完善,所以,图书馆要做好图书推荐工作一定要利用好各种宣传途径进行宣传并及时接收、研究读者的反馈信息。

1. 利用各种宣传途经,宣传被推荐的图书资料。

关于读书的资料篇4

关键词: 网络时代 高校图书资料 图书资料管理

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水平是衡量一个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图书资料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学校教学和科研的质量,所以应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网络时代的全面到来,迅猛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对高校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带来了多层面的影响。利用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通讯技术、信息数字化技术及计算机国际语言化技术,为师生提供最新、最高质量的学术信息,走现代化、网络化道路,是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

一、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构成

传统的图书资料管理都是馆藏型的,图书资料以实物形态保存在图书馆里,以实物形态的图书资料按照一定的排列次序摆放在图书资料馆柜架上,属于内藏式的储存方式,这种储存方式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图书资料的多少一目了然。图书资料对科研的辅助功能的大小,也是由存放在柜架上的图书资料的实物形态的多寡决定的。因此,这种以实物形态存放在柜架上的图书资料储存方式的最大特点是静态的,是静止于某种特定位置的。如果没有外力的作用,它就是不动的,它的内容是不会展现出来的。图书资料的多少,取决于购买量的大小。购入量越大,馆藏图书资料就越多;实物形态的图书资料越多,对科研的支持力度也就越大。因此,图书资料的管理工作,对科研的贡献大小,最根本的是由经济实力决定的。

但在目前的网络时代,以实物形态馆藏的图书资料只占越来越小的比率。它所需要管理的绝大多数图书资料并不是以实物形态储存在自己馆室中,而是以数据信息的形态储存在网络中。这种数据信息主要不是以实物购买的形式购进的,而是以信息共享(分为免费和收费两种)的形式由外界通过网络输入的。各种网上信息源,如网上数据库、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网上图书馆等,都为各馆读者提供大量信息,如世界名著、参考工具书、目录索引、会议信息、科研论文预印本、各种机构名录等。而对于读者来说,需要获得的某一信息无论是图书馆收藏的,还是从网上获取的,信息本身的质量并没有区别。只要信息存取方便,易于获得,读者就无须顾及这些信息有效的位置距离自己有多远。

在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电子文献的收藏呈上升的趋势,已经实现非实物形态化。图书资料的内容不仅仅凭借书籍、报刊等载体的实物形态储存在图书馆柜架上,而是可以以数据信息的形态储存在电脑网络中。刊载有这些丰富内容的图书资料,大多数并不是以实物形态储存在基层的图书资料馆之中的,而是储存在基层图书资料馆之外的,是一种外藏式的储存方式,或者称为是网络式的储存方式。只有在网络条件下,这些图书资料的内容才可能展现在我们面前。因此,这种电子图书资料的储存方式不具有直观性,当然更不是静态的,而是一种隐蔽的、动态的储存方式。并且,网络条件下的图书资料的储存量的大小,不是以图书馆的大小决定的,而是以网络的容量决定的。电子文献拥有大于纸质文献存储量的优点。一般而言,一张光盘可存储2000本500页的图书,保存500年;一张3.5英寸软盘可存储10万字,保存75年左右。且一般的电子出版物,只要一份原稿和一份备用稿就可以满足读者的需要,不再需要10―20本的复本量。同时,相对纸质文献来说,电子文献价格更低。一本500页的专业图书,一般需要60元,而650M的可读光盘却只需140元。所以,纸质文献的收藏虽说还占据着各馆室的主流,但电子文献的收藏必将有所上升,最终与纸质文献收藏比高。因此,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构成特征是,实物图书和电子图书并存,一般情况下后者总量大大多于前者。

二、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整理和查询

传统的图书资料整理工作,几乎都是手工操作。由于是手工劳动,工作效率自然就比较低。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大量图书资料的整理,工作量巨大,工作速度较慢,极容易造成积压,致使有用的图书资料无法尽快地发挥应有的作用。网络条件下的图书资料整理工作,却必须实行电脑化操作。馆藏的图书资料的登记、分类要借助于电脑进行,登记、分类的资料和方便借阅的有关信息都储存在电脑中。只有应用电脑,才能由网络输入所需要的图书资料内容。并且这些图书资料内容的信息,也只有通过电脑才能查询。显而易见,电脑的工作效率高,从输入信息方面来说,可以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从检索查阅方面来说,可以给师生读者带来很大的便利。

网络时代的高校图书资料检索,已经由卡片型向数据型转变。以前,读者要想找到所需的资料,只能查找卡片箱中的索引卡片。而在查找这些索引卡片时,往往又只能依靠所需资料的名称(书名或文章题目)的第一个字。如果不知道资料名称,就无法查找了。即便知道自己所需资料的内容,并且可以肯定馆藏中确实存在,那也没有办法。更不用说要想查找同类内容的资料的不同载体的集合了。网络时代的图书资料数据库,应该是以网络为基础的数据库。也就是说,数据库的内容,不但包含了全部馆藏资料,而且包含了有关的网络资料,是一种内外相结合的、比原有馆藏内容含量要大得多的信息集合。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文献增长速度的加快,给教学科研人员带来了看不到、看不全、看不完的困难。通过数据库查找所需要的资料时,不但从资料的名称可以找到,而且从资料名称中的任何一个关键词语、作者、出版或刊登时间等相关要素也可以找到,甚至从某些关键词语还可以找到同类内容的不同资料的篇目。

因此,网络时代的文献检索已经成为图书文献管理工作重点。网上信息五花八门,不同的服务系统和搜索引擎各具特色,其界面、功能、查询方式各不相同,这使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多的知识、信息,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一大难题。这要求图书文献管理工作者必须扮演信息导航角色。图书馆员虽没有科研人员那样拥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却拥有丰富的文献检索知识,熟悉各种检索工具,当他们经过一定的专业培训之后,通过现代化的检索手段,完全可以为科研人员排除各种“信息垃圾”,成为广大师生查询资料的信息导航员。

三、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使用效能和流通管理转型

网络时代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约经费。资源共享对于读者来说影响甚大,它使得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资料室之间,各有范围、有重点地收藏文献资源,充分体现馆藏特色,解决馆藏间的交叉与空白,形成优势互补。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发展,数字通讯和电子存储已使信息资源的拥有者和馆藏位置的界限变得模糊,传统图书馆已走向无墙化的电子图书馆,资源共享成为现实。由于共享的实现,图书馆、资料室可以摆脱传统的藏书结构,即既要满足本馆读者常用的文献,又要考虑一些偶然的或将会用到的文献,也就是力求藏书范围的广泛性。而网络则将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方便地带给图书馆,使得图书馆可以将经费用在特色文献的建设上,由此达到节约经费的目的。

随着网络化的普及,高校图书馆的传统流通管理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简便借阅手续,为读者提供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天职。传统高校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主要体现在文献借阅上,其借阅方式常常是师生带着希望到馆查目录、填索书单,图书馆工作人员根据索书单取书,再办理借阅手续。不仅程序繁琐,而且忙活半天却竹篮打水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化的高校图书馆,其借阅是由计算机管理系统或读者在自己的终端上自动完成的,程序简便、快捷。网络化的高校图书馆将是24小时开放的图书馆,它使读者远离时间的限制,而随时可以办理文献借阅手续。网络化的高校图书馆,其文献载体形式多样,电子文献将不断占领图书馆的馆藏空间,使得所谓的馆藏资源变成在空间高速运行的数据。不同的师生读者可在同一时空范围内浏览同一份文献,或在不同的空间同时浏览同一文献,或者通过下载离线阅读,等等,时空将不再是限制师生读者获取信息的障碍。师生读者可以随机访问网络节点上的文献馆藏单位,选择不同专业的文献类型查阅,馆际互借成为可能。

关于读书的资料篇5

世界读书日活动方案

各分院(部)、各部门:

为迎接第21个世界读书日的到来,为激发我院师生的读书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营造用心向上、清新高雅、健康礼貌的校园文化氛围,院团委与图书馆将联合开展以青春阅读,书香致远为主题的第十三届大学生读书节活动,现将大学生读书节期间的有关活动安排如下:

1.开幕式暨签名活动

活动资料:在图书馆和学生食堂门前开展青春阅读,书香致远签名活动。

活动时间:4月23日

2.青春阅读,书香致远征文活动

活动资料:以青春阅读,书香致远为主题,以文字作品(原创)的形式表达。图书馆将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评比,评选出优秀组织奖(分院)和个人奖。

投稿方式:文件名为:学号_中文姓名.doc;稿件标题下需依次注明投稿人所在班级、学号、姓名;电子稿件投送邮箱:

截稿日期:5月13日

3.读书报告会

报告名称:《秋水》依依映华年――20xx届校友作家陆兮兮赠书签售会

报告人:陆兮兮(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

报告时间:4月15日

报告地点:多功能厅

参加对象:热爱文学的师生、大学生读书协会会员

4.图书检索大赛

活动资料:由每个分院派出代表队参加比赛,在规定时间内从图书馆各个借阅室内查借出比赛所指定的图书。

活动时间:4月22日

活动地点:图书馆

5.馆藏文献资源宣传

活动资料:向全院师生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展牌、开展精品图书推介。

活动时间:4月~5月

6.阅读之星评选

活动资料:图书馆根据读者每月的借阅图书数量和质量进行统计分析,评选出当月的阅读之星。

活动时间:4月――6月

7.最美读书人评选

活动资料:在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号内开展最美读书人的投稿和评比活动。

活动时间:4月――5月

8.跳蚤书市

活动资料:由院读书协会组织,学生从中购买或换取自己需要的书刊。

活动时间:5月14日、5月15日

活动地点:图书馆一楼大厅

9.优秀读者、书香班级评比

活动资料:图书馆根据本学期各班级和读者个人的借阅图书数量,结合读书节活动参与的状况,评选出优秀读者(教职工、学生)与书香班级。

活动时间:5月20日

关于读书的资料篇6

问到这,我想一定有很多同学已经惭愧地低下了头。

从今天开始,做读书笔记吧!不但可以有效地积累资料,还方便日后的温故知新。

读书笔记不限长短,内容庞杂,形式多样。下面就为同学们介绍做读书笔记的几个主要方式。

摘录。这是被广大阅读者,尤其是小学生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但对于积累资料却很有效。主要工作就是摘录书中与自己学习有关的原始材料,如警句格言、词语典故、重要的结论与证明、独特的技巧等。

提要。做提要式读书笔记,需要整理、归纳的能力。读了一本好书,将书中的观点、情节或者是某一精彩章节,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写出来。这不仅可以备忘、备查,而且可以训练你的综合、概括能力。列宁的很多笔记就采用这种形式,而且他对摘录的内容,还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

心得。读书心得是读书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求同学们加入更多自己的分析和思考,难度比较大。但是,这种读书笔记有助于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阅读内容。其实,写心得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写读书心得是一种阅读的好习惯,长期坚持,同学们将受益终身。

索引。相信同学们的家里都有很多书,而且随着你们的成长,你们拥有的书籍也会越来越多。在阅读时你觉得某一内容非常有用,但是文字量太大,摘录起来比较耗时。或者,你要用到某一方面的内容,却忘记了在哪本书中。诸如这些问题,索引式读书笔记便能帮你解决了。索引式读书笔记就是按照内容的性质写下有关的题目或书名,待用时就可以信手拈(niān)来了。

以上四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条件而定。同时,也要根据阅读内容的特点区分对待。读书笔记的形式可以灵活一些,记在笔记本、卡片、纸条上都可以。各种方式各有所长,但从使用价值来看,采取做资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

关于如何做资料卡片,给同学们以下几点建议:

一张卡一个题。每张资料卡片只写一个问题或一个事例。这样既灵活,又不乱。卡片多时可以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资料信息要详尽。每张卡片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页码等,便于日后查找。

关于读书的资料篇7

关 键 词 :艺术 阅读 作用

艺术阅览室的定位

电子期刊的快速发展,使纸质载体的期刊原先所具有的诸多优于图书的特点逐渐淡化,与电子期刊相比,目前其时效性、便携性仍然占优势。如果图书馆不强化现刊的及时上架和有效荐介,当同一期刊的电子文献后,其利用率将大大降低;同样,如果不充分利用现刊的便携优势,大学图书馆仍然恪守现刊不外借的陈规,读者阅读现刊的积极性也会大受影响。现在一些大学图书馆的做法是把最新一期的期刊称作新刊,仅供阅览室内浏览,以满足更多的读者求新的渴望,把当年的其他现刊,一律当作过刊看,并允许外借。由于大量的电子文献的更新周期都在两个月以上,这类现刊的外借,弥补了电子文献更新周期的缺陷,又发挥了纸质期刊的便携的优点,这无疑保证了当年现刊的利用的时效性,又扩大了现刊的利用率。再者,对于艺术类的期刊,在馆内阅读,明显时间是不充足的,外借就能给读者充足的时间吃透期刊的精髓,发挥资料的作用。

艺术阅览资料和其他文科资料不同,艺术资料具有抽象性的特点,尤其是美术的图式语言和书法作品跟自然语言差别很大。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内部转化过程,即把美术图式语言通过领会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美术阅读常要求大脑建构起灵活的语言转化机制,这正是美术阅读有别于文科阅读的主要方面。与文科阅读相比,美术阅读的层次和专业要求更高,它不是书刊文化休闲式的阅读,而是用美术观念来接触、理解、处理美术图画信息的一种过程。它不仅要建立在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基础上,而且要建立在美术思维上,更要建立在心智和情感的高度投入上。如果按文科的阅读方式进行,就会忽视美术阅读的特殊性。因此,研究艺术资料的阅读规律,掌握艺术阅读指导策略,指导学生有效阅读有很大益处。

艺术资料的阅读实施

艺术是一种态度,一种人生观。艺术是自由的、奔放的、动感的。它的力量和价值,在于一种不确定性。所以,在阅读艺术资料时,是让学生通过读看艺术书籍及相关的图画书法资料等,去获取艺术知识、艺术思想和艺术方法,积累艺术语言,搜集整理艺术资料信息。加强艺术阅读的指导,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解书画知识的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用艺术语言交流和表达的能力,增强学生捕捉艺术灵感的敏锐性,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素质。然而在信息化的今天,大量的搜索引擎的应用,让我们忽视了纸质资料的应用。但他们在认可电子资料的同时,也看到了艺术资料的特点,在电子资料和纸质资料之间也产生了冲突,艺术资料的纸质资料是电子资料无法替代的。比如我们在欣赏《抱银貂的女子》这幅肖像时,感觉明暗的处理是最引人注目之处,光线和阴影衬托出肖像主人优雅的头颅和柔美的面容,这也要求我们的管理人员不但要具有图书文献知识,还要具有艺术知识。

笔者所在院校艺术阅览室就经常开设艺术阅读欣赏课,传授阅读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艺术资料的阅读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边阅读边思考分析临摹。就阅读的步骤而言,一般可分为以下三个层次:一是粗读感知,读出思考;二是细读得法,自我提问;三是精读强化,整理精华。提高学生的准确而灵敏的理解能力,准确而牢固的记忆力,准确而快速的应用能力。阅读开始我们不妨先做出阅读示范,然后编写由详到细的阅读提纲,传授阅读技能,使学生逐渐掌握艺术阅读的一些技巧。当他们从阅读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时,阅读的自觉性就会加强。

艺术阅览室服务的特点

师范学校的艺术阅览室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首先,图书馆的艺术阅览室的服务可依托图书馆的丰富馆藏资源。笔者所在院校有近百年的历史,有大量的绘画、书法、摄影、照片艺术资料,要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和优势,让更多的师生利用资料,采集文献,积淀文化,让阅览室成为服务的载体。

转贴于

其次,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和信息枢纽,可以成为任何信息和任何读者之间的桥梁。艺术阅览室也可以通过多方面和多方位合作。结合学校艺术系的特点,可以联合举办以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为主的展览,及摄影艺术、广告艺术、舞蹈艺术、戏剧艺术等的展示。在文化大背景下,图书馆的服务在内容选题上可以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发挥的余地,可以集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文化机构的服务优势于一身;同时,图书馆的服务必须坚持公益性的,始终贯穿教育读者、传播知识为主线。

艺术阅览室人文环境的构建

学生是图书馆最大的服务群体,而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情感的影响又是潜移默化的,因此,重视图书馆人文环境的构建应成为一种共识。

首先,营造具有现代气息的师范学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师范图书馆不仅要注重馆舍的流线、外观与功能分区,还应该从注重改善图书馆内部的环境布局来体现亲和力,给学生最佳的视觉感。

其次,构建具有本校特点的图书馆人文氛围。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核心内容是以学生满意为目标,并基于文献信息实践活动对文化寻求,体现人文关怀,营造美与和谐的文化学习环境,使之具有一种文化气息,反映师范学校图书馆的特征。

对艺术阅览室服务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第一,服务和讲座会议联动。在图书馆服务工作发展过程中,可以将艺术阅览和讲座、会议资源进行整合,发挥艺术资料的整体效益和互动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联动发展。如举办职工书法展、学生实习写生展、毕业展,从而开阔师生视野,丰富生活,提高素质。

第二,资源共享。每个学校的图书馆都具有特色和长处,如何将各校的特点和长处进行互动,在服务工作中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是一个实践的命题。为了更好地进行资源共享,在网络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为了适应广大读者学习求知的习惯,我们在各校之间办理了通用借书证。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系统平台的实现,开展跨系统的信息共享服务。

参考文献 :

关于读书的资料篇8

1.加强图书资料员的职业信念

图书资料员的职业信念是指图书资料员在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在图书馆工作价值和社会意义方面所持的态度。加强图书资料员的职业信念,是图书馆事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自身的职业信念,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成为每位图书资料员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图书馆的工作才能取得成功,图书馆群体和图书馆事业才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如何加强图书资料员的职业信念呢?

1.1图书资料员要对自己的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加强对自己从事的图书馆职业意义的深刻理解。当一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时,是不可能也不会去做好这份工作的。图书资料员只有对图书馆职业、任务,在当前处于怎样的地位,以及它跟社会未来发展的关系等有一个全面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对图书馆工作有真正的理解和认识,才能产生对图书馆工作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1.2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解,把从事图书馆事业,为读者和社会提供全面、便利、准确的知识信息服务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形成从事图书馆这一行应有的志向和抱负。然而,图书资料员因图书馆开放时间过长、工作量大、待遇低等诸多因素,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对读者冷漠,对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等问题。这就要求图书资料员无论从服务思想、服务态度及个人的仪表、仪态形象都要时刻注意。同时,图书资料员还要勤恳工作、忠于职守,忠于社会主义图书馆事业。只有这样,图书资料员才能为读者服务,才拥有崇高的职业理解。

1.3确立正确的自我价值实现尺度。在社会中,一个人的价值体现在社会对个人的尊重、满足,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贡献两个方面。作为一名图书资料员,如果只追求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忽视了自己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不仅难以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而且可能背离图书馆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同时,还要培养图书资料员对图书馆工作的深厚感情。图书资料员应该忠诚热爱图书馆事业,意识到从事图书馆事业是在为读者、为社会的发展而奉献的。

1.4图书资料员要有坚强的意志。图书馆工作是复杂而枯燥的劳动,需要克服众多的困难,也需要战胜众多的外界诱惑。如今三资企业、独资企业等为争夺人才而制定的一系列人才优待措施,如高额工资前景、住房公积金、带薪年假等带来了对图书馆人才的思想冲击。图书资料员只有具有坚强的意志,冲破困难和险阻、始终保持稳定的职业意向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才能为图书馆事业奋斗终生。

2.加强图书资料员的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指的是人们在先天条件下,经过规定的专业教育、培养以及自身的历练之后所形成的一种品质和素养。图书资料员的专业素质是指图书资料员从事图书馆职业所需要的品质和素养。那么,图书资料员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呢?

2.1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图书馆的专业知识是图书资料员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基础,是图书资料员提高服务层次,为各类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必要条件。因此,分类学、目录学、传播学以及图书馆管理学等基础理论,是图书资料员必须熟练掌握并运用自如的基本条件。只有这样图书资料员才能在工作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成为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2.2熟悉文献信息。熟悉文献信息也即对文献的组织、整理、评估、分析能力。这些熟悉不仅仅是对文献的载体,更主要的是对文献的内容。图书资料员对文献信息内容的研究,可以“启迪”学科的建设者奔向学科宝藏的富区,耕耘学科松区,填补学科空白区,启示学科强手跻身于学科密集区,变换采掘角度,深化采掘深度,寻找新学科生长点,奉献新的研究成果。

2.3熟悉掌握现代科学技术。21世纪人类进入了高科技的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高速公路和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将传统的图书资料工作推向了信息化、电子化、数字化的发展。以数据库为龙头,以网络为依托,以多种载体信息为内容的现代图书馆已成为时展的总体趋势。现代科学通讯设备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生活中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图书资料员不仅要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和熟悉的文献信息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和熟练掌握计算机的运用技术与技巧,通晓所学和所用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内容等知识,尽可能地保证图书资料服务工作的正常、高效运转。

2.4具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熟练的运用能力。一个人对社会和自然的适应能力、驾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人的语言能力。对图书资料员来说,语言能力的高低是与信息、知识、读者沟通成败的关键。那么,作为一名图书资料员,如果只是掌握自己的母语,那么他的活动范围就会受到限制,读者从他这里获得的知识和信息范围就会受到限制。进入知识时代,掌握1―2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高层次的外语水平已成为图书馆工作的必需,其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读者。

3.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关于读书的资料篇9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教育改革的深化,学科专业的优化重组,新兴专业及重点学科的相继形成,学科建设发展加快,如何把图书馆的职能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为读者提供满意的服务,成为广大图书馆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一班工作人员与时俱进,勤于思考,在纸质资料阅览室建设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高校图书馆纸质资料阅览室的一般类型

1.新书阅览室。为充分发挥新购图书资料的功能,一般要建设新书阅览室,读者只能在阅览室阅读,不外借。新书阅览室对于充分利用新购图书资料特别是复本很少的图书资料有重要意义,这样,就避免了新购图书资料特别是复本很少的热点图书资料被少数读者借阅而大多数读者看不到的情况。

2.现刊阅览室。现刊阅览室主要摆放最新期刊,是阅览室中最重要的形式,由于现刊的时效性和信息多样性受到读者青睐。

3.过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一般存放过期期刊合订本,利用率不如现刊阅览室,但是过期期刊阅览室资料更丰富而且成系列,近年来也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二、2006~2010年,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分散型纸质资料阅览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06年,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初具规模,部分院系搬迁到新校区上课。当时,新图书馆大楼尚没有建成,为不耽误广大新校区师生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休闲阅读对图书馆的需求,学院图书馆决定建设分散型纸质资料阅览室,保证了新校区师生对图书馆的利用。分散型纸质资料阅览室的类型主要有一下几种。

1.院系纸质资料阅览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学院前后建设了6个院系纸质资料阅览室。院系纸质资料阅览室一般建设在院系教学楼出口附近,使用面积约200平方米,可以存放图书20000册,期刊200种,阅览座位100个。院系纸质资料阅览室借阅一体,由于离教室近,借阅很方便,即使课间很短的时间也可以到阅览室借书阅览。除随意借阅以外,本院系学生在自习时间,可以整班到阅览室阅览。在使用频率不是很高的时间,院系一些与图书有关的活动也可以在院系纸质资料阅览室举行。院系纸质资料阅览室具有使用效率高,借阅方便,功能多元的特点。

2.实验室纸质资料专柜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学院先后在50个实验室建设了实验室纸质资料专柜。实验室纸质资料专柜就是为做实验服务的。根据本实验室所做实验,需要哪些纸质资料,将有关纸质资料存放在专柜里面,在实验时,需要查阅资料了可以及时查阅,对于提高实验效率,增强实验效果起到良好的作用。

3.教室和学生公寓纸质资料专柜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学院在个别教室和学生公寓设立了纸质资料专柜。教室和学生公寓纸质资料专柜的图书资料由本班或本室学生自我筹集,自我管理,自由阅览,这种形式十分灵活。

分散型纸质资料阅览室拉近了图书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举步就能进图书馆,抬眼就能看到书,伸手就能摸到书,不用宣传就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是一种很好的图书馆分布形式。分散型纸质资料阅览室的缺点就是管理不方便,特别是管理人员较少的情况下,开放时间很可能被压缩;图书资料的分散也给读者查询本室没有的纸质资料带来了麻烦。

三、2010年以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专业大类纸质资料阅览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10年3月,学院图书楼正式建成,图书馆开始向图书楼搬迁。经过半年多的搬迁、整理,图书馆正式开放。图书馆使用面积21588平方米,现有纸质馆藏80多万册,期刊534种,电子期刊5200种,电子图书10.5万册;图书馆建成3个书库,一个期刊阅览室,一个特藏阅览室,5个自修室,阅览座位达到400多个;图书馆还有机房型实训室8个,学术报告厅一个;整个图书馆功能逐渐完善。新图书馆正式开放后,我们结合学院实际,又开始了专业大类纸质资料阅览室的建设。

学院图书馆结合学院的专业,建设了制造大类、财经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医药卫生大类、文化教育大类、材料与能源大类等6个专业大类纸质资料阅览室。每个专业大类纸质资料阅览室使用面积达500平方米,阅览座位100多个,这样使图书馆阅览座位超过了1000个。专业大类纸质资料阅览室主要存放新购的专业图书、专业期刊、工具书,集中了相关专业的主要最新资料。专业大类纸质资料阅览室的建成,使热点专业馆藏清楚明了,便于读者有目的阅览。

四、近来,莱芜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做阅一体化纸质资料阅览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教学改革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在展开教育教学等育人活动之前对于育人方案的总体设计活动,它涉及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队伍建设、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等方面,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奠基工程。结合学院教学改革的实际,我院图书馆也积极行动起来,配合教改需要,建设了教学做阅一体化纸质资料阅览室。

教学做阅一体化纸质资料阅览室建设的起步源于建筑工程系建设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该系领导在联系我们图书馆,研究建筑专业资料保存及使用时,我们灵机一动,为什么不建设教学做阅一体化纸质资料阅览室呢?

想到了就实践,我们很快在材料与能源大类纸质资料阅览室安装了多媒体设备、电子白板、建筑专业图纸存放柜等。这样纸质资料阅览室就变成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室,纸质资料变成了教学资料,阅览桌变成了课桌、绘图桌。建筑专业教学做阅一体化纸质资料阅览室的建成很快受到建筑专业教师和学生的欢迎,这一新图书馆服务模式成为我院图书馆的新亮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筑专业教学做阅一体化纸质资料阅览室的建成很快受到我院教务处和各院系的关注并引起讨论,最终受到学院领导的肯定。很快,又有几个院系建议合作建设教学做阅一体化纸质资料阅览室。这一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社会的发展没有止境,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发展也没有止境,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勤奋实践,作 为高校图书馆基本单位的纸质资料阅览室也将会产生更多更好的服务形式。

参考文献:

[1]苏丽娜.大学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23).

[2]戴天才.论图书馆工具书阅览室的藏书特点.商业经济,2005,(12).

关于读书的资料篇10

[关键词]读者、读者权、法律属性

读者满意理念,“读者第一,用心服务”等图书馆服务宗旨,是图书馆界研究和探讨的热门话题。⑴如何提升为读者服务理念,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关键的问题是处理好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重视读者的尊严,为读者提供自主、平等、宽松的阅读服务环境,把“爱读者”作为工作核心和精神要义。⑵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从思想上和理念上明确读者的权利,从而在管理工作和图书信息服务过程中,自觉地保障读者权的实现,同时实现图书馆服务的宗旨。因此,对读者权及其法律属性的探讨,显得十分必要。本文试图对读者权的概念、内容、法律属性等进行阐述,以求教同仁。

1. 概说什么是读者,这是我们研究读者权不可回避的问题。读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读者,应该包括阅读图书资料和购买图书资料的人,如新华书店将购买图书的人称为“读者”。狭义的读者,是相对图书馆来说的,是指从图书馆借用图书资料或利用图书馆获取知识信息的人。本文是从狭义上来研究读者权的。国家设立图书馆,包括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的目的,都是将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财富,通过收集、整理后,供民众充分利用。民众不分性别、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财产状况、等,均可自由利用图书资料,获取文化科技知识。所以,从法律意义上看,将读者称为图书资源的利用者更为贴切。因为习惯,本文还是将图书资料的利用者称为读者。为了表述严谨,下文中有时也会称利用者。

关于读者权,也许是因为笔者阅历所限,目前尚未有人对此下过定义。读者权,应该是法律上的权利(right),是法律关系的内容之一,与义务相对应,指法律对法律关系主体能够作出或者不作出一定行为的许可与保障。权利由法律确认、设定,并为法律所保护。⑶读者权,是读者与图书馆法律关系的内容之一,在这种法律关系中,读者能做什么,或者要求他人不做什么的一种权利。读者与图书馆发生法律关系的目的,应该是自由地利用图书资源,从而获取文化科技知识,或者获取技术信息和商业信息。因此,读者权,简单地说,就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获取知识信息的权利。具体地说,读者权是国家提供图书资源,利用者通过借用或自由阅览,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从法律意义讲,它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读者权更多体现为人身权,即读者的自由权,亦即读的自由,听的自由,看的自由,人格受尊重,保守个人阅读秘密等的权利,一句话,读者自由地利用图书资源。第二,读者对图书馆资源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要么归国家所有。要么归集体所有。对国家所有的图书资源如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任何公民均有权使用。第三,读者权与读者义务具有统一性。任何权利都是相对义务而言的,人类反对只享受权利而不尽义务的特权,也反对只尽义务而不享有权利的奴役。就公共图书馆而言,国家为读者提供了无偿利用的图书资源,通过图书馆为读者服务,读者在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同时,当然有义务遵守图书馆次序,自觉保护图书馆资源的完整性和不受侵害。第四,读者权的性质,应该属于公民受教育权的范畴。读者利用图书馆的目的,是从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和信息,提高自身的文化科技素养,这种利用的结果,无疑是一种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我国宪法在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一章中,明确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我国教育法中也明文规定,受教育者有权利使用图书馆资料,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等社会公共文化措施,要为受教育者接受教育提供便利。⑷从而从法律上确保读者、受教育权的实现。

读者权是个历史的范畴,其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是随着图书馆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受到重视的,确切地说,是图书馆私立性、封闭性与少数人专用性向图书馆的公众性、开放性和民主性的转变而形成的。考察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史不难看出,先有图书,再有图书馆收藏,图书馆收藏起源于官府,据《史记》记载,老子就做过“周守藏宝王史”,春秋战国之际,随着“学在官府”局面的打破,图书的收藏也从官府发展到民间。⑸孔子、墨子为了办学的需要,收藏图书作为教材,如孔子就收藏和整理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自商周至清朝,中国图书馆虽已发展了两千多年,但图书资源基本上为奴隶主或封建朝廷和官府所有,民间图书资源也只为少数学者作为私家藏书。这些藏书,无论哪一种形式均不对民众开放,而只为特定对象服务,也就无读者权可言。到清朝末年,由于民主运动的发展和高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了图书馆应面向全体民众的民主主义思想,主张图书馆应以教育民众、启迪民智为宗旨,允许并吸引人民入馆读书。由于民主思想的推动,清朝廷被迫废止科举,兴办学校和图书馆。光绪31年(1905年)在长沙建立我国第一所现代公共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宣统元年(1909年)在北平建京师图书馆,即现在北京图书馆前身。⑹随着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和开放,普通民众才有入馆利用图书资源的机会,也才有人民利用图书馆藏书,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由此可见,我国现代图书馆思想的倡导者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图书馆应面向全体民众开放,赋予人民利用图书馆藏书的权利,是读者权的萌芽,但还不是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读者权。对此,下文将重点论述。

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的《图书馆令》在内容上也没有体现出公共性、开放性与民主性,而是把图书馆作为“官僚机构的一部分”以天皇“敕令”的形式对其加以规范,目的在于是图书馆全面服务于军国主义统治下的“思想善导”⑺而不是服务于公众。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48年日本颁布了《国立国会图书馆法》,1950年又颁布了《图书馆法》,尤其是1954年了《图书馆自由宣言》,标志着图书馆是为民众服务,是一个承担着保障国民图书资料获得权责任的机构的地位。图书馆具有收集资料、提供资料、并为利用者保守秘密的义务,有反对一切检查的权利。⑻不可否认,日本图书馆法受到西方图书馆法的影响,对图书馆自由和读者权已经做出了规范。

2.读者权的法律属性

读者通过利用图书资源,获取知识和信息,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知识,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文化活动。因此,读者权是公民的文化权利,确切地说,读者权属于受教育权的范畴,是一项重要的宪法权利。

教育文化事业是人们学习生产技能,掌握知识,提高人们自身素质的精神活动。教育不发达,劳动者的智力和生产率也就低下,综合国力自然提不高。我国宪法第19条、第46条、第47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高全国人民的科学文化水平。”“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宪法不仅规定了公民的文化权利,也规定了保障公民文化权利和受教育权利实现的措施。国家进行学历教育和鼓励自学成才。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1 条、第42 条和第50条规定:“国家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受教育者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以及历史文化古籍和革命纪念馆(地),应当对教师、学生实行优待,为受育者接受教育提供便利”。可见,读者权作为一种文化权利和受教育权利的范畴,国家通过根本大法-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予以确认和加以保障。

读者权作为公民的一种文化权利,从法律上讲它与受教育权一样,既是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是公民的义务,亦即读者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获取知识和信息,既是享受法律上的权利,同时也是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建设服务应尽的义务。

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1919年德国的魏玛宪法首开把某些权利转换为义务的先河,“受国民教育为国民普遍义务”⑼同时将传统的受教育权、所有权、劳动权等确认为宪法义务。我国宪法也明确规定受教育权、劳动权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因为,权利虽然是法律所确认的人民可以从事的社会行为,但得承认权利在本质上具有社会属性,即权利总是相对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权利而存在的。人类社会是一个共生共存的统一体,不论以什么政治形式和社会形态维系着,人与人之间始终相互依存。作为社会成员的人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实实在在地生活在这个活生生的世界上。在一个国家的范围内一个公民,即一个社会成员要在法律的范围内采取他可以从事的社会行为,必然会影响他人乃至全社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化,把权利和义务判然分开以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向被传统奉为圭皋的权利,渐渐失去了它的纯粹的性质,变成了权利人的义务。读者权是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为了保障公民文化权和受教育权的实现,无偿地为公民(读者)提供学习各类科技文化的场所,(图书馆),以便使广大读者实现自己通过图书馆获取知识的权利,读者也应该履行不损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合法利用图书资源的义务,并且有把所学知识用于国家建设的责任。这是权利义务的不可分离性。马克思那句“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的格言,正是对这种权利、义务统一性的精确概括。

我们在研究读者权的法律属性时,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是,读者权的权利主体是读者,而相对的义务主体是图书馆。权利的实现必须有义务的履行,在这个意义上,义务的履行是关键。图书馆是社会教育机构之一,其职责是收集、整理、汇编图书资料,向社会公众提供图书馆服务,帮助学习,鼓励创新,使读者权能充分实现。同时,读者在行使读者权时也不是单纯的权利主体,他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必须维护图书资源的完整性,不得毁坏图书资源,必须遵守图书馆的管理规章,维护阅览秩序,及时归还所借图书资料,延期还书或毁坏、污损图书必须承担支付违约金和赔偿损失的责任等。可见,读者与图书馆的权利义务是相对的、对等的。在它们的法律关系中,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的角色是变换着的。读者权是相对权利,不是绝对权利。由此可见,在现实生活中,对读者阅读设置种种障碍,将读者分为三六九等,规定某类图书只供某特定对象读者借阅,对读者的咨询不予理睬等行为,都是对读者权的侵犯。同样地,读者无视图书馆的规章制度,恣意损坏图书资料,在图书馆内大声喧哗不听劝阻等,也是对图书馆管理权的侵犯。因此,权利人在行使权利时,必须承担起相应的义务,义务主体在履行义务时,有权享受相应的权利。

3. 读者权的具体内容

读者权,既读者利用图书馆的权利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在日本曾引起过热烈地讨论。那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政府开始实行一项“公立图书馆的委托经营”政策,以实行行政改革。“委托经营”的具体内容,是把社会福利设施、社会教育设施包括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委托民间管理、经营并积极推进对非专任馆员、社区志愿者的利用。经营者为了降低成本,节俭费用,雇佣了一批非图书馆专任馆员,从而降低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也就意味着利用者权利不能完全实现,甚至被侵害。这时,国民提出,维护读者权(利用者权),反对“委托经营”的作法。反对者的理由是,国民利用图书馆,接受图书馆服务,不是“获得恩赐”,不是“享受福利”,而是实现权利。国民利用图书馆的权利与国民的生存权、学习权、认知自由权、参政权、闲暇享受权密切相关。⑽并且还提出按照现代民主社会“在民”的原则,图书馆利用者是图书馆的者,利用者不能仅仅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保护,应该明确提出自己的权利要求。

在我国图书馆界,正面提出保护读者权的文章著述几乎没有,这与我国尚未制定图书馆法不无关系。有学者提及过“读者阅读权益”问题,指出阅读权益是每个人依法享有的阅读权利和利益,它以阅读的自尊、自主、自由,以体现读者的个性为特征,突出地反映“天赋人权”、“天赋价值”、的人本主义精神。⑾这是一个可喜的信号。还有人指出,要将读者视为消费者,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读者的知悉权和获知权。⑿这些都表明了社会对读者权的关注,不过后者在适用法律条文时有些牵强附会,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指接受有偿服务的人,而图书馆服务原则上是无偿服务,服务的性质完全不同,适用法律也应有别。那么,相对图书馆服务,读者权所蕴涵的内容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日本学者森耕一和佐佐木顺二在他们的《图书馆法解读》和《图书馆利用者权利宣言》中对利用者权利所作的概括,仍值得我们借鉴。结合我国的实际,读者权归纳起来大致有七项:

第一、接受“最好图书馆服务权”。什么是“最好图书馆服务”?佐佐木顺二解释到:不是指服务的数量指标,也不是仅仅和图书馆的经费状况相联系,而是指和国力与经济力等相适应的图书馆服务,包括接受最好的图书馆员提供的服务。笔者认为,最好的服务,既包括图书馆的硬件,如图书馆的建筑水平、藏书内容、借阅设施等应是最好的,也包括国图书馆的软件,如馆员的服务素质、服务态度等都是最好的。

第二、不接受区别对待的权利。任何读者在利用图书资源和图书馆设施的过程中一律平等,不能将读者分为三六九等,划分“专家”、“学生”借阅室,区别对待,甚至规定图书馆的设施什么人能使用,什么人不能使用等,对读者不能一视同仁。这是对读者权的侵害,读者有权拒绝。

第三、阅读自。读者为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和提高自身素质,对阅读内容和方式有自主决定权,不应受别人支配和安排,更不允许人为地设置障碍进行阻止。如古代的“焚书坑儒”、现代的“”大肆禁锢书籍,以及现在有些图书馆打着市场经济的幌子,对读者阅读图书资料设置名目繁多的收费服务等,都是有损读者阅读自由权的行为。

第四、咨询权。咨询权是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料向图书馆工作人员询问图书信息的权利。日本图书馆法在图书馆服务的法定内容中明确规定:图书馆员具有丰富的有关图书馆资料的知识,能够承担利用者的咨询。⒀通过咨询读者能快捷地了解新的图书资料信息,节省个人查找的时间,提高阅读效率。

第五、读者阅读秘密被严守的权利。时下,人们热衷于讨论“隐私权”问题。“财产状况”、“恋爱关系”、“书信内容”、“夫妻”等固然是人们公知的隐私权问题,而个人对图书资料的利用范围和借阅登记也是个人隐私,应受法律保护却是鲜为人知。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日本由于警方对图书馆保留的有关读者利用记录的搜查、调阅、扣压事件的频繁发生,1974年东京都东村山市图书馆应当地市民的强烈要求,在本馆的《图书馆设置条例》中明确规定了“图书馆不得泄漏通过资料提供活动获知的利用者的个人秘密”,开启了为利用者保守秘密的先河。1979年日本改定的《图书馆自由宣言》明确规定了“图书馆为利用者保守秘密”的内容。读者阅读什么图书,属于利用者的个人秘密,除法律规定的情形外,图书馆不能将利用者的读书事实向外部泄漏。跟日本相比,我国图书馆在保守读者秘密方面几乎是空白。

第六、读者人格尊严权。读者人格尊严权是指读者在利用图书馆资源获取知识和信息时,享有其人格尊严得到尊重的权利。这是读者权精神权利的重要内容。我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某些图书馆和某些图书馆工作人员,为读者服务的意识淡薄,不是以服务者,而是以读者的领导者自居,对读者某些“不规范”的借阅行为进行训斥,动辄实施“罚款”,甚至怀疑读者窃书时,对读者进行非法搜身,责令读者写书面“检讨”,并张贴公示,这是违反图书馆服务宗旨,有损读者人格尊严权的行为。

第七,图书馆管理的参与权和建议权。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服务机构,如何保障提供最好的图书馆服务,满足不同读者的利用要求,其运作和管理应该采用召开听证会的形式,经常听取读者的建议,引导读者自觉为图书馆的管理献计献策,允许读者“参政议政”。因为,图书馆经营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读者权利的行使和实现。

综上所述,读者权是读者利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和信息的权利,是读者受教育权的权能之一。读者权具有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它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文明程度的提高和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读者权的内涵也将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目前,我国尚未制定《图书馆法》来保护读者权,我们在谈读者权的法律保护时,只能在宪法、教育法的相关规定中寻找法律依据,这虽然不影响读者权作为公民文化权的存在,但在我国拟制定的《图书馆法》中很有必要设专章规定读者权。

参考文献

(1) 关晓明:《关于图书馆创新服务的思考》,《图书馆》2003年第3期。

(2) 黄俊贵:《关于读者阅读权益问题的思考》,《图书馆》2003年第2期。

(3) 《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版,第485页。

(4)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2条、第50条。

(5) 李朝先、段克强:《中国图书馆史》,贵州教育出版社,1992年2月,第39页。

(6) 同(5)第11页。

(7) 李国新:《日本图书馆法律体系研究》,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0年6月,第11页。

(8) 日本《图书馆自由宣言》序言主文(1979年改定),见《图书馆法规基准总览》第16页。

(9) 德国1919年魏玛宪法第145条。

(10) 佐佐木顺二:《图书馆利用者权利宣言的提案》,载《大众图书馆》(日本第212号),1994年12月。

(11) 黄俊贵:《关于读者阅读权益问题的思考》,《图书馆》2003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