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妈妈与儿子五篇

时间:2022-12-06 23:26:38 版权声明

欧美妈妈与儿子篇1

中国式妈妈典型特征一:

过于“宝贝”孩子

陶陶落地时是个大胖小子,身长和体重都是同龄人的99%,也就是说,一百个婴儿里面,陶陶是最高的也是最胖的,这是医生解释何为99%时这么说的,陶陶妈妈听得心花怒放。陶陶的喂养可谓精心极了,荤素搭配,讲究营养,人手方面则是爸爸妈妈外公外婆外加爷爷奶奶齐上阵,小保姆只能打打杂。陶陶吃饭是家里的大事,哪一天陶陶少吃了一口,全家人都紧张万分,“给宝宝吃点开胃健脾的药吧!今上午的蛋羹没吃完!”。

陶陶妈妈这样的中国式妈妈其实随处可见,对孩子的喂养过分精心,也对孩子们的成长指标过于执著。胖乎乎的婴儿固然可爱,但大了多半体重超标,带来诸多健康问题。班级里最高最胖的孩子往往最不灵活,最会遭到小朋友嘲笑,因此引发的心理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此,注重营养,不如注重孩子的健康,吃得适量,勤锻炼,才能养出健康宝宝。

向欧美妈妈学习――

大多数的欧美妈妈都让孩子做主,自己决定吃多吃少。中国妈妈也不妨放松心态,一顿两顿少吃了,真的关系不大,大人都有没胃口的时候,更何况小孩子呢?与此同时,中国妈妈还可以向欧美妈妈学习,为孩子也为自己营造和谐轻松的进餐气氛,同时注重孩子餐桌礼仪的教育,教会孩子用餐时温文有礼,应对得体。

中国式妈妈典型特征二:

过分重视孩子的教育

一句“不要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的广告词,让广大的中国式妈妈焦虑不已。在为孩子们策划未来时,教育当然是重中之重。有了这个指导思想,重视“胎教”并忠实贯彻执行的妈妈绝非少数。孩子们早早就得上各种补习班才艺班,忙得昏天黑地。

教育重了,其它的东西也就只能轻了。如果中国式妈妈觉得某种重要的才艺班必须去上,那么孩子喜不喜欢该项才艺,上这个班开不开心,是不是还想发展别的兴趣爱好,就不在妈妈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了。这样的做法就有欠考虑,为孩子策划将来,当然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与爱好,听听他们的心声。与其只盯住孩子的成绩,不如发展孩子的多项爱好。

值得一提――

重视教育的民族往往会成为优秀的民族,重视教育的妈妈并没有错。在国外,大部分中国孩子成绩好,能上好的大学,相对来说就业上有优势,这是妈妈的成果,但是要防止高分低能。

中国妈妈典型特征三:

忽略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中国式妈妈看来,一个回家就看书,从来不出去玩,也没有小朋友来家里玩的孩子是个好孩子,如果孩子考了98分却哭了3天则更说明孩子有上进心。殊不知,这都反映了孩子的心态不够乐观开放,遇到挫折时不能良好地调节心态。中国式妈妈普遍不重视、不擅长跟孩子们进行良好有效的心灵沟通。他们想什么,妈妈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妈妈们也知之不多。孩子们也觉得跟她们没话说。时间长了,有效的交流沟通在双方都成了问题。

向欧美妈妈学习――

欧美妈妈往往把孩子当成大人,凡事商量。中国妈妈不妨向欧美妈妈学习,也把孩子当成大人来尊重,当作朋友来相处。既是朋友,大家和谐相处,有话则说,无话则短;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交流的方式也很重要,母女一边逛街一边谈心,其效果可能大大超过书房里的严肃对谈;父亲传给儿子的处事秘诀,比起一本正经的对话,往往是打球时的几句话效果更彰。

此外,关爱孩子的同时,帮助孩子学会做判断,做出正确有利的选择。一旦孩子有了自己的价值判断,就应尊重孩子的意愿,并且鼓励孩子捍卫自己的意愿。如果妈妈自身的能力不够担此重任,必要时还应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中国式妈妈典型特征四――

轻视培养孩子独立能力

中国式妈妈总觉得孩子现在的重心是学习,学习好就行,其它的,等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这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须知一个有基本的生活技能,能够自己独立生活并且自得其乐的人,才是一个不依赖他人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独立的人。培养孩子们的独立生活技能,不是在孩子们小时候什么都不教不管,稍大一点了往寄宿学校一送就完事的,而是要关爱孩子,在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地教会他们。

欧美妈妈与儿子篇2

从远古时代,人类就对神秘的月球充满向往,“嫦娥奔月”就是这种梦想的写照。直到2007年10月22日下午4时16分,“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国人才真正和邻近的美丽星球有了亲密接触。这个划时代的伟大工程背后,有一个功勋卓著的老人――世界著名的天体化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

2009年8月底,邓益民老人无牵无挂地在云南旅游。这是年老之后才有的悠闲,年轻时做梦也没有这样的日子,除了工作,他还要帮助姐姐照顾孩子。在外甥欧阳昕舒的记忆里,这个舅舅为自己的付出,远远多过父亲欧阳自远。在姐弟仨的成长中,欧阳自远是一个隐形的父亲,所有的牺牲,最终成就了“嫦娥之父”。

欧阳自远觉得这辈子,最对不起的便是儿子欧阳昕舒。

儿子出生那年,妻子邓筱兰刚刚从宁夏调回北京,但夫妻俩仍然聚少离多,从找矿到参与原子核研究再到月球探测工程,他要学习、开会、出差、搞科研……总是不在家。当他得知消息赶往医院,儿子已在哇哇大哭了,邓筱兰因为失血和营养不良异常虚弱。分娩后,她唯一的营养品,只是一碗小米粥。可是她噙着眼泪,吃得那么香,这让欧阳自远又幸福又自责。

儿子出生即遇上“三年自然灾害”。苞米面粥是一家人最常见的主食。偶尔吃上大米饭,就是顶奢侈的事。邓筱兰总是骗他说大家都有吃。然而有一次欧阳自远发现,那只是他一个人的特权。看到孩子们消瘦的小身体,他忍不住想哭,拒绝再吃米饭。但邓筱兰命令他吃:“你是一家人的顶梁柱,你如果倒下了,这一家人怎么办,你赶快吃!”

欧阳昕舒还隐约记得3岁时的一桩“笑话”。

当时,妈妈去水房洗衣服,让他看家。小家伙百无聊赖把家“看”着,突然发现有陌生人进来了。小家伙一个激灵,赶紧跑到水房报告妈妈:“妈妈,家里来了一个叔叔……”邓筱兰一头雾水回到家中,原来是欧阳自远回来了。

这件事成了欧阳家的经典笑话。当时欧阳自远却是满腹心酸,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爸爸,可想而知,对孩子们的照顾有多少。

后来欧阳自远随地球化学研究所前往贵州,邓筱兰又带着孩子坐上了去贵州的火车。那一天是儿子5岁生日,她用几张红色、绿色的纸粘到筷子上,做成小旗当作生日礼物。

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一心一意搞科研,欧阳自远把儿子送回永新老家,寄养在邓益民家里。欧阳昕舒高二那年刚满16岁,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缀学参军了,这成为欧阳自远很久以来的一个心结。

不仅是儿子,两个女儿从小对父亲也非常陌生。大女儿欧阳从7岁起,就开始帮着妈妈照顾弟弟妹妹。那一年,4岁的欧阳昕舒得了哮喘病,吃不下饭。为了哄弟弟吃饭,欧阳就给他讲故事,讲一个故事他吃一口饭。一碗饭都吃下去后,欧阳几乎把自己知道的故事都讲了一遍。

欧美妈妈与儿子篇3

但好奶粉坏奶粉,只有产地这一个标准吗?

知己知彼,才能心中有数。关注宝宝食品安全的父母,在挑选奶粉时首先要了解几大奶粉产地: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和亚洲四大奶粉派,出身到底如何?

产地其实不能决定奶粉好坏,会看配方表的父母才能看出不同派系洋奶粉的优劣。

欧洲奶粉:钙铁都少

欧洲奶粉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达不到国家标准。标准规定,每100克奶粉中应含锌2.5~7.0毫克,含钙300~600毫克,含铁大于等于6毫克。但对欧洲奶粉进行检测时发现,远远达不到这一标准。某欧洲品牌原装奶粉100克铁含量仅为0.8毫克,比国家规定低了6毫克。因为欧洲母乳喂养率在90%以上,且饮食中摄取的钙、铁、锌相对充足,所以作为辅助的奶粉配方中少微量元素。

美国奶粉:容易发胖

雅培、惠氏、雀巢等大品牌为代表的美国原装奶粉在蛋白质、脂肪以及含糖量上,全部按照标准的最上限添加,导致很多父母反映自家的宝贝喝了以后长得超重。为了避免宝宝超重,在喂美国奶粉时,应取推荐奶量的最小值。

日本奶粉:含锌极低

日本奶粉口味清淡、不易上火。但日本原装奶粉的含锌量极少或根本不含。对于中国宝宝来说,长期喝日本奶粉的宝宝有厌食、偏食等情况,妈妈们要警惕是否缺锌。

澳洲羊奶粉:缺乏维生素B

羊奶粉的使用比例不断升高,不少父母认为羊奶粉更有营养,有的则是因为宝宝对牛奶过敏而改喂羊奶粉。羊奶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和矿物质,但叶酸含量较少,维生素B12也比较缺乏,长期食用有可能带来神经系统障碍、生长迟缓等问题。

以牛乳为基础的婴儿配方奶,大多可符合宝宝需要,但仍有些成分比例不相同,并且按月龄分为不同阶段。当发现所食用的婴儿配方奶粉与宝宝的体质不合时,应立即停止原配方,改用其它品牌配方。

偏热体质 容易上火的体质,避免选择烘干工艺制成的奶粉,如惠氏、美赞臣,吃这种奶粉的宝宝需要强调多喝水。相应的,可以选择清火型奶粉,如口味清淡的日本明治、美素等品牌。

偏寒体质 多受妈妈体质影响,常表现为腹泻等,可以选择中性奶粉和易上火奶粉,中性奶粉如雅培,Karicare等品牌,或者吃羊奶粉温补更适合。

过敏体质 如果宝宝有过敏的可能性,又必须喝奶粉,最好在宝宝出生后就和医生讨论,给予宝宝低过敏奶粉,如部分水解蛋白来预防过敏体质。

早产儿配方奶 早产儿因未足月出生,消化系统发育更差,建议此时仍以母乳最合适或使用专为早产儿设计的早产儿配方,雅培、惠氏、雀巢与澳优等品牌有这种特殊配方奶。

“奶粉依赖症”几乎成为这个时代的标签,每当奶粉问题曝光,总会引起不小的恐慌。可事实是,有母乳何必喂奶粉!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6个月前最好进行纯母乳喂养。但初为人母的妈妈们总是有许多顾虑,进而失去了母乳喂养信心,其实这些顾虑多为误区。

1.宝宝喝了奶,很快就饿了,是不是奶量不够?

不是。宝宝出生时,胃部只有玻璃球大小,喝得少,自然饿得快。并且母乳分前乳和后乳,前乳多为水分,给宝宝解渴,而后乳多为蛋白质,用来补充营养。前乳喝饱,自然饿得快。妈妈可以把前奶挤出一部分,再给宝宝哺乳。

2.背奶妈妈真的能把“最原汁原味的乳汁留给孩子”?

不是。当妈妈把乳汁装入容器时,经过一段时间冷藏后,乳汁的成分会发生一定变化,并不新鲜,营养师指出,这种乳汁喝了对孩子身体会产生消极影响。

3.感觉没有乳汁了,就要开始准备奶粉了?

乳汁不是储存在里,而是分泌产生,并非是没有乳汁了,而是暂时没有收到需要分泌的信号。出现奶水减少,和妈妈本身的激素、情绪关系密切。营养师强调,哺乳期妈妈相信自己能够纯母乳喂养的信心非常重要,不要受环境影响,保持乐观的情绪。

欧美妈妈与儿子篇4

欧阳娜娜其实是个大提琴高手,6岁学大提琴,12岁时在台湾举行个人独奏会,成为台湾“国家演奏厅”有史以来年纪最小的演奏家;2013年考取世界著名的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与钢琴家郎朗成同门。

近期,欧阳娜娜刚刚结束了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又开启电影《破风》的宣传,小姑娘忙得不亦乐乎,采访也是在化妆和彩排的间隙完成的。准备演出的欧阳娜娜就画了一条眼线,在大家正准备继续等待的时候,她就跑过来说:“可以了,我画完了。”于是,大家纷纷感叹这个00后的青春杀伤力,女神果然是需要素颜来配的。 摆脱“星二代”,终于可以做自己

这个来自宝岛台湾的小女孩,出身演艺世家,父亲是和赵雅芝主演过《京华烟云》的欧阳龙,母亲是与何家劲、刘雪华合演过《书剑恩仇录》里的香香公主傅娟,姑姑是歌手欧阳菲菲,她还有个姐姐妮妮和妹妹娣娣,三姐妹都才华横溢清纯靓丽,一家人堪称一个艺术团。对于娜娜来说,这样的明星家庭,给她营造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但在她取得成绩后,也有许多人质疑,觉得她得以发展的机会都是来自家里的帮助。

欧阳娜娜也曾经为这些事苦恼过,不过,她坦言现在不会了。“直到我考上柯蒂斯音乐学院,妈妈说:‘娜娜你终于可以做你自己了,多开心在美国我只是欧阳娜娜的妈妈。’那次在音乐厅演奏,爸爸也说,我们都是她的宝贝,三个女儿在一起很幸福。我想,他是为我骄傲的吧。”

家里有三朵姐妹花,也不免经常被比较。小的时候,她没有姐姐那么聪慧,学东西总是稍微慢一点。但是她很喜欢大提琴,虽然很辛苦,她也努力为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坚持。妈妈也曾经比喻说,如果乌龟本身就跑得慢,那就努力吧,坚持住也许就能追上兔子。现在妈妈经常会陪着娜娜巡演,偶尔会说,“我家最不用有压力的二女儿,也渐渐长大了。” 被妈妈夸张的鼓励“洗脑了”

娜娜平时非常喜欢看书,绘本、小说、传记,也喜欢看电影,尤其跟音乐有关的电影。因为家庭环境,爸妈从小就带姐妹几个出国,为了打开她们的眼界到处学习。“我小学5年级就参加美国的大提琴营,见识到不同国家不同年纪的爱乐者,6年级去德国的大师班,是大提琴大师班中最年轻的一员,那里有一堆学习效法的对象。7年级去参加荷兰大提琴音乐节,那里有全世界最有名的大提琴家和你一起吃早餐……”娜娜说,正是这样的学习环境,让她从小就有自己的愿望,希望有一天也可以站在舞台上为喜欢她音乐的人演奏。

从小学琴,娜娜觉得自己其实很快乐,妈妈对她的帮助最大,“小时候遇到瓶颈、低潮时,会边练琴边掉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哈哈,所以琴上都是泪痕……妈妈给我很多鼓励,她一直告诉我,我是特别的,我是最棒的,虽然有时候我会觉得因为我是她女儿,她才觉得我好,有时也觉得她有点夸张,但因为她一直相信我,所以我也开始越来越相信自己。” 崔始源和彭于晏不敌洛基

欧阳娜娜现今被一众男神“呵护”,包括一起拍《北爱》的刘昊然在网上还有互动,一起录节目的TFboys……不久前,还被崔始源喊话“等你6年”,可谓CP朵朵开。但言谈之间,隐约可以感觉得出来,欧阳娜娜对于年纪比她大很多的男生似乎不太感兴趣,所以“大哥哥们”请自动退开。谈到她念了两年的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有没有她倾慕的对象,她马上回说:“我们学校都是像大学生的大哥哥!”

不过,“大哥哥”这个法则在洛基身上就不作数了。娜娜说喜欢《雷神索尔》中的邪恶弟弟洛基,她很喜欢他在电影里的模样,不觉得他是反派,反而觉得他很可怜。所以给众男神先支个招,要不先装个可怜?

其实除此以外,听话的娜娜对爸爸开出到18岁再谈恋爱的规定,也非常甘之如饴。“因为爸爸说18岁心智都成熟之后,才会真正知道喜欢哪种类型的男生,我觉得非常合理,所以可以接受。”乍听之下实在无法置信,因为这真的很不符合她这个年纪该有的“少女情怀”,但娜娜坦言自己本来就是个怪女生。 附:孩子为什么学琴?

欧阳娜娜的妈妈是一个演员,有了3个女儿后,就一直“醉心”教育了,后来还和欧阳娜娜一起出了一本关于成长的书。三姐妹的培养过程中,妈妈到底做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呢?

傅娟:我们没有办法去发现孩子在哪些乐器方面有天赋,我们只能发现孩子到底喜不喜欢音乐。音乐、美术等艺术文化其实是跟着我们生活的,我们不可能说送孩子去学钢琴就要他变成钢琴家;送孩子去学画画就要变成画家。家长首先要明确,孩子学艺术对他们的人生有非常大的影响:对美的鉴赏力和欣赏力,甚至音乐也是一种情绪治疗。所以我觉得家长在送孩子去学艺术之前应该摆正心态,并非学钢琴都要像郎朗那样成为钢琴家。

娜娜很幸运,她没有走姐姐小时候学钢琴的弯路。可以说,我当时也像其他家长一样,逼着姐姐妮妮去学钢琴,弹奏乐器跟体育运动一样,要不断重复操练,但妮妮就特别讨厌做这种重复的工作,所以她弹钢琴总是很痛苦,5岁时就不想去练琴了。后来在朋友的点拨下,我带着妮妮去上了一堂音乐欣赏课,当时老师就跟我说,“如果你让孩子来这里上课是想让她来表演的话,那么对不起,我做不到,对于音乐,我觉得孩子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点是会欣赏,懂得欣赏音乐是跟着他走一辈子的。”

欧美妈妈与儿子篇5

生活中,每个孩子身边都有这样一棵不断给予的树。这棵树就是母亲那无私的爱。五月母亲节,让我们把爱献给伟大的母亲!

从前有一棵大树,她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把自己想象成森林之王,经常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的果子,同大树捉迷藏,在树荫下睡觉⋯⋯大树很快乐,这个男孩也很快乐。大树心甘情愿地奉献着,把自己的果实、树枝、树干都给了男孩,让他用这些去换想要的东西。最后,大树成了一个树墩,仍高兴地让孩子坐在上面歇息。

生活中,每个孩子身边都有这样一棵不断给予的树。这棵树就是母亲那无私的爱。五月母亲节,让我们把爱献给伟大的母亲!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的背后都有伟大母亲默默的付出。如果说这些杰出人物推动了历史的进程,那他们的母亲就是激励他们成功的幕后英雄。现在让我们认识一下中国古代的贤母吧!

孟母――最知书达理的母亲

孟母三迁

孟子幼年丧父,母亲含辛茹苦地把他抚养成人。早年他们居住的地方离一片墓地很近,每天都有人披麻戴孝、哭哭啼啼、吹吹打打,很是热闹。小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性很强。在和邻居家的孩子做游戏时,年幼的孟子就模仿别人出殡、送葬的情景,拿小铁锹挖土刨坑。孟母一心想让孟子成为有学问的人。她看到儿子的这些举动后,心里很不好受,也认识到这种环境不适合孩子成长。于是,他们搬离了此地。

他们在一个闹市区安顿下来。可是,这里每天从早到晚商人的叫卖声不绝于耳。孟子和小朋友做的游戏都与商人的叫卖类似。孟母觉得这里也不好,于是他们第二次搬家了。这次娘俩搬到了学宫附近。学宫是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里面常有许多既有学问又懂礼仪的读书人聚集。孟子被学宫里的琅琅读书声吸引住了,便要求进学宫学习。孟母非常高兴,就在学宫附近定居下来。

断机杼教子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她时刻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孟子少年读书时,开始很不用功。有一次,他逃学回家时,母亲正坐在织机前织布。母亲见他回来,忙问道:“学校还没放学,你怎么就回来了?”孟子心虚,不敢做声。孟母又生气又伤心,折断了织布机上的梭子,教育儿子说:“梭子断了,布就不能织了。学习也一样,如果不时时努力,温故知新,你就永远也学不好。”说到伤心处,孟母哽咽着哭了起来。孟子很受触动,从此发愤读书,终于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岳母――最爱国的母亲

公元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军队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准备投军抗辽。临行前,母亲决定把“精忠报国”4个字刺在岳飞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自己肩上的重担。

俗话说:“孩儿是娘的心头肉。”针扎在岳飞身上,却痛在娘的心里。下针前,母亲问岳飞:“孩子,刺字很疼,你不怕吗?”岳飞回答:“母亲,小小钢针算得了什么。我如果连针都怕,怎能上前线杀敌报国!”儿子的回答让母亲很满意。这正是她对儿子的期望啊!

母亲先在岳飞背上写下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她又在上面涂上了醋墨。从此,“精忠报国”4个字就留在了岳飞背上。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他奋勇杀敌,成了著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岳母励子从戎、精忠报国的故事也被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