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自己的作文十篇

时间:2023-03-28 09:59:43

改变自己的作文

改变自己的作文篇1

适当的妒忌能让我们获益,

可过分的妒忌给与我们的力量足以让我们杀死一个人。

不知什么时候,我开始学会比较

比较什么呢?

成绩,样貌,才能等等

比我好的人可多啦!

因为我的妒忌我失去了

朋友对我的信任

他们开始对我反感以及讨厌

自此我要改变我的妒忌

改变自己的作文篇2

文中主要叙述:水手鲁滨孙遭遇海难流落在荒岛上的生活。通过自己的头脑和双手,在岛上建房定居,养牧种植。经历千辛万苦,战胜各种困难,最终回到了英国的历程。

读后,我很受启发:鲁滨孙那种不向命运屈服,勇于向命运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由此可见,鲁滨孙虽身陷绝境,却并没有感到悲观、沮丧,而是想方设法利用周遭的工具,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当然,鲁滨孙只有乐观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他还需掌握一些基本的求生技能。譬如:如何防御野兽的袭击;如何盖房、生火;如何找寻水源等……只有这样,鲁滨孙才能在恶劣的环境下存活27年。

常听人说:“命运是上天冥冥中注定的。”但是,从鲁滨孙的故事中,再一次向我们印证了: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鲁滨孙的壮举使我深深地明白到一个道理:身陷困境中,我们要保持冷静,凭借自己的技能,将压力变为动力,争取把不利的形势变为有利的形势。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适者生存”了。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要多学习生存常识与掌握求生本领,学会在逆境中生存。

说到这,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经历:在军训的攀爬课上,我总会半途而“歇”,因为我缺乏锻炼,意志也较薄弱,每当爬到一半时,就不再坚持了。

改变自己的作文篇3

一、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

1.心理压力的来源。作为高校教师,其压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环境、工作、家庭等各个方面。改革既增多了压力的来源,又增大了压力的强度。从社会环境来看,心理压力来源于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文化的急剧变迁对人的心理生活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与震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压缩的方式体验现代社会的急速变迁,强烈的反差带给所有的中国人以巨大的压力体验。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要不断适应这种文化转型,迅速学习和思考新的文化,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他们在文化变迁中有着更深层次的压力。从高校环境来看,改革使高校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压力也迅速增加。以往高校是一个安稳的象牙塔,教授、副教授等头衔一朝加冕,荣耀终身,因此,压力相对较小。改革后破除了“职务职称终身制”,收入也拉开了档次,在这种环境中,不管是有岗的,还是没岗的,不管是收入高的还是收入低的,都会有巨大的压力。从工作性质来看,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使他们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在改革进程中尤其如此。高校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才的复杂的脑力劳动,既要教学,又要科研,创造性很强,造成了脑力上的高消耗;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工作压力不容易消除;高校教师在学校要充当多种角色,容易产生角色冲突等等。

2.心理压力与身心变化。当我们承受心理压力时,身心系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心理压力会影响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过程,而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也在影响或改变着心理压力,对心理压力有着“放大”或“缩小”的作用,其中,认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适度的压力能引起我们的积极反应,例如集中注意、激发斗志、促进思考等。压力过度则可能引起我们生理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消极反应,产生种种身心失调的现象。这些身心失调反过来又“放大”了心理压力,造成恶性循环,最后可能导致心理危机。

二、面临改革的自我心理调适

1.有效驾驭压力。如前所述,改革必然会带来压力,面临压力,我们不能逃避,而要学会驾驭。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适应改革的环境。首先,形成“压力免疫”。在应付压力之前,首先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认识到压力及其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个体还应了解压力反应的机理,从而可以更好地觉察压力所引起的身心变化。然后,个体要学会对自己所处的情境作积极的控制和评价,形成对情境的理智反应,从而避免单纯依靠个体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对压力情境作混乱而无效的解释与应付。其次,采取积极的压力应付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要自觉调整自己,把回避模式转向主动模式,把情绪定向应付转向问题定向应付。例如,面临人事制度改革,有的教师消极等待,有的怨天尤人,有的找领导哭闹,这都是对压力的不适当应付。如果能转变观念,主动参与竞争,不断提高自己,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方式。再次,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当一个人在遇到心理压力时,他能够从社会支持关系中获得有效的帮助。如夫妻、父母、朋友等都是社会支持力量。寻求社会支持是我们应付压力的有效手段。当个体受到压力威胁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可以使其恢复信心。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水平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主观幸福度越高,心理症状越少。因此,要重视家庭生活,重视和亲朋好友的交往。

2.善于调节情绪。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达到良好的、适应的、可管理的状态,从而提高活动效率。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如何在改革中调节情绪,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呢?首先,学会控制情境。改革带给我们一种新的情境,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一情境的意义,我们就无法选择、修正和控制。而面对不能控制的情境,我们就会产生情绪问题。因此,控制情境的首要一点就是要认清高校改革的迫切性,了解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做到“有备无患”而非“措手不及”。控制情境也包括客观分析自己,正确定位,以适应情境。其次,运用积极认知。改变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策略,认知评估是情境与情绪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方面的同时,更能看到有利的方面,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容易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而有些教师在看问题时容易“想不开”,情绪也陷入低落。再次,注意行为调节。不良情绪已经发生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加以调控,这属于反应调节。也许这些行为是琐碎的,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途径。例如,参加文体活动;改变面部表情,对自己微笑;改变行走姿势,抬头挺胸,昂首阔步;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听听音乐;整理书桌或衣柜,让一切井井有条;找个朋友尽情地倾诉;散散步做做深呼吸;计划一次远行等等。这些行为能宣泄情绪,或转移注意,或产生积极暗示,经常运用,能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

改变自己的作文篇4

[关键词]高中作文 教学 写作

“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是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由此意味着语文教学就要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课外作文与课内作文相结合;多向对话与单向传授相结合;张扬自我与统一标准相结合是必要的。在学生能力培养中感慨良多,现归结如下。

一、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

必须要弄清楚考试作文与平时作文的区别,考试作文的目的是为了测量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而平时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写作能力。考试作文是看结果,平时作文是重过程。如果学生根本不想写、无法写,又怎么能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呢?因此,保证学生的写作自由,倡导自由作文是非常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当然,我们所说学生作文的自由,也不是对学生的作文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努力给他们写作的自由空间和选择的自由,不愿意写的不必逼着他写。更多的时候,是提供一个写作的情景或话题。

我一直认为学生作文是其在进行艺术创作,而不是在教师严格标准下的“文字堆砌”。既然学生作文是其创作的艺术品,那么就必然允许他自己的作品张扬个性,表现自我。在实践中,我感到自由作文学生欢迎,习作的质量也相对比较高,从教的角度看,得到的信息反馈量更大,发现的问题也更多更真实。

二、注重课外素材的积累

首先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经常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关注国内外焦点问题,从生活中找素材,提醒他们要特别关注自己,要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因为文章都是心灵的产物。而这些在课内作文中不可能都一一涉及到,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中往往比课内作文质量更高,内容更充实。

三、注重锤炼作文语言

写作语言不外乎“巧借引用”“善用修辞”“来点幽默”“提炼警句”等方法,除了日常积累的语文素养,我们的文章不一定非得用上所有的润色方法,能用上两种就已实属不易,当然,能用时坚决“当仁不让”“该出手时就出手”。但是我们又反对“唯文采”的倾向,为了文采而文采,不顾文章的思想和题材实际,只注重语言的漂亮外壳,结果是空洞无物,华而不实。要根据作文的题材、主旨而定,要恰到好处,不留斧迹,自然而然,行云流水。

四、提倡学生自助式评改

改变自己的作文篇5

我们的祖先在改变自身的过程中学会了用火,学会了盖房、学会了冶铁炼钢,人类就这样进化了——通过适应环境来改变生存条件。

大自然对生物物中的选择是残酷的。然而当曾霸居一时的恐龙从这个地球上消失几百万年之后,我的祖先却仍然生机勃勃的存在,这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懂得与其在自然的改变中销声匿迹,不如首先改变自己。

作为这些智人的子孙,我们似乎要完成祖先们不可能完成的遗愿,我们试图改变自然,创造奇迹——我们砍伐森林,我们污染水源,我们似乎是在与大自然抗争,结果呢?我们被沙尘暴迷蒙了双眼,我们被泥石流冲垮了脊梁,我们被酸雨腐蚀了心脏……我们被自然征服了,因为我们无法改变自然,我们只有改变我们自己,我们最终还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向大自然赎罪。这就是盲目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所付出的代价。

社会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人类的选择比自然更加残酷,当社会不选择我们的时候,当现实与理想之间存在着差距的时候,我们只有学着改变自己。

陶渊明无法使自己的超凡被世俗所改变,于是他选择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归隐山林,采菊篱下,使中国的文学史上多了一座不配的丰碑;鲁迅弃医从文,是因为他发现身体上的强健根本无法改变中国的现状,于是他改变了自己的抗争途径,于是中国的文坛里走出了一位杰出的巨匠。

现代社会的人们总是志向远大,而能成为伟人的首先都会把握好自己。在社会发展变迁的洪流中,他们改变着自己,平衡着梦想与现实的差距。他们改变的是在成目标的途径,是适应社会的更好方法。他们坚定的信念没有改变,他们人生的追求没有改变。但是因为他们能立足社会现实,他们能从国情出发,因而他们能推动社会发生波澜壮阔的改变,继而他们的思想、他们的观点让整个社会随之改变。他们创造出新的思想、新的文明,推动了社会进步。

我们虽然并非伟人,但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精神层次范围内的思想、意志、目标,可是思想、意志、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基本的前提——立足现实。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于他的社会性。”人脱离不了现实,所以人首先要适应环境,然后才能改变环境,这是我们祖先都明白的道理,可惜,我们今天有很多人却不懂:或者抱怨天生我才没人用,或者怨天尤人空叹息。

改变自己的作文篇6

很多高年级的学生为什么写不好作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老师们在学生练习写作时不能教给他们合理地安排习作结构的方法,或是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不从修改文章的结构入手来指导。致使学生写了不少文章,修改了不少习作,可写作水平总是原地踏步,难以提高。

比如:人教课标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的理想》的习作,有一位学生写的习作大体是,开头点题:从小,我的心中就萌生着一颗种子,现在渐渐生长,这就是我的梦想――当一位音乐老师。接着她写了自己的几种理想,也就是自己的理想一直处于不稳定之中,先是很小的时候听了爸爸妈妈讲故事,她就想拥有像仙女一样神奇的法力;读幼儿园时,她的理想就是每天有数不清的漂亮的布娃娃、玩具;读小学二、三年级时,她的理想是当歌星,有许多的“粉丝”;现在她的理想是当一名音乐老师。这样写下来,占了全文的一半多,“我的理想”是什么才姗姗来迟,每一种理想的产生原因又都写得蜻蜓点水。剩余的一小部分,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简要地写了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要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等空话;另一方面,即结尾作了点题――这就是我的理想。

不言而喻,这篇习作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安排结构。修改时,可以先让学生列个简要提纲:第一部分,保留开头“从小,我的心中就萌生着一颗种子,现在渐渐生长,这就是我的梦想――当一位音乐老师”。第二部分,写“我的理想”产生的原因。而与自己想当音乐老师无关的理想要大胆删去。第三部分,写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是怎样努力的。第四部分,保留结尾,点题。接着,考虑安排详略。也就是第二与第三部分,可以一详一略,也可以都详,把原因或怎么努力展开写,用具体的事例来叙说。最后,才是考虑修改自己的遣词造句、标点文采等。

改变自己的作文篇7

如何引导帮助大学生养成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呢?第一步,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弄明白为什么要学习应用文写作,尤其要明确学习应用文写作对自己的独特价值意义。这是改变写作思维习惯模式的关键,因为只有这种独特的价值意义是促使大学生改变习惯行为的根本驱动力。鼓励大学生理解并相信自己可以改变旧的文学写作思维习惯模式,只有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改变旧的写作思维习惯,他们才会有改变的意识,才会体验到改变的自由,才会自己承担改变的责任。很多教师在面对大学生上课时有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大学生都很明确在教室上课的目的,侧重多讲解知识,学生会顺理成章地照单全收。其实思维习惯一旦建立很难消除,同时还要建立一种新的思维习惯,这需要相当的勇气和智慧。每一门课程都有它独特的学习方法,其实就是独特的思维方式。教师如果能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帮助大学生有意识的转化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开启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式,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密切结合现实让大学生与应用文写作产生关联性。笔者通常通过询问大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愿景来启发他们给自己画像:从事何种职业,成为何种身份的人,要具备哪些能力,目前自己有哪些能力,缺乏哪些能力,如何去获得。应用文写作中哪些文种与他们的未来生活有关:例如如何正确的写借据避免纠纷,如何签订租房合同保障自身的安全和权益,如何写工作计划、总结、报告,如何解读政府机关的文件了解和大学生学习、就业相关的政策信息,如何解读各种市场调查报告、预测报告来选择投资项目……总之,让大学生意识到学习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的时候,应用文写作是很有效的解决方法。在引导帮助大学生确定应用文写作学习对于个人的特殊价值意义的过程中,他们会逐渐意识到旧的文学写作思维习惯模式不能满足应用文写作学习的需要了,就需要去培养新的写作思维习惯———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这种改变成了大学生满足自身的需要,这种本能的驱动力显然会比教师的苦口婆心教导更有效。

教师需要在大学生改变旧的文学写作思维习惯模式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引导学生正视并承认改变写作思维习惯模式的艰难,支持学生通过强化新的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产生的新能力带来的新形象的改变中不断自我推动,明确自我身份发展的方向,在新身份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中完成从旧的写作习惯模式向新的写作习惯模式的扩展。第二步、教师要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模式引导帮助大学生主动学习,养成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习惯就是一种在特定的时间、状态下,人们会做的选择,然后就会不加思索的去做,并且一再重复。它是大脑自动遵循的行为模式,也就是当人们看到暗示,就会做出惯常行为,目的是得到奖赏。在文学写作思维习惯模式控制下的大学生上课的习惯是:习惯暗示(应用文写作课晦涩难懂,很无聊)惯常行为(上课玩手机、发呆)奖赏(没有逃课,心理安慰)。

教师在安排教学模式引导大学生培养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的最重要的基点就是如何让大学生在应用文写作课堂教学中获得奖赏,这是驱动大学生转化写作思维习惯模式的根本力量。作为以学习为主业的大学生,笔者认为大学生首先在意成绩的奖赏,其次在意个人能力形象的教师评价和同学评价奖赏。明确奖赏行为以后,教师就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营造新的习惯行为暗示:应用文写作课程虽然不是特别生动有趣,但是特别实用,它能扩大知识量。消解上课听不懂、无聊的习惯行为暗示。当大学生在上应用文写作课不是那么无聊的习惯行为暗示下愿意放下手机、小说,集中注意力关注课堂内容的时候,打开教材和大家一起思考问题就成了新的惯常行为,应用文写作思维习惯模式也会慢慢养成了。笔者运用严格的成绩考核方式和当众赞扬的精神鼓励为奖赏,互动点评式教学模式来引导大学生如何学好应用文。第一,严格平时成绩的考核,让大学生上课闲不住。每次课堂上都有难度不大的应用文病句修改、惯用语填空和随机提问,给每个大学生展示自己学习成绩的平台,当场记录成绩,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第二,增强知识的新鲜感,激发大学生上课的兴趣。在每个文中学习的课程导入时,尽量选择新近发生的与大学生和文种关系密切的新闻事件,启发他们参与思考讨论。第三,以点带面,引导大学生拓展知识面。在教授文种的写作过程中,引导他们了解文书处理、档案管理的知识,关注每篇应用文中观点、措施背后的法律法规和相关专业知识第四,加强互动教学,把课堂交给大学生。在讲授行政公文格式时让大学生自学备课,在课堂上以教师的身份传递所学知识,让学生体验换位思考。第五,以小组讨论、共同拟写完成常用文种的写作作业,在下一次上课时用抽查的方式派一名小组成员朗读作业,让后大家和老师点评。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调动了大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也减少了作业的负担。点评的方式检验了大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和获得认同的奖赏。

改变自己的作文篇8

传统的作文教学惯用讲授法、示范法、批改法、个别谈话法等,突出教师的主导统帅作用。这种做法,固然能够使学生尽快掌握写作方法,照猫画虎、比葫芦画瓢地写出不错的文章,但这种大包大揽、越俎代庖的做法却束缚了学生的手脚,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创造潜力的发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机械地模仿,体味不到创作的愉悦,久而久之,自然失去写作的兴趣。因此,我认为要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就必须转变教师观念:从以教师传授为中心向以训练学生能力为主的转变;从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向以学生为本,进行能力迁移的转变;从教法陈旧、呆板向现代化教学方法的转变。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作者、读者、评价者,提高写作能力。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提高写作能力

1.“写”作文与“说”作文巧妙结合,化难为易,激发兴趣。常见有些学生课下侃侃而谈,作文时却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根本原因在于平时不受拘束,思维敏捷,作文时由于条条框框很多,顾虑重重,反而写不出来。为充分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我选取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命题,让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当堂口头作文,看谁说得又多又好。这下学生感兴趣了,争先恐后发言,就连平时作文最差的学生都想说两句。说得好的,得到大家的热烈掌声,积极性更高;说得不好的,暗下决心,下次非说好不可。此外,我还选取能启发学生心智的话题进行演讲、辩论,如“老实人吃亏吗”、“开卷有益”、“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等。学生活动前广泛搜集、筛选材料,确定主题;活动中注意倾听对方发言、选准突破口;活动后及时总结、共同提高,不仅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还锻炼了随机应变的能力。学生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材料丰富了,见解深刻了,再写下来,普遍感到容易得多了。

2.进行研究性互评互改作文能力训练,治标又治本。“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这句话道出了文章修改的重要意义。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谈到作文教学时强调:“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教师只给些引导,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解决……养成了自改的习惯,这是终身受用的”。可见,叶老是赞成学生自改作文的。然而在教学中,往往是学生写完作文就算万事大吉,剩下的修改、讲评就都是老师的事了。更可悲的是,老师花了许多时间、费了许多精力精批细改,可作文发到学生手中,顶多看看分数就往桌洞一塞了事,收效甚微。

由此我想到,只有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掌握自改的本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推行以学生为互评互改作文活动的主体,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写作问题,自己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通过具体可行的评改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只有在教师有目标的指导下主动地学习知识,主动地研究作文中存在的问题,重视研究作文训练过程,亲身经历和体验修改作文的全过程,才能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在互评互改作文的过程中获得大量信息,学会明辨是非,识别真美善与假恶丑;教师只有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探讨问题的浓厚兴趣,帮助学生掌握辩证地分析客观事物的科学方法,才能使学生做到动脑、动手、动口。大家的参与意识增强了,接触的作品多了,听到的评语多了,讨论发言的锻炼机会多了,思维能力水平自然就会提高了,自然能够达到“自做作文,不待教师改”的境界了。

3.帮助学生掌握创造性的思维方法,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在教学中,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法,允许并鼓励学生以独特的视角作探索性和独立性思考,即使失之偏颇也不横加指责,而是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灵活运用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方法对提高作文质量是大有裨益的。

4.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学生积累素材。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写作素材实在少得可怜,几乎在每次作文中,我们都能看到爱因斯坦、爱迪生、居里夫人的名字,甚至有的同学将小学作文中的例子照搬到高中作文中,令人啼笑皆非。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改变学生的知识结构,因此,只有“大量阅读”才是救治语文能力低下的良方。因为“阅读是未来教育的一块基石。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发展”。为帮助学生积累素材,可以采用摘抄、练笔等形式。可摘抄名入轶事、寓言、成语典故、优美词句、名言警句等。摘抄是以大量阅读为基础的,而阅读和摘抄的过程就是不断充实自己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摘抄能帮助记忆,帮助练字,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摘抄的过程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练笔可采取“随笔”的形式,随时记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有一句说一句,不限字数,不限文体,海阔天空,信马由缰,这样可使学生放开思维,说自己想说的话,日久天长,学生便有的可说,有的可写了。

改变自己的作文篇9

新课改是国家为构建21世纪新的教学体系模型而提出的教育教学观念,其根本目的在于依附于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从素质培养、能力开发、教育技术创新等多角度,维护、提升学生学习、成长的权益空间不被侵占、影响。目前来看,小学语文在新课改背景下的发展路径还是很清晰的,只要围绕学生的思维成长模型而建立语文文化素质即可。基于此,笔者将结合现代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的几大问题,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

新课改;小学语文;重视问题;研究与分析

小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环境的塑造,尤其是对小学生情怀、思想影响最大的语文课程,为了让学生了解、接受新事物、新思想,语文教师必须把这些元素融合到教学中,以课堂为基础,丰富确立教学改革的目标和任务。笔者认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应重点改变自身素质、突出学生自主独立学习能力培养计划、以兴趣来主导课程、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比重等四个问题,逐步完善自己的教育工作。

一、自身定位的改变及专业素质培养

小学语文教师通常把自己看做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进而在课堂上喜欢过分强调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教学步骤走,这对于自我意识更强、好奇心重的学生来讲,无异于会拉大师生语文知识、文化的沟通距离,不利于教学。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围绕新课改制定的目标和内容,转变自身定位,让自己成为学生的“朋友”,尽可能跟随学生的思想、思维走,在恰当的位置做适当的引导、在关键时刻突出自己的引领地位即可,不能一直宣告自身定位的重要性,让学生一切都听老师的。再一,教师自我意识改变后,还需要通过专业素质优化与培养来落实相关教学计划和行为,作为“打头阵”的人,语文教师要多在网上、其他教育机构,吸纳、研究一些新式的教学模式,并分析它们的优势和劣势,依靠自己的教育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转变、编辑课堂,使学生每天都可以在课堂上接触、学习“新”知识。

二、突出学生自主独立学习能力培养计划

计划性教学依然是教育界倾向的教育模式和基本道路,为了让语文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逐渐理解、认识到小学教育之于学生素质、思维、能力的影响作用,需大力推动“新”教育思想的落实与跟进。在学校的宣传和促进下,语文教师应学会改变自己原有的教学模式,试着多观察、听取学生或学生家长的意见,教学目标、方案,甚至于教学模式,都要在三方研究讨论、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再做出细致安排。其实,小学语文的知识点本来就不深,再加上覆盖面很广,一味强调“教”与“学”的教育关系,会让学生渐渐失去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无论是活动实践、教学模式升级、教学内容的改变,教师都应遵从学生的内心和天性,把知识点的沟通传授放置在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及思维能力开拓之后,学会有侧重的摘选“教育要点”。

三、以兴趣来主导课程

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还没有教师干扰学习的情况下,学生有时候便会跟随自己的兴趣,学习、背诵儿歌、童谣中的语文诗词,这种完全以兴趣为主导的学习行为,教育效果最好,最值得被教师引用。未来几年,语文教师可以以兴趣为出发点,挖掘语文教材中可能吸引学生、被学生好奇的知识点,经过网络加工、多媒体课件修饰、实践活动教育模式编辑,进而形成一个新的“学习”个体,这里面的学习任务是通过一个个思考命题、一个个实践活动任务来诠释、演绎的,并不会给学生过大的学习压力,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乐趣。

四、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素养是小学生在步入学校社会后,形成的最初思维、行为意识,这个意识是不断变化的,可能会因为一件小事,就能改变学生看待问题的角度和侧重。因此,人文素养元素的引入,对小学语文教师优化教育环境、提升教育侧重有很大帮助。教师可以突出“情感”主题,在阅读、分析教材中一个故事课文时,可以带领学生进入到故事中的角色,从情感角度出发,解读这个角色之所以做出这种行为的原因,回过头再说说学生,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如何,怎样对待身边的人。借故事中的人物比较、教导学生,更易被学生接受。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未来新课改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肩负着许多改革的重担和重任,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教学策略、教学结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准确把握教学转变的关键点,培养学生兴趣,融入情感教育,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个性,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朱广平 单位:山东省郯城县马头镇第二小学

参考文献:

[1]王燕,杨千,郑海潮.基于小学生心智成长特点研究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0,11(15):173-182.

改变自己的作文篇10

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是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的要求。英语作文的批阅能否也改变一下呢?学生自改英语作文,对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英语作文能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自改作文能力的意义

人们一般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那么,学生作文的过程也应该是“认识—表达—再认识—再表达—修改原来的表达……”的过程。学生作文写得不准确、不完整和不具体,是属于认识不足,即对事物外观现象和事物内在意义认识不足所造成的。如果教师单纯地精批细改,而没有让学生在修改后加以辨析认识和消化吸收,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跳越了这一认识过程。学生自己修改,当然没有教师修改那么完美正确,但训练多了,学生写一写,改一改,改一改,再写一写,反复进行,这样,从一点一滴修正错误和不足到逐步完善自己的作文,才能真正提高作文能力。

提倡学生自改作文就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地位转为主动地位。当学生在自改的过程中,看到自己修改的作文变得通顺多了,流畅多了,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喜悦,对作文兴趣也就提高了,同时更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学生自改作文的基本方法

1、示例指导

示例指导是选择学生作文中存在共性问题的作文,作为例子进行讲评。在自改训练时,教师当着全班学生,对其进行修改,让学生获得修改作文的有关知识、方法和技能,然后,让学生尝试修改自己的作文。

2、讨论修改

讨论修改法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讨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和学习修改的方法。讨论修改的步骤与示例修改基本相同。教师从学生作文中找出共性问题,接着是让学生合作修改,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学生会提出很多需修改之处和修改方法,对同一处毛病修改方法也会不一样,教师要注意引导,让学生学会斟酌。最后,运用讨论修改的方法,修改学生们自己的作文。

3、独立修改

这个方法就是让学生独立按作文训练要求查找问题,进行修改。这种修改方法不宜多用,一学期安排两三次即可,而且还要注意不能放任自流。学生自改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修改情况,并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4、反复修改

反复修改法是对学生以前的作文或已经修改的作文有计划地进行再修改的一种方法。随着学生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英语作文的水准和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回过头来重阅前一段时期的作文,一定会发现新的问题,会有新的修改思路。这种修改,学生也颇有兴趣。通过反复修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极大的提高,写作的境界也会提高一个层次。

三、学生自改英语作文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习惯

一般情况下,学生都不太喜欢修改自己的作文,甚至写完后连看也不看就交给老师。因此,教师首先要改变学生的认识,使他们懂得学会自己修改作文的重要性,更要让学生在自改中感受到无穷的乐趣,让学生体味成功的同时,逐步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2、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真正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

自改能力培养不是放任自流,不要认为自改就是让学生自己改。学生自改作文,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进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英语作文自改能力,某种意义上是更加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及时分析学生作文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做出恰当的指导和适时的点拨,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真正意义上的自改能力。

3、正确处理自改作文训练与听说读能力训练的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