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十篇

时间:2023-03-21 08:35:27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篇1

刘阳从小就对老北京的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12岁那年暑假的一个下午,他一不留神坐错公交车,阴差阳错地到了圆明园。在此之前,他对圆明园的全部印象就是教科书上那张标志性的大水法的图片:一个拱门和几根孤零零的大理石石柱,一片断壁残垣。可当他走进园中的展览馆,却被展馆中介绍的美轮美奂的中式园林、风格迥异的建筑造型、惊心动魄的历史深深震撼了:“光秃秃的大石头背后竟是如此恢宏的建筑和绵长的历史!”刘阳兴致勃勃地逛了3个小时,直到工作人员催促他要净园了,他才恋恋不舍地走出圆明园。他激动地想:“要是以后能到圆明园上班多好啊!” 从此,这个昔日的皇家园林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梦。

怀着对圆明园的浓厚兴趣,刘阳每个月都会骑着自行车,对照地图在实地转悠。光这还不够,如饥似渴的他开始广泛搜罗和阅读各种关于圆明园的资料,这类枯燥的历史书其他人一点都不感兴趣,可他却读得津津有味,根据书中的只言片语,他开始按图索骥,展开对散落文物的实地寻访。

随着研究的深入,刘阳经常在平媒和网络上发表关于圆明园的文章,因此在圈内小有名气。大学毕业后,他经知名学者推荐,如愿以偿地进入圆明园管理处工作。利用工作之便,他接触到了一些翻拍的模糊的圆明园老照片,正是这些不起眼的老照片,却成了他“寻宝之旅”的好帮手。一次,刘阳偶然经过西单胡同的一个四合院,不经意的一瞥,与门内的一对石鱼打了个照面。他当时只觉得是个老物件儿,并未想它会跟圆明园扯上关系。直到年底,刘阳在整理资料时看到一个法国传教士拍摄的两张老照片,上面似曾相识的石鱼让他想起了春天的“惊鸿一瞥”:“大脑袋,有点像胖头鱼,尾巴是翻卷过来的。独特的造型跟四合院的石鱼完全神似,有没有可能就是同一对呢?”带着疑问,刘阳以圆明园管理处工作人员的身份,又一次去了胡同,经过反复观察、对比,查阅资料,最终确认这对石鱼就是老照片中的石鱼。这个发现让他震惊不已,马上向领导汇报了这个重大发现。经圆明园官方和院子的产权归属单位协商,石鱼很快回到了圆明园,成为展览馆的镇馆之宝。

石鱼的回归让刘阳意识到老照片作为史料的重要性,他一口气把此前零零散散翻阅过的圆明园老照片整理了一遍。他还经常在“亚马逊”“淘宝”“孔夫子”等电子商务网站上,淘到许多重要而又罕见的圆明园史料。一次在拍卖会上,刘阳发现一本相册,其中有三张民国时期正觉寺三圣殿的照片,他觉得非常有价值,可对方开价高达15万元,而且态度不容商量。虽然当时手头拮据,但为了不与心仪之物失之交臂,刘阳只好狠心找朋友借钱买下了相册。不仅如此,对于流失海外、无史可查的文物,刘阳不得不拿出自己的积蓄,利用年假赴海外寻访,每次出国他都将全部的时间泡在博物馆、图书馆,根本无暇游览景点。可刘阳微薄的工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他收集老照片和四处寻访的花销,为此,他经常到学校讲课、给游客做户外讲解、给杂志写文章、出书赚取稿费来填补巨大的花销。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篇2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像,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景观,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独特之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

1、谈话:北京的风景名胜有哪些?

2、导入课题

同学们,北京还有一个著名的园林,就是圆明园。(板书:圆明园)

圆明园上一座著名的皇家园林,它是十几代劳动人民,历史150多年,耗资5亿3千万两白银修建而成的。但是今天,我们来到北京却只能看见几根柱子,因为----(板书完整课题)齐读

二、初步感悟损失“不可估量”

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么说——引读(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1、读了这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不可估量”并板书

3、连续出现两次不可估量说明什么?

是啊,圆明园毁灭了,这个损失是无法估量的。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昔日的圆明园看看。

三、走进圆明园,感受价值的“不可估量”

1、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我们一起来看看,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把你知道的记下来。

2、交流:抓住“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宏伟建筑、珍贵文物”

课件出示这三句话。

①理解“举世闻名”。那个字表示“全”?

教师引导:

全世界都知道谁?

全世界都知道它的名字?

不仅中国人知道,就连外国人也知道,它就是------圆明园!

②圆明园为什么举世闻名?练习说话:

因为,所以圆明园举世闻名。

3、了解独特布局

圆明园有多大?课件出示圆明园平面图

理解“众星拱月”

这奇特的布局,是多么壮丽的景观呀!

4、再现宏伟建筑

①、园内有什么样的景观呢?谁给大家介绍一下?个别读第三自然段。

②、这么多的景点,文中是用那个词将它们连起来的?教师引读。

③、孩子们,不用走遍天下就能饱览天下美景。让我们一起走到圆明园去漫步吧!(课件欣赏圆明园宏伟建筑的图片并配上音乐)

④、创设情境想像说话:孩子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在哪儿漫步?

⑤、拓展:圆明园中四十景名称

雨果说: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⑥引读:

所以,我们在这宏伟建筑的圆明园、奇珍异宝的圆明园、繁花似锦的圆明园中漫步-----(课件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美吗?走进园中,你还想出来吗?让我们一起陶醉一起忘返吧!读---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5、再现珍贵文物

①、园中还有什么?个别回答

②、从先秦到清代,历经多少年?

③、如果一年只出一件文物,园内所拥有的可以怎么形容?

④、欣赏课件(课件欣赏圆明园珍贵文物的图片,)

⑤、所以,我们不难相信——引读(课件出示: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作为一个中国孩子,你感到怎样?个别读、齐读

6、深入理解“不可估量”

雨果说:虽然是皇家园,可是岁月创造的一切最终都属于人类的。

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在1860年10月6日后被毁灭了。齐读(课件出示: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孩子们,你们现在读这句话什么滋味?愤怒、惋惜、痛心(带着感受读)

四、目睹毁灭过程,深刻体会损失“不可估量”

1、这群强盗是怎样横行霸道的,让我们亲眼目睹一下当年的情景。(视频)

2、读最后一自然段,哪句你感触最深?

预设一: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那是怎样的掠呀?

那是怎样的毁呀?

预设二:

大火燃烧三天的结果是什么?

什么化为灰烬?

3、什么都没有了,圆明园就这样被毁灭了!

(教师随机在板书中擦去举世闻名宏伟建筑珍贵文物)

它的毁灭,是——引读: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语气沉重)

五、练笔,抒感

1、站在这残垣断壁前,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话要说,就让我们把心中的感受写下来。(音乐二胡独奏《江河水》渲染)

2、交流

3、总结升华:孩子们,让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六、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板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不可估量不可估量!

举世闻名宏伟建筑珍贵文物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篇3

听到教研室送课下乡的消息,我便从内心里期待,因为这样的学习机会毕竟难得。聆听学科骨干教师的课堂教学,从中有所启发,并把先进的教学理念引进到自己的课堂,这是教师提高的一个捷径。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认真聆听了曹小红老师的《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在课的伊始,曹老师便抓住了当前的热点新闻——兽首的拍卖为切入点,很快让学生与圆明园拉近了距离,这样的导入形式是成功的。同时,对于距离学生生活年代较为久远的历史题材课文的教学,姜老师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让抽象的文字变换成一幅幅直观形象的图片,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又让学生尽享视觉大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大脑和眼睛,能够让学生尽快了解圆明园的辉煌过去,激发民族自豪感,这点无疑也是成功的。

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是,文中却用大量的篇幅在讲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只有最后一段,聊聊数语谈到了圆明园的毁灭。曹老师把这一段的教学提到了前面,我想也有她的道理。曹老师在导入部分出示了目前被拍卖的两个兽首的图片,我们都知道,兽首问题是最近一段时间的热点新闻,孩子们从电视或者家长的口中已经获得一些关于圆明园的知识,而且对于两个兽首的拍卖,新闻节目已经做足了渲染,激起了国人强烈的爱国情绪。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殊新闻背景做铺垫,把课文最后一段提到前面上,也是未尝不可的,这样能够让孩子们带着一种惋惜、愤恨的情绪投入到本课的学习。

但是,我认为,最后一段的教学不应该只是提到前面,挖掘出“掠、搬、毁、烧”就算完成了此段的教学任务。我个人认为应该在学习完“建筑宏伟”,孩子们充分领略了圆明园的殿堂、楼阁、名胜等各种建筑、各色景观,他们内心的民族自豪感膨胀到一定程度后。接着再进行“珍贵文物”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前查阅资料的方式掌握一定的关于圆明园文物的第一手资料,这个时候补充资料会让学生惊叹于圆明园的价值,确实是不可估量的,从而对“万园之园”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孩子们心中的那份骄傲自是不可言说。此时,再拿出最后一段,通过引读或者教师充满感情的语言渲染,再次朗读体会,我想孩子们的小拳头在此次阅读中已经攥得紧紧的了,肯定是有话要说,此刻设计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你有什么话要说?我想孩子们肯定会表达出他们内心最炙热的那份情感,侵略者的贪婪,清政府的软弱,会点燃孩子们心中熊熊燃烧的愤怒之火,要振兴民族的愿望一定会成为孩子们前进的动力。

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让同一段课文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让每一次的触摸都能步步深入到孩子们的内心,这样的重复,不但不会让孩子们感到厌烦,反而能像爆竹的引子一样引爆出思维碰撞的火花,引爆孩子们心中那份民族自强意识。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篇4

(1邵阳学院城市建设系,湖南邵阳422004;2湖南省紫薇花木研究所,湖南邵阳422001)

摘要:通过广泛调查收集紫薇多种源、多品种的种子,开展混合种子育苗造林,采集实生苗花粉自然杂交的种子继续混种育苗,促进多代实生苗花粉自然杂交而产生丰富的变异子代;选择表型变异优良的材料,建立无性系遗传稳定性测试圃,经无性系遗传稳定性试验,选育出‘直萼堇薇’、‘紫爪玫瑰红’、‘翠盘紫红’、‘直萼复色粉’、‘多花直枝白’5 个新品种,已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紫薇;新品种;分类性状

中图分类号:S685.99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2014-0620

基金项目:湖南省科技厅计划项目“湖南紫薇种质资源的调查及分类利用研究”(2013NK4106);湖南省林业科技计划项目“紫薇资源收集与新品种选育及开发利用”(XLK201157)。

第一作者简介:王业社,男,1974 年出生,湖南武冈人,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通信地址:422004 湖南省邵阳市大祥区七里坪邵阳学院教务处,E-mail:wangyeshe001@163.com。

通讯作者:侯伯鑫,男,1947 年出生,天津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花木育种、园艺栽培。通信地址:422001 湖南省邵阳市宝庆东路461 号湖南紫薇集团,E-mail:h5578725@163.com。

收稿日期:2014-06-23,修回日期:2014-09-24。

0 引言

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又名满堂红、百日红、痒痒树等,是千屈菜科(Lythraceae)紫薇属落叶灌木或乔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中国优良的夏季观花树种,在园林绿化中被广泛利用[1]。国外已深入开展紫薇育种工作,如美国和日本开展以抗病、矮化为主要目标的紫薇种间杂交育种[2]。1999 年以来,黄建民等[3-5]在广泛调查收集紫薇品种资源的基础上,开展了多种源、多品种的紫薇混合种子育苗造林,利用其多子代花粉自然杂交产生的遗传变异,选择观赏性好的变异材料,经无性系遗传稳定性检测试验,从中选育出一批性状稳定、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适生性广的新品种。笔者是以湖南省紫薇花木研究所收集的一批紫薇品种为试验材料,选育出5 个杂交新品种,已在城市园林绿化中推广应用。

1 材料及方法

1.1 种子和试验点

紫薇种子来自四川、贵州、湖北、河南、江西、浙江、江苏、福建、广西及湖南省内长沙、吉首、常德、衡阳等地,共31 个品种(见表1)[6-8]。育苗、造林及无性系遗传稳定性检测圃设在湖南紫薇集团邵阳市莲荷苗圃紫薇生产基地。

1.2 内容及方法

1.2.1 育苗及造林利用混合种子进行露地育苗,苗木留圃培育3 年,采集3 年生苗木开花所结的种子,继续进行混种露地育苗,苗木留圃再培育3 年,再采集3 年生苗木开花所结的种子,再继续进行混种露地育苗,苗木留圃培育2 年,利用2 年生苗木进行造林。

1.2.2 品种鉴定的方法(1)选择紫薇多品种多子代花粉自然杂交出现的具有观赏价值的变异材料,进行春季硬枝扦插,建立无性系遗传稳定性检测圃。(2)调查内容及性状描述采用张启翔主持制定的《LY/T 1847—2009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紫薇》国家林业行业标准[9]。(3)采用国际通用的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10]进行颜色测量,并记录其数字编码。(4)对数值的测定采用10 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5)模式标本株保存在湖南省紫薇花木研究所紫薇品种资源收集圃。

2 结果与分析

选育命名了‘直萼堇薇’(L. indica‘Zhie Jinwei’)、‘紫爪玫瑰红’(L. indica‘Zizhao Meiguihong’)、‘翠盘紫红’(L. indica‘Chuipan Zihong’)、‘直萼复色粉’(L.indica‘Zhie Fusefen’) 和‘ 多花直枝白’(L. indica‘Duohua Zhizhibai’)5 个新品种。品种主要分类性状描述如下。

(1)‘直萼堇薇’(L. indica‘Zhie Jinwei’),属堇薇品种群(L. indica Amabilis Group),小乔木,分枝半直立,干皮灰褐色,剥落;小枝褐色(199A),四棱明显,翅短;叶片长椭圆形,长4.9~5.3 cm,宽2.7~2.9 cm,叶脉5~6 对,嫩叶绿色(N137B),略带红色,叶缘淡绿色,成熟叶片深绿色;花蕾长0.8~0.9 cm,宽0.7 cm,圆锥形,顶部平,绿略带红色(146C),花蕾缝合线突起,表面有附属物;花期6 月中旬至7 月下旬,花序长18~33 cm,宽15~30 cm,着花数53~188;花萼长0.9~1.0 cm,宽0.7~0.8 cm,外面绿略带红色(147C),内面黄白色,裂片6,直立,有微棱;花径3.7~4.2 cm,花淡紫罗兰色(N81B),香味淡,花瓣长1.6~2.0 cm,宽1.0~1.3 cm,花瓣边缘褶皱明显,瓣爪与花同色,长0.8~1.0 cm,长雄蕊6,长2.4 cm,短雄蕊36~53,长1.2 cm,雌蕊长1.8~1.9 cm,花柱淡褐色(70C),柱头绿色(139C),子房椭圆形,光滑,黄白色(149D);果实圆形,长1.0 cm,宽0.9~1.0 cm,褐色(200B);种子连翅长0.6 cm,宽0.3 cm,千粒重1.74~1.93 g。

识别要点:花淡紫罗兰色(75B),瓣爪与花同色,花萼裂片直立(图1)。

(2)‘紫爪玫瑰红’(L. indica‘Zizhao Meiguihong’),属红薇品种群(L. indica Rubra Group),小乔木,分枝半直立,干皮褐色,剥落;小枝褐色(199A),四棱明显,翅短;叶片长椭圆形,长5.0~5.5 cm,宽2.7~2.8 cm,叶脉5~6 对,嫩叶绿色(N137B),成熟叶片深绿色;花蕾长0.7~0.8 cm,宽0.6~0.7 cm,球形,紫红带绿色(64A,142B),顶部突起,缝合线微突起,表面有附属物;花期7 月下旬至8 月下旬,花序长11~18 cm,宽11~12 cm,着花数32~59;花萼长0.9~1.0 cm,宽0.6 cm,外面紫红带绿色(64A,142B),内面黄白色,裂片6,棱条明显;花径3.6~4.3 cm,花玫瑰红色(61C),香味淡,花瓣长1.8~2.0 cm,宽0.8~1.0 cm,花瓣边缘褶皱明显,瓣爪紫红色(64A),长1.2~1.3 cm,长雄蕊6,长1.9~2.1 cm,短雄蕊32~40,长1.1~1.2 cm,雌蕊长1.9~2.1 cm,花柱紫红色(71A),柱头绿褐色(144A),子房椭圆形,光滑,黄白色(150C);果实橢圆形,长1.4~1.6 cm,宽1.1~1.3 cm,褐色(200B);种子连翅长0.8~0.9 cm,宽0.3 cm,千粒重3.16~3.32 g。

识别要点:花玫瑰红色(61C),瓣爪及雌蕊花柱均为紫红色(64A) (图2)。

(3)‘翠盘紫红’(L. indica‘Chuipan Zihong’),属红薇品种群(L. indica Rubra Group),小乔木,分枝直立,干皮褐色,剥落;小枝绿褐色,四棱明显,翅短;叶片长椭圆形,长5.0~5.5 cm,宽3.7~3.8 cm,叶脉5~6 对,嫩叶绿色(N137C),成熟叶片深绿色;花蕾长0.8~0.9cm,宽0.7~0.8 cm,球形,紫红带绿色(64A,144B),顶部平,缝合线微突起,表面有附属物;花期7 月中旬至8 月下旬,花序长14~16 cm,宽9~11 cm,着花数25~35;花萼长1.0~1.1 cm,宽0.7~0.8 cm,外面紫红带绿色(64A,144B),内面黄白色,裂片6,棱条明显;花径3.5~4.1 cm,花紫红色(64A),香味淡,花瓣长1.9~2.0 cm,宽0.9~1.5 cm,花瓣边缘褶皱明显,瓣爪淡粉红色(73D),长1.2~1.3 cm,长雄蕊6,长1.8~2.0 cm,短雄28~30,0.9~1.0 cm,雌蕊长1.9~2.0 cm,花柱紫红色(144C),柱头绿褐色(144A),子房椭圆形,光滑,黄白色(4C);果实圆形,长1.1~1.2 cm,宽0.9~1.0 cm,褐色(200B);种子连翅长0.6~0.7 cm,宽0.3 cm,千粒重2.63~2.72 g。

识别要点:花紫红色(64A),瓣爪淡粉红色(73D),花萼内面黄白色(图3)。

(4)‘直萼复色粉’(L. indica‘Zhie Fusefen’),属复色品种群(L. indica Bicolor Group),小乔木,分枝开展,干皮褐色,剥落;小枝绿褐色,四棱明显,翅短;叶片长椭圆形,长4.5~6.0 cm,宽2.5~3.8 cm,叶脉5~7 对,嫩叶绿色(137A),成熟叶片深绿色;花蕾长1.0~1.2 cm,宽0.8~1.0 cm,圆锥形,紫红带绿色(63B,142B),顶端突起,缝合线突起,表面有附属物;花期8 月中旬至9 月中旬,花序长10~12 cm,宽7~10 cm,着花数17~19;花萼长1.4~1.5 cm,宽1.0 cm,外面紫红带绿色(63B,142B),内面黄白色,裂片6,直立,微具棱;花径4.7~5.2 cm,花复色,花瓣大部分粉红色(67B),瓣爪与花瓣相连处淡粉红色(NN155D),香味淡,花瓣长2.0~2.2 cm,宽1.4~1.8 cm,花瓣边缘褶皱明显,瓣爪淡紫红色(63D),长0.7~1.0 cm,长雄蕊6,长2.3~2.5 cm,短雄蕊32~35,长1.0~1.5 cm,雌蕊长2.1~2.2 cm,花柱淡紫红色(144B),柱头绿褐色(63D),子房椭圆形,光滑,黄白色(4C);果实圆形,长1.0~1.2 cm,宽0.9 cm,褐色(200B);种子连翅长0.8~0.9 cm,宽0.3 cm,千粒重3.16~3.23 g。

识别要点:花复色,花瓣大部分粉红色(67B),瓣爪与花瓣相连处淡粉红色(NN155D),花萼裂片直立(图4)。

(5)‘多花直枝白’(L. indica‘Duohua Zhizhibai’),属银薇品种群(L. indica Alba Group),小乔木,分枝直立,干皮褐色,剥落;小枝褐色,四棱明显,翅短;叶片长椭圆形,长5.8~7.7 cm,宽4.0~4.5 cm,叶脉5 对,嫩叶绿色(137B),成熟叶片深绿色;花蕾长1.0~1.1 cm,宽0.8 cm,圆锥形,绿色(144A),顶部平,缝合线微突起,表面无附属物;花期7 月下旬至8 月下旬,花序长26~33 cm,宽17~26 cm,着花数84~168;花萼长1.0~1.1 cm,宽0.8 cm,外面绿色(144A),内面黄白色,裂片6,微具棱;花径4.1~4.2 cm,花白色(NN155),香味淡,花瓣长1.9~2.0 cm,宽1.4~1.5 cm,花瓣边缘褶皱明显,瓣爪紫红色(68B),长0.8~0.9 cm,长雄蕊6,长1.8~1.9 cm,短雄蕊29~32,长1.0~1.1 cm,雌蕊长2.0~2.1 cm,花柱紫红色(144C),柱头绿褐色(144A),子房圆形,光滑,黄白色(4C);果实圆形,长0.9~1.0 cm,宽0.9 cm,褐色(200B);种子连翅长0.6~0.8 cm,宽0.3 cm,千粒重2.54~2.61 g。

识别要点:花白色(NN155),瓣爪紫红色(68B),花萼内面黄白色(图5)。

3 结论

经栽培试验,5 个紫薇新品种萌芽力强、耐修剪、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盆花栽培和园艺扎景造型。喜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耐干旱,喜温暖湿润气候,宜种植通风和向阳之处。可通过扦插、嫁接等方式繁殖,也可采用压条繁殖。硬枝扦插在3 月[11],嫩枝扦插在6—7 月[12];嫁接在2 月下旬至3 月上旬紫薇枝条萌芽前进行[13]。栽培技术同一般紫薇[14]。目前在湖南邵阳、长沙、株洲、浏阳和贵州独山等地引种栽培,生长良好,遗传稳定性强。

4 讨论

目前国内紫薇育种与美国、日本等国相比,尚有较大差距。如美国目前登录了230 多个紫薇品种[15],绝大多数是通过人工杂交定向培育的能抗白粉病、蚜虫及蚧壳虫等病虫害的品种,还具有耐寒、花期长、花色鲜艳、秋叶红艳等特点,尚有矮生、灌木、乔木等多种株型[16-18]。而国内已知的120 多个紫薇品种目前仅有‘红云’和‘赤霞’2 个品种在国内登录[19],并且无品种是人工杂交定向培育[20-21]。品种资源分散,没有一个集中的种质基因库和资源圃,且存在品种名称混乱现象。广泛应用的种类少,株型单一,且多为直枝,花色多为紫色,缺少抗病虫害性能强的品种。对紫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种质资源、品种分类、生物学特性、繁殖栽培、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杂交育种、辐射育种及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较少,特别是抗性育种基本处于空白[22]。

参考文献

[1] 张启翔.紫薇品种分类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1,13(4):57-66.

[2] Knox G W. A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er examine severalLagerstroemia cultivars and hybrids[J]. America Nurseryman,1995,181(11):70-76.

[3] 黄建民,侯伯鑫,索志立.邵阳市紫薇品种调查研究Ⅰ[J].农学学报,2013,3(3):47-53,70.

[4] 黄建民,侯伯鑫,索志立.邵阳市紫薇品种调查研究Ⅱ[J].农学学报,2013,3(4):35-41.

[5] 黄建民,侯伯鑫,索志立.邵阳市紫薇品种调查研究Ⅲ[J].农学学报,2013,3(5):34-41.

[6] 王献.我国紫薇种质资源及亲缘关系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

[7] 田苗.我国紫薇新品种DUS 测试指南及已知品种数据库的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8] 孙洪美.山东省紫薇种质资源调查与品种分类的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1.

[9] 张启翔,周建仁,黄发吉,等.LY/T 1847—2009 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指南紫薇[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10] Royal Botanical Garden. Colour Chart[M]. London: RoyalHorticultural Society,2007:1-203.

[11] 曹志华,蔡亚萍.紫薇的硬枝扦插[J].园艺博览,2004(20):34.

[12] 吴奎河,杨洪臣,解孝满,等.紫薇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4(6):15-16.

[13] 牛建国.紫薇的嫁接方法[J].花木盆景,2000(8):28.

[14] 董全根.园林绿化花卉——紫薇的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1995,(3):20.

[15] 邵静.美国紫薇属植物介绍[J].陕西林业科技,2001(2):65-68.

[16] Egoif D R.‘Caddo’and‘Tonto’Lagerstroemia[J]. Hort science,1990,25(5):585-587.

[17] Cabrera R I. Nitrogen balance for two container- grownwoodyornamental plants [J]. Scientia Horticulturae,2003,97(3/4):297-308.

[18] Nepi M. Real and Feed Pollen of Lagerstroemia indicaEcophysiological Differences[J]. Plant Biology,2003,5(3):311-314.

[19] 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国家林业局植物新品种保护办公室关于授权品种的公告第(1203号)‘: 红云紫薇’品种权号20120039; ‘赤霞’品种权号20120041[EB/OL]. cnpvp.gov.cn,2012-04-13/2014-03-01.

[20] 张洁,王亮生,张晶晶,等.紫薇属植物研究进展[J].园艺学报,2007,34(1):251-256.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篇5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2.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反抗侵略和压迫永远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

通过观看影像资料与阅读课文相结合,以及复述、设疑、讨论等方式来加深印象,加强理解。

难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采用连环提问法,层层归纳得出结论。

教学资源

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八年级上册)

多媒体教学设备、ppt演示文稿(含图片和视频)

相关网站资源

教学方法

1.复习提问法。

2.说、看、议结合法。

3.分析归纳法。

4.连环提问法。

学习准备

阅读有关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太平天国运动的课外书籍或观看相关影视片。

板书设计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1.英法──火烧圆明园

2.沙俄──割占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北京是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有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在北京西郊有一个兼具江南和江北风光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着难以数计的奇珍异宝、艺术精品、古玩字画、图书典籍。然而,当我们前往北京参观游览时,看到的却是断壁残垣,园内的古籍珍宝荡然无存。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吗?圆明园的断壁残垣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走近历史,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讲授新课: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

师: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严重后果?

生:割让香港岛使中国领土不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和协定关税,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师:《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呢?他们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我们一起看一段资料后回答(幻灯片)

学生阅读材料,分组交流,由小组代表发言。

师: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间: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

侵略国:

主凶──英法联军

帮凶──美、俄

[教师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烧杀抢劫,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其中,最可恶的是把“万园之园”──圆明园给烧了。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罪行

1.英法──火烧圆明园(幻灯片)

解说:圆明园不仅是中国封建时代艺术的结晶,而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清朝皇家的宝物主要不在紫禁城里的宫殿中,而是在圆明园。园内珍藏着许多中外古今的孤本秘籍,名人字画,鼎彝礼器,艺术奇珍,金珠玉石,铜器古玩,其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的确是当之无愧。但是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却被英法联军付之一炬。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段视频《火烧圆明园》

英法联军进北京后,闯入圆明园先进行一番抢劫,为掩人耳目,又放火把它化为灰烬。英国《泰晤士报》一段关于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情况的报道,足以证明他们的罪行。看到今天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交流: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耻辱,我们要努力学习,正视历史、不忘历史,将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它表明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国家富强了,我们才能挺直腰杆,面对外来无理的要求,大声说“不”等等。

议一议:近年来有人提出要重修圆明园,也有人反对,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过渡]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侵略者除了焚毁圆明园外,在其它地方的表现也暴露了他们的海盗本性。更为可恶的是俄国趁火打劫,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我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差不多有今天的新疆那么大。那么,这些领土是怎样被割去的?通过哪些条约割去的?我们学习完下面的内容,同学们就会明白的。

2.沙俄──割占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请同学们看《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然后试着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多媒体展示《俄国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学生再看书并结合图表,总结出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的特点。

学生:1.趁火打劫

2.武力相逼,调停为诱

3.一纸定夺,强割强占

4.步步蚕食

师:第二次鸦片战争使得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那么,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生: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和中国的落后。

师: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严重后果,清政府为了支付列强的赔款,加重了对人民的剥削,战后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1851年至1864年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次。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的一场农民运动,它担负着反对清朝统治和反对外来侵略的双重任务。它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过程中添上了浓重的一笔。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引发的斗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师提问,学生结合书上的内容回答

1.农民政权主要领袖是谁?定都在哪里?(领导人:洪秀全定都:天京)

2.打击的目标是什么?(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

3.取得了哪些成果?

(1)1853年占领南京,建立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2)北伐西征,占半壁江山;

(3)1860年,青浦之战大败洋枪队;

(4)1862年,慈溪战斗击毙华尔,严惩洋枪队。

4.结果怎么样?(1864年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下去。)

讨论: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

(“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深刻的历史教训。所以,要想改变落后挨打的命运,就必须国内的腐败政府,坚决抗击外来的野蛮侵略。)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篇6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近代史上外国资本主义发动的第二次侵略中国的战争。本课应重点把握几个特点:第一、这次战争是外国资本主义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发动的,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第二、这次战争武装侵略中国的国家除英国外,法国也加人进侵略者的行列,俄国、美国以调停人自居,实际上充当了英、法的帮凶,是几个资本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历史。第三、英、法、俄、美等国家,在武装侵略的基础上,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第四、中华民族有着光荣的反抗侵略的传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广大人民群众,爱国官兵奋起反抗,英勇斗争,与清政府的妥协投降形成鲜明对照。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此外,本课的备课,一定要注意历史的连续性,与本课内容有密切联系的历史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和“19世纪60年代清朝政局的变动”,备课时应注意这些内容的结合。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英、法、美企图扩大侵略权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始;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天津、北京;《天津条约》的签订;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的签订;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2.思想教育:①通过讲述外国资本主义的野蛮侵略和掠夺,使学生认识到这种野蛮的侵略和掠夺,是中国近代开始落伍的根本原因。②通过讲述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中国人民敢于反抗侵略的英雄气概和坚强决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能力培养:①通过对第二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②通过对不平等条约内容的分析,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沙俄侵占中国领土。

难点:英法为什么要再次发动战争?

教学方法讲述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辅之以录像手段。

教学过程

(导人)北京的西郊,曾有一处规模浩大,金壁辉煌的清代皇家园林,它就是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130多年前,一伙强盗闯入圆明园,他们大肆洗劫之后,为了掩盖其罪行,一把火烧毁了这座名园。今天,当我们漫步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沉思在断壁残垣的遗迹旁,心中总是忘不了那一把罪恶之火。这节课我们就来讲点燃这把罪恶之火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板书)

].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板书)

(课堂讨论一:英、法为什么要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为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可给学生介绍几条材料)

材料1:1854年夏,英、法、美三国提出修改条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主要要求有三点:中国全境开放通商,至少长江可自由航行;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鸦片贸易合法化。1856年,美国公使再次提出修改条约的要求,“修约”的要求被清政府拒绝。

材料2:清政府拒绝“修约”后,英国公使宣称“除非有一个武力示威的支持和强迫,是得不到条约的修改或通商以及贸易情况的改善。”

材料3:1856年10月,广东水师登上一艘曾在香港注册,但已过期的中国船“亚罗号”,逮捕了船上两名海盗和有走私嫌疑的船员。英国公使包令也承认,这艘船“法律上不能予以保护。”可英国政府却指示他“决不让步,决不放过一件小事。”

材料4: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致函两广总督叶名琛,捏造事实,提出释放被捕人犯,向英方赔礼道歉的要求。叶名琛据实驳斥,但不久即妥协退让,同意英方要求。可英方拒绝接受人犯,英舰悍然开进内河,点燃战火。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和引导,使学生实现这样的恩维轨迹:英国等提出“修约”,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第二、以“武力示威”来强迫修改条约,“改善”通商和贸易情况,是西方列强贯用的伎俩,其实质就是侵略。第三,既然实质是侵略,亚罗号事件就只不过是发动战争的借口。由此得出结论:外国侵略者妄图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加紧对中国的掠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板书)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年,英法联合出兵,攻陷广州。广州附近几万人奋起自卫。

二、英法联军进攻天津(板书)

1.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和天津(板书)

英法联军为了更快迫使清政府就范,决定沿海北上,进攻大沽。大沽炮台是海河的人海口,天津的门户,大沽一失,天津就危急,并威胁北京。但这时,咸丰皇帝仍然把主要力量对付风起云涌的人民革命,而对英法侵略军则采取“柔远之方”,因此寄希望于俄美的“调停”,没有认真备战。5月,英法联军进攻大沽炮台,守军将士英勇还击,但由于统兵将领的逃跑,大沽炮台终于失陷。紧接着,联军攻占了天津,并扬言进攻北京。清政府慌忙派大臣赴天津谈判求和。

2.《天津条约》的签订(板书)

1858年,俄美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可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英法两国还得到巨额赔款。条约签订后,联军退出了天津。

三、进攻北京和火烧圆明园(板书)

1.大沽之战(板书)

《天津条约》签订后,远在欧洲的马克思就预料到英法不会满足既得利益,断言:“这个条约不仅不能巩固和平,反而使战争必然重起。”事实正是如此,联军退回海上后,清政府重修大沽炮台,并派重兵把守。1859年,英法蓄意利用换约之机,重新挑起战端,向中国进行更多的勒索。这年6月,联军不顾清政府规定的进京路线,派军舰炸毁海河口拦河铁链,再次袭击大沽炮台。守卫炮台的爱国官兵,沉着应战,奋起反击,直隶提督史荣椿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后来中炮牺牲。炮台附近的人民冒着枪林弹雨为战士们送饼送面,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热情。经过一昼夜激战,敌舰沉四艘,伤六艘,侵略军伤亡近500人,狼狈而逃。

大沽战败的消息传到伦敦,英国资产阶级政坛上一片喧嚣,叫嚷要对中国“实行大规模的报复。”1860年,英军1万8千人,法军7千人,乘二百余艘舰船,于这年8月再次猛攻大沽,中国守军奋力苦战,但大沽炮台最终失守。

2.火烧圆明园(板书)

大沽炮台失守后,联军攻占天津,并于这年10月,攻入北京。咸丰皇帝留下他的弟弟恭亲王奕诉与侵略者议和,自己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英法联军野蛮地洗劫了天津和北京,并闯入北京西郊的圆明园,他们大肆抢劫,每个军官和士兵的口袋和背包都塞满了金银财宝。为了掩盖罪行,侵略军放火烧毁了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法国大作家雨果愤怒地谴责了这一震惊世界的暴行,宣称这两个叫法兰西和英吉利的强盗,将来要交付历史的审判。(放映“火烧圆明园”的录像片断,并指导学生阅读雨果给布特勒的信,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

3.《北京条约》的签订(板书)

1860年10月下旬,奕近在英法武力逼迫和沙俄挟制下,分别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增加大量的赔款等等。至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了。

四、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板书)

1.沙俄对我国的疯狂侵略(板书)

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俄国表面上充当调停人,实际上却趁火打劫,充当帮凶。1858年,沙俄以武力相威胁,通过中俄《爱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60年,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又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沙俄于1864年,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纪》,割占中国西北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4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881年,又通过《中俄改订条约》及以后的几个勘界议定书,割占中国西部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样,沙俄共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其面积相当于三个法国,六个英国。沙俄是历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2.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板书)

(课堂讨论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引导学生按照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分析方法,通过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和中国被侵略的史实进行踪合分析,得出结论。最后教师明确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领土和;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游;资本主义列强加强了对清政府的影响和控制,使清朝政局发生了变化;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通过本课小结,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资本主义列强正是通过多次这样的侵略和掠夺,使自己成为富国和强国;中国也正是多次遭到这样的侵略,而延缓了文明、进步的发展进程。)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篇7

【关键词】优化;语文;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78-01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需要明确一点,现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艺术优化时,不能脱离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环境。只有在认识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之后,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应语文教学艺术的塑造。

1、升学压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小学仍面临着局部区域内的升学压力,这种压力就使得: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上来考察,这些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优化。所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2、传统课程设计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施展。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传统课程设计的固化又进一步限制了上述实践的开展。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本的版本在较长期不会发生变更。这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当然,语文教学艺术也就无从展开。

二、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不可能跳离现有的制约因素而展开。由此,只有在承认目前现状的前提下,去寻找最易实现该培养体系的切人口。如。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建立。使学生主动的去说、读和写,在双向反馈下逐渐使小学生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

1、学生主动性的引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当然,该信息应与教学有关。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2、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具体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就体现为。在有限的课时内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充分引致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与求知欲。

三、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具体途径

诚然,在目前制约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优化的途径还有许多种。并且,针对语文教学艺术系统性而言,还需要诸如历史、政治等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

1、学生主动性引致的实施途径。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由教师在导课过程中提炼出来几个小问题,如: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吗?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呢?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圆明园的情况。知道圆明园占地月347公顷,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可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就作者当时的心境、文章的内涵,以及文章的风格等方面来对该问题进行诠释(1)通过预设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的精力集中;(2)利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来体会该文章的内涵意境;(3)通过查阅、收集、交流,学生切实了解圆明园的价值,再从朗读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真正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环节。同时,也引致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素质。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篇8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主要包括新闻、传记、调查报告、社科论文等。2008年有四套试卷分别考查了传记、科技论文和评传等。考查包含三个层级能力:一是C层级的分析综合(①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②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二是E层级的鉴赏评价(①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②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③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三是F层级的探究(①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②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③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下面以表格形式展示2008年这类试题的大致情况:

[命题特点]

1、选材方面。体裁包含常见的实用文体。材料内容涉及教育家、科学家、学者等。

2、赋分方面。最低广东卷只有1 5分,最高的海南、宁夏卷虽只有4题,但分值却高达25分。

3、题型方面。以主观题为主,除了海南、宁夏卷分值较高,相应增加了1道客观多选题,江苏卷则是主观题与客观题各两道,其他考区均为主观题,主观题数量为3道或4道。

4、兼顾备个能力层级。能力层级为三个等级,其中分析综合能力属于c级;鉴赏评价能力属于E级;探究能力属于F级。

5、更加强调整体理解。如广东卷第21题要求结合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将标题取名为“绝妙的错误”,这就必然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整体理解能力、准确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6、探究性能力的考查备受青睐。如海南、宁夏卷第18题请就你认同的一种原因进行探究。这类试题的设计与当前推行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个性发挥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大背景是相一致的。

[备考指导]

1、熟悉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与主要表现手法。实用类文本主要有传记、访谈、新闻、调查报告等,而它们有很多特征都是独有的,这就要求我们对这些文体的基本特征熟练掌握。如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其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从叙述人称看,传记可分自传和他传。从表达方式看,有的传记,一面记述人物的经历,一面加以评论,这种传记则被称为“评传”。从篇幅的长短来说,它可以分为大传和小传。如江苏卷第18题:从文中看,哪几件事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文中看,概括对杨守敬的学术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事情,第一段是青年时代接触考据学,临摹《舆地图》。第二段中有两点,分别是赴京参加会试,结识了许多名流学人;在日本搜访典籍,校勘珍本。第三段开头是第七次会试失败后,绝意科举,专注学问。

2、要抓住文章的叙事和描写中所充分展现出来的人物的个性。对文章中写得生动传神的片断,要反复地诵读、深入体会,把握主人公复杂的思想感情和精神品质。对一些时间性比较强的人物传记,可以采取列表格的形式,来达到条理明晰的效果。如山东卷第19题:文章第二段说“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和社会上一般的名人、名流不同”。这样评说梁漱溟的具体理由是什么?要做好这到题,必须要抓住 “平生所志都在为中国未来的发展寻出一条恰当的途径”这句话。抓住了这句话就抓住了问题的实质。

3、加强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究就是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包括“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探究文本中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三个方面。这类题开放性大、创新能力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山东卷第22题为例,要回答“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认识’梁漱溟的”难度不大,材料中总结就行。而要回答“这样写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这个问题,就必须从文本找理由并加以概括,形成自己的看法。

[真题演练一]

是否该重新修建圆明园?

从维熙

天上的月亮有圆有缺。月圆时,有“花好月圆”之美词;月残时,又有“一镰钩月”之雅说。如果把这一美学概念,引伸到建筑学领域之内,那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审美情趣问题,而是一个事关民族心态的大问题了。

几年前,一位台湾的摄影家,要拍一幅圆明园的夜色写真,但是到了圆明园之后,面对那断垣残壁的历史沧桑,我们忽然意识到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因为我们面对的不是令人开心的风景,而是中国百年国耻的纪念园。最终他还是等到了乱云遮月―――圆月被吞噬成一弯残月的更深时分,开动了摄影机。

笔者之所以要重温这段往事,实因是重新修复圆明园还是保留其历史原貌之争,这是既关联到建筑又超出了建筑学本身―――关联到民族心态建筑的一个大问题。我们是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珍惜历史的完美完全可以理解,但如何面对历史残缺并珍惜这种残缺,却始终是个没有解决好的大课题。本来圆明园是国耻的标本,留下这个活标本的原貌,使国人牢记“火烧圆明园”的悲凉往事,不仅符合历史真实,而且有利于民族发奋图强;但偏有一些建筑学家与一些考古学者,难以割舍中华民族的“圆月情结”,慷慨激昂地反对保留历史残缺,倡导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再现恢复圆明园昔日的风华。

这里,姑且不说“克隆”出来的圆明园本身就是赝品;就是再现圆明园的全部辉煌,也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正好相反,它将让子孙后代淡化国耻,并瓦解消溶民族务实的心灵建筑。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仅举两例:在德国西部莱茵河和美茵河的汇合口有座科布伦茨小城,这儿曾经耸立着威廉大帝的雕像。威廉大帝为何许人也?他是第一个将德意志统一成为一个国家的大帝,被德国人称之为德意志之祖。人们在科布伦茨两条美丽河流的汇合口,铸成了一座巍峨的青铜雕像以纪念他的历史功绩。但是,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苏联从德国西部强渡莱茵河围歼希特勒军团时,一发炮弹不偏不斜落在这尊青铜雕像上,从此这位德意志之祖,策马张弓的雕像消失了。待我去这块圣地朝圣时,那儿只留下一座空空墩台,当时正是深秋,墩台上飘满了黄色的落叶和白色的鸟粪,让每个来这儿的游者无不感到凄切和悲凉。这是例证之一。例证之二,在德国柏林最热闹的裤裆大街,昔日曾经耸立着一座著名的尖顶教堂,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时,那座教堂的顶部正好被炮火自上而下地劈去了一半,多少年过去了,那教堂也没有重建和修复,地站在繁华的大街上,向世界展示着它的历史沧桑。对此,我曾以中国人的心态,垂询过许多德国人,回答几乎是一致的:我们必须精心保存这些历史残缺,让子孙后代不忘德国发动二战的罪恶。

当年,德国是发动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祸首,还在千方百计地保留历史残缺;而我们当年是被弱肉强食的民族,倒反而不惜花费重金,克隆往日的历史辉煌,这是一种什么心态?更为令人心悸的是,现在又杀出来一个某集团,要拿出200个亿,在并非圆明园遗址的横店,再克隆出另一个新的圆明园来,这种病态心理与科学思维,距离究竟有多远?世界上恐怕还找不到一种量器,能丈量出这种距离!笔者要问的是:这两种思维模式到底哪个更符合民族自强的内在逻辑?哪个更富有时代的前瞻性?哪个更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德国而论,它今天的经济实力,不要说再建起一座威廉大帝的青铜雕像,就是竖起再多的金像,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他们知道那是遮盖民族的耻辱,是万万不能做的事情。难道我们这个近百年来,不断被列强肢解和侵略的民族,就能遮自家之丑,重新修建圆明园(实质为“克隆”),来淡化被世界列强瓜分的国耻?

中国有两句古话,似乎可以拿来当作此文的结论:

假凤虚凰者误国!卧薪尝胆者兴邦!

1、怎样理解画线句子“这是既关联到建筑又超出了建筑学本身――关联到民族心态建筑的一个大问题” 的含意,这句话中的“这”又指代什么内容。

2、作者在文中引用德国人对待“青铜雕像”和“尖顶教堂”的目的是什么?

3、文章结尾引用古人的话有什么作用。结合原文,用自己的话概括。

4、依据文意来看,作者对圆明园是否重建的观点是什么?理由是什么?

[真题演练二]

“国学狂人”刘文典传奇的一生

柳已青

提起古籍校勘大家刘文典,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狂生的形象,风骨嶙峋,清高孤傲,特立独行。刘文典的逸闻广为流传,在安徽大学任校长时,与发生争执,痛斥为“新军阀”;在西南联大时期,跑警报遇到沈从文,喝斥沈“你为何跑警报”;圆月之夜为联大学生讲《月赋》;因迷恋云南鸦片和火腿,被称为“二云居士”,最终因贪食鸦片离校未归被解聘……这是人们熟悉的刘文典。

刘文典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一面。早年参加同盟会,师承刘师培、章太炎,发扬光大“章疯子”的狂狷个性,章太炎曾作联语“养生未羡嵇中散,疾恶真推祢正平”赠刘文典。追随孙中山,担任秘书,起草英文电稿。在新文化运动中,刘文典加盟《新青年》,高举科学大旗。执教北京大学时,参与营救陈独秀,驱逐章士钊。任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时,请陈寅恪出大学入学考题对对子“孙行者”。……在云南大学执教时期,被尊为 国宝级 教授,成了云南省主席的“座上宾”,吸食鸦片,是云南省政府特批的。1946年10月,刘文典为60大寿写骈文祝寿。

《狂人刘文典》作为第一本为刘文典而作的传记,以翔实的文史资料,展现了被忽略的“国学狂人”传奇的一生。作者章玉政为写此书,深入北京、云南、安徽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查阅第一手的资料,访问知情人,厘清了刘文典生平中的“疑点”,做到了记其事功,传其神采。

作者这种严谨、细致、扎实的态度,使得这本传记建立在有价值的史料之上。章玉政在《狂人刘文典》后记中说,尽量坚持“有几分证据说几分话”的史家态度,强调故事性与学术性并存。写作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书中有美中不足之处。笔者觉得有些地方作者下的判断过于草率了。

比如,刘文典被西南联大辞退这桩公案。有时,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分歧,即使相同的史料,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1943年刘文典应普洱(磨黑)大豪绅、盐商张孟希之邀,为其母撰墓志,张孟希赠他“云土”50两。他的普洱之行遭到了联大同事的非议,认为他不堪为人师表。闻一多强烈反对,坚决不再聘请。即使刘文典收到了聘书,也要收回。于是,刘文典被联大解聘。章玉政在“恩怨闻一多”这一章,有为刘文典翻案的意味。刘文典磨黑之行,章玉政解释为生计所迫;刘文典贪食鸦片,章玉政归结为缓解丧子之痛;刘文典被解聘,归结为与闻一多的恩怨和矛盾。刘文典被解聘的真正原因,在梅贻琦延迟回复刘文典的信中,说的很明白:“尊驾亦已于春间离校,致上学期联大课业不无困难。”刘文典的磨黑之行,“自问实无大过”,但犯了联大学者的大忌。精神独立,不依附任何权势,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是联大学者的精神写照。

刘文典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有魏晋风度和名士派头,这本传记抓住了刘文典的精神内核“狂”。章玉政认为,刘文典的“狂”,是一种对命运的抗争与努力,是一种对权贵的蔑视与逃离,是一种对尊严的坚守与把握。刘文典和他同时代的学者,在那个动荡起伏的时代,集体绽放“思想光芒”。

【注释】《狂人刘文典:远去的国学大师及其时代》章玉政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选自《广州日报》2008年06月14日,略有删节)

1、人们熟悉的刘文典是怎样的形象?文章列举哪些事例加以佐证?

2、“刘文典还有很多鲜为人知的一面。”这“鲜为人知”的事情有哪些?依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写出6点即可)

3、文章说“作者这种严谨、细致、扎实的态度,使得这本传记建立在有价值的史料之上”的依据是什么?

4、联大学者的精神写照是什么? 依据文章内容,谈谈怎样理解刘文典的“狂”。

[参考答案]

[真题演练一]

1、这句话实际上是作者对这场争论发表的观点,圆明园是国耻的标本,因而圆明园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建筑,而是成了一个民族―― 中华民族――心态上的建筑。“这” 是指重新修复圆明园还是保留其历史原貌的争论。

2、这是一种对比论证的方式,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国人,保存历史的残缺更容易让后人记住历史,记住自己民族的兴衰成败,记住自己民族的荣辱。

3、这样的结尾的目的有三:一是总结全文,表明自己的观点;二是警告那些要重修圆明园的人,不要做那些伤财劳民误国的事情;三是号召国人,不要用华丽的外衣或是自欺欺人的做法麻痹自己,掩盖国耻,而是应该像勾践那样卧薪尝胆,振奋自己的精神,使自己的民族、国家更真正的强大起来。

4、作者的观点是圆明园不需要重建。他的理由有:圆明园是中国百年耻辱的象征,一钩残月下的圆明园,更富有含金量;残破的圆明园更能够使国人牢记“火烧圆明园” 的悲凉往事,不仅符合历史真实,而且有利于民族发愤图强。

[真题演练二]

1、人们熟悉的刘文典是一个风骨嶙峋,清高孤傲,特立独行的狂生的形象。任安徽大学校长时,痛斥为“新军阀”;在西南联大时期,喝斥沈从文“你为何跑警报”;圆月之夜为联大学生讲《月赋》;迷恋云南鸦片和火腿,被称为“二云居士”,最终因贪食鸦片离校未归被解聘。

2、早年参加同盟会,师承刘师培、章太炎,发扬光大“章疯子”的狂狷个性。追随孙中山,担任秘书,起草英文电稿。新文化运动中,加盟《新青年》,高举科学大旗。执教北京大学时,参与营救陈独秀,驱逐章士钊。任清华大学国文系主任时,请陈寅恪出大学入学考题对对子“孙行者”。在云南大学执教时期,被尊为国宝级教授,成了云南省主席的“座上宾”,吸食鸦片,是云南省政府特批的。1946年10月,刘文典为60大寿写骈文祝寿。

3、传记《狂人刘文典》以翔实的文史资料,展现了被忽略的“国学狂人”传奇的一生。作者章玉政为写此书,深入北京、云南、安徽等地的图书馆、档案馆查阅第一手的资料,访问知情人,厘清了刘文典生平中的“疑点”,做到了记其事功,传其神采。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篇9

[关键词]优化 小学

目前在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时,需要明确几点:(1)优化的路径,仍需在目前的大环境下进行;(2)遵循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3)须在师生互动关系的平台上,完成课堂教学。

由此,本文以“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路径探讨”为主题,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3个方面的规定,对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探讨。

一、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

需要明确一点,现阶段在开展语文教学艺术优化时,不能脱离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环境。只有在认识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误区之后,才能有的放矢的进行相应语文教学艺术的塑造。

(一)升学压力促使小学语文教学仍以应试为导向

小学仍面临着局部区域内的升学压力,这种压力就使得:对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测试成绩;测试成绩的效果,又直接与教师的工作绩效挂钩。因此,无论从客观还是主观因素上来考察,这些都阻碍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优化。所外化的表现形态便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突出知识点的讲授,而忽视了语文本身的人文性特征。

(二)传统课程设计限制了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施展

正如上文所述,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学难以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传统课程设计的固化又进一步限制了上述实践的开展。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课本的版本在较长期不会发生变更。这在方便教师教学的同时,又导致了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固化。固化的模式限制了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创新,当然,语文教学艺术也就无从展开。

二、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

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体系的构建,不可能跳离现有的制约因素而展开。由此,只有在承认目前现状的前提下,去寻找最易实现该培养体系的切入口。如,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模式的建立,使学生主动的去说、读和写,在双向反馈下逐渐使小学生形成语文的综合素养。

(一)学生主动性的引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这句话所折射出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应该引入学生感兴趣的信息。当然,该信息应与教学有关。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段中,教师可以采取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讲授模式的改善

正如上文所述,目前小学语文过于突出知识点的传授。不可否认,这些知识是小学语文课程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过多的去强调这些知识的传授,将使语文教学程式化缺少吸引力。本着快乐学习的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思想与情操的培养。

(三)师生互动关系的形成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关系的构建,具体体现了“主体性”教育的现代教育思想。具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就体现为,在有限的课时内形成一种师生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标,充分引致他们在学习中的兴趣与求知欲。

三、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具体途径

诚然,在目前制约因素存在的条件下,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艺术优化的途径还有许多种。并且,针对语文教学艺术系统性而言,还需要诸如历史、政治等其它学科知识的辅助。

(一)学生主动性引致的实施途径

以“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为例:由教师在导课过程中提炼出来几个小问题,如:同学们知道圆明园吗?对于圆明园,你了解多少?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毁灭圆明园呢?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通过读课文和查阅资料了解到的关于圆明园的情况。知道圆明园占地月347公顷,历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经过150多年的修缮扩建,花费了不可计数的人力物力,汇集了无数天下胜景和名园的精华。可就是这样一座万园之园,却被英法联军毁灭了。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老师带领学生就作者当时的心境、文章的内涵,以及文章的风格等方面来对该问题进行诠释。这样:(1)通过预设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的精力集中;(2)利用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见闻,来体会该文章的内涵意境;(3)通过查阅、收集、交流,学生切实了解圆明园的价值,再从朗读中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和野蛮,真正激发学生的悲愤,痛惜等情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这就在短时间内,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教学环节。同时,也引致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他们的语文素养中的人文素质。

(二)教师讲授模式改善的实施途径

课堂教学的环境与氛围能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强化学生的感受,推进教学的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如对于“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教师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挖掘出圆明园的一些背景资料,以及该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有效教学。教师在教学时首先通过课件展示直观再现毁灭前圆明园的美丽、毁灭中圆明园的惨烈、毁灭后圆明园的肃杀,直接地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引起情感的共鸣。在此基础上帮助他们理解一些存在疑惑的词语,如“金碧辉煌”、“西洋景观”等,然后指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朗读“圆明园有……也有……有……也有……有……还有……不仅有……还有,”引导学生从“……、举世闻名、民族建筑、西洋景观、瑰宝、精华、饱览中外名胜”等词语中体会圆明园的美丽和伟大。接着出示圆明园珍贵的文物图片、被英法联军掠走的圆明园文物文字资料和图片,烈火熊熊燃烧“三天三夜”的图片”让学生更直接的体会到圆明园文物价值的不可估量!圆明园文物的损失无法想象,不可估量!从而更加深对英法联军的愤恨。然后再次回顾圆明园盛时盛况,抚今追昔,从“有……有……有……还有……”中,推出“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也没有了……”,让学生一读再读,一悟再悟,让学生的情感在爱与恨的跌宕中进一步升华。这一过程,也和语言的感悟融在了一起,为后面学生的练笔── 情动辞发奠定了感情基础。老师及时抓住这一时机要求学生把此时此刻最想说的话用笔写下来。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写的话相机引导,让学生在写话交流的过程中领悟到: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了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只有祖国强盛了,才不会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圆明园的资料和图片篇10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环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自主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多媒体以其特有感染力与形象性,能够迅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乐于学习的心理需求,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认识活动中去。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有限,所以,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生动、直观的内容感兴趣,抽象思维只有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培养起来。以《草原》这篇课文为例,作者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草原的美景描写得美不胜收。但就我们南方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草原,缺乏对草原的直接感触,如果只是让孩子们通过阅读课文,就要求他们去理解草原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我在网上搜集了一些有关草原的图片资料,将图片、声音结合起来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对草原有了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激发了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同时也激发了主动获取知识的欲望,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巧用多媒体,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因此,小学阅读教学应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实现学生的深层情感体验。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是通过理解语言文字,让学生了解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在课前搜集了大量有关圆明园的影像资料和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然后运用多媒体播放给学生观看,展示出当年圆明园的辉煌之处,使学生亲眼目睹,亲身感受它作为万园之园的独特魅力,从而萌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教学圆明园的“辉煌”这部分内容时,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牢牢抓住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文物等方面进行了品读、感悟。同时结合大量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从内心真切感受到圆明园是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从而为后面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心,对侵略者的劫掠产生仇恨,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我想,语文课堂是“情感地带”。在语文教学中,巧用多媒体,更能有效渲染气氛,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对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妙用多媒体,优化作文教学

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除了依靠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受兴趣、情感、动机、需要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运用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的优势,把抽象的事物变为生动逼真的画面,美丽的画面再伴以轻快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形象逼真的教学情景,唤起了学生的审美感受,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和表达的欲望。运用多媒体,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为,面对情境,学生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促使他们对情感的表达、流露和交流,有了不吐不快的感受。作文由苦差事转变为学生的情感交际和需要,学生从“要我写”转化为“我要写”。此时,写作不再是一件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