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十篇

时间:2023-08-14 17:41:26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篇1

关键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新型城镇化;圆明园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背景研究

1.1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以发展集约型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市场机制为主导,大中小城市规模适度、布局合理、结构协调、网络体系完善,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互动,产业支撑能力强、就业机会充分、生态环境优美,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1.2新型城镇化对文化遗产保护提出的新要求

1.2.1强调多类规划的衔接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优化布局,集约高效”、“城乡统筹”等规划思想。这一思想强调各类规划的统筹协调相互衔接,从而促进形成完善的城镇体系和合理的城镇空间布局。

新型城镇化下,随着保护规划的编制结构、编制深度和可操作性等各方面的研究不断提升,以及编制工作的不断深入,保护规划遇到了文物保护与城镇化发展之间的协调性成为现今文化遗产保护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

1.2.2注重文化传承特色

新型城镇化提出:“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体现区域差异性,提倡形态多样性,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这就意味着,在针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中应该全面考虑文物的地域性、民族性以及文物本身的性质和功能,根据不同地域和文物本身的不同性质、功能制定不同的保护标准和保护措施。并且在保护规划制定过程中要着重对地区文化特色做出认定,如北京的特色是古都皇城、胡同、四合院。

1.2.3强化生态文明、绿色低碳

新型城镇化强调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提出“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生态文明、绿色低碳既是针对城镇,同时也针对城镇内文化遗产的生态与低碳性提出要求。文化遗产的生态、低碳思考,既要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保护修缮等方式方法上得以体现,也要考虑文化遗产后期的发展与运用如何低碳。

2圆明园遗产保护现状研究

2.1圆明园历史与现状

圆明园至康熙年间初建以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六朝,形成圆明、长春、绮春三园,称为圆明园。后分别于1860、1900年遭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大肆劫掠焚毁,沦为一片废墟,随后又长期遭到土匪、军阀、居民等破坏和盗窃,导致遗珍尽散,名园湮没。极盛时期的圆明园,总面积 350 余公顷(5200 余亩),其中水面面积约 140 公顷(2100 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建筑面积逾 16 万平方米。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圆明园遗址于1983年7 月被国务院批准为遗址公园后,至今一直以遗址公园旅游景点形式部分景点面向群众开放。整个圆明三园至今只有圆明园东部的福海景区与绮春园、长春园一起开放成为游客游览的区域,九州景区近2年经过修复,在奥运前夕开放,其他部分仍处于荒芜和缺乏维护与保护的状态。圆明园的大宫门未开放,宫门入口处现植树作为保护,往南被西静园公墓占据,再往南是杂乱的简易民房和早市。

2.2圆明园保护现状问题

2.2.1保护规划问题

1983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获国务院批准,方案首次把圆明园遗址化为遗址公园。之后,由政府拨款,对遗址的围墙、园内山形水系、园内违规乱建等进行了部分重建、修复、修缮和拆迁等相应的保护措施。

2000年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针对圆明园遗址公园进行了整体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编制,经文物、规划、建筑、园林等领域专家讨论评审并原则同意。

通过分析历年对圆明园遗址的保护方法与措施,总结发现,从遗址保护规划方面看,现今对圆明园的保护措施仍停留在针对遗址本身的保护上,而忽略了与整个城市建设的发展相协调,从城市整体去考虑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2.2.2保护措施问题

保护措施方面,只注重园内山水、建筑、植被等物质文化遗产的复原与修缮,而忽略了遗址本身所承载的文化、精神、习俗等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圆明园是皇家园林,融合了中外造园思想的精髓,它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包括皇家文化,西方文化以及全国各地的造园艺术等。其承载的文化价值是不可替代的也是值得永续传承的。因此,在圆明园遗址保护过程中应该思考如何保护传承其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向全世界展示它的辉煌文化。

图片来源:作者摄

3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3.1保护规划应与各类规划相互衔接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编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新型城镇化对城镇化发展的新政策,保护规划遇到了文化遗产保护和城镇化发展相互协调的这一跨学科、跨领域的难题。

《文物保护法》(2002)、《城乡规划法》(2007)、《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0357一2005)等法律法规从不同层面涉及规划衔接的原则阐述,保护规划提出协调建议的原则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1)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应正确处理遗址的旅游开发和遗址保护的问题,圆明园保护规划要考量北京城市规划(尤其是旅游规划)在总体布局、利用方式、强度和展陈方面对遗址本体的影响,提出协调建议,对于圆明园遗址的开发项目要进行数量、规模上的限制。确保遗址合理开发,健康发展。

(2)贯彻整体保护的原则。北京城市规划结构应充分考虑圆明园文物的完整性与延续性,保护它及其周边环境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

(3)保护措施协调。分析城乡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的规定,遵守其正确要求,城乡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和文物保护单位等在文物保护的策略和主要措施上应统一。

3.2注重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兼并

圆明园遗址由于战争时期遭到八国联军和日军的损坏以及长期以来当地居民的破坏,真正的物质遗产所存不多,但是其非物质文化遗址有着极高的价值意义。首先,它的存在价值与清王朝的兴衰和中华民族的命运分不开。对历史、民族荣辱以及北京市的兴衰存亡有着见证价值。其次,它承载着中国古代皇家文化、治国思想、造园艺术、建筑文化等,为上诉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同时也是现代北京市的一部分,是北京市生态屏障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生物多样性涵育之地。因此,对于圆明园遗址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保护更为重要,而在保护过程中,对于其所承载的文化准确地、真实地诠释与再现,使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并存。

3.3根据地域性制定不同的保护标准

《文化保护规划法》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保护方法与措施都有详细涉及,但它针对的是全国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甚至也可用于国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种类繁多,且根据其所处的地理环境的不同,同一类型的文化遗产,其保护方法也可能会有千差万别。另一方面,若要延续遗址的特性和地域性,就该在保护过程中体现出不同的保护手法和保护标准。因此,笔者认为,在遗产保护规划编制过程中,应该根据遗址所处地域的不同气候特征和地理环境以及遗址自身的不同性质,编制不同的保护标准和保护措施。圆明园遗址亦是如此。

4结论与展望

新型城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宏观背景,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也随之有更高的要求。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包容性及多样性,能较好地展现地域文化和城市风格,实现区域的经济发展,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并且成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在继承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对城市文化的再创造与发展过程,通过与已有文化遗产的协调和创新,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的动态延续,从而丰富城市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 张晓科,陈晨. 新型城镇化道路下的工业遗产保护模式研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城市规划学刊.2013

[2] 单卓然,黄亚平.“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目标内容、规划策略及认知误区解析[J].城市规划学刊.2013

[3] 曹新,张帆,韩梅,康丽芳.圆明园遗址公园保护利用现状调查研究.园林历史.2008

[4]黎慧.基于城市发展的圆明园遗址保护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0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篇2

关键词:滨江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此方案采用低碳、环保景观设计手法,使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让生活更美好,具可持续发展。重塑一个一体化,令人难忘的英德市城市新形象,提升城市的个性与地位,丰富城市活动,满足功能需求,展现英德市政府为城市新旧发展注入的激情与活力。体现地域文化特色,突出英德本土文化的延续性和滨水环境的特色。

1.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英德市北江人民桥与第三大桥间的东岸滨江带,在原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前提下进行设计,规划设计范围全长约4.2公里,为目前的滩涂地与现有江堤向内陆扩展30米所属总范围(即新规划30米宽的滨江大道与江水间总的场地),自然环境保持良好,开发建设适宜在现状地形上因地制宜,合理开发,创造“绿色英德,繁荣英德”的可持续发展景观。

2. 设计理念

带状的滨江用地环境,以“一轴两点四区”的理念结构,采用整体、大气、结合现场实际地形的设计手法,营造“人文活力、生态休闲、生生不息”的低碳滨水景观。意在体现英德市的各项城市建设都呈现出勃勃生机、有如潜龙出水般腾飞。

2.1 “一轴”

“一轴”即“客家文化主轴”贯穿南北,带状的高低起伏有如江边的巨龙。寓意了鼓声劈浪旌旗开,舞龙跃鳞戏水来的英德城市建设美好景象。

2.2 “两点”

“两点”为主轴两端“源”与“家”的起点和终点。

“源”――意指河洛文化,客家文化之源。

“家”――文化回归,传承与延续。

2.3 “四区”

“四区”连接两点的主题景观区,主旨体现客家孔孟思想中“仁”、“义”、“礼”、“智”的文化内涵,并形成一系列的重要景观节点。

“一轴两点四区”的概念结构,反映了英德市建造以客家文化为主的特色化城市的发展目标。

3.设计内容――“一轴两点四区”六大景观节点

六大景观节点共同形成景观连续线,控制整个绿地的规划布局。

景观主轴由河洛广场,风情绿道,印迹广场,茶礼园,竹音阁,港湾湿地公园组成,相呼应理念中的“源”、 “仁”、“义”、“礼”、“智”、“家”,形成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滨水休闲公园。

3.1印象・河洛广场

河洛广场构思来源于河洛文化,多方考究,河洛文化作为客家文化之“源”。方圆结合的设计意念正是由此而来,方圆相藏,阴阳相抱,相互为用,不可分割。

河洛广场位于滨江带的主入口区域,是人流交汇的交通广场。设计以开放空间为主,方圆形状为边界特征,根据空间位置的不同,划分出与道路紧密相接的“全开放空间”和面向区内景观的“半围合空间”,空间过渡以标志性景墙和景观建筑划分。

广场设计利用多种景观细节来体现河洛文化,主入口区设置印象景墙,经过河洛走廊,到达中心喷泉广场。空间用方,穿插以圆,河图、洛书等符号元素点缀其中,空间构图丰富,采用和谐的色调,烘托出印象・河洛的文化气氛。

3.2风情绿道

风情绿道构思来源于“仁”,寓指“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仁者爱人,仁者乐山。凡是有园,必有山石,片山有致,寸石生情。

风情绿道以风景走廊的形式贯穿于轴线之中。山石文化,英石文化,历史文化是其中重要的表达内容。

设计以植物造景为基础,引入传统园林中景墙,石景的精致手法,趣味的英石以假山,景墙的形式点缀于园林之中,使得空旷的视野变得丰富。被分隔的界面形成不规则的平面空间,相互连绵、延伸、渗透。景石如同屏风,印刻着不同的历史故事,巧妙的大小搭配,疏密有致,迂回变换,风景藏而不露,不规则的节奏感即富有人工美,又不乏自然情趣。

3.3 历史印迹广场

历史印迹广场构思来源于“义”,寓指“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历史的印记,承载着义勇之心。历史纪念广场,就如一本史书,讲述的是历史的故事。历史文化赋予物质空间以诗情画意,园中设置历史人物与诗画雕刻,引导游人的情感,加深游人的印象,设计深化了本区域的历史保护主题。

广场中有趣的景观设施,变化的地台设计,将是大人和孩子们乐于游憩的活动区域。

3.4 茶礼园

茶礼园构思来源于“礼”,寓指“礼者,体也,言事得体!”“不学礼,无以立。”茶礼园是“礼”之设计理念所在。

英德红茶以品质优异而著称,“茶文化”更是体现地方特色的重要表现之一。茶礼园以跌水景墙作为入口,两边分别布置休闲平台,中间与风情绿道连接;景墙背面由空间序列变化的茶园组成,茶园像褶皱布匹一样展开的起伏地形,视野开阔;尽端设置传统碉楼形式视频塔,立面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体现客家文化予礼传情的好客情谊。设计运用地形的变化,通过借景、对景、框景、漏景布局空间,“巧于因借,精在本宜”,大地艺术的创造给游人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寓意于礼,充满生机。

3.5竹音阁

竹音阁构思来源于“智”,寓指“智者,能也,智者乐水!”

客家文化的智慧凝结于水境之中。竹音阁连接湿地区域,种植大片的竹子。

竹音阁引入“低碳”的景观概念,抽象提炼竹子的曲艺文化,运用竹子的形状、声音、精神享受等方面的特点,创造性的营造出精致的园林空间,竹子与景墙的组合,竹子与景石的组合,竹子与水景的组合,相互奏响,成为湿地公园美妙的前奏,沙沙摆动,竹音绕园,成为滨江带最具特色的景点之一。

3.6港湾湿地公园

港湾湿地公园构思来源于“家”,寓意回归家园,“心”的港湾。

湿地位于景观主轴尽端,公园以一种源于自然、回归自然的处理手法先实后虚,讲究序列递进,在原地形的肌理下,改造天然淡水沼泽和泥滩,建造淡水湿地、红树林、野生动物栖息地、阶梯景观、浮桥芦苇,形成生态宜人,芳草丛丛,相映成趣的湿地景观。

这里是“心”的港湾,这里是小鸟的天堂,这里是生命的“吾家”。体现出“笑问客从何处来,此心安处是吾家”的精神主旨。

4.绿化设计

滨江带绿化设计,结合现状,适地适树,以本地特色树种为主,采用自然种植的手法,营造出优雅、质朴、自然、亲切的滨江带园林气氛。滨江公园设置不同的植物主题园:花木园,色彩丰富, 茶园,清新明朗香草园,香气宜人滨水园,气氛活跃果树园,果味诱人。

5.铺装设计

铺装材料以当地石材为主,以低碳、环保为原则,重视材料机理的搭配,减少复杂的切割工程。焦点位置采用石材,其余区域可采用成本较低的材料,通过合理的色彩样式的搭配,营造舒适的空间。

6.小品设施

公共小品,满足各项使用功能的同时,装点着整个滨江景观,使这里变得灵动,有生气,诠释着滨江公园的总体质素。

7.灯光设计

总体灯光设计,以水溪河岸和市政道路照明为基调,景观节点作重点布置,展示每一区域不同特点,园路的照明主要满足人们休闲散步的需求,晚间气氛相对宁静。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篇3

关键词:漏窗;艺术

1 绪论

漏窗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园冶》中称漏窗为“漏明墙”或“漏砖墙”,意思为“透漏空明”,《营造法源》称之为“花墙洞”,主要指其图案造型优美,“墙”是指漏窗的位置开在墙体上,而“洞”则是指内外空透畅达。漏窗凭借其独特造型,不仅是古典园林借景的重要工具,更是制造审美意境、选择审美对象、转变审美态度的重要手段,在古典园林中具有独特且重要的作用。

2 漏窗的形式美

2.1 点、线、面的形式美

古典园林中的漏窗形制多样,位置灵活多变,有的位于走廊的旁侧、尽端,有的又在院墙的转角处。一般来说,走廊上成排的漏窗,其尺寸相近,形状多为扇形、花瓶形、如意形,多以点的形式展现,从而形成视觉和审美的焦点。点动成线,单个漏窗是整个墙体上的点,而多个漏窗则组合成一线,随着墙体的高低地势形成无形流动的线,给审美主体带来动感之美;墙体则为面,三者又形成点、线、面的构成形式美,并将这种美感融入到整个园林风景中。当游人驻足观赏,园中景色也随之变化流动,点线面的动感美更油然而生。

2.2 丰富多样的图案艺术

漏窗的窗框形制较为丰富多样,有方形、多边形、圆形、扇形、海棠形、花瓶形、如意形、钟形以及其他各种不规则的单体形式,有些甚至还有两个或多个单体结合使用的。在数量上,多数园林漏窗还是以方形、多边形居多。虽然漏窗的形状丰富多样,但总的来说还是有规律可循的,一般说来,走廊上成排的漏窗,多以方形为主,并且形状尺度、间隔多为相同或相近,这样可以产生韵律美、节奏感,而形状较为独特的扇形、花瓶形、如意形、贝叶形、海棠形、石榴形等,多是单独出现在廊道的转折处或视线易于集中的地方,这样可以形成视觉和审美焦点。

漏窗的形式多样不仅体现在窗框形制上,还体现在窗芯图案上。其窗芯图案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一种是由简单的几何形体或者多个形体组合而成的,简单形体的主要有方形、圆形、椭圆形、多变形等基本的几何形体,由多个基本几何形体组合而成的复杂形体主要有回纹花形、圆形花纹形、变形椭圆形、长方圆角花形、卷草花纹形、六边花形等。另外一种是以各种自然植物、日常生活器具等为题材的。以植物为题材的漏窗主要有莲花形、石榴形、梅花形、葫芦形等;以生活器具、日常工具为题材的有花瓶形、钟形等。此外,漏窗窗芯图案还有以传奇小说、戏曲及佛教道教故事的某些场面为题材。这些富于鲜明文化特色的图案内容,为园林增添了不少的雅致。总之,漏窗窗芯图案的使用不拘一格,因地制宜,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标准,只要能取得好的美学艺术、景观效果就行了。

3 漏窗在园林中的功用

在古典园林艺术中,漏窗本身就是景,而窗内窗外之景又互为借用,隔墙的山水亭台、花草树木,透过漏窗,或隐约可见,或明朗入目,画面变化多端,目不暇接。因此,漏窗主要的艺术功能有:隔景和借景。古典园林地域范围狭小,为了丰富景观加强园林视觉的纵深感,母体园林总要分割成若干带有主题的子园,其分隔物一般采用粉墙、廊庑,而粉墙、廊庑总伴随着漏窗,起到隔而不塞、实中有虚的效果。至于借景,乃是更重要的艺术功能。从漏窗一侧去欣赏另一侧的风景,或小桥流水,或假山盆栽,或亭台轩榭,在附有艺术感的窗框内,好似精美画卷,让人赏心悦目,正所谓“景中有画,画中有景”,达到“步移景异”的艺术效果。

4 漏窗艺术的审美效果

景致的虚实相映,空间结构的多重复合,是古典园林漏窗艺术的又一审美特征。漏窗装饰了墙面、廊壁,山石树木又装饰了漏窗,使游园者领略到了不同的美感,更赋予了漏窗虚实互补的审美效果。

“小中见大,咫尺山林”,在园林这个空间相对狭小的世界里,除去植物、山石、水体以及建筑等实体元素外,漏窗的位置也是重要元素,多层次的空间结构,使原本狭小的空间变大变深,使整体景观有了变化无穷的审美效果。如苏州狮子林西南隅空间,在三面墙体上分别开设了三个透漏口,透过这些小小的窗体透望,见到的是一幅别有洞天的图画。

一方面,漏窗为主体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审美视角,使主体进入某种特定的审美情境之中,用一种审美态度去观赏。另一方面,漏窗为客体划出一个特定的范围,使对象从周围环境中相对独立出来,成为可以进行审美观赏的对象。或曲径通幽,或一览无遗,在这一隔一通之中,漏窗为审美主体提供了一个特定的审美角度,营造了一处又一处美丽景观。

5 结束语

漏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种艺术处理手段,它的设计形式多样,图案丰富且寓意繁多,位置灵活多变,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艺术韵味。另一方面古典园林中的漏窗艺术是一种物质化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它不仅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也是人类的一种文化活动和文化产物。更让人们了解到形态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为现代园林的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材料和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2] 黄春华,薛淞文.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漏窗艺术探析[J].大众文艺,2012,9(14).

[3] 计成(明).园冶[M].陈植,注释.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43.

[4] 吴秦陶.古典园林漏窗艺术的特点及新发展[J].装饰,2012(01).

[5] 徐恒醇.设计美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6.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篇4

首先,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其次,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2.一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再如讲《明治维新》,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了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篇5

关键词: 农村初中 历史课堂教学 有效性分析

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一直都是教师所追求的教学目标,历史课堂作为学生获取知识、提升技能的重要场所,怎样在有效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最大进步就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加强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历史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提高农村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积极推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内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是促进素质教育,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基地,课堂教学效率低,无法完成既定的历史教学任务,就需要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补课,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其实在90年代,我国就提出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更新教学观念,实现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改革,改变满堂灌、死记硬背及题海战术,实现启发式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新课程改革及素质教育的推进,就是为了促进教学方法的改善,提高教学质量,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进而促进农村初中学生全面发展。

当前,历史教师为了提高学生成绩,大多使用题海战术,课堂教学时满堂灌的现象依旧十分普遍,教师甚至还占用学生的自习时间,这种落后的教学方法不符合我国教育规律,教师与学生都付出了大量时间,但是历史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好造成不利影响。初中阶段的学生近视率达到80%,并且存在焦虑、紧张等问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成为初中阶段中比较重要的学科,也是评价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准,因此应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历史教学,促进历史教学有效性提升,甚至使新课程改革取得良好效果。

二、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当前,农村初中教学中,应试教育的观念依旧处于强势地位,所有教学的开展都是为了中考,历史作为会考科目并没有受到广大教师及学生的重视,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数量及质量并不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师的从教时间都比较长,观念等比较落后,不愿意接受新思想及理念的洗礼[1],教师的知识面比较狭窄,有时甚至无法回答学生提问。由于教师的素质能力不高,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也不够先进、科学。教师教学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应付考试,教学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学生的自主发展得不到培养与提升。传统的历史教学观念使得历史在师生心中成为一门纯记忆学科,对历史内容的思考认识不到位,学生不能用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历史教师在教学时对课本内容的整体性把握不够,使得学生掌握的历史知识都是零散的,历史知识的系统性不强。

三、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1.强化有效性教学的理念

为了促进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树立有效性教学理念,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促进学生实现全面进步。初中历史教学不仅要强化学生的历史知识和能力,而且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及人格魅力。历史教学内容应突出时代特点,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减少历史概念及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尊重学生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价值,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历史的学习需要通过某种方式与途径将其展示出来,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对于历史事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学生有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参与到历史教学中。

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的问题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实行‘兵谏’,最终为什么还是没有杀掉反而把他给释放了?”[2]再如学习《推动社会进步的科技成就》时,教师设计了一个比较型的问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造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提问学生,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请从经济、政治、思想、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说明。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实现有效历史教学。

3.加强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历史是记录过去的生活的,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加强历史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深入挖掘历史,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学生熟悉的场景、生活事例、语言等,强化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实现有效的历史课堂教学。

例如在学习关于改革开放的问题后,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布置生活化的作业,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学生查阅资料,也可以向身边的长辈等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生活的变化。通过布置生活化的作业,学生不会感到作业的负担与压力,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历史知识。

4.科学利用多媒体

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积极作用,通过图片、影像等展示,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有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全面提升。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展示课程教学的配套图像与视频等,增强教学的生动性,通过图文并茂的知识展现,使学生的思维认识更加丰富,更快地接受历史知识。

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问题时,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圆明园的纪录片:“圆明园从1860年到新中国成立前历经灾难:英法联军火烧,普通百姓伐木烧炭,民国初期军阀挖尽石材,1940年北平粮食紧张,农民进圆明园平山填湖,可怜的圆明园到今天已经是面目全非。”[3]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提升对国家的认同感,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四、结语

提高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要提高教师对历史教学的重视程度,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通过情境创设、多媒体、生活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历史教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历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历史学习主动性,在历史教学中获取知识,强化能力,实现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自身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杨伟,白前静,段谟发,梁娟,吴境.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初探――基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思考[J].沧桑,2011,01:147-148-156.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篇6

一、名词概念

地域文化是指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形成的、反映当地社会经济生活的精神形态,是不断积淀下来的社会意识。地域文化也称“本土文化”,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地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地区在本地传统文化(或母文化)的影响下,扩展和弘扬其精华,并不断赋予其新内容的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历史过程。它是历史积淀和人民创造的成果,也是我们今后在设计再创新上的宝贵财富。公共设施作为城市景观的重要构成要素,不但起到细化空间层次、服务区域民众的作用,还肩负体现城市文化内涵和品牌、传承人民生活文化的重任。因此,在城市公共设施设计实践中,设计者重视、研究并挖掘不同地域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其目的就是将公共设施作为地域文化的传播媒介和功能载体,切实保护我国的地域文化,使地域民众所共有的传统生活方式得以延续并逐渐现代化,而不是边缘化。

二、分析地域文化元素在公共设施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1.象征语义的公共设施设计

所谓象征性语义,是指产品所表达出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设计师赋予的,也可以是使用者自己定义的,还可以是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气质。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考虑到象征者与被象征者之间的关系,并仔细斟酌各个地区文化特色与象征性语义在设计中的共鸣,运用灵活的设计手法对其进行设计再创造。大唐芙蓉园和大雁塔广场上的灯具,不仅是行人和车辆的照明系统,更具有标志性的现代“唐风”地域特色。其造型可分为三段式,顶部为主要发光的灯具,中部为悬挂广告的灯柱,底部为石材基座。大唐芙蓉园周边的灯具造型在设计上可谓别出心裁,它主要由三盏灯组成,形成稳固的三角式构图。左右两边为稍大一点的灯,其造型模仿宫灯的形状,是在宫灯的基础上经过简化细节、提炼线条变形之后设计出来的。在左右两盏灯的顶部设计了屋檐的符号造型,这一造型是在唐代建筑屋顶设计中发掘出来的,设计者将承载灯具的横梁做成弧度,檐处末端稍微抬高,从力学角度分析,这一设计方便了灯具的悬挂和更换,不至于使横梁容易折断。从视觉上来说,这一设计使得挂上左右两个灯具之后的路灯的整体造型变得更加轻盈,其寓意也非常丰富。在“屋檐”符号造型的横梁下挂上灯具,让人联想到家,使人感觉温馨。曲江池公园的灯具,其顶部设计了一个完整的屋顶的符号,用简练的线条勾勒出屋顶的形式,屹立在曲江公园大道上,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在公共设施设计中,这些元素不仅在灯具设计中被大量运用,在雕塑设计上也经常用到。如,大雁塔北广场水景小品之一的《人和》雕塑作品,设计师将浓缩西安历史记忆的古钱通过抽象、变形、提炼等设计手法,使之成为现代广场上具体的可视符号,其外形提取了古钱币铜钱的基础造型,经过提炼和变形重组形成广场雕塑。圆这一造型在中国文化中被赋予了美好的期望,如阖家团圆、圆满等,而从哲学思想上来说,则是看待事物应当一分为二,不可片面。

2.文化语义的公共设施设计

设计是艺术与科学多角度融合下的为人类服务的工具,它表达人的需求,承载人的慰藉和希望,强调尊重人的情感,因此在中国历史发展长河中,历代灯具的设计都是当时地域文化元素的载体。我国古代的灯具形态优美,内涵丰富,工艺精湛,现代灯具的设计也毫不逊色。大唐芙蓉园的人物造型皮影灯,以陕西凤翔的特色工艺皮影为载体,在其基础上辅以现代科技,皮影灯采用皮影戏中的传统宫廷人物造型,在契合大唐芙蓉园宫廷公园的主题之外,更融入了现代科技和材料。这一灯具设计以玻璃作为基础材料,在其上彩绘出唐代宫廷人物造型,有侍女持灯、乐手吹箫、贵人游园等,姿态各异,形态优美。基座上安装大的照明灯,晚上能看到整个人物形象,在彩绘处安装小的彩灯,使夜晚人物形象更加清晰、逼真、生动。这一造型在白天是一组组可供人欣赏的雕塑,而在夜晚则变成具备照明功能的灯具,使人在游览大唐芙蓉园时被这一组组唐代人物环绕,仿若置身于当时的历史环境之中,更具有艺术性和实用性。大雁塔广场上的灯具则更加直观地融合了文化元素。如,主题喷泉两旁休憩区域的灯柱箱上都刻印着唐朝著名的诗词歌句,不论白天还是夜晚,人们都能清晰地看到。这一设计不但起到了装饰作用,还具有教育意义,将艺术与教育结合起来。

3.仿生语义的公共设施设计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篇7

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该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

首先,历史教学要突出形象性与情感性特点。

初中教师面对的是12~16岁的青少年,历史课堂上,他们愿意听、乐于记形象性强的人物事迹和故事。教师授课时就应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因势利导。讲历史事件,要力求渲染气氛,要讲得有声有色,要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场面;讲历史人物,则应突出人物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个性,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鲜明突出。

如讲《火烧圆明园》一节,可这样叙述:“侵略者焚烧圆明园的大火,延续了三天。黑色的云团长达50多公里,久久不散,飘荡在整个北京上空。大大小小的灰星落满了大街小巷,到处是一片天昏地暗,就像发生了日食一样……圆明园,这座被称为‘万园之园’的艺术杰作,这座中国历史上最宏伟、最精美的皇家园林,就这样被这群野蛮的侵略者烧毁了。”这里,有对具体情景的描述,有对精美无比的圆明园被烧毁的叹惜,更有对侵略强盗野蛮行径的控诉。像这样有声有色的叙述,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其次,历史课堂教学要注重关联、讲清发展、突出结构、理清条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清块状的知识点外,还要注意纵向(或横向)的联系,突出“关联”,讲出“发展”来。

所谓“关联”,应该有三个方面:

1、两堂历史课之间的关联。

2、一堂课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

3、历史与现实的关联。

前两点教参上多有说明,而后一种联系,教师一般不够重视。如目前国内外重大新闻、古今中外科学文化知识等,都可作为联系课文的好材料。

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章, 课文中提到的首次用于战争的简陋的飞机、笨拙的坦克、远程大炮等武器,教学时可联系现在先进的水陆两用坦克、隐形飞机、海湾战争中的“飞毛腿”和“爱国者”导弹。教师略加讲解,学生即可饶有兴趣地了解到武器发展的粗略历史,明白现代技术的巨大进步给未来战争带来的残酷性。 再如讲《明治维新》,可从日本向西方学习获得巨大社会进步的事实,联系日本在奴隶社会末向中国隋唐学习、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的历史,使学生了解:一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除了要有一定的历史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开放的胸怀,学习外国一切有利于自己的先进东西,从而提高学生对当前改革开放的认识。这样联系,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听来饶有兴趣、易于接受,思想觉悟、认识能力相应也随之而得到了提高。

第三,应该加强人文思想的渗透。

我想到了历史上斯巴达克起义中的一件事。当罗马的将军告知这些被俘的奴隶:“你们之前是奴隶,之后还是奴隶。但若谁告知谁是斯巴达克,你们将免受一些处罚。”结果不仅无人告知,反而大家都承认自己就是斯巴达克。为什么?这位将军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无论怎样这些奴隶还是奴隶,而在此之前斯巴达克却给了他们希望——起义成功不再做奴隶。有了“希望”,才有一切。我觉得除了让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外,感悟这些历史上的人文思想,放飞希望的种子,才是我们人文学科要教给学生的东西。

第四,要有较好的课堂检测形式。

不少历史课缺乏检测,即使检测,也是一背了事。事实上,好的课堂检测对课堂教学有补充、深化作用。 在实践中,笔者尝试了两种形式的检测:一种是巧妙利用板书,检测基础知识。在板书时,教师可对简单而学起来又易错的地方,以填空题的形式列出,让学生练习。另一种是设问答疑方式。可以采用教师提问题让学生解答或学生提问题让教师解答的方式进行。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篇8

【关键词】问题;情境;引导式教学法;思维

当前,新课改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构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课程目标体系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由于历史课堂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就显得特别重要。然而,现实的情况是,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强调的是对已有知识的记忆,并由此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练、记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讲解――练习型”模式。这样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则得不到尊重和发展,甚至被销蚀的越来越少,最终使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而谈不上理解,更无从提出个人独到的见解。

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我们教一门科目,并不是希望学生成为该科目的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他们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阐释“过程与方法”目标时,对历史学习知识这样界定:“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知识到积累历史知识、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的过程。”要实现这样的学习过程,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以为“问题―情境”引导式教学法能够比较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

所谓“问题――情境”引导式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设计问题,创设出丰富的有启发性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感受历史,进而理解历史。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具体场景中,使问题含而不露,学生通过个人的积极思考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最终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那么如何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呢?问题的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搭建辩论平台,各抒己见,引导学生深刻地理解历史

辩论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手段。辩论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而且其口才和胆识都能得到锻炼。在讲到列强入侵,毁坏绝世园林圆明园时,有个学生提到“为何我们现在不重建圆明园” ;我把这个问题交给大家,问“要不要重建圆明园” 。学生争论之激烈,反应之敏捷,思维之缜密都让老师无比叹服。比如有个学生说我们重建圆明园可以再现先人的高超智慧和建筑工艺,马上就有学生反驳说我们现在重建圆明园用的是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当时人们并没有这些先进设备,又如何重现先人的智慧。另有个学生说如果不重建,外国人看到圆明园的断壁产残垣会耻笑中国人;马上又有学生反驳说圆明园被毁坏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懦弱,今天我们的综合国力已有了很大提高,外国人经过对比,只会感叹中国发展之迅速而不会耻笑中国。还有个学生从政治、经济、教育各个方面论述不应该重建圆明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这个问题讲的全面而深刻。

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通过辩论,学生对“列强侵略”这一知识印象深刻,情感上也得到升华,历史学习的三维目标真正得到了实现。不仅如此,学生的思维也在辩论中得到启发和扩展。这样的课堂,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获益匪浅。

二、古今联系,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辩地认识历史,关注现实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历史虽然是过去的事,但它也是鲜活的、生动的,历史就在我们身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学生从个人的生活体验中也能够去感受人类过去的生活,能够对过去的生活做出判断和评价。

在讲到如何评价科举制的作用时,我首先让学生谈谈对高考的看法。由于高考和大家的学习关系紧密,这个问题一提出,马上引起所有学生的共鸣,他们从当今的高考制度联系到科举制,从考试内容、人才培养、社会发展、国家政治各个方面谈了对科举制的评价,思维非常开阔。

在讲到中国古代官制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文官制度的认识,向学生提问“在中国古代,许多人穷一生努力读书,甚至不择手段向上爬,在官场上形成了裙带风气和的现象,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你认为这种社会现象,是否中国古代独有的产物?在今天的中国,是否仍然存在?试举例说明”。学生立刻联系到政治学科中讲到反腐败问题,待学生讨论发言后,我接着问“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乱安危,所谓‘吏不廉平则治道衰’,你同意这个论点吗?请制定一套新的规章制度,以限制和约束现代官员的行为操守。”这样开放型问题的一经提出,在学生中掀起不小的波澜,思维活跃的学生说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可以加以改进为现代所用,还有的学生提到我们可以借鉴香港和新加坡高薪养廉政策。

通过课堂上这样的讨论和对话,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听老师枯燥的讲解,机械地记下老师给出的结论,而是主动去探究问题。从现实的生活体验出发去探讨问题,历史不再是“过去时” ,而是“现在时” ,学生在情感上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学习中没有了陌生感,学习自然变成了一种乐趣。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能够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三、设计表演情境,穿越时空,引导学生多角度地分析历史

这里所说的表演情境,要能够使学生和教师都进入到历史的场景当中去。因为只有当学生进入历史场景,感受到了种种历史事件,才有可能有话可说,才有可能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中去考虑历史问题。

在上活动课“秦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时,我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名叫《新闻会客厅》的短剧。出场人物有主持人、秦始皇、战国时的客卿、及两位秦国统一前后的普通百姓。主持人分别向他们提出一些问题,比如问秦始皇,你建立了一个这样史无前例的大一统国家,你会颁布什么措施去巩固这个继乱世而兴的朝代?历代史家对你均有不少抨击,你会怎样为自己?问战国时的客卿,你会留在秦国为秦王嬴政效力吗?问生活在秦国的百姓,你支持秦王嬴政发动战争,统一六国吗?问另一个百姓,你愿意生活在秦始皇统治下的秦朝吗?通过这个历史场景的表演,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秦始皇统一前后的历史的理解和感受,而且其对话、想象、思维、分析等能力都得到了开发。与此同时,在这种情境中的多角度分析中,学生打破了对历史人物固有认识,其多元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得到培养。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生动的历史情境陶冶了学生的性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动机,学生是在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完成历史学习的!

“问题――情境”引导式教学法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性参与和教师的主导性引领,其教学模式重在问题的设计与引导。因此在运用引导式教学法时,教师一定要辩证地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引导的关系。

首先,引导式教学法的主体是学生。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注意:

第一,问题的提出要能够刺激学生的兴奋点,即设计问题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问题得法,片刻之间就能营造一种浓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相反,如果问题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就不能引起学生积极思维,课堂教学自然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第二,要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能力水平。比如,初中生和高中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是不同的,城市和农村的学生所接触的社会现实也有所差别,学生自身的知识能力水平也高低之分。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对这些情况做个盘点,以便能够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只有事先做这样的准备工作,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才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最终学生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

其次,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更应该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和促进者。教师在强化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课堂上,在提出问题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作必要的引导。由于“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中提出的问题大多是开放性的,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各有差异。因此学生的回答也必然五花八门。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回答时,既要肯定学生思维中的闪光点,给以鼓励,使之愈发闪亮;同时也应该注意答案中所流露出来的不良情绪和倾向,要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帮助其走出误区。

例如,在谈到纪念抗日战争60周年我们该如何爱国时,我提问“抗战期间,中国人因深受日本人的残害,所以抗日情绪高昂,甚至罢买日货。时至今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之下,我们应该怎样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待曾经侵略我们的国家?” 大家积极性很高,纷纷发言,大部分学生的回答比较理性,但也有个别学生的情绪比较激烈,回答的很极端。针对这种情况,我再提出一个问题“什么是真正的爱国,怎样爱我们的祖国”,由此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像有位教育家曾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参考文献:

[1]【美】布鲁纳.《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第96页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篇9

关键词:新民大街;时期;历史街区保护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094―02

0引言

2014年4月长春市政府下发了关于《长春市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批复文件,要求对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按照规划严格保护。新民大街保护街区集中了大量“满洲式”风格的建筑,主要由时期的遗留建筑所形成。同时新民大街规划也反映近代长春日占时期城市整体规划的一些典型特征,清晰、真实地保有当时的历史环境的整体面貌。新民大街空间布局完整、历史建筑风格统一、使用工程延续良好,在我国城市现存历史街区中独具特色,在长春及我国近代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1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长春市朝阳区。街区主要历史建筑包括军事部、国务院、经济部、交通部、司法部、综合法衙、吉林省图书馆、长春市解放纪念碑等。同时,新民大街对长春城市总体风貌的形成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它两侧分布的官厅建筑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东西方融合的现代设计风格,是中国建筑历史上特殊而独具特色的一页。

2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规划特征分析

2.1宜人的街道尺度

长春既是洲国国都,又是满族皇族复辟的据点,受两种势力的影响,新民大街的道路布局呈现中西结合的特点。街区内形成以中国传统都城的棋盘式方格路网结合西方放射状道路加圆广场的街道格局,文化广场和新民广场(原顺天广场)构成街区的端景和视觉汇聚点。新民大街作为长春当时最宽的马路,新京的轴线道路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在道路中央设置了一条16米宽的散步道,道路断面形式独具魅力。新民大街两侧庭院内的建筑在街道界面中后退,让位于围墙和树木,建筑隐藏在树丛后面成为沿街背景,造就了新民大街宜人的街道尺度。

2.2独特的空间肌理

由于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时期的行政中心,建筑性质为政府办公建筑,行政办公建筑建成了威严、整齐、壮观、功能分区严格的外部形态。建筑的使用性质决定了街区的空间肌理,街区内的街阔形态以长方形为主,每个街阔内开放空间包围建筑,建筑是视觉的焦点,这与大多数历史街区通过建筑围合出封闭的公共空间,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更具开放性。

2.3高度离散型的街道空间形态

街道中建筑的体量与尺度是决定街道空间形态特征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芦原义信在街道美学的分析中将街道宽度(D)与建筑物(H)的比例作为评价街道空间的量化指标。根据美学原则,街道空间比例在D/H=I~3区间时空间形态匀称;当D/H3时,街道空间趋向离散。新民大街为追求宏大的气势,形成足够的街道空间,街道两侧的建筑远离道路布置,东侧建筑距道路60~65m,西侧建筑距道路40~45m。街道两侧建筑红线的宽165~180m,远高于F・吉伯德提出的宏大城市空间尺度极限。街道两侧的近代建筑为3~5层,檐高约为16~22m,街道建筑构成的空间比例为D/H=8~10。街道空间形态呈高度离散、开敞型。

2.4突出的街道整体性

伊利尔・沙里宁在分析植物生长规律时指出,生命物质的每一部分都具有自身的表现特征和相互协凋的特点。城市街道也和具有生命的有机体一样,它的生气体现在空间的有机秩序原则之中。街道空间环境的有机秩序主要表现为街道体型的有序性、连续性以及街道空间序列的构成。

新民大街空间的整体性,是街道轴线与建筑物综合集成的结果。街道两侧的建筑都有围墙围合,形成相对独立的空间,每一空间以相似的风格和体量形成关联的实体,且具有统一的尺度感。街道中近代建筑的中央局部高起的塔楼与屋顶的形象构成街道轮廓线的韵律特征,起伏变化的屋顶曲线增加了天际线的柔和与富有弹性的魅力。使街道、建筑与围墙既相互独立,又浑然一体,严整有序。

2.5明显的街道方向性

街道空间应具有易于识别的方向性,有助于通过街道把整个城市联系为一个有序的整体,提供最简捷的认识城市方位与特定场所的工具。新民大街的方――文化广场、新民广场和南湖公园。现在的地质宫成为街道北端的对景,南湖公园以松柏为主的园林成为伪皇宫的对景,这均为新民大街提供了很好的视觉焦点,突出了新民大街的南北向。

2.6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于一体

街道绿化突出点、线、面的结合。点是建筑院墙内的树木,线是道路中央分车带行道树,面则是建在地势低洼地段的朝阳公园和南端的南湖公园。这些绿色的点、线、面构成城市的多层次绿化系统。

宫廷园林、朝阳公园、南湖公园三处公园、街巷绿化及新民大街两侧庭院绿化构成街区多层级的绿化体系。街区内植被品种丰富,绿化较好,整体形象绿林如海、美观朗润。街区内大量的古树名木,为街区的历史风貌增添了色彩。

2.7建筑特征分析

洲国时期的“兴亚式建筑”、建国后期的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近现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并置一处,显示出整个街区的历史价值,特别是时期的建筑与相对简单的现代主义建筑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感。

新民大街的近代建筑型体构成采用的是西方古典建筑的构图手法,力求体现政府对称式布局,且体形富于变化,增强了建筑的立体感,舍弃了现代板式建筑的布局形式。建筑的体量控制在三、四层的高度.中央高起一座塔楼或高起一层并在顶部建有东方式的屋顶,形成丰富的建筑外形轮廓线。同时为强调屋顶的构图中心作用,每座建筑都有明确的中心。

3保护思考

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以小街阔为主,适宜发展步行交通和院落经济。充分保护、延续历史空间肌理有助于创造特色空间。保护以新民大街为轴线,向南纵向延伸的中轴对称式的空间格局,保护街区内棋盘式方格路网结合西方放射状道路加圆广场的路网格局。对于新开发的地块,要求延续街区空间肌理,避免大尺度的商业建筑对传统肌理造成破坏。以现有的空间肌理为基础,将与旅游相关的动态功能设在区域外部,以文化展览为主的相对静态功能设在区域内部。严格控制本街区沿街建筑的体量及高度,保证人行空间与两侧建筑之间的协调比例关系。

4结论

新民大街曾是洲国时期的政治中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警示教育意义。新民大街是中国传统都城规划思想与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结合的典型。新民大街是历史建筑及历史风貌最集中的区域,同时街区还延续了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的典型建筑,对研究长春城市发展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保护意义。新民大街对长春“舒朗、大气、通透”的城市总体风貌形成,起到导向作用,强化了长春从建设之初即在全国城市规划的领先地位。

参考文献

[1]长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C].长春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4,(5).

圆明园历史背景基本现状篇10

现在我们将去游览的是无锡市内最主要的风景名胜区——锡惠公园。它位于无锡市西2.5公里处,包括锡山和惠山,全园面积达6.85平方公里。

【公园概况和名称由来】

游客们:锡惠公园因山而得名,西部是惠山,东部是锡山。惠山高329米,周围约20多公里,素有“江南第一山”的美称。它是天目山的支脉,从东南连绵而来,山有九峰,境蜒似龙,又称“九龙山”。惠山因晋代开山禅师慧照在此建寺,后人就用慧照命名“惠山”。古时慧、惠两字相通,惠山就由此得名。惠山以泉著名,有天下第二泉、龙眼泉等十多处,名胜古迹有春申涧、惠山寺、听松石床、竹炉山房等数十处。

锡山背靠惠山,高75米,周围长约1.5公里,相传因周秦时盛产锡矿而得名。锡山是惠山东峰脉断处突起的小峰。山顶建有龙光塔和龙光寺,山下有龙光洞。1958年开凿映山湖后与惠山连成一片,使之形成“真山假水”,产生“山水掩映”的情趣。

游客们:锡惠公园全国分为三个游览观赏区:一是名胜古迹区,包括惠山寺、寄畅园、天下第二泉等;二是自然风景区,包括映山湖、愚公谷、春申涧等;三是文娱活动区,在锡山南麓。下面就请大家跟我前往参观游览。

【锡山:龙光塔—龙光洞—吴文化福寿天地】

各位游客:请随我进入锡山大门。锡山大门,面对大运河,飞檐翘角,大门正中高悬“山色溪光”横匾,为当年康熙南巡时所书。进人大门,一块巨石屹立于水池之畔,上刻“锡山”两个大字。各位请看:下刻《无锡金匾县志》所载无锡和锡山的几句话,点出了此处地名的来历。

沿山路向上,锡山顶上就是龙光塔。关于龙光塔,还有这么一段历史传说:明朝正德初年,礼部大臣昆山人顾鼎臣,游览锡惠胜景后说;“惠山是龙身,锡山是龙头,无锡所以自南宋以来长期无状元的原因,是龙头上无角的缘故。”听了这位大臣的话,人们信以为真,于是后人就在锡山顶上建了一座实心的石塔。此后几十年仍没有人中状元,于是有人又提出“龙以角听,塔中宜空”。因此又在万历二年(1574年),建成七层八角的楼阁式砖塔,并由当时常州知府施观民取名“龙光塔”,寓意龙光普照。龙光塔建造以来,屡次被毁。1924年重修时把培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塔顶铸重1.5吨,高2.85米铜刹,塔的高度也增加到32.3米。1992年又一次加固,纠正倾斜,把墙面由杏黄色改成深红色,使古塔更为挺拔端庄,英姿焕发。

锡山脚下是龙光洞,为地下游览场所,于1979年春建成。洞前回廊、楼亭相连,人口处拱门上砖刻“隐辰”两字,“辰”属龙年,“隐辰”是把龙隐于山内之意。洞内有三百多米长的通道,两边壁上灯火通明。东部的地下剧场,可容纳五六百人。另有13个厅室,陈列工艺、陶瓷、泥人等。这里的气温常年保持18“C,冬暖夏凉,游人至此,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沿山路向南,前面看到的便是九龙壁。它由壁座、壁身、琉璃瓦顶三部分组成,彩陶烧制,以花岗岩为基座,金星绿琉璃瓦顶,全长26.71米,高4.09米,九龙腾空,气势不凡。再向西是“吴文化福寿天地”。它沿锡山山坡而建,前面立的石碑上,刻着著名书画家朱屺瞻102岁时题写的景点名称。石阶上是金石砌成的承露台,台前石柱上有巨大的福寿石桃,往上正面刻:“福星殷殷邀依琼林赴宴;寿仙默默为我海屋添筹。”背面是:“行善方可多福,守仁自然长寿。”绕过承露台,上面两座方亭合并而成的双亭,名“降福亭”。亭柱上对联写道:“国泰尽福地,民安多寿星。”亭名和对联均由我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鹏书写。

锡山就参观到此,下面我们再去参观惠山。首先前去惠山寺遗址。

【惠山:惠山寺遗址—山门—唐宋石经幢】

惠山寺在惠山东麓,早在南北朝时,刘宋司徒长史湛挺就在此建造“历山草堂”,后改为“华山精舍”。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惠山寺。由于寺院地处福地,又因与天下第二泉同处名山胜景,于是名闻遐迩。

游客们:我们来到了惠山寺山门前,看到这座黄色拱形建筑门上刻有“古华山门”4个金色题字,因惠山古称“华山”,惠山寺原是“华山精舍”,所以惠山头山门就叫“古华山门”,大门背面门槛上刻有“胜地名泉”4字。这个山门是1954年惠山街拓宽时王耀庭重新设计的,拱门顶端有双龙戏珠的装饰。

现在我们来到了山门内,各位看到的两座古老的石经幢,南侧一座建于唐代乾符三年(876年),是无锡现存最古老的石刻经幢。八角形幢身上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由白鹿山人李瑞符书写,经幢高6.26米,由幢基、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雕刻精美,充分显示了唐代的艺术风格。北侧一座建于宋代熙宁三年(107年),幢高6.22米,形制和雕刻模仿店幢,幢身刻“大白伞盖神咒”。这种刻咒而不刻经的做法,是宋代以后才在佛教界流行的。两座石幢分别用几块圆形湖石垒成,极具历史价值。

【山门殿—日月池和香花桥—听松石床—古银杏树】

进入古华山门,迎面是金刚殿,也叫“山门殿”。始建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改建于1976年。正中高悬“惠山寺”匾,匾额最早为明代陈勉所写,清雍正时蒋衡重书,现在看到的是1979年根据影片《无锡景》画面复制而成。

大殿廊柱上挂有清代无锡知县廖纶所撰的对联:“大哉王言,山为第一,泉第二;巍然庙貌,调为教孝,寺教忠。”由著名书法家武中奇重书。大殿背面,上悬“江南第一山”横匾,系我国名画家李可染所书,它为古殿平添了几分光彩。

过金刚殿,一泓池水,水中睡莲静卧,名“日月他”。池上架一石桥,名“香花桥”。池是南北朝刘宋元徽二年(474年)开凿的,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了。香花桥是明代建造的,他和桥的名称取自佛经:信佛升天,进入无量寿之时,日月飞升,天佛放大光明,以香花伎乐相迎。香花桥的正中石板上刻有“鲤鱼跳龙门”的圆形浮雕,中间两扇石门,一开一闭,表示虔诚的善男信女可以从开着的佛门进入,若是恶人佛门则永闭不纳。所谓佛门半开,有缘进来,或者说;善门开,恶门闭。游人过桥,都会在开着的石门上踏一脚,表示愿做善人。

各位游客:下面请大家进二山门,请看古银杏树下有座六角小亭,亭中横卧一石,名“听松石床”,长1.99米,宽0.87米,高0.56米,它是驰名全国的江南奇石之一。石块天然断裂形成,质地坚硬,一端翘起,宛如石床。唐高宗时著名书法家李阳冰应无锡县丞公孙罗之邀请同游惠山,特地篆写“听松”两字,刻于石床枕端,以示纪念,虽经1200多年风雨,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床边原有两棵古松,毁于元末。

“听松石床”前的古树为银杏,相传为明代洪武初年(1368年)惠山寺僧人普真(字性海)所植,已经历了600多年风霜。据说当时共种有18棵,象征佛门18罗汉,现仅存这一棵。此树高21 米,直径1.91米,为雄性银杏,只开花不结果,离地6米的树洞中寄生的一株薛荔,也有200多年树龄了,却结出了圆圆的果实。但在1982年,这棵雄性古银杏,居然也结出了7粒白果。古银杏旁的石壁中,嵌有“頫察仰观”4个篆字,是清代无锡书法家邵涵初所写。意思是说人们在此可以“俯察古树之茂盛,仰观锡惠之秀色”。

【大同殿—竹炉山房】

大同殿,也叫大雄宝殿,始建于梁朝大同三年(537年)。到清同治年间,大同殿及周围建筑被毁。后来在此旧址建造了一所树堂名“昭忠词”。前厅里壁上嵌有李鸿章所撰《敕建惠山昭忠词记》等两道石碑。请看这组洞堂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墙,梁枋、柱头、门楼都画栋雕梁。图案为戏文风景、花卉鸟兽等。大同殿是保存十分完整的清代树堂建筑,具有我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殿后天井中还保留三株老桂,已有1300多年树龄。中秋时节,桂花飘香,使这座建筑显得更为清雅。

由大同殿出南边门,不远处就是“竹炉山房”。这里原是惠山寺弥陀殿,始建于明洪武初年。房前平台,檐廊古朴典雅,头门边两块磐陀石。正中匾额“竹炉山房”是1979年李苦禅重题。两旁柱上的对联:“削竹编炉,原是山房旧物;烧松煮雪,久为衲子珍藏。”为无锡书法家朱家驻题写。

相传明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津曾私访惠山寺。寺僧性海砍倒一根竹子,一截为三,搭成竹炉,上架钵益,用二泉水煮茶,接待朱元津。朱元津品尝了竹炉上煮的茶,极为满意,赞扬性海是罗汉下凡、后来性海和尚重建惠山寺,并创建听松庵,退居庵内,品茗听松。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性海请湖州竹工,编制竹茶炉,上圆下方,象征“天圆地方”。竹炉高不过一尺,外面用竹编织,里面填土,炉心装铜栅,形似道家的乾坤壶,叩之有金石之声。性海常用它煮二泉水泡茶,招待客人。当时名画家王紴作画,学士王达题诗,合成《竹炉图卷》共四卷,使竹茶炉流芳于世。明代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曾任湖广提学副使的邹迪光重建弥陀寺时改名“竹炉山房”,专门在这里用竹炉煮茶招待四方宾客。后原炉多次被毁,康熙年间,无锡著名词人顾贞观在1684年重制了两只竹炉。竹炉山房也几经重修,现在的建筑是清光绪年间重建的。1984年把乾隆诗碑移到山房门厅和廊下。正中一块正面刻的是乾隆1751年首次来无锡写的《咏惠泉》诗,背面刻着乾隆第四次来无锡时写的4首诗。东边一块碑上刻乾隆第三、四次来无锡的诗句。

【“天下第二泉”—二泉亭—漪澜堂—阿炳墓】

出竹炉山房南行,就是闻名于世的“天下第二泉”所在地。惠山一带,林木茂盛,泉水丰富,自古素有“九龙十三泉”之称。其中“二泉”更是出名。“天下第二泉”得名于唐朝,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唐代茶圣陆羽,遍尝天下名泉名茶,认为“庐山康王泉第一,惠山石泉第二”,从此惠山泉就以“天下第二泉”的美名享誉四海。

“二泉”得名以来留下了许多人文古迹。唐代时无锡地方官把“二泉”水送往长安。到宋徽宗时“二泉”水被列为贡品,“月进百坛”。苏东坡品饮“二泉”水后,赞称“色味两奇绝”。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六次南巡至无锡,每次必到“二泉”品茗,并吟诗题字。20世纪40年代,著名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瞎子阿炳),作二胡曲,取名《二泉映月》,更使“二泉”驰名中外。

“天下第二泉”泉址于1954年进行了全面整修。1992年6月对“二泉”进一步清理疏浚。现在“二泉”泉水随山势自西向东,分上、中、下三池。上池为八角形泉井,深1.94米,水质最好;中池深1米,正方形,紧靠上池,两池都是石底,青石围栏。池上的“二泉亭”,初建于南宋初期,是宋高宗赵构到此巡游时特地下令建造的,并题有“源头活水”四字。亭顶装饰双龙戏珠。现在的亭子重建于清同治初年(豆862年)。亭壁上石刻“天下第二泉”出自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手书。泉水通过暗渠从港澜堂底流入下池。

漪澜堂位于二泉庭院正中,四周游廊环绕,游客们在此可小想品茗。苏东坡有“还将尘土足,一步漪澜堂”的诗句。乾隆多次在此设御座品茗,堂前匾额是现代书法家费新我所书。大门柱上有苏东坡的诗:“雪萍为我求阳羡,乳水君应怕惠泉。”

三池中下池最大,长8.6米,宽5.7米,深0.33米,是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开凿的。西池壁正中有一石螭首(俗称龙头),双爪前踞,龙颈弯突,张开大口,清泉白龙口倾注而出,构成“螭吻飞泉”胜景。石始建于明朝弘治初年,最初采用无锡本地黄色阳山石雕凿而成,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为“天下第二泉”内现存年代最早的一件古迹。池前一组太湖石,叠成观音立于鳌背像,世称“观音石”,右为龙女,左为善才。观音石下有一段铭文,落款“蕙岩”,说明这是原礼部尚书顾可学别墅“蕙岩小筑”中的遗物,清乾隆年间才移到此地。

无锡历史上最著名的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钩的墓,坐落在锡惠公园春申涧流向映山湖的洞口南边的山坡上,音乐台背后山头墓地林间,树立着这位民间音乐家的铜像。阿炳信道教,道名彦钧,无锡东亭人。生于1893年8月20日。从小跟父亲学习音乐,对民族乐器琵琶、二胡有很深的造诣,后来双目失明,流落街头。直到解放后重获新生。阿炳墓原在河口灿山下“一和山房”道教墓地。1983年12月,迁葬于此。

阿炳的代表作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创作于1939年,是作者心声的流露及生活的写照。全曲由引子和6个阶段构成,是循环变奏的曲式结构。《二泉映月》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10周年时作为国礼赠送外宾。美国、意大利、法国、日本等纷纷改编,成为一支誉满国际的名曲。

【愚公谷—春申涧—映山湖—惠山泥人一条街】

二泉东侧就是“愚公谷”,原是惠山寺的净月住所,名“龙泉精舍”,是明代晚期极负盛名的我国四大私家园林之一。它是无锡人邹迪光在明万历年间建造的,占地约50亩,先后用十多年时间建成。国邹迪光以愚公自勉,故命名为“愚公谷”。

现在的“愚公谷”于1958年重建,具有明代古典园林特色。“愚公谷”匾是1960年郭沫若题写的。人门向南,由长廊通向荷花池畔,廊k一轩二亭,轩名“荷轩”,由著名画家吴作人书额。轩前对联“得山水清气,极大地大观”,是当代山水画家邑人钱松岳于84岁时书写的。荷轩以南的泉亭,名“滤泉”。泉边枝峰阁有唐代古联:“扫石月盈帚,滤泉花满筛。”南边廊内的对联“老龙听法,顽石点头”,巧妙地写出了当年惠山寺高僧讲经,老龙也前来听法,使大同殿前听松石连连点头的情景,反映惠山寺高僧佛学的博大精深。由滤泉穿过小石桥,只见假山旁有一株古玉兰,树龄已达400多年。

游客们:现在我们前往参观惠山“金粟堂”西南的“春申涧”。春申涧又名“黄公涧”,现为无锡观瀑的景观,因战国时代楚国国相春申君黄歇曾率军在此饮马而得名。山涧前石牌坊,古拙雅致。洞中一块大石横卧,如中流低柱,使洞水分流而下。石上刻有“卧云”两字,是明代南京礼部尚书邵宝为纪念惠山寺住持圆显而题写的,卧云是圆显的号。涧边三角亭,名“卧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