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湖的诗十篇

时间:2023-04-06 02:42:57

关于西湖的诗篇1

关键词:《西湖拾遗》;选本;比较;艺术价值

《西湖拾遗》共四十八卷,题“钱塘陈梅溪搜辑”,清乾隆五十六年自愧轩刻本。有嘉庆辛未复刻本、道光二十七年书业堂刻本、光绪上海申报馆重排本。古本小说集成本据大连市图书馆藏自愧轩刻本影印,以上海图书馆藏本补辑。是与西湖有关人物故事的拟话本选集。前三卷为图像。末卷为“止于至善”,实际收录与杭州西湖有关的白话短篇小说四十四卷。其中选冯梦龙《醒世恒言》一卷、周清原《西湖二集》二十八卷,古吴墨浪子《西湖佳话》阁十五卷,《西湖二集》和《西湖佳话》中有关西湖故事的优秀作品均被选人。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评选的本子,影响于后来文章的力量是不小的。恐怕还远在名家的专集之上。”嗵过《西湖拾遗》篇目与原作对比可知,它不仅仅是《西湖二集》和《西湖佳话》两者的合成,而是经过了作者精心选辑的修订本,具有高于原作的艺术价值。

一、《西湖拾遗》选本与原作比较研究

《西湖拾遗》出现在白话短篇小说近于衰落的清中期乾隆朝。所选作品主要为明末崇祯年间的《西湖二集》和清康熙年间的《西湖佳话》。这三种小说出现的时代正是白话短篇小说从兴盛到衰落的三个较具代表性的时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白话短篇小说体制发展变化过程。通过《西湖拾遗》作品与原作的比较可以得出,《西湖拾遗》对原作的改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将小说的话本格式补充完整。《西湖拾遗》四十四卷白话短篇小说体制完整,胡士莹在《话本小说概论》中将体制概括为六部:“一题目,二篇首,三人话,四头回,五正话。六结尾。”网这部小说集每卷均具有话本小说体裁六个部分,全书体制整齐完备,明显有选者精心修改补充的痕迹。《西湖佳话》共有十六卷,均无篇首诗词,有结尾诗词的也只有第七卷、第十卷和第十三卷,选者在将《西湖佳话》编入时,为每一卷作品增加篇首、人话和结尾诗,成为格式严整的白话短篇小说集。

(二)小说题目的修改。首先,选者将所选篇目题目修改对偶押韵,注重明白准确表达故事情节。如将《西湖二集》第十一卷“寄梅花鬼闹西阁”改为“雪压梅花假鬼冒西阁”,第十二卷“吹风箫女诱东墙”改为“箫离人面真病赘东墙”,编为《西湖拾遗》第二十卷和第二十一卷。这两处的修改可以体现出选者将标题更改以切合故事内容,前者为朱廷之中举之后,外出为官,两房妻妾在家争风互相打压的故事,以“雪”和“梅花”喻两位。后者为佳人才子一见钟情,得了相思病,最后家人问清缘由,以“箫”为媒将两人配为夫妇。其次,编选者不仅注重题目的对仗,还关注内容上的联系,将相似题材编选在一起,前后两卷标题两两对偶,内容两相对应,如《西湖拾遗》卷四《钱王崛起吴越创雄藩》、卷五《宋主偏安江山还宿世》,两卷均为帝王故事,卷十八《苏小小慧眼风流》、卷十九《冯元元悲心抑郁》两卷为女妓故事等等。

(三)韵文部分的改动。《西湖拾遗》对原作的修改最主要体现在诗词的改换上。“西湖”意象一直是文人吟咏的绝佳题材,关于“西湖小说”中“西湖诗词”之多、之美早就有人论述,《西湖拾遗》选本对《西湖二集》和《西湖佳话》的诗词大多进行修改、替换。第一,原作中没有篇首、篇尾诗的增加诗词。如《西湖佳话》卷二“白堤政绩”在编为《西湖拾遗》卷六《白太傅重开镜面》时,增加结尾诗“孤山一带白沙堤,岁岁春风柳色齐。行过断桥看不尽,西湖好景是湖西。”卷七《苏学士续整湖堤》增加“东南胜地号西湖,德政才名颂大苏。双镜波光连别浦,长堤树色拥前途。看花玩月有时有,把酒临风无处无。今日六桥犹似昔,桃开十里绛霞铺。”选自《西湖佳话》的作品,没有篇首诗和结尾诗的全部补齐。

第二,对原作已有诗词进行修改而不改换韵脚。如《西湖佳话》卷三“六桥才迹”选人《西湖拾遗》编为卷七“苏学士续整湖堤”时,韵文共有三十三处,有七处改换诗中个别字词,不换韵脚。又如《西湖二集》卷十六“月下老错配本属前缘”讲述朱淑真遇人不淑,愁困无比,上元佳节赏完灯后以诗抒发自己的抑郁之情,有诗为:“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新欢人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西湖拾遗》卷三十七“断肠集循环凭月老”中将此诗改为:“火树银花满眼红,无边景色度春风。新年欢乐归愁里,旧事凄凉入梦中。但愿暂离人缱绻,何妨常任月朦胧。灯前对酒难为醉。定是前生冤孽逢!”将“揭天鼓吹闹春风”改为“无边景色度春风”,将“旧事惊心忆梦中”改为“旧事凄凉人梦中”,更加表达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时的感伤自怜,自身境遇凄凉孤独,孤苦无处觅知音。将诗词修改得文雅,符合故事环境,最后一句“定是前生冤孽逢”也暗示了后文所指今生所嫁非人,实因前生孽缘,使诗与文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小说选者对诗词在小说中作用的重视。类似这样只对原诗进行修改、不换韵脚的改动在选作中随处可见。

第三,对原有诗词进行替换。这类情形在选本中也比较多。如《西湖二集》卷十一“寄梅花鬼闹西阁”结尾诗为:“世事都是假,鬼亦幻其真。人今尽似鬼,所以鬼如人。”在编入《西湖拾遗》卷二十“雪压梅花假鬼冒西阁”时,换作:“梅雪何如者,忧心未得宁。色寒方凛冽,香暗或凋零。长夜难成梦,深秋竟露形,游魂逞伎俩,翻使到家庭。”改换过的结尾诗,不再是简单的几句套话陈词,它既概括了全篇的内容,又表达了作者对故事的看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与原诗相比,也更加符合文意。又如卷三十二“吴山顶上神仙”,结尾诗由“冷谦道法实奇哉,钻入瓶中不出来。程济传之辅少主,艰难险阻共危灾。”改为“曾说壶中藏世界,岂知瓶内显神奇。吴山此日寻仙迹,惟有林间野鹤祠。”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原诗近于打油诗,改换后的诗词显得文雅,并点明了小说主题“吴山顶上神仙”,概括了冷谦施法躲入瓶中与洪武对话的情节,符合文意,使诗词服务于小说,与小说融为—体。

(四)语言文字的改动。首先,选本《西湖拾遗》删除了“说话人”语言。白话短篇小说产生即受到说话艺术的影响,文中经常出现“说话人”语。它发展到清中期时已经成熟定型,陈树基编选《西湖拾遗》,有意去掉原作中的“说话人”语言。如原作中不时出现的“看官”、“看官,你好生听着”、“话说”、“小子”等语言,选本中这样的话语已经很少。以《西湖二集》卷二十四“认回禄东岳帝种须”为例,全篇中共出现“说话人”语言十五处,经选者修改后编为《西湖拾遗》卷三十五,全篇只有两处,改动部分有时是去掉“话说”,有时为了连贯上下文,用“那”、“这”代替“话说”,或者将“话说那时”改为“此时”。这都体现了选者对“说话人”语言有意修改。

其次,将口头语改为书面语。如《西湖拾遗》卷十六《诗动英雄人奁并赠》,将原作中的俗语改换。描述戎昱的才能时,作者写道:“那戎昱自负才华,到这时节重武之时,却不道是大市里卖平天冠,兼挑虎刺,这一种生意,谁人来买?”选者将其改为:“那戎昱自负才华,到这时节重武之时,却不道是生不逢时,谁来敬重?”这样的改换,体现了选者作为一个文人注重运用书面语言表述故事。

第三,将《西湖二集》中经常被作者提及的“洪武爷”改为太祖,“我朝”改为明朝。卷三十三《卖油郎缱绻得花魁》中将原作中“金虏”、“鞑子”改为“金人”。这些都体现出选本所处的时代和作者为适应当时社会环境对原作进行了改动。

二、《西湖拾遗》选本出现原因与清初社会思潮

从《西湖拾遗·序》可知,此书成于乾隆辛亥(乾隆五十六年),选者为表彰与西湖有关的历史名人和传说人物的行事品德而作,以点明西湖不独是湖光山色的秀美可嘉。人物的浩然正气,光被四表,更为湖山增色,“景因人而扬名。人亦因景而流芳”。选编与西湖有关故事结集成书,与清代文学思潮和选者文人心态有着密切联系。

(一)失意文人寄情山水,“西湖”故事与选者心态契合。从《西湖拾遗》对《西湖二集》和《西湖佳话》诗词的改动可以看出,编选者为饱读诗书的文人。选者生平姓名仅从序中可知为“钱塘梅溪陈树基”,而序中认为“(美景)秀甲天下者莫如西湖”以及对西湖美景景仰之情透露出作者为钟情于游山乐水的风雅文人。杭州西湖自唐宋以来,就成为文人墨客寄情山水之地,所谓“流风遗韵。古迹奇闻,史不胜书”。多朝累积的精神与文化遗产,成为文人在太平盛世妆点繁荣、黑暗年代寄托理想的精神家园。“盖前人者,后事之师,流芳遗秽,其尚鉴之哉!”(《西湖二集·序》)《西湖二集》作者周清原是“旷世逸才,胸怀慷慨”,“周子间气所钟,才情浩瀚,博物洽闻,举世无两。”很有学问“至抵掌而谈古今也,波涛汹涌,雷震霆发,大似项羽破章邯”。但怀才不遇“蹭蹬厄穷,而至愿为优伶,手琵琶以求知于世。且愿生生世世为一目不识丁之人”。而且穷困潦倒“予贫不能供客。客至恐斫柱锉荐之不免。用是匿影寒庐,不敢与长者交游……”超凡才气与极端贫困集于一身。使作者时时在小说中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将身世之感融入作品中,极易引发后来有相同身世共同爱好的读者共鸣。《西湖佳话》将西湖景点十六处描绘得精彩纷呈,读之如身临其璄。一如序中所说“卧游”西湖。“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无论是著书立说还是选编他人作品,都是文人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陈树基借编选西湖小说表达自己的个人理想。如“鹫岭老僧吟桂子”、“孤山处士爱梅花”等,体现了文人游情山水,注重自娱的闲适心态,选者通过编选这类作品表达自己寄情山水的雅好。

(二)以道德说教来实现小说的“劝惩”功能得到选者的认同。《西湖拾遗》成书于乾隆时期,明中期以后盛行的空疏学风和阳明心学已经完全由清初经世致用之学取代。清代程朱理学和儒学已重新确立并占据统治地位,乾隆以后作品大多没有了明清易代之际对“天崩地解”的伤世感叹,而是儒学思想的劝善惩恶、道德说教和有益风化成为文人小说主旨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从这一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集可见一斑,如《娱目醒心编·序》中所说“能使悲者流涕,喜者起舞。无一迂拘尘腐之辞,而无不处处引人于忠孝节义之途。既可娱目,即以醒心,而因果报应之理,隐寓于惊魂眩魄之内。俾阅者渐人于圣贤之域而不自知,于人心风俗,不无有补焉。”旧《西湖二集》和《西湖佳话》中的作品,符合这一审美要求,如“买鱼放生龙王赠宝”、“认火弃官岳帝种须”表明了善有善报,鼓励行善积德。

(三)原作中表现出的“忠”、“孝”观得到选者的认同。如“岳武穆千秋遗恨”、“于忠肃万古垂名”表达了对忠臣的歌颂。“勾七笔高僧证果”、“负双骸孝子感神”对孝子的赞美。“侠女散财殉节”中,有段话:“义女殉节。古来罕见之事也。读书人受了朝廷大俸大禄。不肯尽节死难。做了负义贼臣,被人唾骂,看了这篇传,岂不羞死?”“徐君宝节义双圆”中也有一段议论:“宋朝宫中便无尽节死义之人,堂堂天朝。为犬羊所污。千秋万世之下。便做鬼也还羞耻不过哩!”在清中期再读明末人创作的作品,无疑是因为符合了选者对“忠”、“孝”的看法才会进入编选范围。

(四)原作中表现出的对社会的揭露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引起选者的共鸣。“周按察折狱成神”中,冤案累累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西湖拾遗》卷二十六“巧妓佐夫成名”中道:“贪官污吏做害民贼,刻剥小民的金银。千百万两家私都从那夹棍椤子、竹片枷锁终日敲打上来的”,“当今贿赂公行,通行作弊,真是个有钱通神,只要有了‘孔方兄’三字。天下通行,管什么有理没理。有才没才。”而对文人向往最高境界之金榜题名、进士出身。可以通过“千方百计使金费银,假名刻集,骗了世上的人。便交通关节”达到,“白白拐了一个黄榜进士于身上”。这些激愤之言可以说是无数文人落榜的感慨和对黑暗社会的指责。对进士的学识和能力质疑,进一步表明了文人对一生最高追求的质疑,甚至对整个人生理想的否定。

三、《西湖拾遗》选本的价值

《西湖拾遗》选本的艺术价值首先表现为选者增加了大量艺术水准较高的西湖诗词,并与小说叙事有机结合在一起,由此可见,高水平的诗词提高了小说的品位。

选本精选西湖类小说,并增加了大量诗词。与其出现的时代有关。康熙朝和乾隆朝,皇帝多次下江南,增加了江南文人的自豪感,激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许多优秀的诗词层出不穷。乾隆皇帝第三次、第四次南巡都曾经到过杭州,特别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第四次南巡,“在杭州登观潮检阅福建水师,游览西湖美景,题诗作赋”,在此停留了十二天,“凡名胜之区,无不亲洒宸翰,用志表彰”,《西湖拾遗》成书于乾隆遍赏湖景、处处品题以显湖山秀美之后,明显是在人物评述方面补乾隆品题之阙。1、以较具特色的诗词写景,表现西湖风光,做到融情于景,触景生情,将诗词与小说融合在一起。与以前一些小说中陈陈相因、可有可无的诗词相比,《西湖拾遗》中的写景诗贴切优美。如“买鱼放生龙王赠宝”篇首诗:“长忆西湖湖水上。尽日凭栏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笛声依约芦花里,白鸟成行忽飞起。别来闲想整纶竿,思入水云寒。”这首写西湖之水的诗,与此篇人话“张生煮海”和正话“买鱼放生”的故事相联系。使写景抒情和小说内容融合。如“冯元元悲心抑郁”篇首诗:“同此佳山水,悲欢遇各殊。怡情增眷恋,失意助嗟吁。波共幽怀冷,灯随瘦影孤。有心人不忍,走笔慰名姝。”将山水与故事主人心情联系,而不是令人生厌的套话,诗词表现了小说主题。2、以诗词刻画人物。如“苏小小慧眼风流”中,写苏小小的袅娜之姿:“碎剪名花为貌,细揉嫩柳成腰。红香白艳别生娇,恰又莺雏燕小。云鬓乌连云髻,眉尖青到眉梢。漫言姿态美难描,便是影儿亦好。”对人物外表的描摹细致生动。结尾诗词:“世人腹空眼亦空。冰炭横据胸之中。翻手覆手幻云雨,何况未遇识英雄。君不见,钱塘名妓苏小小,独具慧眼从来少。至今古墓在西泠,湖光山色相围绕。”对苏小小慧眼识风流的过人之处,小说表示出由衷的赞美。将诗词与小说融合,增加了小说魅力。

关于西湖的诗篇2

“天下西湖,三十有六”,唯扬州瘦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

春天的瘦西湖,碧玉妆成;夏天的瘦西湖,姹紫嫣红;而秋天的瘦西湖,另有一番诗韵。

踏进瘦西湖的那一刻,身心便觉与外面的世界已隔绝。

整个景区安静有序。

一拨拨游人,或沉浸在风景里,或沉醉于导游的解说中,没有任何喧哗和高声语。

连3岁的孩童,看到湖面上悠哉的野鸭,也只是痴痴地看,一脸沉醉。

经过冬风吹,春风打,夏日晒,秋天的白塔更加庄严肃穆,在一排排绿柳中,别有威望。

一座座掩映于绿树中的小亭子,更具小家碧玉气质。

五亭桥上,游人时而驻足。船儿三三两两地从水面划过。

水面如镜,岁月如船。

瘦西湖的美、秀、静,随着步伐也一点点走进心里,成为刻在心里的印记。

瘦西湖的美要慢慢品味,于是,租了条船,慢慢游走。

小桥,杨柳,野鸭。如置身画中。比画还静。

这样的美景,这样的静谧中,最不可缺少的,便是诗了。

惺庵居士如此写她:“亭榭高低风月胜,柳桃错杂水波环。此地即仙寰。”

徐凝赞她:“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刘涛沉醉于她 :“二分明月一声箫,半属扬州廿四桥。别有风情忘不得,载花载酒木栏桡。“

去过瘦西湖的朋友都感叹说,去瘦西湖,肚子里不备点诗,是种莫大的遗憾。

因为瘦西湖的每一处景点,都已融入诗中,常用的感叹词“啊”“哇”等,不足以表达她的美感。

也因此,历代诗人们都喜欢来瘦西湖虹桥修禊。

开虹桥修禊之先河的王士G,与扬州诸名士集于此桥,众人“击钵赋诗,游宴不息”。

王士G作《浣溪沙》三首,广为流传的名句有:“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康熙三年春,王士G复与诸名士修禊于虹桥,连作《冶春绝句》二十首。

其中脍炙人口的一首是:“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

清代时任两淮盐运使的卢见曾,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发起了史上规模最大的虹桥修禊,留下“十里画图新阆苑,二分明月旧扬州”等名句。

把瘦西湖称之为“诗湖”,她当之无愧。

诗城

怀抱瘦西湖这一泓丽水,整个扬州城都有了轻灵、浪漫的特质。

古人将“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视为幸事。

只因,扬州曾是海内闻名的繁华都会。

这里物阜民丰、风光秀丽、人文荟萃、美女如云。

任一元素,都会令人将扬州联想为一个缱绻绮丽的梦。

无怪乎,历史上诸多诗人都将深情目光停驻在这里,将赞颂的笔墨毫不吝惜地挥洒。

扬州是一部充满诗情画意的书。

没翻阅前,脑海中总有诸多想象。

它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的皎洁朦胧、梦幻迷离;是“春风十里扬州路”的潇洒风流、酣爽畅快;是“淡烟芳草旧迷楼”的宁静淡雅、耐人寻味……

真正走进这座城,才恍悟,它鲜美生动,目光所及角角落落,都充满韵味十足的意象。

据《左传》记载,“鲁哀公9年(公元前486年),秋,吴城邗,沟通江淮”。

这是已知的关于扬州城最早的文字记载。

城市真正灵动起来,却与瘦西湖有着密切关系。

唐宋元明清,扬州一直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盐运中心、东南第一大都会。

盐业巨子们聚居在此,看中了本是唐罗城、宋大城护城河的瘦西湖。

他们不惜重金,纷纷聘请造园名家,沿湖构筑水上园林。

自然之美与人工构思之精妙,终于创造出“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的美景。

十里湖光,清澄缥碧,花木扶疏,连绵滴翠。

自此,多少风流人物、多少江山胜迹,都随着瘦西湖的水悠悠流淌。

而扬州,经吴越春秋,历汉之兴、唐之盛、清之富,在瘦西湖的滋润下,跨越2500年而来,积淀透发出迷人魅力。

清风、明月、绿柳、红药,诗意写满扬州城的山水巷陌,悠远深邃哲思化为这一片湖水。

诗会

走进瘦西湖的刹那,忽然就明白了,为何国际诗人每年雅集瘦西湖虹桥修禊。

虹桥位于瘦西湖南端,原为红色栏杆的木桥,后在乾隆元年改建为拱形石桥,改红桥名为虹桥。

修禊是古人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礼,一种消灾祈福的仪式。

后来演变为古代诗人春游雅聚的经典范式。

康熙元年(1662年)春,诗人王士G邀上百文人雅士,聚集扬州瘦西湖虹桥上,行文赋诗,开虹桥修禊之先河。

此后由孔尚任、卢见曾发起的虹桥修禊,不断将修禊活动推向高峰。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3月3日,由时任两淮盐运使的卢见曾发起的虹桥修禊,全国参加者竟达7000人之多。

可见,扬州自古以来就是诗歌之城,诗歌源远流长。

至唐代,富甲天下的扬州是诗人们的乐园。

李白、孟浩然、白居易、刘禹锡、杜牧……在扬州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佳作。

之后的扬州太守欧阳修、坡,更增添了扬州诗歌的亮点。

今人亦不输于古人。

三百多年后,这一古老的东方歌诗传统,在国际文化交流的语境中被重新拾起,碰擦出奇妙火花。

作为扬州名片的瘦西湖景区,已连续举办了三届“国际诗人瘦西湖虹桥修禊”活动。

每次活动,来自美、英等国的顶尖诗人,都会与中国诗人及万余市民欢聚这座千秋诗歌名城,再现文化胜景。

扬州就此成为一个焦点,体现出中国深度和全球视野的文化双向汇合。

关于西湖的诗篇3

关键词:西湖竹枝词;杭城文化;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1-0016-01

“竹枝”原是古代流传于巴渝地区的一种与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民歌。兴起于盛唐开元以前,元代突破了以三峡为主的传播地域限制,南下到江浙地区。元末杨维桢首创西湖竹枝词,以西湖作为歌咏的对象。明、清两代,随余杭地区的逐渐城市化,文人对竹枝词的创作热情被激发,以西湖为主题的作品数量可观,从而奠定它在西湖文学中的重要地位。

一、平民画图:民歌形式下的世俗百态

(一)休闲文化

西湖自古就是杭州人休闲娱乐的绝佳之地。元代杨维桢首创的西湖竹枝词大多是以西湖及周边景色为背景写作的。发展到明清时期的西湖竹枝词已从对山水名胜的即兴歌咏发展成了对游览者与景色的同步展现,且将重点放在了游者行为和心理的突显上。

明清时期游湖之风盛行,并且是杭人特有的风俗习惯和休闲方式。记录晚清杭州城民俗生活的《杭俗遗风》中有云:“春正二月,梅花大放,城中士女,坐船游赏。”张其昀《西湖风景史》中亦有言:“苏白二堤,夹道种植桃柳,二三月间,柳叶桃花,游人阗塞。”可见春日游湖之盛。

(二)农商文化

杭城自古是鱼米之乡,农业文明起源早且发展稳定。而重农的同时亦有“越之俗好贾”的说法。周密《武林旧事》载:其时杭州商业约有400余行,城内店铺林立,各类叫卖声不绝于耳,酒肆茶楼、教坊艺场、驿站旅舍,举目皆是。可见宋末元初时杭城的商业已经十分发达。竹枝词中较为集中的展现了杭城桑蚕、采莲等江南特有的生产民俗。

可见,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稳定的城市化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杭城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竹枝词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三)宗教文化

江浙自古便是笃信鬼神之地,的情况本就极为普遍。而城市化的发展使民众的现世烦恼越来越多,宗教因此成为了各阶层的精神寄托和解脱之道。杭城中不仅出现了很多宗教场所,杭城百姓的日常习俗亦受到了宗教的渗透和影响。

从竹枝词中可以看出,明清时期杭城佛事最为盛行,香客众多,有“今年喜煞三天竺,个个僧房酿酒增”、“梵宇庄严占翠微,千家粒食养缁衣”的现象。而频频出现的天竺、灵隐、慈恩等无疑是其中香火最为旺盛的宗教场所。竹枝词中描写的香客多为女性形象,所求之事大抵为求子、姻缘。

佛教的传播使得杭人从现世中获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安慰,这种力量也指引着他们形成了知足长乐、安然自若的地域性格。

二、文人执笔:融雅于俗的城市书写

(一)江南诗性的传承

江南人对诗性境界的追求,大抵可分为三类:“杭州士人的西湖游赏有三种诗性的境界,即诗酒美人的诗性审美境界、感时伤往的诗性政治境界和高朗静深的诗性空明境界,而这也正代表了江南生活的三种诗性境界,也可以说是江南空间的三种诗性境界。”西湖竹枝词中对这三种境界均有所体现。

诗酒美人的诗性审美境界在爱情主题中得到彰显。西湖竹枝词中通过与西湖有关的意象,以女性的口吻来表达对爱情的忠贞及对男子摇摆不定的批判。

(二)对“欲望”都市的融入

就目前学者对西湖竹枝词风格流变的研究来看,明代时竹枝词中写景、怀古的题材增多,代替了元代单纯表达男女情感的情诗,作品的地域性特色逐渐增强。到了清代,竹枝词的取材范围更加广阔,写景、怀古、歌咏风土等均成为清代竹枝词风格的一大特色。这种流变不仅与杭州城市化进程相照应,也与文人的创作态度有关。

在吟咏美景的同时,文人亦融入了寻常人家、市民百姓阶层的日常生活之中,对城市生活的认同感也逐步趋同。由此出现了大量表现日常生活细节的作品,如范祖述的“孩儿押岁讨铜钱,快乐真如天上仙。

明清城市化进程中的西湖竹枝词承载着巨大的文化价值,它不仅体现了杭州城市文学的通俗化与文人性的统一,也体现了杭州城市文化雅俗交融的品性。作为杭州城市文化和城市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清西湖竹枝词在展示当时杭城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杭城文化的历史积淀。

参考文献:

关于西湖的诗篇4

【教材分析】

《宿建德江》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写,这首诗写了诗人停船夜宿江心洲时的愁苦心情。“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意思是远望苍茫空旷的野外,天幕下降,似乎比树还低,笼罩一切。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一轮明月却是那么亲近船上的客人。在夜幕中,诗人看到黑漆漆的天空低垂着,体现了诗人郁闷孤寂的心情,在孤寂中,近处的明月与诗人相伴,它给诗人带来一点慰籍与亲近的感觉。诗人以舟泊暮宿为背景,触景生情,把写景同自己的真实感受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作者先从暴雨临前写起,其景象是天上黑云翻滚,就像浓浓的墨汁在天边翻转,远处的山巅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这个时候,如注的骤雨就已经来到。大雨裹挟着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正在人们感受暴雨的壮观场面的时候,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云开日出,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空气清新,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诗人善于渲染气氛,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作者自己非常欣赏这首诗,他

50岁时再到杭州,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足见他对这首诗的喜爱。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词作情景交融、恬静自然,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词人描绘了一幅江南山村盛夏月夜图,一片诗情画意,优美动人,夜色那么清幽,气氛那么恬静,充满了乡土气息,抒发了丰收在望的喜悦心情。上阙写夜景其实是烘托,下阙写避雨才是词作的旨趣所归。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孟浩然生于盛唐,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浩然的诗虽不如王维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故后人把孟浩然与王维并称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省)的一段。新安江,又称徽港,钱塘江水系干流上游段,发源于安徽徽州(今黄山市)休宁县境内,东入浙江省西部,经淳安至建德与兰江汇合后为钱塘江干流桐江段、富春江段,东北流入钱塘江,是钱塘江正源。干流长373公里,流域面积1.1万多平方公里。

新安江水力资源较为丰富,流域内有丰乐、新安江两座水库。解放前其航运由屯溪直达杭州,解放后水库截断航线,航运几乎停顿。

新安江素以水色佳美著称。沿江有白沙大桥、朱池、落凤山、千岛湖、梅城、刘长卿别墅、双塔凌云、新安江水库等胜迹。新安江作为部级风景名胜区向有“奇山异水,,天下独绝”之称。

望湖楼: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边,位于断桥东少年宫广场西侧,傍湖而建。又名看经楼、先得楼。登临眺望,一湖胜景皆来眼底。宋代王安石、苏轼等人,都曾有诗咏望湖楼,或咏楼上观景的感受,其中苏轼的《望湖楼醉书》最有名,望湖楼也因此而名重天下。望湖楼青瓦屋面,朱色单檐双层歇山顶,整个建筑宏丽古雅。登楼凭栏,取山形,临碧波,借摩崖,一湖胜景皆来眼底,

“天容水色绿净,楼阁镜中悬“,确为西湖名楼,让人流连忘返。

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创作背景: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回到上饶带湖家居,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这首词即为其中之一。

【教学目标】

1.会写3个生字,能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词中描写的景色,体会诗人情感和古诗词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领略诗词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诗《宿建德江》。(板书:宿建德江。齐读课题)

这首诗是孟浩然为排遣仕途失意的悲愤,漫游吴越时写下的。

二、自读古诗,初步感知

1.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学生自由读古诗,注意节奏和速度)

2.指名读,正音。

3.自由读古诗。(教师强调读流利,读出诗里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质疑问难

1.师:平时我们在学习古诗时一般有哪些方法?(学生自由说一说,如多读、边看插图边想象、借助注释、查阅工具书、与别人交流等。)

2.师:这些方法都很好,现在就请同学们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意。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打上小问号。开始吧!(自学)

3.师:同学们都读懂了哪些诗句?把你读懂的地方说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尝试理解诗意。(学生汇报。)

4.质疑问难: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野旷天低树”“愁新”“月近人”。)

5.出示图片,理解“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6.师:同学们,此时,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夜幕降临,江中小舟,烟雾迷蒙,孤身夜宿,身处异乡,旷野无边,天比树低,月与人亲。)这幅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感觉?(孤独、沧桑、凄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把这种感觉融入到诗的字里行间。

7.讨论:诗中哪个字眼最触动你的心?(愁)教师板书,齐读。

四、入境悟情,体验升华

师:“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诗人的“新愁”是什么呢?(思乡之愁)你是从诗中哪一个字看出来的?(客)“客”是指谁?(诗人)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是因为此时的他正身处异乡。诗人孑然独身漫游他乡,面对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不免顿生愁绪,谁来读一读这满怀的愁绪?(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出思亲之愁、寂寞之愁和思乡之愁。

此时,诗人虽置身于孤舟之上,思绪却早已飞到——(家乡去了),他想到了往日与亲人朋友相聚的情景,然而,这里只有——“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五、全诗回读,情感回顾

让我们再读读古诗,体会诗人愁肠百转的孤独与寂寞。下课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孟浩然的其他诗作,互相传诵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有人说夏季的天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转眼间就乌云滚滚,大雨倾盆,有时雨还在下着,太阳就出来了。这就是夏天的阵雨的特点。

2.今天我们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轼写的一首古诗,看看他是如何写夏日里忽雨忽晴的天气的。(板书课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这个题目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写诗的时间、地点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写的诗。)

二、初读释疑,理解诗意

(一)熟读古诗,读准字音。

1.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翻墨:指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跳珠:指跳动的水珠。诗中指雨点大,杂乱无序。

3.教师范读古诗,学生小声跟读。

4.比赛朗读古诗。(指名读、男女生分组赛读。)

(二)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指名读诗题。(教师强调读准朗读节奏)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师:如何理解诗题?(这首诗是在望湖楼酒醉之后所作。)

这个“醉”有似醉非醉之意。

3.学生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自由交流。

三、咬文嚼字,感悟诗境美

1.这首诗写出了西湖夏季一场雨的特点,思考:这场雨的特点是什么?(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个特点能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来?(“未遮山”“忽吹散”“水如天”等)

2.师:这首诗哪些地方用了比喻?有什么好处?

(“黑云翻墨”“白雨跳珠”“水如天”。比喻恰当,有声,有色,有形象,有动感,逼真可感。)

3.师:这首诗除了运用比喻,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对仗:“黑云”对“白雨”,“翻墨”对“跳珠”,“未遮山”对“乱入船”。)

四、激发兴趣,吟读成诵

1.(课件出示)教师指导朗读。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2.齐读古诗。(注意朗读节奏)

3.同桌互读,练习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词人简介。(出示词人辛弃疾的介绍)

2.我们还学过他的哪首词?(《清平乐·村居》)能背出来吗?(指名背诵)

3.上节课我们跟随苏轼去西湖游玩了一番,这节课我们就跟随辛弃疾去欣赏黄沙岭的风光吧。(板书课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齐读。

(2)要把这首词读好,要注意什么?(停顿和重音)(课件出示字词)

3.自由读。

过渡:同学们读得真好,如果能自己把每句话的意思弄懂,那就更棒了。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意

1.默读词句。师: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如借助注释、看图、单音变双音字、调换顺序、补充词语等)有疑问、不懂的地方标上记号。

2.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1)指名说词语的意思。(课件出示重点词语意思)

(2)指名说句子意思。(课件出示句子意思)

4.重点指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是谁在“稻花香里说丰年”?它会说些什么呢?又是谁“听取蛙声一片”?

(2)讨论:这句话该如何解释?

四、感悟词情

1.思考,指名回答:

(1)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夏季;鸣蝉、稻花香、蛙声。)

(2)词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

2.指导朗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心体会作者情感。用“/”标出停顿,用“·”标出重音。

(2)按照停顿和重音的提示,指名读,尝试背诵,师生评议。

五、总结拓展

1.多么迷人的景色啊,齐读。(配乐师生合作串读)

2.积累其他田园诗或辛弃疾的其他词。

3.把这幅美景画下来,做成诗配画。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填空。

1.“移舟泊烟渚”的“移舟”的意思是

,“泊”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日暮客愁新”中的“客”是指

,勾起愁思不用“生”而用“新”,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说说“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中“跳珠”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完成练习。

1.《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写出了骤雨初晴、风云变幻的西湖景象的。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分别是:

。 在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

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哪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达了作者欢快的心情。这是辛弃疾在被贬官之后写下的。虽然正在经受坎坷,但作者仍能体会到乡村之乐,体现出了作者的豁达、乐观的心胸。你见过美丽的乡村景色吗,在那样的景色里,你会想些什么,你最想说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参考答案:

一、1.划船靠岸

停船夜宿

2.“客”是诗人自指,“新”有增添的意思,愁上加愁。3.示例:这句意思是说湖上落下白花花的大雨,雨水敲打着湖面,水花飞溅,宛如无数颗晶莹的珍珠,乱纷纷跳进游人的船舱。“跳珠”这个形象而富有动感的比喻,既写出雨来时着急的样子,又烘托了诗人舟中赏雨的喜悦心情。

二、1.云黑 雨跳 风吹

2.黑云翻滚、大雨倾盆、风吹云散、水天相接

匆来匆去。

3.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反衬出夜色之静,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喜悦心情。

三、略

【教学板书】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移、泊、旷、低、近

孤寂、愁闷、思乡、旅愁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雨前:黑云未遮山

雨中:跳珠乱入船

雨后:景色水如天

句句写景

句句含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景:以动衬静(迷人)热爱大自然

情:说丰年(喜悦)关心人民生活

【教学反思】

在教学《宿建德江》时,我把读准字音、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忧愁孤独的心情作为教学重难点。我力求通过图片及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从而对诗的意境心领神会。

关于西湖的诗篇5

大家好,我姓林,大家可以叫我雨薇。我将带领大家游览杭州西湖,请不要乱丢垃圾,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祝大家旅途愉快!

在来西湖之前,相信许多游客都听过“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事实上,把杭州比喻成人间天堂,和西湖有着很大的关系。杭州西湖山水秀丽,让许多诗人流连忘返。白居易的“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就大大证明了这一点。请大家跟紧队伍,准备好亲眼目睹杭州西湖的风采吧!

杭州西湖位于杭州市中心,宋代始称西湖。西湖南北长3.2公里,东西宽约2.8公里,面积约5.68平方公里。这里最有特色的就是“西湖十景”。其中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淡雅朴素。登楼眺望秋月,在恬静中感受西湖的浩淼,洗涤烦燥的心境,使人倍感景在城中立,水在景中摇,人在画中游。不管站在哪个角度,看到的都是一幅素雅的水墨江南画卷,平湖望秋月更是楼可望、岸可望、水可望。南宋孙锐诗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代洪瞻祖也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等都是赞美平湖秋色的美景。平湖秋月以湖称映出周围的山水、树木,演得格外静谧。好像一副美妙的画。让我们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偶尔一条船划过,我们不由得抱怨道:“船把我们的画划破啦!”

西湖是一首诗、一幅画、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白居易的这首诗是赞美西湖的千古绝唱。各位游客,愉快的西湖一日游已经结束了,感谢大家对我的配合。大家玩得开心吗?希望西湖的山山水水永远留在您美好的回忆中。

杉洋小学四年级:**

关于西湖的诗篇6

[关键词]嘉兴南湖;烟雨楼;乾隆诗碑

南湖位于浙江嘉兴市区东南,地处太湖流域水网地带,气候湿润,一年四季风景秀丽,素以烟雨风光闻名于世。南湖历史悠久,古称陆渭池,又名湖、马场湖,雅称鸳鸯湖,自古就是江南著名的旅游胜地。宋代以后,嘉兴南湖就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并称为浙江三大名湖。南湖湖心岛上有举世闻名的烟雨楼,为中国名楼之一。明末大才子张岱在其著作《陶庵梦忆》中是这样评价嘉兴南湖烟雨楼的:“嘉兴人开口烟雨楼,天下笑之,然烟雨楼故自佳。”1961年和198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两次正式公布南湖烟雨楼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国务院又公布“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9月,南湖景区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南湖湖心岛上有历代文人墨客在游历南湖烟雨楼过程中形成的大量碑刻,以及其他原因从外地移入湖心岛的部分碑刻,总共藏有各类碑刻计67块[1],其中有两块乾隆诗碑尤为珍贵。

一、乾隆诗碑的历史沿革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在位期间,六次南巡,[2]曾八次驻跸南湖并登临烟雨楼。乾隆对南湖的烟雨风光情有独钟、赞叹不已,将其比作蓬莱、方壶仙境和水晶宫。现遗存的两块乾隆诗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时期却遭到了红卫兵“破四旧”行动的摧残。他们用粗大的绳索将两块诗碑拉倒在地,随着“轰隆”两声巨响,东诗碑拦腰摔断成两截,西诗碑也有不同程度的破损。随后,这两块代表封、资、修、帝、皇、将、相的乾隆诗碑“残躯”被丢弃在湖心岛上围墙角落里。以后,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省、市文物部门加大了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与此同时,市级文物部门着手对省级重点文保单位烟雨楼进行了全方位的修缮与保护。其中,在湖心岛围墙角落“躺”了十几年的乾隆诗碑得到修复并建造御碑亭,成为一处引人注目、鉴赏的实物景观。但是,细心的游客如今仍可以从这两块乾隆诗碑上看到时期红卫兵留下来的“杰作”,这些痕迹见证了乾隆诗碑在时期遇难,劫后重生这一段不堪回首的真实历史。

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到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第六次南巡,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三年。乾隆六次南巡有两次南巡返京途中(即第三次、第四次南巡时),意犹未尽,再次游南湖登烟雨楼。他在嘉兴游南湖登烟雨楼时以《烟雨楼》为题先后赋诗达十五首,诗里行间都流露出乾隆对南湖烟雨风光的赞叹不已和流连忘返之情。

二、乾隆诗碑的历史价值及其书法艺术

乾隆诗碑第一块立在烟雨楼西南角的御碑亭中,俗称西御碑。该碑南北朝向,碑高186厘米,宽79厘米,厚24厘米。上有额,正反两面中间均刻有“御笔”两字,篆书。旁刻有双龙图案。额高58厘米,宽79厘米,厚24厘米。碑的四周及额的东西两侧均刻有御制诗,行书。碑额两侧的诗碑幅面较小,分别高42厘米,宽为24厘米。碑的正北有正文四行,56字,面刻“春云欲泮旋蒙蒙,百顷明湖一棹通。望还迷柳绿,到来才辨榭梅红。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欲倩李牟携铁笛,月明度曲水晶宫。”七律一首。碑的落款一行13字:乾隆辛未春,用韩子祁诗韵御笔。末有“惟精惟一”篆方印(阳文)。此诗写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春天,乾隆第一次南巡来到嘉兴南湖。春天的南湖上空,漂浮着一层薄薄的云。顷刻间,湖上的云一下子散为轻蒙的烟,四周景色若隐若现,恍若仙境,虚无缥缈。在明镜般百顷南湖上回头遥望,湖滨堤岸上的柳树已模糊不清,而湖心岛上亭榭旁的梅花却红的艳丽。南湖真美啊,这里的风景如同元代著名画家倪瓒、黄公望两位名家的画作一样美,烟雨楼是名符其实的“真是楼台烟雨中”。良辰美景,若有唐代李牟(李谟)携铁笛为我度曲尽兴,那么月光下的烟雨楼就是龙王居住的水晶宫了。碑的正南有正文四行,56字。面刻“杨柳矶边系画舟,六年清跸重来游。素称雨意复烟意,漫数处州还沔州。诗句全从画间得,云山常在镜中留。鸳湖依旧谁相识,懒惰无心问野鸥。”七律一首。碑的落款二行34字:题烟雨楼一律,《名胜志》:“处州、沔阳皆有烟雨楼。”并次而三,故及之。[3]乾隆丁丑春二月御笔。此诗写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乾隆第二次南巡来到南湖,并在湖心岛堤岸杨柳树下的大石头上系好了画舫。虽然《名胜志》上说烟雨楼有三处:这里是一处;处州(今浙江丽水)一处;沔阳州(现为湖北勉县)还有一处,但嘉兴南湖的烟雨风光我可是已经真实感受二次了。六年了,让人魂牵梦绕的南湖,风景如画,湖光似镜,令人诗思涌起;美景难忘,烟雨依旧,这里还有谁是旧时相识?唉,我也懒得问湖上的水鸟了。

第二块乾隆诗碑立在烟雨楼东侧正厅清晖堂西连接烟雨楼走廊的御碑亭中,俗称东御碑。诗碑东西朝向,碑高184厘米,宽79厘米,厚24厘米。上有额,正反两面中间均刻有“御笔”两字,篆书。旁刻双龙图案。额高60厘米,宽79厘米,厚24厘米。碑的四周均刻有御制诗,行书。碑东正文四行,56字。面刻“不蓬莱岛即方壶,弱柳新荑清且都。烟态依稀如雨态,湖消息递西湖。自宜春夏秋冬景,何必渔樵耕牧图。应放晴光补畴昔,奇遐毕献兴真殊。”七律一首。碑的落款一行12字:丁丑春二月重登烟雨楼御笔。此诗是乾隆第二次南巡到南湖写烟雨楼七律二首中的一首。诗中,乾隆流露出对烟雨风光非常欣赏、激情不已,并将此景色比作神仙居住的蓬莱、方壶仙境。南湖边芦苇的嫩芽清洁而美丽,弱柳拂面,透着春的气息,往年烟雨情态还依稀记得。南湖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何必还要在烟雨楼悬挂渔樵耕牧图呢?这一首诗抒发了乾隆对南湖的特别赞誉之情,且诗句精炼,讲究平仄、押韵,形成一种即豪情又秀丽的艺术境界,显出作为一个帝王驾驭艺术的高超功力。碑西正文五行,56字。面刻“未年丑岁两经行,烟雨都逢副盛名。却讶今番出新样,自过江后总开晴。柳丝地折腰舞,梅朵烘春笑口迎。更上高楼聊极目,水村近远望分明。”七律一首。碑的落款一行6字:壬午仲春御题。此诗写于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第三次南巡游览南湖登临烟雨楼时流露的心声。辛未年和丁丑年两次南巡,南湖的烟雨风光真是名符其实,令人赞叹有余。这次再度南巡,龙舟过了长江以后,天气一直晴朗,我很惊讶,南湖的烟雨楼这次换了个新模样。湖心岛堤岸边的杨柳树扭动柳枝细腰,跳起轻快的舞蹈,欢迎着我的到来。湖心岛上亭榭旁的红梅,在暖暖太阳的照耀下,就像美女张开了樱桃小嘴,渲染着春天的氛围。乾隆带着美好的憧憬,兴致勃勃地第三次登上了烟雨楼,姑且看看南湖晴天的景色有何特别。平静的南湖犹如一面明镜;近处的水、远处的村庄,一览无遗,这让好心情的乾隆感受到了晴天南湖无烟亦无雨的魅力和宁静。

乾隆六巡江南八登烟雨楼,据说共为烟雨楼赋诗二十余首,已考证确认的有十七首,如今游客能亲眼目睹的有十四首,均镌刻在东、西两块乾隆御碑四周及碑额两侧,故乾隆御碑又称为乾隆诗碑。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正月十六从北京启程,至闰二月初三由苏州出发,沿运河前行到嘉兴,第五次登临烟雨楼。半个多月后,返京途中,还念念不忘烟雨楼,游兴意犹未尽,于是再游南湖第六次登上烟雨楼并赋七律《再游烟雨楼》一首:“南去北还半月余,湖楼阁祗犹初。墨辛夷纵花全谢,紫碧桃方朵艳舒。波态含烟欲藏舫,云容酿雨正如车。循名奚要惟晴好,念在蚕筐与麦锄。”(自清光绪《嘉兴府志》卷二《天章》录出。)[4]此诗匾原悬烟雨楼右,早毁。[5]未见碑刻。此次南巡至四月二十五日返京,为六次南巡中时间最长一次。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乾隆第五次南巡第七次登上烟雨楼,除了写《题烟雨楼诗》七律一首外,还带走了《烟雨楼图》,并命人在热河行宫避暑山庄青莲岛上仿建了一座烟雨楼,历时一年,耗银三万五千余两。[6]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即第五次南巡后一年,避暑山庄烟雨楼建成后,乾隆在该山庄烟雨楼以《题烟雨楼》为题写七律二首。[7]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第六次南巡,也是他最后一次南巡,乾隆第八次登上嘉兴南湖烟雨楼,感慨万千,提笔写下:“承德奚妨摹画貌,嘉兴毕竟启诗材。”“不拟南巡更临此,鸣榔欲去重徘。”乾隆在嘉兴南湖烟雨楼兴致勃勃,流连忘返,久久不忍离去。[8]

这两块乾隆诗碑,不仅真实地记录了乾隆六巡江南八登烟雨楼的历史,更让我们从他题烟雨楼诗的字里行间看到了南湖和烟雨楼的美景及他登楼赏景时的心情,也从两块诗碑上欣赏到了乾隆作为清代康、雍、乾三位皇帝书法家之一的独特魅力。乾隆留在两块诗碑上的诗,总共十四首,均为行书墨宝。(另有一首诗匾原悬烟雨楼,再加上在承德烟雨楼题二首,共十七首。)近人马宗霍《岳楼笔谈》称:“高宗席父祖之余烈,天下晏安,因得栖情翰墨,纵意游览。每至一处,必作诗纪胜,御书刻石。其书圆润秀发,盖仿松雪;惟千字一律,因多无变化,虽饶承平之象,终少雄武之风。”故尔,乾隆的字,虽然不够气势磅礴,但也不失大家风范,他的字体圆润秀逸,纵意潇洒,一气呵成。真可谓笔走龙蛇、游刃有余。但从诗碑上看,在承学名家中的赵孟丰圆肥润书法为主,他的字体稍长,楷书中多有行书笔意,点划圆润均匀,结体婉转流畅,但缺少变化和韵味,或许体现出一代天子的气度。另外,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乾隆巧妙地利用汉字结构的特点,把书法技巧用在体现诗句内容的表达上,更是匠心独具。如乾隆写烟雨楼的第四首诗中(东御碑西面),他用拟人手法将“柳丝地折腰舞”句中的“腰”字,从原本的文字左右结构特地改写成了上“要”下“月”的上下结构,这一改,把“腰”字改活了,使得杨柳树这位“”的腰细了很多,成了真正的“柳枝细腰”。乾隆自幼接受汉文化教育,四书五经,诗词歌赋,书法绘图,无一不精,文化修养很高。执政后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稽古右文,崇儒兴学”,他对于书法的嗜好和倡导,比之祖父康熙更胜一筹,并特建“淳化轩”藏《淳化阁帖》,清代一时帖学之风大炽。他的书法师承明代董其昌,雅赏赵孟。心慕笔追,身体力行。乾隆曾搜罗历代书画文物,并敕编了《三希堂法帖》、《石渠宝笈》等,故他对汉字书法艺术的熟练掌握和巧妙利用汉字结构挪位这种技巧和艺术创造有着高超的文化造诣。2007年,乾隆诗碑已列入《嘉兴历代碑刻集》(群言出版社)。

满清统一中国后,清王朝把学习汉文化、启用汉人官吏作为统治中国和确保大清帝国长治久安的治国策略来实施。而清朝康、雍、乾三帝更是身体力行、积极推行,他们成了汉文化的研究者、传承者和发扬光大者,也因此创造了一个中国历史上的康乾盛世。中国的老百姓在这一百多年里,各族人民基本上都能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可谓百业兴隆、文化繁荣、国泰民安。而乾隆皇帝也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最光彩夺目的皇帝。纵观历史,这一朝一代的兴衰、更替,除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三大基本因素外,还有皇帝本人的才华、能力、勤奋、好学等诸多因素。但是,清帝国的统治者是关外的一个少数民族,却能统治中国268年,这可能与他们不排斥其他民族、积极学习汉文化,不搞民族分裂的政策有关。就此而言,康乾盛世也为中国历史添上了重彩浓墨的一笔。历史创造了英雄,乾隆当之无愧。值此爱新觉罗・弘历(乾隆)诞生三百年之际,谨以此文纪念。

注释:

(1)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编:《南湖碑刻丛书:南湖烟雨楼碑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序》第2页。

(2)乾隆六次南巡时间:第一次,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第二次,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第三次,乾隆二十七年,公元1762年;第四次,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第五次,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第六次,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

(3)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编:《南湖碑刻丛书:南湖烟雨楼碑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33页。

(4)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编:《南湖碑刻丛书:南湖烟雨楼碑刻》,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第30页。

(5)南湖革命纪念馆:《乾隆题南湖烟雨楼诗选》,1985年,第10页。

(6)南湖革命纪念馆:《乾隆题南湖烟雨楼诗选》,1985年,《前言》第2页。

(7)南湖革命纪念馆:《乾隆题南湖烟雨楼诗选》,1985年,第14、15页。

关于西湖的诗篇7

这幅对联写的是这个景致的意境,意会不可言传,语言苍白无力。

平湖秋月,西湖十景之一,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凭临湖水,登楼眺望秋月,在恬静中感西湖的浩淼,洗涤烦躁的心境,是她的神韵所在。西湖是个广大的立体山水景色,有景在城中立,人在画里游的美誉,游客不论站在那个角度,看到的都是一副素雅的水墨江南图卷,平湖望秋月更是楼可望,岸可望,水可望。古今皆有赞叹平湖秋月的诗词传世,也有平湖秋月的相关乐曲。

作为西湖十景中的一景,从南宋时起,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所描写的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是多方位的。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来源:文章屋网 )

关于西湖的诗篇8

一、 陈允平的生平

清曹庭栋《宋百家诗存》卷三十八《西麓诗稿》:“陈允平字衡仲,又字君衡,号西麓,鄞县人。才高学博,一时名公卿皆顷倒。试上舍不遇,放情山水,来吴淞淮泗间。倚声之作,推为特。尝著《石湖渔唱》词。元初以人才征至北都,不受官放还,清风劲节,世尤高之。”[2] 黄宗羲《宋元学案》卷二十五《龟山学案・菊坡家学》:“陈允平,字君衡,文懿之孙,清敏之弟子之子也。德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祥兴元年,先生与苏刘义书,期九月以兵船下庆元,当内应。为怨家所讦,且言礼部尚书高衡孙等三十余人皆联署。时张宏范督师南下,遣招讨使王世强围捕。同官袁洪解之,得释。后以人才征之北都,不受官,放还。善诗辞,与、翁元龙齐名”。[3] 阮元《日湖渔唱一卷提要》中有相同记载。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不但提到了陈允平的生平履历,而且对其文学成就给以较高评价:“陈西麓尝为制置司参议官。宋亡,有告庆元遗老通于海上,西麓为魁,幸而得脱。蒋竹山,元大德间宪使臧梦解、陆厚交章荐其才,卒不起。生平著述,多以义理为主,有《小学详断》。观二公轶事,足见品谊之高,不止为填词家也”。[4] 朱《续甬上耆旧传》:“陈允平,资政殿大学士陈卓之侄,家居鄞之梅墟,所谓世纶堂者也。学于慈湖先生之门。德时,官制置司参议官,入元以仇家告变,云谋为崖山接应,遭谤掠,后事得脱,旋被荐,以病免归”。[5] 朱彭《南宋古迹考》:“陈君衡试上舍不遇,放情山水,旅居钱塘半湖楼”。况周颐《历代词人考略》:“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自称莆泖澹室后人,鄞(今浙江宁波)人。德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元大德间,宪使臧梦解、陆厚屡荐不起,有《日湖渔唱》二卷、《西麓继周》一卷”。在详述其生平的同时,也介绍了作品的卷数情况。

饶宗颐《词集考》卷六:“允平,字衡仲,一字君衡,号西麓,题集又称莆泖澹室后人,四明人。资政殿大学士卓之侄,学于慈湖之门。德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入元,以仇家告变,遭谤掠,袁洪解之得脱,被荐,以病免归。有《西麓诗稿》,方回为序。词有《日湖渔唱》及《继周集》两种”。[6] 《词源》称其词“本制平正,亦有佳者”。周草窗、王碧山有怀君衡北游词,张玉田有拜西麓墓词。马兴荣等编的《中国词学大辞典》[7] 对其生平履历也有相似的记载。

通过古籍记载可知陈允平的生平大略。遗憾之处在于,关于其生卒年的具体时间,至今未有合理依据和明确结论,生平履历中若干细节,也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二、陈允平的著述情况

陈允平著有《西麓诗稿》诗一种及《西麓继周集》、《日湖渔唱》词两种,数量较多。关于作品集的版本流传情况,后人有较详细的记载。如:

秦恩复《日湖渔唱跋》:“汲古阁所辑《六十家词》,独四明陈允平词不在甄录之内,学者憾焉。允平字君衡,号西麓,有《日湖渔唱》一卷,前列慢曲及《西湖十咏》三十首,后列引令三十五首,末附寿词十九首。又有补遗二十二首,通为一卷,不知何人所集。”《四库未收书目提要》:“《千顷堂书目》[8]载《日湖渔唱》二卷,此作一卷,或为后人所并欤。”

饶宗颐《词集考》卷六:“《日湖渔唱》,见阮元《四库未收书提要》,《千顷堂书目》作二卷,然传本并一卷。词凡八十四首,分慢与引令、寿词三种,其《西湖十景》有慢有引,故别立一目。又:《西麓继周集》有汲古阁本景写宋本,词一百二十三首,和美成韵者一百二十一首。传本中有单作《日湖渔唱》一卷者,有赵辑宁钞较本、士礼居藏钞本。单作《西麓继周集》一卷者,有《典雅词》本、何梦华钞本。合两种各作一卷者,有知圣道斋《宋元人小词》本。”秦恩复刊《词学丛书》之《日湖渔唱》一卷、《补遗》一卷、《继补遗》一卷。伍崇曜《粤雅堂丛书》之《日湖渔唱》覆秦本,《渔唱》、《补遗》、《继补遗》各列分目。《丛书集成》初编覆此。咸丰丁巳双声阁新城罗氏写本,有吴昌绶跋。《疆村丛书》[9] 本《日湖渔唱》一卷,收吴伯宛校录劳钞本,词八十四首,与秦本同,末附《瑞鹤仙》、《垂杨》二首,盖秦本不知从何辑补,以非《继周集》中词,故仍附此。收《西麓继周集》一卷,何氏梦华馆钞本。

祝尚书《宋人别集叙录》有如下记载:“《书堂书目》卷四载陈允平《蜩稿》一册,久佚。其《西麓诗稿》一卷,今有汲古阁本、江湖小集本、读书齐本。民国二十九年,将读书齐本刊入《四明丛书》第七集。”《全宋词》二五七至二五八陈允平词二卷,前卷为《渔唱》,后卷为《继周集》,并收朱本。

综上所述,关于三部别集的版本,虽有饶宗颐《词集考》笼其大端,但其源流、收录作品情况、各个版本的特点等诸多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梳理。

三、陈允平作品赏析

古人对陈允平词作中的佳篇屡有称赏,如以下几例:

伍崇曜《日湖渔唱跋》:考西麓词如《摸鱼儿》云“春已暮,纵燕约莺盟,无计留春住。”《清平乐》云“去年共依秋千,千年独依阑干,误了海棠时候,不成直待花残”等句,清转华妙,宜玉田生秀冠江东,亦相推挹矣。《词旨・警句》:“寄相思,偏仗柳枝。待折向尊前唱,奈东风吹作絮飞。”[10]《左庵词话》卷下:“词家有作,往往未能竟体无暇。每首中,要亦不乏警句,摘而出之,遂觉片羽可珍。”《词则・大雅集》卷三:“《蝶恋花》(谢了梨花寒食后)寓意微婉,耐人玩味。”《雨村词话》卷二:“西湖八景词,古今咏者甚多。唯陈西麓允平词皆可传。”[11]《白雨斋词话》卷二:“西麓《西湖十咏》,多感时之语,时时寄托,忠厚和平,真可亚于中仙。下视草窗十阕,真不足比数矣。”[12]

各种词选中也有对陈允平词进行评点的,如夏承焘《唐宋词鉴赏辞典》城春浅)、《唐多令》(休去采芙蓉)、《齐天乐-泽国楼偶赋》三首,认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平正和谐”,“于疏朗中见真情,流快中藏细腻绵绵情思”,“造境平凡,布局平淡” 。周笃文选注的《宋百家词选》中对陈氏《唐多令》(休去采芙蓉)一首,认为“此词亦绵丽,亦清空,可谓脱胎清真而参以白石笔意者”。[13]

(作者单位:济南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永.四库全书总目.北京:中华书局,1992.

[2]曹庭栋编.宋百家诗存.四库全书集部.

[3]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1986

[4](清)吴衡照编.莲子居词话(卷一).唐圭璋《词话丛编》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

[5] (清)朱.续甬上耆旧传.唐圭璋《词话丛编》本

[6]饶宗颐.词集考.北京:中华书局,1992.

[7]马兴荣,吴熊和,曹济平等编.中国词学大辞典.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8](清)黄虞稷撰,千顷堂书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9]朱孝臧.疆村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10] 词旨・警句.唐圭璋《词话丛编》本

[11]李调元.雨村词话.词话丛编.北京:中华书局,1986.

关于西湖的诗篇9

作为近代诗坛上的两大诗歌流派,湖湘诗派主“诗缘情”说,以《骚》心《选》旨为宗;宋诗派好尚理趣,长于议论。然二派诗歌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咸丰、同治间,曾国藩好古尚雅,兼取魏晋之诗,并与王闿运等有过密切的交往;“同光体”诗人陈衍所谓的“荒寒之路”与王闿运”不关栽道”之言相通,沈曾植破“三关”说又上及元嘉之诗;湖湘派诗人诗歌为求新奇,时发议论,也旁资考证,邓辅纶之学老杜诗、邓绎不废以文为诗、龙汝霖之好韩孟皆与宋诗相近。湖湘诗派与宋诗派在倾向上的接近,反映了近代诗歌逐渐走向融合的趋势。

【关键词】 汉魏:宋诗;古雅;议论;融合

湖湘诗派是兴起于近代初期而与宋诗派相抗衡的一大诗歌流派。其代表作家“湘中五子”结“兰林词社”,以《骚》心《选》旨为宗,取法汉魏诗歌形式,抒发心中悲情,在近代诗坛上形成了一股感伤文学思潮。近代宋诗派在精神上则已有宋诗张宋学的倾向,尚理趣,好议论。二派论诗歌主张似乎水火不相容,历来学者亦多指责湖湘诗派复古之论而称道宋诗派诗歌之典雅,但是二派诗人之间却有密切的接触,在创作中也相互影响。从近代早期的曾国藩、郭嵩焘与王闽运到晚期的陈诗与寄禅,都有唱和之诗。二派的相互影响促进了近代诗歌的发展。今举其大者,考述如下:

一、曾国藩与湖湘诗派

在近代诗坛上,曾国藩与崇尚《骚》心《选》旨的湖湘派诗人明显存在着差异。作为湘籍诗人,曾国藩论学尚宋学,论诗宗江西。“咸丰、同治间,为清诗一大转变:所尚为杜甫、韩愈以及黄庭坚;而曾国藩以望重位高,实为倡导。”尝自谓:“自仆宗涪翁,时流颇忻向”,是当时宋派诗人的领袖。

曾国藩与湖湘诗派诗人虽然取舍不同,但并不排斥湖湘派诗歌。曾国藩诗歌不多,但集中就存有《酬王壬秋徐州见赠之作》,诗中称:“迟君绍微言,毫芒辨素绚。高揭姬、孔情,洪熙消积霰,湖湘增景光,老怀亦忻忭。”诗中对闽运倍加推崇,虽然所看重的是王氏“高揭姬、孔情”,但是“湖湘增景光,老怀亦忻忭。”赞赏之情溢于言表。与湖湘间其他尚宋学与宋诗的文人相比,曾国藩更能容纳异己的思想,曾国藩承桐城之学,诗歌以载道为务,而湖湘诗派竞有“诗不论理,亦非载道”之言,诗不论理则不近宋诗,诗不载道则不近宋学。“兰林词社”初立,李寿蓉在曾军中称道“湘中五子”,罗泽南不以为然,曾国藩却能容纳。可见两派思想之差异,同时也表明了曾国藩思想的复杂性。

曾国藩论诗虽主江西,但对魏晋也有所取,并不排斥《骚》心《选》旨,论五古的境界与江西之好议论与脱胎换骨完全不同:“五言古诗有二种最高之境,一种比兴之体,始终不说出正意。……一种盛气喷薄而出、跌荡淋漓、曲折如意,不复知为有韵之文。……余解此二境,而未曾一作此等诗,自愧亦自惜也。”文中所谓“比兴之体”、“盛气喷薄而出”两种境界,与汉魏诗歌尚比兴之风及建安诗歌之慷慨激昂之气很近似,湖湘诗派重比兴之法,诗歌多写悲情,也与此相类。曾国藩主张以汉魏为骨,以六朝为肉。又教子弟读《文选》,以为:“《文选》纵不能全读,其中诗数本则须全卷熟读,不可删减一字。”因此有人以为曾国藩诗歌以《选》体为宗:“曾文正公国藩,诗宗《选》体,长于五言,尝取子建、嗣索、渊明、康乐、明远、元晖六家诗,编为一集,以示学者。后经王鼎丞观察定安增辑,即《三十家诗钞》是也。”此论说明《三十家诗钞》原为魏晋六朝之六家诗,而长于五言诗歌也正是崇古尚雅一路。又选十九家诗歌,也不废魏晋诗歌:“余抄古今诗,自魏晋至国朝,得十九家,盖诗之为道广矣。”曾国藩论书也重魏晋:“诸葛武侯王右军两公书翰风神高远,最惬吾意。”则可见曾国藩对魏晋文化的偏好并没有因为雅好宋诗而改变。

湖湘诗派尚雅尚绮,曾氏论诗文亦尚古雅,且要求从字句开始做起:“未有字不古雅而句能古雅,句不古雅而气能古雅者。”可见曾氏论古雅并非一时之兴,而是要求从文章的字句到文气都力求作到古雅;同时论文之法又称:“窃闻古之文,初无所谓法也。”曾氏自命为桐城之文的继承者,然此论与桐城“义法”大相径庭。湖湘派的绮丽是绮丽中有自然,绮丽中含灵性,曾氏所称“无法”与此相近。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思想有倾向魏晋、接近湖湘诗派的一面。由程恩泽、祁寓藻阐扬道学、专尚宋代之诗的倾向,向曾国藩兼取魏晋、张扬个性之诗主张的转变体现了近代社会特定时代背景对宋派诗歌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宋诗派也在吸取湖湘诗派的特点而取径有所扩大。

二、“同光体”与湖湘诗派

“清诗至同光而极盛,诗人云起,其确能卓立成家亦多,世称同光体。”同光诗人不满于宗唐诗歌之肤廓,欲以宋诗之质实救之,“盖衍桐城姚氏、湘乡曾氏之诗脉,而不屑寄人篱下,欲以自开宗者也。”随着同光体的兴起,湖湘诗派逐渐衰落。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云:“湘绮老人,……学赡才高,一时无偶。门生遍湘蜀,而传其诗者甚寡。迄同光体兴,风斯微矣。”“同光体”在当时是作为湖湘诗派的对立面而出现的,陈衍说:“同光作者,苏戡与余戏称同光以来诗人不墨守盛唐者。”可见“同光体”与湖湘诗派的观点截然不同。

“同光体”与湖湘诗派的差异首先表现在论诗取向的不同,王阊运自称:“凡所著述,未涉唐后。”所尚上自远古歌谣、楚辞以至于三唐;陈衍则自视为“不墨守盛唐者”,但以宋诗为宗却不容否认。在具体的创作方法上,宋诗派多发议论,以文为诗,以“义理”、“考据”入诗,又好用典,多显得峭刻苍老;湖湘诗歌则多用比兴、借鉴汉赋与骈文浑厚回宕的气韵,而在表达上力求自然。马积高论二者的差别:“‘同光体’诗人多由宋之江西派入,虽非不求意境的创造,而刻意在诗的章法和句法的变化上下功夫,务求有惊人之句;王氏(指闿运——笔者注)……刻意在以浑雅自然的语言创造意象,其刻意之处在意象的圆融与气脉的贯注,尽量泯除转折变化的痕迹,无论古体近体,都难有句可摘,而自有其整体之美。”以为二者的差别在于诗歌形式上的峭刻工巧与拙朴自然,“同光体”诗人的特点在“务求有惊人之句”,而湖湘派诗歌“自有其整体之美”,前者工于句法,后者长于气韵。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二派诗歌创作目的不同。尽管“同光体”诗人与湖湘派诗人都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认为诗歌是为己而作,但湖湘诗派重视情感,尤其是长于抒发悲情的特点非常明显,是为情感的艺术:而“同光体”诗人则接近于为艺术而艺术。湖湘诗人的个人悲情表现的范围并不限于个人生活,诗人是抒情的主体,所表现则是整个世界,不过被赋予了浓郁的个人色彩而已;“同光体”诗人则不一样:

“‘诗者一人之私言’(郑孝胥语——笔者注),这正如陈衍所云:‘诗是自家意思,自家言说。’”此论与湖湘诗派“不关载道”之说相近,但是郑孝胥所谓“诗者一人之私言”把诗歌看成与他人无关之事,陈衍说:“诗是自家意思,自家言说。”更是把诗歌看作了诗人的自言自语。陈衍所谓“诗者,荒寒之路,无当于利禄”,其实表达的是“同光体”诗人的共同心声,表明了这派诗人对纯艺术的追求,此论容易脱离现实生活陷入空寂之中。

尽管“同光体”诗人与湖湘派诗人诗歌创作目的不同,但是都有“古雅”的美学特征:“一切形式之美,又不可无其它形式以表之,惟经过此第二之形式,斯美者愈增其美,而吾人之所谓古雅,即此第二种之形式。即形式之无优美与宏壮之属性者,亦因此第二形式故,而得一种独立之价值。故古雅者,可谓之形式之美也。”王国维以为,“古雅”是形式美的表现形式,而且是一种更走向极致的形式美。毫无疑问,此二派在近代诗歌中“古雅”的特征最为突出,尤以追求艺术的“同光体”更为典型,无论是郑孝胥的清苍幽峭还是陈三立的生涩奥衍,都是“古雅”的体现。不仅如此,诗界革命派也仍然具有这一特点。人们指责诗界革命派没有脱离旧诗歌的樊篱时,并没有考虑其在保留“古雅”与追求清新中的两难处境。当然,后来者更难以认识到湖湘诗派在熔铸“古雅”的同时所实现的变革,可以说湖湘诗派的古艳之风中包涵着“古”与“艳”两个方面的内容,“古”以求美,“艳”以生新。相比较而言,“同光体”作家偏重于对“古雅”美的追寻,甚至其诗风之变也更多地是从形式美的角度来考虑。

“同光体”与湖湘派诗歌都有“古雅”的特点,与二派诗人的思想倾向有关。湖湘派诗人与同光体诗人之间有过频繁的交往,陈三立早年即从王闽运游,又与陈锐、寄禅等人唱和,郑孝胥兄弟、沈曾植也与王闿运有过接触。二派都有学魏晋六朝的记载,沈曾植“三关”说就已经上溯到六朝,钱仲联先生《梦苕庵诗话》也说;“沈乙庵诗深古排戛,不作犹人语。人谓其得力于山谷,不知于楚《骚》、八代,用力尤深也。”郑孝胥也有取于六朝:“苏堪丈问其(林纾——笔者注)为诗祈向所在,答以钱注杜诗、施注苏诗,堪丈以为不能取法乎上,意在六朝也,琴南丈甚病之。”但是二派学六朝差异很大,沈曾植称:“湘绮虽语妙天下,湘中《选》体,镂金错彩,玄理固无人能领会得些子也。”据《梦苕庵诗话》称袁昶、沈曾植诗歌“皆能以汉、魏、晋、宋为根柢,而化以北宋面目”,则精神在汉魏六朝,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如以隐者之心、悟者之心为诗,当与湖湘派性情相近,而沈氏自以为沉醉于玄理,则知沈氏非好玄理所指境界,仅好“玄理”本身而已,故沈曾植诗多使事,如真得玄理,则必无心于此。宋诗派多意不在六朝,纵学六朝,也仅多取其苍劲之貌与老成之态,湖湘诗人学六朝则取其情灵摇荡之气韵。湖湘派也有指责“同光体”诗人的:“陈伯严词丑句涩,宋派支流之恶陋者。郑苏戡颇有清思,惜体裁不高,又病松率,若能除去客气,力求真挚,或可与郑子尹齐肩。”嘲此论见于杨钧之《草堂之灵》,以“词丑句涩”说陈三立之生涩奥衍,以“清思”而乏情感论郑孝胥之诗歌,都能切中二人之病。相对于原本经术的前期宋诗派来说,“同光体”偏重于对艺术的追求,被杨钧称为“宋派支流之恶陋者”也在情理之中。虽然宋派中沈曾植谓:“通过第三关,自有解脱月在。”但诗人如本无积极入世之心,解脱也无从说起。所以“同光”诗人虽称解脱,实近于荒寒之路,更注重诗歌的形式与技巧。如果说嘉道间宋诗派为正宗,到了曾国藩及“同光体”则已为“变雅”之声;湖湘诗派则作为其对立面而存在,近于“变风”之音。林庚白《孑楼诗词话》称:“逊清同光以来诗人,学宋仅得其貌似。”正是对“同光体”堕入荒寒之路的针砭。湖湘诗派则坚守着“缘情”之旨,成为感伤诗歌的倡导者。

同光体诗人显然与湖湘派诗人论诗旨趣大不相同,但是,在好尚古雅与有取于汉魏六朝之诗的倾向上看,二者也有许多相近之处。

三、湖湘派对宋诗的接受

湖湘派诗人反对宋诗与宋学,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诗人没有受到宋诗的影响。由于长期的接触,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接受自己所反对的事物完全有可能。苏轼曾谓“我憎孟郊诗,复作孟郊语”,清代前期毛西河也是如此:“毛大可生平不喜东坡诗,而西河集中如‘三月暮春行海畔,两年寒食渡江东’,‘皓月近云行过疾,空拦压水坐来浮’等句何尝不近苏耶?”可见不喜好并非不为之,受到自己所反对的诗歌主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于自己主张的补充与修正。湖湘派诗人正是这样,也受到了自己所反对的宋诗的影响。

在湖湘派诗人中,王闽运一直反对宋学与宋诗,更反对子弟学宋,并及宋人所效法的唐代诗人。王氏对杜甫颇多非议,扬李抑杜,对韩愈、孟郊诗歌更不以为然,以为韩愈诗歌粗劣:“韩愈并推李、杜,而实专于杜,但袭粗迹,故成枯纩。”《日记》中称盂郊为“鄙细人”:“重阅孟郊诗,殊不知其佳处,观其谀颂符郎,亦一鄙细人。”然而王闽运诗歌中“五律、七律间有学杜甫、李颀的痕。”然以为考据有可能妨碍作诗,但是还是为显才华出众,偶有所作,立论也不以考据、议论为非:“俗人论诗,以为不可入经义训诂。此语发自梁简文,刘彦和。又云不可入议论,则明七子惩韩、苏、黄、陆之敝而有此说,是歧经史文词而裂之也。”虽然不言学宋人诗,但以议论入诗是宋诗的一大特点,清代宋诗派者也好为议论;以考据入诗更有以文为诗之嫌,而王氏不加避忌:考据中必有典故,则又有好用典之陋。如此说来,王氏虽说不学宋派,诗歌中已经有宋诗在了。王闽运的诗歌为求新奇,故发议论,并入经义训诂。也旁资考证,为炫耀其才华,曾以经义入诗,其子王代功记:“不用经典字而能以经义入诗,实古人未辟之境也。”王闿运又曾作过考证诗,《入彭蠡望庐山作》即是:“轻舟纵巨壑,独载神风高。孤行无四邻,窅然丧尘劳。晴日光皎皎,庐山不可招。扬帆挂浮云,擁揖玩波涛。昔人观九江,千里望神皋。浩荡开荆、扬,淙淙听来潮。圣游岂能从,阳岛尚嶕蛲。川灵翳桂旗,仙客閟金膏。委怀空明际,傲然歌且谣。”诗人自谓“皋”、“潮”二韵是考据,以为《史记》“九江甚中”之语未解《禹贡》“江、汉朝宗”之义,王闿运自以为此即百川归海之意,故云:“浩荡开荆、扬”,并称:“廿字中考据辩驳,从容有余。若不自注,谁知其迹?”此诗虽与宋派诗仍有差异,但在诗歌中人发议论却为事实。不仅如此,王闿运中年还参加过“展寿苏之集”,晚年还去上海愚园赴“寿苏之会”。可见王闿运诗歌也受到了宋诗派的影响。

邓辅纶之诗歌似乎从不学宋。但老杜为江西派之初祖,邓辅纶雅好杜诗,能写实,工苦吟。人称邓诗“守杜法,语多忧愤沉郁”,王闿运《湘绮楼说诗》言:“邓弥之幼有神慧,而思力沉苦。每吟一句,必绕室百转。诗学杜甫,体则谢颜”,如其《述哀诗》惨痛彻心,铺叙手法似《石壕吏》中之老妇人,梅尧臣诗也善用此法。《三缢哀》又如宋诗般好发议论:“天乎,贪吏安得而雨,嗟我民为岁凶,一独何苦!”可以说,邓辅纶即使不学宋诗,所作也有近宋诗处。“兰林词社五子”中,邓辅纶弟邓绎受宋学影响很深,张之洞也称许其有儒才之风,邓绎论学兼综汉宋,论诗歌之语中不废以文为诗之道即有宋诗派的倾向:“以诗为文者始于《文言》之释《易》,而六朝之骈俪继之。以文为诗者始于屈原之《离骚》,而杜韩之诗歌继之以辞章之变。化随世代,因而古今不能限隔,惟睿智而希圣者能观其通。众人则束缚于绳墨之不暇耳。”持论通达,颇有趋宋之嫌。“五子”中龙汝霖诗歌也不能说与宋派毫无关系,吴敏树在《坚白斋集题辞》中说其五言体“大类、孟韩”,则龙氏诗歌以似韩、孟者为多,诗近宋派的张修府称:“龙诗坚劲处纯似东野”当为不谬,韩、孟诗歌尚奇,也不乏议论,距离宋诗不远。不仅湖湘派代表诗人,其传人也与宋诗派有交往,傅屯艮云:“伯严时贤,吾湘诗人若程子大、陈伯弢皆与相近”,《湘雅摭残》言陈锐曾与陈三立等人唱和,并在创作中“注意吸取宋人的长处。”湖湘诗派对宋诗的接受是近代诗歌发展的必然结果。虽然该派诗人讳言宋诗,但与宋派作家时有交往。尤其是到了湖湘诗派后期,王闿运与陈三立、沈曾植等交往密切。民国初年,王闽运还参与了有许多宋派诗人出席的上海愚园“寿苏之会”,表现出了接近宋诗的倾向。

关于西湖的诗篇10

    教学这首古诗,我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

    一、抓住诗眼,挖掘诗的内涵。

    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本首诗歌的诗眼就在“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中的“毕竟”。“毕竟”既把诗歌要写的特定节令下的特定景色作了限定,集中在写“不同”,又突出诗人对眼前景色的由衷赞美,乃至惊叹之情。我抓住这两字诱导,提挈全篇,重点在引导学生理解“风光不与四时同”,让学生知道夏季中有三个月,六月居末,荷花最旺之时,景色尤美。

    二、引导学生发挥想像,体会诗的意境。

    古诗中的思想感情一般表现得比较含蓄。教学时。我启发学生逐句逐段地进入诗中所描写的意象中去感受,去体味诗人的思想感情。我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发学生体验、感受、联想和想像,从而拉近古代和现代的距离,赋予古诗文以新的生命力,如鱼之江海中,自有无穷乐趣,而后发现情致理趣所在。在初读之后,我让学生先介绍自己所认识了解的荷,给学生头脑中留下一个大概的印象,然后用朗读录音回味叶圣陶爷爷的《荷花》,学生对荷花的感知就越来越具体了,最后看图画学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解诗人写西湖六月中“毕竟不同”的“风光”,捕捉了西湖特有景物“莲叶”和“荷花”,写出了它们一望无际和亭亭直立的形态,赋予了它们“无穷碧”和“别样红”的色彩,红绿相映,荷日生辉,写足了西湖的美景。

    三、拓展阅读,培养诗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

    课改提出的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开展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诗,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词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词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前让阅读、收集大量与“荷花”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领悟理解力才能渐渐地厚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