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十篇

时间:2023-03-23 09:39:59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篇1

形考作业7

一、选择题

题目1

1.

Windows

7

是一种(

)的操作系统。

选择一项:

A.

单用户

B.

单任务

C.

网络

D.

单用户/多任务

题目2

2.

Windows

7中,若要运行一个指定程序,应使用(

)菜单中的“运行”命令。

选择一项:

A.

搜索

B.

设置

C.

程序

D.

开始

题目3

3.

Windows

7提供了一种(

)技术,以方便进行应用程序间信息的复制或移动等信息交换。

选择一项:

A.

拷贝

B.

剪贴板

C.

磁盘操作

D.

编辑

题目4

4.

关闭

Windows

7

,相当于(

)。

选择一项:

A.

切换到另一个程序

B.

切换到

DOS

环境

C.

关闭一个应用程序

D.

关闭计算机

题目5

5.

按住鼠标器左钮同时移动鼠标器的操作称为(

)。

选择一项:

A.

拖拽

B.

双击

C.

启动

D.

单击

题目6

6.

Windows

7中,显示在应用程序窗口最顶部的称为(

)。

选择一项:

A.

工具栏

B.

标题栏

C.

信息栏

D.

菜单栏

题目7

7.

Windows

7

中,应用程序窗口(

)颜色的变化可区分活动窗口和非活动窗口。

选择一项:

A.

标题栏

B.

菜单栏

C.

工具栏

D.

信息栏

题目8

8.

)击任务栏中的任务按钮,可以弹出相应的快捷菜单。

选择一项:

A.

B.

C.

D.

题目9

9.

Windows

7

中,(

)是操作系统的控制管理中心。

选择一项:

A.

剪贴板

B.

资源管理器

C.

写字板

D.

控制面板

题目10

10.

在资源管理器中,当删除一个或一组文件夹时,该文件夹或该文件夹组下的(

)将被删除。

选择一项:

A.

所有文件夹

B.

所有子文件夹及其所有文件

C.

文件

D.

所有文件夹下的所有文件(不含子文件夹)

题目11

11.

在资源管理器中,单击第一个文件名后,按住(

)键,再单击最后一个文件,可选定一组连续的文件。

选择一项:

A.

Alt

B.

Shift

C.

Tab

D.

Ctrl

题目12

12.

在资源管理器中,若想格式化一个磁盘分区,应(

)该盘符并选定“格式化”命令。

选择一项:

A.

右击

B.

双击

C.

拖拽

D.

单击

题目13

13.

Windows

7中,启动中文输入法或切换中文输入方式到英文方式,应同时按下(

)键。

选择一项:

A.

+

B.

+

C.

+

D.

+

题目14

14.

在资源管理器中,(

)菜单项提供了文件夹设置功能。

选择一项:

A.

编辑

B.

文件

C.

查看

D.

工具

题目15

15.

在资源管理器中,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后,按住(

键,再拖曳到指定位置,可完成复制文件或文件夹的操作。

选择一项:

A.

Del

B.

Ctrl

C.

Shift

D.

Alt

题目16

16.

在Windows

7资源管理器中,如果工具栏未显示,可以单击(

)按钮进行设置。

选择一项:

A.

新建文件夹

B.

打开

C.

刻录

D.

组织

题目17

17.

在Windows

7中,任务栏(

)。

选择一项:

A.

图标不能删除

B.

只能显示在屏幕下方

C.

不能隐藏

D.

可以显示在屏幕任一边

题目18

18.

使用屏幕保护程序,是为了(

)。

选择一项:

A.

保护屏幕玻璃

B.

保护程序

C.

提高视觉效果

D.

延长显示屏使用寿命

题目19

19.

磁盘清理的主要作用是(

)。

选择一项:

A.

进行文件清理并释放磁盘空间

B.

清除磁盘灰尘

C.

删除无用文件

D.

格式化磁盘

题目20

20.

死机是指(

)。

选择一项:

A.

硬件损坏

B.

感染病毒

C.

出现鼠标停滞/键盘无法输入等现象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篇2

关键词 考试模式 网络考试 计算机基础课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Reform of College Computer Basic Course Examination Mode

——Application of Test System Based On Network Platform in Computer Basic Course Examination

WANG Yun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Beijing 1022490)Abstract As the test method based on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has more advantage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ecessity of this kind of test metho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roblems and solutions.

Key words examination mode; network test; computer basic course

0 引言

考试是学校教学活动中教学质量测定和检验的基本方式,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不仅是检测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检验教师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效途径。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各门课程的考试模式及方法也在持续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需要。考试模式的变革是与课程的培养目的、教学模式的改革、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各高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类课程,从其考试模式变迁来看,大至经历了试卷考试、试卷+实验、应用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的考试这三种型式,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是一种新型的、适应该课程教学目的和特点的考试模式,也是考试方法的一种发展趋势。

因应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对象等因素的变化,多数高校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实施分级教学法。每学期设多个模块的教学内容可供学生选读。这一方案的实施需要一个科学高效的考试模式相配套,而技术渐已成熟的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成为较好的选择。

1 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1 适应新时期课程教学目的的需要

文科类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目的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从先前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及基本操作的普及”到现在的“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①由此变化可以看出,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重在应用能力的培养。考试恰恰要与这样的课程教学目的相适应。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考试中对应用技能的检测应该是重点,应用技能的考查通过试卷是无法实现的,而采用基于网络平台考试系统进行考试不仅保证了考试的严肃性和公平性,还能真正检测学生的应用技能,适应新时期该课程教学目的的需要。

1.2 教师解放体力劳动的需要

传统的考试要求教师拟试题、组织试卷、参与监考、评阅试卷、进行试卷分析,这是一个繁琐的过程,而且学校招生人数增多,这类基础必修课修学人数多,这样考试阅卷分析将耗费教师许多精力。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考试系统的应用,不仅可以大大减轻教师劳动强度、提高效率,而且还能减少各环节的失误和差错,确实使教师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受到教师的一致认可。

1.3 使考试朝更加科学合理、客观准确、安全公平性方向发展

相对传统考试而言,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有许多的优势。传统的考试往往每年由不同的教师出题,由于个体的差异,在试卷的难易程度、风格一致性、知识点的涵盖范围等方面很难做到一贯性,从而产生各学期考试成绩波动较大。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是基于题库的,可以保持试卷的平衡一致性,使出卷更趋科学合理;考生试卷由计算机从题库中现场随机抽取试题生成,可以防止猜题押题、作弊等现象;网络考试系统可以自动评分,迅速准确,减少人为误差以及人情分等问题,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可以直接把考生成绩放到数据库中,进行统计分析等工作。

2 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在考试中的应用

我校近年来对计算机基础课的考试中尝试应用了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该系统主要分为两个子系统——考试管理系统(教师端)和考试系统(学生端)。教师端实现课程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学班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考试管理、信息、教案管理、在线答疑等功能。学生端可以实现作业、考试、咨询、文件管理等多项功能。在考试前,通常要对系统运行的一些基础数据进行维护,包括教师信息、院系班级信息、学生信息、课程信息、试卷库等。下面就对考试系统应用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作一介绍。

2.1 题库建设

题库是考试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数据之一,直接关系到试卷的质量,所以系统应用一开始就要重点建设题库。考试系统中题库按课程建立,包含有:课程代码、知识点代码、组卷标识、难度等级、分值、试题类型、题目、参考答案等部分。

进行题库建设时,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一是试题的设计与编写必须以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掌握的知识点为依据。二是要把握好试题的广度与深度。三是试题数要足够多,并坚持持续更新,对陈旧内容要淘汰。试题内容要科学,避免出现错误、歧义,表述简单明确,无关联性,试题之间不能有相互提示,能相互矛盾。

2.2 考试

系统的考试管理模块可以实现动态开设考试功能。每场考试可以限制选用试卷、参加课程、参加班级、参加人数、考场IP、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考试用时间等项。考生通过学生端登录成功后,系统根据考生登录的情况,判别考生是否第一次登录,如果是第一次登录,系统则根据组卷规则产生随机数,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组成试卷,同时进入考生考试界面。如果不是第一次登录,说明考生可能在考试中因某种原因需重新进入考试,在这种情况下,考生试卷已经生成并且可能已经回答了其中一部分试题,系统不是重新生成试卷,而是直接恢复考生原来已经生成的试卷即可,这样可以减少因不确定因素造成学生无法完成考试。自考题生成起,计时器就开始计时,到了考试结束时间,系统自动收卷并保存所有考生答案。考试过程中,试题内容及答题空间在同一屏幕显示,窗口具有滚动条,可上下滚动,便于浏览试卷,做完后可直接点击“交卷”按钮,系统会保存答案并结束考试。

2.3 评分与统计

考试系统对进行试卷评分时会根据是否客观型试题不是主观性试题而采取不同的方法,对于客观性试题,考试系统将按参考答案及分值快速准确地给出成绩。对于主观型试题考试系统不完全采用机器评分,而是采用人工参与评分的方式。总成绩出来后,教师可以按分数段进行统计,检验是否呈正态分布。考试系统除了考试功能外,还兼具作业、答疑等功能。

3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目前,基于网络的考试系统作为一种较新的考试模式,还在不断改进完善之中,就我校在计算机基础课考试应用情况来看,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3.1 考试过程中的网络拥塞

该考试系统是基于网络环境,为B/S模式,考生通过终端登录到考试服务器下载试卷和上传答卷,所以在考试开始和结束时会遇到网络拥塞问题。考试过程中,开始考试和交卷的瞬间,每一浏览器都向服务器发送http请求,当考生人数较多,并发量较大时,容易造成服务器负担过重,引起长时间的等待, 整个网络负载呈极不均衡的马鞍状。严重的会造成系统崩溃。直接影响到考试的顺利进行。

防止考试过程中的网络拥塞可以有两种方案,一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考试中的时延通常以毫秒计算,即使很短一段时间的负载分担也会带来网络拥塞的很大改善。因此,在等待考试开始时将试卷下载到本地是较好的解决方案,它实质是将网络负载分担在一段时间内而不用让终端与服务器一直保持联接。另一种是通过错时登录系统的策略。即通过系统设置,让参加考试的学生每间隔几分钟分批登录考试系统,亦可避免出现网络拥塞。

3.2 考试结果的统计分析功能有待加强

目前所用考试系统只能实现简单的分数统计功能,不具备更深层次的试卷分析能力。评分完成后老师需要对答卷进行分析,了解哪一部分试题的错误较多,从而分析学生对所学习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可总结经验,促进以后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试卷分析功能有必要添加到系统,可采取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方便对各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

3.3 通过网络技术实施作弊的问题

由于试卷是由系统随机产生,各考生的试题在内容上和顺序上都有所不同,表面上看,这种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使学生在考试中更不易作弊,其实不然,考试系统存在的一些漏洞使精通网络技术的考生作弊更不易察觉。即使在断开外网的情况下,考生仍可通过即时通工具或局域网通信命令进行互通信息;或是成绩好、速度快的考生在此段时间内用多人学号及密码完成多份试卷,轻松完成替考;甚至考生可以借助“远程桌面连接”功能将他人的答卷实况大大方方地显示在自己的机器上一览无余而丝毫不会被监考人员发现。针对这些更加隐蔽的作弊手段,我们只有通过增强考试系统防作弊功能和加强考场管理相结合的办法来应对。譬如考试系统一旦运行,同时使计算机系统自动关闭某些端口以防止信息的传递;另外进入考场后不允许考生之间交流IP地址信息等方法。总之,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是一些新技术的应用,存在一些漏洞或问题不可避免,在使用时应作好充分的准备。

4 结语

基于网络平台的考试系统具有它自身的优势,在各科考试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我校通过在计算机基础课考试中率先使用这一考试系统,取得了基本成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该种考试模式在我校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篇3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2)01-0000-02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ic Exam System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Zhang Yamin 1,Shi Sujuan2

(1. Luohe Medical College,Luohe462002,China;2. Luohe Medical College,Luohe462002,China)

Abstract:First introduced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based testing system design of necessity,secondly introduces the system of needs analysis,technical scheme selection,finally expounds the system.省略为服务器前台开发工具,作为后台开发工具,SQL 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B/S模式的系统结构【2】,分析并阐述了上机考试系统的基本流程、功能构成、开发环境和实现过程。

一、系统需求分析

(一)系统目标

设计项目在理论层面的预期目标和实践层面的预期目标。理论层面的预期目标:通过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考试系统的研究,观察该系统的实用性、合理性、和可推广性。实践层面的预期目标:通过将计算机应用基础上机考试系统应用于实际工作,简化传统纸质考试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和公平公正性。

(二)系统基本要求

1.完善的安全机制【3】

为了提高上机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和公平、公正性,对系统实现安全性的途径、方法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网上考试系统的安全性(Security)在于:试卷的题目是随机生成的,所以每个人的试卷上的试题是不同的,保证了考生试卷答案的安全性。试卷答案是有教师录入,保证了试卷答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教师可以修改密码,也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防止试题泄漏。另外,教师密码和管理员密码在数据库中都采用了MD5密文形式存储(与某一常量字符串连接后MD5加密,可以防止MD5暴力破解),这保证了技术非法用户能够得到数据库数据,也无法登录密码。

2.系统的灵活性

网上考试系统的灵活性(Agility)在于:试卷上的题目均由题库中随机选出,有很大的灵活性。同时,教师可以选择录入的题型和试卷模板中各种类型题目的数量,增加了试卷的多样性。

3.省略为服务器前台开发工具,作为后台开发工具,SQL Server2000为后台数据库,B/S网络运行模式的系统结构。

三、系统设计实现

(一)系统功能模块【4】设计

本系统面对的对象为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系统角色包括管理员,教师和学生。从而将系统功能模块划分为四大部分:系统模块,管理员模块,教师模块和学生模块。

系统模块:包括倒计时和系统自动判卷两部分。系统模块在界面上没有专门的页面,它只是功能性的。

管理员模块:管理员可产生用户和修改用户并对用户授权。用户权限等级分明,若不是考试系统内的用户,将拒绝登陆;若是考试系统内的用户,将根据不同的用户身份凭密码登陆到不同的用户界面,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试题的保密性。

教师模块:包括①个人信息管理,可以修改个人信息包括修改密码。②题库管理,可以增加,删除,查看和修改各种类型的试题。③试卷管理,可以生成、修改、删除试卷。④成绩管理,可以统计、核算、查看、打印、导出学生的成绩。⑤成绩分析查询,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得分情况,设置该试题的难度系数,并分析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查询内容包括试题、试题库、试卷、考试、考生、成绩等所有的业务数据。

学生模块:包括在线考试、查询以往考试成绩、浏览考试新闻、留言等。

(二)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技术是上机考试系统的核心,它在数据的存储、维护、检索、分类、统计等诸多方面具有强大的功能,本系统选择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本系统中的数据模型由管理员、教师、学生、试卷、成绩等表对象组成。

管理员表,用于存放管理员的用户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用户名、口令等。

教师表,用于存放教师的用户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姓名、口令等。

学生表,该表用于存放学生的相关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学号、姓名、口令、班级等。

试卷表,该表用于存放试卷的相关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填空题分值、填空题数量、判断题分值、判断题数量、单选题分值、单选题数量、多选题分值、多选题数量、考试时间、试卷名称等。

成绩表,该表用于存放成绩的相关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考试科目、考生学号、成绩、考试时间、是否补考、补考成绩、补考日期、结束时间等。

判断题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判断题编号、题干、正确答案、难度系数、添加日期、答案解析、状态标志等。

填空题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填空题编号、题干、正确答案、难度系数、添加日期、答案解析、填空个数、答案是否有序、状态标志等。

单选题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单选题编号、题干、正确答案、备选项(A、B、C、D)、难度系数、添加日期、答案解析、状态标志等。

多选题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多选题编号、题干、正确答案、备选项(A、B、C、D)、难度系数、添加日期、答案解析、状态标志等。

操作题信息,包括的数据项有:操作题编号、题干、正确答案难度系数、添加日期、答案解析、状态标志等。

(三)系统部分界面

四、结束语

本文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了基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上机考试系统,取得的主要成果有以下几点:1.对网上考试系统做了一定的研究。对传统考试模式和上机考试模式的对比做了详细的研究。2.分析并开发了适合笔者所在单位的上机考试系统,实现了题库管理、自动组卷、自动改卷、考试异常情况处理等功能。3.完成了上机考试系统的开发,并投入使用,从测试结果来看,该系统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当然,此次研究虽然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对考试意外的应变能力不强,未能考虑对主观题的处理,对试卷结果的分析能力有待提高等,我们将在以后的使用及研究当中对其进行修改,以使其更加完善,稳健,易用。

参考文献:

[1]郭伟刚.计算机基础课无纸化考试模型初探[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报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3):145

[2]任国霞,魏蕾,刘红波,黄现代.基于B/S模式的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测试,农业网络信息,2004(12):41-44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篇4

关键词:考试系统;计算机应用基础;office操作题;VBA;自动评卷

中图分类号:TP311.52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众多学校的基础必修课程,修读的学生人数众多,该课程除了要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考查其操作能力。现有较多科目的在线考试系统,以客观题居多,主要包括题目和几个备选答案,题目较好增加修改,评分也较容易。个别能实现操作题的考试系统也是需要事先在系统里固定好题目,再为每道题目编写好评分代码,才能实现操作题的评分功能。使得题库中试题增加困难,内容难以修改,不能真正实现考试系统的全智能化。本文主要基于VBA编程语言的使用,对操作题的题库管理进行了精心设计,实现了《计算机基础》考试系统中的OFFICE操作题的自主出题和自动评分。

1 VBA的介绍

VBA是嵌于Office软件的标准宏语言,它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将Microsoft Office中的每一个应用程序都作为一个对象[1]。每个对象都有相应的属性值,属性是对象的一种特性或该对象行为的一个方面。通过获取对象的属性值,可知当前文档相关内容的设置状态[2]。例如:在Word软件中,获取第2段的段落的对齐方式的VBA属性值如下:ActiveDocument.Paragraphs(2).Alignment=wdAlignParagraphLeft通过对获取的属性值进行判断,是实现自主出题和自动评分的基础和方法。因Office软件的功能非常强大,需要考核的操作内容也较多,有很多的对象和子对象,每个对象又有众多属性,对所有对象的全部属性值进行获取判断是难以实现也是没有必要的。为了使整个系统更为高效,更有针对性地获取相关对象的特定属性值,对常用的对象和属性进行了分类分层的划分,还进行了编码设计,方便在数据库存储相关信息。例如,对WORD的常用操作的详细分析,将操作归纳成表1所示的类别,并列明每个类别包括的具体操作点,同时给操作类别和操作点编号。对常用的对象和属性进行了分类分层的划分,使得自主出题和生成答案更为高效。

2 Office操作题的出题管理及生成答案

2.1 Office操作题的试题添加。为了方便实现Office操作题的自主出题和自动评分,在设计题库的试题增加时,将题目按不同的操作要求分点进行录入,为每个操作要求选择好操作类型、操作要求、操作位置等。

Office操作类题的管理界面中提供试题添加、删除、修改功能,图1为Word操作题的管理界面,Excel、PowerPoint操作题管理界面与其相类似。

试题管理界面主要包括:(1)题号;(2)标题;(3)难度;(4)总分;(5)操作要求;(6)原始文档、参考文档、素材的上传;(7)生成答案。

其中“操作要求”是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道题由多个操作要求组成,操作要求具体包括:(1)操作要求描述;(2)操作类型选定;(3)操作点选定。选择好操作类型后,其对应的操作点就会出现供出题者选择项。操作类别和操作点内容是根据考核操作点的相似性及VBA对象的层次关系事先设定好的,如表1所示;(4)操作位置选定。因试题答案生成和评分主要使用相同对象属性比对的方法,文档中不同位置涉及到的对象和属性也不同,在题目添加时选下操作位置,可更好地定位。如word试题包括:标题、段落、页眉页脚、文尾、全文、其他位置。如为其他位置,则需进一步指明;(5)分值。如每个操作的分值累加起来大于题目的总分值,会给出错误提示。

2.2 “生成答案”功能。“生成答案”是实现出题和评分全智能化的关键,也是本系统的创新之处。它是将出题者上传的“原始文档”和“参考文档”的相关对象的特定属性值进行对比,将不同的属性值作为答案存入数据库中。因文档中涉及的对象和属性众多,故比对的对象只局限于添加试题时操作要求所设定的操作位置、操作点所涉及的对象,对这些对象的相关多个属性值进行比较,找出两者的不同作为答案,并存入数据库中。这样就可以不需为每道题单独编写评分代码,使用户可以随意对试题进行增加修改等操作,实现自主出题智能化。

下面以一个Word操作要求为例描述“生成答案”的过程。操作要求:请将标题的文字设为隶书二号加粗。操作类型:字体设置。操作点:字体、字形、字号。位置:标题。“生成答案”步骤如下:(1)查询数据库中的“Word对象参照表”,得到“0101(字体、字形、字号)”操作点对应的对象对Font,其对应的属性为Name、Size、Bold、Italic四个;(2)循环获取参考文档和原始文档“标题”位置对象Font各属性的值后进行对比,如果相等,则对比下一个属性的值。如果不相等,则表示此处有更改,将参考文档的对应的属性值存入试题库作为答案。属性值的个数为循环的次数。对于本操作要求,则循环对比标题Font对象Name、Size、Bold、Italic四个属性的值,可得到Name、Size、Bold三个属性不同,则将这三个属性值及其相对应的对象、属性存入数据库中作为答案。Italic属性值相同,可忽略。

3 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评分

Office操作题的自动阅卷评分方法与“生成答案”的方法相似,只是由参考文档和原始文档的属性对比变成了答卷文档与数据库中答案数据的对比,相同则得分。使得阅卷评分速度快,效率高。

4 结束语

本文基于VBA编程语言,根据OFFICE操作题的考核特点,对其常用的对象和属性进行了分类分层管理,并创新性地设计了“生成答案”功能,成功实现了OFFICE操作题的自主出题和自动评分功能。不足之处是Office操作题的试题录入较为繁琐,每个操作要求考核的内容较为单一。

参考文献:

[1]唐学军.VBA的OFFICE操作题自动批阅技术的实现[J].软件,2014(35):43-44.

[2]王亚利,李井竹.基于VBA的Office操作题自动阅卷技术的研究与实现[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8):5-7.

作者简介:梁慧娜(1977.12-),女,实验师中级,工程硕士,研究方向:实训室建设、智能算法、计算机应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篇5

1.考核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我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机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机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从比例上来看,机试成绩取决定性因素。从近几年的学生试卷分析来看,有的学生平时做实验时,表现得计算机应用水平相当不错,但是最后因为对上机考试系统不熟悉,提交试卷时没能按要求正常提交,结果教师在改卷时出现种种情况。例如,有个别学生不小心将原始试卷提交上来,结果教师阅卷时看到是空白的学生答卷;或者有的学生即使将答卷做的非常好,但是没能提交到系统上,导致的后果是试卷出现乱码或根本没有试卷信息,最后上机考试成绩只能以零分记。

2.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

目前,对绝大多数高校来说,类似于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选修课授课教师往往是授课完以后就离开教室,等到下一次授课时再和学生见面,几乎没有额外的时间和地点专门和学生沟通,更谈不上深入了解学生每次课上遇到的难点和问题。长此循环,等到下次授课时,教师只能是按照教学大纲来授课,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学生在听课的时候由于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地解决,随着课程进度的一步步深入,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会越来越大,自然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的新探索

1.教材的选定应不拘一格

由于我校大一新生在本学年下学期将会选修程序设计等后续课程,所以教 师在授课的同时,除了使学生掌握以上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和Office软件的使用方法等,还应逐步引入程序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概念,为后续的课程打好基础。如果此时没有适时的引入有关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基础,等到下学期学习程序设计的时候,一方面,教师在教的时候,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很多基本概念还要从头讲起,另一方面,学生常常会感到没有头绪,无从下手。这是近年来很多教授程序设计的教师经常会遇到的尴尬情况。因此,在选定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教材时,最好不要统一规划指定通用教材,而应该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教材,而且尽可能按不同的专业来选定适合该专业学生提高自身计算机素养的教材。

2.教学方法多样化

(1)转换角色,学生上讲台。在传统的大学课堂上,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有时即使老师讲的很精彩,但学生仍然积极性不高,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如果能转换角色,教师在教授基本理论,如请部分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走上讲台,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动手演示当堂课上的内容,教学效果可能会事半功倍。在演示过程中,如果学生出错,教师应及时地进行现场引导。此时,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千万不要有畏难情绪,往往出错的时候,就是提升自我的关键时刻,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同时,计算机水平也就会慢慢提高。而教师要把握好引导的尺度,尽量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知答案。往往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才能真正达到提高自我计算机应用水平的目的。

(2)由学生参与提供教学案例。在传统的案例驱动教学法中,大部分案例都是由教师来编排和确定的。试想如果能由学生参与,按照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综合考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差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学生参与制作教学案例;或者作为授课教师来讲,能在讲授课程之前及时归纳总结出学生平时遇到的此类实际问题,并且能将该问题融入到课件的制作中,这样当教师在讲授案例时,学生很可能会有更大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提高。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重视实验课

虽然,在教学安排上,大学计算机课程安排有理论课20学时,上机实验课16学时,但是实验课的学时安排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仍然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高校应进一步重视实验课,适当增加实验课的学时,同时让学生有一定时间来消化本次实验课的知识点,并自己对该次实验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交实验报告的同时一并附上目前仍然没有解决的问题,有待于教师下一次讲解。有时,甚至可以考虑将理论课搬到机房上,一边讲理论,一边做实验。

4.考核方式新探索

经过近几年的考核情况来看,学生仅仅通过学期末的上机成绩很难如实的反映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达不到较理想的测试结果。例如,有的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在平时表现的相当不错,但是由于期末上机考试时,对考试系统提交试卷时操作不当,错过提交时间,结果机试成绩很低,有时甚至不及格。这样,似乎有些不太公平,但是对于机试而言,是全程在线考试,每一位考生几点几分登录,几点几分交卷,系统是实时记录的,一旦考试时间结束,该考生的机试成绩就已经确定了,所以授课教师也没有办法改变结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提出以下一些改进措施,仅供参考。

(1)改变考试形式

应逐步改变原有的考试形式,一种方法是可以尝试将总成绩分散到平时实验,具体可以通过教师为每次实验现场打分,最后将几次次实验的平均分当作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成绩,不再设置学期末的机试。

(2)突出动手能力

考试总成绩也可以这样来确定,当学生第一次上机时,教师就布置一个类似于课程设计的综合性实验的题目,该题目的设置应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可行性。学生可以先考虑考虑,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有的能力较强的学生就可以早点动手做,能力较差的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也可以展开。等到学期末需要对学生考核时,学生只需要将自己完成的该综合性的设计成果上交,综合性实验的分数就当作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总成绩。

5.创造条件反馈问题

为了能让学生听完课以后及时地反馈自己遇到的难点和问题,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例如可以利用目前学生经常使用的QQ群和学生及时地在线交流,也可以利用目前广泛使用的微信功能,及时地查阅学生的问题并在线解决,如果不能在线解决的至少也对学生的问题心中有数,等到下次授课时,将学生遇到的较为集中的问题在课堂上集中统一讲解。此外,如果有些问题需要和学生当面交流的话,教师也尽量地找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可以考虑适当增加授课学时来解决。总之,只要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作为授课教师来说,都要创造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为学生答疑解惑,提供便利。

三、小结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篇6

2012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已成功实行了计算机考试,这是注册会计师考试自2009年实施新制度考试以来的重大变革。从这次的改革来看,机考作为国内考试方式的一次重大的突破性变革,其象征着国内注册会计师考试已逐步与国际接轨,相信这将更有助于推动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相信,这种新型的考试方式也将成为未来考试的一种主流趋势。本文将从报考技巧及复习策略两方面人手,结合笔者的一些经验,来谈谈2013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

一、报考技巧

注册会计师分为专业阶段考试和综合阶段考试,考生需在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的全部科目后,才能参加综合阶段考试。其中专业阶段考试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税法以及经济法。对于专业阶段考试的报考考生,在选择报考科目时,考生可能会难以抉择,其实考生可根据自身对各科目知识的了解程度和以往考试的反馈情况,并结合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恰当安排。由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备考比较费精力,笔者建议考试战线不宜拖得过长,否则容易使人失去斗志和动力。因此专业阶段的六科考试,可以采取每年报考两至三门,并争取在三年之内顺利通过专业阶段考试,相信这样既可以帮助考生树立自信心,也可以更好的应对综合阶段的考试。

再来谈谈各科目之间的联系。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的六个科目虽然各自自成一种知识体系,但它们之间的知识都是互相交融的,都是为注册会计师开展业务来服务的。在这当中,考虑到会计和税法之间的部分知识联系紧密,例如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内容都贯穿于两个科目之中,考生可以选择两科搭配的报考方式。而对于审计,由于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是建立在会计知识的基础之上,因此建议在掌握会计知识的基础上再来报考审计。就公司战略和审计这两科,考虑到公司战略中有关内部控制内容的介绍更为详细具体,建议报考审计的考生可以结合公司战略这一门课程的学习来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有关内部控制的内容。此外,财务成本管理与公司战略中的风险管理实务内容也存在一定的关联,因此建议将审计、公司战略及财务成本管理三门一起报考。而经济法作为一个比较独立的科目,与其他科目的关联性不大,考生可以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搭配其他科目一并报考。

二、复习策略

(一)合理安排学习进度

注册会计师考试向来以多、杂、难著称,因此想要通过该考试必须下一番苦功。若考生从报名开始时复习,则有将近五、六个月的备考时间,但是这比较适合于报考两至三门或基础很好的考生,对于报考科目较多,尤其是那些工作时间较长而缺少复习时间的考生来说,建议提早复习,不必等到报名开始之后再来复习。

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复习时间是宝贵的,考生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学习的状况等制定好学习规划,合理安排学习进度。对于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复习可以大致分成三个阶段:一是基础学习阶段。在该阶段,考生需要将考纲所列示的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结合教材过一遍,争取弄懂弄通每一个知识点,并选择一本适合于自己的辅导习题进行练习。该阶段的学习是最艰难的,所需花费的时间也超过了整个复习时间的一大半,考生需要成天的面对大量枯燥的内容,因而该阶段也是最难坚持的,很多报考考生最终选择放弃考试大部分原因正是未能在该阶段坚持下来。但事实也证明,能够很好的完成第一阶段学习的考生大部分都能顺利的通过考试。虽然该阶段的学习需要较长时间的付出,但是我们要相信,这就如同盖楼房一样,只要地基(基础)打牢了,上层建筑就很容易盖起来,而上层建筑盖得结不结实最终还是取决于地基打得有多牢固。同时,在基础学习阶段,还要特别注重对重要知识的记忆。这里所说的记忆并不是简单的记忆,注册会计师考试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记忆知识点时我们应更加强调以理解为主的记忆。当然最好是可以将各个科目之间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有总结、有联系的理解性记忆,这样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增加学习的乐趣。二是巩固学习阶段。在该阶段,我们需要对前一阶段知识的学习进行梳理,形成一个知识体系。在巩固提高阶段,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做题的感觉和做题的速度,因此需要反复练习。在进行习题练习时,切勿仅仅是看题,一定要习惯记录下自己的答案,这样既方便查找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能加深对题目的熟悉感和理解,并应在整个题目做完后再参考答案。且做题时应将错题标注,决不可轻易放过,因为这很可能就是第一阶段学习的误区,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做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三是冲刺学习阶段。在经历了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后,相信大部分考生对于所复习的科目已经有了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了。但是想要在注册会计师考试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取得完全的胜利,还需要第三阶段的查漏补缺。对于记忆内容多的科目,一方面需要快速浏览一遍教材,并将第二阶段中标注的错题重新做一遍,即使觉得很简单也要把关键点写下来;另一方面需要做几套高质量的模拟试题,培养考试感觉。而对于记忆内容不是很多的科目,例如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可以不必再过一遍教材,直接做之前的错题和模拟题即可。有一句话很好的描述了注册会计师考试复习的这三个阶段,那就是:“看一遍云里雾里,看两遍摸出门道,看三遍融会贯通”。

(二)注重学习方法

注册会计师考试所要求考生掌握的内容十分宽泛,且不利于理解,因此这种考试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要求很高。谈到学习方法,首先,除了准备一本教材,一本高质量的辅导书也是必要的。好的辅导书其中所包含的内容都是编者多年从事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教学经验,可以很好的引导考生,使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辅导书也不是越多越好,笔者认为一本辅导书就可以了,题不在多,而在于是否真正掌握,一本辅导书中的题目是值得多次练习的,只有在反复的练习中才能真正掌握好每个考点,笔者认为考生可以在复习的各个阶段都将这本辅导书做一遍。其次,如果考生觉得复习的时候很吃力,或时间较紧的话,那么可以考虑报个辅导班。听老师讲课不仅可以帮助考生迅速找准考试重点,而且还能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这比自己埋头看一遍书的效果可能还要好。最后,由于考生对于计算机考试还比较陌生,因此很多时候,考生能在纸质答题环境下做出来的题目,在计算机环境下却不一定能做好做对。在这里,笔者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在计算机环境下做题的感觉,这一环节可以在考前半个月的时候再进行相关练习。下面将就不同的科目来谈谈学习方法。

《会计》:该科目是注册会计师考试中的一个基础,属于注册会计师考试中较难的一门。要学好会计这一科,要理解会计账目中所隐含的经济实质,不能只是单纯的做题,否则难以应对变幻莫测的题目。在做题时,考生一定要先把教材中的例题做一遍,这些题不仅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当中的某些处理原则也正是考试标准。建议考生对于难度较大的章节(如合并财务报表),在预习过一遍书之后听听辅导课,这样可以帮助考生很好的理解。当然也不能过于依赖辅导课,考生通过辅导课学会的不应只是如何做会计分录,更应学习的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因为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有的思维方式,只要掌握了这种思维方式,我们就能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审计》:该科目内容十分抽象,对于缺乏审计实务经验的考生来说是十分难学的,而且审计教材中的大多内容都是从国外教材中直接翻译过来,文字表述晦涩难懂。因此,笔者建议考生最好还是参加审计辅导班,通过辅导班老师的讲解,考生会发现学习审计其实并没有那么痛苦。学审计关键要抓住审计的脉络,牢记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始终在头脑中牢牢记住审计的整体框架。在学习时,考生还应放开思维空间,将自己想象为一名注册会计师,并始终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对考生解题也是很有帮助的。

《财务成本管理》:从前面第一部分的考情分析可以看到,这是计算量非常大的一个科目,该科考试要求考生不仅仅是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更要求其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熟练运用。从2012年的考试情况反馈来看,笔者认为在后续的考试中,考生不仅要在平时的复习中注意提高答题速度,而且要熟悉计算机考试环境下的有关操作,如快速输入计算式。对于平时练习的题目,应注意不要钻研太难的题目,可以选择以往年度的考题或一些经典例题,反复做反复分析。还是那句老话,题目不在多,而在于精。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该科目的考试是在200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改革中新产生的,带有浓重的西方管理学思想,其希望教予考生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固定的方法,正是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考试答题具有较大的灵活性。考生在复习时,不必将大量的时间花在死记硬背上,否则不仅效率低而且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只要抓住考点的关键处即可。从这几年的考题来看,考题越来越多的与案例结合起来,考生可将复习重点放在案例题,对案例题的练习一方面可以锻炼思维,另一方面也可以题带考点,笔者认为这种复习方式效果可能会更好。此外,对案例题的练习可以跳出教材的内容,接触更多的案例资料以拓宽视野。

《税法》:纵观税法整本教材,其实税法是比较简单的一门,其基本的计算均比较简单,只要将各税种基本的考点记清楚,计算就没有多大的问题,要说整本书的难点可能就只有出口退税和涉及重组的税额计算。但是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这两处所涉及的考题均只要求简单的计算,因此,考生在复习时不必对难点的地方过细琢磨,掌握其基本的计算即可。对于新类型的题目考生应予以更多的关注,如当前实务中的热点话题——税务筹划,考生可以在平时做习题的时候对该类型的题目多加留意,抓住该类题型的突破口。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目的是希望能提高考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而近两年的考题越来越多的体现出了这一目标,因此考生需要对实务热点有一定的了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税法所包含的知识点多且杂,笔者建议考生对于每个税种的学习,主要从征税对象、税率、税基和税收优惠等四个方面来掌握,当中的相关考点需要牢记。

《经济法》:该科目是从有关法律条款延伸出来的,因此记忆在这个科目中显得十分重要。这一特点决定了不必过早的开始该科目的学习,考前花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学习是差不多的。在复习时根据有关辅导书来抓住关键考点,重点记忆即可。从经济法的整体内容来看,公司法、证券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合同法以及票据法等应作为复习的重点。现在的考题体现出来的一个特点是,题目新颖、跨度大,这种题目往往涉及多个章节的知识点。因此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要多做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以培养做题时思维的跳跃性。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由于前面专业阶段考试已经让考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对于综合阶段的复习考生而言,这一阶段已不是很难,建议考生不必开始的过早,否则可能会导致复习到后面失去动力,考前三个月再来准备是比较合适的。由于综合阶段的考试举行的次数不多,因此以往的考题是十分宝贵且具有重大借鉴意义的,考生切不可忽视对以往真题的剖析。首先,在准备复习时,最好先将前几年考过的试题分析一遍,记下以往考试的重点,务必要将以往的考题吃透。然后再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有重点的复习,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综合阶段的考试并不局限于考试大纲的范围,其他未注明的知识点也要留意。再者,对于英语题这一部分,考虑到英语题在综合考试中的比例逐年提高,考生必须对英语题引起高度重视。从近几年的英语考试情况来看,考题难度基本没多大变化,但是英语题的考试范围却变化多端,这对综合阶段的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建议考生可以收集部分各专业的英语词汇来记忆,只要专业词汇记牢了,考试时将各个词组串连成句子就比较简单。最后在考前大概半个月的时候,选择一些质量较高的模拟题来进行模拟训练,其中的英语题也要做,实在不会做的就多读一读,练练语感。考前的几套模拟题是十分宝贵的,考生一定要细细品味,对于反复出现的考点甚至要背下来。

三、机考下的答题技巧

在计算机考试方式下,考生可以减轻文字书写的负担,但是对于计算量大的科目,这一优点却被输入带来的不便所掩盖了。因此,考生在考试中一定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以帮助自己更好的答题。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篇7

【关键词】 ACCA考试; 变革; 机考

【中图分类号】 F23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6)23-0134-03

从2016年9月开始,在世界领先的电子化考试服务提供商Pearson VUE的协助下,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推出F5―F9五门科目的机考(Computer-based Exams,简称CBEs)。全球学员可以自主选择参加笔考或机考。因此,ACCA基础阶段课程将迎来全面机考时代。机考时代下,ACCA考试有哪些重大变化呢?其重大变革主要体现在F5―F9主客观题比重调整、F5―F9机考客观题题型多样化、F5―F9机考主观题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F1―F4机考与F5―F9机考差异化。

一、F5―F9主客观题比重调整

ACCA的测试目标是在深度和广度上评判学员灵活运用大纲知识和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为了保持一贯的测试水准,F5―F9仍将采用客观题和主观题相结合的题型。参加机考的学员,其客观题的作答将由考试系统自动评分,主观题的作答由专家人工评分。主客观题题型并存的大格局没有改变,但是自2016年9月起,主客观题分值总占比将和往次考试显著不同。关于客观题分值总占比,《F5业绩管理》、《F7财务报告》和《F9财务管理》均从40%提升至60%,《F6税法(英国)》从30%至翻番,《F8审计和鉴证》从20%增加到30%。各科目的主观题分值总占比则相应下降。同期机考和笔考的主客观题分值总占比保持一致。F5―F9各科目的主客观题具体分值如表1所示。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客观题分值加重,但这并不代表考试难度降低。

二、F5―F9机考客观题题型多样化

在笔考模式下,F5―F9的客观题都是单选题形式(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简称MCQ)。单选题主要针对单一知识点进行考核,要求考生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项中作出正确的选择。增加机考模式后,机考与笔考考试内容相同,但是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融入,机考客观题题型能够形式多样化。F5至F9机考客观题题型包括客观测试题(Objective Test questions,简称OT)和客观测试案例题(OT case)两大类。此外,客观测试题又进一步衍生出七种形式,包括单选、定项多选、填空、拖放、下拉列表、图表选点和图表选区域。机考客观题题型说明见表2。

提醒考生注意三点:第一,考试系统对客观题答案自动评分;第二,无论客观测试题采用何种形式,分值均为每题两分,评分规则是考生作答和参考答案完全一致时得两分,否则不得分,不存在中间分值;第三,客观测试案例题每题10分,由5道两分分值的客观测试题组成,这5道客观测试题相互独立,单独评分。

三、F5―F9机考主观题应用办公自动化软件

2016年ACCA考试变革最大的亮点就是机考主观题(Constructed Response questions,简称CR)加入办公自动化软件这一元素,模拟实际办公场景,测试考生自动化办公技能。这充分体现了ACCA协会和全球雇主之间的良好沟通与合作关系,以及ACCA与时俱进的态度。

机考主观题的答题区域是文字处理页面(Word Processing Page)或电子表格(Spreadsheet)。文字处理页面或电子表格可以是空白的,若为了引导考生答题,也可以被预先设定格式。限于篇幅原因,本文只列举了预设格式的电子表格,如图1所示。图1左边是案例背景介绍和财务数据,右边是答题要求和答题区域。

无论是考生输入还是计算机自动生成,答题区域呈现的所有文字、数字和公式都会被保存下来。通过阅读这些文字、数字和公式,评分人可以对考生的答题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演算推理过程是否缜密作出评判,并酌情给分。为了能够将答题思路和演算推理过程顺利地展示给评分人,考生务必熟悉文字处理页面和电子表格的英文菜单与工具栏,熟练运用常用数学函数公式。常用数学函数公式包括合计(Sum)、平均(Average)、平方根(Square root)、幂(Power)、计数(Count)、四舍五入(Round)和对数(Log)。

四、F1―F4机考与F5―F9机考差异化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篇8

论文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学资源;模块化教学;题库

在职业院校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内容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及网络简单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学好了这门课程,不仅能掌握计算机的一般基础知识、日常应用操作,还可以为以后学习其他课程提供方便。

l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及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

1.1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中,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操作过程的演示,还需要学生动手上机操作练习。因此,教学中既需要计算机,也需要有投影设备。考虑到本课程属于公共基础类课程,目前一般多采用的是,在有投影机的多媒体教室上课,而在机房进行上机操作的教学模式。

1.2影响教学效果的学生因素:

(1)学生学习状态不良。据蔚振江等对高职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情况调查显示:能做到课前预习的学生只有11.9%;课堂上能注意听讲的学生有23.6%;能按要求进行思考并得出正确答案的只有12.1%;而上课开小差,看课外书、听mp3、发短信、玩游戏的占59.7%,聊天的有28.4%;但是,也有61.7%的同学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很好,只是不太努力,可见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状态很不乐观!

(2)计算机应用能力参差不齐。由于学生来源地地分广泛,各地经济条件不同,各地学校对计算机教学的投入及重视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导致学生对计算机的运用能力存在显著差异,有的学生对基本操作非常熟悉,而有的学生则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对教师的教学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1.3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师因素

教师在学识水平、教学经验及教学态度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而教学效果也不相同。而其中,最影响教学效果的则是教学态度,由于各种原因,有部分教师对教学缺乏热情,教学工作不能做到全身心地投入,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职业院校的学生少有勤奋且少有天才,教师投入少,学生蔫能成才?

2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设想

(1)学资源。即在采用相同教学大纲、相同教材的前提下,所有任课教师,案,统一讲义、统一上机操作内容。学资源,是要组织相关专家及任课教师一起,集中大家的智慧,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研究确定统一的教案、编写统一的讲义,设计并建立统一的上机实践操作题库,然后由各任课教师分别授课。编写统一的教案、讲义,不仅可以编写出最优秀的教案、讲义,而且还可以使年轻教师少犯知识性错误。统一上机操作内容,是分模块建立起含有大量练习及测试用题的题库,包括各种理论题及上机训练题。“勤能补拙”,“熟能生巧”!建立海量的题库,不仅可以使学生的练习作业落到实处,使教学过程实实在在成为“边学边练”,还可以为教学效果测试提供有效手段。将教案、讲义、题库统一起来,不仅可以使每一位同学都尽可能享受到最优秀的、相同的教学资源,减少不同授课教师在教学投入、教学水平上的差异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还可以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便利,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2)采用模块化教学方式。将本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分别组织教学与测试。不同模块的课堂教学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讲解、操作演示、案例教学等。上机练习时,则可采用自由练习结合上机题库进行。每一个模块教学完成后,都要随堂利用上机题库组织一次本模块的上机测试,由系统随机出题,学生的测试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计人课程总成绩。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师随时了解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由于上机有明确的任务,可以减少学生上机的盲目性,有利于约束学生在机房的不良行为;由于题库量大,测试题随机抽取,可以减少学生考试舞弊现象,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压力,推动学生学习。对于计算机操作比较熟练的同学,也必须参加模块测试以及期末测试,成绩优秀者,可予以免修。

3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需要利用计算机学科的资源优势,建立教学网站。该网站不仅可以共享教学资源,如教案、讲义、题库等,还能提供练习、测试,以及师生互动、网上答疑等功能。笔者曾采用moodle建立过教学网站,教学效果良好,不过moodle题库中没有操作题功能。

(2)题库组建的原则:理论知识部分,可建立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实践部分,则建立操作题。根据知识点,设计题目,重要知识点的题量要多点,难点的题目最好有简单的题目在前作铺垫。题目在录人前,要仔细检查,特别是直接从网上下载的题目。题目要分章节进行组织,不可杂乱无章。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篇9

关键词:计算思维;信息技术;可操作性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358-02

1.计算思维的概念与特征

1.1 计算思维的概念。2006 年 3 月,周以真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刊物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上发文,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的一系列思维活动。上述定义从思维的视角阐述了计算机科学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作用与价值。在信息时代下,应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解决问题,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思维模式或思维习惯。

1.2 计算思维的主要特征。 一是计算思维代表着一类普适的技能,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必须要具备的能力之一;二是计算思维倡导概念化和抽象化,在应用计算机科学进行问题解决时,要求学生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进行思维;三是计算思维是人求解问题的一种途径和取向,应在思维与方法上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强大计算能力;四是计算思维综合了人类进行问题解决的多种思维;五是计算思维体现为人解决问题的思想,而不是人造物。六是计算思维无处不在,已逐步融入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

2.计算思维与信息技术课程的关系

2.1 计算思维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内在价。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以计算机为核心工具的课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和思维性,需要学生具备严谨的思维方式来解决问题。高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虽然强调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但却并没有明确地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在价值。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中集"逻辑能力、算法能力、递归能力、抽象能力"为一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无论从技术方法层面、社会需求层面,还是个体心理发展层面,都以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社会,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运用的批判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发展学生的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内在价值。

2.2 计算思维解决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思维问题。学科思维是区分学科边界、表征学科独立以及成熟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想要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存在,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学科思维。计算机课程不是要把学生都培养成为程序设计专家,而是希望学生具备信息技术学科的思维方式,正确理解计算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随着数字化社会的不断推进,各类电子产品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普及,小到手机,大到各种生产设备,计算思维已经成为人们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的思维方式。

2.3 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助推剂。综观国内外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面向学科知识"、"面向学科工具"和"面向学科思维"的课程开发取向。计算思维作为面向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思维,可以让学生从一个多元化的视角,用信息技术学科思维方式理解信息世界,解决目前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所面临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等突出问题,从而进一步推动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与重构。

3.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能力的策略

3.1 制定问题。"网上考试系统"的目标,是学生通过网络实现网上考试。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例如:试卷如何生成、学生如何答题,如何阅卷等。不但要制定这些问题,还要明确能够利用计算机和其他工具来帮助解决这些问题。

3.2 组织分析数据。"网上考试系统"涉及的数据种类多、数据量大。首先,要对数据进行分类,如数据分为人员数据、试题数据、答卷数据等。其中人员数据可分为管理员数据、教师数据、学生数据,试题数据可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答卷数据同样可分为主观题答卷和客观题答卷。其次,要运用思维导图等工具符合逻辑地组织和分析数据,形成可以利用的更加详细的数据。

3.3 再现数据。在组织分析数据的基础上,首先通过 E-R 方法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概念模型构建,然后再利用概念模型到关系模型的转换规则和方法得到关系模型的数据,最终以关系数据库表的形式再现各种数据,如管理员表、教师表、学生表、单项选择题表、多项选择题表、填空题表、问答题表、单项选择题答题表、多项选择题答题表、填空题答题表、问答题答题表等。

3.4 支持自动化解决方案。对步骤 1 中制定的问题,通过算法思维,支持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如解决试卷如何生成问题可利用试题库构建算法与自动抽题算法来完成,解决学生如何答题问题可利用答题界面生成、答题控制算法来完成,解决如何阅卷问题可利用客观题计算机自动阅卷算法、 主观题教师网络交互式操作阅卷算法来完成。考虑到要兼顾局域网或互联网两种方式,所以实现上述算法时要采用不同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

3.5 找到最有效的方案。首先,有效结合上述步骤和资源,运用发散思维识别、发现、分析和实施可能的解决方案。如尽可能寻找、分析和实施题库构建算法、自动抽题算法、答题界面生成、答题控制算法、客观题计算机自动阅卷算法、主观题教师网络交互式操作阅卷算法。其次,运用聚合思维,对上述找到的各种自动化解决方案进行优化、整合,找到最有效的方案。

4.结语

综上所述,计算思维体现了信息技术课程的一种内在价值,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思维问题,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助推剂。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有助于学生养成以信息技术的视角思考问题解决方案的思维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一条崭新思路,有利于信息技术课程形成稳固的核心价值,确立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概念、方法与原理为主的稳定的课程内容,真正摆脱软件操作的局限。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计算思维将渗透到各种应用信息技术的问题解决方案之中,因此,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对促进信息社会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大学计算机基础试题及答案篇10

1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目前现状

1.1 教学内容跟不上信息时代的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及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讲授一些陈旧的内容,使学生对该课程本身的学习丧失了兴趣。

1.2 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学生学习目的不明,只要学会windows和office等简单的操作,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该课程,学不到该课程的实用性东西。

1.3 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水平不一

目前我国区域性的差异大,各地域普及计算机知识的程度不同,所以新生对计算机的使用熟练程度不同,造成教师授课时不好把握尺度和进度,因此教师如何把握教学内容,如何面对不同学生,这是我们任课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 课程内容的改革

当今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知识每半年就会更新,因此教学内容就要满足市场需求,基础课应紧贴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教学大纲,操作系统从winxp升级为win7,office2003升级为office2010,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中还应该介绍一些常用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办公软件,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展开软件的共性和常用知识,布置一定数量的上机训练题,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训练,这样学生才能学到更新更前言的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考取计算机相关的证书。

3 教学方法的改进

计算机系应该经常组织进行教学活动,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总结教学方法。

3.1 案例分析法

针对教学的重点部分,设计出该知识点应用于工作中的实际案例,针对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更有兴趣去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3.2互动教学法

先提出问题,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激励部分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讲解,其他学生可以提出问题,由主讲同学作答。这种方法既活跃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自学和讲解能力。

3.3学生互助学习法

计算机课程主要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操作性强,教师给学生讲解做题方法和思路,学生掌握快慢不一样,在实验课上,挑选出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教师的助手,帮助老师给学生进行实验辅导,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和解说能力。

4 教学手段的改进

计算机课程是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不能只在教室讲,要借助多媒体和实验室给学生进行讲解。所以要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主要采取的教学手段有:

(1)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利用电子教室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收发作业、在线提问、电子签到等。

(2)实验教学:根据课程需要,调整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比例,由原来的2:1,改为1:1。注重学生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答疑解惑:在学生进行实践课的同时,对一些疑难问题现场给学生答疑和辅导,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知识。

(4)网络学习:学校有电子阅览室,有专门的电子图书供学生学习,阅览室中安装有相关的计算机方面的软件及视频教程。利用网络平台开辟学生第二学习园地,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5)自由上机:免费开放实验室机房,每天晚上从19:00~21:00面向全校同学开放,保证了学生课余时间自主上机练习,让学生能更熟练的操作计算机,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5 考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