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梦的解析十篇

时间:2023-03-16 22:17:05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1

《梦的解析》基本的理论观点就是人在白天醒着的时候,意识活动控制无意识活动,所以有些欲望就不能够得以实现,得不到发泄。那么到晚上睡觉的时候,没有意识控制了,这个时候,无意识的这个欲望,就以梦的形式发泄出来,而且以梦的形式得到满足,这叫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认为,在做梦的时候,“本我”希望直接幻想自己的欲望:左拥右抱的欲望、杀人抢钱的欲望……这就惹恼了正直的“超我”。看到心灵的世界里,“本我”总是在做这种坏梦, “超我”不禁怒火冲天,弗洛伊德“梦”就是这样形成的。在睡着了以后,“本我”就开始了幻想,但是“超我”这个检查官却总在“检查书报”,于是“本我”只好做伪装。经过伪装后的梦是梦的显意,而它所要表达的意义是潜藏着梦的隐意。例如某男人梦见他妹妹和两个女孩在一起。这个梦的显意似乎是无邪的。而在隐意中,那两个女孩则表示他妹妹的两个。这个梦表示他想看想接触他妹妹的,通过化妆,变成了另外两个女孩,使梦者可以去看而不受道德的谴责。

梦是人潜意识欲望的表达和实现,是一种有意义的心理活动,它是一种具有充分价值的精神现象,而且确实是一种欲望的满足,其内容是在于愿望的达成,其动机在于某种愿望。梦所表达的愿望是与潜意识欲望相联系的,表现了人们不允许自我意识到和在清醒状态下不允许被表达出的潜意识动机。这些动机大多数是一些非理性的欲望,如各种反理性憎恨、野心、嫉妒、羡慕以及变态的和变态欲望。这些欲望有许多都是来自于受到压抑的人的童年生活和童年创伤,这些欲望在白天受到意识的控制和压抑,并没有因此被消除,借助于睡眠时人的自控和监督能力的减弱,这些欲望便乘虚而入重新复活。

与其说梦是像一般人所谓的对将来的预示,不如说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梦是过去经验特别是儿童时期那些被压抑和排斥的潜意识欲望的复活。梦是潜意识欲望的表达,但这种表达不是肆无忌惮直截了当的,是经过修饰改装过后的表达。睡眠状态中,意识像一个审查者或监督员,虽处在迷糊状态但并没有完全消失,如果遇到比较强烈的刺激仍然会发挥作用保证睡眠的进行,为了逃避审查,潜意识欲望必须乔装打扮蒙骗过关,才能在梦中出现。

梦是本我被压抑的力量与超我的压抑力量之间的一种调和和妥协。鉴于此,梦被分成“表层的显梦”和“深层的隐梦”,梦的意义被分成“显梦”和“隐义”。前者受到理性、意识、道德原则所形式化和修饰化(梦的改装),后者是这些形式和修饰所掩盖的真正愿望和本质。

梦中,潜意识的表达冲动受到意识的沉默压力所克制,所以梦就不得不采用一种秘密的语言。梦中出现的影像就像是一张简短而不含感情的密码电报,尽管它记载了丰富的资讯,但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编码规则和采用专业的解码方式才能进行解释和理解。

弗洛伊德总结说,只为了伪装,梦采用了一些特殊的构造形式,或者说,一些特殊的骗术。弗洛伊德归纳为以下几类:凝缩、移置、视觉化、象征和转移。

凝缩,是把有联系的几个事物转化为一个单一的形象、单一的内容。

移置,是指梦把重要的内容放在梦里不引人注意的情节上。

视觉化,指把心理内容转化为视觉形象。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2

义》的出版作为20世纪的开端。这决不是别出新裁,而是把精神分析理论的问世当作一个划时代的

标志,从此人类对自身的探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所以有些西方学者把20世纪称之为“精神分析的

世纪”. 《梦的释义》出版100 年来,人们对精神分析学说毁誉参半,研究弗洛伊德的著作就达几

千部,特别是许多思想大师都对弗洛伊德做出了评价,这就使人们常常戴着大师们的眼镜去看待弗

洛伊德,由此产生了一些“错误认同”. 正如当代意大利哲学家恩贝托·埃柯(Umbereo Eco )所

说,马可波罗在爪哇把犀牛认作独角兽,这种错误认同产生的原因在于“他正是他的‘背景书籍’

的牺牲品。”①经过100 年的洗礼,弗洛伊德的思想价值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因此要摆脱以

往人们对弗洛伊德的错误认同,强调个人对弗洛伊德原著的特殊理解,并把这种理解与当代学术界

的研究成果结合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弗洛伊德不仅是一个精神病专家,更重要的是,他作

为一个人文科学思想家在历史上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人文科学既非自然科学又非社会科学,它是关于人类价值、人文追求及其表现的许多学科的总

结。库恩认为《梦的释义》引起了一场科学革命,它是人类精神方面的一个巨大成就。弗洛伊德本

人也把《梦的释义》当作区别其他科学的标志,因为该书包含了他“所有发现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从此“精神分析就超出了纯医学的范围”,精神分析不再是一个纯医学的主题了。弗洛伊德在自传

中写到:“不管是那时,还是后来我都未曾对医生这个职业又过什么特殊的偏爱。确切的说,我是

被一种好奇心所驱使,而这种好奇心更多的是对人类的关心,而不是对于其他自然事物。”②他承

认,他是“被迫背离自己的最初目标而成为医生的”. 对哲学和文学的偏爱促使弗洛伊德在研究精

神病过程中竭力探究人的内心世界的发展动力。弗洛伊德早在1880年上大学时就研究并翻译了英国

哲学家约翰·穆勒的五篇哲学著述,同时接触到了柏拉图哲学, 还深得叔本华的哲学精髓,如不

是为了生存他有可能要走哲学家的路。对人类的关心是他一生兴趣的主要兴奋点,他自述是达尔文

和歌德的著述使他决定学医的,从医也许能够更好地探索人类心灵的内驱力。弗洛伊德的文学知识

令人惊讶,特别是他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熟悉程度让人难以置信。在精神分析的创立和成熟过程中,

弗洛伊德的文学知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十分敬佩艺术家凭直觉把握真理的本领 ,《哈姆

雷特》和《俄狄浦斯王》帮助他归纳了恋母情结,并指引他进行自我分析。弗洛伊德70岁生日时感

叹道“不是我,而是诗人们发现了无意识”. ③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向我们介绍斯里兰卡学者马

丁·魏克拉玛辛柯的发现:纪元前四世纪佛本生故事作者和十九世纪的俄国作家同样地在精神分析

出现以前“就以极为动人的方式探索了人们的潜意识活动”. ④ 毋庸置疑,发展成熟的物理科学

和生物科学对弗洛伊德产生极大的影响,他在1895年《科学心理学规划》中曾力图“建立一门自然

科学心理学,把心理过程描写为可确定的物质粒子定量状态”,并可以用数学和神经学实验来处理

它,然而,这个目标始终没有实现。长期的临床观察经验使他推翻了自我意识是意识中心的概念,

如同地球围绕太阳转一样,自我围绕隐藏在背后的无意识转,精神的实质是无意识的。弗洛伊德通

过对被遗忘的存在——无意识的探索,实现了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西方

学术界的全部论著都强调不自觉的精神活动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显然,弗洛伊德早已切中了时代的

脉搏。米歇尔·福柯在1964年宣读的题为《尼采、弗洛伊德、马克思》论文中,把尼采、弗洛伊德

和马克思称之为怀疑大师,他们对于西方当代批判思想的意义在于,各自发挥了根本性“去中心”

作用,是继哥白尼、达尔文之后人类思想史上第三次革命。占统治地位的地球中心论、人类中心论、

意识中心论被摧毁了。在1966年发表的《词与物》中,福柯认为精神分析和文化人类学以及结构语

言学都面对着无意识,这三种理论都“得出危及了使人被认识成为可能的事物本身”,在此意义上,

这三种理论就是对启蒙运动以来理性科学的反动——“反科学”. 由此可见,弗洛伊德思想具有后

现代的意义。

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的释义和实验室科学实验相仿,他对观察研究比对实验研究更有浓厚的

兴趣,他宣称“精神分析观点所依赖的可靠观察材料独立于实验的证实”. 他打比方说,精神分析

像文化人类学或考古学一样成为一门观测学科。1933年,弗洛伊德在给爱因斯坦的信中说:“你也

许会觉得我们的理论宛如一种神话……但是每一门科学最终都成为这样一类神话,事情难道不是如

此吗?对于你今天的物理学难道就不能这么说吗?”⑤在弗洛伊德看来,社会历史的研究不拒绝假

说。令人遗憾的是,人们普遍承认物理学对宇宙生成的种种假说,却难以容忍关于人类进化的假说。

弗洛伊德创造精神分析之初冲破了原有学科的限制,通过人的梦境或患者的胡言乱语去透视人的内

心世界,又从人的心理变化去认识人类的历史命运,他坚持历史是人创造的,这一点与意大利思想

家维柯的观念是一致的。维柯在《新科学》中主张,人类世界只能被人所理解,因为这个世界是人

创造的,既然人类生活和思维的一切形式是由人创造和体验的,那么我们就能够在意识深层里再现

人类历史。许多学者抱怨弗洛伊德不是一个理论严谨的科学家,而是一个想象丰富的艺术家。确实,

弗洛伊德对人文艺术、人类命运的关怀胜过对医学心理学的关怀,医学心理学只是弗洛伊德探索人

类发展由来的手段或桥梁而已,他常用医学和心理学的材料和方法来证明和表达自己的思想主张,

精神分析在许多方面与哲学和文学相似,因而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精神分析是非正统心理学。保罗·

利科认为精神分析“更像历史学,而不像心理学”. 指责弗洛伊德的学说缺少证据多为假设,这主

要是因为如于尔根·哈贝马斯所讲的那样“精神分析自我误解为一门自然科学”,结果人们总是把

弗洛伊德限定在医疗实证科学范围内,而弗洛伊德所做的却是哈贝马斯所提出的“铲平哲学、科学

和文学的界限”的工作,因而哈贝马斯把弗洛伊德看作“一个伟大的作家” .精神分析是本世纪最

早模糊学科界限、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理论,弗洛伊德主要是挖掘人的心灵动力的思想家。瓦尔特·

本雅明的文体就铲平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后来在法国百科全书学派传统熏陶起来的布尔迪厄这类思

想家那里,根本就没有学科的界限。显然 ,用自然科学研究“物”的方式方法去研究人,有很大

的局限性,维柯早就发现几何学方法不适用于人类世界。研究社会现象要涉及到意义的理解和解释,

这不是实证的自然科学所能胜任得了的。英国著名科学家和作家C ·P ·斯诺在其著作《两种文化》

一书中呼吁人文科学知识分子与科技知识分子的合作,以避免两极文化带来的损失。弗洛伊德兼有

专家和思想家两个身份,他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整合的雏形,初步实现

了“两种文化”的会通互补,这是弗洛伊德本人没有意识到的。直到本世纪70年代末,让·皮亚杰

才清醒地认识到心理学“只能在一种诸学科协作的气氛中生存和兴旺”,心理学与人文学科的关系

“不再是连接而宁可说是交叉。”⑥相比较之下,弗洛伊德作为人文科学思想家比作为精神病专家

对人类的贡献更大些。有些人认为弗洛伊德在晚期才转向人类历史命运的研究,弗洛伊德的社会历

史观只不过是他心理学说的应用。事实上,弗洛伊德在创立精神分析之日起,就把对人的研究作为

自己的奋斗目标,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把他的理论“借助于大胆的加速度应用于全人类”. 他

以超强的独创力和想象力对现存的社会行为规范、价值体系进行了批判,在此意义上,弗洛伊德是

二十世纪学术“批判理论转向”的先驱者,也是最富有社会责任感的现代人文知识分子。 其次,

弗洛伊德是从早期创伤理论引申出他独特的文化演进理论。

1885年弗洛伊德在巴黎向沙可(Jean-Martin Chcot )学习期间,曾听到沙可说:“这类病症

(指精神神经病症- 笔者注)的根子总是性的问题”,这对弗洛伊德有很大的启发,他认为歇斯底

里不是身体原因造成的,而是在于情感或精神的失调。在与布洛伊尔(Josef Breuer)的合作中引

发出了自由联想谈话疗法,弗洛伊德追根寻源,早期生活阶段的印象“在个人成长方面还是留下不

可磨灭的痕迹,尤其是给后来发生的任何精神失调埋下了心理倾向”. 特别使弗洛伊德感到震惊的

是:“这些儿童时期的经验总是与性的激动以及对此激动的抵抗有关,我于是发现,我面临着‘幼

儿性欲’这一事实”,儿童并不像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所说的是“天真烂漫的儿童”. 弗洛伊德“被

越来越深入地带回到病人的生活历史之中,直到追溯童年之始”. 早期生活经验决定了成人的神经

病症状,焦虑等神经症状植根于幼儿被压抑的性幻想,梦是一种被压抑愿望的伪装的满足,“激发

梦的愿望和梦中证实的愿望满足都来源于童年”,俄狄浦斯的命运之所以感动我们,是因为那可能

就是我们自己的命运,俄狄浦斯弑父娶母不过是我们童年愿望的满足。这种愿望长期得不到满足受

压抑就形成了“俄狄浦斯情结”,它是心理病症的成因,也是理解宗教和道德进化的关键。弗洛伊

德在《梦的释义》中通过对梦的起源的研究,追寻到人类早期文化残留物对现代人的重大影响,笔

者认为下面这段话是弗洛伊德文化演进理论中最有价值的精彩论断,遗憾的是被弗洛伊德的研究者

所忽略了。 做梦基本上是向梦者最早期情景的倒退活动,是其童年时代的再现,是那是时居优势

的冲动和可获取的表达方式的再现。从个人童年的背后,我们就有希望洞察到系统发育的幼年时代,

洞察人类的进化,而个体发展只是在偶然生活环境影响下的人类进化的简本。这里,我们始觉得尼

采的话是正确的,他说在梦中‘存留着我们不再能径直到达的人性的原始部分’,我们因而可以期

望从梦的分析中获取关于古代人类遗产的知识,获取关于人类先天精神之物的知识。梦和神经症保

留着超出我们预料的精神古物。因而,在那些力图重建最古老和最黑暗的人类创始阶段的科学中,

精神分析占据着很高的地位。⑦对于弗洛伊德上面的论述,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关于文化

演进与个体心理发展的相似问题,我国心理学家赵璧如先生认为:弗洛伊德把心理的东西生物化,

把人类的东西自然化,把社会的东西心理学化,社会发展规律是不能归结为精神病学规律的,因此

弗洛伊德关于文化演进过程和个体心理发育过程相似性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⑧弗洛伊德文化演进

理论之所以遭到批评,关键就在这里。近几十年文化人类学、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生物学的发展表明,

社会事物也有生物和心理因素在其中起作用,生物和心理因素对社会也有重大影响。爱·O ·威尔

逊等人结合现代科学提出了社会生物学理论,他认为人是由文化与基因的相互作用塑造成的,人的

基因影响着社会行为。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由于现代儿童与原始人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生物学家

反对关于“个体发生是种族发生的重复”的观点。然而,社会文化演进过程与个体心理演进过程之

间没有截然分开的鸿沟,二者之间有内在的必然联系。维柯经常把一个人从儿童到老年的人生,同

一个民族从初建到最后瓦解相类比。恩格斯指出:个人意识的各个发展阶段“可以看作人的意识在

历史上所经过的诸阶段的缩影”. ⑨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与人类意识的发展相一致,这已经被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所证实。皮亚杰认为儿童思维与原始思维一样都具有主客体不分、自我中心状

态、泛灵论等心理发展特征,在思维具体性和绘画方法上也有相似之处。澳大利亚哲学家、美术理

论家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猠siderlus Orban)发现原始艺术与儿童艺术及精神病患者的习作具

有相似性。哈贝马斯的《交往与社会进化》,在探讨个体发生学与人类进化之间的联系及二者演变

的根据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弗洛伊德在《文明及其不满》中,由文明进化和个体发展的类似

性推论出“整个人类就会在文明倾向的压力下变成神经病患者”的结论,因为集体神经症的诊断面

临着困难,所以他预言:“总有一天会有人把这种研究大胆的用于文明社会的病理学”. 本世纪法

西斯的大屠杀以及十年动乱的荒谬绝伦,就显示出人类集体神经症的严重病情。埃里希·弗洛姆和

福柯展开了文明社会病理学的研究,许多精神病专家转变为深刻的思想家。 第二,关于心理遗传

性的问题,弗洛伊德看到:梦有惊人的再现力把遥远的甚至遗忘的早期生活的体验带回到心中,在

布洛伊尔治疗方法的启示下,他从病理观念的痕迹追踪到病人精神生活的那些原始的成分之中寻找

病根。弗洛伊德认识到:神经病患者在“重蹈着整个人类在早期文明阶段已经走过的一条道路——

它一直沿袭至今,我们的成语、谚语、迷信和习惯证明了这条薄纱掩盖着的道路的存在。”梦的象

征符号“具有遗传的性质,今天在象征上相联系的事物在远古就已经从概念上或语言上连为一体。”

弗洛伊德心理遗传性的假设不能全盘否定,荣格在实地走访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之后,他惊奇地发现,

在彼此分隔、没有任何交往的不同民族和文化中却具有结构类似的神话传说或图腾崇拜物,少年痴

呆者的幻想与原始民族的神话有惊人般的一致,这充分证实了弗洛伊德心理遗传性的观点。弗洛伊

德早期著作研究了个人记忆,而晚期著作大量探讨集体记忆问题,并把集体记忆作为社会心理、宗

教心理产生的重要根源。乔姆斯基从句法结构的普遍性看出:人天生具有一个称为“普遍语法的语

言学习的初始状态”. 新近发展起来的行为遗传学也进一步分析和证实了心理遗传性的存在,比如

美国心理学家由实验观察到,不足一岁的华裔儿童与其他民族的同龄儿童相比,在嘈杂的人群中能

够保持镇静并愿意一个人玩。另外,夫妇怀孕时的心理情绪状态对其子女性格有较大影响。赫伯特

·里德最初对精神分析关于无意识心理的遗传性这一极端理论也很怀疑,但他为了撰写《通过艺术

的教育》而考查许多儿童画,从中发现了大量的证据,转而更进一步支持这个理论。弗洛伊德晚期

在关于人格结构的学说中,提出超我通过遗传从本我中形成,它是内隐的父母之声,是古代道德经

验之声。弗洛伊德从主张心理遗传走向了主张道德遗传,这就很少有人苟同了。

第三,弗洛伊德还提出了梦倒退的观点。在他看来,梦过程最主要的心理特征就是倒退或退化,

神经病的幻觉及正常人的幻象也相当于倒退(复古),在倒退中梦思想的结构物还原为原始材料即

“转换为形象的思想”,“用视形象重造其概念内容”,“这种变形的思想与保留在潜意识中的记

忆密切相连”. 梦不仅是了解无意识的利器、理解原始生命的捷径,更进一步讲,“倒退”就是向

早期生活体验的复归,这里的“早期”既有个体早期——儿童时期,也有人类的早期——远古时代。

因为,弗洛伊德把梦与神话及童话看作本质相同的东西,了解梦的语言也就了解另一个语言——维

柯的所谓“一切民族共同的心头语言”. 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只希望从神话- 如从梦境里- 发现

非理性、反社会的本能,而无意发现以象征语言,即象征,所表现的古代智慧。”⑩这就歪曲了弗

洛伊德的本意。因为,对梦和神经病的分析同时就是对人类的“精神古物”——人性的原始部分的

探索,梦是保留原始精神古物的样本,个体发展是人类进化的简本。因此精神分析学说也是关于人

类进化的学说。精神分析从梦的释义中挖掘出久已被人遗弃的、保存原始精神机构运转的方法——

短时间的倒退复古,由此去获得关于古代人类遗产的知识,这是精神分析所要“分析”的根本内容,

也是弗洛伊德文化演进理论的核心内容。这里,弗洛伊德和尼采一样走上了一条从现在向过去逆返

的道路,他们也就成为现代性向后现代性的转折点。系统论的研究显示出,历史文物具有“无穷大”

的信息,而精神古物是不是也有“无穷大”的信息呢?历史上由梦而来的伟大发明创造不胜枚举,

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玻尔的原子模型等等。柏拉图曾讲过学习就是回忆,哲学家就是不断地练

习死亡;老子教人“复归于婴儿”;维柯说,要探索人类本性就“必须用极大的努力使自己在许多

方面赋有与那些最初的人相似的本性”,就必须“退回到对一切人的和神的学问都极端无知的状态”;

波德莱尔说天才就是重返童稚;蒙台梭利提出“儿童是成人之父”;海德格尔的“复归于真”是通

过领悟死来达到最高境界。他们的说法和弗洛伊德通过倒退获得精神古物的观点是如出一辙的。值

得指出的是,弗洛伊德的本意并非是要人彻底回归远古时代,也不是在复归中浮现古代历史知识,

他所强调的是在神话和梦境里找回人本有的原始思维能力和古代智慧及情感。弗洛伊德一生中多次

提到他自己同古犹太教系统的文化及宗教系统是很接近的,他曾读过希伯来神秘教义,还向人类灵

魂中不可征服和不可毁灭的成分及无意识中的魔力表示敬意。弗洛伊德在晚期著作《精神分析引论

新编》里,把梦与神秘知识相提并论,力图解释精神感应现象,没有进一步发展他原有的梦倒退的

思想。相反,恩斯特·克里斯(ernst kris)明确指出了艺术家可以使自己的头脑退回原始状态而

又不失去控制。现在个别艺术家依靠服用致幻剂来获得幻觉和创作的灵感,这就走向了极端。 第

四,弗洛伊德关于早期思维“视形象”的观点抓住了原始思维和儿童思维的基本特征,他的视形象

思想实质上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视觉思维。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儿童思维是通过某些最基本

的‘形’进行的,”这些在结构上较简化的形状及其关系,就是艺术意象中视觉思维的痕迹。⑾如

今人们已经公认儿童和原始人的形象记忆特别发达,但不能笼统地说儿童思维和原始思维人都是形

象思维。英国艺术史家E ·H ·冈布里奇在《艺术和幻觉》中指出:“原始人的艺术和儿童艺术使

用的是象征语言,而不是‘自然符号’. ”他们不去观察树只是满足于树的“概念图式”,而这种

概念图式并不与任何实在相符合。“这种依赖于建构而非模仿的特征归结于儿童和原始人的特殊心

智状态。”⑿不论是原始人的绘画或儿童绘画,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抽象和概括。皮亚杰对儿童绘画

的研究也表明,儿童绘画不是基于模仿而是根据图式——外部材料与主体结构的同化。弗洛伊德关

于梦倒退中转换出的“视形象”与阿恩海姆的最基本“形”以及冈布里奇和皮亚杰的“图式”,指

的都是同一个东西——原始思维,而原始思维与理性思维不是分割独立的。列维·布留尔晚年转而

承认原始心灵的前逻辑思维与现代人的逻辑思维是共存的,不是互不相关的。列维- 施特劳斯特别

赞赏印第安人的一个说法“神话是人兽未分时的故事”,他认为,神话的价值在于它们是野蛮人思

维的宝贵文本,原始思维和现代思维之间没有鸿沟,原始思维形式始终存在、活跃在我们中间,我

们常常使用这些思维形式。施特劳斯主张神话与科学的会面即两种思维方式的交汇,当务之急是使

野性思维的原则合法化并恢复其权力。笔者以为,只有认识到两种思维的共存交汇,才能更深刻地

认识到原始思维的相对独立性以及这种思维的特殊价值,通过绘画研究原始思维比通过语言更为便

捷,这是被许多学者所忽视的。

再其次,从绘画、城市以及人的身体这三个视角去分析和评价现代文明。

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蒙娜·布鲁克丝的研究表明,儿童绘画在许多方面不同于成人绘画,绝大

多数儿童都善长儿童绘画,儿童10岁后再来学画就感到不会画了,而许多不会画画的家长在陪同孩

子学画的过程中,意外地发现自己也会画画。⒀奥班恩也追问:为什么当正规教育进入儿童的生活

后他们就不画了呢?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无个性的现代教育制度像一件“束胸衣”扼杀了儿童天然

冲动的自发创造本能。我国有一些老年人原本不会画画,可退休后却变成了书画专家。这就证实了

罗素的话:老年人都是神秘主义者。显而易见,通过最基本的‘形’进行思维是人的天性,儿童在

10岁以后学画感到为难,这是遇到了以透视法为代表的科学理性思维的抵制,进一步讲这是两种绘

画方式即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和冲突,进入老年才发现自己还有绘画的天赋,则表明人原有的形象

思维的潜力还没发掘出来。按E ·H ·冈布里奇的说法,西方画家在15世纪-19 世纪遵守的透视法

是世界艺术史范围内的“一个巨大的例外”,它在艺术上是完全异常的,是对正常艺术规律的背离。

笔者由上想到,近代西方文明尤其是近代科学思维方式在世界史上是不是也是个“例外”和“异常”

呢?本世纪众多的思想家所反对的,不就是这种近代传统吗?

芬兰城市理论家伊利尔·沙里宁把欧洲中世纪自发形成的城市看作是适合人的生活的“健康细

胞”,而把近代以来人为建立的工业城市看作是仅仅适合于管理的“癌细胞”. 美国人本主义城市

规划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拆除传统学科围墙,把城市规划与人类文明及技术的发展联系起来,深

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城市的畸形发展。从冈布里奇关于透视法是个例外和异常的说法,到

沙里宁关于近代城市是个癌细胞的观点,再联系到弗洛伊德专注人的异常行为的分析以及倒退到视

形象思维的思想,我们不难发现,近代绘画、近代城市、近代人的身体尤其是人的内心世界都是异

常的,而近代以外的绘画、城市和人的身体却是近乎人情的、健康的。这与我们过去接受的启蒙教

育(黑暗的中世纪、野蛮的远古时代)是大相径庭的。弗洛伊德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文化发展越高、

压抑越重、心理症越多的文明图景,他曾把一个城市过去的历史比作心理的过去,如罗马就是一个

有着悠久多变历史的心理实体。可能有人以为,笔者不应该从近代绘画、城市和人的身体的异常推

演到整个近代西方文明。按照近代西方传统,艺术对社会是无直接利害关系的,这就否定了艺术与

社会及人的行为的密切关系,现代人缺少的不就是维柯所说的“各民族创建者具有的诗人的本性”

吗?文明和城市一起成长,城市本应是人类文化艺术的大宗遗产,可许多现代城市建设是一种“破

坏性建设”,这种城市只有经济价值。土耳其诗人纳乔姆·希克梅有句名言:人的一生中有两样东

西永远不会忘记的,这就是母亲的脸庞和城市的面貌。过去人们对近代西方文明的评价总是从经济、

科技的角度出发的,而没有从绘画(美术总是走在时代的最前锋)、城市(文明的标志)以及人的

身体(包括内心世界)这三个视角去分析,这三个方面有可能是未来文明的评价尺度。因为,艺术、

城市和人的身体不仅是文明发展的结果,而且还是影响文明演进的重要因素。比如,有的特大城市

像一个巨型肿瘤对文明已构成严重威胁;人的肉体创伤易治,可天灾人祸造成的心理创伤难以愈合,

这种心理创伤对文明影响十分久远。随着竞争压力的加大,人类心理疾患越来越重并将成为未来社

会人类最严重的痼疾,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等于人的心灵的和谐,心理健康更重要。英国批评家

特里·伊格尔顿认为,马克思、尼采、弗洛伊德都是要解决启蒙运动以来人的身心两极分化问题或

者说是审美价值与其他价值的分离问题,“马克思通过劳动的身体,尼采通过作为权利的身体,弗

洛伊德是欲望的身体来从事这项工程。”⒁经依我看来,三人分别把劳动、权力、欲望审美化了。

经济和科技是近代工业文明的核心,却不能代替近代工业文明的全部。正如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不能

代替整个人类文明一样。站在历史的大范围上看,近现代的文明史以其前所未有的深度和丰富性遮

蔽了远古文明和古代文明的优越之处。资本主义的利润动机和启蒙运动确立的个体主义加快了当代

生态危机和人的身心的危机,人在掏空了他所生存的地球的同时也掏空了人本身,人除了知识经济

以外是一无所有。知识和经济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人的身心退化程度。现代人处处要依赖于电脑这个

“超级白痴”;现代人在性生活方面从禁欲到纵欲,直到无欲,最后无奈求救于伟哥和伟姐来“提

高生活质量”. 单一的技术文明时代已经结束,近代西方以外的文明尚有许多未被认识的价值,不

能用“神秘主义或非理性主义”来否定这些文明的独特价值。英国生物学家约翰·B ·S ·霍尔

丁声称,纪元前七世纪佛陀与瓦尔达姆时代或纪元前五世纪初期的雅典,十世纪的冰岛,比现代更

好。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弗洛伊德在内的20世纪思想家们纷纷求助于艺术和宗教这些古老的精神文

化遗产,美学和神学复活了,并同化了其他人文学科,美学成了一种新的神话。可美学能承担的了

此重任吗?

对于弗洛伊德关于梦倒退视形象的思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他片面强调人类进化中的残留物的

存在以及它们的巨大作用,那样就会得出生物本能决定论的的结论。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没有

绝对对立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现代人需要的倒是像海德格尔所说,挖掘“未被思考过的超历史

的境界”、“搜寻残存的原始本真”. 弗洛伊德一方面致力于在梦或神经症的倒退中找回人们失去

的原始能力,从而使人获得新生;另一方面从压抑转向升华创造更多的文明。朗格和阿恩海姆都发

现直觉活动含有抽象思维,直觉活动根源于人类原始本能并贯穿于人类活动之中。我进一步想到,

本能活动是直觉活动和抽象思维的发源地,它还制约着人的高级思维活动,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最初

也起源于本能活动。人们总是以人性来贬低兽性,没有什么话比骂一个人是“畜牲”更难听的了,

人性真的比兽性更文明妈?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里,野蛮暴力在“正义”的旗帜下扼杀了多

少生命和灵魂。启蒙运动以来,人们过高估计了高级思维活动对于低级思维活动的影响和作用,严

重蔑视远古时代人们的思维能力对现代人的影响。如今现代思维科学已经从单向因果思维转向了多

向因果思维。对于弗洛伊德的发现,责怪他忽视社会经济因素夸大本能作用,那就是求全责备。雅

克·拉康为什么要“回到弗洛伊德去”?因为他抨击美国精神分析学的医学化倾向,主张精神分析

的使命不在治疗而是使病人在语言活动中(精神分析即谈话疗法talking cure——释义)重建主体

人格,达到真理与伦理。显然,精神分析的主要功用已经从治疗功能上升为认识功能和伦理功能了,

精神分析彻底哲学化了。

转贴于

注:①乐黛云 [法} 李比雄编《跨文化对话》(一),上海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②《弗洛伊德自传》张霁明 卓如飞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3 页。 ③⑤[ 美] 诺曼·

N·霍兰德著《后现代精神分析》潘国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7 页、第208 页。

④[ 英] 李约瑟著《四海之内》劳陇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148 页。

⑥赵璧如主编《现代心理学发展中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

9页、15 页。

⑦[ 奥] 西格蒙特·弗洛伊德著《梦的释义》张燕云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512 页。

⑧候鸿勋 姚介厚编《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续编下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11 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 卷,人民出版社,第215 页。

⑩[ 美] 埃里希·弗洛姆著《梦的精神分析》叶颂寿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版,第140 页。

⑾[ 美]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视觉思维》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42 页。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3

 

关键词:潜意识  超现实主义  白日梦  精神分析

如果要从最直观的角度来理解弗洛伊德的“潜意识”一那么画家达利是最好的诠释者。这位画家简直就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完美的模版和最努力的身体力行者。 

达利是作为一名超现实主义者为人熟知的,尽管他曾经被同行逐出这个前卫的团体。对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正如布雷东在《超现实主义宣言》中所说:“应当感谢弗洛伊德的发现,由于相信这些发现,一股思潮形成了。”达利加入超现实主义阵营之前,弗洛伊德已经完成他的大部分著作,《梦的解析》、《性学三论》《论无意识》、《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等等。而弗洛伊德在 1910年的作品《达 ·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中首次把艺术家归入他的研究阵营,他用性欲升华理论分析了达 ·芬奇及其《蒙娜丽莎》等作品,在他看来,“艺术的产生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 目的在发泄那些在今 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而文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力比多”的升华。弗洛伊德在《创作家和白日梦》中提出:“难道我们不应当追溯到童年时代去寻找想像活动的最初踪迹么?”那是一个受心理分析的影响而热衷童年记忆的时代,达利的西班牙同乡毕加索由于其著名的《和平鸽》,就被发掘出画家童年一段和父亲相关的佚事。达利的父亲是一位有对于家庭有绝对权威的公证人,他的父亲比起别人来 ,更经常的恐吓他。在达利 21岁的作品《艺术家的父亲》中,就充分表现了这位父亲的神威。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4

Abstract Based on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 including unconsciousness theory, three-level personality structure theory and theory of dreams,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specific behavior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rotagonists in movie Inception, explores the integrating points between the plot developments and theories.

Key words Freud; unconsciousness theory; Theory of Dreams; Inception

囊括2011年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八项大奖的电影《盗梦空间》被称为“发生在意识结构内的当代动作科幻片”,其人物性格、行为导向及整体情节发展的设置契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

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

1.1 无意识理论

无意识(又译潜意识)理论是弗洛伊德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弗洛伊德的独创,更是其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他认为,人的心理包含三个部分,即意识、潜意识和无意识。意识处于大脑表层,是指一个人所直接感知到的内容。它是人类有目的的、自觉的、可控的心理活动,可用语言表达,并受社会道德的约束。潜意识处于大脑中层,是指当下不在一个人的意识之中,但可通过集中注意力抑或在无干扰状态下通过回忆被“唤醒”的过往经验,处于可被激活状态。潜意识的功能主要是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从事警戒,阻止无意识本能欲望进入意识之中。而无意识即一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冲动,它毫无理性可言,被称作“一团混沌”;它处于大脑底层,是一个庞大的区域。这一部分,体现的是动物性的范畴,人是意识不到的,但它却可以对人的行为带来多方面的影响。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意识与无意识是相互对立的;意识可压抑无意识本能欲望,使之只能得到象征性的满足;而无意识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最基本动力,却又可在暗中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支配意识。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是清醒的、趋于理性的,但又是脆弱的;无意识是繁杂的、趋于神秘却又有不可知的盲目性,但却是广阔有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决定人的行为和愿望的内在动力。由此可见,在弗洛伊德的这一理论体系中,无意识的占主导地位的,是起支配作用的。

1.2 三重人格结构学说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将人格划分为三部分结构:“伊德”(id,又译“本我”,下文均以“本我”作称)、“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完全无意识的,大体上即由性本能组成,按“快乐原则”(人的精神中使欲望得到满足,消解紧张状态,得到放松与快乐)活动;“自我”代表理性,它受外界影响,可控地满足人自身的本能要求,按“现实原则”(人格结构中个人所了解、遵从的现实原则,呈现符合现实社会与环境规范、受社会公认的理性行为,尊重社会客观规律,维持、保护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其表现是行为的可控、有理性、有意义的)活动;“超我”代表对社会道德原则的认可和遵守,可对本能冲动起压抑作用,按“至善原则”(超越前两原则,行为完全遵循道德)活动。在人的内心,“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中,而“自我”则总是试图调和这对相互冲突的力量。

1.3 梦的理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梦的理论。他在《释梦》一书中对其观点作了系统而全面的阐述:人的许多愿望,尤其是本能欲望,由于与社会道德准则不符而被压抑到无意识之中,于是在睡眠中,当大脑的检查作用放松时,便以各种经过伪装或象征化的形象偷偷潜入意识层面,从而成梦。换言之,由于人的欲望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满足,便采取一种迂回的方式表现在睡梦中。因此,弗洛伊德认为,梦的本质“就是一种愿望的满足”。①

2 电影《盗梦空间》反映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中的无意识理论、三重人格结构学说和梦的理论从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两方面均有体现。

无意识中的“本能”在电影中起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突出表现是意念植入计划的两大人物――计划幕后头子斋藤和计划执行团队领导者柯比,两角色反映出(下转第230页)(上接第217页)的本能及起行为目标支配作用的都直指人类无意识中心理的基本动力――性本能。

斋藤以求得“永生”为目标,竭力反抗费舍尔家族对能源的垄断,希望费舍尔家族分崩离析,体现对成功追求以满足自身欲望,体现弗洛伊德对人类性欲中自我保护、发展、传承本能的阐释。

从柯比方面而言,帮助斋藤实施意念植入计划是其团队的最后一桩差活,谈判价码是计划成功后,柯比可撤销谋杀控诉,以自由身重回美国,与他日夜思念的一双儿女团聚,这可视为柯比出于人类本能对“爱”的渴望。

另外,梦对现实无法实现、潜意识渴求的补偿,在电影中的典型即为柯比的亡妻茉尔――出场时间寥寥无几,但每次都给柯比的抉择带来影响,为剧情发展带来意外转折。作为性本能的代表者,茉尔体现其重要的地位――给柯比的思想与抉择带来的影响及负面的精神与心理困扰――柯比充斥着内疚,当初曾亲自向茉尔实施意念植入,使其对现实世界产生怀疑,间接使茉尔走向不归路;同时,柯比内心萦绕着当初向茉尔求婚的声音:和茉尔白头到老。茉尔在非真实世界里甚至诱使柯比舍弃他的孩子,尽管柯比深知这是非道德、违背人性的,但对方是自己最深爱的女人,因此,“本我”与“自我”乃至“超我”都存在着贯串始终的尖锐矛盾。

除了上述情节与角色,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在别处亦有反映。亚瑟一丝不苟的着装、梳理得油光锃亮的头发,拥有清晰的逻辑、相对理性的思维,反映了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合乎常理的理性,即“自我”;亚瑟负责在最终计划中提醒柯比随时发生的漏洞和危险,并发出脱离梦境的信号。而他再理智也难免疏忽,忽略了小费舍尔曾受过防盗梦训练的背景,使得团队在第一层梦境就陷入小费舍尔的思维保护者的攻击里。梦是潜意识的表现形式,而潜意识则隶属“本我”,因此梦境受现实阻碍体现了弗洛伊德主张的“自我”与“本我”相互冲突的现象,一旦“自我”失去对“本我”的控制,“自我”就会产生极端焦虑并产生自我防御,这就一定意义上解释了意念植入团队在梦境中执行计划时遇到的阻滞。

阿里瑞德妮善良、正直和不轻易放弃的表现则代表了人类始终不弃的伦理道德,无疑象征了人格中宝贵的超越“本我”、“自我”的部分,即“超我”。她在团队中负责建构梦境的物理环境,不管是出于对柯比的关心抑或考虑成员安全,她不断挖掘并提醒柯比去勇敢直面茉尔潜伏的“心魔”,这反映了“超我”对“本我”盲目冲动的约束作用。阿里瑞德妮正是在数个关键时刻帮助柯比认清现实,回归理智,是对抗“心魔”茉尔的重要角色。

总体而言,电影《盗梦空间》中的人物性格、行为导向及整体情节发展的设置反映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文论,从中可略窥一二,是联系理论分析的典范。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5

弗洛伊德通过病人的自由联想,即所谓的潜意识欲望,探索深藏在患者心灵深处的潜意识动机或未被发掘的欲望。人类心理过程被他分为三层: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一)精神层次理论

前意识被弗洛伊德定义为潜在的潜意识,潜意识被解释为压抑动力学的潜意识,人的心理被他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相对的部分。他将精神生活中产生的日常观念在变为有意识之前所存在的状态,称为压抑,并认为压抑促使了潜意识的产生。弗洛伊德认为精神分析结构是基于被压抑的本能欲望,压抑与无意识有着深厚的渊源和紧密的联系,无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压抑的呈现与释放。在《弗洛伊德的美学——艺术研究中的精神分析法》中,弗洛伊德指明他并不同意压抑潜意识,而是主张寻求合理的渠道来发泄潜意识。特别是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要将潜意识中的“本我”升华为超越现实的外在表现形式,即潜意识中的形象通过现实传达。

(二)人格结构理论

人类一切精神力量和无意识的源泉都来源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的“本我”,“本我”是存在于人类潜意识中最本真的自己;“自我”是自己能够实现思想、感受、记忆和判断的部分。“自我”为“本我”服务;而“自我”还有一个内在分化部分,即“超我”,“超我”也代表了对这些选择的能量逆反效应。“超我”类似于父亲的严厉性格,“超我”会随着俄狄浦斯情结变强烈,迅速释放被压抑的潜意识和性欲,“自我”被越来越严厉地对待,也就是说,通过良心或者以潜意识罪疚感等形式来表现。“超我”以追求完美为特征来呈现。

(三)释梦理论

弗洛伊德在他的经典名著《梦的解析》中写道:“梦是可以解释的”。他认为梦不是平白无故发生的,而是一定具有某种意义,或许是一种隐秘的、晦涩的深意,不被人所察觉到。他简明扼要地指出了艺术家、艺术品的创作原理,其指导思路仍然是他的精神分析法。梦与艺术创造的原理非常相似,它们都呈现出被压抑的潜意识。因此,弗洛伊德认为,对于艺术的分析应该结合梦的解析,将梦境和潜意识运用到艺术思维中并转化为艺术,能有效挖掘人类意识和潜意识能量,最终能更科学地解释梦和潜意识现象。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对达利超现实主义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达利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作为一个具有杰出天赋和想象力的超现实主义者,达利创造出了一种偏执狂批判方法,这种方法的表现形式是追求潜意识、非理性和幻想,在现实世界中穿插混乱的梦境世界,用夸张、变形、扭曲的具体意象来表达对生命和人性的思考,他关注的是生命意识中神秘的生死、变态、性爱和对宇宙的想象。在他的一生中,他公然背叛了资产阶级的生活。因此,达利的许多作品都充满暴力和性欲,意图批判传统社会的禁欲主义,表达他对资产阶级的对抗和反叛。达利以无意识作为创作方法和手段,利用意识进行润色打磨。超现实主义的艺术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关系体现在达利潜意识隐喻中,这足以反映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潜意识和梦境

达利认为画家应该记录潜意识中梦境的形象,并用抽象和扭曲的方式传达出荒诞和神秘的形象。他还企图把精神分析法中歇斯底里的、狂躁、违反常规思维逻辑产生的幻觉表现在作品中,并用这一独特的方法,在自己的身上诱发幻觉境界。在达利的作品中有许多对梦境的真实呈现,在《悲伤的游戏》中,描绘了一个女人的梦境,她的头和身体已经分离,脸上爬着一只蝗虫,耳朵奇迹般地变成了小鸟的头;《梦》描绘了一个隐藏在黑暗中的女人脸,长长的头发在空中飞舞,蚂蚁覆盖了整张嘴巴,还未睁开的双眼说明她还沉醉在梦中,这幅画表现了沉睡女人享受的姿态,达利又在画中运用了经典的意象蚂蚁,意图传达出沉睡女人压抑的性欲;《沉睡》描绘了一个在睡梦中痛苦的脸被许多木棍支撑着,木棍插入嘴巴、鼻子、眼睛里,熟睡的表情完全扭曲成痛苦的样子。

(二)本能知觉的压抑

弗洛伊德认为,一种概念或者一组思想是通过与本能相关的某种精神力量(性欲本能、兴趣)进行发泄的。弗洛伊德由此还提出俄狄浦斯情结(3岁到5岁的儿童把父母中的异性视为自己性爱的对象,而把同性视为情敌的情结)。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艺术创作的原始动力和本能欲望来源于童年时期父亲构成的权威心理压力,特别是在早期成长过程中受到抑制的俄狄浦斯情结。并且大多数人在成年期成功地将性欲中的一部分转向了他们的职业。如果一个人在成年之后,性生活发生了明显的衰退,那么他的性活动的一部分将被这个强烈的本能活动所代替。根据俄狄浦斯情结可以看出,历史人物创造性活动的原始动力很可能源自童年早期的性:由于性欲得到升华的缘故,性欲不再是单纯的俄狄浦斯情结,在成年之后一部分压抑的性欲被职业和创造力所取代。达利认为生理学上的消耗是直接的发泄方式,性烦扰是艺术创作的基础,不断的挫折导致弗洛伊德所说的升华的过程。达利将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性描写广泛运用在绘画作品和电影艺术中。例如在《性呼吁的幽灵》中,达利描绘了他的童年,自己站在海滩边看着一个被性欲折磨的痛苦女人形象,女人身体扭曲着,似乎正在饱受痛苦折磨。这是他小时候在海边散步,无意间看到健美的加泰隆尼亚女子在洗澡,这样的场景刺激了达利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性欲,他的性意识在不知不觉中被唤醒。在达利的作品中,他意图用表现女人体或者裸体的方式来传达出被压抑的本能性欲。因为少年丧母,又长期受到父权压迫的特殊经历,达利对母亲有着不一样的情怀,在他的许多画作中都出现了母亲的形象,例如《欲望之谜——我的妈妈》,达利在这幅画上写道:“有时,我带着愉快唾我母亲的肖像。”达利在画中表现母亲形象,其实也是发泄潜意识中的性压抑。他在《萨尔瓦多达利的秘密生活》中写过想找一个女人来寄托自己的性爱幻想,但是没有成功。直到遇到妻子卡拉,达利则将发泄在母亲身上的潜意识欲望转移到妻子卡拉身上,达利把对卡拉的性压抑和性幻想转移到绘画作品中。在达利画中女性形象永远是崇高的、优雅的,在《性欲的幽灵》中,一个被情欲折磨得变了形的人跪在地上,他扭曲的身体暗示了被性欲折磨的痛苦;在《卡拉画像》中,卡拉的眼睛炯然前视,胸前袒露着一只乳房,左肩上的衣服被撕破了,这幅画满足了达利对卡拉的性幻想,释放了性压抑;这就是弗洛伊德所说的成功地将性欲中重要的一部分转化成为他的职业,即绘画。在达利的艺术中,他热衷于表现梦境和幻想、情欲和女性、宗教与神话。

(三)达利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的潜意识象征符号

弗洛伊德认为,达利的艺术在吃的食物隐喻上是符合他的食物意识理论的,他认为,满足达利食欲的事物可能是甲壳类动物,蜗牛是其中之一。达利确实用大量的作品来解释弗洛伊德的心理哲学,例如抽屉、蚂蚁、蜗牛等,这些都包含了他早先心理的影射。

1.抽屉

达利认为,抽屉这个相对封闭的物体隐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象征符号,带抽屉的人体也反映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在弗洛伊德理论中,抽屉通常被解释为女性潜在的情欲和隐私,也表现出达利对女性人体的好奇心和窥探欲。这意味着儿童因对封闭物体的强烈好奇心而驱使他们打开抽屉,打开封闭未知物的这一举动既满足了探索未知物的欲望,也消除了对未知物和可能造成伤害的恐惧。所以,在达利的作品中,抽屉主要出现在女性身上,通过抽屉来表现对女性身体的这一未知物的探索欲和征服欲。在画作《燃烧中的长颈鹿》中,远处有一只燃烧的长颈鹿,近处有一个女人的右腿上长出许多抽屉,抽屉从上至下排列,布满她整条大腿。她的整个身体呈现扭曲的姿态向后仰着,伸出无助的双手,显出非常痛苦的表情;在雕塑作品《燃烧的女人》中,达利结合了火和抽屉的形象,火象征着充满激情和性欲的冲动,而抽屉象征着隐藏的性欲。

2.钟表

软钟表是达利最著名的潜意识符号。达利经常把代表时间的钟表画成融化的软钟表,他用这种象征主义手法来表达对时间流逝的痛恨,以及无法阻止时间逝去的无奈。在达利著名的油画作品《记忆的永恒》中,这种像被太阳晒融化的软绵绵钟表意象成为整幅画的中心和焦点,表达出一种与现实世界相违背的缓慢与停滞,在雕塑《时间的贵族气息》《马鞍与时间》《时间的轮廓》等作品中都出现了柔软的钟表意象。他指出:“机械从来就是我个人的仇敌;至于钟表,它们注定要消亡或根本不存在。”

3.蚂蚁

在达利的艺术作品中,繁忙又密集的蚂蚁常出现在达利的画作中,这种黑色微小的群体动物常常象征着焦虑、紧张、和衰老,这表明达利潜意识中其实存在着无能为力、不安、恐惧和性焦虑。这其实源自于达利童年时期的真实体验,当时达利养的小蝙蝠被一群蚂蚁咬死。从此,蚂蚁成为达利艺术作品中焦虑和恐惧的象征。

三、达利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所表现的古典主义

达利超现实主义作品中的古典主义主要体现在他用具体的、理性的、细致的精确图像来表现混乱的梦境、痛苦的性欲和复杂的世界,这形成了一种极端的反差。他在《达利谈话录》中说:“我惟一的奢望就是达到视觉的真实。”他认为超现实主义概念只有在以传统方式完全描绘的情况下才能成功。在超现实主义时期的作品中,达利却将画中抽象、变形的物体用最细致精确的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出来,就像拼贴一样。因此,在他的画中具体的物象常以古典主义手法来描绘,并以非常细致的手法呈现出来,例如钟表、昆虫、钢琴、电话、照片等。对这些形象的描绘特别细致、精确,可能受到他喜欢的画家委拉斯开兹、拉斐尔、维米尔等人的影响,但达利的严谨和精确远超他们,生活中熟悉的意象,在他的笔下成为了带着光泽、精巧细致的陌生意象,这些意象摆在画布上,却能传达出一种直击心灵的陌生感和距离感,这些意象,直接探索了现实世界,比想象出来的图像更加震撼人心。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6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建构;解构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旨在揭露和展现那些潜藏在人们心灵意识冰山一角下心理源泉,而其无意识学说是精神分析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将其在艺术史上对应的是:西方20世纪盛行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超现实主义流派,超现实主义者宣称:人的本能、梦幻、下意识领域是文艺创作的的源泉。认为人的头脑活动要从逻辑与理性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道德、宗教、社会以及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是对人的精神、对人的本质需要的一种桎梏。唯有人的无意识、梦幻和神经错乱才是人的精神的真正活动。“无意识才是精神的真正实际”。其超现实主义者目睹战争的荒谬与破坏,对以理性为核心的传统的理想、文化、道德产生怀疑。于是需要有一种新的理想来建构。超现实主义就是他们在探索道路上的尝试。

一、达利艺术风格创作中的潜意识象征性――建构与解构

达利是20世纪超现实主义团体里具有卓越才华和想象力的画家。达利通过自我无意识或下意识的幻想,把画布当作实验场,在上面发挥着自已的想象力,他在创作中把梦境般的象征性物体,在令人惊异的、重组物象进行暧昧结构的虚拟化,迫使观众接受那种非理性的,逻辑上无法解释的“现实”。其艺术创作如同梦幻一般,是潜意识的表现和象征。达利的作品用古典主义风格的手法、有意识去用本我无意识的梦境般的幻想画面表现超自我的视觉图像,他通过这些独特的潜意识符号来诠释自己的梦境。在弗洛伊德曾经写给茨威格的一封信里谈到,“当时自称受了他的学说影响而从事超现实主义创作的那些画家们,绝大多数是“彻底的疯子”,一味去追求荒诞、怪异,以为那样才表现了无意识境界,只有达利,有着真诚而狂热的眼神,有着不容置疑的眼神,有着不容置疑的炉火纯青的绘画技巧”。

20世纪20年代达利个人风格趋成熟。他吸收了弗洛伊德的思想理念,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从而诱导自我在创作中物象的潜藏的本心产生意象。在达利的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达利是解构了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用拿来主意达到建构自己创作的力量源泉。达利曾如是说:“我不疲倦地感激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并且比过去更激越地颂扬他的伟大发现”。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达利是有意识的用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在指导自己的艺术创作。达利希望期使自己用感性的思维来放任自我的艺术表达,达利所有的艺术都表现了其无意识的妄想和感性的具象表达,完善了超现实主义,演变了超现实主义的必然元素和感性逻辑形式的奇幻和复杂表现诠释梦境象征性。正如达利在《一个天才的日记》中所言:“我一生中,面包无止无休地紧跟着我……”达利自己也认为自己所画的抽屉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有关,而且这些符号语言都和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有关,而其抽屉在作品的出现都是作为女人体的一部份,这里可以看出达利有意识的解构弗洛伊德的精神理论来创作的幻想。达利的画中常常使用象征手法对弗洛伊德的观点做出图解,特别是关于性的方面,如既似瓶罐又似女人头像的变形,来源于弗洛伊德关天容器象征和女性共同性的观点。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个对立部分。他认为梦是指向人的心灵深处,梦境体现了人的潜意识和本能的欲望,是潜意识完美的再现,是摆布个人命运、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但这些潜意识受到现实规范的抑制,人们长期忽略了它。弗洛伊德反对一味压抑潜意识,主张寻找合理渠道来发泄。达利在自已身上诱发幻觉境界,以弗洛伊德潜意识意象说为理论基础,用无拘无束和自由联想所激起的意念创作自己的艺术作品。

二、精神分析学为达利的非理性艺术作品打开了理论源泉

虽然达利的的作品是以梦境或幻想为基础,但在制作上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通常精确细致地描绘出奇妙而不合理的世界,就像“手绘的梦镜照片”。创作方法上,他用的是自己独创的“偏执狂批判法”。

纵观精神分析学的成就,主要是从维护理性出发的弗洛伊德却为非理性的存在与合法性找到了合理的根源,为人类描述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富有生机的精神生活。达利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论,设计的这种全新的“偏执狂批判”的创作方法,意在把幻觉形象就潜意识中诱发出来。达利在1930年发表的《腐烂的驴》论文中,首次提出了他的“偏执狂批判”创作方法,得到了超现实主义派的一致好评。达利用这种方法创作的作品,从局部看,每个细节都是真实细腻的,但从总体上看,它们全然没有视觉逻辑的条理性,而如荒诞的梦呓世界。对此达利认为“我在画的时候并不清楚想要表现什么,这不代表我的画没有意义,恰恰相反,它有着最深刻的意义,而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思维可以解释的”。《偏执狂形象》、《孤独的偏执狂批判》等几幅以“偏执狂形象”为主题的作品,为达利以绘画的方式对“偏执狂批判法”给予诠释。

达利的作品中的潜意识符号有:蚂蚁、面包、软表、拐杖、抽屉等形象,它多次的出现在达利的作品中,可见达利是有意识地把它作为自己的视觉符号的绘画语言呈现,从达利的视觉艺术图像呈现来看,达利将弗洛伊德的分析说关注到心灵与肉体的关系,在其自身肉身经验里发挥艺术家的创造力,打开了人类艺术情感的有意味形式的符号。从其创作于1929年的板面油彩作品《欲望的居所》里,代表爱望的小狮子头以各种清楚或模糊的轮廓出现,画中有一枚像蛋一样的物体上爬满了蚂蚁,在达利的作品中,忙碌的蚂蚁通常是象征紧张、焦虑和衰老,暗示着达利潜意识里的恐惧、不确定性、担忧、无力肉身和性焦虑。这个意想来源于达利儿时最爱的一只小蝙蝠被一群疯狂的蚂蚁包围着,咬得遍体鳞伤,这只爬满蚂蚁的蝙蝠被他挑起来扔进水里,从此,死亡记忆的蚂蚁符号就伴随着达利,留下了恐惧和焦虑的深刻印象。

达利在创作中取信手拈来的物象或形状,或按其本义,或作假借,或取消任何意义加以逼真刻画,或变形处理,或东拼西凑,营造出如真似幻的超现实境界。在他所描绘的梦境中,经常以稀奇古怪、不合情理的方式将普通物象并列、扭曲或者变形来达到自己艺术创作的象征性表达。

三、达利艺术作品内化和哲思

达利本人没有受限于弗洛伊德,快速地由个人潜意识进入荣格的集体无意识里,用意象叠加意象,情感堆积情感的象征性激情进入神话和宗教。达利意识到,个人的思想反映在个人的神话之中,而神话与人性受压抑的方面有关,这种思想显然对达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完全投入到自我分析的境地。从摆脱理性开始的达利反倒有了一种神秘而又宏大的荒诞哲思。

【参考文献】

[1]杨锐.弗洛伊德论艺术[M].吉林:吉林美术出版社,2007:32,104.

[2]杨春雷.魔幻救世主[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时代文艺出版社,2011:83.

[3]苏琳.达利的梦幻与怪诞[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1,130.

[4](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7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变态心理学有三个重要范畴:自恋、人格分裂和同性恋或双性恋。本文关注的是,大众文化领域对变态心理的精神分析。

关键词:

大众文化;变态心理;精神分析

大众文化传播中的精神分析,就是要把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结合起来。这也教给大家一个研究的方法,以后不仅要把理论学好,更重要的是要把它运用到实际的个案中来,这才是一种学术的思路。

一、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是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异常,包括认知的活动和情感的活动以及动机和意志行为活动、智力、人格特征等方面的异常表现。所以,也可以说变态心理学也是研究和提示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变态心理学有很多的范畴,我们将聚焦以下三点:第一是自恋;第二是人格分裂;第三是同性恋或是双性恋。我们就是要看在这三种领域,精神分析是怎么运用的,精神分析在分析变态心理学的时候是怎么在文化传播这个领域里面具体运用的。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何谓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属于心理动力学的理论。谁发明的呢?是一个奥地利人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创立的,他就是弗洛伊德。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年-1939年)是一个犹太人,近代以来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就是三个犹太人,第一个是卡尔•马克思对于政治、社会领域的影响;第二个是爱因斯坦对于科学领域的影响;第三个就是弗洛伊德对精神和心理分析领域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理论:

第一是精神层次的理论。弗洛伊德说:在我之前,人类所有的知识领域无非只是研究了意识。但是人的精神结构里边,意识仅仅只占到了百分之十,还有百分之九十是无意识,或者说是潜意识。就有人质问弗洛伊德,那么为什么之前人们没有研究潜意识呢?弗洛伊德回答说:能被人们意识到的意识是你们通常所认为的意识。那么潜意识是什么呢?就是不能被意识到的意识,弗洛伊德回答。那你又是怎么意识到的呢?弗洛伊德回答说:潜意识并不是要让人意识到的,它是自然流露的。那潜意识的自然流露有哪些途径呢?弗洛伊德告诉他们:比如人睡觉的时候做梦,即梦境,就是潜意识自然流露的途径之一。又有人问:那么以前怎么没有人注意到你所谓的潜意识呢?弗洛伊德说:那是因为以前人们认为只有意识是理性、清晰和可靠的,而潜意识是不理性、不清晰和不可靠的,比如人们认为只有在清醒的时候做出的决定、说出的话才是可靠地,而人在不清醒的时候做出的决定、说出的话是不可靠的。弗洛伊德解释道:其实人们在梦境中说的话、做的事也可能是可靠的。比如有天晚上一对夫妻睡在一起,结果老公做梦,痛哭流涕,说小丽啊,千万别离开我。而妻子并不叫做小丽。有人说梦境是荒诞不经的,是不可靠的,只有现实才是理性和清晰的。但现在我问你,那个说梦话的老公第二天在清醒的状态下对自己的妻子说自己是多么爱她,你觉得他在梦里和现实中说的话那个才是可靠的?所以谁说梦境是荒诞的呢?谁说梦境是虚假的呢?人们觉得弗洛伊德说的很有道理,于是就请教他:还有哪些途径是潜意识的自然流露呢?弗洛伊德说:很简单啊,白日梦或者说是神游状态以及醉酒状态都是潜意识自然流露的途径。那么人在清醒状态下说的话就一定是真实的吗?不一定!比如说我现在是清醒的,那我现在说的话是不是都是真实的呢?那不一定,也许我现在说的话是在忽悠人呢?以上几个潜意识自然流露的途径有个共同点,那就是处于非理性的疯癫状态。还有一个途径也是一样,那就是处于热恋状态。当你处于热恋状态的时候,你会很疯癫。当你暗恋了很久的女生终于答应你了,我相信你会进入疯癫状态,也就是说你的潜意识跟外在客观的事件没多大关系。

第二是人格结构的理论。与意识结构相对应的就是人格结构,与潜意识相对应的就是人的本我,与意识相对的就是超我,与前意识相对的是自我。弗洛伊德打了个比方:一座浮在海面上的冰山,意识就是浮出海面的那一部分冰山,潜意识就是海面以下的那部分冰山,那么前意识是什么呢?就是冰山和海平面交界的那个平面,或者说是临界点。这个临界点就是一种平衡态,即自我。那么这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本我是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的,说白了,就是“我”的欲望;超我就是人格结构中的理想部分,就是社会伦理道德对“我”的塑造,就是按照道德原则来行事;自我就是本我和超我斗争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是按照现实原则来行事的。就拿我自己来打比方,在我的人格结构中就有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个我。作为一个男人,本我的我好色,假如我在路上遇到一个很漂亮的女生,我在内心深处是很想上去调戏别人的,因为本我的我是按照快乐原则来行事的。但是我不可能真的冲上去调戏别人,为什么呢?因为此时,超我的我马上会告诉本我的我:不可以!首先你是人民教师,你可是道德的楷模啊!其次你还是孩子他爹呢!作为一个父亲和丈夫,必须要负起责任来啊!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呢?于是本我的我就被超我的我所约束了,达到了两者之间的平衡。“这种唯乐原则从一开始就是收效甚微、甚至十分危险的原则。在自我的自我保存本能的影响下,唯实原则取代了唯乐原则。”1这个平衡才是一个正常态的我,就是自我的我。自我就是一个既符合人性需求,又符合道德要求的我。如果本我和超我之间不平衡,会发生什么呢?如果本我超越了超我,那就是西门庆了;如果超我压到了本我,那就是唐僧了。达到了平衡就是正常态,达不到平衡就是变态,变态就是这么来的!变态心理就很有可能造成悲剧。那该怎样调整这种不平衡呢?一种是需要宣泄,另一种则是需要补偿。

三、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分析三种变态心理

我们将用以上理论分析三种变态心理:

第一种是自恋。在古希腊时代有一对夫妇,妻子即将生产,此时来了一位先知,告诉这对夫妇,他们的孩子出生后会是这个世界上最帅最美的人,夫妇一听,高兴地不得了,结果先知又说,他们的孩子会在十六岁的时候死去。夫妇赶忙请教先知怎样才能避免,先知告诉夫妇,以后千万不能让你们的孩子看到自己长什么样!后来夫妇便移居到森林深处,远离人世。孩子出生后取名为那喀索斯,等到他成年后,简直是世界上最迷人的青年。然而就在那喀索斯二十岁生日的那天,他忽然想去看看未知的世界,于是他就一个人走进了森林更深处,一路上,所有的仙女以及精灵都惊叹他的帅气,纷纷发出赞叹。那喀索斯自傲了起来,对所有人的赞美都不屑一顾。忽然从森林深处传出一个非常动听的声音:那喀索斯,你好帅。其实这是回音女神的声音。那喀索斯被这声音所吸引,逐渐走出了森林,来到了一个绝美的湖边。他不经意间垂头一看,立刻被水中自己的形象所吸引,那喀索斯伸出手想去触摸,却永远也得不到,最后忧郁而死,化作水仙花。那喀索斯所惊叹的那个帅哥是就是他自己,但是他不知道那是他自己,因为他从出生到现在从来没见过自己长什么样。孩子在某个神秘的时候开始建立自我意识,这个时候给他照镜子,他才知道镜子里的人是自己。“也许这种自恋乃是普遍的原始现象,有了这个现象,然后才有对客体的爱。但自恋的现象却也不必因此而消失。”2

第二种是人格分裂。人格分本我、自我和超我,最后只有一个我,那就是平衡态的自我;如果不平衡态,那就是变态,就会有多个我,就像双重人格,例如日本电影《东京少年》,大家可以看到,主角的一面是一位非常可爱,非常清纯的女孩,而另一面是一位帅气的男孩。看上去这似乎是一对恋人,其实这是同一个人,只不过是两种人格。我们可以看到,这两个人物形象仅仅是衣服颜色不一样,其实就是同一个人。另一个例子是电影《指环王》中的一个怪物,叫咕噜。他在变成怪物之前是一个人,但是他受到了魔戒的蛊惑,想要长生不老,于是就变成了现在这样不人不鬼的样子。但是在他的人格中有两个我。有一个经典片段,咕噜和护戒使者一起在一个山洞中,护戒使者睡着了,咕噜对着水中的倒影讲话,水中的倒影凶神恶煞的说:主人是个骗子,去把他杀了,把宝贝抢回来。而水面上的咕噜非常的善良:不可以,主人对我那么好,我怎么能杀他!其实这就是同一个咕噜的两个人格,并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分裂,并且产生了对立。同样的情节也出现在《大话西游》中,女主角紫霞白天很温柔,而到了晚上就完全变了一种个性,名字也变成了青霞,其实这也是同一个人。她是佛祖座前日月神灯里的灯芯,一根灯芯,但是有两股,这就是双重人格。还有更复杂的多重人格,例如《致命ID》。当你看到结尾的时候,你才会发现,里面的五个角色其实就是同一个人。电影海报效果相当好,五根手指代表五个不同的人,却在同一个手掌上。

第三种是同性恋或双性恋。这样的大众文化作品有许多,例如张国荣《春光乍泄》,讲述的就是一对男同性恋的故事,类似的还有在东南亚地区流传很广的泰国电影《暹罗之恋》。第三部作品是电影《游园惊梦》,这个名字取自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男同性恋的很大一部分发生原因如下:一个男童在奥狄帕司情结的意义上一直不寻常地、长期强烈地固恋着他的母亲。但是最后在青春期结束时,他开始用另外一个性的对象来代替他的母亲,于是使事情发生了一个突然的转变。”3精神分析研究的就是梦,中国最伟大的小说之一《红楼梦》也是梦,人生如梦,要学会用精神分析的方法去研究流行的文化。

注释:

1.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6.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97:334.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8

[关键词] 中美;精神分析;表现元素;比较

精神分析学说与电影几乎是在历史的同一时期中同时孕育、诞生与发展的,它们同时被许多人视为20世纪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自称精神分析的理论结构有五大支柱:潜意识、婴儿、恋母情结、压抑和转移。他的精神分析学也主要包括精神层次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本能理论、梦的理论、心理防御机制理论等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精神分析类影片中常常包含以下元素:心理或精神病症,梦境与幻觉,童年创伤,恋母情结等。

一、病症(治疗)――复杂心理状态(化解)

临床医疗工作是弗洛伊德从事精神分析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他首创了“自由联想法”,通过催眠让患者进入无意识的状态,并通过交谈,把引起病人异常行为的原因回忆起来,从而宣泄人内在的苦楚,使病人康复。弗洛伊德还在临床试验中发现多数精神病人发病的原因是童年时所遭受的创伤经验,而且这些经历大多与性有关,于是他把潜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创立了泛学说。

受弗洛伊德的理论的影响,国外精神分析类影片中常将人类心理或精神上的异常当作疾病来治疗,所以影片中会出现医生、医院,还会涉及精神分析理论和治疗方法。如早期德国的《卡里加里博士》,经典好莱坞电影时期的《爱德华医生》,再到近年来的《致命ID》《禁闭岛》。在这些影片中,主人公就是病人,影片的情节就是围绕病人在病发中所感知到的世界而推进的。当不知情的观众在主人公身上找到安全感的依附,而被深深吸引进叙事的时候,医生会忽然出现,对主人公说“快从幻觉中醒过来吧”。随之而来的是,一切已知的“事实”都被。

中国影片中则将这种“病症”处理为一种人人皆会有的心理、精神状态,只是主人公受到了外部刺激而变得非正常。由于这只是人的本能中一种复杂的心理状态,所以最终主人公走上正常,是通过问题的化解及刺激的解除。并且这种非正常状态往往是暂时性的,与人物的情绪和出现的场合相关。如《绿茶》中具有双面人格的吴芳,最终两重人格的合二为一,就源于与陈明亮爱情关系的确立,影片并没有对吴芳和朗朗两人的关系做明确说明,但当观众抓住吴芳和朗朗都说过的态度相似的话和朗朗打下那一记让老方目瞪口呆的耳光之后,两人暧昧的身份合二为一了。导演并没有将单面的吴芳或者朗朗当作人格不健全的角色,即“精神病患者”,反而让她们各自显得更为神秘、具有吸引力。

二、潜意识在场――潜意识模糊

潜意识的概念是精神分析的核心部分。潜意识在场与潜意识因为受压抑而变得模糊是中西精神分析类电影的一大区别。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包括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个层次。潜意识是人们过去经验的一个“大仓库”,是不能被本人意识到的,它包括个人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本能、欲望,与社会风俗、习惯、道德、法律不相容而被压抑或被排挤到意识阈之下(即能否被意识到的分界线),但是,它们仍然在不自觉地活动着,当潜意识的欲望受到过大压力,就会“寻找一个出口”宣泄,来减轻和释放紧张。

梦是“通向潜意识的皇家大道”。美国精神分析类电影更重视梦境和幻觉的表现,将梦境现实化,使梦境和幻觉成为人物的心理状态所感受到的另一半现实,梦境成为泄露人物欲望的通道。因此,在表现手法上也常常使用固定镜头,对画面、声音不做任何艺术的处理。

中国的影片中纯粹的梦境则是现实的干扰物,同时现实又显得梦境化。主人公往往因陷入梦境而痛苦。而对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画面,导演往往采取风格化的处理,通过场面调度、色彩、音乐等元素使现实世界梦境化。《绿茶》《东邪西毒》《寻枪》《如梦》都有这种特点。《寻枪》中姜文饰演的警察马山因丢了枪而失眠、多疑、焦虑。摇晃镜头、主观镜头、快速地切换镜头使马山的现实世界如梦境一般迷幻。

三、分裂的自我――多个自我

弗洛伊德将心灵机构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是隐藏在人内心深处的原始冲动,它的“力量表达了单个有机体的真实意图,这个意图就在满足其内在的需求”[1]196,“自我”的任务“在于通过权衡外部世界的情况而找到一种以最有利、最没有危险的方法来获得满足”[1]196。而“超我”本质上来讲是从生活环境中的其他人身上受到的影响,它的主要作用是对欲望加以限制。可见三者的行事原则有质的不同,因而它们会发生矛盾,正常情况下,三者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精神病症和人格异常。分裂的自我和多重性格就成了精神分析类影片常表现的内容。

(一)多重身――多个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观是天人合一的一元论,人的精神实质可以和天、自然合二为一,因此,人要认识自己便向外探索,去自然中寻找人自身的存在和规律;而西方是天人分离的,所以人自身是完整而封闭的,人要认识和探知自己,就与外部无关,而是向人的精神、思想深处挖掘。所以,我们看到美国精神分析类电影在不断地使用人格分裂的主题,主人公可以有“双重身”[2],或者更多。同时影片可以保证逻辑上的清晰,在观众感到惊奇、过瘾的同时也可以在合理性上说服观众。

而中国精神分析类电影对人格分裂题材并没有特别的喜好,虽然我们看到了近年来诸多的尝试:《绿茶》中赵薇饰演的吴芳和朗朗、《东邪西毒》中林青霞饰演的慕容燕和慕容嫣、《如梦》中袁泉饰演的艾玲和依依,甚至还有《明明》中的地下组织头目,阿D的母亲……但是从实践来看中国电影中主人公的多重身更像是多个人,他们似乎毫无关联,因为我们把握不住这些人人格中的统一性,而且分裂也显得没有来由,观众没有在片中找到科学、理性的依据,更多的是影片创作者感性和意识的灌输。

“多重身”的问题还直接产生了一个常见的电影主题,即主人公寻找自我。正因为主人公的身份是多重、不确定、不稳固的,所以他要在众多的化身中,找到一个真正的自我。《西北偏北》《爱德华医生》《致命ID》《记忆碎片》《香草天空》便是“失忆”的主人公带着观众一起确定自己身份的过程。“多重身”的出现不仅造成了故事的悬疑性,也造成了观众理解的难度。在对“多重身”的叙事上,美国有多种方法。一种方式是人物的一重人格是摄像视角下的正常人,摄像机对其的观照与影片中的所有“正常人”无异,甚至总是同情的,因为这一重人格总是另一重人格之下的受害者。而在第二重人格没有被影片制作者呈现出来时,其并非统一于第一重人格的主人公实体上,而是消失的、令人不安的无形行动者。观众见不到他,只能随主人公知道他做过什么,如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记忆碎片》;另一种方式是用完全异于主人公的另一人来实体化分裂出来的人格、取代主人公的本“身”。这样易于交代情节,也易于让观众走进主人公的人生、视角,即让我们完全间离于主人公的第二、三重人格,而只认可第一重。在他人(正常人)眼中,这些人格的实体是看不见的,但不能否认它们的存在,甚至是独立的存在。如詹姆斯•曼高德的《致命ID》中用多个人来完成情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背景,但是医生们直到最后才揭示出所有人都是同一个病人分裂出来的自我。

(二)“本我”战胜“超我”――“本我”“超我”抗衡

弗洛伊德认为“从本能控制的观点来说,从道德的观点来说,可以说本我是完全非道德的;自我是力求道德的;超我能成为超道德的”[3]204。国外精神分析类影片所表现的主人公的多重人格中往往是“本我”战胜“超我”,如在卡梅伦•克罗的《香草天空》中,“本我”是大卫想要得到强烈的存在感,成为行动、思想完全自由的人;而“自我”是与家族企业中的元老处好关系,管理好企业,和索菲亚在一起的公子哥;“超我”是把公司的控制权抢回来,和公认的女友在一起。最终,大卫从梦境中的摩天大楼上纵身一跃,他选择了回到真实的生活,不论那里有没有公司、爱人。弗洛伊德形容“本我”是“一种混沌状态,一锅沸腾的激情”,“本我”“只有一种使本能按照快乐原则得到满足的冲动。”[3]187所以人格层次中的“本我”恰好是这样一种忠实于个体内心的人格。这符合西方国家在个人价值上的个体本位,注重个人的权利和自由,注重个性张扬和发展自我的志趣爱好以及潜能。

而中国的精神分析类影片中则是“本我”“超我”抗衡,最终人物回归“超我”。《好奇害死猫》中的冯千与作为一个善良、柔弱的富太太时表现的正是“自我”的一面。她怀疑丈夫不忠,但是受法律规范、社会道德的约束,只好请人暗中跟踪、偷拍,这是由“超我”进行的自我审查后的结果。千与在本能上憎恨丈夫与梁晓霞的行为,但是与梁晓霞见面时却显得优雅、友好,这其实是“自我”在调节“本我”和“超我”。最后,丈夫杀死了情人,千与在警察调查的压力下让刘奋斗把事情扛下来,这是“本我”和“超我”的抗衡。最终千与还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回到社会和生活的各种规范中。中国以儒家学说为代表文化,以家庭为本位,中国人的个体意识依附于群体意识,这样,个体更注重在群体中的义务和责任,“超我”不断用社会道德检查和规范着人的意识。

四、性的潜在驱动与性的压抑――性压抑不明晰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他认为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人的力比多本能一定要寻求释放的途径。在人年幼时,都曾经有过力比多释放不能如愿而形成某种心理症结的情况,从而表现于男性在童年时多有“恋母弑父”情结,女性多有“恋父弑母”情结。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基础,恋父、恋母情结成为许多西方精神分析类影片中主人公的一个共同特质,如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中的诺曼这一经典形象。

另外,弗洛伊德认为人在儿童时期的环境、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的创伤性经历。因此,影片中常会设置一个明确的童年创伤性事件,如希区柯克的《爱德华医生》中的J.B,由于在5岁时的一次意外中杀死了弟弟,从此对平行的线条产生恐惧,直到在彼得森的帮助下找到这个源头并排解了内疚与压力,问题才得以解决。而中国缺少这方面理论和实践的传统,童年又是一个在叙事之外太遥远的时空,所以很少将人物的精神问题追溯到童年的某个具体事件,而是侧重于将精神问题归于成长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压力性事件共同构成的成长挫折。因此这也使中国精神分析类影片中的主人公自身的问题更偏向于心理变态,而非精神疾病。

[参考文献]

[1] [奥地利]西格蒙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纲要[M].王希勇,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0.

[2] [斯洛法尼亚]斯拉沃热•齐泽克.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9

关键词:超现实;理性;梦境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078-01

“艺术并不仿造看得见的东西,而是把看不见得东西创造出来”。所谓超现实主义是起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法国的一种文学和艺术运动,它继承了达达主义对于艺术中一切非理性和颠覆性力量的探索。它希望创造一种“自动”的艺术,即从无意识中生发,不受到理性、道德和审美判断力侵蚀的艺术。超现实主义者们痴迷怪诞及非理性,常以“超现实”“超理智”的梦境、幻觉等作为艺术创作的源泉,且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才能摆脱一切束缚,并真实地还原客观事实的本来面目。

一、超现实主义中的弗洛伊德学说

有人形容人类的心理如同冰山一般,显露了的五分之一是在道德规范约束下的思想和意念,而其余五分之四在海面以下,隐秘地存在于洋流的汹涌之中――这就是潜意识。它不为人们的意识所控制,也无法被我们完全认知。在弗洛伊德之前,我们的艺术创作从来没有涉足潜意识的广阔领域,而一旦进入,就会发现一个前所未有的天地正在等待着我们

最初,超现实主义的理论根据是受到奥地利医生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他认为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本能是人的心理基本动力和决定个人命运与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超现实主义者们认为艺术创作是本能的一种宣泄,而潜意识则是创作灵感的基础,因此,超现实主义主张将现实社会与本能、潜意识与梦境相互融合,以此来呈现人类内心深处的形象世界。

二、天才与疯子完美结合

谈及超现实主义,不得不提及一个国家――西班牙。它犹如艺术家手中的调色板,色彩浓烈缤纷却又浑然天成。20世纪初,这里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艺术家――萨尔瓦多・达利。作为一个超现实主义者,达利的艺术似乎只能与梦幻、荒诞、疯狂等语意相联系,如果我们要从中探寻现实性,恐怕会有缘木求鱼之讥,因为现实与超现实本是一对不可并存的矛盾体。但或许只有把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凑到一起才能击起火花,产生意象,两种事物的距离越远,产生的意象就会越有力。

“天才就是想象力无限扩张、灵魂活跃的人。他用自己的光辉照亮了未来,以飞快的速度走在时代的前端,而同时代人对此则完全无法理解。”――依据狄德罗的定义,达利显然是个天才。他以自己强大的想象力、奇妙的思维唤醒了人们沉睡的意识。达利在《一个天才的日记》中写道:“我以前曾说我是个天才,是没有用脑筋认真想过。我现在再说我是个天才,是通过理性判断的结果。我和疯子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不是疯子”。对于当时自称受到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影响而从事超现实主义创作的那些画家们,其中有绝大多数是“彻底的疯子”,然而只有达利――这个“疯子般的天才“,有着真诚而狂热的眼神和不容置疑的艺术天赋。

三、洞悉达利的超现实梦境

长久以来,梦的荒诞、神秘、无法解读,正是梦对抗着理性与现实的巨大力量。达利使人人入梦,使人沉迷于梦中,借以知道现实的不足。他追求非理性的幻想,执着于对超现实的梦境描绘,奇梦和噩梦是达利艺术主题上的两大类型。达利的奇梦主要来自他个人独特的生活经历和内心体验。至于噩梦则反映了一种源于现实的人类的普遍性情绪。达利通过他的梦境客观的去证明梦境与真实的外部世界一样,同样也具有持久性与可感知性。

尽管达利的作品从每个局部看都是写实主义的,但从整个构思与画面上看又是非现实的、荒诞的、难以理解的。用达利自己的解释是:“这是一种无理性知识的自发性方法,是以精神错乱的解释与判断联想为基础的。”是通过无意识、非理性、无约束的方式,创造出一种梦想的现实。在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记忆的永恒》里,那软化了的挂表象征过去了的时间,意味着永恒的瘫痪。他也常常将自己偏爱的幻觉形象不断重复,如半开的抽屉、人形,蜡样软化的硬件物体,抽丝样细长的兽腿等,在他的作品《面部幻影和水果盘》《圣安东尼的诱惑》《妄想狂的面孔》等中都有体现。

四、结语

纵观整个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历史长河,达利使我们了解到天才与疯子、真实与虚妄竟可以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在其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学说所影响的奇异怪诞的画面背后,达利所呈现的艺术理念依然蕴藏着其个人经验和时代生活密切相关的现实精神。或许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解读“超现实”,它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梦境,在梦里“理性”与“分析”都无能为力,在理性的尽头,也正是梦想冉冉上升,释放无限自由的时刻。

参考文献:

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篇10

【关键词】精神分析 批评方法 美学理论 哲学

引言

艺术批评对于当代艺术批评而言,其理论根据和方法来源脱离不了对当代艺术创作以及对当代人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哲学和美学思想。这些思想流派的主要源流是西方启蒙主义兴起后产生的两大思潮,即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前者以人为本,强化了人作为“主体”的地位;后者偏重于理性,希望用科学逻辑来认识世界、解释规律。现代性是伴随二元对立产生的,如康德的优美与崇高的对立;尼采“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对立等,在这种对立矛盾中,人开始发现自身主体性的价值,从对客体的崇拜与再现回到对主体性的反思与表现,艺术在其间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媒介,审美思想的变化也表明人在不断寻找本源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艺术批评思路正是在这样的美学思想变化下,不断调整和改变的结果,将审美活动本身变成一个历史性的过程。

现代主义美学的基本特征

进入20世纪后,现代主义美学和艺术将“表现”作为一个起点,以对客体世界的无视、否定和人类主体性的凸显为核心。艺术的方式不再是对一个客观的自然对象的模仿,而是主体独立创造或构成形式的呈现。艺术与审美获得独有的根基和独立的形式,不再凭借外部的权威(自然、神性、集体)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性。浪漫主义的从主观性向主体性的转化使艺术成为生命实体,从而去寻找自我存在的方式。这种以生命主体为哲学根基的美学思想――如从狄尔泰、齐美尔的生命哲学到伯格森的绵延说和创化论、沃林格的抽象艺术意志论,再到克罗齐“直觉即表现、表现即创造”的理论和佛洛伊德本我与潜意识的精神分析理论等,均将生命本身的原创力(originality)放到艺术创作的核心,把艺术视为生命本身的同一性活动,是生命的升华。

现代主义美学分为两个交叉的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确立“表现”作为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内在原则,回答了“‘表现’原则所依据的本源是什么”的命题,其所涉及理论包括移情说、生命哲学美学、抽象艺术意志理论、精神分析美学、直觉表现说等;第二阶段,确立了“表现”艺术本身的独立性,回答了“艺术最终实现什么”的命题,其所涉及理论包括克莱夫・贝尔的艺术论、英美新批评派文本理论、完形心理美学、卡西尔和苏珊・朗格的符号形式哲学美学等。延续形式美学与实证美学同唯意志论美学的“理性”与“非理性”之争,分离出形式结构与人文社会两条泾渭分明的理论流向,也出现精神心理这样从实证走向对非理性的讨论的思想线索。

精神分析美学及其代表人物

走得更远、影响更深的是精神分析美学,它分为弗洛伊德和阿德勒、荣格等的精神分析以及拉康和德勒兹为代表的后精神分析筛鼋锥巍G罢呷妨⒘宋抟馐对谌说木神构架中的核心地位,并通过对无意识精神架构与诸多外在因素的关系的分析,向其他人文社会领域辐射;后者把结构语言学和解构主义引入精神分析,产生了深具后现代性质的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从研究方法上借助了实验心理学的方法,具有实证科学主义的一些特征,它和医学及生物学的原则有所交叉,但当其跨入纯粹的精神和文化的领域时,就不得不与实证科学的精神发生分离,而成为披着科学和美学外衣的表现主义理论。

在回答“表现”的本源的问题上,从实验心理学出发的精神――心理批评思路,如立普斯等人的移情说,由视觉审美心理为一种器官运动的内模仿理论发生一定程度的偏转,得出美不可能是客观的而是存在于观照者心灵与观照对象发生的共鸣时的结论,故而审美观照应是一种主观活动。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作为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在美与性的结合上承袭了尼采的一些思路,他认为性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和社会的成就具有最大贡献。其后,弗洛伊德用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①的结构替代潜意识前意识意识的结构。本我是被压抑的原始本能,相当于潜意识。超我是幼年时由对父亲或是母亲的自居作用生成的理想自我和良心,为自我建立好坏、善恶、美丑等价值判断,社会的理想与价值观也是由超我传递到后代。自我在本我之上、超我之下,其任务就是把外部世界的影响施加到本我之上,并试图以现实原则取代本我中的快乐原则,其功能就是自我保护。对本我的压抑就是通过对自我的控制来实现的。在这一结构中,每一方面都具有自主的人格,本我虽具有本源性,但自我取代了它成为中心。从某种程度而言,弗洛伊德将压抑合法化,被压抑的力的能量成了文化、艺术等创造性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文化的改造和发展来源于不断出现的个人为公共利益牺牲其本能的享乐。这种促使本能冲动舍弃直接获得满足的目标,转向其他更为高尚的社会目标的状态,弗洛伊德称为升华,并认为艺术和审美就是通过压抑获得的动力。自主性无意识成了艺术创作的本源,创作主体不再是具有意识的作者,作者自身只是受无意识力量左右的被动工具。在这种无意识的自主状态下,艺术创作就是古代神话运作中的“神性的迷狂”,弗洛伊德将这种“神性的迷狂”视为一种最高的创造力。他认为,幻想是本能或者无意识领域所保留的对付压抑和痛苦的有效特权。幻想被艺术家所拥有,是艺术和审美活动的基本内容。在普通人那里,它则以梦(白日梦和夜梦)的形式出现。弗洛伊德把艺术创作与梦、游戏联系起来,对儿童就是游戏,对成人则是幻想。艺术家与作家的敏锐知觉能帮助他们透视他人的潜在情感,揭露其潜意识心灵,而他们仍要对幻想加以美学规约,这样或许将减弱其表现无意识的力度,但允许在艺术中出现本能的越轨表现。可见,无意识的自主性和其自行对于对象的创造才是精神分析美学作为表现主义美学的真正内在动力和根基。

弗洛伊德将审美和艺术置于非理性的本能之下,摆脱了道德和理性的束缚,将叔本华、尼采的非理性美学向前推进了一步。

瑞士精神分析学家卡尔・荣格(Carl Gustav Jung)同弗洛伊德一样,给予无意识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不同的是他对形而上的本体不感兴趣,认为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限制了力比多(libido)的概念范围,而将历史文化传承和环境影响等诸多因素纳入观察视野,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认为这是比“个人无意识”更深的层次,并来自先天的存在。荣格认为原始人将心理活动“客体化”,诞生了“集体无意识”,这个过程是集体的、客观的、历史的。他强调集体无意识是超越个体的,是具有本体意义的先验存在的心理存在,它也像意识一样有知觉、感受和思维,也同样具有目的和直觉。荣格同时提出了“原型”的概念,认为集体无意识作为一种深层心理结构,其呈现或者存在形式就是“原型”(archetype)或者“原始意象”(primordial image)。他的原型概念受宗教和哲学两方面启发,如宗教讲上帝造人,上帝即为人的原型;柏拉图讲,世间万物都是按照理式仿造而成的,理式即为万物原型。荣格就说:“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原型实际上就是本能的无意识形象,如果换句话说,也就是‘本能行为的模式’。”②他归结出原型的三个特点:①原型具有自主性;②它不断从隐匿中复合并不断重复;③它被激发后具有强制性。为了说明原型的概念,荣格把神话研究中的“母题”关联起来,他认为神话、传说、宗教圣迹、文艺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原始意象就是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自画像。他指出,梦是我们象征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③无意识不会以理性语言来描述自己,只有用象征的言语来言说;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各自有不同的象征语言,后者意义更为深广;所有原型都是真正、真实的象征,无法用符号和语言彻底翻译和描述,它们含糊暧昧、不可穷尽。荣格对象征的理论分析,改变了象征只是作为修辞学范畴的历史,扩展了审美和艺术活动的认识,并由此发展了原型批评的理论。

荣格在谈到集体无意识对艺术和审美活动发生作用时,选用歌德创作的《浮士德》为例。他认为,当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在诗人或艺术家的无意识世界里被激活时,它们就构成一种有自身生命的东西,这就是“自主情结”(autonomous complex)。它是艺术家心里分离出的一部分,在意识之外,即可表现为对意识活动的干扰,又可表现出一种权威性,驯服自我去完成它所设定的目标。

荣格还从精神分析角度将艺术家分为外倾性和内倾性两类,进而把艺术创作分为心理学型和幻觉型两类。按照荣格的解释,心理学型的创作类型主要局限于生活经验的范围,可以被意识所理解;幻觉型的艺术则针对集体无意识及其原型构成的艺术领域,其不依照日常经验,超越人的情感和理解范围。心理学型和幻X型艺术创作的划分正是理性与非理性审美意识的分野,凸显了现代艺术转型期的审美变化。

雅克・拉康(Jaques Lacan)是继弗洛伊德和荣格之后最有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他提出了“回到弗洛伊德”的口号。他认为精神分析应该是一门人文科学,是以结构语言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文化――符号阐释学,这是他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区别。拉康通过人对追逐镜像的幻觉和“能指覆盖所指”命运的揭示,为后现代的思想注入悲剧和虚无的底蕴,以符号秩序、想象秩序和真实三方面构成的人类存在之境,隐含着人类面对现代社会困局的某种启示。

精神分析美学对艺术批评的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弗洛伊德与荣格对语言隐喻、符号象征背后隐藏的本能冲动的揭示,成为“语言转向”的一条路径,影响到其后的艺术批评及思想理论。在受形式美学和实证美学影响产生的形式――结构思想路线中,更是将形式语言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加以研究和考查,摈弃传统批评中的形式与内容二元论的思路,将艺术批评从社会历史的外在性转向文学艺术的内在性。在这一线索下,影响了从现代转向后现代时期的形式艺术论、文本美学、结构语言学、新批评理论、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等艺术批评及其理论思潮。“有意味的形式”“形式先决”“艺术即媒介”等著名的批评学说在此基础上依次出现,构成了从现代到当代的美学流派百家争鸣的格局,精神美学分析成为20世纪重要的批评理论及方法的基础,对西方和中国艺术批评的体系构建起着重要作用。

注释:

①弗洛伊德著,傅雅芳译:《文明及其缺憾》,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年,第21页。

②荣格著,冯川译:《荣格:心理学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96页。

③荣格著,张月译:《荣格:人及其表象》,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9年,第42页。

参考文献:

[1]荣格著,冯川、苏克译:《心理学与文学》,北京三联书店,1987。

[2]弗洛伊德著,张唤民译:《弗洛伊德论美文选:作家与白日梦》,知识出版社,1987。

[3]张德兴:《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经典文本・第一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