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策划十篇

时间:2023-04-07 10:34:52

项目管理策划

项目管理策划篇1

项目管理策划书

一、项目概况

1、位置及环境

项目地理位置,地貌,周围环境状况,道路交通,市政配套(给排水、供电、燃气、通讯等)状况等。

2、建设用地规划要求

项目占地面积,建筑占地率,绿化率,容积率,消防、道路及出入口位置等。

3、建筑概况

总建筑面积,建筑类型,各类建筑栋数、面积、层数、高度等,地下建筑概况(面积、层高、层数)等。

4、建筑分期概况

项目分期及各期所处位置、建设顺序,各期建筑面积、建筑类型、栋数、地下建筑概况等。

二、项目部架构及人力资源计划

1、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在人力资源部的协助下制定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项目部人员构成、培训及发展计划。

(1)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部质量管理组织形式、人员配置;

组建包括监理、总包的质量、技术人员在内的质量技术小组,解决项目日常质量和技术问题。

(2)岗位职责

各岗位的工作内容、职责描述。

(3)项目部费用

项目部办公场所及办公设备计划;

项目部费用计划。

三、项目建设计划、场地综合利用规划

1、项目建设计划

依据《项目开发计划》和《项目建设综合计划》编制《项目工程管理策划书》中的项目建设计划部分;

该部分应纳入政府管理部门、市政配套部门等与项目建设有关的控制部门、监管部门、配合部门的报送、审批、准许时间节点;

亦应纳入公司内部的产品、营销、设计、成本、采购等相关部门的计划;

该部分应由总体计划、分期计划和标段计划组成。

2、项目建设总平面规划

根据总体、分期、标段建设计划,结合项目市政配套条件,考虑营销配合要求、室外道路、管网、景观绿化等建设的先后顺序,综合布置施工道路、临时水电网及施工用临时设施、大型设备、材料加工及堆放场地等,做到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不拆迁、不返建,不影响各期的建设和交付。

总平面规划亦应考虑场地内外的相互影响和制约。

(1)开放示范区

考虑项目建设先后顺序,合理规划位置,交通方便;

不影响市政管道接入、小区道路和管网布置;

项目建设全周期均可利用,或者作为永久设施的一部分。

(2)临时设施

临时办公室、宿舍、食堂等应考虑项目建设及交付的先后顺序,结合永久道路、管网布置,做到项目建设后期或项目建设完毕后拆除;

成品、零部件仓库和设备维修车间的布置原则同上;

上述生活区域应与施工区分开布置,并设置隔离或明显分界标志。

(3)材料加工、运输

材料加工与堆放场地应相邻布置,以减少材料水平搬运距离;两者亦应考虑项目建设及交付的先后顺序,做到项目建设后期或建设完毕后拆除;

塔吊布置应同时考虑水平和垂直两方面的运输要求;亦应根据工程各阶段运输量的要求,考虑塔吊本身的运输半径、起吊重量、提升及回转速度等因素,以及塔吊间的协同工作等,合理布置塔吊,使塔吊作用最大化;

砌筑材料(砖、砌块等)、门窗、面砖等非工地加工材料的临时卸货/堆放场应尽量靠近所使用部位的垂直运输设备(塔吊、临时货梯等),以减少二次水平搬运;

塔吊等大型设备应考虑综合利用,尽量减少安装、拆除次数,且做到安装、拆除方便、安全。

(4)临时道路、水电网络

考虑以永久道路的路基作为临时道路;()

临时水电网应不与永久水电网相碰撞、交叉;

临时水电网应考虑项目建设顺序,不与永久建筑相碰撞,建一部分房屋拆一部分临时水电网;

临时水电网应满足给水试压、电梯等永久用电设施试运行的要求。

四、项目管理目标

1、进度计划管理目标

进度计划:总进度计划、分期计划、标段计划的偏差控制目标;

标准工期:基础、开放、开盘、结构封顶、交付等节点的偏差控制目标。

2、质量管理目标

工程实体质量:实测实量,渗漏、裂缝等质量通病控制目标;

客户满意度:客户质量满意度目标;

质量奖:鲁班奖、詹天佑奖、地方质量奖等获奖目标。

3、成本管理目标

目标成本:公司下达的目标成本控制、管理目标;

动态成本:设计变更、计划不周、管理不善等造成返工、签证的控制目标;

措施成本:施工方案优化,施工工艺改进,减少浪费、节约成本目标。

4、设计管理目标

图纸质量:施工图深度(包括各专业图纸齐全、相互配合程度、节点详图等)及错、漏、碰、缺控制目标;

设计变更:避免重大设计变更、减少变更频次控制目标;

成本指标:依据《万科产品设计控制指标(第一批)对标操作指引》;

环保节能:外墙保温,节电、节水、节气等环保节能目标。

5、技术管理目标

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目标;

风险识别及技术事故控制目标。

6、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工程现场整洁、有序管理目标;

安全措施落实,杜绝安全事故(尤其是人身伤亡事故)目标;

安全文明施工获奖目标。

7、健康、安全、环保

环境保护(排污、粉尘、噪音)目标;

限用、禁用材料控制,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控制目标。

五、开工准备

1、工程承包范围、界面划分

合理划分工程承包范围的界面,即合理划分工程承包商的承包范围是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工程界面划分即工程承包范围划分的合理与否对保证工程质量尤为重要;

以工程施工工序的合理性、承包商的专业能力划分工程界面/承包范围,明确验收、交接责任,杜绝出现盲区;

工程的招投标范围和工程量清单亦应按工程承包界面划分确定。

2、资源准备、采购策划和计划

根据《项目开发计划》、《项目建设综合计划》、公司相关规定以及工程承包范围的划分,由采购部门策划制定勘察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总包单位及独立分包单位、甲指分包单位等的采购计划;

采购部门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制定材料设备供应计划;

优先采用集团集中采购的材料设备,其次采用区域集中采购的材料设备,再次是一线公司采购的材料设备。

3、施工图

(1)土建施工图

施工图深度应满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11月26日的《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的要求;

施工图需经政府授权的图纸审查机构审查通过,并经一线公司内部会审、设计分管负责人批准。

(2)装修图

装修房工程必须有完整的装修图,装修图须与土建施工图相一致;

卫生间及卫生洁具、厨房及厨房设备等布局合理,不存在使用功能缺陷;

配电板、插座、开关面板、水管、龙头等的数量配置满足使用要求,且布置合理、定位准确,并与墙面装饰材料排版协调。

(3)桩基、地基处理

桩基、地基处理可提前施工的,应在上部主体结构确定并保证不变的情况下,先提供经会审通过的、完整的桩基、地基处理施工图。

(4)室外道路、管网

室外道路、景观绿化设计应考虑雨水有组织排放,应系统标明标高、坡度,使雨水排水顺畅,路面、草坪不积水。

室外管网应结合市政配套管网接入点和区内建筑、设施规划需求,并应考虑分期建设的使用要求等综合布置。

(5)建筑构造及工序、工艺

建筑构造、施工工序、工艺及方法应遵守集团的《建筑构造及工序工艺》相关规定和做法。

六、工程管理

1、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计划应综合考虑单体工程与整体工程、室内工程与室外工程等的配合,以及市政配套和区内道路、管网铺设的关系等,做到施工先后有序、互不干扰、互不牵制;

(1)以标准工期为基准,建立控制节点,编制标段、楼栋的具体施工计划;

(2)编制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以及形象进度计划控制表;

(3)考虑甲指、甲供材料设备的采购周期,编制供货及进场计划;

(4)甲方指定分包单位、甲方独立分包单位的进出场计划;

(5)市政配套(道路、给排水、供电、燃气、通讯等)施工及接入计划;

(6)售楼中心、开放展示区、样板房等的建设计划;

(7)临时设施的搭建及拆除计划。

2、节点控制

基础、开放、开盘、结构封顶、交付等节点的时间控制。防止压缩阶段工期,造成工期松紧程度不一的情况发生;

报批报建计划

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以及施工许可证等施工证照获取计划,避免无证开工。

3、工程质量

(1)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检查制度的确立

建立甲方、监理、总包及分包在内的项目部工程质量管理体制,落实施工单位自检、复检、专检和监理单位监督、检查及甲方检查的检查验收制度。

(2)样板引路

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发现问题、改进工艺是保证质量的重要措施。样板对工人上岗前的培训具有非常具体的指导作用。

(3)加强过程管理

施工前的交底、准备及施工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和及时纠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一次做成就是最好的质量保证。

(4)工程质量通病防治

制定工程质量通病(如渗漏、裂缝)预防及改进方案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确保工程实体质量,提高客户质量满意度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应把外墙、窗边、屋面、阳露台、卫生间等与水有关的部位作为防渗漏重点控制部位;把墙面、地面、顶棚等需抹灰的部位作为防裂缝、空鼓的重点控制对象。

(5)材料、设备质量检验

所有材料设备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相关试验或检验。

a、出厂质量合格证;

b、材料试验;

c、设备检验。

(6)实测实量

遵照《产品质量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和《产品质量实测实量操作指引(试行)》,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检查和评估,做到日测日量,随时掌握工程质量状况,鼓励建立分户档案。

(7)隐蔽工程验收

工程被下道工序隐蔽前、即下道工序施工前须对已完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并拍照、做好验收记录。

a、地基处理;

b、桩基;

c、钢筋;

d、砌体;

e、门窗;

f、防水;

g、预留预埋。

(8)成品保护

合理的施工工序是成品保护措施能否切实执行的前提,易损坏/污染部位的保护是成品保护的关键。

a、施工顺序:先湿后干、从上到下、由里而外、清扫出门;

b、保护部位:门窗、地面、卫生洁具、厨房系统、固定家具、分集水器、地热、散热器,防水层,公共部位的地面、墙面、电梯,室外部分的管线、硬铺、景观等;

4、工程技术

(1)施工图会审

由公司工程部/项目部组织设计部门、成本部门、项目部/工程部及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施工图进行会审。

a、解决施工图的错、漏、碰、缺问题;

b、检查设计功能缺陷,以期减少设计变更和工程返工;

c、检查设计缺陷,消除工程质量隐患;

d、对因设计造成施工降效提出设计修改意见、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

(2)基坑支护与监测

有深基坑的项目必须委托专业设计单位进行基坑支护设计,提出设计、监测方案,组织专业部门、专家对基坑支护、监测方案进行评审。

(3)结合工程特点、难点的技术方案

阅读工程图纸,找出该工程的特点、难点及风险点,编制相应施工方案及控制措施,作为重点跟踪管理对象。

(4)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评估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特性、可靠度及其适用性,究明其对施工环境、施工条件的要求及与其他工程材料的相容性。

5、安全文明施工

执行集团《安全健康及环保现场管理标准(试行)》。

6、健康、安全、环保

遵守集团《绿色建材标准》和《限用禁用工程材料清单》的规定;

装修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环保指标检测;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达到相关要求标准以上。

7、合同管理

合同文件组成范围及先后顺序的规定;

工程范围的界定,工程界面划分,工程量清单的确定;

展示区、临时设施等非永久建筑或设施的合同属性的规定;

工程款计算依据、计价方式、结算条件;

设计变更、工程签证,是否采取合同总价包干;

工程款支付条件,关于计划、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的奖罚;

合同生效、失效的时间及条件;

解除合同的条件,合同纷争的解决方法。

8、供方管理

(1)监理单位

就如何在工程管理中使监理作用最大化,如何发挥监理在工程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在质量管理、现场监督、检查方面的积极性进行评估和论证,建立健全的监理考核管理制度。

a、确定监理单位时应根据项目管理需要要求其人员数量、专业配置,根据需要可对总监或总监代表进行面试和规定试用期;

b、工作岗位、职责范围划分;

c、实测实量、检查频次的确定及考核;

d、旁站制度的建立及实施、监控、检查;

e、建立监督、检查及复查制度;

f、建立个人考评、奖励制度,提高监理人员工作意愿;

(2)总承包单位

总包单位是工程成败的关键。总包单位的选择,尤其是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班子的人选对工程管理尤为重要。

a、就项目的进度计划、质量管理目标、成本控制目标等向总包单位交底;

b、制定适合本工程特点的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进度计划,施工总平面布置,机械设备进出场时间,劳务队伍来源及劳动力安排,质量保证措施,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工程难点、风险点的管控、对应方法;

a、明确工程总体协调、配合责任;

b、检查计划执行情况,随时纠正计划偏差;

c、建立质量保证体系,通过实测实量检查,提高工程质量;

d、检查工地签证与成本执行情况;

e、检查工地的整洁、文明施工状况和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f、检查施工资料、文档管理情况;

(3)指定分包和材料设备供应商

督导独立分包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制定质量保证措施、施工方案、配合方案及进出场计划;

督导材料设备供应商按照工程进度计划的要求制定材料设备的生产、质检、运输和安装计划;

七、保障措施

1、进度计划保障措施

(1)充分的施工准备

完整的施工图、工程承包范围界面的合理划分、工程量清单及施工单位确定、工程开工前的周密策划是计划顺利执行的必要条件。

(2)管理组织、资源保障

项目供方管理体系(现场监理人员配置,总包单位的选择、现场项目部管理体系、项目经理及管理人员配置,甲方指定分包单位管理人员配置等)是计划得以实现的组织保障;

材料设备供应计划落实、周转材料的数量保证、机械设备配置以及劳动力的数量、工种保证和合理安排是计划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

(3)严谨可行的施工方案

仔细研读图纸,熟悉掌握工程,制定严谨的、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是保证计划顺利执行的前提。

(4)合理的施工工期

工程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每道工序、每个工艺都有其时间间隔保障要求,所以,合理的工期才可顺利执行。标准工期是工程实施的基本时间要求。节点控制则是执行标准工期、保证工程质量和计划的手段。

(5)技术保证

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不光是工程质量的保证措施,也可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设备质量保证措施

a、结构材料;

b、建筑、装修材料及辅材;

c、设备及其配管、配线材料、辅助材料;

(2)主体结构质量保证措施

a、钢筋:数量,加工,绑扎,定位;

b、模板:材料选择,加工,拼缝,强度,刚度,支撑,定位误差;

c、混凝土:配合比,塌落度,落模,振捣;浇筑顺序,冷缝处理;

(3)砌体质量、砌体与主体连接保证措施

a、砌筑:砌块含水量、咬碴,垂直度、平整度控制,每天砌筑高度,压顶收尾方式;

b、灰缝:砂浆和易性,横平竖直,均匀饱满、尤其注意竖缝饱满;

c、端部连接:连接筋长度及间距,预留拉接筋与水平灰缝不齐时的处理方法;

d、构造措施:构造柱、圈梁的设置,水平通长筋的设置及与端部连接筋的连接;

(4)抹灰质量保证措施

a、基层处理,不同基层间相接处的补强措施;

b、原材料(砂、水泥、灰膏)质量控制,砂浆配合比、和易性;

c、每次抹灰厚度、相隔时间;

防水(屋面、卫生间、外墙)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安装(水、电、暖、气、通讯)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装饰装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外墙保温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中间检查、隐蔽工程验收程序落实措施;

施工单位三检(自检、互检、专检)、监理旁站与检查、业主检查的落实措施;

冬季施工措施(北方区域);

雨季施工措施;

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措施;

3、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工程质量通病(如渗漏、裂缝)虽然已有很大改善,但是,作为质量顽症一直不能根治;工程质量通病也是对客户生活影响最大,投诉最多的质量问题,因此,制定质量通病的预防及改进措施尤为重要。

(1)渗漏:

a、外墙:施工孔洞堵塞,不同材料界面间的补强连接,抹灰基层处理,面层质量保证等;

b、窗边:预留孔洞误差控制,塞缝材料质量,塞缝密实度,防水材料及施工质量保证,打胶材料质量及施工质量保证等;

c、屋面(阳露台):结构混凝土浇捣密实,基层处理,防水层搭接,阴角补强,墙面上翻及压边;

d、卫生间:混凝土浇捣密实,基层处理,地面及墙面防水层保护,阴角补强,管道穿孔周围处理等;

e、地下室:防渗混凝土浇捣密实,防水对拉螺杆采用,孔洞堵塞,穿墙管道周围处理,基层处理,防水材料及施工质量保证;

(2)裂缝、空鼓:

a、墙地面裂缝:混凝土墙地应对混凝土的水灰比、塌落度进行控制,保证混凝土浇捣密实;砌体及抹灰参照相关措施;

b、顶棚:混凝土浇捣密实、平整,不抹灰;

4、成品保护措施

深入研究装修房工程的施工顺序和工艺,对易损坏/污染部位制定详细的成品保护措施。

(1)用水规定:干作业开始后不可在户内用水或进行湿作业;

(2)砂浆、腻子应在地面搅拌站搅拌,或使用商品砂浆、泥子,严禁水泥、沙子上楼,严禁在成品或半成品地面上搅拌砂浆或和泥子;

(3)垃圾清理及外运:每层设置垃圾桶,施工完后垃圾随手清理、装袋,楼内垃圾每日清理干净并外运;

对下列部位应制定切实可行、具体详细的保护措施:

a、门窗:入户门,阳台门,内门,门下槛,窗,玻璃;

b、卫生洁具:马桶,浴缸,洗脸盆,淋浴屏,五金件;

c、厨房:橱柜,消毒柜,油烟机,灶具,水池,龙头;

d、固定家具:壁柜,鞋柜等;

e、防水层:地下室,屋面,露台,卫生间地面、墙面;

f、地面:木地板,面砖,石材等;

g、公共部位:大堂,走廊,电梯;

h、室外工程:管线,硬铺,景观。

5、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安全保障措施

a、安全保障组织体系,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定期安全检查制度;

b、非常规性的或大型、重要的临时设施搭设应制定专门搭设方案,该方案需经安全技术专家或委员会审定通过;

c、脚手架、工作平台、施工设备等的定期保养、检查;

d、洞口、临边及高空作业的安全保护,安全网、防护棚设置;

e、工地内人员经常逗留场所、建筑主出入口的顶部保护;

f、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堆放场所、安全距离;

g、安全用电:工地内电缆、电线、配电箱的布置及安全措施,生活区用电配置、电器使用规定;

h、一般标牌、标记、标志及警示标牌醒目;

i、安全帽、安全带佩戴规定;

j、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k、明火使用规定;

l、消防设备配置;

m、用地内的市政管网、周围道路、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的安全保障措施;

n、周围道路或人行通道的安全防护。

(2)文明施工措施

a、工地临时围墙、大门及标牌,出入口清洗设施;

b、工地内道路硬化、硬地坪及雨水排水沟/管布置;

c、材料分类、堆放有序,周转材料随拆随整理,不乱堆乱放;

d、机械设备、工具等使用完毕后堆放整齐;

e、砂浆搅拌及材料(砂,水泥、灰膏)堆放;

f、污水处理及排放,粉尘、噪音控制;

g、办公室、食堂、浴室、厕所等办公生活设施与施工区域隔离,生活区域可作相应美化;

h、垃圾清理与堆放:建筑垃圾与生活垃圾分离、集中堆放;工地做到落手清,不给别人/下道工序添麻烦;及时清理外运。

6、工程会议制度

(1)例会制度:

建立月例会、周例会及日会制度,与设计、监理、施工等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就计划执行情况、工程质量、成本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等事项进行定期定时沟通,纠正偏差、解决问题,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2)紧急会议:

发生重大、紧急情况时,及时召开相关各方临时紧急会议,研究情况、解决问题。

(3)专题会议:

对在例会上不能解决的问题,应以专题会议的方式研究、商谈、解决。

八、其他管理工作

1、紧急情况联络、处理程序

应急处理:动用一切可动用的力量和资源,采取应急措施,阻止事态蔓延、扩大和发展;

联络汇报:第一时间向公司相关部门或领导汇报,取得相应支援和指示;

媒体对应:媒体采访时不擅自向媒体发表个人意见,由公司媒体对接人接待媒体。

2、文件档案管理

九、工地开放、工程交付

1、工地开放

场容场貌,出入口及安全通道,开放区域整顿、清洁。

2、交付计划及方案

交付房屋类型,交付时间、数量,交付方式及程序;

交付人员(工程、物业、客服等)配置;

资料准备、移交安排;

竣工检查、模拟验收及整改时间安排。

3、检查、验收及整改

检查验收及整改:建立施工单位、监理、项目部/工程部门、政府相关部门以及物业部门等的检查、验收、整改程序;

整改资源配置:土建总包、装修分包、设备分包、材料设备供应商等;

项目管理策划篇2

[关键词]项目策划 工程管理 作用

中图分类号:TL3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2-0357-01

项目策划虽然其基本流程不变,但是因为各个工程细节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因为每个项目策划方案都应该具有针对性,以电力企业工程管理为例,项目策划人员应该预先对电力市场进行了解,之后对其进行细分与选择,依据分析结果来撰写策划书等,只有如此,项目策划才能有实施的价值。

一、项目策划简介

项目策划是工程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步,所谓项目策划实际中就是一种思维过程,该过程融合了多种要素,不仅具有建设性,而且其逻辑思维也非常强。在工程管理中之所以要进行项目策划,主要是因为项目策划能够将所有可以影响工程进展的因素都能够集中起来进行思考,制定预案,对未来的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可能工程质量与进度等。这对电力工程管理来说,项目策划更显重要,因为电力工程管理涉及的内容十分庞杂,如果没有项目策划将其有条理的总结起来,管理将毫无头绪,十分容易陷入混乱,更为重要的电力工程管理涉及到很多专业知识,如果没有预先做好策划,很有可能会出现专业性的错误,因此需要进行项目策划,以此为实现工程管理目标提供条件。

项目策划实际上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的策划对象是项目活动,其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有以下几点:首先,功利性,每个项目策划最终所要达到的目的都是应该工程能够以此为管理依据来提高工程效益;其次,操作性,这是项目策划必须要具备的一个的特点,因为毫无操作性可言的项目策划,将没有实质意义;再次,创造性,虽然项目策划的基本流程相同,但是依据工程项目的不同,其所涉及到的具体内容也不同,因此需要适当的进行创造;最后,超前性,这是项目策划最为突出的特点,项目策划都是项目开始之前开展的活动,其主要的目的是指导工程实践,如何能够正确的指导,预先预测是其重要的方式,因为每个项目策划方案都应该具备一定的超前性。

二、项目策划在工程管理应用的原则

项目化在工程管理中应用已经持续很多年,其作用也十分突出,但是如何能够将其作用发挥到最大,这就需要项目策划在工程管理中应用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其具体原则如下:

首先,可行性原则,工程管理中项目策划这是最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每个可行性,项目策划方案只是一张白纸,毫无意义,项目策划中提及的创意,要能够经得起实践的考验,这样才能用来指导后续工程;最后,创新性原则,每个项目策划都应该具备一定的新意,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融入工程管理中新的元素;再次,无定势原则,所以项目策划制定完成之后,轻易不要改变,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其一成不变,需要依据工程具体情况而定;最后,价值性原则,项目策划主要依据的也是这一原则,只有充分的体现出工程的功能价值,才是成功的项目策划。

三、项目策划在工程管理的作用

项目管理模式可以表述为:项目管理=项目策划+项目控制。项目控制包括: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工期控制、安全控制,而控制的实现要靠现场管理、要素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和协调组织来完成。可见,项目策划是控制和管理的前提。通过项目策划,对项目决策和实施中的问题进行风险、组织、管理、经济、技术、环境、质量和进度方面科学分析和论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方面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和目标,为项目盈利提供重要前提。在工程管理中,项目策划的基本流程是项目调研,即对项目工程的各项信息进行详细的了解,其次是项目市场细分以及选择等,即所要进行工程具体属于什么项目,比如电力工程管理,即属于电力市场;再次,撰写策划书,这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完成;最后,方案实施,在这一过程中,其所起的作用如下:

一是保证工程项目投标阶段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复杂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对于工程投标信息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论证,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经营越困难,越要谨慎,对认准有所为的项日要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和测算,制定投标报价的策略,努力战胜对手获得中标,并要签订一个有利合同。

二是保证施工过程中各要素问的协调一致性。通过项目策划,落实施工各要素的协作配合,从而保证项目施工顺利有序进行。越是复杂的项目,其项目策划的重要性越强,项目策划的结果是施工制定各项工作的依据,是圆满完成施工任务的保证。

三是保证企业获得良好的效益。通过项目策划,制定出项目施工中的质量、工期、安全目标,并进行成本分析,限定施工成本的损耗,将各项目标进行责任落实,保证工程建设获得必要的效益。在目前建筑业竞争激烈、利润微薄的情况下,这是企业获得效益的重要途径。

四是降低企业施工风险。电力企业工程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大、协作单位多,风险因素很强,通过项目策划,事先能全面的对风险进行识别,进而制定风险对策,可以对施工过程中风险的躲避、转移、索赔补偿提供前提和基础,这对于复杂项目更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工程项目越来越复杂,除了高、大、精等特点外,人们对其使用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各种新型材料、设备也越来越多,建筑的智能化,生态化也是发展趋势,这些变化促使施工过程的复杂化。而建筑施工本身难于各科工艺的革新、高新技术的应用、各专业队伍的协作,是施工生产本身的项目管理面临比较复杂的组织协调工作和不确定因素,这些工作都要求事先进行细致科学的项目策划,制定确实可行的项目策划方案。重视策划,必将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效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项目策划在工程管理中的确具有一定的作用,比如确保项目投资具有科学合理性,而且还能够确保工程中每个要素都能够保持协调一致,作为重要的是项目策划能够确保相关企业获得最佳的效应,并且因为其能够预测到工程中的风险,因此对有效预防风险也有一定的意义作用。因此需要相关工程管理人员能够对项目策划引起重视,以便发挥其优势。

参考文献

[1] 林佳瑞,张建平,何田丰,贾卫东,吴峥.基于BIM的住宅项目策划系统研究与开发[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3(01).

[2] 马珂.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7).

项目管理策划篇3

关键词:房地产;开发策划;经营管理

前言

房地产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政府财政的一项重要来源。房地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与之相关的建筑业、运输业、电力煤气以及自来水的供应业务,还有社会服务业等等,不但改善了城镇居民的居住条件,还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需要经过严谨的策划工作,并且对其过程进行严格的管理工作,才能取得成功。本文就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策划及经营管理进行了演技,希望能够对房地产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房地产项目的前期开发策划工作

对于房地产项目的前期策划工作要重视市场调研和客户群定位的问题,形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些是该项目完成之后,其楼盘是否能够得到客户的认可的前提。以前的开发商在进行楼盘建筑前没有进行市场调研,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认为房子只要建的牢固,就一定会有客户,但是这种不考虑客户需求的想法只会导致在房子建成之后无人问津,而这种没有考虑客户需求的例子很多,例如南方某城市一个地产商在进行楼盘开发时没有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建成的楼盘南北不通透,导致楼盘无人问津,即使降价出售也只是售出一小部分,导致开发商的资金无法回笼,项目总成本不断增加,导致公司财务出现问题,严重影响公司的发展。因此,在房地产项目的前期策划阶段必须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找准客户群体,确定项目的正确方向,对于项目的成功就已经走出了一大步。房地产项目开发策划过程中的市场调查主要有对房型、房间面积和平面布局以及楼盘的档次等等进行调查。其中要考虑当地居民的住房习惯对楼盘的户型和面积进行设计,并且按照居民的传统居住习惯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等对房间的朝向、通风和采光等进行设计。同时还要考虑当地居民的购买能力对房屋的建筑档次进行定位。最后还要对楼盘周围已经投入市场的楼盘的销售情况进行了解。策划人员通过这些市场调查的信息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其内容应该包含建筑的成本以及预计的销售价格,技术指标和相关税费等,要包含一切可能影响项目实行的因素,保证可行性报告的客观性,作为以后设计控制的依据。房地产项目的前期策划除了进行市场调研外还需要进行项目总体配套的策划,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小区的配套设施也应该在前期策划阶段进行设计。其中配套设施主要包括绿化、道路、公建和学校等等。绿化可以使小区更具生活气息,道路配套应该保证交通顺畅,且要注意无障碍道路的设计。公建配套主要包括一些健身房和活动室等,而人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也使得学校成为小区销售的主要竞争力。特别是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学区房已成为购房者又一关注重点。

2房地产项目经营管理

房地产项目的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建设阶段的管理、营销管理以及售后管理,下面将对这几个阶段的经营管理进行简要地分析。(1)施工建设阶段的管理,主要是对施工进度、质量和造价的管理,其中施工进度直接影响着项目的施工成本,因此应该不断地对施工进度与计划进度进行比较,对于施工延误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原因查找,并进行解决。工程造价的管理主要通过制定合理的招标制度,并采取一次性加系数的包干办法,同时要做好隐蔽工程的现场签证管理。施工质量的管理主要有施工单位的自我检查,该检查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同时要有专门的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并且建设单位也要对工程质量进行核检,由施工单位、监理公司和建设单位三家共同对工程质量负责。(2)对房地产项目的市场营销管理,市场营销对于房地产项目的销售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市场营销要从开发商取得土地时就开始,要让客户了解到开发商取得了何种性质的土地,到楼盘建设期的时候,进行市场营销和宣传的重点要放在沙盘演示和样板房制作上,让客户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住宅建成之后的样子。该阶段的营销活动成功与否对于楼盘的销售成绩至关重要,并且关系到资金能够及时回笼等。同时由于目前的房屋价格超过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大部分人都会选择按揭,因此在进行市场营销时要选择合适的付款方式,一般的付款方式为一次性付款,即付全款,银行按揭和发展商的分期收款。同时对于房屋的定价要根据市场行情和施工成本进行合理定价,并进行巧妙的调价。(3)对售后服务的管理,目前房地产项目的售后服务即是指物业服务,目前的物业服务可由开发商成立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也可以聘请专门的物业管理公司进行管理。一般情况下大型的开发商都会成立自己的物业管理公司,而对于小型的开发商可以向社会公开招标,由业主选择物业管理公司。总之物业管理的收费要与其服务水平相符,物业管理的好坏对于小区的生活环境以及对于住户的意见处理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好的物业管理可以为开发商树立良好的口碑,对于开发商后期的房地产项目销售可以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3总结

房地产项目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项目,其开发策划和经营管理对于项目的成功实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分别对房地产项目的开发策划和经营管理进行了分析,其中开发策划阶段要注重市场调研和配套设施的设计,作出科学合理的可行性报告,作为施工的依据。而房地产的经营管理主要包括建设施工阶段的管理、市场营销管理以及售后服务管理等等,其中每一个阶段的管理对于房地产项目的顺利进行,对于开发商的经济效益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对于房地产项目的进行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潘峰,孙俞.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实践教学探讨[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03):65~66.

[2]李赛.房地产项目策划阶段的投资可行性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4):276.

项目管理策划篇4

关键词:工业厂房;施工管理;策划

前言

策划就是人们思想的系列活动,并把思想转化成可度量的行为和结果,其主要意义是让人们高效地把思想转化为结果。策划的目的在于协调、拓展、理顺各种社会关系和各种经济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深入的今天,策划工作已经成为了我们各项工作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工业厂房项目策划能使企业决策准确,避免项目运作出现偏差、增强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自身管理创新力、有效整合工业厂房项目资源并使之成为优势。在项目工程开始之前,对项目开发管理过程的全局进行定位和预期,为项目后续生产过程中,统一公司思想、理顺公司内外各部门协作关系、提高管理效率、确定设计和建设标准、明确项目开发难点和重点都将起到积极的预控作用。

1项目概况

某工业厂房项目是A集团打算进军全国市场的重要战略规划之一,也是公司目前规模最大的项目,成为A集团进入行业的第一个高品质的标志性基地,对提升A集团的品牌价值与实力有巨大和重要的战略意义。

(1)管理愿景

根据公司对该项目的开发目标,规范和高效地执行开发计划。确保本项目工程进度能达到公司开发目标,工程质量成为公司的一面旗帜,工程安全文明达到五无标准(无死亡、无重伤、无火灾、无中毒、无坍塌)。

(2)团队管理愿景

进一步优化项目制框架下的业务流程及程序文件,在吸取工程经验的基础上,使工程部成为一支规范化管理、高效的管理团队。

2工程管理整体思路和管理重点

2.1合理标段划分,作好主体施工前期准备,确保主体按时进场

本工业厂房项目为山体建筑,主体施工前包括场平、支护及挡墙、市政、桩基工程,主体进场前的前期工程最少满能足主体进场施工条件,特别市政道路的开通相当关键,考虑到目前市政管线的最终规划尚未决定,根据项目的特点,将施工必经之道的小区路在主体施工先完成至水泥稳定层,用做施工道路用,作好场内临时排水设施;市政路管线的施工在环境施工同时进行。

2.2严标准,规范技术管理

针对厂房设计的特点,结合成本及确保工程质量,在总包合同中附加一套建设技术标准及要求,特别是将规范中未明确的,加上本公司以及外项目中成熟的经验或教训,统一在合同中以建设技术标准及要求体现,其内容包括各专业、各分项工程的具体要求,抓关键时间节点,确保总体进度。

2.3明确责任范围

规范场内管理本项目占地面积较大,多家施工单位场内施工,为更加规范场内的施工管理,有必要对施工场内的施工管理进行责任分区,以利于施工有条进行。

各责任范围内由承包人承担施工场地安全文明施工和保卫工作,对工地内和进入工地内的各种人员(包括分包单位、材料供应商的人员、客户、参观者、销售等人员)进行管理、并负责提供和维修工地的各种照明、生活设施、围护设施(围墙)、道路等,并负责发包人在现场的各种设施及财物的保卫工作,防止被盗和丢失。承包人应负责修建小区主干道的临时排水明沟,保证施工期间排水的通畅;承包人负责小区主干道施工期间的维护修补,在施工期间,应保持小区道路的平整度、密实度达到正常通车的标准。承包人负责场地施工入口的管理,包括在施工入口处设洗车池清洗车辆,设门岗保卫工地。

同时工人需统一着装、配带工牌上岗,钢管脚手架需刷好油漆,安全网需干净。完善自身管理架构。

2.4加强员工管理能力

本着分工明确、资源共享的原则,根据总承包标段、物业类型等,设计工程部在现场按标段划分为标段组,每组设负责人一名,直接对工程部经理负责,每组下设若干名专业工程师,目前设想有以下小组:

土建一组(主要负责标段一)、土建组二(负责标段二)、设备专业单设一组、景观组、装修组。重点管理方向是规范、流程化管理,形成一个高效、执行力强的团队。

2.5加强与政府协作部门特别是质监站的沟通

工程关键部位如防水、基坑支护、地下室结构、验收等重要节点,质监部门均要进行过程监督和控制,由于工程部同时兼任监理角色,也就是要接受质监部门的监管,因此除加强工程本身的管理外,与质监的沟通也很重要,确保验收一次过。

3工程控制难点、关键点及对策

主要包括加强事前分析与预控、做好对各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的源头控制、强化项目部的制度管理与内部沟通、公司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难点和措施、合作单位管理的难点和措施、建筑市场波动带来的管理难点和措施、本工程各施工阶段工程控制关键点及应对措施、厂房工程关键点控制、其他难点及风险预控、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必须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具体而周详的进行表述。此部分内容有的具通用性,如工程各阶段控制要点等可供读者选用,具体主要的内容可从如下方面进行详细的表述:

3.1加强事前分析与预控内容

本工程特点是同时开工单体多/少,施工场地大/小,工期紧/松,所需设备、材料、技术工人多,在施工过程中,每周检查施工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差距,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做到每一道工序开始前对上一道工序进行验收,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旁站、抽检、平行检查等手段进行控制,工序完成后及时验收,验收不合格,不予认可。

3.2做好对各施工单位及材料供应商的源头控制内容

1)通过招标考察等方式,优选技术实力强、配合意识好,同时具有一定垫资实力的施工单位作为入围推荐单位,定标原则兼顾合理低价与施工单位实力因素。

2)施工合同技术标书对质量标准应尽可能做详细的约定。

3)建立施工单位管理班子考核制度、设备人员检查制度、图纸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方案先行制度、材料进场验收制度、验收制度、现场联合检查制度、计划报审制度。

3.3强化项目部的制度管理与内部沟通内容

1)项目前期做好工程管理统筹工作,制定项目质量目标、进度目标、成本控制目标、安全文明管理目标;制定合理的工期计划、分包单位进场计划、出图计划、部品考察招标计划、编制工程管理策划书。

2)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图纸审查制度、施工计划报审制度、技术方案先行制度、隐蔽验收制度、材料进场验收制度、战前培训制度、分部分项工程样板验收制度、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制度等相关制度。

3)加强工程部与设计、营销、成本、报建报批之间的沟通配合。

4)加强土建与安装之间的配合,实行设计变更会签制度,各类验收联合验收制度。

5)工程相关资料及时收集,分类清晰,信息共享。

3.4公司管理模式和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难点和措施

难点:由于项目工程口采用自身/委托监理模式,现场工程师兼任甲方和监理双重角色/与监理管理分工有难度,与一般项目比较,开工面积大,监管力度要加大。

措施:第一,项目工程口加强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第二,实行每周一次的联合检查制度,可邀请设计口、成本口参与,利用集体智慧和力量弥补可能产生的缺陷和漏洞。

结束语

目前,项目各方面进展顺利,在工程方面,处于各个关键进度节点上的厂房和展示区均按时完工对外开放。本项目策划书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不过还是希望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公司一些建议:

(1)公司给与工程部良好的后勤保障,如:食宿、交通等方面的便利。

(2)作为公司一员,都希望能多了解公司的动态信息,工程部在现场,相对来说信息闭塞,希望公司能加强对工程部的信息传输。

(3)希望公司能够让不同专业的部门之间互相了解一些本部门的相关知识,这样让各部门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尽量便于别的部门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樊媛媛.工业厂房营销策略问题及对策探析[J].财富前沿, 2009.1

[2]武银燕.浅析工业厂房营销策划及策略[J].中国有色建筑,2008.5

项目管理策划篇5

关键词: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策划

Abstract: The safety work is both a respect for the lives and property of love, relationship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everyone, 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ocial production,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escort. Therefore,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security work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he security of the whole society is one of the priorities in the project areas of security work,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safety is necessary, with a strong pract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1.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

(1)具有明确的对象。工程项目的对象是有一定功能要求、一定实物工程量、一定质量等要求的工程技术系统。

(2)具体时间的限制。一个项目持续时间的长短,主要依据项目的固有特点和需求。没有时间限制的工程项目是不存在的。

(3)具有资金和经济性要求。任何项目的投资都是有限的,理想的状态是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4)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性。

(5)具有特别的组织形式和和法律规范。当今社会专业分工非常细,生产集中了全社会的优势力量。

(6)具有不确定性。工程项目一般建设周期长,往往需要几年,有的甚至更长,而且涉及面广,各种情况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也多。

2.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策划

2.1安全管理策划的概念

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策划,是指通过识别和评价工程施工中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确定安全目标,并规定必要的控制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要求,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保证计划,以实现安全目标的活动。

2.1.1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策划原则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策划主要有六大原则,分别是:(1)目标导向原则,(2)“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3)全过程管控原则,(4)系统控制原则,(5)动态控制原则,(6)可操作性原则。

首先,通过对危险源和周围环境的识别、评价,制定安全目标,进而实施施工安全管理,努力达到预期目标的要求,称之为目标导向原则。其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原则,说的是事前控制比事后补救要强得多,正如我们经常说的防火胜于灭火。 全过程管控原则,要求对工程所有内容都进行安全控制,安全管理贯穿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只要有施工进行,就时刻不能忽视安全。动态控制原则,强调的是在施工生产过程中,所有的事情都是动态的,往往看似相同的工作或工序,表面上都几乎一致的,但其实里面包含的不安全因素时刻都在变化,是动态的,比如工人在进行外脚手架拆除工作,每时每刻的风向与风力大小都在不停的变化中,当风力大于六级时,应停止拆除工作并做好安全防护。可操作性方面,指制定的安全管理计划,要具体、可操作性强。

2.1.2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策划的基本内容

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策划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分别是策划依据,工程概况,安全目标,危险源的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适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主要安全措施,安全检查及安全生产保证计划。

2.2施工安全目标策划

2.2.1如何制定安全目标

制定安全目标时,应结合企业的整体安全目标和方针,考虑对危险源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策划的初步结果,从适用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出发,拟定多个可供选择的技术方案,咨询财务部门、生产和经营部门的意见,最终制定合适的安全目标。

2.2.2安全目标的内容

安全目标一般涵盖以下几方面,首先必须杜绝重大伤亡,重大坍塌、火灾和重大的环境污染事故;其次,是一般事故发生概率的控制目标,创建文明工地,遵守和满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和社会需求的承诺;再次是其他需满足的总体目标。

2.2.3安全目标制定的具体要求

安全目标应具体并非常明确,首先应有针对性,针对项目经理部的各个层次,对目标进行分解,目标要到达可量化的标准;其次要有技术措施及具体的技术方案,对相关的责任部门及责任人要明确;同时,为了使目标落到实处,还必须明确完成的时限。

2.3施工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策划

2.3.1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概念和管理

应急救援预案,是指为应对突发的生产安全事故而预先制定的紧急救援全过程的方案和计划,包括紧急救援的组织、程序、措施、责任和协调等。

应急救援预案是为应对突发事故而预先设立的,必须具体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应急救援预案一般要包括爆炸、火灾、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坍塌、中毒、特殊气候灾害等;为使预案在紧急关头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还必须充分准备足够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同时,还必须加强演练,为了熟悉应急救援预案的具体程序,平时必须加强演练,只有通过演练,才能让人人熟知应急救援预案,才不至于万一真的发生意外时人人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而且通过演练,也能发现救援预案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及时加以修订完善。

2.3.2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要求

(1)编制、审核和确认救援预案。根据对危险源的识别结果,确定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的控制措施失效时所采取的补充措施和抢救行动,以及针对可能随之引发的伤害和其他影响所采取的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应与安保计划同时编写。

(2)应急救援预案是规定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全过程。对于工程项目经理部施工现场范围内可能出现的事故或者紧急情况,应急救援预案中都应有相应的考虑和措施。

(3)工程项目总承包单位应制定统一的应急救援预案,各分包单位应按总承包单位制定的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者配备应急救援人员,配齐救援设备和器材,并单独或者一起进行演练,熟悉应急救援方案的运作要求和相互配合。

(4)应急预案中要明确的事项包括应急救援组织、职责和人员的安排,应急救援设备的准备和平时的维护保养等。

(5)在发生事故时,如何组织抢救,如何保护事故现场,使用什么器材和设备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6)在发生事故时,全体人员如何疏散,疏散的路径等都要有明确的规定。

2.3.3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

(1)基本内容。应急救援的目的;应急救援适用的范围;应急救援引用的有关文件;应急救援准备。

(2)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的姓名、职务,办公场所地址以及各种联系电话。

(3)应急救援指挥流程图。流程图主要有火灾事故处理流程,中毒事故紧急处理流程、触电、机械伤害紧急处理流程、坍塌事故紧急处理流程、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事故紧急处理流程、爆炸紧急处理流程、暴雨、台风紧急处理流程、交通事故紧急处理流程、食物中毒事故紧急处理流程等。

(4)急救工具、用具及位置。

(5)应急救援预案的报警机制。应包括上报报警机制和内部报警机制、外部报警机制,组成自下而上、由内到外的有序网络应急救援报警机制。

上报报警机制是指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向项目经理报告,项目经理应立刻向公司汇报,由公司主要负责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当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时,应按规定上报当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请求应急救援支持。

内部报警机制是指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后,公司及项目经理部两级应急救援组织启动,并按预案报警的途径,通过电话、群发短信、对讲机或者广播等通知相关人员进入应急救援状态,公司和项目经理部都要同时进入应急救援预案实施阶段,执行应急救援预案的既定程序内容。

外部报警机制是指内部报警机制启动的同时,按应急救援预案的部署,立即启动外部报警机制,向预案中已经建立的外部救援单位,如消防、医疗救护机构报警,请求协助救援。

建立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应急救援的安全通道。在应急救援预案中,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条件及施工内容,预留并确保应急救援安全通道的有效性和畅通性。同时,考虑到意外发生时会有多种可能性,还要准备好多通道体系设计方案,确保万一发生事故时安全救援通道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世强. 房地产开发风险管理. 北京: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3

项目管理策划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问题;分包管理;体系完善

中图分类号: TU1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从未来行业发展来判断,大型建筑工程将成为城市改造的重点项目,有范围广、施工难、工期长,耗资大等很多特点。若依旧单一地依靠某个承包单位完成项目,则工程建设期间会存在较大的风险,不利于发包方、承包方利益的增收。

1.工程分包管理的形式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工程项目的数量也日趋增多,施工单位在工程承包及管理期间的任务更加繁重。分包制度是大型建筑工程管理的常用策略,必将成为工程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分包是指从事工程总承包的单位将所承包的建设工程的一部分依法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承包单位的行为,该总承包人并不退出承包关系,其与第三人就第三人完成的工作成果向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分包的概念是包括工程的承包人经发包人同意后,依法将其承包的部分工程交给第三方完成的行为。在分包行为中,承包人只是将其承包工程的某一部分或者某几部分, 发包给一个或者几个分包人,并签订分包合同,承包人仍然要就承包合同约定的全部义务向发包人负责。

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工程分包, 特指施工企业之间, 将其自身所承包的专业工程施工或者是劳务作业, 交给第三方来承包的行为。在分包过程中,发包给第三方的施工企业为总承包商, 而作为第三方承包施工工程的为分包商。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工程分包活动的定义为:指在工程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处于相对独立状态下的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下的工程分包活动。因此可以看出,在具体的建筑工程分发包实践中, 分包活动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也较为复杂, 因此, 我们强调建筑工程分包管理体系的管理就具体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2.1加强分包管理必要性的宏观意义

从宏观意义上来讲建筑市场的完善分包体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是促进建筑市场经济增长的突破口。

众所周知, 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必然是朝向专业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这是适应市场不断变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同时也为了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同时市场需求的中心在于满足顾客的需求,这就要求所有的相关企业走向更为专业化的道路, 建筑工程也同样如此。与此同时, 国家政策法规促使专业化的分承包体系完善新的建筑业资质划分, 高层次的向专业管理型建筑综合承包商发展, 低层次的向专业化的分承包企业发展。新颁布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也预示了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分包体系。

2.2加强分包管理必要性的客观意义从客观意义上分析完善分包管理体制是企业不断完善自我, 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1)工程分包有利于大型施工企业走向高端,中小型施工企业步入专业化。为增强核心竞争力, 大型施工企业要实现由劳动密集型向管理密集型转换, 由低端向高端发展,从施工总承包向工程总承包迈进,必将抛弃低端生产资源,专注于项目管理。

(2)工程分包有利于施工企业提高效率和应变能力。建筑施工项目管理内容繁杂、工程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项目实施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多,施工环境复杂多变。为了适应变化, 总承包商会授予项目更多的处理变化的权力,更多地依赖外部资源,为提高效率而更加重视对分包工程的管理。专业的项目管理,最终使项目变得更有效率。专业工程分包队伍和劳务队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加强自身竞争力,可以在市场中获取更多的业务机会,其人力、设备资源能够得到更多的利用。

3.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成本控制是指通过控制手段,在达到预定工程功能和工期要求的同时优化成本开支,将总成本控制在预算(计划)范围内。

4.成本控制的特点

4.1项目参加者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与他对项目承担的责任形式相联系的。

4.2成本控制的综合性。

4.3成本控制的周期不可太长,通常按月进行核算、对比、分析,而实施中的控制以近期成本为主。

4.4成本的控制与工程项目计划及其执行相关。

4.5工程实际信息的把握程度将会影响成本控制的效果。

5.工程分包管理体系的完善

5.1 健全管理体系, 完善管理机制企业建立项目分包管理机构, 把协作队伍的管理纳入其职权管理范畴, 进行长远规划, 系统策划,确立以人为本, 管理策划,控制有力的协助分包管理思路。工作责任细分, 明确部门在分包协作队伍管理的职能和相关人员的职责。按照管理流程制度化、管理手段程序化的要求,建立健全协作队伍管理一体化文件, 内容包括分包队伍的引进、分包施工的过程控制,民工的教育培训、日常生活管理及权益保障等全方位全过程。从而才能形成协作队伍和分包工程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 为协作队伍管理和分包工程管理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 才能有效促进企业分包管理部门协作队伍和分包工程管理的规范化运作。

5.2严格队伍引进, 严守市场准入选择资质达标、诚信守约、实力雄厚、经验丰富、管理有素的合格分包队伍,是做好分包管理和协作队伍管理的基础和前提。面对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建筑分包商市场, 企业分包管理机构对专业化施工程度高的项目,应该采取专业整体承包施工,建立项目部, 接受企业分包管理机构整体管理,对需要引进其他协作分包队伍的,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及企业制定的分包管理制度规定工作程序,严格队伍引进。一是严格执行审批程序。根据生产进度要求,分包管理机构提出分包立项申请, 经企业审批后, 连同分包投标人资质、财务状况、业绩、资信等材料报监理和业主项目部审核,批准。二是严格执行招标程序。分包管理机构根据分包立项,向合格分包商发出招标邀请, 组织招评审委员会, 企业等相关部门对分包商的报价和技术方案进行评价。对分包商做出全面综合的考核评价,报企业领导审批,最后选择合格的分包商。三是严格执行准入程序。分包商选定后,签订分包合同,合同内容明确规定:禁止转包和再分包,必须有满足施工需要的设备和机具,必须有健全的组织机构,配备有与企业资质相匹配的具有专业职称的技术、质量、施工和有关管理人员, 以及比例适当的技术工人。同时,企业还应当与分包商签订分包廉政合同,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书,而后经业主项目部审批,企业监察部门对全过程实施监督。

6.对未来建筑工程项目分包管理的展望

6.1专业化程度更高,总包向管理方向分化,分包商则向专业施工分化。总包对分包的依赖度进一步增加,更多的具体施工任务要寻找分包商来完成;分包商将专注于其专业核心竞争力,分包商的一些不重要的辅工作将会外包,由更专业的分包商来完成。

6.2组织更灵活,组织界限将模糊,总包项目团队也将出现分化,总分包将更多地以针对任务的临时性团队组合(任务小组)来完成工作。项目组织将会更趋灵活地组建,分包商会更多地参与总包的项目团队工作,合同的联系使各方更趋于平等合作的关系。项目会有更多的补充协议。

6.3管理将更规范化,合同管理的地位将更重要,项目正式信息沟通会更规范,工作程序会更加规范和严格。

6.4分包商授权度更高,分包商权力会增大,总包商将更趋向于向业主提供更周到的服务;分包商将趋于更多的自我管理,善于自我管理的分包商更受欢迎。

7.结束语

随着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必然会涌入大量的国外先进的建筑企业, 同时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上也会出现更多的新兴企业, 这就必然就带来建筑市场上更为激烈的竞争。

项目管理策划篇7

关键词: 项目管理 策划者 数字化图书馆

一、引言

在当下,不管是在企业单位,还是在事业单位,又或者是在公共服务行业,即便小到一个小组团队,在制作实施一个项目的时候,策划者都是非常关键的。项目设计的质量往往能决定今后实际运营的成效,而其实施管理过程亦能体现出策划者的能力。

随着数字化图书馆在高校的深入发展,今后图书馆电子化比重也将逐步加强,在丰富纸质书籍的同时,电子书籍的比例也将逐步加大,在今后的一段时间,数字化图书馆必将是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对于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来说,项目策划者不仅要具有经营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而且要了解计算机方面相关技术,更要能运用各种管理工具来进行计划和控制的专业技术能力。

二、项目与项目管理的产生

项目是一个具有一次性有着时间限制的独特任务。它应当在有明确的开始与结束时间内,在明确的目标和有限的可利用资源的约束下,由专门组织起来的人员运用多种学科知识来共同完成独特任务。美国项目管理会对项目的定义是:将人力资源和非人力资源结合成一个短期组织以达到一个特殊目的。[1]

项目管理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项目业主的目标为目的,以策划者个人负责制为基础和以项目为独立实体进行经济核算,并按照项目管理内在的九个知识领域(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采购管理、综合管理)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统管理活动。

项目管理所包含的9个内容,构成了美国项目管理协会所指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PMBOK。PMBOK已被世界项目管理界公认为一个全球性标准。[2]

三、数字化图书馆的趋势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我国图书馆建设首要的战略任务,是我国在信息时代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障,是图书馆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必由之路。数字图书馆(DigitalLibrary,DL)又称电子图书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伴随着互联网而产生的一个全新的概念。它以数字化形式及技术存储和处理信息,通过网络使人们更加快捷、方便地进入图书馆获取信息,是一种新型的图书馆服务模式。与传统的图书馆相比较,数字图书馆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它把传统的纸质图书、音像制品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变为一种网络资源,使其更加便利和广泛地得以共享。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分散、杂乱、使用不便的现状,为图书馆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先进的管理模式。[3]

四、策划者的涵义与职能

(一)策划者职责的变化

策划者在项目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一个项目全面管理的核心和焦点。只有那些注重选拔、培养优秀策划者的单位才可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实际参与建设中策划者不仅要了解计算机方面相关技术,而且要具有经营管理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知识,更要具备运用各种管理工具进行计划和控制的专业技术能力,对项目团队成员的激励能力,以及实际能效发挥的能力。策划者必须通过人的因素来熟练运用技术因素,以达到其项目目标。也就是说,他必须使项目团队成为一个配合默契、具有积极性和责任高效率群体,从而将现有图书馆成功转型为数字化图书馆。[4]

(二)策划者的策略选择

项目的运作技巧因各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要求及基础不同各有差异。策划者们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他们的策略作相应的调整。在所需的技巧难度较高或其价值被低估时,单位也应给予策划者正确的评价。以下是策划者一些较为通用的策略:客户至上的原则;明确的项目目标;最坏情境法;善于应变。

(三)策划者的职业特征及所需技能

策划者的职责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必须具有一定的个人素质,良好的知识结构,丰富的工程经验、协调和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判断力、沟通能力。实践证明,任何一种能力的欠缺都会给项目带来影响,甚至导致项目的失败。因此策划者不仅要从可行性考虑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方向,而且要考虑到持续性,探讨策划者的职业特征及其技能对于选拔和培训优秀的策划者具有重要意义。

1.策划者的职业特征

职业是个体因工作时间的积累和工作态度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工作活动和职位。职业包含三层含义:随着时间积累而发展变化的方向和途径;个人和组织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提供与职业相关的身份。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对职业作以下分类:常规型与交际型,线型与螺旋型、长期型与短期型。下面通过与部门经理的比较来说明策划者的职业特征。

(1)从个性因素来看,部门经理(如财务经理、销售经理、人事经理)属于常规型职业。他们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里,依照明确的工作程序,精确地组织和评价大量的信息。部门经理通常是顺从、有序、讲究效率和不易变通的。策划者属于交际型职业,他们集中精力指导、帮助和带领他人去实现项目目标,不喜欢非常有序的工作环境。他们通常是随和、友善、机智、善解人意和乐于助人的。自信、奋进、精力充沛和善于沟通是一个优秀的策划者应有的品质。

(2)从职业发展方向来看,部门经理属于线型发展的职业。理想的线型职业包含着一系列随着责权增加而不断上升的职位级别。部门经理有着强烈的线形的职业发展方向意识。他们受到工作中各种机遇的激励,不断追寻着更大的权力和工作业绩。

策划者属于螺旋型发展的职业。理想的螺旋型职业是指从一个专业领域(如工程)转向相关的专业领域(如产品开发)。新领域吸取了旧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同时又会给另一个全新领域的发展开启一扇大门。螺旋型职业的从业者关注的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和提高,追求个人及其创造力的发展。

(3)从职业的持续状态来看,部门经理通常是一种相对固定的长期职位。而策划者受单个项目周期的限制,通常是一种短期性职位,也更具流动性和不稳定性。

由此可见,策划者与部门经理在个性、职业方向与途径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这也对策划者的素质与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策划者的能力要求

策划者的能力要求既包括“软”的方面――个性因素,又包括“硬”的方面――管理技能和技术技能。[5]

(1)个性因素。策划者个性方面的素质通常体现在他与组织中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解力和行为方式上。素质优秀的策划者能够有效理解项目中其他人的需求和动机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具体包括:号召力――调动下属工作积极性的能力;交流能力――有效倾听、劝告和理解他人行为的能力;应变能力――灵活、耐心和耐力;对政策高度敏感;自尊;热情。

(2)管理技能。管理技能首先要求策划者把项目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认识到项目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以及单个项目与母体组织之间的关系。只有对总体环境和整个项目有清楚的认识,策划者才能制定出明确的目标和合理的计划。具体包括:计划;组织;目标定位;对项目的整体意识;处理项目与外界之间关系的能力;以为导向的意识;授权能力――使项目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决策。

(3)技术技能。技术技能是指理解并能熟练从事某项具体活动,特别是包含过程、程序或技术的活动。优秀的策划者应具有该项目所要求的相关技术经验或知识。例如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时所需要考虑的场所安排、人员调动、经费预算、规划设施等方面就要做到统筹规划,而对项目组技术人员的管理与施工人员不一样,技术人员往往只关心自己的技术,不愿意干涉项目中的各种协调,对他们应创造出适合其工作的环境,尊重并及时表彰他们的科研成果,造就出项目目标明确、积极向上的团体精神。

因此,在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过程当中,策划者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不论是数据建设项目,抑或是投资建设、场地开发应用等方面,策划者都必须全身心投入,只有在项目建设上下足功夫,管理层面上到位,后续发展才会良性循环,最终使得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日加完美。

参考文献:

[1]陈一飞.建设项目团队信任机制演化及管理.建筑经济,2011,(02).

[2]张洪瀚,王维.IT外包项目的协同管理流程分析.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3]刘俊英.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问题探讨.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06).

项目管理策划篇8

一、企业项目安全CI形象策划的意义

项目安全CI形象策划旨在为企业的发展提安全方面的科学化、智能化和技术化方面的支持。然而在面对当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就势必要求建筑施工企业不断制定和完善自己的企业文化,逐步完善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以求实现企业各项目标。

本策划适用项目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已经范围涵盖了项目部、施工队、班组的安全管理及考核等方面的管理。

二、项目管理CI形象策划的具体内容

项目管理安全策划

在项目前期,安全组织机构及人员的选择就要周密慎重,选择有责任心、有团队精神的人进行组团。为实现安全生产,落实目标管理具体指标。项目组在施工生产、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等工作中,将紧紧围绕目标展开工作,各个职能部门和岗位责任人的一切工作也必须围绕目标管理内容去做,上下一心,群策群力,落实安全文明施工岗位责任制,实现目标管理

(二)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单独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且必须有设计、有计算、有详图、有文字说明。具体为:模板工程、脚手架工程、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现场临时用电、群塔作业、幕墙安装、钢结构工程等。

(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及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劳动力计划、计算书、施工图及节点图等。

(四)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在工序施工前进行,并且要保证交底逐级下达到施工作业班组全体作业人员。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交底顺序为:项目总工程师项目技术人员责任工程师;分部分项施工方案(或操作手册)交底顺序为:项目技术人员责任工程师班组长;分项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交底顺序为责任工程师班组长作业人员 。

(五)安全验收

项目经理部需建立健全施工现场的安全验收制度,各类安全防护用具、架体、设施和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或投入使用前必须经过验收后方可投入使用。经专家论证的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具体验收工作,公司相关部门参与验收。

(五)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包括以下内容:教育培训、安全宣传活动。项目每年应定期开展安全宣传活动,并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

(六)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主要做到检查制度的建立健全。项目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制度,实行逐级安全检查制度,包括日检、旬检、月检等;项目实施定期检查和重点作业部位巡检制度,做到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化、标准化、经常化。

(七)安全生产费用

安全生产费用(以下简称安全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用于购置施工安全防护用具、落实安全施工措施、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等所需的费用。项目部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按照“企业提取、确保需要、统筹使用、接受监管”的原则进行管理。

安全生产费用的核算

项目依照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应计入相关产品的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计入“专项储备”科目。项目部使用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时,属于费用性支出的,直接冲减专项储备;形成固定资产的,按照形成固定资产的成本冲减专项储备,并确认相同金额的累计折旧,该固定资产在以后期间不再计提折旧。

4.安全生产费用的监督检查

项目部进行安全生产检查、评审和考核时,应把安全生产费用的投入和管理作为一项必查内容。定期对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投入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及时纠正由于安全投入不足,致使施工现场存在安全患的问题。

(八)应急管理和事故报告

1)应急预案的管理包括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应急预案的培训,各级应急领导小组、应急工作小组及工程项目现场工作组应定期组织分级应急预案的培训,掌握事故预防、响应要求、现场控制及综合协调等内容,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应急演练可进行现场演练和模拟演练。现场演练的内容主要包括:迅速通知有关单位及人员、抢救(灭火、伤员现场急救)、疏散与撤离、保护重要财产、封闭现场等。

2)应急响应

应急预案的启动,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部要按规定逐级进行上报并迅速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应急预案和事故的具体情况,及时成立事故应急工作组,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按照“分级响应,快速处理,以人为本,积极自救”的工作原则,进行应急处置。

3)应急救援

应急救援流程:事故发生后,按照分工迅速组织人员抢救、保护事故现场;抢救伤员时,要采取正确的救助方法,避免二次伤害;同时遵循救助的科学性和实效性,防止抢救阻碍或事故蔓延;对于伤员救治医院的选择要迅速、准确,减少不必要的转院,贻误治疗时机;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危及人身安全的事故隐患时,必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在救援过程中发生二次伤害。

4)事故报告

这里所提到的事故是指重伤(含)以上因工死亡事故、机械事故、损坏市政基础设施、构筑物或建筑物或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事故。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用电话向项目部负责人报告,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上一级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报告,并于1小时内将事故情况向事故发生地有关政府部门报告。由项目部填写《因工伤亡事故快报表》加盖公章后传至公司安全部,快报的上报时间不能超过24小时。

5)项目部每月5日前和每年1月25日前将本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月报表》和《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年报表》上报公司安全部

6)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迅速组成内部事故调查组,配合政府各主管部门开展事故调查,组织内部事故分析

7)事故处理

事故发生后,施工现场应成立由项目负责人牵头的事故整改小组,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整改,组织对现场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安抚工作。现场整改工作完成后,向负责事故处理工作的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复工申请整改措施报告,经政府主管部门复查批准后方可恢复施工。

结合笔者自己多年的施工管理经验,个人认为,尽管企业的项目安全CI形象策划一直在实践探索中,在在实际工作中是否能真正起到预期的目标,还是需要时间的考验。在一段时间的运行中,全民参与,将企业项目安全CI形象策划深入人心。在进行企业项目安全形象策划的过程中,不论是企业领导、项目经理、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项目施工队伍,都应该在项目进行初期,进行全面深刻的项目管理安全教育工作,到项目完成后,也要进行相应的总结,集中项目的相关人员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进行记录,到年底进行总结,各个项目也必须进行互相交流沟通。

作者:李江平,男,汉族,1969.12月生,大学本科,1995年7月参加工作,

,工程师职称,项目管理部经理。

参考文献:

项目管理策划篇9

【关键词】 审计 计划 问题 对策

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在相关法律法规的保障下,研究如何合理有效地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审计资源,保证在给定资源的条件下充分履行审计职责。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是整个审计工作的龙头,是质量控制的源头,是整合审计资源的关键。切实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对于明确审计方向和审计重点,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实现审计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立足于当前地方审计机关计划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一、现阶段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新要求

1、审计工作总体目标的新要求

刘家义审计长在2013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科学安排审计计划。各级审计机关要围绕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坚持‘滚动计划、有效整合、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摸清审计对象的底数,实行分类管理,制定5年审计项目总体规划和分领域审计项目滚动计划,做好年度审计计划与长远规划的衔接,加强年度计划的统筹和整合。”按照上述要求,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就不能只是简单的制定计划,而是应该不断提高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创新审计项目生成的途径和方法,保障审计工作紧扣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社会热点,实现审计“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总体目标。

2、国家审计准则的新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令第8号,以下简称新《准则》)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与审计署原来的《审计机关审计计划管理办法》相比,新《准则》对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作出了更加全面、细致的规定,包括编制审计项目计划的步骤、调查审计需求的方向、进行可行性研究重点调查的内容、符合专项审计调查的情形、审计项目计划应反映的内容等,同时还明确了工作分工:调查审计需求、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确定备选审计项目,以业务部门或者派出机构为主实施;备选审计项目排序、配置审计资源和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草案,以计划管理部门为主实施。

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一盘棋”理念,未达到审计监督全覆盖要求

(1)不重视审计项目计划计划的龙头作用,缺乏系统性。新《准则》明确的计划编制工作分工,有利于计划管理部门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综合统筹。但是,由于部分审计机关在编制计划前,未自上而下地确定下一年度的审计工作思路、审计重点领域和总体目标,计划管理部门只是机械地将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任务以及业务部门提出的备选项目进行汇总,往往造成年度计划零散且非系统。此外,部分审计机关的业务部门之间的工作是有一定交叉的,如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往往并非由某个部门独立完成。在提出备选项目时,仅仅由财政审计部门、经济责任审计部门分别提出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备选项目,再由计划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后分配给各个业务部门,存在不熟悉审计对象的问题。

(2)不重视审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审计监督全覆盖缺乏技术保障。近年来,审计机关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审计信息化技术在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是部分审计机关未建立审计对象的基础数据库,未能对审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和规划,审计项目计划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不突出。二是部分审计机关未搭建财政资金联网审计平台,未能利用计算机对财政资金重点支出存在问题的分析作为编制项目计划的依据,审计监督全覆盖缺乏技术保障。

2、频繁调整,严肃性难以得到保证

新《准则》规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一经下达,审计项目组织和实施单位应当确保完成,不得擅自变更;如需调整,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但是,审计项目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各种突况而发生调整,其严肃性难以得到保证。审计项目计划的频繁调整,一定程度上是由审计工作所处的客观环境决定的。

(1)下级审计机关与上级审计机关的计划年度不一致。如某市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自1月至12月期间实施,但其上级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自8月至次年7月期间实施。计划年度不一致,导致上级审计机关下达新的审计项目计划时,下级审计机关已将审计项目计划报同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并印发实施。其结果是,下级审计机关每年都要通过调整审计项目计划来完成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统一组织实施项目。

(2)党和政府临时交办任务较多。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很高,特别是党和政府相信审计机关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调查某些棘手问题或突发问题,因此临时交办一些审计或调查项目。由于交办项目具有不确定性,势必会占用一定的审计资源,加剧审计机关力量不足的矛盾,从而影响正常的审计项目开展,妨碍审计项目计划的推进。

3、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不适应审计实践要求

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审计机关未设立专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机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由办公室或法规处承担,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甚至没有配备专职的计划管理人员。一些审计机关虽然配备了计划管理人员,但这些人员存在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宏观意识薄弱、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作用和效能的发挥。

4、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力度不够

有的审计机关在计划执行中缺乏检查与控制,领导和计划管理部门对计划执行情况掌握得不充分,跟踪督促和指导落实工作做得不实。有的审计机关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不够认真,未有分析造成未按时完成年度计划项目的原因,对年度计划项目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考核和奖惩不到位,影响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应有作用的发挥。

三、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效果对策研究

1、形成计划“一盘棋”的思路,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1)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统一审计思路。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开端,其作用举足轻重。审计项目计划的统筹过程,可先由计划管理部门根据审计机关制定的长期工作规划,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全面把握相关领域的总体情况,提出下一年度的审计工作思路、审计重点领域、审计总体目标,报经审计机关业务会议讨论确定。计划管理部门应将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内容及对审计机关的工作要求、上级审计机关安排或者授权审计事项、群众举报或公众关注事项、近年已审计单位名单等,提供给业务部门,由其开展审计需求调查,提出备选项目。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备选项目先由各业务部门提出,再分别由财政审计部门、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甄选调整,然后报至计划管理部门。这种做法,可以减少计划的零散性和非系统性,提高针对性,既考虑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重点资金,抓住影响大、风险高、资金总量大的项目进行审计,也从维护财经秩序角度出发,抓好一定层面,一定周期项目的审计,克服审计死角。

(2)建立审计对象的基础数据库。2014年5月,广东省审计厅蓝佛安厅长在各市审计局局长座谈会提出:“要摸清审计对象的数量、结构和特点,做到对本级审计管辖对象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对审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和规划,坚持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制定滚动项目计划。”这就强调了审计对象基础数据库的重要性。计划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本级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财务数据、业务资料、审计情况等进行调查,建立并完善审计对象数据库,逐步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动态管理;要定期到政府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及时掌握不断变化的情况。

(3)将审计信息化技术作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技术支持。广州市审计局积极探索联网审计,在2011年完成了财政联网审计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对财政预算管理、国库支付、总预算会计等大部分业务的审计监督。同年,下辖黄埔区也建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联网审计平台,审计人员可以随时访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导出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广州市审计局正着手研究,在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时,利用联网系统对重点财政资金支出情况进行分析,选取可疑对象作为重点审计对象,确保重点审计对象每年审计一次、一般审计对象五年至少审计一次。

2、预留审计力量减少计划调整

为避免审计项目计划的频繁调整,保持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灵活性原则,预留一定审计力量是必要的。计划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以前年度党和政府临时交办的工作量,评估自身的审计资源,预留一定比例的审计力量。年度终结时,再将临时增加的审计任务,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3、完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组织架构

针对计划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不适应审计实践要求的问题,应加强计划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的建设:一要明确管理机构,保证相关机构以主要力量认真做好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二要强化管理职能,特别是注重计划管理的统筹功能,发挥其总揽全局、指导全程的作用,使其在计划的制定、执行、评估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三要提高人员素质,挑选具有良好的财经知识背景、审计实践经验丰富、宏观意识强的人员充实到计划管理工作岗位,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素质,使之适应计划管理工作的需要。

4、加大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和评价的力度

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的效率和效果,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以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为依据,建立考核指标,对项目进度执行情况、审计组织实施情况、审计成果、审计成本等方面进行考核。此外,还应及时报告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与建议等,争取做到年中通报、年终考核。

针对审计计划执行“前松后紧”的问题,广州市审计局借助信息化手段,以时间节点为突破口,自行开发管理系统,以表格形式,对项目各阶段计划时间与实际执行时间进行对比,采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反映项目进度“超时、即将超时、符合预期”三种情况。该局在印发了审计项目计划后,要求业务部门在系统上填报各审计项目完成实施方案、发出通知书、进点、现场审计结束、发出征求意见稿、业务会议审议、签发审计报告等计划时间,经过分管局领导确认后生效。该系统由业务处室按照项目实际执行时间及时填报。项目计划时间如需修改,须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由计划管理人员修改。针对“即将超时”项目,计划管理人员会提醒业务处室加快工作进度;针对“超时”项目,计划管理人员定期在全局范围内进行通报。

【参考文献】

[1] 王志楠:加强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思考与实践[J].审计研究,2005(5).

项目管理策划篇10

一、现阶段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新要求

1、审计工作总体目标的新要求

刘家义审计长在2013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科学安排审计计划。各级审计机关要围绕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坚持‘滚动计划、有效整合、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的原则,全面摸清审计对象的底数,实行分类管理,制定5年审计项目总体规划和分领域审计项目滚动计划,做好年度审计计划与长远规划的衔接,加强年度计划的统筹和整合。”按照上述要求,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就不能只是简单的制定计划,而是应该不断提高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创新审计项目生成的途径和方法,保障审计工作紧扣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社会热点,实现审计“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总体目标。

2、国家审计准则的新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审计署令第8号,以下简称新《准则》)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与审计署原来的《审计机关审计计划管理办法》相比,新《准则》对审计项目计划的编制作出了更加全面、细致的规定,包括编制审计项目计划的步骤、调查审计需求的方向、进行可行性研究重点调查的内容、符合专项审计调查的情形、审计项目计划应反映的内容等,同时还明确了工作分工:调查审计需求、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确定备选审计项目,以业务部门或者派出机构为主实施;备选审计项目排序、配置审计资源和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草案,以计划管理部门为主实施。

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一盘棋”理念,未达到审计监督全覆盖要求

(1)不重视审计项目计划计划的龙头作用,缺乏系统性。新《准则》明确的计划编制工作分工,有利于计划管理部门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综合统筹。但是,由于部分审计机关在编制计划前,未自上而下地确定下一年度的审计工作思路、审计重点领域和总体目标,计划管理部门只是机械地将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任务以及业务部门提出的备选项目进行汇总,往往造成年度计划零散且非系统。此外,部分审计机关的业务部门之间的工作是有一定交叉的,如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往往并非由某个部门独立完成。在提出备选项目时,仅仅由财政审计部门、经济责任审计部门分别提出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备选项目,再由计划管理部门统一协调后分配给各个业务部门,存在不熟悉审计对象的问题。

(2)不重视审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审计监督全覆盖缺乏技术保障。近年来,审计机关的审计信息化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审计信息化技术在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中的应用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一是部分审计机关未建立审计对象的基础数据库,未能对审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和规划,审计项目计划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不突出。二是部分审计机关未搭建财政资金联网审计平台,未能利用计算机对财政资金重点支出存在问题的分析作为编制项目计划的依据,审计监督全覆盖缺乏技术保障。

2、频繁调整,严肃性难以得到保证

新《准则》规定,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一经下达,审计项目组织和实施单位应当确保完成,不得擅自变更;如需调整,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但是,审计项目计划在执行过程中,往往由于各种突发情况而发生调整,其严肃性难以得到保证。审计项目计划的频繁调整,一定程度上是由审计工作所处的客观环境决定的。

(1)下级审计机关与上级审计机关的计划年度不一致。如某市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自1月至12月期间实施,但其上级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项目计划自8月至次年7月期间实施。计划年度不一致,导致上级审计机关下达新的审计项目计划时,下级审计机关已将审计项目计划报同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审批同意并印发实施。其结果是,下级审计机关每年都要通过调整审计项目计划来完成上级审计机关下达的统一组织实施项目。

(2)党和政府临时交办任务较多。社会各界对审计工作的期望值很高,特别是党和政府相信审计机关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调查某些棘手问题或突发问题,因此临时交办一些审计或调查项目。由于交办项目具有不确定性,势必会占用一定的审计资源,加剧审计机关力量不足的矛盾,从而影响正常的审计项目开展,妨碍审计项目计划的推进。

3、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不适应审计实践要求

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审计机关未设立专职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机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由办公室或法规处承担,部分基层审计机关甚至没有配备专职的计划管理人员。一些审计机关虽然配备了计划管理人员,但这些人员存在缺乏审计实践经验、宏观意识薄弱、专业不对口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作用和效能的发挥。

4、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力度不够

有的审计机关在计划执行中缺乏检查与控制,领导和计划管理部门对计划执行情况掌握得不充分,跟踪督促和指导落实工作做得不实。有的审计机关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总结不够认真,未有分析造成未按时完成年度计划项目的原因,对年度计划项目的执行及效果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考核和奖惩不到位,影响了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应有作用的发挥。

三、提高审计项目计划管理效果对策研究

1、形成计划“一盘棋”的思路,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

(1)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统一审计思路。制定审计项目计划是整个审计工作的开端,其作用举足轻重。审计项目计划的统筹过程,可先由计划管理部门根据审计机关制定的长期工作规划,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全面把握相关领域的总体情况,提出下一年度的审计工作思路、审计重点领域、审计总体目标,报经审计机关业务会议讨论确定。计划管理部门应将政府经济工作中心内容及对审计机关的工作要求、上级审计机关安排或者授权审计事项、群众举报或公众关注事项、近年已审计单位名单等,提供给业务部门,由其开展审计需求调查,提出备选项目。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备选项目先由各业务部门提出,再分别由财政审计部门、经济责任审计部门甄选调整,然后报至计划管理部门。这种做法,可以减少计划的零散性和非系统性,提高针对性,既考虑重点部门、重点领域和重点资金,抓住影响大、风险高、资金总量大的项目进行审计,也从维护财经秩序角度出发,抓好一定层面,一定周期项目的审计,克服审计死角。

(2)建立审计对象的基础数据库。2014年5月,广东省审计厅蓝佛安厅长在各市审计局局长座谈会提出:“要摸清审计对象的数量、结构和特点,做到对本级审计管辖对象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对审计对象进行分类管理和规划,坚持全面审计与重点审计相结合,制定滚动项目计划。”这就强调了审计对象基础数据库的重要性。计划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本级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财务数据、业务资料、审计情况等进行调查,建立并完善审计对象数据库,逐步实现对审计对象的动态管理;要定期到政府相关部门征求意见,及时掌握不断变化的情况。

(3)将审计信息化技术作为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技术支持。广州市审计局积极探索联网审计,在2011年完成了财政联网审计系统的建设,实现了对财政预算管理、国库支付、总预算会计等大部分业务的审计监督。同年,下辖黄埔区也建立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联网审计平台,审计人员可以随时访问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导出数据进行分析。目前,广州市审计局正着手研究,在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时,利用联网系统对重点财政资金支出情况进行分析,选取可疑对象作为重点审计对象,确保重点审计对象每年审计一次、一般审计对象五年至少审计一次。

2、预留审计力量减少计划调整

为避免审计项目计划的频繁调整,保持其严肃性和权威性,坚持灵活性原则,预留一定审计力量是必要的。计划管理部门可以根据以前年度党和政府临时交办的工作量,评估自身的审计资源,预留一定比例的审计力量。年度终结时,再将临时增加的审计任务,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3、完善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组织架构

针对计划机构设置及人员素质不适应审计实践要求的问题,应加强计划管理体制及组织机构的建设:一要明确管理机构,保证相关机构以主要力量认真做好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工作;二要强化管理职能,特别是注重计划管理的统筹功能,发挥其总揽全局、指导全程的作用,使其在计划的制定、执行、评估环节发挥应有的作用;三要提高人员素质,挑选具有良好的财经知识背景、审计实践经验丰富、宏观意识强的人员充实到计划管理工作岗位,不断提高其综合能力和素质,使之适应计划管理工作的需要。

4、加大对审计项目计划执行情况检查和评价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