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范文10篇

时间:2023-03-20 18:14:53

测井范文篇1

暑假期间,在等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测井级三个班来到了位于潜江市的油田测录井工程公司进行为期三周的实习。此次实习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声放电等各种测井方法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教学任务,这次亲身来到测井公司实地实习使我们对测井的认识从理论很好的延伸到了实际当中。在实习的这段学习生活中,我对各种测井方法及其原理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在实际测井中会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有了初步的思考方向。总的来说,此次测井生产实习是我受益匪浅,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当中也必定会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二、实习内容及收获

本次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射孔、测试、井下仪器、测井解释、地面仪器、测井工艺、现场测井观摩、综合录井。下面仅做简单的阐述:

射孔是将射孔枪送到预定的深度后,进行校深、点火,利用聚能罩聚集很高的能量,爆炸将射孔弹射出,穿透套管和地层,从而达到形成通道的目的。射孔是一种完井手段,主要是让地层中的油气能通过射孔通道流入井筒内。射孔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井下射孔、卡钻的判断、井壁取芯。在射孔作业中常遇到的问题有射孔弹在井下不爆炸而在工作地面爆炸造成人员伤亡、误射孔、卡枪。实习前以为射孔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经过老师的讲解,现在我才发现射孔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在射孔作业中一定要注意安全。

测试是试油的一种手段,它是指在动态条件下对油气层进行评价,从而得到地层压力,温度,地层产出流体性质的判断,渗透率,测试影响半径,油气的边界等。测试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裸眼井测试,另一类是套管井测试。其中裸眼井测试是一种不稳定的测试,一般风险较大,因此测试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井下不超过8小时;而套管井测试是一种稳定测试,风险较小,测试时间长,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层位污染,需要开井10分钟,然后关井,再开井充分流动,观察两次流动压力是否一样。通过听取老师的讲解和对仪器的观察,我对测试这个在学校并没有接触过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

井下仪器的观察,在仪器车间我们观看了普通声波探头、长源距声波探头、硬电极、双感应探头、微球形聚焦探头、岩性密度探头、地层倾角方位探头、补偿中子测井仪、双侧向测井仪等一系列的井下装置和设备。井下仪器除了有这些探头外还包括电子线路和防转短节。以前只是在课本上看到过一些井下测井仪器的图片和文字描述,这次身临其境的看到了实际的仪器,发现和自己想象当中的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通过观察这些仪器,加深了我对测井仪器及测井原理的进一步认识。

测井解释包括资料的上井验收和资料解释。上井验收时要看测井曲线是否符合标准;测井解释时一般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来对测量的曲线进行解释,陆相一般为沙泥岩剖面、海相为碳酸盐剖面,可以利用测井曲线来划分剖面,识别岩性计算参数。一般要先对原始数据进行解编和转换,还要进行深度校正。可用来识别岩性的曲线包括自然伽马、自然电位、井经;测量孔隙度的曲线有声波、密度、中子;测量电阻率的曲线一般有双侧向和微球的组合、感应测井和八侧向的组合。另外还有一些测井新方法,比如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中子寿命测井、脉冲中子测井等。通过这些学习,是我对测井资料的解释过程有了新的了解,知道了要从多条曲线来综合判断岩性划分岩层,而且测得的曲线并不是像课本上的那些那么有特点,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各种信息来综合判断。

地面系统的发展经历的从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又从数字信号发展到现在的成像测井。在早期的测井地面系统中,绞车与通信设备两者是单独的,通过设备连接在一起,而现在的操作室和绞车在同一辆车上。

测井工艺方面我们主要了解了,测井的电缆。电缆分为单芯电缆,四芯电缆和七芯电缆。直径5.6mm的单芯电缆主要用于生产井测气、水剖面;直径11.8mm的七芯电缆是现在测井的常用电缆。

录井技术是油气勘探开发活动中最基本的技术,是发现、评估油气藏最及时、最直接的手段,具有获取地下信息及时、多样,分析解释快捷的特点。录井包括综合录井、地址录井、地化录井、荧光录井、核磁共振录井等(以综合录井为主)。录井作业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井口和钻台上要安装H2S监测器,停钻时尤其可能出现井喷或造成H2S逸散事故的发生。通过老师讲解录井的相关知识,我对录井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录井流程有了基本的认识。通过参观录井仪器平台,对录井仪器和录井过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月22日,我们随车来到了油田某钻井工区,对现场的测井过程进行了观摩。此次观摩不但跟贴切的了解了测井的具体步骤和流程,也对钻井平台和钻井知识有了一些了解。具体的测井步骤为:

1、测井工作人员把天地滑轮从车上取下并安装到井架上;

2、从车上取出相应的测井仪器,将其挂接在天滑轮,通过地滑轮连接电缆至测井仪;

3、将测井仪器下放到井中;

4、仪器下放至目的层位后,以一定的速度上提仪器;

5、监测测井曲线是否出现异常,随时处理;

6、现场验收测井资料,如果不合格要重新测量,直到合格。通过这次现场的观摩,学到了很多测井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学到了井场安全常识方面的知识,比如井场内不能吸烟、不能打伞等。

总之,在这次的实习中,我们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对各种测井原理、测井仪器和测井工艺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实习中我们亲身体会到了油田工人的生活、亲眼看到了在书本上学过的测井仪器、切实了解了油田具体的运行模式。这些在我们以后的工作或继续深造的道路上无疑会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三、实习体会及感想

这次实习利用了暑假的时间,天气很热、条件很苦,但是同学们的求知欲望并没有因为外部的条件不好而减退,每次都按时出工,准时到达实习现场。实习中我真切感受到了油田的生活,虽然和以前想象中的有很大的差别,但我人就对自己选择的道路坚定不移,对自己作为石油人感到自豪。在实习的时候我同时也觉得我们大学生在学校呆的时间长了,眼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时候也很极端,我想这也是在我们步入社会后应该学习和提高的。所以我认为,如果有走出校园到神会上去实践的机会,我们一定不要放过,亲身经历的社会经验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阅历同时更重要的时会让我们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效率。

四、总结与建议

测井范文篇2

本区位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皇镇集、沙土集镇。勘探区东西宽约10.70kin,南北长约11.33kin,面积69.20kin2。其中含煤面积东西长约5.91kin,南北宽约5.36km,面积22.48kmz。

2资料处理与分析

Psi型数字测井仪由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生产。采样间隔5cm;测速:lOre/rain,密度8m/min.主要参数有视电阻率、人工伽马长(短)源距、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时差、井温、井径。数据由对应探管采集存人电脑。一般情况下,除井斜、井液电阻率等可自上而下采集,其他方法都在提升电缆时连续采集。使用河北省邯郸市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开发的CLogProV2.0数字测井资料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2.1线分析与物性特征

本区为华北型全隐蔽石炭系含煤地层。自上而下发育的有第四系、新近系、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本溪组及奥陶系。该区地层叙述如下:

2.1.1第四系

本区第四系厚163.60—177.70m。主要为砂质粘土、粘土、粉细砂及中砂薄层。物性特征:视电阻率曲线幅值普遍较高,自然伽玛曲线幅值低而平直,砂层视电阻率幅值较高,多呈锯齿状。下部有一段较稳定的低而平直的低阻砂质粘土层,依其确定第四系底界。

2.1.2新近系

本区新近系厚562.85~668.25m。以粘土、砂质粘土为主,夹粉砂、细砂。物性特征:视电阻率呈逐渐变低趋势,下部电阻率曲线呈尖锯齿状,幅值普遍低于上部,自然伽玛、密度曲线幅值高于上部低于下部地层,自然伽玛靠近新近系底界有时出现1—2个以上的尖峰异常,是划分上新近系底界的良好标志。

2.1.3山西组和太原组

(1)山西组全厚80m左右,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上部以泥岩、粉砂岩为主,中下部以中细砂岩为主,夹泥岩、粉砂岩,发育2—3层煤,底部以细砂岩夹粉砂岩为主。物性特征反映较明显,在电阻率曲线上以中低阻值砂岩和较高阻值的煤层构成主体,上部有低阻值泥岩,2、3号煤层高阻值、低密度、低自然伽玛。

(2)太原组全厚约170m,以粉砂岩、泥岩为主,夹少量砂岩及石灰岩。灰岩、煤层的层数厚度变化较大,煤层为薄煤层,不稳定。一般发育12下、15上、16上、l7等局部可采煤层。石灰岩发育不完整,大部分石灰岩层位被砂岩所取代,局部发育十灰。煤层在视电阻率曲线上幅值呈逐渐下降趋势,煤层密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自然伽玛曲线均为低幅值。石灰岩呈高阻、高密度曲线反映。本区煤层为肥煤,具有高电阻率、低伽玛强度、低密度等物理性质,与顶、底板围岩的物性差异明显。如图1。

2.1.4本溪组

本溪组厚28—80m。主要由泥岩组成,夹石灰岩2~4层,石灰岩不稳定,偶夹薄煤层1—2层。本溪组下部有一层铝土岩,厚度变化在0.75~10.05m之间。石灰岩呈高阻、高密度,低自然伽玛强度,泥岩、粉砂岩自然伽玛强度一般较高,底部含铁铝质泥岩自然伽玛幅值最高。如图2。

2.1.5奥陶系

本区仅揭露奥陶系地层厚度6.80—151.97m。测井物性特征:视电阻率曲线幅值最高,密度较高,自然伽玛强度最低。如图2。

2.2岩性解释原则

煤层电阻率呈高幅值,密度、自然伽玛呈低幅值,声波时差呈高幅值反应。石灰岩具有很高的电阻率、密度为高幅值,自然伽玛呈低幅值,声波时差呈低幅值。砂岩可分为粗、中、细、粉砂岩,电阻率依次递减,密度值相应减小,声波时差逐渐增大,随着颗粒由粗变细和泥质含量的增高,自然伽玛逐渐增高.泥岩电阻率相对最低且变化范围不大,密度较小,有较高的放射性,自然伽玛较高。各曲线解释原则见表1。

2.3破碎带、断点及断距的确定

电阻率在软岩层呈低阻反应,硬岩破碎后层段内充水或填充了泥质,电阻率表现为低幅值,声波时差、密度值减小,孔径扩大。在同一地区同一地质时期中出现某一或多个沉积旋回测井曲线缺失或重复,与邻近钻孔的测井曲线显现不同时,就可通过与区域地层对比分析,准确地确定断点的位置,并把断点附近曲线超常规变化的层段确定为破碎带。

2.4含水层及隔水层的确定

本区第四系砂层、新近系砂层、太原组下段砂层、奥灰在视电阻率曲线上呈明显的高幅值,在自然伽玛、伽玛伽玛曲线上呈明显低幅值,为本区含水层段。第四系粘土层、石炭二叠系的泥岩在视电阻率曲线上呈明显的低幅值,自然伽玛、伽玛伽玛曲线上呈明显高幅值,为本区隔水层段。

2.5井斜、井温、井径的测量

钻孔全部测量顶角和方位角,为地质成果的准确利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进行了简易地温测量。存在二级热害。进行井径测量,可了解孔内结构的变化情况,用于校正井径对测井资料的影响。

测井范文篇3

关键词:地质勘探;数字化测井;煤层性质

近年来我国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也对于煤田地质勘探工作有了新的要求,不仅需要更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需要更准确的勘探结果。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煤矿地质勘探中的测井技术设备不断革新,向着数字化、集成化和便携性的方向演变,可以快速获得一系列地址信息数据,例如底层强度、岩层深度和厚度、煤矿质量等等,对于煤矿周边地质环境情况的综合评价意义重大。

1数字化测井技术概述和优势

1.1数字化测井技术概述

测井技术也可以称为地球物理测井技术或者磁场地球物理技术,就是采用岩层导电性、电化学性、声学特性以及放射性等地质物理特性来对其参数进行测定的方法。测井技术涉及到电学、重力学、地震学等物理原理,运用这些原理开发地质物理参数的各种仪器设备来将不行各种测井工作。测井首先需要进行钻井施工,运用测井电缆来将工具下方到钻井当中,之后采集相关数据传输回地面,进而将测井设备所获取的各种地质参数加以记录,形成测井曲线。之后工作人员即可通过所获得的测井曲线和地质数据来对井下岩层、含水层进行识别,寻找地下煤矿资源。当前投入使用的测井技术主要有电阻率法、自然电位法、声波法、伽马测井法等等,这些测井方法都可以较好地满足煤矿地质勘探各项参数测量需求。

1.2数字化测井技术的优势

煤矿地质勘探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对于专业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尤其是涉及到开采工作的开展和井下工作的安全,对于测井数据也有着极高的要求。测井技术选择是否得到、成果是否可靠以及测井的时效性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煤炭资源的开发以及灾害的处理,并且关系到煤炭地质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因而这就需要对于当前应用的不同测井技术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测井技术,得到测井资料。现阶段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等技术的发展都给测井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无论是数字化测井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都已经有了一定的进步,在当前的煤矿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具体来说,数字化测井的优势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数字化测井技术拥有较高的工作效率,在测井当中由于加入了很多自动化控制模块,所以省去了一些人工操作流程,可以直接完成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并在较短时间内输出勘探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力工作的压力;其次,测井精确度较高,由于采用自动化和数字化技术来完成测井工作,所以同样因为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避免了人工测算的失误,可以带来更为准确的检测结果,如煤层厚度、煤层埋深、地质构造等等;再次,具有极强的适用性,数字化测井技术较少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可以实现24小时全天候测量,即便是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也可以迅速地完成井下资料采集;最后,操作简单方便,目前我国所采用的勘测设备人机交互界面已经全部汉化,工作人员可以按照系统的提示来完成测量操作,较为简单易懂,上手容易。除此之外,数字化测井系统的体积较轻,重量小,便携性好,都给数字化测井技术在煤矿地质勘探当中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数字化测井技术在煤矿地质勘探中的应用

2.1数字化测井曲线排查断层位置

经由对数字化测井曲线进行对比,就可以获得地质断层的信息,确定其位置。在利用测井曲线寻找断层位置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测井技术手段来获取测井参数,并且将这些参数进行绘制,形成地质测井曲线。之后再将所绘制的曲线和标准线进行对照,如果曲线当中某部分存在重复或内容缺失,则表明地质构造当中存在问题,进而判断出矿层断层的位置等信息。

2.2数字测井曲线确定煤层性质

确定煤层性质是煤矿地质勘探各项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也是数字化测井最关键的功能。数字化测井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测井曲线可以准确反映煤层的性质,从而解决很多煤层地质勘探当中存在的问题:第一,自然伽马曲线,基于煤层区域的测井数据来分析,伽马射线的放射性较弱,明显暗于其他区域,所以运用自然伽马射线来进行数据采集,就可以确定煤层的位置,并算出煤层的厚度;第二,声波曲线,煤层声波曲线特征明显不同于岩体声波曲线,在煤层当中,声波的传播速度较低,进而影响传播时间,因而可以通过声波曲线的差异来寻找煤层的位置,并对煤矿的质量进行判断;第三,中子曲线,煤层当中含碳量越高,则钻空隙度越高,因而可以结合地层含碳量来判断煤层的位置和性质;最后,侧向电导率曲线,如果煤炭含量较大,则导电率会降低,因而可以通过侧向电导率曲线来判断煤层的性质和位置。结合起来,数字化测井技术的应用可以通过绘制各种测井曲线,通过对曲线的分析就可以对煤层性质进行判断。

2.3确定煤层性质变化

确定煤层的岩性可以直接确定煤层性质的变化,为具体分析提供必要的前提。当前投入使用的煤质岩性测量方法包括有密度测量、中子测量以及声波测量这三种类型,经由对测井技术中所得到的测井数据来进行专业分析,就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煤质指标和岩石成分。对于煤矿性质变化情况进行测量的过程中,煤层内部也会难免被火成岩所入侵,从而引发煤性质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同样会在测井曲线上得到体现,在煤层变质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中,测井曲线中的电阻率曲线、中子曲线则会不断下降,伽马曲线变化幅值也会越来越低。因而将密度、电阻率以及中子相结合所绘制出的测井曲线可以较为准确地体现出煤层性质变化情况,让勘探人员能够及时判断煤质的变化。

2.4确定煤层自动分层

现阶段数字测井技术的研究前沿就在于如何测量煤层厚度、判断煤层地质的岩性,并且实现煤层自动分层,该技术发展直接决定着测井技术的发展。基于计算机对于测井曲线的综合分析,可以有效地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并且提高测井曲线的读取效率。应用多中处理方式来实现对测井曲线的自动化处理和同步化分析处理,可以较好地提高曲线届时精度,为煤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提供重组的数据。当前测井曲线自动分层依然采用数学建模的形式,建立地层性质和测井物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来简单地划分界面地层,进而实现数字测井快速分层。该技术可以利用多条曲线来实现测井信息的分层处理给分层解释提供了分层界面信息,并对分层特征信息进行了整理。

3测井曲线在某每天勘测中的应用

3.1煤层划分

对于某煤田的实际勘测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自然伽马、电阻率和自然电位的测量之外,还应当进行声波测井,这样才能获取更为详实的测井数据。前文中已经提到,在测井曲线方面,声波测井当中的煤层具有较高的异常反应,并且通过大量钻孔声波时差曲线对于煤层的反应情况较好,界面陡直,幅值突出,因而成为煤层判断的重要参数,进而让煤层的定性、定厚可信度都得到了提高。

3.2划分地层

声波在低层当中的传播速度并不相同,容易受到岩石密度和弹性系数影响,在不同的岩石当中,声波传播速度也会有所区别,结合视察区县,就可以判断出岩性,并且将不同岩性的低层划分出来。对于致密地层而言,如火成岩、白云岩和石灰岩等等,声波速度大时差小,因而在时差曲线方面则体现为低值,而在泥岩当中则完全相反,声波速度小,视察区域较高,砂岩的声波速度大于泥岩,且小于石灰岩,因而异常值介于二者之间。钙质胶结物含量增多的同时,也会缩小时差,并且随着泥岩含量的增多,时差也会加大。在煤层声波速度较低时,视察曲线则较高,但在个别情况下也可能和泥岩相混淆,并且往往无法分清煤层和炭质页岩界面,这就需要和密度曲线进行配合来判断。如果岩层类型和岩性、孔隙度在横向上大体稳定,那么依然可以用声波时差曲线来了解岩层构造情况。图1某煤矿岩体性质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为某煤矿岩体性质分布情况示意图,该煤矿的贮藏情况较好,有一半以上的深度均处于较好状态,适合进行开采。但需要注意的是基,适合进行开采。但需要注意的是基于地球我去理测井数据来进行分析,可以掌握岩层变化情况、煤层孕育规律,但是该技术的应用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地质勘探工作,而是要将其作为补充和帮助。

4总结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煤炭资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开采量的提升,煤矿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因而这就对于煤矿地质勘探有了新的要求。数字化测井技术的应用可以及时迅速地获取准确的地质信息。本文对于数字化测井技术的优势以及应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且结合实例来对该技术的应用流程和要点进行分析,在未来,数字化测井技术也将在我国的煤矿地质勘探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默涵,谢永红,范国增等.地质普查、区域探井和地球物理勘探在石油勘探中的作用[J].物探装备,2021,31(02):82-84.

[2]田力.数字测井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9(23):216-217.

[3]马林.试论地球物理测井在煤田测井中的实际运用[J].科技风,2015(15):77.

测井范文篇4

1测井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钻井工程施工部门在进行井场的布局过程中,必须留出足够满足测井施工的场地。如果井场区域狭小,没有测井作业足够的空间,极有可能在测井施工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或井筒安全事故,影响到测井施工时效。对测井施工中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不完善,导致发生事故后,无法立即启动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导致严重的后果,给测井施工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到测井施工的效率。测井施工人员的技能素质不能满足安全施工的技术标准,出现人为误操作的行为,引发严重的事故,也会给测井施工带来危害。缺乏测井施工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人员的操作随意,引发事故的几率增大。由于安全监督管理措施不到位,也极易引发安全事故,甚至发生井下仪器落井等井筒事故,影响到测井施工的正常进行,阻碍钻井队施工的正常运行规划,耽误甲方产建进程,造成极大的恶劣影响。

2测井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

为了提高测井施工的效率,加强对测井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保证安全平稳地完成测井施工的任务,才能发挥测井的优势,提供齐全完整的测井资料,进行储层评价,满足油田勘探开发的需要。2.1建立健全完善的测井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结合油田测井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建立完善的测井安全管理责任制,规范施工人员的安全操作行为,建立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安全事故,提高测井一次成功率。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制度,施工人员必须保证自身安全和他人的安全,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增强测井施工人员的责任心,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才能有效地抑制安全事故的发生。2.2测井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在地面连接测井仪器设备的时候,划定作业区域,无关人员严禁进入,预防设备连接过程中发生危险,危及到人身的安全。测井施工过程中,人员严禁触摸运行的滑轮、滚筒等设备,避免伤人。当测井仪器下井后,控制好电缆起下速度,观察张力变化,及时发现遇阻遇卡,避免发生仪器掉落事故。测井施工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包括人员的准备、设备的准备及技术的准备。依据测井施工任务,进行测井仪器设备的调试和刻度,确保设备设施完好。选派高素质的测井施工队伍承担施工任务,是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条件。测井施工过程中,预防井口落物,避免发生井筒安全事故。保证测井仪器顺利下井,获得真实完整的测井资料,为后续的测井解释保驾护航。夜间施工作业,必须保证井场的灯光照明,井台与操作室的沟通顺畅,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影响到测井施工的顺利进行。测井施工期间相关人员值班就位,必须保持井筒内灌满钻井液,保持井筒的压力平衡,突发情况及时沟通,有效避免发生井漏或者井喷的事故。在测井施工过程中,钻井平台上必须停止一切其他的作业施工,严禁交叉作业,告知相关方安全风险。2.3提高测井施工现场安全性的技术措施。审核测井施工的地质设计、施工设计及应急预案的内容,保证达到安全操作的技术要求。在进行测井施工前,召集相关方召开测井协调会,进行必要的技术交底,掌握钻井队的钻进情况和井筒信息,防止盲目施工引发安全事故,影响测井作业时效。建立健全单井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风险演练,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立即启动事故的应急处理预案,将损失降至最低。严格安全考核制度管理,对测井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情况进行考核,明确严格的奖惩制度,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加强测井施工的井控管理,配备相关应急物资,并熟练掌握设备设施的操作应用,加强对井控设备的日常维护和检查。一旦发生井口溢流的状况,立即启动井控应急处置预案,服从钻井队安排。对测井施工全程进行安全监督管理,对测井施工的质量、安全及进度进行全程的监督和管理,落实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促使每次测井施工均能严格按照相关作业流程规范作业,保质保量地取全、取准所有测井资料,做好测井资料质量控制。

3结束语

通过对测井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的研究,保证测井施工的顺利实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确保测井作业时效,获得真实的地层的测井资料。经过分析解释与储层评价,为油田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服务。

参考文献

测井范文篇5

1声速测井的内涵

声波在不同的介质(不同的岩层)中的传播时差有明显差异,岩石中的裂缝、溶洞以及岩石风化等会对声波速度产生很大影响,可以通过声速测试了解岩层物性特征。声速测井所测的就是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时间。目前,声速测井一般测量的是纵波速度,由仪器发射晶体发射的声波耦合后在地层中传播,经地层传播的声波被仪器接收晶体接收。因为发射晶体和接收晶体的间距是一定的,所测得的声波传播时差与传播速度成反比。根据需要可以把传播时差换算为声波速度,结合其他物理参数,还可以计算出横波速度,从而进行岩性的划分、弹性参数的计算,为工程勘察所利用。

2理论基础

岩石的声速指的是声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理论和实践证明,岩石的声波速度主要与密度有关,并且是随着岩石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

(1)岩性。在不同岩性的岩石中,声波传播速度不同,这是因为不同岩性的岩石密度不同,一般纯净的石灰岩一砂岩一砂质泥岩一泥岩的密度依次减小,它们的声波速度也依次减小。

(2)岩石结构。岩石胶结性差、疏松,声波速度低;而岩石胶结性好、致密,则声波速度高。岩石中的裂缝、溶洞等均会对声波速度产生较大影响。

(3)岩石孔隙间的储集物。岩石中孔隙问的储集物不同,也会对岩石的声波速度产生影响。

(4)地层埋藏深度及地质时代。地层埋藏的深浅及地层时代的新老均对声波在地层中的传播产生影响。岩性和地质时代相同,地层埋深大、压力大,则声波速度高;反之,地层埋深浅、压力小,由声波速度低。同一岩性,老地层比新地层声波速度高。声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见表1。

3应用范围

(1)划分钻孔岩性。不同的岩层具有不同的声波传播速度,因此声速测井可以判断地层岩性,结合电阻率、自然伽玛等参数,对钻孔岩性进行划分。

(2)确定岩层风化、氧化带。岩石因风化、氧化,胶结程度变差,疏松甚至破碎,强度减弱,密度减小,波速减小。测得的声波速度与新鲜完整岩石的声波速度进行比较,波速减小量反映了岩石的疏松、破碎程度,据此可确定岩层风化、氧化带。

(3)解释裂隙和软弱夹层。岩层因为有裂隙及软弱夹层的存在,声波传播速度在此处降低,声速测井曲线产生低的异常是解释裂隙及软弱夹层的主要依据。

(4)确定弹性参数。根据弹性力学的知识,可根据介质密度D,介质中声波传播的纵波速度v与横波速度v确定介质的弹性参数:式中:E为介质的弹性模量;k为体积模量;u为切变模量;8为泊松比。声速测井一般提供的是纵波时差△,并可换算为纵波速度v,而横波速度v由经验公式计算:

4应用实例

4.1划分钻孔岩性

我市一综合楼AQJ1号勘察钻孔的综合测井成果如图1所示,钻探揭露的地层主要有黏土、砂质黏土、砂岩、泥岩。其中,砂岩、砂层的纵波速度较高,黏土的纵波速度较低,砂岩、砂层的视电阻率为高异常、自然伽玛为低异常,在综合分析解释的基础上,划分了钻孔岩性剖面,分层效果良好。

4.2确定岩层风化、氧化带

(1)I号抽水蓄能电站ZK01号勘察钻孔的综合测井成果如图2所示,所测深度内均为石英砂岩,垂深17.2m以下纵波速度平均为6200m/s,而在17.2m以上纵波速度平均仅为3300m/s。其原因即为浅部岩层风化、氧化,成为卸荷带,波速明显减小。

(2)Ⅱ号抽水蓄能电站SZK02号勘察钻孔的测井成果如图3所示,钻探揭露的基岩是花岗岩,纵波速度曲线在46.20m以浅为较低异常(最低170Ore/s,平均在3500rids左右),确定46.20m以浅为岩层风化、氧化带。

4.3解释裂隙和软弱夹层

裂隙和软弱夹层都是工程建筑,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中需要重点处理的地质问题。Ⅲ号抽水蓄能电站LN01号勘察钻孔的测井成果如图4所示。钻孔揭露的岩层也是花岗岩,在孔深21.5O~22.0O,33.8O~34.4O,40.1O~40.90m纵波速度曲线均表现为低尖峰异常,与视电阻率曲线低尖峰异常一一对应,分析解释为岩层裂隙,经与钻探取心资料对比,完全吻合。当裂隙在后期充填泥质后就成为软弱夹层,曲线反映与裂隙相似。

4.4确定弹性参数

将测井计算的岩土层力学性质与实验室获得的岩土层样的力学性质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可比性,可作为评价岩土层强度的依据,为工程勘察参考所利用。汝阳县前坪水库ZK3号工程勘察钻TLN井成果见表2。由于声波测井是连续的(一般0.05m,精度高),计算的弹性参数也是连续的,根据需要,可以从测井数据库导出大于等于0.05m多种深度间隔的弹性参数数据表,非常方便。

测井范文篇6

关键词:煤田;地质勘探;测井;措施

测井技术分为生产测井和完井测井。常规意义上的测井项目能反演储层情况、追踪地层沉积序列、探测完井质量及其近井段污染程度。而不同矿产资源的井筒,其开采方式和后续改造工序的不同也给测井类别和成本控制带来了细微差别。煤田地质勘探领域的相关测井是为了获取地理信息中的物理参数,并根据相关数据进行卡层和瓦斯预测,确保矿脉延伸受控以及巷道布局合理。同时还能将底层重要信息进行反馈,是一项先导性开创技术。本文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前提下,探讨数据处理和工况分析上的异同,为新技术的高效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1煤炭地质勘探特点及发展趋势

煤田地质勘探依据常规地质勘探角度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和勘探4个阶段。具体如下:①预查阶段。运用基础地质资料进行矿区内裂缝、断裂和多个矿产区域内测量数据的反演,在地质结构和多维构型方面进行煤田和其他矿产资源的普查,并在岩心检测、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煤矿启动预案普查工作的系统开展,把具体煤矿矿脉进行定点勘查、定位判定和区域地质特征下的最佳条件开采,为后续的系统工作开展提供数据链支持和综合准备。②普查阶段。该阶段是在上一步预查完成之后进行煤矿数据审核,并最终定量获取资源评价条件,以综合评定煤矿的经济性为后续科学开采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③详查阶段。通过普查和定点开采方案优选,在数据详实的基础上开展详查,运用多重手段在地质依据和作证的基础上进行区域性矿井划分,并详细编制不同综采面的矿区。完善开采细则。④勘探阶段。运用多重手段进行煤田地质资料的合理分析,将矿井为单位的建设目标进行多步设计,并根据先期测井资料,在不同煤田地质特征下进行导电特性、声学特性和电化学特性等因素的对比性核实。此外,运用不同精度和任务模式的仪器仪表进行相应工作完善,在数据量充实的基础上完成相应工作,综合开采工程和地质要素,进行危害因素预控。需要注意多维导向下的任何因素都存在一定问题,具体总结如下:(1)测井技术发展水平低。我国煤炭开采技术于1951年开始发展,因此在发展初期只能测量比较简单的自然电位和电阻率。在煤田地质勘探过程中,由于无法明确确定煤层与顶板岩层的具体差异而使用测井技术时,无法进行有效划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效果。近年来,我国在科学技术水平上取得了明显的发展和提高,但由于发展时间晚,测井技术总体水平较低。因此,我国开发的测井仪器等设备精度不高。(2)相关设备太晚,设备更新太慢。在测井技术中,小直径脉冲计是相关科研人员自主开发的,但其所具有的功能比较少,同时适用范围也很窄,碳氧比等其他相关仪器,自身所具有的精密度不够高,在许多相关技术中,我国没有自主知识产权这种现象,已经对我国测井技术的创新工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有关部门有必要充分重视这方面。实际调查表明,我国煤田地质勘探的电阻率技术还缺乏一定的成熟性,微扫描成像仪的研究水平也不高。从长期来看,国外相关仪器设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在实际的煤田地质勘探过程中,将采用传统的测井技术进行。(3)人为因素。关于在煤田地质勘探中使用测井技术的问题,除了上述以外,还需要重要的因素,即人文因素。在这一过程中,一些利益相关者在开展工作时没有仔细进行地理信息资料的收集,同时处理已收集的数据资料也没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面对这种问题的出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数据的准确性,而且在煤田地质勘探中对测井技术造成了很大的阻碍。此外,一些人员素质偏低和专业技术水平达不到等,也影响了测井技术的有效应用。

2煤田地质勘探中测井技术的应用现状

煤田地质勘探属于固体矿产常规勘察范畴。以钻探取芯、地质雷达勘查、磁电遥感地质反演以及大数据综合勘察方法为代表的系统性工作流程已经在业内得到大规模应用。以下做详细技术分解。

2.1煤田钻探技术

简易而直观的煤田钻探技术需要遵循一定技术流程,在实验开展合规的前提下完成数据分析。具体流程为:首先进行区域地质露头的全面踏勘,将煤田钻探前需要的地质构造、地层层序和煤层的赋存状态进行基础数据梳理,选定合适的煤层储量计算方法。以实验报告和工作指导书的形式进行相关工作预设。其次运用勘探剖面法进行抽样式探孔部署,并预设合理勘探线,进行滚动式动态层位选择和岩心提取分析,并形成地质信息流的原始钻孔柱状图数据汇总。需要注意,应根据不同的取芯钻机设备完成斜钻、立钻相应的工程施工,确保钻探效率最优化和成本最低化。当前以绳索取芯工艺和钻进参数探测工艺运用最为普遍。①绳索取芯技术。在有限劳动强度下运用绳索取芯的钻杆内捞方式连续而稳定的进行钻进,避免起下钻带来的钻孔弯曲度和振动影响,并在合适的套管直径深度选取上进行防斜措施优化,全面而正确的进行设备设施保养并用钻头和扩孔器快速工作。②钻进参数探测技术。运用自动化探头在钻机上进行多维传感器连续数据获取,并在钻进压力、钻杆旋转速度等关键参数上进行控制,确保数据扰动最小。全面优化提高钻进效率,得出最佳控制参数。

2.2测井勘查技术

基于钻井工程沟通目的矿产与地面而进行的储层有限穿越施工能有效进行岩屑录取和关键参数验证式获取。而该井筒也为测井勘查技术的运用提供了平台。运用电法测井手段、声波测井手段和核测井手段可以综合获取目的岩层的声学特性、导电特性、电化学特性可测物理量。而不同的仪器具备不同长处,在数据获取意义最大的前提下进行最佳工况工艺的结合性优选,并运用波普照射技术完成不同数据强度的校核。最终达到不同要求下的工程目的。

2.3综合勘探技术

综合勘探技术,该技术是基于当前基础地质资料,在充分获取工区的地形、地貌、地球物理消息后进行关键参数的选择性取点取样勘测。做关键要害探井的测井资料、地震勘探资料并在数学算法的帮助下导入通用煤田地质信息,并结合勘探区域被新生界地层覆盖的现实依据结合水文地质资料完成相关区域的煤田资源量区、地质构造、断层、煤层的赋存深度、煤层的合并地带、煤层厚度及岩石特性等信息预测性数学模拟。

3煤田地质勘探中测井技术的改善措施

作为煤田勘探的单位,要更好地保障煤炭勘探质量和数量,必须首先重视测井技术的应用,对存在的问题予以充分重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1)不断加强测井技术的更新和发展。众所周知,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是煤田地质勘探作业的重要保障因素。特别是它在确定岩石性质、岩石强度和煤性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对此,相关人员应重视数字测井技术的发展。国际业务经常使用数字测量技术来获取准确的数据。由于数字测井技术在开发工作中需要采用适当的测井方法,因此相关人员需要对煤层的化学层、岩石的强度和煤的性质有深入的了解。此外,在该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将开发新的测井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煤田地质工作水平。(2)进一步加强相关人员的素质和技术培训。作为煤炭勘探建设单位,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领域人员的培训。具体来说,员工定期接受系统的培训,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必须严格按照标准对工作内容和范围进行分类。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操作的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操作出错的可能性。在探索中,相关人员只有在职责明确的情况下,才能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3)不断完善测井评估的主要目标。在完善测井评价目标方面,有关单位要在对煤库进行评价鉴定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煤库地质特征,同时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将对我国当前相关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全力开展煤田勘探评价工作,提高成像性能的测井技术。

4结语

综合上述,我国煤田地质勘探领域运用的新方法、新技术和新装备有限,但基于传统测井技术手段的多维数据比对能良好完成现场工程任务。在技术领域要注意不同地质构型下的地层非均值性表征严重,而分布在我国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煤田矿产具备不同的测井数据特征。相关部门需优选运用对应的测井技术能在成本最省数据最精的前提下展开相应工作,全面而快速的进行高效率勘探。相关工作单位需要梳理当前煤田勘探工作中测井技术运用瓶颈,以解决工程问题,强化工程效率为目标,全面提升测井工艺与测井设备的匹配性,在现场技术操作合规的前提下为煤田地质勘探提供技术便利性,全面优化煤矿生产系统科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建超.在煤田地质勘探中数字测井的应用效果[J].科技传播,2013,(4):179-180.

[2]王春辉.数字测井技术在煤田地质勘探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2):168.

测井范文篇7

1PS测井的原理

1.1基本原理

单孔法PS测井的原理如图1所示,在地面某点S以锤击激发木板产生地震纵、横波,在井中深度为Z。、Z等位置摆放三分量检波器以接收来自S点的波场信息。对原始波形,为计算平均速度,须把记录时问换算成井口到检波器的垂直入射时间。设z、Z:之间的波速为V,弹性波以这个速度从z沿井壁传播到z:所需的时间为△t,则△t。与在z与z深度处所实测的记录初至时间T、r2的关系式为p:对△t求和,则∑At。就是波从井口传到深度为Z。+1处所用时间,用t.来表示,则岩层中某一深度z.+1处的平均速度为:V=Z+l/t相邻道所对应的层速度为:

1.2岩土层力学参数的计算

以岩土体的弹性特征为基础,通过测定不同岩土层纵波、横波的传播速度,计算出下述一系列的岩土力学参数。据此判定岩土层的工程性质,为工程设计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其中V。为实测岩体纵波速度,V为本工区新鲜完整岩石的纵波速度,通过岩体完整性系数可以评价岩土体的破碎程度。

2数据采集

本次勘探所用检波器为重庆仪器厂所生产的井中三分量检波器,贴壁形式为电磁式机械贴壁,防水性能优良,所用的地震仪器为日本产的0Y0248道工程地震仪,激发方式为叩板法,测量时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进行扫孔。如果被测量的孔不是刚打的孔,测前用钻机进行扫孔,以免泥浆沉淀固结或者井壁塌陷堵住钻孔而测不到预定深度。

(2)设置震源。将震源设置在离井口2m左右的地方,使木板与地面耦合良好,并在木板上面压数百公斤的重物。

(3)进行测试。测试时,自孔底向上每次提升1m,固定三分量检波器,分别进行击板,左右激震产生相位相反的横波(SH波),沿垂直板面方向锤击木板产生纵波,通过分量检波器接收由震源产生的弹性波信号,并通过连接电缆传输到地震仪上进行储存并显示波形,各测点依次进行上述操作,最后得到全孔的波形记录,从中再进行拾取纵波、横波的旅行时,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波速进而计算岩土层的力学参数f61。

3资料处理与解释

本次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层主要为第四系覆盖层与板岩。其中第四系覆盖层主要为亚粘土,下伏基岩主要为板岩等,根据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层。由于全风化岩石呈土状,从物理性质上看,其波速和第四系松散覆盖层相近,从工程力学性质上看和土层相近,故将全风化岩层划入第四系土层中,本次PS测井土要目的是确定覆盖层厚度,提供各地层的波速,划分风化层位,时计算岩体力学参数,为岩体质量划分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对于本次PS测井所得到的l6个钻孔资料,首先进行拾取纵波、横波的旅行时,然后进行纵、横波速度的计算,最后得到能比较真实反映地下岩性变化的力学参数。为了说明问题,本次选择SZK1钻孔为例,来说明井壁围岩的各种动测力学参数随深度的变化关系。图2为纵波速度与横波速度随钻孑L深度变化的关系曲线,从中可以看出层速度变化比较明显,在测试深度内具体可划分为四个速度带,由浅到深风化程度逐渐变低。在层底深度为3m处的上卜地岩层纵波和横波波速有明显差异,说明该处上下地层岩性不同,差异变化比较明显,同时结合钻孔资料,可将该界面以上归为一层,即亚粘土层;同理可将层底深度3-26m处归为一层,为强风化板岩;层底深度26~85m归为一层,为弱风化板岩;层底深度85m以下为微风化板岩。图3为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及体变模量随钻孔深度变化的关系曲线,从其规律来看,随深度的增加其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及体变模量逐渐增大,总体上与图1的对应关系比较好。图4为泊松比、完整性系数随深度变化的关系曲线,从中可以看出泊松比随着钻孔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而完整性系数则逐渐变大,变化范围为0.04~0.63,表明亚粘土层岩体完整程度为极破碎,强风化板岩层岩体完整程度为破碎,弱风化板岩层岩体为破碎一较破碎,微风化板岩层岩体完整程度为较完整。最后将PS测井所确定得层底深度与实际钻孔资料对比,如表1所示,从中可知PS测井结果与钻孔资料比较吻合,证明PS测井划分地层的结果可靠。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PS测井可以建立分层标准并提供标定信息,为资料解释人员划分土层及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提供更准确的依据,同时能够较准确地得出岩上层的学参数,为场地的质量评价提供有效的十性参数。

4结论

上述PS测井工作从现场资料采集到资料处理解释都做r认真细致的工作,获得了较准确的资料,得到可靠的地质解释成果,因此通过本次探测得到如卜结论。

(1)PS测井的施工与资料处理具有高效、快速和经济的特点,技术难度也不人。

(2)弹性波在岩土层中的传播速度足反映岩土的动力特性的一项重要参数,根据实测岩层的弹性波速,能够计算l叶J岩上层的岩土力学参数,这些参数可对围岩等级做出评定,为场地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也可以为其他物探方法提供相应的参数支持。

测井范文篇8

生储盖组合

引言

多年来,测井界为了提高测井解释精度,一直非常注重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岩电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储层参数计算精度不断提高。即使如此,在一些地区个别层位的油气水性质的判别上仍经常出现失误。原因是油气聚集成藏后,如果地质运动使盖层封盖性能变差,油气藏就会被破坏,轻质组分大量散失,地层水潜入,重组分滞留在孔喉之中,形成残余油气藏。这种油气藏,钻井显示有时相当好,岩屑录井或钻井取心常可描述为含油、油浸、油斑等高级别的油气显示,但是实际含油饱和度一般低于50%。这类储集层试油结果常为水层或含油水层,与油气显示不相称,与测井计算的含油饱和度指标也不符合。为此,测井解释不能只偏重油气藏的储层研究,盖层封闭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油气的聚集和保存。测井解释不但要考虑储层条件,也应从油气成藏的保存条件出发,分析油气藏是封闭的还是开启的,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全井段、全剖面储盖组合综合解释。

泥页岩盖层测井评价

用测井方法研究泥页岩盖层,主要包括总孔隙度φt、有效孔隙度φe、渗透率K、含砂量Vsd、厚度H、突破压力Pa等参数。

1.厚度

厚度是盖层评价必不可少的参数之一。尽管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只要有几米厚泥岩就能封闭油气,但厚度的增加,必须能提高盖层的质量。

世界上大型油气田无不具较厚盖层条件为前提,如西西伯利亚、欧洲西北部盆地、北美西部盆地等。我国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大气田,直接盖层是石炭系本溪组的铝土岩,厚度变化范围为6~18m不等,平均厚度13m;辅助盖层是石炭系太原组的泥质岩、致密灰岩及煤层,厚度为7~56m,平均厚度40.5m。

2.含砂量

苏联学者K.A.阿不杜拉曼诺夫对盖层研究表明,当深度大于1000m时,盖层中粉砂质的多少对封闭性能的影响十分明显。随着粉砂组分的增长,大直径的孔隙优势增大,渗透率增大,突破压力减小,封闭能力降低。当埋藏深度超过3000m后,随着泥岩中粉砂颗粒含量的增加,孔道直径虽也增大,但由于压实作用强烈,泥质粉砂岩的孔隙度、渗透率降低,含砂量对封闭性能影响减弱。

3.总孔隙度

泥岩盖层总孔隙度反映了泥岩的压实程度,总孔隙度越小,压实程度越高,孔隙喉道半径越小,泥岩孔隙毛细管力越大,渗透率越低,封闭性能越好。因此,泥页岩盖层总孔隙度是反映盖层封闭质量的重要参数。图1是实验室分析突破压力与总孔隙度及有效孔隙度关系图。从图1中可以看到,泥页岩总孔隙度与突破压力呈非线性函数变化。据理论计算,对连续油气柱不太大的油气藏来说,只要有1MPa以上突破压力的泥岩即可封闭油气藏。这个量值所对应的泥岩总孔隙度约30%,从成岩角度考虑,只要泥岩埋深达1000m左右,泥岩总孔隙度即可由70%降低到30%,具备封闭油气藏的能力。如青海东部涩北气藏、台吉乃尔气藏为第四系砂岩储气,封闭层泥岩孔隙度为28%~30%。因此,30%这个孔隙度量值可以作为泥岩盖层封闭油气的下限临界值。

泥页岩盖层总孔隙度的计算,其关键参数是干粘土的中子、密度测量值。测井计算处理可依据单井资料的中子-密度频率交会图,取得该井干粘土的中子、密度测井值,然后利用图2计算泥页岩盖层的总孔隙度。取得泥岩总孔隙度后,再计算泥岩的突破压力。

4.有效孔隙度

讨论泥岩总孔隙度同突破压力的关系,是把盖层看成均一化的理想盖层为前提。实际上,在大范围内泥岩的岩性、结构和孔隙并不是单一的,在各种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下,还常产生次生孔隙和微裂缝,它在某一局部范围内或某一深度段可能存在各种形式的微渗漏空间。

对比图1中有效孔隙度、总孔隙度与突破压力关系曲线,两者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但曲率、两个端点的渐变稳定值有所差别。有效孔隙度与突破压力关系曲线变化曲率比总孔隙度与突破压力关系曲线变化曲率大的多,说明有效孔隙度比总孔隙度对突破压力的制约作用强,换言之,即有效孔隙度比总孔隙度对盖层封盖性能的影响大。两图中的端点渐变稳定值:总孔隙为30%时突破压力趋于极小稳定值,而有效孔隙度为22%左右时突破压力即趋于极小稳定值;总孔隙度为5%左右时,突破压力趋于极大稳定值,而有效孔隙度为0.5%左右时,突破压力才趋于极大稳定值。有效孔隙度在0~6%之间变化时,对突破压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是影响盖层质量的敏感区间;而总孔隙度在这个区间变化时,对盖层质量影响不大。有效孔隙度在大于6%的范围内,孔隙度的变化对突破压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是影响盖层质量发生变化的关键区间段。

5.渗透率

渗透率对泥页岩盖层封盖性能的影响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当泥页岩存在裂缝时,渗透率将会失去均质地层孔渗关系,使渗透率急剧增大,使盖层失去封闭油气的能力,即使是少量连通裂缝,也常造成油气田的巨大破坏。特别是,垂直渗透率比水平渗透率对泥页岩盖层封闭质量的影响更大。研究渗透率对泥岩封盖性能影响时,特别要注重对高角度裂缝的研究。

有效盖层的识别及盖层等级划分

有效盖层是指能够封闭油气的直接盖层。它可以是泥岩,也可以是岩性致密的泥质砂岩或砂岩,关键是盖层突破压力的大小。

当泥岩存在裂缝时,会大大降低其对油气的封闭作用,但也并非只要存在裂缝,就一定完全丧失其封闭能力,它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泥岩裂缝比较稀少,裂缝宽度微小,裂缝连通性比较差的情况下,地层仍可具有一定的突破压力。如果岩层突破压力大于足使油气通过它发生渗漏的压力时,该岩层就能对油气起封隔作用成为盖层,这样的泥岩盖层称为“有效盖层”。当裂缝比较发育,且连通性比较高的情况下,岩层的突破压力大大降低,油气就可进入此岩层,并在其中渗滤,散失在大地中。这样的泥岩不能封闭油气藏,称之为“假盖层”。

大量实际资料证明,当盖层的φe≤6%和K≤0.08×10-3μm2时,盖层为有效盖层,可以起到封闭油气的作用。另外,建议采用Pa≥0.5MPa,且H≥2m做为有效盖层的下限值。

由于各种参数对盖层封堵性的贡献不同,在有效盖层的下限值确定之后,按着不同参数对盖层质量影响程度,对这些测井参数赋予不同的权值,见表1。根据这些测井参数权值大小,可拟定泥页岩盖层质量等级,见表2。

表1判别参数权值表

储盖组合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李国平石强王树寅

李国平1962—1966年在北京石油学院学习;1966—1982年在青海石油局工作;1982—1986年在华北石油局工作;1986—现今在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工作。

摘要

根据油气藏成藏理论,油气藏形成之后,上覆盖层质量的变化会严重影响油气的聚集。大量事实证明,一些钻孔显示很好的层段曾经有过油气聚集,但由于后来盖层封闭性能变差,油气大量散失,形成了现今的残余油气藏。因此,测井解释不能仅对储层进行研究,还要对盖层封闭性能进行评价才能准确解释其含油气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储盖组合测井解释观点,并建立了封闭、开启型油气藏测井解释模式。

主题词:封闭性油气藏未封闭性油藏总孔隙度渗透率盖层测井解释

生储盖组合

引言

多年来,测井界为了提高测井解释精度,一直非常注重储层物性、流体性质、岩电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储层参数计算精度不断提高。即使如此,在一些地区个别层位的油气水性质的判别上仍经常出现失误。原因是油气聚集成藏后,如果地质运动使盖层封盖性能变差,油气藏就会被破坏,轻质组分大量散失,地层水潜入,重组分滞留在孔喉之中,形成残余油气藏。这种油气藏,钻井显示有时相当好,岩屑录井或钻井取心常可描述为含油、油浸、油斑等高级别的油气显示,但是实际含油饱和度一般低于50%。这类储集层试油结果常为水层或含油水层,与油气显示不相称,与测井计算的含油饱和度指标也不符合。为此,测井解释不能只偏重油气藏的储层研究,盖层封闭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油气的聚集和保存。测井解释不但要考虑储层条件,也应从油气成藏的保存条件出发,分析油气藏是封闭的还是开启的,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全井段、全剖面储盖组合综合解释。

泥页岩盖层测井评价

用测井方法研究泥页岩盖层,主要包括总孔隙度φt、有效孔隙度φe、渗透率K、含砂量Vsd、厚度H、突破压力Pa等参数。

1.厚度

厚度是盖层评价必不可少的参数之一。尽管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只要有几米厚泥岩就能封闭油气,但厚度的增加,必须能提高盖层的质量。

世界上大型油气田无不具较厚盖层条件为前提,如西西伯利亚、欧洲西北部盆地、北美西部盆地等。我国陕甘宁盆地中部奥陶系风化壳大气田,直接盖层是石炭系本溪组的铝土岩,厚度变化范围为6~18m不等,平均厚度13m;辅助盖层是石炭系太原组的泥质岩、致密灰岩及煤层,厚度为7~56m,平均厚度40.5m。

2.含砂量

苏联学者K.A.阿不杜拉曼诺夫对盖层研究表明,当深度大于1000m时,盖层中粉砂质的多少对封闭性能的影响十分明显。随着粉砂组分的增长,大直径的孔隙优势增大,渗透率增大,突破压力减小,封闭能力降低。当埋藏深度超过3000m后,随着泥岩中粉砂颗粒含量的增加,孔道直径虽也增大,但由于压实作用强烈,泥质粉砂岩的孔隙度、渗透率降低,含砂量对封闭性能影响减弱。

3.总孔隙度

泥岩盖层总孔隙度反映了泥岩的压实程度,总孔隙度越小,压实程度越高,孔隙喉道半径越小,泥岩孔隙毛细管力越大,渗透率越低,封闭性能越好。因此,泥页岩盖层总孔隙度是反映盖层封闭质量的重要参数。图1是实验室分析突破压力与总孔隙度及有效孔隙度关系图。从图1中可以看到,泥页岩总孔隙度与突破压力呈非线性函数变化。据理论计算,对连续油气柱不太大的油气藏来说,只要有1MPa以上突破压力的泥岩即可封闭油气藏。这个量值所对应的泥岩总孔隙度约30%,从成岩角度考虑,只要泥岩埋深达1000m左右,泥岩总孔隙度即可由70%降低到30%,具备封闭油气藏的能力。如青海东部涩北气藏、台吉乃尔气藏为第四系砂岩储气,封闭层泥岩孔隙度为28%~30%。因此,30%这个孔隙度量值可以作为泥岩盖层封闭油气的下限临界值。

泥页岩盖层总孔隙度的计算,其关键参数是干粘土的中子、密度测量值。测井计算处理可依据单井资料的中子-密度频率交会图,取得该井干粘土的中子、密度测井值,然后利用图2计算泥页岩盖层的总孔隙度。取得泥岩总孔隙度后,再计算泥岩的突破压力。

4.有效孔隙度

讨论泥岩总孔隙度同突破压力的关系,是把盖层看成均一化的理想盖层为前提。实际上,在大范围内泥岩的岩性、结构和孔隙并不是单一的,在各种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下,还常产生次生孔隙和微裂缝,它在某一局部范围内或某一深度段可能存在各种形式的微渗漏空间。

对比图1中有效孔隙度、总孔隙度与突破压力关系曲线,两者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但曲率、两个端点的渐变稳定值有所差别。有效孔隙度与突破压力关系曲线变化曲率比总孔隙度与突破压力关系曲线变化曲率大的多,说明有效孔隙度比总孔隙度对突破压力的制约作用强,换言之,即有效孔隙度比总孔隙度对盖层封盖性能的影响大。两图中的端点渐变稳定值:总孔隙为30%时突破压力趋于极小稳定值,而有效孔隙度为22%左右时突破压力即趋于极小稳定值;总孔隙度为5%左右时,突破压力趋于极大稳定值,而有效孔隙度为0.5%左右时,突破压力才趋于极大稳定值。有效孔隙度在0~6%之间变化时,对突破压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是影响盖层质量的敏感区间;而总孔隙度在这个区间变化时,对盖层质量影响不大。有效孔隙度在大于6%的范围内,孔隙度的变化对突破压力的影响最为显著,是影响盖层质量发生变化的关键区间段。

5.渗透率

渗透率对泥页岩盖层封盖性能的影响很大,值得注意的是,当泥页岩存在裂缝时,渗透率将会失去均质地层孔渗关系,使渗透率急剧增大,使盖层失去封闭油气的能力,即使是少量连通裂缝,也常造成油气田的巨大破坏。特别是,垂直渗透率比水平渗透率对泥页岩盖层封闭质量的影响更大。研究渗透率对泥岩封盖性能影响时,特别要注重对高角度裂缝的研究。

有效盖层的识别及盖层等级划分

有效盖层是指能够封闭油气的直接盖层。它可以是泥岩,也可以是岩性致密的泥质砂岩或砂岩,关键是盖层突破压力的大小。

当泥岩存在裂缝时,会大大降低其对油气的封闭作用,但也并非只要存在裂缝,就一定完全丧失其封闭能力,它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当泥岩裂缝比较稀少,裂缝宽度微小,裂缝连通性比较差的情况下,地层仍可具有一定的突破压力。如果岩层突破压力大于足使油气通过它发生渗漏的压力时,该岩层就能对油气起封隔作用成为盖层,这样的泥岩盖层称为“有效盖层”。当裂缝比较发育,且连通性比较高的情况下,岩层的突破压力大大降低,油气就可进入此岩层,并在其中渗滤,散失在大地中。这样的泥岩不能封闭油气藏,称之为“假盖层”。

大量实际资料证明,当盖层的φe≤6%和K≤0.08×10-3μm2时,盖层为有效盖层,可以起到封闭油气的作用。另外,建议采用Pa≥0.5MPa,且H≥2m做为有效盖层的下限值。

由于各种参数对盖层封堵性的贡献不同,在有效盖层的下限值确定之后,按着不同参数对盖层质量影响程度,对这些测井参数赋予不同的权值,见表1。根据这些测井参数权值大小,可拟定泥页岩盖层质量等级,见表2。

表1判别参数权值表

含砂量(Vsd)

盖层厚度(H)

总孔隙度(φt)

有效孔隙度(φe)

%

权值

%

权值

%

权值

%

权值

0~20

20~40

>40

1

-1

>10

5~10

<5

2

1

<20

20~30

>30

2

1

0~2

2~3

3~4

4~6

3

2

1

如:某盖层φt=19%,φe=1%,Vsd=10%,H=8。盖层权级数=2+3+1+1=7,盖层等级为优质。对于每层泥页岩,根据以上参数,都可以得到一个盖层权级数,根据权级大小便可划分盖层待级,分析盖层的质量。

储盖组合测井解释

对每层泥页岩作出盖层质量评价后,便可进行储盖组合测井分析。其中包括:储层、盖层的搭配关系;有利储集层段分析;油气层和残余油气层解释。前两项主要用于地质评价,本文仅就第三项技术的应用分析如下:

1.当储层上覆直接盖层为优质盖层时,储层的孔、渗、饱和含气指示参数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储层物性情况和含油气情况,可以按照正常解释标准划分油、气、水层。

如图3是大港油田板桥凹陷板深25井综合解释成果图,从图3中可以看出3752m以下有5组砂岩体孔、渗、饱参数均较高:φe=13%~17%,K=3×10-3~50×10-3μm2,Sog=50%~80%,储层物性较好,储层含油气丰富,Sog平均约60%,含气指示明显,平均φg约16%,有效孔隙度平均约16%左右,渗透率平均约30×10-3μm2,气层厚度约70m,是板桥凹陷的主力产油气层段。在这套储集层之上,有一套厚约60m的泥岩盖层。盖层含砂量低,质地纯,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和蒙脱石,这套盖层测井计算的有效孔隙度为0,说明没有次生孔隙和次生裂缝存在,测井计算的突破压力为5~7MPa,据理论计算,可封闭750m气柱。本区气层段最大单层厚度为30m,这套区域盖层对板桥气藏的封闭不成问题。本井3791.8~3870.4m三层段合试,日产油28.6t,气79536m3,无水,气油比2780.98,为高产油气层。

2.当储层上覆直接盖层为差劣盖层时,此时的油气藏属开启性的油气藏,储层中的含油气饱和度为运移散失后的残余油气饱和度。此时,虽有较好的录井油气显示和近于油气层的孔、渗、饱参数,但是,一般得不到工业产能,常为残余油气层。图4是山西沁水盆地一口科学探索井,本井二叠系石盒子组(404.5~947.5m)盖层质量很差,泥岩盖层总孔隙度平均25%,有效孔隙度平匀15%,渗透率1×10-3~10×10-3,其孔隙度和渗透率已达储集层范畴。测井计算的突破压力很低,平均只有0.005MPa,这样低的突破压力不能封闭油气,泥岩盖层为差劣盖层。本井702~733m井段,钻井过程中有油气显示,曾给予地质工作者很大期望。本井完井后,多家测井并行解释,其结果多将3个砂层解释为气层。我们根据储盖组合解释思路,认为3个砂层为残气层,不会取得工业产能气。试气结果:日产水20m3,无油气。

3.当储层上覆盖直接盖层质量界于优良和差劣盖层之间时,油仍可有不同程度的富集,但天然气很难聚集。图5是大港油田歧口凹陷港深55井差油盖层(良好级别下)储盖组合解释成果图。从图5中可以看出,储层面3364~3391m以上为直接盖层,含砂量高,且不均匀,压实程度中等,总孔隙度15%;有效孔隙度0~10%,说明次生孔隙在盖层中存在,但是连通性差,盖层质量呈现为层状变化,泥质较纯段盖层质量相对较好,含砂量高的段盖层质量相对变差,整体评价本段盖层,质量为良好级别以下。这样的盖层质量只能封闭一定量的重质油,气和轻质油均不能封闭,故其下储层一般产能都不会高。图5中3364~3391m三层砂岩,有效孔隙度为12~15%,渗透率5×10-3~50×10-3μm2,含油饱和度50%~60%,含气指示微,厚度为1.65m,射孔后排液提捞,日产油0.709t,无气无水,试油结果同储盖组合分析吻合。

参考文献

1李国平,等.测井地质及油气评价新技术.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2李国平,等.油页岩测井分析在源岩和盖层评价中的应用.见:第二届全国油气运移会议

论文集,1991

测井范文篇9

本文以研究LzW算法为基础,以FPGA为硬件平台,以解决软件压缩解压所存在的速度慢、占用内存多的缺点。即:a.提高压缩解压速度,有利于实时性处理;b.节省宝贵的CPU资源,从而取得非常好的效果匡3〕。用不同的无损压缩方法对数据(b)进行处理,从图2可以看出,与RLE[4]、Huffinan算法[5]、帧相关压缩[6]相比,LZW的压缩效果明显高于其他算法,尤其是远远高于通用的(未考虑测井数据特征)RLE、Huffillan算法。几种无损压缩结果的比较信息头一数据区{CRC校验位1FAAF图1观叮井数据格式测井数据是以区为单位连续读取的,每个区有258个字节组成,如图1所示,每个区有四部分组成:信息头(6个Bytes)、数据区(246个字节)、CRC校验位(4个Bytes)、信息尾(FAAF)。为了获得更好的压缩效果,将测井数据进行预处理,处理后的数据分为三部分:数据(a)包括信息头、FAAF,数据(b)包括数据区,数据(c)包括cRc校验位。由于数据(a)是固定的,用特殊的代码(100H)表示即可。由于数据(c)位数相对较少,故主要对数据区进行处理。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数据字节数的增多,数据的重复率越高,压缩效果越好。但是,压缩效果不能无限制地提高,这是因为随着测井数据差别的增大,数据重复率降低,压缩效果受到限制。因此,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字典大小是非常关键的,本文采用两个字典轮流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另外,LZW算法的实时性较好,运算快,易于硬件的实现,这也正是选择该算法的重要原因。

2LZW算法的过程描述LZW算法有三个重要的对象:输入数据流、输出编码流和一张用于编码的字典。输入数据流是指被压缩的数据;输出编码流是指压缩后输出的代码流;字典存储的是字符串及其索引号,从而实现了数据的无损压缩。其压缩算法的过程见文献【7]。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用简单的代码来代替复杂的字符串以实现压缩,在压缩过程中自适应建立一个字典,反应了字符串和代码的对照关系,通过查询字典来确定字符串压缩代码的输出。LZW编码能够有效地利用重复出现的字符,只需扫描一次,无需有关输入数据统计量的先验信息,其运算时间正比于数据的长度。图4是对数据(b)进行编码的过程,如果字典中没有当前组成的字符串,则给该字符串编码,并且放入字典中,否则,继续读取下一个字符组成新的字符串,如此循环。可以看出,随着输入的增多,字典的存储也会增多,每个存储地址代表更长的字符串,编码效果也会越来越好。7只吞二奋591砚种170451556众16习4多87t4U苦4人凌56卜礴9子4子〕2矛八口6封吞〔一14月5(1044公129盆O呜65t78455717B今,17臼38t7日_.{尸图5编码输出图5是对数据(b)编码后的数据输出,如果字典中没有当前组成的字符串,则将前缀输出,否则,不进行任何输出,继续读取字符,组成新的字符串,如此循环。3硬件数据压缩算法的基本原理及过程本文采用FPGA[8]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无损压缩。以Altera公司的Cyclonexl系列中的EPZe5T一1418作为目标器件,经过Quartusll软件编译综合,ModelsimSE仿真,得到工程的综合报告和仿真情况。图6是整个工程的FPGA资源占用情况。由综合结果得到,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最高工作频率是134MHz,平均每12个周期压缩一个数据点,数据点输入位宽为shits,所以整个系统能够有效处理的能力为:89.3M/S。

其中,使用Verilog语言进行功能描述设计的FPGA芯片是整个算法的核心部分。系统运行时,井下的测井数据经过一些预处理(去冗余:将帧头去陶后传送给FpG入进行存储、压缩处理等操作。综合该算法和FPGA的特点,提高算法的压缩性能与FPGA的资源利用率,做出了如下处理。

(l)为提高测井数据的压缩率,对数据(c)先进行差值处理后,再进行LZW压缩。

(2)为保证异步时钟域数据同步,采用FPG内的双口RAM构成一个FIFO对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缓存。

(3)对于HASH地址查找[9],难免会有冲突发生,解决该问题的途径有两种:a.改变HASH函数;b.记录法:将每个字符串是否被用过、被哪个段用过记录下来,当然这样会占用额外内存,但是用这点内存换取时间也是非常值得的。

(4)字典存储器模块。字典的一个词条包括字典编码、前缀、后缀(当前字节)。每个词条的宽度为咒位(字典编码12位,前缀12位,当前字节8位)。

测井范文篇10

附图{图}

这则思考题从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是想让学生从分数的角度进行思考,用对应的思想来解答的。其题意可浓缩为:“已知一个数的11

──比这个数的──多(16-4),求这个数?”对此学生普遍感34到困难,同时也毫无兴趣,面对的可能只是少数较优秀的学生。虽然是思考题,本来只供“学有余力”的学生使用,作为教师没有必要去全方位地进行落实。但若从整数的角度思考的话,就能面向大多数学生。我是这样进行指导的:

1.建立与多折相等的等高线后观察。

2.少折比多折长的部分共是多少分米?

(16-4)×3=36(分米)

3.多的绳长充当了多折时的几折?

4-3=1(折)

4.多折的1折长多少分米?

36÷1=36(分米)

5.求绳长与井深各是多少分米?

绳长:36×4=144(分米)

井深:36-4=32(分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