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呕吐十篇

时间:2023-04-07 19:43:30

宝宝呕吐

宝宝呕吐篇1

今天,思佳4个月大的小宝宝像往常一样吃完奶后出现了恶心的症状,甚至还呕吐了几次,这令思佳简直心急火燎。她火速带着宝宝到医院就诊。想弄清楚宝宝的状况,结果医生却问了一大串。不相干。的问题,宝宝的体温如何?最近有没有换奶……这些和宝宝呕吐有什么关系么?

呕吐宝宝看过来

呕吐是由于食管、胃或肠道呈逆蠕动,并伴有腹肌强力痉挛性收缩,迫使食管或胃内容物从口、鼻腔涌出所造成的一种儿童较为常见的症状,虽然临床上都是呕吐的表现,但事实上造成呕吐的原因却是多种多样的。

Case1

呕吐宝宝:明明

宝宝年龄:生后28小时

呕吐状态:生后才刚刚几十个小时的明明不仅一直没有排出黏黏的、墨绿色的胎便,而且还出现了腹胀和呕吐的情况,即使是呕吐之后宝宝的肚子还是胀鼓鼓的,更糟糕的是在黄绿色的呕吐物中好像还混有胎便!

可能诊断:新生儿期的小宝宝出现呕吐不可以掉以轻心,比如像明明这样在出生后排胎便不顺利或根本不按时排出胎便的往往提示家长宝宝可能存在消化道先天畸形等问题,尤其是几十小时大的宝宝呕出胎粪样的呕吐物更证明他的肠道有不通畅的地方,最好检查一下宝宝的和直肠的发育情况,有无狭窄、闭锁等现象。

Case2

呕吐宝宝:强强

宝宝年龄:生后3周半

呕吐状态:强强刚出生时胖嘟嘟的,很可爱,加上妈妈的奶水很好,所以长得很快,直到生后1周左右,强强每天吃奶后都会呕吐几次,这种现象逐渐加重,到生后3周演变成了每次吃奶后都会出现喷射性的呕吐。

可能诊断:有一种疾病叫做肥大性幽门狭窄,大多在宝宝生后1至2周出现奶后呕吐的表现,随着宝宝的成长呈加重趋势,往往要到宝宝出现奶后即吐、体重增长不满意的时候,妈妈才会带着宝宝来医院就诊。医生查体会在宝宝胃的幽门处触及到一枚枣核大小的硬块肿物,经B超检查确诊后需要实施手术治疗。

Case3

呕吐宝宝:大建

宝宝年龄:7个月

呕吐状态:最近几天大建的精神不太好,总是喜欢睡觉,一碰他还表现得很烦躁,不爱吃奶,时不时的哇哇呕吐,结果无意间妈妈摸摸了大建,这才发现他的手脚冰凉、身上却很烫,一试表体温已经是39.8℃了!

可能诊断:年龄小的宝宝免疫功能低下,大脑的发育也不完善,血脑屏障的“漏洞”较大,因此容易被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并且罹患化脓性脑膜炎等颅内感染性疾患,“化脑”可以导致宝宝精神萎靡、躁动、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前囟膨隆、四肢肌张力增高,抽搐、昏迷等,严重的还有生命危险或留有后遗症。

Case4

呕吐宝宝:菲菲

宝宝年龄:2岁半

呕吐状态:淘气的菲菲最喜欢在外面玩耍,尤其是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小家伙蹦蹦跳跳玩儿得很开心,可是不知为什么,这天回家后原本好好的菲菲一反常态的“听话”,变得蔫蔫的,随后开始恶心、呕吐,还直闹肚子疼。

可能诊断:经常进行户外活动的宝宝要当心意外中毒的可能,两三岁大的宝宝还不太懂事,喜欢在地上乱捡东西吃,一不小心就会将投放的鼠药或其他不应进食的东西吞咽下去,另外特别提醒妈妈,家中成年人使用的药物、化妆品、清洁剂、小零件等都要严加管理、放置妥当,以免给宝宝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呕吐相关的疾病

在婴幼儿期,有许多疾病都可以有呕吐的现象,另外宝宝在出现呕吐的同时还会有其他的症状伴随而来,妈妈应当加以重视,确保能及时发现问题,使宝宝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的救治。

麻烦A消化道先天梗阻

小宝宝的消化道如果存在先天发育有异常,从食道到,消化道的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闭锁或狭窄都会出现呕吐,这种呕吐发生得越早,往往证明消化道发育异常的部位越高。

常见疾病一句话快速扫描

食管闭锁――生后就开始呕吐,每次喂奶后即可发生,呕出的是未经消化的奶汁,可以混有食管黏液。

肠道闭锁――生后24小时出现频繁的呕吐,呕吐物可以带有胆汁,伴有上腹部鼓胀明显,能看到肠形。

直肠闭锁――生后不排胎便,24至36小时后开始呕吐和腹胀,呕吐物见到胎便,腹胀明显,不能缓解。

胃或肠旋转不良――各个年龄段均可起病,最早的可在生后1周发病,经常出现反复呕吐的现象。

巨结肠――如果病情较重。生后1周即可开始呕吐,经常便秘或不排便,下腹胀满,有肠形。

肥大性幽门狭窄――生后1到2周开始呕吐,生后3周逐渐加重,几乎每次喂奶后都会呕吐,出现营养不良。

食管裂孔疝――呕吐大多发生在婴儿时期,一部分胃黏膜和胃的贲门跑到膈肌之上,造成胃液倒流。

麻烦B消化道意外梗阻

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除了那些先天发育异常所导致的梗阻外,还可能遇到许多种意外造成肠道梗阻的原因呢,不管病因是什么,只要出现梗阻就会引发宝宝的呕吐。

常见疾病一句话快速扫描

胎粪黏稠――有的宝宝存在先天性胰腺纤维囊性变,胰腺分泌较少,结果导致胎粪过于黏稠,将肠道堵塞。

肠套叠――如果腹泻的宝宝突然出现呕吐、阵发性哭闹不止、果酱样大便等异兆,应当注意肠套叠的发生。

疝气嵌顿――有的宝宝原本存在疝气,一旦肠管进入疝囊,而疝口过于狭小,就会造成肠管嵌顿,引发剧烈的呕吐。

急腹症――许多肠道自身的感染或全身性重症感染性疾病都可以因为毒素的吸收造成肠道动力性或机械性的梗阻。

肠蛔虫症――肠道内的寄生虫如蛔虫可以纠结成团,堵塞肠管,造成梗阻。

食道异物――与些硬币、棋子等小东西被宝宝误食,很可能卡在宝宝的消化道内相对狭窄的部位,导致宝宝呕吐不止。

麻烦C:消化道功能异常

如果宝宝的消化道功能出现紊乱,同样会造成呕吐的症状,不过这些问题大多数是可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一些必要的辅助手段加以纠正和避免的。

常见疾病一句话快速扫描

幽门痉挛――幽门是胃的“下口”,如果幽门过紧就会造成食物下排困难,导致呕吐,幽门痉挛大多起病较早。

贲门痉挛――贲门是胃的“上口”,贲门痉挛时奶在食道内无法顺利进入胃部或奶汁返流,导致宝宝的呕吐时轻时重。

肝炎――如果宝宝的父母患有肝炎,那么一旦小宝宝出现恶心、呕吐、

厌食,甚至皮肤黄染的现象,就应当抓紧看病除外肝脏疾患了。

胰腺炎――胰腺炎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呕吐,常常还伴有腹痛等其他不适,属于外科疾患,需要借助血、尿淀粉酶助诊。

胃肠炎――有的宝宝又拉又吐,化验大便有轻微的异常,那就是胃肠炎的表现,如果只是呕吐没有腹泻则可能是胃炎。

阑尾炎――虽然阑尾炎的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疼痛,不过有相当―部分阑尾炎的宝宝会伴有呕吐的表现。

饮食不当――进食过杂、过多、过凉,或者一曝十寒,这些都会影响到消化道的健康,诱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表现。

麻烦D:其他系统的病变

其实并不仅仅只有消化系统出了问题才会造成宝宝呕吐,很多其他系统和器官,如神经系统、内分泌代谢系统、眼耳鼻喉的疾病也都会令宝宝出现呕吐。

常见疾病一句话快速扫描

颅内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有许多病原微生物都可以进入大脑造成脑炎、脑膜炎等疾患,使宝宝因颅内压增高出现喷射性呕吐。

颅内占位――不管是良性的囊肿还是恶性的肿瘤,总之一切颅内占位的病变只要影响到颅内压力就可以导致宝宝呕吐。

颅内出血――高血压、脑血管畸形、迟发性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症等,这些疾病严重情况下都可以造成颅内出血,引发呕吐及脑征。

前庭失调――前庭功能异常时会使宝宝随着的变化出现呕吐。伴有眩晕、耳鸣、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等表现。

药物过量――如果小宝宝服用维生素A、D过量,就会造成良性颅高压,也会导致囟门膨隆、出现呕吐的现象。

各种中毒――毒物刺激胃肠道或毒素作用于神经中枢都会使宝宝出现呕吐,如一氧化碳、灭鼠药、亚硝酸盐中毒等。

Q&A宝宝呕吐怎么办

对于不同原因造成宝宝的呕吐,妈妈自然要采取不同的手段去应对,不仅如此,妈妈最好还能多了解宝宝发生呕吐后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这样处理宝宝呕吐时就能更加得心应手了。

Q:宝宝躺着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呕吐,奶从口鼻直喷了出来,我该怎么办呀?

A:这是几个月大的宝宝比较常见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时妈妈切忌慌张,应当赶快帮助呕吐中的宝宝侧过身来,并轻轻拍打宝宝的后背,同时还应尽快将捆缚宝宝手足的襁褓、被子打开,这样就能使呕吐物从宝宝口角的一侧畅快地流出,而不至于倒呛回呼吸道造成宝宝窒息或误吸。呕吐后应先清理宝宝的口鼻腔,确保宝宝呼吸道通畅,能顺畅地呼吸,然后仔细观察一下宝宝的颜面、口唇、甲床的颜色,进一步确认宝宝有无缺氧的表现。

Q:如果宝宝呕吐了几次,饿得直哭,这时候能给他吃些什么东西呢?

A:宝宝呕吐如果除外了器质性病变,而是单纯的胃肠道功能失衡、喂养不当所致,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加以辅助调养。不要给宝宝喂食“生、冷、油腻、粗糙”的食物。包括水果、饮料、冷食、炒菜、粗粮等,甚至连奶制品也不适宜,因为奶制品会造成宝宝肚胀,加重他的不适感。最好给宝宝煮米粉、沏藕粉、熬制米粥或不含油的面汤,然后掌握进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给消化道一个充分休息的机会。

Q:宝宝吃奶后经常会吐出少量的奶汁,到医院检查也没发现什么毛病,这是怎么回事?

A:这是一种小婴儿漾奶的表现,严格讲来不算是呕吐的现象,正常的胃部应当贲门相对略紧、幽门相对较松,这样食物才能安全通过,因为宝宝体内的器官发育还不够健全,贲门相对较为松弛,幽门较紧,加上胃很小,位置也较平,因此吃奶后容易漾奶。妈妈要注意以下几点,喂奶时要尽量保证不让进气体进入宝宝的胃部,喂奶后将宝宝竖着抱起来轻轻拍打后背,帮助他打嗝、排气,还可以将床垫呈30°的头高脚低位,来防止宝宝漾奶。

Q:宝宝呕吐时我有没有什么办法简单地判断一下是否需要到医院就诊?

A:呕吐只是一个症状,它可能是非常简单的喂养不当,也可能是相当麻烦的消化道畸形,还可能是情况严重的颅内感染,所以当宝宝呕吐比较严重或伴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就应当及时就诊,包括发烧或体温不升,精神萎靡、哭闹烦躁,头疼头晕、抽搐昏迷,面色苍白、眼窝凹陷、皮肤干燥、末梢冰凉,腹胀腹痛、尿量锐减,排便困难或大便性质异常,或有头部外伤史、传染病接触史或可疑的毒物接触史等。

TIPS:呕吐可能会造成的伤害

电解质紊乱:呕吐时可以造成钾的丢失,低血钾可以导致肌肉无力、代谢性碱中毒。

脱水:水分和消化液都会随着一次次的呕吐丢失,从而使身体呈现为缺水脱水状态。

消化道出血:剧烈的呕吐可以损伤胃黏膜,造成黏膜充血、水肿,甚至撕裂出血。

宝宝呕吐篇2

生理性呕吐多因喂奶方式不当

生理性呕吐的宝宝是没有不适感的(有时还边吐边笑),而且比较缓和,多是吃奶后就吐。宝宝吐奶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

1.喂奶姿势不对:有的母亲喜欢躺在床上给孩子喂奶,认为这样母子都比较舒适轻松。殊不知,这种喂奶方式可给孩子带来严重恶果,甚至造成耳聋。这是因为躺着喂奶时,由于婴儿的咽鼓管短,位置平而低,会有一部分奶或呕吐物携带细菌流到孩子的耳朵里去;加之婴儿的免疫机能尚不健全,细菌侵入耳的鼓室和中耳,婴儿极易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治疗不及时,就可导致耳聋。

所以,母亲不要躺在床上给婴儿喂奶,婴儿也不要躺在床上吮吸奶瓶。正确的哺乳姿势应该是母亲坐在椅子上或床上,将婴儿抱起,一侧肘部抬高45度,将婴儿头部放在同侧肋部,再让婴儿吮吸乳汁。人工喂养儿在使用奶瓶喝奶时也是同样,要让婴儿头部抬高45度,以防止乳汁流入耳内引起污染。

⒉宝宝吃奶过急过饱,吞咽空气过多:宝宝的胃呈水平位,胃内容量小。少量多次的喂奶方法可以减少呕吐;喂奶后将宝宝竖着抱起,轻抚小儿背部直至打嗝。

⒊喂奶后宝宝哭闹或剧烈活动:一般来说,咳嗽引起的呕吐属于正常现象。呕吐时宝宝的表情自然,没有痛苦状。若宝宝吃奶后顺利打嗝、排气,一般不会再出现吐奶现象。

病理性呕吐需多观察吐奶情况

病理性呕吐一般伴随宝宝精神不好,吐奶有时呈喷射状,而且有时吐出的奶发黄。因此,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当宝宝出现以下情况,极有可能是发生了病理性呕吐,要及时看医生。

1.注意宝宝的年龄及呕吐的次数:宝宝出生后三月内因胃呈横位,易出现溢奶,或因食道下括约肌松弛等原因,出现生理性胃食管反流。呕吐次数不多,多于进食后发生。如呕吐剧烈或次数频繁,或随着年龄增长,呕吐症状无明显好转,应考虑病理性胃食管反流,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⒉注意呕吐与饮食关系:宝宝吃生冷食物或者放置时间超过两小时的已冲泡好的奶粉,细菌、病毒就很容易进入宝宝的胃,引起呕吐。

⒊注意观察呕吐物的性质、量、气味:清淡或灰白色呕吐物来自食管,稍带黏性的水状分泌物和咽下的奶水,因食管下端胃的入口“贲门”不畅而留滞,这种情况常见于贲门痉挛。呕吐物有奶块,并有酸味,说明它来自胃,提示胃的出口“幽门”有梗阻,常见于先天性幽门肥厚。

黄绿色呕吐物中的黄绿色来源于胆汁。胆汁由肝脏分泌,经胆道流到胃远侧的十二指肠。这种呕吐物表示十二指肠远侧有梗阻。有一种叫“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的畸形,呕吐物就是如此。

粪便性呕吐物是食物在小肠内停滞时间较长,经细菌和消化液的作用产生臭味,说明小c远侧有梗阻。

带血的呕吐物如果是鲜血,是上消化道食管和胃等动脉出血;如果是紫褐色血,则是静脉出血;咖啡样带血呕吐物说明胃内有陈旧性出血。婴儿对失血代偿能力较低,一旦发现有带血的呕吐物,应赶快就医,以免失血过多,失去抢救的机会。

宝宝呕吐篇3

溢奶

当宝宝喝完奶水过一段时间后。就从嘴巴流出奶水,叫溢奶。溢奶最少,多发生在刚吃完奶后,一般吐出一二口,宝宝表情自然,不痛苦。

原因

小宝宝掌管食道与胃的连接关卡一贯,门的肌肉尚未发育完全,无法紧密地阻挡奶水逆流回食道,因此小宝宝很容易就会发生溢奶的情形。此外吮奶时过多的空气进入宝宝的胃部,也是造成溢奶的原因之一。

不必担心

宝宝溢奶的情形较常见,几乎每个宝宝部有溢奶的经历,直到宝宝成长到约二三个月大,肌肉发育完善后,溢奶的情形就会趋于好转。

护理法

1.应该在每次喂奶后把宝宝竖起来放在肩上轻轻拍背,直到宝宝打嗝以后才能躺下,这样就可以减少溢乳。

2.一二个月的宝宝,一般不用枕头,但最好床垫是倾斜15度的。头高脚低。若宝宝的床无法倾斜,可在头下垫一块折叠的毛巾,放下时头偏向一侧,以免溢奶时奶水呛到肺里。

3.防止吃奶时吸入空气。在喂奶时,要让孩子的嘴裹住整个,不要留有空隙,以防空气乘虚而入。用奶瓶喂时,还应让奶汁完全充满,不要怕奶太冲而只到的一半,这样就容易吸进空气。

4.喂完奶后,抱起和放下宝宝时动作要轻,活动度要小些。不可用力摇晃。

5.国外目前有一种“低溢奶”型的奶粉,它比一般的牛奶要黏稠一点,可以减少溢奶的情况。据我们了解.不久也将在国内上市。到时候父母们可以给宝宝选择“低溢型”奶粉。

6.在手边为宝宝准备一些小毛巾或湿巾,一旦宝宝溢奶,及时为宝宝擦净。

吐奶

若宝宝喝完奶水一段时间后,宝宝的胃部出现反复收缩,进而从嘴巴喷出如小喷泉似的奶水,叫吐奶。吐奶的量比较多,可发生在喂奶后不久,或半小时以后,吐奶前孩子有张口伸脖、痛苦难受的表情。

原因

感冒

宝宝感冒时,尤其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时,由于咳嗽的缘故,会使得腹压升高,也常常合并呕吐的症状。

肥厚性幽门狭窄

胃部连接十二指肠的连接关卡,称之为幽门,假使此处的肌肉过于肥厚,会阻挡食物进入十二指肠的顺畅度,食物容易堆积在胃部,造成宝宝持续吐奶。典型症状是宝宝吐奶的频率逐渐密集,约在出生后2~3周时(也有少数患者在出生5个月后才出现此症状),最容易观察出宝宝有此种情形,宝宝不仅会出现喷射状的吐奶,吐完之后又会因为饥饿而继续想喝奶,吐出的奶水中有时会掺杂少许血丝。

胃食管返流

它和溢奶原因差不多,但表现为比较严重的溢奶,近似于呕吐,胃食管返流主要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和贲门张力不够,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比如咳嗽、呼吸费力等。早产儿发病率偏高,所以家有早产儿更要注意。

其他疾病

肠套叠、肠梗阻、胃肠炎等等许多疾病都可能造成呕吐。

不必担心

如果呕吐仅仅是偶尔发生,宝宝呕吐后精神依然很好,不哭闹,没有痛苦的表情,一般没有大问题。

护理法

1.让宝宝每次少吃一些,但要多喂宝宝一两次。

2.当宝宝不想吃奶时,不要反复给他,否则容易造成吐奶。

3.在喂宝宝的过程中,婴儿喝到一半发生了吐奶,可先安抚一下。并试探宝宝是否有吸吮动作,若是,就可以让宝宝继续喝奶。若没有则先安抚,宝宝也可能因为生气、躁动,增加腹压而导致吐的现象。

4.对于爱呕吐的宝宝,每次喂奶后要竖直抱着宝宝20分钟,妈妈肩上垫一块干净的毛巾,手头也要备着小毛巾。呕吐后给宝宝清理口腔的奶汁,比如喂些白开水,以免呕吐物的气味刺激宝宝再次发生呕吐。

5.平时宝宝睡觉头要偏向一侧。并要有家人在室内看护着宝宝。

宝宝呕吐篇4

住院理由:宝宝病情发展快,需要固定的医生

刚开始,毛毛先是咳嗽了好几天,带他去检查,第一个医生说是气管炎,开了点药回家吃。不料当天半夜就发烧了,第二天再去医院,碰到第二个医生,他听了听毛毛的呼吸声,开了单子拍了片,然后作出诊断:“肺炎,打三天吊针吧。”

带孩子输过液的都知道,那是大人孩子都受累,短则两三个小时、长则四五个小时,三四十个孩子一起哭闹,颇为壮观。更让人焦心的是,输液的那几天,毛毛的病情并没有明显好转。相反,他每天都会出现不同的症状:刚退烧了吧,又开始呕吐了;呕吐之后,又开始拉肚子了……于是我们一天天看门诊,找医生复查,可没想到,每天都能得到一个新的答案。第三个医生说:“是肺炎啊,继续挂水吧。”第四个医生说:“今天咳得好些了吧?吃东西就吐?那是胃炎。”第五个医生说:“拉肚子了?看来是肠炎……”

这信息量也太大了吧!抓狂的我,只好上网查询各种症状的解释,偶尔在一个育儿论坛里看到了有经验的妈妈的建议:住院治疗。“门诊医生是随机的,而住院的话每天会有固定的医生观察宝宝的病情变化,治疗和看护都更周到一些。”一个妈妈这样说。这个说法正合我心意。于是我主动向医生询问是否可以住院。又等了一天,医生说有空病床可以住了,我便给毛毛办了入院手续。

毛毛住在消化科病房,虽然每天还是例行的输液和检查,但毕竟住院医生对毛毛的病情发展、变化比较了解,并给出新的治疗建议。医生也向我解释小孩子生病后,机体内的炎症很容易在各个系统之间互相影响,让我别太担心。继续输液之后,呕吐和腹泻的症状逐步好转,第五天,毛毛便出院了。

从住院中学到的:因为常见病而住院,也没那么可怕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住院的两个额外好处。首先,宝宝和大人,都可以省去每天在家和医院之间奔波的麻烦,宝宝休息得好一些,自然康复得也快一些。其次,从经济角度来,住院也节省了交通方面的成本。住院是件大事,我当然不是说遇到宝宝生病,住院就是上上之策,但经过这次毛毛生病之后,我至少知道住院是怎么回事了,什么情况下需要住院,住院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心也定了不少。另外,之前我一直担心毛毛换了新环境会害怕,结果发现他还太小,感觉不深,只是早上醒来时会哭一阵,发现妈妈在身旁,就又入睡了,所以对他的不利影响也小。

从毛毛起病,到最后出院,一共经历了10天,这是毛毛出生以来生得最长的一场病。在这10天,我由惊慌、恐惧、抓狂变得试着理性思考,权衡利弊,为宝宝做出最利于他康复的选择。

毛毛生病全过程记录:

第一天:由于咳嗽、微喘去看门诊,听诊后被诊断为气管炎,回家吃药。

第二天:由于发烧继续去看门诊,拍片后被诊断为肺炎,开始输液。

第三天:继续发烧,输液。

第四天:退烧,开始呕吐,被诊断为胃炎,继续输液。

第五天:呕吐加重,开始腹泻,被诊断为肠炎,继续输液。

第六天:住院,继续输液,仍有呕吐和腹泻。

第七天:住院,继续输液,腹泻改善,仍有呕吐。

第八天:住院,继续输液,呕吐有改善但未彻底好转。

宝宝呕吐篇5

从不知道生宝宝还需要剃,虽说小护士手法利落,可仍让人感觉很尴尬,加上我本身就毛发偏重,小护士工作时,我心里一直嘀咕,人家心里会不会笑话我这“茂密”的毛发啊!真是越想越尴尬。

产妇分娩过程中剔除的过程称做会阴备皮,只有除去,医生才方便对顺产的产妇进行会阴伤口的消毒、缝合。既便是剖宫产产妇也需要剃,因为里容易滋生细菌,胎儿被取出时会若未消毒对宝宝健康无益。所以说,备皮工作无论是对产妇还是对新生宝宝来说都是必要环节,孕妈妈应科学对待。

尴尬事件 不要,全都看见了!

虽说知道生宝宝要上手术台,可真的被下身时还是感觉太别扭了,特别是暴露在外,医生、助产士就在旁边走来走去,别提心里多难受了。还好帮我分娩的是位女医生,要是位男医生肯定更会让人无地自容了。

分娩应该是女人最幸福的时刻之一,因为马上就可看到十月怀胎的宝宝了。进入手术室的孕妈妈应端正心态,不要有被羞辱的感觉,即便是男医生接生也不必有心理障碍,因为在医生眼里,只会关注你们母子平安。如果孕妈妈心理负担过重,会无法配合医生生产,增加生产困难。所以说,从宝宝安全考虑,孕妈妈应理性放下一切心理负担。

尴尬事件 那根管子是什么?

从没想过生宝宝会被众目睽睽插尿管,更尴尬的是遇到的还是位男护士,因为感觉太别扭,便不自觉地收拢双腿,还被一再提醒大腿张开,引得周围的医生们回头望,真是太难堪了。

产妇剖宫产生产需要插尿管,是因为生产过程中产妇膀胱受到压迫,功能暂时丧失,不能及时恢复,无法及时排尿,当产妇身体内的多余水分需要排出时唯有依靠尿管排尿。产妇生产后24小时,尿管便会被护士拔走。

尴尬事件 吐得没完没了!

真的从没想过生宝宝会呕吐,而且还吐了那么多呕吐物,虽然助产士一再安抚我这是正常现象,可看到一些呕吐物溅到产床边上,真的感觉很尴尬。

产妇分娩时出现呕吐或恶心表现十分普遍,比如无痛分娩中采用硬膜外麻醉会导致产妇血压过低,而血压下降最初的征兆就是恶心和呕吐。即使产妇没有进行硬膜外麻醉,分娩时的疼痛也会导致生理性呕吐。此外,产妇分娩时胃里的食物会停止消化,这也是导致呕吐发生的常见原因。为了避免呕吐,产妇可以从分娩开始只吃些易于消化的流食,或是暂止进食,只喝些水,以避免呕吐发生。

尴尬事件 好臭,不是我!

从没想过生宝宝会屁声连连,根本是忍都忍不住的,感觉非常对不起帮我接生的助产士和医生,真是从没有过的尴尬感觉,太害臊了。

产妇分娩时排气是非常自然的事,因为当宝宝向下移动,准备降生时会挤压到产妇的直肠,使一些气体从被迫排出。对于进行硬膜外麻醉的产妇来说更难以避免,因为经硬膜外麻醉后,产妇附近的括约肌会变得麻痹,没有任何知觉,常会不自觉地排气。这是人体正常的生理反应,产妇为此不必难为情。

尴尬事件

真不知为什么分娩时自己会发抖,牙齿也哒哒地响个不停,我可以确定不是因为分娩室温度低的原因,可就是控制不住牙齿打架,旁边有个年轻的小护士还冲着我笑,早知会这么糗就带条毛巾咬在嘴里了。

有些产妇在分娩时颤抖,并非是临产时的直接反应,而是因为母体的血液中出现了一些不相容的成分,即与母体不同血型的宝宝生出时,会有一点血通过胎盘传进母体所致,一旦产妇血液中出现不相容的成分,便会出现颤抖、哆嗦、打冷战的现象。

尴尬事件 别惹我,我疯着呢!

早就知道分娩会很疼,可真没想到会那么疼,又不能服药止疼,宫缩厉害时感觉完全不是平日的自己了,好像疯子般尖叫、大哭,连自己的衣服都撕破了,按老公的话说根本就是歇斯底里得无以复加。现在想想真是很尴尬,真的是太有失水准了。

产妇分娩过程近乎疯狂的表现可归咎于身体内激素的变化,产妇分娩过程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水平会发生一些变化,和经前期综合症有些相似,会使得产妇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表现。产妇生产时,哪怕表现得歇斯底里,医生和护士也都司空见惯了,产妇不必过分自责,生产前参加一些产前培训班,练习呼吸和正确的用力方式,可以让产妇在生产时尽量平静一些。

尴尬事件 这个,这个,真的要我说吗?

宝宝呕吐篇6

孩子自己年纪小,不懂节制,不懂抗议,当然也不可能去抗议――哪个孩子会抗议美食?

不过孩子们的小肚子,绝对会。

吃撑了就别再喂了

春节里,正餐都是大鱼大肉,青菜只是小配角,再加上很多孩子本来就不爱吃青菜,膳食比例严重不均衡。此外,在正餐中间还有无数的小零嘴:糖果、饼干、饮料……没几餐,孩子就会叫嚷没胃口、吃不下了。但是通常这时,很多老人总觉得孩子必须吃完应有的分量,于是宁愿捧着饭碗追喂:趁孩子不注意喂一口,塞个玩具过去又喂一口;如果孩子实在吃不下,过一会儿还要往他们嘴里塞点其他东西。

多数老人家不知道,不间断地大量进食,极易导致消化道系统疾病出现;如果孩子消化不良时,仍强迫他吃够平常的饭量,胃肠就得不到休息,不得不超负荷运转,从而带来更大的健康问题。

所以回去过年,家长们不要怕老人家不高兴,一定记得告诉他们:孩子不想吃饭,就不要勉强。

零食大关要把严

平时爸爸妈妈都会控制自家小孩的零食摄入量,可是一到春节,这种坚持就变得很难。一方面是觉得大过年的,宝宝爱吃的东西就让他们吃吧;另一方面,即便是爸爸妈妈有心控制,也敌不过亲戚们的热情招呼。

但是我们心里都清楚,零食基本都含有高热量、高脂肪,很多还是煎炸食品,不仅没有营养,还不好消化,很容易引起上火、咳嗽等症状。所以爸爸妈妈最好还是有意识地控制一下,明确以下3点:

1.糖果、巧克力、饼干等零食,坚决不让宝宝多吃;

2.坚果类虽然有益,但由于宝宝咀嚼功能不强,吃下去的坚果往往不能很好消化,会增加肠胃负担;

3.水果虽含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蠕动,但糖分过高,也不能多吃,再说冬天里吃水果等冷食,本身就是一种刺激。

呕吐腹泻不用慌

很多时候,春节假期还没完,孩子就呕吐、腹痛、腹泻……这其实就是身体反抗进食的最高形式。

明白了病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护理第一要点是“暂时禁食”了――要让消化系统有一个休息的时间。辅助方法很多,可以用海盐包给宝宝热敷肚子,或是使用驱寒类脐贴,增强胃气,祛除寒气;出现轻度腹泻或者呕吐,还可以将花椒、小茴香、生姜等熬成水给宝宝饮用。

会传染的“呕吐”

单纯呕吐不用担心,如果呕吐伴有低烧,就要特别警惕是否患上了胃肠型感冒。

一般感冒表现多为鼻塞、流鼻涕、咳嗽等;胃肠型感冒的症状与普通感冒大相径庭,主要是消化系统的症状,比如腹泻、腹胀、食欲不振和呕吐,同时还会表现为肌肉酸痛,伴随低烧。

胃肠型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发病诱因主要来自外部刺激,如冷空气对肠胃造成刺激,感冒病毒就会乘虚而入钻进消化道,引起消化道粘膜反应。在治疗方面,此类感冒具有自限性:即便不治疗,也会慢慢自愈,关键是要让胃肠道得到休息。不过必须提醒家长的是,胃肠型感冒和普通感冒一样,具有传染性,这就是为什么家长会以为“呕吐也传染”的原因――

传染的不是呕吐,而是伴有呕吐的胃肠型感冒。

肚子的小伙伴们

藿香正气丸

藿香正气制剂有解除肌体表层病邪、调和胃肠道的功效,在治疗水土不服方面也有奇效,可谓是“春节第一良药”。

适应症:口中黏腻、头痛昏重、胃涨、腹痛、呕吐、一天腹泻多次,身体乏力,轻度风热感冒兼肠胃不适。

用药注意:不宜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饮食宜清淡;服用时最好不要吃甜食、生冷和油腻的食物。

保济丸

民间素有“北有六神,南有保济”之说。保济丸能够解表、去湿、和中等。

适应症:因吃太多、太杂、油腻、不洁食物而引起的胃胀气、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发热头痛等症状。

用药注意:忌生冷、油腻食物。

大山楂丸

主要成分包括山楂、神曲、麦芽,具有开胃消食作用,用于食积内停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脘腹胀闷等积滞症状。比起其他助消化药物,大山楂丸酸中带甜,孩子更易接受。

适应症:不思饮食、腹胀、口气酸腐、大便稀或质干酸臭、呕吐等症,大便化验可见不消化食物残渣、脂肪等。

消食片

市面上有很多消食片,但主要成分都相似,一般都是山药、麦芽、山楂、陈皮等,从药物组成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适应症:胃口不好、消化不良,大便有食物残渣等。

用药注意:孩子春节胃口不好多数是吃撑了,首要还是减少进食分量或是改变膳食比例,最好再增加运动时间以促进胃肠蠕动消化;山楂只消不补,过量食用会导致脾胃虚弱。

健胃消食液/消积止咳口服液

宝宝呕吐篇7

笔者咨询了几位儿科老医生,让他们介绍了几例方便有效的感冒宝宝营养处方,忧心如焚的妈妈不妨参考一下。

特殊食物的做法与喂食法要点

1.回想一下宝宝停止吃断奶食品时喜欢吃什么,对,就让他吃那时候的食物。不要把感冒宝宝的营养食物看成特殊的病员餐,采用日常的材料就足够了,关键是搭配好2~3种材料,做到一次性提供给宝宝丰富、充足的营养。

2.将材料煮烂煮软。食物煮烂煮软后易于消化吸收,而且汤汁里也融合了维生素和蛋白质等营养元素,宝宝光喝汤就能摄取营养。另外,味道淡一点更能体现原材料的美味。

3.一点一点喂食。尽管感冒后的宝宝开始有食欲了,看起来精神还不错,但大多数的时候,他们的肠胃还是很脆弱,一次性让他吃得太多反而有可能造成呕吐或者腹泻。请仔细观察宝宝的状态,切记一点一点地喂食。

4.切勿将蜂蜜加进不满1岁的宝宝的营养处方中。

5.处方中的材料量基本上为宝宝1人份。1小匙=5cc,1大匙=15cc,1杯=200cc。所用微波炉的功率为500W。

发烧宝宝

宝宝发烧,请给他吃容易下咽的食物或加了果汁、带甜味的食品。如果食物中所含的蛋白质较多,则请熬成汤或加点淀粉、奶油等,以造成滑滑、软软的效果。汤汁之类要等凉了以后再给孩子吃。

另外,宝宝发烧后很容易引起脱水,这就需要不时给他补充水分。较淡的绿茶、大麦茶、凉开水等都不错,但要注意切勿食用冰冻饮料。

A.牛奶南瓜汤

材料:南瓜30克牛奶1杯蜂蜜1小匙淀粉1小匙

做法:

1、将南瓜用保鲜膜包好,放进微波炉加热1分30秒。拿出后去皮,再用叉子或隔着保鲜膜直接用手揉碎。

2、在小锅中放入牛奶、糖和步骤1的材料,加热的同时边搅拌边加进淀粉,增加滑润度。

提示淀粉要适量

含有淀粉的食物一旦冷却就会变硬,所以在放淀粉时应该要注意适量。另外,在拌和南瓜时使用小叉子会比较方便。假如宝宝的感冒症状比较严重,伴随有腹泻、呕吐等症状,建议您用其他汤汁来代替牛奶,因为牛奶中脂肪含量高,不易吸收。

本处方富含维生素,甜而不腻。

B.胡萝卜土豆豆腐汤

材料:汤汁1杯胡萝卜30克嫩豆腐15克土豆1/4个盐少量

做法:

1、在小锅中放入汤汁和胡萝卜泥一起煮。

2、加入切成7~8mm方块大小的豆腐,加热。

3、加入土豆泥增加度,放盐。

提示用土豆泥取代淀粉

富含淀粉质的土豆易于消化吸收,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能够改善感冒症状。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具有调整肠胃功能紊乱的作用,因此对腹泻有一定的帮助。

有些宝宝不喜欢胡萝卜的味道,捣成泥再加热可使胡萝卜特有的味道淡化不少。

小贴士

发烧出汗之后勤换内衣裤

宝宝发烧出汗,一定要为他勤换内衣裤,同时要记住:宝宝的身体还无法像大人一样自如地调节体温,所以不要给他穿太多衣服。

宝宝呕吐了

适宜喂食滑、软、易于消化的食物,以免增加肠胃的负担。食物仍需煮软。

A.鱼肉面

材料:新鲜细面条60~80克新鲜青鱼20克白菜25克胡萝卜15克汤汁1/2杯酱油、砂糖各少量

做法:

1、青鱼切片,上面撒一层薄薄的淀粉,放入沸水中煮至表面透明。

2、下面条,捞起后切成2~3cm长。

3、白菜切成方块,切断纤维,胡萝卜切丝。

4、把汤汁倒入小锅中加热,放入胡萝卜煮软,再加白菜、面条合煮,最后放入步骤1的材料,加酱油和砂糖调味。

提示面条切短、煮软

用淀粉裹住鱼肉,鱼肉会更滑润、易下咽。面条变冷会膨胀,故请选用细面。面条过长反而会刺激咽喉,务必切得短一些。白菜的做法同青菜一样,需要切短、煮烂。

B.烤麸蔬菜汤

材料:烤麸2~3个萝卜、小塔菜各10克汤汁1/2杯酱油、砂糖各少量

做法

1、烤麸浸水后对半切开。萝卜切丝,长度约为2~3cm。小塔菜过水焯,剁碎。

2、把汤汁倒入小锅中加热,加入萝卜煮软,再加小塔菜、烤麸合煮,最后放酱油和砂糖调味。

小贴士烤麸营养口感俱佳

烤麸富含蛋白质,吸收水分后会膨胀,滑润易下咽。这个菜宝宝无需费力咀嚼、又容易保存,值得一试。

注意呕吐后的余味

呕吐物的气味会再度引起宝宝恶心,因此呕吐后要立即替宝宝换上干净的衣服。另外,呕吐虽然会造成体内水分的急剧减少,但一次性喝太多水,宝宝又会呕吐,因此必须分若干次为他补充水分。

呕吐、腹泻后正确/错误食物・饮料

正确食物・饮料

淡茶、凉开水、大麦茶、粥、面条、面包粥、汤(材料易消化)、豆腐、土豆、鱼肉(薄片)、苹果、豆奶

错误食物・饮料

牛奶、乳酸菌饮料(酸奶等)、多糖食品(甜水果、糕点、果汁、可乐饮料、蛋糕等)、多脂食品(牛油、奶酪等)、冷冻食品(冰激凌等)

*多糖食品在宝宝体内发酵后,会加重腹泻、呕吐的症状。

*为避免将一般腹泻误认为是便血,请不要让腹泻宝宝食用胡萝卜汁、葡萄汁等红色食物。

宝宝腹泻了

宝宝腹泻,建议循序渐进地喂食易消化、滑软的食物。主食可选用粥类。

鱼片豆酱挂面

材料:青鱼20克青菜1棵挂面25克汤汁1/2杯豆酱1小匙

做法:

1、青鱼切碎,青菜的菜叶和菜梗分开剁碎。

2、挂面折成2~3cm长,进水焯,捞起洗净。

3、把汤汁加热,加入步骤2的材料、菜梗合煮,再加菜叶合煮。

4、放入青鱼合煮,最后放入豆酱。

提示挂面要洗干净

挂面柔嫩,易于消化吸收,可谓好营养好食品。但请务必用盐水冲洗后再食用。另外,蔬菜要先放,注意要煮软煮烂,鱼肉后放,煮熟即可。

宝宝口腔发炎

忌食刺激口腔黏膜的食物。选用味淡、滑润、已经凉好的食物。

忌食的食物包括:

太热的食物、冰冻食品、酸味食品(柑橘类等)

味道太重的食物(如太咸的食物)、油炸食物

黄瓜等生鲜蔬菜以及干粮(饼干等)

A.鸡蛋馄饨汤

材料:鸡蛋1个馄饨皮2张西兰花1小棵高汤1杯(婴儿食品中的汤料溶于热水也可)

做法:

1、焯西兰花,剁碎。

2、在小锅中倒入汤加热,撕碎馄饨皮放入合煮,倒进搅碎的鸡蛋。最后加步骤1的材料,稍煮片刻。

B.香蕉柠檬冻

材料(2例量):香蕉1/2根柠檬汁少量芡粉牛奶、酸奶各1/2杯糖1小匙

做法:

1、将芡粉倒入1/4杯的热水中搅拌。用叉子将香蕉弄碎,浇上柠檬汁。

2、在小锅中倒入牛奶、芡粉和糖,一起煮。

3、继加酸奶和香蕉,倒入碗中,冷冻使凝固。

C.蔬菜酱汤

材料:白菜25g葱10g萝卜15g胡萝卜10g汤汁1杯豆酱1小匙

做法:

1、白菜剁成大块,葱横切,萝卜和胡萝卜切丝。

2、在小锅中倒入汤汁和步骤1的材料煮至变软。放入豆酱煮至溶化。

提示汤的营养很丰富

假如宝宝吃不了汤里的全部“内容”,建议给他喝汤,因为汤里已经溶进了蔬菜的水溶性维生素和豆酱里的蛋白质,营养同样丰富。蔬菜要切短切丝,方便宝宝食用。

宝宝呕吐篇8

婴儿呛奶急救方法:

1、婴儿呛奶的状态可以分为轻微的状态或严重的状态,状态不同,急救方式也不同,轻微的状态下可能会出现,溢奶、吐奶,宝宝会自己调试下呼吸及吞咽动作,不会进入气管,只要观察宝宝的呼吸状态和肤色就可以,如果出现大量的吐奶,要把宝宝的脸侧向一 边,及时的清理呕吐物,防止呕吐物反流进入气管。

2、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还需要把吐出的食物、奶、水、快速清理掉,保持呼吸道通畅,还要清理下鼻孔,严重状态下可能会出现憋气、不呼吸,脸色变暗,口周发青。

3、吐出物一定是进入的气管,这种情况下需要将宝宝俯卧在大人的膝盖或者是床上,用力的拍打背部从下向上拍四五次,使其咳出,如果仍然无效,马上刺激宝宝的脚底板,使宝宝因痛苦而哭加大呼吸。

(来源:文章屋网 )

宝宝呕吐篇9

方法一

从“下颌部”喂药不会呛咳

给孩子喂药,成人都是参照自己吃药的方式――张口、灌药、吞下。但半岁以下的孩子吞咽功能不完善,灌药虽然简单,却难免太急引起呛咳和呕吐,并不是好方法。要让小宝宝比较轻松地吃药,姿势一定要正确。先把宝宝的头抬高,让脸侧偏,然后将勺或吸管从下颌部(口腔靠下牙的一侧)伸进去慢慢喂药,勺或吸管不要急着拿出来,等孩子把药吞下了再拿出来。

方法二

孩子吃药呕吐咋办

孩子小时吞咽功能不好,吃奶都会吐,吃药更是如此。这种呕吐是无意识的,只要是喂药后不久,吐掉的药量都要及时补回,否则达不到药效。但3岁以上的孩子吃药呕吐常常是家长惯的,孩子不愿意吃,吃药就觉得恶心,这个习惯一旦形成就很难纠正,所以也要从小引导,方法和上面讲的差不多。有的孩子实在不肯吃药,嫌药苦,特别是片剂的药,可以用孩子爱喝的果汁、蜜糖水、葡萄糖水兑着吃,但果汁或糖水的量一定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书上的量来控制,否则也会失效。牛奶可能和药物起反应,不建议和药物掺在一起。

方法三

鼓励大孩子自己吃药

孩子到了2岁,多半已经学会自己用勺。这时孩子生病,除非身体很虚弱,如果精神和食欲还不错,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吃药并给予赞扬。一旦孩子觉得自己吃药是很勇敢的事,今后就不害怕吃药了。不过,这有赖于从小的潜移默化。譬如孩子小时,不愿意吃药,家长不忍心强迫,想着孩子不吃就算了,生病可以打针,结果强化了孩子不吃药的想法,毕竟打针的副作用和风险性要比吃药高很多。有的家长则把吃药当成惩罚手段,孩子不听话就吓唬说要吃药,还强调是苦药,孩子当然更加不愿吃药。

小孩3至6个月时,要适当给他们喝多种口味的果汁和汤水。像苦瓜汁、番茄汁、西洋菜汤、芥菜汤(汤要是滚汤,里边不加盐)等,略略有些酸或苦味,让孩子慢慢适应不同食物的味道,等到生病吃药的时候,自然就不怕苦了。另外,家长什么东西都带头吃,对孩子也有很好的影响。

方法四

吃药要谨遵医嘱

所谓谨遵医嘱,就是要严格听从医生的指导,医生说药吃多少次、多少量,一定不能随意加减,减了没有药效,加了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副反应。

每次的药量需要精心计算好。只有在吃药立刻呕吐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补回相应的量,否则该吃多少就是多少,就是吃药后半个小时呕吐了也不用加。医生若一次开了好几种药,只要,没交代分开吃,通常都可以把几种药混在一起吃,但要注意搭配后不能放太长时间。

另外,思密达和吗叮咛必须在饭前(含喝奶前)半小时吃,前者是让肠黏膜形成保护膜,后者是促进胃肠排空,不提前吃就没有效果。但多酶片是开胃的药,要和食物一起吃才有作用。其他消炎、清热、退烧的药物,饭后吃即可。若孩子频繁呕吐,则最好在两餐之间吃药。

宝宝呕吐篇10

A 解惑篇:

妈妈的疑惑No.5

解惑NO.1

关于发热――宝宝刚服完退热药又烧上去了,怎么办呢?

退热药需间隔4至6小时后才能重复使用,在此期间应当做到三勤,勤喝水(多喝温水),勤擦拭(用温热湿毛巾反复擦头部、腋窝、肘窝、胭窝、腹股沟、手掌、脚心),勤试表(检测体温)。干烧无汗的宝宝还可以给予退热贴、退热栓、中成药协助降温。

解惑NO.2

关于呕吐――怎么给呕吐宝宝喂药、喝水啊?

宝宝因存在恶心、呕吐,为避免把药物呕出,喂药时应与进食时间错开,重要的药物先喂,不同药物之间也应有间隔。补水的方式以每3到5分钟饮一汤匙为佳,也可以饮用较稀的米汁来帮助补充水分和热量。

解惑NO.3

关于腹泻――宝宝拉肚子究竟是输液好还是吃药好?

儿科医生希望妈妈能够了解这个道理,那就是“不要一生病就给宝宝输液”,比如腹泻,原则上就以吃药治疗为首选,只有当宝宝出现了呕吐、脱水、电解质紊乱、酸碱代谢失衡,或者肠道感染比较严重时才建议输液治疗。

解惑NO.4

关于便秘――该如何照顾便便困难的宝宝呀?

在排除了因疾病等因素造成的便秘后,应给宝宝调整饮食,保证食物充足、营养均衡丰富,适当补充粗粮和粗纤维蔬菜、水果,养成定点排便的习惯,必要时给予肠道微生态调节剂,连续3天无便的宝宝可以使用开塞露,但切忌经常应用。

解惑NO.5

关于咳嗽――给宝宝服用止咳药后为什么不像成人那样效果显著?

因为宝宝的身体机能发育还不健全,因此不能使用过于强力、中枢性镇咳或具有成瘾性的止咳药,而且有些止咳药是需要依靠“浓度”来维持药效的,宝宝服药后半小时内尽量不要饮水,以免影响到药物的效果。

技巧篇:宝宝用药技巧Yes & No

技巧1

宝宝用药技巧Yes&NO

如何给宝宝喂液体口服药?

YES 将药水摇匀,倒入量杯或带刻度的喂药器中,注意药量准确,让宝宝自然仰卧在妈妈的怀中,上身倾斜呈30至45度角,头略偏向一侧,将药物缓缓注入宝宝口中即可。

NO不要直接用药瓶喂药,这样既不便掌握药量,也不卫生,更不利于药物的存贮。采取斥责、围攻或央求、商量的喂药方式只能使宝宝更紧张,抗拒、哭闹或干脆拒绝服药。

技巧2

如何给宝宝喂颗粒剂口服药?

YES先将药物按服用剂量分好,以适量温白开水充分溶解,把小宝宝抱在怀里,将盛有药水的小勺放入宝宝口中,用勺体轻轻压住宝宝舌部的中后1/3处,缓缓入喉,以防呛咳。

NO不要让宝宝直接吞服颗粒剂,以免不慎将其误吸人气管内,最好用带有一定硬度的塑料小勺喂药,既能保证宝宝将药物顺利咽下,又能防止碰伤宝宝的牙齿和口腔黏膜。

技巧3

如何给宝宝喂片剂口服药?

YES按应服剂量掰开或碾成粉末后分份,用适量温水送服药物;对于容易溶于水、又不容易精准分份的药物,也可以整片加水,待充分溶解后,再按药水的毫升数按比例分服。

NO计算药物剂量时不能算错,不要让5岁以内的宝宝直接吞服药片,注意掌握用药间隔时间,服药后很快发生呕吐且呕出物中可见明显药物残体的重要药物,可以给宝宝补服。

花絮篇:也许妈妈还不知道

花絮1

给宝宝使用中成药的学问

宝宝使用的大多是中成药,相对于熬制的中草药在口味上更容易被宝宝接受,且服用起来方便快捷,不过在与西药配合使用时应注意间隔半小时的时间,保证饮食清淡。此外,中成药讲究对症、配伍、禁忌和归经,且同样存在毒副作用,妈妈不要自己凭经验购买并乱给宝宝服用,以免“文不对题”,甚至“适得其反”。

花絮2

给宝宝涂抹外用药膏的要点

在给宝宝涂抹外用药膏前,最好先在小面积肌肤上试用,待确认没有瘙痒等过敏现象后,用清水清洁患处(以免肌肤上的皮脂、污物影响药物的功效),以消毒棉签蘸取适量药膏在肌肤患处由内而外、顺时针均匀涂抹,量不宜过多,面积不宜过大,否则药物涂层太厚反而会影响吸收和散热。

花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