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的送别诗十篇

时间:2023-04-08 00:58:31

王昌龄的送别诗篇1

【关键词】王维 王昌龄 送别诗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1-0007-01

盛唐诗人众多,堪称大家的诗人也多出于盛唐,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王昌龄等。这些诗人都写了大量的送别诗,而在个人独特的艺术构思下,每个诗人的送别诗又都别具一格,各具特色。王维和王昌龄,一个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一个则是边塞诗人的代表。他们所擅长的诗体也不同。同是送别诗,王维多用律诗,尤以五律为多,王维七十多首送别诗中五律就占了二十八首,而王昌龄则好用七绝,在他五十二首送别诗中,七绝也为二十八首,而王昌龄七绝艺术成就之高,也是众赞的。

二人虽被后世归为不同的流派,且诗风差异甚大,然而二人在整体上还是可以找到一些相似之处,送别诗尤是如此。

送别诗是因“别情”而起的诗体裁类型。最重要的就是表达离别的情感。送别诗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丰富自身的内容。王维和王昌龄的送别诗从内容上看也是极丰富的。除了表达离别的哀愁外,更有对对方的期待,对对方的惋惜,对自身命运的感叹等等。比如王维的《送刘司直赴安西》“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就是希望对方能在安西立下军功,为国守边。而王昌龄则有“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亦是希望对方能够建功立业。王昌龄《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庐溪》中“山水清晖远,俱怜一逐臣。”似写山水清晖对人之怜,实写自己的态度。在王维送别诗中,则表达得更为直接。如《送杨少府贬彬州》中“长沙不久留才子,贾谊何须吊屈平。”虽是化用典故,但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很清晰的,表达了作者对所送之人的能力的肯定和对他命运的惋惜。王维的《送孟六归襄阳》及《送孙秀才》等诗中无不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如“莫厌田家苦,归期远复赊。”、“从此为长策,劝君归旧庐。”等句不仅仅是劝慰,更是明显地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态度。王昌龄《送韦十二兵曹》中则有着对自身的叙述,“县职如长缨,终日检我身,平民趋郡府,不得展故人。”从这四句里我们可以看出王昌龄对自己卑微的官职是有不满的。可以说送别诗不仅仅是抒情了,更有表达心意的方面。

在表达方式上,送别诗经过 一个纯粹写“离情别绪”到借景抒情,以景写情的过程。《诗法家数》中有详细介绍过送别诗的写法“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人事,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渊永为佳。送别诗虽不能说凭此而作,但可以说一些送别诗的特点就是如上所说的情、景、事、人的结合。王维和王昌龄在送别诗中都很好的把景融合进情中,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情境。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不仅他的山水诗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他的不少送别诗也有不少是迷人的风景画。《送杨长史赴果州》中“鸟道一千里,猿啼十二时”刻画出个凄清的送别的场景。“一千里”和“十二时”则让人感到分别的难舍难分。而《送张判官赴河西》中“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则描绘出一幅壮阔的边塞的景色,进而显示出送别张判官时的那种激昂的情感。而《送孙二》中的“山川何寂寞,长望泪沾巾”更是把人的寂寞放入山川,明写山川的寂寞,但更衬人的悲凉之情。王昌龄的送别诗中的景物描写同样很出色。如《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林独归”这是对山中景色的想象和描绘,“乱”、“微”二字突出了深山的幽僻和人迹罕至。夕阳斜照入深山中,一个僧人独自走在深山里,这幅图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寞之感和一种超脱凡尘的豁达,而这与深山的自然之美又显得很和谐。又如《送张四》:“枫林已愁暮,楚水复堪悲。别后冷山月,清猿无断时”句句写景,但又句句抒情,写枫林“愁”,写楚水“悲”,写山月“冷”,都是用拟人的手法把景写活,也是借景的“愁”和“悲”来寄托自身的“愁”和“悲”。王维和王昌龄在描写景物时,虽然侧重点各有不同,笔法各异,然而二人都能很好地做到情、景、事、人相结合,使送别诗在内容上、情感上和表达方式上都显得更为丰富。

在送别诗的感情基调上,自古以来都是以“愁”和“悲”为主,但王维和王昌龄的送别诗里,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悲”和“愁”之外,也存在着一种慷慨激昂的情感。二人送征人赴边的诗里,都通过对边塞风景的想象和描写,通过对征人的嘱托和期望,展现出一种阔大的情怀。如王维的《送张判官赴河西》、《送刘司直赴安西》、《送平淡然判官》等送友人赴边的诗。王昌龄的《送吴十九往沅陵》、《送崔参军往龙溪》等诗中虽也表现离情,然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并不因被贬而对朝廷失去信心,整个心态还是乐观、积极向上的。

其实诗的内容、情感、表达方式上的丰富和情感基调的多面性不仅仅是王维和王昌龄二人送别诗的共同点,也是整个盛唐诗人群体送别诗的共同点。这些共同点的形成是有其一定原因的。

首先,送别诗在内容上随着送别情境的增多而不断丰富。可以看到既有送人赴边的,也有被贬谪后送人出任的,有科举失意回故里的,还有出游的。在送别诗中往往根据对方出行目的的不同而做不同的内容。而在情感和表达方式上也因此而有所不同。可以说送别诗在内容、情感、表达方式上的丰富是送别诗自身发展所要求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送别诗的情感基调的多面性则是在盛唐这个特定时期下产生的,也可以说送别诗情感基调中阔大的一面是盛唐气象的有力表现。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品格和气度,任何一个有其独立特性的诗人也同样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盛唐是一个处于政治相对开明,百姓安居乐业的时代,盛唐的气度和晚唐,宋或清都是很不一样的,它尤其显得大气。盛唐时期的诗往往显示出一种潇洒,一种豁达,即使是送别诗也不是晚唐或宋词中常有的那种凄惨欲绝的情感,往往是体现出一种哀而不伤的气质在其中。在送别时亦不忘劝慰友人或给予鼓励。在身处逆境时,也仍是抱着希望,这就是盛唐气象的一种体现。

参考文献:

[1]曹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尤袤撰.《全唐诗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王昌龄的送别诗篇2

寒雨连江夜入吴的连江的意思是指连接楚江。寒雨连江夜入吴出自《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作于作者被贬为江宁县丞时。

第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作者在江边送别辛渐的情景,第二首写的是第一天晚上作者在芙蓉楼为辛渐饯别的情景。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这组诗大约作于天宝元年(742年)王昌龄出为江宁(今南京)县丞时。王昌龄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远谪岭南,次年北归,自岁末起任江宁丞,仍属谪宦。辛渐是王昌龄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今镇江)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这两首诗当为此时所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王昌龄的送别诗篇3

三首古诗,分别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唐代诗人卢纶的《塞下曲》和元代诗人王冕的《墨梅》,其中两首是七言诗,一首是五言诗。安排这三首古诗,旨在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歌,感受诗歌表现的精神品格。

《芙蓉楼送辛渐》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王昌龄在贬谪到江宁(南京)以后,辛渐对王昌龄当时受到贬谪的境况是非常关切的,对其遭遇也是十分理解和同情,所以特来拜访失意痛苦中的老朋友王昌龄,希望对好友的现状有所了解,也使好友有所慰藉。拜访之后王昌龄送别友人辛渐去往吴地时写下了这首送别诗。

本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这首诗是王昌龄的七言绝句的佳作,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口耳相传极为流行。

一切景语皆情语。从诗歌的内容看,这首是送别诗,但它和一般的送别诗不一样,这首诗和着力于抒发离别之情有着明显的不同。前两句虽写了离别之情,但全诗重在后半首,借离别这样的一个机会,抒发自己内心忧怨低沉的情感,并表明自己无暇的心迹。借送友之事了书胸臆,通读全诗其情极深,其味极永,其调极高。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凄凄的黑夜中,连江的寒雨,迷迷蒙蒙,萧萧瑟瑟,笼罩着整个吴地,与那茫茫的江水连成一片,细雨轻轻的敲打在身上,也悄然渗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夜,刚入吴,而天亮时我将送友人启程,积雨劳顿,与友人相聚的时光如此短暂,送友人走后,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如果故乡的亲人朋友询问我的相关境遇,只需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中景之“寒”:远处,连绵起伏深暗色的山脉,在这绵绵细雨的夜晚,若隐若现,飘飘渺渺,此时的江宁还微微的寒凉,一汪长江水惆惆怅怅,宛如心中那绵延不绝的悲凉。这样的雨下的冷冷清清,没有生机,没有起色,一片黯然。天空下着飘飘渺渺的雨,与友人站在江边,两眼一望,江面茫茫的连成一片,阵阵江风扑面而来,寒意顿生,此情此景更显江宁景色之“寒”。

诗中社会环境之“寒”:王昌龄一生仕途坎坷,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曾因受人馋枉诽谤而遭贬岭南,后虽北归,到今天南京任江宁县丞,但却因收到社会环境各种小人的诬告,被告不护细行,当时社会谤议沸腾,屡遭诋毁,诗人依然遭受着极大的社会环境的舆论压力。此乃当时的社会环境之“寒”,在这样令人“寒”的社会环境下,实属不利于王昌龄的仕途之道。

王昌龄曾在朝廷为官,被两次贬官,开元二十七年,被贬为江宁县丞,开元二十九年,又被贬到非常偏僻的龙标做县尉,后来因“安史之乱”时被濠州刺史杀害。他一生壮志未酬,更加突出了社会环境之“寒”。

诗人内心之“寒”:王昌龄为人刚正不阿,为官清廉,一心为民为朝廷,但却屡遭奸诈小人诋毁诬陷,其中的曲曲折折,凄凄惨惨凄凄,犹如眼前的一汪惆怅的长江之水滚滚涌来。好友的到访,更是勾起了他的一怀愁绪,他有着太多太多的心里话,太多太多的委屈想要向自己的知己辛渐倾诉。拂晓友人即将离开,心中的那种离别的“寒”与内心的“孤”涌上心头,诗人心中的“寒”意倍增。

离别之情布满眉眼,举目四望,满是悲凉。听着友人那温暖宽慰的话语,心中总算有了点滴的暖意。想着明天即将送挚友离开,心中充满愁绪与不舍,从此自己又将回归到一个人感受着世间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不免心中“寒”意油然而上。

寒雨飘飘渺渺,两眼一望,整个江面,雨和江茫茫的连成一片,像极了此时此刻诗人内心的渺茫与寒凉。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结束,此时的心情就像夜晚期待黎明的到来一样。

第二句中的一个“孤”字,更增添了诗人内心孤单、寒凉的意味,渲染了诗人离别时内心的不舍。拂晓即将离别,“孤”字既写出了雨后楚山的孤影,既是写景也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心情。友人离去了,只有自己孤身一人在异乡,倍感凄凉,更加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寒”。

借物言志,表无愧:诗歌的前两句即表明离别之苦,也为后两句的离别赠言表贞心作铺垫。有了这样的情感铺垫,后两句言志,写的是自己,面对此时的景色、这样的社会悲凉环境,与朋友在芙蓉楼即将分别的时候,终于吟诵出了“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样的千古名句。

无需太多的解释,无需太多的言语,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谊,清冰玉洁,纯真而高尚。对家乡亲人朋友的殷切关怀,诗人也没有太多的话语捎带,惟带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我光明磊落,为人正直,坚持操守。面对朝廷,面对黎民百姓,亦是“一片冰心在玉壶”。不仅表明诗人心地之晶莹无暇,又表明自己对仕途的心灰意冷,决意不再为宦情所牵连,已淡然无所牵挂。面对众人的诋毁与迫害,诗人并未极力辩护,也未低沉消极,只是通过玉壶冰这一形象的比喻表明自己光明磊落,胸襟豁达。自己正如玉壶之冰一样晶莹剔透,洁白清澈,绝不会为世俗之见而改变,也不会向无端的谗言而屈服,以自己的乐观无畏来劝慰洛阳的亲友,以此作为对那些诽谤之刃的强力一击。

“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构思别致,既写了与朋友的离情别绪,又写了自己的志向与品格。诗歌虽为送别之作,但对送别时情景的描绘却极少,只是借送别之事及临别赠言,来表明自己的心迹。虽未刻意写别情,而情谊已现。因为只有真正交心的挚友才会向他吐露心中的想法,说出这样的离别赠言。

纵观全诗以叙事为主,语如惯珠,婉转自如。而前两句的“寒雨连江”“楚山孤”,以及末两句的离别时细节的描写,事中有景,景中有情。写景与叙事、抒情,融合为一体。即景即事,即景即情,含蓄蕴藉,从中不难看出诗人创作手法和技巧的高妙。短短28个字当中却有深厚韵味,让千百年来的人们传唱不已。

《塞下曲》是一首边塞叙事诗,也是古时候边塞的一种军歌。诗人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

卢纶,字允言,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卢纶的是以五言、七言近体诗为主,多唱和与赠答之作。他在从军生活中所写的诗,风格雄浑,情调慷慨,历来为人传诵。

本首诗描述的是塞下地广人稀,在寂静月黑风高,寒气逼人的夜晚,本该万籁寂静,万物入眠,远远地望去,所有的帐篷都一个个陆陆续续将帐灯熄灭,只剩下星星点点的哨兵们在外巡逻,站岗放哨,大地慢慢的进入了沉睡的状态。但,今天的塞下之夜却很是反常,大雁本该是熟睡的,可却被惊吓得高高的飞起在天空,机警的战士们马上想到,一定是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他们赶紧到处细致查看,原来是正在偷偷摸摸逃跑的单于,惊吓了大雁一反常态,飞起的大雁把他们“遁逃”的行踪暴露了。训练有素、机智的将士们发现敌军单于准备带兵趁着黑夜潜逃。将士们马上组队,集合,各个都以最快的速度穿起铠甲,带起铠帽,拿起武器,骁勇善战的战士们跃跃欲试,各个都准备要带着轻装骑兵去追击。在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鹅毛般的大雪洋洋洒洒从天而降,刹那间所有战士的弓刀上落满了雪花。

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战斗的场面,但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让读者感受到敌人的败局已定,仿佛瓮中之鳖,只需要少量轻骑追巢,即可手到擒来。这首诗由写景开始,“月黑雁飞高”并非眼中之景,而是意中之景。雪夜月黑,本不是雁飞的正常时刻;而宿雁惊飞透入出敌人在行动,将士们拿着弓刀骑着匹马准备追逐时,天空却下起了大雪。寥寥数字就写出了当时的实情,一逃一追把全部的战场气氛给渲染出来了。

“单于夜遁逃”,敌人在夜间行动,并非率兵来袭,而是借月色的掩护仓皇逃遁。诗句语气肯定,判断明确,充满了对敌人的蔑视和我军必胜的信念,令读者为之振奋。“大雪满弓刀”,“大雪”的寒气和“弓刀”的寒光,写出了战场上的肃杀之气,也突出表达了战斗的艰苦性和将士们的奋勇精神。

全诗最高深之处在于:最后边塞天气变幻莫测,将士们是追还是不追?天气如此寒冷,将士们是追还是不追?道路崎岖,月黑风高,大雪满弓刀,将士们是追还是不追?诗人写到此时却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王冕借墨梅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赏析墨梅之品性:梅花,“四君子”之首,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赞其形,赏其香。梅花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玫瑰的娇艳,但梅花淡雅高贵,清秀脱俗。一般梅花颜色种类有粉的、白的、淡绿色的,而王冕笔下的墨梅是无需浓妆艳抹的,它不图名,不求耀眼于世。王冕笔下的这一树墨梅坚信自己的本真美,坚信自带悠远的清香足以。素洁、淡雅、美的有特色,美的不俗气,就是它的追求,就是它的向往。

开头两句直接描写墨梅,气质独特的梅花生长在池水边,那一朵朵开放的梅花上都点染着淡淡的墨痕。“洗砚池”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王羲之的典故,诗人与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也因这梅花生长在王冕自己家园子里,则就有了“我家”的点点淡墨痕的特点。这两句用白描的手法写墨梅的形态,一个“淡”字刻画出墨梅的朴素淡雅、清新脱俗的高贵品性,令人耳目一新。

赏析托物言志之手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两句是抒情言志。大意是:墨梅不要别人夸赞颜色好看,只愿留下一股清香弥漫在天地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王冕自我志向的表白,借墨梅自喻的手法。

王冕自幼家贫,出身寒微,白天给人家放牛,晚上再到一个寺庙的长明灯下读书作画,苦读成才,却不愿巴结权贵,只是作画为生。通过不断艰苦的学习,成为一代才子,得大名于天下。这两句诗是诗人借墨梅来表现了自己不媚俗,坚守内心追求的志向和品格。

王冕觉得,自己就和这墨梅一样,不需要别人夸赞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他不需要别人来称赞他歌颂他的才情,只愿自己不断追求像梅花一样清高、脱俗、淡雅的品格,不图名不图利,就像梅花一样,静静的开放,静静地吐芬,不需要人们来夸赞自己鲜丽的颜色,只求将一身清气弥留天地之间,给世界增添一份清香、一份纯净,坚持自己所特有的风骨。

诗人以质朴、明朗的笔触,自然地将诗境推向一个新颖的理性高度,由实而虚,人格化地展示出梅花的品格美。诗人这一舍一取,抓住了梅花为世人倾慕的精神特征,写出了梅花淡泊的情怀和清高的风骨。

当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学文本价值并不等于教学价值,其个性化解读,并非可以简单转换成为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而是应受课程与教学论的限制。

王昌龄的送别诗篇4

摘 要: 边塞诗派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派别。盛唐的边塞诗派,诗风奔放、特色鲜明,涌现出高适、王昌龄、岑参等一批边塞诗人。生活经历、个性、时代背景等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使高适、王昌龄、岑参三人边塞诗意象选取有趋同,也有个性。

关键词: 意象 边塞诗 高适 王昌龄 岑参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会读到像“日”“云”“落花”等具有特定意义的字词,这类字词我们称之为诗歌的意象。意象是诗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陈植锷先生在《诗歌意象论》中称:“意象是以语词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1]意象是诗人在审美活动中通过自身想象与情感酝酿所创造的形象,并且在读者阅读过程中再创造的语言符号。袁行霈先生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谈道:“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2]我们能够分析诗歌中意象的特质、特色和艺术,就能判断诗歌整体风格和诗人个性创作特色。诗歌风格由诗歌意象呈现,诗歌意象又在诗歌风格中升华提炼,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从而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诗歌意象群和诗派诗风。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有数量众多的以战争、军旅为主题的边塞诗。有抒发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有对战争风云的描写,也有对战争的厌倦、控诉。许多边塞诗人本身就是民族英雄、爱国志士,在国家需要时投笔从戎。边塞诗起源于汉魏六朝,到盛唐全面发展[3]。边塞诗不仅描绘了壮阔苍凉、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表达了投笔从戎的豪情壮志及征人离妇的感情。在唐代边塞诗人中,高适、王昌龄、岑参的诗歌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他们三人的诗歌成就很高、影响深远,通过对比三人的边塞诗具体阐述边塞诗的意象特质。

一、边塞诗中不同意象的特质

唐代边塞诗意象丰富、种类多样,诗人通过意象抒发自己的怀抱和壮志。通过比较高适、王昌龄、岑参三人的边塞诗,主要从自然意象、人物意象和军事意象探究各自意象的特质。

(一)诗中自然意象的特质

在边塞诗歌中,诗人直接从塞外当地的自然景物取材,将塞外风光融入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寄托自己的感情和情愫。在高适、王昌龄、岑参三位诗人的边塞诗中,最常见的自然意象就是风、雨、雪、云、草、月等。“北风卷地白草折”“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塞上听吹笛》)、“大漠风尘日色昏”(王昌龄《从军行》其五),都是对塞外大风的描写。诗人笔下风力强劲,带有浓郁的寒冷之气,散发出悲凉雄阔的风格。“雨拂毡墙湿”(岑参《首秋轮台》)、“雨雪乱霏霏”(高适《蓟门行五首》其三)是对塞外雨的有关创作。王昌龄《速霸上寄侍御_弟》“恩泽如雨霏”则是用雨形容皇帝赏赐的赏赐如雨雪一样频繁,说明皇帝赏赐无度。

三位诗人笔下边塞的自然景物意象,有的苍茫荒凉,使人感到悲壮;有的劲健阔大,使人视野开阔,带来豪迈之情;有的沉郁压抑,给人紧迫之感。这些不同种类的自然意象共同构成了边塞诗自然意象的特质:苍茫劲健、荒凉凄清、雄健阔大、雄浑壮阔。

(二)诗中人物意象的特质

唐代边塞诗中最常见的人物意象有两类:一类是将军和士兵,一类是单于和胡人。

1.将军意象

“将军角弓不得控”(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复倚将军难”(高适《塞下曲》)、“将军铁骢汗血流”(王昌龄《箜篌引》),这些对战场和军营中将军的描写,反映了将军真实的生活、战斗状态,将将军大义凛然、慷慨报国的性格、奋勇杀敌的激情、为国捐躯和视死如归的豪情、充满阳刚之气和血性精神的英雄主义在这一意象上突出体现出来,这就是唐代边塞诗将军意象的特质。

2.士兵意象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高适《塞下曲》)、“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高适《蓟门行五首》其三)、“莫教兵士哭龙荒”(王昌龄《从军行》其三),这些都是描写战场上士兵思想及状态的诗句。在诗人笔下,士兵这一意象有两种特性:一是边塞生活环境条件艰苦,加上距离家乡遥远,士兵产生厌战和思乡之情;二是同将军一样,愿意保家卫国抗击匈奴,为祖国安定献出自己的生命。思乡怀人和英雄主义两种感情的杂糅,构成了士兵这一人物意象特质的复杂性和双重性。

3.胡人、斡

“单于已在金山西”(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侧闻阴山胡儿语”(岑参《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单于烈火照狼山”“胡骑凭陵杂风雨”(高适《燕歌行》)、“胡儿十岁能骑马”(高适《营州歌》)、“羌胡无尽日”(高适《蓟门行五首》其三)、“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其一)、“深入匈奴战未休”(王昌龄《箜篌引》),是对少数民族匈奴胡人的刻画,诗人笔下的匈奴胡人虽是敌人,但真实反映了他们的生活场景、勇武好战的性格、侵略汉地的场面,对于这一人物意象诗人都真实地刻画叙写,为读者全面展示了胡人单于这一人物意象的特色,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二、边塞诗中不同意象特质的成因

(一)作家实地的边塞经历、体验

唐代战争频繁的地区主要在西北、朔方和东北,尤以西北为甚。诗人王昌龄曾漫游西北边塞,到过泾州、萧关、玉门关一带,对边塞军中情况比较了解,对将士的苦乐哀怨有深切的体会,还揭露了军中积存已久的问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内容。诗人高适三次出塞、两走蓟北、一走河西、漫游燕赵,曾在军中任职,参与过平定叛乱的战争,在边塞生活了近六年,对军事问题有一定研究。诗人岑参天宝三年进士,授右帅府兵曹参军;天宝八年为安西节度使芝幕府掌书记;天宝十三年再度出塞。几度出塞,多年的戎马生活、塞外山川奇险的景物和气势恢宏的战争场面,他运用多变的笔触、新奇的想象、磅礴的气势在诗中一一刻画出来[4]。边塞的辽阔地荒、山地高原、戈壁沙漠、严寒干旱、气候恶劣等环境,诗人都亲身经历过,并且将这些意象场面反映在自己的诗歌中,于是边塞诗就有了诸多反映边塞地形气候的地域意象、反映敌我双方交战的场面和将领、士兵、匈奴单于的人物意象和其他军事意象。

如果没有深入西域边塞的生活体验,就不会挖掘出与边塞相关的符号意象,也就不会有具有唐代边塞诗意象的特质[5]。而且深入边塞的诗人其诗歌创作的美学风格及意象特质都与未出塞诗人和其他诗派有很大不同。从军旅体验中来,从边塞阅历中出,是边塞诗歌生命和独到之所在。正是诗人亲身的塞外军旅体验感悟和诗人独特的想象及风格,才会发掘出别于其他诗歌的边塞意象及意象特质。

(二)历代作家作品对唐代边塞诗意象影响

边塞诗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和《楚辞》,其中一些短诗就是边塞诗的雏形。汉乐府民歌中,反映战争的诗歌占有重要位置,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诗歌有鲜明的主题思想,题名被后代广泛采用。东汉末年、魏晋时期,诸侯混战、三足鼎立,涌现出一批反映战争、军旅的诗歌,曹操的《蒿里行》、曹丕《杂诗》二首、蔡琰《悲诗》、阮籍《咏怀诗》等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代诗人创作的边塞诗的诗风和意象对唐代诗人的边塞诗创作留下深刻影响。在自然风光方面,前代诗歌中出现的意象仍被高适、王昌龄、岑参加以叙写,如雨、雪、风、山等自然意象和将士等人物意象;前代的历史人物又出现在了唐代的边塞诗中,如李将军,诗人一方面赞扬前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对前人的称赞,另一方面对当时将领和军队现状不满,对当时起到劝勉作用。后代诗人在前人诗歌的基础上借鉴并大胆创新,融入各自独特的风格,涌现出高适、岑参、王昌龄等一批又一批边塞诗人,逐渐形成词情慷慨、景物恢奇、风格独特、独树一帜的边塞诗派,格调雄浑豪放、慷慨悲凉,境界阔大[6],形成具有唐代边塞诗特质的荒凉苍茫、雄阔劲健的自然意象,既有具有英雄主义的将士,又有思乡厌战的士兵的人物意象和烘托战争紧张气氛的军事意象。

参考文献:

[1]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4.

[2]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66.

[3]谢普.国学全知道[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4]汪守德.中国战争诗歌[M].北京:文艺出版社:2008.

王昌龄的送别诗篇5

A. 王昌龄 B.王维 C.李白 D.李商隐

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C )

A.岑参 B.白居易 C.韩愈 D.柳宗元

3、主张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 ( A )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王安石

4、 下列诗歌中属于绝句的是 ( D )

A.陶渊明《饮酒》 B.李白《行路难》

C.王维《山居秋暝》 D.杜牧《泊秦淮》

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B )

A.初唐 B.晚唐 C.中唐 D.盛唐

6.《将进酒》的作者是( C )

11、《行路难》中,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实的是( C )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反诘与比拟 B.设问与比拟 C.反诘与比喻 D.设问与比喻

13、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 B )

A. 欧阳修 B. 苏拭 C 陆游 D、辛弃疾

14、“满地黄花堆积,惟淬损,如今有谁堪摘”诗句的作者是 ( A )

A、李清照 B.李白 C.李煜 D.李商隐

15、“中原干戈古亦闻”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用典 B.比拟 C.暗喻 D.借代

16、在盛唐诗坛上,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B )

A、王昌龄 B.王维 C.岑参 D .杜甫

17、下列诗歌作品属于七言律诗的有( D )

A、陶渊明《饮酒》(其五)B、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杜甫《登高》

18、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A )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19、下列诗歌中,属于格律诗的是 ( A )

A.《泊秦淮》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D.《短歌行》(对酒当歌)

20、《蜀相》一诗是一首 ( B )

A、乐府旧题 B、律诗 C、古风 D绝句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李商隐

7、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C )

A.曹操 B.李斯 C.诸葛亮 D.王安石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D )

A.山水诗 B.乐府诗 C.田园诗 D.边塞诗

9、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C )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牧

10、《前赤壁赋》行文内在情感变化的线索是( C )

王昌龄的送别诗篇6

从军行的诗意:从军行全诗写士子从戎,征战边庭的过程和心情,从而表达了国家有事,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首诗表现战士们为保卫祖国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今湖南黔阳)尉。因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为刺史闾丘晓所杀。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情意隽永,语言精炼生动,音律铿锵悠扬。

(来源:文章屋网 )

王昌龄的送别诗篇7

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判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具体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价。

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是指作者对诗中的景物、事件与人物命运等的态度、评价。每一位诗人,在其作品中所表达的观点态度,有的直白,如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的含蓄,如李煜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有的隐晦,如王维的“随意春芳歇,王孙可自留”;有的张扬,如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特别是写景抒情的诗作,其观点与态度是不易把握的,这只能从诗作的隐含中仔细领悟与思考。此外,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还涉及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观点的进步性或局限性等。

了解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助于快速准确地把握诗歌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古代诗歌的常见题材

(1)边塞诗

边塞诗派指以反映边塞战争生活为主要内容的诗歌流派。边塞诗多反映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表现将士杀敌报国的意志和不畏辛劳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对亲人的思念,讽刺穷兵黩武的统治者,多以雄浑豪放、奔腾峻伟见长。

(2)山水田园诗

诗人把审美对象或投向静谧的山林,或投向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3)闺怨诗

闺怨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这些诗或抒发别离苦情,或描写美人迟暮,或借思妇闺情寄寓作者自己的人生感慨。

(4)咏物诗

咏物诗指的是诗人采用象征、比喻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的一类诗歌。

(5)咏史诗

咏史诗以历史人物、事件、陈迹为题材来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6)借景抒情诗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大量的借景抒情诗歌,诗人在诗作中不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而是融情于景,移情于物,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景物上,使景物带上人的感彩。

(7)送别诗

在中国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或表达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或表达对朋友的关心、挂念,或表达一种激昂的情绪,等等。抒情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

(8)说理诗

诗人把自己对自然、事物的顿悟或体察诉之于诗作。

2.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②反映离乱的痛苦。如:“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龟虽寿》)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

①羁旅愁思。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②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③边关思乡。如:“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④闺中怀人。如:“闺中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4)生活杂感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②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

王昌龄的送别诗篇8

下面我就以2010年江苏省语文高考试题为例,谈谈古典诗歌的解题程序和规律,以及引导学生如何规范古典诗歌的答题要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无论诗歌的命题形式如何变化,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是解题的基础。只有真正理解整个诗歌的思想内容,才能真正做好古典诗歌鉴赏题。那么如何快速地整体把握古典诗歌的思想内容呢?

一、把握诗歌内容

要整体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1.知人论世

“诗言志”,在鉴赏古诗时,我们应尽可能多地了解诗歌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作者的际遇及情感抱负。比如,王昌龄(公元698―756年),盛唐著名诗人,家境贫寒,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诗人,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与当时名诗人交游颇多,交谊很深,除与李白、孟浩然的交游外,还同高适、李颀、岑参、王之涣、王维等都有交谊。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

了解了诗人的相关背景有利于对诗歌思想内容的整体把握。诗人有如此的经历,就不难理解诗中的“醉“凉”“忆君”“愁”等情感了。

2.诗歌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标题可以知道一些文章的内容。从《送魏二》题目直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而一想到送别诗,学生就应该想到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而这些诗歌表达的情感不外乎就是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情深意长的勉励及坦陈心志的告白。

《送魏二》从标题看,也是一首送别诗,体现的必然,诗人和友人之间的送别之情。

3.紧抓诗眼

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因而要分析诗眼,展示意境,感受情趣,领悟旨意。在《送魏二》中,“醉别”“忆君”“愁”“梦”这些关键词无非就是诗眼,能准确透露出诗歌本身的情感。诗人和友人为什么“醉别”?“愁”什么?等等,紧紧扣住这些诗眼,反复思考,自然就能揣摩出诗歌的思想内容。

4.意象意境

把握意象,感知意境。意境(或叫“境界”“境”),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形象体系。在这体系中,既有十分鲜明,富有启示性的生命景象的图画,又包含诗人主观情感,两者融合而成的和谐的艺术境界,即所谓意境。简单地说,意境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感知意境的方法就是发挥想象,补充画面。想象,是形象思维活动,是进行鉴赏性阅读的必要途径。考生在鉴赏过程中,必须通过自己的想象补充和扩大作品的生活画面,使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空间,从而获得完整而丰富的形象美感。

抓住诗中的形象体系,确定意境的基调,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此情”是什么。情感是读者在进入诗歌意境后的心理反应活动,是鉴赏阅读的重要环节。鉴赏诗歌必须真正进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中,同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共同感受诗歌中的意境美、丰富的情感、生活的哲理或人生的启示,等等。

“江”“楼”“橘柚”“江风”“雨”“舟”“潇湘月”“清猿”等意象,构成了一幅迷离、凄清的秋天的画面,再联系“送别”这一主题,就能理解诗人送别友人时依依惜别的伤感心情。

5.诗歌注释

在高考试卷中,诗歌的注释不可忽略,往往暗示诗歌的内容。有的诗歌鉴赏题没有注释,若有,考生就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命题者添加注释,无非是为了降低试题的难度,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总之,鉴赏诗歌一定要了解作者和背景,阅读标题,走进诗歌意境及揣摩可能有的注释,对诗歌有一个整体认知,再读题目,明确答题的要点,按照题目的要求答题。

二、明确答题要点

审清题目命制的角度,是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是艺术技巧的鉴赏呢?要根据要求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

审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是涉及诗的整体,还是只涉及某一联、某一句或某一词。同时还要注意,无论题目如何要求,答题时都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

如《送魏二》题目的要求是这样的: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第1题,考查学生的筛选信息和识记的能力和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将课内教学和课外考查结合起来,这种命题方式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可以引导老师和学生重视教材的学习,扎扎实实地搞好语文课堂教学。

第1题答案:(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第2题,涉及对诗歌思想的评价,命题者已经降低试题难度,明确告诉是“惜别深情”。要求做简要说明,实际就是要求考生到诗歌中去找根据,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第3题,借用古人的鉴赏语,实质是考查考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评价,“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这里的“之”指代谁?“情”是什么?第3题的难度明显高于第2题,只有理解了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的“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这句话,考生才能答好题。

三、规范答题要领

理解了全诗,审好题,找准答题的切入口,最后就是要组织答案了,答题时一定要扣紧命题要求组织答案。

简答题,其实质就是微型论文,即必须有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就诗歌鉴赏题而言,论点就是对问题的最直接的回答,比如表达了什么情感,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等;论据是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并把摘录的词句用双引号标好,这样才能既条理清晰,又全面周到。

曾经有人将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模式进行归纳,分为分析意象、意境型、分析技巧型、炼字型、一词领全诗型、情感主旨型、评价题型等,但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实际上无论是什么模式,无非包括三个方面,即表现手法、内容描述和概括、诗人情感等。这样理解,就能很好地掌握答题的要领,使得答题更有条理,也更容易接近得分点。

比如:

(2)一、二两句诗中诗中“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

这里,命题者已经告诉考生“醉别”、“江风引雨”表达了惜别深情,观点(论点)已经很明确了,关键是考生结合诗词内容进行说明,如果按照表现手法、内容描述和概括、诗人情感等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的话,参考答案应是这样的:

表现手法:双关、烘托等;内容概述:秋风秋雨的的凄清,诗人和友人依依惜别,两人借酒浇愁,“醉别”暗示着情谊之深,“江风引雨”气候已变,风雨入舟,“凉”,一语双关,虽是身体的感觉,却也暗示心理的感受,“引”与“入”字呼应,描绘了秋风秋雨的的凄清特点;诗人情感:悲凉一切景语皆情语,烘托了诗人和友人内心的悲凉的依依惜别之情。

标准答案是: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又如:

(3)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作具体分析。(4分)

“代为之思,其情更远”就是观点(论点),还是让考生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表现手法:想象和虚实结合;内容描述和概括:“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里由眼前的实景,想象友人到达潇湘之后的愁苦与孤寂的虚景,虚实结合。诗人情感:惜别深情。

王昌龄的送别诗篇9

catzhou的“伤”,其实是因为“未得夕阳无限好”,一些年后回想起来,总是叹惋。人生中真正的离别大恸,恐怕不是少年时的catzhou所能经历;于是再去翻一翻唐诗三百首,再读一读古人的离别。一幕幕分手的场面或许无从再现,给今人以想象和感动的是那些经久流传的不朽诗句。

记得李白的离别诗是最多的,真不明白他如何每一次离别都可以写不同的心情意境。文字最工整、情景最交融的当属“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最为苍凉最为凝重的是“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最有音韵、最有意境的是“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人说怅惋有人说旷达,catzhou读来却是孤帆远去、江水东流中无限的千古寂寞;而气氛最为渲染、感情最为牵挂的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可怜李白自己后来也被放逐到了夜郎;最有同病相怜之感的是送杜甫的“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劝慰的是不必去想别后各自如飞蓬一样的飘泊人生;最客套最肉麻的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不就是多喝了几坛好酒嘛,犯不着如此夸张:)。

李白的离别也真是因人而异,别赠汪伦的所作文字最为浅显直白,还在诗中提到人名,不像他别的离别诗作如果不看题目或注释,告别的友人是谁也无从所知。奇怪得很,catzhou从未读到过别的诗人别时赠李白的作品,大概是诗仙的才华四溢促消了他们的别时创作的念头,李白会写的嘛反正写不过他;或者是诗仙的才华四溢掩盖了他们的作品,那些离别之后流传下来的就都是李白的诗了。纯属瞎猜^_^

王昌龄的送别诗篇10

关键词:唐代诗歌;王昌龄;龙城;卢龙

abstract:like that in poems in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and those in the tang dynasty,“the town of long” in passing through the fortress,one of wang changling's best-known poems,was used as an allusion,referring generally to a border town or a border fortress but neither to the town of long of the huns nor to the town of long in the kingdom of qianyan nor mistakenly to the lulong. the expression “lulong” was first used either as a function word or as a lexical word and later turned from a current allusion to a classical allusion. like “the town of long”,lulong also refered either to a border town or to a border fortress.

key words:poetry in the tang dynasty;wang changling;the town of long;lulong

1

王昌龄《出塞二首》之一云:“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千古传颂的唐人绝唱,迄今有一个纠缠不清的问题,即“龙城”何所谓?

清人阎若璩《潜邱札记》谓:“王少伯《出塞》诗:‘但使龙城飞将在’,遍阅《文苑英华》凡十数本并同。惟宋椠本《王荆公百家诗选》‘龙’作‘卢’。或者颇以为疑,来质余。余曰:‘卢’是也。李广为右北平太守,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之不敢入塞。右北平,唐为北平郡,又名平州,治卢龙县。唐时有卢龙府、卢龙军,杜氏《通典》:‘卢龙塞在县西北二百里。’其土色黑,山如龙形,故名。若‘龙城’,见《汉书·匈奴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崔浩曰:‘西北胡皆事龙神,故曰大会处为龙城。’所以,唐窦威《出塞》:‘潜军度马邑,扬旆掩龙城。’杨炯《从军行》:‘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即王少伯又《从军行》:‘去为龙城战,正直胡兵袭。’则‘龙城’明明属匈奴中,岂得冠于‘飞将’上哉?”[1]卷3自此说出,后人或是之,或非之,或另辟它说,或并列二说。

陈友琴《关于“龙城飞将”》一文[2]286,郁贤皓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3卷王昌龄《出塞》诗注[3]52,均以阎说为是。沈祖?《唐人七绝诗浅释》[4]4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诗选》[5]87则依据阎说而径改“龙城”为“卢城”。

认为阎说似是而非者有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6]367及李云逸《王昌龄诗注》[7]130。

马茂元《唐诗选》[8]130、马茂元、赵昌平《唐诗三百首新编》[9]86、富寿荪《千首唐人绝句》[10]81、顾青《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11]501均以为是合用卫青袭取匈奴龙城、匈奴称李广为“汉之飞将军”二典。

黄肃秋、陈新《唐人绝句选》[12]33、孙琴安《唐人七绝选》[13]28则并列“龙城”即“卢城”和兼指卫、李事二种说法。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14]793、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15]329皆注龙城为匈奴祭祖、祭神之地。

李永祥《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谓:“汉北平郡,辖境相当于后之营州,营州州治为龙城,故谓李广‘龙城飞将’。”[16]139

孙其芳《“龙城”试解》一文则“疑此龙城为‘陇城’之讹……。龙字,或以为诗人因同音而讹。”[17]

另外,今人编辞典[18]506,注唐诗[19]卷132,凡遇“龙城”一辞,几乎无例外地用匈奴龙城来作解释。

以上诸家解说,可概括为这样几种:一、王昌龄诗中龙城指匈奴祭天之所;二、李广不曾至匈奴龙城,故王诗中的龙城与李广无关;三、后世龙城县曾为汉代右北平之辖地,故王诗中的龙城与李广有关;四、将卫青进攻匈奴龙城与李广镇守右北平的事迹合而为一;五、唐之卢龙城与汉之右北平同属一地,而李广又曾为右北平太守,故“龙城飞将”应依《王荆公百家诗选》作“卢城飞将”;六、李广是汉陇西成纪人,“称陇城,犹如称成纪也”,故“龙”为“陇”之讹。

综合来看,显而易见的是无论作哪种解读,都要把“龙城”坐实为某地,且其论据又仅限于一二首诗,未能通观众多见于南北朝隋唐时期诗歌作品中的“龙城”与“卢龙”。

南北朝时,龙城、卢龙等地名已见于诗歌作品中,而见于唐诗中的则更繁多。对于这么多诗篇中出现的龙城、卢龙等,岂可皆以诗人误认“卢龙”为“龙城”来解读,或皆以合用卫青与李广之事典来解读,或皆以版本文字之误来解读?

2

要弄清南北朝隋唐这一时期诗作中的“龙城”及“卢龙”何所谓,得先弄清此二地的设置沿革。

《通典》卷178《州郡》:“营州今理柳城县。……秦并天下,属辽西郡。二汉及晋皆因之。慕容皇光?以柳城之北,龙山之南,所谓福德之地也,乃营制宫庙,改柳城为龙城,遂迁都龙城,(注:《晋书》卷109《慕容皇光?载记》:“……筑龙城,构宫庙,改柳城为龙城县。……[晋成帝]咸康七年,皇光?迁都龙城。”)号新宫曰和龙宫。后燕慕容宝、北燕冯跋,相继都之。后魏置营州。……[隋]炀帝初州废,置西辽郡。大唐复为营州,或为柳城郡。”据此,唐代营州即汉代辽西郡之地,而汉代右北平郡在辽西郡之西,龙城最早设于前燕慕容皇光?时。又据《隋书》卷30《地理志》辽西郡条、《旧唐书》卷39《地理志》营州条,至隋文帝开皇初年,改龙城县为龙山县,开皇十八年又改为柳城县,唐代仍因之。再据《晋书》卷14《地理志》:“慕容垂子[慕容]宝迁于和龙,……[冯]跋僭号于和龙。”《魏书》卷106上《地形志》:营州治所为和龙城,辖县有龙城。可见,作为县名则称为龙城县,作为城名则称为和龙城,也称作黄龙城。(注:《宋书》卷76《朱修之传》:“鲜卑冯弘称燕王,治黄龙城”。卷97《夷蛮传·东夷高句丽国》:“先是,鲜卑慕容宝治中山,为索虏所破,东走黄龙。义熙初,宝弟熙为其下冯跋所杀,跋自立为主,自号燕王,以其治黄龙城,故谓之黄龙国。”)这都很清楚地显示出龙城县和龙城在十六国及北朝时期的沿革变迁,然至唐代,就成为古地名了。其地当在今辽宁朝阳,位于辽河流域西部。

《通典》卷178《州郡》:“平州今理卢龙县。……秦为右北平及辽西二郡之境,二汉因之。晋属辽西郡。后魏亦曰辽西郡。隋初治平州,炀帝初州废,复置北平郡。大唐因之。领县三:卢龙汉肥如县。……卢龙塞在城西北二百里。”据此,唐代平州跨越汉代“右北平及辽西郡之境”。又据《隋书》卷30《地理志》北平郡条、《旧唐书》卷39《地理志》平州条、《新唐书》卷39《地理志》平州北平郡条,隋文帝开皇年间,改汉辽西郡肥如县为卢龙县,唐因之,为平州治所,并有卢龙府,天宝年间又置卢龙军,是通向塞外的门户。这对唐人来说,无论是作为行政区划的卢龙县,还是作为军事防区的卢龙府、卢龙军,都是新地名。其地当在今河北卢龙,紧邻辽河西部地区。

既弄清了地理上的沿革变迁,再来看唐代以前见于诗歌作品中的“龙城”、“卢龙”,就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两晋宋齐及北魏以前的诗作中未见此地名;(注: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魏诗》卷2温子升《凉州乐歌二首》之二中的“龙城”,或指龙桑城,俗名龙城,在今甘肃岷县一带,见《水经注》卷2《河水》;或指龙夷城,在今青海乐都一带,见《初学记》卷8《州郡部·陇右道》。又《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周诗》卷1王褒《从军行二首》之二中的“卢龙”是指在今河北喜峰口附近一带卢龙塞,而非卢龙城,见《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卷11《魏书·田畴传》。)梁陈以后的诗作中只见“龙城”及其异称“黄龙”;在唐诗中则是“龙城”与“卢龙”二者俱见,并有一个清晰的趋向,即唐前期多见“龙城”,少见“卢龙”,中期以后,“卢龙”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现据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和中华书局影印本《文苑英华》,将南北朝时期诗歌中所见“龙城”、“黄龙”等地名的相关诗句依次列出。

昔随张博望,辞帝长杨宫。……季月边秋重,严野散寒蓬。日隐龙城雾,尘起玉关风。[20]《梁诗》卷8何逊《学古诗三首》之三?

忽值胡关静,匈奴遂两分。天山已半出,龙城无片云。汉世平如此,何用李将军。[20]《梁诗》卷10吴均《战城南》

扬鞭渡易水,直至龙城西。[20]《梁诗》卷10吴均《渡易水》

黄龙暗迢递,青泥寒苦辛。[20]《梁诗》卷11吴均《咏怀诗二首》之一?

遥看白马津上吏,传道黄龙征戍儿。[20]《梁诗》卷15萧子显《燕歌行》

天寒陇水急,散漫俱分泻。北注徂黄龙,东流会白马。[20]《梁诗》卷19萧子晖《陇头水》

边秋胡马肥,云中惊寇入。……月晕抱龙城,星流照马邑。[20]《梁诗》卷20梁简文帝《陇西行三首》

虽弭轮台援,未解龙城围。[20]《梁诗》卷21梁简文帝《赋得陇坻雁初飞诗》

黄龙戍北花如锦,玄菟城前月似蛾。[20]《梁诗》卷25梁元帝《燕歌行》

长相思,望归难,传闻奉诏戍皋兰。龙城远,雁门寒。[20]《陈诗》卷5徐陵《长相思二首》

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朝见马岭黄沙合,西望龙城阵云起。[20]《隋诗》卷1卢思道《从军行》

漠南胡未空,汉将复临戎。飞狐出塞北,碣石指辽东。冠军临瀚海,长平翼大风。 云横虎落阵,气抱龙城虹。[20]《隋诗》卷4杨素《出塞二首》

龙城擒冒顿,长坂纳呼韩。[21]《文苑英华》卷197薛道衡《出塞二首》

细味以上诗语,可以得出这样几点认识:第一,没有哪首诗中的“龙城”是指匈奴祭天之所,再联系“龙城”一辞不见于两晋宋齐及北魏以前诗作之事实,说明诗人们接受的十六国之后的“龙城”,而由初设(公元341)至南朝梁人诗中首见之时,已有200年了,是个历史地名;第二,很难看出诗中的“龙城”及其异称“黄龙”具有实指某地之意,都是借指或泛指所处的辽西之地,甚至出于艺术夸张的需要而不顾地理方位;(注:案《颜氏家训集解》卷4《文章》云:“文章地理,必须惬当。……萧子晖《陇头水》云:‘天寒陇水急,散漫俱分泻。北注徂黄龙,东流会白马。’此亦明珠之?,美玉之瑕,宜慎之。”清人卢文弓召?注曰:“案:陇在西北,黄龙在北,白马 在西南,地皆隔远,水焉得相及。”王利器先生加案语曰:“所侈陈之地理,皆以夸张手法出之,颜氏以为文章瑕?,未当。”对这种写法,古今人仍有误解者。如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21《李太白诗误》条云:“李太白诗:‘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按《史记》言……乃知汉与匈奴往来之道,大抵从云中、五原、朔方。明妃之行,亦必出此。……而玉关与西域相通,自是公主嫁乌孙所经,太白误矣。”(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道光十四年黄氏家刻本,1985年版,第1595页。)又如唐人上官仪《王昭君》一诗有句曰:“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刘南扬先生《唐诗通论》评说:“玉关即玉门关,金河,今名黑河,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咏王昭君而言玉关,误矣,其后李白《王昭君二首》之一亦同此误。”(巴蜀书社1998年版,第58页。))第三,诗中往往以处在华北、西北地区的边关要塞与“龙城”相对,如用玉关、天山、轮台、马邑、雁门来与“龙城”作对句,都是一东一西,说明当时人把玉门关、雁门关一带看做是中原与外裔在中西部地区的分界线,而把龙城一带看做是中原与外裔在东部地区的分界线;第四,早在南北朝诗人的笔下,就将“龙城”与李广牵连起来,且为“飞将”冠上“长安”字样,说明当时的诗人并不以“龙城”代指右北平。综合来看,南北朝时期诗歌作品中的“龙城”,是诗人在创作以边塞生活为主题的诗歌时,舍弃原始本意,仅取它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出入东北边境所必经过的这一点,并形成一个艺术化、典故化的地理概念,即借指边城边关,或泛指边塞边境。故在解读时,不可将其拘泥或坐实为某一具体地点,否则,就会重蹈像颜之推等人那样的对艺术作品误解的覆辙。既然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在作品中对“龙城”作如此用,那对唐人来说,已是约定俗成的典故旧事,如以上所录的吴均《战城南》、吴均《咏怀诗二首》之一、梁简文帝《陇西行三首》之一、《赋得陇坻雁初飞诗》、梁元帝《燕歌行》就被收在供创作诗文用典的《艺文类聚》等类书中,当诗人要用典故时,便从中拈取,以示出处有据,并不会先考证一番后而用之,此亦古代文学创作史上使用典故的一条通则。

由此再来看本文开头所提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其实此句中的“龙城”就是边城边关的代名词、借用语,既不实指十六国时期前燕所置之“龙城”,也不是误指汉代右北平郡,更不是指匈奴祭天之地。这种把具有代表性的某一具体地名借用来指某一地域的写作方法,也并非仅此一见,如借用“咸阳”、“长安”来指京城或京城地区,就屡屡见于历代诗文之中。而且,从修辞艺术上讲,“但使龙城飞将在”是一种倒装句法,顺着意思读即为“但使飞将在龙城”,谓只要是李广或类似李广的名将坐镇边城、驻守边关。此句之所以要倒装,是为了平仄合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二句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合乎格律。一旦按正常语序写成“但使飞将在龙城”,其平仄就变为“仄仄平仄仄平平”,则与下句的“仄平平仄仄平平”完全失对,很不合律。

3

作如此解读是否正确,可以唐诗中所及之“龙城”来验证。兹据中华书局断句排印本《全唐诗》、点校本《全唐诗补编》、影印本《文苑英华》,依次列出有关诗句如下。(注:案《全唐诗》卷78骆宾王《秋云》、卷535许浑《贺少师相公致政》诗中的“龙城”均指京城;《全唐诗》卷341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之六、卷352柳宗元《种木槲花》诗中的“龙城”均指龙城郡,即柳州,故不录。)

雁门霜雪苦,龙城冠盖稀。[23]卷1王绩《在边三首》

鸣銮出雁塞,叠鼓入龙城。[23]卷3长孙无忌《五言奉和行经破薛举战地应诏》

潜军度马邑,扬旆掩龙城。[23]卷30窦威《出塞曲》

霜结龙城吹,水照龟林月。[23]卷35李义府《和边城秋气早》

涂山烽候惊,弥节度龙城。[23]卷36虞世南《从军行二首》

茄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23]卷41卢照邻《战城南》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23]卷50杨炯《从军行》

去为龙城战,正值胡兵袭。[23]卷140王昌龄《从军行二首》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3]卷143王昌龄《出塞二首》

铁马胡裘出汉营,分麾百道救龙城。[23]卷144常建《塞下》

是时天地阴埃遍,瀚海龙城皆习战。[23]卷203屈同仙《燕歌行》

弭节结徒侣,速征赴龙城。[23]卷264顾况《从军行二首》

谓是西流入蒲海,还闻北去绕龙城。[23]卷298王建《垄头水》

楼兰径百战,更道戍龙城。[23]卷317武元衡《石州城》

昔年戎虏犯榆关,一败龙城匹马还。侯印不闻封李广,别人丘垄似天山。[21]卷300温庭筠《伤将军》

细味以上所列诗句语意,“龙城”都是作为借指边关边城、泛指边塞边境的典故辞语使用的,没有一例是能够坐实为具体所指。金性尧先生说,杨炯《从军行》、沈亻全?期《杂诗》、王昌龄《出塞》诗中的“龙城”都是泛指辽西地区[24]175,庶几近之。下面再依次列出有关“卢龙”的诗句。(注:案《全唐诗》卷392李贺《追赋画江潭苑四首》之四诗中的“卢龙”指卢龙山,即金陵狮子山,故不录。)

翠野驻戎轩,卢龙转征旆。[23]卷1唐太宗《于北平作》

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23]卷84陈子昂《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证》

田畴不卖卢龙策,窦宪思勒燕然石。[23]卷120李昂《从军行》

东出卢龙策,浩然客思孤。[23]卷211高适《塞上》

雨雪纷纷黑山外,行人共指卢龙塞。[23]卷236钱起《卢龙塞行送韦掌记》

不卖卢龙塞,能消瀚海波。[23]卷238钱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营》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23]卷270戎昱《塞下曲》

卢龙已复两河平,烽火楼边处处耕。[23]卷477李涉《奉使京西》

三代卢龙将相家,五分符竹到天涯。[23]卷477李涉《与梧州刘中丞》

卢如弼《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之二:卢龙塞外草初肥,雁乳平芜晓不飞。[23]卷688

案“卢龙塞”从古就是出入东北边地的著名塞道,至唐依然。上文说过,唐代不仅因袭隋朝卢龙县,还新设卢龙府、卢龙军,而卢龙塞属其所辖。这对唐人来说,既是现实实有之地,又是旧地名与新地名并存之地,还是常年战事不断之地。所以,唐诗中的“卢龙”比较复杂,这从上面所列诗例可以清楚地看出,既有写实的,如唐太宗、陈子昂等人所写即是;也有用典的,如李昂、卢如弼等人所写即是。不仅如此,就是在同一人之笔下,也有既写实又用典的情况,如钱起《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与李涉《奉使京西》中的“卢龙”即属前者,而钱起《送王使君赴太原行营》与李涉《与梧州刘中丞》中的“卢龙”就属后者。而且,唐中期以后,朝廷失去对卢龙的控制,落入处于半独立王国的河北藩镇的手里,“卢龙”一辞也由此逐渐改变原义,由今典演化为故典,成为“龙城”的同义语,也是借指边关边城或泛指边塞边疆。当诗人在创作中涉及边塞题材的时候,对于“龙城”和“卢龙”就会不分彼此,只是根据个人习惯来使用,此即唐诗中经常混用的缘故。

综合以上众多诗例来看,吴均、卢思道、王昌龄、温庭筠等人都将李广与“龙城”牵连起来,绝非是一种巧合,而是诗歌创作中的用典习惯,此其一。在众多涉及“卢龙”一辞的诗例中,没有一例是将卢龙城简称为“卢城”的,此其二。故王昌龄《出塞》诗原本就写作“龙城”,而不可能是“卢城”之误。之所以会出现“宋椠本《王荆公百家诗选》‘龙’作‘卢’”的情况,道理很简单,宋人中也有与清人一样对“龙城”一语“颇以为疑”者,在未求证之下便作了妄改。

关于“宋椠本《王荆公百家诗选》‘龙’作‘卢’”是否确实的问题,将另拟专文,从文献校勘的角度加以考论,暂不赘述。

[参考文献]

[1] 阎若璩.潜邱札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2] 陈友琴.长短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3] 郁贤皓.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第3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沈祖?.唐人七绝诗浅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5]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6] 金性尧.唐诗三百首新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7] 李云逸.王昌龄诗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8] 马茂元.唐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

[9] 马茂元,赵昌平.唐诗三百首新编[m].长沙:岳麓书社,1985.

[10] 富寿荪.千首唐人绝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11] 顾青.唐诗三百首(名家集评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2] 黄肃秋,陈新.唐人绝句选[m].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 孙琴安.唐人七绝选[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

[14]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15] 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m]. 北京:中华书局,1957.

[16] 李永祥.唐人万首绝句选校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5.

[17] 孙其芳.“龙城”试解[j].文学遗产,1980(3).

[18] 彭庆生,曲令启.诗词典故词典[m].太原:书海出版社,1990.

[19] 陈贻?.增订注释全唐诗 [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20] 逮钦立.先秦汉魏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1] 李?.文苑英华[m].北京:中华书局,1966.

[22] 陈尚君.全唐诗补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